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例血管化髂骨肌皮骨瓣游离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术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尹雪莱,谈亦然,朱东旺,琚梧桐,刘莹,张新宇,胡永杰,孙坚,钟来平[1](2022)在《定位支架与数字化导板在下颌骨即刻重建中的应用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定位支架与数字化导板在辅助下颌骨即刻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同一手术小组开展的下颌骨节段性切除即刻游离血管化骨组织瓣修复的全部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不同的辅助方式分为定位支架(TEF)组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组。通过CT测量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下面宽、下颌骨体长度和正中位时面下1/3高度, 计算手术前后的差值, 评估手术效果。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以±s表示, 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效果评估各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9例下颌骨病变患者, 其中TEF组13例, 男4例, 女9例, 年龄(47.7±14.5)岁, 其中有7例成釉细胞瘤、2例鳞状细胞癌、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1例横纹肌肉瘤和1例骨肉瘤;CAD-CAM组16例, 男11例, 女5例, 年龄(42.4±19.7)岁, 其中有10例成釉细胞瘤、3例鳞状细胞癌、1例骨母细胞瘤、1例牙源性纤维黏液瘤和1例骨肉瘤。29例患者移植的骨组织瓣均成活, 伤口一期愈合, 患者咬合关系及面部轮廓良好。经过术后3年的随访, 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及肿瘤复发, 供区功能未受影响。TEF组手术时间为(7.12±1.40) h, CAD-CAM组为(4.72±1.10) h,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F组手术前后下面宽差值、下颌骨体长度差值、正中位时面下1/3高度差值分别为(1.08±1.12) mm、(2.08±1.61) mm、(1.77±3.15) mm, CAD-CAM组分别为(0.88±1.15) mm、(0.94±1.34) mm、(0.87±1.47) mm, 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定位支架与数字化导板辅助下颌骨即刻重建, 前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后者, 但两者均能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在时间紧急或技术局限无法进行术前数字化设计等情况下, 使用定位支架更加简单而有效。
周伟[2](2021)在《数字化手术导板辅助下颌骨肿瘤切除及缺损重建对早期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的评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数字化导板技术辅助下颌骨肿瘤切除及缺损重建术后对早期颞下颌关节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并与应用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辅助下颌骨肿瘤切除及缺损重建术比较。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我院因下颌骨肿瘤根治导致颌骨节段性缺损,且在计算机外科技术辅助下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20例。按手术应用的不同计算机辅助技术来进行分组,使用虚拟手术计划(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VSP)及外科手术导板技术的为导板组(n=9),使用RP技术打印三维模型作术前参考的为对照组(n=11)。对导板组和对照组术中操作时间进行记录比较;通过颌骨三维重建CT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对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腔间隙、线性比例计算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髁突长轴延长线交角以及髁突外极点、髁突顶点处位置偏差进行测量;通过颞下颌关节问卷调查表和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在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6个月对导板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盘后带与髁突顶点夹角及下颌功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导板组术中操作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导板组患者健侧与患侧在术前、术后关节腔间隙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患侧关节矢状面和冠状面上间隙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变化不明显(p>0.05)。导板组和对照组2组间术前各测量值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及髁突长轴交角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侧髁突顶点处的偏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导板组患者关节盘与髁突顶之间夹角在术前、术后随访过程中,张口位和闭口位夹角角度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出现2例关节弹响,1例关节区压痛;在术后6个月时除有1例关节区压痛外,其余患者均无关节紊乱症状;张口度、侧方以及前伸动度等下颌骨运动功能在术后均不同程度下降,后续可逐渐恢复,术后6个月时已接近术前水平。结论:(1)和仅使用RP模型辅助下颌骨重建手术相比,数字化手术导板技术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能较好地维持髁突三维位置稳定,为术后下颌功能的保存和恢复提供了重要结构基础。(2)应用数字化手术导板辅助下颌骨重建术后,下颌骨活动度(张口、侧方、前伸)短期内下降明显,后期可逐渐恢复,至术后6个月已接近术前水平。患侧关节盘在术后呈稍向前移位趋势,但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也不伴有明显症状,后期关节盘位置逐渐向术前靠拢,保持了稳定的盘-髁关系,有利于术后下颌功能的恢复。
董顺利[3](2020)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的解剖学研究目的腓动脉穿支皮瓣在肿瘤外科,尤其是颌面外科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其解剖结构对设计和制备皮瓣至关重要。故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的解剖学特点,包括穿支的数目、发出位置、血管外径、血管蒂长、分布及大致走行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例小腿作为研究对象,将乳胶浆液注入腘动脉制成小腿灌注标本。精细解剖腓动脉穿支,采用两种记录形式对穿支各项指标进行记录:(1)将小腿等分为三段(上段、中段和下段)分段记录;(2)每个标本从上往下按照发现穿支顺序编号为第1穿支、第2穿支、…、第N穿支,按穿支编号记录。记录腓动脉穿支数目、发出位置、血管外径、蒂长、分布规律及潜在联系。整理数据后借助SPSS21.0软件系统,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腓动脉穿支总数为48支,每例46支,平均每例(4.80±0.79)支。每个穿支血管外径的平均值为(0.90±0.21)mm、血管蒂长度平均值为(6.91±0.55)cm。2、穿支在小腿中段分布最为集中,穿支占比为56.25%,每例23支,平均每例(2.70±0.48)支。中段穿支的血管外径和血管蒂长度平均为(1.03±0.12)mm、(7.27±0.32)cm。三个区段发出穿支的两个指标分析显示:(1)血管外径:中段穿支的血管外径长于上段和下段,上段和下段之间无明显差异;(2)血管蒂:中段穿支的血管蒂长于上段和下段,上段和下段之间不存在差异。3、第1-4穿支出现各为10例,第5穿支出现6例,第6穿支出现2例;第2穿支血管外径和蒂长分别为(1.17±0.07)mm、(7.57±0.22)cm,较第1、3、4、5、6穿支的血管外径和血管蒂粗大且较长。4、腓动脉穿支的2条伴行静脉出现率为91.67%,1条伴行静脉出现率为8.33%。结论1、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数目较为恒定,为46支,在小腿中段分布最为集中,并且小腿中段相比于上段和下段,发出的穿支血管外径较粗、血管蒂较长,更有利于血管吻合,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穿支供区。2、第2穿支血管外径和血管蒂较其他穿支理想,设计腓动脉穿支皮瓣时可作为首选穿支。第二部分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目的基于腓动脉穿支的解剖学特点,以制备穿支皮瓣为目的进行临床设计。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制备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并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探讨其应用特点和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5例口腔癌患者,其中上腭癌3例、舌癌5例、颊癌5例、口底癌2例,经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14例、腺样囊性癌1例。15例患者术前均对小腿后外侧穿支血管行CDU检查,1例口底癌患者行PET-CT检查。由固定的两组医务人员同时进行皮瓣的制备、切取和口腔内病灶的完整切除,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口腔内软组织的缺损修复。术后予以常规对症处理,通过门诊复诊及定期随访近1年,重点关注患者口内皮瓣修复情况、语音功能、吞咽功能、张口度、小腿供区恢复情况及预后,评价皮瓣修复效果。结果1、皮瓣切取面积为3.0cm×3.0cm6.0cm×5.5cm,平均为4.5cm×3.5cm;15例皮瓣成活率为100%,仅1例出现血管危象,予以及时手术抢救后成活。2、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小腿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15例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近似口腔黏膜,逐渐黏膜化;1例皮缘感染病例为延期性愈合,其余I期愈合。3、上腭癌、舌癌、颊癌及口底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语音、吞咽、张口度逐渐恢复至正常;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结论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应用于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能取得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是修复口腔癌患者口内中、小型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刘静雯[4](2020)在《血管化腓骨瓣及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血管化腓骨瓣(vascularized Fibula Flap,FF)和髂骨瓣(vascularized Iliac Flap,IF)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血管化骨瓣,用于修复因肿瘤、外伤、炎症等疾病手术后造成的下颌骨缺损。但是两种骨瓣的临床应用各有利弊,本文拟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这两种血管化骨瓣修复下颌骨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其修复的优缺点,为临床上因疾病导致的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下颌骨和腓骨和髂骨等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和CNKI数据库进行中文检索;以“illium”and,“fibula”and,“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等检索词在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检索。收集所有比较血管化腓骨瓣与髂骨瓣修复因肿瘤手术、感染、外伤及放射性骨坏死等疾病造成的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6月。严格按照设定的病例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手动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皮瓣失败率;术后语音恢复情况;饮食恢复情况;面形恢复情况;供区并发症;受区并发症。结合比值比(Odd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进行临床效果的评价。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共14篇(英文7篇,中文7篇),包括1212名患者,其中,采用血管化腓骨瓣修复683例,血管化髂骨瓣修复5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皮瓣失败率FF组为5.12%(35/683),IF组为6.99%(37/529),两组有统计学差异,FF组皮瓣失败率小于IF组[95%CI(0.35,0.90),P=0.02];非正常语音发生率[FF组为15.7%(17/108),IF组为12.8%(14/109),95%CI(0.62,3.06),P=0.43];非正常饮食发生率[FF组为4.07%(44/108),IF组为5.32%(58/109),95%CI(0.18,13.33),P=0.68];面型不佳发生率[FF组面型不佳发生率为10.2%(11/108),IF组为4.59%(5/109),95%CI(0.66,5.88),P=0.22];受区并发症发生率[FF组13.8%(27/195),IF组为28.9%(37/128),95%CI(0.32,1.78),P=0.26];供区并发症发生率[FF组为13.1%(33/252),IF组为13.9%(23/165),95%CI(0.43,3.86),P=0.65]等5个结局指标在修复选择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结果表明,从皮瓣失败率方面来考虑,血管化腓骨瓣优于血管化髂骨瓣,但在面型恢复,语音恢复,饮食恢复,供区及受区并发症方面,两种修复方式无明显区别。
岳轩[5](2020)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经验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可能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并行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共14例,收集记录包括患者病史资料、手术记录、术后随访6月-24月(门诊临床复查、电话随访、影像学检查、患者主观评价),分析以上资料探究患者术后受区及供区并发症情况,并从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术后处理等各方面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1)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腓骨瓣均存活;术后受区移植腓骨瓣感染发生率14%;术后受区移植腓骨瓣血管危象发生率7%;受区一期愈合占86%;二期愈合14%。(2)术后供瓣下肢足背凹陷性水肿占7%;踝关节偶发疼痛29%;踝关节不稳7%;皮肤麻木21%;Enneking下肢功能评级表包括肢体疼痛、功能活动、自我感受、支具使用、行走功能和步态改变6项平均得分分别为:4.71、4.21、3.78、4.93、4.57、4.71。(3)术后6-24个月随访摄口腔全景片示:移植腓骨与下颌骨断端骨痂形成,骨皮质密度增高,表现为骨改建影像。(4)Fonseca记忆指数评分:无TMD占79%,轻度TMD占21%。结论:(1)血管化游离腓骨瓣能够较好的修复下颌骨缺损,皮瓣存活率高,可以良好的恢复患者颌面形态及口腔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血管化游离腓骨瓣术后受区并发症最主要是感染和血管危象。(3)血管化游离腓骨瓣术后下肢功能恢复良好,行走功能无障碍,供区并发症均较轻,患者主要问题为感觉障碍和偶发疼痛,远期并发症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4)本研究简单评估TMJ功能,术后患者基本没有出现TMD情况,对于出现的轻度TMD考虑与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改变有关,对于其他的病因及预防措施,仍需进一步的大数据长期临床研究。
谢韬[6](2019)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游离组织瓣修复头颈-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经验,分析术后游离组织瓣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提高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率。临床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行游离组织瓣修复头颈术后组织缺损的18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例数据库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肥胖、血压、烟酒史、D-二聚体、糖化血红蛋白、组织瓣名称、修复部位、吻合静脉数、头颈部放疗史、化疗史、手术史、是否发生危象、术毕距发生血管危象的时间、发现危象距手术探查时间等可能影响组织瓣危象的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1880例患者中,男性1637例,女性243例,男女比例为6.74:1。年龄14-82岁,平均年龄50.66岁。共制备1965块组织瓣,最常见的软组织瓣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占94.56%(1741/1965);最常见骨组织瓣为游离腓骨瓣,占95.96%(119/125)。结果:105块游离组织瓣发生术后血管危象并进行了手术探查和处理,危象发生率为5.34%(105/1965),37例通过手术探查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35.24%;68例坏死,全组总存活率为96.54%。静脉栓塞71例(67.62%),抢救成功33例(46.48%);动脉栓塞17例,占11.43%,抢救成功4例(23.53%),动静脉均栓塞17例(16.19%),均未抢救成功。单因素分析显示:肥胖(体重指数BMI≥28kg/㎡)、吸烟、高D-二聚体、高糖化血红蛋白、头颈部放疗史、头颈部手术史、口底修复、吻合静脉数是影响组织瓣危象的危险因素;年龄不是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年龄超过60岁患者危象组织瓣抢救成功率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D-二聚体升高、口底修复、吻合静脉数是影响组织瓣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组织瓣发生血管危象的时间为术后40分钟至第9天,术后24小时内发生组织瓣危象病例共69例,抢救成功率47.83%(33/69),术后超过24小时发生组织瓣血管危象病例共36例,抢救成功率11.11%(4/36)。发现血管危象到手术探查抢救组织瓣的时间为0.6小时至36小时,≤6小时者抢救成功率为55.0%,>6小时者抢救成功率为8.89%,超过18小时的组织瓣全部坏死。结论:(1)游离组织瓣静脉危象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动脉危象;(2)吻合静脉数、肥胖、D-二聚体升高、组织瓣修复口底是游离组织瓣发生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3)血管危象发现于术后24小时内、待探时间小于6小时的危象组织瓣抢救成功率较高。
倪幼康[7](2019)在《携带踇长屈肌的腓骨肌皮瓣对头颈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供区功能影响的对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腓骨肌皮瓣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和重建中,是修复工作的主力皮瓣之一,腓骨肌皮瓣中携带踇长屈肌(Flexor hallucis longus,FHL)与否尚无定论,切除踇长屈肌后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对供区的影响少见报道。本研究介绍了使用携带踇长屈肌和不携带踇长屈肌的腓骨肌皮瓣对头颈肿瘤患者进行缺损修复重建的对比性研究,观察切除肌肉与保留肌肉对患者生存质量及供区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7.2-2018.6期间接受腓骨肌皮瓣修复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踇长屈肌组(FHL组,皮瓣携带踇长屈肌)和非踇长屈肌组(nFHL组,皮瓣不携带踇长屈肌)。FHL组和nFHL组各纳入15例患者。记录患者住院信息、术中信息、供区并发症,术前、术后1、3、6月通过主观量表(SF-36/AOFAS)和客观腿部功能测量(拇趾肌力和运动角度;踝关节等速肌力和运动角度)对患者生存质量及供区功能进行评价。结果:FHL组的取瓣时间显着小于nFHL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无显着性差异。FHL组的爪状趾发生率显着小于nFHL组,供区其他并发症无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在术后1、3、6月的SF-36/AOFA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拇趾肌力及运动角度、踝关节运动角度及等速肌力的降低程度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腓骨肌皮瓣中携带踇长屈肌能够节省取瓣时间,不增加供区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生存质量和供区功能不造成更多的影响。临床医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踇长屈肌而无需考虑踇长屈肌对患者的影响。
吴连俊[8](2017)在《结合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定位的血管化腓骨皮瓣在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定位的血管化游离腓骨皮瓣(free fibula flap,FFF)在颌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M)术后缺损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1月因颌骨AM行根治性切除同期血管化FFF重建缺损的患者22例,其中15例术前行下肢CTA定位腓动脉及其穿支,排除下肢血管变异或畸形,测量并统计腓动脉(Peroneal artery,PA)及其穿支的起源、走行、管径大小等相关检查结果,以术中解剖探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讨CTA用于腓动脉及其穿支术前评估的准确性;同时术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died designing and computer adied manufacturing,CAD/CAM)模拟颌骨切除与重建,制作患者个性化颌骨模型及手术导板,对其同期行FFF重建。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通过临床复查,电话随访,影像学检查,患者主观等级评价等方法,了解术后受区及供区功能美观等情况。结果:(1)本组22例FFF术后全部成活,存活率100%,移植的腓骨段长度7.5-21.5cm,平均长度为13.4cm,其中4例携带皮岛,皮岛大小分别为3.O×5.0cm、3.O×4.0cm、3.5×4.5cm、6.5×3.0cm。随访期间,除6例(27.3%)出现小腿功能减退外,其余患者受区形态、咬合关系及功能均较为理想,术后复查三维CT,显示受区钛板钛钉固位良好,移植骨断端与下颌骨残端结合良好,重建的下颌骨形态基本与健侧对称。(2)本研究15例CTA共检测到30侧(左侧15例,右侧15例)腓动脉,检出率为100%。PA起始处外径为4.41±0.81mm,PA起始处至腓骨头(Fibulahead,FA)外侧尖的垂直距离为41.91±6.59mm,穿支起始处至FA外侧的垂直距离为79.06±17.56mm。PA起始处管径与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PA共检测到穿支27支,其中5例(33%)穿支为1支,6例(40%)穿支为2支,3例(20%)穿支为3支,1例(7%)未显示分支;在27例穿支中,肌间隙(myocutaneous perforator,MP)穿支共 17 支(62.96%),皮支(septocutaneous perforator,SP)共 10 支(37.03%)。术前 CTA 显示 PA 起源Ⅰ型有 13 例(86.7%),Ⅱ型 1 例(6.7%),Ⅳ型1例(6.6%)。术中解剖探查发现15例中PA起源Ⅰ型者12例(80%),Ⅱ者1例(6.6%),Ⅳ型者2例(13.4%)。在PA起源类型方面,CTA检查结果与术中解剖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以术中探查有无腓动脉穿支为金标准,CTA检测穿支血管有无的准确率为80%,敏感度为86.7%,与术中探查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颌骨成釉细胞瘤因其具有局部侵袭性及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术后易复发。临床上应根据AM临床病理类型、年龄、病程等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手段,术后应密切随访观察。(2)游离腓骨皮瓣骨量足骨质高、可根据颌面部缺损大小形态进行截骨塑性,具有血供充足、抗感染能力强以及成骨愈合快等优点,是目前成釉细胞瘤根治性切除术后颌骨及软组织缺损重建较为理想的方法。(3)术前CTA可较为准确地显示腓动脉及其穿支的起源、走行等情况,排除下肢血管解剖变异及病变,对术前设计游离腓骨肌皮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CTA在腓动脉及其穿支管径及类型方面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邵学垒[9](2017)在《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术前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连续薄层(层厚0.625mm)CT行下肢扫描,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三维图像,显示肌肉、骨骼与血管的三维关系。通过图像的融合与匹准寻找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穿支血管,确定穿出体表的位置及与皮肤、肌肉、骨骼三维空间关系,以指导术前皮瓣设计和手术操作,为制作个性化股前外侧皮瓣提供依据。2、颌面部三维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根据下颌骨病变范围,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切割病变区域。将腓骨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依据缺损的部位、范围、形状来设计与缺损区域匹配的腓骨长度和形状。在Mimics17.0软件中构建拟切取腓骨三维图像和下颌骨截骨导板、腓骨截骨塑形导板,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下颌骨和腓骨导板,进行下颌骨的重建,探讨运用数字化腓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1.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7例患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4人,女性3人)行下肢薄层CT扫描,扫描参数:层厚0.625mm,管电压120.0KV,管电流250mA。造影剂选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扫描范围从腹主动脉下段至髌骨。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7.0软件,对CTA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测量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的管径、走形、血管蒂长度,选取合适的穿支做为皮瓣血供来源,在皮肤上标记穿支位置,模拟皮瓣切取范围。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行原发灶及颈淋巴结清扫术,一组行股前外侧皮瓣制备。术中根据术前标记,画线并标出皮瓣大小,皮瓣制备完毕后,供区直接拉拢缝合,内置负压引流管。将皮瓣移植到组织缺损处,分别行动静脉吻合,皮瓣与缺损创面严密缝合,颈部内置负压引流管,术后严密观测皮瓣及全身状况。2.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选取我科6例下颌骨病变患者(其中男性4人,女性2人),行下肢薄层CT扫描,扫描参数:层厚0.625mm,管电压120.0KV,管电流250mA。造影剂选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扫描范围从髌骨上缘约5cm至足趾。将颌面部三维CT及下肢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利用计算机分割图像,并根据下颌骨缺损部位、范围在腓骨上进行模拟切割,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下颌骨截骨导板和腓骨塑形导板。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行原发灶切除或原发灶加颈淋巴结清扫,一组行腓骨肌皮瓣或腓骨肌瓣的制备。在术中根据导板设计对腓骨塑形,确保皮瓣血供。在重建板上固定好腓骨,断蒂后移植到下颌骨缺损处,分别行动静脉吻合,重建下颌骨形态及功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所有重建的旋股前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均能显示皮肤、肌肉、血管及其毗邻关系,并根据缺损区域大小,利用Mimics17.0软件模拟切取皮瓣,与缺损范围基本一致。7例皮瓣主要穿支及主干与术前检查均一致,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及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16个月,皮瓣外形、质地和功能均恢复良好。2.三维重建后腓动脉起源及走形均能清晰显示。Mimics17.0软件能根据下颌骨病变精确设计所需截骨导板,根据下颌骨缺损部位和范围来确定腓骨切取长度和角度,制作腓骨截骨和塑形导板。根据塑形导板完成腓骨塑形后与术中情况一致,未出现偏差,顺利切取腓骨及皮瓣,断蒂后移植到下颌骨缺损处。6例患者创面及供区均I期愈合,1例因静脉回流受阻,手术探查后无法再吻合血管,拆除腓骨瓣,用重建板代替下颌骨。术后随访110个月,下颌骨外形恢复良好,下肢功能未见明显障碍。结论:1、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定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位置,显示皮肤、肌肉、血管与骨骼之间空间关系,结合Mimics17.0软件实现股前外侧皮瓣三维化及精确化设计,减少供区损伤,提高皮瓣成功率。2、CTA技术可以很好的显示腓动脉的起源与腓骨关系,利用Mimics17.0软件模拟切取腓骨及下颌骨,实现数字化术前导板设计,节约手术时间,提高腓骨及皮瓣成活率,提高整体手术质量和可靠性。
桑雪[10](2016)在《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同期自体骨移植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下颌骨的成釉细胞瘤切除手术方法同期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重建术的临床手术治疗与术后效果研究。方法: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成釉细胞瘤患者自体骨移植同期修复下颌骨手术病例共计11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病变位置右侧8例,左侧3例。成釉细胞瘤切除手术口外入路9例,口内入路2例。下颌骨重建修复手术方法其中采用自体髂骨移植3例,采用自体腓骨移植8例,本文章根据患者下颌骨手术缺损大小截取相应的自体骨骨块,直接重建钛板6例,保留部分下牙槽神经5例。结果:11例成釉细胞瘤患者切除手术与下颌骨自体骨重建病例中,非血管化自体髂骨移植骨感染1例,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瓣感染1例,经局部给药治疗后愈合。口内入路切除术患者出现轻微的下唇麻木症状1例,口外切除术患者面部疤痕微凸4例。其余患者面部形态恢复良好,咬合关系正常。手术实现了患者下颌功能的修复。当前术后随访1年-1年半,尚未有出现成釉细胞瘤复发患者,腿部行走无功能障碍,但需继续随访1-2年进行观察。结论:总体来说,以治疗彻底为医疗原则,在患者病变位置位于角部及升支、浸润深度和广度较大时尽量采用口外入路。在角部及升支、浸润深度和广度较小的情况下,且对于容貌要求度不高的患者优先选择口外入路;而对于容貌要求较高的可以在保障设备技术和手术方案较为彻底的情况下选择口内入路。非血管化髂骨移植具有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相对小等优点。一般在单区小范围的下颌受损中较为适用。而游离腓骨肌瓣移植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截取理想的骨长度,方便塑形,可适用于较大单区的下颌受损等。亦可同期植入种植体,可促进下颌骨重建后的口腔功能恢复,更好地固定义齿位置,同时恢复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和外貌美观,促进口腔功能的全面恢复,达成满意的重建效果,具有疗程短、患者经济压力小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二、9例血管化髂骨肌皮骨瓣游离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术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例血管化髂骨肌皮骨瓣游离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术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数字化手术导板辅助下颌骨肿瘤切除及缺损重建对早期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的评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入选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实验方法 |
2.1 临床影像资料获取 |
2.2 手术方案 |
2.3 术后处理 |
2.4 评价方法 |
2.4.1 手术时间评价 |
2.4.2 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评价 |
2.4.3 颞下颌关节盘位置及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
3 两组患者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分析 |
3.1 关节腔间隙比较 |
3.2 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比较 |
3.3 髁突长轴延长线夹角比较 |
3.4 髁突头位置比较 |
4 导板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盘位置变化比较 |
5 导板组患者下颌骨动度以及关节、咀嚼肌触诊变化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典型病例报告 |
综述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修复重建方法的应用进展及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的解剖学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
综述和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4)血管化腓骨瓣及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术中情况 |
2.3 术后处理 |
3.临床效果评估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收集 |
2.1.2 病例纳入标准 |
2.1.3 病例排除标准 |
2.2 临床资料 |
2.3 手术情况 |
2.3.1 术前准备 |
2.3.2 游离组织瓣的制备及微血管吻合 |
2.3.3 术后处理 |
2.4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 |
3.1.1 组织瓣危象的发生 |
3.1.2 危象组织瓣的抢救 |
3.1.3 组织瓣危象的原因 |
3.1.4 组织瓣坏死后处理 |
3.2 影响组织瓣危象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的单因素分析 |
3.2.1 患者的一般情况 |
3.2.2 烟酒史 |
3.2.3 基础疾病 |
3.2.4 吻合静脉数及修复部位 |
3.2.5 既往史 |
3.3 影响游离组织瓣危象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
3.4 发生血管危象时间及手术探查时间 |
第4章 讨论 |
4.1 游离组织瓣的应用 |
4.2 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 |
4.2.1 血管危象发生机制及现状 |
4.2.2 静脉危象 |
4.2.3 动脉危象 |
4.3 影响组织瓣血管危象发生的因素 |
4.4 组织瓣危象时间 |
4.4.1 术毕到发现组织瓣危象的时间 |
4.4.2 待探时间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携带踇长屈肌的腓骨肌皮瓣对头颈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供区功能影响的对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患者与方法 |
2.1 患者 |
2.2 手术方法 |
2.3 随访及评价 |
2.3.1 生存质量主观评价 |
2.3.2 腿部功能的主观评价 |
2.3.3 腿部功能的客观评价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术前信息 |
3.2 术中及术后信息 |
3.3 供区并发症 |
3.4 生存质量的主观评价:SF-36 |
3.5 腿部功能的主观评价:AOFAS-拇趾、AOFAS-踝-后足 |
3.6 腿部功能的客观评价 |
3.6.1 腓骨瓣制备对拇趾肌力和运动角度、踝关节运动角度的影响 |
3.6.2 不同分组的拇趾肌力和运动角度、踝关节运动角度降低程度的对比 |
3.6.3 腓骨瓣制备对踝关节等速肌力的影响 |
3.6.4 不同分组的踝关节等速肌力降低程度的对比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录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结合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定位的血管化腓骨皮瓣在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注释表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6.典型病例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术前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数字化股前外侧皮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病变切除、腓骨瓣重建缺损中的应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10)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同期自体骨移植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资料 |
2.2 术前准备 |
2.2.1 术前检查 |
2.2.2 器械准备 |
2.2.3 术前护理 |
2.3 过程与方法 |
2.3.1 麻醉 |
2.3.2 切除 |
2.3.3 取骨 |
2.3.4 塑型 |
2.3.5 下颌骨修复 |
2.3.6 缝合受区伤口 |
2.3.7 并发症预防 |
2.4 术后护理与对症治疗 |
2.4.1 限制活动 |
2.4.2 术后营养 |
2.4.3 防止感染 |
2.4.4 保持口腔清洁 |
2.4.5 供区的护理 |
2.4.6 出院指导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典型病例 |
4.1 案例一 |
4.2 病例二 |
4.3 病例三 |
第5章 讨论 |
5.1 根据成釉细胞瘤病理选择切除手术口外与口内入路的探讨 |
5.2 成釉细胞瘤切除手术口外与口内入路的优劣分析 |
5.3 自体髂骨与腓骨移植优劣分析 |
5.4 重建钛板在下颌骨重建中的适应症与并发症问题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9例血管化髂骨肌皮骨瓣游离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术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定位支架与数字化导板在下颌骨即刻重建中的应用比较[J]. 尹雪莱,谈亦然,朱东旺,琚梧桐,刘莹,张新宇,胡永杰,孙坚,钟来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2(01)
- [2]数字化手术导板辅助下颌骨肿瘤切除及缺损重建对早期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的评价性研究[D]. 周伟.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D]. 董顺利.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4]血管化腓骨瓣及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Meta分析[D]. 刘静雯.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5]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回顾性分析[D]. 岳轩.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6]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分析[D]. 谢韬. 南华大学, 2019(01)
- [7]携带踇长屈肌的腓骨肌皮瓣对头颈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供区功能影响的对比性研究[D]. 倪幼康.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8]结合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定位的血管化腓骨皮瓣在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D]. 吴连俊. 浙江大学, 2017(01)
- [9]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术前设计中的应用[D]. 邵学垒. 西南医科大学, 2017(01)
- [10]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同期自体骨移植术研究[D]. 桑雪. 吉林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