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秦玉婷[1](2020)在《耳尖放血联合消风固颜汤治疗肺经风热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察耳尖放血联合消风固颜汤对肺经风热型玫瑰痤疮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等指标改善情况,客观评价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玫瑰痤疮探索新的中医治疗方法。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耳尖放血联合消风固颜汤治疗肺经风热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玫瑰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耳尖放血联合消风固颜汤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消风固颜汤治疗,疗程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干燥、灼热、瘙痒、丘疹脓疱情况的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的差异,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痊愈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研究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6.06%,对照组为3.13%,两组在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数值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体征评分组间比较,P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在治疗各症状体征情况上疗效相当。3)两组治疗过程中,两组治疗前分别与治疗2、4、6周后各症状体征评分组内比较:(1)在改善灼热症状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改善干燥、瘙痒症状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改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三个方面,治疗组分别在治疗2周后、4周后以及4周后与治疗前对此开始出现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对于改善上述三方面症状体征上,分别在治疗4周后、4周后及6周后与治疗前对比才开始出现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结束后,对治愈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率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别,但由于样本含量小,治愈人数较少,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风固颜汤治疗肺经风热型玫瑰痤疮疗效确切,在联合耳尖放血的情况下,尤其对患者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情况改善上可短时间起效,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程璐[2](2018)在《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针灸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指出方向或提供思路。方法制定严格的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并通过百度进行补充检索。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经严格的文献评价筛选文献,并根据Cochran handbook 5.1.0提供的偏倚评估工具对最终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RevMan 5.3对针灸相关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多个同类研究进行定量合并分析或定性分析(若纳入研究的同质性差),针对“针刺疗法是否可以快速缓解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分析针灸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急性结膜炎的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共纳入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21篇,其中4篇文献为放血对比西药治疗急性结膜炎,3篇文献为放血配合西药对比西药治疗急性结膜炎,3篇文献为放血配合西药对比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结膜炎,以及点灸、针刺、针刺加放血、磁化的锋钩针加放血、耳穴注射加放血配合西药、针刺加放血配合西药对比西药治疗急性结膜炎各1篇。21篇文献中有16篇文献以最终有效率为结局指标,3篇文献以疗程为结局指标,1篇以临床主症积分为结局指标,2篇以平均痊愈治疗时间为次要指标,1篇以并发症发生率为次要指标,1篇以不同治疗天数后主症消失率为次要指标。Meta分析:总有效率:单纯放血治疗急性结膜炎可能优于单纯使用西药(RR=1.23,95%CI[0.97,1.56],P=0.0006);放血+西药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纯西药的疗效(RR=1.10,95%CI[0.84,1.44],P<0.0001);放血+西药的疗效优于中药+西药的疗效(RR=1.14,95%CI[1.05,1.24],P=0.63)。临床主症积分改变:放血+西药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疗效。安全性:针灸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安全性良好,但无法判断是否优于其他疗法。结论该系统评价肯定了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有效性,且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安全性较高,但由于该系统评价纳入的所有研究质量均一般,证据质量等级较低,因此本系统评价提供的结果的可信度可能会被未来研究所改变。实施更多高质量的RCT临床对照试验能为未来的循证医学提供更多依据,进一步论证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的疗效。
衡昆山[3](2017)在《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急性结膜炎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俗称"红眼病",由外感风热和肝胆火盛引起[1],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医将该病归于"赤眼天行""暴风客热"范畴。《目经大成》中记载:"天行赤眼由疫痨之邪感染所发,一家之由,一里之中,老少皆可感染所发。"该病具有传播性,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大范围传播,给社会及个人造成严重影响。自2015年5月至今,笔者采用放血疗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訾迎新[4](2017)在《中药外熏剂对眼表疾病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结膜Ⅲ号方超声雾化法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目的:以超声雾化器为载体,观察结膜Ⅲ号方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172只眼确诊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统计学检验,2组总体具有可比性。治疗组49例98只眼,对照组37例74只眼。对照组用吡嘧司特钾液滴眼,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结膜Ⅲ号方超声雾化法熏眼,每日1次,每次20 min。3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间歇不超过2天。对治疗前、一疗程、两疗程的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患者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9%。(2)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分析,总体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高于对照组。(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数量减少。结论:(1)结膜Ⅲ号方超声雾化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增强止痒和抗过敏的作用。(2)结膜Ⅲ号方超声雾化联合研立双滴眼液治疗SAC较单纯使用吡嘧司特钾液滴眼,有效率得到提高。第二部分结膜Ⅰ号方超声雾化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目的:以超声雾化器为载体,观察结膜Ⅰ号方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确诊急性结膜炎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异物感、烧灼感、痒、疼痛、畏光、流泪)及裂隙灯下检查(结膜充血、水肿程度及分泌物情况)纳入1000例2000只眼分为两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总体具有可比性。治疗组940例1880只眼,对照组60例120只眼。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眼液滴眼,4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结膜Ⅰ号方超声雾化法熏眼,每日1次,20min/次。3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间歇不超过2天。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4%;(2)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取差值进行比较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着性,总体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高于对照组。结论:结膜Ⅰ号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急性结膜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能迅速缓解患者异物感症状,减少分泌物,缩短病程。第三部分结膜Ⅱ号方联合眼贴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观察目的:评估结膜Ⅱ号方联合眼贴对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中日友好医院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眼部检查,收集230例413只眼确诊为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学生,其中对照组30例57只眼敷眼贴治疗,每天1次,每次1贴;治疗组100例187只眼,在敷眼贴治疗基础上,联合结膜Ⅱ号方熏蒸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中药组100例169只眼结膜Ⅱ号方熏蒸治疗,7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液分泌试验(SIT)、泪河高度(THM)、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中药组总有效率8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2)三组OSDI评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中药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中药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3)三组BUT、TMH评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组、中药组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中药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4)三组在改善泪液方面,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增加(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Ⅱ号方联合眼贴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具有操作方便、作用维持时间长等优势,能有效改变眼表情况,提高泪膜稳定性,治疗干眼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眼贴。
张秀清[5](2017)在《揿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揿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并探讨作用机理。方法: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住院部按相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入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7例(137眼),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1、试验组2及对照组。术后1周按相同纳入及剔除标准剔除病例24例,治疗期间脱落病例11例,最后纳入统计病例102例(102眼)。试验组1:揿针(太阳、攒竹),试验组2:揿针(太阳、攒竹)联合聚乙二醇眼液滴眼,对照组:聚乙二醇眼液滴眼,疗程均为3周。观察手术前、术后1周(治疗前)及术后1月(治疗后)的眼部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视力波动、视疲劳、眼红、刺痛感、眼痒感、畏光流泪)、客观指标(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等疗效指标。结果:(1)手术前,三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球结膜松弛程度、睑板腺阻塞程度)及疗效指标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均衡可比。(2)术后1周,三组疗效指标(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眼部症状积分)较术前均变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P<0.01),但三组间各疗效指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三组间剔除的病例例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三组间均衡可比。(3)治疗后,三组疗效指标(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眼部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P<0.01)。试验组1各指标尚未恢复至术前水平,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2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较术前更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三项疗效指标较术前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较术前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项疗效指标尚未恢复至术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治疗后,三组间各疗效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2各疗效指标均优于试验组1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1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眼部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试验组1角膜荧光染色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1(揿针)治疗后眼部症状之干涩感、烧灼感、视疲劳、刺痛感较治疗前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P<0.01)。(6)整体疗效:试验组1显效率11.42%,有效率60.00%,总有效率71.43%,试验组2显效率为30.30%,有效率60.61%,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显效率14.71%,有效率58.82%,总有效率73.53%;治疗后三组整体疗效两两比较:试验组1与试验组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疗效优于试验组1、对照组,试验组1疗效与对照组相当。结论:揿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有确切疗效,能改善术后干眼症状及体征,对于眼干涩感、烧灼感、视疲劳、刺痛感的改善疗效较佳;揿针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滴眼较单独揿针、或单独聚乙二醇眼液滴眼疗效更佳,可作为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一种有效途径。
韩崇伟,甄洪亮[6](2016)在《耳尖放血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结膜炎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耳尖放血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结膜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耳尖放血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7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尖放血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更优。
董春艳,王盛春[7](2015)在《刺血疗法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刺血疗法,古称"刺络",是指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或其他工具刺破人体某些脑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小静脉,放出少量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刺血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菀陈则除之",既已定下了刺血疗法的原则。近些年来,刺血疗法一直流传于民间,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现综述如下。
孙颖[8](2014)在《耳尖结合背俞穴针刺放血治疗粉刺肺经风热证32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放血疗法对于粉刺肺经风热证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耳尖结合背俞穴针刺放血疗法与口服中成药治疗粉刺进行对比观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Ridit分析,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均为P驦0.05,两组间无显着差异。结论放血疗法对粉刺肺经血热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
王琦妙[9](2013)在《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结膜炎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超声雾化器为载体,观察清热明目方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8例616只眼确诊为急性结膜炎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异物感、烧灼感、痒、疼痛、畏光、流泪及裂隙灯下检查结膜充血、水肿程度,及分泌物情况随机分为三组,经统计学检验,三组总体具有可比性。治疗组110例220只眼,对照组108例216只眼,中药组90例180只眼。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眼液滴眼,4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清热明目方超声雾化法熏眼,每日1次,20min/次;中药组单用清热明目方超声雾化法熏眼,每日1次,20min/次。治疗3天和1周,对患者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7%,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8.89%;(2)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取差值进行比较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着性,总体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中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1)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急性结膜炎可以较快的改善症状,缩短疗程,疗效确切;(2)超声雾化法科学有效,用超声雾化法清热明目方治疗急性结膜炎在改善症状眼痒、异物感、烧灼感及结膜刺激征方面效果明显;(3)利用超声雾化法清热明目方治疗急性结膜炎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具体的作用及机理尚需进一步探讨。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结膜炎的实验研究第一部分结膜炎模型的建立立目的:建立可用于结膜炎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的动物模型。方法:(1)建立日本大耳白家兔的结膜炎模型:用微量进样器分别滴入斑蝥酊50μ l,1次/d,连续3d;(2)末次刺激后30min,除正常组6只外,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清热明目组,每组6只。结果:兔眼滴入自制斑蝥酊后均呈现出闭眼,躁动等痛苦症状。治疗前除正常组外,各组动物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造模成功。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家兔结膜炎模型,方法简单可行,经济实用,成模时间短,成模率高,可用于研究清热明目方超声雾化法对结膜炎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第二部分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影响结膜炎模型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对结膜炎模型的疗效。方法:(1)取无眼疾的日本大耳白家兔3只进行清热明目方超声雾化法治疗后,于上方角膜缘前方穿刺抽取房水0.1mL,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房水中黄芩苷的浓度,热裂解/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房水中薄荷脑的浓度;(2)建立日本大耳白家兔的结膜炎模型,除正常组6只外,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清热明目组,每组6只。各组确定造模成功即刻进行相应的治疗。(3)末次治疗24h后处死动物,每只动物取左眼结膜并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所测样品中的色谱峰与黄芩苷标准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光谱图均不一致,表明样品中无黄芩苷。(2)在选定色谱条件下,薄荷脑的色谱峰有较好的分离度,与标准图谱检索匹配度较高,基本可以确定样品中有薄荷脑的存在。(3)病理组织学观察清热明目组、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利用超声雾化法清热明目方治疗,方中的成分薄荷脑可以通过血-房水屏障;(2)虽然房水浓度检测结果为黄芩苷不能通过血-房水屏障,但因房水中所获得的黄芩苷色谱峰较大,有望通过方法改进或优化进行进一步研究。(3)对家兔结膜炎模型病理组织学观察,清热明目方超声雾化法治疗结膜炎在炎症细胞减少的同时减轻了对结膜上皮细胞的刺激,维持了杯状细胞的功能,保护眼表结构的完整性,预后良好。第三部分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影响结膜炎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使用斑蝥酊诱发日本大耳白家兔结膜炎基础上,研究清热明目方超声雾化法对结膜炎模型的疗效作用机制分析。方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家兔的结膜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清热明目组,末次治疗24h后处死动物,每只动物取左眼结膜并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L-1β、IL-6、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1)IL-1β阳性对照组与清热明目组在上皮细胞层表达较少但均优于模型组。(2)IL-6着色部位在结膜上皮细胞层下。阳性对照组及中药组的表达与正常组比差别不大。(3)TNF-α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层,胶原纤维中也有一些表达。模型组上皮层表达最明显,阳性对照组、清热明目组与正常组比差异不大。结论:对家兔结膜炎模型的相关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并进行定性分析,表明结膜炎与其有密切的关系。结膜上皮炎性因子的表达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但若要对结膜炎与炎性因子的关系进行更好的解释,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张全爱,孙晓慧,李邦伟[10](2012)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系统评价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IINE、EMBASE、LILACS、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维普、万方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11年3月;并检索其它相关文献,获取所有涉及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而后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并从中提取患者基本情况、干预措施、终点指标和结果等相关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有3个小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6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但因其在试验设计存在一定不足,以及试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符合Meta分析条件,只进行了定性分析。结论: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显着(P<0.01)。但入选的3个随机对照试验规模较小,质量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论的可靠性。非常必要开展高质量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
二、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耳尖放血联合消风固颜汤治疗肺经风热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3 临床资料 |
3.1 研究对象来源 |
3.2 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样本量估计 |
4.2 分组方法 |
4.3 治疗方法 |
4.4 不良反应的处理 |
4.5 临床观察 |
4.6 技术路线图 |
4.7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病例分析 |
5.2 可比性分析 |
5.3 疗效分析 |
5.4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
5.5 研究结果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玫瑰痤疮的认识 |
2 导师对玫瑰痤疮的辨治经验 |
3 消风固颜汤治疗玫瑰痤疮的理论依据 |
3.1 消风固颜汤的组成 |
3.2 消风固颜汤方义分析 |
3.3 消风固颜汤的药理研究 |
4 耳尖放血治疗玫瑰痤疮的理论依据 |
4.1 对耳尖穴的认识 |
4.2 放血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
4.3 耳尖放血的作用 |
4.4 耳尖放血现代研究 |
5 研究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西医对玫瑰痤疮的研究 |
1.1 概述 |
1.2 临床表现及分型 |
1.3 发病因素 |
1.4 发生机制 |
1.5 治疗 |
2 中医对玫瑰痤疮的研究 |
2.1 中医病名 |
2.2 中医病因病机 |
2.3 中医内治法 |
2.4 中医外治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随机数字表 |
附录2 :不良反应记录表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病例观察表 |
附录5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2)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及中文对照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急性结膜炎的认识 |
1 中医对结膜炎的认识 |
2 眼与脏腑的关系 |
3 眼与经络系统的联系 |
4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于急性结膜炎的认识和治疗现状 |
1 结膜炎的分类细述 |
2 急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3 结膜炎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研究方法 |
1 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1.1 文献的纳入标准 |
1.2 文献的排除标准 |
1.3 测量指标 |
2 文献检索 |
2.1 检索时间及文献的类型 |
2.2 检索范围及数据来源 |
2.3 检索策略 |
3 文献筛选 |
4 文献的质量评价 |
4.1 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
4.2 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5 数据的提取与分析 |
5.1 数据的提取 |
5.2 数据的分析 |
结果 |
1 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
1.1 检索结果 |
1.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
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3 数据分析结果 |
3.1 有效率 |
3.2 疗程变化 |
3.3 主要症状积分的改变 |
3.4 不良反应 |
3.5 发表偏倚 |
3.6 敏感性分析 |
讨论 |
1 评价结果的分析 |
2 文献方法学的评价 |
3 本系统评价存在的局限性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中文检索策略附表 |
2 英文检索策略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般资料 |
治疗方法 |
治疗结果 |
1.疗效标准[3]: |
2.结果: |
讨论 |
(4)中药外熏剂对眼表疾病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综述一: 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
1、西医诊疗 |
1.1 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中的作用 |
1.2 西医治疗 |
2、中医诊疗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治疗 |
2.2.1 中药内服法 |
2.2.2 中药内服加熏洗法 |
2.2.3 中药洗眼药法 |
2.2.4 中药超声雾化法 |
2.2.5 针灸疗法 |
2.2.6 中西医结合疗法 |
3、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
1、干眼概述 |
1.1 干眼的发病率 |
1.2 干眼的常见症状及危害 |
2、干眼诊断 |
3、干眼治疗 |
3.1 干眼的药物治疗 |
3.2 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的优势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结膜Ⅲ号超声雾化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5、干预方法 |
6、观察指标 |
7、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治疗前分析 |
2、总体疗效统计 |
3、治疗三天两组症状、体征差值情况统计分析 |
4、治疗两疗程后两组症状、体征差值情况统计分析 |
5、两组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 |
讨论 |
1、结膜Ⅲ号方的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作用 |
2、超声雾化方法分析 |
3、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结膜Ⅰ号超声雾化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病例选择 |
3、分组治疗 |
4、药物 |
5、治疗方法 |
6、观察指标 |
7、疗效评定 |
8、统计方法 |
结果 |
1、总体疗效统计 |
2、治疗三天两组症状、体征差值情况统计分析 |
3、治疗两疗程后两组症状、体征差值情况统计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膜Ⅲ号对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观察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5、病例退出 |
6、干预方法 |
7、观察指标 |
8、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治疗前分析 |
2、总体疗效统计 |
3、症状积分 |
4、眼表疾病指数(OSDI) |
5、泪河高度(TMH) |
6、泪液分泌试验(SIT) |
7、泪膜破裂时间(BUT) |
讨论 |
1、干眼的治疗现状 |
2、眼贴治疗干眼的优势 |
3、结膜Ⅱ号联合眼贴对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影响 |
4、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揿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引言 |
2.试验设计 |
2.1 设计方法及对象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眼部症状量化评分标准 |
2.2.3 病例纳入标准 |
2.2.4 病例排除标准 |
2.2.5 病例剔除标准 |
2.2.6 退出及脱落病例标准 |
2.2.7 中止试验标准 |
2.3 观察方案 |
2.3.1 药品及仪器 |
2.3.2 治疗方法 |
2.3.3 观测指标 |
2.3.4 观察节点 |
2.3.5 疗效指标 |
2.3.6 疗效判定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3.观察结果和分析 |
3.1 病例入组、脱落情况 |
3.2 术前组间相关资料分析 |
3.2.1 一般资料 |
3.2.2 术前组间疗效指标比较 |
3.3 术前干眼严重程度对术后干眼的影响 |
3.4 组内各观察节点疗效指标比较 |
3.5 治疗前组间相关资料分析 |
3.6 治疗后组间疗效指标比较 |
3.7 试验组1(揿针)治疗前后疗效指标比较 |
3.8 治疗后三组间整体疗效比较 |
3.9 不良反应 |
3.10 小结 |
4.讨论 |
4.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认识 |
4.1.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发病现状 |
4.1.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病因 |
4.1.3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诊断 |
4.1.4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预防 |
4.1.5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治疗 |
4.2 揿针的认识 |
4.2.1 揿针应用源流 |
4.2.2 揿针应用优势 |
4.2.3 揿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立题依据 |
4.3 穴位选择依据 |
4.4 滴眼液选择依据 |
4.5 揿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试验结果及机制探讨 |
4.6 揿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优势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揿针治疗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P) |
附件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耳尖放血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结膜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2 治疗方法 |
3 疗效观察 |
3.1 疗效评定标准 |
3.2 统计方法 |
4 结果分析 |
5 讨论 |
(7)刺血疗法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内科 |
2 外科 |
3 妇科 |
4 儿科 |
5 五官科 |
6 结语 |
(9)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结膜炎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急性结膜炎的中医药治疗 |
1 中医学对结膜炎的病因研究 |
2 中医药对急性结膜炎的治疗 |
2.1 中药内服法 |
2.2 中药滴眼液治疗 |
2.3 中药外治法 |
2.4 中药超声雾化法 |
2.5 耳尖放血疗法 |
2.6 其他疗法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急性结膜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急性结膜炎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
3 治疗方面 |
3.1 国外治疗研究 |
3.2 国内治疗研究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入组患者观测指标及检查方法 |
2.2 分组治疗 |
2.3 药物 |
2.4 治疗方法 |
2.5 疗效评定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治疗前分析 |
1.1 三组患者的性别情况分析 |
1.2 三组患者的年龄情况分析 |
1.3 治疗前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情况 |
2 疗效结果 |
2.1 总体疗效统计 |
2.2 治疗3天三组症征差值情况统计分析 |
2.3 治疗7天三组症征差值情况统计分析 |
讨论 |
1 清热明目方对结膜炎的疗效分析 |
2 超声雾化法方法分析 |
3 清热明目方超声雾化法治疗结膜炎的应用前景 |
结论 |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结膜炎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结膜炎模型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仪器及设备 |
2 方法 |
2.1 造模与分组 |
2.2 观察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影响结膜炎模型的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仪器及设备 |
2 方法 |
2.1 造模与分组 |
2.2 分组治疗 |
2.3 观察方法 |
2.4 房水浓度检测 |
2.4.1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房水中黄芩苷的浓度 |
2.4.2 热裂解/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房水中薄荷脑的浓度 |
2.5 取材 |
2.6 石蜡切片制备 |
2.7 HE染色光镜标本制备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对血-房水屏障的通透性 |
1.1 房水检测黄芩苷的浓度情况 |
1.2 房水检测薄荷脑的浓度情况 |
2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对结膜炎模型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
讨论 |
1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后房水浓度检测 |
2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对结膜炎模型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
结论 |
第三部分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影响结膜炎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仪器及设备 |
2 方法 |
2.1 造模与分组 |
2.2 用药 |
2.3 观察方法 |
2.4 取材 |
2.5 石蜡切片制备 |
2.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步骤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对家兔结膜IL-1β表达的影响 |
2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对家兔结膜IL-6表达的影响 |
3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对家兔结膜TNF-α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1 IL-1β的来源与作用 |
2 IL-6与结膜疾病 |
3 TNF-α与急性结膜炎 |
4 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结膜炎对IL-1、IL-6、TNF-α表达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耳尖放血联合消风固颜汤治疗肺经风热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秦玉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针灸治疗急性结膜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D]. 程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5)
- [3]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 衡昆山. 中国民间疗法, 2017(06)
- [4]中药外熏剂对眼表疾病影响的临床观察[D]. 訾迎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揿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D]. 张秀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6]耳尖放血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 韩崇伟,甄洪亮. 中医临床研究, 2016(25)
- [7]刺血疗法临床研究进展[J]. 董春艳,王盛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06)
- [8]耳尖结合背俞穴针刺放血治疗粉刺肺经风热证32例[J]. 孙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23)
- [9]清热明目方经超声雾化法治疗结膜炎的应用研究[D]. 王琦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6)
- [10]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系统评价[A]. 张全爱,孙晓慧,李邦伟. 2012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