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人情物理”与“摹仿自然”——李渔与狄德罗戏剧真实观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瑾[1](2020)在《探析李渔和狄德罗戏剧理论的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渔和狄德罗分别在中西方的戏剧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二者提出的戏剧理论亦对后世的戏剧理论研究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鉴于此,文章拟分析李渔和狄德罗戏剧理论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为之后的戏剧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陆婧[2](2017)在《李渔与狄德罗的戏剧美学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渔和狄德罗分别是中西戏剧美学理论的主要代表。由于中西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二者在戏剧美学理论体系上的建构各树一帜。李渔与狄德罗在戏剧美学思想上有诸多相通之处,如真实观、戏剧结构以及戏剧表演要求等。二者的美学思想在相通之外亦同中有异。探寻二者在戏剧美学上的异同,对于当今的戏剧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永平[3](2013)在《李渔散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李渔散文为研究对象,共分八部分:引言部分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缘起和价值意义,国内外对李渔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第一章:介绍李渔的生平和注重个体、追求享乐,归宗道学、崇尚风流的人生思想。第二章:李渔的记叙散文。其人物传记主要是为时人作传,侧重以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山水游记,倾向于介绍世风民俗及抒发友情,很少纯粹的模山范水。咏物赋奇趣警拔,寓意深刻,构思新颖。第三章:李渔的尺牍文。尺牍的内容包括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对朋友关怀的诚挚谢意;对家庭生活的深切挂念。其风格坦诚直率,风趣诙谐。第四章:李渔的论说文。其史论文善于结合时代背景,核真求实的论述,并抒发自我的不平之感。风格上注重文眼、以文论史、变革体例;序跋文揭露社会丑恶现象、阐释文学观念、抒发亲友之情,简洁明了,构思巧妙。第五章:在晚明小品文的视野下谈《闲情偶寄》的创作特色。其题材新颖之处在于拓宽了散文的表现范围,并且创造性极强。文中采用笔记体的体例编排,形成了严密的叙述结构。艺术特色主要是闲适、风趣以及谈话体的运用。第六章:总结李渔的散文理论、散文成就及影响。阐述了散文注重创新立意,率性抒情,题材细化的理论,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在对散文题材的选择和革新,使用主观叙述,行文强调自我以及叙事方式的多样化。李渔是晚明小品文风的终结者,其散文对周作人、林语堂和当代生活随笔、饮食类散文影响深远。余论部分概括本论文的研究得失,并对本论题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李艳[4](2012)在《17至19世纪中欧戏剧理论比较》文中研究表明17至19世纪,中欧戏剧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它们在戏剧的通俗性和真实性以及戏剧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了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创作理念;文化的差异、文学表现方式的特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中欧戏剧未来的交往和对话提供了很好的延展空间。
赵海霞[5](2010)在《李渔文化活动及观念考论》文中认为李渔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涉及领域广泛、成果甚丰,在文艺创作、编辑出版、文学批评、园林建筑、女子教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李渔亦儒亦商,亦雅亦俗,虽终年托钵,却享受着各种欢娱;他向往才人韵士,却又干谒游走;他视小说戏曲为末技,却又有大量作品传世。作为一介布衣的李渔,在当时是妇孺皆知,而对他的评价却毁誉并存。李渔自身的丰富、矛盾、多元,让对他的研究也成为常讲常新的命题。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在大文化观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李渔文化活动、思想观念的内在质素,逼近本真,释放李渔的光彩。本文从李渔的生平入手,在前人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上,用多视觉的方法及宏观观照的大文化观来研究李渔,结合史学、接受美学、传播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系统梳理、综合研究李渔的文化活动及其观念。运用“文化、文献、文本”交错融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具体问题逐一探讨,以着重展示李渔文化实践的艺术精神及美学意蕴。接受美学、传播学等方法的使用,彰显出李渔的出版理念及读者观。尤其是对李渔编辑思想、李渔女子教育思想及女性读者的发掘,很有新意。全文共分为八章,另设绪论和结语。第一章,结合李渔的生平对其思想观念的形成进行了梳理,认为李渔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期、发展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第二章主要围绕李渔的创作活动展开。通过对李渔小说、戏曲、戏曲理论等作品的版本及其内容的追索考察,可以看出,《十二楼》和《闲情偶寄》受欢迎的程度要高一些,而《无声戏》由于在当时被禁毁等原因则稍逊一筹。而《合锦回文传》当为李渔所作。《肉蒲团》是学界对李渔人品诟病的缘由之一,是否为李渔所作,或以为是,或以为非,均提出了详细的证据。通过考证,认同鲁迅“意想颇似李渔”的观点。第三章通过对李渔交游活动的分析,发现李渔交游面广泛,在他交往的各色人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大批文学艺术上的知己,他与丁耀亢、蒲松龄、张竹坡等人都曾谋面,他们互为知己,惺惺相惜。而其中在当时颇有才名的两位女性王端淑、黄媛介曾分别为李渔的两部戏曲《比目鱼》、《意中缘》写序,这是一个极为独特的现象。说明李渔读者面延及到女性群体,而且受到认可。第四章是对李渔编辑出版活动及其思想的考察。李渔是一位比较成功的编辑者、出版家,他以及他的书坊编辑出版的书籍可以说是车载船装。他思想敏锐,眼光独特,在力求创新、以读者为本、注重寓教于乐等理念的指导下,很注意创新,重视选题,也注重通过广告来扩大宣传,同时他还有维护版权的意识。他利用自己与学者名流的广泛联系,采取特约征稿与广告征稿结合的方式,不断推出诸多系列的品牌图书。此外,他还创记录地运用了五色套版叠印这种当时最先进的印刷技术。芥子园出版的书籍《芥子园画谱》等至今嘉惠后学。第五章是评点篇。李渔文学批评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闲情偶寄》和他写的序言,以及他评阅的戏曲和评点的小说中。他既肯定四大奇书,并且与《三国志通俗演义》、《金瓶梅》渊源很深。李渔在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即《四大奇书第一种》的问世,以及该书流传之始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认为《李笠翁批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是李渔晚年所评改的作品。虽有研究者指出李渔创作或评点《金瓶梅》,表明李渔是认同《金瓶梅》的,但他却并不是一味赞赏。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体现了李渔对“奇”的认同和尊崇。第六章从接受美学来透视李渔的审美观念及商业观。李渔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建树,其审美观念及商业观也很有特点。李渔极为关注作品的社会反响,在作品的结构、立意、叙述模式、遣词造句方面尤为用心,因之深受读者和观众喜爱。李渔还是一位审美意识很强的文化人。他的创作和生活中处处体现出他的美学思想。李渔认为尚奇求新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写奇人新事,而要在日常生活中挖掘。他还把儒家的文化观念和“仁政”的政治观念,移用到经商的指导原则上,企图以此构建一种新的商人精神和商业伦理。此外,李渔还注重对作品喜剧色彩的展现。第七章主要挖掘李渔的女性观。李渔关注女性,对女性进行审美观照。李渔既赞同男女的婚姻自主,却又以“红颜薄命”的古训为说辞,来安顿女子之心,以求得婚姻的稳定,但对“守节”持一种变通的态度。另外,李渔对女性的才能极为重视,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李渔对教育问题特别是女子教育也发表过不少独到的见解,认为女子也是可塑之才。第八章重点观照李渔及其作品的接受问题。明清时期禁书运动甚烈,李渔的作品也曾被禁毁过。虽然如此,李渔的作品仍然在国内受到关注,而且很早就传播到国外。李渔的作品在日本、英国、法国、美国、韩国、瑞士、丹麦、俄国、德国等国都有流传,被不同民族、肤色、语言的人们所喜爱和阅读。历来对李渔其人评价反差较大,而李渔却有着良好的心态,褒贬由他。在系统梳理李渔其人及其作品传播与接受的基础上,观照李渔与读者的互动以及其在文化活动中的自觉。
高源[6](2008)在《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渔是清初着名的戏剧理论家、作家和活动家,他的戏剧理论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最高水平。有关李渔戏剧理论的研究,在李渔研究中一直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本文从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发展史的角度,结合李渔自身情况,探讨了其整体戏剧观念形成原因,揭示了其理论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出发点,按照戏剧活动基本过程这一全新视角,对其戏剧理论进行了总体研究。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了李渔整体戏剧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的基本特征。中国古典戏剧艺术特别是戏剧理论的长期发展,为李渔戏剧理论的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由于对中国传统艺术形态的继承关系,“以曲为本位”的诗化戏剧理论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叶以后,大量文人的参与,在提高戏剧艺术和理论水平的同时,也使得创作中“案头化”的倾向日益严重。明代万历年间,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和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爆发了一场有关“情辞”和“音律”的大争论,影响深远。“汤沈之争”以后到李渔之前的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曲为本位”戏剧理论和“案头化”创作理念相博弈的历史,但这两者都忽略了戏剧艺术的独特性质,使戏剧艺术的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李渔多年的戏剧活动特别是舞台搬演经历,使其深知‘优人搬弄之三昧’,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使其能从剧作家、舞台搬演者和观众等多维视角观照戏剧艺术,逐步形成了其整体戏剧观念,并在自觉构建戏剧理论的强烈要求下,通过对自身创作经验的辨证总结和前人理论的批判继承,创造性地提出了“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和“设此种文字,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回答了“戏剧是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构建了戏剧文本创作理论(设此种文字)、舞台搬演理论(借优人说法)、观众接受理论(与大众齐听)所组成的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把握了戏剧的一般特性和基本规律,将“以曲为本位”的理论传统和“案头化”的创作理念推向了以“舞台搬演”为核心的综合化戏剧理论。从李渔开始,戏剧艺术才被真正视为一种综合艺术而进入中国理论家的理论建构之中。第二章,李渔的戏剧文本创作理论。李渔的文本创作理论将戏剧文本视为整个戏剧艺术的一部分,所以其有关结构、语言、音律、题材和情节的论述虽与前人有着明显地继承关系,但立论的角度和理论深度已大不相同。“结构第一”强调了从一次戏剧活动的起点来通盘考虑整个文本的艺术构思;语言论则基本上摆脱了前人在“文”与“俗”、“雅”与“俗”这一层面上的争论,而是立足于舞台搬演这一核心,完备地提出了“一贵一戒三重”,即“贵显浅”、“戒浮泛”和“重机趣”、“重宾白”、“重科诨”;在音律问题上,李渔主张语言和音律的和谐统一,音律的地位虽被李渔一再强调,却已不是其理论的侧重,“别解务头”的说法就集中反映了他的音律观;题材论则主要针对戏剧创作中的“虚幻不实”而造成的戏剧舞台搬演混乱,要求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并衍生出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情节论则以“新”释“奇”,合理地避开了“幻”的纠葛,完成了中国古典戏剧理论重要审美范畴由“奇”到“幻”到“新”的转化。第三章,李渔的舞台搬演理论。本文首先确定了“舞台搬演”在中国古典戏剧理论中的含义,并以明清传奇演出的主要团体——家班作为切入点,谈了三个方面:一是对戏剧文本的选择与改编,强调了由“场下文本”向“场上文本”转化的必要性,还集中论述了该如何实现由“场下文本”向“场上文本”的转化,使“舞台剧本”直接连结了文本创作和舞台搬演两个领域。二是对家伶的选择和教育,相对摆脱了“声色”的单一选择标准,主张“惟楚有才,惟晋用之”;强调家伶的培养要根据“天性”和“喉音”因材施教;注重对家伶戏剧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出“唱曲易有情”,将中国古典戏剧艺术的演唱技巧由“字”、“腔”、“气”,发展到“情”,主张四者的完美结合,并重视“说白”教育;看重家伶综合素质的培养,高度重视家伶的文化素质培养,主张“翰墨为上,丝竹次之,歌舞又次之”循序渐进的艺术教育方法。三是关注舞台演出的效果,在演出时间上主张“宜晦不宜明”,要求加强剧场的人工照明管理,论述了伶人舞台表演的“闺中之态”和“场上之态”转化关系。第四章,李渔的观众接受理论。他的观众意识全方位地渗透到其理论构建中,时刻牵动着李渔的理论之笔。一是敏感地把握到了接受群体的差别性,对观众的认知有了明显层次感,特别重视“不读书之妇人小儿”欣赏接受,同时主张满足不同接受群体的不同需要。二是高度重视戏剧艺术对观众的作用,主张“教化”和“娱乐”并重的戏剧功能观,提出了“重机趣”以摆脱道学气的说教,从而实现“教化”和“娱乐”两者的统一。三是重视观众在戏剧活动中的作用,认为戏剧艺术价值的最终实现离不开观众,把观众作为评判文本创作和舞台搬演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同时并不一味地迁就观众的好恶,重视观众素质对戏剧艺术发展的影响。最后是本文的结语,主要谈了四个方面:一是主要立足于李渔戏剧理论的自我表述,就学界长期争论的有关李渔戏剧理论和作品不一致的问题,谈了一点个人的意见,认为李渔的戏剧理论和戏剧作品存在“合而又离”特点,即某种程度的“背离性”,其理论有着相对独立的品格。二是谈了李渔的戏剧理论对其后中国古典近代戏剧艺术和理论发展的影响问题,认为李渔的戏剧理论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诗化传统和现实中“案头化”的创作倾向,在戏剧活动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清代“复古崇古”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三是有关李渔戏剧理论的当代价值和局限性,认为其理论暗合了戏剧艺术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特性,对我们当今社会如何搞好戏剧影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特别谈到了李渔所提倡的“文人墨客”参与戏剧活动的积极意义。同时,李渔戏剧理论的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其思想上的局限性、对地方戏的轻视态度和过分的技巧性追求等。四是将他戏剧观点与西方一些着名戏剧理论在同类问题上的阐述进行了比较,认为李渔的戏剧理论不仅是中国戏剧理论史上的骄傲,也应在世界戏剧理论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徐丽蓉,张蕾[7](2006)在《2004年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提出
徐丽蓉,张蕾[8](2006)在《2004年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指出
程丽蓉[9](2004)在《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在现代文学整体构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类型,小说及其研究一直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和相当大的比重。然而,综观数十年来的研究状况,在表面的繁华之下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仍是极其薄弱的学术暗区。主要体现在:1、小说理论研究与小说作家作品现象性研究严重失衡,这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小说研究和小说史研究的难以深化和缺乏关联性系统研究;2、小说理论的专门研究极为薄弱,多被纳入“文学思潮”整体研究之中,严重缺乏体系性和专门性;3、至今可见的为数不多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论着,或者只是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进行“史”的编程和描画,或者陷于对现代小说理论材料本身的归纳分析。从话语研究角度讲,已有的这些研究基本上仅仅只是对中国小说理论话语“本文”的研究。整体而言,这个领域的研究基本上仍处于“线性研究”和条块分割的零散状态——雅俗分割;传统渊源与国外来源的影响研究各自独立,或者仅见“影响”而严重忽视理论主体的自觉选择;拘于某人某派的小说理论清理,而未有“关系结构”研究及由此而来的整体感和历史感等等。这种状态显然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今文艺学发展的形势,也不能真正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很好地联系起来,为这个学科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开辟出一条新路。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小说理论长期以来被打入冷宫,一个关键原因就在其理论本身相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和西方小说理论的落后性和幼稚性,如果这块领域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对现代小说理论本身的清理和分析、解说,除了“史”的价值外,意义不大。但是,现代小说理论乃是处于古代与西方小说理论相交接的重要地带,在这里混杂着中西文化与文学观念交锋的印迹,因此它具有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和西方小说理论迥异的语境、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以及话语流通状态。显然,在这个领域研究中,关键的问题不在“说的是什么”,而在“谁在说”、“如何说”和“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因此,借鉴话语分析理论,从比较文学角度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弥补前述研究缺陷的重要途径。 本文的研究突破以往研究或仅止于“史”的线性勾画,或陷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资料中作分割、零散研究的局面,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抓住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中最重要的话语,展开纵横交错的“关系结构”研究,不仅关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本文”,而且更加重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包括话语说话人、受话人、语境以及话语交流沟通的条件、状况等。这有利于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其他领域的研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直接和间接地推进中国现代小说、小说史和小说家的研究工作,进而促进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着重探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中国传统小说理论话语和西方小说理论话语的深层互动关系,以及后二者的交融、转化如何在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的自主选择下生成新的小说理论话语,并深入探索这种交融、转化、生成的内在规律,由宏观而微观,注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关联性研究。本文的研究还十分注意彰显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的个体选择和阐述对西方小说理论话语的改造和变异作用,突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以利清除长期以来笼罩在这块领域头上的帽子—“西方小说理论的翻版”—对该领域研究的阻碍,不仅为该领域 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打下基础,而且有助于为当今学术界探索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论话语提供历史鉴证和解决思路。 全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论组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绪论部分在概述和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写作取向和主旨,对本文涉及的一些关键词,如“话语”、“对话”以及“权力”等,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第一章揭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总体性特征。第一、二节着重探讨‘说话人”的主体意识—现代精英意识和创造意识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生成中的作用,充分揭示说话人在中国现代多方对话场景中的主体性和决定性作用,突显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相对于中国古代、近代和西方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的区别性特征;第三节探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流通条件和 II状态,着力讨论大众传媒和现代文学制度对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影响,特别是团体控制、政治控制和商业控制对现代小说理论话语形成和变化的双重作用。 第二章清理、阐释中国现代小说理论重要话语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话语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着力在话语涵义的历史变迁中,揭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话语的现代化过程和状态。第一节以“雅”、“俗”、“大众化”为论述对象,考察这一组话语在现代的涵义变化及其原因,着重讨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对古代小说“通于俗”和“使俗通”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及其与“大众化”的关系,关注“雅”在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中的缺失现象及其成因,并试图匡正当今研究界存在的一些误解和混乱说法;第二节论析古代小说理论?
胡明宝[10](2004)在《“说人情物理”与“摹仿自然”——李渔与狄德罗戏剧真实观比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清代的李渔与法国的狄德罗是着名的戏剧家和理论家,他们都崇尚“真实”、“自然” 的戏剧作品 ,强调戏剧作品要描绘出真实、自然的场景,写出真实的情节、细节和人物。因此,二者的真实观有相同相似之处。但同中有异,李渔的“说人情物理”与狄德罗的“摹仿自然”含意不同;对真实性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对待戏剧的“虚”与“实”,艺术想象和加工的认识和看法上也有差异。他们的戏剧理论分别打上了东西方戏剧理论传统的深深烙印,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性特点。对他们的戏剧真实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他们戏剧理论的重要价值。
二、“说人情物理”与“摹仿自然”——李渔与狄德罗戏剧真实观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说人情物理”与“摹仿自然”——李渔与狄德罗戏剧真实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探析李渔和狄德罗戏剧理论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一、戏曲家生平及戏剧理论简述 |
(一)戏曲家生平 |
(二)戏剧理论简述 |
二、李渔的宾白语言及狄德罗的“情境说” |
(一)李渔的宾白语言 |
(二)狄德罗的“情境说” |
三、李渔和狄德罗戏剧理论差异的成因分析 |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
(二)自我定位的差异 |
(2)李渔与狄德罗的戏剧美学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追求戏剧的真实 |
二、戏剧结构 |
三、戏剧表演理论 |
(3)李渔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李渔的生平及思想述略 |
第一节 李渔的生平简介 |
第二节 李渔的思想述略 |
第二章 李渔的记叙文 |
第一节 自然活泼的山水游记 |
第二节 情真曲致的人物传记 |
第三节 奇趣警拔的咏物赋 |
第三章 李渔的尺牍文 |
第一节 尺牍的思想内蕴 |
第二节 尺牍的风格特点 |
第四章 李渔的论说文 |
第一节 直言锐气的史论文 |
第二节 简洁隽永的序跋文 |
第五章 在晚明小品文的视野下谈《闲情偶寄》的创作特色 |
第一节 《闲情偶寄》的题材和体例 |
第二节 《闲情偶寄》的艺术特色 |
第六章 李渔的散文理论、散文成就和影响 |
第一节 李渔的散文理论 |
第二节 李渔的散文成就 |
第三节 李渔散文的影响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17至19世纪中欧戏剧理论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李渔文化活动及观念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海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平篇 |
第一节 思想萌芽期 |
第二节 思想形成期 |
第三节 思想发展期 |
第四节 思想成熟期 |
第二章 创作篇 |
第一节 拟话本小说 |
一、《无声戏》的版本及其他 |
二、《十二楼》 |
第二节 长篇小说 |
一、《合锦回文传》 |
二、《肉蒲团》考辨 |
第三节 戏曲 |
一、创作传奇之起因 |
二、《笠翁十种曲》 |
三、小说与戏曲的改编 |
四、改写传奇 |
第四节 戏曲理论 |
一、《闲情偶寄》的写作 |
二、《闲情偶寄》的版本 |
第三章 交游篇 |
第一节 杭州友人 |
第二节 《凰求凤》与秦淮八艳 |
第三节 高朋满座 |
第四节 游秦陇 |
第五节 组建家班 以戏会友 |
第六节 女性友人 |
一、王端淑与《比目鱼》 |
二、黄媛介有缘《意中缘》 |
第四章 编辑出版篇 |
第一节 投身书坊 |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
二、居住地经济因素及编辑出版业的影响 |
(一) 杭州经济及书坊考 |
(二) 南京经济及书坊考 |
第二节 编辑出版成果考 |
第三节 编辑出版特色 |
第四节 编辑理念 |
第五章 评点篇 |
第一节 李渔与《三国志演义》 |
一、李渔为《三国志演义》作序 |
二、《李笠翁批阅三国志》 |
第二节 李渔与《金瓶梅》的关系 |
一、李渔与《金瓶梅》的作者问题 |
二、崇祯本及《金瓶梅》的其他版本 |
三、李渔与张竹坡 |
第三节 李渔的评点思想 |
第六章 商业及审美观篇 |
第一节 呼唤新型商业伦理 |
一、关注商业伦理的起因 |
二、对新型商业伦理的构建 |
第二节 尚奇意识 |
一、明清尚奇之风的新变及其对李渔的影响 |
二、尚奇观念的表现 |
三、"尚奇"与"入情"两个观念在作品中的和谐统一 |
第三节 关注日常审美 |
一、日常生活审美溯源 |
二、对作品的审美处理 |
三、喜剧特质的阐释 |
第七章 女性观篇 |
第一节 提倡情理兼顾 |
一、明清以来情理观的流变 |
二、作品中的情爱表现形式及其所反映的情理观 |
第二节 变通贞节观 |
一、明清贞节观念流变 |
二、李渔的贞节观 |
第三节 注重女子教育 |
第八章 接受与传播篇 |
第一节 李渔作品与明清禁书 |
一、明清禁书概说 |
二、李渔作品的被禁情况 |
第二节 李渔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及接受 |
第三节 李渔其人的接受 |
一、世人评价 毁誉天壤 |
二、转变观念 搏笑卖文 |
三、以才谋生 率真无机 |
四、好货好色 褒贬由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科研活动 |
(6)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李渔戏剧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二、本文主要的任务和使用的方法 |
第一章 李渔戏剧理论的形成及理论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发展背景 |
第二节 李渔的戏剧人生 |
第三节 自觉构建戏剧理论的强烈要求 |
第四节 李渔戏剧理论的基本特征 |
第二章 "设此种文字"——戏剧文本创作理论 |
第一节 论结构 |
第二节 论语言 |
第三节 论音律 |
第四节 论题材和情节 |
第三章 "借优人说法"——舞台搬演理论 |
第一节 论戏剧文本的选择与改编 |
第二节 论家伶的选择和教育 |
第三节 论舞台演出 |
第四章 "与大众齐听"——观众接受理论 |
第一节 论观众的组成 |
第二节 论戏剧对观众的作用 |
第三节 论观众在戏剧活动中的作用 |
结语 |
一、李渔戏剧理论的独立品格 |
二、李渔戏剧理论对中国清代古典戏剧艺术和理论发展的影响 |
三、李渔戏剧理论的当代价值和局限性 |
四、李渔戏剧理论在世界戏剧史中的地位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一节 精英专业化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二节 创造·模仿·戏拟 |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古代小说理论话语涅盘式转型 |
第一节 雅·俗·大众化 |
第二节 史性·哲性·科学性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西方小说理论话语:华魂·洋才 |
第一节 错位的选择 |
第二节 错位选择的合法性 |
第四章 微观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小说” |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三要素”说 |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小说叙述理论 |
第五章 张爱玲的“传奇”观:中国古代“常”与“奇”观念的现代转型 |
结语 |
部分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声明 |
后记 |
(10)“说人情物理”与“摹仿自然”——李渔与狄德罗戏剧真实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说人情物理”与“摹仿自然” |
二、“有虚有实”与“添枝加叶” |
四、“说人情物理”与“摹仿自然”——李渔与狄德罗戏剧真实观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探析李渔和狄德罗戏剧理论的差异[J]. 张瑾. 大观(论坛), 2020(03)
- [2]李渔与狄德罗的戏剧美学之比较[J]. 陆婧. 课外语文, 2017(10)
- [3]李渔散文研究[D]. 李永平. 闽南师范大学, 2013(06)
- [4]17至19世纪中欧戏剧理论比较[J]. 李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5]李渔文化活动及观念考论[D]. 赵海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6]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D]. 高源. 山东大学, 2008(02)
- [7]2004年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文索引[J]. 徐丽蓉,张蕾. 戏曲研究, 2006(02)
- [8]2004年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文索引[J]. 徐丽蓉,张蕾. 戏曲研究, 2006(02)
- [9]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D]. 程丽蓉. 四川大学, 2004(02)
- [10]“说人情物理”与“摹仿自然”——李渔与狄德罗戏剧真实观比较[J]. 胡明宝. 零陵学院学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