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士长护理管理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陈晶晶,成翼娟,陈忠兰[2](2021)在《中国护理管理者在职培训需求:范围综述》文中提出目的对我国护理管理者在职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从2005年8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检索我国护理管理者培训需求相关横断面调查,对护理管理者培训方式、培训时长、培训内容和培训师资方面的需求进行范围综述。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包含21 495名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护理管理者最接受的培训方式是临床实地教学与跟班、培训班授课、案例讨论、专题讲座与研讨;培训时长一周左右最佳;师资选择主要为国内外一线的护理管理专家;在培训内容上,主要从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四个模块进行体系设计,其中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绩效管理、团队建设和人际沟通等主题培训需求最大。结论建议根据需求设计护理管理人才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以助于更有效地开展高质量培训。
肖柳红,唐育青,曾秋莲,郑少红[3](2021)在《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护士长后备人才库,遴选拟承担护士长后备人才培训的24名临床护士长为研究对象,以岗位胜任力为指导,制定带教师资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讲授、现场示范、情景演练、讨论等方式实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带教师资教学能力的变化。结果通过建立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机制,带教师资的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建立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机制,能够提高带教师资教学能力,对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广兰,肖淑宁,邱兰,柯金凤,顾梅丽,罗婷[4](2021)在《基于信息化的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基层医院信息化护理管理创新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整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构建基层医院信息化护理管理创新模式,选择医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在岗护理管理人员和随机抽取不同层级护士各30%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护理管理人员57名和不同层级护士173名进行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的护理管理效率、护理服务能力评价、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应用前后护理重点环节质量平均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数、不同层级护士理论考试及格率。结果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管理效率、护理服务能力的评价效果、护士满意度、护理重点环节质量平均分、不同层级护士理论考试及格率均明显高于应用前,应用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模式后,因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简便易于操作,且系统填报保护上报者个人信息,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例数逐步增长。结论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促进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提升护理管理效率,护士满意。
杜爱燕,蔡英华,史晓芬,吴菊芬,许萍[5](2021)在《某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队伍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某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队伍培训及相关情况,为开展护理管理者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7所医疗机构、965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某市护理管理队伍近3年参加管理培训覆盖率88.19%;近5年专业进修覆盖率28.91%,国外培训覆盖率占5.28%。公立医院护理管理者近3年国内培训及管理培训覆盖率高于民营医院(P<0.01),综合医院高于专科医院(P<0.01),三级、二级医院高于一级医院(P<0.01);二级医院护理管理者近5年专科进修培训覆盖率高于三级、一级医院(P<0.05);规模大医院近期护理管理者培训覆盖率较高(P<0.01);护理管理者培训需求认知调查中,选择科研申报的占81.24%,排名第一。结论:某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队伍专业知识培训相对欠缺,国外培训覆盖率低;不同医院护理管理者培训结构存在差异;科研相关技能薄弱,培训需求量大。提示各个单位护理负责人需优化不同医院之间的培训结构,平衡培训资源,加强护理管理者专业知识及科研技能的培训,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刘建欣,黄子叶,丁炎明[6](2021)在《精准帮扶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对被帮扶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评价精准帮扶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对被帮扶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精准帮扶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对被帮扶医院进行第1阶段帮扶,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第2阶段帮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帮扶前(2014年12月)、帮扶后(2016年12月)及帮扶后第2年(2018年12月)分别抽取210名护士和210例患者调查满意度,比较帮扶前后被帮扶医院跌倒、院内压力性损伤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帮扶后第2年,被帮扶医院的护士满意度为90.476%(190/210),高于帮扶前和帮扶后的69.524%(146/210)、78.571%(165/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帮扶后第2年,被帮扶医院的患者满意度为93.810%(197/210),高于帮扶前和帮扶后的72.381%(152/210)、82.857%(174/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帮扶后,被帮扶医院患者跌倒、院内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帮扶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帮扶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能提高被帮扶医院的护士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跌倒、院内压力性损伤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可改善被帮扶医院的护理质量。
郑逸,李益民,宁丽,王莉[7](2021)在《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现状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364名三级医院护士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64名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评分为(86.82±11.28)分;护士长自我效能、工作投入均与护士长心理韧性呈正相关(P<0.01或P<0.05);独生子女、自我效能、工作投入为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水平较高,自我效能、工作投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影响三级医院护士长的心理韧性水平,提示护理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独生子女护士长的心理韧性,可从个体自我效能、工作投入方面入手,努力提高护士长的心理韧性水平。
王鑫鑫[8](2021)在《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欣赏式探询理论,运用4D循环模式,开发护士工作倦怠的组织干预方案,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以期改善护士的工作倦怠问题。方法:1.文献分析法:系统回顾国内外有关护士的欣赏式探询干预性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为形成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奠定基础。2.混合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两所三甲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参与半结构式访谈。在质性研究结果基础上自制问卷,通过便利抽样,对河北省三甲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形式。根据文献分析和混合性研究结果形成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初稿。3.德尔菲法:遴选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临床护理、组织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对干预方案进行修订,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结果:1.文献分析:最终有10篇文章纳入研究,目前针对护士的欣赏式探询干预性研究中,干预形式主要以团体干预为主,一对一干预活动为辅,团体干预规模根据具体干预活动的背景和内容而定。干预活动多数在线下展开,少数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干预对象主要为护士,但也有研究同时纳入管理者、医生、药剂师等其他相关学科代表参与干预活动。推进干预活动进行的主要干预者是研究者,同时也包括管理者、研究助理、欣赏式探询培训师等作为辅助者。评价指标和时间: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干预目标自行设计的访谈提纲或问卷、护士个人工作进展汇报、日常观察、工作日志等;效果评价时间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为干预前、干预后、干预若干个月后。具体干预措施依据欣赏式探询的“4D”循环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发现、梦想、设计、实现四个关键步骤,也有研究在此基础上增加干预活动,具有灵活性。2.混合性研究:参与访谈有护理管理者6名,护士9名,针对干预形式共提炼出3个主题(干预方式、干预环境及地点的选择、干预剂量),6个子主题(干预模式、干预形式、管理者参与方式、干预时间段、干预频率、干预时长)。共有274名护士参与干预形式现状调查,结果53.6%的护士选择团体干预,67.9%的护士选择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干预形式;关于管理者参与形式,74.5%的护士选择建议指导,71.9%选择管理者倾听分享,54.7%选择管理组织,56.6%选择过程推进;38.3%的护士选择单位内的休闲区作为干预地点,超过70%的护士选择安静舒适、轻松愉悦、干净明亮的干预环境;关于干预时间段,55.5%的护士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46%的护士选择每周开展一次干预活动,56.6%的护士选择每次活动时间1-3小时。3.德尔菲法:两轮函询后,共18位专家参与评价,专家积极系数为9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7,肯德尔和谐系数均>0.3,变异系数<0.25,各阶段干预活动的重要性均数>4.0,根据专家意见最后确定6个干预阶段,13个干预目标,22个干预活动,专家意见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采用混合性研究方法,在系统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初稿,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形成干预方案。干预方案构建过程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干预方案内容具有针对性及可行性,为解决护士的工作倦怠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王霜霜[9](2021)在《基于中国本土化视角在职护士心理资本构成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积极心理学及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发展,结合本土文化情境及护士职业特点,探询我国护士的积极心理资本构成。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文献检索,以获取国内优秀护理工作者的事迹访谈和文字报道资料;再采用质性访谈方法,拟定访谈提纲,目的性的选取保定市三所医院的优秀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转录音频资料转为文字资料,运用NVivo12.0 plus软件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我国本土化的护士心理资本构成。结果:(1)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进行标题、关键词、摘要的检索,共收集符合本研究目的报道文献35篇。(2)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共获得访谈资料22份,约108497字,平均每份访谈资料36分钟。(3)通过对访谈资料及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得出了本土护士心理资本二阶三因素结构,具体为:工作任务型心理资本(沉着稳重、工作沉浸、坚韧、乐观、自我效能、职业责任感、适应)、人际沟通型心理资本(包容、奉献、谦虚、团体感)、学习发展型心理资本(反思、学以致用、主动作为、创新力)。(4)将护士心理资本定义为中国文化背景下护士在完成护理工作、进行有效沟通以及规划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种可开发、可测量对提升个体竞争力有促进作用的类状态积极心理力量。结论:在护士心理资本的要素中,工作任务型心理资本与西方“四因子”心理资本相似,人际关系型心理资本具有本土气息,学习发展型心理资本呈现了护士群体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群体特殊性。基于我国本土化视角结合护士群体特点研究了护士心理资本的本土化构念,为全面认识我国护士群体的心理资本特征和后续开发制定本土化的护士心理资本评价工具提供依据。
刘萍[10](2021)在《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充分调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系统检索我国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文献,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HNEBP)模型中的科研证据评价工具和非科研证据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质量评价等级为A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现有培养方案的要素及内容,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来源。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14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内的MNS毕业生和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明晰“需求二元体”视角下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能力需求指导。综合文献内容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形成本研究培养方案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使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种能力的权重,形成最终版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的4个要素及内容包括:培养目标(10个主题,40项内容)、课程设置(29种课程)、临床实践(4个主题,30项内容)、考核评价(8个主题,31项内容)。2.通过对14名MNS毕业生和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到MNS研究生2个层面8种需求能力,基本需求层面:专业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软技能;发展需求层面:学科领导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共有2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两轮函询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79.17%和33.33%),权威性较好(Cr=0.88),协调程度较好(两轮函询的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和0.2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4.应用优序图法确定2个层面9种能力的权重。9种能力的组合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实践能力(0.1101)、护理科研能力(0.0843)、教育指导能力(0.0615)、护理管理能力(0.0584)、基本非技术技能力(0.0577)、创新实践能力(0.0559)、护理领导力(0.0380)、职业规划能力(0.0380)、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0.0202)。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 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包含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2个层面9种能力,为本研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本研究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内容贴近现实需求,研究结果合理可靠,以期为我国改进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MNS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二、护士长护理管理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士长护理管理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中国护理管理者在职培训需求:范围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文献检索策略 |
1.3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证据合成 |
2结果 |
2.1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研究结果 |
3讨论 |
(3)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护理部成立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管理小组 |
1.2.2 调查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能力情况及培训需求 |
1.2.3 制定培训内容 |
1.2.4 遴选授课老师 |
1.2.5 培训具体实施方法 |
1.3 培训考核评价指标 |
1.3.1 考核评价内容 |
1.3.2 考核时间 |
1.3.3 考核人员 |
1.3.4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实施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的必要性和意义 |
3.2 实施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的方法 |
3.3 实施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的效果 |
3.3.1 实施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有效提高带教师资教学能力 |
3.3.2 实施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有效提高带教师资综合能力 |
4 结论 |
(4)基于信息化的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
2 方法 |
2.1 护理管理系统局域网构建 |
2.1.1 人事管理 |
2.1.1.1 护理人员管理 |
2.1.1.2 护理资质管理 |
2.1.1.3 护理绩效考核 |
2.1.1.4 护理排班考勤 |
2.1.2 业务管理 |
2.1.2.1 护理制度建设 |
2.1.2.2 病区事务管理 |
2.1.3 质量管理 |
2.1.3.1 三级质控体系构建 |
2.1.3.2 不良事件管理 |
2.1.3.3 统计分析 |
2.2 互联网+护理培训管理模式构建 |
2.2.1 应用“317护”护士培训平台线上、现场培训 |
2.2.2 应用微助教线上直播培训 |
2.2.3 应用“39 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线上培训 |
2.2.4 在线考试 |
2.3 局域网和互联网的关联使用 |
2.3.1 局域网与互联网的无缝衔接 |
2.3.2 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资源共享 |
2.4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
2.4.1 护理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护理管理模式的综合评价 |
2.4.2 护理重点环节质量平均分 |
2.4.3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数 |
2.4.4 不同层级护士的综合能力评分 |
2.4.5 不同层级护士的理论考试及格率 |
2.4.6 不同层级护士对培训方式和培训成效的满意度 |
2.5 资料的收集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护理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前后的综合评价比较 |
3.2 信息化护理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前后护理重点环节质量平均分比较 |
3.3 信息化护理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前后不良事件上报例数比较 |
3.4 信息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前后不同层级护士综合能力的评分比较 |
3.5 信息化护理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前后不同层级护士理论考试及格率比较 |
3.6 信息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前后不同层级护士对培训方式和培训成效的满意度比较 |
4 讨论 |
4.1 基于信息化的人事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更科学优化 |
4.2 基于信息化的业务管理,护理管理更规范可执行 |
4.3 基于信息化的闭环式质量管理,护理管理更高效便捷 |
4.4 应用互联网+护理培训管理模式,促进护理服务能力提升 |
4.5 局域网与互联网的无缝衔接,使护理管理更规范更全面 |
5结论 |
(5)某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队伍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工具 |
1.3 调查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被调查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 |
2.2 护理管理队伍近期培训情况分布 |
2.3 不同性质、类别、级别、规模及护理管理体系的医院护理管理者近期培训率比较 |
2.4 护理管理者科研能力情况及对自身培训需求的情况 |
3 讨论 |
3.1 护理管理者注重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而对专业知识的培训较为欠缺,国外学习覆盖率低 |
3.2 不同医院护理管理者培训结构存在差异,需平衡培训资源 |
3.3 护理管理者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对科研相关技能培训需求量大 |
4 小结 |
(7)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研究工具 |
1.2.1. 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1.2.1. 2 心理韧性量表(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
1.2.1. 3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 |
1.2.1. 4 工作投入量表(the 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UWES) |
1.2.2 调查方法 |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护士长一般资料 |
2.2 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见表1) |
2.3 三级医院护士长一般自我效能 |
2.4 三级医院护士长工作投入(见表2) |
2.5 不同特征三级医院护士长的心理韧性(见表3) |
2.6 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见表4) |
2.7 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见表5) |
2.8 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 |
3 讨论 |
3.1 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处于较高水平 |
3.2 三级医院护士长一般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
3.3 三级医院护士长工作投入处于较低水平 |
3.4 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独生子女 |
3.4.2 自我效能 |
3.4.3 工作投入 |
4 小结 |
(8)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护士工作倦怠国内外干预现状 |
1.2.2 欣赏式探询研究现状 |
1.3 理论依据 |
1.3.1 工作需求-资源理论(Demand-Resources Theory,JD-R) |
1.3.2 本课题的理论框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初步构建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
1.5.2 形成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初步构建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
2.1 分析与评价关于护士的 AI 干预性研究文献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目标 |
2.1.3 研究过程 |
2.1.4 研究结果 |
2.2 探讨与总结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形式 |
2.2.1 研究方法 |
2.2.2 研究目标 |
2.2.3 描述性质性研究过程 |
2.2.4 描述性研究过程 |
2.2.5 质量控制 |
2.2.6 伦理原则 |
2.2.7 描述性质性研究结果 |
2.2.8 描述性研究结果 |
2.3 构建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初稿 |
2.3.1 干预内容 |
2.3.2 干预对象 |
2.3.3 干预环境及形式 |
2.3.4 干预剂量 |
2.3.5 干预者 |
第三章 形成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
3.1 修订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目标 |
3.1.3 德尔菲专家函询过程 |
3.1.4 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 |
3.2 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 |
3.2.1 干预内容 |
3.2.2 干预对象 |
3.2.3 干预环境及形式 |
3.2.4 干预剂量 |
3.2.5 干预者 |
第四章 讨论 |
4.1 AI干预性研究文献的归纳讨论 |
4.1.1 干预形式 |
4.1.2 干预对象 |
4.1.3 干预者 |
4.1.4 干预效果评价指标 |
4.1.5 干预措施 |
4.2 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形式讨论 |
4.2.1 干预方式 |
4.2.2 干预环境及地点 |
4.2.3 干预剂量 |
4.3 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讨论 |
4.3.1 函询专家的代表性和积极性 |
4.3.2 函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4.3.3 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内容分析 |
4.4 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
4.5 基于 AI 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构建的可行性 |
第五章 结论 |
5.1 小结 |
5.2 本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
5.2.1 创新点 |
5.2.2 局限性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欣赏式探询构建护理组织管理新模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基于中国本土化视角在职护士心理资本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心理资本产生的背景 |
1.1.2 我国的文化特征和政策的影响 |
1.1.3 护士群体发展趋势及自我提高的内在需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心理资本的概念 |
1.2.2 心理资本的属性 |
1.2.3 心理资本的构成 |
1.2.4 心理资本的测量工具 |
1.3 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文献资料收集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过程 |
2.2 访谈资料收集 |
2.2.1 研究方法 |
2.2.2 访谈对象 |
2.2.3 研究工具 |
2.2.4 半结构式访谈 |
2.2.5 访谈资料整理 |
2.3 资料分析 |
2.3.1 分析方法 |
2.3.2 分析过程 |
2.4 质量控制 |
2.4.1 研究效度的保证 |
2.4.2 提高研究严谨性的策略 |
2.5 伦理原则 |
2.5.1 知情同意原则 |
2.5.2 保密原则 |
2.5.3 无害原则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访谈资料的基本特征 |
3.3 典型陈述句形成 |
3.4 形成主题 |
3.4.1 形成一阶主题 |
3.4.2 反向检验主题 |
3.4.3 形成二阶主题 |
3.5 我国本土护士心理资本构念 |
3.5.1 工作任务型心理资本 |
3.5.2 人际关系型心理资本 |
3.5.3 学习发展型心理资本 |
第四章 讨论 |
4.1 工作任务型心理资本的构成分析 |
4.2 人际关系型心理资本的构成分析 |
4.3 学习发展型心理资本的构成分析 |
4.4 我国护士本土心理资本概念的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性与局限性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性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护士心理资本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现状概述 |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供给的现状概述 |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3.2.2 文献检索策略 |
3.2.3 文献质量评价 |
3.2.4 资料分析与整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3.3.2 内容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2.1 纳入标准 |
4.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
4.3 研究方法 |
4.3.1 制定访谈提纲 |
4.3.2 资料收集方法 |
4.3.3 资料分析与处理 |
4.3.4 伦理学原则 |
4.3.5 质量控制 |
4.4 研究结果 |
4.4.1 受访者一般资料 |
4.4.2 主题提炼 |
4.5 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专家遴选 |
5.2.2 拟定初始函询问卷 |
5.2.3 函询过程 |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5 伦理原则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专家基本情况 |
5.3.2 专家意见整理 |
第六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能力的权重确定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确定2个层面的能力权重 |
6.2.2 确定9种能力权重 |
第七章 讨论 |
7.1 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
7.2 方案构建的内容分析 |
7.3 方案构建的意义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性 |
8.3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护士长护理管理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中国护理管理者在职培训需求:范围综述[J]. 陈晶晶,成翼娟,陈忠兰. 医学新知, 2021(05)
- [3]护士长后备人才带教师资培训研究[J]. 肖柳红,唐育青,曾秋莲,郑少红. 现代医院, 2021(09)
- [4]基于信息化的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 陈广兰,肖淑宁,邱兰,柯金凤,顾梅丽,罗婷. 现代医院, 2021(08)
- [5]某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队伍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J]. 杜爱燕,蔡英华,史晓芬,吴菊芬,许萍. 全科护理, 2021(19)
- [6]精准帮扶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对被帮扶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J]. 刘建欣,黄子叶,丁炎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18)
- [7]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郑逸,李益民,宁丽,王莉. 护理管理杂志, 2021
- [8]基于欣赏式探询的护士工作倦怠组织干预方案研究[D]. 王鑫鑫. 河北大学, 2021
- [9]基于中国本土化视角在职护士心理资本构成研究[D]. 王霜霜. 河北大学, 2021(11)
- [10]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刘萍. 山东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