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中的中国气象通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钱馨平[2](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沈璐[3](2020)在《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象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气象观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气象仪器服务于气象、环保、交通、国防等国家重要部门,在灾害预报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探空仪是高空气象探测中最主要的仪器,它被探空气球带上高空,利用无线电遥测和定位方法,综合探测从地面至高空30公里范围内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为气象部门天气分析提供依据,是气象综合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探空仪作为国防业务的重要仪器自然开始受到重视。我国探空仪的发展走的是“引进、仿制、自主研发”的道路,其中,59型探空仪和GTS1型探空仪的成功研制对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起着里程碑的作用。1963年,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59型转筒式电码探空仪通过生产定型,并在全国气象台站进行了装备,维持了我国三十多年的高空探测业务稳步发展。随着59型电码探空仪的广泛应用,我国建立了全新的、完整的高空探测系统,高空气象探测水平在国际上属于中高水准。2001年,由上海无线电23厂研制的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成功通过设计定型,这标志着我国高空探测体制跨过了一个新的里程碑。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采用了全电子传感器和副载波二进制数字代码遥测的方法,具有探测精度高、采样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实现了数字化、模块化,整体性能接近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同类先进水平。建国以来,我国探空仪的发展之路曲折又徘徊。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可以探讨探空仪的发展过程以及各时段的思想、技术、运作机制等综合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同时59型、GTS1型技探空仪的技术更新对气象探测学以及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59型转筒式探空仪和GTS1型数字探空仪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探空仪的发展背景、国内政治、经济需求等方面具体分析59型、GTS1型探空仪的立项经过、工程实施、技术难题以及探空仪的改型换代对气象探测学、气象服务行业产生的影响。
林丰[4](2020)在《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文中认为20世纪20年代,着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开始在中国的高校中开设气象学,至此我国的气象高等教育事业才慢慢开始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气象教育通过竺可桢等气象学家的艰难开创,又经过了涂长望、赵九章、李宪之等一批气象学家的巩固发展,等到新中国建国的时候气象教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从国外回来的新一批气象学者,他们是中国气象事业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现代大气科学将数理基础理论融合到了气象学中,并成功的从地理学科中独立出来。本文着重介绍了现代气象学与物理学科的融合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谢义炳教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急缺气象人才,又恰逢抗美援朝的特殊环境。就在这样中国现代气象教育事业刚刚起步之时,谢义炳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在他的建议下,1952年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并入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从此开启了气象学与物理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对谢义炳的生平、气象科研成就以及气象教育成果都有涉及,研究了他从国内到国外的整个教育求学经历,主要聚焦在他留美期间受芝加哥气象学派影响的这一特殊经历。通过研究谢义炳在不同时期所受的气象学教育,并且结合他回国后众多的工作实例,分析其个人的科学精神,梳理其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本篇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写了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谢义炳在他家庭及早期教育的影响下,很早地就有了教育兴国的想法。第二章写了谢义炳在国内外接触不同的气象学教育,以及经历的一些气象实践活动。从他在国内接受李宪之、涂长望等的气象教育,到他出国后参与了芝加哥学派最前沿的气象学研究,这对他回国后将现代气象学教学引入中国有着重要影响。第三章通过谢义炳留学归国后进行的气象专业改革、三峡工程的论证以及参与“75.8北方暴雨”研究这三项代表性的工作,反应了他作为新一代的气象学家实事求是、坚持自我、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第四章写气象专业改革后,北京大学大量的引入现代气象学的课程,完善了现代气象教育,并且通过北大大量的气象人才培养对整个中国的气象高等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聂选华[6](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郭起豪,郝静[7](2019)在《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气象卫星故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风云气象卫星持续成为境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突发性、灾害性和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已成为防灾减灾救灾利器。近年来,不管是国内媒体还是国外媒体,涉及风云卫星报道的数量、频次显着增加,报道质量明显提升,但报道的深度、可读性、表现形式等方面依然有很大改进空间。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报道水平,对外讲好中国气象卫星故事。具体来说,要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把该着重对外阐述的重点讲清楚;要把鲜活的故事讲出来,例如深度挖掘那些在研发和应用气象卫星方面的典型事例、有代表性的人物等等;要为境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普通外国人、海外华人等用户搭建好对外传播平台,方便其更好地传播中国气象卫星声音;此外,还要加快气象对外传播新媒体平台建设,建立多层次、多形态、立体化的国际气象传播格局。
谈元媛[8](2018)在《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源自于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和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问题将始终影响着未来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叶笃正是国际上研究全球变化问题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是我国首批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的发起人。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思想和原创性科学成果,也始终为推动着我国全球变化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和深入发展而不懈努力。考虑到目前学界全球变化科学学科跨越性大,研究复杂性高,研究课题较分散,常见于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开展的研究活动,本选题则将以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所作贡献为研究中心,结合相关史实资料,侧面补充和探讨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工作轨迹及学科发展的脉络因素,以便充分开展直观、立体的研究工作。首先,本选题主要利用了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史料方面,主要源引了叶笃正生前所在单位提供的馆藏档案、手稿、信件;叶笃正家人所提供的珍贵照片、回忆录、访谈文字资料、视频采访汇编;一些与事件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时事新闻稿件。结合原始资料,笔者结合人物年谱资料制作了相关统计图表,包括:学术成果统计、科研成果获奖统计、参与行政任职事务统计等。目的是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现和凸显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中的直接参与科研情况,学术水平和科研贡献,间接地展现出其在中国全球变化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其次,本文分析了叶笃正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因素。试图探寻该研究领域自产生建立直至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系列动因和路径。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大发展、国内良好科研基础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国际外交环境的改善、中国与国际科研合作的初步发展以及大规模国际科研项目的合作需要等构成了当时叶笃正在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客观条件。而其本人作为优秀的气象科学家,深厚的气象学知识功底,广阔的科研视野,杰出的气象科学成就以及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也成为了其此后不断顺利推广全球变化研究的有利因素。叶笃正无论在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都为全球变化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理论上,他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明确了全球变化适应性研究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实践上,他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会议、致信国家领导人、主持首个科研项目立项、主导中国完成首个大型野外陆面观测合作实验、出任机构领导、参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培养科研人才、倡导学科融合等具体举措不断深化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科学实践。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在于: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势必也是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中国必须借助当时国际合作所涉及的先进研究手段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开展环境研究工作,新的分析技术手段的介入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可以站在较高的研究平台上把握未来研究方向;我国早期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工作虽取得了成果和学界重视,但仍未达到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高度,要达到国际公认的全球变化研究高度,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来完成研究重点的确立和组织管理的协调;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具有自己的国家重点,有其一定的实际需要。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特点则主要有三点: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研究成果收获了国际影响力。而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则从实际需求出发开拓了未来天气气候预测体系的科研方向;倡导学术交叉与学科融合才是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为此后国家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文章最后将对叶笃正在全球变化领域所作贡献进行总结,并对其科学家情怀进行追忆,对未来的全球变化研究事业进行展望。总的来说,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探究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回顾了气象学家叶笃正晚年的科学事业,突出了其对中国气象事业,全球变化科学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为结合更多人文因素、社会时代背景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作出了有力补充,也可为系统梳理全球变化研究作出参考。
洪静华[9](2016)在《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大众传媒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科技信息传播体制,公民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形成对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气象科技信息及相关知识的大众化传播因此逐渐兴起。气象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与社会公众基本生活与安全密切相关,对社会生产生活也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科技史的角度出发,把气象科技信息的传播、大众媒体的发展与气象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系统考察气象科技信息在大众媒体兴起后的传播历程,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社会气象信息需求变化与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关系。本文重点考察了从晚清至21世纪初气象科技信息在大众媒体上的传播式、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的变化,探讨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发展规律,总结传播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传播系统发展的动因和制约因素,提出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阐述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包括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含义,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特征,以及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三大功能。二是分析整理晚清至21世纪初我国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至变革阶段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我国气象事业和大众传播系统的发展概况以及社会气象信息需求变化,并详细阐述不同历史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概况、特征以及传播效果。三是基于前文对各个历史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概况的分析,总结其传播规律,整理和归纳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特征,包含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专业化,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科学化。四是探究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演进的动因、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首先分析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演进的动因,包含科技水平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因素,进一步阐述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比国外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回顾气象科技信息在大众媒体上传播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不同历史阶段气象科技信息的传播内容、形式以及传播效果,总结分析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系统演进的动因以及制约因素,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对我国大众媒体上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提供有益的借鉴,更好地实现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服务于民、服务于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支持。
赵莉[10](2015)在《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政府等公共部门在履行公共任务过程中积累了海量信息资源,包括经济信息、科技信息、社会信息。这些信息是海量大数据的一部分,蕴含巨大的经济价值。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已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在逐步推动公共部门信息相关的产业发展。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培育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及地区都已经形成成熟的模式,也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与国际上的差距仍然巨大。本文在调查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产业发展的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培育模式,构建了培育机制的框架,并建议从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机制、市场需求激励机制及政策引导机制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培育机制。第一章对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进行了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与相关概念的辨析,进一步明确了本文所讨论的客体范围;然后,分析了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特征,指出该产业的培育应当区别于传统产业,充分考虑产业特征;最后,借助产业形成与发展路径原理、产业生命周期原理、产业创新原理和信息增值原理分析了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的理论依据,指出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培育应当以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为基础,以推动产业成长与产业创新为目标,通过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共同实现。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章首先对产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包括产业规模、产业主体构成、市场需求、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政策体系,进而指出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形成期,地理信息产业则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接下来,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调查,指出公共部门信息供给不足、企业信息增值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市场需求不足、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是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本章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影响因素的识别;然后,构建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和理论假设,并通过规范的实证研究,对模型和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公共部门信息的供给、企业增值信息开发与创新能力、需求条件以及政府政策是影响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为后文构建产业培育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章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进行了系统构建。本章首先分析了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路径,指出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是在市场需求拉动和政府政策推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培育应当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来实现;然后,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进行了界定: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构建并分析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框架。第五章探讨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供给机制,指出公共部门基础信息属于公共物品,因此,公共部门的信息供给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性,从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模式、收费模式和法律保障体系三个角度展开讨论。同时,通过对欧美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及其实践效果的比较分析,文章提出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供给模式和收费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的法律保障体系。第六章从提高企业信息增值开发与创新能力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开发机制。本章首先分析了国际上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两种模式,即欧盟的公共部门主导模式和美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模式;其次,通过比较,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指出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应采用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模式,鼓励公众对公共部门信息进行商业性和公益性增值开发;接下来,基于信息增值原理,探讨了企业进行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与创新的路径;然后,探讨了增值信息企业的成本控制、定价和竞争策略,以提高其增值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经营效率;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对策。第七章探讨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市场需求培育机制。本章首先从产业的生命周期规律出发指出,现阶段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应当以培育内需作为市场培育的主攻方向,有条件的子产业则可以有序的开发国际市场需求;接下来,分析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不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求需求培育的路径;最后,围绕产业市场需求的三个层面,即政府需求、企业需求和大众需求,从政府采购产品或服务、制定和实施公共项目规划、加快信息消费基础条件建设、构建安全的信息消费环境、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五个方面设计出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激励的对策。第八章探讨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政策引导机制,指出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的目的是建立健全产业政策体系,以此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培育产业健康成长。因此,产业政策引导机制具有引导、推动、保障和提升产业发展的功能。本章最后从产业政策目标、产业政策内容体系和产业政策工具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的构成,并分析了其实践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引导机制的优化措施。第九章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进行了实例分析。本章选取了处于形成期的气象信息增值产业和处于成长期的地理信息增值产业为例,分别探讨了各自的产业特征及其产业发展的障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培育机制,探索了具体的产业培育路径,从而验证了文章所构建的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合理性和应用价值,并为这两类子产业的培育提供了思路与建议。第十章为结论和展望,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二、发展中的中国气象通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中的中国气象通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2)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
一、古代气象知识 |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
三、古代观象机构 |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
一、高校气象教育 |
二、气象科研体系 |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
四、传入动因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
二、战争的影响 |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
结论 |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学仪器史的发展 |
2.2 气象仪器的发展 |
2.3 探空仪的发展 |
3.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3.1 研究方法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4.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国以来气象仪器的发展 |
1.1 建国初气象仪器的初步发展 |
1.1.1 观测方法的统一 |
1.1.2 地面观测仪器 |
1.1.3 高空探测仪器 |
1.1.4 气象仪器的检定 |
1.2 改革开放后气象仪器的快速发展 |
1.2.1 地面观测仪器 |
1.2.2 高空探测仪器 |
1.3 探空仪的发展 |
1.3.1 探空仪简介 |
1.3.2 国外探空仪 |
1.3.3 中国探空仪 |
第二章 59型探空仪的研制 |
2.1 仿制苏式探空仪 |
2.1.1 背景 |
2.1.2 探空仪的型号选择 |
2.1.3 试制仿苏式P3-049探空仪 |
2.2 59型探空仪的研制 |
2.2.1 研制背景 |
2.2.2 59型探空仪的研发 |
2.2.3 59型探空仪的整顿与定型 |
2.2.4 59型探空仪与国外探空仪的比较 |
2.3 59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 |
2.4 小结 |
第三章 GTS1型探空仪——新世纪的改型换代 |
3.1 59型探空仪的落后 |
3.2 电子探空仪的研究 |
3.2.1 仿制PK3-1型电子探空仪 |
3.2.2 GZZ3型电子探空仪 |
3.2.3 GZZ3-1型改进 |
3.2.4 GZZ7型电子探空仪 |
3.3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诞生 |
3.3.1 国际通报 |
3.3.2 研讨与决策 |
3.3.3 选择与试验 |
3.4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
3.4.1 工作原理 |
3.4.2 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
3.4.3 探空仪的转换器和发射机 |
3.4.4 探空仪的技术指标 |
3.5 小结 |
第四章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性能评估 |
4.1 性能评估方法 |
4.2 GTS1型、59型、RS80型探空仪误差对比 |
4.2.1 100hPa位势高度误差情况 |
4.2.2 100~30hPa厚度误差情况 |
4.3 GTS1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和影响 |
4.3.1 GTS1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 |
4.3.2 GTS1型探空仪对气象学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李吉明工程师访谈录 |
附录二 李敏娴老师访谈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 |
第一节 拥有教育传承的家庭背景 |
一、谢义炳家庭背景的介绍 |
二、谢义炳家庭背景的影响 |
第二节 经历民国期间的教学变革 |
一、民国前期混乱的基础教育 |
二、民国晚期有序的基础教育 |
三、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影响 |
第二章 谢义炳气象研究方向的调整 |
第一节 国内高校学习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
一、清华及西南联大的气象教育 |
二、浙江大学的气象教育 |
三、国内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外高校留学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
一、芝加哥大学的气象学派 |
二、芝加哥大学的气象教育 |
三、国外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
第三章 谢义炳的气象工作经历 |
第一节 谢义炳改组气象专业 |
一、气象专业改组的原因 |
二、气象专业改组的经过 |
三、气象专业改组前后对比 |
四、气象专业改组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二节 谢义炳论证三峡工程 |
一、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 |
二、三峡工程的论证依据 |
三、三峡问题的处理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三节 谢义炳参与暴雨研究 |
一、谢义炳与暴雨研究的起因 |
二、75.8北方暴雨研究经过 |
三、北方暴雨研究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四章 谢义炳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影响 |
第一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化 |
一、学科优化的起因 |
二、学科优化的过程 |
三、学科优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
一、气象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
二、气象人才培养的方式 |
三、气象人才培养的成果 |
第三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 |
一、气象教育要立足前沿 |
二、气象事业要赶超国际 |
三、气象研究要坚持独立自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论文 |
(二)着作 |
(三)其他资料 |
附录 |
附录一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3-1956年毕业生名单[] |
附录二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2-1993年招生人数 |
附录三 谢庄、刘式达采访稿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7)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气象卫星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外媒体风云气象卫星报道现状 |
二、有关风云气象卫星媒体报道的薄弱环节 |
三、对外讲好中国气象卫星故事的建议 |
第一, 把该讲的重点讲清楚。 |
第二, 把鲜活的故事讲出来。 |
第三, 把对外传播平台搭好。 |
(8)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一、全球变化研究的提出与产生 |
二、科学的全球变化概念定义 |
第二节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探索 |
一、中国早期全球变化研究的成果 |
二、中国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景 |
第二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过程 |
第一节 倡导引入 |
一、主动参与国际科研交流 |
二、力荐成立国家专业研究机构 |
第二节 逐步发展 |
一、首创陆面过程研究与国际合作野外观测实验的成功 |
二、取得“八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
三、担任国际科研组织职务 |
第三节 开拓创新 |
一、中国成立国家气候委员会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GBP) |
二、中国建立首个全球变化专门研究机构 |
第三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 |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主要贡献 |
一、明确了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二、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方针 |
三、倡导学术融合,拓展学科边界 |
四、顺应环保热潮,开展科普事业 |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特点 |
一、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 |
二、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 |
三、研究成果收获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 |
第四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成因 |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客观条件 |
一、良好研究基础的建立 |
二、恰当引入时机的出现 |
三、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 |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主观因素 |
一、杰出的气象科研成就 |
二、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叶笃正发表学术论文统计 |
附录二 叶笃正1978年—1985年参与科技管理的具体事务和有关类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诠释 |
一、科技传播的内涵与发展 |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含义 |
三、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 |
第二节 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
一、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主体 |
二、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内容 |
三、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受众 |
四、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媒介 |
第三节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功能 |
一、服务国民经济的发展 |
二、满足大众生活需求 |
三、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养 |
第二章 晚清与民国时期我国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与发展(1840—1948) |
第一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我国气象事业发展与媒介系统的完善 |
一、气象事业的萌芽与近代化实现 |
二、大众传播系统的完善 |
三、社会气象信息需求变化 |
第二节 晚清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1840—1911) |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初步形成 |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社会效应 |
三、晚清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1912—1948) |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发展 |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效率与效益提升 |
三、民国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建国至21世纪初我国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完善与变革(1949—2012) |
第一节 建国至21世纪初我国气象事业发展与媒介系统演进 |
一、气象事业发展与气象科技信息供给能力提升 |
二、现代媒介传播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三、现代社会气象信息需求变化 |
第二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1949—1977) |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构建与完善 |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效果分析 |
三、本阶段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气象科技信息传播(1978—2012) |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方式与途径 |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效率与效益分析 |
三、本阶段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结构特征 |
第一节 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专业化 |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媒介的专业化 |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主体的专业化 |
第二节 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 |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丰富度 |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 |
三、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受众的多元化 |
第三节 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科学化 |
一、传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单向度、层级性 |
二、现代气象科技信息传播:交互性、跨媒体交叉性 |
三、微博、微信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双向性、去中心、碎片化 |
第五章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演进的动因、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演进的动因分析 |
一、科技水平因素 |
二、环境因素 |
三、政策因素 |
第二节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 |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队伍建设体系有待完善 |
三、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四、违规传播气象科技信息行为较普遍 |
五、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机构建制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国外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先进经验—以气象科普为例 |
一、气象科普机构的多渠道建制 |
二、气象科普内容 |
三、气象科普的规划与政策 |
四、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
五、气象科普活动的推广 |
六、气象科普的学科建设 |
第四节 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优化策略 |
一、创新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形式 |
二、丰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内容 |
三、完善气象科技信息传播队伍建设 |
四、完善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法规体系的构建 |
五、健全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机构建制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研究现状述评 |
0.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 |
0.3.3 研究方法 |
0.4 技术路线 |
0.5 创新点 |
1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的理论基础 |
1.1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概念 |
1.1.1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相关产业概述 |
1.1.2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定义 |
1.1.3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范畴与分类 |
1.1.4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1.2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特征 |
1.2.1 产业劳动对象具有公共物品特征 |
1.2.2 产出形式与公共部门信息的融合度高 |
1.2.3 产品的附加值高 |
1.2.4 产业关联度大 |
1.2.5 信息技术的驱动力强 |
1.3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的相关理论 |
1.3.1 公共部门增值产业培育的合理性 |
1.3.2 产业形成与发展理论 |
1.3.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1.3.4 产业创新理论 |
1.3.5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理论 |
1.4 本章小结 |
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的现状 |
2.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总体情况 |
2.1.1 产业规模 |
2.1.2 产业需求现状 |
2.1.3 产业主体现状 |
2.1.4 产业创新现状 |
2.1.5 产业相关法律政策体系现状 |
2.1.6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发展阶段 |
2.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实证调查 |
2.2.1 调查方法 |
2.2.2 调查结果 |
2.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不足 |
2.3.2 企业增值信息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 |
2.3.3 市场需求不足 |
2.3.4 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因素识别 |
3.1.1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 |
3.1.2 企业增值信息开发与创新能力 |
3.1.3 需求条件 |
3.1.4 政府政策 |
3.2 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3.3 实证研究过程 |
3.3.1 问卷设计与变量定义 |
3.3.2 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
3.3.3 数据处理 |
3.4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构建 |
4.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路径 |
4.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概念 |
4.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框架和内涵 |
4.3.1 产业培育目标 |
4.3.2 产业培育主体 |
4.3.3 产业培育模式 |
4.3.4 产业培育的具体运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 |
5.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的基本框架 |
5.1.1 公共部门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 |
5.1.2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的基本框架 |
5.2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的比较分析 |
5.2.1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模式的比较分析 |
5.2.2 公共部门信息收费模式的比较分析 |
5.2.3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法律保障体系的比较分析 |
5.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的构建 |
5.3.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模式的选择 |
5.3.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收费模式的选择 |
5.3.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的法律保障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机制 |
6.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开发模式 |
6.1.1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 |
6.1.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开发模式 |
6.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开发路径 |
6.2.1 基于信息交合的增值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发 |
6.2.2 基于融合的增值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发 |
6.2.3 基于技术集成的增值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发 |
6.2.4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增值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发 |
6.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策略 |
6.3.1 成本控制 |
6.3.2 定价策略 |
6.3.3 竞争策略 |
6.4 推进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对策 |
6.4.1 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开发 |
6.4.2 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 |
6.4.3 建立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标准体系 |
6.4.4 建立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市场监管体系 |
6.4.5 建立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法律保障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激励机制 |
7.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的培育方向 |
7.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的制约因素 |
7.2.1 信息消费主体对自身需求的认知不足 |
7.2.2 信息消费成本高,购买力相对不足 |
7.2.3 信息消费环境不良,用户满意度低 |
7.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的培育路径 |
7.3.1 激发现有的市场需求 |
7.3.2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
7.4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激励的对策 |
7.4.1 加入《政府采购协定》,推动政府采购 |
7.4.2 积极实施公共项目,提供公共服务 |
7.4.3 加快信息消费基础条件建设 |
7.4.4 构建安全的信息消费环境 |
7.4.5 加强监管,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 |
7.5 本章小结 |
8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 |
8.1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的功能 |
8.1.1 引导功能 |
8.1.2 推动功能 |
8.1.3 保障功能 |
8.1.4 提升功能 |
8.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的构成 |
8.2.1 产业政策目标 |
8.2.2 产业政策内容体系 |
8.2.3 产业政策工具 |
8.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的优化 |
8.3.1 产业政策目标的优化 |
8.3.2 产业政策内容体系的优化 |
8.3.3 产业政策工具的优化 |
8.4 本章小结 |
9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实例分析 |
9.1 我国气象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 |
9.1.1 产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9.1.2 产业发展的障碍 |
9.1.3 产业培育机制分析 |
9.2 我国地理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分析 |
9.2.1 产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9.2.2 产业发展的障碍 |
9.2.3 产业培育机制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主要结论 |
10.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10.2.1 研究不足 |
10.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分类目录 |
附录二: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现状及其产业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三:参与调研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名录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发展中的中国气象通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D]. 沈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4]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D]. 林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7]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气象卫星故事[J]. 郭起豪,郝静. 对外传播, 2019(02)
- [8]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D]. 谈元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9]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研究[D]. 洪静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10]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研究[D]. 赵莉. 武汉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