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及其干预(论文文献综述)
林嘉峰[1](2021)在《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儿童青少年人口持续上升,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为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面临着环境、学业、社交等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这些问题如不重视容易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影响终身。据估计,目前国内有超过3000万的儿童青少年正遭受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何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的:通过对近几年来院就诊儿少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了解儿少患者的人群分布特点、地域分布特点、时间分布特点、疾病类型,探寻疾病流行特质。同时针对患儿监护人开展就诊行为问卷调查,探究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对象和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调查,对2018年至2020年来院首诊的15岁以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检索、收集与分析,了解近几年来诊儿少患者特点。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对2021年1月至4月来院首诊的15岁以下患者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庭背景与就诊行为、监护人疾病态度与精神卫生知识了解情况,探究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上述分析研究,根据资料类型与研究目的,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018年至2020年,儿少首诊患者共3282例,其中男性1946例,占59.3%,女性1336例,占比40.7%,男女性别比例为1.5:1。但女性患者数年均增速55.6%,远超男性患者。不同性别患者各年龄组分布(P<0.01)、各主要患病大类分布(P<0.01)、主要疾病(P<0.01)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2.儿少患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15岁,中位数为10岁,人数最多为15岁(占16.4%)。随着个体发育成熟,年龄组就诊人数逐步走高,以青春期组(13-15岁)人数最多,占比39.2%。不同年龄组患病特点不同,在主要患病大类分布(P<0.01)、主要疾病分布(P<0.01)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3.儿少患者来诊时间具有规律性,集中在下半年,每年第三季度为旺季,其中9月份为高峰月,第一季度为淡季,其中2月为低谷月。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种情况更加明显;4.受粤东地区精神卫生资源匮乏的影响,儿少患者不得不跨市乃至跨省前来就诊,资料显示本市患者比例仅为63.1%,其他城市占比达到36.9%,其中潮州、揭阳患者占比分别为18.4%和12.1%,其他省内外城市患者占比为6.4%;5.儿少患者病情以轻型精神障碍为主,集中在“心理发育障碍”与“心境障碍”两病种大类,共占比56.7%。具体疾病以“广泛性发育障碍”、“抑郁症”为主,占比分别为30%与18.8%,其中抑郁症患者数增长迅速,3年间年均增速109.8%,值得重点关注;6.就诊行为研究共调查153位患儿监护人,其中及时就诊(就诊间隔≤3个月)仅占34%,延误就诊(就诊间隔>3个月)占比6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监护人精神卫生认知情况、家族史、首选求助措施是患儿就诊的影响因素。其中疾病认知得分越低,患儿就诊延误风险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OR=0.73,95%CI:0.59~0.90,P<0.01);相对家族史阳性,家族史阴性增加就诊延误发生的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9.55,95%CI:1.31~69.44,P<0.05);在首选求助措施方面,相对于首选前往精神专科医院就诊,首选综合医院与儿科医院(OR=9.77,95%CI:1.14~83.72,P<0.05)、首选心理咨询机构就诊(OR=11.64,95%CI:1.22~111.31,P<0.05)、不采取求助措施(OR=27.9,95%CI:5.29~147.02,P<0.01)、首选自行休息处理(OR=18.42,95%CI:2.53~134.38,P<0.01)均会增加就诊延误发生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在不同性别与成长阶段的分布有所不同,并各具特点,家庭与学校应针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予以不同的关注与侧重;2.儿少患者就诊行为具有规律性,考虑到现阶段医疗资源紧张,可作为门诊资源调配、人员进修、科普宣传的参考依据;3.儿少患者病情以轻型精神障碍为主,近年来抑郁症患者数持续增长,应予以重点关注,尤其要重视疫情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4.监护人精神卫生认知情况、家族史与首选求助措施是儿童青少年及时就诊的影响因素。国家与社会应该加大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
樊香麟[2](2020)在《ACT联合绘画疗法对高自我污名孤儿干预研究》文中认为自我污名是在内化公众污名时,被污名者对自我做出的反应。自我污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在自我污名的受众群体中,孤儿群体常常被忽视,因此有必要选择正确的干预技术对孤儿自我污名进行及时干预,以避免自我污名阻碍孤儿身心健康发展。在自我污名干预技术中,ACT对自我污名的干预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而绘画疗法以其良好的干预效果及趣味的干预过程,更加容易被儿童接纳。基于此,研究选择ACT联合绘画疗法设计《ACT联合绘画疗法团体干预方案》,通过分析量化指标及儿童绘画作品等质化指标,深入研究团体干预方案对高自我污名孤儿的干预效果。2019年6月,对B市福利院孤儿进行自我污名筛查,选取高自我污名指数的孤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10名高自我污名孤儿进行团体干预15周,每周四次,每次120min,对照组10名高自我污名不进行干预。研究期间保证两组儿童不接受除团体干预方案以外的干预措施。在量化评估方面,使用《孤儿学校学生自我污名调查问卷》、《经验性回避问卷》、《认知融合问卷》来测量孤儿自我污名指数、经验性回避及认知融合情况。在质化评估方面,通过收集干预期间实验组儿童干预前后的绘画投射测验来评估儿童心理变化。作为实验辅助性参考指标。实验结果在在量化评估中,实验组孤儿自我污名、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三项测量评分经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12周后的追踪测量结果显示,上述三项评分较对照组前测有显着差异。说明《ACT联合绘画疗法团体干预方案》对孤儿自我污名改善效果显着,且干预疗效稳定性最少能够维持12周。
靳帅[3](2020)在《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调查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现状,探索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相关干预方案提供依据,以期改善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照护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9年1月~2019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06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获益感量表修订版(BFS-R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乐观主义-悲观主义量表(OPS)。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庭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家庭照顾者获益感水平、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现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索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问卷回收情况: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06份,有效回收率为95.8%。(2)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平均得分为(71.88±13.69)分,处于中等水平。5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家庭关系(4.24±0.78)分、个人成长(3.50±0.74)分、接受(3.12±0.84)分、健康行为(2.83±1.26)分、社会关系(2.78±0.94)分。(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得分在患者不同工作情况、病程及家庭照顾者不同性别、婚姻情况、有无共同照顾者、照顾总时长、与患者感情亲密度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积极应对方式、乐观主义呈正相关。(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积极应对方式、乐观主义、社会支持、与患者感情亲密度、照顾总时长、有无共同照顾者,这6个变量共同解释了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总分变异的56.9%。研究结论:(1)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进行进一步提高。(2)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积极应对方式、乐观主义、社会支持、与患者感情亲密度、照顾总时长、有无共同照顾者,其中积极应对方式对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的影响最大。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影响因素,加强对相关人群的关注,对患者实施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家庭照顾者获益感水平。
何维维[4](2020)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是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时具有良好的“反弹能力”。本研究在心理弹性理论的指导下,为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特点,探索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对681名初中生采用了《个体歧视知觉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以及《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为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提升,本研究还进行了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歧视知觉、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上存在显着性差异;(2)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在性别、年级、流动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着;(3)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显着正向预测社会适应;(4)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并通过个人力和支持力的平行中介产生作用,这提示在提高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中,应该充分重视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培养;(5)心理弹性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活动对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弹性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心理弹性的提高对于增进个体的社会适应水平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钟瑞[5](2020)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文中指出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探讨其社会功能状况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当中各变量的关系,为后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相关理论支撑。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门诊复诊的2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CQ)、大五人格问卷(BFI-44)、家庭关怀指数量表(APGA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资料的录入、整理和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一般资料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状况本研究的2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范围为18-60周岁,平均年龄为(35.34±10.64)岁。其中男性居多(62.9%);已婚(47.1%)与未婚(52.9%)相当;学历分布为初中及以下占29.8%、高中及中专占30.5%、大专及以上占39.7%;来自城市者(64.3%)居多;家庭经济以收支平衡者(65.4%)居多;就工作情况而言,全职者(44.5%)最多,半职者(33.4%)居中,无业、离职或退休者(22.1%)最少。疾病分型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多(42.3%):患者首次发病年龄为18岁以上者为主(79.8%);病程≤5年者接近半数(42.6%);无诱因发病者占多数(81.6%);无精神病家族史者所占比例居多(83.8%);偶尔或有时参加社会活动者最多(62.9%);服药依从性方面,好者(45.6%)与差者(54.4%)大致相当。2.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在一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上的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在1~20分,平均得分为(8.17±4.25)分,按照社会功能缺陷量表的划分标准,社会功能正常患者为21人(7.7%),社会功能缺陷患者为251人(92.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精神分裂症分型、首次发病年龄、疾病病程、精神病家族史、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工作情况以及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正负性情绪、人格、积极心理资本、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负性情绪呈现正相关(r=0.256,P<0.001),与人格中神经质呈正相关(r=0.159,P<0.01),与开放性、宜人性、外向性、尽责性均呈负相关(r=-0.168~-0.250,均P<0.001);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家庭关怀呈负相关(r=-0.409,P<0.001);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社会支持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均呈负相关(r=-0.289~-0.337,均P<0.001)。4.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各系统划分标准,将变量分别纳入各系统,其中微观系统包含的变量有性别、受教育水平、疾病分型、疾病病程、服药依从性、家族史、负性情绪、积极心理资本、大五人格;中观系统包含的变量有家庭支持、家庭关怀、婚姻状况;宏观系统包含的变量有工作情况、社会活动参与情况、其他支持、朋友支持。以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其中微观系统的变量纳入第一层,中观系统的变量纳入第二层、宏观系统的变量纳入第三层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微观系统中,性别(β=-1.851,P<0.001)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疾病病程(β=0.536,P=0.029)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韧性(β=-0.199,P=0.001)、希望(β==0.186,P=0.007)对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性预测作用,乐观(β=0.136,P=0.023)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正性预测作用,神经质(β=-0.139,P=0.020)对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微观系统对患者社会功能缺陷预测作用的解释量为33.3%。在中观系统内,家庭关怀(β=-0.356,P<0.001)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中观系统对患者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为7.1%。在宏观系统内,参加工作情况(β=0.757,P=0.009),社会活动参与情况(β=1.246,P=0.001)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宏观系统对患者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为4.7%。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较差或存在不同程度缺陷。2.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与情绪、积极心理资本(韧性、希望、乐观、自我效能)、人格、家庭关怀、社会支持等因素具有相关性。3.微观系统中性别、病程、韧性、希望、乐观、神经质;中观系统中,家庭关怀;宏观系统中工作情况和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等多个因素均可不同程度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陈素金[6](2020)在《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提升的实务探索 ——以L中学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呈现出普遍性和频发性的趋势,校园欺凌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身在其中的被欺凌者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欺凌者很容易出现低自尊等问题,尤其是在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方面会产生困扰。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生中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并且从自尊的毕生发展来看,整个青少年时期的自尊水平是呈下降趋势的。因此,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被欺凌者的自尊及其提升是一个亟待深入探究的问题。学者研究发现,自尊与非理性信念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并且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自尊水平、改善其非理性信念。鉴于此,本研究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以ABC理论为指导,通过六节小组活动,帮助L中学被欺凌者转变其非理性信念、建立理性信念,从而协助组员肯定自我价值、提高自我接纳度,由此提升其自尊水平。首先,本研究在ABC理论的指导下,结合L中学学生的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小组工作方案。其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初二年级学生120人,使用同伴提名法以及《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初中版)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共筛选出42名被欺凌者(既出现在同伴提名中、又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初中版)至少单个题目上得分大于或等于2分),征得其同意后,采用《自尊量表》、《非理性信念量表》对其进行施测,根据测量结果,进一步筛选出自尊水平较低且非理性信念较高的16名被欺凌者(既在《自尊量表》中总均分小于理论均分2.5分、又在《非理性信念量表》中维度均分大于或等于理论均分3分),并将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参与小组实施过程)和对照组(不参与小组实施过程),每组各8名,以保证其同质性。再次,按照既定方案开展小组工作,主要包括认识低自尊(了解低自尊的含义、具体表现、不良影响、产生原因)、掌握ABC理论(理解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会运用ABC理论分析生活中的事件)、学会辨认和评估与低自尊有关的非理性信念、学会掌握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技巧并建立和内化理性信念(学会对挫折反应、不当情绪、过度关切和力求完美中所蕴含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辨认、检查和辩论,建立并内化理性信念)。接着,使用自编观察表、小组内前后测问卷、小组执行情况过程评估表对小组工作进行过程评估,使用《自尊量表》、《非理性信念量表》并结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得分差异对小组工作进行结果评估,分析小组工作成效;评估结果表明,本研究基于ABC理论设计的小组工作方案能够有效改变被欺凌者的非理性信念,提升其自尊水平。最后,本研究不仅从介入理论、实务技巧和评估体系三个角度对小组工作进行了成效分析,也从介入手法、介入理论和实务操作方面进行了深度反思,以此提炼出本研究的专业技巧和实务经验。此外,本研究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的实务建议,主要包括积极关注并转变被欺凌者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和善于发现组员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以促进被欺凌者自尊提升成长小组的推广和应用。
尹敏[7](2020)在《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精神疾病患者的内在病耻感对其康复及生活质量有一系列不良影响,但其形成机制尚未明确,难以进行针对性的干预。现有对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的探究大都仅从患者的个体层面出发,很少关注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的家庭在其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目的(1)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庭相关因素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机理,构建理论框架。(2)验证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模型。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研究为质性研究,以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为指导。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安定医院,采用目的取样与理论取样,纳入2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中10例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每人访谈1~6次;同时,对5组家庭实施入户参与式观察,每户1~4次,每次持续半天,收集患者及家庭成员对精神疾病的认知、看法、感受及患者与家人的日常互动等相关资料。所有访谈录音资料转录成电子文本,入户观察撰写实地观察笔记。资料分析使用三级编码法(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结合持续比较、备忘录书写等分析技术,进行逐步的类属提取和类属间关系构建,以最终形成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模型。(2)第二部分研究为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北京安定医院和海淀区的三家卫生服务中心,便利选取243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精神疾病患者自我病耻感量表-简版、精神疾病患者刻板印象认同量表、精神疾病歧视态度量表、家属情感表达量表-患者自评版、家属病耻感问卷、家庭支持量表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患者的内在病耻感、刻板印象认同及其感知到的各项家庭指标特征进行测评。对研究对象的内在病耻感状况进行描述,并进一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基于质性研究构建的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模型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可以通过家庭成员与患者在家庭内部负性或正性的日常互动来促进或减缓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的内化,家庭成员个人层面的“家属的认知偏差”、家庭成员和患者的关系与互动层面的“家庭内的不良反应”和家庭系统层面的“差异化的家庭环境”,是影响“患者病耻感内化”的三类重要的家庭因素,其中“家属的认知偏差”作为因果条件可能导致出现“家庭内的不良反应”这一现象,“差异化的家庭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家庭里成员之间互动和交流的长期情境模式。此外,“患者个体化的反应”是面对家庭内不良互动时患者个人所采取的消极或积极的应对/互动策略。患者是否会进一步对精神疾病群体和自我形成“刻板印象认同”,是家庭影响患者走向“病耻感内化”这一结果的重要过程要素。(2)参与横断面调查的243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内在病耻感得分总均分为(2.21±0.72)分,其中86人(35.40%)得分超过2.50分,内在病耻感处于中、重度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属病耻感应对与家属歧视态度的治疗预后维度对患者内在病耻感存在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55、0.19,纳入上述变量的回归方程可解释内在病耻感得分方差的39.80%。研究所构建的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模型中,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刻板印象认同对患者内在病耻感产生直接影响,效应系数为0.42;家属病耻感应对对患者内在病耻感产生直接影响的效应系数为0.42,通过患者刻板印象认同对患者内在病耻感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11;家属感知病耻感通过病耻感应对对患者内在病耻感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37;家属歧视态度通过病耻感应对及患者刻板印象认同对患者内在病耻感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系数总和为0.22;家属情感表达对患者内在病耻感的直接影响和通过患者刻板印象认同的间接影响均不显着(P>0.05)。模型拟合指标达到可接受标准:χ2/df为1.148,RMSEA为0.025,GFI为0.991,AGFI为0.968,NFI为0.989。研究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可以通过在家庭内部家属与患者负性或正性的日常互动促进或减缓患者病耻感的内化,医务人员应注意从家庭成员个人层面的家属认知、家庭成员和患者的关系与互动层面的家庭内反应和家庭系统层面的家庭环境出发,制定以家庭为单位的患者内在病耻感干预方案,尤其应重点关注对家属病耻感应对、家属感知病耻感以及家属歧视态度的干预,以帮助改善患者的内在病耻感水平。
马古兰丹姆[8](2020)在《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60年代起,舞蹈/动作治疗在国外被运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与治疗中,并形成—套相应的治疗模式。国外研究表明,DMT治疗的形式与内容使自闭症儿童拥有愉悦的身体体验,同时对其感知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国内在此领域则起步较晚,尤其在治疗流程、内容、具体实施、整体性评估等各个环节仍处于探索阶段,少数研究对自闭症儿童舞蹈/动作治疗个别训练进行了报告,涉及团体自闭症儿童舞蹈/动作治疗效果研究的几乎属于空白。本研究在非临床环境下,立足于国内外学者对自闭症儿童舞蹈/动作治疗的研究成果,在身心范式的背景下研究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有效性,旨在探究自闭症儿童接受舞蹈/动作治疗干预后在身心领域的发展变化,归纳并总结出针对适合我国自闭症儿童的舞蹈/动作治疗干预模式、实施流程和方法,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与展望。本研究在上海彩虹雨儿童智能康复中心的支持下,分别采取以下方案:1、选取28名自闭症儿童分为舞蹈/动作治疗组17人和对照组11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DMT干预实验,探讨干预前后在身体机能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大动作能力测试、ABC量表、CBCL量表、SRS量表、SCQ量表RBS-R量表、情绪识别测试等方面的变化情况。2、选取17名自闭症家长进行深度访谈,从质性研究角度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探讨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影响效果。3、选取1名自闭症儿童进行凯斯腾伯格动作KMP侧写分析,量化分析5次视频录像中视频动作,了解个案的动作风格及情绪障碍,探讨其动作模式与心理活动的内在联系,为舞蹈/运动治疗评估提供—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得出: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在社会交往领域和身体动作领域具有显着疗效。尤其是对自闭症儿童核心症状中的社交退缩及身体动作笨拙、协调性不佳等具有积极的提高作用。舞蹈/动作治疗以其丰富的干预内容和健康、绿色的干预方式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身体感知、音乐律动、情感体验的机会,能有效促进其感知运动、社会交往、情绪管理、认知等方面地发展。本研究中对舞蹈/动作治疗核心理念的正确把握、动作评估的实施、团体治疗方案的制定、干预内容、强度和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家长及时的反馈对治疗效果起关键作用。舞蹈/动作治疗中的创造性舞蹈、镜像、模仿、双人合作动作和同步动作以及团体融合的音乐舞蹈/动作形式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积极影响。拉班芭特尼夫动作体系从身体教育角度对自闭症儿童的身体能力具有重要的改观。KMP动作观察工具可以了解、反映和扩展非言语的表达,并可以通过动作评估建立可行的动作处方,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社交和沟通,建立身体意识。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是有效和可行的,舞蹈/动作治疗可以积极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和身心健康。本研究是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中国本土化推广应用的先行者,成果转化的“星希望”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公益项目,分别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铜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等奖项。编写的《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康复手册》以及六级电视教学片,让更多自闭症儿童及家庭受益。此外,本研究成果还得到上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多次报道。
王垭,黄浩,刘争,朱红,杨涛,黄霞,黄秀梅[9](2019)在《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的家庭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人际信任量表,于2018年1-12月在我院心理卫生中心住院的100例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依恋回避因子得分(64.13±11.14)分,依恋焦虑因子得分(62.25±7.69)分,人际信任得分(69.00±24.84)分。以患者父母的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人际信任为因变量,以患者家长的性别、婚姻状况、家族史、民族、居住地等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依恋焦虑在不同性别、不同民族(本研究中只有藏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5,P=0.020;t=2.388,P=0.019),依恋回避在有无家族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4,P=0.035);依恋回避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类型与国内研究一致,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人际信任越高,则其依恋回避越低,父母的依恋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患者家长的依恋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王广帅[10](2019)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文中研究指明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起源于儿童早期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核心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障碍及狭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且严重程度由轻度到重度不等,其个体特征和表现在语言、行为和社会性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据201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儿童自闭症发病率为1:59,并呈持续增长趋势,全球发病率约为1%~1.5%,我国超过千万的自闭症家庭同时面临干预费用高昂与技术手段不足的危机,已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于病因复杂,自闭症核心症状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着改善自闭症的不良预后已成为专家一致 共识。而目前,自闭症评估与干预仍停留在“主观、粗放、低效”的初级阶段。在评估方面,传统评估方法多采用量表、行为观察、家长报告等方法,专家依赖性强,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并且耗时费力,难以做到精细化、智能化;在干预方面,传统干预方法多采用回合式强化训练,操作流程复杂且专业化要求高,固定、单一的干预方式,难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及动机,干预效果欠佳。因此,在自闭症评估和干预方面迫切需要理念、方法和技术的突破。近年来国际领先研究成果与实践不断表明,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化评估和干预方法为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自闭症研究及实践领域不断崭露头角,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第一,技术应用于儿童教育需要慎之又慎,但目前缺乏支持人机交互技术适宜性应用的策略与框架,导致应用不够规范化和程序化;第二,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社交缺陷涉及认知、共同注意、情绪理解等多个范畴,而当前的评估方法依赖于量表评估及行为观测,缺乏客观可量化指标,难以做到精细评估;第三,情绪社交缺陷是自闭症的核心表现,但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仍然不明,以致于干预效果差强人意;第四,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性显着,固定、单一的学习活动及干预形式无法满足自闭症儿童的发展轨迹多样性的需求,个性化干预不足。面对我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日益严峻的形势及以上问题与挑战,亟待发展融量化评估和个性化干预于一体的新一代自闭症儿童人机交互技术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情绪社交缺陷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最核心、最复杂、最显着的症状之一,表现在情绪理解与表达、社会观点选择、社会线索加工及信息整合和社会互动与分享等多方面质的困难,并构成了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最重要的依据。针对情绪社交缺陷的精细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对于改善和提高自闭症儿童情绪认知及社会功能发展,适应复杂社会生活与环境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将围绕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核心症状-情绪社交缺陷,开展基于行为实验、问卷调查及眼动追踪技术的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量化评估和个性化干预研究,着力构建面向自闭症儿童的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策略-评估-机理-干预”四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倡导多学科同理合作,科学干预的理念,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及全方位发展。本研究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文献梳理,系统阐述了自闭症相关概念、病因、筛查、诊断及早期教育干预方法,进一步厘清了自闭症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发展现状;对人机交互技术在自闭症儿童评估和干预中的应用,以及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和表情识别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和总结,把握研究前沿及趋势,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采用SWOT态势分析法,探究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存在的机会与挑战,并提出指导建议;基于Pedagogy Wheel模型构建自闭症儿童技术应用的PWA模型(Pedagogy Wheel for Autism),为技术支持的自闭症儿童有效教学设计提供框架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教育需遵循发展适宜性原则,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基于PWA模型的人机交互技术的教育应用以自闭症儿童的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丰富学习活动及情境,积极采用做、看、听、说、想、触等不同教学形式,增强自然交互方式;统筹兼顾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复杂环境因素,使得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注重学习的迁移和泛化,并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持与服务,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构建自然、和谐的数字教育新生态。第三,基于儿童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及PWA模型设计并实现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情绪社交能力评估游戏,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人机交互游戏评估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实现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多维度游戏评估能够客观、全面的反映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社交方面的能力发展水平,并且基于量化评估结果可以有效区分自闭症和典型发展儿童;人机交互游戏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评估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精细化、多指标评估可以为个性化教育干预计划制定提供必要依据。第四,采用多因素混合设计心理行为实验、眼动追踪技术及问卷调查探究自闭症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特点、影响因素及加工模式,以及睡眠紊乱和情绪行为问题与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实现情绪社交缺陷作用机理的准确理解。研究结果表明,情绪面孔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与表情强度、表情类别、儿童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共同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面孔识别能力;自闭症儿童存在特异性情绪面孔注视模式和加工方式,多回避眼神,具有“嘴部注视”的优势效应;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睡眠紊乱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并伴随严重的多动和同伴关系问题,亲社会行为能力不足;睡眠紊乱及情绪和行为问题与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并且影响其情绪面孔加工过程。研究结果不仅揭示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的作用机理,并且为情绪社交有效干预提供有益参考,为自闭症早期识别提供客观生物指标。第五,构建融合心理理论、执行功能、中央统合功能及相互主观性理论的学习活动创建理论框架及方法;创建面向镜像、相互关系、互动交流等多阶段情绪社交学习活动;基于游戏化学习活动构建表情识别教学案例,为个性化教育干预实践的开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人机交互的游戏化学习活动可以为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干预提供有效支持,系统全面提升儿童的情绪社交能力,促进自闭症儿童个体的全面、协调及健康发展。本研究针对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基础性研究问题,从“策略-评估-机理-干预”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性、原创性研究,各内容之间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自闭症儿童评估和干预研究的理论及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参考意义。在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用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本研究的初衷,也是对未来研究的期盼。
二、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及其干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及其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就诊情况分析 |
2.2 就诊行为调查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儿少患者人群分布特点 |
3.2 儿少患者就诊时间特点 |
3.3 儿少患者地域分布特点 |
3.4 儿少患者主要疾病种类 |
3.5 就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儿少患者群体特点 |
4.2 儿少患者就诊时间特点 |
4.3 儿少患者地域分布特点 |
4.4 儿少患者病种特点 |
4.5 儿少患者就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患儿家庭与就诊情况问卷 |
附录二 疾病态度问卷 |
附录三 精神卫生知识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ACT联合绘画疗法对高自我污名孤儿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构建 |
一、绘画疗法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构建 |
(一)绘画疗法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
(二)绘画疗法的理论构建 |
(三)绘画疗法的治疗取向 |
二、自我污名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构建 |
(一)自我污名概念阐释 |
(二)自我污名的形成机制 |
三、ACT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构建 |
(一)ACT的哲学背景 |
(二)ACT的理论构建 |
(三)ACT心理病理模型 |
(四)ACT心理治疗模型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ACT联合绘画疗法对孤儿自我污名干预可行性阐释 |
一、ACT心理病理模型对孤儿自我污名产生机制分析 |
(一)孤儿自我身份敏感的产生机制 |
(二)孤儿自我懈怠的产生机制 |
(三)孤儿自我疏离的产生机制 |
(四)孤儿自我狭隘的产生机制 |
二、ACT心理治疗模型与绘画疗法多样性的结合 |
(一)ACT联合绘画疗法对自我身份敏感的干预 |
(二)ACT联合绘画疗法对自我懈怠的干预 |
(三)ACT联合绘画疗法对自我疏离的干预 |
(四)ACT联合绘画疗法对自我狭隘的干预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CT联合绘画疗法对孤儿干预的实验研究设计 |
一、实验对象筛选 |
二、测量工具 |
(一)孤儿学校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 |
(二)接纳行动问卷第二版(中文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Second Edition,AAQ-Ⅱ) |
(三)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naire,CFQ) |
(四)绘画投射测验 |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
(一)实验设计 |
(二)前测 |
(三)对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 |
(四)后测 |
(五)延时后测 |
(六)无关变量控制 |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
五、ACT联合绘画疗法团体干预方案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量化分析 |
一、团体干预自我污名指数量化分析 |
(一)团体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自我污名同质性检验 |
(二)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自我污名即时后测差异性检验 |
(三)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自我污名追踪后测差异性检验 |
(四)自我污名特质在前测、后测、追踪后测三个时间点的变化统计 |
二、团体干预效果AAQ-II量化分析 |
(一)团体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AAQ-II同质性检验 |
(二)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AAQ-II即时后测差异性检验 |
(三)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AAQ-II追踪后测差异性检验 |
(四)AAQ-II在前测、后测、追踪后测三个时间点上的变化统计 |
三、团体干预效果认知融合量化分析 |
(一)团体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认知融合同质性检验 |
(二)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认知融合差异性检验 |
(三)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认知融合追踪后测差异性检验 |
(四)认知融合指数在前测、后测、追踪后测三个时间点上的变化统计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组绘画作品质性分析 |
一、测验主题 |
(一)树木画 |
(二)房屋画 |
(三)人物画 |
二、诊断标准 |
(一)画面大小及位置 |
(二)画面的线条及笔触 |
(三)房树人整体解读 |
三、绘画作品分析 |
(一)案例一 |
(二)案例二 |
(三)案例三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孤儿学校学生自我污名问卷 |
附录二 经验性回避问卷(AAQ-II) |
附录三 实验具体实施内容 |
(3)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家庭照顾者长期照护 |
1.1.2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
1.1.3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 文献回顾 |
1.2.1 获益感(Benefit Finding)的概念 |
1.2.2 获益感的理论依据 |
1.2.3 照顾者获益感评估工具 |
1.2.4 照顾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 |
1.2.5 照顾者获益感的现象学研究 |
1.2.6 小结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抽样方法和样本量估算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2 获益感量表修订版 |
2.2.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2.2.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2.2.5 乐观主义-悲观主义量表 |
2.3 资料收集 |
2.3.1 预调查 |
2.3.2 正式调查 |
2.4 质量控制 |
2.4.1 课题设计阶段 |
2.4.2 问卷正式调查阶段 |
2.4.3 数据处理阶段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研究伦理 |
3 结果 |
3.1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庭照顾者一般资料 |
3.1.1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资料 |
3.1.2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一般资料 |
3.2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现状 |
3.2.1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 |
3.2.2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各条目得分 |
3.3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状况 |
3.3.1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状况 |
3.3.2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状况 |
3.3.3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状况 |
3.4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4.1 患者一般资料对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的影响 |
3.4.2 家庭照顾者一般资料对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的影响 |
3.5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的相关性分析 |
3.5.1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
3.5.2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
3.5.3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的相关性 |
3.6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庭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4.1.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4.1.2 照顾者一般资料分析 |
4.2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水平现状分析 |
4.3 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积极应对方式 |
4.3.2 乐观主义 |
4.3.3 社会支持 |
4.3.4 与患者感情亲密度 |
4.3.5 照顾总时长 |
4.3.6 共同照顾者 |
4.4 对提高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的护理干预建议 |
4.4.1 鼓励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
4.4.2 提高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乐观水平 |
4.4.3 提高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水平 |
4.4.4 针对性地关注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的一般情况 |
5 结论 |
6 研究的创新点、局限和展望 |
6.1 研究的创新点 |
6.2 研究的局限 |
6.3 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流动儿童 |
2.1.1 流动儿童的概念 |
2.1.2 流动儿童研究现状 |
2.2 歧视知觉 |
2.2.1 概念界定 |
2.2.2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相关研究 |
2.3 心理弹性 |
2.3.1 概念界定 |
2.3.2 心理弹性的模型 |
2.3.3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
2.4 社会适应 |
2.4.1 概念界定 |
2.4.2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
2.5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
2.5.1 歧视知觉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
2.5.2 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
2.5.3 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
2.6 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 |
2.6.1 心理弹性的干预技术 |
2.6.2 心理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 |
2.7 问题的提出 |
3 研究一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被试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统计工具 |
3.4 研究结果 |
3.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4.2 初中生总体描述性统计 |
3.4.3 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描述性统计 |
3.4.4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差异分析 |
3.4.5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差异分析 |
3.4.6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差异分析 |
3.4.7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
3.5 讨论 |
3.5.1 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
3.5.2 流动儿童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
3.5.3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 |
3.5.4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
4 研究二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被试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研究过程 |
4.3.4 团体辅导干预方案设计 |
4.4 结果分析 |
4.4.1 团体辅导效果的定量分析 |
4.4.2 团体辅导效果的定性分析 |
4.5 讨论 |
4.5.1 对团体干预活动方案的讨论 |
4.5.2 对团体干预活动效果的讨论 |
5 总讨论 |
5.1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
5.2 团体辅导干预的有效性 |
6 总结论 |
7 教育建议 |
7.1 给学校和老师的建议 |
7.2 给流动儿童家长的建议 |
7.3 给流动儿童的建议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致谢 |
(5)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基础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功能的概述 |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现状的研究 |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 |
2.4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实施流程 |
3.4 质量控制 |
3.5 伦理考虑 |
3.6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资料 |
4.2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差异分析 |
4.3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各因素相关性分析 |
4.4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现状 |
5.2 微观系统因素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5.3 中观系统因素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5.4 宏观系统因素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提升的实务探索 ——以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被欺凌者自尊现状研究 |
2.自尊提升研究 |
3.自尊与非理性信念的关系与干预研究 |
4.研究现状述评与问题提出 |
(四)研究目标 |
1.提升被欺凌者的自尊水平 |
2.为社工机构开展小组工作提供借鉴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点 |
1.研究内容有拓展 |
2.评估体系更完善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被欺凌者 |
2.自尊 |
3.小组工作 |
(二)理论基础 |
1.ABC理论概述 |
2.ABC理论应用于被欺凌者自尊提升的适用性分析 |
三、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实务过程分析 |
(一)小组工作筹备阶段 |
1.服务对象资料的收集 |
2.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
3.小组工作方案设计 |
(二)小组工作实施过程及分析 |
1.小组形成期:建立信任,彼此理解 |
2.小组转折期: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
3.小组成熟期:积极接纳,提升价值 |
4.小组结束期:巩固改变,分享收获 |
四、小组工作评估 |
(一)小组过程评估 |
1.低自尊认识的提升 |
2.ABC理论的掌握 |
3.非理性信念的辨认 |
4.挫折反应的应对 |
5.不当情绪、过度关切和力求完美的应对 |
6.理性信念的建立和内化 |
(二)小组结果评估 |
1.低自尊水平相关因素——非理性信念的改变 |
2.自尊水平的提升 |
五、总结与建议 |
(一)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的成效分析 |
1.有关介入理论的成效分析 |
2.有关实务技巧的成效分析 |
3.有关评估体系的成效分析 |
(二)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的问题反思 |
1.对介入手法的反思 |
2.对介入理论的反思 |
3.对实务操作的反思 |
(三)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的实务建议 |
1.积极关注并转变被欺凌者自身的非理性信念 |
2.善于发现组员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 |
附录1 我是大导演 |
附录2 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 |
附录3 自尊量表 |
附录4 非理性信念量表附录4 |
附录5 访谈提纲 |
附录6 每节小组练习或前后测问卷附录6 |
附录6-1 第一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6-2 第二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6-3 第三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6-4 第四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6-5 第五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6-6 第六节小组前后测问卷 |
附录7 小组执行过程情况评估表 |
附录8 非参与式观察记录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操作性定义 |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
一、精神疾病概述 |
二、精神疾病患者的内在病耻感 |
三、家庭与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 |
四、中国的本土文化、家庭观念与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 |
五、文献回顾小结 |
六、研究相关理论 |
七、研究的概念框架 |
第三章 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中作用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模型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究对象招募信 |
附录2: 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访谈提纲及指南 |
附录4: 访谈转录资料(节选) |
附录5: 资料开放式编码分析示例 |
附录6: 一般资料表 |
附录7: 精神疾病患者自我病耻感量表-简版 |
附录8: 刻板印象认同量表 |
附录9: 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量表 |
附录10: 家属情感表达问卷患者自评版 |
附录11: 家属病耻感问卷 |
附录12: 家庭支持问卷 |
附录13: 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 |
附录14: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一、发表的文章 |
二、会议论文交流 |
(8)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闭症人数的剧增 |
1.1.2 国家对特殊人群的重视 |
1.1.3 舞蹈/动作治疗的独特效果 |
1.1.4 舞蹈/动作治疗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的亟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假设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研究视角创新 |
1.5.2 研究成果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闭症 |
2.1.2 舞蹈/动作治疗 |
2.1.3 身心健康 |
2.1.4 干预 |
2.1.5 评估 |
2.1.6 具身化 |
2.2 关于自闭症 |
2.2.1 自闭症的病因 |
2.2.2 自闭症儿童身心特征 |
2.2.3 自闭症的主要疗法 |
2.3 DMT概述 |
2.3.1 DMT的发生 |
2.3.2 DMT的先驱者们 |
2.3.3 DMT的基本特点 |
2.3.4 心理学对DMT影响 |
2.4 DMT与自闭症 |
2.4.1 自闭症儿童的动作感觉 |
2.4.2 DMT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
2.4.3 动作分析与自闭症儿童DMT |
2.5 研究现状 |
2.5.1 DMT相关研究 |
2.5.2 自闭症儿童DMT相关研究 |
2.5.3 研究现状评述 |
2.6 本研究理论基础 |
2.6.1 拉班芭特尼芙动作体系(LBMS) |
2.6.2 凯斯滕伯格动作侧写(KMP) |
2.6.3 具身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干预设计与实施 |
3.3.1 干预目标 |
3.3.2 干预阶段 |
3.3.3 干预强度、频率、时间 |
3.3.4 干预内容 |
3.3.5 处方设计 |
3.3.6 实施过程描述 |
第4章 DMT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
4.1 所有身体指标的变化 |
4.1.1 身体机能指标的变化 |
4.1.2 身体素质指标的前后变化 |
4.1.3 大动作能力的变化(TGMD量表) |
4.1.4 分析小结 |
4.2 心理指标的变化 |
4.2.1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干预前后的变化 |
4.2.2 社会反应量表SRS干预前后的变化 |
4.2.3 智商水平干预前后的变化干预方法 |
4.2.4 表情识别能力的变化 |
4.2.5 社交沟通能力SCQ量表的变化 |
4.2.6 社会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变化CBCL社会能力 |
4.2.7 重复刻板行为(RBS-R)的变化 |
4.2.8 分析小结 |
第5章 家庭成员反馈 |
5.1 身体维度的反馈 |
5.1.1 开放式编码 |
5.1.2 主轴式编码 |
5.1.3 选择式编码 |
5.1.4 代表性访谈内容摘录 |
5.2 心理维度反馈 |
5.2.1 开放式编码 |
5.2.2 主轴式编码 |
5.2.3 选择式编码 |
5.2.4 代表性访谈内容摘录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动作观察视角下的个案分析 |
6.1 情况与动作诊断 |
6.2 干预描述 |
6.2.1 第一次描述 |
6.2.2 第五次描述 |
6.2.3 第十次描述 |
6.2.4 第十五次描述 |
6.2.5 第二十次描述 |
6.3 数据分析 |
6.3.1 预力效Pre-Efforts |
6.3.2 力效Effort |
6.3.3 形体流Shape Flow |
6.4 KMP动作分析结论 |
第7章 总结论 |
7.1 DMT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的身体重建 |
7.2 DMT助长或增进自闭症儿童人际间的交流 |
第8章 分析与讨论 |
8.1 “圈”的力量 |
8.2 镜像、模仿、同步动作和动作合作 |
8.3 自信与领导力 |
8.4 具身化认知 |
8.5 团体的节奏性 |
8.6 音乐与道具 |
8.7 “缺陷动作”的利用 |
8.8 身体动作能力 |
8.9 动作观察分析 |
第9章 不足与建议 |
9.1 不足 |
9.2 建议 |
9.2.1 提升对DMT的认知 |
9.2.2 建立健康的安全的治疗 |
9.2.3 治疗前全方位评估的重要性 |
9.2.4 亟需适合特殊人群的动作评估方法 |
9.2.5 中国本土化推广的价值 |
9.3 研究前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9)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一般资料问卷 |
1.2.2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ECR) |
1.2.3 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S) |
1.3 调查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情况、人际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 不同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依恋类型的人际信任情况 |
2.3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依恋情况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类型 |
3.2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现况 |
3.3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依恋情况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 |
(10)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实施方案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研究综述 |
2.1 自闭症概念、病因、筛查、诊断及早期教育干预 |
2.1.1 自闭症相关概念 |
2.1.2 自闭症的病因及风险因素 |
2.1.3 自闭症筛查与评估 |
2.1.4 自闭症诊断标准及方法 |
2.1.5 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方法 |
2.2 人机交互技术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及评估中的应用综述 |
2.3 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及表情识别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3章 生态系统论视野下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SWOT分析及策略 |
3.1 理论及方法 |
3.1.1 生态系统理论 |
3.1.2 SWOT分析矩阵 |
3.2 人机交互技术应用的SWOT分析 |
3.3 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自闭症儿童教育 |
3.3.1 Pedagogy Wheel轮模型 |
3.3.2 PWA模型构建及应用 |
3.4 讨论及建议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人机交互游戏的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 |
4.1 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人机交互游戏评估效果分析 |
4.2.3 自闭症儿童及典型发展儿童游戏化评估差异性分析 |
4.2.4 人机交互游戏评估的有效性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多源数据视角下自闭症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
5.1 自闭症儿童情绪面孔识别与加工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及分析 |
5.2 睡眠紊乱与情绪社交缺陷:关系、特点及作用机理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及分析 |
5.3 讨论 |
5.3.1 影响ASD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的主要因素及作用 |
5.3.2 ASD儿童面孔注视模式 |
5.3.3 ASD儿童情绪面孔识别及加工模型 |
5.3.4 ASD儿童的社交、睡眠紊乱及情绪和行为问题 |
5.3.5 睡眠紊乱及情绪与行为问题对ASD儿童情绪社交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干预活动设计与实现 |
6.1 学习活动设计 |
6.1.1 学习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
6.1.2 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
6.1.3 学习活动范畴及实例 |
6.2 人机交互学习环境实现 |
6.2.1 学习环境创建 |
6.2.2 学习活动实现 |
6.3 教学案例设计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1.1 人机交互技术的特殊教育应用策略 |
7.1.2 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 |
7.1.3 情绪社交缺陷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
7.2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7.2.1 创新性 |
7.2.2 局限性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四、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及其干预(论文参考文献)
- [1]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 林嘉峰. 汕头大学, 2021(02)
- [2]ACT联合绘画疗法对高自我污名孤儿干预研究[D]. 樊香麟.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3]精神分裂症家庭照顾者获益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靳帅.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4]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何维维.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5]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D]. 钟瑞. 山东大学, 2020(12)
- [6]小组工作介入被欺凌者自尊水平提升的实务探索 ——以L中学为例[D]. 陈素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D]. 尹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D]. 马古兰丹姆.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1)
- [9]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王垭,黄浩,刘争,朱红,杨涛,黄霞,黄秀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9(21)
- [10]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D]. 王广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