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末代皇帝的英国老师——庄士敦(论文文献综述)
杜雅端[1](2020)在《“洋帝师”与紫禁城—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宫廷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禁城的黄昏》(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1934)是英国汉学家、殖民官员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创作的一部关于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生活的回忆录。目前学界大多以这部回忆录作为溥仪研究和帝师经历研究的材料,这仅为庄士敦宫廷叙事研究中的一部分。庄士敦具备深厚的西方历史知识和文化学养,他在紫禁城担任帝师期间,不仅对溥仪的教育和思想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还对中国转型期的历史事件、皇室人物以及皇家园林建筑表达了浓厚独特的兴趣。本文将《紫禁城的黄昏》放在跨文化研究视野下,集中书中广一阔丰富的历史内容,解读庄士敦所描述的末代中国宫廷的政治风云、朝廷宫野和园林建筑,并分析他在《紫禁城的黄昏》的叙事特点和写作思想,以期丰富海外汉学和比较文学领域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维度和面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官员、商人、传教士、作家、旅行者等来到中国,他们译介的中国从不同视角丰富了海外对中国的认识。这一时期,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庄士敦以官员身份在华三十余年,期间他不仅亲历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大转型,还进入没落的满清内廷,作为溥仪帝师陪伴在侧。庄士敦以溥仪帝师的视角在《紫禁城的黄昏》中呈现了晚清中国宫廷图景,他对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发表了个人见解,通过描述事件塑造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清廷重要人物的形象,进而记叙了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的“黄昏时期”,其中涉及逊清宫廷的轶闻掌故,包含他对宫廷人物、事件、制度等的评价。《紫禁城的黄昏》与中西方其他的晚清宫廷回忆录相比,叙事视角独特,叙写内容更为丰富。庄士敦身为汉学家,中英双重的文化背景使其站在东西方文明对话的立场上叙写末代中国宫廷,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他对清末民初中国的认识和看法,表达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思想的理解,虽然存在些许偏见,但他促进西方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应占一席之地。庄士敦的思想根源值得继续研究,可以在进一步综合分析其他作品的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他的思想世界,从而深化层次,为庄士敦研究做一补充。
Naz[2](2020)在《庄士敦谈溥仪:末代皇帝的身世,勾连起一部中国近代史》文中指出末代皇帝溥仪十三岁时,清室聘请威海卫行政长官庄士敦担任他的英文教师。此后数年,庄士敦见证和参与了溥仪所经历的一系列浮沉奇遇。他将这些"目击身经"记录在《紫禁城的黄昏》一书中,书里不仅有末代皇帝的身世,更借此勾连起中国近代史。11919年,由李鸿章之子李经迈推荐,经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代向英国公使馆交涉,清室聘请英国租借地威海卫行政长官庄士敦为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
祝勇[3](2019)在《故宫六百年》文中提出第一章王者之城一故宫,意思是过去的宫殿。中国历史悠长,经历过无数次王朝鼎革,也就有了无数座过去的宫殿,因此"故宫"这个词,不是今天才有。《汉书》里写:"公卿白议封禅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1"故宫"这个概念,至少在汉代就有了。"故宫"的意象,也在唐诗宋词里出出入入,像唐代刘禹锡曾在《踏歌词》里写:"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
孟祥源[4](2019)在《庄士敦旅华游记《从北京到曼德勒》(1908)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重要的汉学家之一。然而,长久以来庄士敦汉学家的身份都被其“末代帝师”的光环所掩盖,除《紫禁城的黄昏》一书外,目前对庄士敦的其他着作的研究都较为匮乏,尤其是对其所着游记《从北京到曼德勒》一书的研究目前还十分有限。因此,本文将以庄士敦的游记《从北京到曼德勒》一书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本文将对庄士敦其人以及《从北京到曼德勒》其书做一个简要介绍。在对庄士敦的介绍中,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分六个部分来勾勒庄士敦精彩而传奇的一生,分别为:英国时期(1874—1898)、香港时期(1898—1904)、威海卫时期(1904—1919)、紫禁城时期(1919—1926)、再次回到威海卫(1927—1930)和东方学院时期(1930—1938)。在对《从北京到曼德勒》一书的介绍中,本文将先对该书的整体面貌作一个大致描绘,接着对该书的写作背景以及篇章结构做一个简要介绍,然后进一步探究《从北京到曼德勒》一书的写作原因。其次,本文将按照庄士敦旅行的路线顺序(北京、四川、云南等)描述其在《从北京到曼德勒》一书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并将这些形象与其同时期的其它游记中所记述的中国形象进行对比,以探讨庄士敦笔下形象的成因。最后,本文将先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西方旅华游记的演变,历时地分析《从北京到曼德勒》一书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游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其同时期《徒步穿越中国》和《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两本游记的对比,分析《从北京到曼德勒》一书的独特之处,然后进一步分析这种独特之处与当时西方汉学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陆杨[5](2018)在《西洋帝师的东方回忆 庄士敦故居寻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19年初春,一个外国人风尘仆仆地从山东威海赶往北京。旅途的艰辛丝毫没有让他觉得疲惫。因为很快他就能走进那座神秘的东方皇宫,见到传说中的中国小皇帝。而想到自己可以亲自教导小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他的心情越发激动。这个外国人就是庄
王杰[6](2017)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研究——以《末代皇帝》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默片时代开始,好莱坞影片就开始了对华人形象的塑造,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华人被制作成与白人完全相异的、落后的"他者"。纵观百年来的西方电影,西方电影中对华人的形象有一套"定型化"的描述,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或者凶狠狡诈,或者谦卑恭顺,总是在肯定和否定的两极之间摇摆。西方通过将东方妖魔化,弱化和消声以期达到赛义德所说的"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从而确保西方话语的霸权地位。影片的女性形象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东方主义角度并结合女权主义理论对影片《末代皇帝》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解读,剖析影片中的华人在西方眼中的"他者"形象。
徐巧越[7](2016)在《庄士敦和他的《中国戏剧》》文中研究指明庄士敦,英国人,1874年出身於苏格兰爱丁堡,先後在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莫德琳学院就读。1898年,他以东方见习生的身份被派往香港英殖民政府,1904年被派往威海卫担任要职,4年後,在李鸿章次子李经迈的推荐下成爲年仅14岁的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离任回国後,庄士敦曾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担任汉学教授,并在1935年把自己16000余卷藏书全部捐赠给了该校图书馆;由於他在北京的宅院的正厅挂有溥仪亲笔题写的"乐静山斋"
李石[8](2015)在《紫禁城“黄昏”下的帝师教育探析》文中指出在清末朝代更替、时代变迁的纷乱时期,清朝政府希望可以培养出新政权的优秀领导者。而清代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三岁懵懂期便进入紫禁城,从1912年开始,6岁的溥仪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在这段学习中,帝师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着重阐述紫禁城内的帝师及其对溥仪的教育,进而考察这种教育体制对末代皇帝溥仪的影响。
陈渔[9](2013)在《溥仪与胡适》文中提出1922年5月17日,星期三,农历四月二十一,壬戌狗年。胡适在北京钟鼓寺的书斋里看书。钟鼓寺的住处是四合院,院里有大树,书台靠窗,颇大。胡适的书多,一架子一架子的,胡适的学生罗尔纲就曾为胡适整理过藏书,有二十架之多,还不是全部。胡适看过的书,凡觉得有用之处,都用红色、黄色、蓝色纸条夹在那里。书不仅多,看着更多了些色彩。此时的胡适,是北大教授,刚刚当选为北大教务长及英文学系主任。一阵电话铃声迫使胡适把书放下,他的脑子里还在转着书本上的内容,电话里的声音兴冲冲地灌进他的耳朵里,年轻、理直气壮,还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赵方禹,王秀琳[10](2013)在《双重的“他者”形象——中外影视作品中的庄士敦形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士敦,1874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先后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1898年,他被英政府派往香港,先后任辅政司助理和港督卜力的私人秘书。1918年8月,庄士敦成为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英语教师。庄士敦游走在中西文化之间,扮演着特殊的文化角色。一方面,他作为一个西方学者,一生推崇东方文化,以西方文化为背景来看庄士敦,他是自外于西方文化的"他者"。另一方面,作为满清朝臣、溥仪的老师,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帮助溥仪了解世界、了解西方,以中国文化为
二、末代皇帝的英国老师——庄士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末代皇帝的英国老师——庄士敦(论文提纲范文)
(1)“洋帝师”与紫禁城—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宫廷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庄士敦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主要框架 |
第一章 庄士敦与《紫禁城的黄昏》 |
第—节 庄士敦生平 |
第二节 《紫禁城的黄昏》概况 |
第二章 《紫禁城的黄昏》宫廷叙事内容 |
第一节 宫廷政治风云 |
第二节 帝王与后宫 |
第三节 皇家建筑园林 |
第三章 《紫禁城的黄昏》特点及写作思想 |
第一节 叙事特点 |
第二节 写作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故宫六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王者之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二章天地之心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三章午门以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四章太和千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五章文华风流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六章内阁长夜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第七章乾清疑云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第八章后宫芳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九章一座书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十章天府永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十一章养心垂帘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二章寻延书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第十三章宁寿孤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四章永别神武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4)庄士敦旅华游记《从北京到曼德勒》(190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庄士敦和《从北京到曼德勒》 |
第一节 庄士敦其人 |
一、英国时期(1874—1898) |
二、香港时期(1898—1904) |
三、威海卫时期(1904—1919) |
四、紫禁城时期(1919—1926) |
五、再回威海卫(1927—1930) |
六、东方学院时期(1930—1938) |
第二节 《从北京到曼德勒》其书 |
一、版本介绍 |
二、基本结构与内容 |
三、写作动机及写作特色 |
第二章 《从北京到曼德勒》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成因 |
第一节 北京的沙尘暴 |
第二节 京汉铁路 |
第三节 成都的手工业 |
第四节 竹篮桥和滑索桥 |
第五节 语言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
第六节 乌拉制度 |
第七节 藏族的习俗 |
第八节 形象成因浅析 |
一、“边缘人”处境 |
二、对当时英国殖民政策的不满 |
第三章 《从北京到曼德勒》的特点 |
第一节 《从北京到曼德勒》的“历史性”特点 |
第二节 《从北京到曼德勒》的“抒情性”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庄士敦年表简编 |
(6)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研究——以《末代皇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弱化的虚构的“东方” |
(一) 可怜的“东方” |
(二) 想象的“东方” |
(三) 神秘的“东方” |
二、被拯救的虚构的“东方” |
三、结语 |
(8)紫禁城“黄昏”下的帝师教育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溥仪的汉满文师傅及教育内容 |
二、溥仪的外文师傅及教授的内容 |
四、末代皇帝的英国老师——庄士敦(论文参考文献)
- [1]“洋帝师”与紫禁城—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宫廷叙事研究[D]. 杜雅端.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2]庄士敦谈溥仪:末代皇帝的身世,勾连起一部中国近代史[J]. Naz. 记者观察, 2020(01)
- [3]故宫六百年[J]. 祝勇. 当代, 2019(06)
- [4]庄士敦旅华游记《从北京到曼德勒》(1908)研究[D]. 孟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9)
- [5]西洋帝师的东方回忆 庄士敦故居寻迹[J]. 陆杨. 时尚北京, 2018(04)
- [6]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研究——以《末代皇帝》为例[J]. 王杰. 大众文艺, 2017(04)
- [7]庄士敦和他的《中国戏剧》[J]. 徐巧越.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 2016(02)
- [8]紫禁城“黄昏”下的帝师教育探析[J]. 李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9]溥仪与胡适[J]. 陈渔. 作家, 2013(19)
- [10]双重的“他者”形象——中外影视作品中的庄士敦形象分析[J]. 赵方禹,王秀琳. 名作欣赏, 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