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者情报需求机理的分析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为东[1](2021)在《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科学研究的偶然性发现离不开偶遇信息的点燃,从而引导个体心理发生顿悟、联结、移情和沉思,个体从偶然的被动获得转移到主动求索,非线性和线性的信息搜索行为彼此共生或演替,偶然性与必然性交织存在。偶遇的信息具有潜在价值,希冀解决科学难题、科研疑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个体在搜索、浏览、交互过程中发生信息偶遇的可能性变大,信息偶遇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术新媒体以学术信息服务为己任,包括学术APP、学术虚拟社区、学术微信公众号、学术社交网络和学术博客等多元类型,承载着丰富的学术资源,拥有基数庞大的科研人群,用户之间通过彼此关注、留言、互粉等,形成了社会网络关系,缓解了科研人员的信息孤岛现象。目前关于学术新媒体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主动的交流、交互、共享、贡献、持续使用、科研合作等行为,被动的信息获取行为还有待深入探索。用户在学术新媒体环境下意外获得有趣或有用的信息逐渐常态化,国内外多个领域都有关注信息偶遇,图情领域对信息行为的研究也延伸到了信息偶遇。信息偶遇一般过程模型中涵盖了注意、停驻、检验、摘取、返回5个步骤,表现为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3个阶段。目前缺少从心理和认知层面探析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发生原因、感知变化和后续采纳等问题,有必要在偶遇过程下结合用户的感知心理去深入分析信息偶遇现象,挖掘偶遇信息价值,为科学发现提高几率。本文主要分析过程感知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偶遇发生前的影响因素、偶遇中用户的认知演变、偶遇后用户信息采纳路径以及促进信息偶遇的感知和采纳策略5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1)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个体、环境、行为因素和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S-O-R(即刺激—个体心理、生理—反应),结合学术新媒体特色和信息偶遇概念,将学术新媒体信息偶遇行为的要素划分为: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环境、学术信息。在已有信息偶遇发生过程和过程感知模型下分析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将感知融入到偶遇行为过程,构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过程感知模型,给出学术新媒体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包括5个子机理,分别为信息偶遇前的注意触发,信息偶遇中的心流体验、认知联结、感知控制,信息偶遇后的行为反馈,深入分析了5个子机理,以及过程与机理的关系,子机理之间的演进关系。(2)偶遇前引发学术新媒体用户发生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S-O-R模式和技术接受模型从学术新媒体的用户维度、信息维度、环境维度分析引发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给出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其中信息维度包括信息特征、信息质量,环境维度囊括了平台可用性、平台多样性,用户维度涵盖了好奇心理、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先验知识以及信息偶遇行为共有9个变量,10个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学术新媒体平台上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用户,问卷设计的题项中涉及到是否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设置,以排除没有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用户;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例验证了假设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信息特征、信息质量、平台可用性、平台多样性对感知有用性均具备显着正向影响;先验知识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控制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信息特征显着影响用户的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显着正向影响信息偶遇行为。(3)偶遇中学术新媒体用户的认知演变。本文采用访谈获取学术新媒体用户发生信息偶遇行为时的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资料,共访谈了15位曾经发生过信息偶遇事件的学术新媒体用户。由于学术新媒体主要服务于科研工作者,且以学术信息服务为主,因此,本文以硕博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为目标人群,共获得4.5万余字的访谈资料。再根据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获得了初始概念38个、初始范畴19个、主范畴8个,最终得到信息偶遇中的用户认知演变状况,构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中的认知演变模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中认知变化时的认知结构经历了同化、顺应、图式联结和意义建构过程,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网络,并结合意义建构理论解读了用户从认知鸿沟、断带到认知联结跨越,对认知演变的意义进行了阐释。(4)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路径构型。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信息采纳模型(IAM)、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价值接受模型(VAM),提取了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构成,动因包括: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收益、认知结构、好奇心理和感知成本7个动因。通过问卷获得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数据。利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中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检验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组态构型,经过数据校准(完全隶属、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得到真值表、必要性条件分析、组态充分性条件和结果稳健性分析,得到影响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7条路径,即7种组态结果,并解释了这7条路径。(5)提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前-中-后的感知与采纳策略。刺激物特征显着影响信息偶遇的发生,从信息偶遇前的信息质量(信息内容、信息源)和信息特征(信息表征和信息标题)等角度实现注意触发。信息偶遇中用户的认知心理、情感情绪都存在不断的变化,从认知联结、偶遇信息相关信息、感知控制和信息偶遇能力素养角度,帮助用户实现偶遇信息和先验知识的语义互联,更好地理解和研判偶遇信息的作用和价值;最后给出了促进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采纳的策略,从平台可用性、偶遇信息资源关联和学术新媒体的网络口碑等角度,提升偶遇信息的采纳度从而实现信息价值。本研究丰富了学术新媒体信息行为的理论体系,信息偶遇是一种被忽略的、被动的、非线性的信息获取或检索行为。在过程感知视域下,将信息偶遇行为过程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并将用户感知融入到这3个阶段,给出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偶遇前引发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偶遇中用户的认知演化和偶遇后的采纳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信息偶遇现象,丰富了信息行为研究。本文最后给出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感知与采纳策略,为学术新媒体平台和学术知识服务体系的调整提供新的视角,优化学术新媒体的知识服务满意度。
钟丽芳[2](2021)在《图书馆公共关系生态系统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徐琳越[3](2021)在《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意受欢迎程度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和web2.0时代背景下,企业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需要突破自身封闭式的创新思维,不断创新技术和思想,积极探索、高效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内外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由此开放式创新平台应运而生。开放式创新平台能够帮助企业收集创新资源,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但是大多开放式创新平台经营管理不善,容易出现信息过载问题,企业难以从平台中获取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高效识别出高质量创意并运用到自身产品开发中,平台上用户活跃度低,平台难以持续发展。已有研究表明创意受欢迎程度可以反映创意的价值和创意未来市场的接受度,体现出用户的需求信息,降低企业创意选择的不确定性,是创意筛选的有效指标。因此本文通过对开放式创新平台中创意受欢迎程度的研究,清楚地了解创意和创意者信息如何影响创意受欢迎程度,有助于企业对用户进行管理和引导,通过构建预测模型可以更加有效地预测出受欢迎程度高的创意,从而有利于企业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中,利用更少的人力成本快速挖掘到价值高的创意,提高创新效率。同时通过对受欢迎程度高的创意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从而优化产品和服务,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本文首先对开放式创新平台和文本挖掘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然后总结开放式创新理论、重复暴露效应理论、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机器学习分类技术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意受欢迎程度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根据相关理论本研究对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意受欢迎程度的影响因素提出假设,然后选取乐高开放式创新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编写爬虫软件爬取创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再利用负二项回归检验研究假设,探究创意和创意者结构化特征以及创意文本特征对创意受欢迎程度的影响机理,回归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影响因素对创意受欢迎程度都具有显着影响。接着基于这些特征因素,利用五种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随机森林、XGBoost、逻辑回归和朴素贝叶斯)预测创意受欢迎程度,为企业快速筛选创意提供指导,综合分析F度量结果和运算速度,基于XGBoost构建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意受欢迎程度预测模型要优于其它四种分类模型。最后根据回归和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和启示,并总结了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拓宽了创意受欢迎程度的研究维度,多角度地将创意文本内容和创意标题等非结构化数据量化为结构化数据,探究其对创意受欢迎程度的影响机理;二是研究了创意标题及其创意内容的相似性对创意受欢迎程度的影响,而不是单纯将两部分独立探讨;三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结合结构化特征和非结构化文本数据提出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意受欢迎程度预测模型。根据所得结论,本研究为企业对平台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创意评价筛选机制,提高平台活跃度,促进开放式创新平台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仝年[4](2021)在《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质效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各大高校也逐渐加快了信息文化建设及双一流建设的步伐,高校图书馆已经由基础的资源保存借阅服务逐步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转型。高校图书馆利用馆藏的海量信息资源,向社会各界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等智库服务,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各界的信息咨询需求,帮助其解决相关发展问题,还能有效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升级,提高高校人力资源、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新的价值增长点。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咨询需求海量增加,虽然各类型的信息服务机构随之成立,但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由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所有决策咨询需求,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双一流”大学——山东大学为例,对山东大学面向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展开了一系列分析。首先,对该服务开展的若干动力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确定此服务具有较多动力源和较高可行性之后,又采用SWOT分析法对该服务展开较为细致的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和威胁分析,并在SWOT分析基础之上得出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工作的未来发展战略。最后本文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落实,即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搭建出服务体系框架并为服务的质效提升提出了几项有价值的建议。学者在研究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的基础上,深度融合山东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山东大学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发展规划,对高校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的个性化定制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董昊鑫[5](2021)在《图书开放获取免费增值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开放获取已经从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逐步延伸到开放获取学术图书,各界尝试将期刊开放获取的成熟经验借鉴到学术图书领域。国外学术图书开放获取的实践仍旧在于初级阶段,但是已摸索出的一些学术图书开放出版模式(免费增值、教师职称补贴、众筹等等)为我国学术图书开放获取实验项目给予了相当多的借鉴。本文试图从免费增值模式视觉深化图书开放获取展开研究,以期为化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危机提出参考性意见。本文首先对学术图书开放获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运用免费增值模式画布和双边市场模型分析了免费增值模式在学术图书开放获取中的运用,本文对国外学术图书开放获取的免费增值模式实践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从免费的角度和增值的角度对我国学术图书开放获取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策略优化和建议分析。
田瑞冬[6](2021)在《基于多源融合的微阅读个性化信息推荐研究》文中提出在大力倡导建设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和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发展的今天,微阅读这一新兴的阅读方式被越来越多人所接纳,微阅读是一种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形式,主要是指在移动端阅读篇幅较少的内容,微阅读平台主要有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传输也变得越来越便捷,阅读资源不再受制于传统传播媒介,其数量也在成倍的增长,人们在面对微阅读平台上海量的信息资讯时,如何在短时间内选择自己想要获取和感兴趣的资源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个性化推荐服务正是从用户侧出发,通过分析用户历史行为等数据来为用户主动推送可能感兴趣的资源,以满足用户需求,节省搜索时间的服务形式。在微阅读平台开展个性化推荐服务能够为平台精准掌握用户需求提供帮助,提高平台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为用户节省成本,快速发现感兴趣的资源,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本文以微阅读平台用户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用户维度的分析,引入用户情境、社交网络和情感体验三个维度数据,然后通过梳理个性化信息推荐流程,包括多源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多源信息融合、形成用户画像,再根据推荐流程建立基于多源融合的微阅读个性化信息推荐模型,包括数据采集层、多源数据融合层、信息聚合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最后通过对用户情境、情感体验相似度的度量和社交关系的挖掘,基于改进的最大团算法设计出基于多源融合的混合推荐算法,并对算法原理和算法流程进行了详细叙述。根据选取的微阅读平台用户基本信息、情境信息、社交关系信息和带有情感特征的评论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基于本文构建的信息推荐模型和算法推荐结果与传统推荐方法下的结果进行比较,在召回率、准确率和综合评估指标三个方面均有提升,证实了推荐精准度的提升和本文对于推荐模型和推荐算法改进的合理性。随后又在平台阅读内容层面和推荐效果层面提出了微阅读平台服务优化策略,平台阅读内容层面的建议包括加强微阅读平台构成要素建设,提高内容易读指数以及丰富资源种类;推荐效果层面的对策建议包括规范推荐阅读的内容及频率,尝试融入更多要素对读者进行用户画像塑造以及优化阅读平台界面设计,为微阅读平台未来发展方向献计献策,在帮助微阅读平台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保证平台持续平稳发展。
王铎[7](2020)在《虚拟现实环境下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虚拟现实设备为代表的新一代人机交互系统具有以人为本、多模式、智能化等特点。随着数字媒介不断丰富,富媒体正在成为数字阅读的主要内容,虚拟现实技术带给读者的感知性,可以让读者通过肢体、声音与虚拟场景中的阅读内容进行互动,体验到的不同于平面阅读的三维立体的全新阅读模式。虚拟现实阅读当前的目标和挑战仍然是如何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然而对用户在虚拟现实体验中的行为和动机的特征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探索。由于用户在虚拟环境中处理信息的行为和方式不同,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深入了解虚拟现实阅读用户的交互行为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交互效果的评价有助于功能的设计和开发针对不同类型用户有所侧重满足更广泛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产品推广和市场影响方面可以细分用户群体制定更好的销售策略和产品推荐,对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交互行为理论体系构建也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虚拟现实用户交互和阅读用户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6个部分:第2章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梳理,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从人机交互过程的视角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过程机理进行分析,形成了5个要素、3个层次、2重环境的用户交互过程机理模型,构成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框架;第4章通过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第5章通过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扩展并结合信息度和交互度构建影响因素模型,使用结构方程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第6章从用户交互行为过程出发通过5个维度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效果进行全面地评价和分析;第7章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服务创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各章研究的虚拟内容如下:第2章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以及展开研究所必要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首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与特征、虚拟现实阅读体验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人机交互的相关概念以及虚拟现实用户交互行为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介绍。最后,对虚拟现实用户交互行为的相关理论,具体包括人机交互过程理论、活动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理性行为理论以及视觉感知理论等,从而为本研究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的具体研究和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以人机交互过程理论为基础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过程的基本要素和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将虚拟现实阅读中用户的人机交互过程解构为:交互主体、交互系统、交互功能、交互内容、交互界面5个要素;用户感知层、交互系统层以及交互行为层3个层次;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2个用户交互环境;并且构建了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动机以及机理系统模型。通过系统地分析用户交互行为所涉及的相关要素、环境以及过程,为后续具体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和理论支撑。第4章使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在量化分析阶段通过实验获取了71位受试者在虚拟现实阅读体验中的交互次数、交互成功率、虚拟环境探索和阅读体验时长四个维度的交互行为数据,然后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用户划分为虚拟探索型、交互体验型和传统阅读型三类,并对用户交互行为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其中虚拟探索型用户体验时长最长且频繁地进行观察和探索虚拟环境,交互体验型用户普遍使用交互功能次数最多并且成功率相对更高,而传统阅读型用户则体验时长最短并且交互成功率最低。在质性研究阶段,通过对14位不同用户类型的受试者在阅读交互体验过程中的主观感受进行深度访谈,探究用户交互行为的主观动机以及影响用户交互行为的潜在因素。这一结果对用户交互行为的理解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升用户交互体验的设计和市场推广的研究有很强的借鉴价值。第5章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视觉感知理论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首先通过结合本研究第3章所得到的两个关键的用户感知层要素,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合理地扩展,构建了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然后通过实验和问卷获取了296位受试者在虚拟现实阅读体验中的影响因素数据,并将数据导入Amos 24.0对结构方程模型及假设进行检验。根据数据结果显示,感知信息度是影响感知有用性重要因素,感知交互度对感知娱乐度影响最大,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度又是影响使用态度和交互意愿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多群组分析研究了不同用户性别对于本章所构建的影响因素模型起到的调节作用。数据结果发现女性用户在感知交互度对易用性和娱乐度的影响更显着,且女性用户更关注VR阅读的效用,而男性用户更倾向与VR阅读为其带来的愉悦感。这一结果也为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商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第6章在现有虚拟现实体验及信息系统服务的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阅读的特点对虚拟现实阅读人机交互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首先人机交互过程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交互主体、交互系统、交互功能、交互内容、交互界面5个维度和20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和修正。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VIVEPAPER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交互系统是VR用户最受关注的指标,交互内容和交互界面在VR用户交互式阅读体验中给用户带来的影响是相对其它一级指标而言影响最弱,因而VR设计开发商应该更为关注VR交互系统的设计;二级指标数据结果表明,交互可靠性是用户最为关注的性能指标,用户对交互功能和系统本身的关注度要高于VR提供的阅读内容。第7章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首先指出了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创新服务策略的重要性,然后针对虚拟现实阅读人机交互过程三个层次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服务策略。从人机交互行为层的角度提出了用户交互体验服务策略,从人机交互感知层的角度提出了用户信息素养引导策略,从人机交互系统层的角度提出了人机交互系统服务策略,最后从用户交互行为过程角度结合虚拟现实阅读体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了虚拟现实阅读产品创新的服务策略。本研究的成果对深入了解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提升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体验和交互效果以及虚拟现实阅读应用的普及和推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层面本研究为虚拟现实阅读的用户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虚拟现实阅读平台建设和系统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层面,本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虚拟现实阅读交互体验和交互功能的优化,为虚拟现实阅读交互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虚拟现实阅读体验的内容创新提供对策和建议,并为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和用户虚拟现实素养的提高提供引导。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继续深入探究不同交互方式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的交互行为和感知产生的影响,以及用户在不同信息类型的时间分布特征与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的关系,还包括用户信息素养和虚拟现实素养对用户信息获取效果的影响。
陈茫[8](2021)在《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创新地位举足轻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科研创新过程变得更具复杂性和时效性,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所需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强烈,而从图书馆获取所需的科研知识资源和专业的科研服务支持,是实现科研创新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智能服务的需求和情境正成形成,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目前国内外一些着名的高校图书馆正开展智能服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然而,在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却存在着服务联系松散、服务推进缓慢、服务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那么,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具体是什么,是什么推动着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有序推进?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能否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仿真?这些研究问题亟待深入的展开研究。本文围绕图书馆智能服务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对于完善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提升图书馆智能服务效果,促进高校科研创新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首先,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从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揭示了图书馆智能服务各要素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过程中有其核心的服务需求与服务内容,并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其中,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各要素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和规律性,且彼此关联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该服务的有序进行。其次,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并揭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因素构成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通过深度访谈分析共获得27个概念范畴,并汇总形成了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服务科研效果等主范畴;其中,智能服务感知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新变量。该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为后续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下来,运用结构方程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上文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揭示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等,对服务科研效果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而服务应用动机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重要的中介变量。该模型的实证分析为揭示关键影响因素的复杂作用关系提供了证据支持。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刻画和揭示了该服务系统内部的动态结构、运行趋势与反馈回路等。研究发现:该服务系统有其特有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建模目的、模型边界和因果反馈回路等;在服务开展初期,服务主体位于较高的知识位势,利用智能服务技术支持提升服务科研效果;而服务主体的知识存量、科研人员的知识存量、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等是系统运行的关键变量。本论文探究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新课题。揭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揭示并验证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中知识交互,为图书馆智能服务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借鉴。
马峥[9](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尚丽维[10](2020)在《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研究》文中认为在线医疗社区作为践行新医改背景下“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现代医疗领域中知识交流与分享的新平台,社区成员的信息交互过程能够促进医疗知识高效扩散,关键节点成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中的重要力量。在线医疗社区能够助力医生患者信息交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它的健康发展需要关键节点影响力的正向推动。在线医疗社区是现阶段医疗服务系统变革过程中的新兴事物,对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医疗服务发展和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准确把握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性,全面总结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认识、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关键节点动态演化规律以及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工作中存在的提升困境,从而提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的建议,需要政府和平台管理者注意到新兴事物中蕴含的一系列新现象以及底层逻辑,这些从关键节点影响力视角探究发现的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中的新现象和新规律能够更好地指导未来在线医疗社区的实践提升工作。本文以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信息负载理论和约束理论,对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关键节点影响力的机理框架和解释模型,挖掘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及演化规律,探索以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动态网络为基础的关键节点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并提出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的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第一,对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进行分析。首先,本章对在线医疗社区成员信息交互行为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出本文所认为在线医疗社区成员信息交互行为的定义;其次,分析了在线医疗社区成员信息交互行为的角色,对各类角色的属性、作用和价值进行讨论;接着,思考了在线医疗社区成员信息交互行为的过程,并按照具体类型进行区分和整合;最后,总结出在线医疗社区成员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分别论述各自特征的含义与内容。第二,探究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的形成机理。首先对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和约束理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综合提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框架;其次,借鉴约束理论,构建了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模型,阐述了信息交互能力、信息交互关系强度以及信息负载能力与关键节点影响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在该理论框架和模型的指导下,通过Python语言编程获取百度贴吧HPV主题的用户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Gephi,构建百度贴吧HPV主题的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并对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模型进行检验。第三,挖掘百度贴吧HPV主题的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及演化规律。首先,界定了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的基础概念、明确了关键节点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其次,通过反复开展探索性实验,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百度贴吧用户关注关系作为构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的基础,对节点中心性进行分析,对关键节点的现实身份进行细分;对信息交互关系网络主导结构分析,对关键节点特征值的分布规律作进一步判断;对关键节点进行分析,从关键节点类型构成将关键节点划分为信息交互达人型、信息交互主动型、信息交互被动型和信息交互懒惰型四种类型,并通过对用户发帖和回帖内容、以及访问用户主页判断关键节点的现实身份。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发现未曾受重视却具有现实启发意义的现象,需要政府和平台管理者注意到这类新现象。第四,基于信息交互关系动态网络的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阐述,其次,构建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模型。根据信息交互过程确定两类在线医疗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指标,并对具体评价指标释义;利用一种改进的熵权法来确定具有传递性质的指标权重,具有权重分配合理、符合网络动态规律等特点;根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计算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的每个具体指标的观测值实现对评价过程的优化。最后,选取HPV吧开展实证研究,反复爬取社区成员的用户数据,从不同实验权重结果对比分析、不同组别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时间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维度对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进行动态评价。第五,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论述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性,针对我国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认识、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关键节点动态演化规律以及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工作中存在的提升困境,利用前文章节得到的机理模型、动态识别思路、演化规律发现、长期评价方案,提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的相关建议。既有助于促进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的知识分享效率,又有助于减少在线医疗社区中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使在线医疗社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健康信息资源的可信性和科学性得到保障,引领在线医疗社区获得长期的、稳定的运营与发展。本文从理论层面丰富了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的理论体系,深化了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并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实践层面,本文为增强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为在线医疗环境下关键节点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方法支持,为在线医疗社区健康发展提供实践启示。在以后的研究中,将继续应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不同类型的在线医疗社区用户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进行分析和刻画,为具有多源异构的特征的不同类型的在线医疗社区的信息交互服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二、读者情报需求机理的分析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者情报需求机理的分析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
2.1.2 信息偶遇行为研究现状 |
2.1.3 研究述评 |
2.2 概念界定 |
2.2.1 学术新媒体 |
2.2.2 信息偶遇 |
2.2.3 过程感知 |
2.2.4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内涵 |
2.3 理论基础 |
2.3.1 意义建构理论 |
2.3.2 图式理论 |
2.3.3 信息采纳理论 |
2.3.4 三元交互决定论 |
2.3.5 技术接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分析 |
3.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要素分析 |
3.1.1 学术新媒体用户 |
3.1.2 信息偶遇环境 |
3.1.3 学术信息 |
3.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 |
3.2.1 信息偶遇前 |
3.2.2 信息偶遇中 |
3.2.3 信息偶遇后 |
3.3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与关系 |
3.3.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过程感知模型 |
3.3.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 |
3.3.3 信息偶遇行为过程与机理关系 |
3.3.4 信息偶遇行为机理之间的演进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 |
4.1.1 学术新媒体信息维度 |
4.1.2 学术新媒体环境维度 |
4.1.3 学术新媒体用户维度 |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数据收集 |
4.3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3 模型分析与检验 |
4.4 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分析 |
5.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扎根理论 |
5.2.2 访谈对象筛选 |
5.2.3 访谈过程设计 |
5.2.4 访谈资料收集与整理 |
5.3 访谈资料编码过程 |
5.3.1 开放式编码 |
5.3.2 主轴编码 |
5.3.3 选择性编码 |
5.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5.4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模型构建 |
5.4.1 模型构建 |
5.4.2 分析与讨论 |
5.4.3 认知演变意义阐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分析 |
6.1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 |
6.1.1 偶遇后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依据 |
6.1.2 偶遇信息采纳行为动因构成 |
6.2 研究设计 |
6.2.1 定性比较分析 |
6.2.2 数据采集 |
6.2.3 数据校准 |
6.3 分析与讨论 |
6.3.1 偶遇信息采纳必要性条件分析 |
6.3.2 偶遇信息采纳的组态充分性条件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学术新媒体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路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感知与采纳行为促进策略 |
7.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注意触发策略 |
7.1.1 利用多元化信息表征刺激用户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
7.1.2 设计趣味性的信息标题吸引用户眼球 |
7.1.3 改善信息内容质量提高偶遇信息效用 |
7.1.4 监控信息源提高偶遇信息可信度 |
7.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认知联结激活策略 |
7.2.1 利用资源故事化形式促进用户认知联结 |
7.2.2 推送偶遇信息相关的学者、文献和主题提高感知有用性 |
7.2.3 增强用户对偶遇信息的感知控制 |
7.2.4 加强培养用户的信息偶遇能力素养 |
7.3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度提升策略 |
7.3.1 改善平台可用性提高偶遇信息采纳度 |
7.3.2 形成偶遇信息的资源关联提高采纳度 |
7.3.3 建立学术新媒体网络口碑提高信息采纳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访谈 |
附录3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意受欢迎程度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开放式创新平台 |
2.1.1 平台起源与挑战 |
2.1.2 用户角度相关研究 |
2.1.3 创意角度相关研究 |
2.2 文本挖掘 |
2.2.1 起源与内涵 |
2.2.2 文本挖掘相关研究 |
2.3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2.3.1 开放式创新理论 |
2.3.2 重复暴露效应理论 |
2.3.3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2.3.4 分类预测技术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1 研究假设 |
3.1.1 中枢路径假设 |
3.1.2 边缘路径假设 |
3.2 模型构建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4.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4.1.1 开放式创新平台的选取 |
4.1.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变量设计及测量 |
4.2.1 因变量 |
4.2.2 自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分析 |
4.4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1 模型设定 |
4.4.2 数据分析与结果 |
第5章 创意受欢迎程度的预测 |
5.1 创意受欢迎程度预测模型框架 |
5.2 实验评价指标 |
5.2.1 创意数据集分析 |
5.2.2 评价指标 |
5.3 实验结果评估 |
5.4 特征重要性排序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质效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图书馆信息服务 |
2.2 竞争情报服务 |
2.3 资源基础理论 |
2.4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2.5 生命周期理论 |
2.6 SWOT、PEST、波特五力分析 |
2.6.1 SWOT分析 |
2.6.2 PEST分析 |
2.6.3 波特五力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大学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前景分析 |
3.1 服务开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
3.1.1 企业发展的需求 |
3.1.2 社会大环境的推动 |
3.1.3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
3.2 服务生命周期 |
3.3 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SWOT分析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竞争情报服务体系搭建 |
4.1 基于文献研究的服务层次初步搭建 |
4.2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服务要素填充 |
4.2.1 确定研究问题 |
4.2.2 资料收集 |
4.2.3 服务要素编码与范畴化 |
4.2.4 饱和度检验 |
4.3 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整体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促进策略 |
5.1 主动转变认识偏差 |
5.2 提高信息研究人员专业素养 |
5.3 建设竞争情报专题资源库,提升服务质效 |
5.4 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开展多样化服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图书开放获取免费增值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及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预期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图书开放获取相关理论问题 |
2.1.1 学术图书的概念 |
2.1.2 开放获取及图书开放获取的内涵 |
2.1.3 图书开放获取的特点 |
2.2 免费增值商业模式概述 |
2.2.1 商业模式演进阶段回顾 |
2.2.2 免费增值的概念及演进 |
2.2.3 商业模式新生代的免费增值模式分析方法 |
2.3 图书开放获取免费增值模式的概念界定和特点 |
2.3.1 图书开放获取中免费增值模式的界定及特征 |
2.3.2 图书开放获取平台加免费增值模式 |
2.3.3 图书开放获取的免费增值模式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边与双边市场下图书开放获取免费增值商业模式分析 |
3.1 单边市场下图书开放获取免费增值模式与运行机理分析 |
3.1.1 图书开放获取免费增值模式的九大模块分析 |
3.1.2 单边市场下免费增值模式竞争机理分析 |
3.2 双边市场下图书开放获取免费增值模式分析 |
3.2.1 图书开放获取双边市场模型 |
3.2.2 双边市场类型分析 |
3.2.3 免费增值在图书开放获取双边市场中的运用 |
3.3 免费增值模式对相关利益方的影响分析 |
3.3.1 对出版商的影响 |
3.3.2 对图书馆的影响 |
3.3.3 对作者的影响 |
3.3.4 对公众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书开放获取机构免费增值模式的案例分析 |
4.1 法国Open Edition Books |
4.1.1 Open Edition Books图书免费增值模式简介 |
4.1.2 Open Edition Books图书免费增值模式解析 |
4.1.3 双边市场条件下Open Edition Books分析 |
4.2 英国Open Book Publisher |
4.2.1 Open book publisher图书免费增值模式简介 |
4.2.2 Open book publisher图书免费增值模式解析 |
4.2.3 双边市场条件下Open book publisher分析 |
4.3 美国加州大学EScholarship |
4.3.1 Eschilarship图书免费增值模式简介 |
4.3.2 Escholarship图书免费增值模式解析 |
4.3.3 双边市场条件下Escholarship分析 |
4.4 图书开放获取商业实践比较分析 |
4.4.1 不同点分析 |
4.4.2 共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图书开放获取免费增值模式的启示与对策建议 |
5.1 平台建设角度 |
5.1.1 树立平台口碑 |
5.1.2 与高校图书馆合作 |
5.2 免费获取角度 |
5.2.1 微观层面上保证平台免费学术图书质量 |
5.2.2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合作实现免费获取 |
5.2.3 宏观层面上国家建立图书免费获取政策 |
5.3 增值服务角度 |
5.3.1 出版角度的增值服务 |
5.3.2 技术角度的增值服务 |
5.3.3 管理角度的增值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多源融合的微阅读个性化信息推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微阅读 |
2.1.2 个性化信息推荐 |
2.1.3 多源数据融合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用户画像理论 |
2.2.2 用户需求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阅读用户维度分析 |
3.1 用户维度选取和假设的提出 |
3.2 研究设计 |
3.2.1 模型变量的选取 |
3.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 研究过程分析 |
3.3.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
3.3.2 信度检验 |
3.3.3 效度检验 |
3.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4 研究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源融合的微阅读个性化推荐模型构建 |
4.1 个性化信息推荐流程 |
4.2 个性化信息推荐模型构建 |
4.2.1 数据采集层 |
4.2.2 多源数据融合层 |
4.2.3 信息聚合层 |
4.2.4 应用层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源融合的微阅读个性化推荐算法设计 |
5.1 最大团问题描述 |
5.2 用户多源信息相似性的度量 |
5.2.1 情境相似度的度量 |
5.2.2 情感体验相似度的度量 |
5.3 基于多源融合的混合推荐算法 |
5.3.1 算法原理 |
5.3.2 算法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多源融合的微阅读个性化推荐效果分析 |
6.1 数据来源 |
6.2 数据分析过程 |
6.2.1 用户分布地域统计分析 |
6.2.2 用户画像可视化 |
6.3 推荐结果呈现与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阅读平台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发展策略 |
7.1 平台阅读内容层面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强微阅读平台构成要素建设 |
7.1.2 提高内容易读指数 |
7.1.3 丰富资源种类 |
7.2 推荐效果层面的对策建议 |
7.2.1 规范推荐阅读的内容及频率 |
7.2.2 尝试融入更多要素对读者进行用户画像塑造 |
7.2.3 优化阅读平台界面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微阅读平台用户维度分析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虚拟现实环境下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虚拟现实用户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2 用户交互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3 阅读用户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虚拟现实阅读的相关概念 |
2.1.1 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及特征 |
2.1.2 虚拟现实阅读的内涵 |
2.1.3 虚拟现实阅读的特征 |
2.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相关概念及特征 |
2.2.1 人机交互的内涵 |
2.2.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的内涵 |
2.2.3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的特征 |
2.3 虚拟现实用户交互行为的相关理论 |
2.3.1 人机交互过程理论 |
2.3.2 活动理论 |
2.3.3 分布式认知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3.5 视觉感知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过程机理分析 |
3.1 虚拟现实阅读交互体验的组成要素 |
3.1.1 虚拟现实阅读交互主体要素 |
3.1.2 虚拟现实阅读交互系统要素 |
3.1.3 虚拟现实阅读交互功能要素 |
3.1.4 虚拟现实阅读信息内容要素 |
3.1.5 虚拟现实阅读交互界面要素 |
3.1.6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要素模型 |
3.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环境 |
3.2.1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的虚拟环境 |
3.2.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的现实环境 |
3.2.3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环境结构模型 |
3.3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过程分析 |
3.3.1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过程的感知层 |
3.3.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过程的系统层 |
3.3.3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过程的行为层 |
3.4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人机交互行为动机 |
3.4.1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信息需求 |
3.4.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需求 |
3.5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过程机理系统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特征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虚拟现实阅读体验中的用户交互行为 |
4.2.1 虚拟现实阅读中的用户交互 |
4.2.2 虚拟环境的体验和探索 |
4.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4.3.1 混合研究方法 |
4.3.2 前测 |
4.3.3 受试者 |
4.3.4 实验素材与设备 |
4.3.5 实验过程 |
4.4 用户交互行为特征的量化分析 |
4.4.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4.2 用户交互行为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3 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分析 |
4.4.4 不同类型用户交互行为特征的差异化分析 |
4.5 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分析 |
4.5.1 访谈对象的选取 |
4.5.2 访谈过程与资料整理 |
4.5.3 编码过程与结果 |
4.5.4 用户交互行为特征分析 |
4.6 讨论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虚拟现实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及概念模型 |
5.2.1 技术接受模型 |
5.2.2 感知信息度和感知交互度对用户行为的影响 |
5.2.3 用户交互意愿的影响因素 |
5.2.4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
5.3 研究设计 |
5.3.1 实验设计 |
5.3.2 问卷设计 |
5.3.3 实验过程与数据收集 |
5.4 数据结果 |
5.4.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2 模型与假设检验 |
5.4.3 基于性别的多群组分析 |
5.4.4 基于交互方式的多群组分析 |
5.5 讨论分析 |
5.5.1 感知信息度对用户交互的影响 |
5.5.2 感知交互度对用户交互的影响 |
5.5.3 感知愉悦度对用户交互的影响 |
5.5.4 感知有用性对用户交互的影响 |
5.5.5 感知易用性对用户交互的影响 |
5.5.6 用户性别的调节作用 |
5.5.7 不同交互方式的调节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效果评价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评价指标构建 |
6.2.1 评价指标构建的理论依据 |
6.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3 问卷设计与前测 |
6.2.4 正式测量与评价指标构建 |
6.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6.3.1 构建评价层次模型 |
6.3.2 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6.3.3 指标权重与一致性检验 |
6.3.4 基于FEC的综合评价 |
6.4 验证分析 |
6.4.1 实验设计与数据获取 |
6.4.2 评价过程与结果 |
6.4.3 评价结果讨论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的创新服务策略 |
7.1 创新服务策略问题的提出 |
7.2 虚拟现实阅读人机交互系统的服务策略 |
7.3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体验的服务策略 |
7.4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的信息素养引导策略 |
7.5 虚拟现实阅读产品创新的服务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3.1 研究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2 高校科研创新的研究综述 |
1.3.3 图书馆智能服务的研究综述 |
1.3.4 面向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
1.3.5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知识服务理论 |
2.1.2 复杂系统理论 |
2.1.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 高校科研创新概念及内涵 |
2.3 智能服务情境概念及内涵 |
2.4 图书馆智能服务概念及内涵 |
2.5 本文研究的整体逻辑与框架 |
2.5.1 研究的整体框架 |
2.5.2 研究的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及机理分析 |
3.1 智能服务过程的分析框架 |
3.2 智能服务的过程阶段分析 |
3.2.1 智能服务创建阶段 |
3.2.2 智能服务实施阶段 |
3.2.3 智能服务收尾阶段 |
3.2.4 智能服务归档阶段 |
3.3 智能服务过程机理的多案例研究 |
3.3.1 机理分析步骤 |
3.3.2 案例研究设计 |
3.3.3 案例简要介绍 |
3.3.4 过程机理分析 |
3.3.5 案例研究结论 |
3.4 管理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因素识别 |
4.1 扎根理论方法及流程 |
4.1.1 扎根理论方法 |
4.1.2 具体操作流程 |
4.2 访谈设计与资料收集 |
4.2.1 样本对象的选择 |
4.2.2 研究问题的设计 |
4.2.3 访谈资料的处理 |
4.3 扎根编码与范畴提炼 |
4.3.1 编码有效性 |
4.3.2 开放式编码 |
4.3.3 主轴编码 |
4.3.4 选择性编码 |
4.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模型阐释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影响因素实证 |
5.1 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
5.1.1 知识服务资源的影响 |
5.1.2 科研服务参与的影响 |
5.1.3 智能服务感知的影响 |
5.1.4 科研服务需求的影响 |
5.1.5 服务应用动机的影响 |
5.1.6 智能技术体验的影响 |
5.1.7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5.2 调查问卷与实证方法 |
5.2.1 调研目的与调查对象 |
5.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3 调查问卷的变量测量 |
5.2.4 结构方程模型及流程 |
5.3 实证研究的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量表的信度 |
5.3.3 量表的效度 |
5.4 假设验证与模型拟合 |
5.4.1 研究假设检验验证 |
5.4.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
5.4.3 研究结果实证分析 |
5.5 管理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仿真 |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原理及应用 |
6.1.1 模型应用原理 |
6.1.2 模型构建步骤 |
6.1.3 模型应用意义 |
6.2 系统分析 |
6.2.1 系统分析与构成 |
6.2.2 系统建模的目的 |
6.2.3 系统模型的边界 |
6.3 系统建模 |
6.3.1 系统边界的限定 |
6.3.2 因果关系与反馈 |
6.3.3 模型的系统流图 |
6.3.4 系统动力学方程 |
6.3.5 初始参数的设置 |
6.3.6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4 系统模型仿真与结果应用讨论 |
6.4.1 运行趋势及应用 |
6.4.2 关键变量及应用 |
6.4.3 主导回路及应用 |
6.5 管理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
2.3.1 热力学熵概念 |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
2.3.3 信息熵概念 |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
2.3.5 信息熵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
3.2.1 构造指标矩阵 |
3.2.2 标准化处理 |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
3.3.3 指标计算 |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
3.4 小结 |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测度思路 |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
4.3.1 实证测算 |
4.3.2 结果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
5.1 构建指标体系 |
5.1.1 准则层构建 |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5.2.3 计算权重 |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
5.3.1 样本的特点 |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
6.3 讨论 |
6.3.1 未来研究展望 |
6.3.2 研究局限性 |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线医疗社区研究现状 |
1.2.2 信息交互研究现状 |
1.2.3 关键节点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在线医疗社区 |
2.1.1 在线医疗社区的概念 |
2.1.2 在线医疗社区的类型 |
2.1.3 在线医疗社区的信息内容 |
2.2 信息交互 |
2.2.1 信息交互的内涵 |
2.2.2 信息交互关系 |
2.2.3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 |
2.3 关键节点 |
2.3.1 关键节点的内涵 |
2.3.2 关键节点的角色 |
2.3.3 关键节点的作用 |
2.4 信息负载理论 |
2.4.1 信息负载理论的起源--信息传播 |
2.4.2 信息负载理论的内容 |
2.4.3 信息负载理论的延伸--信息过载 |
2.5 约束理论 |
2.5.1 约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5.2 约束理论的基本概念 |
2.5.3 约束理论的特点 |
2.5.4 约束理论的性质 |
2.5.5 约束理论运用的基本步骤 |
2.6 社会网络分析 |
2.6.1 社会网络理论 |
2.6.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分析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内涵 |
3.3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的角色 |
3.4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的过程 |
3.5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形成机理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分析 |
4.2.1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的内涵与结构 |
4.2.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的内涵与影响力 |
4.3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框架 |
4.3.1 信息交互能力对关键节点影响力的作用 |
4.3.2 信息交互关系强度对关键节点影响力的作用 |
4.3.3 信息负载能力对关键节点影响力的作用 |
4.3.4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分析 |
4.4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模型 |
4.4.1 模型条件 |
4.4.2 模型变量 |
4.4.3 模型表示 |
4.5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实证分析 |
4.5.1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
4.5.2 数据处理 |
4.5.3 讨论分析 |
4.5.4 实践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及演化规律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的基础 |
5.2.1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的依据 |
5.2.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的相关指标 |
5.2.3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的技术路线 |
5.3 关键节点识别实验与演化规律分析 |
5.3.1 数据获取 |
5.3.2 节点中心性分析 |
5.3.3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结构分析 |
5.3.4 关键节点分析 |
5.4 结果讨论 |
5.4.1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有均匀化演进可能 |
5.4.2 在线医疗社区关键力量构成或可成为健康性指标 |
5.4.3 泛“药贩”掌权现象亟需在线医疗社区管理者关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概述 |
6.2.1 评价的对象 |
6.2.2 评价的原则 |
6.2.3 评价的指标 |
6.2.4 评价的方法 |
6.2.5 评价的程序 |
6.3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模型 |
6.4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实证 |
6.4.1 数据获取 |
6.4.2 数据处理 |
6.4.3 “HPV吧”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 |
6.5 讨论与分析 |
6.5.1 不同实验权重结果对比分析 |
6.5.2 不同组别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5.3 不同时间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 |
7.1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性 |
7.1.1 关键节点本身视角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重要性 |
7.1.2 信息受众视角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重要性 |
7.1.3 在线医疗社区视角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重要性 |
7.1.4 国家安全视角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重要性 |
7.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的困境 |
7.2.1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认识不确切 |
7.2.2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不科学 |
7.2.3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动态演化规律不清晰 |
7.2.4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不合理 |
7.3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的建议 |
7.3.1 坚持以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作为制定策略前提 |
7.3.2 提升在线医疗社区管理者对关键节点的动态识别能力 |
7.3.3 丰富在线医疗社区管理者对关键节点的演化规律认识 |
7.3.4 建立在线医疗社区管理者对关键节点影响力的长期评价方案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读者情报需求机理的分析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D]. 陈为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图书馆公共关系生态系统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钟丽芳. 南昌大学, 2021
- [3]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意受欢迎程度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D]. 徐琳越. 山东大学, 2021(02)
- [4]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质效提升策略研究[D]. 仝年. 山东大学, 2021(02)
- [5]图书开放获取免费增值模式研究[D]. 董昊鑫.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基于多源融合的微阅读个性化信息推荐研究[D]. 田瑞冬. 东北电力大学, 2021(10)
- [7]虚拟现实环境下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研究[D]. 王铎. 吉林大学, 2020(03)
- [8]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D]. 陈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9]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10]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研究[D]. 尚丽维. 吉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