一、20世纪云南地震活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丽[1](2021)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地震发震频繁且严重,是全球在板块内部发生8.0级以上强震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周边构造极其复杂。中国整体处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由于受来自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导致中国大陆地震断裂带发育密集。上个世纪以来,共计有近800次的6.0级以上强震发生在中国,遍布除浙江省、贵州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占世界7%的土地,发生了占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活动具有发生频次高、震级强度大、震源深度浅、分布面积广、且存在独特性等特征。20世纪以来,中国由于地震灾害造成55万多人失去生命,占全世界地震灾害死亡总数的53%。地震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效的短临地震预报是减少灾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地震预报目前仍是科学界的未解之难题,主要因为地球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地震孕震、发震机制不清楚。大陆内部的强震的孕育、发生于地球内部地壳复杂结构密不可分。虽然前人针对不同地区强震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所有研究均针对单一震群或几个地震展开,缺乏全面的地震震例分析,本研究对华北地区26个强震和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些地震具有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发生于不同的时代、差异较大的成因,深入分析几十个强震震源区地震速度和泊松比结构特征,提取了不同地震相同的构造特点,统一建立了大陆内部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为未来发生地震的危险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研究地壳结构横向不均匀性复杂结构与强震孕育、发生机制为研究目标,收集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震波震相走时数据,选取适合于不同数据体的、先进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包括考虑地球内部复杂界面和区域地壳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与适应于密集地震区双差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中国华北、东北及吉林松原震区高分辨率的地震波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结构,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强震孕育与地壳横向不均匀性的关系,提出了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松辽盆地具有独特性,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地震活动构造单元,东北地区地壳内的主要中强震均发生在盆地周边与盆地内部,这与松辽盆地的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岩石圈结构显示松辽盆地部分岩石圈发生了拆沉,并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这是松辽盆地构造活动相对活跃的主要原因。(2)松原震群区主要表现为低P波速度、低S波速度和低波速比结构。而中国大陆内部,尤其是从华北地区大地震(>6.0级)的研究来看,大地震主要发生在高P波和S波速度异常过渡带,偏向高速一侧,高、低泊松比异常分界区域,所以推测松原地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3)高分辨率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模型显示,华北地区26次强震中绝大多数地震震源位置的地壳结构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均发生在高、低地震波速度异常边界和高、低泊松比异常过渡位置,震源附近的下地壳存在大范围的低速高泊松比异常;流体和部分熔融体均会引起地壳岩石地震波速度降低和泊松比升高,推测华北地区的下地壳中富含流体或部分熔融体;(4)大陆内部强震多发生于高速与低速异常交界部位,偏向于高速体一侧,推测由于高速区域通常是脆性地壳岩层,应力易于集中而引发地震;然而低速度区域则可能是地壳岩层破碎程度高、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区域所发生的构造运动往往是无震形变。(5)对比于俯冲带区域的地震,提出大陆内部强震孕育、触发的复合地震模型,即大陆强震多发生在地震波高速区域、具有脆性岩层的上地壳,容易集中应力;由于无大量流体的注入,下地壳的低速、高导层的弱化,是上地壳发生强震的诱因。
刘自凤,孙楠,王光明,彭关灵,李永莉,张天宇,毛慧玲,赵小艳[2](2021)在《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前测震学异常回顾》文中提出为了完善云南地区测震学预测指标体系,对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前平静类、增强类、条带类、参数类测震学异常和前震活动特征进行回顾总结,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地震前测震学异常以不同时空尺度、不同震级档地震的平静为主,条带交汇现象也十分显着,震中附近震源机制趋于一致,2012—2017年滇西北地区5级地震丛集发生,且自2020年以来小滇西及邻区4级地震出现增强活动,以中长期异常为主,临震阶段震源区中小地震密集发生构成前震。(2)根据震前提出的测震学异常做出的中长期、较大区域的震情趋势判定是正确的,但临震前的前震识别工作因过多依赖以往震例经验而存在不足。
李莹[3](2021)在《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文中提出南北走向的小江断裂带与北西向延伸的红河断裂带是一级块体边界,在川滇块体南部交汇形成应力集中的锐角区域。该区域也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作用导致青藏高原物质逃逸的重要区域。地震各向异性是研究壳幔介质变形、深部物质运移和岩石圈动力演化等特征的重要依据。S波穿过地壳各向异性介质时,获取的分裂参数可以指示区域应力方向和复杂构造形态。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于2017年12月在川滇块体南部布设了跨越一级块体边界的流动线性宽频带地震台阵(HX-Array)。本研究利用HX-Array流动地震台阵(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和中国地震台网的固定地震台站(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记录的小震波形数据,使用S波分裂系统分析(SAM)方法,获取红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地震各向异性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与构造、应力的关系,结合多种观测资料,讨论断裂形态、深浅构造变形和深部动力演化等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快S波偏振方向表现明显分区特性,与局部构造密切相关。沿HX-Array流动台阵测线,大致以易门地区台站HX09为界,上地壳各向异性可清楚地分为测线东、西两段。HX-Array测线东段,跨越小江断裂带南段,各台站下方快波方向一致性很好,优势方向主要为NE,与断裂走向、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均不一致,似乎不受小江断裂带的影响,揭示华南地块对川滇块体的直接影响可能越过小江断裂带,到达断裂带以西的易门附近。HX-Array测线西段,横跨红河断裂带和澜沧江断裂,NW向优势快S波偏振方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和断裂走向一致。红河断裂带两侧,快波优势近NW向,推测这个狭窄区域内的上地壳各向异性主要受沿断裂带走向排列的矿物控制,这种构造形态也影响了应力场形态。澜沧江断裂以西,NW向的快S波偏振方向指示了原地主压应力方向。在HX-Array测线以南,主要围绕着小江断裂带南端与红河断裂带交汇处,固定地震台站快S波偏振方向较为复杂,但优势方向为近NS,平行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展现了复杂构造及区域应力的共同作用。结合背景噪声方位各向异性、接收函数Pms波各向异性以及XKS(SKS,SKKS,PKS的统称)波分裂资料,本文推测研究区内上、下地壳以及壳幔可能存在多种变形机制。澜沧江断裂以西,这个小区域内可能为上、下地壳解耦,壳幔解耦的复杂运动模式。红河断裂带两侧,地壳可能形成了变形一致的小区域,具有整体化、固结化特征,说明作为可能贯穿地壳的红河断裂带对周围介质具有强烈的控制作用。小江断裂带南段及两侧,上地壳与全地壳各向异性的快波方向一致,但与构造走向、应力方向均不相同,而与下地壳方位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一致,推测由于受到华南块体东西向的强烈作用,该区域可能存在分层各向异性,导致上地壳主压应力方向为NE的局部应力场。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红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两侧台站下方,上地壳和全地壳的快波方向分别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这两条深大断裂带可能在横向和垂向上均具有较大的控制范围,对地壳各向异性产生了显着影响。根据区域断裂分布形态和结构特征,本文推测这两条大断裂带下方上地壳各向异性分别受NW、NE向定向排列裂隙控制,在本文研究区域已经闭合(或闭锁),形成变形一致的局部特征。由于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推挤以及华南块体阻挡的共同作用,红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的影响范围在易门地区相会,导致各向异性形态在这里形成分界,形成了复杂的应力环境,即复杂的构造和应力引起了各向异性的复杂变化。本研究表明,密集地震台阵的各向异性研究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块体构造信息,可揭示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复杂的上地壳各向异性、应力与变形的空间分布特点。由于本研究仅依据公开的地震目录资料选取数据,使用的流动台站观测数据相对较少,得到的只是初步认识,后期将开展微震识别挖掘更多数据开展更深入研究。
史翔宇[4](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霍英豪[5](2021)在《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频发、受地震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全球地理分布上来看,我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且由于地理位置和板块运动的原因,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同时对我国产生挤压,因此在板块运动的交界处成为了地震活动频发的地带,也就是我国的几大地震带。破坏性的大地震经常发生在这些地区,发生地震的同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最多,远超其它类型的自然灾害。地震发生后会给灾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对灾区人民来说,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地震给灾区造成的破坏,减小损失,地震应急救援部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会展开相应的工作。但是由于地震波及到的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大远超想象,因此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不清楚震区的破坏情况和破坏程度,这种情况下,在展开工作时,不能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如果能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影响场的分布,那么将给我们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指导,也可以为指挥部门提供做决策时的参考依据。地震烈度影响场就是指地震造成的影响,一般用地震烈度等震线来表示,呈椭圆形分布,从内到外烈度等级逐渐减小,中心位置为极震区。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震后不同阶段的地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分布,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其中,对于分阶段的地震数据,本文定义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定义为地震发生后的10-15分钟内,该阶段能收集到的地震数据为地震的基本参数,分别是震级的大小、震中位置坐标、震源的深度数据等等,该阶段通过选用合适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地震基本参数进行计算,能够得到第一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第二个阶段定义为震后的两小时,在震后的两小时内,收集这个阶段的余震目录,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余震目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长轴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一阶段生成的地震影响场进行修正;第三个阶段则定义为震后的12小时内,在该阶段内,收集到的地震数据包括地震仪器烈度数据、调查烈度数据以及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在该阶段,对收集到的烈度数据进行计算,并且再次利用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来确定地震影响场的长轴方向,然后利用计算的结果对第二阶段的结果进行综合的修正,得到第三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在进行本研究时,首先通过大量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发展以及适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是对烈度修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即如何利用烈度数据对地震烈度影响场进行修正,最后研究了余震分布对地震烈度分布的影响,对二者的联系做出说明,并给出了使用余震目录对地震烈度分布进行修正的方法。以芦山地震和长宁地震为实验震例,进行了基于本研究思路的实验,计算得到的不同阶段的芦山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将最后的计算结果与最终中国地震局发布的芦山地震烈度图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结果在高烈度地区与实际结果相符,较为一致,相信可以在震后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赵东亮[6](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蔡晨欣[7](2021)在《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教育会是云南近代历史中较为重要的教育团体,存在时间很长。它经历了组建、发展、停滞、重振四个时期,会务重心经历了兴学补政、教育研究到亲民教育的改变,组织体系前期为会长制,后期为委员制。云南省教育会积极开展教育、社会、政治活动。教育活动为最主要开展的活动,分为推广教育、研究教育、辅助教育行政三大板块。政治活动主要是参与政治改革、舆论宣传。社会活动以开办图书馆、职业介绍所等福利事业为主要方式。因为战争、经费、云南政治、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云南省教育会具有组织规模有限、教育活动比重最大、注重教育实践的特点。云南省教育会开展的活动对民国时期云南文教具有一定历史作用:第一,云南省教育会通过创办教育杂志、讲演会、讲习会等活动进行教育推广,促进国内外教育理论与教育时事在云南的积极传播,提高教育界科研能力,培养师资人才,促进近代先进教育思想在云南的推广。第二,云南省教育会积极联络省内教育界人士,举行会议提供教育建议,并关注教育界人士利益保障,凝聚教育合力,促进教育改革及教育行政制度的近代化推进。第三,云南省教育会积极参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并承办第九届教育会联合会,实现边疆与内地首次大规模教育交流,促进云南教育与全国教育近代化同步发展。第四,云南省教育会通过开办活动进行教育交流,鼓励教育研究,使教育界及学校加强对教学研究的热情,提高教员教学水平。第五,通过出版杂志、创办开智印刷公司、创办图书馆等方式,开阔民众视野、教化民众、改良风气,推进了云南文化的近代化。结语部分在总结了前文对云南省教育会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云南省教育会对云南文教的发展具有一定示范性。研究云南省教育会对当代教育团体在推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凝聚教育合力、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田进成[8](2021)在《开城:一个六盘山乡村的民族格局演进与生态变迁》文中研究表明开城,如今是六盘山麓下的一个小乡村,历史上曾是元代安西王府的所在地,在有元一带,因开成而得名的行政建制开成路辖地较广。如今开城村、开城镇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宁夏固原,固原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交融汇萃的中枢地带,历史上曾为萧关边塞,牧草悠悠,生态优美,历朝经多次军屯移民,人口日众,逐步农业化。清末民国时期,六盘山一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六盘山之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某机构视为不适合人类生存之地。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地方环保理念的提升,六盘山一带受到了退耕还林等反哺,如今草木茂盛、生态怡人,尤其到夏季时一派江南气象。与六盘山地区的生态变迁相应随,人们的生计方式也经历从早期盛行的畜牧业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牧业,再到如今的生计方式多样化之演变,民族格局亦不断变迁。论文以开城村、开城镇为田野点,通过对开城的历代生态变迁、生计方式和民族格局的研究,在对其历史、文化、经济等进行力所能及地多层次解读的同时,探讨生计与人口对村落生态环境的作用,以及历史古村落之乡村振兴研究发展的新途径。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交代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同时将前人对本选题相关研究加以梳理;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开城村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第二章主要从民族格局、人口变迁来介绍族群格局演进,着重阐述人口变迁对地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章以开城村的历史纵横为主来介绍当地的生态变迁;第四章主要论述开城村的生计变迁。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环境、生计与人口间的互动进行总结。开城,不仅是六盘山生态变迁的缩影,也是西海固地区民族格局演变的案例。
孟昭彤[9](2021)在《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滇菱形块体前锋部位是指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部边界,由近南北向的小江断裂带和北西向的滇东南弧形构造带共同组成。该地区地震活动多发且地震强度大,强震活动强烈,为地震学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地震资料。研究区内历史上曾经发生1733年8月2日东川紫牛坡73/4地震、1833年9月6日嵩明杨林8级地震和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7.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1970年以来发生了 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及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等灾害性地震,充分表明川滇地区面临较高的地震灾害风险。因此,勾画川滇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活动性b值空间分布图像,确定低b值异常区并且厘定潜在的地震危险区,进而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如何结合丰富的历史地震目录、活动构造及古地震研究等相关资料来建立与b值空间分布图像的关系,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的空间分布图像与研究区地震构造背景的关系。首先对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地震资料进行前、余震的删除和完整性分析,使用极大似然法计算b值,并选取合适的空间扫描方案绘制b值空间分布图像。其次,以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两个大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b值空间分布图像异常与强震的关系。最后分析了 b值空间分布图像与研究区主要断裂分布的关系。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b值优势分布为0.6~1.3之间,b值分布范围较广泛,研究区平均b值为0.853。b值空间分布图低异常区域的强震分布比较密集,震中附近的b值也都相对较低,并且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b值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的条带性;不仅不同的断裂带之间的b值空间分布不均匀,同一断裂带的不同段落之间的b值空间分布也非常不均匀。澜沧江断裂的南段部分,无量山断裂带的东支、西支和中支南段,奠边府断裂南段处于研究区的低b值区域,如今的应力积累水平较高,未来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强震。本研究利用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目录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的b值空间分布图像异常特征与强震的关系、与主要断裂分布的关系;并依据断裂带的低b值状态,推断澜沧江断裂的南段,无量山断裂带的东支、西支和中支南段,奠边府断裂南段未来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强震。这些对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预测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诗平[10](2021)在《滇越铁路红河段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越铁路1901年开始修建,1910年通车,路线自昆明至河口至越南河内至海防,从云贵高原通向大海,是一条轨距为1m且至今仍在运行的百年国际窄轨铁路,在20世纪初被称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世界三大高原铁路”。云南省计划以“文化与自然景观中的滇越铁路”申报世界遗产(以下简称“申遗”),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以地质遗迹为主的自然景观是遗产要素构成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选择滇越铁路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且是申遗的核心与经典段落——红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沿线自然地理特征调查和地质遗迹特征调查。根据《操作指南》和我国地质遗迹调查规范,基于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方法、旅游地学原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遥感解译、基于Arc GIS地质遗迹数据库的专题制图、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等多种技术手段针对性地开展地质遗迹景观调查和评价的具体研究工作。通过上述分析和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1)调查出地质遗迹152处,并选用国土资源部[2016]83号中的分类方案将其划分为7大类、15类和18亚类,对其规模、形态、物质组成、地质背景、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特征研究。(2)研究区地质遗迹以流水地貌、岩石地貌、构造地貌景观为主体,呈空间丛集性分布,自北向南划分为南盘江峡谷、蒙自碧色寨、南溪河峡谷景观区。(3)从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四个方面,对滇越铁路红河段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定性和综合定量评价,建立了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体系,得出评价结果:世界级3处、国家级12处、省级17处、省级以下11处。(4)滇越铁路红河段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具有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分布集中、典型性强、价值等级高的特点。(5)已能为滇越铁路申遗提供支撑材料,并为国内外研究学者流传观点“南溪河谷段雄伟壮观,可与阿尔卑斯媲美”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二、20世纪云南地震活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云南地震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1950 年以来中国内陆强震发生情况 |
1.2.1 中国内陆主要地震带分布概况 |
1.2.2 近70 年来中国内陆发生的6.0 级强震情况 |
1.2.3 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的研究方法 |
2.1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研究的常用方法原理 |
2.1.1 考虑地球内部速度界面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2.1.2 双差震源定位与层析成像方法 |
2.2 层析成像方法在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
2.2.1 考虑速度间断面的走时成像层析成像方法的应用 |
2.2.2 双差层析成像与震源定位方法在孕震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壳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
3.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概况 |
3.2 数据处理及反演方法 |
3.2.1 数据选择 |
3.2.2 方法选择 |
3.3 成像分辨率分析 |
3.4 成像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松原地震区地壳精细结构与孕震构造研究 |
4.1 松原震区构造及研究概况 |
4.2 数据资料与成像方法 |
4.2.1 数据资料 |
4.2.2 震源定位与成像方法 |
4.2.3 O’Connell-Budiansky理论与裂缝密度、饱和度的计算 |
4.3 反演计算与分辨率分析 |
4.4 成像结果与讨论 |
4.4.1 介质结构异常解释 |
4.4.2 流体注入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
4.4.3 速度结构不均匀性与地震发生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北强震震源区介质不均匀性与孕震构造研究 |
5.1 华北区域构造与强震灾害 |
5.2 数据选择与成像方法 |
5.3 成像结果与分辨率分析 |
5.3.1 分辨率分析 |
5.3.2 成像结果特征 |
5.4 成像结果讨论 |
5.4.1 地壳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
5.4.2 地壳不均性对强震形成的影响 |
5.4.3 流体对强震触发的影响 |
5.4.4 陆内强震与俯冲带强震发震构造的对比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2)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前测震学异常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选取及方法简介 |
1.1 资料选取 |
1.1.1 地震目录选取及最小完备性震级分析 |
1.1.2 震源机制解 |
1.2 计算方法原理简介 |
2 中长期异常分析 |
2.1 平静类异常 |
2.1.1 中国大陆5级地震平静打破 |
2.1.2 云南6级地震平静6.6 a |
2.1.3 滇西北地区4级地震平静打破 |
2.2 增强类异常 |
2.2.1 滇西北地区5级地震丛集活动 |
2.2.2 小滇西及邻区4级地震活动增强 |
2.3 条带类异常 |
2.4 参数类异常 |
3 短临异常分析 |
3.1 云南5级地震平静超过300 d |
3.2 前震活动 |
4 结论与讨论 |
(3)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前言 |
1.2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背景 |
1.3 青藏高原东南缘主要断裂 |
1.3.1 红河断裂带 |
1.3.2 小江断裂带 |
1.3.3 丽江—小金河断裂 |
1.4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
1.4.1 地表运动 |
1.4.2 应力分布 |
1.4.3 深部构造 |
1.5 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SAM)方法简介 |
1.6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
2.1 体波资料揭示的方位地震各向异性 |
2.1.1 近震S波分裂 |
2.1.2 接收函数Pms波各向异性 |
2.1.3 Pn波走时方位变化与P波各向异性 |
2.1.4 远震XKS波分裂 |
2.1.5 接收函数Pms波各向异性与XKS波分裂结果的差异性 |
2.2 背景噪声与地震面波资料揭示的各向异性 |
2.2.1 背景噪声面波各向异性 |
2.2.2 地震面波各向异性 |
2.2.3 联合反演揭示的各向异性 |
2.3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与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 |
第三章 小江断裂带南段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 |
3.1 引言 |
3.2 数据资料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 |
4.1 引言 |
4.2 数据资料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研究区域剪切波分裂结果 |
4.3.2 与接收函数Pms波各向异性和XKS波分裂结果对比 |
4.3.3 区域构造形态与动力机制的初步探讨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
2.1 引言 |
2.1.1 机器学习概述 |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
2.2 广义线性模型 |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
2.2.2 指数族分布 |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
2.3.1 CART回归树 |
2.3.2 随机森林 |
2.3.3 梯度提升机 |
2.4 深度神经网络 |
2.4.1 M-P神经元模型 |
2.4.2 激活函数 |
2.4.3 深度神经网络 |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
2.5.1 Stacking算法 |
2.5.2 交叉验证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
3.1 引言 |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
3.2.1 震级—序号法 |
3.2.2 最大曲率法 |
3.2.3 拟合度检测法 |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
3.3.1 地质构造背景 |
3.3.2 地震活动特征 |
3.3.3 地震目录 |
3.3.4 地震区(带)划分 |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
3.4.1 时间演化特征 |
3.4.2 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汇总分析结果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
4.1 引言 |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
4.2 特征参数定义 |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
4.2.4 综合类参数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
5.3.1 平均绝对误差 |
5.3.2 决定系数 |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
5.3.4 R值评分 |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地震烈度表研究现状 |
1.2.3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 |
2.1 地震烈度 |
2.1.1 烈度与烈度表 |
2.1.2 烈度的影响因素 |
2.1.3 地震仪器烈度 |
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
2.2.1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
2.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方法 |
3.1 基于衰减关系判定地震烈度影响场 |
3.2 基于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
3.3 综合烈度和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芦山地震背景及数据 |
4.1.2 长宁地震背景及数据 |
4.2 震例计算 |
4.2.1 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
4.2.2 四川长宁6.0 级地震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附录1 历史地震资料 |
附录2 四川芦山7.0级地震调查烈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自然灾害 |
1.3.1.2 承灾体 |
1.3.1.3 脆弱性 |
1.3.1.4 社会脆弱性 |
1.3.1.5 生态脆弱性 |
1.3.1.6 多灾种 |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河流水文 |
2.1.3 气候 |
2.1.4 植被土壤 |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
2.2.2.2 农牧业 |
2.2.2.3 工矿业 |
2.2.2.4 交通运输业 |
2.2.2.5 邮电通讯业 |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
2.3.1 地震 |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
2.3.3 雪灾 |
2.3.4 旱灾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
3.2.1.2 完整性原则 |
3.2.1.3 科学性原则 |
3.2.2 构建过程 |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2.3.1 暴露度指标 |
3.2.3.2 敏感性指标 |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社会经济数据 |
3.3.2 生态数据 |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3.5 确定指标权重 |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3.7.1 变异系数法 |
3.7.2 变化斜率法 |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3.1 Moran's I |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
3.7.4 三维趋势分析 |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1.1 暴露度分析 |
4.1.1.2 敏感性分析 |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
4.2.1.1 暴露度分析 |
4.2.1.2 敏感性分析 |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1 趋势预测 |
4.3.2 空间异质性 |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
5.1.1 暴露度分析 |
5.1.2 敏感性分析 |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
5.2 脆弱性分析 |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
(7)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考察云南教育会对民国云南教育近代化的作用 |
(二)云南省教育会研究对当今教育团体的运行具有借鉴作用 |
二、选题意义 |
(一)云南省教育会研究是对教育史研究的扩充 |
(二)云南省教育会对当代教育团体在运作与功能上具有借鉴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教育会现状 |
(二)云南省教育会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一)教育会 |
(二)教育近代化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云南省教育会产生的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云南省教育会产生外在背景 |
一、清末推行新式教育的需要 |
二、结社传统与结社热潮的影响 |
第二节 云南省教育会产生的内部条件 |
一、云南近代教育的发展需要 |
二、云南新士绅阶层与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推动 |
第二章 云南省教育会的总体情况 |
第一节 云南省教育会发展概况 |
一、兴学补政:云南教育总会组建时期(1909-1912) |
二、研究教育:云南省教育会发展时期(1913-1927) |
三、改造重组:云南省教育会停滞时期(1927-1931) |
四、亲民教育:云南省教育会重振时期(1931-1949) |
第二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成员情况、组织结构与经费情况 |
一、云南省教育会的成员情况 |
二、云南省教育会的组织结构 |
三、云南省教育会的经费情况 |
第三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性质 |
第三章 云南省教育会的主要活动 |
第一节 发展教育 |
一、开设学校,推广教育 |
二、发展学术,研究教育 |
三、办理学务,辅助教育 |
第二节 其他活动 |
一、参与政治 |
二、开展社会活动 |
第四章 云南省教育会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
第一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特点 |
一、组织规模有限 |
二、活动以教育活动为主 |
三、注重教育实践 |
第二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历史作用 |
一、推进云南近代教育发展 |
二、促进云南近代文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开城:一个六盘山乡村的民族格局演进与生态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思路 |
第一章 开城: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梁”还是“凉” |
第二节 从“成”到“城” |
第二章 民族格局演进:六盘山下族群的变化 |
第一节 民族格局 |
第二节 人口变迁 |
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变迁:从草山到林田 |
第一节 萧关边塞的牧地 |
第二节 历代军民的屯田 |
第三节 退耕还林的反哺 |
小结 |
第四章 生计变迁:从农牧到农业再到多样性 |
第一节 早期畜牧业盛行 |
第二节 面朝黄土背朝天 |
第三节 生计方式多元化 |
小结 |
结语:环境、生计与人口的互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b值的研究现状 |
1.2.2 b值空间图像的研究现状 |
1.2.3 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技术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地震构造背景和强震活动 |
2.1 主要活动断裂 |
2.2 强震活动特征 |
2.2.1 历史强震资料概况 |
2.2.2 历史强震分布特征 |
2.2.3 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现代仪器地震资料 |
3.1 地震监测台网概述 |
3.1.1 地震台网发展情况 |
3.1.2 地震台网监测能力 |
3.2 现代中小震活动特征 |
3.2.1 现代中小震资料概况 |
3.2.2 现代中小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
3.3 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
3.3.1 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的方法 |
3.3.2 整体最小完整性震级Mc |
3.3.3 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4 Mc多方法时序结果分析 |
3.4 地震的定位精度讨论 |
3.5 震级转换 |
3.6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b值空间扫描 |
4.1 b值计算方法 |
4.1.1 最小二乘法计算b值 |
4.1.2 极大似然法计算b值 |
4.2 空间扫描方案 |
4.2.1 扫描半径r、网格单元大小的设定 |
4.2.2 滑动时间窗长、滑动步长的设定 |
4.3 b值空间图像 |
4.4 小结 |
第五章 b值空间图像的构造意义 |
5.1 与历史强震关系 |
5.1.1 1988 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 |
5.1.2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
5.2 与主要活动断裂关系 |
5.2.1 低b值区 |
5.2.2 高b值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存在的问题 |
6.2.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基本信息 |
(10)滇越铁路红河段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红河段是滇越铁路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段落 |
1.1.2 地质遗迹对地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1.1.3 滇越铁路地质遗迹研究尚属空白 |
1.1.4 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评价研究能为滇越铁路申遗提供支撑材料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范围、交通位置及划定 |
2.1.1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位置 |
2.1.2 划定依据 |
2.2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社会经济 |
2.3 地质概况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岩浆岩 |
2.3.3 大地构造分区与地质构造 |
2.3.4 水文地质特征 |
2.4 新构造运动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及特征 |
3.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调查 |
3.1.1 调查步骤 |
3.1.2 调查方法 |
3.1.3 野外调查设备 |
3.2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 |
3.3 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特征 |
3.3.1 流水地貌景观 |
3.3.2 岩石地貌景观 |
3.3.3 构造地貌景观 |
3.3.4 火山地貌景观 |
3.3.5 瀑布景观 |
3.3.6 河流景观 |
3.3.7 湖沼景观 |
3.3.8 构造形迹 |
3.3.9 典型矿床 |
3.3.10 古人类 |
3.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空间分布 |
3.5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形成条件 |
3.5.1 地层岩性条件 |
3.5.2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 |
3.5.3 自然地理条件 |
3.6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形成演化过程 |
3.6.1 峡谷形成演化过程 |
3.6.2 洞穴形成演化过程 |
3.6.3 瀑布形成演化过程 |
3.6.4 岩溶地貌和盆地形成演化过程 |
第四章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 |
4.1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定性评价 |
4.1.1 科学价值 |
4.1.2 美学价值 |
4.1.3 科普价值 |
4.1.4 旅游开发价值 |
4.2 地质遗迹景观综合定量评价 |
4.2.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4.2.2 评价模型与指标权重 |
4.2.3 评价结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20世纪云南地震活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D]. 李洪丽. 吉林大学, 2021
- [2]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前测震学异常回顾[J]. 刘自凤,孙楠,王光明,彭关灵,李永莉,张天宇,毛慧玲,赵小艳. 地震研究, 2021(03)
- [3]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D]. 李莹.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4]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5]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D]. 霍英豪.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6]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7]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会研究[D]. 蔡晨欣.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开城:一个六盘山乡村的民族格局演进与生态变迁[D]. 田进成.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9]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D]. 孟昭彤.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021
- [10]滇越铁路红河段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D]. 李诗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