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概念

分析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概念

一、析波普的社会科学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于颖钧[1](2021)在《马克思生产正义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许春红[2](2020)在《哲学异质性视域下的《逻辑哲学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哲学异质性的视角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进行异质性研究,旨在通过这样的研究过程挖掘《逻辑哲学论》中的异质性要素和思想,对其进行高阶符号指谓的解读,力图在这个解读过程中理清《逻辑哲学论》的思想脉络、逻辑结构、可说与不可说的关系,为接近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本意提供一种文本意义的参考。这个解读的过程也是在为它的符号指谓划界的过程。在这个划界分析中,既能为更加清晰地了解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也在探寻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异质性精神何以可能,为哲学研究敞开更多的自由空间。从哲学异质性的视角来看,通过否定直观经验来进行哲学论证大有问题。直观经验固然有其自身的局限,但超直观范围的问题才是哲学真正在乎的领域。当人们以自然直观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时,并没有问题的产生,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问题的产生源于概念的使用。而异质性哲学认为,人的实践逃脱不了符号指谓,它必然是以符号指谓为中介的行为,符号指谓的真实与否对于实践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异质性哲学力图通过分析语言中的不恰当概括和逻辑推定来拯救实践,拯救实践的过程也是充分彰显哲学异质性精神的过程。尽管异质性哲学和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目的迥异,一者意在拯救实践,另一者意在拯救哲学,但由于它们都针对同样的问题,即语言符号是否能及怎样能适当地传达真实的意义,故二者在方法上可以共享。由此,我们便获得了从异质性哲学所提供的哲学异质性的视角对《逻辑哲学论》进行异质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文章的大致脉络是在展示西方形而上学同质性追求道路上的异质性遭遇基础上,给出异质性哲学中关于哲学异质性的主要概念和论证方式,从哲学异质性的视角,运用异质性的思维方法和评判原则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异质性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文章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是关于《逻辑哲学论》的异质性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和评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文献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基础。文章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关于哲学异质性内涵及其机理的分析。主要内容是对哲学异质性的概念进行界定,界定的方式是以西方哲学的同质性追求历程当中所面临的异质性遭遇的个例为基础,包括:希腊哲学本体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近代哲学的知识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在对哲学异质性遭遇的个案分析基础上,给出异质性哲学中关于哲学异质性机理的关键概念和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自然直观和符号指谓、指谓异质性的基础和内容、述谓异质性的基础和内容。此部分为作为文章主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文章的第三部分对《逻辑哲学论》异质性的直接思想来源进行了阐述,认为弗雷格和罗素思想中的异质性因素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异质性的直接思想来源,并对弗雷格和罗素哲学思想当中的异质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文章的第四部分是重点部分,对《逻辑哲学论》异质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包括:关于划界问题的异质性分析、关于世界的异质性分析、关于命题的异质性分析、关于沉默之域的异质性显现。文章的第五部分着重讨论了《逻辑哲学论》异质性的启示,主要是从《逻辑哲学论》所蕴含的异质性精神对于维特根斯坦哲学发展的影响来讨论的。从这样的讨论中,既能够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变化,又能够深刻体会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变化中的不变的精髓,主要的内容包括:说明性与描述性相统一的言说之路、真善美相统一的信仰之路、问题与解答相统一的实践之路。文章的结论:从哲学异质性的视角看,逻辑推定的思想效益因直观认定的无法比拟而呈现不断扩大之势,从而不断侵蚀直观认定的地盘,西方哲学的发展就是其真实的写照。然而,哲学发展的本身不断地证明不管逻辑推定对直观认定的侵蚀达到何种地步,都不可能完全代替直观认定,包揽所有意义单元的结合事宜。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虽然有逻辑侵蚀直观之势,但其哲学所蕴含的异质性精神不可避免的开启了哲学研究的自由空间。如何能够把言说之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和实践的整体设计和谋划中,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思考,而且在这样的努力中异质性精神必然不可或缺。

倪山川[3](2019)在《当代科研游戏的证伪问题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民科学(citizen science)是近些年来兴起的科学研究模式,即大量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业余科学爱好者,在科学工作者的组织下参与科研的研究模式。游戏化的科研形式作为公民科学项目形式中的一种,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不仅对科学传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也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途径。与传统的研究形式相比,科研游戏具有广泛参与度、激发灵感和活力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能够帮助和解决Science2.0时代遇到的新问题。因此对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完善和发展这种新的研究形式以及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由于科研游戏是为了具体的科学研究而设计的,科研游戏得到的研究数据属于研究机密,具体的数据往往处于未公开的状态。笔者为了获得科研游戏研究中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也为了帮助中科大认知心理学实验室搜集大数据的样本,独立制作了一款名为《脑认知科学实验游戏》的小型科研游戏。该游戏能够让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供实验室所需的脑科学实验数据。在用游戏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这一过程的可靠性与合理性的问题至关重要,它影响着整个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了分析和解决科研游戏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问题,本文结合科技哲学相关知识,以波普尔证伪主义的视角,逐层分析科研游戏中的科学划界问题。首先,论文研究和总结了科研游戏的运作模式与优势,说明了在该新兴领域研究的意义。然后整理了科技哲学部分流派对科学划界问题的解决途径,说明了选择证伪主义理论的原因,为运用证伪主义理论做铺垫。最后本文以波普尔证伪主义中逼真度等哲学理论为依据,以相关数学方法为工具,以科研游戏数据和实验数据为基础,对科研游戏领域的科学划界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总结了一个可以用于规范科研游戏的科学性标准,即一个标准的科研游戏需要满足必须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高逼真度、高证伪度和尽可能减少虚假成分的四条要求。

薛良喜[4](2018)在《布莱恩·巴利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正义的论证历来是西方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主题。特别是继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发表《正义论》以降,社会正义再次成为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的中心话题与理论热点之一。其中当代英国着名政治哲学家布莱恩·巴利的社会正义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作为公道的正义》是其阐述社会正义论思想的核心论着。巴利的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背后主要依托于相互冲突的自身之善的观念,提议通过理性协议基础之上的共识原则为彼此矛盾的化解提供公平的解决之道。面对善的不同构想,作为公道的正义要求在彼此冲突的社会诸善之间找到若干普遍公平的裁断途径,以此保证理性协议条款基础之上承诺的实现,使处于同一情形下的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发展及对自主之善的最大化追求。这一理论拒绝承认某一社会单一权威性的善的存在,也否认将行为主体的利益与所关切之物置于首位,强调以理性、中立、公平的方式提议解决不同甚或相互冲突的道德体系的存在,并为人们不偏不倚地行事设定正义规则,创建正义的环境。从根本上说,巴利的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为人们善的观念要求下的自主生活选择留足空间,展现了自由主义对待善的不同观念的基本构想。巴利的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既与人类以往的正义论有着密切的关联,又是他立足当代社会现实,思考美好道德生活,在更高抽象水平上理解社会正义的基本道德诉求与美好愿望。作为公道的正义沿袭了自由主义、契约主义、理性主义、建构主义与利他主义等思想传统,尤其是对罗尔斯“承诺的约束”与斯坎伦“合理拒绝”原则的有效承继与批判发展,更彰显了这一理论建构的内在特质和价值诉求。因而,建立在理性协议条款基础之上的作为公道的正义,从公平的动机出发,为自由且平等的人们之间共识原则的达成提供可行路径,并以公平的决策程序保证所选结果的公道性,且公正无偏的制度设置确保其稳定性与正当性。在此,作为公道的正义唯一可以普遍接受的共识条款乃是,以同样对等的方式对待所有人。巴利在详尽阐述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之时,对比并否认了另外两种形式的正义理论,即作为互利性的正义理论与作为相互性的正义理论。巴利认为,这两种理论都是有缺陷的正义理论,其内在的不连贯性导致了它的不稳定性。规则的遵守成为了强者获利的主要手段,最终会陷入“囚徒困境”式的结构;偏私的动机使公平成为谎言,一旦违反规则有利可图,则维持现状的道德约束也就失去效力。作为一种完善而更具吸引力的正义理论,作为公道的正义则具备了保险游戏的结构,它在某种程度上真正把握了平等,按公道行事成为实现社会正义的必要步骤,原因在于公道要求对所有相关者都一视同仁,人们所做之事正是人们所理性希求之事。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实践应用法等,详尽而严密地阐述了巴利的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实质,在深度探讨其在社会公共实务方面作用的基础上,揭示这一理论对转型中国社会正义建设与实践的现代意蕴和当代价值。本文由绪论、六章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巴利的生平、相关着述及对本文研究内容的整体性说明。立足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新发展,在把握其政治观念和价值诉求的基础上,确立了选题的缘由与价值、研究目的与意义;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通过相关研究方法层层递进,对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挖掘其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并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予以说明。第一章主要论述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渊源。多元化或多元主义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对善的美好生活的理解也由以往统一的认识和价值诉求向多元解释和多元化发展。现实社会中,人们对自由与平等的实质追求成为实现自身价值与推动社会多元发展的动力因素。善的观念的多样性与异质性的共存已是现代社会不争的事实。然而,也正因善的观念的多元化使得理性的统合无能,社会分歧与矛盾持续蕴含在各种政治事务与日常生活之中,并对社会良好秩序构成挑战。作为公道的正义正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在表达自身优势与特色之时,也展示了其理论渊源,即对自由主义历史传统与近代契约主义理论的合理继承,在此基础上,以理性契约的方式建构了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第二章主要对作为公道的正义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本章在否认作为互利性的正义理论与作为相互性的正义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较之前两者,这一理论从公平的动机出发坚守了协议各方的平等权益,排除了基于优势地位或错误信念而达成的协议。善的观念的平等对待、诉诸公平而非善、选择的自主性与诉求结果的多元性构成作为公道的正义的主要特征。在作为公道的正义中,任何特权主张或偏私行为都与其正义的原则不相容,这样,公道的角色犹如法官的角色一样。根据共通感道德的要求,公平根植于公道之中,但公道并不发挥核心作用,而是向所有善的观念开放,公道在此承担了道德负担的责任,即对规则的遵守。由于它对所有事物都一视同仁,人类中心论、动物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被巴利视为是三种宽泛的以公道为本位的理论范畴。在现实社会中,这三种宽泛的公道的善的观念都能产生多种观念甚或彼此矛盾,而公道正是要正确地对待他们之间的共存关系。由此,作为合理事态,作为后果论的公道将尊重所有分歧并在公道规则的要求下维护所有人的正当利益诉求。第三章详尽论述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这一理论的建构得益于罗尔斯第二阶段“承诺的约束”的合作基础与斯坎伦式的理性建构。就整个建构而言,巴利认为斯坎伦式的理性建构最能展示作为公道的正义的基本要求。由此,作为公道的正义要求所有人的观点都必须予以考虑才能得以实现,正义的原则是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为认可它的人所普遍接受的原则,否则,基于理性能够被合理拒绝。诉诸公平、遵循程序正义是作为公道的正义的实现途径,其中公道性正义的规则维护了人们公道行事理由的正当性;在具体政治实务中,它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立宪途径,许多情况下,它可以限制公道的内容,但对公道结果的选择不得不交由公平的决策程序做出。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巴利区分了一序公道与二序公道,他认为一序公道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应该成为正义的动机,且一序公道要在二序公道的范围内建立。第四章主要分析并证明作为公道的正义的中立性。这一章的架构首先从麦金太尔指责作为公道的正义的中立性实际上是一种“偏私”的论断、蕴含了自由个人主义的特殊假定入手。主要通过对自由个人主义三种类型的分析,驳斥了麦金太尔“偏私”论断的责难,证明了自由个人主义的中立性的事实存在,但并不是麦金太尔所臆断的那种特殊自由个人主义的善的观念。其次,系统分析了有关善的自由主义观念,即自主之善与欲求——满足的善的观念。认为在自由主义那里,自主之善并不蕴含中立性,二者实际相互矛盾;欲求——满足的确产生了中立性,但它是作为一种偏好——功利主义的善的观念存在,与作为公道的正义的内在中立性有着本质的不同。最后,通过对比欲求——满足式的功利主义中立类型与作为公道的正义的中立类型,揭示了作为公道的正义的中立性的实质,即诉诸公平而不是善,最终通过平等无偏的制度设计证明了作为公道的正义的中立性的正当。第五章主要论述对作为公道的正义的误解与巴利的回应。自巴利提出作为公道的正义以来,在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领域就呈现公道的辩护者与反公道论者持续论争的两种情势。其中威廉姆斯和科尔伯格及一些女性主义是反公道论者的主要代表。威廉姆斯对公道体系的误解与批评集中于将康德哲学和功利主义等同于蕴含普遍一序公道的变体形式。巴利认为,威廉姆斯所代表的反公道论阵营并未达到其目的,实际上康德主义和功利主义都没有蕴含普适的一序公道,两者是在二序公道层次上阐述其意义的,反公道论者的主张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康德主义或边沁与密尔式的功利主义。同样,科尔伯格也犯了威廉姆斯式的错误,并被女性主义所接纳,以一种“女性关爱伦理”对公道展开批评。巴利在回应科尔伯格的误解之后指出,作为公道的正义与女性关爱伦理之间并不矛盾,所谓的冲突即是一个伪造的冲突,且它们之间应是一种相互认可的互补关系。第六章主要对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予以全面评价。全面评价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是整体认识与把握其思想实质的灵魂所在。首先,对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理论价值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两种正义理论的划分、公正无偏的制度设置与自由平等价值的真实呈现三个方面。认为作为公道的正义追求的是一种实质正义而非形式正义,公平的决策程序保证决策结果的公道性,在程序与制度设置上这一理论为每个人公道地行事及追求自身之善的合理诉求提供保证,维护了自由主义自由和平等的根本价值观。其次,分析了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理论局限,同样包括三个方面,即公道的正常与动机的脆弱性、普遍主义的过度倚重与合理性的内在缺失。认为作为公道的正义在追求实质公道的证成过程中,尽管借助程序正义这一形式公道来实现,但巴利却忽视对形式公道的可证成性,将这一勾联交给人们公道行事的意愿。事实上,人们很难做到,因为是否怀有公道的意愿是很难把握的;缺乏对社会正义特殊性的理解与关注,以及对合理性的明确解释等,又使得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过于乐观,具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结语作为公道的正义与当代中国。主要从完善宪法,建设法治政府保障公民权利;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正义保证社会正义的真正呈现;推动公民社会建设,营造社会正义实现的公共空间三方面,简要阐述作为公道的正义对当代转型中国社会正义建设与实践的启示意义。

张睿元[5](2018)在《自由主义剃刀和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的困境》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围绕波普尔政治哲学的两个要点——自由主义剃刀和渐进社会工程理论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对相关概念内涵的挖掘,概念之间关系的梳理,力求揭示其理论的困境。正文大体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和意图讨论的问题;第二部分介绍相关的文献着述和研究状况;第三部分从波普尔的思想立场出发,通过分析他对历史决定论和整体主义的批判,揭示他创建渐进社会工程及相关理论的动机和诉求;第四部分重点分析波普尔的“自由主义剃刀”原则及其衍生概念,如“最小国家”、“最小痛苦”原则,具体辨析这些概念各自蕴含的意义,进行评述;第四部分评述波普尔的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第五部分是对波普尔政治思想的评价:一方面指出波普尔政治思想的内在矛盾,揭示“自由主义剃刀”原则和“渐进社会工程”理论之间的双重关系:二者不仅是理论表面的顺承关系,还有具体实践中的悖谬关系。“自由主义剃刀”原则从根本上严格制约着“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的实现。如果以前者作为基础,后者将寸步难行,变成另外一种乌托邦——而这正是波普尔政治哲学最大的批判靶标。另一方面,波普尔强调“渐进社会工程”这一政治理想本身的合理因素和崇高价值,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教益。

曹方方[6](2018)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科学自19世纪起从自然科学中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从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发展规律的重要使命。而高校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社会科学教师自然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因此,本研究创新性的初次探究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问题,以概念界定、实证调研、比较研究、体系构建等四方面作为研究内容,并综合运用深度访谈、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关键绩效指标和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解决当前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与人文科学相混淆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效能,同时有助于激发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潜能,推动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本研究界定了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概念,并在针对社会科学的特殊属性,即研究目的具有社会属性、研究对象具有复杂属性、研究方法具有实践属性、研究结果具有时代属性的基础上,为建立完善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历史分析法,梳理了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历史沿革之后,并通过实证调研,发现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评价主体方面学术权力缺失且行政权力越位;评价客体方面注重科研产出评价却忽视对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投入的评价;评价目的与实际效果存在差异;评价标准和方法方面“定量”评价盛行与社会科学研究特殊属性不符;评价制度方面监督,申诉和问责机制缺失导致评价结果公正性难以保证。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些现存问题并采用比较研究法对英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和借鉴。本研究的学术贡献还表现在基于绩效管理理论、帕累托效率理论、过程激励理论等与本研究最切近的理论,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制度六要素入手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其中,评价主体包括学术共同体、学术书刊机构、社会受众、各级政府和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各评价主体权力分配明确;评价客体包括科研成果、影响力、科研赋能;评价目的遵循维护“学术自由”、追求“质量卓越”、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基本原则,以为高校进行资源分配所需要的信息服务为直接目的,以激发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潜能,鼓励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为间接目的;评价标准坚持以质量为导向进行评价指标设计并分配权重;评价方法采用“专家评审”为主导,“数据计量”为辅助的方法;评价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回避制度、评价程序制度、评价周期制度、社会公众参与制度、监督、申诉和追责制度以及第三方独立评价制度。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应针对社会科学特殊属性建立体现其特征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二是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三是研究表明英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诸多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四是研究说明应基于绩效评价六要素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五是研究显示论文质量及科研成果被应用情况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最高。

李单单[7](2017)在《封闭社会的祛魅:波普尔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文中研究指明波普尔的政治哲学是在思考极权主义起源的背景下构建起来的。不同于许多学者的观点,波普尔认为,极权主义建基于具有久远渊源的历史决定论——存在决定人类命运的客观规律,社会科学的任务即是发现命定法则并据此预言历史进程——之上。在波普尔看来,历史决定论夸大了个体理性的限度和效用,其于政治层面表现为对处于历史进程某一定点的“完美社会”(波普尔谓之为“封闭社会”)的极度渴求,但目标与手段的极端性会致使人类饱尝惨痛教训。对于人类命运的关切促使波普尔以“开放社会哲学”作为理论基石对“封闭社会哲学”展开批驳,其认为柏拉图是将后者推向高潮的第一人,故波普尔对柏拉图思想中的极权主义倾向进行了集中剖析。论文将从抽象的哲学基础、一般性政治原则和具体的政治纲领三个层面来阐述波普尔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在抽象的哲学基础层面,柏拉图的“理念论”将世界、认识等划分为对立双方,由理念组成的本体世界才是真实、永恒和至善的。波普尔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其作用是证明本体世界的优越性并为理性城邦的构建奠定基础。柏拉图强调知识是关于理念及其本体世界的洞见,其是通向理想城邦的钥匙且可凭理性获得。波普尔主张理性是有限的且人是易错的,而所谓的“终极真理”不过是人类夸大认识能力的结果,所以柏拉图的全能主义知识论只会导致对权力的屈从。柏拉图以最高层级的“善”来评定社会的优劣,认为历史的运行轨迹是对理念的偏离,故最贴近城邦理念的共同体应追溯至古老、神秘与静止的部落社会。在波普尔看来,回缩式的历史决定论表明柏拉图思想是保守和倒退的。在一般性的政治原则方面,波普尔认为柏拉图持守的是极权主义正义观,即后者推崇自然特权、集体主义和国家本位原则。在秉持人文主义正义观的前提下,波普尔批判柏拉图的正义观不仅剥夺了人生而具有的平等权利,而且消解了个体自由并阻抑了个性的发展空间。柏拉图强调统治者的能力关乎城邦的命运走向,故政治学的基本问题“谁应当统治”。在波普尔看来,政治学首要考虑的问题应是“如何实现以制度控制恶治”,而柏拉图的界定不仅在逻辑层面难以成立,其在实践层面还易于导致权力凌驾于理性之上的专断统治。柏拉图以政体的退化轨迹证明历史决定论的回缩性,并发现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纠纷是招致历史衰败的力量,故理想城邦的实现计划应旨在维持统治阶级的内部团结。波普尔认为,柏拉图的社会流变说旨在论证部落社会的合理性并借此导引出全盘且极具颠覆性的规划方案。在具体的政治纲领方面,柏拉图主张理想城邦的构建需要从阶级制度、统治制度、所有制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着手展开,故其制定了全面的构建方案。考虑到理性有限和社会复杂的现实,波普尔认为,柏拉图诉诸的是“乌托邦工程”,即颠覆既存的社会基础并以整体的视角来设计具体制度,而这不仅无助于目标的达成,其还会导致暴虐的极权主义。在系统分析波普尔对柏拉图思想批判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有必要就波普尔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进行简要评析,通过审视波普尔批判的合理成分与悖谬之处来深化理论认识。一方面,波普尔的批判切中了柏拉图思想存在的特定矛盾,具体包括柏拉图思想的神秘主义因子、权力的潜在破坏性、理想城邦对个体的销蚀与“以哲学视角规划政治”所产生的不适状况等。另一方面,波普尔的批判论点亦存在缺陷,具体包括对历史规律的片面否定、对个人主义的过度强调、两种社会工程划界标准的相对性、对政治的过分倚重而可能导致的失范后果等。

黄冠豪[8](2016)在《试析信息耗散下的转基因争议》文中提出转基因技术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重要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及食品被生物科学界寄予美好的预期,希望能够借以为人类造福。然而社会上人们对转基因技术、作物、食品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尤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忧,因此转基因技术受到高度的关注,进而产生支持转基因(挺转)和反对转基因(反转)的对立观点,导致转基因争议。其实,转基因争议与信息耗散有一定的关联。在信息论中,传播的干扰因素是噪声;在耗散结构理论中,耗散作用是系统有序、发展因素之一。本文尝试借用并结合噪声、耗散概念,以另一种角度提出一种科学信息的传播模式,尝试解释转基因问题作为科学信息为何产生社会争议的可能原因,也借此减弱人们心中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本文将由引言、正文三章、结论组成。引言主要介绍转基因技术、食品概念,列举部分转基因事件,提出什么是转基因争议,以噪声和信息耗散概念引申,由此提出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一章概括和分析转基因争议的某几个主要特点;第二章试用不同案例,结合信息耗散模型,分析转基因社会传播争议各个过程步骤中存在噪声干扰和信息耗散。第三章提炼信息耗散对转基因问题传播的影响模式,探究信息耗散对转基因问题可能的某些影响,并由此提出一些可能的调解方式使争议得以缓解。

陈宇[9](2016)在《波普历史哲学评析》文中认为在历史哲学领域,波普区分了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非决定论两种认识论,而在证伪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西方自由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使波普坚持了历史发展的非决定论思想。这种历史非决定论观点反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进程的可预测性,也即反对历史决定论思想。并且,波普将马克思主义认定为是历史决定论的代表之一。他将证伪主义的认识与方法应用到社会历史科学领域,以历史发展的不可重复性和历史趋势命题在逻辑上的非全称命题性质为主要论据,来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科学知识增长的不可预测性和“俄狄浦斯效应”对预测客观性的影响为主要论据,来否认历史进程的可预测性,从而达到对历史决定论和唯物史观的批判目的。然而,波普并没有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内涵,并且是以一种绝对精确的自然科学规律和预测标准来要求社会历史领域的规律和预测,这就使他忽略了历史发展规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存在无条件的普适规律,这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样也无法达到的,我们也不能以历史发展现象的不可重复性和偶然性来否认历史发展中存在的本质规律。同时要意识到规律是多样的,因此历史规律与历史趋势是辩证存在的。同样地,针对历史进程的预测问题,波普忽视了历史预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存在。而波普之所以极力反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在于他认为这种历史决定论思想与社会政治工程的结合会导致权威主义,甚至极权主义,因为认为这种结合是基于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基础上,显然这与其自由主义思想相悖。他将这种带有历史发展决定论思想的社会政治工程称之为“乌托邦工程”。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不可避免地成为波普批判“乌托邦工程”的首要代表。波普不仅反对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国家观等思想,也反对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分析,而宣扬一种“渐进社会工程”和开放社会。但是,仔细剖析波普的政治哲学观点,我们便会发现他的思想本质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的翻版。无论是波普的历史哲学思想还是其社会政治观点,都是建立在其证伪主义或者说批判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之上,因此对波普历史哲学的评析离不开对其方法论前提的批判。波普坚持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一致性,主张用自然科学方法解决社会历史问题,而忽视了两种科学间的区别,这种论证界限的随意性导致了其社会政治观点内部的矛盾。同时,其认识论上的偏颇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贫困也进一步加剧了他社会历史哲学内部问题的严重性。

李锦营[10](2016)在《重建历史情境—“情境逻辑”理论与美术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术史作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在19世纪的德语国家建立起来的,所以就有了“美术史的母语是德语”的说法。作为美术史的思想武器,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与其建立的历史哲学体系为美术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黑格尔对于艺术的敏感与洞见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成就与影响力也鲜有人可与之匹敌。然而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于美术史的观点影响了其后整整几代的美术史家,期间的美术史研究被“时代精神”所概括,被“历史决定论”的方法所指导。20世纪中叶,以波普尔为代表的哲学家对黑格尔及其历史哲学提出了质疑,提出了“情境逻辑”理论作为黑格尔体系的替代理论。而后波普尔的好友与推崇者贡布里希引入到美术史的研究中。本文正是针对“情境逻辑”理论展开论述,以“情境逻辑”产生的背景与前提、发生于发展为路线,进而阐述“情境逻辑”的理论意义与对美术史研究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黑格尔的美术史体系与受其影响下的美术史家及其理论,这也是“情境逻辑”提出的前提与背景。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精神”是核心概念,反映在美术史中便是“时代精神”对于艺术的推动。李格尔、丹纳甚至潘诺夫斯基等美术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其历史哲学的影响。第二章对波普尔的“情境逻辑”理论进行了梳理。“情境逻辑”对于黑格尔的“历史决定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其是由经济学的方法“零方法”发展而来,与科林伍德的“心灵重演”有相似的目的,但在方法上却排除了心理学的因素,强调客观性。第三章主要论述“情境逻辑”理论在西方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贡布里希并将“情境逻辑”引入到美术史研究中,运用历史情境来解释图像学中的方案,用“名利场”来阐释竞争、时尚和艺术赞助在艺术史中的影响。其后,巴克森德尔与哈斯克尔用各自的方式在艺术史研究中诠释了“情境逻辑”的方法。第四章重点论述了“情境逻辑”理论的意义与影响。“情境逻辑”对于历史情境的重建与关注,不但撼动了黑格尔体系在美术史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其标志着艺术史的研究向社会学的转向。

二、析波普的社会科学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析波普的社会科学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2)哲学异质性视域下的《逻辑哲学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逻辑哲学论》的研究概况
        1.2.2 国内关于《逻辑哲学论》的研究概况
    1.3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3.1 论文的研究特色
        1.3.2 论文的理论创新
第2章 何谓哲学异质性
    2.1 异质性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2.1.1 希腊哲学的本体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
        2.1.2 近代哲学的知识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
        2.1.3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
    2.2 哲学异质性的内涵
        2.2.1 自然直观和符号指谓
        2.2.2 指谓异质性
        2.2.3 述谓异质性
    2.3 哲学异质性的表现形式
        2.3.1 作为哲学要素的哲学异质性
        2.3.2 作为思维方式的哲学异质性
        2.3.3 作为研究主题的哲学异质性
第3章 《逻辑哲学论》的异质性思想来源
    3.1 《逻辑哲学论》的理论结构和核心内容
        3.1.1 《逻辑哲学论》的理论结构
        3.1.2 《逻辑哲学论》的核心内容
    3.2 弗雷格与罗素哲学思想中的异质性要素
        3.2.1 弗雷格概念文字的异质性奠基
        3.2.2 罗素逻辑原子主义的异质性发展
第4章 《逻辑哲学论》的异质性分析
    4.1 关于划界问题的异质性分析
        4.1.1 可说与不可说的划界异质性
        4.1.2 言说的显示与显示的言说——与康德哲学进行比较
    4.2 关于世界的异质性分析
        4.2.1 逻辑成为世界主词的范畴谓词
        4.2.2 世界是所有如此的情况——语言符号对自然直观的异质性自觉
        4.2.3 世界是事实而非物的总和——语言符号开启世界的异质性空间
    4.3 关于命题的异质性分析
        4.3.1 关于命题结构的异质性分析
        4.3.2 关于命题意义的异质性分析
        4.3.3 关于命题类型的异质性分析
    4.4 关于沉默之域的异质性显现
        4.4.1 沉默之域的异质性存在方式——背景
        4.4.2 沉默之域的异质性主体——界限
        4.4.3 沉默之域的异质性指向——生活(实践)
第5章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异质性启示
    5.1 说明性与描述性相统一的言说之路
        5.1.1 《逻辑哲学论》中的说明澄清描述
        5.1.2 《哲学研究》中的描述显现说明
    5.2 真善美相统一的信仰之路
        5.2.1 语言批判对“真”的诠释
        5.2.2 沉默之域对“善”的践行
        5.2.3 完满人生对“美”的实现
    5.3 问题与解答相统一的实践之路
        5.3.1 通过描述世界来解答人生问题——问题的消失
        5.3.2 通过生活的显示来解答人生问题——改变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当代科研游戏的证伪问题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意义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意义
        1.3.3 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公民科学
        1.4.2 科研游戏
        1.4.3 证伪主义
        1.4.4 逼真性
        1.4.5 游戏与游戏化
第2章 公民科学游戏化研究
    2.1 国内外公民科学游戏化项目概况
        2.1.1 《Foldit》
        2.1.2 《eye wire》
        2.1.3 《脑认知科学实验游戏》
    2.2 科研游戏的优势
    2.3 科研游戏化的发展
    2.4 科研游戏的分类
    2.5 科学游戏中的证伪问题
第3章 证伪主义视角下的科学划界问题
    3.1 什么是科学划界
        3.1.1 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3.1.2 实用主义的科学观
        3.1.3 证伪主义的科学观
    3.2 证伪主义与科研游戏的契合
    3.3 证伪主义的局限性与改良思路
第4章 科研游戏的科学性证伪研究
    4.1 可计算的逼真度
    4.2 科研游戏中的虚假成分
    4.3 科研游戏中的可证伪度
第5章 科研游戏的社会性证伪研究
    5.1 效益性证伪
    5.2 优先性证伪
    5.3 伦理性证伪
    5.4 证伪主义视角下的科研游戏的标准制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布莱恩·巴利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巴利生平及相关着述简介
    二、选题缘由及价值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相关概念的厘定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
    六、研究方法与创新点、难点
第一章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渊源
    1.1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现实背景
        1.1.1 现代社会善的观念的多元化存在
        1.1.2 多元主义对社会良好秩序构成挑战
    1.2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理论渊源
        1.2.1 自由主义历史传统的合理承继
        1.2.2 近代社会契约理论的发展延续
第二章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基本理论阐述
    2.1 对两种正义理论的否认
        2.1.1 作为互利性的正义
        2.1.2 作为相互性的正义
        2.1.3 为什么二者是非正义的
    2.2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概念与特征
        2.2.1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概念
        2.2.2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动机
        2.2.3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特征
    2.3 公道的基本理念
        2.3.1 公道的角色与共通感道德
        2.3.2 公道的善的观念
        2.3.3 作为后果论的公道
第三章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
    3.1 理性协议条款: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理论建构
        3.1.1 承诺的约束:罗尔斯式的合作基础
        3.1.2 合理拒绝:斯坎伦式的理性建构
    3.2 诉诸公平:作为公道的正义的实现路径
        3.2.1 公道性的正义规则: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维护方式
        3.2.2 公平的决策程序:作为公道的正义的实现保障
    3.3 二序公道: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理论实质
        3.3.1 程序正义:罗尔斯式的例证
        3.3.2 个人判断力:斯坎伦式的证明
第四章 作为公道的正义中立性的证明
    4.1 偏私论断的澄清与中立性的事实存在
        4.1.1 麦金太尔偏私论断的责难与澄清
        4.1.2 自由个人主义与中立性的事实存在
    4.2 自由主义善之观念的考察
        4.2.1 自主之善:中立性的背离
        4.2.2 欲求—满足:一种功利主义的中立形式
    4.3 证明作为公道的正义中立性的正当
        4.3.1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中立类型
        4.3.2 作为公道的正义中立性的证成
第五章 对作为公道的正义的误解与巴利的回应
    5.1 威廉姆斯对公道的误解与巴利的回应
        5.1.1 威廉姆斯基于一序公道层次的误解
        5.1.2 巴利的回应
    5.2 科尔伯格和女性主义对公道的误解与巴利的回应
        5.2.1 科尔伯格和女性主义对公道的误解
        5.2.2 巴利的回应
第六章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理论价值与局限
    6.1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理论价值
        6.1.1 两种正义理论的划分
        6.1.2 公正无偏的制度设置
        6.1.3 自由平等价值的真实呈现
    6.2 作为公道的正义的理论局限
        6.2.1 公道的证成与动机的脆弱性
        6.2.2 普遍主义的过度倚重
        6.2.3 合理性的内在缺失
结语 作为公道的正义与当代中国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自由主义剃刀和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的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波普尔政治思想溯源
    第一节:时代背景
    第二节:反对整体主义
    第三节:反对历史决定论
第三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评析
    第一节:自由主义剃刀
    第二节:渐进社会工程
第四章 波普尔政治思想评价
    第一节:局限与谬误
    第二节:合理要素和积极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合评价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6.1 初次探究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这一管理问题
        1.6.2 通过实证调研揭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现状
        1.6.3 比较研究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并总结其先进经验
        1.6.4 基于实证调研及切近的理论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1.6.5 运用关键绩效指标和层次分析法设计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并分配其权重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绩效与绩效评价
        2.1.2 科研绩效评价
        2.1.3 社会科学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
        2.1.4 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2.2 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1 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2 帕累托效率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3 过程激励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4 关键绩效指标(KPI)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5 层次分析(AHP)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3章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历史沿革
    3.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奠基阶段(1949-1965年)
        3.1.1 社会科学倍受冷落与高等教育“以俄为师”
        3.1.2 科研活动遭受忽视且“定性”评价为主导
    3.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停滞阶段(1966-1976年)
    3.3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恢复阶段(1977-1997年)
        3.3.1 高等教育快速恢复促使高校科研管理全面启动
        3.3.2 相关法律相继涌现致使“定量”评价登上历史舞台
        3.3.3 社会科学逐渐繁荣推动评价体系初步构建
    3.4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3.4.1 岗位津贴制度推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步入正轨
        3.4.2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受到重视且第三方评价机构得以发展
        3.4.3 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活动全面展开
        3.4.4 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实践经验逐渐丰富
第4章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实证调研与分析
    4.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实证调研
        4.1.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访谈提纲设计及结果
        4.1.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奖励办法个案选取与实施及结果
    4.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成绩与问题及成因分析
        4.2.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已取得的成绩
        4.2.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5章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比较及借鉴
    5.1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发展背景与基本特征
        5.1.1 英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发展背景与基本特征
        5.1.2 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发展背景与基本特征
    5.2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5.2.1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共性分析
        5.2.2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差异性分析
    5.3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经验借鉴
        5.3.1 “同行专家”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中居于核心地位
        5.3.2 “社会影响”是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客体重要组成
        5.3.3 “目的明确”是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
        5.3.4 “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标准是构建良好学术环境的关键
        5.3.5 完善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是评价结果公正性的重要保证
第6章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6.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及其权力分配
        6.1.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
        6.1.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的权力分配
    6.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客体的确定
        6.2.1 “科研成果”是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水平的最直接体现
        6.2.2 “影响力”是判断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价值的重要维度
        6.2.3 “科研赋能”是评价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行为的关键
    6.3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目的定位
        6.3.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遵循的基本原则
        6.3.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目的界定
    6.4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
        6.4.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6.4.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6.5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6.5.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6.5.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
    6.6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6.6.1 完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的“回避”制度
        6.6.2 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程序制度
        6.6.3 建立灵活合理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周期制度
        6.6.4 建立广泛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社会公众参与制度
        6.6.5 完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监督、申诉和追责制度
        6.6.6 建立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第三方独立评价制度
第7章 结论
    7.1 应针对社会科学特殊属性建立体现其特征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7.2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7.3 研究表明英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诸多经验供我国借鉴
    7.4 研究说明应基于绩效评价六要素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7.5 研究显示论文质量及科研成果被应用情况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最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7)封闭社会的祛魅:波普尔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设想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波普尔批判的理论基石——开放社会哲学
    第一节 开放社会的哲学基础——批判理性主义
        一、易错主义与试错法
        二、动态知识增长理论
        三、反历史决定论
    第二节 开放社会的政治原则——基于人道和理性的民主
        一、“人文主义”的正义原则
        二、民主控制说
        三、保护主义国家观
    第三节 开放社会的政治纲领——零星工程
        一、消除痛苦的目标
        二、温和改良的方式
    第四节 开放社会的对立面——封闭社会
        一、维系权威的绝对特性
        二、构建路径的极权本质
第二章 封闭社会哲学基础的困境——波普尔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第一节“理念论”中的本质主义
        一、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二、方法论本质主义
    第二节 全能主义知识论
        一、神赐真理说
        二、知识的僭妄
    第三节 回缩式历史决定论
        一、历史衰败规律
        二、折衷的历史决定论
第三章 封闭社会政治原则的困境——波普尔对柏拉图“正义论”的批判
    第一节“极权主义”的正义原则
        一、自然特权原则
        二、集体主义原则
        三、国家本位原则
    第二节 统治权悖论
        一、智慧统御的吊诡
        二、独享真知的自负
    第三节 保守的革命与均衡理论
        一、政体退化的社会动力学
        二、抵御变化的社会静力学
第四章 封闭社会政治纲领的困境——波普尔对柏拉图“乌托邦工程”的批判
    第一节 等级制度的种族偏见
        一、差别化的等级态度
        二、奴隶人权的缺位
    第二节 哲学王的独裁统治困境
        一、统治术的伪善
        二、理性与权力的杂糅
    第三节 共同所有制与集体偏私
        一、血亲关系政治化
        二、财产界限的销蚀
    第四节 精英教育的伪理性难题
        一、优生学的神秘主义
        二、教育体制的禁锢性
第五章 波普尔对柏拉图思想批判的评析
    第一节 波普尔批判的合理成分
    第二节 波普尔批判的悖谬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试析信息耗散下的转基因争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二、研究基础
    三、研究思路
        (一)思路整理
        (二)文章结构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有待完善之处
第一章 转基因争议的特点
    一、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一)不确定性在现代科技中的客观存在
        (二)不确定性广泛存在并导致转基因争议
        (三)不确定性下科学传播模式的转型
    二、转基因信息不对称性
        (一)信息不对称存在于传播角色中
        (二)信息不对称也广泛存在于转基因食品的消费中
    三、角色的多样性和积极性
        (一)信息传递中角色的互换性
        (二)参与角色的多样性
        (三)参与角色的积极性
第二章 转基因信息的耗散
    一、信源:耗散的起点
        (一)科学信源的耗散
        (二)业内工作者及科普行为
    二、信道和信使:耗散之加强
        (一)专家与公众的直接对话
        (二)大众媒体的传播
        (三)大众之间的传播
    三、信宿:受众之信息耗散
        (一)教育水平可能产生差异
        (二)社会阅历影响理解
        (三)经济状况的限制
        (四)地域的文化差异
        (五)心理态度形成固化
第三章 信息耗散对转基因争议的影响
    一、信息耗散对转基因信息传播的影响模式
    二、耗散对转基因信息传播的影响分析
        (一)有利影响
        (二)不利影响
    三、可能的模式内争议调解方式
        (一)公共舆论中保持公共理性
        (二)改善与增加对话途径
        (三)增加公众对不确定性的理解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9)波普历史哲学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波普生平思想简介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引言
第一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的思想核心——历史发展无规律
    一、波普关于历史发展无规律的基本观点
        (一) 历史进程的不可重复性
        (二) 否认历史趋势的规律性
    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历史规律问题
        (一) 不存在无条件的普适规律
        (二) 不能以不可重复性、偶然性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存在
        (三) 历史规律与历史趋势辩证存在
第二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的思想突破口——历史进程无法预测
    一、波普关于历史进程不可预测的基本观点
        (一) 科学知识的增长模式导致历史不可预测
        (二)“俄狄浦斯效应”对预测客观性的影响
    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历史预测问题
        (一) 历史预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二)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预测
第三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政治目的——批判“乌托邦工程”
    一、波普关于历史决定论是乌托邦主义同盟的观点
        (一) 基于整体主义的同盟
        (二) 基于本质主义的同盟
    二、对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乌托邦工程”的批判
        (一) 反对马克思“历史主义”的方法
        (二) 否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
    三、对渐进社会工程与开放社会的宣扬
    四、科学认识波普政治哲学思想
        (一) 正确认识整体主义与本质主义
        (二) 唯物史观否认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社会工程”性质
        (三) 对渐进社会工程的质疑与对开放社会的再思考
第四章 对波普哲学方法论的认识
    一、论证界限的随意性
    二、认识论上的偏颇
    三、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贫困
参考文献
致谢

(10)重建历史情境—“情境逻辑”理论与美术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黑格尔体系影响下的西方美术史学
    一、西方艺术史之父
        (一)美的定义
        (二)艺术史中的分期
    二、黑格尔体系影响下的美术史家及其理论
        (一)丹纳及其艺术哲学
        (二)李格尔与“艺术意志”
第二章 波普尔“情境逻辑”理论梳理
    一、“情境逻辑”理论溯源与证伪原则
    二、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三、“情境逻辑”理论的特征与内涵
第三章“情境逻辑”理论在西方美术史学中的发展
    一、贡布里希:名利场逻辑
        (一)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
        (二)方案的重建
        (三)名利场逻辑
    二、巴克森德尔与“重演的三角”
    三、哈斯克尔关于艺术趣味、画家与赞助人的讨论
第四章“情境逻辑”理论的意义与影响
    一、“情境逻辑”的理论意义
    二、“情境逻辑”理论对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的影响
        (一)高居翰
        (二)巫鸿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析波普的社会科学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生产正义观研究[D]. 于颖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哲学异质性视域下的《逻辑哲学论》研究[D]. 许春红. 辽宁大学, 2020(01)
  • [3]当代科研游戏的证伪问题探索[D]. 倪山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9)
  • [4]布莱恩·巴利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研究[D]. 薛良喜. 山西大学, 2018(04)
  • [5]自由主义剃刀和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的困境[D]. 张睿元. 兰州大学, 2018(11)
  • [6]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曹方方. 东北大学, 2018(01)
  • [7]封闭社会的祛魅:波普尔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D]. 李单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02)
  • [8]试析信息耗散下的转基因争议[D]. 黄冠豪.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2)
  • [9]波普历史哲学评析[D]. 陈宇. 南京大学, 2016(05)
  • [10]重建历史情境—“情境逻辑”理论与美术史学研究[D]. 李锦营. 沈阳师范大学, 2016(10)

标签:;  ;  ;  ;  ;  

分析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