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球倾斜站数据变化规律及质量分析

福建省地球倾斜站数据变化规律及质量分析

一、福建省地倾斜台站资料变化规律与质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黎己余,郑辰禾,林稚颖,程庆斌[1](2021)在《不同型号测氡仪器在宁德一号井观测效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BG2015R测氡仪近年来作为新型仪器开始应用于地震行业氡观测,但以正式观测仪器进行氡浓度观测的地震台站相对较少。宁德地震台2019年1月安装了该仪器,经试运行后,于2020年1月正式入网运行,在观测过程中对该仪器的性能及运行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通过在宁德一号观测井开展SD-3A、BG2015R两套测氡仪系统串网同步、对比观测,并对观测数据及仪器运行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其他地震台站在仪器选型、数据分析及系统运维方面提供借鉴。

洪旭瑜,张清秀,陈彩虹,秦双龙[2](2021)在《福建地球物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探讨》文中指出对福建地区不同观测手段仪器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总结不同学科仪器观测曲线的变化趋势和观测效能,结果表明:(1)福建地区73.68%的形变观测曲线具有清晰年变动态;(2)重力仪映震效能好,同震响应与地震强度、震中距呈正相关关系;(3)地磁观测年变比较有规律且有一定周期性;(4)福建地区水温观测质量较高,水位受降雨影响不同台站年变幅度不同。

霍英豪[3](2021)在《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频发、受地震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全球地理分布上来看,我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且由于地理位置和板块运动的原因,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同时对我国产生挤压,因此在板块运动的交界处成为了地震活动频发的地带,也就是我国的几大地震带。破坏性的大地震经常发生在这些地区,发生地震的同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最多,远超其它类型的自然灾害。地震发生后会给灾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对灾区人民来说,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地震给灾区造成的破坏,减小损失,地震应急救援部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会展开相应的工作。但是由于地震波及到的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大远超想象,因此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不清楚震区的破坏情况和破坏程度,这种情况下,在展开工作时,不能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如果能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影响场的分布,那么将给我们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指导,也可以为指挥部门提供做决策时的参考依据。地震烈度影响场就是指地震造成的影响,一般用地震烈度等震线来表示,呈椭圆形分布,从内到外烈度等级逐渐减小,中心位置为极震区。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震后不同阶段的地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分布,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其中,对于分阶段的地震数据,本文定义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定义为地震发生后的10-15分钟内,该阶段能收集到的地震数据为地震的基本参数,分别是震级的大小、震中位置坐标、震源的深度数据等等,该阶段通过选用合适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地震基本参数进行计算,能够得到第一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第二个阶段定义为震后的两小时,在震后的两小时内,收集这个阶段的余震目录,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余震目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长轴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一阶段生成的地震影响场进行修正;第三个阶段则定义为震后的12小时内,在该阶段内,收集到的地震数据包括地震仪器烈度数据、调查烈度数据以及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在该阶段,对收集到的烈度数据进行计算,并且再次利用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来确定地震影响场的长轴方向,然后利用计算的结果对第二阶段的结果进行综合的修正,得到第三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在进行本研究时,首先通过大量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发展以及适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是对烈度修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即如何利用烈度数据对地震烈度影响场进行修正,最后研究了余震分布对地震烈度分布的影响,对二者的联系做出说明,并给出了使用余震目录对地震烈度分布进行修正的方法。以芦山地震和长宁地震为实验震例,进行了基于本研究思路的实验,计算得到的不同阶段的芦山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将最后的计算结果与最终中国地震局发布的芦山地震烈度图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结果在高烈度地区与实际结果相符,较为一致,相信可以在震后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顾文亚[4](2021)在《BEMD地形分解支持的不同尺度地形下中国月降水分布网格化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形对降水的时空分布具有极其显着而复杂的影响,是导致天气系统中局地天气异常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的地形分布复杂,小地形与中、大尺度的地形错综分布。部分小地形对降水分布有增强作用,而部分小地形对降水分布的作用等同于噪声,移除这部分小地形有助于提高降水拟合的精度。然而由于小地形广泛分布于大、中尺度地形中,导致小地形无法被量化定义,也无法被简单移除。本文创造性地引入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的思想,通过逐步提取微观地形实现对小地形的平滑,进而构造不同尺度(不同光滑程度)的地形;随后分析变化的DEM高程、坡向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证明不同尺度地形下降水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最后建立基于不同尺度地形的分月降水模型来验证上述结果并分析小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全国的DEM数据进行地形分解。将空间分辨率为1km的DEM作为输入数据,引入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算法(BEMD),解决地形分解的关键问题,实现对DEM地形数据分解,从而获得频率由高到低的8级微观地形及其对应的余量函数。(2)基于地形分解的结果,结合地貌分类指标,实现地貌分类。基于地形分解的结果,建立微观地形波长的概念,借助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实现对微观地形频率的分类:将微观地形分为高频微观地形、中频微观地形和低频微观地形,进而将宏观余量地形的分级为高频余量地形(ORIG3尺度地形)、中频余量地形(ORIG5尺度地形)和低频余量地形(ORIG8尺度地形)。基于微观地形和宏观余量地形,结合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度等关于地貌分类的指标,实现对地貌的划分,将我国地貌可分为三个大类,22个小类。(3)分析不同尺度地形对降水空间分布影响的差异性。地形尺度发生变化,地形的DEM高程、坡度和坡向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降水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其中坡向变化对降水分布差异的影响最为显着。坡向的变化使得气象站点的主导降水方位产生变化:随着地形尺度的增大,局地地形对主导降水方位的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主导降水方位空间分布的拟合精度(主导降水方位与盛行风向的一致性)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不同地貌区域,主导降水方位的变化规律变化不一致。坡向的变化使得坡向因子分布发生变化:不同尺度地形下,山体的坡向因子分布存在差异;随地形尺度的增大,坡向因子的拟合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坡向因子拟合度最高的地形尺度受地貌类型的影响。地形尺度变化还导致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发生变化:各月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随地形尺度的增大而增大;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与各月的降水量有关,降水量越大,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越大;在ORIG3~ORIG5地形下,各月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增大的变化率最大,这表明中频微观地形的提取对降水集中的影响较大,而高频和低频微观地形对降水差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随地形尺度的增大,坡向的变化导致降水分布向迎风坡集中的程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4)搭建基于不同尺度地形的网格化月降水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比较各尺度地形下模型的精度,选择最优模型并分析小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在各尺度地形上融合TRMM降水数据,搭建分站分月降水量估算模型B0-B3(B0对应DEM尺度地形,B1-B3依次对应ORIG3、ORIG5和ORIG8尺度地形)。选择相关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作为精度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评价各模型:随地形尺度的增大,模型的精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在模型B2达到精度的最大值;与TRMM反演的降水模型A相比,加入地形因子的降水模型B0的MRE降低4.54%,MAE降低1.72,表明地形对降水分布影响显着;模型B2的MRE比模型B0低1.13%,MAE比模型B0低0.77,表明中、高频小地形对降水拟合有干扰作用。

贾正大[5](2021)在《基于浯屿岛台站的海洋地震噪声及地震动衰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世界各国陆续开展了海底观测网建设工作。中国自“十一五”开始,也启动海底观测网建设方面的研究。借助国家项目的支持以及国产海底地震仪的发展,我国的东海、南海等海底观测台、观测网也相继建立。2018年,在漳州浯屿岛建成了浯屿岛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台站。台站运行期间,记录到了大量的数据,为研究海洋地震以及海底观测网的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利用浯屿岛台站记录的数据,通过仪器互相关的方法进行钟差分析,对长期工作于海底的国产OBS时钟进行检测。通过对记录到的噪声进行时域、频域分析,发现噪声记录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利用仪器自噪声分析对出现的异常给予解释。基于噪声处理时对仪器记录数据正常与否的判断,对正常的数据进行地震信号峰值(PGV、PGA)拾取,同时将水平分量进行极化处理。结合福建中小地震动衰减模型,拟合出适用于海洋地震的衰减关系,并将该模型与陆地台站记录到的数据做对比。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将不同仪器的同时段数据进行互相关处理,判断出不同仪器之间的钟差情况。利用海洋台站与陆地台站互相关,判断出仪器的时钟状态,发现各个仪器存在钟差,但不影响地震信号拾取。2.计算并画出噪声均方根曲线,得到噪声随时间变化情况;画出噪声功率谱密度图,对均方根曲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频域分析。基于经典的两通道互相关分析方法计算仪器自噪声,分析自噪声对仪器噪声记录的影响。3.通过波形图判断仪器是否记录到地震信号,绘制傅里叶谱图判断地震信号相较于噪声的强度。利用地震数据计算出震级,对比计算震级与目录震级,判断仪器记录地震信号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人工拾取地震峰值信号PGV、PGA。对于E-W、N-S分量的PGV、PGA,通过水平分量旋转方法得到极化后的水平分量。4.利用海洋台站和陆地台站对海洋地震信号的数据记录,计算模型与记录值差值的标准差,判断福建中小地震动衰减模型是否适用。根据拾取得到的峰值速度和峰值加速度,采用两步法拟合模型参数。对比并分析海洋模型对海洋台站数据和陆地台站数据的适用度。

王钧丹[6](2021)在《中国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多国在海洋经济领域相继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海洋经济活动不仅是助推中国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也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但也导致了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以及从事海洋活动工作人员的幸福感降低等生态和社会问题,“人—海”矛盾日益突出。实现稳步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目标皆需兼顾海洋经济发展与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本文以适应性为切入点,以中国沿海十一省市区的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遵循一般研究流程,即剖析与界定概念、梳理系统层次、设计指标体系以及确定研究范式,最后将所求得的结果以地理视角展开分析。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以《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为基础,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计算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指数,总结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协整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探究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静态发展水平看,中国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综合发展水平内部差异较大,经济发展因子、环境治理因子和压力因子指数在空间上呈现非均匀分布状态,南北方地区差异明显。(2)从时间角度来看,2001~2017年间,经济发展因子和环境治理因子的演变特征为波动式上升,海洋经济与逐渐壮大的海洋产业规模相辅相成,逐步形成较完善的海洋经济体系,环境治理工作初见成效,压力因子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2010年后我国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面临的压力逐年降低。(3)从空间角度来看,中国沿海十一省市区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的空间变化结构大致划分为4种:“水平”型、“波浪”型、“线性上扬”型以及“山峰”型结构。(4)在探究影响因素过程中,将中国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时,系统适应性的重要影响因子的作用强度排序为环境治理能力>经济发展能力>产业结构>海洋科技支持力;将沿海各省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时,在影响因素的判断上各个地区主要矛盾不同,因此改革着力点存在差异:应加快建立相应的海洋灾害预报警机制;加大对海域污染和腹地废弃物的治理力度;增加海洋产业科研经费投入;在海洋渔业资源约束背景下稳步提升渔民收入,实现沿海省市区海洋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

郑茂[7](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瞬时性、破坏性,地震灾害不仅会造成直接损害,同时易引发次生灾害。四川省地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且东经104度以西地区包含龙门山等多条地震带,所以致使四川省成为全国地震多发省份之一,同时从中暴露出四川省在监测预警、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使得四川省在首次面对大型地震灾害时的防灾减灾能力稍显被动,因此,文章以四川省面对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为切入点,探究四川省自汶川地震后至今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针对未来面对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并据此提出相关提升能力的策略。论文共包含3个部分,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研究进展做出了归纳总结,对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次,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文章结合现状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合理性分析,运用专家咨询法和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了因子的信度检验,最终确定出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数据处理运用熵权-TOPSIS法,依据计算结果对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利用灵敏度分析结果设定五种仿真方案。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DSS对系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预测和方案优选,从而分析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不同方案的影响因素,根据仿真结果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从评价角度来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发展最迅速的为监测预警能力,最缓慢的为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2)敏感性分析中最为敏感的状态变量为监测预警能力,符合评价现状,其中最敏感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3)根据敏感性因素设置的五大方案,经仿真预测分析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四川省地震灾害数据进行评价分析,从研究结论可知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次通过软件构建模型并设定研究方案,从研究结论可知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研究结果为推动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薛凡[8](2021)在《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南武夷山成矿带地壳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中期,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对提高发现陆内矿床能力、认识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效解释,引起国内外地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壳幔相互作用是成矿条件产生的诱发机制,对地球深部壳幔结构的研究是当前地学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研究区武夷山成矿带位于我国陆内东南部地区,属于欧亚板块的一部分。华南大陆长期受到板块俯冲的影响,地质构造与岩石圈变形机制复杂多样,由扬子与华夏两大块体拼接而成,沿江南造山带划分华南大陆。区内矿产种类丰富,是全球少见的多金属成矿省,也是研究陆内成矿作用的理想基地。对典型地区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对资源开发利用,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科学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东南部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对研究区已有的壳幔结构进行整理总结。利用沿“万载-永春”布设的线性短周期密集地震台站剖面,记录的约1个月的连续波形资料,开展了接收函数研究。基于人工手动挑选的高信噪比远震P波接收函数,选用H-appa网格搜索方法,计算出每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与波速比分布特征;使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ommon Conversion Point,CCP)叠加成像方法,获得研究区内陆至沿海地区的高分辨率的莫霍(Moho)界面起伏形态。对比华南大陆武夷山成矿带已有的相关地球物理资料,与本文所做研究分析讨论,对武夷山成矿带地壳结构及构造分布特征进行探讨。本文研究表明:(1)研究区地壳厚度H介于29.0km~33.5km之间,地壳厚度由内陆至东南沿海整体呈减薄趋势,地壳厚度与地表形态呈正相关;(2)纵横波速比介于1.66~1.79,对应泊松比为0.22~0.27,由内陆至沿海泊松比呈递增趋势,且局部特征与岩浆活动及构造分布具有相关性,推测武夷山成矿带内地壳物质成分主要以中、酸性岩石为主;(3)H-扫描结果与CCP叠加剖面均显示Moho界面起伏特征与几条断裂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前人在该区域获得的深地震测深资料,推测政和-大埔断裂是一条深大断裂带,直接延伸至地壳底部,是武夷山成矿带内不同构造单元的分接带。

赵岑[9](2019)在《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预警是一种新兴的实时地震减灾技术。在地震预警中,对预警目标地点地震动大小的预测是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常规的预警算法利用P波记录进行地震定位、估算震级,然后运用地震动衰减关系(GMPE)来估计S波的地震动参数。地震定位的误差、震级估算的误差,再加上GMPE本身的固有不确定性,导致估算出来的S波地震动参数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诸如Pd–PGV模型之类的现地预警模型,利用P波地震动参数和S波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预测,但忽略了震源信息、传播路径、场地条件等关键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不高。在这一环节上,目前的预警算法有待改善。本文针对预警目标场地地震动预测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现地预警模型——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本文称为S/P谱比模型)。在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到P波后,利用P波3秒反应谱的观测值,乘以S/P模型的谱比预测值,对随后到达监测台站的S波的反应谱进行预测。将反应谱预测结果与事先设定好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是否需要发出警报。新的预警模型丰富了地震预警的算法,提高了对预警目标场地S波地震动参数的预测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日本、美国西部、中国西南3个地区的地震记录,研究了S波反应谱与P波前3秒的反应谱的比例关系(本文称为S/P谱比值),及其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发现:震级、震源距离、场地条件是S/P谱比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频发的中小地震,S/P谱比值不依赖于震级;在需要预警的中短距离范围内,S/P谱比值不依赖于震源距离;场地条件对S/P谱比值存在显着的影响,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模型使用的场地参数(VS30或场地类别SC)容易勘测;在日本俯冲带地区,S/P谱比值基本上不受地震类别的影响,S/P模型避免了使用P波记录确定地震类别的困难;震源机制对S/P谱比值的影响较小,在大部分谱周期上统计不显着,可以不考虑。2.分别建立了适用于日本俯冲带地区的S/P模型、适用于美国西部的S/P模型、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S/P模型。3.在建立模型后,利用S/P模型和P波3秒反应谱的记录值,对S波反应谱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值和记录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4.参考中国高速铁路暂行的地震紧急处置方案,以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PGA=40、80、100或120 gal为报警阈值,对S/P模型的预警效果进行了测试,统计了正确报警、误报和漏报的比例。结果表明:S/P模型能够有效地运用于高铁预警中;模型预警效果良好,正确报警的比例比误报和漏报大许多。5.对S/P模型的预测对象进行了扩展,使其除了S波反应谱和PGA之外,也能够对地面运动峰值速度PGV、谱强度SI、日本气象厅地震仪器烈度IJMA进行有效的预测。

李威鹏[10](2019)在《福建省复杂地形下旬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中使用旬均温分布式模拟模型、以月平均气温为数据本底的旬平均气温推算模型,综合考虑太阳总辐射、地表长波有效辐射及高程对气温的影响,结合福建省及周边站点1960-2015年间观测数据及100m空间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在保留气温局地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精细化地计算了福建省实际地形下100m空间分辨率的旬平均气温栅格数据集,以期为福建省精细化农业发展、热量资源的精细化估算、区域防灾减灾等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模拟结果表明:1)使用旬平均气温分布式模型所得结果的加密站验证结果显示,各月MABE结果在0.68℃(6月)2.69℃(12月)之间,全年平均1.35℃;各旬MABE结果在0.66℃(第25旬,9月上旬)2.95℃(第34旬,12月上旬)之间,全年平均1.28℃;以月平均气温作为参考本底数据,使用旬平均气温推算模型的加密站验证结果显示,各旬MABE结果在0.65℃(第16旬,6月上旬)2.69℃(第36旬,12月下旬)之间,全年平均1.34℃,夏秋季节优于春冬结果。与分布式气温模拟模型相比,旬均温推算模型结果具有更强的时间稳定性。2)对两种方法的气温模拟结果进行了海拔高差验证,加密站海拔高差与各旬MABE的统计结果显示,在海拔高差>50m时,各旬MABE普遍偏大,随海拔高差减小,各旬MABE结果呈下降趋势,在海拔高差小于10m时,各旬平均MABE结果达到最小,表明由DEM精度及站点经纬度精度导致的台站记录台站高程与DEM数据提取所得台站高度之间的台站海拔高差是旬平均气温模拟过程中的重要误差来源。3)福建省旬平均气温的时空分布方面:空间上,宏观上表现为气温随纬度降低而升高,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时间维度上,气温变化是一个平稳的过程,与现有研究成果相吻合;在局部地区内,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升降、地形遮蔽等原因,向阳坡与背阴坡之间气温存在向阳坡气温高于背阴坡的现象,且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在冬季最强,夏季最弱。地形因子对气温的影响与纬度、海拔高度、坡度有显着关系,具体表现为纬度、海拔越高,坡度越大,地形对气温的影响越为显着。

二、福建省地倾斜台站资料变化规律与质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地倾斜台站资料变化规律与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型号测氡仪器在宁德一号井观测效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宁德一号井概况
2 宁德一号井观测系统简介
3 数据质量分析
    3.1 试运行期数据质量及分析
    3.2 正式运行期数据质量及分析
    3.3 BG2015R与SD-3A测氡仪运行比较
4 总结与讨论

(2)福建地球物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福建数据跟踪分析概况
    1.1 福建地球物理台网概况
    1.2 分析产出情况
2 动态数据跟踪分析
    2.1 形变观测分析
    2.2 重力观测分析
    2.3 地磁观测分析
    2.4 地下流体观测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研究现状
        1.2.2 地震烈度表研究现状
        1.2.3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
    2.1 地震烈度
        2.1.1 烈度与烈度表
        2.1.2 烈度的影响因素
        2.1.3 地震仪器烈度
    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2.2.1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2.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方法
    3.1 基于衰减关系判定地震烈度影响场
    3.2 基于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3.3 综合烈度和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芦山地震背景及数据
        4.1.2 长宁地震背景及数据
    4.2 震例计算
        4.2.1 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4.2.2 四川长宁6.0 级地震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附录1 历史地震资料
附录2 四川芦山7.0级地震调查烈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BEMD地形分解支持的不同尺度地形下中国月降水分布网格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水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
        1.2.2 地貌类型划分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目的
        1.3.2 技术路线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1.2 气候特征及降水概况
    2.2 资料介绍
        2.2.1 气象观测资料
        2.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2.3 TRMM卫星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二维经验模态分解及流程图
        2.3.2 降水空间化模型
第三章 BEMD地形分解和地貌分类
    3.1 BEMD地形分解
        3.1.1 一维经验模态分解
        3.1.2 二维经验模态(BEMD)地形分解
        3.1.3 同一分辨率下不同尺度地形的定义
    3.2 地形尺度分级
        3.2.1 微观地形波长的定义
        3.2.2 微观地形分类指标
        3.2.3 不同尺度地形的分类
        3.2.4 不同尺度地形的波长分布特征
        3.2.5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
    3.3 基于BEMD地形分解的地貌分类
        3.3.1 不同尺度地形的地形起伏度
        3.3.2 基于地形分解的地貌划分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不同尺度地形对降水空间分布影响的差异
    4.1 不同尺度地形下坡向的变化及其对降水分布影响的差异
        4.1.1 不同尺度地形下主导降水方位的变化
        4.1.2 不同尺度地形下坡向因子的变化
        4.1.3 不同尺度地形下平均主次降水方位降水差的变化
        4.1.4 不同尺度地形下降水分布的变化
    4.2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高程的变化及其对降水分布影响的差异
        4.2.1 研究背景
        4.2.2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高程的变化规律
        4.2.3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高程变化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4.3 不同尺度地形下坡度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月降水量高空间分辨率网格化模拟验证
    5.1 降水的宏观趋势项
    5.2 不同尺度地形下月降水量高空间分辨率网格化模拟
        5.2.1 不同尺度地形下构建模型的站点数的确定
        5.2.2 不同尺度地形下全国降水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5.2.3 典型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3 最优降水空间分布模型
        5.3.1 不同尺度地形下降水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5.3.2 降水空间化模型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5.3.3 最优降水模型的降水空间分布
        5.3.4 典型地貌地区最优降水模型的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教育经历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5)基于浯屿岛台站的海洋地震噪声及地震动衰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地震动衰减
        1.2.2 海洋地震动衰减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海底观测台站介绍及数据预处理
    2.1 引言
    2.2 国内外海洋观测网发展现状
        2.2.1 国外现状
        2.2.2 国内现状
    2.3 台站与仪器信息
    2.4 数据收集整理及预处理
        2.4.1 建立数据集
        2.4.2 数据预处理
    2.5 钟差判断
    2.6 小结
第三章 台站噪声分析
    3.1 引言
    3.2 噪声均方根分析
    3.3 噪声功率谱密度分析
    3.4 仪器自噪声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数据筛选与地震信号拾取
    4.1 引言
    4.2 数据筛选
        4.2.1 波形图
        4.2.2 傅里叶谱
    4.3 仪器记录地震信号能力分析
    4.4 地震信号拾取
    4.5 水平分量旋转方法极化
    4.6 小结
第五章 海洋地震动衰减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选择
    5.3 海洋地震动衰减模型拟合
        5.3.1 垂直分量模型
        5.3.2 水平分量模型
    5.4 模型对比
        5.4.1 PGV衰减模型对比
        5.4.2 PGA衰减模型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及尚需研究的工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中国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经济环境系统
        1.2.2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
        1.2.3 适应性
        1.2.4 研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的相关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解析
        2.1.1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
        2.1.2 适应性
        2.1.3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人海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中国海洋经济环境系统现状
    3.1 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3.2 海洋环境状况
        3.2.1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
        3.2.2 海洋社会环境状况
4 中国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评价
    4.1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分析框架
    4.2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评价方法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2.3 数据来源
        4.2.4 评价模型
    4.3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评价结果
        4.3.1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静态发展水平评价
        4.3.2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4.3.3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5 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5.1 协整分析
    5.2 障碍度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仿真研究方法选择分析
    2.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选择分析
        2.1.1 TOPSIS法
        2.1.2 熵值法
        2.1.3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2.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法选择分析
        2.2.1 系统动力学定义和特征
        2.2.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2.2.3 系统动力学软件简介
    2.3 本章小结
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四川省地震灾害现状及造成的影响
    3.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3.3 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的目的
    3.4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依据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4.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5.1 指标体系的维度设置
        3.5.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3.5.3 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选择
        3.5.4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4.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分析
        4.3.1 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评价分析
        4.3.2 灾害管理能力能力评价分析
        4.3.3 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评价分析
        4.3.4 救援能力评价分析
        4.3.5 震后重建物资与资金能力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系统仿真模拟
    5.1 模型构建原则与系统分析
        5.1.1 模型构建原则
        5.1.2 系统分析
    5.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SD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确定系统边界
        5.2.2 绘制系统结构图
        5.2.3 建立系统模型
    5.3 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
        5.3.1 系统动力学方程分类
        5.3.2 确定系统中主要参数
        5.3.3 系统方程的构建
        5.3.4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赋值及确定函数关系式
    5.4 模型的检验
        5.4.1 模型的极端情况测试
        5.4.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4.3 模型的灵敏性分析
    5.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及提升策略研究
        5.5.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案的设定
        5.5.2 仿真方案的对比分析
        5.5.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 B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 C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仿真参数调查问卷
附录 D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原始数据
附录 E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详细步骤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南武夷山成矿带地壳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华南大陆东南部地区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简介
    2.2 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2.3 华南大陆地质概况
    2.4 华南大陆基本构造格架
    2.5 地质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
第3章 接收函数研究方法
    3.1 接收函数的发展历史
    3.2 接收函数原理
    3.3 接收函数提取
        3.3.1 频率域接收函数提取
        3.3.2 时间域接收函数提取
    3.4 转换震相走时
    3.5 地壳厚度和波速比计算
    3.6 接收函数偏移成像技术
第4章 华南武夷山成矿带接收函数研究
    4.1 数据资料来源
    4.2 接收函数计算
    4.3 H-κ网格搜索
    4.4 H-κ结果分析
    4.5 共转换点偏移成像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地震预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2.1 地震预警的概念
        1.2.2 地震预警的方式
        1.2.3 关于地震预警的几个注重点
    1.3 面向公众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1.3.1 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
        1.3.2 美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1.3.3 意大利的地震预警系统
        1.3.4 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1.4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1.4.1 日本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
        1.4.2 中国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
    1.5 地震预警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5.1 地震预警中的地震定位
        1.5.2 震级估算方法
        1.5.3 预警目标场地的地震动预测
    1.6 研究现状总结与本文研究主题
        1.6.1 研究现状总结
        1.6.2 本文的研究主题
    1.7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建立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的基本方法
    2.1 S/P模型的基本思路
        2.1.1 S波与P波频谱相关性的分析
        2.1.2 实际记录数据中的观察
        2.1.3 反应谱作为预警参数的优越性
    2.2 P波和S波到时的拾取
        2.2.1 P波到时的拾取
        2.2.2 S波到时的拾取
    2.3 建立模型的基本方法
        2.3.1 随机效应回归方法
        2.3.2 残差分析方法
        2.3.3 显着性检验与拟合优度
        2.3.4 回归参数的平滑方法
第3章 基于日本Ki K-net台站数据的S波 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
    3.1 数据集的建立
        3.1.1 记录的收集、检查与筛选
        3.1.2 地震记录的相关信息
        3.1.3 建立模型使用的样本集
    3.2 模型的建立
        3.2.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3.2.2 方程形式
        3.2.3 模型参数
    3.3 残差分析
        3.3.1 模型残差分布
        3.3.2 震源机制影响的分析
        3.3.3 地震类别影响的分析
        3.3.4 场地间残差的分析
    3.4 模型标准差
        3.4.1 模型标准差的大小
        3.4.2 和地震动衰减关系比较
    3.5 模型预测与报警检验
        3.5.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预测结果
        3.5.2 S波反应谱的预测结果
        3.5.3 报警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适用于美国西部的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
    4.1 样本集的建立
        4.1.1 记录的检查与筛选
        4.1.2 采用的样本集
    4.2 模型的建立
        4.2.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变化趋势
        4.2.2 方程形式
        4.2.3 模型系数和标准差
        4.2.4 残差分析
        4.2.5 S/P谱比值的预测
    4.3 模型预测与报警结果
        4.3.1 S波反应谱的预测结果
        4.3.2 报警结果
    4.4 模型的局限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谱比模型
    5.1 数据集的建立
        5.1.1 地震记录的来源
        5.1.2 地震资料的收集
        5.1.3 记录的检查、筛选与数据处理
        5.1.4 建立模型所用的数据集
        5.1.5 数据集的构成特点
    5.2 模型的建立
        5.2.1 美国西部模型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适用性
        5.2.2 模型建立的步骤
        5.2.3 路径项的回归
        5.2.4 震级项的回归
        5.2.5 模型常数项的确定
        5.2.6 场地效应项的确定
        5.2.7 模型确定
    5.3 模型检验
        5.3.1 S波反应谱的预测
        5.3.2 报警结果
        5.3.3 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比较
        5.3.4 和P_a-PGA现地预警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
        5.3.5 模型的局限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地震动强度参数的S波P波比值模型
    6.1 对PGV的S/P模型
        6.1.1 对P_d-PGV方法的改进
        6.1.2 模型的建立
        6.1.3 PGV的预测
    6.2 谱强度SI的S/P模型
        6.2.1 谱强度SI在地震预警中的用途
        6.2.2 模型的建立
        6.2.3 谱强度的预测
        6.2.4 基于SI的高铁预警检验
    6.3 仪器烈度IJMA的预测模型
        6.3.1 地震预警中仪器烈度的预测方法
        6.3.2 通过PGV、SI的预测结果换算IJMA
        6.3.3 使用P波烈度IP预测IJMA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福建省复杂地形下旬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遥感反演法
        1.3.2 内插法
        1.3.3 物理模型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资料
    2.3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水平面旬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
    3.1 水平面旬平均太阳总辐射分布式模拟
        3.1.1 分布式模拟模型
        3.1.2 精度评价方法
        3.1.3 误差分析
    3.2 水平面旬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
        3.2.1 水平面旬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模型
        3.2.2 水平面旬平均气温误差分析
    3.3 水平面旬均温推算
        3.3.1 水平面旬均温推算模型
        3.3.2 水平面旬均温误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地形下旬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
    4.1 复杂地形下旬平均太阳总辐射分布式模拟
        4.1.1 复杂地形下旬平均太阳总辐射分布式模拟模型
        4.1.2 复杂地形下旬平均太阳总辐射误差分析
    4.2 复杂地形下旬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
        4.2.1 复杂地形下旬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模型
        4.2.2 复杂地形下旬平均气温误差分析
        4.2.3 海拔高差对旬平均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
        4.2.4 复杂地形下旬平均气温时空分布分析
        4.2.5 复杂地形下旬平均气温局地规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地形下旬均温推算
    5.1 复杂地形下旬均温推算模型
    5.2 复杂地形下旬均温误差分析
    5.3 海拔高差对旬平均气温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
    5.4 复杂地形下旬均温时空分布分析
    5.5 复杂地形下旬平均气温局地规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福建省地倾斜台站资料变化规律与质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型号测氡仪器在宁德一号井观测效能分析[J]. 黎己余,郑辰禾,林稚颖,程庆斌. 地震科学进展, 2021(12)
  • [2]福建地球物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探讨[J]. 洪旭瑜,张清秀,陈彩虹,秦双龙. 防灾减灾学报, 2021(03)
  • [3]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D]. 霍英豪.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4]BEMD地形分解支持的不同尺度地形下中国月降水分布网格化模拟研究[D]. 顾文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基于浯屿岛台站的海洋地震噪声及地震动衰减研究[D]. 贾正大.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6]中国海洋经济环境系统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钧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7]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郑茂. 西华大学, 2021(02)
  • [8]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南武夷山成矿带地壳结构[D]. 薛凡.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9]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D]. 赵岑.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10]福建省复杂地形下旬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研究[D]. 李威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福建省地球倾斜站数据变化规律及质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