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集邮南京研讨会

至尊集邮南京研讨会

一、极限集邮南京研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舒静[1](2012)在《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和深入实践,公共文化服务日益成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普遍参与的公共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新内容。而在诸多文化形态中,集邮文化是人们在收集、鉴赏、研究邮票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认可并在当代收藏的市场活动中得到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反响的文化表现形态,属于公共文化范畴。目前,邮政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强邮政法制建设、专业业务版块拆分经营、完善普遍服务机制等宏观层面,而在近年的探索实践中,广东集邮逐渐尝试从业务转型层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以现代化转型增强服务能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以集邮文化为核心,以集邮文化宣扬和集邮文化活动为抓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本文将以广东集邮为实证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定性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了解现状,探讨创新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现代化转型、完善集邮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构建集邮文化服务体系,这些策略性安排是基于系统化、从破除内部根本性障碍的高度来考虑的,尤其重点突破现代化转型,因为只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制的现代化转型,才能从根本上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供基础和释放空间;而完善集邮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邮政致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最基本力量,只有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服务要求;构建集邮文化服务体系则是以体系化的要求检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是否完整、到位,避免服务缺失。本文研究提出的对策,主要着眼于当前制约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瓶颈而提出的,随着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还会有新的问题和情况出现,所以必须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对策的调整,接受实践的检验和完善。

刘宗训[2](2011)在《我是一个不集邮的邮友》文中指出我离休前是北京邮政一个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并分管北京市邮票公司。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原党委书记杜庆云任北京市集邮协会会长后,为了使市邮票公司和北京市邮协更好地配合,有利于集邮活动的开展,向市局党委提出让我兼任市邮

葛建亚[3](2007)在《长三角集邮圈的构建及其对区域内旅游的促进》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邮坛各种形式的横向联系和交往日益增多,集邮活动的跨地区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2006年7月中旬,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宁波、湖州、舟山和台州14个城市的代表,汇聚南京,举行长三角城市集邮协调会和联谊会, 共商构建长三角集邮圈、促进长三角地区城市集邮文化发展大计,并发表了《首次长三角城市集邮联谊会共同宣言》。今

徐胜[4](2005)在《中国极限集邮的出版物》文中认为极限集邮在我国正在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继专题集邮之后发展最快的集邮方式。我国的极限集邮是由国外传人的。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许多的集邮者对极限明信片由喜欢到喜爱,自发成立了以极限集邮研究会、京华极限集邮研究会、楚天极限集邮研究会为代表的专门收集、研究极限片的极限集邮组织。随着极限集邮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我国各地包括台湾还自发成立了十余个民间极限组织,自办刊物,异常活跃,对推动我国极限集邮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

刘大有[5](2002)在《《集邮博览》2002年总索引》文中认为 本索引主要根据《集邮文献分类表》[简表,载本刊1998年第9期]类目编排,增加了邮政、收藏等索引。题名和票品名有的根据其内容缩略或重拟。斜线后为作者署名,短文或为减少移行时从略。数字为发表的期次和页码(如0325为第3期25页)。ZK代表增刊。F1、F2、F3、F4分别为封面、封二、封三、封底。C1、C2、C3、C4分别为插页1、2、3、4,依此类推。(2001.1135←)0527表示对2001年第11期35页文章的增补、更正或商榷,刊登在2002年第5期27页。检索说明请看本刊2000年第6期3页《读〈博览〉查文献有索引更方便》一文。

张乐民[6](2002)在《开创上海集邮事业更加灿烂的明天——2002年上海集邮节主、分会场剪影》文中认为 3月5日清晨,上海正下着绵绵春雨,让人略微感到些许寒意。地处南京西路上的上海集邮大楼边门前却排起了百余人的长龙,来得最早的约在凌晨5时。他们冒雨前来早早等候,就是想能最早购买到一年一度上海集邮节的纪念邮品,请参加集邮节开幕仪式的

纪永贵[7](2004)在《中国口头文化遗产——董永遇仙传说研究》文中认为董永遇仙传说产生于东汉中叶,然而这个传说留存下来的文献却十分单薄,所以自20世纪初以来,对这个传说的研究一方面不受学者的特别关注,另一方面,也只局限于对董永历史身份的探讨和传说的演变过程两个问题之上。因为往往将传说认定为史实,所以对前者的论证与结论均可怀疑;因视野只徘徊于传说情节单元本身的变迁,而未从历史文化背景去观照,结果演变的路线似乎清晰,而演变的内在动力却无从得知。 这个传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两种传播方式和三个传播中心。三阶段是汉魏晋的旧传说时期、唐宋的新传说时期和元明以来的后传说时期。两种传播方式,即主流方式和口头方式。主流传播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段中,以某种显性媒体(如话本、戏曲、电影等)作为中介对传说进行的传播,以上三个阶段其实是指主流传播的三阶段。口头传播从理论上而言从来就不会停止,但因缺乏材料,以致宋元之前无从考稽。结果我们只能分辨出近代的三个口头传播中心——山东博兴、湖北孝感、江苏东台-丹阳,三地的传说都有自己的情节系统,并都留下了文化遗迹。 根据《汉书》中一条从未被引及的材料可知,董永的历史原型其实是生活于两汉之间的高昌侯,而宋后董永多籍贯的衍生不过是地方传说的产物。七仙女从织女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即董永遇仙传说独立的过程。这个传说历时久远,所以其中累积了丰富的民俗内涵。董永与七仙女身份的上下升降和宋代之后槐树意象的引入都是民俗理想直接驱动的结果。 在1950年代黄梅戏对之进行改写之后,董永遇仙传说获得了新生机,同时也埋下了新危机。时至今日,这个传说在“文化—经济”的大潮中,因与地方文化结缘且受利益驱动,从而又形成了许多新的文化景观。然而,作为口头文化遗产,在当今商业化与信息化时代,其价值正面临着被消解、其结构正面临着消亡的命运。

周莹[8](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丁蕾[9](2013)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文中提出本文由数字媒体语境下传受信息方式的变化入手,从视觉形式、视觉思维、视觉媒介、视觉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视觉艺术创新的深入研究。研究旨在:1、从视觉对象的改变这一角度去认识新媒体,总结出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路。2、对新媒体导致的传统媒介形态的变化作深入剖析,寻找适合发展的新的创作规律,探寻新旧媒介在视觉艺术创新方面的合作共生之路。3、从视觉传播及艺术生产与消费角度认知数字媒体艺术,开辟视觉艺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视觉艺术创新首先在于“观看之道”。数字媒体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新的视觉传播形态产生的基础。伴随着各种视觉媒介及视觉行为的发展,人们对物象进行观看、感受、分析、认知的方式发生变化,新媒体技术实现了视觉语汇的丰富变化,形成了视觉形式新的审美特征,这些都对视觉主体之“看”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视觉艺术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共同组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借助视觉媒介的参与构成一个完整的视觉传播体系。在当下视觉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中,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既包括新媒体艺术在技术、形式、观念等方面的创造性重构,也包括传统视觉媒介的再媒介化,新视觉媒介的物化及新旧视觉媒介的跨媒体化与个性化;视觉艺术创新还体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艺术跨文化、产业化及可持续化发展的深层建构中。视觉艺术创新已不只局限于视觉艺术创作领域,而是整个视觉艺术创作机制、视觉传播构成与消费者参与的行为活动方式的全面创新。本文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和有益的尝试。

黄金[10](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二、极限集邮南京研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极限集邮南京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概念和关系界定
    2.1 公共文化服务
        2.1.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分类和特征
        2.1.2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2.2 关系界定
        2.2.1 集邮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关系
        2.2.2 集邮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
第三章 广东集邮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
    3.1 广东集邮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分析
        3.1.1 广东集邮对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定位
        3.1.2 广东集邮践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方向
    3.2 广东集邮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3.2.1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类型
        3.2.2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3.3 广东集邮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3.1 服务资源投入不足
        3.3.2 地区、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
        3.3.3 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欠丰富
第四章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4.1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升的关键体现
        4.1.1 扩大集邮文化服务覆盖面
        4.1.2 社会多元文化形态融合发展
        4.1.3 在文化大发展中体现主流文化地位
    4.2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先行探索
        4.2.1 广州集邮文化服务
        4.2.2 江门集邮文化服务
        4.2.3 中山集邮文化服务
    4.3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内部策略
        4.3.1 现代化转型
        4.3.2 完善集邮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4.3.3 构建集邮文化服务体系
    4.4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外部手段
        4.4.1 加快集邮文化服务网点的层级规划和建设
        4.4.2 建立健全集邮文化受众组织,推广信息化服务应用
        4.4.3 创新集邮文化和集邮活动宣传形式
        4.4.4 把集邮文化活动和地方文化活动相结合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我是一个不集邮的邮友(论文提纲范文)

我不集邮, 但爱上了集邮活动
可敬、可爱的邮友, 和谐的邮风
认真、负责的“热心人”

(7)中国口头文化遗产——董永遇仙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董永遇仙传说的发生
    第一节 文化背景:孝感文化与遇仙文化
        一、 孝感文化的生成--从“孝人”到“感天”
        二、 遇仙文化的演进--从“神人交”到“仙人配”
    第二节 社会背景:行孝-封侯-遇仙
        一、 行孝
        二、 封侯
        三、 遇仙
第二章 董永遇仙传说的演变
    第一节 说唱--与俗众互动
        一、 《董永变文》
        二、 话本《董永遇仙传》
    第二节 佛道--与俗信接轨
        一、 佛教因素
        二、 道教因素
        1 、 唐五代
        2 、 宋代以后
第三章 董永遇仙传说的完成
    第一节 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
        一、 元曲
        1 、 元南戏《董秀才遇仙记》
        2 、 元杂剧《董永遇仙》
        二、 明传奇
        1 、 《遇仙记》
        2 、 《织锦记》
        3 、 《槐阴记》
        三、 清代以来的地方戏曲
    第二节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完成与影响
        一、 《天仙配》归属黄梅戏
        二、 黄梅戏对《天仙配》的改写
        1 、 从“孝感模式”到“情感模式”
        2 、 从民间性到人民性
        3 、 从民俗理想到艺术原则
        三、 黄梅戏《天仙配》对传说模式的定型
第四章 董永遇仙传说的口头传播
    第一节 民间传说的传播原则
    第二节 董永遇仙传说的传播特征
        一、 地域性特征:三条传播路径的形成
        二、 时代性特征:四种传播态势的推进
    第三节 董永遇仙传说的传播区域
    第四节 董永遇仙传说的口头形态
        一、 博兴中心的董永传说
        二、 孝感中心的董永传说
        三、 东台-丹阳中心的董永传说
    第五节 董永遇仙传说在传说家族中的地位
第五章 董永遇仙传说人物考探
    第一节 董永历史原型考
        一、 历代对董永籍贯与生活时代的认定
        二、 高昌侯董永的家世
        三、 东汉末年“尧庙碑”上的董永
    第二节 七仙女形象探源
        一、 纺织女:对高超纺织技术的礼赞
        二、 织女星:跨越银河的漫漫历程
        三、 七仙女:寻找星辰与民俗的对应
第六章 董永遇仙传说的民俗研究
    第一节 民俗理想与情节嬗变
        一、 书生情结与变泰理想
        二、 从高贵的仙女到粗俗的村妇
    第二节 槐荫树的民俗象征
        一、 先秦社树原型与槐树阴树身份的确认
        二、 汉唐现实原型与槐树政治寓意的确立
        三、 汉唐民俗原型和槐鬼信仰的形成
        四、 魏晋以来的文学原型和槐树游仙模式的完成
        五、 槐荫树的民俗象征
第七章 董永遇仙传说的现实关怀
    第一节 当代关注与利益驱动
        一、 董永文化与文化产业
        山东博兴
        湖北孝感
        江苏东台-丹阳
        二、 董永故里之争:非学术的意气之争
        三、 董永文化节:文化主体的退场
        1 、 孝感“《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式暨首届孝文化艺术节”
        2 、 博兴“首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
    第二节 作为口头文化遗产的生存处境
        一、 口头方式的失传
        二、 “后现代”演绎对传统价值的颠覆
        三、 孝文化与遇仙文化的断裂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一: 答网友“500座”先生对董永历史原型的质疑
附录二: 图示25幅
    图1. 武梁祠石刻画像“董永行孝”图
    图2. 汉画像石上的织女星与牵牛星
    图3. 北方玄武七星图
    图4. 日本七夕图
    图5. 孝感春云村里重修的董永墓
    图6. 长山县周村孝仙祠
    图7. 孝感董永公园中的槐荫树
    图8. 严凤英《天仙配》剧照
    图9. 董永故里--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
    图10. 笔者与孝感董永研究专家宋焕文先生
    图11. 安庆菱湖公园里的严凤英塑像
    图12. 《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邮票
    图13. 与孝感市史志办饶嵩乔生同志合影
    图14. 与董永村党支部书记汤文刚同志合影
    图15. 孝子祠
    图16. 槐荫树
    图17. 坐落在孝感市槐荫大道上的董永公园大门
    图18. 安庆市七仙女广场上的仙女群雕
    图19. 武(汉)黄(石)高速黄梅县境内的董永仙女雕像
    图20. 理丝桥
    图21. 满工回家雕像
    图22. 仙女池
    图23. 饭山
    图24. 涤丝亭
    图25. 春云村口的福禄桥(远处即为“百步天梯”)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9)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与现状分析
    三、 本课题的基本结构
    四、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视觉转向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新媒体影响视觉文化
        一、 视觉转向:从“视觉”到“视觉化”
        二、 视觉文化的后现代范式:从仿象到拟像
        三、 视觉对象:从文化全球化到文化个性化
    第二节 艺术与生活的彼此渗透
        一、 艺术的“终结”:生活化的艺术
        二、 艺术“终结”之后:艺术化的生活
        三、 后工业社会艺术生产方式的重构
        1、 以技术复制为特征的后审美艺术
        2、 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
        3、 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创意产业
第二章 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播
    第一节 数字环境下的视觉新媒介
        一、 媒介的数字化生存
        1、 原子社会与比特世界
        2、 视觉媒介的数字化
        二、 数字媒体艺术
        1、 数字媒体艺术概念
        2、 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观看之道
        一、 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
        1、 角色转换:视觉传播的主体与客体
        2、 双重身份:视觉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
        3、 隐身交往:虚拟主体之间
        二、 生产者之“看”
        1、 视觉体验:综合知觉
        2、 视觉传达:多维视野
        三、 消费者之“看”
        1、 视觉形式的接受:选择
        2、 视觉活动的参与:交互
第三章 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创新的语法革命
    第一节 创造性:作为视觉艺术的本质
        一、 创新技术:科学与艺术的“重逢”
        1、 数字媒体技术
        2、 “技术性艺术”并非“唯技术”
        3、 虚拟现实技术:从创造图像到创造视觉世界
        二、 创新形式: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跨界的多维交互
        1、 社会变化与传统渗透下的“旧”与“新”
        2、 多维的艺术跨界交流
        三、 创新观念:基于高科技的艺术创造
        四、 形态嬗变:无所不在的生活状态与“文化沙漠”的救赎
    第二节 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媒介的共生与融合
        一、 传统艺术媒介新视觉形态的衍生
        1、 传统媒介艺术的存在与再媒介化
        2、 媒介的物化与物的媒介化
        二、 跨媒体:新旧媒体的整合与分众传播
        三、 多种感觉通道的整合
    第三节 低碳经济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 精神生态的交互,媒体生态的体验,社会生态的和谐
        二、 “软实力”体现跨文化传播优势
        三、 数字媒体艺术的产业化
第四章 编码与解码: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实践
    第一节 四维与五感:从纸皮书革命到数字出版物革命
        一、 传统书籍设计:平面不平,开卷有益
        二、 电子书:无纸化阅读体验
        三、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共生与融合
        1、 电子书的媒介特征
        2、 电子杂志形态分析
        3、 书籍数字出版 DIY
    第二节 移情与沉浸:会展设计的视觉空间
        一、 201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VS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1、 201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2、 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3、张艺谋 PK 丹尼·博伊尔
        二、 上海世博会的展示设计
        1、 创意构筑未来——跨界的互动空间
        2、 一切始于世博会——新科技、新文化、新理念
    第三节 越界:当代艺术从“超设计”到“重新发电”
        一、 可视与可读:徐冰的《天书》与《地书》
        二、 Beauty from the deep:石至莹绘画作品《公海》与碧欧泉品牌 DNA
        三、 绘画性的未来语境:吴俊勇之《千江有水千江月》
        四、 与互联网对话:关于群展《你不是个小玩意儿》
    第四节 异构时空:3D 数字电影的艺术与技术
        一、 3D 也属于艺术片:电影《皮娜》
        二、 奇观的再定义: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
        三、 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共谋: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四、 创造图像的艺术:3D 立体动画片《驯龙高手》
结论:关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极限集邮南京研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D]. 李舒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6)
  • [2]我是一个不集邮的邮友[J]. 刘宗训. 集邮博览, 2011(01)
  • [3]长三角集邮圈的构建及其对区域内旅游的促进[A]. 葛建亚. 第十四届南京集邮文化节《集邮与旅游》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7
  • [4]中国极限集邮的出版物[J]. 徐胜. 集邮博览, 2005(07)
  • [5]《集邮博览》2002年总索引[J]. 刘大有. 集邮博览, 2002(12)
  • [6]开创上海集邮事业更加灿烂的明天——2002年上海集邮节主、分会场剪影[J]. 张乐民. 上海集邮, 2002(04)
  • [7]中国口头文化遗产——董永遇仙传说研究[D]. 纪永贵.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 丁蕾. 南京艺术学院, 2013(12)
  • [10]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至尊集邮南京研讨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