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图书馆技术信息数字化建设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剑,蔡迎春,王健[1](2021)在《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指出数字人文项目是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最重要的实现途径之一,数字人文项目已成为人文学科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环境的发展,早期数字人文项目的研究数据、工具及平台正在退化,甚至消失,如何保持数字人文研究数据及工具平台的开放性、可用性非常重要,有必要认真思考数字人文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可靠、可持续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本文从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概念与内涵出发,分析了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现状,并从资金与人员、用户的可使用性、工具及平台、数据访问和引用等对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的社会化建设途径,通过社会化数据众包、软件开源、数据开放等形式构建可持续性的数字人文项目。
张军[2](2020)在《全媒体时代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探析》文中提出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受众可以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文章通过对全国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对以"北京记忆"为代表的特色鲜明的优秀案例从内容、形式和功能上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全媒体时代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路径与模式,根据调研结果和案例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启示建议,供各相关图书馆参考借鉴。
田稷,聂四维,韩子静[3](2021)在《基于时空维度的我国高校图书馆亚洲文明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文中认为文章基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站调研法,系统梳理我国高校图书馆亚洲文明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情况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深度了解我国亚洲文明特色文献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以期能为规模化、体系化的亚洲文明特色文献资源体系建设的规划与实践提供参考,为构建中国向世界诠释自己和亚洲的知识体系发挥重要的基础保障与支撑作用。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主要高校图书馆东亚特藏和东南亚特藏较为丰富,西亚、南亚和中亚特藏相对缺失;所有特藏19世纪以来的数量明显比之前多,中亚和西亚特藏时间段分布很少;上述缺失部分是系统性补藏的重要方向。
米华全[4](2020)在《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自由竞争的主要空间。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更多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迫切而重要的任务。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事关根本、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关键之举。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了相关概念的内涵。然后,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境遇两个维度切入,回顾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分析了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紧扣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构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路径。按照以上的逻辑思路,本文运用概念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网络调查法、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对策举措等,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介绍了政治传播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等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厘清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本文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划分为探索应对、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并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目标导向等方面总结了工作经验。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着重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宏观思路和微观策略。一是明确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目标、理念遵循和基本原则。二是针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方法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三是构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体系,主要包括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协同治理和运行监管机制,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机制等。在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整体而非局部、系统而非零散的研究体系,希望能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刘芷茵[5](2020)在《数字化时代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是现代人类社会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方式。加强我国高校阅读文化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关系民族复兴的长久之计。数字化时代,阅读载体的改变正深刻影响着阅读文化建设。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宗旨,研究在数字化时代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全新挑战,尝试对数字化时代持续推进高校阅读文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依据,从物质环境文化、行为方式文化、组织制度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等方面分析阐述阅读文化。高校阅读文化建设虽然受到阅读媒介、社会环境、高校教育导向以及大学生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媒介的改变,是认知方式的改变,从而也深刻改变了阅读文化。数字化所带来的海量信息、交互式技术、非线性链接等,正改变着传统的阅读行为与体验。在数字化时代,我国高校阅读文化建设成绩斐然,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如高校阅读智能技术区域发展不平衡,与传统设施缺乏融合度、阅读负责主体未形成合力、个体阅读行为功利性严重、读者阅读价值观念易受影响等。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时代高校阅读文化建设,需要从平台建设、阅读环境及服务等方面夯实高校阅读物质文化基础,从创新活动模式和引导大学生阅读行为等方面提高高校阅读行为文化层次,从规章制度、组织机制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高校阅读组织制度文化建设,从引导阅读观构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等方面丰富高校阅读精神文化内涵。
张世定[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罗卫[7](2019)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正在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供给格局,信息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但“互联网+”和“智慧文化”建设思维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应用不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无法同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相匹配,所供非所需,供给滞后于需求并且需求发掘能力缺失;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资源闲置与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机制未能实现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来取得突破。智慧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将其抽象为由理念、技术、人、组织和治理五要素构成的整体,五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须遵循“真、善、和、美”的发展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智慧城市技术支持下能显着提高对公共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信息共享与跨领域整合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动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人的微观需求及变化会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调整;智慧城市的组织变革也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关组织单位需要进行诸如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内部的革新与进步;智慧城市的治理之道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功能弱化和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新动能。基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和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提出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依系统分析方法设计出由需求端和供给侧为主要构成的结构模型。需求侧主要从需求主体、需求表达渠道、需求分析、需求形成四部分展开研究,分析了需求侧的系统构成、运行逻辑和工作产出。供给侧主要从供给主体功能规划、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供给过程优化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应用新兴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作为一项理论方案要运用于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施路径。首先是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其过程表现为由“风险管理→方案设计→平台建设→用户反馈”组成的螺旋模型。进而提出以整体性治理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略包括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激励与约束并存机制、以信息技术推动数据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联合体建设。最后落脚到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项目的分类建设上来,包括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建设策略。
杨诗琦[8](2018)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及社会档案意识的觉醒,使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本文基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三都等水族地区的实地调研,以生态位理论为研究视角,以水族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结合生态位相关理论为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提供具备参考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建设策略和方案。本论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1)绪论部分:基于少数民族档案概念的提出、生态位理论的源起与发展及民族记忆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等研究背景,利用文献计量阐述国内外生态位理论及以水书为主的水族档案资源研究现状,提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现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2)第一章:根据学界对少数民族档案概念及国家档案资源概念的相关内容,界定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概念,并按照不同标准对水族档案资源类型进行简要划分,明确水族档案资源的建设内容及范围。此外,论述水族档案资源的特点和价值以及建设的基本内容,进一步说明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3)第二章:在前文论述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生态位在档案馆系统和档案界其他领域的理论应用现状及其在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具体应用;(4)第三章:以黔南州地区的荔波县和三都县为例,充分利用实地调研的数据、事实从客体因子、主体因子及环境因子三大生态因子分析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的建设优势和存在问题;(5)第四章:针对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建构客体生态因子、拓展主体生态因子及优化环境生态因子等解决对策,以优化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与有力保护传承水族的民族文化。借助生态位理论的学科优势,探寻水族档案资源建设问题,剖析构成生态位的三大生态因子并提出优化对策,提高水族档案资源建设质量与效率,助推档案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升黔南州水族地区的经济水位,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共赢局面。
陈娟娟,孙瑜,田莉,孙旭[9](2013)在《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现状分析与归因、对策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大浪潮下,为了把握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方向,使其得到一个良性发展,该文阐述了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科学内涵与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之上,把握我国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途径、成果及特点。继而通过文献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研究:一方面,从"质"与"量"的双重维度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现状、归因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借鉴教育技术学的AECT94定义,以开发为落脚点,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做了切实可行的构想——进行专题少数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智能教学系统的搭建,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可行性分析。
朱逊贤[10](2012)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先发展对象;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得以不断巩固和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条件全面具备。本论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开展研究的。本论文就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理念和构建内容及其实现的保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概述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分析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其次,就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相关理论,解析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概念,概括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各组成要素及其服务对象和内涵,分析构建的原则。再次,论述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途径,探讨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分析资源共享,剖析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平台建设和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再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的保障机制。最后,简要概括论文的工作进展和主要研究结论,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
二、企业图书馆技术信息数字化建设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图书馆技术信息数字化建设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概念及研究现状 |
1.1 数字人文项目工作流程及主要内容 |
1.2 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概念与内涵 |
1.3 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现状 |
2 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
2.1 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发展规划 |
2.2 持续的资金与人员支持 |
2.3 人文学者数字人文研究活动需求 |
2.3.1 用户的数字人文研究需求 |
2.3.2 工具及平台可用性 |
2.3.3 数据可访问性及可引用性 |
3 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的建设途径 |
3.1 国家政策和科研项目支持的建设途径 |
3.2 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的社会化建设途径 |
3.2.1 社会化资金支持 |
3.2.2 开放式社会化协作建设 |
(1)数字人文数据众包 |
(2)开源的软件工具及平台 |
3.2.3 人文数据开放 |
4 结语 |
(2)全媒体时代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全媒体时代的地方文献工作对传统地方文献工作的传承和发展 |
2.1 我国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现状 |
2.2 传统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途径 |
2.3 全媒体时代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传承和发展 |
3 全媒体时代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路径与模式 |
3.1 首都图书馆“北京记忆”资源网站的建设状况分析 |
3.2 “北京记忆”网站资源建设内容分析 |
3.3 “北京记忆”资源网站的建设特点与模式分析 |
3.4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路径探析 |
4 全媒体时代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启示 |
4.1 拓宽资源建设途径 |
4.2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
4.3 加强资源开放 |
4.4 形成行业统一规范 |
5 结语 |
(3)基于时空维度的我国高校图书馆亚洲文明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3 研究方法 |
4 建设现状分析 |
4.1 特藏概况 |
4.2 基于空间维度的特藏分析 |
4.3 基于时间维度的各区域特藏分析 |
4.3.1 东亚特藏 |
4.3.2 东南亚特藏 |
4.3.3 南亚特藏 |
4.3.4 中亚特藏 |
4.3.5 西亚特藏 |
5 存在问题与建议 |
6 结语 |
(4)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1.2 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1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2 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3 江泽民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4 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
2.3.1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 |
2.3.2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
2.4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借鉴 |
2.4.1 政治传播及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
2.4.2 网络传播及“把关人”理论 |
2.4.3 新媒体及自媒体理论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概念辨析 |
3.1 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解析 |
3.1.1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
3.1.2 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功能 |
3.1.3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类型 |
3.2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1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要素 |
3.2.4 高校网络与现实意识形态建设关系辨析 |
3.3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及价值 |
3.3.1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点 |
3.3.2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义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
4.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
4.1.1 探索应对阶段(1994年—2003年) |
4.1.2 蓬勃发展阶段(2004年—2011年) |
4.1.3 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至今) |
4.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
4.2.1 推动阵地建设,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系基本建成 |
4.2.2 加强内容供给,“正能量”在网络空间中赢得话语权 |
4.2.3 健全法律法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
4.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
4.3.1 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占领意识形态网络阵地 |
4.3.2 坚持创新导向,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 |
4.3.3 坚持目标导向,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育人导向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和问题分析 |
5.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
5.1.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阵地不断拓展 |
5.1.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式更加多样 |
5.1.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法规不断完善 |
5.1.4 青年学生网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
5.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5.2.1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个体化”“离散化”的冲击 |
5.2.2 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碎片化”“泛娱乐化”的冲击 |
5.2.3 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去中心化”“圈群化”的冲击 |
5.2.4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戏谑化”“视觉化”的冲击 |
5.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滞后、阐释力不足 |
5.3.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依托载体乏力、影响力不足 |
5.3.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单一、吸引力不足 |
5.3.4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欠缺、引导力不足 |
5.3.5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责任落而不实、管控力不足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理念和原则 |
6.1 坚持以掌握“三权”,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 |
6.1.1 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
6.1.2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6.2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
6.2.1 “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高度契合 |
6.2.2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
6.3 坚持以“四个相统一”为原则 |
6.3.1 坚持党的领导与育人为本相统一 |
6.3.2 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 |
6.3.3 坚持线上治理与线下推进相统一 |
6.3.4 坚持宏观引领与精准施策相统一 |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
7.1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建设 |
7.1.1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
7.1.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 |
7.1.3 不断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7.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
7.2.1 深化媒介融合,构筑校园全媒体阵地 |
7.2.2 深化思政课改革,构筑课堂教育阵地 |
7.2.3 深化实践锻炼,构筑课外教育阵地 |
7.2.4 强化阵地管理,确保导向正确、管控有力 |
7.3 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队伍建设 |
7.3.1 进一步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 |
7.3.2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
7.3.3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媒介素养 |
7.4 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法 |
7.4.1 坚持“疏”“堵”结合,强化议程设置 |
7.4.2 实现“两个转变”,突出隐性教育 |
7.4.3 把握网络话语特征,转换话语方式 |
7.4.4 树立大数据思维,推进精准施策 |
第八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 |
8.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 |
8.1.1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机制 |
8.1.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测评机制 |
8.1.3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 |
8.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协同治理和监控管理机制 |
8.2.1 构建高校内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协同治理机制 |
8.2.2 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应急预警、应对处置和评估反馈机制 |
8.3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
8.3.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8.3.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
第九章 结语: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数字化时代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关于阅读的界定 |
2.1.2 关于阅读文化的界定 |
2.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建设理论 |
2.2.2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2.3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影响因素 |
3.1 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3.1.1 高校阅读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 |
3.1.2 高校阅读文化建设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 |
3.1.3 高校阅读文化建设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
3.1.4 高校阅读文化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久之计 |
3.2 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
3.2.1 阅读媒介形态的影响 |
3.2.2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
3.2.3 高校教育导向的影响 |
3.2.4 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时代我国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
4.1 数字化时代我国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的现状 |
4.1.1 物质环境建设成效显着,智能技术尚需完善 |
4.1.2 阅读活动丰富多元,个体阅读行为不容乐观 |
4.1.3 组织制度规范明确,责任主体尚未形成合力 |
4.1.4 精神心理文化丰富,读者价值观引导需要加强 |
4.2 数字化时代高校阅读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4.2.1 众声喧哗时代对阅读价值隐性消解 |
4.2.2 交互式技术对传统阅读行为的颠覆 |
4.2.3 非线性链接对专注阅读的无形解构 |
4.2.4 赛博空间对阅读时空感的深度压缩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化时代加强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
5.1 夯实高校阅读物质文化基础 |
5.1.1 加强高校阅读平台建没 |
5.1.2 改善高校阅读环境建设 |
5.1.3 推进高校阅读服务建设 |
5.2 提高高校阅读行为文化层次 |
5.2.1 创新开展阅读活动的模式 |
5.2.2 引导大学生阅读行为发展 |
5.3 加强高校阅读组织制度文化建设 |
5.3.1 加强高校阅读规章制度建设 |
5.3.2 促进高校阅读组织机制建设 |
5.3.3 完善高校阅读管理机制建设 |
5.4 丰富高校阅读精神文化内涵 |
5.4.1 引导大学生阅读观构建 |
5.4.2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5.4.3 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阅读行为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智慧城市基本内涵与应用的研究综述 |
1.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综述 |
1.3.3 智慧城市与公共文化服务交叉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趋势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智慧城市内涵及其建设 |
2.1.1 智慧城市的缘起 |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
2.1.3 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
2.1.4 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
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 |
2.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
2.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涵 |
2.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依据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3.3 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1 智慧城市的要素 |
3.1.1 智慧城市要素的选取 |
3.1.2 智慧城市要素的组成 |
3.2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1 智慧城市理念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2 智慧城市技术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3 智慧城市人的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4 智慧城市组织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5 智慧城市治理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4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构建 |
4.1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提出 |
4.1.1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基本情况 |
4.1.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优势 |
4.1.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总体架构 |
4.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需求侧分析 |
4.2.1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主体 |
4.2.2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渠道 |
4.2.3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 |
4.2.4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内容 |
4.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供给侧分析 |
4.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功能规划 |
4.3.2 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 |
4.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优化 |
第5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实施路径 |
5.1 加强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发展 |
5.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实质 |
5.1.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螺旋模型 |
5.2 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
5.2.1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实施意义 |
5.2.2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基本内涵 |
5.2.3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推进策略 |
5.3 探索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分类建设道路 |
5.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的基本布局 |
5.3.2 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 |
5.3.3 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 |
5.3.4 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8)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少数民族档案概念的提出 |
(二)生态位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
(三)民族记忆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的迫切需要 |
(四)水族档案资源的珍贵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生态位学科引用态势 |
1.文献来源和概况 |
2.研究情况统计 |
3.生态位理论的学科引用态势 |
(二)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
1.文化传承视角 |
2.抢救保护视角 |
3.档案编纂视角 |
4.社会记忆视角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统计 |
2.实地调研 |
3.归纳分析 |
4.实例举证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概述 |
一、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基本概念集合 |
(一)少数民族档案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二)国家档案资源概念及内容构成 |
二、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概述 |
(一)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概念界定 |
(二)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类型构成 |
(三)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的特点与价值 |
1.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的特点 |
2.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的价值 |
(四)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基本内容 |
1.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内涵 |
2.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途径 |
第二章 生态位理论在档案系统及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应用 |
一、生态位理论在档案系统的应用 |
(一)生态位理论在档案馆系统的应用 |
1.传统档案馆生态位 |
2.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及其生态位 |
(二)生态位理论在档案其他系统的应用 |
二、生态位理论在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应用 |
(一)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生态位及其构成 |
1.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的主体生态因子 |
2.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的客体生态因子 |
3.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的环境生态因子 |
(二)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生态位构建原则 |
1.最值原则 |
2.动静结合原则 |
3.互动性原则 |
4.健康发展原则 |
5.协同建设原则 |
第三章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动态 |
一、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优势分析 |
(一)客体生态因子 |
1.民族档案资源丰富多元 |
2.水书档案资源价值独特 |
3.水族民间工艺档案的非遗价值 |
4.水族实物档案的文化历史价值 |
(二)主体生态因子 |
1.抢救保护工作起步早 |
2.专门研究组织储备建设力量 |
3.水族类出版物的大量问世 |
4.以媒体传播助推水族文化抢救保护 |
5.非遗档案资源商业价值的开发 |
(三)环境生态因子 |
1.法规政策环境 |
2.经济环境支持 |
二、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存在问题 |
(一)客体生态因子 |
1.水族档案资源的待开发状态 |
(1)三都县水族档案资源建设概况 |
(2)荔波县水族档案资源建设概况 |
2.水族档案资源内部生态位的竞争性 |
(二)主体生态因子 |
1.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主体的兼职性 |
2.水族档案资源研究队伍的非本土化 |
3.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参与者的单元化 |
4.以水书先生为动态传承群体的消亡 |
(三)环境生态因子 |
1.法规政策亟待完善 |
2.档案资源分布与建设能力不匹配 |
3.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与技术应用水平不足 |
第四章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对策设计 |
一、建构客体生态因子 |
(一)基于生态管理的水族档案资源有序化 |
1.水族档案资源的有序化管理 |
2.水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
(二)水族档案建设系统的内部生态平衡 |
二、拓展主体生态因子 |
(一)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主体的专职性与专业性 |
1.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主体的专职性 |
2.建设队伍专业人才的管培 |
(二)基于协同管理的多元建设主体 |
1.确立主体建设机构 |
2.动员民间建设力量 |
三、优化环境生态因子 |
(一)加强政策制度保障 |
1.完善档案产权归属机制 |
2.提高法规政策的针对性与普适性 |
(二)提升经济技术水位 |
1.发力第三产业,增强经济能力 |
2.提升技术水位,延展档案价值 |
(三)优化档案传播生态 |
结论 |
附录1 :荔波县水族档案资源调研图集 |
附录2 :三都县水族档案资源调研图集 |
附录3 :《西部各单位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共建情况调查表》 |
附录4 :《调查访谈要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现状分析与归因、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科学内涵 |
(一) 相关概念的科学内涵 |
1. 民族教育资源 |
2.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 |
3.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 |
(二) 与之相关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
二、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途径、成果及特点 |
(一) 我国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成果 |
(二) 我国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特点 |
1. 以图书馆为依托单位实现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开发 |
2. 以区域为特色, 以网络网站为平台实现数字化建设 |
3. 政府部门在民族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
三、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现状分析 |
(一)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取 |
(二) 维度界定 |
(三) 研究形式 |
(四) 研究结论 |
1. 量的分析 |
2. 质的分析 |
四、归因分析 |
(一) 主观因素 |
(二) 客观因素 |
五、对策与构想 |
(一) 开发阶段 |
1. 国家政策的宏观导向 |
2. 教与学相关理论、技术的成熟 |
3.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已有成果 |
4. 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站、教学系统范例提供了参考 |
5. 地域性特色提供了现实可能 |
(二) 设计阶段 |
(三) 运用阶段 |
(四) 管理与评价阶段 |
(10)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2.1 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现状 |
2.2 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成功范例 |
2.2.1 纽约公共图书馆系统简介 |
2.2.2 纽约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特点 |
2.3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
2.3.1 发达地区 |
2.3.2 欠发达地区 |
第三章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相关理论研究 |
3.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概念解析 |
3.2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
3.2.1 政府 |
3.2.2 各成员馆 |
3.2.3 计算机网络 |
3.2.4 业务管理系统软件 |
3.2.5 公共图书馆服务 |
3.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及其内涵 |
3.3.1 面向成员馆的服务 |
3.3.2 面向图书馆员的服务 |
3.3.3 面向读者的服务 |
3.4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四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途径 |
4.1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4.1.1 面向政府的可行性 |
4.1.2 面向读者的可行性 |
4.1.3 面向成员馆的可行性 |
4.1.4 面向图书馆员的可行性 |
4.2 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4.2.1 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 |
4.2.2 资源共享平台设计 |
4.3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 |
4.3.1 图书馆柜面服务平台 |
4.3.2 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 |
4.3.3 手机图书馆服务平台 |
4.3.4 电话咨询服务平台 |
4.3.5 自主学习服务平台 |
4.4 我国公共图书馆组织管理机制建设 |
4.5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保障机制建设 |
4.5.1 组织保障机制 |
4.5.2 法律和政策保障机制 |
4.5.3 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 |
4.5.4 技术保障机制 |
4.5.5 人才保障机制 |
4.5.6 评估反馈机制 |
第五章 总结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企业图书馆技术信息数字化建设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J]. 欧阳剑,蔡迎春,王健. 图书馆杂志, 2021(11)
- [2]全媒体时代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探析[J]. 张军. 图书馆, 2020(08)
- [3]基于时空维度的我国高校图书馆亚洲文明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J]. 田稷,聂四维,韩子静. 图书馆建设, 2021(02)
- [4]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米华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5]数字化时代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研究[D]. 刘芷茵.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7]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 罗卫. 湘潭大学, 2019(12)
- [8]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研究[D]. 杨诗琦. 云南大学, 2018(01)
- [9]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现状分析与归因、对策的研究[J]. 陈娟娟,孙瑜,田莉,孙旭. 中国电化教育, 2013(07)
- [10]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途径研究[D]. 朱逊贤. 南昌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