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开发利用深层海水加工商品(论文文献综述)
傅美淇[1](2020)在《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舟山市被誉为“东海鱼仓”,周围的水体在自然环境中极佳,受冷热水流动和浅海大陆架汇聚的影响,诱饵非常丰富、状况良好。同时,舟山是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全国性新领域。因此,舟山在中国海水产品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水产品贸易竞争的激烈发展,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的发展一直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具有现实的现实意义,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对于促进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优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海水产品、贸易体系、价值链及产业集群的概念,又分别具体细分为海水产品、海水产品贸易体系、水产品价值链及水产品产业集群理论。第二部分通过介绍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历史,将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1970-1991)水产品贸易体系、中期(1992-2016)水产品贸易体系和自贸区(2017)成立后的海水产品贸易体系。根据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各个阶段的发展史,总结出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浙江省自贸区背景下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优化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从舟山海水贸易体系发展现状中发现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存在的问题,具体从海水产品加工企业、海水产品流通渠道、技术制约因素、水产品生产弊端及远洋渔业发展五方面详细论述。第四部分借鉴国内外国内外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经验,通过美国、韩国、日本的发展经验总结出国外发展经验启示;再通过山东及福建发展经验总结出国内发展经验启示。第五部分通过上述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发展经验启示,对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以达到优化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的目的。
候帅奇[2](2020)在《海水制浆及其黑液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工业用水大幅增加,工业废水也成为许多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水的有效利用及废水处理已成为我国工业持续发展的重点。而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海水利用成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制浆造纸、电力、石化等均属于大耗水工业,且已有部分领域应用海水,但多为冷却用水,海水利用率不高。另外,应用最广的海水淡化技术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难以处理与利用,并且制浆造纸同样会产生高盐废水。所以,本文以海水等高浓盐水为蒸煮介质,研究了麦秆的碱法制浆工艺,及海水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利用。首先,本文对麦秆的海水制浆工艺进行优化,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用碱量15%,液比1:5,最高反应温度155oC,升温及保温时间分别为90 min和30min。紧接着,探究了盐分对麦秆碱法制浆的作用机理,得出结论如下:盐分不利于脱木素反应的进行,若盐含量过高,脱木素反应会提前停止,且成浆组成及纤维分布也会受其影响。然后,本文对麦秆及杨木的海水制浆黑液进行性能研究。结论如下: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盐分,海水制浆会导致黑液灰分增加,固含量也随之增加,相较于淡水制浆,麦秆及杨木的黑液灰分分别增加1.88%及2.82%,且固含量分别增加1.79%及2.11%;同时,海水会使黑液粘度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性下降,且固含量越高影响越大,而当黑液温度较低(草浆<55oC,木浆<90oC)时,海水制浆黑液粘度始终低于淡水的,且固含量越高,温度越低,两种介质黑液的粘度差越大。最后,本文对黑液的资源化利用进行探究。结论如下:Ca(OH)2沉淀法除硅和Friedel’s盐法除氯均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脱除率均在70%以上),但因添加大量Ca(OH)2,近三分之一的碱木素被脱除;另外,利用黑液中碱木素的表面活性,成功制备出性能较好的水性液体防尘涂料,用于防尘固沙,组成配比如下:质量比(微晶纤维素:黑液:AKD乳液:CMC:PAE:H2O)=1.2:7.2:14.5:1:6:70,且添加了海水浆黑液的涂料比普通黑液的效果更好,能稳定固沙两周以上。
吴丹洁[3](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迈入21世纪,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方向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对丰富和深化海洋经济理论体系,对促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海洋强国都有重大意义。目前海洋资源开发已步入高效开发应用的时期。经济发展受到陆地资源缺口日益扩大、社会需求不减反增、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走向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为实现海洋经济展的新突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海陆再平衡是新时期深化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的战略需要。在新机遇、新挑战面前,探讨推进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论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综合运用产业经济、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海洋经济等相关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推理、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沿着理论阐释——现实分析与评价——路径选择的思路展开。本文核心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海洋经济研究进展,阐释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海洋经济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和“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文献梳理和述评,研究发现将海陆经济一体化与再平衡的研究较少,研究中存在着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结果导致目前理论研究滞后和不足,本论文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凝练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提炼、丰富和深化海洋经济理论体系。本论文阐释了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中蕴含的海陆再平衡战略思维:在以海带陆、陆海联动,陆海经济共同发展、良性循环的框架下,推动福建省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强化,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落实,海洋经济与内陆经济协同发展,海洋经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发展,推动海洋经济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扩大开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第二部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历程、现状描述,发展评价与实证研究。在分析了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同时提出福建省海陆统筹发展的评价模型,通过两个模型的对比评价分析,得出2010年以后,海陆经济逐渐呈现协调发展态势,海洋经济需要深度调整,通过海陆再平衡的战略思维,加强海陆联动,促进优质要素向海集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第三部分,以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系化的路径:融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深化合作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而言,论文实现了系列层面的创新。一是研究视角上,研究主要指出海陆再平衡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战略思维;二是理论框架上,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理论框架,在海陆联动、良性循环的框架下,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之间的要素有效流动与协同发展、海峡两岸合作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升级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借助并助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以全面协调、可持续、高质量的海洋经济发展态势,海洋经济迈向深化发展;三是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系化的路径与政策建议。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要融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深化合作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海洋高新技术人才,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的体系化政策建议。
张小娟[4](2019)在《深海功能浓缩液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深海功能浓缩液是首个以南海深层海水为原料,保留海水中有益于人体的矿物成分,无任何添加成分的矿物元素补充剂。对于国内保健品行业而言,深海功能浓缩液是一个新的具有传统保健功能的产品。通过对国内外新产品上市的研究成果和保健食品的市场研究的文献分析,总结得出新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依据:消费者参与对新产品上市有积极影响,国内保健食品的推广应结合互联网消费特点等,在已有的产品营销策划研究中,还未发现深层海水相关产品的研究。经数据搜集分析得到深海功能浓缩液所处健康保健品行业规模在日益增加,国外及台湾地区同类产品的市场推广如专家背书、与高端酒店合作、通过科技馆宣传等方法值得借鉴。本文结合产品实际讨论了产品的地域优势及竞争激烈、推广不易的劣势。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法,结合STP理论,确定了产品目标市场为中高收入的有保健品消费习惯的群体,产品应打造高端、科学严谨的形象。针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行为,结合当下互联网时代消费特点,运用6Ps营销组合理论制定了新产品的营销策略。根据AISAS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从线上线下销售结合、创新的体验活动和产品体验分享会等多方面阐述了产品营销策略。本研究为国内第一个南海深海水功能保健食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营销方案,为产品推广上市以及产品持续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
李为明[5](2014)在《“深层海水”对小鼠免疫力、耐受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生命有机体的不断探索,医学研究已从以往的整体、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并逐步向元素水平推进。众所周知,世界上所有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人同样由化学元素组成。元素组成了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还与人类生长、发育、疾病、衰老、死亡等整个生命代谢过程密切相关。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发现和人工合成的元素已达108种,海水中已经发现92种,在人体中发现的有50余种,与人体健康均密切相关。人类经过长期演变进化,体内各种元素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同时机体具备了调节这一平衡的功能。人体内各种元素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如一种微量元素缺乏,相关其它微量元素可能也缺乏;过多补充一种微量元素,相关其它微量元素跟不上,就会影响它们应有的作用。人体内某种微量元素不足或过量就可能会导致疾病,微量元素的平衡是机体保持健康最基本的条件。微量元素均衡问题在医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医和西医发展的基础上,未来“元素医学或元素平衡医学”将成为医学的主流。“深层海水(Deep Sea Water DSW)”一般是指距离海岸5千米、深度超过200米的海水,在这个深度的海水由于光线无法到达,具有水质稳定而洁净、低温、矿物质丰富而病原菌极少等特点,应用范围广泛。七十年代,美国科学家哈密尔顿等通过科学研究证实:人体血液与地壳中各元素的构成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人类通过饮食将周围环境中的化学元素摄入体内进行新陈代谢,使人体与环境中的化学元素保持着一种生态上的平衡。海纳百川,只有海水才是平衡整个地球上化学元素最珍贵的宝库。海水是为人类提供“平衡微量元素”的最好资源。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在开发利用海水资源,从保健到医疗,海水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如:1982年,海水保健品开始在法国市上销售。2004年美国通过了海水保健品FDA认证。在我国台湾,冠以“深层海水”为名的包装水市面上品种非常多。近年来,日本和韩国的科研人员利用深层海水对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以及特应性皮炎等展开了较多实验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利用深层海水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中,在我国南海海域获取海平面2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制备成“生理性深层海水(Physiological DeepSea Water,PDSW)”。探讨我国南海深层海水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深层海水对小鼠的疲劳耐受力及病理生理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是否能够促进小鼠创面愈合,从而为创面修复提供新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深层海水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生理性深层海水”的制备目的:制备可饮用的“生理性深层海水”并检测元素含量。方法:在我国南海海域,取距海岸5千米、海平面200米以下的海水,闭光运至昆明,室温闭光储存,经超微过滤后,用KDF(铜锌合金)除去海水中的重金属,反复冻融法浓缩并去除海水中多余的盐份,制备成“生理性深层海水”,用ICP-MS方法检测主要元素及其含量。结果:制备的深层海水盐度及渗透压接近生理盐水,富含多种元素,由于设备条件有限,仅检测了23种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含量明显比自来水多,特别是锌、硒、硼、锶、铜是自来水的8-1000倍。深层海水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极低,达到饮用水标准,对动物无毒害。结论:制备的我国南海海域深层海水是一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天然液体。第二部分“深层海水”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深层海水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即自来水(Tap Water Tw)对照组、45ppm (mg/mL)深层海水组、90ppm深层海水组。每组24只,均为雄性,自由喂养8周,观察深层海水对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CD4+、CD8+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血清细胞因子(IL-1、IL-2、IL-6)及免疫球蛋白(IgG, IgM, IgA)的影响。结果:深层海水组与自来水组相比较,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例、血清细胞因子(IL-1、IL-2)及免疫球蛋白(IgA、IgM)含量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IL-6及IgG含量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深层海水可增强小鼠机体的细胞、体液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第三部分“深层海水”对小鼠耐受力的影响目的:探讨“深层海水”对小鼠病理生理及耐受力的影响。方法:108只条件相同小鼠随机分成3组(A组服90ppm深层海水,B组服45ppm深层海水,C组服自来水,均自由饮用30天),每周称体重观察其变化,第31天时行耐缺氧实验、游泳耐力实验,断头采血,测定血细胞、肝肾功能、血清部分酶及乳酸浓度的变化,观察各脏器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三组小鼠体重、饮食量、饮水量无明显改变。A、B组比C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耐缺氧时间显着延长(P<0.05),耗氧量显着减少(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肌酶同工酶及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均显着降低(P<0.05),三组小鼠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显着性差异。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未发现异常。结论:深层海水具有明显增强小鼠的抗应激能力,减少运动后乳酸浓度,提高小鼠耐受力。深层海水改善部分酶的功能,保护组织细胞,但不会干扰正常小鼠的病理生理功能。第四部分“深层海水”对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目的:初步探讨深层海水对小鼠创面修复的作用,为创面修复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取4周龄昆明种雄性小鼠24只,分为实验组(深层海水)12只和对照组(自来水)12只,分别喂养14天并计算饮水饮食量,第15天在小鼠背部建立1xlcm2面积创面,术后仍以深层海水和自来水喂养,检测其创面愈合速度,术后第3、5、7天取创缘组织,行创面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两组小鼠饮食饮水总量无明显差别,术后3天,深层海水组小鼠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天后,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自来水组,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观察:深层海水组与自来水组比较,新生的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增多,炎细胞浸润较少,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结论:深层海水可以促进小鼠创面愈合,缩短小鼠创面愈合时间。
何珊[6](2012)在《海洋深层水对代谢综合征预防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陆地资源的有限性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世界各大经济强国对资源探索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转向海洋。海洋是一座资源宝库,它不但拥有大量的矿藏、能源,同时还拥有其它众多的宝贵资源,海洋深层水(deep-sea water, DSW)正是其中之一。DSW作为一种新的天然资源正在受到世人的瞩目。DSW通常是指阳光照射不到,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约200m以深的海水。研究表明,DSW具有不少有别于海洋表层水(surface-sea water, SSW)的优良性质,如低温恒定性、矿物元素丰富且稳定及无菌清洁性等特性。药理研究表明,DSW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预防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预防和治疗肥胖病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治疗皮肤病,调节免疫系统及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及治疗骨质疏松等,但是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而且DSW的取水深度也不确定,在不同文献中DSW的取水深度不尽相同。DSW的开发利用在日本、韩国和美国已经进入商品化阶段,但我国尚无DSW方面的研究开发。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相关疾病如高脂血症、Ⅱ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表明,矿物元素与MS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饮食补充有益矿物元素Ca、V、, Cr、Mn、Zn、Se,同时减少有毒微量元素Pb、Hg等的接触,以维持体内矿物元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预防MS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DSW富含92种矿物元素,涵盖了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元素种类,可以均衡满足机体摄取各种矿物元素的需求,因此理论上,DSW对MS及其相关疾病均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水污染日趋严重,MS及其相关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的情况下,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人类健康角度出发,开发和利用DSW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及价值。本论文对我国南海海域DSW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确定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DSW的取水深度,并在细胞和动物水平对DSW的安全性、其对MS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与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DSW取水深度的确定。研究表明,在海洋深层,海水的化学成分是相对恒定的,不随深度、季节和海域的不同而变化;同时,日本学者Miyamura M发现,与SSW相比,DSW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更显着。即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DSW与SSW是有区别的。因此,采用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DSW的取水深度。分别汲取深度为150m,200m,300m,500m和1000m处海水,选择这5个深度的原因为150m为公认的表层,200m,300m和500m则是不同学者对海洋深层和表层的分界点,而1000m则是公认的海洋深层。首先对这5个不同深度海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比:采用ICP-MS测定海水中52种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OPA-MPA柱前衍生RP-HPLC法、TPTZ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及HPLC、UPLC-MS法对海水中的溶解游离氨基酸(dissolved free aminoacid, DFAA)、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m和1000m海水的化学成分非常相似,而与其他深度差异较大,说明500m及其以深的海水化学成分较为恒定。然后对不同深度的海水进行脱盐处理,制备得到硬度为1000的实验用海水,并以自由饮水的方式给予高脂乳剂造模的高脂血症大鼠,观察它们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及差异,结果发现,给予28天后,500m和1000m海水能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酶如SOD及GSH-Px的酶活,抑制脂质过氧化,并显着提高脂蛋白代谢酶LCAT, LPL及HL的活性,从而改善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脂质代谢紊乱状态及其并发的脂肪肝和糖尿病,而其它深度海水组的各项指标则与模型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这一结果表明500m及其以深的海水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结合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分析结果,我们确定中国南海海域500m及其以深的海水均可用于DSW的开发利用。因为海洋的平均水深为3800m,所以海水的87%都可以用于DSW的研究开发,这一资源的数量是相当巨大的。此外,化学成分分析表明,与SSW相比,DSW富含有益微量元素V、Cr、Mn、Zn、Se等,而有毒微量元素Hg和Pb的含量则很低,而这些元素对MS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和治疗都是有影响的,所以DSW的药理活性应该与这些元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元素在DSW和SSW中的含量差异导致了它们药理活性的差异。接下来,以取自1000m的DSW为例,对其安全性及对MS相关疾病如高脂血症及T2DM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2.DSW的长期毒性研究。小鼠连续饮用硬度为1000的DSW63天,结果发现,与给予自来水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其生长指标如体重、饮水量、摄食量及各项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均无差异,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正常,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这些结果表明DSW是安全无毒的。3.DSW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通过体外培养HepG2细胞,并采用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脂质代谢关键蛋白HMGCR、ACC、LDLR、 CYP7Al、Apo AI等的含量及其对AMPK及SREBPs信号通路的影响,对DSW的降脂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SW可以显着降低HepG2细胞胞内的脂质含量,对肝脏脂质代谢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激活AMPK,磷酸化并失活胆固醇及脂肪酸合成的关建酶HMGCR和ACC,从而抑制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并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同时抑制SREBP-1c的表达,进一步抑制脂肪酸及TG的合成;通过激活SREBP-2的裂解,上调LDLR的表达,提高机体清除LDL-C的能力;促进CYP7A1的表达,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化;促进Apo AI的分泌,增强胆固醇的逆转运,从而在各个方面对脂质代谢进行调节。4.DSW对T2DM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分别在动物和细胞水平探讨了DSW对T2DM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硬度为1000的DSW可以显着降低高脂高糖饲料联合STZ诱导的T2DM小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和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含量,并显着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说明DSW可以提高T2DM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对T2DM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细胞实验结果表明DSW能够明显对抗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DSW能够激活IRS-2/PI3K信号途径,促进IRS-2的酪氨酸磷酸化及其与PI3K的p85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下游分子Akt及GSK-3的磷酸化程度,抑制G6Pase的表达,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而减少肝糖输出,从而抑制IR的形成。此外,DSW能够激活细胞内的AMPK信号通路,打开AMPK这个代谢“总开关”进而调节糖脂代谢,通过抑制肝脏脂质沉积改善IR。DSW还能够抑制细胞内JN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氧化应激方面改善IR。因为IR被公认为MS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所以DSW对IR的改善作用表明其对MS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同时,研究发现,人工配制的只含Mg和Ca的人工矿物质水(artificial mineral water, AMW)对脂质代谢和IR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且作用机制和DSW较为相似,只是各方面的作用都较为微弱。这些结果表明DSW中的常量元素Mg和Ca对于DSW改善糖脂代谢和IR发挥了一定作用,而微量元素如V、Cr、 Mn、Zn、Se等则进一步加强了该效应,使得DSW的药理活性更为显着,因此DSW对MS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应归因于其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联合作用,体现了多种矿物元素“协同作战”的效果。本论文首次对我国南海海域DSW对MS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MS及其相关疾病如高脂血症、DM等的预防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DSW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并为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和启示。DSW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对糖脂代谢进行调节,对MS及其相关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且DSW具有安全无毒、资源丰富等特性,所以DSW在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价值及前景。在当前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DSW这一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将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DSW将成为人类新的资源宝库。
周通,周秋麟[7](2011)在《台湾海洋资源与海洋产业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归纳台湾省2005年版《海洋政策白皮书》中有关海洋经济的内容,参考可以获得的台湾省海洋经济数据和资料,描述了台湾省海洋地理和海洋资源概况,分析了台湾海洋产业内涵及类别,重点讨论了海洋航运和码头业、海洋渔业、海洋科技产业和海洋旅游业,同时讨论了台湾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措施。
丁娟[8](2011)在《日本深层海水产业化发展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层海水产业是继天然资源(黄金)、石油(黑金)及环保产业(绿金)之后,21世纪备受注目的"蓝金"。目前,国际上深层海水产业化开发最为成功的国家是日本,其产品遍布水产、食品、农业、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2007年深层海水相关产品的销售额高达400多亿日元。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分析了日本深层海水产业化发展的一般情况与最新动向,希望对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和海洋技术创新系统建设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徐敬俊[9](2010)在《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海洋与人类活动和生产力布局的关系十分密切,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是人类维持生存繁衍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中国是世界海洋大国,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是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支撑。但海洋产业布局的理论研究是目前海洋经济研究相对薄弱的一个领域,国内学者关于海洋产业布局的研究一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且多属于应用研究,研究内容也不够系统和深入,基础理论欠缺是目前中国海洋产业布局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一大缺陷。海洋产业布局研究薄弱的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受“重陆轻海”思想的束缚,人们很少关注海洋,更少关注海洋产业布局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经济开始以远高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增长,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迅速提升,已成为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有力支撑和对海洋产业布局规律的正确认识,海洋产业布局应用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被大大削弱,也导致海洋产业布局实践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与此同时,海洋产业布局中的一些不合理、不协调因素开始显现,这些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因素既影响着中国海洋产业整体效益水平的发挥,也影响着中国海洋经济的全面发展,导致海洋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区域布局不够合理,海洋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不断涌现。加强海洋产业布局规划和协调,克服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实现海洋经济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已变得十分紧迫。因此,加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尤其是海洋产业布局的基础理论研究,探寻海洋产业布局演化的一般规律,为海洋产业布局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勿容置疑,海洋产业布局在许多方面与陆地产业是相通的,包括劳动的地域分工、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等,但这些现象或规律背后往往隐藏着迥然不同的运行机制,从而导致同一规律在陆地产业布局和海洋产业布局中有着十分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决不是陆域产业布局的有关理论的简单“嫁接”。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重大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本论文以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海洋产业经济与陆域产业经济的不同特点,充分借鉴传统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个量研究与总体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动态研究与比较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阐释海洋产业布局的内涵与外延、海洋产业的区位选择、产业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变化的互动过程以及资源、环境、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海洋产业布局的内在机制、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模式及陆海经济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总结海洋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并举例加以佐证,基本勾勒出了中国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政策体系,期望为今后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忻海平[10](2008)在《海洋资源价值及开发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是一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基本要素,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无非两条:节约资源和开发新资源。海洋资源作为一种未充分开发的新资源,其巨大的价值潜力正逐渐凸显起来。定性来看,海洋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巨大推动力量。其价值实现的途径为:海洋资源开发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增长,从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此外,海洋资源有助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同时,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也是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定量来看,海洋资源的价值量通过一定的计量方法和模型是可以估算的,如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均衡价值大约在1.8-2万亿元左右。但实际情况是,当前对海洋资源的价值存在低估现象,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海洋资源粗放开发,某些海洋资源不断衰竭,开发过程中面临着较大国际竞争压力以及海洋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有很多,有些问题可以从经济学理论中得到解释,如海洋渔业资源的日渐枯竭,根源在于渔业资源的产权归属不明晰,而港口资源的价值低估在于港口开发商与政府、政府当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不同区域之间等三个博弈“瓶颈”,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则是因为两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结合美、英等国的先进经验,我国需要制定若干优化开发海洋资源的原则,最重要的原则包括可持续开发、依法开发和高效开发等。在这个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海洋资源开放的战略,这些战略包括: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健全和完善海洋管理法规体系、增加海洋科技投入、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海洋资源意识等。同时,政府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加强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管理与维护。
二、日本开发利用深层海水加工商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开发利用深层海水加工商品(论文提纲范文)
(1)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贸易体系研究 |
1.3.2 水产品价值链研究 |
1.3.3 水产品产业集群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海水产品 |
2.2 贸易体系 |
2.3 价值链理论 |
2.4 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章 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现状 |
3.1 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历史 |
3.1.1 早期(1970-1991)水产品贸易体系 |
3.1.2 中期(1992-2016)水产品贸易体系 |
3.1.3 自贸区(2017)成立后的海水产品贸易体系 |
3.2 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3.2.1 早期(1970-1991)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3.2.2 中期(1992-2016)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3.2.3 自贸区(2017)成立后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的的阶段性特征 |
3.3 浙江省自贸区背景下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优化机遇与挑战 |
3.3.1 浙江省自贸区背景下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优化机遇 |
3.3.2 浙江省自贸区背景下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面临挑战 |
第四章 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海水产品加工企业招工难用工贵 |
4.2 海水产品流通渠道冗长 |
4.3 技术因素制约海水产品在交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
4.4 技术性贸易壁垒下水产品生产弊端 |
4.5 舟山远洋渔业发展困境 |
第五章 国内外海水产品贸易发展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经验 |
5.1.2 韩国经验 |
5.1.3 日本经验 |
5.1.4 国外发展经验启示 |
5.2 国内发展经验 |
5.2.1 山东省经验 |
5.2.2 福建省经验 |
5.2.3 国内发展经验启示 |
第六章 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人才引进计划 |
6.2 优化海水产品流通渠道 |
6.3 提高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 |
6.4 水产品生产方式转型 |
6.5 积极推进舟山远洋渔业发展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尚待完善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海水制浆及其黑液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文献综述 |
1.1 海水的资源化利用 |
1.1.1 海水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
1.1.2 我国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
1.1.3 淡化及浓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1.2 我国制浆造纸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制浆造纸行业的生产现状 |
1.2.2 制浆造纸行业的用水现状 |
1.2.3 制浆造纸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
1.3 海水/浓盐水制浆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
1.3.1 海水或浓盐水制浆的提出 |
1.3.2 海水在制浆中存在的问题 |
1.3.3 海水制浆可行性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海水制浆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部分 |
2.3.1 标准模拟海水的配制 |
2.3.2 海水制浆参数的筛选 |
2.3.3 海水制浆的性能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麦秆海水制浆参数的筛选与分析 |
2.4.2 海水制浆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黑液的性能分析及黑液回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及试剂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部分 |
3.3.1 黑液的制备 |
3.3.2 黑液的性能研究 |
3.3.3 海水浆黑液处理与利用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不同介质、不同原料黑液组成分析 |
3.4.2 不同介质、不同原料黑液粘度性质分析 |
3.4.3 海水浆及草浆黑液的除氯、除硅研究分析 |
3.4.4 水性液体防尘涂料的制备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意义 |
1.1.2 海洋经济深化发展是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需要 |
1.1.3 海陆再平衡是新时期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海洋经济”以及“‘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3 “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4 文献述评 |
2.2 相关概念 |
2.2.1 “一带一路” |
2.2.2 海洋经济 |
2.2.3 海洋文化 |
2.2.4 海陆再平衡 |
2.3 理论工具 |
2.3.1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3.2 产业经济理论 |
2.3.3 区域经济理论 |
2.3.4 海洋经济理论 |
2.4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
2.4.1 提出“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的政策背景 |
2.4.2 海陆耦合关联分析 |
2.4.3 海陆再平衡的内涵 |
2.4.4 海陆再平衡的逻辑 |
第三章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
3.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历程 |
3.1.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背景 |
3.1.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阶段 |
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福建省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3.2.2 福建省海洋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3.2.3 福建省海洋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3.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成就与问题 |
3.3.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
3.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与评价 |
4.1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海丝核心区与政策叠加效应 |
4.1.1 福建海洋经济迎来的崭新经济机遇——海丝核心区建设 |
4.1.2 “一带一路”倡议后福建海洋经济迎来政策方案密集的环境 |
4.2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分析 |
4.2.1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资源基础与条件 |
4.2.2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与条件 |
4.2.3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科研基础与条件 |
4.2.4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文化基础与条件 |
4.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评价 |
4.3.1 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 |
4.3.2 有关数据说明 |
4.3.3 实证数据与解释 |
4.3.4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实证研究 |
4.4.1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的评价方法 |
4.4.2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式 |
4.4.3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评价的数据及解释 |
4.4.4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海陆再平衡特征分析与战略选择 |
5.1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特征分析 |
5.1.1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特征 |
5.1.2 海陆相关基础关系与海陆再平衡动因分析 |
5.2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相关要素再平衡 |
5.2.1 海陆资源要素再平衡 |
5.2.2 海陆资本要素再平衡 |
5.2.3 海陆技术要素再平衡 |
5.2.4 海陆劳动力要素再平衡 |
5.3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5.3.1 福建省与内陆地区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5.3.2 海峡两岸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5.3.3 福建省与东南亚国家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第六章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
6.1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路径 |
6.1.1 融入“一带一路” |
6.1.2 秉承两种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合作发展 |
6.2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
6.2.1 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 |
6.2.2 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
6.2.3 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 |
6.2.4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高端要素集聚 |
6.2.5 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海洋高新技术人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6.2.6 以创新为驱动力,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
6.2.7 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深海功能浓缩液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评价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STP理论 |
2.1.2 6Ps营销组合理论 |
2.1.3 消费者行为分析AISAS模型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消费者参与对新产品上市影响的研究 |
2.2.2 功能保健食品的市场和营销策略研究 |
2.2.3 文献总结 |
3 新产品概况及同类产品国内外营销分析 |
3.1 公司及产品基本情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3.1.2 产品概况 |
3.2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情况分析 |
3.2.1 美国夏威夷海洋深层水高端产品市场前景乐观 |
3.2.2 西班牙海洋水产品以人体护理与饮用为主 |
3.2.3 日本深层海洋水产品种类开发齐全 |
3.2.4 我国台湾地区深层海洋水产业深受日本影响 |
3.3 小结 |
4 深海功能浓缩液市场分析 |
4.1 行业市场分析 |
4.1.1 我国保健品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
4.1.2 我国居民保健消费逐年上升 |
4.1.3 互联网健康消费者涉及年龄段广 |
4.2 产品市场环境分析 |
4.2.1 产品有迎合市场消费趋势和地域政策的优势 |
4.2.2 新产品面临着宣传推广难和进口产品激烈竞争的劣势 |
4.3 问卷调查与分析 |
4.3.1 问卷设计 |
4.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3 问卷基本分析 |
4.4 目标市场确定 |
4.4.1 市场细分相关调查数据分析 |
4.4.2 选择中等收入且对保健品认知度高的消费群体 |
4.4.3 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 |
4.5 产品市场定位 |
4.5.1 产品价格调查 |
4.5.2 产品市场定位为高端保健食品 |
4.6 小结 |
5 深海功能浓缩液营销策略 |
5.1 产品6P营销策略 |
5.1.1 产品策略 |
5.1.2 价格策略 |
5.1.3 渠道策略 |
5.1.4 促销策略 |
5.1.5 公关策略 |
5.1.6 合理利用政策 |
5.2 基于AISAS的营销策略 |
5.2.1 赞助特殊事件吸引关注 |
5.2.2 体验式营销引导消费者兴趣 |
5.2.3 使用分享促进交流 |
5.3 小结 |
6 保障与实施 |
6.1 保障与实施 |
6.1.1 保障 |
6.1.2 实施 |
6.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深层海水”对小鼠免疫力、耐受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生理性深层海水”的制备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深层海水”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深层海水”对小鼠耐受力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深层海水”对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展望 |
综述 深层海水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海洋深层水对代谢综合征预防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海洋深层水的研究现状 |
0.1.1 海洋深层水的定义及特性 |
0.1.2 海洋深层水的安全性研究 |
0.1.3 海洋深层水的开发利用情况 |
0.1.4 海洋深层水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0.2 微量元素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0.3 我国海洋深层水开发的意义及前景 |
0.4 课题思路与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海洋深层水化学成分分析 |
1.1 前言海洋化学分析方法 |
1.2 海洋深层水化学成分分析 |
1.2.1 不同深度海洋深层水的无机组分分析 |
1.2.2 不同深度海洋深层水的有机组分分析 |
1.3 海水淡化及淡化后化学成分分析 |
1.3.1 海水淡化技术概述 |
1.3.2 实验用海水的制备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海洋深层水药理活性与深度的关系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2 实验动物生长指标观察 |
2.2.3 血清脂质含量测定 |
2.2.4 血清MDA、SOD、GSH-Px测定 |
2.2.5 血清脂代谢酶活性测定 |
2.2.6 血清载脂蛋白含量测定 |
2.2.7 脏器系数测定 |
2.2.8 肝脏TC和TG含量测定 |
2.2.9 血清AST和ALT含量测定 |
2.2.10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2.2.11 血清FBG含量测定 |
2.2.12 统计学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2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
2.3.3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
2.3.4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蛋白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3.5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载脂蛋白的影响 |
2.3.6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2.3.7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TC和TG的影响 |
2.3.8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AST和ALT的影响 |
2.3.9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2.3.10 不同深度海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糖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海洋深层水的安全性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3.2.2 实验动物生长指标观察 |
3.2.3 血液学指标测定 |
3.2.4 血液生化学指标测定 |
3.2.5 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 |
3.2.6 统计学处理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海洋深层水对小鼠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2 海洋深层水对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3.3.3 海洋深层水对小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
3.3.4 海洋深层水对小鼠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海洋深层水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4.1 前言脂质代谢的信号传导途径 |
4.2 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HepG2细胞的体外培养 |
4.3.2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
4.3.3 胞内脂质含量的测定 |
4.3.4 HMGCR活性的测定 |
4.3.5 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
4.3.6 ELISA测定Apo AI含量 |
4.3.7 统计学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
4.4.2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胞内脂质含量的影响 |
4.4.3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HMGCR活性的影响 |
4.4.4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5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SREBP-2/LDLR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6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CYP7A1表达的影响 |
4.4.7 海洋深层水对HepG2细胞ApoAI分泌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海洋深层水对Ⅱ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5.1 前言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概述 |
5.2 DSW对Ⅱ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结果 |
5.3 DSW对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5.3.1 材料与仪器 |
5.3.2 实验方法 |
5.3.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结论与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台湾海洋资源与海洋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台湾海洋地理 |
2 台湾省海洋资源 |
3 台湾海洋产业内涵及类别 |
3.1 航港造船产业 |
3.1.1 海运业 |
3.1.2 修造船产业 |
3.2 海洋渔业 |
3.2.1 远洋渔业 |
3.2.2 近海渔业 |
3.2.3 养殖渔业 |
3.3 海洋科技产业 |
3.3.1 生物资源开发 |
3.3.2 非生物资源开发 |
3.4 海洋观光游憩业 |
4 台湾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措施 |
4.1 航港造船产业 |
4.2 海洋渔业 |
4.3 海洋科技产业 |
4.4 海洋观光游憩业 |
(8)日本深层海水产业化发展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层海水的定义与特征 |
2 日本深层海水产业化发展的动向分析 |
2.1 日本深层海水的取水设施建设 |
2.2 日本深层海水的多元化产业发展领域 |
2.3 日本深层海水产业化发展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建设 |
3 日本深层海水产业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9)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
0.2 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 |
0.3 海洋产业布局的特点及演化规律 |
0.4 海陆产业的一体化布局 |
1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研究的相关概念 |
1.1 海洋资源、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 |
1.1.1 海洋资源 |
1.1.2 海洋经济 |
1.1.3 海洋产业 |
1.2 海洋产业布局与海洋产业结构 |
1.2.1 海洋产业布局 |
1.2.2 海洋产业结构 |
1.2.3 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产业布局的关系 |
2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综述 |
2.1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的开端 |
2.1.1 产业革命对产业布局理论的影响 |
2.1.2 产业布局理论的诞生 |
2.2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 |
2.2.1 高兹的"海港区位理论" |
2.2.2 胡佛的"转运点区位论" |
2.3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的新发展 |
2.3.1 单一港口空间结构 |
2.3.2 港口体系空间结构 |
2.3.3 港区产业布局研究 |
2.3.4 海陆一体化理论 |
2.3.5 海域承载力理论 |
3 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3.1 海洋地理环境因素 |
3.1.1 海洋地理环境因素对海洋产业布局影响综述 |
3.1.2 海洋地理环境因素对海洋渔业布局的影响 |
3.1.3 海洋地理环境因素对海洋二、三产业布局的影响 |
3.2 社会历史因素 |
3.2.1 传统海洋产业的历史基础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
3.2.2 人口和人力资源状况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
3.2.3 政治、法律和文化因素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
3.3 经济因素 |
3.3.1 产业属性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
3.3.2 经济区位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
3.3.3 海洋基础设施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 |
3.4 科学技术条件因素 |
3.4.1 科学技术改造了传统产业,拓展了海洋产业布局的空间范围 |
3.4.2 科学技术发展催生了新兴海洋产业,推动着海洋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 |
3.4.3 科技改变了海洋经济的内部结构,进而影响着海洋产业布局 |
4 海洋产业总体布局 |
4.1 中国海洋产业总体布局 |
4.1.1 中国海洋产业总体布局的成绩 |
4.1.2 中国海洋产业总体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
4.1.3 现阶段中国海洋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 |
4.1.4 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 |
4.2 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布局 |
4.2.1 海洋主导产业在区域海洋产业布局中的地位 |
4.2.2 中国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
4.2.3 海洋产业发展的重点选择 |
4.3 海洋产业聚集与布局 |
4.3.1 产业聚集对海洋产业布局中的作用 |
4.3.2 海洋产业群落布局的形成 |
4.3.3 海洋产业带的形成与布局 |
5 海洋三次产业布局 |
5.1 海洋第一产业布局 |
5.1.1 海洋渔业的基本内涵 |
5.1.2 海洋渔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5.1.3 海洋渔业布局的内容 |
5.2 海洋第二产业布局 |
5.2.1 海洋矿业布局 |
5.2.2 海洋能源产业布局 |
5.2.3 沿海重化工产业布局 |
5.2.4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
5.3 海洋第三产业布局 |
5.3.1 海洋交通运输业布局 |
5.3.2 海洋旅游业布局 |
5.3.3 其它海洋服务业布局 |
6 海洋经济区划与区域海洋产业布局 |
6.1 海洋经济区划 |
6.1.1 海洋经济区划的基本内涵及主要任务 |
6.1.2 海洋经济区划的类型、方法与特点 |
6.1.3 中国的海洋经济区 |
6.2 区域海洋产业布局 |
6.2.1 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的历史沿革 |
6.2.2 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的一般特征与中国的特殊性 |
6.3 海洋产业布局规划 |
6.3.1 海洋产业布局规划的基本特征、依据和任务 |
6.3.2 海洋产业布局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
6.3.3 制订海洋产业布局规划的原则 |
6.3.4 海洋产业布局规划的类型和内容 |
6.3.5 海洋产业布局规划编制的方法及步骤 |
7 海洋产业布局机制与政策 |
7.1 海洋产业布局机制与海洋区域分工 |
7.1.1 海洋产业布局机制 |
7.1.2 海洋产业区域分工 |
7.1.3 海洋产业区域分工与海洋产业布局的关系 |
7.2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 |
7.2.1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概念 |
7.2.2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 |
7.2.3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导向 |
7.2.4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区域差异分析 |
7.3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内容 |
7.3.1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类型 |
7.3.2 中国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重点 |
7.3.3 海洋产业布局的调控手段 |
7.4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优化选择 |
7.4.1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关系 |
7.4.2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的优化选择 |
7.4.3 海洋产业布局政策效应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海洋资源价值及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2.1 现实研究背景 |
1.2.2 理论研究背景 |
1.3 选题意义及技术路线 |
1.3.1 选题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海洋资源价值的定性分析 |
2.1 海洋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 |
2.1.1 海洋经济发展特征及阶段 |
2.1.2 海洋经济发展要素 |
2.1.3 海洋资源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
2.2 海洋资源对改善经济结构的潜在作用 |
2.2.1 海洋资源有助于改善经济增长方式 |
2.2.2 海洋资源有助于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 |
2.2.3 海洋资源有助于经济结构优化 |
2.3 海洋经济资源对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影响 |
2.3.1 加快海洋资源开发有助于增强参与国际分工的积极性 |
2.3.2 加快海洋资源开发有助于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
2.3.3 加快海洋资源开发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模式向国际靠拢 |
2.3.4 加快海洋资源开发有助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
3 海洋资源经济价值的数量分析 |
3.1 对海洋资源内涵价值的几种认识 |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海洋资源价值的认识 |
3.1.2 西方经济学者关于海洋资源价值的认识 |
3.1.3 国内对海洋资源价值的若干认识 |
3.2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一般方法 |
3.2.1 直接市场法 |
3.2.2 替代市场法 |
3.2.3 假想市场法 |
3.3 海洋资源价值的初步评估 |
3.3.1 海洋生物资源价值评估 |
3.3.2 海洋矿产资源价值评估 |
3.3.3 海洋化学资源评价 |
3.3.4 海洋动力资源价值评估 |
3.3.5 其他海洋资源的价值评估 |
4 应用实例分析——舟山市海洋资源价值评估 |
4.1 舟山市岱山县渔业资源价值评估 |
4.1.1 岱山渔场资源现状及利用现状 |
4.1.2 岱山县渔业资源的价值评估 |
4.2 舟山深水港口资源价值评估 |
4.2.1 舟山深水港口的最大吞吐能力评估 |
4.2.2 舟山深水岸线的价值评估 |
4.3 宁波——舟山港口资源整合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
4.3.1 宁波——舟山港口的基本情况 |
4.3.2 宁波与舟山港口合作竞争的模型分析 |
4.3.3 宁波——舟山港口整合的成本、收益 |
5 我国海洋经济资源开发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及开发状况 |
5.1.1 我国海洋资源分布情况 |
5.1.2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快速增长 |
5.2 我国海洋经济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海洋资源粗放开发 |
5.2.2 海洋渔业资源日渐衰竭 |
5.2.3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较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
5.2.4 海洋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
5.3 我国海洋经济资源无序开发的原因分析 |
5.3.1 渔业资源衰竭的经济学分析 |
5.3.2 港口资源低效开发的经济学分析 |
5.3.3 海洋生态资源日渐破坏的经济分析 |
6 海洋资源开发战略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
6.1 美国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
6.1.1 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立法,强化政策引导 |
6.1.2 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完善海洋资源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 |
6.1.3 加强相关资金投入,保障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力度 |
6.1.4 强化经济管理手段,注重提高海洋资源开发效率 |
6.2 欧洲地区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
6.2.1 英国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
6.2.2 俄罗斯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
6.2.3 欧洲其他地区的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
6.3 日、新、韩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
6.3.1 日本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
6.3.2 新加坡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
6.3.3 韩国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
6.4 本章小结 |
7 优化海洋资源价值实现的战略选择 |
7.1 优化开发海洋经济资源的若干原则 |
7.2 优化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 |
7.3 对各类海洋资源开发加强管理的若干对策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日本开发利用深层海水加工商品(论文参考文献)
- [1]舟山海水产品贸易体系优化研究[D]. 傅美淇. 浙江海洋大学, 2020(12)
- [2]海水制浆及其黑液的性能研究[D]. 候帅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D]. 吴丹洁. 西北大学, 2019(07)
- [4]深海功能浓缩液营销策略研究[D]. 张小娟. 海南大学, 2019(05)
- [5]“深层海水”对小鼠免疫力、耐受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D]. 李为明. 昆明医科大学, 2014(11)
- [6]海洋深层水对代谢综合征预防作用的初步研究[D]. 何珊.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4)
- [7]台湾海洋资源与海洋产业发展[J]. 周通,周秋麟. 海洋经济, 2011(06)
- [8]日本深层海水产业化发展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丁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07)
- [9]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 徐敬俊.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10]海洋资源价值及开发战略研究[D]. 忻海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