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占巴本草考证

蒙药占巴本草考证

一、蒙药占巴的本草考证(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娟[1](2020)在《蜀葵子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提出蜀葵(Althaea rosea(Linn.)Cavan.),是锦葵科(Malvaceae)蜀葵属直立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和分布于中国河南、河北、甘肃、新疆、四川等地,为中国传统的少数民族药,在维吾尔族、白族、佤族、纳西族等均有使用。根有清热解毒,排脓利尿之功;子可治尿路结石,小便不利;花可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蜀葵主要包含黄酮类、酚酸类、甾类、苯丙素类、糖类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蜀葵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抑菌,抗抑郁,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本研究旨在对蜀葵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建立蜀葵子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为进一步制定蜀葵子的质量标准及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蜀葵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本实验采用聚酰胺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与MS、LC-MS、NMR等多种鉴定方法,对蜀葵子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共鉴定出11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8个酚酸类化合物,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维采宁-1(1)、夏佛塔苷(2)。9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丙酸(3)、3-甲氧基-4羟基苯丙酸(4)、对羟基苯乙醇(5)、3,4-二甲氧基苯甲酸(6)、丁香酸(7)、N-乙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酰胺(8)、对羟基苯甲酸(9)、香草酸(10)。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为3-吡啶羧酸(11)。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第二部分:蜀葵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首先,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蜀葵子建立相应的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Agilent Pursuit 5 C18(4.6×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A相)-体积分数为0.2%磷酸水溶液(B相),梯度洗脱(0~30 min、10%~45%A,30~32 min、45%~10%A,32~40 min、10%~10%A),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结果15批不同产地的蜀葵子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有较小差距,并且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生成了蜀葵子药材的对照指纹图谱,共有10个色谱峰,各色谱峰的分离度较好,符合指纹图谱检测要求,可作为鉴别蜀葵子药材的主要依据,所建立的蜀葵子指纹图谱可用于蜀葵子药材品种鉴别和质量评价。其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蜀葵子中两种黄酮苷类成分含量。以维采宁-1、夏佛塔苷为对照品(两种化合物均为本实验从蜀葵子中提取,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面积归一法测得其纯度均大于98.0%);色谱条件:Agilent Pursuit 5 C18(4.6×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相)-体积分数为0.1%甲酸水溶液(B相),梯度洗脱(0~8 min、30%~32%A,8~20 min、32%~34%A,20~21 min、34%~30%A,21~30 min、30%~30%A),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72nm,柱温为30℃。维采宁-1在0.0195~0.234μg(r=0.9998)、夏佛塔苷在0.0653~1.632μg(r=0.9998)的线性关系良好;维采宁-1和夏佛塔苷的重复性(n=6)RSD分别为1.79%、1.92%;精密度(n=6)RSD分别为0.27%、0.19%;稳定性(n=6)RSD分别为1.00%、0.60%;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51%(RSD=1.03%)、100.55%(RSD=0.55%);维采宁-1含量在0.072%~0.111%之间,夏佛塔苷含量在0.044%~0.068%之间。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可应用于蜀葵子含量测定,为更有效的控制蜀葵子质量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蜀葵子提供了参考。

邬卫东,杨来秀,成日青,苏柯萌,温爱平,李敏[2](2019)在《蒙药材蜀葵花总黄酮的定性定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蜀葵花的薄层鉴别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紫云英苷,采用三氯化铝-醋酸盐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显色条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的方法来评价蜀葵花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薄层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最佳显色条件为:HAC-NaAc缓冲液2mL,AlCl3 4mL,反应时间20 min.其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28%。蜀葵花总黄酮对DPPH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七批蜀葵花药材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吴皓东,李燕,王莹,周晓英[3](2018)在《柱前衍生化HPLC测定蜀葵子脂肪油中5种脂肪酸含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用HPLC测定蜀葵子脂肪油中脂肪酸的含量。方法以2-溴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三乙醇胺为相转移催化剂,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44 nm,以甲醇∶水(93.5∶6.5)为流动相等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9 ml/min,同时测定5种脂肪酸,建立蜀葵子脂肪油中脂肪酸含量测定的方法。结果α-亚麻酸线性范围为0.0075~0.077μg(r=0.9999),亚油酸为0.212~2.125μg(r=0.9998),棕榈酸为0.135~1.354μg(r=0.9996);油酸为0.117~1.175μg(r=0.9996),硬脂酸为0.0406~0.406μg(r=0.9999)。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82%、101.73%、97.82%、101%和102.26%,RSD值分别为1.28%、1.16%、0.99%、1.09%和1.75%。结论该法稳定性、重现性好,定量准确,可作为蜀葵子脂肪油中脂肪酸的含量测定。

于沛侠[4](2018)在《基于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蜀葵病毒病害》文中认为蜀葵是全球广泛种植的花卉,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抗逆性强,蜀葵病毒病害的发生给蜀葵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明确蜀葵病毒病害的种类和变异进化是蜀葵病毒病害的防治工作的基础。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病毒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性,能对已知未知的病毒进行测定。本研究通过小RNA深度测序检测了表现花叶脉明症状的蜀葵的病毒病害。通过小RNA的拼接得到contigs,再通过比对分析,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得到3种病毒,分别是锦葵脉明病毒(Mala vein cleaning virus,MVC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1种新的RNA病毒,暂命名为蜀葵病毒1号(Althaea rosea virus 1,ArV1)。锦葵脉明病毒是马铃薯Y病毒属成员之一,发现该病毒已久,但目前还未有全序列的报道。利用7对引物和RACE技术得到全基因组全长9530 nt,5’ UTR包含205 nt,3’ UTR包含290 nt,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共3010个氨基酸。核苷酸同源分析,MVCV与 Plum pox virus 相似度最高为 61.1%,与 Sweetpotato mild mottle virus 的相似度最低,为 41.2%;核苷酸系统进化分析得出,MVCV 与 Plum pox virus、Sweet potato virus G、Sweet potato virus 2聚为一簇,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同源分析得出,MVCV与Plum pox virus的一致性最高达60.4%,与Sweetpotato mild mottle virus的相似度最低为26.3%;氨基酸进化分析得出,MVCV 与 Euphorbia ringspot virus、Tobacco vein mottling virus、Yam mosaic virus、Pokeweed mosaic virus、Potato virus A 5 个病毒聚为一簇,其中与最近的是 Euphorbia ringspot virus,与 Sweetpotato mild mottle virus 相距最远。将得的MVCV病毒全长和2651条contigs进行比对,得到共有97条contigs相对均匀的分布在MVCV全基因组上。通过极性分析来自MVCV的vsiRNA,两者差异不大接近1:1,正义链与负义链所占比例分别为51%和49%。5’碱基偏好性A/U大于G/C。1500 nt-1800 nt和5100 nt-5400 nt的位置出现siRNA的出现的次数较多,其中5100 nt-5400 nt处siRNA的数量超过50000条,而且大部分来自正义链。蜀葵病毒1号全长15516nt,是正义单链RNA病毒,具有长线形病毒属成员的基因组特点,有9个的开放阅读框(ORF),经推导其编码分别编码1a、1b、p7、HSP70h、CPh、CPm、CP、p20和p21。核苷酸同源性分析,与Tobacco virus 1相似度最高为69.1%,其次是Mint virus 1相似度61.8%。核苷酸系统进化分析得出ArV1与Tobacco virus 1和Mint virus 1聚为一簇。用长线形病毒科成员与ArV1病毒的HSP70h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相似度最低的是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 4 为 11.3%,最高是Tobacco virus 1为80.4%,其中与长线形病毒属病毒的同源性为32.1%-80.4%;系统进化分析得到ArV1与Tobacco virus 1和Mint virus 1聚为一簇,亲缘关系最近的是Tobacco virus 1。ArV1病毒全长与2651条contigs进行比对,得到了 195条contigs比对上ArV1病毒序列。sRNA的正义链占59.28%,负义链占40.72%。长度为18-24 nt小RNA的5’碱基偏好性各不相同,siRNA的5’端以“A”出现次数最多。热点区域集中在3个区域,特别是14500 nt-14800 nt,产生13500条小RNA。西瓜花叶病毒是马铃薯Y病毒属成员之一,从蜀葵上扩增得到WMV-Tg全长10026nt。核苷酸同源性分析,与WMV-Tg与其他WMV基因组全序列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83.3%-90.2%,与韩国人参分离物WMV-Pg的相似度最高,为90.2%;与韩国的西瓜分离的WMV-Buan22014相似度最低为83.3%;从系统进化关系可以看出WMV-Tg与WMV-Pg,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的一致性在90.7%-95.8%,与韩国人参分离物WMV-Pg的一致性最高达95.8%;氨基酸系统进化关系与WMV-Pg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亲缘关系最近。将得到的2561个contigs中87条contigs可以与WMV-Tg全序列匹配。18-24 nt visRNA 的数量分别是 1584、2345、7491、76619、43437、1876和167条。WMV-Tg来源的sRNA的极性分布比例较近1:1。小RNA5’端碱基有一个特点U/A占的比例最高。这与植物中产生miRNA5’碱基偏好性一致的,均表现出对A/U碱基有一定的偏好性。WMV的小RNA特异的序列在7000-9000范围内聚集特别多,而其他区域较少。

孟和毕力格,红艳,包金花,包晓华[5](2018)在《蒙药材蜀葵花的研究概况》文中认为蒙药材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eac rosea(L.)Cav)的干燥花。蒙医临床上具有清热,利尿,利水,固精,止血等功能;主治尿闭,肾热,膀胱热,水肿,滑精,月经过多等作用。本论文对蜀葵花的蒙医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对本药材的综合利用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赵海亮[6](2016)在《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进行的系统研究。中药基原品种的本草考证是本草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其学术渊源历史悠久。本文研究目的是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之学进行纵向的研究和总结,以全面梳理本草考证学术研究成果、揭示其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其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本草考证的学术研究方法以及继承典型学术人物的治学经验,为后世的本草考证学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该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承前启后的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历史分期方法、综合研究方法、典型分析方法和方法论研究方法,进行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历史分期是进行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历史分期可以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之间质的差别,呈现历史发展特点及规律。综合研究方法是在大量占有学术发展的历史材料基础上,通过纵向、横向多维度的系统分析、综合比较,揭示学术发展的成果、特征及其利弊。典型分析方法是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文献、人物及其成果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学术特征、利弊得失和学术规律,探讨治学经验。方法论研究方法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提炼、抽象和总结,有助于学术经验的总结和传承。研究结果:依据本草考证研究方法的不同,本文将整个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划为三个历史分期:(1)自梁代陶弘景撰写《本草经集注》至20世纪初赵燏黄《中国新本草图志》出版以前,是古代本草考证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人们采用文献学、文字学和实物观察等传统的考证方法,只能相对地考证药物基原品种的异同,而不能精确定位到具体植物(动物、矿物)的种名。(2)自20世纪初赵燏黄《中国新本草图志》出版至20世纪60年代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出版,是现代本草考证的初期阶段。在该阶段,本草考证研究引入了现代植物(动物、矿物)分类学方法,可以将药物基原品种精确定位到具体种名,中药材基原品种的现代本草考证初具规模。(3)自20世纪60年代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出版至今,是现代本草考证的成熟期阶段。在该阶段,学者采用学术方法论总结和理论思维等研究方法,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研究提升到了方法论总结和理论创新的高度,同时本草考证研究成果也得到了繁荣发展,其在本草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对本草考证学术史进行历史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本草考证在各个阶段的学术特征、利弊得失,并详细阐述了当代本草考证的学术发展特点和趋势。本文剖析了现代本草考证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人才后继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利用多学科方法不够充分、本草考证与制药产业和临床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并对学术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本文运用学术方法论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历代本草考证学者学术实践的提炼和升华,系统总结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思路,为本草考证学者提供可供遵循或参考的治学路径和操作方法。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基本思维过程包括药物特征信息的获取和药物基原品种的论证两大要素,本草考证的操作方法依据这两大纲领展开为多个条目。本草考证方法论的研究对于学术研究深度的提升、理论的总结和学术经验的传承有重压意义。通过对最具代表性的本草考证学者(包括现代本草考证之学奠基人赵燏黄先生和本草考证集大成者谢宗万先生)治学方法和学术成就的典型分析,认为他们在治学态度、知识结构、研究途径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值得后世学者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的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厘清了本草考证学术发展的历史阶段和演变规律,分析了各个阶段本草考证学术成果的特点和利弊得失,揭示了现代本草考证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通过方法论研究,总结提炼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剖析典型学术人物,总结了其优秀的治学经验和研究方法。本论文的研究为本草考证学术继承和发展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促进作用。

杨鹏元,韩凤兰[7](2011)在《药用植物蜀葵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药用植物蜀葵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蜀葵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宝音图,布日额,赵百岁[8](2003)在《蒙药占巴的本草考证》文中研究表明据调查考证,蒙医用的占巴主要来源于1科3属7种植物,但《内蒙古蒙药材标准》确定的正品只有其中的蜀葵Althaea rosea(L.)Cavan.、大花葵Malva sylvestris L.var.mauritiana L.和冬葵M.verticillata L.等3种。

宝音图,布日额,赵百岁[9](2002)在《蒙药占巴的本草考证》文中提出据调查考证 ,蒙医用占巴的主要来源于 1科 3属 7种植物 ,但《内蒙古蒙药材标准》确定的正品只有其中的蜀葵Althaearosea (L .)Cov、大花葵MalvasylvestrisL .var.mauritianaL .、冬葵M .verticillataL . 3种。

二、蒙药占巴的本草考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药占巴的本草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1)蜀葵子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蜀葵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1.1 蜀葵花的化学成分
        1.1.1.1 黄酮类成分
        1.1.1.2 有机酸类成分
        1.1.1.3 核苷类成分
        1.1.1.4 挥发性成分
        1.1.1.5 甾类
        1.1.1.6 其他
        1.1.2 蜀葵种子的化学成分
        1.1.3 蜀葵根茎叶的化学成分
    1.2 蜀葵药理研究进展
        1.2.1 镇痛抗炎作用
        1.2.2 抗抑郁作用
        1.2.3 对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1.2.4 其他作用
    1.3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第2章 蜀葵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前言
    2.1 分离与鉴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2 实验材料
        2.3.3 提取与分离流程
        2.3.4 化合物理化常数与波谱数据
第3章 蜀葵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前言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材料
    3.2 样品提取方法及检测条件的选择
        3.2.1 样品提取方法的选择
        3.2.1.1 提取溶剂的考察
        3.2.1.2 提取溶剂体积的考察
        3.2.1.3 提取时间的考察
        3.2.1.4 提取方法的考察
        3.2.1.5 样品提取条件的确定
        3.2.2 检测条件的选择
        3.2.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3.2.2.2 流动相的选择
        3.2.2.3 检测条件的确定
    3.3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3.3.1 色谱条件
        3.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3.4 线性关系的考察
        3.3.5 精密度实验
        3.3.6 稳定性实验
        3.3.7 重复性实验
        3.3.8 加样回收率实验
    3.4 蜀葵子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3.5 小结
第4章 蜀葵子指纹图谱研究
    前言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材料
    4.2 实验过程
        4.2.1 检测条件的选择
        4.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4.2.1.2 流动相的选择
        4.2.1.3 检测条件的确定
        4.2.2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4.2.2.1 色谱条件
        4.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2.4 精密度实验
        4.2.2.5 稳定性实验
        4.2.2.6 重复性实验
        4.2.3 指纹图谱的研究
        4.2.3.1 蜀葵子指纹图谱的测定
        4.2.3.2 蜀葵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参照物的选择
        4.3.2 方法学验证结果
        4.3.2.1 精密度考察结果
        4.3.2.2 重复性考察结果
        4.3.2.2 稳定性考察结果
    4.4 共有峰匹配数据
    4.5 共有指纹峰的确定
    4.6 相似度评价结果
    4.7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创新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蒙药材蜀葵花总黄酮的定性定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鉴别
    2.2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2.2.1 供试品溶液制备
        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2.2.3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4 显色条件的选择
        2.2.5 线性范围的考察
        2.2.6 精密度试验
        2.2.7 重复性试验
        2.2.8 稳定性试验
        2.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10 样品含量测定
    2.3 抗氧化性的研究
        2.3.1 DPPH溶液的制备
        2.3.2 样品溶液制备
        2.3.3 测定
3 讨论
    3.1 展开剂的选择
    3.2 薄层板及检出方法的选择
    3.3 薄层鉴别
    3.4 采用比色法对蜀葵花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时

(3)柱前衍生化HPLC测定蜀葵子脂肪油中5种脂肪酸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蜀葵子脂肪油的制备
    2.3 供试液的制备
        2.3.1 溶液的配制
        2.3.2 脂肪酸对照品的衍生化处理[7-8]
        2.3.3 样品衍生化处理方法[9]
    2.4 方法验证
        2.4.1 线性关系考察、定量限及检出限
        2.4.2 精密度
        2.4.3 稳定性
        2.4.4 重复性
        2.4.5 加标回收率
    2.5 样品测定
3 讨论

(4)基于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蜀葵病毒病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蜀葵的研究现状
    1.2 蜀葵的病害
        1.2.1 侵染蜀葵的主要病毒
        1.2.2 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idae)概况
        1.2.3 长线型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成员概况
2 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1 生物学检测法
    2.2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2.3 血清学检测法
    2.4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2.4.1 dsRNA电泳技术
        2.4.2 RT-PCR
        2.4.3 核酸杂交技术(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2.4.4 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
        2.4.5 DNA微阵列技术(DNA microarray)
    2.5 第二代(Next generation sequening,NGS)测序检测法
        2.5.1 基于小RNA深度测序技术检测植物病毒
    2.6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2.6.1 技术路线
        2.6.2 研究内容
3 材料与方法
    3.1 病样的收集与保存
    3.2 试剂与缓冲液
    3.3 方法
        3.3.0 疑似感病蜀葵叶片dsRNA的提取
        3.3.1 RT-PCR检测
        3.3.2 RACE-RT-PCR(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T-PCR)
        3.3.3 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
        3.3.4 巢氏PCR
    3.4 电泳
    3.5 PCR产物割胶回收
    3.6 连接
    3.7 转化
    3.8 筛选重组质粒
    3.9 鉴定重组质粒
    3.10 测序和序列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小RNA深度测序结果
    4.2 锦葵脉明病毒、西瓜花叶病毒和蜀葵病毒1号的筛查
    4.3 MVCV-Tg病毒全序列的扩增和结构分析
        4.3.1 MVCV-Tg病毒全序列的扩增
        4.3.2 MVCV-Tg基因组结构分析
        4.3.3 MVCV-Tg核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4.3.4 MVCV-Tg基因组进化分析
        4.3.5 MVCV-Tg氨基酸进化分析
        4.3.6 MVCV-Tg来源小RNA分析
    4.4 蜀葵上新病毒全序列的扩增和结构分析
        4.4.1 蜀葵病毒1号基因组全序列扩增
        4.4.2 蜀葵病毒1号基因组结构分析
        4.4.3 蜀葵病毒1号基因组和HSP70h氨基酸进化分析
        4.4.4 蜀葵病毒1号来源的siRNA分析结果
    4.5 西瓜花叶病毒的全序列扩增和结构分析
        4.5.1 西瓜花叶病毒基因组克隆和序列分析
        4.5.2 西瓜花叶病毒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4.5.3 西瓜花叶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
        4.5.4 西瓜花叶病毒来源的小RNA数据分析
5 讨论和结论
    5.1 关于蜀葵小RNA测序总RNA提取问题
    5.2 锦葵脉明病毒分类地位和小RNA分析的初步研究
    5.3 蜀葵病毒1号分类地位和小RNA分析的初步研究
    5.4 西瓜花叶病毒分类地位和小RNA分析的初步研究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A: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实验设备
附录B: 本试验所用的化学试剂
附录C: 本试验所用分子生物学试剂
附录D: 本试验所用的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致谢

(5)蒙药材蜀葵花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蒙医临床应用
2 化学成分
3 药理研究概况[17, 23]
4 种植研究概况[22-23]
5 小结

(6)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本草、本草考证、本草考证学术史
        1.1 本草的定义
        1.2 本草考证的定义
        1.3 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总论
    1.1 本草考证学术史总体发展路径及其分期
    1.2 古代本草考证发展阶段
    1.3 现代本草考证发展初期
    1.4 现代本草考证发展成熟期
    1.5 现代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研究的特点
    1.6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之学科定位
第二章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的方法论研究
    2.1 本草考证的思维过程和两大要素
    2.2 药物特征信息的获取
    2.3 药物基原品种的论证
第三章 本草考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3.1 赵燏黄--现代本草考证之学的奠基人
    3.2 谢宗万--当代本草考证研究之集大成者
    3.3 各有特长的本草考证学术代表人物
第四章 结论
    4.1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4.2 现代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的特点
    4.3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目前存在的问题
    4.4 对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发展的建议
第五章 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1 创新点
    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7)药用植物蜀葵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
    1.2 有机酸、酚酸类
    1.3 黏质、多糖及果胶
    1.4 天然色素
    1.5 其他成分
2 药理作用
    2.1 镇痛抗炎作用
    2.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3 抑菌活性
    2.4 抗雌激素作用
3 临床应用
4 前景展望

四、蒙药占巴的本草考证(论文参考文献)

  • [1]蜀葵子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D]. 杨慧娟. 中南民族大学, 2020(08)
  • [2]蒙药材蜀葵花总黄酮的定性定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邬卫东,杨来秀,成日青,苏柯萌,温爱平,李敏.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 [3]柱前衍生化HPLC测定蜀葵子脂肪油中5种脂肪酸含量[J]. 吴皓东,李燕,王莹,周晓英.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8(06)
  • [4]基于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蜀葵病毒病害[D]. 于沛侠.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4)
  • [5]蒙药材蜀葵花的研究概况[J]. 孟和毕力格,红艳,包金花,包晓华.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04)
  • [6]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D]. 赵海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药用植物蜀葵研究进展[J]. 杨鹏元,韩凤兰.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8)
  • [8]蒙药占巴的本草考证[J]. 宝音图,布日额,赵百岁. 中药材, 2003(02)
  • [9]蒙药占巴的本草考证[J]. 宝音图,布日额,赵百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2(06)

标签:;  ;  ;  ;  

蒙药占巴本草考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