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New Method for Isolating and Purifying Natural Drug Taxol(论文文献综述)
曹雨虹[1](2021)在《P-糖蛋白潜在抑制剂高效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其体内外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一种严重的肿瘤细胞耐药现象,是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为最早被发现的ABC转运蛋白,肿瘤细胞P-gp过表达是发生MDR的常见机制之一,会导致临床化疗的失败。抗癌药物与P-gp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可提高肿瘤细胞当中化疗药物的累积,从而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实现逆转MDR。目前P-gp抑制剂已开发至第三代,因严重毒副作用而止步于临床前或临床研究。因此,开发高选择性、低毒副作用的P-gp抑制剂,对逆转肿瘤治疗中P-gp所介导的MDR具有重大意义。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具有化学结构新颖,毒性较小等优点,是P-gp抑制剂筛选重要来源。目前小分子与P-gp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主要停留于细胞层面,实验手段耗时费力,且准确性有限,缺少精确快速的筛选方法。另外,对于P-gp抑制剂的评价还停留在体外阶段,体内研究相对较少。针对P-gp抑制剂筛选所面临的问题,本论文以P-gp为研究核心,运用多种膜蛋白稳定策略,获得构象正确且活性良好的P-gp蛋白,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专属性高及快速等优点,建立P-gp抑制剂高效筛选新方法以及从体外到体内的潜在抑制剂与P-gp相互作用评价体系。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基于慢病毒载体膜蛋白稳定策略结合SPR的中药P-gp潜在抑制剂筛选方法的建立将慢病毒(Lentiviral particles,LVP)稳定膜蛋白策略与SPR技术相结合,构建P-gp特异性配体筛选系统,从TCM中筛选P-gp潜在抑制剂,进行体外验证其生物学活性。首先,构建了不同P-gp表达水平的慢病毒颗粒,并鉴定了慢病毒上P-gp的表达。然后,将P-gp高低表达的慢病毒颗粒固定在CM5芯片的不同通道上进行亲和力检测。测定了阳性药Valspodar和环孢素(Cyclosporine A,Cs A)与芯片上P-gp之间结合的KD值分别为14.09μM和16.41μM。采用此筛选系统从40种中药单体中筛选出3个化合物为潜在的P-gp配体。亲和力实验表明,厚朴酚、和厚朴酚、白藜芦醇与芯片上P-gp结合的KD值分别为15.88,6.44和70.01μM。随后进行体外验证实验,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123)双向转运实验表明,这3个化合物均能抑制Rh123的外排。此外,和厚朴酚和白藜芦醇可将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值由17.54±4.54μg/m L分别降低至9.56±0.60μg/m L和8.00±1.60μg/m L,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具有逆转MCF-7/ADR细胞MDR的活性。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均能下调耐药癌细胞中P-gp的表达水平。本实验基于慢病毒膜蛋白稳定技术结合SPR生物传感器构建了一种新型P-gp配体筛选系统,以慢病毒作为P-gp的载体,可保持其天然构象,方法专属性较强,用于体外研究小分子与P-gp的相互作用。相较于传统细胞实验筛选,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2、SMA聚合物萃取细胞膜蛋白策略结合SPR建立P-gp潜在抑制剂快速筛选新方法研究应用苯乙烯马来酸聚合物(Styrene-co-maleic acid,SMA)膜蛋白稳定策略,将P-gp固定在其内源性的脂质环境当中,结合SPR技术建立快速筛选P-gp潜在抑制剂方法。首先,以正常乳腺癌细胞MCF-7和耐阿霉素(Adriamycin,Adr)的乳腺癌细胞MCF-7/ADR为模型,采用SMA聚合物技术从细胞膜当中萃取出膜蛋白,获得相应的蛋白脂质体(SMA lipid particles,SMALPs)。同时对SMA聚合物萃取膜蛋白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筛选系统进行方法学考察,包括脂质体稳定性、芯片饱和性、芯片特异性及SMA聚合物对筛选结果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SMA聚合物前处理最佳条件为细胞膜超声破碎20 s,反应时间4 h,膜浓度为40 mg/m L,阳性药Valspodar与芯片结合KD值为26.12μM,表明芯片具有良好特异性。芯片中脂质体稳定性为24 h,且样品中残留的SMA聚合物对测试结果无干扰。将SMALPs偶联至L1芯片的不同通道上进行亲和力检测,由此构建P-gp潜在抑制剂筛选体系(P-gp-SMALP-SPR)。应用此筛选系统从50种中药单体中筛选出9个单体成分作为目标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体外生物活性验证。结果发现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白花前胡乙素、黄芩新素和淫羊藿素可以显着降低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值。其中粉防己碱,白花前胡乙素和黄芩新素可通过抑制P-gp的功能逆转P-gp所介导的多药耐药。本实验所建立的筛选系统专属性较强,可实现快速筛选P-gp潜在抑制剂,大大缩短了筛选时间,筛选得到的白花前胡乙素和黄芩新素均为首次报道具有逆转MDR活性。3、P-gp潜在抑制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活性的体内评价-以粉防己碱为例目前P-gp潜在抑制剂体内研究较少,体内药效、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毒理学特性数据缺乏。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是由P-gp-SMALP-SPR筛选系统得到的P-gp潜在抑制剂,细胞活性实验证实,TET可将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值由86.09±4.74μM降至13.52±0.63μM,在筛选得到的9个小分子中,体外逆转MDR活性最高。在体内对TET逆转MDR活性进行评价,采用MCF-7/ADR细胞构建小鼠移植瘤模型,应用联合给药方式,通过瘤体重量与体积比较P-gp潜在抑制剂TET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治疗MCF-7/ADR移植瘤的效果,得到PTX单独给药对肿瘤小鼠的抑瘤率为42.34%,TET单独给药组抑瘤率为61.03%,PTX和TET联合用药抑瘤率为82.44%,是单独给抗癌药PTX的2倍。建立LC-MS/MS法对血浆及肿瘤组织中的PTX进行测定,比较TET对PTX在小鼠血浆及肿瘤中分布的影响,从而对TET逆转P-gp介导的肿瘤MDR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血浆和肿瘤组织LC-MS/MS方法专属性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5%,基质效应RSD值小于15%,基质对PTX的测定无影响。TET联合PTX给药后,肿瘤当中PTX的累积量由17.51±8.46(ng/g)增加至141.75±70.15(ng/g),表明TET可提高PTX对耐药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同时TET联合用药不会提高抗癌药PTX在血浆当中的浓度。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对瘤体中PTX的分布进行监测,结果均表明TET增加了PTX在耐药肿瘤中的累积和分布。本实验从瘤体大小与重量、PTX的血药浓度以及PTX在肿瘤组织当中的累积量和分布的改变三个层面建立了P-gp潜在抑制剂逆转肿瘤MDR活性的体内评价体系。
张智慧[2](2021)在《东北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3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抗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因其能产生一线抗癌药物紫杉醇而受到广泛关注。红豆杉是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树种,其紫杉醇含量极低。传统方法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分离紫杉醇,对植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寻找紫杉醇新的药源途径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从植物中提取的传统方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具有不受植物生长季节、地域限制、容易进行遗传操作和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成为获取紫杉醇的重要研究方向。内生真菌是指生活在健康宿主的内部组织中,能够与植物长期共存生活,通常不会对植物本身带来任何损害或疾病,且能够产生与其宿主相同或相似结构的代谢产物的微生物。因此内生真菌可以作为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拟从东北红豆杉植株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通过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UPLC-MS/MS)筛选到可以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并对内生真菌发酵培养条件优化,使内生真菌紫杉醇的产量最大化;并对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东北红豆杉的根、茎、叶、果实不同组织中,共分离纯化得到84株内生真菌。依据《真菌鉴定手册》对内生真菌分类,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种属,其主要分为以下10个种属:镰刀菌属(Fusarium sp.),附球胞属(Epicoccum sp.),派伦霉属(Peyronellaea sp.),链格胞属(Alternaria sp.),单梗双胞霉属(Didymella sp.),茎点霉属(Phoma sp.),类壳小圆孢(Paraconiothyrium sp.),地霉属(Geotrichum sp.),盾壳霉属(Coniothyrium sp.),轮层炭壳属(Daldinia sp.)。2.通过TLC、HPLC和UPLC-MS/MS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二氯甲烷提取物进行分析,鉴定内生真菌粗提物是否含有紫杉醇。利用TLC检测,以氯仿/甲醇(5:1,v/v)为展开剂,利用UV254nm显色,发现一株果实中分离出的内生真菌F3粗提物与紫杉醇标准品在同一位置具有相同颜色的斑点,Rf值为0.75;利用HPLC对该真菌发酵液提取物进一步分析,确定了 HPLC检测条件:色谱柱:HiQ sil C18W(4.6 mm×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检测波长:227 nm,流速为1 mL/min,内生真菌F3提取物与紫杉醇标准品在26.7 min出现相同的色谱峰;利用UPLC-MS/MS对F3真菌发酵液提取物中紫杉醇进行鉴定,其在1.7 min可以产生和紫杉醇同样的m/z为876的一级母离子,对该峰进一步分析,F3真菌发酵液提取物和紫杉醇标准品同样可以产生m/z308的二级子离子峰,证明该内生真菌F3可以特异性产紫杉醇。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基因序列鉴定分析,比对序列同源性,确定了 F3菌株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3.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发酵培养基,不同接种量,培养基不同初始pH,不同培养温度,不同的培养时间对内生真菌Alternariaalternata F3紫杉醇产量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CCD)试验,筛选最佳的前体与诱导子的种类和浓度。最终优化出该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在YPD培养基中,接种量2%,培养基初始pH 6.0,培养温度28℃,在培养基中添加乙酸钠0.1 g/L,水杨酸0.25 g/L,硝酸银0.00125 g/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紫杉醇的产量195.4±0.23 μg/L,是基础培养条件的2.17 倍。4.采用MTT法,探究了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3发酵液二氯甲烷提取物对肺癌A549和宫颈癌HeL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3真菌发酵液提取物对A549和HeLa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F3真菌发酵液提取物处理 A549,其 IC50在 24 h、48h、72 h 分别为 26.36 μg/mL、23.89 μg/mL 和 15.95μg/mL;当用相同浓度F3真菌发酵液提取物处理Hela细胞时,其IC50在24 h、48h、72 h 分别为 14.24 μg/mL、11.15 μg/mL 和 11.70 μg/mL。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分离,共分离出84株内生真菌,筛选出一株特异性产紫杉醇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3。通过发酵条件优化,提高紫杉醇的产量。通过对真菌紫杉醇提取物的抗癌活性研究,证实了真菌发酵液提取物对A549和HeLa细胞的存活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本试验为未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改良和培育新型的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品种,提供了菌株基础,为未来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化生产紫杉醇奠定了基石。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紫杉醇新的药物来源,值得开发利用。
张东旭[3](2020)在《用不对称催化反应合成活性天然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性是自然界和生命的基本属性之一,手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手性化合物合成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生物制药的热点问题,而不对称催化反应则是制备手性化合物最经济、高效和绿色的方法。本论文选取了三种可用于构建活性天然产物及手性药物分子中手性中心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展开研究,它们分别是: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α-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以及非环状芳基亚胺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并将此类反应应用于活性天然产物及手性药物的合成,考察了部分化合物的抗氧化生物活性。α-羟基羧酸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化学结构,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之中,其中芳基乳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可用于合成活性天然产物和手性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我们首次成功开发了一种以Ru Cl(p-cymene)(Ts-DPEN)为催化剂,以甲醇为溶剂,以三乙胺和甲酸为氢源通过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合成芳基乳酸类化合物的化学催化体系。底物拓展发现通过该催化体系可高效(99%)、高对映选择性(最高94%ee)获得芳基乳酸类化合物,对于杂环取代的乳酸类化合物的制备也能够保持高效(99%)和高对映选择性(最高92%ee)。我们还将该不对称催化反应体系应用到了丹参素的合成中,建立了一种用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合成光学纯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利用该路线合成了3种丹参素的衍生物,以丹参素作为对照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3种丹参素衍生物在t-BHP诱导的细胞损伤中都能减少细胞中ROS和MDA的含量,表现出抗氧化作用,并且该抗氧化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化合物187q的抗氧化活性与丹参素最为接近。最后我们研究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的原理,确定了α-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的不对称还原是底物分子通过在碱性条件下先发生烯醇式与酮式的互变异构,酮式分子再与催化剂相互作用发生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从而完成还原过程生成α-羟基取代的羧酸化合物。手性胺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在许多活性天然产物和手性药物中,是合成多种生理活性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我们成功将一类新型的含有轴手性联萘砌块的手性P,P-配体用于铱催化的非环状N-芳基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通过与经典的同类型Josiphos配体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对映选择性与配体磷原子上连接的基团有关,联萘的轴手性在不对称诱导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铱催化的非环状芳族N-芳基亚胺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中,经过筛选和条件优化,确定以L2作为优势配体,[Ir(COD)Cl]2为金属前体,在TFA和TBAI存在下,在50℃和50 atm H2的甲苯中的反应条件是最佳的反应条件。该催化体系可应用于多种非环状亚胺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以获得相应的手性胺,具有优异的对映选择性(最高可达>99%ee)。我们将该催化体系应用于制备钙敏感受体调节剂的关键手性中间体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催化体系下可以克级规模进行高效及高对映选择性的合成非环状手性芳基胺中间体。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可用于构建多种活性天然产物及手性药物中的手性中心,我们通过设计合成了一类结构新颖的基于二茂铁骨架的新型的亚胺手性N,P-配体(共10种),结构经NMR和HRMS确认。探讨了它们的钯配合物催化剂在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效果。确定了室温下,以2 mol%[Pd(C3H5)Cl]2与5 mol%手性配体配合物为催化剂,干燥甲苯为反应溶剂,以K2CO3为添加剂的最优反应条件。在该反应条件下,在多种实例中获得高达99%的收率和优秀的立体选择性(最高达98%ee)。通过反应机理研究,我们发现这类手性N,P-配体磷原子上的取代基和亚胺上的取代基之间的空间作用决定了配体的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其中配体L12、L14和L15具有优秀的立体选择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还会对这类配体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期望能够在活性天然产物及手性药物的合成中获得实际应用。通过发展三种可用于手性药物和天然产物合成的不对称催化体系,将优秀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丹参素及衍生物,钙敏感受体调节剂的合成,并对获得的丹参素衍生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拓展了活性天然产物及手性药物获得途径,为活性天然产物及手性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支持。
魏婕[4](2020)在《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对新疆本地芜菁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检测其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目的是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菌株,为今后微生物活性产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菌种资源。方法:1)利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对新疆地区生长的芜菁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对内生真菌ITS基因进行测序、比对和分析,利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所分离的芜菁内生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植物内生真菌构成的多样性分析。2)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法获得粗提物并通过CCK8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代谢产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人肝癌细胞系(Hep G2)、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抑制作用。3)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对临床标准菌株白色念球菌(Candida Albican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抗菌活性。4)通过检测芜菁内生真菌乙酸乙酯粗提物的T-AOC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检测其抗氧化活性。5)利用荷瘤小鼠模型开展体内动物实验,通过测定瘤体体积和重量,计算抑瘤率。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用TUNEL染色计算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对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初步探索芜菁活性菌株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机制。6)将筛选到的有活性菌株代谢产物进行GC-TOF-MS检测,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将其与无活性菌株代谢产物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活性菌株代谢产物中的差异代谢物。结果:1)从芜菁的叶片、块根及须根中共分离得到40株内生菌,最终通过ITS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发育树构建分析,共分离得到15株芜菁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枝孢属(Cladosporium sp.)、珊瑚菌属(Corallomycetella sp.)、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sp.)、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 sp.)、红酵母属(Rhodotorula sp.)、维希尼克氏酵母属(Vishniacozyma sp.)7个属,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 sp.)占所有菌株数的33.3%,为优势菌属。2)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发现一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的代谢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在200μg/m L浓度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率达到55%,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其他14株内生真菌对不同细胞系的抑制率没有达到50%。3)抗菌活性检测发现分离培养所获得的所有内生真菌对四株标准菌株白色念球菌(Candida Albican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均无抑菌圈出现,未表现出抗菌活性。4)抗氧化活性检测发现,该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菌株代谢产物的DPPH清除率在浓度为1mg/m L时,达到82%,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他14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相当,但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未有Pr10的代谢产物高。5)模型动物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Pr10的代谢产物粗提物的抑瘤率为56%,与对照组相比,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代谢产物粗提物具有抑瘤作用(P<0.01),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Pr10代谢产物给药组,Bcl-2表达量下降(P<0.05),Caspase3表达量升高(P<0.05)。TUNEL测定细胞凋亡指数,Pr10给药组肿瘤细胞凋亡数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推测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代谢产物粗提物是通过下调Bcl-2,上调Caspase3的表达量,诱发A549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6)芜菁内生真菌Pr10、Pr6、Pr7和Pr8四株内生真菌代谢产物进行非靶向测定,结果发现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Pr10的代谢产物中与其他三株代谢产物相比含有丰富的、独特的代谢产物,富含氨基酸和糖类衍生物,如苯丙氨酸、D-阿拉伯醇、纤维二糖和海藻糖等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物质。结论:从芜菁中分离得到15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7个属。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检测以及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出一株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其代谢产物的活性成分具有药物开发的潜力,为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菌种资源。
景显彤[5](2020)在《虎皮楠生物碱Daphnicyclidin A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针对天然产物虎皮楠生物碱Daphnicyclidin A中ACD核心骨架(7/5/7三环环系)的合成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探索。虎皮楠生物碱是一类结构独特新颖且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三萜类生物碱。迄今为止,已经从虎皮楠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超过三百多个虎皮楠生物碱,根据其骨架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14大类。Daphnicyclidin A类型的虎皮楠生物碱是由Kobayashi教授于2001年分离鉴定的。它具有高度融合的7/6/5/7/5/6六环骨架结构,并且具有五个手性中心,其中C5位为全碳的季碳中心。同时该分子中包含了两个环张力极大的七元环并环片段(A、D环)以及在天然产物中极其罕见的环戊二烯结构片段(E环)。分离至今已有19年的历史,但仍然没有一例关于该类型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报道。本研究采用本课题组发展的Type I[5+2]环加成反应作为关键策略来构建ACD三环核心骨架。经过逆合成分析,提出以商业可得的化合物环戊烯酮作为起始原料,经过Rubottom氧化、1,3羰基迁移、三氟甲磺酸酯化等反应完成了A环的修饰。接下来通过Mitsunobu反应将呋喃结构片段偶联,脱除硅基保护后,利用Achmatowicz反应,将呋喃氧化重排得到吡喃酮化合物,即[5+2]反应前体。经过尝试,在酸催化的条件下实现了分子内的[5+2]环加成反应,一步构建了包含两个中环结构在内的Daphnicyclidin A三环核心骨架结构。通过对其单晶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其相对立体化学和目标分子一致。后期对该关键反应进行了优化,将呋喃结构片段修饰,使[5+2]环加成反应的产率提高到62%。至此,本研究实现了对虎皮楠生物碱Daphnicyclidin A中ACD核心骨架(7/7/5三环环系)的构建,为后续全合成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也再次证明了[5+2]环加成反应构建中环体系的高效、简洁性。
周毅飞[6](2020)在《天然产物紫杉醇6/8/6骨架的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对天然产物研究和利用的关键环节,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一直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本文所研究的紫杉醇是紫杉烷类二萜天然产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其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引人瞩目的生物活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热点。紫杉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卵巢癌、乳腺癌和部分肺癌的治疗,是目前已知对卵巢癌和乳腺癌疗效最好的天然抗癌药物之一。紫杉醇的分子结构复杂,拥有一个[6/8/6]三环核心骨架,同时分子内八元环和桥头双键的存在导致了其分子环张力较大,多达十一个手性中心和较高的氧化态也大幅提高了紫杉醇的全合成难度。因其重要的生物活性以及极具合成挑战性的分子结构,紫杉醇自发现起就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本论文对当前已有的紫杉醇的全合成、形式合成研究工作以及工业生产方法进行了简要总结,同时还汇总了其他一些紫杉醇家族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本文希望借鉴当前已有的各类研究工作,探索出一条高效、简洁的合成路线来实现对紫杉醇[6/8/6]核心骨架的合成。本篇论文的合成工作采用了汇聚式合成策略,分别合成各个前体片段并利用锂卤交换反应将各个片段连接,再通过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完成紫杉醇核心骨架的构建,达到了较高的合成效率。同时,本文将尝试通过对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前体分子结构的设计,来实现紫杉醇核心骨架的手性控制。本论文已经完成了设计路线中各个前体片段的合成,并利用锂卤交换反应将各个前体进行连接,最后经过筛选找到合适的反应条件,利用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得到了含有紫杉醇[6/8/6]核心骨架的分子,所得的分子骨架构型和天然产物一致,为接下来实现对紫杉醇的全合成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超[7](2020)在《水母来源环γ-聚谷氨酸分离纯化及其在构建双重响应性载阿霉素纳米胶束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水母(Jellyfish)属刺胞动物门,是海洋中一类分布广泛、生物总量庞大的无脊椎动物。水母毒素是多肽/蛋白类混合物,主要储存于触手上的一类特化细胞器——刺丝囊(nematocyst)中。由于水母种类、地域分布及捕食对象的不同,其毒素的组成、生物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比较不同种属水母刺丝囊毒性组分的差异,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以我国近海大规模暴发的发形霞水母(Cyanea capillata,C.capillata)和越前水母(Nemopilema nomurai,N.nomurai)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高质量的水母触手转录组数据库;其次优化这两种水母最主要的捕食性刺丝囊纯化以及毒素提取的方法,进一步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chromatography,LC-MS/MS)组学方法对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的蛋白组成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本课题组前期已成功构建C.capillata触手组织cDNA文库,此次利用RNA-seq和de novo组装,基于Illumina Hi SeqTM 2000平台成功构建了N.nomurai触手组织转录组,得到118,243条有效Unigenes序列。使用Blastx算法将组装好的unigenes 与公共数据库(Nr、Swiss-Prot、Pfam、KOG、GO 和 KEGG)进行比对,其中15,927个unigenes得到同源注释。在KOG注释中,25,733个unigenes被分为25个功能类别。GO注释中,26,933个unigenes根据生物学进程、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进行了注释和分组。KEGG注释中,有19,423个unigenes富集于包括机体系统、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处理和细胞过程等不同的功能类别中。2.采用优化后的方法从C.capillata和N.nomurai分离纯化到了两种主要的捕食性刺丝囊,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差异,结果发现来自C.capillata的主要是isorhiza型刺丝囊,而来自N.nomurai的主要是mastigophore型刺丝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刺丝囊内毒素蛋白条带的差异,显示N.nomurai刺丝囊毒素(Nemopilema nomurai nematocyst venom,NnV)中大分子量蛋白(>40 kDa)较C.capillata刺丝囊毒素(Cyanea capillata nematocyst venom,CnV)更多,且 NnV 的蛋白分子量范围更广。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两种刺丝囊毒素的毒性差异并计算IC50值,结果表明NnV的细胞毒性约为CnV的5倍。3.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ESI/MS)联用 的方式,获得 CnV和NnV蛋白组分的初始肽段,在CnV和NnV中分别产生了 189,309和267,286个MS/MS肽段。肽段匹配数据库分别为:C.capillata和N.nomurai触手转录组数据(自建)、Uniprot 动物毒素数据库(Uniprot animal toxin and venom database)、Uniprot分类学刺胞动物门数据库以及通过文献查找的其它已报道的生物毒素信息。通过检索匹配,最终在CnV和NnV中分别鉴定和注释到345和329个蛋白,其中结构蛋白、酶和毒素类蛋白数量最多。经过进一步分析,最终在CnV和NnV中分别鉴定出53和69个毒素相关蛋白。这些毒素亦常见于其他有毒动物,包括一些刺胞动物(Nematostella vectensis,Hydra vulgaris))、蛇(Gloydius ussuriensis,Naja annulifera)、蜘蛛(Loxosceles intermedia、Lycosa singoriensis)、蝎子(Mesobuthus martensii、Lychas mucronatus)等。4.比较分析后可以将CnV和NnV中共有的蜇伤中毒相关的毒素蛋白大致分为10类:蛋白酶类、磷脂酶、神经毒素、cysteine-rich分泌性蛋白、凝集素、孔道形成毒素、蛋白酶抑制剂、离子通道抑制剂、杀虫活性成分和其他毒素。以上毒素在CnV和NnV之间的构成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例如,NnV占比最高的三类毒素是金属蛋白酶、蛋白酶类以及孔道形成毒素,分别占NnV毒素的27.5%、18.8%和8.7%。CnV中最多的三类毒素分别为磷脂酶、神经毒素和蛋白酶类,分别占22.6%、17.0%和 11.3%。该部分结果揭示了我国两种常见的暴发性水母刺丝囊毒素分子的多样性,同时还提示不同水母刺丝囊毒素组分构成比例的不同与其蜇伤效应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有望为不同水母蜇伤的治疗提供指导。第二部分在多组学分析结果的指导下,本课题组致力于水母毒素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在前期分离纯化过程中,我们发现水母刺丝囊粗毒组分疏水性强、稳定性差(对热不稳定、pH变化敏感),目前全球也仅有少数几种毒素分子被成功分离、鉴定。但是本课题组在分离纯化NnV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从刺丝囊提取的粗毒具有高水溶性,而将粗毒水溶液置于截留分子量为10 kDa的透析袋中,在纯水中透析24 h后发现透析袋内有沉淀产生,即毒素的水溶性明显降低;若将粗毒样品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分离,则发现第一个蛋白洗脱峰均为紫外吸收明显的大峰,而之后的洗脱峰紫外吸收很低。表明刺丝囊毒素易聚合形成絮凝物,大部分蛋白在初期即同时被洗脱,因而分离效果不佳。由此我们推测,水母刺丝囊中存在一类水溶性好、吸附力强、有助于提升毒素蛋白亲水性的小分子物质,对毒素蛋白结构稳定、活性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推测,我们将水母刺丝囊提取液经脱盐、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反相C18柱分离后,ESI-MS检测发现一组相对分子质量等差 129 的系列小分子(依次为:516 Da、645 Da、774 Da、903 Da、1032 Da、1161 Da、1290 Da、1419 Da)。该系列小分子的分子量均为129的倍数(4~11×),提示是以129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且该系列聚合物没有起始单元,为均一的聚合。进一步的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其仅由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一种氨基酸组成。Glu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7,谷氨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29,要形成分子量为129倍数的分子结构,有两种可能性:①N端是分子内封闭(焦谷氨酸)的肽链;②环谷氨酸。考虑到谷氨酸的特殊性,其可以γ-羧基形成肽键,因此可能的分子结构有4种类型,即环α、环γ、焦谷α、焦谷γ。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分子结构类型,我们以6个谷氨酸残基组成的6元肽为代表,化学合成了其所有可能的四种结构类型。最终比对确定,该系列小分子是一组环γ-聚谷氨酸(cyclo-y-polyglutamic acid,cyclo-γ-PGA),分别由4-11个谷氨酸残基组成。我们进一步验证了 cyclo-y-PGA确实具有增加毒素蛋白亲水性和稳定性的作用,且对离体细胞和整体动物均无毒性作用。可见cyclo-γ-PGA具备了优质生物材料的特点,因此本课题第三部分即利用cyclo-y-PGA作为涂层材料包裹纳米胶束,并深入分析cyclo-γ-PGA作为纳米胶束涂层的潜在优势。第三部分常用化疗药物水溶性低、稳定性差、体内循环时间短、缺乏肿瘤靶向性,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严重毒副作用。而纳米载体可以增强药物的肿瘤靶向性,提升药物稳定性并延缓药物释放。本课题第二部分,从水母刺丝囊分离鉴定了一组全新的小分子cyclo-γ-PGA,与链状γ-聚谷氨酸一样存在大量游离羧基,但又具有环肽结构,性能更加稳定。因此,本部分首先以光敏剂原卟啉(Protoporphyrin Ⅸ,PpⅨ)和含二硫键的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LA)为疏水基团,亲水肽(NLS)为亲水基团,设计制备了双重响应性纳米胶束NLS-LA-PpⅨ。其次,利用从水母刺丝囊分离鉴定到的全新环状小分子cyclo-γ-PGA包裹前期设计合成的载阿霉素(doxorubicin,DOX)纳米胶束,制备cyclo-γ-PGA涂层的载阿霉素纳米胶束NLS-LA-PpⅨ-DOX@cyclo-γ-PGA,评价cyclo-γ-PGA作为生物涂层在提升纳米胶束稳定性以及利用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介导的内吞途径增加细胞对胶束的摄取等方面的优势,明确该纳米胶束的还原/光刺激双重响应性能,并检测其体内外抗肿瘤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溶剂共挥发法制备纳米胶束,马尔文粒径仪检测显示cyclo-y-PGA涂层后的纳米胶束的粒径稍增大,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降低,同时电位发生翻转;透射电镜显示加入cyclo-y-PGA后纳米胶束周围出现一圈淡色涂层,胶束呈球形,粒径较均一,以上结果表明cyclo-γ-PGA可以成功包裹于纳米胶束周围。2.cyclo-γ-PGA涂层胶束在高离子浓度以及含血清的培养基条件下,24 h累积释放率较未涂层纳米胶束低,说明cyclo-γ-PGA涂层可以增加纳米胶束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类似地,溶血实验显示cyclo-γ-PGA涂层可以减少纳米载体与红细胞相互作用,降低溶血率,加强纳米胶束在血液中的稳定性。3.细胞摄取试验结果表明,cyclo-γ-PGA涂层能够增加细胞对纳米胶束的摄取;进一步利用GGT酶抑制剂GGsTop后证明,cyclo-γ-PGA涂层是通过GGT酶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来增加细胞对纳米胶束的内化。4.纳米胶束的还原/光刺激双重响应性能研究显示,当纳米胶束处于pH 5.0/10 mM GSH条件(模拟肿瘤细胞内环境),72 h的累积释放率显着升高,证明纳米胶束具备良好的还原响应特性。光敏效应研究显示,当施加短时光照时,内涵体膜会发生光化学破裂,引发光化学内在化(photochemical internalization,PCI)效应,从而增强纳米胶束的逃逸,促使药物在细胞质内传递。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结果显示,cyclo-γ-PGA涂层纳米胶束处理后的细胞内ROS含量较游离PpIX以及其他纳米胶束组更高,一方面证明cyclo-γ-PGA涂层增加了细胞对纳米胶束的摄取,另一方面也表明更多的光敏剂进入细胞产生更多单线态氧(singletoxygen,1O2),为下一步研究纳米胶束光动力治疗奠定了基础。5.体外抗肿瘤研究表明,cyclo-γ-PGA涂层纳米胶束较之非涂层纳米胶束展现出更强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活体成像分析显示cyclo-γ-PGA涂层纳米胶束组展现出良好的肿瘤靶向能力,可以有效减少DOX在其他器官的蓄积,从而降低DOX的毒副作用。体内抗肿瘤试验显示,NLS-LA-PpIX-DOX@cyclo-γ-PGA协同光动力治疗能显着提高DOX的在体肿瘤抑制效果,在显着提高疗效的同时,NLS-LA-PpIX-D6.OX@cyclo-γ-PGA极大地降低了 DOX毒副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总之,本部分研究基于水母刺丝囊来源的新型聚阴离子环状小分子cyclo-γ-PGA,构建了一个在血循环中稳定性良好,具有还原/光刺激双重响应性以及GGT受体靶向功能,化疗与光动力治疗协同作用的聚合物纳米给药体系,为抗肿瘤化疗药物输送体系研究提供新思路。
冯鹏侠[8](2020)在《基于水溶性柱[5]芳烃自组装超分子纳米体系的设计及合成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天然药物分子紫苏醇、百里酚、双氢青蒿素和传统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吉西他滨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人胃癌MGC-803细胞和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紫苏醇、百里酚和双氢青蒿素分别与阿霉素和吉西他滨联用后对上述四株癌细胞的抑制作用。2.制备基于羧基化水溶性柱[5]芳烃和紫苏醇、百里酚以及双氢青蒿素前药的超分子纳米载药体系用于传统抗癌药物递送。3.制备基于羧基化水溶性柱[5]芳烃和DCM荧光探针的具有近红外发射功能的自组装超分子纳米体系用于实时监测抗癌药物的释放。方法1.采用MTT法测定紫苏醇、百里酚、双氢青蒿素、阿霉素和吉西他滨单独应用对MGC-803细胞、SMMC-7721细胞、MCF-7细胞和PC-3细胞的细胞毒性,再测定上述三种天然药物分别与阿霉素和吉西他滨联用的细胞毒性。2.设计合成羧基化水溶性[5]芳烃(Water-soluble Pillar[5]arene,WP5)主体分子和紫苏醇客体分子(G1)、百里酚客体分子(G2)以及双氢青蒿素客体分子(G3),基于主客体化学构建超分子纳米体系。通过核磁和质谱对主客体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分光光谱法测定主客体的最佳络合比例和最佳摩尔比,通过粒径仪测定超分子纳米体系的粒径。3.构建基于WP5和近红外荧光探针(G4)的超分子纳米体系。通过核磁和质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1.紫苏醇、百里酚和双氢青蒿素对MGC-803细胞、SMMC-7721细胞、MCF-7细胞和PC-3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三者分别与阿霉素和吉西他滨联用后表现出协同抗癌作用。2.合成了主体分子WP5和客体分子G1,主客体以最佳络合比例1:1络合后自组装成粒径为225 nm的超分子纳米体系,临界聚集浓度33.1 μM;合成了 WP5和客体分子G2,主客体最佳络合比例为1:1,临界聚集浓度30.6 μM,自组装后的纳米体系粒径为245 nm;设计了基于WP5和G3的超分子纳米体系,完成了中间化合物DHA-SS的合成,通过核磁表征了结构。3.设计了基于WP5和G4的超分子纳米体系,完成了 5个化合物4-1~4-5的合成,通过核磁和质谱表征了结构。结论1.紫苏醇、百里酚、双氢青蒿素作为传统天然药物分子,对MGC-803细胞、SMMC-7721细胞、MCF-7细胞和PC-3细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三者在抗肿瘤活性方面均表现出时间-浓度依赖性,其中双氢青蒿素和紫苏醇抗肿瘤效果比百里酚明显,三者分别与阿霉素和吉西他滨联用可增强后者的抗肿瘤活性。2.WP5与G1、WP5与G2均能以1:1络合后在水中自组装成超分子纳米体系。
吴铭芳[9](2020)在《紫杉醇提取纯化与pH响应的抗肝癌靶向纳米粒制备及功能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红豆杉中含有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的活性成分紫杉醇,在其树皮、叶、果实中均可分离得到紫杉醇化合物,然而红豆杉生长周期漫长,且含量极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于东北红豆杉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在保护红豆杉资源的前提下,开发高效和简单的提取工艺技术是当下红豆杉资源利用的重点之一,国内外有关高效获取紫杉醇有效成分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少。目前针对紫杉醇的临床应用存在着诸多限制性因素,如水溶性差、副作用大、生物利用度不高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多功能性的载体用于精准递送紫杉醇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肝癌的手段。本论文对东北红豆杉的枝叶进行高效、绿色的提取,通过分离与纯化获得高纯度紫杉醇,开发了新型靶向载有紫杉醇的纳米颗粒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肝癌治疗。本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紫杉醇HPLC测定方法,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2%,是一种稳定可靠的HPLC测定方法。以N-(3-氢化松香酸酰-2-羟基)丙基-N,N,N-三乙醇基氯化铵(HREOA)的胶束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超高压辅助表面活性剂HREOA法提取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法以紫杉醇提取率为指标,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1.40%、液固比35:1 mL/g、提取压力94 MPa、提取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紫杉醇的提取率为87.164%。通过与传统的提取方法进行对比,超高压提取方法所需要的提取时间最短,所获的目标产物的提取率最高,耗电量相对较低,CO2的排放量相对较少,超高压提取方法是一种高效、省时、环保、节能的提取紫杉醇的方法。2、高压辅助胶束溶液提取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成分的提取机制做以初步探索。植物细胞和所有细胞器的结构不同,在一定压力下,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比双层膜的细胞器对比更容易破裂,控制压力范围有利于提高目标产物的提取效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物料纤维结构得知,提取压力为100 MPa时物料叶片表面出现更多更大的中空孔洞,继续增大压力结构变化不显着。物料前期的浸泡处理使细胞变膨胀饱满,可为有效成分的扩散提供有利的空间结构,然而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对于高压提取紫杉醇的提取效果也不相同,选择1.4%HREOA水溶液相比于有机溶剂乙醇而言,具有更好的提取紫杉醇的效果,且天然环保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高压提取前后物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与提取前物料相比均有减少的趋势。3、采用乙酸乙酯、石油醚和氯仿对紫杉醇粗提物进行分步萃取,得到粗品中紫杉醇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2.85%和93.6%。接下来采用氧化铝层析柱对紫杉醇粗品进行纯化条件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30 min,径高比1:8,洗脱速度1.5 mL/min,在此条件下,所获得的紫杉醇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38.4%和132.5%。最后,采用重结晶法对紫杉醇粗品进行纯化工艺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紫杉醇粗品的浓度40 mg/mL,反溶剂与溶剂的体积比15:1,沉积温度25℃,沉积时间3 min,在此条件下,紫杉醇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84.5%和83.1%。采用二次重结晶,最终获得了纯度≥98%的紫杉醇产品。4、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了 PHBV-PTX-NPs,制备工艺优化条件依据单因素法与响应面法实验得出:水相与油相的体积比7:1、PHBV浓度30 mg/mL、PVA浓度1.6 mg/mL、匀浆时间7.5 min、均质压力80 MPa、均质次数7次,最优条件下制备得到的PHBV-PTX-NPs粒径为62.3 nm,通过多巴胺氧化自聚在纳米粒表面形成涂层,并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接枝靶向配体RGD肽,得到具有靶向性和pH响应性的纳米粒子RDG-PDA-PHBV-PTX-NPs,其为粒径大小124.6±7.7 nm的圆球状颗粒,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定了 PDA成功的包裹在PHBV-PTX-NPs上,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热重分析的结果表明PTX是以无定型态存在于纳米粒子中。RDG-PDA-PHBV-PTX-NPs可在体外生理盐溶液和红细胞悬浮液中稳定存在,并且具有pH敏感性释放PTX的能力,由此证明RDG-PDA-PHBV-PTX-NPs可实现静脉注射的方式。5、通过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与红外成像系统验证了 RGD-PDA-PHBV-PTX-NPs 对 HepG2 肿瘤具有显着的靶向性,并通过 MTT 实验验证了空 白载体对正常肝细胞L02 无毒性,RGD-PDA-PHBV-PTX-NPs 对 HepG2 和 SMMC-7721 两种肝癌细胞的 IC50值分别是 0.78±0.04 μg/mL 和 16.1±0.97μg/mL。通过尾静脉注射 RGD-PDA-PHBV PTX-NPs为荷瘤HepG2小鼠治疗14天的肿瘤抑制率为86.56%,从而验证了其具有靶向功能和优良的化疗功效,RGD-PDA-PHBV-PTX-NPs治疗过程中小鼠的体重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严重的器官损伤。基于靶向功能和pH敏感释放的RGD-PDA-PHBV-PTX-NPs的靶向化疗是安全、低毒的,有望成为一种治疗HepG2细胞癌的潜在纳米递送系统。
李昱[10](2019)在《基于多肽的高度支化和官能团化单分散聚乙二醇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文中认为为了提高化合物的成药性,或者实现药物更好的治疗效果,利用合适的生物材料对它们进行合理修饰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方法。其中,为生物材料性质设定了“黄金标准”的聚乙二醇常被用来进行药物修饰,它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因为聚乙二醇的工业生产是基于环氧乙烷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不可避免的会含有一系列同系物杂质,这种多分散性会对修饰后产物的分离纯化和表征鉴定、活性评估、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审批等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为了解决聚乙二醇的多分散性问题,本课题组发展了多种高效合成单分散聚乙二醇的策略。基于前期经验,我们进一步地拓展单分散聚乙二醇合成策略的应用范围,高效合成了支化和官能团化单分散聚乙二醇,对支化单分散聚乙二醇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进行量化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官能团化单分散聚乙二醇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一、基于环硫酸酯中间体策略,我们以克级规模高效合成了一系列支化单分散聚乙二醇氨基酸衍生物,然后以该支化聚乙二醇为合成砌块,应用于基于多肽的高度支化单分散聚乙二醇的合成。通过多肽固相合成的方法,把支化聚乙二醇砌块通过酰胺键连接,即可得到基于多肽的高度支化单分散聚乙二醇,最终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带不同聚乙二醇支链长度(4聚、8聚和12聚)基于多肽的高度支化单分散聚乙二醇。二、在基于多肽的聚乙二醇的固相合成过程中,通过和天然氨基酸的缩合,可以方便地实现聚乙二醇的官能团化。我们分别得到了含苄基或氨基官能团的基于多肽的高度支化单分散聚乙二醇,以及含苄基、氨基、羧基或吲哚基官能团的基于多肽的直链单分散聚乙二醇。随后研究了它们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发现高度支化单分散聚乙二醇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亲脂/亲水性,而且相较于基于多肽的直链单分散聚乙二醇,它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血浆稳定性。三、为了初步探讨官能团化聚乙二醇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我们选用了基于多肽的巯基化直链聚乙二醇作为药物载体,以阿霉素和紫杉醇为模板药物,通过带马来酰亚胺基和肼基官能团的连接体,以前药的方式把阿霉素或紫杉醇和聚乙二醇载体进行偶联。四、在钯碳催化下,单叠氮基聚乙二醇的氢化还原不仅会生成伯胺聚乙二醇,也会生成对称仲胺聚乙二醇,这为支化聚乙二醇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了提高该反应的选择性,我们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发现在钯碳催化下(0.2倍当量),以甲醇为溶剂,室温下对单叠氮基聚乙二醇进行氢化还原,可以高选择性、高产率地得到对称仲胺聚乙二醇。
二、A New Method for Isolating and Purifying Natural Drug Taxo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New Method for Isolating and Purifying Natural Drug Taxol(论文提纲范文)
(1)P-糖蛋白潜在抑制剂高效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其体内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一)肿瘤多药耐药与P-糖蛋白 |
(二)P-gp抑制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 |
(三)P-gp抑制剂筛选方法的研究现状 |
(四)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
(五)P-gp膜蛋白稳定策略 |
(六)中药与P-gp相互作用研究 |
二、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纳米盘技术和慢病毒载体膜蛋白稳定策略结合SPR的中药P-gp潜在抑制剂筛选方法的建立 |
一、引言 |
二、实验部分 |
(一)试剂与材料 |
(二)仪器 |
(三)细胞培养 |
(四)蛋白定量 |
(五)纳米盘技术稳定P-gp策略 |
(六)慢病毒载体技术稳定P-gp策略 |
(七)基于P-gp-LVP-SPR筛选体系的P-gp潜在抑制剂筛选 |
(八)P-gp潜在抑制剂的体外活性验证 |
三、结果与讨论 |
(一)Nanodisc-P-gp结合SPR分析系统的构建 |
(二)慢病毒载体稳定P-gp策略结合SPR分析系统构建 |
(三)应用P-gp-LVP-SPR分析系统从中药中筛选P-gp潜在抑制剂 |
(四)P-gp潜在抑制剂体外活性验证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MA聚合物萃取细胞膜蛋白策略结合SPR建立P-gp潜在抑制剂快速筛选新方法研究 |
一、引言 |
二、实验部分 |
(一)试剂与材料 |
(二)仪器 |
(三)细胞培养 |
(四)聚合物SMA的制备 |
(五)MCF-7及MCF-7/ ADR细胞膜的提取 |
(六)聚合物SMA稳定P-gp策略 |
(七)P-gp-SMALP-SPR筛选体系优化 |
(八)应用P-gp-SMALP-SPR筛选体系从中药中筛选P-gp潜在抑制剂 |
(九)P-gp潜在抑制剂的体外活性验证 |
三、结果与讨论 |
(一)P-gp-SMALP-SPR筛选分析系统的建立 |
(二)SMALPs形态表征 |
(三)P-gp-SMALP-SPR筛选体系优化 |
(四)应用P-gp-SMALP-SPR分析系统从中药中筛选P-gp潜在抑制剂 |
(五)P-gp潜在抑制剂的体外活性验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gp潜在抑制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活性的体内评价研究-以粉防己碱为例 |
一、引言 |
二、实验部分 |
(一)试剂与材料 |
(二)仪器 |
(三)细胞培养 |
(四)动物实验 |
(五)血浆及肿瘤组织样品中紫杉醇浓度的LC-MS/MS定量方法 |
(六)MCF-7/ ADR移植瘤小鼠血浆及瘤体中紫杉醇浓度的测定 |
(七)小动物活体成像分析瘤体中PTX分布 |
三、结果与讨论 |
(一)联合用药对MCF-7/ ADR移植瘤的抑制效果 |
(二)紫杉醇的LC-MS/MS定量方法建立与验证 |
(三)粉防己碱对MCF-7/ ADR移植瘤小鼠紫杉醇血药浓度的影响 |
(四)粉防己碱对MCF-7/ ADR移植瘤小鼠瘤体中紫杉醇累积量的影响 |
(五)粉防己碱对MCF-7/ ADR移植瘤小鼠瘤体中紫杉醇分布的影响 |
四、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P-Glycoprotein 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and Approaches for Studying the Herb–P-Glycoprotein Interactions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情况 |
致谢 |
(2)东北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3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抗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东北红豆杉 |
1.1.1 东北红豆杉研究概况 |
1.1.2 东北红豆杉化学成分 |
1.2 紫杉醇研究概述 |
1.2.1 紫杉醇的性质及药理作用 |
1.2.2 紫杉醇的来源 |
1.3 植物内生真菌 |
1.3.1 植物内生真菌的概念 |
1.3.2 植物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及药理作用 |
1.4 内生真菌产紫杉醇发酵条件优化 |
1.4.1 前体 |
1.4.2 诱导子 |
1.4.3 单因素实验 |
1.4.4 统计学方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和纯化 |
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
2.2.2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鉴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结果 |
2.3.2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3 东北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筛选 |
3.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 |
3.1.4 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种的活化 |
3.2.2 东北红豆杉中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的筛选 |
3.2.3 东北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鉴定 |
3.2.4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东北红豆杉中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的筛选 |
3.3.2 东北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F3的鉴定 |
3.4 本章小结 |
4 产紫杉醇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3发酵条件优化 |
4.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 |
4.1.4 试剂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A.alternata F3产紫杉醇的单因素优化 |
4.2.2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显着性因素 |
4.2.3 响应面与中心组合设计优化A.alternata紫杉醇的产量 |
4.2.4 统计学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alternata F3产紫杉醇的单因素优化 |
4.3.2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前体和诱导子显着性因素 |
4.3.3 响应面优化设计及结果 |
4.3.4 验证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5 Alternaria alternata F3 DCM提取物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试剂 |
5.1.4 主要溶液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前准备 |
5.2.2 细胞的复苏 |
5.2.3 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
5.2.4 细胞的冻存 |
5.2.5 MTT法检测A.alternata F3 DCM提取物对两种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5.2.6 细胞形态学分析 |
5.2.7 统计学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alternata F3真菌DCM提取物对A549存活率的影响 |
5.3.2 A.Alternata F3真菌DCM提取物对HeLa存活率的影响 |
5.3.3 A.Alternata F3真菌DCM提取物对HeLa形态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用不对称催化反应合成活性天然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手性药物合成方法的概述 |
1.1.1 外消旋体拆分法 |
1.1.2 化学计量不对称合成法 |
1.1.3 催化不对称合成法 |
1.2 不对称催化反应构建药物分子中的手性C-C键 |
1.2.1 C=C双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 |
1.2.2 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 |
1.2.3 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 |
1.2.4 不对称烷基化/芳基化反应 |
1.3 不对称催化反应构建药物分子中的手性C-O键 |
1.3.1 C=O双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
1.3.2 酮或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
1.3.3 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 |
1.4 不对称催化反应构建药物分子中的手性C-N键 |
1.4.1 亚胺及烯胺的不对称催化氢化 |
1.4.2 亚胺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1.4.3 亚胺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
第二章 α-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及丹参素类药物合成 |
2.1 背景介绍 |
2.2 α-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类化合物不对称还原催化体系的建立 |
2.2.1 催化剂的选择 |
2.2.2 α-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底物的制备 |
2.2.3 不对称催化氢转移反应催化条件的筛选 |
2.2.4 α-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底物的拓展 |
2.3 合成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 |
2.3.1 文献回顾 |
2.3.2 合成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 |
2.4 丹参素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2.4.1 细胞培养及分组给药 |
2.4.2 细胞内ROS含量检测 |
2.4.3 细胞内MDA含量检测 |
2.5 α-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氢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2.7 实验方法 |
2.7.1 仪器设备 |
2.7.2 化学试剂 |
2.7.3 溶剂处理 |
2.7.4 α-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底物的合成 |
2.7.5 α-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转移反应 |
第三章 非环状N-芳基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和手性钙敏感受体调节剂的合成 |
3.1 背景介绍 |
3.2 非环状N-芳基亚胺的不对称氢化体系的建立 |
3.2.1 催化剂的选择 |
3.2.2 手性配体的合成 |
3.2.3 手性配体的筛选 |
3.2.4 催化条件的筛选 |
3.2.5 底物的拓展 |
3.3 手性钙敏感受体调节剂的不对称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3.5 实验方法 |
3.5.1 仪器设备 |
3.5.2 化学试剂 |
3.5.3 溶剂处理 |
3.5.4 手性配体的制备 |
3.5.5 亚胺底物的制备 |
3.5.6 亚胺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 |
第四章 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 |
4.1 研究背景 |
4.2 手性配体的设计及合成 |
4.2.1 手性配体的设计 |
4.2.2 手性N,P配体L6-L11的合成 |
4.3 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 |
4.3.1 手性配体的筛选 |
4.3.2 过渡金属前体的筛选 |
4.3.3 过渡金属前体与配体的比例的筛选 |
4.3.4 反应溶剂的筛选 |
4.3.5 添加剂的筛选 |
4.3.6 反应温度的筛选 |
4.3.7 反应底物的拓展 |
4.4 催化反应机理 |
4.5 阶段小结 |
4.6 新型配体L12-L15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性能的考察 |
4.6.1 配体L12-L15的设计与合成 |
4.6.2 配体的筛选 |
4.6.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4.7 本章小结 |
4.8 实验方法 |
4.8.1 仪器设备 |
4.8.2 化学试剂 |
4.8.3 溶剂处理 |
4.8.4 配体的合成 |
4.8.5 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性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芜菁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活性检测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植物样品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芜菁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体内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对芜菁内生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植物内生真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5)虎皮楠生物碱Daphnicyclidin A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虎皮楠生物碱的研究概况 |
1.2.1 虎皮楠生物碱的分离、分类和生物活性 |
1.2.2 虎皮楠生物碱的仿生合成探索 |
1.2.3 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
1.3 目标分子Daphnicyclidin A的分离及合成研究进展 |
1.3.1 Daphnicyclidin A的分离 |
1.3.2 Daphnicyclidin A的合成研究进展 |
1.4 [5+2]环加成反应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 |
1.4.1 TypeⅠ[5+2]环加成反应 |
1.4.2 Type Ⅱ[5+2]环加成反应 |
第2章 实验操作及化合物表征 |
2.1 通用试剂、材料和仪器信息 |
2.2 化合物表征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3章 Daphnicyclidin A中 ACD三环骨架的合成研究 |
3.1 Daphnicyclidin A的分子结构分析 |
3.2 Daphnicyclidin A中 ACD三环骨架的合成路线 |
3.2.1 Daphnicyclidin A的逆合成分析 |
3.2.2 Daphnicyclidin A中 ACD三环骨架合成路线探索一 |
3.2.3 Daphnicyclidin A中 ACD三环骨架合成路线探索二 |
3.2.4 关键策略[5+2]环加成反应的优化 |
3.3 化合物合成及产物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天然产物紫杉醇6/8/6骨架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天然产物全合成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2 紫杉醇的全合成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2.1 紫杉天然产物的成分研究 |
1.2.2 紫杉醇的药理与毒理活性 |
1.2.3 紫杉醇的原料药与工业生产 |
1.3 紫杉醇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
1.3.1 紫杉醇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
1.3.2 紫杉醇的形式全合成研究进展 |
1.3.3 其他紫杉烷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紫杉醇骨架的合成研究 |
2.1 紫杉醇的分子结构分析 |
2.2 紫杉醇骨架的合成路线 |
2.2.1 紫杉醇的逆合成分析 |
2.2.2 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在全合成中的应用 |
2.3 紫杉醇骨架的合成探索 |
2.3.1 六元A环的合成与C1手性中心的引入 |
2.3.2 双烯体合成路线 |
2.3.3 亲双烯体片段的合成 |
2.3.4 IMDA反应前体的构建 |
2.3.5 IMDA反应构建BC环系的尝试 |
2.4 小结与展望 |
2.4.1 小结 |
2.4.2 展望 |
2.5 实验操作及化合物信息 |
2.5.1 通用试剂、材料和仪器信息 |
2.5.2 该合成路线的实验部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水母来源环γ-聚谷氨酸分离纯化及其在构建双重响应性载阿霉素纳米胶束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的多组学比较分析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越前水母刺丝囊环γ-聚谷氨酸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功能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环γ-聚谷氨酸涂层的双重响应性载阿霉素纳米胶束及其抗肿瘤效应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全文总结 |
综述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新生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宄进展 |
综述二 γ-聚谷氨酸在构建纳米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8)基于水溶性柱[5]芳烃自组装超分子纳米体系的设计及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大环主体分子的超分子组装材料 |
1.2.1 基于冠醚的超分子组装材料及应用 |
1.2.2 基于环糊精的超分子组装材料及应用 |
1.2.3 基于杯芳烃的超分子组装材料及应用 |
1.2.4 基于葫芦脲的超分子组装材料及应用 |
1.2.5 基于柱芳烃的超分子组装材料及应用 |
1.3 柱芳烃的合成 |
1.4 柱芳烃的应用 |
1.4.1 柱芳烃在化学催化中的应用 |
1.4.2 柱芳烃在生物学上的应用 |
1.4.3 柱芳烃在分子传感和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
1.4.4 柱芳烃在吸附分离中的应用 |
1.4.5 柱芳烃在药物递送系统的应用 |
1.5 羧基化水溶性柱芳烃在构建超分子体系中的研究与应用 |
1.6 中药及其纳米材料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1.6.1 紫苏醇 |
1.6.2 百里酚 |
1.6.3 双氢青蒿素 |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1.7.1 选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2 三种天然药物单用以及与DOX/GEM联用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细胞毒性研究 |
2.2.1 细胞株 |
2.2.2 细胞相关试剂的配制 |
2.2.3 细胞培养 |
2.2.4 药物单用的细胞毒性 |
2.2.5 药物联用的细胞毒性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药物单用细胞毒性分析 |
2.3.2 药物联用细胞毒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羧基化水溶性柱[5]芳烃和三种天然药物分子前药的超分子体系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1 化学试剂 |
3.2.2 仪器 |
3.3 羧基化水溶性柱[5]芳烃的合成 |
3.4 紫苏醇客体的合成及合成路线探索 |
3.4.1 紫苏醇季铵盐客体G1的合成 |
3.4.2 紫苏醇吡啶盐客体G-1和G-2合成路线探索 |
3.5 百里酚季铵盐客体分子G2的合成 |
3.6 双氢青蒿素季铵盐客体分子G3的合成 |
3.7 主客体的自组装和性质研究 |
3.7.1 丁达尔效应 |
3.7.2 粒径表征 |
3.7.3 最佳络合比例 |
3.7.4 最佳摩尔比值 |
3.7.5 临界聚集浓度(CAC) |
3.8 结果与讨论 |
3.8.1 丁达尔效应分析 |
3.8.2 粒径分析 |
3.8.3 最佳络合比例分析 |
3.8.4 最佳摩尔比分析 |
3.8.5 临界聚集浓度(CAC)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基于羧基化水溶性柱[5]芳烃和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超分子体系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羧基化水溶性柱[5]芳烃的合成 |
4.3.2 近红外荧光探针G4的合成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6 创新和不足 |
6.1 创新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紫杉醇提取纯化与pH响应的抗肝癌靶向纳米粒制备及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东北红豆杉概况 |
1.2.1 植物学研究 |
1.2.2 资源分布 |
1.2.3 化学成分研究 |
1.2.4 药理作用 |
1.3 紫杉醇的研究概况 |
1.3.1 紫杉醇理化性质 |
1.3.2 紫杉醇合成途径 |
1.3.3 紫杉醇抗肿瘤作用机制 |
1.3.4 紫杉醇临床应用 |
1.3.5 紫杉醇的提取分离技术 |
1.4 纳米靶向递送系统 |
1.4.1 纳米载体 |
1.4.2 纳米靶向递药系统的分类 |
1.5 纳米载体对药物释放方法 |
1.5.1 pH敏感药物释放 |
1.5.2 还原敏感药物释放 |
1.5.3 酶敏感的药物释放 |
1.6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和路线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紫杉醇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2 超高压辅助表面活性剂提取紫杉醇工艺 |
2.3.3 不同方法提取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 |
2.3.4 提取率、得率的计算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天然表面活性剂筛选结果 |
2.4.2 单因素优化结果 |
2.4.3 响应面优化 |
2.4.4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超高压辅助胶束溶液提取紫杉醇的机理初探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高压对红豆杉叶片的作用 |
3.3.2 高压对红豆杉叶片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超高压提取过程对细胞显微结构的变化 |
3.4.2 水浸处理前后物料表征 |
3.4.3 不同溶剂高压提取后物料表征 |
3.4.4 不同高压提取后物料表征 |
3.4.5 高压提取前后三大素含量测定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紫杉醇的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纯度、回收率的计算 |
4.3.2 紫杉醇提取液的制备 |
4.3.3 紫杉醇的富集 |
4.3.4 柱层析 |
4.3.5 重结晶法纯化紫杉醇 |
4.3.6 紫杉醇的鉴定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萃取溶剂的选择 |
4.4.2 萃取分离的结果 |
4.4.3 氧化铝柱层析试验结果 |
4.4.4 紫杉醇重结晶法 |
4.4.5 紫杉醇的鉴定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RGD-PDA-PHBV-PTX-NPs的制备、表征、安全性和释放特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紫杉醇纳米粒子的制备 |
5.3.2 纳米粒大小、zeta电位和形态 |
5.3.3 功能化纳米粒子的固态研究 |
5.3.4 稳定性评估 |
5.3.5 溶血实验 |
5.3.6 体外释放动力学实验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PHBV-PTX纳米粒制备工艺优化 |
5.4.2 纳米粒的形貌和载药量分析 |
5.4.3 固体表征分析 |
5.4.4 纳米粒稳定性及溶血性考察 |
5.4.5 pH敏感NPs的体外释放 |
5.5 本章小结 |
6 RGD-PDA-PHBV-PTX-NPs的靶向抗肿瘤评价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基于TCGA数据库的肝癌/癌旁组织整合素编码基因表达谱分析 |
6.3.2 细胞培养 |
6.3.3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6.3.4 细胞摄取实验 |
6.3.5 异位移植瘤模型 |
6.3.6 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
6.3.7 体内抗肿瘤作用 |
6.3.8 体内安全性评价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TCGA数据库中整合素编码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6.4.2 载药对LO2细胞的毒性作用 |
6.4.3 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
6.4.4 体外细胞摄取行为考察 |
6.4.5 小鼠体内NIRF成像 |
6.4.6 体内抗肿瘤作用 |
6.4.7 体内安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多肽的高度支化和官能团化单分散聚乙二醇的设计、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聚乙二醇修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基于多肽的单分散聚乙二醇 |
1.3 基于聚乙二醇的药物传递系统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及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基于多肽的单分散聚乙二醇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分散聚乙二醇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 |
3.3 基于多肽的单分散聚乙二醇的合成与纯化 |
3.4 基于多肽的单分散聚乙二醇的性质研究 |
3.5 实验部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肽的单分散聚乙二醇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基于多肽的单分散聚乙二醇的药物载体的合成 |
4.3 阿霉素衍生物DOX-MPBH的合成 |
4.4 紫杉醇衍生物PTX-LEV-EMCH的合成 |
4.5 基于多肽的单分散聚乙二醇和阿霉素、紫杉醇衍生物的偶联 |
4.6 实验部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催化氢化法还原单叠氮基聚乙二醇为对称仲胺聚乙二醇的反应探索 |
5.1 引言 |
5.2 反应条件筛选 |
5.3 反应底物的普适性考察 |
5.4 实验部分 |
5.5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总结与附录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代表化合物的~1H NMR, ~(13)C NMR以及MS |
附录Ⅱ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A New Method for Isolating and Purifying Natural Drug Taxol(论文参考文献)
- [1]P-糖蛋白潜在抑制剂高效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其体内外评价研究[D]. 曹雨虹.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东北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3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抗癌活性研究[D]. 张智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用不对称催化反应合成活性天然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张东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D]. 魏婕.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5]虎皮楠生物碱Daphnicyclidin A的合成研究[D]. 景显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天然产物紫杉醇6/8/6骨架的合成研究[D]. 周毅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水母来源环γ-聚谷氨酸分离纯化及其在构建双重响应性载阿霉素纳米胶束中的运用[D]. 王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8]基于水溶性柱[5]芳烃自组装超分子纳米体系的设计及合成研究[D]. 冯鹏侠. 郑州大学, 2020(02)
- [9]紫杉醇提取纯化与pH响应的抗肝癌靶向纳米粒制备及功能评价[D]. 吴铭芳.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10]基于多肽的高度支化和官能团化单分散聚乙二醇的设计、合成与应用[D]. 李昱. 武汉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