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资保险公司的组织模式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胡致婕[1](2020)在《XX保险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保险消费意识的增强,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保费规模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新一轮的保险市场开放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也将加剧竞争,在此背景下,促使着国内保险公司要运用科学的技术和创新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运作效率。现有的保险公司如何迅速的变革创新,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和更好地迎合客户的需求,成为了目前各大保险公司首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国内保险行业的保险公司达到百余家,涵盖的保险产品多达千余种,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当前个性化市场下,客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不再单一,可能他们需求的是更科学的保险组合产品,可能他们需求的是更便捷的投保理赔方式,也可能他们需求的是更为人性化多样化的附加增值服务。那么,保险公司想要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取先机,必须大力发展优势业务,并且以客户为中心,站在客户的角度更好的提供服务,从而形成强大的客户黏性。近些年来,各大保险公司都开始陆陆续续优化企业组织架构。现阶段各大保险公司进行组织架构优化,是为了改变之前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组织架构模式,向符合市场背景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的转换,建立一个能迅速应对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高效运作模式。本文以XX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组织架构理论的发展及实践研究成果为基础,从XX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实际出发,通过SWOT分析、内部了解、行业内借鉴等方式,总结出XX保险公司下一步组织架构优化的关键。其次根据当前国内外保险市场行业内较为领先的保险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的关键特点,分析现阶段经济形势下的组织架构要求。最后根据前文总结出XX保险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的关键原则、优化架构以及优化过程中必须的配套措施,从而推动公司业务快速发展,达成企业战略目标,也为今后公司组织架构优化提供借鉴思路和参考。
王丽维[2](2013)在《财产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研究 ——基于A保险公司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了独家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三大阶段,期间保费规模迅速增长,保险主体持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对于新生力量的中小型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通过组织结构改革、模式改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保险公司关注的重点。组织结构设计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国外金融企业从多年的经营中已吸取经验教训,为摆脱发展中的各种困境,推动其全球化进程,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结构调整。国内部分保险公司也鉴于战略发展的考虑,完成了一次次的改革,以期实现对销售的有效推动和对运营风险的有效管控,同时控制成本、整合资源,构建持续盈利的能力。本文研究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对组织结构相关理论的研究,正确认识和理解了企业组织结构建设的原则、意义和影响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国内外金融行业,尤其是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建设和改革的趋势和成效。依据共享服务理论,以中国平安为例,通过中国平安运营集中管理模式改革、后援中心建设的成功案例的分析,充分论证了该模式在保险行业规模化经营过程中能起到降低成本、控制风险、提高服务水平方面的作用。同时,依据营销渠道建设理论,通过中国太平营销体制改革过程的研究,展示了分渠道化建设前台销售组织结构的全过程,这种模式是“以客户为中心“现代营销理念的实践。销售和运营作为保险公司两大核心内容,其组织结构的建设、改造都将对保险企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对标杆企业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A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建设和改革进行了诊断式分析。接合A保险公司所处市场环境、经营情况、战略规划对其组织结构进行深度分析,对其现阶段选择的集中运营管理、分渠道化销售模式进行肯定,同时也指出A保险公司现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其组织结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运营集中、充分授权,降低总部压力,提高机构积极性;二是按机构发展阶段和规模逐步实现分渠道化销售;三是通过项目小组提高直线职能制机构部门间合作度;四是通过总公司直管促进机构管理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是动态平衡。A保险公司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其他中小型保险公司均存在很大的参考价值,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
陆晓龙[3](2010)在《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保险消费意识的增强,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保费规模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保险业组织结构并未紧跟保险业规模的快速发展而进行充分的调整,导致现行的保险公司组织结构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保险经营效率提高、保险创新发展的约束,阻碍了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保险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再设计与优化已势在必行。本文从组织结构角度对保险公司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推动我国保险产业创新和提高经营效率。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以使读者对本文能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第二章首先对组织结构和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随后介绍了组织结构的主要理论,包括古典组织结构理论、新古典组织结构理论和现代组织结构理论,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一致性的概念认知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这些因素对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为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参考。第四章分析了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第五章首先介绍了国外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发展趋势、动因以及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基本情况,随后介绍了美国、欧洲和台湾地区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了经验总结,为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提供经验借鉴。第六章首先针对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的特点进行了组织结构的具体优化,分析了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原则,并提出我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模式选择和相关建议。这样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对前文的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今后其他学者对其他类别的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
费友海[4](2010)在《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一直是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演化经济学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范式,提供了一个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动态制度演化框架和技术变迁范式。制度构成了演化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创新、新奇、学习、选择、变异构成了演化经济学的制度演化框架的基础,而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夯实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借助这些分析工具,演化经济学对制度动态演化、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制度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作出了更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农业保险既具备制度的基本特征,也具备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关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动力、路径及其机理,却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系统的研究,运用演化理论系统研究农业保险制度,至今还仍然是空白。关于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要么仍然遵循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范式,要么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于交易成本的比较静态分析范式。关于农业保险制度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法律制度、监管制度等单项制度安排的分析和机制构建分析,却忽略了对农业保险制度系统以及制度系统与制度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研究。由于缺乏一个动态演化的理论框架,现有的农业保险理论还难以对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提供更为系统、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和阐释,现有理论体系的缺陷和研究方法论的滞后致使其难以为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和中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厚实的理论支撑。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人们已经熟悉和习惯运用经济学的传统分析工具、分析范式来研究农业保险,但这种熟知、认知惯性却局限了人们的视野,无法跳出现有理论体系的窠臼,以获得对农业保险新的认识。因此,跳出现有分析范式的局限和限制,从一个新的视角,或许能获得对农业保险及其制度全新的认识。因此,本文从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制度演化切入,将制度演化与农业保险有机结合,运用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等演化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分析工具,探究和分析中国农业保险演化的轨迹、动力机制、路径和趋势,阐释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机理,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开拓性、前瞻性研究,推动农业保险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保险试点和未来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发挥理论前瞻性的导向作用和建设作用。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二元社会经济背景,以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制度为分析单位,以制度演化为研究切入点,综合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保险学等学科理论,基于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从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行为决策层面,探究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和演化的过程、本质和机理,以获得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演化的系统、全面的认知和理解。本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这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农业保险制度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框架结构,论文的创新、研究难点和不足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相关理论。本部分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如制度演化理论、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农业保险理论等,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从而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中外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轨迹。本部分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中外农业保险制度形成、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轨迹。运用变迁的关键节点、演化的分叉点,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历程划分几个前后递进、相互关联的历史阶段,探讨不同历史阶段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方式的差异,以及制度分叉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非平衡的、曲折的演化轨迹的影响。并对中外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轨迹进行比较,探析农业保险演化轨迹形成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均衡、非均衡及其演化。本部分运用制度均衡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从制度供给一需求的角度,对农业保险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深入探析了供求互动下的制度均衡到非均衡的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机理;阐析了农业保险制度与制度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农业保险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互动是如何影响农业保险制度演化、变迁的,并探讨了农业保险制度路径依赖的产生原因和形成机理。第五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自组织过程。本部分运用演化经济学重要分析工具——自组织理论,从系统自组织视角,研究了农业保险制度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演化本质,对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阶段、自组织性、演化机制、动力和过程等做了详尽的分析。第六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本部分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主体间重复博弈过程,深入研究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微观行为机制,探析了具有学习能力和适应性特征的制度主体的认知、行为决策和战略的不断调整和改变是如何影响动态重复博弈的均衡结果——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即主体间的重复博弈是如何影响农业保险制度动态演化的轨迹、路径的。第七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实践:以沪、苏、湘、川四省市的试点为例。本部分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江苏、湖南、四川四省(市)农业保险制度试点实践为例,管中窥豹,通过对四省市农业保险制度创新、演化的实践的分析来透视和把握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全貌。第八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路径。本部分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路径和演化规律,探讨了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在形成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路径中的作用。探析了创新一扩散机制作用下,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路径的形成。第九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及其演化趋势。本部分在前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保障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沿着高绩效轨道演化的创新机制、创新路径进行了探析,并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未来的演化趋势和发展走向进行初步分析、预测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制度演化的视角,基于跨学科的融会贯通与综合分析,尝试性地初步构建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理论体系;从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主体决策层面,运用自组织理论和演化博弈论等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前沿分析工具对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过程及其本质进行了分析,将历史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从一个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辨证及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机理;在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轨迹、动力、过程、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大胆预测了其未来的演化趋势与发展走向。第二,本文首次从农户、保险公司、政府三者的风险认知、行为选择、政策导向入手,分析了农户、保险公司、政府等制度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风险认知、行为选择、政策安排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关系,即从内因——制度主体和外因——政策导向、制度环境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动力、路径和机理,深入地探析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微观行为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把握了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内因—外因”双因素论,深化了对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过程及其机理的认识,为后面的政策分析和制度建构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在对农户的认知特征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后,笔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农户的行为特征不是完全理性,也不是有限理性,而是制度理性。农民行为是嵌入到制度环境中的,制度在不断地型塑着农民的心理、认知和行为,农民的行为也在不断创造和改变着制度,形成了人与制度相互影响、相互适应、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农户的风险认知、投保行为、风险决策都是基于特定制度环境下的理性决策,即农民的行为与制度是相适应的,农民具有制度理性,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农民决策都是理性的,导致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制度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业保险制度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农业保险制度主体内部、制度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制度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彼此之间的相互复杂关系决定了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呈现出自组织演化的不可预测性、稳态性与偶然性、渐进性与突变性、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线性性与非线性性等特征;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是多维空间上展开的复杂性活动,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方向、路径是多样的、不确定的,农业保险可能会沿着高效路径发展,即制度进化,也可能锁定于低效甚至无效的路径上,即制度锁定、制度退化;农业保险制度的内因——制度主体,即政府、农民、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行为互动是决定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过程的动力,而农业保险制度的外因——制度环境通过对农业保险制度主体的作用、影响,而构成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重要外部约束,制度主体以及制度主体与制度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影响着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轨迹、路径和方向。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整体制度安排、制度环境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制度环境的变化,制度主体权力结构、目标函数、偏好特征及其博弈地位的变化,创新周期的波动,对未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趋势和发展走向产生更复杂、更深远的影响。
许墨[5](2009)在《我国保险控股集团混业经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保险、银行、证券等行业相互渗透的趋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金融混业经营渐行渐进,我国保险业参与混业经营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由于历史原因,相较于对银行业的严密监管,我国对保险企业参与混业经营的尝试是相对宽容的,因此我国的保险业在混业经营的道路上比银行业要走得更远,中国保险业在二十一世纪初的金融改革中造就出了八大保险控股集团,因此,保险控股集团混业经营下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极为紧迫的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在二十世纪的金融混业经营历程,分析了早期金融混业经营失败的原因,认为正是由于当时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和监管体制上的条件远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混业经营最终导致了后来的经济混乱、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同时,后来确立的分业经营体制在当时起到了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我国金融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较为稳定、规范的发展,同时金融监管法规和监管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行也为金融业再次进入混业经营创造了条件。基于传统保险业务的特点,我国保险业相对于银行和证券业收益相对比较低,因此保险业对于进入非保险金融业务的愿望较为强烈。本文对我国保险控股集团在混业经营下主要面临到风险进行了分析,包括关联交易风险、系统性风险、监管风险等。在数据分析方面,本文采用模拟合并法研究了我国保险企业跨业兼营银行和证券业务的收益和风险,通过使用12家保险公司、13家银行和12家基金公司的数据合并成上百家从事混业经营业务的虚拟金融公司,通过这些公司的资本收益率和破产概率分析保险企业进入非保险行业的可行性,合并结果认为我国保险业进入银行业务能提高收益和降低风险,但进入证券型基金业务则会增加破产风险。最后,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本文认为我国保险控股集团在混业经营下应加强防范来自证券市场的风险,同时我国保险控股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也需要完善。另外在监管体系方面,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体系需做出调整,以适应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时期的监管需要。在立法方面,尽快对金融控股公司立法,以规范其经营行为。
杨志泉[6](2009)在《中资保险公司上市股权融资绩效与风险研究》文中指出资本金不足以及经营效率的低下,是我国保险公司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保险公司上市融资的目的就是希望在筹集足够资本金的前提下,进行公司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达到上市融资的预期绩效。然而在中资保险公司上市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要承受一定的风险,此外保险公司上市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达成保险公司上市的初衷,因而对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绩效和风险防范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很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中资保险公司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资保险公司现行的组织、经营、资金运用模式和弊端,指出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照国外保险公司股权融资的理论和实践,对比研究国内外股权融资的差异,通过借鉴发达市场国家保险公司股权融资的实践经验,得出了对中资保险公司上市股权融资的重要启示。其次本文对保险公司上市股权融资的绩效展开了详细研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保险公司的上市行为,阐述了上市的成本与收益、新股发行短期抑价及长期市场表现的计算分析方法,并以美国保险公司、香港地区保险公司、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集团为例做了实证研究,同时提出了提高我国保险公司上市融资绩效的五大对策。最后对我国保险公司上市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外资并购风险、信息披露风险、资金运用风险、退市风险、股价波动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和归纳总结,综合评价了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的风险,研究得出防范上市融资风险的七项对策。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分析为基础,从股票发行的融资成本计算公式出发,推导发行价格与融资成本的关系;从IPO首日收益率和首日超额收益率公式来分析新股定价高低;用累积超额收益率(CAR)来解释上市股票长期表现,并且将这些原理运用于多家保险公司上市融资的定量分析。2.国际比较和动态归纳。本文借鉴了美国、日本等保险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以及与中国大陆文化接近、金融发达的香港地区保险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实现做法,对比分析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指出中资保险公司现实存在的问题,用以系统探讨了中资保险公司股权融资的实践,并对中资保险公司股权融资过程中的绩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归纳出改善保险公司上市绩效的有效方法。3.案例分析的方法。中资保险公司及香港地区保险公司至今已有多家上市,有不少成功失败的案例可以总结进行反思,本文挑选了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集团、香港盈科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当时具体的金融环境、宏观经济背景,充分分析了它们上市的绩效。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的绩效与风险结合起来研究;在上市绩效问题的研究上,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将IPO首日抑价、股价长期分析与保险公司上市后实际经营效果的改善结合起来分析,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在研究方法上,采集了美国、香港地区上市保险公司的大量数据,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
薄滂沱[7](2008)在《保险集团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末期以来,国际金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机构的界限逐渐模糊,银行、证券、保险业的界限已逐渐消除,金融机构跨行业进行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挡,并朝大型化和集团化的趋势发展。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保险控股金融集团作为全球保险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创新,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和采用。目前国际上成功的保险企业在经营上几乎一致采用综合经营方式,在组织形态上也几乎都采用集团化形式,并采用集团控股的模式进行经营。在此背景下,综合经营和集团化已经成为全球保险业目前及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加入WTO之后国内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国际大型金融保险集团的进入,客观上要求保险业必须加快综合经营和集团化的步伐。这些实力雄厚且开展综合经营多年的外资保险集团进入中国后,具备了未来在中国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这对中国保险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中国保险业通过资本重组创建保险金融集团以壮大实力、通过拓宽业务范围使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相互融合与协调运行以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保险集团化的理论与实践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通过梳理企业组织形式变迁理论,对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进行经济学解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保险集团产生的理论和实践背景,通过对保险集团公司的经济效应基于经济学的分析,探讨和研究了保险集团化对保险竞争和对保险行业竞争力的影响模式。此后,本文较为系统的归纳我国和其他国家保险集团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保险集团化建设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本文的核心部分对我国保险企业集团化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由于保险集团作为国内保险业一种新生事物,尚缺乏相应的监管规定和监管模式,本文最后对我国保险集团在监管方面亟待改革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我国保险集团监管模式的选择与设想。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章,导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问题与背景、选题的目的和实践意义,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对全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主要创新点作了概括性描述。第二章,企业与企业组织理论。本章对企业组织变迁理论进行了论述,并通过重点论述和分析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组织变迁理论进而导出企业集团形成的理论基础以及对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进行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经济学解释。第三章,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与产生的意义。本章首先界定了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而后论述了保险集团公司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理论。在通过对保险集团公司的经济效应基于经济学的分析之后,进而详细展开保险集团化对保险竞争以及对保险业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第四章,中国保险集团发展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企业集团化呈现出来的特点。然后分析了中国保险集团的产生与发展阶段,并对中国保险集团化的动因与效果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本章概括分析了中国保险集团化面临的主要风险。第五章,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公司的发展实践。本章首先介绍了国外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背景,重点分析了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实践背景。之后分别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由此分析总结出国外金融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保险集团化发展的启示。第六章,中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本章从多个角度和层面上重点研究了中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问题:1)我国保险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与选择问题。2)我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阶段及组织形式的选择。3)保险集团的治理结构。4)保险集团的经营战略。5)保险集团业务模块的整合。6)保险集团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第七章,保险集团的监管。本章首先论述了金融监管模式的基本理论以及国外的监管实践模式,进而分析、比较了国外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模式,提出了国外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金融保险集团的监管现状,提出了我国保险集团监管方面亟待改革之处及监管模式的选择与设想。本文研究的结论为: 1)我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发展方向是集团化和专业化,这为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即大规模的保险集团与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共生,其协同效应会促进整个保险市场的发展; 2)当前保险集团的效益实现主要在于资本运作,而不是规模经济,基本否定了保险集团的规模优势论,将重点放在保险集团的资金运作能力方面,另辟蹊径为我国保险集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苏德红[8](2008)在《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再造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WTO后保险业经济出现了第二次创业浪潮,涌现了一批股份制、外资的保险企业。伴随着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的保险企业逐渐进入中国,对我国的保险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保险企业能不能突破组织结构混乱,管理体系滞后的“瓶颈”,关系到企业能不能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的组织结构分析和研究,力求根据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其设计一个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因此,本文在对组织结构设计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的现状,并指出了目前组织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应用组织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出了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设计原则,并依照本文提出的这些设计目标,对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进行了再造。本文通过对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案例的深入研究,发现企业管理的原动力,来源于不断优化的组织设计和管理,以组织的成长推动业务的成长,是未来组织结构设计研究的方向。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典型的股份制保险企业分支机构的特征,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对我国股份制保险企业分支机构的组织结构再造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夏侯建兵[9](2008)在《中国保险业信息化向知识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保险的发展对信息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信息管理能力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保险信息化战略是提高保险业信息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保险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保险业信息化水平差距很大,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加强研究。信息化成长过程都要经历电子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几个阶段,中国保险业信息化成长过程也不例外。目前,我国保险业信息化过程已基本完成电子化,正经历信息化阶段,但信息化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为了真正实现保险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保险信息化建设必须向知识化发展。本文以信息管理理论和保险理论为依托,涉及管理学、网络经济学、创新理论、博弈论和信息科学等有关理论,对我国保险业信息化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全文除导论外共分7章,分为上、中、下3篇。上篇为理论基础篇,包括第1章“保险信息化概述”、第2章“保险信息系统”和第3章“信息化成长过程和信息管理有关理论”。上篇主要介绍保险信息化和保险监管信息化的有关概念,分析了保险信息化的动因,还介绍了信息系统发展历史和种类、保险核心业务处理系统流程、我国保险公司典型的信息系统组成和保险监管信息系统的组成,阐述了信息化成长过程与信息管理有关理论。中篇为现状对策篇,包括第4章“保险业信息化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和第5章“加强保险信息化基础建设”。中篇分析了国际保险业信息化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归纳了中国保险企业信息化和中国保险监管信息化历程和现状,指出了我国保险信息化建设当前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下篇为知识发展篇,包括第6章“保险企业信息化高层次应用——启动保险企业信息化建设知识化进程”和第7章“保险监管信息化及其知识化建设”。下篇参照发达国家保险公司的经验,结合我国保险信息化建设实际,对我国保险公司信息化建设知识化进程和监管信息化及其知识化建设给出了一些建议。
许南[10](2006)在《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效率与运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跨国并购方式已成为金融机构实现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大型金融机构通过跨国并购将其物理形式的经营网络扩张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也将虚拟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由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掀起的金融业跨国并购浪潮中,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的中国金融业如何争取生存权、拓展发展权、抢到话语权,是一个历史意义极强的经济理论命题,也是一个现实意义极强的经济实践命题。 本文的论证主线是:结合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对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进行分析,然后对金融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风险、阶段风险的规避以及对支付方式的合理选择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对并购完成后如何整合提出实际可行的方案,最后结合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和其在跨国并购中的表现,从大的地域拓展方向和小的组织过渡层面,设计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的战略安排和路径选择。 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分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内部动因包括基于产业组织学说的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寡占反应理论;基于经济动因的效率理论、信息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基于战略动因的市场势力理论、金融博弈理论和基于个人动因的代理成本理论;外部动因包括金融自由化的推动、金融大危机的促使、金融业竞争加剧、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母国政府监管放松等,本论文对此进行了完整系统的阐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国家利益的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引入了“国家利益”这一经济变量,突破了以往理论界对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研究局限于微观经济主体范围的现状,同时结合中国金融业的实际,分析了其求生存和谋发展的跨国并购动因。 本论文对金融业跨国并购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风险期望回报效率、X-效率进行了系统阐述,对各种效率评估方法特别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非参数DEA分析法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效率二元实现机理模式分析得出:(1)内外部成本和收益、并购方的经验和金融技术的进步会对金融企业跨国并购微观效率的获得产生影响;(2)市场的互补或替代程度、东道国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状况和二级市场对并购的反应会对金融企业跨国并购宏观效率的获得产生影响。该模式将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实现的复杂机理过程简单化,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对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进行分析时,由于具体的影响因素复杂繁琐而导致分析时无从下手的问题。 对于跨国并购的具体的操作和实施问题,本论文进一步从金融业跨国并购的运营角度进行了分析。针对金融业跨国并购中可能出现的国家风险以及阶段风险,提出了详细的规避措施。为了实现金融企业跨国并购成本最小化,在对并购过程
二、论中资保险公司的组织模式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资保险公司的组织模式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XX保险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组织结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组织结构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组织的理论概述 |
2.1.2 组织结构的概念 |
2.2 组织结构相关理论 |
2.2.1 职能型组织理论 |
2.2.2 矩阵型组织理论 |
2.2.3 网络型组织理论 |
2.2.4 模块化组织理论 |
第3章 XX保险公司组织架构现状分析 |
3.1 公司背景简介 |
3.2 组织架构现状 |
3.3 组织架构诊断 |
3.3.1 XX保险公司战略环境SWOT分析 |
3.3.2 对标竞争保险公司数据分析 |
3.3.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章 国内外保险行业组织架构借鉴 |
4.1 国外保险公司组织架构情况 |
4.2 太平洋保险公司组织架构情况 |
4.3 平安保险公司组织架构情况 |
4.4 人保财险公司组织架构情况 |
4.5 国内外保险公司组织架构优化趋势分析 |
4.6 国内外保险公司组织架构优化可借鉴经验 |
第5章 XX保险公司组织架构的优化对策 |
5.1 XX保险公司组织架构的优化原则 |
5.2 XX保险公司优化后的组织架构 |
5.3 XX保险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的保障措施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财产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研究 ——基于A保险公司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概况 |
1.1.2 我国财产保险主体的发展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篇章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贡献和局限性 |
2 相关理论及金融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
2.1 组织结构相关理论 |
2.1.1 组织结构理论 |
2.1.2 共享服务理论 |
2.1.3 营销渠道相关理论 |
2.2 金融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
2.2.1 国际金融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
2.2.2 国内保险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3 国内标杆保险企业组织结构建设情况 |
3.1 中国平安保险运营集中管理建设 |
3.1.1 改革背景 |
3.1.2 改革的实施 |
3.1.3 改革的成效 |
3.2 中国太平保险营销体制改革 |
3.2.1 改革方案设计 |
3.2.2 改革的内容 |
3.2.3 改革方案实施 |
3.2.4 改革成效 |
本章小结 |
4 A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1 A保险公司基本情况 |
4.2 A保险公司所处市场环境 |
4.2.1 外部环境 |
4.2.2 内部环境 |
4.3 A保险公司经营情况 |
4.3.1 经营指标情况 |
4.3.2 经营成效 |
4.4 A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建设 |
4.4.1 A保险公司组织结构选择分析 |
4.4.2 分渠道销售体系建设 |
4.4.3 运营模式确定 |
4.5 A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4.5.1 分渠道销售限制资源整合 |
4.5.2 授权不充分限制机构发展 |
4.5.3 经营初期对高度集权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5 完善A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建议 |
5.1 A保险公司战略规划 |
5.2 A保险公司组织结构改进建议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保险公司销售、运营组织结构建设方向 |
6.1.2 A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建议 |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组织结构理论综述 |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念界定 |
2.1.1 组织结构概述 |
2.1.2 保险公司组织结构概述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组织结构理论 |
2.3.1 古典组织理论 |
2.3.2 新古典组织理论 |
2.3.3 现代组织理论 |
第三章 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概述 |
3.1.1 环境因素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
3.1.2 战略因素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
3.1.3 技术因素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
3.1.4 企业规模因素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
3.1.5 企业生命周期因素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发展战略对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2 业务流程对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3 发展阶段对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4 经营环境对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我国保险公司业务组织结构的变迁 |
4.1.1 人保财险公司业务组织结构的变迁 |
4.1.2 平安财险公司业务组织结构改革 |
第二节 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 |
4.2.1 保险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 |
4.2.2 保险公司外部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4.3.1 保险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4.3.2 纵向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公司组织结构概述 |
5.1.1 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动因 |
5.1.2 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基本设置 |
第二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公司组织结构 |
5.2.1 美国 |
5.2.2 欧洲 |
5.2.3 我国台湾地区 |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以中小财产保险公司为例 |
第一节 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
6.1.1 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 |
6.1.2 中小财产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的原则 |
第二节 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组织结构框架选择 |
6.2.1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及适用 |
6.2.2 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及适用 |
6.2.3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优缺点及适用 |
6.2.4 组织结构模式的比较及中小财产保险组织结构模式选择 |
第三节 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的建议 |
6.3.1 将部门整合为前台和后台 |
6.3.2 推行组织扁平化 |
6.3.3 明晰各级机构的功能定位 |
6.3.4 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 |
6.3.5 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国内外农业保险理论研究评述 |
0.3 基本研究思路及框架体系 |
0.4 研究方法 |
0.4.1 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0.4.2 制度分析与行为分析相结合 |
0.4.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0.4.4 历史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 |
0.4.5 自组织演化分析方法 |
0.4.6 演化博弈分析方法 |
0.5 创新与不足 |
0.5.1 本文的创新 |
0.5.2 本文的难点、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1. 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相关理论 |
1.1 演化经济学与制度演化理论 |
1.1.1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
1.1.2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1.1.3 制度、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与制度演化理论 |
1.1.4 制度变迁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 |
1.2 农业保险及其制度的相关理论 |
1.2.1 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 |
1.2.2 农业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 |
1.3 小结 |
2. 中外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轨迹 |
2.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 |
2.1.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逻辑起点与关键节点 |
2.1.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进程 |
2.2 国外(地区)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历程 |
2.2.1 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制度演化与变迁 |
2.2.2 发展中国家(地区)农业保险制度演化与变迁 |
2.3 中外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比较与启示 |
2.3.1 政治制度安排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
2.3.2 利益集团博弈与农业保险制度变迁 |
2.3.3 意识形态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
2.3.4 产权约束下的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
2.3.5 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非正式制度约束 |
2.4 小结 |
3.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均衡、非均衡及其演化 |
3.1 中国农业保险的制度需求 |
3.1.1 不确定性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
3.1.2 风险转嫁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
3.1.3 成本收益权衡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
3.1.4 替代性制度安排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
3.1.5 制度环境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
3.2 中国农业保险的制度供给 |
3.2.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供给主体 |
3.2.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 |
3.2.3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供给方式 |
3.3 制度环境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供求均衡 |
3.3.1 农业保险制度与制度环境的耦合 |
3.3.2 农业保险制度与制度环境的互斥 |
3.4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均衡、非均衡及其演化模型 |
3.4.1 问题的提出 |
3.4.2 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模型的基本假设 |
3.4.3 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模型的分析和解释 |
3.5 小结 |
4.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自组织 |
4.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自组织演化本质和特征 |
4.1.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自组织本质 |
4.1.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自组织特征 |
4.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自组织演化机理 |
4.2.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前提 |
4.2.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诱因 |
4.2.3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动力 |
4.2.4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路径 |
4.3 小结 |
5.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 |
5.1 农业保险制度主体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
5.1.1 政府—保险公司之间互动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 |
5.1.2 政府—农户之间互动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 |
5.1.3 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之间动态博弈与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形成 |
5.2 主体间动态博弈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
5.2.1 主体间动态博弈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阶段性 |
5.2.2 主体间动态博弈、制度替换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
5.3 小结 |
6.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实践:以沪、苏、湘、川四省(市)的试点为例 |
6.1 上海、江苏、湖南三省(市)的农业保险试点 |
6.1.1 上海农业保险试点 |
6.1.2 江苏农业保险试点 |
6.1.3 湖南农业保险试点 |
6.2 四川农业保险试点 |
6.2.1 四川农业保险试点的问卷调查分析 |
6.2.2 四川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典型案例 |
6.3 农业保险试点实践的评析 |
6.3.1 政府政策与保险公司和农户行为决策 |
6.3.2 风险意识、风险认知与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决策 |
6.3.3 生产结构、农业经营模式与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决策 |
6.3.4 收入—支出结构与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决策 |
6.3.5 土地制度安排与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决策 |
6.3.6 农户信贷—储蓄倾向与农户农业保险决策 |
6.3.7 非正式风险分散机制、救济安排与农户农业保险决策 |
6.3.8 意识形态与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决策 |
6.4 小结 |
7.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路径 |
7.1 制度环境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协同演化 |
7.1.1 政治经济制度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协同演化 |
7.1.2 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及其耦合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
7.1.3 非正式规则嬗变、传统农民改造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
7.1.4 制度移植、制度耦合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
7.1.5 制度环境、制度理性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
7.1.6 政府、市场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
7.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是一个制度的创新与扩散过程 |
7.2.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过程中的创新与扩散 |
7.2.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创新与扩散模型 |
7.3 小结 |
8.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及演化趋势 |
8.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创新机制构建 |
8.1.1 政府与市场微观主体在农业保险制度创新中的角色界定 |
8.1.2 农业保险制度的组织创新 |
8.1.3 农业保险制度的经营机制创新 |
8.1.4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创新 |
8.1.5 农业保险财政税收支持制度创新 |
8.1.6 农业保险金融支持制度创新 |
8.1.7 农业保险监督管理制度创新 |
8.1.8 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机制创新 |
8.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趋势 |
8.2.1 多向性是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一种趋势 |
8.2.2 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影响不断强化 |
8.2.3 创新周期性使农业保险制度演化呈现非平衡性和间断跃迁性 |
8.2.4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将呈现出中间扩散型演化的趋势 |
8.2.5 差异性、区域化:未来中国农业保险演化的一个特征 |
8.3 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我国保险控股集团混业经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金融混业经营的动因研究 |
1.2.2 金融集团的效率研究 |
1.2.3 金融集团的风险研究 |
1.2.4 混业经营下的监管研究 |
1.2.5 金融业跨业整合的风险及效益度量 |
1.2.6 对文献的评价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1.5 需交待的其他问题 |
2 金融混业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分析 |
2.1 金融混业经营涵义 |
2.2 金融混业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2.2.1 我国早期金融混业经营的形成 |
2.2.2 早期混业经营引发的金融混乱及其成因 |
2.2.3 早期混业经营时代的结束以及分业经营的确立 |
2.2.4 我国金融业再次迈向混业经营的趋势 |
2.3 新时期我国金融业迈向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2.3.1 我国开展金融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
2.3.2 金融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
2.4 金融混业经营的模式及我国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 |
2.4.1 综合银行模式 |
2.4.2 银行母公司——非银行子公司模式 |
2.4.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2.4.4 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是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理想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保险控股集团现状及其混业经营之风险 |
3.1 我国保险业对参与金融混业经营具有迫切意愿 |
3.2 我国保险业参与非保险金融业务的方式 |
3.2.1 保险银行业的合作 |
3.2.2 保险与证券的业务合作 |
3.2.3 保险与信托的业务合作 |
3.3 我国保险控股集团发展现状 |
3.4 我国保险控股集团参与金融混业经营将面临的风险 |
3.4.1 关联交易引发的风险 |
3.4.2 利益冲突风险 |
3.4.3 系统性风险 |
3.4.4 混业经营下的监管风险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保险企业跨业兼营非保险金融业务的模拟分析 |
4.1 研究方法及数据 |
4.1.1 资料来源及说明 |
4.1.2 模型 |
4.1.3 模拟方法 |
4.2 我国保险业跨业兼营商业银行的模拟分析 |
4.2.1 保险业跨业兼营商业银行模拟 |
4.2.2 保险业跨业兼营商业银行模拟合并结果及分析 |
4.3 我国保险业跨业兼营证券的模拟分析 |
4.3.1 保险业跨业兼营证券投资型基金的模拟 |
4.3.2 保险业跨业兼营证券投资基金模拟合并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健全完善我国保险控股集团混业经营风险管理的建议 |
5.1 提高对证券市场风险及投机行为的防范 |
5.2 进一步完善保险控股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 |
5.2.1 我国保险业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2 完善我国保险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
5.3 应加快建立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体系 |
5.3.1 明确混业经营下的监管的目标 |
5.3.2 建立统一的监管组织机构 |
5.3.3 构建金融混业经营防火墙制度 |
5.4 完善金融混业经营的法律法规 |
5.4.1 尽快对金融控股公司立法 |
5.4.2 对金融控股公司明确定义 |
5.4.3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行为进行规范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论文所用数据 |
C. 论文所用源程序 |
(6)中资保险公司上市股权融资绩效与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中资保险公司 |
1.2.2 股权融资 |
1.2.3 融资绩效 |
1.3 文献综述 |
1.3.1 西方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发展的研究综述 |
1.3.2 股权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偏好原因的研究综述 |
1.3.3 保险公司上市融资的操作IPO抑价理论的研究综述 |
1.3.4 上市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中资保险公司现状及上市股权融资必要性 |
2.1 中资保险公司现行的运营模式 |
2.1.1 中资保险公司组织模式现状 |
2.1.2 中资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
2.1.3 中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模式 |
2.2 中资保险公司的弊端 |
2.2.1 中资保险公司产权制度面临的问题 |
2.2.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 |
2.2.3 公司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问题 |
2.3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股权融资必要性 |
2.3.1 保险公司股权融资的目的 |
2.3.2 保险公司股权融资的利益 |
2.3.3 保险公司股权融资的必要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公司股权融资制度及保险公司的实践 |
3.1 发达市场国家或地区股权融资与我国股权融资的比较 |
3.1.1 股权融资市场主体的比较 |
3.1.2 股权融资场所的比较 |
3.1.3 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的选择及其原因的比较 |
3.2 发达国家保险公司股权融资的实践与启示 |
3.2.1 发达国家保险公司股权融资的实践 |
3.2.2 发达国家保险公司股权融资实践对中资保险公司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险公司上市绩效的理论分析 |
4.1 保险公司上市的经济学分析 |
4.1.1 金融市场对接理论(FMLT) |
4.1.2 资本要求与保险公司上市的理论分析 |
4.2 保险公司上市绩效的研究 |
4.2.1 上市的成本与收益 |
4.2.2 新股发行抑价及其计算和分析方法 |
4.2.3 上市发行后股票的长期市场表现及其计算和分析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险公司上市绩效实证分析 |
5.1 国外保险公司上市绩效的实证研究 |
5.2 香港保险公司上市绩效的实证研究 |
5.3 我国保险公司上市绩效的实证研究 |
5.3.1 我国保险公司上市的概述 |
5.3.2 我国保险公司上市的成本分析 |
5.3.3 我国保险公司上市的收益分析 |
5.3.4 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上市绩效的实证研究 |
5.3.5 平安集团H股上市综合收益的实证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影响我国保险公司上市绩效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
6.1 影响我国保险公司上市绩效的因素 |
6.1.1 我国保险公司产权关系对上市绩效的影响 |
6.1.2 我国保险公司历史上的“亏损保单”对上市绩效的影响 |
6.2 提高我国保险公司上市绩效的对策 |
6.2.1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健全和激励机制的完善 |
6.2.2 建立互助管理基金 |
6.2.3 加强保险业务的创新 |
6.2.4 根据证券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策略 |
6.2.5 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的上市途径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的风险分析 |
7.1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的系统性风险 |
7.1.1 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高 |
7.1.2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因素 |
7.1.3 股市系统性风险对中资上市保险公司的影响 |
7.2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的外资并购风险 |
7.2.1 中资上市保险公司外资并购的概述 |
7.2.2 中资上市保险公司在不同股权结构下的外资并购风险 |
7.2.3 外资并购对中资上市保险公司的影响 |
7.3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的信息披露风险 |
7.3.1 上市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前提 |
7.3.2 中资上市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对象 |
7.3.3 中资上市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 |
7.4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的运用风险 |
7.4.1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的渠道 |
7.4.2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的运用方式 |
7.4.3 募集的资金运用风险分析 |
7.4.4 募集资金的运用风险对中资上市保险公司的影响 |
7.5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的退市风险 |
7.5.1 影响中资上市保险公司退市的因素 |
7.5.2 退市对中资上市保险公司的影响 |
7.6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的股价波动风险 |
7.6.1 影响中资上市保险公司股价波动的因素 |
7.6.2 股价波动对中资上市保险公司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的风险评价及防范对策 |
8.1 中资保险公司上市风险的评价 |
8.1.1 各种风险通常不是独立发生作用的 |
8.1.2 风险的影响深远 |
8.1.3 风险的量化有困难 |
8.1.4 尚存诸多风险防范的制约因素 |
8.2 中资保险公司防范上市风险的对策 |
8.2.1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8.2.2 建立专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8.2.3 建立相对控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 |
8.2.4 完善风险监管制度 |
8.2.5 落实公司法人制度 |
8.2.6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
8.2.7 建立上市风险基金制度 |
8.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保险集团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
1.1.1 研究的问题 |
1.1.2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对金融集团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对金融集团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3.3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企业与企业组织理论 |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组织 |
2.1.1 企业及其基本特征 |
2.1.2 企业组织形式 |
2.1.3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 |
第二节 企业组织理论的变迁 |
2.2.1 企业一般理论综述 |
2.2.2 企业组织变迁的理论 |
2.2.3 企业集团形成理论综述 |
第三节 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2.3.2 交易成本对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变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2.3.3 影响保险企业交易成本的要素 |
第三章 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与产生的意义 |
第一节 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及类型 |
3.1.1 保险控股(集团)公司 |
3.1.2 保险集团公司的类型 |
第二节 保险集团公司产生的背景和理论 |
3.2.1 保险集团化的实践背景 |
3.2.2 保险集团公司产生的基本的理论 |
3.2.3 保险集团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三节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竞争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组织、产业组织与保险集团化 |
3.3.2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第四节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业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3.4.1 保险业竞争力的理论综述 |
3.4.2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章 我国保险集团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
4.1.1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阶段 |
4.1.2 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我国保险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
4.2.1 监管孕育集团化 |
4.2.2 改制推动集团化 |
4.2.3 保险市场促进业内集团化 |
4.2.4 混业经营带动金融控股集团化 |
4.2.5 我国保险集团化的总体分析——动因与效果 |
第三节 我国保险集团化发展面临的风险分析 |
4.3.1 保险集团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五章 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公司的发展实践 |
第一节 国际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背景 |
5.1.1 全球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 |
5.1.2 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 |
5.2.1 主要国际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 |
5.2.2 国外金融集团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
5.2.3 国外金融集团发展模式 |
5.2.4 国外保险(金融)集团业务整合模式 |
第三节 国际保险(金融)集团化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5.3.1 保险(金融)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
5.3.2 保险集团化经营的模式选择 |
5.3.3 保险金融集团化发展模式选择 |
5.3.4 保险集团的组建方式 |
第六章 我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我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与选择 |
6.1.1 专业化保险公司应将依然得到发展 |
6.1.2 保险公司向集团转化的状况依然存在 |
第二节 保险集团化发展阶段及组织形式的选择 |
6.2.1 保险集团化发展的阶段 |
6.2.2 金融混业趋势下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组织形式的选择 |
第三节 完善保险集团的治理结构 |
6.3.1 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 |
6.3.2 保险集团公司治理 |
第四节 保险集团的经营战略 |
6.4.1 经营战略的概念及类型 |
6.4.2 保险集团公司战略导向功能——对行业的影响 |
6.4.3 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经营战略选择 |
6.4.4 战略控制——提高集团经营效率的保证 |
第五节 整合保险集团的业务模块 |
6.5.1 现有保险集团的业务体系 |
6.5.2 金融资产弱专用性:金融保险业务互动的基础 |
6.5.3 金融保险业务互动方式概述 |
6.5.4 当前保险集团内业务互动的主要形式 |
第六节 健全保险集团的风险管理体系 |
6.6.1 保险控股(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 |
6.6.2 建立保险集团风险管理制度 |
6.6.3 构建保险集团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
第七章 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 |
第一节 国外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模式及比较 |
7.1.1 金融监管模式的三种理论划分方式 |
7.1.2 金融监管的实践模式 |
7.1.3 保险集团监管的特殊性 |
7.1.4 国外监管模式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 |
7.2.1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 |
7.2.2 我国金融保险集团的监管现状 |
7.2.3 我国金融保险集团的监管亟待改革 |
7.2.4 我国保险监管模式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1.4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
2.1 公司概况 |
2.2 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 |
2.3 现有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再造的必要性与其环境分析 |
3.1 组织结构再造的必要性 |
3.2 组织结构再造的外部环境分析 |
3.2.1 经济环境 |
3.2.2 社会环境 |
3.2.3 法律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2.5 保险业的产业环境 |
3.3 组织结构再造的内部环境分析 |
3.3.1 组织与员工队伍状况 |
3.3.2 企业文化状况 |
3.3.3 公司经营能力状况 |
3.3.4 核心竞争力状况 |
3.3.5 内部环境的综合评价 |
第4章 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再造的方案设计 |
4.1 组织结构再造的原则 |
4.2 组织结构再造的方向 |
4.3 组织结构再造的目标 |
4.3.1 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
4.3.2 适应内部发展及外部竞争环境 |
4.3.3 建立内部良好的沟通机制,使组织运作高效灵活 |
4.3.4 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 |
4.4 组织结构再造方案 |
4.4.1 组织结构再造的思路 |
4.4.2 组织结构再造的方案设计 |
第5章 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再造方案的分析与优选 |
5.1 再造方案的可实现性与适应性分析 |
5.1.1 再造方案的可实现性分析 |
5.1.2 再造方案的适应性分析 |
5.2 再造方案优选的方法选择与评价指标体系 |
5.2.1 再造方案优选的方法选择 |
5.2.2 再造方案优选的评价指标体系 |
5.3 再造方案优选评价的判断信息处理 |
5.4 再造方案优选结论 |
第6章 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再造方案实施的步骤与保障措施 |
6.1 实施步骤 |
6.2 保障措施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9)中国保险业信息化向知识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的意义 |
0.2 研究的范围 |
0.3 文献的综述 |
0.4 研究的方法 |
0.5 论文的结构 |
0.6 论文的难点 |
0.7 可能的创新 |
0.8 存在的不足 |
上篇 理论基础篇 |
1 保险信息化概述 |
1.1 信息化的概念 |
1.2 保险信息化的概念 |
1.2.1.保险信息化的定义 |
1.2.2.保险信息化的内涵 |
1.2.3.保险信息化的外延 |
1.2.4.保险监管部门信息化的定义和作用 |
1.3 保险信息化的动因 |
1.3.1.关于竞争的有关理论 |
1.3.2.保险信息化的内因 |
1.3.3.保险信息化的外因 |
1.4 本章小结 |
2 保险信息系统 |
2.1 信息系统概述 |
2.1.1.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
2.1.2.信息系统的种类 |
2.2 保险企业信息系统 |
2.2.1.保险核心业务处理系统 |
2.2.2.保险其他信息系统 |
2.3 保险监管信息系统 |
2.3.1.电子政务 |
2.3.2.保险监管信息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信息化成长过程与信息管理有关理论 |
3.1 信息化成长过程理论 |
3.1.1.诺兰阶段理论 |
3.1.2.中国企业网络时代的总体信息化成长过程 |
3.2 信息管理有关理论 |
3.2.1.信息系统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
3.2.2.信息系统战略概述 |
3.2.3.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 |
3.2.4.信息系统与组织协调 |
3.3 本章小结 |
中篇 现状对策篇 |
4 保险业信息化历程现状和对策 |
4.1 国际保险业信息化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 |
4.1.1.国际保险信息化的历程 |
4.1.2.国际保险信息化的现状 |
4.1.3.国际保险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
4.2 中国保险企业信息化历程和现状 |
4.2.1.中国保险企业信息化历程 |
4.2.2.中国保险企业信息化现状 |
4.3 中国保险监管信息化历程和现状 |
4.3.1.保监会自身信息化建设和保险监管信息化 |
4.3.2.保监会关于保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理论研究 |
4.4 中国保险业信息化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 |
4.4.1.我国保险业信息化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 |
4.4.2.我国保险业信息化建设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3.我国保险业信息化当前存在问题的对策 |
4.5 本章小结 |
5 加强保险信息化基础建设 |
5.1 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
5.1.1.中国保险企业应重视信息化战略规划 |
5.1.2.中国保险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应掌握好四个平衡 |
5.2 推广信息标准化应用 |
5.2.1.保险信息化标准体系 |
5.2.2.推进我国保险信息标准化建设和应用的建议 |
5.3 推进首席信息官制度 |
5.3.1.保险公司CIO的角色与职责 |
5.3.2.保险公司CIO的选拔与培养 |
5.4 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 |
5.4.1.保险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因素分析 |
5.4.2.关于保险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几点建议 |
5.5 重视信息化外包决策 |
5.5.1.我国保险企业IT外包概述 |
5.5.2.我国保险企业IT外包的现状 |
5.5.3.IT外包决策 |
5.5.4.我国保险公司IT外包策略选择 |
5.6 加速信息系统整合 |
5.6.1.我国保险公司信息系统整合的必要性 |
5.6.2.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平台整合应侧重集成性 |
5.6.3.我国保险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策略选择 |
5.7 构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
5.7.1.保险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
5.7.2.保险信息系统安全手段 |
5.7.3.构建保险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5.8 本章小结 |
下篇 知识发展篇 |
6 保险企业信息化高层次应用——启动保险信息化建设知识化进程 |
6.1 保险企业管理变革——知识化进程的起点 |
6.1.1.业务流程再造 |
6.1.2.组织结构变革 |
6.1.3.管理变革个案分析:以平安保险集团后援集中运营为例 |
6.2 保险商业智能(BI)——知识化进程的核心 |
6.2.1.商业智能概述 |
6.2.2.保险商业智能的应用 |
6.2.3.数据挖掘在保险费率厘定和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实证 |
6.2.4.我国保险商业智能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6.3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知识化进程的切入点之一 |
6.3.1.ERP系统概述 |
6.3.2.我国保险公司实施ERP系统的必要性 |
6.3.3.我国保险公司实施ERP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
6.4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知识化进程的切入点之二 |
6.4.1.CRM系统概述 |
6.4.2.我国保险公司实施CRM系统的必要性 |
6.4.3.我国保险公司应用CRM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
6.5 广义保险电子商务(EC)——知识化进程的终极目标 |
6.5.1.保险电子商务概述 |
6.5.2.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与竞争策略 |
6.5.3.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步骤 |
6.6 本章小结 |
7 保险监管信息化及其知识化建设 |
7.1 完善保险监管信息系统 |
7.1.1.保险监管信息系统案例:上海保监局保险监管信息系统 |
7.1.2.上海保监局的保险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分析 |
7.1.3.完善保险监管信息系统 |
7.2 加强监管信息平台知识化建设——以机动车辆保险信息平台为先导 |
7.2.1.机动车辆保险信息平台概述 |
7.2.2.构建机动车辆保险信息平台的现实意义 |
7.2.3.构建机动车辆保险信息平台的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效率与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2章 金融业跨国并购概说 |
2.1 金融业跨国并购概念辨析 |
2.1.1 企业并购 |
2.1.2 跨国并购 |
2.1.3 金融业跨国并购 |
2.2 金融业跨国并购的类型 |
2.2.1 横向、纵向与混合跨国并购 |
2.2.2 出资购买式、股票换取式及零成本跨国并购 |
2.2.3 追求短期收益与获取长期利益的跨国并购 |
2.2.4 友好型与敌意型跨国并购 |
2.3 金融业跨国并购的发展脉络 |
2.3.1 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简要回顾 |
2.3.2 金融业跨国并购的历史进程 |
2.4 金融业跨国并购的效应分析 |
2.4.1 跨国并购与全球金融行业集中度 |
2.4.2 跨国并购与全球金融业资源优化配置 |
2.4.3 跨国并购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 |
2.4.4 跨国并购与母国政府金融监管 |
2.4.5 跨国并购与金融业就业状况 |
第3章 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 |
3.1 金融业跨国并购内部动因分析 |
3.1.2 基于经济利益驱动的金融业跨国并购理论分析 |
3.1.3 基于市场份额扩张的金融业跨国并购理论分析 |
3.1.4 基于自我价值实现的金融业跨国并购理论分析 |
3.2 金融业跨国并购外部动因分析 |
3.2.1 国家推动金融业跨国并购说 |
3.2.2 金融自由化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开放 |
3.2.3 金融业竞争的加剧 |
3.2.4 金融大危机的促使 |
3.2.5 信息技术的发展 |
3.2.6 母国监管的放松 |
3.3 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
3.3.1 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的内在动因 |
3.3.2 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的外部动因 |
3.3.3 影响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相关因素分析 |
第4章 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 |
4.1 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的概念及分类 |
4.2 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研究综述 |
4.2.1 成本效率研究 |
4.2.2 收益效率研究 |
4.2.3 风险期望回报效率研究 |
4.2.4 X-效率研究 |
4.3 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研究方法综述 |
4.3.1 会计研究方法 |
4.3.2 非正常收益法 |
4.3.3 产出函数法 |
4.3.4 个案分析方法 |
4.3.5 非参数 DEA分析方法 |
4.4 影响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的因素分析 |
4.4.1 金融业跨国并购的成本与收益 |
4.4.2 市场的互补或替代程度 |
4.4.3 东道国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状况对效率的影响 |
4.4.4 并购方的并购经验 |
4.4.5 股票二级市场对并购的反应 |
4.4.6 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改善机理 |
4.5 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分析 |
4.5.1 金融企业跨国并购宏观效率的分析 |
4.5.2 金融企业跨国并购微观效率的分析 |
第5章 金融业跨国并购运营 |
5.1 金融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风险及其度量模型 |
5.1.1 对于国家风险的界定 |
5.1.2 国家风险定性度量模型 |
5.1.3 国家风险的定量度量模型 |
5.1.4 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对国家风险规避的宏微策略 |
5.2 金融业跨国并购操作风险及其规避 |
5.2.1 金融业跨国并购阶段风险分析 |
5.2.2 金融业跨国并购价格风险的度量模型 |
5.2.3 金融业跨国并购风险规避 |
5.3 金融企业跨国并购成本最小化策略 |
5.3.1 金融业跨国并购中的具体收购方式 |
5.3.2 对金融业并购方式的 EBIT-EPS分析 |
5.3.3 股票收购方式中换股比率的确定 |
5.4 金融业跨国并购可行性的价值分析 |
5.4.1 金融业跨国并购中并购增值的确定 |
5.4.2 目标金融企业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确定 |
5.4.3 并购金融企业支付成本的确定 |
5.5 金融企业反并购方式的研究 |
5.5.1 跨国并购中预防性的反并购措施 |
5.5.2 跨国并购中保守性的反并购措施 |
5.5.3 跨国并购中攻击性的反并购措施 |
5.5.4 跨国并购中极端性的反并购措施 |
5.5.5 跨国并购中求助性的反并购措施 |
第6章 金融业跨国并购整合 |
6.1 金融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
6.1.1 关于金融机构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
6.1.2 金融机构文化差异及并购的文化风险 |
6.1.3 跨文化的沟通以及整合 |
6.2 金融业跨国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 |
6.2.1 金融业跨国并购的心理、行为效应 |
6.2.2 金融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主要任务 |
6.2.3 整合的关键:缓解压力、建立信任及有效激励 |
6.3 金融企业跨国并购财务整合 |
6.3.1 金融企业跨国并购财务整合的必要性 |
6.3.2 金融企业跨国并购财务整合的理论基础 |
6.3.3 金融企业跨国并购财务整合的内容 |
6.3.4 金融企业跨国并购财务整合的原则和模式选择 |
6.4 基于整合基础上金融企业流程再造 |
6.4.1 在并购整合阶段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
6.4.2 金融企业流程再造目的 |
6.4.3 具体流程的分类及流程再造所要注意的问题 |
第7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业的跨国并购 |
7.1 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阻碍因素分析 |
7.1.1 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
7.1.2 阻碍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的因素分析 |
7.2 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的地域拓展战略 |
7.2.1 我国金融业需要跨国并购地域拓展战略 |
7.2.2 欧盟金融业跨国并购地域拓展战略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
7.2.3 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地域拓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
7.2.4 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地域拓展战略实施的支点 |
7.3 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的路径选择 |
7.3.1 我国金融业跨国经营存在的现实不足 |
7.3.2 金融业战略联盟:我国金融业跨国经营的过渡性选择 |
7.3.3 金融业战略联盟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专着和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论中资保险公司的组织模式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XX保险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研究[D]. 胡致婕.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2]财产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研究 ——基于A保险公司的案例分析[D]. 王丽维.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2)
- [3]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研究[D]. 陆晓龙. 南开大学, 2010(08)
- [4]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D]. 费友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5]我国保险控股集团混业经营风险管理研究[D]. 许墨. 重庆大学, 2009(12)
- [6]中资保险公司上市股权融资绩效与风险研究[D]. 杨志泉. 复旦大学, 2009(10)
- [7]保险集团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薄滂沱. 南开大学, 2008(12)
- [8]生命人寿吉林分公司组织结构再造研究[D]. 苏德红. 吉林大学, 2008(11)
- [9]中国保险业信息化向知识化发展研究[D]. 夏侯建兵. 厦门大学, 2008(08)
- [10]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效率与运营研究[D]. 许南. 湖南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