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胰岛素通过电致孔的经皮传输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鄢森[1](2021)在《物理方法促进盐酸青藤碱的经皮渗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藤碱(SN)是从中药材青风藤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已上市制剂包括片剂和注射剂,其活性成分均为盐酸青藤碱(SNH),主要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片剂具有肝脏首过效应,且SN具有胃肠道刺激性;注射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给药,患者依从性差,注射部位可能发生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而药物经皮递送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消除胃肠道副作用,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提高患者依从性。局部应用时,药物可直达病灶,避免因血药浓度过高带来的全身副作用。本文考察了SN和SNH的经皮渗透性,并以此为基础采用电致孔(EP)和超声(US)对SNH进行促渗研究,优化实验条件,并进行皮肤安全性初步评价。首先,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建立SN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该方法满足系统适用性要求,同时线性适用范围广、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高、耐用性好,能够用于SN和SNH的定量分析。其次,考察了SN和SNH的理化性质、皮肤结合性和经皮渗透性。结果显示,SN和SNH在40%PEG400水溶液中溶解度分别为(92.36±0.54)g·L-1和(10.85±0.03)g·L-1,可以满足体外渗透实验的漏槽条件;SN和SNH在大鼠皮肤匀浆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4 h内含量无明显变化,且与皮肤中蛋白未发生明显结合;经皮渗透动力学分析表明,SN和SNH在角质层中的扩散是其经皮吸收的主要限速步骤。以SNH为模型药物,采用EP和US进行促渗研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EP电压为72 V,时间为60 min时,Q24 h和J比对照组提高了5.4和5.1倍(P<0.01);当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为供给液,采用30 k Hz的低频US,功率为1.67 W·cm-2,时间和占空比分别为30 min和100%时,Q3 h比对照组增加了6.2倍(P<0.001),EP和US对SNH显示出显着的经皮促渗作用。小鼠在体实验中,小鼠皮肤和肌肉中SNH滞留量与对照组相比,EP组分别增加了2.0和1.5倍(P<0.05),连续US组提高了5.4和1.4倍(P<0.001,P<0.05),而脉冲US组提高了18.2和1.8倍(P<0.001,P<0.05),验证了EP和US对SNH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本实验条件下,施加EP与US后小鼠皮肤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EP和US可逆地改变了SNH的皮肤渗透性,在满足皮肤局部安全性的基础上,明显提升了SNH经皮渗透性,为提高SNH经皮治疗作用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董王明,江昌照,叶金翠,杨根生[2](2020)在《经皮给药制剂促透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经皮给药相较口服给药、皮下注射等给药方式具有减缓注射疼痛、避免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可控、患者顺应性好等优势。为解决经皮给药受限于药物的分子量、油水分配系数的问题,药物经皮促透方法是最重要的手段。本文将对现阶段经皮给药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药剂学三方面的促透技术进行综述,以各方面研究进展为基础,从新技术的特点、机制加以阐述和总结,并对各方法的联合应用进行介绍。将来经皮给药制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更需要研究者从促透方法上着手,开发新的促透手段,解决现有问题。
吉伟鑫[3](2020)在《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对SD大鼠体外透皮实验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为对比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透皮给药技术的体外渗透效果,采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在SD大鼠体外经皮渗透,对比促渗前后各项研究指标,包括:累计渗透量、透皮速率与病理切片,为运动医学与骨科中透皮给药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实验材料与方法:(1)SD大鼠皮肤体外渗透实验:(1)动物皮肤处理:将9只SD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先用剃毛刀剃除腹部毛发,随后用手术刀取大鼠腹部皮肤,大小2×3cm2。取下皮肤后将残余毛发用剃毛刀刮除,剥离大鼠腹部皮肤,去除皮下脂肪组织,即得离体大鼠皮肤。用0.9%的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反复漂洗皮肤标本,直至冲洗液体无浑浊为止。用滤纸吸干皮肤标本水分后,置于铝箔中包裹后放置于冰箱中-20℃保存,临用前解冻后恢复于室温使用。(2)分组:将处理好的离体大鼠皮肤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离子导入组,C组纳米微针组,每组3例大鼠离体皮肤。(3)体外扩散实验:每组实验均采用TK-12A型Franz试验扩散池,取各组皮肤标本解冻至室温,A组与B组离体大鼠皮肤不予处理,C组采用纳米微针对离体大鼠皮肤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保持针体与皮肤面垂直,施加10N左右压力并持续作用2min,移除纳米微针后洗净。分别将其固定于注入接受液的接受室,皮肤标本内侧朝向接受室,鼠皮角质层侧朝向装置给药室,皮肤与两室相互贴紧,有效接触面积为3.14cm2。给药室容积为6.5m L,给药室分别加入2mg双氯酚酸钠凝胶和2ml0.9%氯化钠溶液,C组将离子导入正负极置于给药室中,不与皮肤接触。接通电源,开启离子导入仪,设定电信号参数(电流频率为100 Hz,占空比为1:1,电流密度为0.2m A/cm2,离子导入时间为5 h),转速为600r/min,接受液温度维持在(37±0.1)℃,接受室容积为15ml。分别在给药后1,2,4,6,8,10,12h吸取1m L接受液,每次取样后需补充等量等温的接受液。吸取的样品经过微孔(0.22μm)的滤膜过滤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浓度,并计算累计渗透量与透皮速率。(2)数据分析:计算得出实验数据均以x±SD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t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数据比较,P<0.05时两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3)组织学观察:取上述完成体外透皮实验的大鼠皮肤置于福尔马林(10%甲醛溶液)中固定,石蜡包埋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制备皮肤纵切面病理切片,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皮肤结构,并进行图像采集。结果:(1)A、B、C组皮肤12h的累积渗透量Q分别为:116.93±1.65μg/cm2、139.80.±1.98μg/cm2、160.91±2.19μg/cm2;扩散速率J分别为:9.076μg/(cm2*h)、10.842μg/(cm2*h)、12.164μg/(cm2*h)。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累积渗透量、扩散速率优于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累积渗透量、扩散速率优于B组。(2)大鼠皮肤结构变化:A组与B组的SD大鼠皮肤结构未见明显变化,C组真皮层可见细小针孔,皮下组织损害较小。结论:(1)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透皮促渗技术对大鼠皮肤体外渗透均有明显的促渗效果。(2)纳米微针比离子导入对大鼠皮肤体外渗透具有更好的促渗效果。(3)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均对皮肤结构损伤微小,但纳米微针透皮给药的操作条件更为方便。本研究为探索透皮给药的新方法与提高透皮给药技术促渗效果提供更多的参考。
苗艳艳[4](2019)在《基于微针和超声促渗给药微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医学实践中,药物治疗疗效既依赖于药物本身,也受给药方式的影响。传统的口服和注射给药的方式,虽然操作简单方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采用口服方式时,由于胃肠道的消化作用和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分子容易被分解,造成药物疗效降低。而且服药后血药浓度变化较大,会影响药物疗效的持续性;采用注射方式,虽然能避免口服方式的副作用,使得药物疗效提高,但该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一旦处理方法不当,便容易引起出血和感染等问题。另外,对于患有针恐惧症的患者来说会造成精神上的折磨,甚至会引起昏厥,产生严重的后果。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微针给药和超声波促渗的新型给药微系统,在给药过程中,可以避免或者消除上述问题。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在经皮给药过程中,限制了药物溶液透过皮肤渗透进入皮下组织。而采用微针技术,能有效地穿透角质层,并且在刺入的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明显的疼痛和创伤。而在微针经皮给药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促渗,可以提高药物溶液在皮下组织中的渗透率和吸收率。此外,由于目前使用的超声药物介导装置,大都是大而笨重的设备,给药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于构建方便、易携带的可穿戴超声治疗装置来说非常重要。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微针和超声波促渗的新型微给药结构,该系统是由带有储药器的空心微针结构与MEMS电容式微超声传感器相结合组成的集成系统。其中,电容式微超声传感器主要用来将电能转换成超声能量,以促进药物分子在表皮层和真皮层的渗透与吸收。以往的超声波促渗方法,主要利用低频超声的空化效应,增加皮肤最外层角质层的渗透率,以促进药物透皮输送。本文应用基于MEMS技术的微针结构直接穿透角质层进入到表皮层和真皮层组织,超声波主要用来促进药物溶液在表皮层和真皮层组织中的渗透率与扩散速率,进而促进组织对药物溶液的快速吸收。在对超声促渗机理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微针给药后药物溶液在皮下渗透过程的模型,分析了在渗透过程中影响渗透作用效果的因素,并对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目前,超声促渗技术中,超声源设备庞大笨重,阻碍了该项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出采用微超声传感器作为发射源。对用于发射超声源的电容式微超声传感器进行了分析,通过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坍塌电压分析,选取了模型的参数,并将分析结果与宏观理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参数选取的合理性。此外,在已有的空化气泡理论的基础上,对皮下组织超声促渗过程进行了简化,建立了超声空化气泡在组织液内的运动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并引入相关参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到超声波频率和强度对皮下超声促渗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合进行促渗的超声频率和强度。最后,安排了经皮给药微系统的加工工艺流程并对其中的关键工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何俊[5](2017)在《透皮肽TD-34促进胰岛素经皮渗透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患者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效果并不佳,通常情况下,患者是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存在的风险性较高,胰岛素经皮给药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但是胰岛素类生物大分子药物由于其分子量大、亲水性强,很难透过皮肤进入血液达到治疗作用,传统的促渗方法例如使用化学促渗剂以及一些物理促渗方法例如离子导入、微针等都有不可避免的缺点,例如容易对皮肤造成刺激性,需要专门的设备,费用昂贵等。2006年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研究者通过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到一条多肽序列(TD-1),这条多肽可以通过物理共混的方式促进胰岛素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2013年常明明等人在TD-1的基础上,对其序列进行了优化,筛选出一条多肽(TD-34),其与胰岛素共混后的体内降血糖效果要优于TD-1,但是TD-34促进胰岛素透皮进入血液循环的作用机理还没有阐明清楚。本研究从TD-34与胰岛素的相互作用以及TD-34对皮肤的作用两方面对其促渗机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将新型阳离子子环肽TD-34(ACSSKKSKHCG,两个半胱氨酸形成二硫键)与胰岛素共混后涂于一型糖尿病大鼠的腹部皮肤,可以在8小时内持续降低其血糖至初始值的26%,然而单独给药胰岛素或者单独给药TD-34却没有降血糖效果,说明是由于TD-34促进了胰岛素的透皮从而起到了降血糖效果。TD-34显着促进FITC标记的胰岛素向角质层更深层渗透,FITC标记的TD-34的渗透途径主要是通过毛囊途径。荧光光谱显示TD-34在溶液中可以与胰岛素的疏水性残基相互作用,加入TD-34后,胰岛素溶液的Zeta电位显着提高。ATR-FTIR结果显示TD-34对于皮肤角质层的脂质没有显着作用,但是TD-34溶液处理8小时后,角质层角蛋白的酰胺II峰向低波数位移,说明TD-34改变了角蛋白的二级结构,使其从致密的α螺旋向更疏松的β-折叠和无规卷曲转变。TD-34的加入显着提高了HaCaT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摄取量。加入TD-34并没有提高胰岛素在皮肤匀浆液中的稳定性,也没有提高胰岛素的皮肤-介质分配系数。超滤法研究TD-34的加入对胰岛素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TD-34并没有显着改变胰岛素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皮肤刺激性结果表明连续给药TD-34一周后,皮肤的损伤状况并不明显。使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作为模型,MTT法研究TD-34的细胞毒性,结果发现TD-34的IC50值约为7.6mg/mL,对皮肤未显示毒性。
彭炳新,林华庆,帅方舟,黄乾峰[6](2017)在《物理技术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目的:为加强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微针""驻极体""离子导入""经皮给药系统""促渗""Microneedle""Electret""Inotophoresis""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1年1月-2017年2月在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物理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84篇,其中有效文献65篇。常用的单一物理技术促渗方法有微针、驻极体、离子、超声、电致孔、激光、磁场导入、热穿孔。其中,微针经皮给药适用于大分子药物(如皮肤渗透率较低的多肽、蛋白质和疫苗等);微针的针体长度、形状以及硬度、针壁厚度、载药量、滞留时间和体内降解问题是今后重点的研究对象。驻极体对离子型药物和非离子型药物都有良好的透皮促渗作用,但对离子型药物效果更佳;国内对于驻极体促渗的实验研究少,目前其临床应用无相关报道。离子导入、电致孔促渗在中药中的运用较热门,适用于电离性能较好的小分子药物(如胰岛素),但依赖带电装置及能量的特点导致推广受限。离子导入适用于慢性疾病如癌症和糖尿病的治疗;今后研究重点在于明确导入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超声导入主要适用于水溶性好的药物(如多肽和蛋白质);加强系统的安全性研究以及空化作用的机制研究、改善装置设计缺陷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利用激光破坏表皮的屏障作用促进药物经皮吸收,在医药领域应用前景良好。目前磁场导入与热穿孔技术促渗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今后的重点是加强这两者的机制、优化装置性能研究以及解决安全性问题。两种或多种物理技术的联用尽管能大大提高药物经皮透过率,但制作的复杂性和高成本是亟需突破的难题。
蒋艳[7](2014)在《中药透皮制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中药透皮制剂主要有传统的膏药、搽剂、涂膜剂、巴布剂等,同时近年来也有很多关于中药透皮给药新剂型及技术的研究,其中包括骨架型贴片、膜控型贴片、微乳、脂质体、包合物、前体药物与低共融物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有关中药透皮给药新剂型及技术的相关研究及报道。
苗兴旺[8](2012)在《物理方法促进胰岛素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胰岛素经皮吸收制剂是一种理想的胰岛素给药方式,但由于皮肤角质层的阻力、胰岛素分子在皮肤中的累积等因素限制了胰岛素的经皮给药。方法本文介绍了微针、电致孔、超声导入、离子导入等物理方法促进胰岛素经皮吸收实验研究进展。结果研究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胰岛素透皮吸收物理促渗技术。结论随着对上述新技术、新方法实验研究的深入,物理促渗技术必将为胰岛素透皮吸收制剂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滕海峰,李津明,王双霞,李鑫,单寅鑫,莫长涛,谭家玉[9](2011)在《电致孔-离子导入技术对胰岛素经皮给药促渗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大鼠的离体皮肤为皮肤模型,采用电致孔-离子导入联合物理促渗新技术,进行体外经皮导入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方法:以胰岛素为实验药物,采用经皮被动扩散方法,分别考察人体、家兔、小鼠、大鼠离体皮肤的透皮速率,从而进行皮肤模型的筛选;在预实验的基础上,选择pH值分别为4.0、6.0、7.4的三种渗透介质,采用离子导入法,考察渗透介质对胰岛素经皮渗透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渗透介质最适pH;应用电致孔-离子导入并用、电致孔、离子导入技术,在生理pH7.4、阴极转运条件下,对胰岛素的经皮渗透量进行考察,并与胰岛素的被动扩散经皮给药进行比较。结果:胰岛素对人体、家兔、小鼠、大鼠皮肤的透皮速率分别为0.78±0.03×10-1u/cm2·h、2.25±0.18×10-1u/cm2·h、2.02±0.19×10-1u/cm2·h、1.12±0.14×10-1u/cm2·h;在pH值分别为4.0、6.0、7.4的三种渗透介质中,胰岛素的经皮渗透速率分别为18.28±1.06×10-1u/cm2·h、9.42±0.29×10-1u/cm2·h、8.66±0.40×10-1u/cm2·h;采用电致孔-离子导入并用、离子导入、电致孔技术对胰岛素经皮促渗时,胰岛素的渗透速率分别达到19.63±6.37×10-1u/cm2·h、8.66±0.40×10-1u/cm2·h、1.83±0.07×10-1u/cm2·h。结论:电致孔-离子导入并用技术能够显着地促进生物大分子体外经皮给药的渗透速率。
张建华[10](2010)在《经皮给药新型高分子基质及乳酸酯促透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压敏胶作为经皮给药系统中较为理想的经皮释放用胶粘剂基质,往往既要起到药物及促透剂等的载体或储库作用,还要兼具使经皮给药系统紧密地粘附于皮肤表面的压敏粘附作用,是经皮给药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高分子压敏胶的多层次性结构,比如结构单元组成、分子链长短和形态、侧链、聚集态结构、交联网络结构等,对粘附性以及药物的负载、释放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其结构的调控非常重要。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RAFT)为合成具有特定多层次性结构和功能的高分子压敏胶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RAFT设计和调控聚合物压敏胶多层次性结构、研究压敏胶多层次性结构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和对药物释放调控作用是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之一。本文首先以咔唑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水相法合成了一系列咔唑基RAFT试剂N-咔唑二硫代甲酸苄基酯、N-咔唑二硫代甲酸α-甲基苄基酯、N-咔唑二硫代甲酸异丙苯酯、N-咔唑二硫代甲酸异丁基酯以及二硫化双(N-咔唑硫代甲酰)中间体,并以此中间体为基础进一步合成了N-咔唑二硫代甲酸异丁腈酯和N-咔唑二硫代甲酸腈基戊酸两种RAFT试剂,研究了它们对自由基聚合的调控作用,并选定性能比较好的N-咔唑二硫代甲酸异丁腈酯为RAFT试剂,分别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为软单体,以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苯乙烯为硬单体,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改性单体,合成了不同结构的两嵌段或三嵌段丙烯酸酯类嵌段共聚物压敏胶。并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核磁等手段对嵌段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还考察了上述压敏胶的初粘力、180°剥离、持粘力等力学性能。以布洛芬、烟酸甲酯和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考察了这些压敏胶的结构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和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RAFT聚合合成的嵌段聚合物压敏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压敏胶的结构变化对药物释放具有显着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RAFT聚合调控压敏胶的结构实现对药物释放的调控。本文还以γ-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对聚乙烯醇进行化学交联改性,制备了一系列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涂膜基质,采用粘度计、红外、光散射、扫描电镜、差热量热等方法研究了杂化凝胶涂膜基质的结构性能,并进行了拉力测试、水蒸汽渗透以及溶胀性能测试,在体考察了杂化膜的使用舒适度和刺激反应;还以布洛芬和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考察了该涂膜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涂膜基质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经皮给药基质材料。使用化学促透剂是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有效手段,寻找性能优良的促透剂仍是经皮给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乳酸酯,并以布洛芬、水杨酸、地塞米松和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在丙二醇的药物饱和溶液以及亲水性和疏水性压敏胶基质中,考察了该系列乳酸酯对上述药物经皮渗透的促进效率,结果表明乳酸酯的促透效果与乳酸酯的脂肪醇半族碳原子数以及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其中乳酸癸酯和乳酸十二酯具有较好的经皮给药促透作用。
二、胰岛素通过电致孔的经皮传输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胰岛素通过电致孔的经皮传输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物理方法促进盐酸青藤碱的经皮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青藤碱及其盐酸盐 |
1.1.1 理化性质 |
1.1.2 药理活性 |
1.1.3 制剂研究 |
1.2 经皮给药系统 |
1.2.1 皮肤结构与功能 |
1.2.2 药物经皮给药过程 |
1.2.3 经皮给药的影响因素 |
1.2.4 经皮给药促渗方法 |
1.3 物理促渗方法 |
1.3.1 离子导入法 |
1.3.2 电致孔法 |
1.3.3 超声法 |
1.4 立题依据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SN和SNH经皮渗透性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药品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SN的制备 |
2.2.2 离体皮肤的制备 |
2.2.3 HPLC定量分析方法 |
2.2.4 表观溶解度测定 |
2.2.5 油水分配系数(Log P)测定 |
2.2.6 不同溶剂系统稳定性考察 |
2.2.7 皮肤匀浆中稳定性考察 |
2.2.8 皮肤结合性考察 |
2.2.9 药物饱和溶液体外渗透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N的制备与表征 |
2.3.2 HPLC定量分析方法 |
2.3.3 表观溶解度测定 |
2.3.4 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
2.3.5 不同溶剂系统稳定性考察 |
2.3.6 皮肤匀浆中稳定性考察 |
2.3.7 皮肤结合性考察 |
2.3.8 经皮渗透动力学 |
2.4 本章小结 |
3 电致孔法促进SNH体外经皮渗透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药品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离体皮肤的制备 |
3.2.2 EP体外促渗实验 |
3.2.3 动物皮肤考察 |
3.2.4 EP施加方式考察 |
3.2.5 EP电压参数考察 |
3.2.6 EP施加时间考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动物皮肤考察 |
3.3.2 EP施加方式考察 |
3.3.3 EP电压参数考察 |
3.3.4 EP施加时间考察 |
3.4 本章小结 |
4 超声法促进SNH体外经皮渗透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药品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离体皮肤的制备 |
4.2.2 超声体外促渗实验 |
4.2.3 动物模型考察 |
4.2.4 US耦合剂考察 |
4.2.5 US频率与功率考察 |
4.2.6 US时间与占空比考察 |
4.2.7 EP与US协同促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动物皮肤考察 |
4.3.2 US耦合剂考察 |
4.3.3 US频率与功率考察 |
4.3.4 US时间与占空比考察 |
4.3.5 EP与US协同促渗 |
4.4 本章小结 |
5 物理方法促进SNH在体经皮渗透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药品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皮肤和肌肉中SNH含量测定 |
5.2.2 EP在体促渗实验 |
5.2.3 US在体促渗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致孔在体促渗实验 |
5.3.2 超声在体促渗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英文缩写词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经皮给药制剂促透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经皮吸收途径 |
2 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因素 |
3 药物经皮给药促透策略 |
3.1 物理促透方法 |
3.1.1 离子导入法 |
3.1.2 电穿孔法 |
3.1.3 超声导入法 |
3.1.4 微针 |
3.2 化学促透方法 |
3.2.1 化学促透剂的分类 |
3.2.2 化学促透机理 |
3.2.3 化学渗透促进剂的一般特性 |
3.3 药剂学促透方法 |
3.3.1 脂质体透皮促透技术 |
3.3.2传递体促透技术 |
3.3.3醇质体 |
3.3.4 微乳技术 |
3.4 促透方法联用 |
4 挑战和展望 |
4.1 挑战 |
4.2 展望 |
(3)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对SD大鼠体外透皮实验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1.1.1 透皮给药系统的意义 |
1.1.2 皮肤屏障与药物渗透 |
1.1.2.1 皮肤结构 |
1.1.2.2 药物渗透影响因素 |
1.1.3 透皮给药技术 |
1.1.3.1 化学技术 |
1.1.3.1.1 微乳 |
1.1.3.1.2 囊泡 |
1.1.3.1.3 纳米颗粒 |
1.1.3.2 物理技术 |
1.1.3.2.1 离子导入法 |
1.1.3.2.2 电致孔 |
1.1.3.2.3 超声波 |
1.1.3.2.4 微针 |
1.1.3.2.5 纳米微针 |
1.2 双氯芬酸钠的应用研究进展 |
2 实验研究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实验动物 |
2.2 实验地点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双氯芬酸钠 HPLC 测定方法 |
2.3.1.1 色谱条件 |
2.3.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3.2 体外透皮实验 |
2.3.2.1 皮肤标本的制备 |
2.3.2.2 扩散池实验 |
2.3.2.2.1 空白对照组 |
2.3.2.2.2 离子导入组 |
2.3.2.2.3 纳米微针组 |
2.3.2.3 药物累计渗透量和透皮速率 |
2.3.2.4 统计学分析 |
2.3.2.5 大鼠腹部皮肤病理切片制备 |
2.4 实验结果 |
2.4.1 双氯芬酸钠凝胶HPLC标准曲线方程 |
2.4.2 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吸光度的测量 |
2.4.3 不同时间段累计渗透量 |
2.4.4 组实验拟合方程直线回归图 |
2.4.5 大鼠皮肤病理切片图像观察 |
2.5 讨论 |
2.5.1 皮肤屏障功能 |
2.5.2 双氯芬酸钠作为渗透药物的依据 |
2.5.3 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的比较 |
2.5.4 本实验存在的局限性 |
2.6 结论 |
3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微针和超声促渗给药微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声波促渗的研究趋势和现状 |
1.2.2 微针技术的研究趋势和现状 |
1.2.3 经皮给药联合技术的研究趋势和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微针透皮给药过程建模分析 |
2.1 引言 |
2.2 微针阵列透皮给药过程建模与分析 |
2.2.1 透皮给药过程模型和近似限元分析法 |
2.2.2 表征移动界面位置的方程 |
2.2.3 表征药物溶液移动速度的方程 |
2.2.4 表征皮肤组织和药物溶液中物质运输的方程 |
2.2.5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2.2.6 传输模型参数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移动界面分析 |
2.3.2 药物溶液移动速度分析 |
2.3.3 药物溶液移动界面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容式微超声传感器的分析与设计 |
3.1 电容式微超声传感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 静力分析 |
3.3 模态分析 |
3.4 塌陷电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空化效应的仿真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超声促渗过程的简化 |
4.3 超声空化气泡运动方程的建立 |
4.4 仿真分析 |
4.4.1 超声频率的影响 |
4.4.2 超声强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微针和超声促渗的给药微系统的工艺设计 |
5.1 引言 |
5.2 透皮给药微系统的加工工艺 |
5.2.1 微针加工工艺 |
5.2.2 电容式微超声传感器的加工工艺 |
5.2.3 基于微针和超声波给药的复合结构加工工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5)透皮肽TD-34促进胰岛素经皮渗透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胰岛素及其经皮给药 |
1.1.1 糖尿病概述 |
1.1.2 胰岛素 |
1.1.3 经皮给药 |
1.1.4 胰岛素经皮给药研究进展 |
1.2 经皮促渗肽 |
1.2.1 经皮促渗肽的种类 |
1.2.2 经皮促渗肽的促渗方式 |
1.2.3 经皮促渗肽的促渗机理 |
1.3 促渗剂促渗机理的研究方法 |
1.3.1 ATR-FTIR |
1.3.2 DSC |
1.3.3 X射线粉末衍射 |
1.3.4 拉曼光谱 |
1.3.5 电子自旋共振法 |
1.3.6 荧光分析法 |
1.4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
1.5 本课题提出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2 体内实验和体外透皮实验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溶液的配制 |
2.2.2 SD大鼠糖尿病模型建立方法 |
2.2.3 TD-34 体内经皮促渗实验 |
2.2.4 离体皮肤的制备 |
2.2.5 TD-34 促进胰岛素透皮以及TD-34 在皮肤中分布实验 |
2.2.6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麻醉剂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
2.3.2 TD-34 体内经皮促渗实验 |
2.3.3 TD-34 促进胰岛素透皮实验 |
2.3.4 TD-34 在皮肤中分布实验 |
2.4 小结 |
3 TD-34 与胰岛素的相互作用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溶液的配制 |
3.2.2 胰岛素的HPLC分析方法 |
3.2.3 TD-34 与胰岛素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法) |
3.2.4 胰岛素加TD-34 溶液的Zeta电位 |
3.2.5 TD-34 对胰岛素在大鼠皮肤匀浆液中稳定性的影响 |
3.2.6 TD-34 对胰岛素聚集状态的影响 |
3.2.7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D-34 与胰岛素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法) |
3.3.2 胰岛素加TD-34 溶液的Zeta电位 |
3.3.3 TD-34 对胰岛素在大鼠皮肤匀浆液中稳定性的影响 |
3.3.4 TD-34 对胰岛素聚集状态的影响 |
3.4 小结 |
4 TD-34 对皮肤的作用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药品与试剂 |
4.1.3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溶液的配制 |
4.2.2 胰岛素的HPLC分析方法 |
4.2.3 TD-34 对大鼠皮肤的作用:ATR-FTIR |
4.2.4 TD-34 对大鼠皮肤的作用:SEM |
4.2.5 TD-34 对胰岛素在皮肤-介质分配性的影响 |
4.2.6 细胞培养 |
4.2.7 TD-34 对HaCaT细胞摄取胰岛素的影响 |
4.2.8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D-34 对大鼠皮肤的作用:ATR-FTIR |
4.3.2 TD-34 对大鼠皮肤的作用:SEM |
4.3.3 TD-34 对胰岛素在皮肤-介质分配性的影响 |
4.3.4 TD-34 对HaCaT细胞摄取胰岛素的影响 |
4.4 小结 |
5 TD-34 的皮肤刺激性及细胞毒性 |
5.1 仪器与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药品与试剂 |
5.1.3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溶液的配制 |
5.2.2 TD-34 的皮肤刺激性研究 |
5.2.3 细胞培养 |
5.2.4 TD-34 的皮肤细胞毒性研究 |
5.2.5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D-34 的皮肤刺激性研究 |
5.3.2 TD-34 的皮肤细胞毒性研究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表 |
附录B 论文中柱形图对应数据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物理技术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针技术 |
1.1 微针的概念及促渗机制 |
1.2 微针促渗在TDDS中的实验研究 |
1.3 微针促渗在TDDS中的临床应用 |
1.4 微针促渗在TDDS中的优缺点及今后研究重点 |
2 驻极体促渗技术 |
2.1 驻极体的概念及促渗机制 |
2.2 驻极体促渗在TDDS中的实验研究 |
2.3 驻极体促渗在TDDS中的临床应用 |
2.4 驻极体促渗在TDDS中的优缺点及今后研究重点 |
3 离子导入技术 |
3.1 离子导入技术的概念及促渗机制 |
3.2 离子导入促渗在TDDS中的实验研究 |
3.3 离子导入促渗在TDDS中的临床应用 |
3.4 离子导入促渗在TDDS中的优缺点及今后研究重点 |
4 超声导入技术 |
4.1 超声导入的概念及促渗机制 |
4.2 超声导入促渗在TDDS中的实验研究 |
4.3 超声导入促渗在TDDS中的临床应用 |
4.4 超声导入促渗在TDDS中的优缺点及今后研究重点 |
5 电致孔技术 |
5.1 电致孔技术的概念及促渗机制 |
5.2 电致孔促渗在TDDS中的实验研究 |
5.3 电致孔促渗在TDDS中的临床应用 |
5.4 电致孔促渗在TDDS中的优缺点及今后研究重点 |
6 激光技术 |
6.1 激光技术的概念及其促渗机制 |
6.2 激光技术促渗在TDDS中的实验研究 |
6.3 激光技术促渗在TDDS中的临床应用 |
6.4 激光技术促渗在TDDS中的优缺点及今后研究重点 |
7 磁场导入与热穿孔技术 |
8 促渗方法的协同作用 |
8.1 联合促渗在TDDS中的实验研究 |
8.2 联合促渗在TDDS中的临床应用 |
8.3 联合促渗的优缺点及今后研究重点 |
9 结语 |
(7)中药透皮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剂学方法 |
1.1 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 |
1.2 微乳技术 |
1.3 脂质体技术 |
1.4 纳米粒 |
2 物理学方法 |
2.1 超声促渗法 |
2.2 离子导入法 |
2.3 电致孔技术 |
2.4 微针透皮释药新技术 |
2.5 穴位给药 |
3 化学方法 |
4 展望 |
(8)物理方法促进胰岛素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针 |
2 电致孔 |
3 超声介导 |
4 离子导入 |
5 联合物理方法 |
6 其他方法 |
(9)电致孔-离子导入技术对胰岛素经皮给药促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和材料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2.1 实验动物皮肤模型的筛选 |
2.1.1 透皮吸收扩散装置及皮肤处理 |
2.1.2 经皮渗透实验 |
2.2 渗透介质pH对渗透速率的影响 |
2.3 电致孔、离子导入促渗方法学研究 |
3 讨论 |
3.1 渗透介质pH对渗透速率的影响 |
3.2 离子导入的促渗机制 |
3.3 电致孔的促渗机制 |
3.4 电致孔-离子导入并用的促渗机制 |
4 结论 |
(10)经皮给药新型高分子基质及乳酸酯促透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经皮给药系统概述 |
2.2 药物透皮吸收的基础理论 |
2.2.1 皮肤的组织结构 |
2.2.2 皮肤的主要功能 |
2.2.3 药物通过皮肤的途径 |
2.2.4 药物在皮肤中的扩散 |
2.2.5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
2.3 经皮渗透的研究方法 |
2.3.1 体外经皮渗透的研究方法 |
2.3.2 体内经皮渗透的研究方法 |
2.4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方法 |
2.4.1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前体药物法 |
2.4.2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透皮吸收促进剂法 |
2.4.3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脂质体法 |
2.4.4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微乳法 |
2.4.5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纳米技术 |
2.4.6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超饱和溶液法 |
2.4.7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离子导入 |
2.4.8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电致孔 |
2.4.9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超声导入 |
2.4.10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微针 |
2.4.11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驻极体 |
2.4.12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超速微粉注射 |
2.4.13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激光 |
2.4.14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之压力短波促渗 |
2.5 经皮给药系统的类型与特点 |
2.5.1 储库型经皮给药系统 |
2.5.2 聚合物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 |
2.6 经皮给药系统用聚合物材料 |
2.6.1 经皮给药系统用背衬材料 |
2.6.2 经皮给药系统用控释膜材料 |
2.6.3 经皮给药系统用储库和骨架材料 |
2.6.4 经皮给药系统用储库和骨架材料 |
2.6.5 经皮给药系统用压敏胶材料 |
2.6.6 新型经皮给药用压敏胶及基质 |
2.7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 |
第三章 RAFT 试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原料的精制 |
3.2.3 RAFT 试剂的合成 |
3.2.4 RAFT 聚合 |
3.2.5 分析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咔唑二硫代甲酸钠(NaCBD)的制备 |
3.3.2 水相法制备RAFT 试剂 |
3.3.3 水相法合成的RAFT 试剂的表征 |
3.3.4 水相法制备RAFT 试剂的纯度的测量和计算 |
3.3.5 RAFT 试剂CYCBD 和CVCBD 的合成 |
3.3.6 中间体DTCD 及RAFT 试剂CYCBD 和CVCBD 的表征 |
3.3.7 RAFT 试剂的性能研究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结构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原料的精制 |
4.2.3 嵌段聚合物压敏胶的制备 |
4.2.4 嵌段聚合物分析与测试 |
4.2.5 压敏胶力学性能测试 |
4.2.6 药物从压敏胶释放或渗透试验 |
4.2.7 药物浓度的检测 |
4.2.8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嵌段聚合物压敏胶的合成与表征 |
4.3.2 单组份药物从嵌段聚合压敏胶中的释放 |
4.3.3 组方药物从嵌段聚合压敏胶中经膜释放 |
4.3.4 压敏胶结构对组方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涂膜剂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凝胶的制备 |
5.2.3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凝胶粘度的测定 |
5.2.4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凝胶90°剥离力的测定 |
5.2.5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机械性能的测定 |
5.2.6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溶胀性能的测试 |
5.2.7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水蒸汽渗透量测试 |
5.2.8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红外光谱检测 |
5.2.9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X-射线衍射的测定 |
5.2.10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
5.2.11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扫描电镜测试 |
5.2.12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体外经膜释放实验 |
5.2.13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凝胶的皮肤刺激性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凝胶的合成 |
5.3.2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凝胶的形态 |
5.3.3 GPTMS 对PVA-GPTMS 凝胶的黏性及膜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
5.3.4 GPTMS 用量对PVA-GPTMS 杂化膜的溶胀性能的影响 |
5.3.5 GPTMS 对PVA-GPTMS 杂化膜的水蒸气渗透性能的影响 |
5.3.6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5.3.7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结晶情况 |
5.3.8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表面形态 |
5.3.9 GPTMS 对PVA-GPTMS 杂化膜的中药物释放的影响 |
5.3.10 PVA-GPTMS 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乳酸酯对药物经皮渗透促进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乳酸酯促透剂的合成 |
6.2.3 乳酸酯对于药物经皮渗透促进效果的研究 |
6.2.4 药物浓度的检测 |
6.2.5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乳酸酯的合成和表征 |
6.3.2 在丙二醇溶液中乳酸酯对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 |
6.3.3 乳酸酯在聚合物压敏胶中对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胰岛素通过电致孔的经皮传输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物理方法促进盐酸青藤碱的经皮渗透研究[D]. 鄢森.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经皮给药制剂促透方法研究进展[J]. 董王明,江昌照,叶金翠,杨根生. 中国新药杂志, 2020(18)
- [3]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对SD大鼠体外透皮实验的对比研究[D]. 吉伟鑫.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2)
- [4]基于微针和超声促渗给药微系统的设计和分析[D]. 苗艳艳. 河南大学, 2019(01)
- [5]透皮肽TD-34促进胰岛素经皮渗透的机理研究[D]. 何俊.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9)
- [6]物理技术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J]. 彭炳新,林华庆,帅方舟,黄乾峰. 中国药房, 2017(31)
- [7]中药透皮制剂的研究进展[J]. 蒋艳. 海峡药学, 2014(02)
- [8]物理方法促进胰岛素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进展[J]. 苗兴旺.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1)
- [9]电致孔-离子导入技术对胰岛素经皮给药促渗作用的研究[J]. 滕海峰,李津明,王双霞,李鑫,单寅鑫,莫长涛,谭家玉. 黑龙江医药, 2011(05)
- [10]经皮给药新型高分子基质及乳酸酯促透作用的研究[D]. 张建华. 天津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