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铁精矿选矿减磷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专家鉴定

眉山铁精矿选矿减磷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专家鉴定

一、梅山铁精矿选矿降磷工艺研究和应用通过专家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丁湛[1](2020)在《磁铁矿与磷灰石选择性浮选分离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高磷铁矿资源极为丰富,但因铁矿石中有害磷元素含量较高,导致此类铁矿石的可利用性降低。冶炼时预先脱除铁矿石中的有害磷元素,可以避免冶炼产品因磷含量超标而产生的“冷脆”现象,提高冶炼产品的品质。本论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e-S-P体系钙组元诱导活化-硫磷同步浮选分离机理研究”的资助,以磁铁矿与磷灰石纯矿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捕收剂与混合抑制剂开展浮选试验研究,结合多种检查手段的联合表征,进行磁铁矿与磷灰石选择性浮选分离的机理研究,揭示两者浮选分离的内在规律。本论文将为我国高磷磁铁矿提铁脱磷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浮选试验采用特定比例复配的油酸酰胺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磷灰石的新型捕收剂,淀粉与木质素磺酸钠作为磁铁矿的混合抑制剂,在矿浆p H=8~9,油酸酰胺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比例2:1(摩尔比),总量为4×10-4mol/L;抑制剂淀粉与木质素磺酸钠的优选比例为8:1,总量为135mg/L;得到磷灰石的回收率为97.09%,磁铁矿的回收率为15.9%。油酸酰胺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之间的协同效应,改善了磷灰石浮选的效果。二元人工混合矿中,以纯矿物浮选中确定的最佳药剂用量,采用一粗一扫的浮选流程后,实现了磷灰石与磁铁矿的分离,脱磷率为70%左右,铁精矿含磷0.46%,铁回收率为83.12%。添加捕收剂后,磷灰石表面电位显着下降,磷灰石表面生成C-H伸缩振动吸收峰;添加抑制剂后,磁铁矿表面的电动电位明显下降,磁铁矿表面生成-CH2-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且Fe-O弯曲振动吸收峰发生偏移,出现了淀粉的特征吸收峰。电动电位与红外光谱的联合表征证明了捕收剂在磷灰石的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抑制剂与磁铁矿表面发生了明显的吸附,这是磁铁矿与磷灰石的选择性分选的重要原因之一。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新型捕收剂添加后,磷灰石表面的N1s拟合光谱图中出现了胺基化合物-NH-C=O和氨基NH3+两个特征峰,阳离子RNH3+疏水性物种的产生,增强了油酸酰胺的活性,促使磷灰石疏水上浮。抑制剂添加时,磁铁矿表面N1s的含量由2.09%降低到1.3%,新型捕收剂在磁铁矿表面的吸附下降,Fe-OH中氧原子浓度含量增加了15.18%,磁铁矿表面形成了大量的亲水性羟基铁组分,进而抑制磁铁矿。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结果进一步表明:油酸酰胺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之间产生了协同作用,增强了磷灰石表面与新型捕收剂分子的吸附。而木质素磺酸钠和淀粉在磷灰石表面的吸附作用较弱。这为磁铁矿与磷灰石的选择性浮选分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文[2](2015)在《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与金属铁分离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针对鲕状赤铁矿石因选冶困难而未得到利用的现状,以贵州赫章鲕状赤铁矿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贵州赫章鲕状赤铁矿具有典型的鲕状结构,铁品位为51.2%,铁的矿物主要是以Fe2O3的形式存在,部分以FeO的形式存在,P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等物质,赤铁矿与磷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单体解离困难,用传统的选矿方法难以实现有效分选。本文运用显微镜矿相分析研究了不同加热方式对该矿组织结构的影响,从热力学和材料科学方面,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微波作用下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配碳比和碱度对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磁选分离指标的影响。通过常规和微波加热方式对鲕状赤铁矿组织结构影响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温度对鲕状赤铁矿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明显,温度越高,鲕状赤铁矿的组织破坏程度越严重,微波加热的破坏程度要远远大于常规加热对于鲕状赤铁矿组织。常规加热在温度达到1050℃时,鲕状赤铁矿的组织开始发生变化,微波作用下在1000℃时可观察到明显变化。还原试验和磁选结果表明:试样的失重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还原时间的延长呈升高的趋势,随着配碳比的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碱度对失重率的影响很小;金属化率和回收率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还原时间的延长略有提高,在配碳比为0.95时达到最大值,碱度为2.0时金属化率达到最大值,碱度为1.5时回收率达到最大值,碱度的提高有利于金属铁分离。还原试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鲕状赤铁矿微波还原金属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还原温度→配碳比→碱度→还原时间,还原温度的影响显着,还原时间、配碳比和碱度的影响不显着。还原条件为温度1100℃、时间4h、配碳比0.95、碱度2.0时可以得到最好的金属化率,此时金属化率可以达到90.83%。

李艳军,杨光,赵瑞超,韩跃新,袁帅[3](2015)在《含菱铁矿难选铁矿石的特点及选矿技术研究趋势》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菱铁矿的成因、特性及资源的分布等,重点阐述了国内多个比较典型的含菱铁矿难选铁矿矿山的选矿技术发展状况,同时指出了这些含菱铁矿难选铁矿石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

廖祥[4](2015)在《鄂西某高磷鲕状赤铁矿提铁降磷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磷鲕状赤铁矿是我国主要的复杂难选铁矿石之一,矿石储量较大,占铁矿资源储量的11%左右。我国现已探明的高磷鲕状赤铁矿石储量约37.2亿吨,可勘探新资源量预计达上百亿吨。高磷鲕状赤铁矿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以及独特的结构构造,富集难度极大,其选别是选矿界公认的难题。本论文首先通过XRF、XRD、物相分析、岩矿鉴定等手段对原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得知该矿石中铁品位为43.13%,有害元素磷的含量高达0.86%,主要脉石矿物Si O2含量为17.20%。该矿石是典型的高磷鲕状赤铁矿,本试验针对该矿石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极细且有害杂质磷含量高等特征,围绕“提铁降磷”,进行了工艺流程探索性试验研究。首先采用高梯度磁选处理原矿。在粗磨条件下,采用一粗一精一扫高梯度磁选流程进行选别,确定最佳磨矿细度为-0.074mm含量占65%,最佳磁场强度为粗选0.8T、精选0.5T、扫选0.9T。粗磨选别后,将中矿(精选尾矿和扫选精矿)再磨后进行一粗一精磁选,确定最佳再磨细度为-0.074mm含量占90%,最佳磁场强度为粗选0.8T、精选0.4T。进行高梯度磁选闭路试验,将中矿再磨精选尾矿返回再磨球磨机,获得磁选精矿铁品位为53.06%,相对于原矿提高9.94个百分点,回收率为78.53%,磁选尾矿产率为36.18%、铁品位为25.59%。可见高梯度磁选精矿指标较好,且抛尾能力较强。以磁选精矿为处理对象,采用反浮选进行提铁降杂。试验研究表明,磁选精矿细磨—直接反浮选效果不好,引入脱泥流程后反浮选效果明显增强。确定最佳磨矿细度为-0.038mm含量占95%,选择性絮凝脱泥最佳条件为分散剂用量12kg/t、矿浆p H值11、苛性淀粉用量0.3kg/t,反浮粗选最佳条件为矿浆p H值11、苛性淀粉用量1.0kg/t、氯化钙用量0.12kg/t、捕收剂PL用量0.8kg/t、浮选时间4min。通过细磨—选择性絮凝脱泥—阴离子反浮选闭路试验,反浮选采用一粗二精一扫流程,中矿合并返回粗选,获得反浮选精矿铁品位为56.75%,相对于磁选精矿提高了3.63个百分点,整体回收率为72.26%,取得了良好的提铁降杂效果。以反浮选精矿为处理对象的酸浸脱磷试验表明,最佳条件为硫酸用量100kg/t、保铁剂LX用量2kg/t、反应时间2h、浸出浓度40%、搅拌速度200r/min。通过酸浸试验,浸出精矿磷含量降至0.10%,同时铁品位为59.12%、整体回收率为69.32%,可见保铁降磷效果较好。对各阶段试验的最佳工艺流程及条件进行组合,采用高梯度磁选—选择性絮凝脱泥—阴离子反浮选—酸浸联合工艺流程处理原矿,获得最终精矿铁品位为59.20%,相对原矿提高16.07个百分点,铁回收率为69.96%,磷含量降至0.10%,脱磷率为94.07%,取得了良好的提铁降磷效果,该联合工艺流程为该类矿石的选别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Zeta电位研究分析表明,石英被Ca2+活化后,与捕收剂PL发生化学吸附,导致矿物表明疏水性被上浮;表面吸附试验表明,Ca2+活化后,当p H达到11时石英表面捕收剂吸附量最大。

余侃萍[5](2013)在《高磷铁矿反浮选降磷捕收剂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地球上有限的富铁矿和易选铁矿资源大幅减少,开展结构复杂的微细粒级高杂(含磷、硫)铁矿石的分选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大量高磷铁矿石。我国高磷铁矿石储量占总储量的14.86%,达74.5亿多吨。国内开展了大量选矿降磷工艺研究,但降低铁精矿含磷量、提高金属回收率一直是困扰高磷铁矿选矿的难题。本课题的目标旨在通过对浮选药剂的综合分析研究,设计、合成降磷反浮选高效捕收剂,达到提高铁回收率、降低铁精矿含磷量的目的。论文从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的角度入手,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结合浮选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的基础理论,设计,开发出高效实用的高磷铁矿浮选脱磷捕收剂RFP-138,实现了RFP-138捕收剂在鲕状高磷赤铁矿中反浮选降磷的实际应用。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捕收剂RFP-138的合成在国内外磷矿捕收剂的使用基础上,通过分子设计,筛选并确定一类新型降磷捕收剂主剂——SNA。通过合成工艺条件的试验,分馏、提纯,确定其碳链长度,并与自行研制的YS04增效剂复配,形成新型铁矿降磷反浮选捕收剂——RFP-138。2.改善羧酸类捕收剂浮选性能浮选试验表明,药剂改性和组合用药两种方式都能改善羧酸类捕收剂的浮选性能。磺化改性能获得更高的浮选回收率,但改性羧酸仍然没有克服药剂用量较大的缺点;带有磷酸酯官能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YS04,对SNA有着良好的微乳化增溶作用,提高了SNA的溶解性和分散性,增强了SNA浮选性能,明显降低SNA的药剂用量,同时改善SNA的耐硬水性、耐低温性。3.主要组成矿物及其与捕收剂的相互作用采用单矿物浮选、动电位测试、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胶磷矿、赤铁矿与捕收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捕收剂在胶磷矿表面发生明显的化学吸附;另外,矿浆溶液化学结合红外光谱表征,阴离子捕收剂氧原子优先与钙原子能产生化学作用而吸附,但与胶磷矿解离面上的磷酸根没有吸附;该药剂与赤铁矿表面同样产生化学作用,要实现药剂对胶磷矿与赤铁矿的分选需要选择合适的pH值以及抑制剂的配合。4.组合捕收剂的浮选性能和作用机理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中,RFP-138能在保证精矿Fe回收率的情况下,获得比油酸钠更好的降磷效果;根据表面张力测试结果、捕收剂与矿物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对RFP-138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5.捕收剂的结构性能关系通过对单矿物的直接浮选试验考察了捕收剂非极性基结构对极性基反应活性、捕收剂疏水能力及浮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捕收剂以分子形式存在时,化学反应活性顺序为:不饱和脂肪酸盐>烷基羟肟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羧酸盐;当捕收剂由分子变成离子后,化学反应活性顺序变为: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不饱和脂肪酸盐>烷基羟肟酸盐>烷基羧酸盐。同时,采用量子化学软件——Gaussian09中全略微分算法对常用阴离子捕收剂极性基的化学反应活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除了提供必要的疏水能力之外,非极性基种类和碳链长度对极性基的反应活性均有一定影响;羧酸根离子的化学反应活性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并且在水中的溶解分散能力增加,所以非极性基中存在碳环是RFP-138具有良好浮选捕收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6.新型铁矿降磷捕收剂RFP-138对实际矿物的应用效果实际矿石小型浮选试验表明,新型铁矿降磷捕收剂RFP-138具有良好的磷矿反浮选捕收性能,在保证铁精矿较高的回收率同时可以将P品位降至合格铁精矿要求范围以内,闭路试验可以获得铁品位大于60%,磷含量0.17%,铁回收率大于80%的铁精矿。该新型捕收剂的开发对高磷铁矿有效降磷提供了新的思路。

吕炳军,程晓慧[6](2012)在《宁乡式铁矿资源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宁乡式铁矿资源储量大,由于其嵌布粒度极细、含磷高,该类型铁矿石资源基本没有得到利用。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富铁矿和易选的贫铁矿储量日趋枯竭,对宁乡式铁矿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王晓辉[7](2011)在《难选铁矿石微波磁化焙烧同步降磷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国内铁矿石资源供给不足,对境外铁矿石依存度很高,而我国的铁矿石资源因为分选难度大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对铁矿石进口依赖度的提高,已成为我国钢铁产业经济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现有铁矿资源,提高铁矿石的自给率,缓解进口铁矿石的压力,以保障钢铁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采用微波磁化焙烧低品位高磷铁矿石的方法,结合磁选工艺,寻找开发利用低品位铁矿石的技术手段。通过对云南惠民铁矿性质的分析确定了微波磁化焙烧-磁选的实验流程。对物料在微波场中的升温特性进行了研究,升温速率由小到大依次为,原矿、混合物料、无烟煤。物料在300~600℃之间升温较快,结合物料在微波场中的失重情况,分析惠民铁矿在微波场中磁化焙烧分两个阶段进行,在小于300℃时主要是褐铁矿的脱水阶段,在大于600℃时主要是铁矿石的还原阶段。在微波磁化焙烧-磁选实验中,考查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微波功率、配碳量、磨矿粒度、磁选强度等对回收铁精矿指标的影响。微波磁化焙烧-磁选最佳实验条件为: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12min,微波功率为800W,配碳量为12%,磨矿细度为-200目85%以上,磁选磁场强度为119.37 KA·cm-1,得到铁精矿的铁品位为59.31%,铁的回收率为81.92%。用电阻炉同时进行了常规焙烧实验,在配碳量为12%,还原时间为1h,焙烧温度为1000℃,得到铁精矿品位为67.63%,回收率为68.82%。微波焙烧相比于用电阻炉焙烧,缩短了焙烧时间,降低了焙烧温度。根据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选定焙烧温度、配碳量、焙烧时间作为三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实验设计优化,借助Design-Expert软件对各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各个影响因子对回归模型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获得最佳优化参数:焙烧温度为800℃,配碳量为12%,焙烧时间为10.5min。此时,铁精矿的铁品位为60.98%,回收率为79.40%。进行微波磁化焙烧脱磷实验,分别对铁矿物和脉石进行能谱分析,证实铁矿物和脉石中均含有磷元素,而且矿物与脉石之间的嵌布粒度集中在20~30μm。而后进行了脱磷剂种类和用量实验,探索的添加剂种类有: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镁,具有脱磷效果的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原矿含磷1.05%,当氢氧化钠用量为25%时,可获得含磷0.172%的铁精矿。文章研究了铁矿石在微波场中的升温特性,对微波磁化焙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通过实验探索,找到了有效的脱磷剂,最后得到了高品位低磷的铁精矿,为难选铁矿石的分选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曲亮亮[8](2010)在《昆钢罗茨铁矿降硫降磷选矿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硫磷伴生在铁矿石中是铁矿比较有害的元素,选矿和冶炼脱除硫磷都比较困难,冶炼出来的钢铁中硫磷含量超过一定量,会严重影响钢铁产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高硫高磷铁矿作为一种难选铁矿资源一直受到铁矿选冶工作者的重视。经工艺矿物选研究,罗茨现场铁精矿含铁57.89%,硫磷含量较高,分别为0.46%和0.45%,罗茨选厂现有的工艺和设备不能进一步的降低该矿的硫磷含量,应委托方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对罗茨铁精矿进行降硫降磷选矿实验攻关。实验首先采用磁选及重选或磁重联合选别的方法对罗茨铁精矿进行处理,最终实验效果不佳,但通过该实验可见要降低罗茨铁精矿硫磷含量,对该矿的进一步细磨是必要的。在细磨的条件下,通过采用选择性絮凝或磁选—浮选联合的方法对罗茨现场铁精矿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弱磁选—浮选能够很好的提高该矿的铁品质,铁精矿品位有明显提高且硫含量达到了0.15%以内。但由于浮选机转速及其他一些问题造成选择性絮凝实验较难控制,选择性絮凝降磷效果较差,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但利用油酸反浮选降磷指标较好,且其他选矿指标均达到了合同要求,故实验最终采用磁选—浮硫—反浮降磷的选矿工艺流程。选矿厂是用水大户,节约用水和回水再用对选厂节能降耗有明显的效果。浮选厂回水质量要求较高,回水残留的药剂对一些作业会产生不良影响。罗茨精矿再选为了能使浮选厂能够实现回水,用NaOH将矿浆pH调为同一值下进行浮选实验,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在强碱性条件下,能够实现对罗茨铁矿降硫降磷的目标。经过一系列的条件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实验条件。在此条件下,磨矿细度为-280占95%时,可得到的选别指标为:精矿产率为85.12%,铁品位为62.99%,回收率达到92.04%,硫磷含量分别为0.145%和0.201%,达到了实验目标。罗茨铁精矿的浮选的回水探索实验结果可见,随着回水的进行,最终精矿硫磷含量有明显增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以作参考。而罗茨铁精矿浮选尾矿经化选处理后指标较差,基本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综上,采用弱磁—浮硫—反浮选流程处理罗茨现场铁精矿能够得到较好指标,达到了综合回收且降硫降磷的目标。

吴明[9](2010)在《鲕状赤铁矿降磷降铝工艺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冶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铁精矿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国内铁矿石供应已不能满足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导致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显着增加,国际铁矿石价格快速攀升。为了保证我国钢铁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国内现有铁矿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尤其是目前受到技术限制而没有被开发利用的铁矿石,高磷鲕状赤铁矿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赫章铁矿为低品位鲕状赤铁矿,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和矿物学分析可知,该矿石性质复杂,除硅之外,磷和铝含量也较高。针对以上特点,本文采用焙烧-磁选-反浮选和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对其进行试验研究,以期达到提高铁品位同时降低磷含量和铝含量的目标。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表明:该矿石的最优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750℃,还原剂用量9%,焙烧时间80min;适宜磁选条件为将焙烧后矿石磨矿至-0.043mm占93.31%,磁选磁场强度200kA/m;磁选精矿再磨后进行反浮选,矿浆pH值为11,抑制剂淀粉用量为1750g/t,活化剂氧化钙用量800g/t,捕收剂R1B用量800g/t。通过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可以获得铁品位55.47%,磷含量为0.44%,铝含量为6.94%,铁回收率78.34%的铁精矿。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试验中使用的改性油酸和捕收剂R1B主要由烃基和羧基组成。两种捕收剂均可在浮选尾矿表面发生化学吸附,相同条件下捕收剂R1B在尾矿表面的化学吸附能力比改性油酸强。根据赫章地区铁矿资源特点,对该地区赤铁矿和菱铁矿进行混合试验表明,赤铁矿与菱铁矿混合为6:4,焙烧温度750℃,还原剂用量8%,焙烧时间80min,焙烧后磨矿至-0.043mm占90%,以200kA/m磁场强度进行磁选,可以获得精矿铁品位58.87%,磷含量0.29%,铝含量5.21%,铁回收率为87.69%的铁精矿。通过直接还原-磁选试验研究,得到该赤铁矿的最佳还原条件为:还原温度1150℃,还原剂用量为50%,还原碱度0.6,还原时间120min;再将直接还原矿石磨矿至-0.043mm占92.18%,以150kA/m磁选磁场强度进行磁选。通过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可以获得铁品位72.75%,磷含量为0.43%,铝含量为6.14%,铁回收率达到92.04%的铁精矿。

张晓刚[10](2010)在《云南某难选高磷赤褐铁矿提铁降杂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急需使国内现有铁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特别是一些复杂难选铁矿石由于受目前选矿技术限制而不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这就要依靠选矿技术的进步来实现。目前,我国的高磷铁矿石总量达74.5亿吨,占总储量的14.68%,由于选矿技术的限制而没能被开发利用,所以研究高磷铁矿石的提铁降磷工艺对保障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显着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课题以云南某难选高磷赤褐铁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磷赤褐铁矿提铁降杂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进行了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从工艺矿物学研究出发,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查清了该矿Fe品位为35.55%,P含量为0.88%,矿石中的铁主要以褐铁矿的形式产出,少量以赤铁矿的形式产出,赤铁矿大部份呈显微鳞片状分布于褐铁矿中。矿石中褐铁矿主要是由针铁矿、纤铁矿、水针铁矿和其它非晶态的二氧化硅、极细的机械混入物组成。矿石中的磷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于褐铁矿中,分布于褐铁矿中的磷占总磷的85.9%,另有14.1%以胶磷矿的形式产出,胶磷矿又以浸染状或极细的机械混入物分布于褐铁矿中。(2)进行了工艺流程方案试验研究。通过先采用常规的选矿方法,再采用化学选矿方法以及联合的流程试验方案等,进行了原矿高磁选试验,原矿正、反浮选,原矿重选,还原焙烧—磁选,氯化离析—磁选,还原焙烧—磁选—酸浸,还原焙烧—磁选—反浮选,还原焙烧—磁选—反浮选—酸浸试验等一系列的选矿方法试验,最终得出还原焙烧—磁选—酸浸工艺流程。(3)焙烧—磁选—酸浸工艺流程研究。通过对还原焙烧—磁选—酸浸进行还原焙烧条件试验,磁选的条件及流程试验,还原焙烧—磁选精矿酸浸条件及流程试验找出最佳试验条件,得出原矿经过还原焙烧—磁选—酸浸工艺。原矿破碎至3mm以下后,在950℃,还原剂为焦炭(粒度-1+0.5mm)用量为8%,还原焙烧时间为25min,原矿还原焙烧后磨矿至200目占90%,磁选精矿经过酸浸,浸出温度40℃,浸出浓度(H2SO4)10.00%,酸液用量—液固比2.5:1,浸出时间15min,得到精矿产率50.28%-52.11%,铁品位为58.40%-59.68%,含磷0.255%-0.273%,铁回收率为72.12%-74.01%的铁精矿选矿指标。

二、梅山铁精矿选矿降磷工艺研究和应用通过专家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山铁精矿选矿降磷工艺研究和应用通过专家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磁铁矿与磷灰石选择性浮选分离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磷铁矿资源概况
    1.2 高磷铁矿降磷工艺研究现状
        1.2.1 浮选降磷工艺
        1.2.2 磁-浮联合工艺
        1.2.3 化学浸出降磷工艺
        1.2.4 溶磷微生物法脱磷工艺
        1.2.5 磁化焙烧法脱磷工艺
    1.3 高磷磁铁矿浮选工艺研究现状
    1.4 高磷磁铁矿脱磷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6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试样、设备、药剂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矿样性质
        2.1.1 磷灰石、磁铁矿纯矿物的制备
        2.1.2 人工混合矿性质
    2.2 试验仪器及药剂
        2.2.1 试验仪器
        2.2.2 试验药剂
    2.3 试验研究方法
        2.3.1 不同试验条件下纯矿物浮选试验方法
        2.3.2 电动电位(Zeta potential)测定方法
        2.3.3 红外光谱(IR)测定方法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方法
        2.3.5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测定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纯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3.1 不同种类捕收剂对磷灰石可浮性的影响
    3.2 油酸酰胺与SDBS复配对磷灰石与磁铁矿浮选的影响
        3.2.1 油酸酰胺对磷灰石、磁铁矿的捕收性能
        3.2.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磷灰石、磁铁矿的捕收性能
        3.2.3 油酸酰胺与SDBS复配对磷灰石、磁铁矿的捕收性能
    3.3 磷灰石与磁铁矿纯矿物浮选试验
        3.3.1 不同pH值对磷灰石、磁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3.3.2 捕收剂配比对磷灰石可浮性的影响
        3.3.3 捕收剂用量对磷灰石、磁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3.4 抑制剂对磷灰石、磁铁矿纯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3.4.1 抑制剂配比对磁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3.4.2 抑制剂用量对磷灰石、磁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3.5 人工混合矿浮选研究
        3.5.1 pH值的影响
        3.5.2 捕收剂用量的影响
        3.5.3 抑制剂用量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元体系中磷灰石与药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4.1 磷灰石矿物表面电动电位的测定
        4.1.1 磷灰石与捕收剂作用前后的电动电位
        4.1.2 磷灰石与抑制剂作用前后的电动电位
        4.1.3 捕收剂与抑制剂共同作用前后磷灰石的电动电位
    4.2 磷灰石矿物表面红外光谱的测定
        4.2.1 捕收剂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
        4.2.2 抑制剂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
        4.2.3 磷灰石与捕收剂作用前后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
        4.2.4 磷灰石与抑制剂作用前后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
    4.3 磷灰石矿物表面XPS的测定
        4.3.1 磷灰石与药剂作用前后的XPS全谱分析
        4.3.2 磷灰石与药剂作用前后的XPS高分辨图分析
    4.4 磷灰石矿物表面TOF-SIMS的测定
        4.4.1 药剂作用下磷灰石表面目标元素半定量分析
        4.4.2 药剂作用后磷灰石表面深剖结果
        4.4.3 药剂作用后深剖数据三维(3D)重建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元体系中磁铁矿与药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5.1 磁铁矿矿物表面电动电位的测定
        5.1.1 磁铁矿与捕收剂作用前后的电动电位
        5.1.2 磁铁矿与抑制剂作用前后的电动电位
    5.2 磁铁矿矿物表面红外光谱的测定
        5.2.1 磁铁矿与捕收剂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
        5.2.2 磁铁矿与抑制剂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
    5.3 磁铁矿矿物表面XPS的测定
        5.3.1 磁铁矿与药剂作用前后的XPS全谱图
        5.3.2 磁铁矿与药剂作用前后的XPS高分辨图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C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2)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与金属铁分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资源概况
    1.2 鲕状赤铁矿研究现状
        1.2.1 成因及矿物学研究现状
        1.2.2 鲕状赤铁矿选矿研究现状
        1.2.3 还原过程及工艺研究现状
    1.3 深度还原技术及其应用
    1.4 微波加热原理及应用
        1.4.1 微波的物理性质
        1.4.2 微波加热的特点
        1.4.3 微波对鲕状赤铁铁矿的影响
        1.4.4 微波在冶金中的应用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法及原理
    2.1 试验原料
    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2.3 试验研究方法
        2.3.1 测试分析方法
        2.3.2 试验流程
    2.4 试验原理
        2.4.1 还原热力学计算
        2.4.2 微波作用对还原热力学的影响
        2.4.3 相变及长大过程
第三章 不同加热方式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3.1 原矿的显微结构
    3.2 常规加热对鲕状赤铁矿组织结构的影响
    3.3 微波加热对鲕状赤铁矿组织结构的影响
    3.4 不同加热方式对鲕状赤铁矿组织结构影响的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波加热下深度还原试验结果
    4.1 粒度分布
    4.2 还原试验方案
    4.3 配料计算
    4.4 失重分析
    4.5 还原条件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4.5.1 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
        4.5.2 还原温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4.5.3 还原时间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4.5.4 配碳比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4.5.5 碱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4.6 还原产物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属铁的分离
    5.1 磁选试验方案
    5.2 磁选试验直观分析
    5.3 不同还原条件对磁选结果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含菱铁矿难选铁矿石的特点及选矿技术研究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含菱铁矿难选铁矿石的主要特点
    1. 1 菱铁矿的主要成因类型
    1. 2 菱铁矿的主要特性
    1. 3 我国菱铁矿资源的分布
2 典型含菱铁矿复杂难选铁矿的选矿技术应用发展
    2. 1 东鞍山含菱铁矿难选铁矿石的选矿技术发展现状[6]
    2. 2 梅山含菱铁矿难选铁矿石的选矿技术发展
    2. 3 酒钢镜铁山难选铁矿石的选矿技术发展
    2. 4 其他含菱铁矿的难选铁矿石的选矿技术应用发展
3 结论

(4)鄂西某高磷鲕状赤铁矿提铁降磷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铁资源概况
        1.1.1 世界铁资源概况
        1.1.2 我国铁资源概况
    1.2 高磷鲕状赤铁矿开发技术难点
    1.3 赤铁矿分选方法及研究进展
    1.4 我国赤铁矿选矿技术发展趋势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论文研究目的
        1.5.2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设备、药剂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备与药剂
        2.1.1 试验设备
        2.1.2 试验药剂
    2.2 矿石性质研究方法
    2.3 主要试验方法
    2.4 主要测试方法
        2.4.1 产物检测分析方法
        2.4.2 Zeta电位分析测试
        2.4.3 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测试
        2.4.4 红外光谱分析
第3章 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3.1 纯矿物
        3.1.1 石英纯矿物化学分析
        3.1.2 赤铁矿纯矿物化学分析
    3.2 试验原矿制备
    3.3 试验原矿性质研究
        3.3.1 矿物化学成分分析
        3.3.2 原矿主要矿物组成
        3.3.3 主要元素物相分析
        3.3.4 主要矿物嵌布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赤铁矿高梯度磁选试验研究
    4.1 原矿磨矿试验
    4.2 原矿高梯度磁选试验
        4.2.1 磨矿细度对磁选的影响
        4.2.2 粗选条件试验
        4.2.3 扫选条件试验
        4.2.4 精选条件试验
        4.2.5 一粗一精一扫磁选开路试验
    4.3 磁选中矿再磨再选试验
        4.3.1 中矿再磨曲线试验
        4.3.2 中矿再磨细度对磁选指标的影响
        4.3.3 中矿精选条件试验
    4.4 高梯度磁选开路及闭路实验
        4.4.1 磁选开路试验
        4.4.2 磁选闭路试验
    4.5 小结
第5章 磁选精矿反浮选试验研究
    5.1 磁选精矿性质研究
        5.1.1 磁选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5.1.2 矿石性质研究小结
    5.2 磁选精矿细磨—直接反浮选试验
        5.2.1 磁选精矿磨矿试验
        5.2.2 磁选精矿细磨—直接反浮选试验
    5.3 磁选精矿细磨—选择性絮凝脱泥试验
        5.3.1 选择性絮凝脱泥条件试验
        5.3.2 磁选精矿细磨—脱泥—反浮选探索试验
    5.4 磁选精矿细磨—脱泥—反浮选试验
        5.4.1 磨矿细度对反浮选指标的影响
        5.4.2 阴离子反浮选条件试验
        5.4.3 磁选精矿细磨—脱泥—反浮选开路试验
        5.4.4 磁选精矿细磨—脱泥—反浮选闭路试验
    5.5 小结
第6章 反浮选精矿酸浸试验研究
    6.1 酸浸试验
    6.2 反浮选精矿酸浸条件试验
        6.2.1 酸条件试验
        6.2.2 浸出浓度条件试验
        6.2.3 浸出时间条件试验
        6.2.4 搅拌速度条件试验
        6.2.5 保铁剂LX用量试验
    6.3 反浮选精矿酸浸开路试验
    6.4 小结
第7章 联合工艺流程提铁降磷试验
    7.1 提铁降磷工艺选择
    7.2 联合工艺流程试验
    7.3 联合工艺流程试验小结
第8章 机理分析
    8.1 磁选机理分析
        8.1.1 磁选基本条件
        8.1.2 弱磁选矿粒在棒介质高梯度磁场中的动力学分析
    8.2 浮选机理分析
        8.2.1 动电位测试分析
        8.2.2 矿物表面吸附研究
        8.2.3 红外光谱分析
    8.3 酸浸机理分析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5)高磷铁矿反浮选降磷捕收剂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我国高磷铁矿资源概况
    1.2 高磷铁矿降磷技术发展现状
        1.2.1 高磷铁矿降磷的主要工艺
        1.2.2 高磷铁矿降磷的发展方向
    1.3 磷矿石浮选捕收剂的研究与改进
        1.3.1 常用磷矿石捕收剂
        1.3.2 羧酸类药剂改性对捕收性能的影响
        1.3.3 羧酸类胶磷矿捕收剂的组合用药
    1.4 量子化学理论在浮选药剂研究中的应用
        1.4.1 量子化学研究进展
        1.4.2 量子化学研究在浮选中的应用
    1.5 课题的目标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目标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剂、矿样和研究方法
    2.1 试验药剂与仪器设备
        2.1.1 药剂种类和来源
        2.1.2 试验设备及仪器
    2.2 药剂合成
        2.2.1 新型捕收剂研究开发流程
        2.2.2 捕收剂合成技术路线
    2.3 试验矿物制备
        2.3.1 单矿物
        2.3.2 人工混合矿
        2.3.3 实际矿石
    2.4 矿物试验及测试方法
        2.4.1 矿物浮选试验
        2.4.2 红外光谱分析
        2.4.3 Zeta电位测定
        2.4.4 吸附量的测定与计算
        2.4.5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第三章 高磷铁矿反浮选捕收剂(RFP-138)的设计与合成
    3.1 阴离子捕收剂结构改性对浮选性能变化的规律
    3.2 常用阴离子捕收剂结构对浮选的影响
        3.2.1 极性基结构对浮选性能影响
        3.2.2 非极性基结构变化对浮选性能的影响
        3.2.3 常用捕收剂的量子化学研究
        3.2.4 结果与讨论
    3.3 反浮选捕收剂主剂(SNA)的合成
        3.3.1 羧酸类捕收剂的合成与筛选
        3.3.2 捕收剂羧酸分子的改性
        3.3.3 捕收剂主剂的基本性能
        3.3.4 结果与讨论
    3.4 高效高磷铁矿反浮选捕收剂(RFP-138)的组成
        3.4.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筛选及与捕收剂(SNA)的复配
        3.4.2 表面活性剂(YS04)对SNA在矿物表面吸附的稳定性
        3.4.3 复配捕收剂(RFP-138)的混合胶束行为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捕收剂(RFP-138)的配合制度与性能表征
    4.1 捕收剂对单矿物可浮性研究
        4.1.1 矿物可浮性与pH之间的关系
        4.1.2 捕收剂用量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1.3 pH调节剂的选择
        4.1.4 抑制剂对浮选的影响
    4.2 捕收剂对人工混合矿浮选研究
    4.3 高效捕收剂的其他性能
        4.3.1 RFP-138的抗硬水性能
        4.3.2 RFP-138的低温浮选性能
        4.3.3 RFP-138的分散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FP-138捕收剂对铁矿石的应用试验研究
    5.1 高磷铁矿的矿物分析
        5.1.1 矿物组成分析
        5.1.2 主要矿物赋存状态研究
    5.2 捕收剂RFP-138的浮选开路试验
        5.2.1 不同捕收剂降磷效果比较研究
    5.3 磁化焙烧-弱磁-RFP-138反浮选全流工艺试验
        5.3.1 开路试验流程
        5.3.2 闭路试验流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效捕收剂(RFP-138)与矿物作用机理探讨
    6.1 矿物物理性质和晶体结构
        6.1.1 磷灰石晶体结构及断裂面表面性质
        6.1.2 赤铁矿矿石
        6.1.3 矿物表面荷电性质与可浮性的关系
    6.2 浮选药剂的溶液化学研究
        6.2.1 捕收剂的溶液化学行为
        6.2.2 矿物在浮选矿浆中的溶解特性
        6.2.3 捕收剂在高磷铁矿石表面的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
    6.3 捕收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6.3.1 阴离子捕收剂与矿物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6.3.2 捕收剂与胶磷矿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6.3.3 捕收剂与赤铁矿作用的红外光谱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难选铁矿石微波磁化焙烧同步降磷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铁的性质与用途
        1.1.1 铁的性质
        1.1.2 铁的用途
    1.2 铁矿物的矿床类型及主要铁矿物
        1.2.1 铁矿床的成因类型
        1.2.2 主要铁矿物的性质
    1.3 铁矿石资源概况
        1.3.1 世界铁矿石资源概况
        1.3.2 中国铁矿石资源及特点
    1.4 高磷铁矿石资源
        1.4.1 高磷铁矿石资源分布及概况
        1.4.2 高磷铁矿石的矿石特征
    1.5 难选铁矿石的研究现状
        1.5.1 选矿方法
        1.5.2 化学浸出
        1.5.3 冶金方法
        1.5.4 微生物法
    1.6 微波还原矿石概述
        1.6.1 微波对矿石的作用
        1.6.2 微波磁化焙烧铁矿石
    1.7 论文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7.1 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2.1 原料分析
    2.2 实验工艺流程
    2.3 实验设备
    2.4 样品检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波场中铁矿石的吸波特性
    3.1 物质升温速率的影响因素
    3.2 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
        3.2.1 实验原料对微波的吸收性能
        3.2.2 含碳铁矿物在微波场中的升温特性
        3.2.3 不同配碳量下含碳铁矿物的升温特性
    3.3 微波场中铁矿石的失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波焙烧铁矿石实验研究
    4.1 焙烧温度的影响
    4.2 微波功率的影响
    4.3 配碳量的影响
    4.4 焙烧时间的影响
    4.5 磨矿细度的影响
    4.6 磁场强度的影响
    4.7 实验还原产物物相分析
    4.8 常规加热磁化焙烧实验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波焙烧低品位铁矿石响应曲面优化实验
    5.1 实验设计
    5.2 实验模型分析
        5.2.1 铁品位模型分析
        5.2.2 回收率模型分析
    5.3 响应曲面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波磁化焙烧铁矿石脱磷实验
    6.1 惠民铁矿中磷的特征
        6.1.1 磷对钢铁生产的危害
        6.1.2 惠民铁矿中磷的分布
    6.2 脱磷剂种类对脱磷效果的影响
    6.3 氢氧化钠的脱磷效果分析
        6.3.1 氢氧化钠用量对脱磷效果的影响
        6.3.2 氢氧化钠对矿石烧结程度的改善
        6.3.3 氢氧化钠脱磷效果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昆钢罗茨铁矿降硫降磷选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铁矿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我国铁矿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铁矿物的工艺特征
        1.2.1 磁铁矿的工艺特征
        1.2.2 赤铁矿的工艺特征
        1.2.3 褐铁矿的工艺特征
        1.2.4 菱铁矿的工艺特征
        1.2.5 黄铁矿的工艺特征
    1.3 铁矿的选矿
        1.3.1 磁铁矿石的选矿
        1.3.2 赤铁矿石的选矿
        1.3.3 褐铁矿石的选矿
    1.4 高硫高磷铁矿石资源概况及降硫降磷技术现状
        1.4.1 高硫高磷铁矿资源概况
        1.4.1.1 高硫铁矿石资源概况
        1.4.1.2 高磷铁矿石资源概况
        1.4.2 高硫铁矿降硫技术现状
        1.4.3 高磷铁矿降磷技术现状
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课题的提出及目的意义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试验研究方法
    3.1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3.1.1 试样的采取
        3.1.2 试样的制备
    3.2 试验主要设备
第四章 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4.1 原矿形态和碎散性能
    4.2 原矿粒度分析
    4.3 矿石的化学组成
        4.3.1 矿石的光谱分析
        4.3.2 矿石的化学分析
        4.3.3 矿石的铁物相分析
        4.3.4 矿石中磁铁矿和赤铁矿单矿物分析
    4.4 矿石的显微结构
    4.5 矿物成份和嵌布特征
        4.5.1 硅酸盐的嵌布特征
        4.5.2 氧化物的嵌布特征
        4.5.3 硫化物的嵌布特征
        4.5.4 磷酸盐的嵌布特征
        4.5.5 碳酸盐的嵌布特征
        4.5.6 单质元素的嵌布特征
    4.6 矿石中硫和磷的赋存状态
        4.6.1 有害元素硫的赋存状态
        4.6.2 有害元素磷的赋存状态
    4.7 原矿中铁的赋存状态
    4.8 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小结
第五章 探索试验研究
    5.1 选矿试验流程的确定
    5.2 原矿可磨性试验
    5.3 螺旋溜槽实验
    5.4 磁重联合实验
        5.4.1 摇床—弱磁—强磁选实验
        5.4.2 弱磁—摇床—强磁选实验
    5.5 浮选探索实验
        5.5.1 直接浮选实验
        5.5.2 选择性絮凝探索实验
    5.6 实验小结
第六章 浮选实验研究
    6.1 油酸作为反浮选捕收剂的理论依据
        6.1.1 油酸钠溶液的化学性质
        6.1.2 油酸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
    6.2 反浮选降磷实验
    6.3 碱性条件下浮选实验
    6.4 丁黄药对铁矿反浮选的影响
    6.5 硫酸铜对铁矿反浮选的影响
    6.6 氯化钙对铁矿反浮选的影响
    6.7 淀粉对铁矿反浮选的影响
        6.7.1 淀粉在浮硫处加入的影响
        6.7.2 淀粉在反浮选处加入的影响
    6.8 PH值对铁矿浮选的影响
    6.9 磨矿细度对铁矿反浮选的影响
    6.10 选矿工艺小结
第七章 回水实验研究
    7.1 回水试验流程
第八章 尾矿再选实验研究
第九章 主要研究结论
    9.1 推荐试验流程及试验指标
    9.2 主要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9)鲕状赤铁矿降磷降铝工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高磷铁矿资源概况
        1.1.1 世界高磷铁矿资源概况
        1.1.2 我国高磷铁矿资源概况
    1.2 国内外铁矿石降磷技术研究现状
        1.2.1 选矿法降磷
        1.2.2 酸浸法降磷
        1.2.3 微生物法降磷
        1.2.4 冶金法降磷
    1.3 铁矿磁化焙烧技术及应用
        1.3.1 磁化焙烧分类
        1.3.2 影响磁化焙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1.3.3 磁化焙烧技术的应用现状
    1.4 直接还原技术及应用
        1.4.1 直接还原产品的种类
        1.4.2 直接还原方法
    1.5 论文工作的提出
2 试样及试验方案
    2.1 试验矿样
        2.1.1 试样制备
        2.1.2 试样化学成分及粒度分布
        2.1.3 试样矿物组成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试验药剂
    2.5 试验设备
3 试样强磁-反浮选试验
    3.1 强磁选试验
        3.1.1 磨矿细度对磁选指标的影响
        3.1.2 磁场强度对磁选指标的影响
    3.2 强磁-反浮选试验
    3.3 小结
4 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4.1 磁化焙烧基本原理
    4.2 焙烧-磁选试验研究
        4.2.1 还原剂种类对选别指标的影响
        4.2.2 焙烧温度对选别指标的影响
        4.2.3 还原剂用量对选别指标的影响
        4.2.4 焙烧时间对选别指标的影响
        4.2.5 磨矿细度对精矿指标的影响
        4.2.6 磁场强度对精矿指标的影响
    4.3 磁选精矿反浮选试验研究
        4.3.1 捕收剂选择试验
        4.3.2 抑制剂用量试验
        4.3.3 活化剂用量试验
        4.3.4 捕收剂用量试验
        4.3.5 捕收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4.4 小结
5 赤铁矿与菱铁矿混合焙烧试验研究
    5.1 赤铁矿与菱铁矿混合比例试验
    5.2 磨矿细度试验
    5.3 磁场强度试验
    5.4 小结
6 直接还原-磁选试验研究
    6.1 直接还原基本原理
    6.2 直接还原条件试验研究
        6.2.1 还原温度试验
        6.2.2 还原剂用量试验
        6.2.3 还原碱度试验
        6.2.4 还原时间试验
    6.3 磁选条件试验研究
        6.3.1 磨矿细度试验
        6.3.2 磁选磁场强度试验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10)云南某难选高磷赤褐铁矿提铁降杂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铁的资源
        1.1.1 铁矿藏的分布
        1.1.2 铁的基本性质
    1.2 高磷铁矿石资源
    1.3 铁矿石选铁降磷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铁矿石选铁研究现状
        1.3.2 高磷铁矿石选铁降磷研究现状
        1.3.3 高磷铁矿石脱磷研究趋势
    1.4 论文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4.1 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2.2 试验方法及技术路线
    2.3 试验主要设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3.1 原矿矿物组成研究
        3.1.1 试样的化学成分分析
        3.1.2 试样的光谱分析
        3.1.3 试样的铁物相分析
    3.2 试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3.2.1 矿石的结构
        3.2.2 矿石的矿物成分和嵌布特征
        3.2.3 矿石中铁和磷的分布状况
        3.2.4 试样的粒度组成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磷赤褐铁矿提铁降杂工艺条件研究
    4.1 探索试验研究
        4.1.1 高梯度强磁选试验
        4.1.2 重力选矿试验
        4.1.3 浮选试验
    4.2 焙烧—磁选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4.2.1 还原剂用量试验
        4.2.2 还原剂粒度试验
        4.2.3 焙烧时间及温度试验
        4.2.4 还原剂种类试验
        4.2.5 还原焙烧添加助剂试验
        4.2.6 磨矿细度试验
        4.2.7 磁场强度试验
    4.3 氯化离析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4.3.1 氯化剂用量试验
        4.3.2 还原剂用量试验
        4.3.3 磁场强度试验
        4.3.4 磨矿细度试验
        4.3.5 氯化离析—弱磁选工艺流程全程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磷赤褐铁矿提铁降杂试验研究
    5.1 还原焙烧磁选精矿降磷试验
        5.1.1 硫酸浸出温度及浓度试验
        5.1.2 盐酸浸出浓度试验
        5.1.3 液固比试验
        5.1.4 浸出时间试验
        5.1.5 浸出验证试验
    5.2 还原焙烧磁选精矿反浮选降硅试验
        5.2.1 捕收剂试验
        5.2.2 抑制剂试验
    5.3 高磷赤褐铁矿提铁降杂全流程试验
        5.3.1 还原焙烧—弱磁选—浸出工艺流程全程试验
        5.3.2 还原焙烧—弱磁选—反浮选—浸出工艺流程全程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梅山铁精矿选矿降磷工艺研究和应用通过专家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磁铁矿与磷灰石选择性浮选分离的机理研究[D]. 丁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2]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与金属铁分离的研究[D]. 文文. 贵州大学, 2015(01)
  • [3]含菱铁矿难选铁矿石的特点及选矿技术研究趋势[J]. 李艳军,杨光,赵瑞超,韩跃新,袁帅. 矿产综合利用, 2015(02)
  • [4]鄂西某高磷鲕状赤铁矿提铁降磷试验研究[D]. 廖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5]高磷铁矿反浮选降磷捕收剂的研究与应用[D]. 余侃萍. 中南大学, 2013(01)
  • [6]宁乡式铁矿资源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A]. 吕炳军,程晓慧. 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 2012
  • [7]难选铁矿石微波磁化焙烧同步降磷的工艺研究[D]. 王晓辉.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8]昆钢罗茨铁矿降硫降磷选矿技术研究[D]. 曲亮亮.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 [9]鲕状赤铁矿降磷降铝工艺与机理研究[D]. 吴明. 武汉科技大学, 2010(04)
  • [10]云南某难选高磷赤褐铁矿提铁降杂试验研究[D]. 张晓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标签:;  ;  ;  

眉山铁精矿选矿减磷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专家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