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盆腔脓肿诊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薇薇,王燕芳,王欢,李峥[1](2021)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0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三医院收治的485例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患者盆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485例患者中有30例(6.19%)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穿刺及气腹相关的并发症3例占10.00%,均为腹壁血管损伤;术中并发症8例占26.67%,其中失血过多4例,肠管损伤2例,输尿管损伤2例;术后并发症19例占63.33%,其中肠梗阻4例,腹腔内出血2例,阴道残端出血8例,盆腔脓肿5例。455例占93.81%未发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与盆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术前贫血、子宫体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OR=6.563,95%CI=2.114~20.375)、术前贫血(OR=9.935,95%CI=1.020~96.769)、手术时间≥120 min(OR=6.124,95%CI=1.112~33.726)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以术后并发症多见,与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术前贫血及手术时间密切相关。
谭细兰,向倩如,安敏,庄镇裕,王学佼,钟晓祝[2](2021)在《影响神经外科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外科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CNSI)发生的危险因素,为PCNS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2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行手术治疗的397例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共403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PCNSI的发生率以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PCNS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计算研究期间手术次数≥8次的12名主刀医生的手术医生调正PCNSI专率以评估主刀医生对PCNSI发生的影响。结果 397例患者403次手术后PCNSI的发生率为9.2%(37例次),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9.7%(11/37),其中54.6%(6/11)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PCSNI组(366例次)相比,PCSNI组(37例次)患者的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NNIS)评分更高、术前住院时间>6 d者比例更高、手术时间更长以及研究期间手术次数<8次的台上护士参与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OR=1.389,95%CI:1.202~1.606,P=0.000)以及研究期间手术次数<8次的台上护士参与(OR=2.860,95%CI:1.276~6.412,P=0.011)是影响PCSN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NNIS评分调整后,12名主刀医生的手术医生调正PCNSI专率分别为20.0%、23.0%、17.3%、18.2%、13.4%、12.5%、6.3%、8.0%、5.2%、4.0%、0.0%、0.0%,其间差异性较大。结论对手术医生调正PCNSI专率高的主刀医生进行专项感控培训指导、减少手术时间、培养神经外科手术专科护士将是降低PCNSI发生的重要举措。
康志勇[3](2021)在《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756例,其中结肠癌437例,直肠癌319例。从患者个体相关因素、手术相关因素、术前实验室检查、肿瘤相关因素等四个方面25项指标进行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本研究设置了三个分组包括:结直肠癌组、结肠癌组、直肠癌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术后吻合口漏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结直肠癌手术的756例患者,有76例(10.1%)发生吻合口漏,其中结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8.5%(37/437),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2.2%(39/319)。结直肠癌组行单因素分析X2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吸烟、术前肠梗阻、急诊手术、开腹手术、术中失血量≥300ml及手术时间≥180min是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p=0.001,OR=0.244)、开腹手术(p<0.001,OR=3.706)、术中失血量≥300ml(p<0.001,OR=0.130)、手术时间≥180min(p<0.001,OR=0.342)为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2.结肠癌组对相关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饮酒、术前肠梗阻、急诊手术、开腹手术、术中失血量≥300ml、手术时间≥180min及白蛋白<35g/L是结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p=0.003,OR=0.234)、开腹手术(p=0.033,OR=3.622)、术中失血量≥300ml(p<0.001,OR=0.180)、手术时间≥180min(p=0.012,OR=0.354)为结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3.直肠癌组对相关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吸烟、术前肠梗阻、急诊手术、开腹手术、术中失血量≥300ml、手术时间≥180min、不保留左结肠动脉及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7cm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33,OR=4.084)、急诊手术(p=0.016,OR=0.036)、开腹手术(p<0.001,OR=8.602)、术中失血量≥300ml(p<0.001,OR=0.040)、手术时间≥180min(p=0.045,OR=0.361)、不保留左结肠动脉(p=0.036,OR=4.316)、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7cm(p=0.014,OR=0.296)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以手术相关因素为主,其中急诊手术、开腹手术、术中失血量≥300ml、手术时间≥180min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2.结肠癌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在直肠癌手术中,低位直肠癌的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吻合口漏,而保留左结肠动脉可以减少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曹玉[4](2021)在《产科脓毒症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目的就在于探索产科脓毒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时统计分析产科脓毒症的感染来源、病原微生物以及产科脓毒症的母体并发症,为日后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收集了我院从2014年1月1日到2020年7月31日住院孕产妇中诊断脓毒症的病例,以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为原则,最终收集了43例产科合并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时期住院的非脓毒症孕产妇17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产科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感染源、病原微生物学及母体相关并发症。结果:1.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自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我院总住院孕产妇人数46702人,产科合并脓毒症确诊病例43例,其发病率为0.09%。其中妊娠期脓毒症7例,发病率为0.01%;分娩期脓毒症4例,其发病率为0.009%;产褥期脓毒症32例,发病率为0.07%。死亡病例6例,死亡率为14%。观察组孕产妇年龄在25~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40±5.32岁。终止妊娠孕周在16+3~41+1周之间,平均终止妊娠孕周32.84±5.94周。住院天数在1~46天,平均住院天数17.56±11.47天。住院总花费在10333.78~467825.75元之间,平均住院总花费为139603.03±78535.66元。对照组孕产妇年龄在19~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80±4.39岁。终止妊娠孕周在6~41+4周之间,平均终止妊娠孕周为36.50±6.02周。住院天数在1~11天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3.91±1.80天。住院总花费在3669.59~38185.78元之间,平均住院总花费为11946.67±7222.98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婚姻状态、结核病史、盆腔感染病史、孕次、流产史、剖宫产史、是否经过辅助生殖技术、多胎妊娠、宫颈环扎、胎盘粘连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BMI、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入院方式、贫血史、产次、定期产检、孕期应用抗生素史、胎盘或胎膜残留、胎死宫内、羊水胎粪污染、妊娠期糖尿病、胎膜破裂时间≥24小时、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产程发动后行剖宫产术及糖尿病史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室指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RBC及HGB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及FIB明显降低,PT及D二聚体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BUN、UA、Cr、白蛋白及总胆红素水平也显着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感染部位:产科脓毒症的孕产妇感染部位最常见的是生殖道感染,共有16例(37.2%),其中最常见的为子宫内膜炎(7例)和绒毛膜羊膜炎(7例),其次是呼吸系统感染14例(32.6%)。另可见腹腔感染7例(16.3%)、泌尿系统感染6例(14.0%)、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及切口感染6例(14.0%)。同时伴有2个及2个以上感染部位的有8例(18.6%),未能找到确切感染来源者5例(11.6%)。4.病原微生物学:产科脓毒症患者中病原微生物最常见的是革兰阴性杆菌17例(39.5%),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各3例(7.0%)。厌氧菌、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均2例(4.7%)。另见革兰阳性杆菌1例(2.3%),混合感染8例(18.6%)。未找到相关病原体21例(48.8%)。具体致病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共有8例,占比达18.6%;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6例,占比达14.0%;肺炎克雷伯杆菌及白假丝酵母菌各有3例(7.0%);彭氏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肺炎支原体各有2例(4.7%);阴沟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人葡萄球菌、流感病毒B、H1N1及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各1例(2.3%)。5.孕产妇并发症:产科脓毒症患者中孕产妇的最常见并发症是脓毒症性休克15例(34.9%)、其次还可见MODS及凝血功能障碍各14例(32.6%),同时并发肾功能衰竭12例(27.9%);肝功能衰竭10例(23.3%);神经系统损伤8例(18.6%);心功能衰竭7例(16.3%);ARDS 6例(14.0%);呼吸衰竭5例(11.6%);下肢血栓形成2例(4.7%)及消化道出血2例(2.3%)。6.产科脓毒症的多因素分析:本次研究产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是:BMI(OR=1.258,95%CI 1.084~1.460)、贫血史(OR=14.162,95%CI 3.972~50.500)、初产妇(OR=10.408,95%CI 1.624~66.713)、未定期产检(OR=9.502,95%CI2.651~31.055)、胎死宫内(OR=24.452,95%CI 1.244~480.783)、妊娠期糖尿病(OR=3.908,95%CI 1.090~14.009)、重度子痫前期(OR=5.220,95%CI1.134~24.030)、产程发动后行剖宫产术(OR=7.808,95%CI 1.800~33.868)。结论:1.产科脓毒症的发病率为0.09%;其中妊娠期脓毒症发病率为0.01%;分娩期脓毒症发病率为0.009%;产褥期发病率为0.07%;产科脓毒症的死亡率为14%;脓毒症性休克发病率为0.032%;脓毒症性休克的死亡率为26.7%;2.产科脓毒症的发病因素与BMI、贫血史、初产妇、未定期产检、胎死宫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破裂时间≥24小时、重度子痫前期、产程发动后行剖宫产术等多因素作用有关。3.产科脓毒症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生殖道感染(37.2%),主要以子宫内膜炎及绒毛膜羊膜炎为主;其次为呼吸道感染(32.6%),主要以肺炎为主。4.产科脓毒症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5.产科脓毒症的孕产妇易并发脓毒症性休克、MODS、凝血功能障碍,同时也可伴有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神经系统损伤、心功能衰竭、ARDS、呼吸功能衰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消化道出血。
温祥琼[5](2021)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情况,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中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治疗的527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口漏与临床因素的关系,并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所有的527例患者手术顺利实均施,无中转开腹或术中死亡患者。术后共计36例吻合口漏患者,分别通过相关对症处理或者挽救性造口等措施顺利出院。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BMI≥25Kg/m2,新辅助治疗史、肿瘤距离齿状线≤5 cm,肿瘤浸润深度是发生吻合口漏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BMI≥25Kg/m2、新辅助治疗史、肿瘤距离齿状线≤5 cm是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浸润深度并不是独立危险因素。吻合口漏与年龄、营养状态、机器人或腹腔镜手术、肿瘤最大直径、NOSES手术和是否预防性造口等因素无明显关系。研究结论男性、肥胖、肿瘤距齿状线距离近及新辅助治疗史是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术中需注意防治。
陈莹[6](2021)在《河南商丘地区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与分析》文中认为背景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产妇在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研究表明孕产妇的基础内分泌和自身生理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加之经历妊娠和分娩后,机体的心理和生理再次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减弱,容易导致产褥感染的发生。如何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病率,首先要求我们要掌握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加以预防。鉴于此,本研究拟针对河南商丘地区产妇产褥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这些研究可以为我们临床医生在今后工作中加强监护,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提供帮助。目的探讨与分析河南省商丘地区产妇产褥感染的高风险影响因素,为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夏邑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2号至2018年10月31号分娩的1521例产妇的临床数据,年龄19~46岁,平均28.17±2.26岁;孕周37~41周,平均39.23±0.72周;分娩次数1~6次,平均1.7±0.5次;体重指数16.8~37.2Kg/m2,平均23.0±4.2Kg/m2。其中产褥期未发生感染的产妇1430例标记为产褥期未感染组,产褥期发生感染的产妇91例标记为产褥感染组,整理并分析产妇年龄、分娩次数、体重指数和吸烟等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会阴切口、羊水污染、产程时间、破膜时间、卧床时间、软产道损伤、产前贫血、胎盘残留、分娩方式、血红蛋白等因素与产褥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产褥感染未发生组(1430例)和产褥感染发生组(91例)的年龄基础资料分别为28.1±4.1岁和28.3±3.9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产褥感染发生的关系(OR 1.012;95%C.I 0.978~1.048;P=0.486)。两组分娩次数基础资料分别为1.6±0.3次(感染未发生组)和1.7±0.7次(感染发生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次数和产褥感染关系(OR 1.016;95%C.I 0.995~1.038;P=0.137)。两组体重指数基础资料分别为22.9±3.4Kg/M2(感染未发生组)和23.1±4.6Kg/M2(感染发生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和产褥感染关系(OR 1.042;95%C.I 0.940~1.155;P=0.437)。两组吸烟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10根/天和吸烟≥10根/天对比不吸烟组分别为(OR 1.041;95%C.I 0.938~1.150;P=0.432)和(OR 1.026;95%C.I1.005~1.048;P=0.021)。2.产褥感染与会阴切口、胎盘残留、羊水污染、产前贫血、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有关(χ2=6.439,6.663,5.269,10.188,4.862,4.125,均P<0.05),产褥感染未发生组破膜时间、血红蛋白、产程长短及卧床时间分别为(11.2±2.5)h、(103.2±12.1)g/L、(11.7±1.8)h、(4.2±0.7)d,产褥感染发生组分别为(10.1±2.1)h、(110.5±10.8)g/L、(8.2±1.4)h、(2.8±0.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6,6.205,-22.689,-21.355,均P<0.05)。结论1.产褥感染的发生与产妇年龄、分娩次数、体重指数和吸烟<10根/天等因素无统计学关系,但当吸烟≥10根/天,可导致产褥感染的发生。2.会阴切口、羊水污染、产程时间、破膜时间、卧床时间、软产道损伤、产前贫血、胎盘残留、分娩方式、血红蛋白与产褥感染的发生关系密切,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以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
阮凤启[7](2020)在《开腹手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无心脏病且入院后行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参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选取317例患者。按照开腹手术后5天内是否发生MACE,将病人分为MACE组(17例)和N-MACE组(300例),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开腹手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共采集317例开腹手术患者。其中术后MACE发生率为5.36%(17/317)。与N-MACE组相比,MACE组年龄(t=-3.176,P=0.002)显着增加,术前高密度脂蛋白浓度(HDL-C)(t=4.527,P=0.000)、白蛋白浓度(ALB)(t=2.647,P=0.009)、血红蛋白浓度(HB)(t=2.159,P=0.032)、术前体质量指数(BMI)(t=3.102,P=0.002)、淋巴细胞计数(Lymph#)(t=1.979,P=0.049)、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与胆固醇浓度比值(HDL-C/TC)(t=4.964,P=0.000)显着减少,差异均有显着性(P均<0.05)。经过共线性诊断,自变量多重共线性统计量均小于5,自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通过绘制ROC曲线,采用约登指数法确定临界值(cut-off):年龄:68岁;BMI:23.39 kg/m2;ALB:29.93g/L;HB:77.5g/L;HDL-C:3.015mmol/L;Lymph#:2.3*10^9/L;HDL-C/TC:78.13%,并作为自变量赋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腹手术患者年龄≥68岁(OR=3.880,P=0.036<0.05)容易发生术后MACE,是开腹手术患者发生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开腹手术患者术前HDL-C/TC≥78.13%(OR=0.159,P=0.034)、HB≥77.5g/L(OR=0.188,P=0.013)不容易术后发生MACE,是开腹手术患者发生术后MACE的保护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P=1/(1+e-()-0.416+1.356X1-0.351X2-0.723X3-1.362X4-1.413X5-1.669X6-1.739X7</sup>)。预测开腹手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特异度为75.33%(226/300),灵敏度为82.35%(14/17),准确度为75.71%(240/317)。研究结论:1、开腹手术后MACE的发生受年龄、术前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术前体质量指数、淋巴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与胆固醇浓度比值影响。2、年龄≥68岁是开腹手术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HB≥77.5g/L、HDL-C/TC≥78.13%是开腹手术后出现术后MACE的保护因素。3、Logsitc回归预测模型为:P=1/(1+e-(-0.416+1.356X1-0.351X2-0.723X3-1.362X4-1.413X5-1.669X6-1.739X7))。预测开腹手术后MACE的特异度为75.33%(226/300),灵敏度为82.35%(14/17),准确度为75.71%(240/317)。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开腹手术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治疗,以减少此类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潘健[8](2020)在《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与手术部位逆行感染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为了尽早发现术后并发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术者往往预防性使用腹腔引流管。目前,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提倡尽早拔除腹腔引流管,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可作为细菌逆行感染的通道,导致器官/空间手术部位感染(Organ/spac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置管时间与引流液细菌感染率的关系,明确预防性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对器官/空间手术部位逆行感染发展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对2019年02月至2020年0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2.使用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线性趋势检验)分析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与引流液细菌感染率的关系。3.比较早期拔管组和晚期拔管组的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率及各种微生物感染率。4.比较引流液细菌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基线资料、术前指标和术后指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5.比较胆瘘组与无胆瘘组的基线资料、术前指标和术后指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胆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比较胆瘘组与无胆瘘组的引流液细菌感染率及各微生物种类感染率。结果:1.纳入200例患者进行分析,45例出现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引流液细菌感染种类中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约占40%;其次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其它细菌种类约占15.55%。2.200例患者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率随置管时间变化的分析结果: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2趋势=18.070,P趋势<0.05,说明置管时间与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率存在线性关系;Person相关结果示,R=0.301,说明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率随置管时间增加而升高。同理分析肝切除术(n=44)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n=86)的患者,置管时间与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率存在线性关系,引流液细菌感染率随置管时间增加而升高。3.53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率随置管时间变化的分析结果: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2趋势=3.138,P趋势>0.05,说明置管时间与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率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这可能由于样本量少所致。使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显示置管时间不同,阳性率有显着差异(P=0.028),置管时间在7天以上的阳性率显着高于1-2天和3-4天的阳性率,提示置管时间长感染率升高。4.190例接受肝胆手术的患者根据置管时间分为早期拔管组(<5天,n=102)和晚期拔管组(≧5天,n=88)。晚期拔管组的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率、肠球菌以及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率均显着高于早期拔管组(P<0.05)。5.190例接受肝胆手术的患者根据腹腔引流液细菌感染结果分为阳性组(n=43)和阴性组(n=147)。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置管时间≧5天相对于<5天,引起腹腔引流液感染的风险增加(OR=5.02,95%CI:(2.28,11.03),P<0.05)。因此,置管时间≧5天是术后腹腔引流液逆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6.197例接受肝胆手术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胆瘘分为胆瘘组(n=7)和无胆瘘组(n=190)。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POD 1引流液-血清总胆红素比值升高引起胆瘘风险增加(OR=4.26,95%CI:(1.56,11.64),P<0.05)。因此,POD 1引流液-血清总胆红素高比值是胆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7.对于肝切除术(n=48),白色念珠菌在胆瘘患者中明显升高(P=0.005)。对于胆总管探查取石术(n=89),瘘与无瘘的患者在引流液细菌感染率以及各微生物种类感染率中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随着预防性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器官/空间手术部位感染明显增加。建议术后5天内尽早拔除不必要的预防性腹腔引流管,可有助于降低器官/空间手术部位逆行感染。2.POD 1引流液-血清总胆红素比值可作为预测肝胆外科术后胆瘘发生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更早期识别出胆瘘高风险的患者,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干预,并且可能允许尽早拔除不必要的预防性腹腔引流管。3.引流液中白色念珠菌的存在可能与肝切除术后胆瘘的发生有关。
赵珍玉[9](2020)在《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的相关因素及血清学指标的鉴别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背景: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不断上升趋势。自发性腹腔脓肿作为克罗恩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局部甚至全身感染等严重后果,因此需要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目的:1.探讨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更好地改进克罗恩病的治疗和自发性腹腔脓肿的预防策略提供帮助;2.探讨血清学指标在伴有发热的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和单纯疾病活动的鉴别价值,以期为自发性腹腔脓肿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首次确诊为克罗恩病的281例患者资料,根据至研究终点的疾病转归分为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组和未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疾病行为、其他并发症、简易CDAI评分和药物治疗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的相关因素。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以发热为主诉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确诊为克罗恩病的57例患者资料,根据发热原因分为自发性腹腔脓肿组和单纯疾病活动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LYM,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T/LYM,P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通过ROC工作曲线评估各指标在伴有发热的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和单纯疾病活动的鉴别价值。研究结果:第一部分:281例患者中,31例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250例未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相对未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的患者而言,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患者更常以发热(P<0.001)、腹部包块(P<0.001)为临床表现,且脓肿形成前更易伴有肠穿孔(P=0.028)、肠瘘(P<0.001)发生,克罗恩病确诊时的回结肠型和穿透型病变(P=0.014)更多见,而英夫利昔单抗(P<0.001)、硫唑嘌呤(P<0.001)和肠内营养(P=0.014)的使用率则更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热(P<0.001,OR=20.179)、腹部包块(P<0.001,OR=50.075)、肠穿孔(P=0.042,OR=8.851)和肠瘘(P=0.011,OR=22.762)是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的危险因素,而英夫利昔单抗(P<0.001,OR=0.017)、硫唑嘌呤(P=0.001,OR=0.064)和肠内营养(P=0.030,OR=0.090)则是保护因素。自发性腹腔脓肿以单发性脓肿多见(19/31,61.29%),最常见的类型为腹腔脓肿(19/31,61.29%),其发生的部位则以腹部右侧(23/31,74.19%)多见。第二部分:57例患者中,20例诊断为自发性腹腔脓肿,37例诊断为单纯疾病活动。相对单纯疾病活动的患者而言,自发性腹腔脓肿患者的NLR(P=0.015)、CRP(P=0.015)和 PCT(P=0.045)水平更高,而 OPNI(P=0.026)较低。NLR+PCT联合检测的鉴别效能最高(AUC=0.846),其预测概率值的最佳截断值为0.28,灵敏度为 80.00%,特异度为 81.10%;单独 NLR(AUC=0.793)、CRP(AUC=0.697)和PCT(AUC=0.779)检测的鉴别效能均低于联合检测,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63、100.20 mg/L、1.39 ng/mL,灵敏度分别为 75.00%、45.00%、55.00%,特异度分别为 81.10%、94.60%、97.30%。结论:1.自发性腹腔脓肿是克罗恩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1.03%,以腹部右侧的单发性腹腔脓肿多见,因此对于克罗恩病患者需密切监测,对自发性腹腔脓肿争取做到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2.克罗恩病患者出现发热、腹部包块、肠穿孔和肠瘘是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更积极地予以干预,同时应尽早予英夫利昔单抗、硫唑嘌呤和肠内营养治疗以降低自发性腹腔脓肿发生的风险。3.在伴有发热的克罗恩病患者中,当NLR>5.63、CRP>100.20mg/L、PCT>1.39 ng/mL单独存在或NLR+PCT的预测概率值>0.28时,提示可能有自发性腹腔脓肿形成,且诊断效能NLR+PCT>NLR>PCT>CRP。4.血清学指标对自发性腹腔脓肿的形成有一定的预判价值,但仍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
周思成[10](2020)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预测因素及手术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临床诊断侧方淋巴结(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LPLN)转移的直肠癌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后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LPLND)的适应症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此外,新辅助放化疗后引起的组织水肿、瘢痕纤维化形成、凝血功能障碍等副反应会进一步增加LPLND的手术风险。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伴LPLN转移的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行LPLND的适应症,以及新辅助放化疗后行LPLND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9年2月,回顾性收集分析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行TME+LPLND的临床诊断LPLN转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与围手术期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6例病例。53例(69.7%)接受单侧LPLND,23例(29.3%)患者接受双侧LPLND。病理证实共13例(17.1%)患者出现LPLN转移。全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91.4±63.3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5.3±22.1 ml。围手术期共11例(14.5%)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粘液癌/印戒细胞癌(OR=4.60,95%CI=1.11-19.08,P=0.035)与新辅助放化疗后侧方淋巴结短径≥5mm(OR=7.67,95%CI=1.45-40.63,P=0.017)是影响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出现LP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后LPLN短径≥5mm和病理类型为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是临床诊断伴LPLN转移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LPLN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上述特征的患者可从LPLND中获益。此外,血管外侧入路LPLND可有效保护血管、神经、输尿管等重要组织结构,同时提高清扫效率,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新辅助放化疗后行TME+LPLND的安全可行性,控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二、影响盆腔脓肿诊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盆腔脓肿诊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手术方法 |
1.2.2 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
1.2.3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
2.2 影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 |
2.3 影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吻合口漏的诊断与定义 |
2.2.1 吻合口漏的诊断 |
2.2.2 吻合漏的定义及分级 |
2.2.3 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3.2 结直肠癌组AL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 结直肠癌组AL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4 结肠癌组AL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5 结肠癌组AL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6 直肠癌组AL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7 直肠癌组AL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患者个体相关危险因素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1.3 BMI |
4.1.4 吸烟与饮酒 |
4.1.5 高血压与糖尿病 |
4.1.6 ASA评分 |
4.2 手术相关危险因素 |
4.2.1 手术方式 |
4.2.2 术中失血量 |
4.2.3 手术时间 |
4.2.4 术前肠梗阻 |
4.2.5 急诊手术 |
4.2.6 预防性造口 |
4.3 肿瘤相关因素 |
4.3.1 新辅助放化疗 |
4.3.2 肿瘤大小和T分期 |
4.4 结肠癌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 |
4.4.1 白蛋白 |
4.4.2 肿瘤距肛缘距离 |
4.4.3 左结肠动脉 |
4.5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产科脓毒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综述 |
1.2.1 定义及诊断 |
1.2.2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评估器官功能衰竭 |
1.2.3 产科脓毒症的病因 |
1.2.4 脓毒症的病原微生物学 |
1.2.5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 |
1.2.6 产科脓毒症的治疗 |
1.2.7 总结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观察组及对照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的统计结果分析 |
3.2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实验室指标的统计结果分析 |
3.3 观察组感染部位的统计结果分析 |
3.4 观察组病原微生物学的统计结果分析 |
3.5 孕产妇并发症的统计结果分析 |
3.6 产科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产科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
4.2 产科脓毒症的感染部位的临床分析 |
4.3 产科脓毒症病原微生物学临床分析 |
4.4 产科脓毒症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母体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
4.5 总结与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
2.4 围手术期处理 |
2.5 观察和记录指标 |
2.6 手术方案 |
2.7 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断标准及分级 |
2.8 吻合口漏的分级及处理原则 |
2.9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病例资料结果 |
3.2 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MiRNA和结直肠癌转移 |
参考文献 |
(6)河南商丘地区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产妇产褥感染的防治相关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开腹手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资料收集 |
1.2.3 统计分析 |
1.2.4 质量控制 |
结果 |
2.1 重复诊断结果评价 |
2.2 单因素分析 |
2.2.1 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病种分布 |
2.2.2 开腹手术后发生术后MACE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2.3 自变量共线性诊断与赋值 |
2.2.4 开腹手术后发生术后MACE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8)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与手术部位逆行感染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的相关因素及血清学指标的鉴别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流行病学特点 |
2 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 |
5 治疗 |
第二章 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的相关因素分析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血清学指标在伴有发热的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和单纯疾病活动的鉴别价值分析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的治疗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预测因素及手术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治疗情况 |
3. 手术方式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临床资料 |
2. 术后病理情况 |
3. 围手术期资料 |
4. LPLN转移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论文综述 直肠癌伴侧方淋巴结转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影响盆腔脓肿诊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 张薇薇,王燕芳,王欢,李峥. 中国妇幼保健, 2021(20)
- [2]影响神经外科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 谭细兰,向倩如,安敏,庄镇裕,王学佼,钟晓祝.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1(07)
- [3]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康志勇. 延边大学, 2021(02)
- [4]产科脓毒症的临床分析[D]. 曹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D]. 温祥琼. 南昌大学, 2021(01)
- [6]河南商丘地区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与分析[D]. 陈莹.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7]开腹手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的研究[D]. 阮凤启. 青岛大学, 2020(01)
- [8]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与手术部位逆行感染的相关性[D]. 潘健.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9]克罗恩病并发自发性腹腔脓肿的相关因素及血清学指标的鉴别价值分析[D]. 赵珍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10]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预测因素及手术安全性分析[D]. 周思成.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