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教育机关的大学之硬件与软件(论文文献综述)
杨晋[1](2021)在《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收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税收信息化是税务部门税收征管质效的重要保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税收信息化进入到向纵深发展的阶段,税收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税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如何确定税收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满足现代化高质效税收征管的要求,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目前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受到基础性设施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数据共享建设、信息化安全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其信息化程度不高,与当前高质量税收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鉴于上述情况,本文以B市税务机关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了解国内外对信息化、税收信息化的研究现状,学习新公共管理理论、诺兰模型与米歇模型、纳税人遵从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掌握信息化、税收信息化的核心概念,理清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其次,通过资料收集和工作实际经验,逐步明晰目前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现状,认识其重要作用;再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B市税务人员为调查对象,从基础性设施建设情况、信息化平台建设情况、信息化数据共享情况、信息化安全建设情况、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五个方面出发,收集目前B市税收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根据调查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以提升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水平、降低税收征收成本、提高征管质效、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为目标,提出可行的优化方案和解决措施。
韩美霞[2](2021)在《刑事案件远程审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审判模式运用到司法程序中,该模式被称为远程审判模式。远程审判模式通过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系统相结合运用到司法审判程序当中,与传统审判模式相比该审判模式使得司法审判更加便捷与高效,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些许弊端。法律规制不足适用范围不清、远程司法系统的技术不发达、远程审判证据展示效果弱化、远程审判程序方面的细节不到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第一,通过细化远程审判相关规定将法律规制不足的问题加以明确,并对远程审判适用范围做出了详细的罗列,尤其是对特殊人群远程审判适用条件,在此部分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外,详细阐述远程审判审级确定、庭前准备、启动方式等问题。第二,强化远程审判网络信息技术水平。提高网络安全性、建立法院之间网络联合系统便利司法工作人员与被告人、对证人面部进行特殊处理、实现司法专用网络、选用复合型人才。第三,强化证据展示效果。第四,司法机关之间的协作模式进行细化,从而明确远程审判的协作规定。
曹熠[3](2020)在《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是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英文缩写OECD)提出的,它把现代税收征管中风险管理理念与税收管理理念相结合。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税务机关运用先进管理模式结合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无论对于税务机关还是纳税人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全国风险管理全面的推行,将迎来风险管理全面发展阶段,各地税务机关依托风险管理信息化支撑,立足于本地税收经济特点,逐步建立税收风险监控体系,创新风险应对方法和策略,提高纳税税收遵从度和税收管理工作效率。本论文通过与基层风险系统使用人员交流,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发现的问题等方式,分析目前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之处,制定出可靠的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法,对现有系统需改进的方面进行重新设计。详细的阐述了整个系统构建从硬件、软件、系统各个功能以及系统网络规划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对系统的测试等工作。新系统的风险分析流程为数据采集、风险识别、风险应对、过程监控四个环节。通过对接核心征管系统、外部数据交换系统、以及通过网络爬虫获取互联网涉税数据等方式形成风险分析数据池,通过风险分析模型和涉税风险扫描,找出涉税风险点,对该风险点进行任务下发,开展风险应对工作,期间上级部门通过过程监控查询该任务应对过程,风险任务应对完成后由人工进行风险分析报告编写。论文充分分析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和系统构架,描述了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税收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理论为导向,结合风险分析模型,完成了整个信息系统从理论到成果的转化,新系统有着良好的数据处理及时性和可靠性,有着能满足今后系统进一步升级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同时系统的易用性极大程度的简化了操作流程使得系统有优良的人机交互界面。最后系统通过两税比对风险模型成效对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及成果进行了充分的展示。
邢闽江[4](2020)在《“美丽警营”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美丽中国新图景徐徐展开,新发展理念深入民心。于此同时,公安工作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安机关不仅要在警务理念、基础工作以及打防质态等硬实力上实现提升,更要提升警营气质、职业素养、精神风貌、队伍形象等软实力。伴随着机遇而来的,是公安改革发展实践中逐渐出现了创新动力不强、基层活力不够、发展后劲不足等现实矛盾,严重制约了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面对严峻考验,找到一条更为高效科学有温度的警营建设路径,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美丽警营”建设实践为蓝本,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美丽警营”建设的价值、内涵和可行性,通过分析实践中发现的不足和原因,以多方面视角探讨可行性高、质效好、科学合理的“美丽警营”构建路径如何更高效地推进“美丽警营”建设,释放更多警营活力。本文一共分为五章,通过研究哲学、心理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生命共同体思想和美丽中国建设理论为指导,借助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和实地研究法,探讨“美丽警营”建设构建路径。首先,在探讨“美丽”的哲学意蕴的基础上,尝试界定“美丽警营”的基本内涵,并从多个学科理论上论证了“美丽警营”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阐述了“美丽警营”建设的价值意蕴,提出了建设的具体目标。再次,通过阐述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在“美丽警营”建设中的实践做法和具体成效,总结其经验,剖析遇到的问题和原因。最后,从绿色化、制度化、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等方面切入,提出“美丽警营”构建路径的设想,希望能为公安机关高效推进“美丽警营”建设、进而激发队伍活力提供参考借鉴。
常肖敏[5](2020)在《“营改增”后TSZ科技有限公司纳税筹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中兴事件”不啻为一剂清醒剂,让我们意识到自身有限的科技水平与美国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落实“科技强国”战略,国家鼓励和支持科技服务型企业的优惠政策不断推出,如何在税制改革后的新形势下选择适用的政策、最大程度地减轻税负,是当前科技服务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营改增”后,我国征税趋势明显呈现出低税率强监管模式,由此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出现了新一轮的博弈。本文结合当下博弈环境,以综述文献法、定性与定量法以及对比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纳税筹划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剖析,首先介绍了纳税筹划常用的技术方法、诱因与动机、目标和原则以及与纳税筹划概念相关的知识体系。其次,以典型的科技服务型企业——TSZ公司为例,剖析了该公司现存的纳税问题,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最后,在纳税筹划的整体性原则下,对TSZ公司的主要涉税业务设计出多个纳税筹划方案,同时对其涉及到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规避策略以期实现涉税零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纳税筹划方案较为贴近TSZ公司实际运营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TSZ公司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邱旭画[6](2020)在《肇庆市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职务违法行为危害性大,近年来又呈现出智能化、隐蔽化的特点,监察监督愈发困难,给国家带来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公众更是对其痛恨已久。2018年3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将监察监督职务违法行为明确规定为监察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责。目前,关于职务违法行为的研究文献正在增加,但是系统研究特定地区职务违法行为现状的文献较为少见,监察监督方面的文献更是屈指可数。本文以肇庆市为研究范围,以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该地区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现状,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力求提高监察监督水平。首先结合本人多年审理纪检监察案件的工作实践经验,对2018年以来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工作实际的回顾,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对数据的汇总分析,总结了监察委员会监察监督职务违法行为的措施、近年来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影响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第三,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针对西方或其他地区对职务违法行为进行监察监督的机构设置、先进理念、工作方法予以研究,目的是能够给予我们启示、借鉴。最后,着重从强化对“一把手”、“小微权力”的监察监督、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人员监察监督力度、构筑纵横连环全闭合监察监督机制、抓好硬件、软件配套工作、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加大信息公开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提升监察委员会监察监督职务违法行为效率的方法,具有现实的操作性以及前瞻性。
苏杰[7](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邓舒音[8](2020)在《黑龙江省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现状调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层档案工作的广泛深入发展,数字档案建设工作变得日益迫切,已成为机关部门各级单位档案工作的重点。传统档案建设注重档案保存与整理,而数字档案这种新型载体注重档案数据平台的使用以及后续档案利用与服务。目前档案学者对数字档案建设见解颇多,研究成果丰富,但仍发现许多县级机关部门在数字档案的实际推广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本文以黑龙江省县级机关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国家制度和相关理论出发,探讨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然后对黑龙江省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充分掌握目前数字档案管理基础概况、技术应用情况、档案信息利用情况等;最后,系统探讨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相应对策,以机关数字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为基准,数字档案管理平台建设为架构、加强县级机关数字档案服务为目标,期望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保障数字档案基础利用,推动档案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魏运祥[9](2020)在《黑龙江省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监狱作为服刑人员教育和改造的重要场所,监狱管理秩序的安全和稳定,不仅仅对于服刑人员的教育和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井然有序也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借助完善的监狱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对监狱进行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性管理。通过学习研究国内监狱信息化建设,在推进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和彰显的独特优势,结合目前黑龙江省黎明监狱在信息化建设上采取的有力措施,总结黑龙省黎明监狱在监狱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建设指明具体发展方向。因为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研究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分析黎明监狱现有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问题产生的具体针对性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完善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的改革对策。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的研究论证和科学分析,建立和完善在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基础上,推进监狱在网络平台、安全体系、运营管理上更好地提升工作效能,更好地保障监狱管理工作的稳定与安全,探索网络化发展背景下的监狱管理新模式。
陈冬[10](2019)在《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今互联网蓬勃发展,我国在国家层面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计划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发展,为社会经济科技带来新的变革和提升。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提出各级税务机关要对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对信息化应用的范围进行拓展,推进税收建设的现代化,满足纳税人要求和现代化税收管理的需要。因此,本文选取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对贯彻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要求,更好的服务纳税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翻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以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公共管理相关知识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对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的建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首先,使用案例分析法,对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尝试进行分析,总结了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成效;其次,利用问卷调查法,重点对北戴河区纳税人及税务人员基本情况、二者对“互联网+税务”建设态度和建议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 23.0及EXCEL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于发现的问题,结合工作分析基础上,从“互联网+税务”意识、信息化人才建设、基础保障、业务流程、一体化系统应用平台机制五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二、作为教育机关的大学之硬件与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为教育机关的大学之硬件与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1)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信息化 |
2.1.2 税收信息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诺兰模型与米歇模型 |
2.2.3 纳税人遵从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5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
第3章 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 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建设现状 |
3.2 信息化重点平台建设使用情况 |
3.2.1 金税三期建设使用情况 |
3.2.2 电子税务局建设使用情况 |
3.2.3 i税服务平台建设使用情况 |
3.3 B市税收信息化成效 |
3.2.1 强化税收职能的发挥 |
3.2.2 促进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 |
3.2.3 推动征管水平的提升 |
3.2.4 优化税务机关的体制改革 |
3.2.5 提升纳税服务的水平 |
第4章 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
4.1 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问卷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1.3 样本有效性分析 |
4.2 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满意度分析 |
4.2.1 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整体满意度评价 |
4.2.2 B市各项信息化指标满意度评价 |
4.3 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信息化基础性设施建设方面 |
4.3.2 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 |
4.3.3 信息化数据共享建设方面 |
4.3.4 信息化安全建设方面 |
4.3.5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
第5章 提升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对策 |
5.1 提高对税收信息化的认识,树立互联网思维 |
5.1.1 加强思想建设,深化税收信息化理念 |
5.1.2 提升信息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 |
5.2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 |
5.2.1 完善规章制度建设 |
5.2.2 健全财政资金支持体系 |
5.2.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 |
5.3 不断提税收信息化平台建设水平 |
5.3.1 整合信息化平台,拓宽线上服务渠道 |
5.3.2 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
5.4 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协作 |
5.4.1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
5.4.2 加强数据共享质量 |
5.5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
5.6 信息化人才体系打造 |
5.6.1 加强内部复合型人才培养 |
5.6.2 获取外部的信息化技术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2)刑事案件远程审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刑事案件远程审判概述 |
(一)刑事案件远程审判的概念 |
(二)刑事案件远程审判的特征 |
1.空间范围广 |
2.审理时间一致 |
3.科技依赖性高 |
4.时代性强 |
(三)刑事案件远程审判的功能 |
1.节约司法成本与司法资源 |
2.降低提押过程的风险 |
3.提高司法审判效率 |
4.利于实现诉讼权利 |
二、刑事案件远程审判观点梳理及评析 |
三、刑事案件远程审判现状 |
(一)适用情况 |
(二)适用地点 |
(三)适用技术条件 |
四、刑事案件远程审判存在的问题 |
(一)法律规制不足适用范围不清 |
(二)远程司法系统网络技术不发达 |
1.网络安全系数低 |
2.缺乏网络联合系统 |
3.网络视频不通畅 |
4.工作人员专业程度待加强 |
(三)远程审判证据展示效果弱化 |
(四)司法机关协作机制不明确 |
五、刑事案件远程审判完善建议 |
(一)细化远程审判相关规定,明确适用范围 |
(二)强化远程审判中对信息技术的完善 |
1.提高远程审判安全系数 |
2.建立法院之间网络联合系统,对证人面部特征进行处理 |
3.建立专线网络 |
4.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水平 |
(三)加强远程审判证据展示效果 |
(四)建立多方协作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税收风险管理的背景 |
1.2 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
1.3 国内外风险管理现状 |
1.3.1 国外风险管理现状 |
1.3.2 国内风险管理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概念和理论技术 |
2.1 相关概念 |
2.1.1 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 |
2.1.2 大数据的概念和特性 |
2.1.3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2.2 网络爬虫技术 |
2.3 数据库设计技术 |
2.3.1 数据库设计的定义 |
2.3.2 数据处理的原则 |
第三章 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3.1 目前系统基本情况 |
3.2 目前系统存在问题及分析 |
3.3 系统可行性分析 |
3.3.1 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
3.3.2 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 |
3.3.3 系统运行可行性分析 |
3.4 系统需求分析 |
3.4.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4.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4.3 系统数据需求分析 |
3.4.4 系统运维需求分析 |
第四章 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
4.1 用例 |
4.1.1 指标元用例图 |
4.1.2 指标用例图 |
4.1.3 指标模型用例图 |
4.2 系统框架设计 |
4.2.1 系统业务思路 |
4.2.2 系统框架体系 |
4.2.3 系统功能模块 |
4.2.4 系统建设预期成果 |
4.3 系统模块设计 |
4.3.1 风险识别模块设计 |
4.3.2 风险分析模块设计 |
4.3.3 过程监控模块设计 |
4.3.4 评价反馈模块设计 |
4.4 系统数据安全设计 |
4.4.1 数据库防火墙设计 |
4.4.2 数据身份识别与访问控制(LAM)设计 |
4.4.3 数据分类分级设计 |
4.4.4 数据备份设计 |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6 系统网络设计 |
4.6.1 系统网络拓扑 |
4.6.2 系统网络接入方式 |
4.6.3 系统IP规划 |
4.6.4 系统网络安全 |
4.7 系统管理和维护设计 |
4.7.1 系统管理设计 |
4.7.2 系统维护设计 |
4.8 系统工作量估计 |
第五章 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流程 |
5.1 系统实施 |
5.1.1 系统硬件部署流程 |
5.1.2 系统软件安装流程 |
5.1.3 系统数据库和服务器安装及验证流程 |
5.1.4 系统测试及调试流程 |
5.2 系统登录 |
5.3 风险管理系统模块 |
5.3.1 风险识别功能流程 |
5.3.2 风险预警值管理流程 |
5.3.3 特殊风险信息管理流程 |
5.3.4 风险分析流程 |
5.4 税收风险情况通报 |
第六章 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效 |
6.1 系统结构优势 |
6.2 两税比对风险模型成果 |
6.2.1 两税比对风险模型新建 |
6.2.2 风险任务应对成效 |
6.2.3 存在问题 |
6.3 数据获取成效 |
6.4 加强培训选拔人才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美丽警营”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研究 |
1.2.1.1 美丽中国的内涵 |
1.2.1.2 美丽中国的建设路径 |
1.2.2 关于警营建设的研究 |
1.2.2.1 和谐警营 |
1.2.2.2 其他警营建设 |
1.2.3 关于“美丽警营”建设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美丽警营”的内涵 |
2.1 “美丽”的哲学意蕴 |
2.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丽” |
2.1.2 西方传统美学视野中的“美丽” |
2.1.3 马克思主义关于“美丽”的观点 |
2.2 “美丽警营”的基本内涵 |
2.2.1 美丽的警营环境 |
2.2.2 美丽的民警个体 |
2.2.3 美丽的公安队伍 |
2.2.4 三者的关系 |
2.3 “美丽警营”建设的学理基础 |
2.3.1 “美丽警营”建设的哲学基础 |
2.3.2 “美丽警营”建设的心理学基础 |
2.3.3 “美丽警营”建设的生态学基础 |
2.3.4 “美丽警营”建设的管理学基础 |
2.3.5 “美丽警营”建设的其他学理基础 |
2.3.5.1 美学理论 |
2.3.5.2 符号学理论 |
3 “美丽警营”建设的价值与目标 |
3.1 “美丽警营”建设的价值意蕴 |
3.1.1 “美丽警营”建设对践行美丽中国思想的价值意蕴 |
3.1.2 “美丽警营”建设对公安队伍健康发展的价值意蕴 |
3.1.3 “美丽警营”建设对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 |
3.2 “美丽警营”建设目标 |
3.2.1 环境美:从“绿色美”到“蓝色美” |
3.2.2 个体美:内美于心,外美于行 |
3.2.3 团队美: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 |
4 “美丽警营”建设的具体实践——以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为例 |
4.1 全方位改善警营面貌 |
4.1.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4.1.2 优化警营区划功能 |
4.1.3 彰显警队个性特色 |
4.2 以规范执法行为为抓手提升警务质态 |
4.2.1 以公平正义为追求,严格公正执法 |
4.2.2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优化窗口服务 |
4.2.3 以重心下移为导向,密切警民关系 |
4.3 全面激发警营团队动能 |
4.3.1 实施政治建警行动,提升团队精气神 |
4.3.2 实施全警提能行动,提升团队战斗力 |
4.3.3 实施管理增效行动,提升团队执行力 |
4.3.4 实施惠警暖警行动,提升团队凝聚力 |
4.4 成效与反思 |
4.4.1 建设成效初显 |
4.4.2 问题分析 |
5 “美丽警营”的构建路径 |
5.1 绿色化:推动生态文明思想深入“美丽警营” |
5.1.1 改造理念绿色化 |
5.1.2 工作思维绿色化 |
5.1.3 生活方式绿色化 |
5.2 制度化:推动“美丽警营”建设制度的优化完善 |
5.2.1 组织机制的优化完善 |
5.2.2 评估机制的优化完善 |
5.2.3 激励机制的优化完善 |
5.2.4 推广机制的优化完善 |
5.3 整体性:推动“美丽警营”建设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
5.3.1 正确把握硬件打造与软件提升的关系 |
5.3.2 正确把握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的关系 |
5.3.3 正确把握“美丽警营”建设与其他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
5.4 系统性:推动“美丽警营”建设融入公安中心工作 |
5.4.1 “左右逢源”:政工部门与业务警种配合 |
5.4.2 “上下同心”:机关与基层协同配合 |
5.4.3 “前后一致”:成效保持与动态建设 |
5.5 全局性:推动“美丽警营”建设融入社会大局 |
5.5.1 建设过程依托社会 |
5.5.2 建设评价来自社会 |
5.5.3 建设成果服务社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营改增”后TSZ科技有限公司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纳税筹划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纳税筹划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纳税筹划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纳税筹划简介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纳税筹划的概念和方法 |
2.1.1 纳税筹划的概念 |
2.1.2 纳税筹划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
2.2 纳税筹划诱因及动因 |
2.2.1 纳税筹划的诱因 |
2.2.2 纳税筹划动因 |
2.3 纳税筹划目标与原则 |
2.3.1 纳税筹划的目标 |
2.3.2 纳税筹划的原则 |
第三章 TSZ公司税收现状分析 |
3.1 TSZ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1 企业简介 |
3.1.2 企业当前经营状况 |
3.2 TSZ公司税负分析 |
3.2.1 企业所涉税种及税率 |
3.2.2 TSZ公司近三年纳税情况 |
3.2.3 TSZ公司横向与纵向税负对比分析 |
3.3 TSZ公司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TSZ公司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与预期对比 |
4.1 企业纳税筹划方案实施前准备工作 |
4.2 TSZ公司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4.2.1 销售自研的纯软件类产品纳税筹划 |
4.2.2 嵌入式软件的纳税筹划 |
4.2.3 政府补助的纳税筹划 |
4.2.4 TSZ公司可转换类费用的纳税筹划 |
4.2.5 通过符合条件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进行纳税筹划 |
4.2.6 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 |
4.2.7 工作站供应商选择的纳税筹划 |
4.2.8 大型设备运费的纳税筹划 |
4.3 TSZ公司纳税筹划预期效果与评价 |
第五章 TSZ公司纳税筹划风险及规避策略 |
5.1 TSZ公司纳税筹划风险分析 |
5.2 TSZ公司纳税筹划风险规避策略 |
5.2.1 深入强化企业的纳税筹划意识 |
5.2.2 密切关注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条件 |
5.2.3 培养纳税筹划复合型人才 |
5.2.4 营造和谐的税企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肇庆市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简要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职务违法行为 |
2.1.2 监察监督 |
2.2 职务违法行为的主体、内容、特点 |
2.2.1 职务违法行为的主体 |
2.2.2 职务违法行为的内容 |
2.2.3 职务违法行为的特点 |
2.3 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主体、内容、方式 |
2.3.1 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主体 |
2.3.2 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主要内容 |
2.3.3 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主要方式 |
2.4 职务违法行为与职务犯罪行为的关系 |
2.5 相关理论 |
2.5.1 寻租理论 |
2.5.2 反腐败理论 |
2.5.3 行政责任理论 |
2.5.4 权责一致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肇庆市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现状 |
3.1 肇庆市基本情况 |
3.1.1 自然与行政区划概况 |
3.1.2 人口、机构与从业人员概况 |
3.1.3 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概况 |
3.2 肇庆市监察委员会机构及人员编制情况 |
3.3 肇庆市职务违法行为主体情况 |
3.4 肇庆市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措施及成效 |
3.4.1 强化自身监察监督 |
3.4.2 紧盯民生、扶贫等重点领域监察监督 |
3.4.3 综合运用多种监察监督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肇庆市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肇庆市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1 对“一把手”、“小微权力”的监察监督仍不到位 |
4.1.2 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察监督作用不明显 |
4.1.3 监察监督的整体性、全面性还不强 |
4.1.4 案件查处不深入 |
4.1.5 监察监督硬件与软件配套不足 |
4.1.6 监察监督人员自身素质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
4.2 肇庆市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配套法规不完善 |
4.2.2 配套制度不健全 |
4.2.3 部门协调整合不到位 |
4.2.4 信息公示不及时 |
4.2.5 主动意识有欠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对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做法及经验借鉴 |
5.1 国外对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做法 |
5.1.1 美国的做法 |
5.1.2 英国的做法 |
5.1.3 新加坡的做法 |
5.1.4 国外对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经验借鉴 |
5.2 国内对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做法 |
5.2.1 香港的做法 |
5.2.2 台湾的做法 |
5.2.3 国内对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经验借鉴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肇庆市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的对策建议 |
6.1 强化对“一把手”、“小微权力”的监察监督 |
6.1.1 加强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 |
6.1.2 加大农村基层的监察监督力度 |
6.2 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人员的监察监督力度 |
6.2.1 集中整治重点领域的违法违纪问题 |
6.2.2 重点关注关键环节的权力行使问题 |
6.3 构筑纵横连环全闭合监察监督机制 |
6.3.1 实行统一管理 |
6.3.2 建立协作机制 |
6.3.3 强化全面监督 |
6.4 抓好硬件、软件配套工作 |
6.4.1 改善硬件条件 |
6.4.2 组合使用调查措施 |
6.5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
6.5.1 高质量推进全员培训 |
6.5.2 全面加强教育管理监督 |
6.5.3 严肃查处害群之马 |
6.6 加大信息公开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
2.2.1 公共政策属性 |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
第7章 结语 |
7.1 初步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黑龙江省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现状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
(一)课题结构安排 |
(二)研究方法 |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课题研究重点、难点 |
(二)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机关数字档案管理概述 |
第一节 机关数字档案管理对象 |
一、机关档案的类别 |
二、机关数字档案构成 |
第二节 机关数字档案管理工作内容 |
一、机关数字档案建设 |
二、机关数字档案维护 |
三、机关数字档案服务 |
第三节 机关数字档案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
一、机关数字档案管理机构 |
二、机关数字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现状调研 |
第一节 数字档案管理现状调研说明 |
一、调研方法 |
二、调研范围及具体对象 |
三、调查问卷相关情况 |
第二节 数字档案管理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
一、调研结果分析 |
二、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
一、数字档案管理人员制度 |
二、数字档案归档制度 |
三、数字档案保存、保密制度 |
四、数字档案利用制度 |
第二节 加强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平台建设 |
一、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平台选择 |
二、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平台应用 |
第三节 加强县级机关数字档案服务 |
一、以需求为导向 |
二、实现远程利用 |
三、丰富服务内容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机关数字档案建设情况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黑龙江省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监狱信息化建设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监狱信息化建设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监狱信息化建设概述 |
一、监狱与信息化 |
二、监狱信息化的含义 |
第二节 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
一、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需要 |
二、有助于维护司法的公平公正 |
三、为提升专项与协同治理水平提供保障 |
四、是践行监狱改造工作的根本要求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应急管理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治理层次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现状 |
一、黎明监狱的基本情况 |
二、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采取的措施 |
第二节 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业务人才 |
二、信息化建设管理经验严重不足 |
三、监狱干警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淡薄 |
第三节 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缺乏信息化人才引进专项机制 |
二、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培训和培养机制 |
三、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
四、缺乏与信息化企业的战略合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监狱信息化管理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外监狱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
一、国内监狱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
二、国外监狱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
第二节 国内外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
一、制度建设是推动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
二、先进技术是推动监狱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
三、网络安全是推动监狱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
四、功能拓展是推动监狱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
五、智力资源是推动监狱信息化建设的支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完善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第一节 构建和完善有效的人才机制 |
一、构建和完善专业人才引进机制 |
二、完善信息化人才培训和培养机制 |
第二节 推进信息技术在监狱管理中的应用 |
一、加大与科研院校和技术企业的合作力度 |
二、全面拓宽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
第三节 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安全防范意识 |
一、建立网格化数据联合机制 |
二、加强监狱监管信息的保密工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互联网+税务”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
2.1.1 “互联网+” |
2.1.2 “互联网+税务” |
2.1.3 税收信息化 |
2.1.4 电子税务 |
2.2 “互联网+税务”的相关理论 |
2.2.1 电子政务 |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现状 |
3.1 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概况 |
3.1.1 北戴河区税务局机构设置情况 |
3.1.2 北戴河区税务局人员概述 |
3.1.3 北戴河区纳税人概况介绍 |
3.1.4 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发展概况 |
3.2 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的尝试 |
3.2.1 开设“云厅精品学堂” |
3.2.2 首批上线“互联网+”个人房屋交易系统 |
3.2.3 创办“老唐帮办税”微信公众号 |
3.3 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成效 |
3.3.1 电子税务局网上申报率明显提升 |
3.3.2 房产交易税费缴纳时间大幅度缩减 |
3.3.3 “金税三期”系统完成并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调查 |
4.1.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4.1.2 问卷调查的检验 |
4.1.3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4.2 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网上办税系统使用率低 |
4.2.2 人员信息化水平偏低 |
4.2.3 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
4.2.4 业务流程不畅通 |
4.2.5 系统软件体验差 |
4.3 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
4.3.1 “互联网+税务”认知度不足 |
4.3.2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缺乏重视 |
4.3.3 基础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
4.3.4 业务流程转变不到位 |
4.3.5 系统缺乏统筹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途径 |
5.1 深化“互联网+税务”意识 |
5.1.1 加强对纳税人宣传培训力度 |
5.1.2 扩展与纳税人交流渠道 |
5.1.3 扩充纳税人信息获取方式 |
5.1.4 增强税务人员服务意识 |
5.1.5 降低网上办税平台操作难度 |
5.2 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 |
5.2.1 开展税收信息化培训 |
5.2.2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
5.2.3 建立考评机制 |
5.3 加强基础保障 |
5.3.1 升级软硬件设施 |
5.3.2 保障网络安全 |
5.3.3 加强云办税服务厅建设 |
5.3.4 推进移动化管税建设 |
5.4 转变理念完善流程 |
5.4.1 推动法律法规更新 |
5.4.2 优化“互联网+税务”建设制度体系 |
5.4.3 完善“互联网+税务”推进机制 |
5.4.4 优化税务机关机构设置 |
5.5 构建一体化系统机制 |
5.5.1 信息融合 |
5.5.2 业务覆盖 |
5.5.3 内部整合 |
5.5.4 技术手段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作为教育机关的大学之硬件与软件(论文参考文献)
- [1]B市税收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D]. 杨晋.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刑事案件远程审判问题研究[D]. 韩美霞.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曹熠.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美丽警营”建设研究[D]. 邢闽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5]“营改增”后TSZ科技有限公司纳税筹划研究[D]. 常肖敏.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6]肇庆市职务违法行为监察监督研究[D]. 邱旭画.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7]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8]黑龙江省县级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现状调研[D]. 邓舒音.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9]黑龙江省黎明监狱信息化建设研究[D]. 魏运祥.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10]北戴河区税务局“互联网+税务”建设研究[D]. 陈冬. 燕山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