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工业基地文化力的弱势构成解析——以阜新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高荣[1](2020)在《城镇收缩转型中内部功能空间的演化 ——以内蒙古自治区博克图镇为例》文中指出城镇收缩是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所出现的客观现象,人口减少、产业衰退和活力下降等收缩的表现形式在很大一批城镇中伴生出现,随之形成的城市贫困、服务业萎缩、公共服务的剥夺等现象,使这类城镇陷入发展的“窘境”,深刻影响到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收缩城镇的研究,在不同的地理尺度上存在着不同的研究价值。在宏观尺度上,定义和识别收缩城镇,分析其收缩类型和收缩程度的差异化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探讨其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空间相关性,对于我们认识城镇收缩问题的重要性,判定产业和人口收缩的原因,分析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格局的演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此。在微观尺度上,收缩过程中城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人口年龄结构、社会结构等也必然发生显着的变化。与人口的外迁和产业的演化相伴生,收缩城镇内部生产(产业)空间会形成功能的转换,生活空间公共服务水平和商业服务水平的差异化程度会不断加大,使城镇内部的人口流动呈现规律性特征。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解决城镇收缩带来的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措施等能够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博克图镇为案例,聚焦于收缩城镇内部功能空间的变化,通过历史资料分析、实地踏查、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和遥感解译等方法描绘其生产(产业)空间和生活空间扩张、收缩和转换的格局,分析收缩过程中不同功能空间转换和生活空间公共服务水平和商业服务水平的基本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新的功能空间与原有空间的重构,进而总结收缩过程中城镇内部功能空间变化的一般性规律。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一、城镇收缩是发展中的问题,其核心决定因素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和科技的进步,是不可逆的过程。二、人口收缩和产业收缩并没有导致城镇空间的实质性减小,而是城镇有活力空间的收缩,形成更加显着的核心-外围结构,以及生产(产业)空间之间的功能转化和居住空间在公共服务水平、商业服务水平上的显着分化,从而导致各种社会“剥夺”现象。三、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异会导致城镇内部人口从外围区域向核心区域的流动,表现出人口密度的巨大差异,这一过程也会加剧公共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的进一步集中。四、收缩城镇也会形成新的产业空间,与城镇原有功能空间之间存在转化与重构的关系。五、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城镇收缩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只能是“应对”而无法根本“解决”。城市贫困、公共服务和服务业的剥夺则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在空间上如何实施“减量规划”则需要制度和政策上系统设计。
石彤[2](2016)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山西焦煤集团的战略转型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中央为提升我国的煤炭经济特意召开了全国性会议,在会议上多方面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意义,希望能够通过该次会议,引起人们对该类研究的重视,在本次会议中指出:“在未来的行业中,煤炭资源将会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煤炭污染问题很严重,因此有必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的新经济形势带来更多的创新,因此这也是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的一个选择。”2016年4月,山西省针对煤炭改革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希望能够在未来五年能全面提高煤炭产能,将该数值提升到1亿吨,并能够切实推进煤炭行业的改革,提高煤炭行业的发展。随着现代化管理的落实,更是要将更多地科技元素融入到煤炭行业的发展中,让煤炭行业的发展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切实提高山西省的经济,努力安排好职工就业,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民的生活能够更加稳定。同时还要积极进行金融改革,用政策等手段改善金融环境,让煤炭行业的发展能够更加稳定,更加美好。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山西焦煤集团为案例,试图通过焦煤集团的深入剖析,解析新的管理体制与资源产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利用新的技术和管理机制,实现传统资源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从整个篇章结构而言,我们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从企业来看,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明显的扭转,企业的所有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让企业在现代化竞争中有力的存活了下来。除此之外,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型,促进了企业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参与到改革中的企业能够更加适应外界的发展,企业的战略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然后,对山西焦煤集团发展现状进行了认为,认为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多年来其产业结构具有单一性的特征,对煤炭开采以及相关资源的配套利用具有严重的依赖性。煤炭资源的开发浪费严重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煤炭产业过度追求短期的效应,追求单一的资源利用效应,导致了生产经营的粗放经营模式,对生态破坏较为严重。资源依赖性产业的发展,也使得山西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接着,本文对山西焦煤集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山西焦煤集团来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煤炭总数目也在不断地减少,煤炭数目减少导致了山西省的经济整体也发生了变化,煤炭的量变少了,但是人工成本、治理环境的成本却每年都在增长,这给山西省的煤炭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压力,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一些比较好开采的煤炭资源已经枯竭,剩下的都是需要大量技术和资金投入才能够开采的煤炭资源,煤炭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在开采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和投资更多,需要投入的治理成本也更大。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煤炭资源的开采。最后,本文对山西焦煤集团战略转型的实施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实施战略转型需要配套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具有很强的推动力需要拥有灿烂的企业文化来支持,在企业的发展中,还需要员工对企业的支持。因此正确的把握企业的发展目标,提高企业员工的发展观念,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们在思想上能够保持高度一致,就能够有效地实施企业的工作。文化是企业个性特征、气质形象和凝聚力、向心力的集中体现。特别是从成熟走向卓越的企业,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在于卓越文化的形成,而这种文化是真正推动企业走向成熟的根本。
刁星[3](2016)在《东北振兴背景下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于2003年,时至今日“东北现象”是否在现实层面有所改观?在全球化浪潮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东北地区该何去何从?在产业转型、体制创新、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地区、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绩效评估既是对战略实施的成效考量,也是该地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预判的重要依据。论文以此为题,将东北振兴背景下各大中心城市的空间发展质量考评作为根本任务,而沈阳是区域内最大的中心城市,其空间发展方向、演进路径、角色定位、战略导向及结构模式关系到区域整体的共兴与繁荣。研究借助“空间绩效”为基本视角,结合空间经济学及地理学的主流视野,从空间本体论的哲学思辨演绎到一般的研究范式,在空间多维建构及内涵辨析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由“尺度层次—体系层次—逻辑层级”组成的空间三向量层次结构基本框架,提出了层次结构作为空间绩效测度的主要依据及行文线索。基于尺度层次的分析框架,从“宏观配置效率—城市外部区域空间网络绩效、中观配置效率—内部城市空间绩效、微观配置效率—空间构成要素演化绩效”三大层面,从理论及实证角度展开全面解析,探析沈阳城市空间在内外部环境综合作用下:宏观的区域关联网络联系强度及主要特征;中观的内部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及交通网络绩效;微观的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的演化特征、运行规律及互适作用,进而识别空间演进、组织、发展、运营过程中导致空间低绩效的主要因素与深层动因。基于体系层次的分析框架,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形态结构—制度结构—资源环境结构”五大系统构建了空间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进一步讨论制约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的内在作用肌理与外在驱动因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尝试寻求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有效方法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尺度层次与体系层次反映空间资源配置的纵向与横向两大层面,而逻辑层次解释了空间绩效的作用机制,是前两个层次发挥影响作用的主要依据;空间绩效的对偶互补效应来自于整体尺度的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关键,而沈阳在区域网络中仍处于单向聚集的生长状态,城市群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城市功能体系的错位失调、中心城市的竞大于合是导致区域网络低绩效的根本原因;在城市内部空间优化过程中强调构建均衡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提升土地利用与空间红利要素的对位开发行为、强化动态与静态结构的耦合效应以及加强互适作用机制下的要素流动与配置引导措施,合理降低空间负外部性及空间垄断现象形成的可能,同时部分要素应从总量关注转向存量调整,是破解沈阳城市内部空间低绩效的关键;在沈阳空间演进过程中,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推动、土地供应与扩张机制影响、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以及宏观政策和制度环境四个方面是影响城市空间绩效的主要机制,空间形态结构系统是导致空间绩效整体水平下降的主要症结。
刘世薇[4](2014)在《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与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城市化问题的严峻挑战,可持续城市化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城市化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以及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现实需求,以东北地区为案例,深入分析东北地区城市化的条件,构建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指标体系,以东北地区36个地级行政单元为对象,定量评价不同城市可持续城市化潜力,揭示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划分可持续城市化潜力类型,提出可持续城市化的途径与对策。以期在理论上丰富可持续城市化研究的内容,在实践上为东北地区城市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可持续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城市化潜力的内涵,系统总结了可持续性、城市化、城市化潜力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开展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可持续城市化是一种健康、有序的城市化模式,它以可持续性的理念逐步推进城市化,在区域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实现了区域可持续性水平的提高。可持续城市化潜力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未来城市化以可持续发展方式推进的能力,是可持续城市化经济潜力、社会潜力、环境潜力的合力。2.在回顾和分析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对东北地区城市化的经济支撑条件、社会支撑条件、资源环境支撑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化历程可分为城市化的起步、城市化的大起大落、城市化的稳步发展三个阶段,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动力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城市化的经济支撑条件分析结果显示:作为东北地区优势产业的农业,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对区域城市化的推动力;工业化促进了区域城市化进程,但工业发展亟需寻求突破口,以便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第三产业转变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的社会支撑条件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城市物质环境,优化了区域空间格局,加强了城市群之间的空间联系;东北三省社会保障能力增强,社会保障条件相对较好,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区域科技文化的支撑能力增强,但仍需要加大投入;东北三省在社会政策供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不能满足新时期东北三省推进可持续城镇化的需求。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支撑条件分析表明东北三省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逐年提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为区域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但是区域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低碳、生态产业发展不足,未来仍需要加强发展。3.根据可持续城市化潜力的科学内涵,构建了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指标体系,并用熵权法对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市可持续城市化潜力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异特征,各地市内部子系统、状态层可持续城市化潜力值的差别也较为明显。综合来看,区域可持续城市化潜力得分差距明显,整体潜力水平不高;城市规模与可持续城市化潜力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城市不是越大可持续城市化潜力越大;人口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可持续城市化潜力,人口城市化不是可持续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城市化潜力高的城市仍有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类型划分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可划分为五种类型,各潜力类型经济、社会、环境潜力分值以及各状态层指标都呈现不同的特征,未来要根据不同潜力类型的特点,有针对性推进可持续城市化战略。4.基于东北地区城市化条件分析与可持续城市化潜力评价结果,提出了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途径与对策,主要包括:优化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促进城市经济转型与城市功能升级,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化城市化基础设施,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吴涛[5](2012)在《辽宁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新世纪以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作为东北三省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根据本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突破辽西北的区域发展战略,有效促进辽宁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了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有效支持了辽宁区域发展战略,对促进辽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关系为主题,重点研究金融支持对辽宁经济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作用和意义。20世纪70年代,随着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金融发展理论逐渐盛行,成为发展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对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和发展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大多数研究以国家层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国家间开展对比和分析,而以某省各城市地区为样本开展区域金融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在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全面的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首先以全国为样本,考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截面数据分析及资金配置效率等计量经济分析,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在以全国为样本的分析基础上,论文重点结合辽宁省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情况,分析金融业在辽宁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背景下,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辽宁省提出了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突破辽西北的区域发展战略。其中,前两个战略还分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结合对辽宁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重点考察了金融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支持作用,并通过实证分析,对辽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的严格检验。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辽宁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薄弱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制约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不良贷款和金融风险严重威胁着金融生态,对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还对辽宁金融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案例分析。最后,对进一步发挥金融促进辽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张玲玲[6](2012)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 ——以阜新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加速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既是坚持“五个统筹”的客观要求,也是实践和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资源型城市的大力支持,它为我国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物质资源,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一些已经到了资源枯竭期的城市,逐渐成为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的又一个严峻问题。2001年,国务院将阜新市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城市。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加快调整和改造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建设,鼓励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可见,党和政府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寄予厚望。阜新市作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典型代表,同其他城市一样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污染严重、社会问题复杂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靠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因此,如何实现成功的转型是政府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以阜新市为例,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相关理念来分析阜新在转型过程中政府行为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找出促进其成功实现转型的相关措施。
李平[7](2009)在《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一大批资源的发现和勘查开发成功,一座座资源型城市拔地而起,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长期以来,在资源无限思想的指导下,高强度地对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采,许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资源衰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地方财政困难、下岗失业压力大、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在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规避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依赖,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主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中,在对资源、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产业结构演进这样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遵照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简明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发生学与动态性的原则,通过聚类分析,将资源型城市分为资源产业依附型、资源产业并重型和资源产业主导型三类。用不同类别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来说明聚类的判断标准,选择K-均值聚类方法作为资源型城市的聚类方法,并运用SPSS软件对枣庄、东营、济宁等12个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验证聚类方法的可行性。根据投入和产出,对资源产业并重型城市和资源产业主导型城市进行类别分析,建立研究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三种模型:替代演进模型、非均衡演进模型、扩散演进模型。通过对这两类城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不同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排序,确立其产业转型模式。以枣庄市和兖州市为例,研究这两类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状况及未来可以采取的演进措施。由于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在转型过程中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也就是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解决和注意的问题,由此提出对策并建立保障体系。笔者采用定性、定量及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其内在的新的规律和特点。把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力求在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共同探索转型经验环境下探讨我国尤其是山东省的这类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主要问题,可为政府制定政策和管理提供依据,为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丁哲新[8](2009)在《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建国后新设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其有效推进必然对提高资源型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以人为基础,以绩效为目标,是资源型城市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而实施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则是其有效途径。首先,剖析我国资源型城市及其绩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界定资源型城市的内涵、类型和特征,简述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讨论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国外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实践经验与运行规律。其次,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框架。通过界定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内涵、特征、过程及功能,明确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基本理念与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框架,对其构成要素、内部关系和实施方法进行分析,探索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运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的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对人力资源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第三,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高绩效管理体系。在明确高绩效管理体系的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提出高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基本原则,并对体系的内部关系进行剖析,进而分析高绩效管理体系的三种内部战略组合关系——水平组合关系、垂直组合关系和交叉组合关系,继而对三种组合关系的设计效果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然后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第四,设计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评价的模型。在界定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原则与功能的基础上,从战略引导、工作运行和绩效产出三方面构建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通过比较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选择AHP方法确定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同样,比较选择模糊积分方法实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的评价。第五,进行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评价的实证。分析大庆市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简述大庆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状况,设计定性指标数据获取的调查问卷和定量指标等级标准,进而通过专家咨询和统计数据查询获得指标值。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其可信性进行分析,进而利用模糊积分运算计算出2008年大庆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的评价值,并对其综合结果、分项结果和权重的敏感性进行剖析。最后,提出提升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的对策。从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战略制定与实施、健全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组织机制、大力提高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城市绩效的契合关系、贯彻落实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高绩效工作体系等四方面提出对策。
张天佑[9](2009)在《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来的,在城市发展的初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自然资源非可再生性,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了资源的枯竭期,并且随之而产生了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缓慢、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城市结构转型。城市结构转型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所以对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首先是对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定义、特征及其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相关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城市转型模式,并且例举了国内外城市结构转型成功的实例。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我们以安徽省淮北市这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实例,实证分析其城市经济特征,建立了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数学模型,并且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淮北市城市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于言良[10](2006)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阜新经济转型试点市为例演绎“一转三重”转型理论》文中指出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现状的基础上,采取辩证分析、系统分析、规范分析、归纳演绎、实证分析等方法,结合中国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以阜新为实证进行研究分析,系统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本质、转型理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战略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 通过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我们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确定了界定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标准,并界定全国共有130座资源型城市和60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与本质,分析了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阜新经济转型及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建模,确立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和产业转换的方向。即“产业转换+产业延伸”复合模式,首先,大力培育发展接替主导产业,同时,拉长资源产业链条,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存发展空间,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延长传统产业服役期,为转型赢得宝贵时间。在此基础上,把产业转换的方向定位为积极构筑“主导+支柱”产业经济格局,形成主导产业拉动、支柱产业推动的经济发展局面,重塑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生命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并不是单一的产业转换,它需要诸多条件进行有力支撑和诸多因素施加积极影响。基于此,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阜新经济社会进行动态模拟,找出与“主导+支柱”产业群相关的支撑体系以及对其影响较为敏感的主要因素。由此,推导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一转三重”转型理论,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产业转换、资源重组、环境重塑与和谐重构。同时,通过建立“一转三重”转型理论的动力结构图与引力结构图,阐释了产业转换、资源重组、环境重塑与和谐重构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并对“一转三重”转型理论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转三重”转型理论构成要素框图,形成了完整严谨的“一转三重”转型理论体系。
二、老工业基地文化力的弱势构成解析——以阜新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工业基地文化力的弱势构成解析——以阜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收缩转型中内部功能空间的演化 ——以内蒙古自治区博克图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增长的趋缓甚至停滞以及人口向核心城市聚集使城市收缩难以避免 |
1.1.2 城镇收缩已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阶段的一种客观现象 |
1.1.3 宏观地理尺度与微观尺度的研究价值并存 |
1.1.4 城镇收缩问题是客观规律,应当以发展的视角关注其转型的地理过程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本文关注了一种长期被人们忽视的城市转型类型 |
1.2.2 城市收缩转型研究关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
1.2.3 内部功能空间变化是收缩城镇转型中最典型的地理过程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案例区域概况 |
1.4.1 基本概况 |
1.4.2 交通条件 |
1.4.3 经济状况 |
1.4.4 自然资源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城市收缩转型 |
2.1.1 国内外对城市转型的研究 |
2.1.2 国内外对城市收缩的研究 |
2.2 城市空间重构 |
2.2.1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 |
2.2.2 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博克图镇“产业—功能”空间形成演化的地理过程 |
3.1 博克图镇“产业——功能”空间形成演化的时间阶段 |
3.1.1 阶段一:中东铁路修建之前(1896年以前) |
3.1.2 阶段二:中东铁路时期(1896年—1931年) |
3.1.3 阶段三:伪满时期(1932年—1945年) |
3.1.4 阶段四:东北解放后(1946年—1990年) |
3.1.5 阶段五:90年代以后(1991年——2019年) |
3.2 博克图镇“产业——功能”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
3.2.1 地理区位因素 |
3.2.2 自然地理因素 |
3.2.3 经济发展 |
3.2.4 政治形势变化 |
第四章 城镇收缩的地理事实 |
4.1 人口减少,老龄化明显,城镇活力下降 |
4.1.1 城镇总体人口减少 |
4.1.2 人口老龄化严重 |
4.2 工商业萎缩,经济活力下降 |
4.2.1 工业(制造业)萎缩 |
4.2.2 商业机构减少,从业人员减少 |
4.2.3 经济效益下降,活力不足 |
4.3 公共服务业萎缩 |
4.3.1 教育行业显着萎缩 |
4.3.2 医疗卫生行业萎缩 |
4.3.3 公共文体服务业萎缩 |
4.4 大片废弃空间出现 |
第五章 内部功能空间的转换 |
5.1 军事部门功能空间的转换 |
5.2 铁路部门功能空间的转换 |
1. 铁路部门的生产空间转为地方部门的生产空间 |
2. 铁路部门的生产空间转换为地方部门的旅游空间 |
3. 铁路部门的生产空间转为地方部门的居住空间 |
4. 铁路部门的生产空间转为地方部门的公共服务空间 |
5. 铁路部门居住空间转换为地方商业空间 |
6. 铁路部门的居住空间转换为地方部门的居住空间 |
5.3 林业部门功能空间的转换 |
5.4 地方部门功能空间的转换 |
1. 地方部门的公共服务空间转换为地方部门的商业空间 |
2. 地方部门的公共服务空间转换为林业部门的生产空间又转化为铁路部门的生产空间 |
5.5 内部功能空间转换的影响因素 |
第六章 内部功能空间的分异 |
6.1 商业空间的分异 |
6.2 公共服务空间的分布特征 |
6.3 居住空间的分异 |
6.3.1 高层住宅区居住率高于低层住宅区居住率 |
6.3.2 核心区域居住率显着高于边缘区域 |
6.4 商业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与居住空间的耦合关系 |
第七章 新的产业空间——旅游空间 |
7.1 百年名镇 |
7.2 军史名片 |
7.3 兴安岭上“豆花香”村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资源约束条件下山西焦煤集团的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企业战略及战略转型 |
一、企业战略概念 |
二、企业的战略层次 |
三、企业战略管理的流程 |
四、企业战略转型 |
第二节 资源基础理论综述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循环经济理论 |
三、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
四、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有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有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山西焦煤集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山西焦煤集团战略转型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山西焦煤集团现状分析 |
一、冗员多分流安置难 |
二、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
三、生产经营极为艰难 |
四、人才技术保障能力不足 |
第三节 山西焦煤集团发展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三、面临挑战 |
四、发展机遇 |
第四章 山西焦煤集团战略转型的实施 |
第一节 战略选择 |
一、战略制定原则 |
二、战略转型设计与方案选择 |
三、战略转型路径选择 |
第二节 企业战略转型实施保障 |
一、政策和法律保障 |
二、人才优先 |
三、战略转移 |
四、优化重组 |
五、企业文化保障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东北振兴背景下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东北振兴政策的战略导向 |
1.1.2 区域内部整体发展结构不均衡 |
1.1.3 城市发展的现实诉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东北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研究 |
2.1.1 东北振兴战略的基本概况 |
2.1.2 东北振兴战略核心目标解析 |
2.1.3 东北振兴战略下的经济格局与特征 |
2.1.4 空间层面的战略引导 |
2.2 绩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2.2.1 绩效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 |
2.2.2 绩效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
2.2.3 绩效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 |
2.3 城市空间绩效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 |
2.3.1 城市空间的内涵解析 |
2.3.2 城市空间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
2.3.3 城市空间绩效的多维经典视角分析 |
2.3.4 城市外部区域空间网络绩效的理论方法 |
2.3.5 城市内部空间绩效的理论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空间绩效的研究框架 |
3.1 城市空间绩效的基本思想 |
3.1.1 城市空间绩效的静态内涵 |
3.1.2 城市空间绩效的动态解析 |
3.1.3 静态动态耦合性的辩证关系 |
3.2 城市空间绩效的层次体系 |
3.2.1 层次结构 |
3.2.2 城市空间绩效的尺度层次 |
3.2.3 城市空间绩效的体系层次 |
3.2.4 城市空间绩效的逻辑层次 |
3.3 城市空间绩效的分析及评价框架 |
3.3.1 基于空间尺度的城市空间绩效分析框架 |
3.3.2 基于多维体系的城市空间绩效评价框架 |
3.3.3 综合视角下的多向度层次框架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宏观配置绩效—沈阳外部区域空间网络绩效 |
4.1 区域空间网络绩效的测度模型 |
4.1.1 测度模型的选择 |
4.1.2 测度模型的构建 |
4.1.3 研究数据的来源 |
4.2 区域空间网络绩效解析 |
4.2.1 辽宁省城市交通关联网络绩效分析 |
4.2.2 辽宁省城市制造业关联网络绩效分析 |
4.2.3 辽宁省城市生产服务业关联网络绩效分析 |
4.2.4 辽宁省不同空间网络的对比分析 |
4.3 区域空间网络作用下中心城市竞合关系 |
4.3.1 中心城市竞合关系的主要特征 |
4.3.2 中心城市竞合关系的影响因素 |
4.3.3 中心城市竞合关系的综合判断 |
4.4 基于不同区域空间网络的中心城市比较分析 |
4.4.1 沈阳经济区与其他城市群主要指标对比 |
4.4.2 沈阳经济区与其他城市群各指标首位度对比 |
4.4.3 沈阳经济区与其他城市群核心城市主要指标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观配置绩效—沈阳内部城市空间绩效 |
5.1 城市内部空间绩效分析的基本依据 |
5.2 沈阳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绩效分析 |
5.2.1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 |
5.2.2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绩效测度 |
5.3 沈阳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绩效分析 |
5.3.1 中心城区现状土地利用特征 |
5.3.2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绩效测度 |
5.3.3 土地利用强度与城市功能要素关系 |
5.4 沈阳中心城区交通网络绩效分析 |
5.4.1 中心城区现状交通特征 |
5.4.2 中心城区交通网络绩效测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观配置绩效—沈阳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的演化绩效 |
6.1 空间要素运行的基本逻辑 |
6.1.1 城市空间要素的流动特征 |
6.1.2 城市空间要素的运行规律 |
6.2 空间要素组织的实证分析:沈阳市城市综合体案例 |
6.2.1 案例选取 |
6.2.2 沈阳市城市综合体空间分布特征 |
6.2.3 内在关联因素解析 |
6.2.4 外在关联因素解析 |
6.3 空间要素影响空间绩效的作用机制 |
6.3.1 空间要素运行的驱动机制 |
6.3.2 空间要素运行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作用 |
6.3.3“互适作用机制”下的空间绩效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多维综合视角的沈阳城市空间绩效评价 |
7.1 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 |
7.1.1 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的判据原则 |
7.1.2 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的方法原理 |
7.2 城市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1 指标体系测度的相关借鉴 |
7.2.2 指标体系研究的层次框架 |
7.2.3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内涵 |
7.2.4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
7.3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指标测算及结果分析 |
7.3.1 指标的标准化与初步处理 |
7.3.2 指标计算及有效性检验 |
7.3.3 35个中心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7.4 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的影响要素与内生机制分析 |
7.4.1 东北四大中心城市空间绩效比较分析 |
7.4.2 制约沈阳城市空间绩效影响要素分析 |
7.4.3 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的内生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沈阳城市空间绩效提升的空间应对策略 |
8.1 空间应对策略体系建立的思路 |
8.1.1 空间应对策略提出的总体原则 |
8.1.2 多向度综合作用下的空间绩效优化策略体系 |
8.2 宏观层面—沈阳外部区域空间网络调控策略 |
8.2.1 完善区域空间网络一体化建设 |
8.2.2 加强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与辐射作用 |
8.2.3 构建差异化的产业结构配置体系 |
8.3 中观层面—沈阳内部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 |
8.3.1 紧凑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构建 |
8.3.2 职居平衡下的人口分布引导 |
8.3.3 土地利用绩效的优化调整 |
8.3.4 完善交通设施与道路结构网络 |
8.3.5 交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高效耦合 |
8.4 微观层面—沈阳城市空间要素优化配置策略 |
8.4.1 发挥聚集效应,实现对偶互补 |
8.4.2 强化存量调整,避免结构过剩 |
8.4.3 打破路径依赖,保证空间公平 |
8.5 实施保障策略 |
8.5.1 强化区域协调制度和创新机制 |
8.5.2 建立空间绩效多维度考评机制 |
8.5.3 完善市场导向与行政干预制度 |
8.5.4 鼓励土地政策创新与机制改革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与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可持续城市化研究进展 |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 技术路线 |
三、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性 |
二、 传统城市化、可持续城市化 |
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城市化潜力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 可持续性的相关理论 |
二、 城市化的相关理论 |
三、 城市化潜力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过程与条件分析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过程分析 |
一、 东北地区城市化历程 |
二、 东北地区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经济支撑条件 |
一、 农业对城市化的支撑 |
二、 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支撑 |
三、 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支撑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社会支撑条件 |
一、 基础设施条件 |
二、 社会保障条件 |
三、 科技与文化支撑条件 |
四、 社会政策条件 |
第四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支撑条件 |
一、 自然资源禀赋条件 |
二、 生态环境条件 |
三、 低碳、生态经济的发展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评价 |
第一节 可持续城市化潜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三、 指标选取和内涵界定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评价方法 |
一、 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二、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 指标权重结果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评价结果分析 |
一、 可持续城市化经济潜力分析 |
二、 可持续城市化社会潜力分析 |
三、 可持续城市化环境潜力分析 |
四、 可持续城市化潜力的特征分析 |
第四节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的类型划分 |
一、 分类方法 |
二、 分类步骤 |
三、 分类结果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的途径与对策 |
第一节 优化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 |
一、 优化区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 |
二、 促进都市圈产业集聚和空间重组 |
三、 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城市化 |
第二节 城市经济转型与城市功能升级 |
一、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
二、 调整城市职能结构,促进城市功能升级 |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 |
二、 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四节 建设现代化城市化基础设施 |
一、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 |
二、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 |
第五节 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 |
一、 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二、 推进城镇生态化改造,重建微循环 |
第六节 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
一、 提升城市管理能力 |
二、 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辽宁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理论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的演变 |
2.1.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2.1.3 金融约束理论 |
2.1.4 内生金融增长理论 |
2.1.5 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观 |
2.1.6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 |
2.2 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实证研究 |
2.2.1 对各国为样本的截面数据分析 |
2.2.2 行业、企业微观分析 |
2.2.3 时间序列分析 |
2.2.4 面板数据分析 |
2.2.5 对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 |
2.3 中国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
2.3.1 实证研究成果 |
2.3.2 金融生态理论 |
2.4 区域金融问题研究 |
2.4.1 国外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2.4.2 中国的区域金融研究 |
第三章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3.1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3.2 实证研究的指标选取说明 |
3.3 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检验 |
3.3.1 平稳性检验 |
3.3.2 回归结果 |
3.4 对各省截面数据的检验结果 |
3.5 金融发展与资金配置效率——辽宁金融效率在全国的地位 |
3.5.1 基于 Wurgler(2000)的实证分析 |
3.5.2 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发展 |
第四章 辽宁省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支持 |
4.1 建国以来辽宁省的经济增长 |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辽宁经济增长 |
4.2.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
4.2.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规划 |
4.2.3 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三省的经济发展 |
4.2.4 辽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与优势及经济发展 |
4.3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4.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4.3.2 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4.3.3 突破辽西北战略 |
4.3.4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辽宁经济振兴 |
4.4 金融在辽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4.4.1 金融业大力支持辽宁经济增长 |
4.4.2 金融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情况 |
4.4.3 金融支持沈阳经济区发展建设情况 |
4.4.4 金融支持辽西北地区发展建设情况 |
第五章 辽宁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5.1 改革开放后辽宁的金融发展 |
5.1.1 辽宁金融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
5.1.2 辽宁省金融区域分布情况 |
5.2 辽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检验 |
5.3 辽宁各地区为样本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 |
第六章 辽宁省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
6.1 金融支持辽宁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 |
6.1.1 金融服务不均衡,金融体系功能尚不完善 |
6.1.2 信息沟通共享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
6.1.3 金融过度依赖间接服务,金融结构有待完善 |
6.1.4 金融人才储备不足 |
6.2 辽宁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不足 |
6.3 辽宁金融体系风险分析 |
6.3.1 辽宁金融风险和不良贷款现状 |
6.3.2 不良贷款问题的不利影响 |
6.3.3 不良贷款问题形成的原因 |
6.3.4 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选择 |
6.4 加强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
6.5 金融支持辽宁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 |
6.5.1 营口信用城市建设 |
6.5.2 铁岭打造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区 |
6.5.3 阜新金融助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
第七章 总结及政策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 ——以阜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1.1 理论意义 |
0.1.2 现实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相关研究 |
0.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3.3 本文的基本框架 |
0.3.4 本文的创新点 |
1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阐述 |
1.1 基本概念 |
1.1.1 资源型城市 |
1.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1.1.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
1.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2.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 |
1.2.2 新公共服务理论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应用 |
2 阜新市转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阜新市转型的现状 |
2.1.1 在工业方面,逐步缩小煤炭产业的比重 |
2.1.2 在农业方面,把发展现代产业化农业放在重要位置 |
2.1.3 在转型渠道方面,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
2.2 阜新市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2.1 政府提供的服务不到位 |
2.2.2 政府在就业问题上仍负有责任 |
2.2.3 政府对公共利益没有足够的重视 |
2.2.4 公民无法真正参与整个政策过程 |
2.2.5 政府行为偏向经济利益导向,对民生投入不足 |
3 阜新市转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政府服务职能弱化 |
3.2 政府责任缺失 |
3.3 政府缺少对公共利益的有效保障 |
3.4 政府在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民主性缺失 |
3.5 政府过度关注经济利益,忽视民生建设 |
4 阜新实现成功转型的对策 |
4.1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
4.2 将责任行政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理念 |
4.2.1 树立政府责任意识 |
4.2.2 约束政府失责行为 |
4.3 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满足公共利益需求 |
4.3.1 合理规划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4.3.2 加强对社会保险的监督和管理 |
4.3.3 发挥社会保险的服务功能 |
4.3.4 国家救济与群众扶贫相结合,多渠道筹措社保资金 |
4.4 政府鼓励公民参与政策的全过程 |
4.4.1 吸引公民参与政策的制定 |
4.4.2 鼓励公民监督政策的执行 |
4.4.3 邀请相关专家的参与 |
4.5 政府积极推进民生建设 |
4.5.1 逐步完善民生体系建设 |
4.5.2 在制度上保障民生 |
4.5.3 确立以民生为核心的绩效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目标、原则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结构特征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
2.3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 |
2.4 资源型城市与普通城市的差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研究 |
3.1 分类研究的目标及原则 |
3.2 分类指标的选择 |
3.3 分类准则的建立及聚类方法的运用 |
3.4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4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分析 |
4.1 并重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分析 |
4.2 主导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 |
5.1 演进规律的分析模型 |
5.2 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因素 |
5.3 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
5.4 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子辨析 |
6.1 影响因子辨析的方法 |
6.2 并重型城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子辨析 |
6.3 主导型城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子辨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7.1 可持续发展体系构成 |
7.2 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7.3 城市转型阶段分析 |
7.4 并重型城市的发展模式 |
7.5 主导型城市的发展模式 |
7.6 本章小结 |
8 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的保障措施 |
8.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 |
8.2 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8)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础理论 |
2.1 资源型城市基本理论 |
2.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2.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数量与分布 |
2.1.3 资源型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
2.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行为理论 |
2.2.3 资源理论 |
2.3 组织绩效理论 |
2.3.1 组织绩效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
2.3.2 组织绩效的评价 |
2.4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4.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2.4.2 企业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现状与国外经验借鉴 |
3.1 资源型城市内涵与类型及特征 |
3.1.1 资源型城市的内涵界定 |
3.1.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 |
3.1.3 资源型城市的特征 |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
3.2.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 |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3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
3.3 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3.3.1 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实践的现状 |
3.3.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问题 |
3.4 国外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经验与规律 |
3.4.1 国外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先进经验 |
3.4.2 国外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规律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及其框架 |
4.1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
4.1.1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的内涵与构成 |
4.1.2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
4.1.3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过程与功能 |
4.2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框架设计 |
4.2.1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意义与目标 |
4.2.2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内部关系分析 |
4.2.3 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框架 |
4.3 战略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框架实施效果影响的分析与验证 |
4.3.1 战略子体系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框架中的特殊地位 |
4.3.2 绩效管理战略对人力资源绩效影响的分析 |
4.3.3 绩效管理战略对人力资源绩效影响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的高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
5.1 高绩效管理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5.1.1 高绩效管理体系的内涵 |
5.1.2 高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
5.1.3 高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基本原则 |
5.2 高绩效管理体系的内部关系剖析 |
5.2.1 战略与资源产业结构的协调 |
5.2.2 机制和城市文化的互动 |
5.2.3 流程与人力资源素质的匹配 |
5.3 高绩效管理体系的内部战略组合关系分析 |
5.3.1 水平组合关系 |
5.3.2 垂直组合关系 |
5.3.3 交叉组合关系 |
5.4 高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
5.4.1 高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效果 |
5.4.2 高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 |
5.4.3 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的模型设计 |
6.1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与原则及功能 |
6.1.1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 |
6.1.2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的评价原则 |
6.1.3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的功能 |
6.2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2.1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的内涵与构成 |
6.2.2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2.3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6.3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权重的确定 |
6.3.1 权重的含义与特点 |
6.3.2 绩效评价权重确定的方法选择 |
6.3.3 AHP确权方法的基本步骤 |
6.4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 |
6.4.1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6.4.2 模糊积分的基本原理 |
6.4.3 模糊积分方法实施的基本步骤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大庆市的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评价实证 |
7.1 大庆市人力资源状况简析 |
7.1.1 大庆市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7.1.2 大庆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现状 |
7.2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7.2.1 调查问卷设计与指标的数据收集 |
7.2.2 指标数据的排序处理 |
7.3 权重的确定与分析 |
7.3.1 基于AHP的权重确定 |
7.3.2 权重的可信性分析 |
7.4 实证评价 |
7.4.1 模糊密度确定 |
7.4.2 模糊积分值计算 |
7.5 评价结果分析 |
7.5.1 综合结果分析 |
7.5.2 分项结果分析 |
7.5.3 评价结果对权重的敏感性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的提升对策 |
8.1 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战略制定与实施 |
8.1.1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制定与执行体系 |
8.1.2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实施保障体系 |
8.1.3 加强资源型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的落实 |
8.2 健全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组织机制 |
8.2.1 大力引进与高效利用资源型城市需求的人力资源 |
8.2.2 完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 |
8.2.3 建立人力资源绩效开发与管理的可持续机制 |
8.3 大力提高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城市绩效的契合关系 |
8.3.1 建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及完善人才市场制度体系 |
8.3.2 加强特殊知识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
8.3.3 加强城市绩效相关的人力资源绩效开发的环境建设 |
8.4 贯彻落实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高绩效工作体系 |
8.4.1 构建知识价值的实现机制以提高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率 |
8.4.2 塑造学习型的独特资源型城市文化 |
8.4.3 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健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
8.4.4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系统的配套体系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学习简历 |
工作简历 |
(9)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有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有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
2.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2.1.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2.1.2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确定 |
2.1.3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2.2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现状分析 |
2.2.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单一 |
2.2.2 资源型城市劳动力结构单一 |
2.2.3 资源型城市所有制结构单一 |
2.3 资源型城市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
2.3.1 资源浪费与枯竭 |
2.3.2 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
2.3.3 经济效益低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2.3.4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内涵及其理论分析 |
3.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 |
3.1.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几种观点 |
3.1.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概念 |
3.1.3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质 |
3.2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的相关理论 |
3.2.1 增长极理论 |
3.2.2 产业演变—转型理论 |
3.2.3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
3.2.4 循环经济理论 |
3.2.5 空间结构理论 |
3.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4.1 转型的模式 |
4.2 转型模式的分类 |
4.2.1 按照对资源型产业的处置方式来划分 |
4.2.2 从接续产业选择的角度划分 |
4.2.3 按照转型的机制划分 |
4.2.4 按照投入产出划分 |
4.2.5 按照城市转型系统的开放程度划分 |
4.2.6 按照转型主题的行为方式划分 |
4.2.7 中部资源型城市焦作、平顶山的转型研究 |
4.3 资源型城市的结构 |
4.3.1 资源型城市系统的结构模型 |
4.3.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基本要素 |
4.4 可持续发展系统 |
4.4.1 系统发展过程的周期规律 |
4.4.2 系统周期发展的Logistic 模型 |
4.4.3 系统发展的可持续调控 |
第五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型 |
5.1 德国鲁尔地区 |
5.2 法国洛林地区 |
5.3 日本九州 |
5.4 国内辽宁省阜新市 |
5.5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 |
第六章 安徽省淮北市结构转型研究 |
6.1 淮北市经济结构特征——煤炭资源型城市 |
6.2 淮北经济结构转型的SWOT 分析 |
6.3 淮北市结构转型中的环境分析 |
6.4 淮北煤炭产业转型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
6.5 煤炭产业转型的模型研究 |
6.6 淮北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 |
6.6.1 政府在产业转型中发挥指导作用 |
6.6.2 积极的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 |
6.6.3 走市场主导,政府主推的转型模式 |
6.6.4 根据自身特色和市场发展配套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
6.6.5 确定准确、合理的转型时间与转型项目 |
6.6.6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生态城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10)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阜新经济转型试点市为例演绎“一转三重”转型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基本评价及问题的提出 |
1.3.1 基本评价 |
1.3.2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综述与分析 |
2.1 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述与分析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
2.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简述与分析 |
2.2.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本质与内涵 |
2.2.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
2.2.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有关问题分析 |
3 阜新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
3.1 阜新经济转型概述 |
3.1.1 阜新转型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2 阜新经济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
3.1.3 阜新经济转型的主要措施分析 |
3.1.4 阜新经济转型情况分析 |
3.2 阜新经济转型中产业转换分析 |
3.2.1 产业转换备选空间 |
3.2.2 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界定 |
3.3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阜新主导产业进行定量选择 |
3.3.1 因子分析法简介 |
3.3.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3.3 综合评价值分析求算过程 |
3.3.4 确定“主导+支柱”产业格局 |
4 阜新经济转型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系统动力学方法简介 |
4.2 系统建模机理 |
4.3 系统基本假设 |
4.4 系统因果关系图 |
4.5 VENSIM 系统流图 |
4.5.1 变量、参数及量纲说明 |
4.5.2 模型系统的输入条件 |
4.5.3 系统流图结构分析 |
4.6 系统有效性检验 |
4.6.1 系统一致性测试 |
4.6.2 系统行为一致性测试 |
4.7 系统灵敏度分析 |
4.7.1 数值灵敏度分析 |
4.7.2 行为灵敏度分析 |
4.7.3 政策灵敏度分析 |
4.8 系统动力学模拟结果动态分析 |
4.8.1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
4.8.2 社会资源整合重组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
4.8.3 软硬环境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
4.8.4 和谐社会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
5 “一转三重”转型理论的提出与分析 |
5.1 “一转三重”转型理论构成要件的意义分析 |
5.1.1 产业转换 |
5.1.2 资源重组 |
5.1.3 环境重塑 |
5.1.4 和谐重构 |
5.2 “一转三重”转型理论体系的构建 |
5.2.1 “一转三重”转型理论动力结构分析 |
5.2.2 “一转三重”转型理论引力结构分析 |
6 “一转三重”转型理论构成要素及框架体系 |
6.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产业转换 |
6.1.1 从产业地位的分类角度确定主导产业研究 |
6.1.2 主导产业转换是经济转型的实质 |
6.1.3 接替主导产业的选择 |
6.1.4 接替主导产业的培育 |
6.1.5 资源衰退产业的科学延续和转移 |
6.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资源重组 |
6.2.1 资源重组的内涵 |
6.2.2 自然资源的重组开发 |
6.2.3 人力资源的重组开发 |
6.2.4 文化资源的重组开发 |
6.2.5 科技资源的重组开发 |
6.2.6 信息资源的重组开发 |
6.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环境重塑 |
6.3.1 环境重塑的内涵 |
6.3.2 功能再造 |
6.3.3 活力重塑 |
6.3.4 制度创新 |
6.3.5 政策完善 |
6.4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和谐重构 |
6.4.1 和谐重构的内涵 |
6.4.2 和谐重构的原则 |
6.4.3 和谐重构的基本方法 |
6.4.4 和谐重构的主要内容 |
6.5 “一转三重”转型理论构成要素框架体系 |
7 “一转三重”转型理论适用效果的有关问题分析 |
7.1 基本问题 |
7.1.1 恰当确定经济转型的时机 |
7.1.2 科学定位主导产业的选择 |
7.1.3 合理选择产业转换的模式 |
7.1.4 注意规避转型风险 |
7.1.5 理性谋划可持续发展 |
7.2 基本经验 |
7.2.1 把握转型动态适时调整措施 |
7.2.2 耦合经济转型支撑体系联动发展 |
7.2.3 资源型企业必须加快转型 |
7.2.4 民营经济是经济转型主力军 |
7.2.5 大项目建设是主导产业发展之本 |
7.3 基本规律 |
7.3.1 经济转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
7.3.2 经济转型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
7.3.3 经济转型应重建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体系 |
7.3.4 经济转型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申请者简介 |
附录 |
四、老工业基地文化力的弱势构成解析——以阜新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收缩转型中内部功能空间的演化 ——以内蒙古自治区博克图镇为例[D]. 高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资源约束条件下山西焦煤集团的战略转型研究[D]. 石彤.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5)
- [3]东北振兴背景下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研究[D]. 刁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4]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与途径研究[D]. 刘世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11)
- [5]辽宁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D]. 吴涛. 吉林大学, 2012(08)
- [6]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 ——以阜新市为例[D]. 张玲玲. 辽宁大学, 2012(03)
- [7]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平. 山东科技大学, 2009(12)
- [8]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 丁哲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02)
- [9]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天佑.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0)
- [10]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阜新经济转型试点市为例演绎“一转三重”转型理论[D]. 于言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