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米糠油脂肪酸试制二聚酸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许延卿[2](2020)在《以生物基二聚酸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光固化体系的低聚物,因其具有柔韧性好、附着力好、耐磨性能好和固化速率快,且性能可调等优点,故在油墨、涂料、弹性体等方面得到广泛使用。二聚酸为植物油高温催化而成,当其作为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原料时,可提供树脂良好的柔顺性、防水性。本文采用可再生二聚酸代替石油产物二酸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使得植物油得到充分利用,减缓石油资源的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采用生物基二聚酸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具体研究如下:1、用二聚酸分别与乙二醇(EG)、丁二醇(BDO)、己二醇(HDO)以基团比为1:4反应制得了三种相同羟值的聚酯多元醇A-1、A-2、A-3,然后依次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制备了三种可光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B-1、B-2、B-3。首先对三种聚酯多元醇的酸值、羟值、粘度、分子量进行了测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产物B-1进行了结构的分析,实时红外对聚氨酯丙烯酸酯B-1的固化条件进行了探索。通过DSC、TGA、拉伸试验测试了树脂漆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同时考察了涂膜的硬度,附着力等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丙烯酸酯B-1的最佳固化条件为光引发剂1173的质量分数为3%,光照强度为30 mW/cm2。随着二元醇碳链的增长,聚氨酯丙烯酸酯B-1、B-2、B-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硬度都随之下降,热性能、附着力基本保持不变,从而得出聚氨酯丙烯酸酯B-1性能相对较好的结论。2、用二聚酸和乙二醇分别以不同的基团比反应合成了三种具有羟值梯度的聚酯多元醇A-1、A-4、A-5,以此原料制得了三种聚氨酯丙烯酸酯B-1、B-4、B-5。对三种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性能、拉伸性能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聚酯多元醇羟值的降低,固化后树脂交联密度的降低,导致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硬度的下降,但断裂伸长率、接触角会随之增大,且树脂由亲水转变为疏水,提高了其防水性能。对树脂进行耐酸碱盐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树脂耐盐性基本不变,耐酸碱性能下降
严旭明[3](2020)在《基于脂肪酸二聚体的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备及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深入,石油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已引起各国重视,加快生物质原料的合理应用,提高生物基聚合物的研发水平将成为未来新材料与化工领域发展的重点。C36二聚脂肪酸(Dimer fatty acids,C36-DFA)是以妥尔油酸、大豆油酸、棉籽油酸、菜籽油酸等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制备的含有长亚甲基链和多个不饱和双键的油脂衍生物。本文采用C36-DFA制备具有优秀综合性能的新型生物基不饱和聚酯树脂,以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拓宽二聚脂肪酸的应用领域。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天然油脂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机械性能不足,不适合实际应用。通过C36二聚脂肪酸基不饱和聚酯和交联剂(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共聚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共价和非共价网络的新型C36二聚体脂肪酸基不饱和聚酯。以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树脂的化学结构。由于聚合物的复合交联结构及其稳定的共价键和“粘性”氢键,UPR-St/AA和UPR-St/MAA树脂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包括良好的断裂伸长率(52.6%和57.3%),拉伸强度(15.2 MPa和17.1 MPa),弹性模量(327.1 MPa和316.8MPa)和抗弯强度(14.8 MPa和33.4 MPa),相较于UPR-St树脂均得到提升。微观形态分析表明,UPR-St树脂的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而UPR-St/AA和UPR-St/MAA树脂转变为韧性断裂。另外,热重分析、耐溶剂分析和自愈合测试结果表示该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溶剂性和一定的自修复性能。(2)采用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C36二聚脂肪酸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及固化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进行研究。FTIR分析表明C36-DFA参与缩聚反应合成出C36-DFA改性聚酯。TGA分析表明,DFA-UPR树脂的初始分解温度高达197.83℃。同时,DFA-UPR树脂在Tm2温度下热失重速率为0.396%·℃-1,与UPR树脂相比降低了30.13%。对纯聚酯和C36-DFA改性聚酯树脂体系进行等温和非等温DSC测试。根据Kissinger方法和Crane方法得出DFA-UPR和UPR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32.99 kJ·mol-1和33.68kJ·mol-1;反应级数均为0.85;指前因子分别为1.89×104和3.11×104。DFA-UPR树脂固化反应符合Sesta’k-Berggren自催化模型。(3)采用乙二胺和己二胺分别对聚酯主链进行酰胺化改性,进一步提高氢键网络密度,赋予UPR-St/AA树脂更优异的性能。FTIR和1H NMR分析结果表明聚酯链中成功引入了酰胺基团。由于酰胺基团的引入增加了聚酯链段中氢键的活性位点,使得交联后的树脂中形成的氢键网络结构更加紧密,乙二胺和己二胺改性树脂(A-EDA和A-HDA)表现出优秀的机械性能。其中,A-EDA1.0树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为20.0 MPa、24.8 MPa和453.7 MPa,同比提高了31.58%、67.56%和38.70%;A-HDA1.0树脂为19.5 MPa、28.9 MPa和481.0 MPa,同比提高了28.29%、95.27%和47.05%。断面形貌分析表明添加量增大,过高的氢键密度阻碍能量通过分子链段之间的滑移进行消散,导致树脂强度和韧性的下降。此外,热重分析和耐溶剂分析显示A-EDA和A-HAD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4)聚酯的酰胺改性能有效提高树脂的机械强度,但会导致树脂的韧性有所下降,通过添加石墨烯共混改性来提高树脂的综合性能。研究发现,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树脂基体中,与树脂基体之间形成良好的界面作用,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和微裂纹诱导作用实现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其中,A-GF0.2树脂的拉伸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为20.21 MPa、209.04 MPa和82.72%,相对DFA/UPR树脂提高了40.93%、29.52%和72.59%。A-GF0.4树脂的弯曲强度最佳为26.97 MPa,相对DFA/UPR树脂提高了85.94%。树脂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A-GF0.4树脂的热稳定性表现最优异,Ti温度从196.3℃提升到200.2℃,第一热降解峰值温度Tm2提升到321.3℃。(5)用原位聚合制备MWCNTs-OH改性C36二聚脂肪酸基不饱和聚酯树脂,探究了掺入不同含量的MWCNTs-OH对DFA/UP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断面微观形貌、热稳定性以及耐溶剂性能的影响。经FTIR和SEM分析得出,MWCNTs-OH作为可反应型填料参与原位缩合反应,MWCNT/DFA/UPR树脂的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改性树脂的机械性能在碳纳米管添加量为0.6 wt%时达到最佳,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和弯曲强度达到20.00 MPa、364.51MPa、67.31%和17.69 MPa,分别提高了78.94%、111.02%、16.38%和70.03%,而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能均得到有效地改善。
董婷钰[4](2019)在《二聚酸合成催化剂的再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二聚酸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白土催化剂。废催化剂如果不通过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对废催化剂再生利用既具有环保意义又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目前,废白土再生研究主要考察白土作为吸附剂吸附活性的恢复情况,并未考察催化活性是否恢复。本文以某公司二聚酸合成废白土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考察多种废白土再生工艺对白土催化剂的再生情况,并将再生后的催化剂重新用于合成二聚酸,评价废白土催化剂的再生效果。本文采用溶剂法、水剂法、表面活性剂法、酯化法、超声波辅助法对废白土催化剂进行再生,得出各再生方法的优化条件,并分别选取每种方法中的最佳方案所得再生白土,进行二聚酸合成反应,评价白土的再生效果。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的再生方法,废白土催化剂的再生程度不同。结果表明,溶剂法和水剂法对废白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的恢复效果好,且溶剂法中用正构烷烃作溶剂对废白土催化剂的L酸位点恢复情况较好。而水剂法对废白土催化剂的层间距恢复情况较好。表面活性剂对废白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以及层间距和L酸位点恢复效果较好,但几乎无法恢复B酸位点。酯化法对废白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层间距、B酸和L酸位点的恢复效果均不理想。超声波辅助法有助于废白土催化剂B酸位点的恢复,但对于比表面积、孔径、层间距和L酸位点的恢复效果较差。在最佳方案下采用正辛烷和乙醇复合溶剂再生白土作为催化剂合成二聚酸,所得二聚酸产品中二聚酸的含量占24.2%。表明废白土催化剂经再生后恢复了一定的催化活性,但活性较低,所得产品中二聚酸含量较低,暂无法实现工业化。因此,可进一步探索将再生白土与新鲜白土按比例混合后作为合成二聚酸的催化剂,考察是否具有工业化的意义。
吴奔[5](2017)在《高纯度二聚酸及其聚氨酯合成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聚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化工原料中间体,具有合成原料可再生、来源广、绿色环保的优点。高纯度二聚酸是制备高性能聚酰胺等精细化工品的基本原料,当前,国内高纯度二聚酸消费仍需大量进口,因此高纯度二聚酸开发在国内市场广阔。本文结合国内外二聚酸研究成果,以铁岭金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不饱和油酸为原料,探索了二聚酸合成的工艺条件并进行响应面优化。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合成的粗二聚酸进行纯化,并以纯化后的二聚酸为原料进一步合成聚氨酯,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摘要如下:(1)以不饱和油酸为原料、活性白土为催化剂,对二聚酸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与优化。分别以单因素和响应面策略优化二聚酸合成工艺条件,得到二聚酸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43°C,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15.12%,催化助剂用量1.17%,在此条件下得到二聚酸收率达72.27%。(2)以分子蒸馏技术对合成的粗二聚酸进行了纯化。探索了二聚酸两步分子蒸馏的最佳分离条件,第一步:体系真空度为1-1.5 Pa,刮膜器转速为150 r/min,单体酸最佳分离温度为160°C;第二步:体系真空度为1-1.5 Pa,刮膜器转速为150 r/min,多聚酸分离温度为250°C。在此条件下,纯化后的二聚酸含量为96.55%,得率为50.33%。经第三次分子蒸馏后,二聚酸含量可高达99%以上。经测定合成的二聚酸酸值为198,皂化值为210,分子量为589.49。(3)以纯化后的二聚酸为原料,与碳酸乙烯酯和1,6-己二胺合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对聚氨酯材料进行了热重分析(TGA)测试,其分解温度范围为368°C-479°C。升温至368°C时,聚氨酯质量保留率为95%;温度达455°C时,聚氨酯分解速率达到最大;温度达479°C时,聚氨酯质量保留率为5%。对聚氨酯材料进行示差扫描量热(DSC)测试,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7.30°C,具有较好的熔融特性。
谢冰雪,谈继淮,胡兵,李道煜,梅书琴,朱新宝[6](2016)在《二聚酸二丁氧基乙酯的合成与增塑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二聚酸和乙二醇丁醚为原料,在催化剂钛酸四丁酯催化作用下,采用直接酯化法工艺合成了二聚酸二丁氧基乙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二醇丁醚和二聚酸摩尔比为2.5∶1,钛酸四丁酯用量为二聚酸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二聚酸质量的17.5%,反应时间5h时,酯化率可达99.6%。建立了酯化反应表观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方程为:r=9.2×105e–49.1/RTcA。通过FTIR和1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将二聚酸二丁氧基乙酯和DOP分别加入到PVC树脂中,通过溶剂铸膜法制成PVC塑料试片,对比其性能,二聚酸二丁氧基乙酯有良好的耐油、耐水抽出及热稳定性,可作为DOP的升级产品使用。
李小英,聂小安,陈洁,王义刚[7](2016)在《生物柴油联产环氧二聚酸甲酯增塑剂新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以生物柴油为原料,利用生物柴油存在双键结构的特点,将部分双键组分进行二聚化及环氧化反应,形成了生物柴油联产环氧二聚酸甲酯(EDAME)新技术。在二聚化反应条件为240℃/6h下,研究了催化剂种类、油脂双键组分含量对二聚化反应程度的影响,探索了二聚化反应对生物柴油燃烧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二聚化得率为28%(硅酸铝为催化剂)的较佳结果。通过二聚化反应后生物柴油十六烷值比较,发现:二聚化反应后,未参与反应的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变化不大,二聚化反应不影响生物柴油燃烧性能。考察了EDAME与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共混对PVC的增塑效果。通过对共混塑化体系进行力学性能、热重和流变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EDAME的含量为20%时,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62%;当EDAME全部替代DOTP时,Ti、T10和T50分别提高了6.5℃、9.9℃和26.8℃,残炭量由8.7%升高到11.7%;动态热稳定时间增加,相比于单独使用DOTP,EDAME含量为20%时的平衡扭矩由3.8N·m减小到3.2N·m,从而改善了热塑材料的加工性能。由此可见,EDAME可以部分替代DOTP,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优良辅助增塑剂使用。同时,生物柴油联产环氧二聚酸甲酯新技术有助于提高生物柴油生产线综合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田力[8](2016)在《蒙脱土催化脂肪酸合成二聚酸的研究》文中提出二聚酸是由两个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分子聚合得到的二聚体,其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国内生产的二聚酸收率低,二聚酸品质较差,限制了二聚酸的应用。开展二聚酸生产工艺的研究,提高二聚酸收率和产品品质,有利于二聚酸产业的发展。二聚酸的生成不仅与反应氛围、温度、时间、压力有关,催化剂的种类和特性、脂肪酸原料的组成对二聚酸的收率和选择性影响更大。蒙脱土等粘土类物质是合成二聚酸的常用催化剂,活性成分蒙脱石含量、层间阳离子不同的蒙脱土催化活性不同;脂肪酸组成不同的原料生产的二聚酸收率相差较大。提高二聚酸收率和选择性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原料。本文重点对二聚酸的生产原料和催化剂开展研究,结果如下:(1)为选择合适的反应原料和催化剂,选择了三种不同脂肪酸组成的原料:大豆油酸、棉油酸和西普油酸,选择三种催化剂:钠基蒙脱土、钙基蒙脱土和活性白土,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表明,大豆油脂肪酸含有39.93%的油酸和52.50%的亚油酸,是合成二聚酸较为理想的原料;钠基蒙脱土催化性能最好,是合成二聚酸较为理想的催化剂。以大豆油脂肪酸为原料,钠基蒙脱土为催化剂合成二聚酸,二聚酸收率可达到63.4%。(2)为得到合适的工艺条件,论文以钠基蒙脱土作催化剂,以大豆油酸为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和搅拌速度对二聚酸合成的影响,并设计了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分别对大豆油酸、棉油酸和西普油酸为原料合成二聚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大豆油酸、棉油酸和西普油酸为原料合成二聚酸,优化工艺条件基本相同:常压,氮气保护,搅拌速度为550 rpm,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为7 h,催化剂用量为脂肪酸质量的16%(w),助催化剂用量为脂肪酸质量的2%(w)。优化条件下的二聚酸收率随着原料碘值的增加而增高,大豆油酸63.4%>棉油酸56.8%>西普油酸37.1%。(3)为进一步提高钠基蒙脱土催化活性,论文分别对钠基蒙脱土进行离子交换改性、有机改性和酸改性,研究改性方法对钠基蒙脱土催化合成二聚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与Li Cl进行离子交换,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均能增加蒙脱石层间距,改善亲油性,且当钠基蒙脱土与Li Cl进行离子交换时还能增强催化剂活性位点活性,改良催化剂活性配位状态,提高催化性能。Li Cl交换量为0.61g Li Cl/20g钠基蒙脱土时,层间距可增加至1.54 nm,二聚酸收率提高到69.0%。CTAB用量为0.3g CTAB/20g钠基蒙脱土时,二聚酸收率提高到66.5%。论文分别用15%(wt)硫酸、0.5mol/L AlCl3以及先15%(wt)硫酸后0.5mol/L AlCl3对蒙脱土进行改性,考察蒙脱土上路易斯酸和布朗斯特酸位点对合成二聚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路易斯酸能提高蒙脱土催化活性,布朗斯特酸不利于二聚酸合成。(4)蒙脱土的改性均需在较高的温度下干燥、煅烧,论文考察了煅烧温度对蒙脱土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70℃不会影响催化剂活性。(5)论文最后通过溶剂萃取和过滤耦合脱除催化剂颗粒,通过减压蒸馏(操作压力40Pa,蒸馏温度200℃)脱除未反应的脂肪酸单体,通过分子蒸馏(0.1Pa,蒸馏温度为220℃,进样速度为2g/min)脱除多聚体,得到二聚酸纯度90%的产品,并用液相色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对其进行表征。
崔艳帅[9](2015)在《脂肪酸制备二聚酸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二聚酸是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分子聚合生成的二聚体,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二聚酸的市场需求量和价格逐年攀升。二聚酸的生成不仅与反应温度、时间、压力有关,催化剂的特性对二聚酸的收率和选择性也有很大影响,现有工艺普遍采用活性白土催化,但白土催化效率低、消耗量大,产品与白土分离负荷大。因此,降低活性白土用量、提高二聚酸的收率和选择性的关键是提高活性白土的催化活性。本工作以油酸为原料,分别采用路易斯酸、有机插层剂和交联剂改性活性白土,研究常压下改性剂种类、添加量与二聚酸收率的关系。同时,本工作也研究了常压下自由基引发剂、路易斯酸性离子液体、碱类助催化剂和原料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比例等其它因素对二聚酸收率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活性白土催化合成二聚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240℃,反应时间为6h,活性白土用量为油酸原料的12%(w),助催化剂Li Cl的用量为油酸原料的1.2%(w),在此条件下,二聚酸的收率为34.6%。2、论文用无机路易斯酸改性活性白土,以增加活性白土的路易斯酸性位点,研究了路易斯酸种类(CuCl2,FeCl3和AlCl3)和用量对活性白土催化合成二聚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路易斯酸性增强,依次为CuCl2<FeCl3<Al Cl3,二聚酸的收率逐渐增大。适宜的路易斯酸为Al Cl3,用量为活性白土的3.3%(w),二聚酸的收率可提高至55.9%。3、论文分别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乙二醇和甜菜碱对活性白土进行改性,以增大活性白土的层间距和亲油性,研究了改性剂用量对活性白土催化合成二聚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几种改性剂中,CTAB改性效果最好,在添加量为活性白土的0.6%(w)时,可使二聚酸收率提高至54.5%;用相同用量的聚乙二醇(分子量为350)改性时,二聚酸收率为45.6%;而用甜菜碱改性活性白土,活性白土的催化性能反而下降,与改性前相比,二聚酸收率降低了4.4%。4、为提高活性白土的热稳定性,防止其在高温下结构塌陷,论文采用ZrOCl2进行交联改性,研究了ZrOCl2用量对活性白土催化合成二聚酸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活性白土经ZrOCl2(用量为3.7g/100g活性白土)改性,可使二聚酸收率提高5.2%,达到39.8%。5、论文最后用红外吸收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氢谱仪表征了合成的二聚酸粗产品,结果表明产品中含有二聚酸。
陈坤雄[10](2014)在《油酸聚合动力学及催化剂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二聚酸是一种重要的油脂深加工化工原料,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主要在聚酰胺树脂涂料、新型油料添加剂、酚醛树脂涂料和高性能粘合剂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是高温条件下膨润土催化法来生产二聚酸,但是普遍存在着二聚酸产率低,反应催化剂使用量较大且难以回收等问题。本文研究了棉籽油酸的聚合动力学,实验测定了搅拌速率、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助剂等对二聚酸、三聚酸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对P.Tolvanen提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修正,改进模型的拟合曲线与动力学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并分别求出了油酸催化聚合动力学速率方程关系式和添加助剂时的油酸催化聚合动力学速率方程关系式,并进一步求出了该体系油酸聚合体系的平衡常数K与摩尔反应热ARHm,得到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最后对动力学模型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和残差分析,结果证明该模型是合适的。采用不同结构组成的膨润土催化棉籽油酸聚合生成二聚酸,对所用膨润土进行了BET、XRD、和吡啶吸附红外表征。通过对不同催化剂催化棉籽油酸二聚反应实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表明膨润土的催化活性与比表面积没有相关关系,但与膨润土孔径、膨润土层间距、膨润土中L酸/B酸比值成正相关关系。最后从油酸亚油酸聚合机理上解释了L酸/B酸比值增大有利于二聚反应的原因。采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插层剂,对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制备出有机插层蒙脱土,并对插层的反应液固比L/S、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插层剂用量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出了最优的有机插层蒙脱土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60℃、液固比L/S为30,插层剂的用量为50%CEC。对有机插层蒙脱土进行了XRD和FTIR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有机插层剂(DTAB)已经进入了蒙脱土层间中,并与层间的阳离子发生了离子交换。从XRD的结果和聚合反应的结果比较来看层间距越大,越有利于油酸的聚合反应。
二、利用米糠油脂肪酸试制二聚酸及其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米糠油脂肪酸试制二聚酸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以生物基二聚酸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聚合技术 |
1.1.1 紫外(UV)光固化技术原理 |
1.1.2 UV光固化技术的应用 |
1.2 聚氨酯丙烯酸酯简介 |
1.2.1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
1.2.2 异氰酸酯的简介 |
1.2.3 多元醇 |
1.2.4 羟基丙烯酸酯 |
1.3 二聚酸简介 |
1.3.1 二聚酸的结构和性质 |
1.3.2 二聚酸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测试方法与原理 |
2.3.1 酸值的测定 |
2.3.2 聚酯的羟值 |
2.3.3 聚酯粘度的测定 |
2.3.4 聚酯相对分子质量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6 实时红外(RT-IR)分析 |
2.3.7 接触角测量仪 |
2.3.8 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DTG)分析 |
2.3.9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2.3.10 拉伸性能 |
2.3.11 涂膜吸水率测定 |
2.3.12 涂膜耐化学药品性测定 |
2.3.13 涂膜铅笔硬度测试 |
2.3.14 涂膜附着力测试 |
2.3.15 涂膜T弯测试 |
第三章 相同羟值的聚酯多元醇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 |
3.1 引言 |
3.2 B-1、B-2、B-3树脂的制备 |
3.2.1 A-1、A-2、A-3的制备及反应速率的监测 |
3.2.2 聚酯的羟值,粘度,分子量分析 |
3.2.3 B-1、B-2、B-3树脂的制备 |
3.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3.3 B-1树脂的UV固化 |
3.3.1 不同引发剂浓度对B-1固化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光强对B-1固化性能的影响 |
3.4 固化的PUA树脂性能表征 |
3.4.1 固化膜的制备 |
3.4.2 固化膜的表面接触角 |
3.4.3 固化膜的热稳定性 |
3.4.4 固化膜的Tg |
3.4.5 拉伸性能 |
3.4.6 吸水率和耐水性测试 |
3.5 涂膜性能测试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羟值梯度的聚酯多元醇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 |
4.1 引言 |
4.2 B-1、B-4、B-5树脂的制备 |
4.2.1 A-1、A-4、A-5的制备及反应速率的监测 |
4.2.2 聚酯的羟值,粘度,分子量分析 |
4.2.3 B-1、B-4、B-5树脂的制备 |
4.3 固化的PUA树脂性能表征 |
4.3.1 FT-IR测试分析 |
4.3.2 固化膜的制备 |
4.3.3 固化膜的表面接触角 |
4.3.4 固化膜的热稳定性 |
4.3.5 固化膜的Tg |
4.3.6 拉伸性能 |
4.3.7 吸水率和耐水性测试 |
4.4 涂膜性能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老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3)基于脂肪酸二聚体的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备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油脂基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2.1 概述 |
1.2.2 植物油及其衍生物合成的线性聚合物 |
1.2.3 植物油及其衍生物合成的热固性聚合物 |
1.2.4 二聚脂肪酸及衍生物合成的聚合物 |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C_(36)二聚脂肪酸基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及原料 |
2.2.2 不饱和聚酯的合成 |
2.2.3 C_(36)-DFA基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 |
2.3 性能测试方法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2.3.3 机械性能分析 |
2.3.4 断面形貌分析 |
2.3.5 树脂自愈合分析 |
2.3.6 热重分析 |
2.3.7 耐溶剂性能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_(36)-DFA基不饱和聚酯的结构分析 |
2.4.2 C_(36)-DFA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红外分析 |
2.4.3 机械性能分析 |
2.4.4 微观形貌分析 |
2.4.5 循环单轴拉伸试验 |
2.4.6 自愈合性能测试 |
2.4.7 热重分析 |
2.4.8 耐溶剂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_(36)二聚脂肪酸基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及原料 |
3.2.2 C_(36)-DFA基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 |
3.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3.2 热重分析 |
3.3.3 固化反应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FTIR分析 |
3.4.2 热重分析 |
3.4.3 固化动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酰胺化改性C_(36)二聚脂肪酸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及原料 |
4.2.2 酰胺化改性C_(36) 二聚脂肪酸基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
4.3 性能测试方法 |
4.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4.3.3 拉伸性能分析 |
4.3.4 弯曲性能分析 |
4.3.5 断面形貌分析 |
4.3.6 凝胶分数分析 |
4.3.7 耐溶剂性能分析 |
4.3.8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4.3.9 热重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改性不饱和聚酯的FTIR分析 |
4.4.2 改性不饱和聚酯的1H NMR分析 |
4.4.3 机械性能分析 |
4.4.4 断面形貌分析 |
4.4.5 凝胶分数分析 |
4.4.6 耐溶剂性能分析 |
4.4.7 DSC分析 |
4.4.8 热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墨烯改性C_(36)二聚脂肪酸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综合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及原料 |
5.2.2 GF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
5.3 性能测试方法 |
5.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5.3.2 拉伸性能分析 |
5.3.3 弯曲性能分析 |
5.3.4 热重分析 |
5.3.5 断面形貌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FTIR分析 |
5.4.2 机械性能分析 |
5.4.3 微观形貌分析 |
5.4.4 热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碳纳米管改性C_(36)二聚脂肪酸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仪器及原料 |
6.2.2 MWCNTs-OH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
6.3 性能测试方法 |
6.3.0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6.3.1 拉伸性能分析 |
6.3.2 弯曲性能分析 |
6.3.3 断面形貌分析 |
6.3.4 热重分析 |
6.3.5 耐溶剂性能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FTIR分析 |
6.4.2 力学性能分析 |
6.4.3 微观形貌分析 |
6.4.4 热重分析 |
6.4.5 耐溶剂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二聚酸合成催化剂的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二聚酸合成技术及发展现状 |
1.2.1 二聚酸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2 二聚酸的合成机理 |
1.2.3 二聚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二聚酸合成技术发展现状 |
1.2.5 二聚酸的应用 |
1.3 废白土再生 |
1.3.1 废白土 |
1.3.2 废白土的再生原理 |
1.3.3 废白土回收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
1.4.2 再生白土的性能表征方法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装置 |
2.3.1 废白土催化剂再生装置 |
2.3.2 二聚酸合成装置 |
2.4 样品性能表征手段 |
第三章 溶剂法再生 |
3.1 实验方案 |
3.2 实验流程 |
3.2.1 复合溶剂再生法 |
3.2.2 NMP再生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再生白土的比表面积和孔分布 |
3.3.2 再生白土的XRD数据分析 |
3.3.3 再生白土的Py-IR数据分析 |
3.3.4 外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剂法再生 |
4.1 实验方案 |
4.2 实验流程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再生白土的比表面积和孔分布 |
4.3.2 水剂法再生白土的XRD数据分析 |
4.3.3 水剂法再生白土的Py-IR数据分析 |
4.3.4 外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法再生 |
5.1 实验方案 |
5.2 实验流程 |
5.3 数据分析 |
5.3.1 再生白土的比表面积和孔分布 |
5.3.2 再生白土的XRD数据分析 |
5.3.3 再生白土的Py-IR数据分析 |
5.3.4 外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酯化法再生 |
6.1 实验方案 |
6.2 实验流程 |
6.3 数据分析 |
6.3.1 再生白土的比表面积和孔分布 |
6.3.2 酯化法再生白土的XRD数据分析 |
6.3.3 酯化法再生白土的Py-IR数据分析 |
6.3.4 外观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超声波辅助法再生 |
7.1 实验方案 |
7.2 实验流程 |
7.3 数据分析 |
7.3.1 再生白土的比表面积和孔分布 |
7.3.2 超声波辅助法再生白土的XRD数据分析 |
7.3.3 超声波辅助法再生白土的Py-IR数据分析 |
7.3.4 外观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二聚酸的合成 |
8.1 实验方案 |
8.2 实验流程 |
8.3 数据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纯度二聚酸及其聚氨酯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二聚酸概述及其理化性质 |
1.2 二聚酸的研究进展 |
1.3 二聚酸的应用 |
1.4 二聚酸的聚合机理 |
1.5 二聚酸的合成方法 |
1.6 二聚酸的分离 |
1.7 聚氨酯概述 |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二聚酸合成工艺优化及分离纯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3 聚氨酯合成工艺优化与表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4 全文总结及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二聚酸二丁氧基乙酯的合成与增塑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与仪器 |
1.2 实验步骤 |
1.3 分析与检测 |
1.3.1 酯化率测定 |
(1)酸值测定 |
(2)酯化率测定 |
1.3.2 结构分析 |
1.3.3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单因素条件考察 |
2.1.1 原料配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
2.1.2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2.1.3 带水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2.1.4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
2.2 反应动力学 |
2.3 产物检测和分析 |
2.3.1 FTIR |
2.3.21H NMR |
2.4 物化性能测定 |
2.5 应用性能测试 |
2.5.1 拉伸性能 |
2.5.2 耐抽出性 |
2.5.3 TG分析 |
3 结论 |
(8)蒙脱土催化脂肪酸合成二聚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1.2 二聚酸概述 |
1.3 二聚酸的用途 |
1.3.1 合成聚酰胺树脂 |
1.3.2 合成聚酯类 |
1.3.3 其他用途 |
1.4 二聚酸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二聚酸国外发展情况 |
1.4.2 二聚酸国内发展情况 |
1.5 二聚酸的生产方法 |
1.5.1 聚合方法 |
1.5.1.1 热聚合 |
1.5.1.2 催化聚合 |
1.5.2 聚合工艺 |
1.5.2.1 加压聚合 |
1.5.2.2 常压聚合 |
1.6 二聚酸合成机理 |
1.7 二聚酸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
1.7.1 蒙脱土催化剂 |
1.7.1.1 蒙脱土简介 |
1.7.1.2 蒙脱土的矿物学特征和工艺特性 |
1.7.1.3 蒙脱土属性划分 |
1.7.2 改性蒙脱土催化剂 |
1.7.2.1 氯化锂改性蒙脱土 |
1.7.2.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蒙脱土 |
1.7.2.3 路易斯酸改性蒙脱土 |
1.8 二聚酸聚合反应的原料和助催化剂 |
1.8.1 二聚酸聚合反应的原料 |
1.8.2 二聚酸聚合反应的助催化剂 |
1.9 二聚酸的分离 |
1.9.1 减压蒸馏 |
1.9.2 分子蒸馏 |
1.10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装置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 二聚酸聚合实验装置 |
2.3 二聚酸合成方法 |
2.4 改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2.4.1 氯化锂改性 |
2.4.2 有机改性 |
2.4.3 活性蒙脱土、蒙脱土固体酸的制备 |
2.5 分析方法 |
2.5.1 脂肪酸分析 |
2.5.2 二聚酸含量测定 |
2.5.3 锂离子含量的测定 |
2.6 蒙脱土的层间距和层间离子的测定 |
2.6.1 蒙脱土的层间距的测定 |
2.6.2 蒙脱土的层间离子的测定 |
第三章 二聚酸的合成研究 |
3.1 反应气氛对二聚酸收率的影响 |
3.2 合成二聚酸原料和催化剂的选择 |
3.3 影响二聚酸合成的主要因素 |
3.3.1 反应温度对二聚酸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3.3.2 反应时间对二聚酸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3.3.3 钠基蒙脱土催化剂用量对二聚酸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3.3.4 助催化剂用量对二聚酸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3.3.5 搅拌速度对二聚酸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3.4 二聚酸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
3.4.1 大豆油酸制备二聚酸工艺条件优化 |
3.4.2 棉油酸制备二聚酸工艺条件优化 |
3.4.3 西普油酸制备二聚酸工艺条件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改性蒙脱土催化脂肪酸合成二聚酸的研究 |
4.1 氯化锂改性钠基蒙脱土 |
4.1.1 离子色谱仪HPIC测定结果 |
4.1.2 LiCl交换量对二聚酸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4.1.3 XRD测试结果及讨论 |
4.1.4 XRF测试结果及讨论 |
4.2 CTAB插层改性钠基蒙脱土 |
4.3 硫酸改性钠基蒙脱土 |
4.4 无机路易斯酸AlCl_3改性钠基蒙脱土 |
4.5 蒙脱土固体酸对二聚酸收率的影响 |
4.6 蒙脱土煅烧对二聚酸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二聚酸的分离与表征 |
5.1 二聚酸分离 |
5.1.1 二聚酸与催化剂的分离 |
5.1.2 产物中单体酸的分离 |
5.1.3 产物中二聚酸的分离 |
5.2 二聚酸的表征 |
5.2.1 HPLC分析 |
5.2.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9)脂肪酸制备二聚酸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聚酸的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 |
1.2 二聚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生产状况 |
1.2.2 国内生产状况 |
1.3 二聚酸的用途 |
1.3.1 合成聚酰胺树脂 |
1.3.2 合成二聚酸酯 |
1.3.3 合成润滑剂 |
1.4 二聚酸的合成方法 |
1.4.1 热聚合 |
1.4.2 催化聚合 |
1.4.3 常压聚合 |
1.4.4 加压聚合 |
1.5 二聚酸的合成机理 |
1.6 活性白土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
1.6.1 活性白土的结构 |
1.6.2 活性白土的性质 |
1.6.3 活性白土的应用 |
1.6.3.1 食用油脱色 |
1.6.3.2 催化作用 |
1.6.3.3 生产无碳复写纸及其他应用 |
1.7 活性白土的改性 |
1.7.1 路易斯酸改性活性白土 |
1.7.2 有机化合物改性活性白土 |
1.7.2.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1.7.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1.7.2.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1.7.2.4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
1.7.3 交联剂改性活性白土 |
1.8 影响二聚酸合成的其它因素 |
1.8.1 自由基引发剂 |
1.8.2 离子液体 |
1.8.3 分子筛 |
1.8.4 助催化剂 |
1.8.5 原料 |
1.9 二聚酸的分离 |
1.10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分析测试方法和试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二聚酸合成装置 |
2.3 二聚酸合成方法 |
2.4 分析方法 |
2.4.1 二聚酸含量测定 |
2.4.2 气相-质谱联用 |
2.5 改性活性白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2.5.1 无机路易斯酸改性 |
2.5.2 有机改性 |
2.5.3 交联改性 |
2.5.4 耦合联用 |
2.5.4.1 先有机改性再交联改性 |
2.5.4.2 先交联再有机改性 |
2.5.4.3 先氯化铝改性再有机改性 |
2.5.4.4 先有机改性再氯化铝改性 |
2.6 非改性活性白土方法催化油酸合成二聚酸 |
2.6.1 离子液体催化剂 |
2.6.2 自由基引发剂催化剂 |
2.6.3 碱类助催化剂 |
第三章 活性白土催化合成二聚酸的工艺条件优化 |
3.1 正交试验条件及结果 |
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因素影响的主次和重要性分析 |
3.2.2 不同因素的影响规律 |
3.2.2.1 反应温度 |
3.2.2.2 反应时间 |
3.2.2.3 活性白土的用量 |
3.2.2.4 氯化锂的用量 |
3.2.3 最优条件的确定与验证 |
3.3 小结 |
第四章 改性活性白土对二聚酸收率的影响 |
4.1 负载无机路易斯酸改性活性白土 |
4.2 有机化合物插层改性活性白土 |
4.2.1 CTAB改性 |
4.2.2 PEG改性活性白土 |
4.2.3 甜菜碱改性活性白土- |
4.3 交联剂改性活性白土 |
4.4 耦合联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非改性活性白土方法催化油酸合成二聚酸的研究 |
5.1 路易斯酸离子液体 |
5.2 自由基引发剂 |
5.3 碱类助催化剂 |
5.3.1 氢氧化钠 |
5.3.2 碳酸钠 |
5.3.3 三乙胺 |
5.4 原料中亚油酸的含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合成产品的分离与表征 |
6.1 粗产品的分离 |
6.2 原料组成分析 |
6.3 HPLC分析 |
6.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6.5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油酸聚合动力学及催化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聚酸概述 |
1.1.1 二聚酸物理化学性质 |
1.1.2 结构 |
1.2 油酸聚合工艺 |
1.2.1 热聚合工艺 |
1.2.2 催化聚合工艺 |
1.3 油酸聚合机理 |
1.3.1 油酸热聚合的反应机理 |
1.3.2 油酸与亚油酸催化聚合反应机理 |
1.4 反应动力学研究 |
1.4.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
1.5 非均相液固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 |
1.6 油酸聚合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1.7 二聚酸催化剂的改性研究进展 |
1.8 二聚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现状 |
1.8.1 合成聚酰胺树脂 |
1.8.2 合成润滑油添加剂 |
1.8.3 合成腐蚀抑制剂 |
1.8.4 合成涂料添加剂 |
1.8.5 其它用途 |
1.9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9.1 研究意义 |
1.9.2 主要研究内容 |
1.9.3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2 实验装置与步骤 |
2.2.1 实验装置 |
2.2.2 油酸聚合的实验步骤 |
2.2.3 蒙脱土阳离子容量(CEC)的测定 |
2.2.4 有机插层的实验步骤 |
2.3 分析方法 |
2.3.1 油酸和聚合酸含量分析 |
2.3.2 原料组成的分析 |
2.4 表征 |
2.4.1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 |
2.4.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2.4.3 表面Al/Si比的表征 |
2.4.4 吡啶吸附IR光谱分析 |
2.5 产率、浓度和选择性 |
第三章 棉籽油酸聚合动力学研究 |
3.1 动力学实验 |
3.1.1 初始转化率 |
3.1.2 外扩散影响 |
3.1.3 内扩散影响 |
3.1.4 催化剂浓度对二聚酸产率的影响 |
3.1.5 温度对二聚酸、三聚酸产率的影响 |
3.1.6 温度和助剂两者对聚合反应影响 |
3.1.7 添加Li_2CO_3助剂与未添加助剂对二聚酸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3.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 拟合方法 |
3.4 动力学实验数据拟合与处理 |
3.4.1 催化棉籽油酸聚合动力学数据拟合 |
3.4.2 催化棉籽油酸聚合动力学数据处理 |
3.4.3 添加助剂条件下催化棉籽油酸聚合动力学数据测定 |
3.4.4 添加助剂条件下催化棉籽油酸聚合动力学处理 |
3.4.5 反应平衡常数 |
3.5 动力学模型数据统计检验和残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膨润土结构和组成对催化棉籽油酸聚合反应的影响 |
4.1 膨润土的BET比表面积、孔径和催化性能关系 |
4.2 膨润土的层间距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 |
4.4 X射线能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蒙脱土有机插层改性 |
5.1 有机插层蒙脱土的表征 |
5.1.1 DTAB-MMT的FTIR分析与讨论 |
5.1.2 DTAB-MMT的XRD分析与讨论 |
5.2 有机插层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插层反应时间对有机插层改性的影响 |
5.2.2 反应液固比(L/S)对有机插层改性的影响 |
5.2.3 插层反应温度对有机插层改性的影响 |
5.2.4 有机插层剂用量对有机插层改性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个人简历 |
四、利用米糠油脂肪酸试制二聚酸及其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以生物基二聚酸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性能研究[D]. 许延卿.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脂肪酸二聚体的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备及改性研究[D]. 严旭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4]二聚酸合成催化剂的再生研究[D]. 董婷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高纯度二聚酸及其聚氨酯合成工艺研究[D]. 吴奔.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6]二聚酸二丁氧基乙酯的合成与增塑性能[J]. 谢冰雪,谈继淮,胡兵,李道煜,梅书琴,朱新宝. 化工进展, 2016(12)
- [7]生物柴油联产环氧二聚酸甲酯增塑剂新技术[J]. 李小英,聂小安,陈洁,王义刚. 化工进展, 2016(09)
- [8]蒙脱土催化脂肪酸合成二聚酸的研究[D]. 田力.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5)
- [9]脂肪酸制备二聚酸的工艺研究[D]. 崔艳帅.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4)
- [10]油酸聚合动力学及催化剂性能研究[D]. 陈坤雄. 福州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