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动力数值模拟后处理一仿真动态系统软件包(论文文献综述)
王保刚[1](2010)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自治水下机器人仿真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海洋蕴藏着巨大的矿产资源以及它在军事、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人们日益把注意力投入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工具即各种水下机器人的研发上,作为水下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自治水下机器人,简称为AUV,因为其具有环境适应性强、活动范围大、使用方便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当今研究的热门领域。虚拟样机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模型的数字化设计方法,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它是多学科的一种融合,主要是以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理论为核心,并结合成熟的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基于图形的用户界面技术,模拟该机械系统在真实环境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并通过仿真分析,输出结果,通过对机械系统的不断优化,寻求最优设计方案。本文通过Pro/ENGINEER建立了AUV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ANSYS对AUV的重要零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根据建立好的三维实体模型,构建基于Pro/ENGINEER和ADAMS联合的AUV虚拟样机。为了AUV仿真分析的需要,建立了AUV的空间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AUV推进器的下水试验,对推进器的推力性能进行了辨识,并结合AUV水下受到的水动力、海流和其他外力作用,建立了AUV虚拟样机的受力模型。通过结合AUV虚拟样机和控制算法,构建了基于ADAMS和MATLAB/Simulink联合的交互式控制仿真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对AUV采取了经典PID控制仿真和自适应鲁棒控制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AUV所采取的控制算法的控制性能,同时也验证了本系统的可行性。通过构建AUV的虚拟样机,可以为物理样机的加工制造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建立联合ADAMS和MATLAB/Simulink的交互式仿真系统,可以为AUV的控制算法进行初步验证,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控制系统参数优化和性能预测。
杨莉玲[2](2009)在《液压盘式制动器建模与仿真分析》文中指出车辆主动安全性能是衡量安全性的主要指标,制动器是安全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因而对制动器的制动效能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制动器的制动性能及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制动器研究方法存在着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弊端,鉴于此,本文论述了采用虚拟环境平台对车辆制动性能仿真分析的重要性及国内外的研究概况,针对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的需要,研究了液压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提出了ADAMS/View与EASY5联合仿真的方案。介绍了制动系的工作原理和制动器的种类,对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力学分析。概括介绍了ADAMS/View与EASY5仿真软件在液压盘式制动器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联合仿真技术应用于液压盘式制动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ADAMS/View建立了制动器钳体部分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EASY5软件设计了盘式制动器的液压系统,基于ADAMS和EASY5建立了液压盘式制动器的联合仿真模型。根据标准要求的制动器性能试验方法设置了仿真条件,对该制动器的制动性能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并通过制动器性能台架试验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联合仿真建模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仿真数据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说明基于ADAMS和EASY5仿真平台对液压盘式制动器进行联合建模仿真,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针对液压盘式制动器的不同部分,使用各自的专业仿真工具建模和求解,真正实现复杂的机械、液压一体化系统的完整动态仿真,为此类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基于EASY5和ADAMS的联合建模以及对整个液压盘式制动器的机械—液压一体化系统的仿真分析研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联合仿真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万远扬[3](2007)在《水沙数学模型在线计算与仿真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开发公共平台性质的河流数学模型在线计算及可视化系统来实现洪水演进数值模拟对于防洪工程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开创性的通过结合河流数学模型与可视化前后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利用混合语言编程和JavaScript脚本以及PHP技术,成功地实现洪水演进计算模拟的在线计算过程。全文共分6章。第1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然后概述了河流水沙数学模型、可视化技术、在线计算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为什么要开展水沙数学模型在线计算以及主要技术路线。第2章完整地介绍了一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的建立:从基本方程及其离散到数值方法、有关关键问题处理,再到模型的数值试验、率定验证计算。第3章详细地介绍了数学模型在线计算的实现方法,包括的核心问题涉及到:动态数据访问技术、JavaScript脚本访问技术、动静态网页制作等。第4章介绍了模型前后处理及仿真开发,包括最主要的动态流场实现技术和三维漫游地形制作。第5章应用实例,结合本文所述内容,用一套实测资料对整个在线计算过程进行了演示。第6章为结论与展望,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郭丹[4](2006)在《基于现代设计技术的汽车高速轮胎试验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高速轮胎动态特性试验台是测量汽车轮胎在高速(250km/h)状态下各种性能参数的实验设备。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轮胎试验设备发展情况,采用现代设计技术对高速轮胎试验台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在确定一工位机械部件运动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以及机械动态设计实现试验台一工位整体机械结构的三维实体建模及动态仿真、人字架结构的运动数值仿真和转鼓的动态设计。 本文首先从试验台一工位的具体工作要求入手,提出了满足一工位各种运动要求的两种机构运动方案。通过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方案的机构简图,确定了较为理想的运动方案。在结构实现上,本文对一工位的重要机械部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Pro/Engineer Wildfire建立了试验台一工位各机械零部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Pro/E的运动仿真模块进行了各零部件的装配连接以及驱动方式的添加,实现了一工位整体机械结构的运动仿真;其次,基于静力学,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的二次开发语言APDL进行了ANSYS命令流的编制,建立了人字架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利用循环及分支语句提取了人字架侧倾运动过程中不同幅度的应力应变图象及重要位置的应力变化曲线图,实现了人字架结构的运动数值仿真;最后,通过ANSYS及Pro/MECHANICA对转鼓结构进行了动态设计,针对最初提出的几种转鼓结构方案分别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不同结构形式下转鼓的低阶模态和振型,比较后确定了转鼓的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结构参数对转鼓动态特性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合理的转鼓结构参数。
何亚银[5](2006)在《基于虚拟样机仿真的机构动平衡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机械不断向高速、轻质、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方向发展,这给机械系统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引出了机械动力学方面的新课题。计算机及其相应技术的发展为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系统数字仿真技术正以它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广泛运用到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中。 机构动平衡问题是机械动力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一般在研究机构动平衡问题时,大多是通过建立解析关系进行求解,这种方法比较适应于解决简单结构且仅含规则构件的机构动平衡问题,在平衡优化时要求优化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具有显式的解析关系。而基于仿真的方法可以更方便地解决诸如杆件截面形状不规则的复杂机构的动平衡问题,优化目标与优化变量不易得到显式解析关系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针对某真实动平衡实验系统,应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完成了机构动平衡仿真模型的建模。本文利用计算机仿真手段,设计了一种更为方便、实用的机构动平衡优化仿真流程,实现了基于仿真的机构动平衡的研究,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同时,考虑到实际构件的弹性和实物模型中振动量的测量,引入了柔体构件,做了含柔体的机构动平衡仿真。本文的这种分析方法不但可以起到趋势性预测的效果,还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仿真。这种方法为含有复杂构件的机构动平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求解途径,并对进一步的实验设计提供了指导。 针对现有动平衡的研究,均没有考虑转速与外载荷的影响,文章分别对考虑转速与外载的这两种情况作了研究与分析,得到了一些比较实用的结论。最后,还完成了动平衡机械系统模型与控制系统模型的联合仿真,体现了联合仿真的优点,为进一步更复杂的机电液联合仿真奠定了基础。
罗小峰[6](2003)在《长江口水流盐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长江口由于径流和潮流的相互消长,盐水入侵极其复杂。论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并运用现场实测资料,对长江口地区河床及动力特性及其对盐水入侵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了盐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 建立了潮汐河口平面二维、三维水流盐度数学模型,并开发了包括建模、计算和演示的完整数值模拟系统,在系统编制中提出了计算过程可视化概念。 运用平面二维水流盐度数学模型对包括杭州湾在内的长江口大模型进行模拟,验证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对整个长江口地区水流盐度进行了各种水情组合模拟计算,并与现场资料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从宏观上了解长江口地区盐水入侵的规律及影响的动力因素。通过拦门沙水域的盐度滩槽变化分析,得出拦门沙地区盐度随水流的扩散输移的一般规律。 利用三维斜压水流盐度数学模型对北槽区域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盐水入侵产生的斜压项和水面比降项在潮周期中的相对关系,并分析了斜压项对水流的作用。结合正在进行的航道治理工程,在模型中探讨了航道增深后对盐水入侵的影响。
二、水动力数值模拟后处理一仿真动态系统软件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动力数值模拟后处理一仿真动态系统软件包(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自治水下机器人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
1.2.1 水下机器人的分类 |
1.2.2 AUV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AUV的发展趋势 |
1.3 AUV控制仿真技术研究状况 |
1.4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AUV的虚拟样机建模 |
2.1 AUV虚拟样机建模方法 |
2.1.1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 |
2.1.2 ADAMS概述 |
2.1.3 基于ADAMS与Pro/ENGINEER联合建立虚拟样机模型 |
2.2 AUV虚拟样机初步 |
2.2.1 AUV结构的整体规划 |
2.2.2 AUV的三维实体建模 |
2.2.3 AUV高压舱的有限元分析 |
2.2.4 AUV的优化 |
2.2.5 AUV虚拟样机建立初步 |
3 AUV的数学仿真模型 |
3.1 坐标系 |
3.2 AUV的空间运动方程 |
3.2.1 AUV运动参数的定义 |
3.2.2 地面坐标系与载体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3.2.3 AUV在合力作用下的空间运动表达式 |
3.2.4 AUV的水动力 |
3.2.5 推进器的推力(矩)及推进器性能辨识 |
3.2.6 重力与浮力 |
3.2.7 AUV的空间运动方程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虚拟样机的AUV联合仿真系统的建立 |
4.1 ADAMS中AUV的受力模型 |
4.1.1 状态变量定义 |
4.1.2 AUV虚拟样机受力模型 |
4.2 AUV三个坐标轴方向的运动性能 |
4.2.1 AUV的纵向运动性能 |
4.2.2 AUV的垂向运动性能 |
4.3 联合控制仿真系统 |
4.3.1 MATLAB/Simulink简介 |
4.3.2 AUV的控制系统模型 |
4.4 基于联合仿真系统的AUV控制仿真 |
4.4.1 以经典PID为控制策略的空间定位仿真 |
4.4.2 以自适应鲁棒控制为控制策略的空间姿态控制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液压盘式制动器建模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制动器动力学特性建模 |
2.1 制动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
2.1.1 鼓式制动器 |
2.1.2 盘式制动器 |
2.2 盘式制动器的液压模型 |
2.2.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2.2.2 液压系统分析 |
2.3 盘式制动器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2.3.1 制动过程整车力学分析 |
2.3.2 制动器动力学模型参数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盘式制动器的液压模型与仿真分析 |
3.1 MSC.EASY5软件简介 |
3.1.1 MSC.EASY5仿真软件介绍 |
3.1.2 MSC.EASY5仿真软件组成及应用 |
3.2 基于MSC.EASY5的盘式制动器液压模型 |
3.2.1 盘式制动器的数学模型 |
3.2.2 盘式制动器的液压模型 |
3.2.3 液压模型的参数配置 |
3.3 制动器液压模型的仿真分析 |
3.3.1 液压模型稳态分析 |
3.3.2 仿真分析 |
3.4 模型的理论验证 |
3.4.1 理论计算 |
3.4.2 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动器的动力学模型与仿真分析 |
4.1 ADAMS软件简介 |
4.1.1 MSC.ADAMS软件介绍 |
4.1.2 MSC.ADAMS软件主要模块概述 |
4.1.3 ADAMS软件的特点 |
4.2 盘式制动器的CAD模型 |
4.2.1 CAD模型的建模思想 |
4.2.2 液压盘式制动器的CAD模型 |
4.3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1 CAD模型的导入与约束添加 |
4.3.2 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动力学参数 |
4.4 MSC.ADAMS与MSC.EASY5的联合仿真 |
4.4.1 联合仿真方案设计 |
4.4.2 MSC.EASY5中连接模块的设置 |
4.4.3 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动器制动性能台架试验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系统介绍 |
5.2.1 试验方法介绍 |
5.2.2 试验台架系统设计 |
5.2.3 试验台主要测量仪器 |
5.2.4 数据采集系统 |
5.3 制动器台架性能试验 |
5.3.1 试验步骤及试验数据的整理 |
5.3.2 联合仿真模型试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3)水沙数学模型在线计算与仿真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水沙数学模型 |
1.2.2 可视化及仿真技术 |
1.2.3 在线计算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系统开发方法 |
1.3.3 主要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基本方程及其离散 |
2.1.1 Preissmann 四点差分格式介绍 |
2.1.2 水流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2.1.3 泥沙方程的离散及求解 |
2.2 计算边始条件的确立 |
2.3 几个关键问题的处理 |
2.4 计算流程图 |
2.5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
2.5.1 数值试验——定常流 |
2.5.2 水槽试验——Van Rijn 水槽试验 |
2.5.3 天然河道计算——下荆江藕池至监利河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沙数学模型在线计算的初步实现 |
3.1 在线计算有关概念简介 |
3.1.1 JavaScript 脚本 |
3.1.2 PHP 语言 |
3.2 在线计算的实现 |
3.3 在线计算关键技术1——动态数据访问方式 |
3.3.1 数据访问的基本概念 |
3.3.2 客户端的动态数据访问技术 |
3.3.3 服务器端的动态数据访问技术 |
3.3.4 传统动态数据访问处理方法 |
3.3.5 PHP 实现动态数据访问 |
3.4 在线计算关键技术2——模块化动态链接库 |
3.4.1 动态链接库介绍 |
3.4.2 模块化动态链接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沙模型仿真系统的初步开发 |
4.1 二维地形与动态流场的显示系统 |
4.1.1 准备问题 |
4.1.2 二维地形绘制 |
4.1.3 流场的动态模拟 |
4.1.4 动画的完成 |
4.1.5 实例演示 |
4.2 VB+OPENGL 三维地形显示 |
4.2.1 VB+OpenGL 嵌套编程概述 |
4.2.2 三维可视化实现过程 |
4.2.3 三维地形的绘制 |
4.2.4 实时可视化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实例——下荆江藕池至监利河段水沙数学模型在线计算系统 |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
(4)基于现代设计技术的汽车高速轮胎试验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与目的 |
1.2 现代设计方法概述 |
1.2.1 传统设计的特点 |
1.2.2 现代设计方法 |
1.3 CAD/CAE技术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1 整体方案的确定 |
1.4.2 机械结构的研究 |
2 高速轮胎试验机-工位的运动仿真 |
2.1 机械设计自动化软件Pro/ENGIEER简介 |
2.2 运动仿真概述 |
2.2.1 运动仿真的特点 |
2.2.2 运动仿真方案的创建 |
2.3 通过Pro/E实现-工位的运动仿真 |
2.3.1 建立-工位的整体三维图 |
2.3.2 工位-的运动仿真 |
3 人字架结构的运动数值仿真 |
3.1 有限元法 |
3.1.1 有限元法概述 |
3.1.2 有限元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
3.3 ANSYS二次开发工具-APDL语言 |
3.3.1 什么是APDL |
3.3.2 APDL的特点 |
3.3.3 APDL编程 |
3.4 人字架结构的运动数值仿真 |
3.4.1 人字架结构的基本情况 |
3.4.2 人字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具体情况 |
3.4.3 仿真参数的选取 |
3.4.4 人字架运动仿真的ANSYS命令流文件的实现 |
3.4.5 人字架侧倾运动数值仿真结果 |
3.4.6 仿真曲线分析 |
4 转鼓结构的动力学研究 |
4.1 动力学分析简介 |
4.1.1 动力学分析概述 |
4.1.2 结构模态分析 |
4.1.3 结构振动特性-固有频率和主振型 |
4.1.4 结构模态分析的有限元法 |
4.2 用ANSYS进行动力分析 |
4.3 用Pro/MECHANICA进行动力分析 |
4.4 转鼓的动态研究 |
4.4.1 动态设计方法的确定 |
4.4.2 转鼓结构形式的选定 |
4.4.3 转鼓各设计参数的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
4.4.4 转鼓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虚拟样机仿真的机构动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机构动平衡及其仿真技术现状 |
1.2.1 刚性机构的动平衡 |
1.2.2 弹性机构的动平衡 |
1.2.3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仿真的机构动平衡相关基础 |
2.1 引言 |
2.2 机构动平衡基本理论 |
2.2.1 机构振动力及其平衡 |
2.2.2 通路定理与最小配重数 |
2.2.3 机构振动力矩平衡 |
2.2.4 机构输入扭矩的平衡 |
2.3 柔性体系统基础理论 |
2.3.1 柔性多体系统坐标系 |
2.3.2 相对变形场的描述 |
2.3.3 变形体上任一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
2.4 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简介 |
2.4.1 ADAMS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
2.4.2 ADAMS的运动学或动力学仿真 |
2.4.3 仿真结果后处理 |
2.4.4 ADAMS的优化分析 |
2.4.5 ADAMS中施加载荷的方法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仿真的机构综合动力平衡 |
3.1 引言 |
3.2 基于仿真的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数据转换 |
3.2.2 弹性体的导入及其合理使用 |
3.3 基于仿真的机构动平衡优化方法的研究 |
3.3.1 基于仿真的动平衡方法 |
3.3.2 优化目标选取 |
3.3.3 优化算法 |
3.3.4 机构动平衡优化设计流程 |
3.3.5 动平衡试验台优化分析过程 |
3.4 含柔体构件机构动平衡仿真 |
3.4.1 轴承座网格划分与材料属性 |
3.4.2 柔性体轴承座导入系统中 |
3.4.3 平衡块不同位置时各点的加速度 |
3.5 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曲柄转速和机构所受外载时的动平衡 |
4.1 引言 |
4.2 不同转速时机构的动平衡 |
4.2.1 以振动力Fbs为优化指标 |
4.2.2 以振动力矩Ms为优化目标 |
4.2.3 以Df为优化指标 |
4.3 考虑外加负载时机构动平衡 |
4.4 小结 |
第五章 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 |
5.1 引言 |
5.2 ADAMS/Controls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 |
5.2.1 Matlab/Simulink简介 |
5.2.2 ADAMS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 |
5.3 ADAMS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设计流程 |
5.4 联合仿真实现 |
5.4.1 确定输入输出变量和输入函数 |
5.4.2 确定ADAMS/Controls与Matlab软件的接口设置 |
5.4.3 控制系统协同仿真模型的建立 |
5.4.4 系统的联合仿真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长江口水流盐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盐水入侵概述 |
1.2 研究长江口盐水入侵的重要性 |
1.2.1 自然条件变化对盐水入侵的影响 |
1.2.2 人类活动对盐水入侵的影响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二章 长江口盐水入侵研究现状 |
2.1 概述 |
2.2 长江口盐水入侵研究 |
2.2.1 盐水入侵基本问题 |
2.2.2 盐水入侵分析 |
2.2.3 工程问题研究 |
2.2.4 北支盐水倒灌 |
2.3 长江口盐水入侵数学模型研究 |
2.3.1 一维盐度模型 |
2.3.2 平面二维盐度模型 |
2.3.3 垂向二维盐度模型 |
2.3.4 三维盐度模型 |
2.4 总结与展望 |
第三章 长江口盐水入侵分析 |
3.1 长江口动力特性 |
3.1.1 长江口概述 |
3.1.2 径流 |
3.1.3 潮流 |
3.1.4 风浪 |
3.1.5 口外盐度 |
3.2 长江口盐水入侵 |
3.2.1 概述 |
3.2.2 盐度随时间的变化 |
3.2.3 盐度随空间的变化 |
3.3 综述 |
第四章 潮汐河口水流盐度基本方程及数值模拟 |
4.1 潮汐河口水流盐度基本方程组 |
4.2 平面二维水流盐度数学模型 |
4.2.1 平面二维基本方程组 |
4.2.2 定解条件 |
4.2.3 数值求解 |
4.3 二维水流盐度数学模型 |
4.3.1 笛卡尔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组 |
4.3.2 σ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组 |
4.3.3 紊流闭合模型 |
4.3.4 边界条件 |
4.3.5 数值求解 |
4.4 方程点评 |
4.5 模型应用技术及参数选取 |
4.5.1 动边界处理 |
4.5.2 底摩阻系数 |
4.5.3 水流紊动粘性系数 |
4.5.4 盐度紊动扩散系数 |
4.5.5 三维垂向分层 |
第五章 潮汐河口水流盐度数值模拟系统 |
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5.2 系统开发基本原理及功能 |
5.2.1 基本思想 |
5.2.2 开发工具 |
5.2.3 系统功能 |
5.3 系统编制的关键技术 |
5.3.1 数据结构表达 |
5.3.2 图形处理 |
5.3.3 动画演示 |
5.3.4 打印 |
5.4 小结 |
5.4.1 系统特点 |
5.4.2 系统局限性及展望 |
第六章 长江口水流盐度数值模拟 |
6.1 长江口杭州湾模型 |
6.1.1 模型范围及走向 |
6.1.2 模型参数 |
6.1.3 模型验证 |
6.2 径流和潮流对盐水入侵的影响 |
6.2.1 水文条件 |
6.2.2 初步分析 |
6.3 拦门沙地区盐水入侵规律 |
6.4 北槽地区三维模型 |
6.4.1 模型范围及参数 |
6.4.2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6.4.3 模型验证 |
6.4.4 垂向分层方法的探讨 |
6.5 盐度对水流的作用 |
6.6 航道增深对盐水入侵的影响 |
6.6.1 动力条件及模拟方案 |
6.6.2 流速变化 |
6.6.3 盐度变化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结语 |
7.2 展望 |
附图 |
致谢 |
四、水动力数值模拟后处理一仿真动态系统软件包(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自治水下机器人仿真系统研究[D]. 王保刚.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 [2]液压盘式制动器建模与仿真分析[D]. 杨莉玲.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
- [3]水沙数学模型在线计算与仿真系统开发[D]. 万远扬. 长江科学院, 2007(03)
- [4]基于现代设计技术的汽车高速轮胎试验台的研究[D]. 郭丹. 沈阳工业大学, 2006(10)
- [5]基于虚拟样机仿真的机构动平衡研究[D]. 何亚银.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7)
- [6]长江口水流盐度数值模拟[D]. 罗小峰.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