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届国家测绘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关泠[1](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江博[2](2018)在《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对科技的推崇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最近5年来,科技创新这一提法逐步出现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和决定因素,不仅仅在国内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成为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得以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真正意义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先进生产力的动力之泉,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要程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显得突出和关键。随着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推动尤为重要。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科技创新大国,正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北斗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的指引和推动。本文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科技哲学、技术经济学、社会调查、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以北斗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路径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寻求解决处于“竞争困境”中的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局限,既阐明科技创新理论对北斗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又推动科技创新与北斗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文分为五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文章选题的问题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创新、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等研究现状评述,阐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通过分析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重点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行多维度分析,指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并重点阐明全面创新赋予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内涵。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以问题与需求导向入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突出强调北斗是我国科技创新技术的产物,剖析北斗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成果,并重点介绍北斗产业发展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通过与GPS对标分析,提出北斗技术突围的困境以及北斗产业发展的机遇,为提出北斗产业发展策略奠定基础。第四章介绍科技创新对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变革的推动影响。北斗技术和产业因科技创新而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根源产生影响。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发展产生新变革、提出新要求、培育新能力、产生新影响,以及科技创新为北斗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等。通过理论指引和实践研究,为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实施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五章重点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的策略。首先从战略层面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平台战略,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布局;其次从战术层面入手,提出技术和行业应用创新,打牢北斗产业发展基础,开启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北斗产业发展规律,构建产业闭环;依托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生态系统;辅助金融创新,利用资本手段快速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结合北斗全球组网的趋势,提出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实施北斗“走出去”,实现北斗产业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王敏[3](2018)在《教育部创新团队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实施了“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旨在汇聚、遴选和培育一批一流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叠加效应”和“链式效应”,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创新团队确实能够加速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汇聚,形成增强科研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对于高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为探讨创新团队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产生支持作用的内在关系和途径,本文以教育部每年遴选支持的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调查和研究,并据此对创新团队助推一流学科建设作了深层次思考。首先,对创新团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接着对2004-2017年间教育部创新团队的相关资料数据,从院校分布、地域分布、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发现创新团队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团队结构不够合理、学科分布失衡、评估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其次,结合一流学科的内涵和高校学科建设实际,归纳出一流学科建设的5个基本要素:一流的学科方向、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创新人才、一流的平台条件。进而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105个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团队与一流学科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29。继而就创新团队与学科建设的内在关联进行探讨,分析表明创新团队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再次为个案研究,通过对“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和“金融数学”创新团队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其发展优势与经验主要在于面向社会需求最前沿、充裕的科研经费保障、注重交叉学科的培育、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打造领军型学术人才等作为支撑条件。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创新团队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条件三个层面来加强一流创新团队的构建,以增强创新团队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宋汉晓[4](2016)在《顾行发:学优不忘报国志》文中研究指明人物简介顾行发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从一个坐着拖拉机到武汉上学的孩子,到能够有机会出国留学、得到国际遥感届认可的杰出科学家;从最初只想回国参与祖国航天计划的研究者,到能够直接参与国家多项专项规划的实施和决策、国际重大规划的编写,顾行发一路风雨,历尽艰辛。回顾归国十余年的苦与乐,顾行发坦言:当个体的事业和社会的需求达到统一时,个体才
孔德意[5](2016)在《我国科普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迅猛发展,科技在人类社会进步与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出鲜明的正相关系,并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们意识到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科普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手段,而科普政策作为调节科普资源的有力杠杆与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力,其优劣将直接影响科普事业的发展是否顺利和健康,进而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以及推动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科普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在对科普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以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政策工具理论为支撑,通过社会网络分析与内容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家层面科普政策文本进行了深入挖掘,探求科普政策文本中难以直接观察到的问题,以期对我国科普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科普政策质量和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国家层面科普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国民科学素质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也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收集来的511项科普政策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对政策文本载体形式、政策数量发展、科普政策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政策文本载体形式上看,可将其分为3大类,即行政法规和法律化科普政策,该类政策约占我国科普政策总量的3.1%;以部门规章为载体的科普政策,其数量约占科普政策总量的14.5%;以规范性文件为载体的科普政策,该类科普政策所占比例约为82.4%。从政策发文量上看,科普政策数量呈现出“渐进式与激增式”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初始阶段发文量相对平稳,2005年之后激增趋势明显。从科普政策时间序列上看,我国科普政策的历史演变可以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科普政策初始阶段(1994-2001年),这一阶段科普政策强调围绕经济建设及提升公民科普意识展开,为国家经济战略服务成为当时科普工作的主基调;科普政策发展阶段(2002-2005年),这一阶段科普政策着重强化科普基础性设施建设;科普政策密集阶段(2006-至今),这一阶段科普政策强调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通过对科普政策发文主体分析发现,其规模性较大,我国整体科普政策的颁布仍然以单独政策主体发文为主,联合发文的政策数量虽占政策总数的比例不高,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科普政策呈现“政出多门”的特征。通过对科普政策制定主体网络特性及其“主体与主题”关联性分析得出,科普政策主体网络结构存在“小群体”现象。科普政策主体聚焦点重叠现象明显。本研究还以政策工具为视角,利用内容分析方法对科普政策工具选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频率最高,供给型政策工具次之,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率最低。进一步挖掘发现,在环境型政策工具中,法规管制类工具所占比例最高,策略性措施类工具次之。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中,公共服务类工具所占比例最多,其余各政策工具呈均衡之势。在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总体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总之,环境型政策工具显分化之态,供给型政策工具呈均衡之势,需求型政策工具突缺位之形。为了体现科普政策文本的核心内容及其动态趋势,首先利用ROSTCM词频分析软件对关键词进行了提取,构建了关键词共词矩阵、相关矩阵和相异矩阵,之后运用UCINET和SPSS软件对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科普政策结构进行了剖析。分析得出,科普政策内容涉及主题广泛;科普政策内容聚焦点清晰;科普政策内容设计存在缺陷;科普政策结构不合理。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我国科普政策历史演进阶段性特点显着;(2)科普政策发文量呈“渐进式与激增式”发展;(3)加强政策主体间的协同性是解决政策主体间合作程度不高以及资源浪费问题的实践进路;(4)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是完善科普政策工具体系的有效途径;(5)修正科普政策内容设计缺陷及政策结构不合理问题是完善科普政策内容的重要举措。
武小钢[6](2014)在《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非常迅速。全球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升级,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与国外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产业规模较小,企业竞争力不强,缺乏核心关键技术,安全监管不足等问题。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理信息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正在成为北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更好地发展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本文以国内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结合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调查,综合分析了以地理信息服务业、导航与定位产业、遥感业、地理信息装备制造业这四大产业为代表的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明确了北京地理信息产业在国际及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中的定位,提出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与解决方案,最后还对加快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推动了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乃至整个IT行业的发展,研究结果对全国其他地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论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通过调查研究与实地验证,基本摸清了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掌握了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向,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链构成、企业竞争力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深入分析了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对于政策层面的问题,也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具体建议。
本刊编辑部[7](2012)在《2011科学中国人(第十届)年度人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02年到2012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整整走过了10年。10年来,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得到了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强月新,熊燃[8](2011)在《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国内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传媒业发展稳中有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传媒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开始全面回暖,稳重有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媒体发展日益迅猛,传统媒体急须谋求一条变通之路,而新媒体在技术的日趋成熟下,盈利模式日渐明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信息产业发展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仍是媒介规制的主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应对更加从容、自信,而网络媒体的参与也越发积极。
王永生[9](2011)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建国60多年来,我国地质工作积累了海量的地质资料信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存在资料信息分散、综合研究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务渠道不畅、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使得地质资料信息的巨大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对传统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利于延长地质工作产业链,提高地质成果公共服务能力,解决地质资料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避免地质工作重复投入。2.本次研究工作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矿产资源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学、控制论等理论,分析研究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研究工作以大量数据资料为基础,在研究内容上,注重了纵横联系,既做了历史述评又进行了现状分析,既比较了国内相关行业又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既自上而下进行了问卷调查又自下而上进行了实践总结;在研究手段上,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与一般规律的总结。3.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本质是技术、经济、政策与管理四重维度构成的一种动态模式,重点要解决的是服务与需求脱节问题;(2)集群化与产业化同等重要,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最有力的抓手是纳入政府财政保障体系,最需要的保障措施是完善管理体制,最需要完善的政策是《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主要障碍在于管理体制不健全,汇交质量不高与不及时,市场机制不健全,服务主体不发育;(3)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设计需要兼顾产业链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布局、组织、技术等方面内容。4.本次研究创新性地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果:(1)运用黑箱理论,揭示了地质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2)首次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3)首次分析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业的概念与基本特征;(4)从产业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了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358”政策方案;(5)跟踪分析六个试点地区实践进展得出了五点经验启示;(6)对国内外六个信息服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六点启示与借鉴。
刘子刚[10](2009)在《开放合作: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中国测绘60年国际交流合作回顾》文中指出 2008年7月,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连续9天,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国外代表、1400名国内代表,共举办了275场学术技术活动,提交1811篇论文,有1.5万人参观技术展览和国家成就展览,大会最终表决通过并
二、历届国家测绘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届国家测绘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
第二章 编纂概述 |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
3.1 编纂历史背景 |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
4.2.1 积淀与初建 |
4.2.2 完善与架构 |
4.2.3 传承与创新 |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
5.1 坚持政治原则 |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
5.2 秉持客观性 |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
6.2 藏用并重 |
6.2.1 文献资料建设 |
6.2.2 文献资料核对 |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
7.1 编纂内容 |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
7.2 编纂实践 |
7.2.1 “国家编纂体制” |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
8.1.2 学科的建立 |
8.1.3 在发展中调整 |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
8.2.1 学科之争 |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
8.3.1 学科的增设 |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及重难点 |
第二章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 |
二、科技创新的构成 |
三、科技创新的运行模式 |
四、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 |
五、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 |
第二节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多维度分析 |
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
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实际价值 |
第三节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
一、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 |
二、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
第四节 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及引领作用 |
一、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
二、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
第三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态势 |
第一节 我国北斗产业的发展概况 |
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历程 |
二、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背景 |
三、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直接挑战 |
一、北斗技术层面面临的挑战 |
二、北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竞争优势 |
一、北斗与GPS共性技术优势分析 |
二、北斗系统发展的创新特质分析 |
三、北斗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分析 |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的发展机遇 |
一、科技创新驱动北斗核心技术突破 |
二、科技创新促进北斗政策环境完善 |
三、科技创新推动北斗参与国际竞争 |
第四章 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产业未来发展影响 |
第一节 科技创新推动北斗产业技术新变革 |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引导北斗产业系统发展 |
二、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技术变革提出要求 |
第二节 科技创新培育北斗产业发展新能力 |
一、具备对产业发展关键性推动的能力 |
二、加强对行业应用多元化拓展的能力 |
第三节 科技创新促进北斗产业发展新影响 |
一、创新北斗产业商业模式 |
二、创新北斗产业金融支持 |
三、创新北斗产业管理体系 |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步入新领域 |
一、北斗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
二、北斗产业发展领域预测 |
第五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加快发展策略 |
第一节 以顶层设计指引北斗产业健康发展 |
一、做好北斗产业顶层设计 |
二、夯实北斗产业平台建设 |
第二节 以技术创新夯实北斗产业发展基础 |
一、突破北斗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
二、加快北斗系统科技创新速度 |
三、提升北斗系统科技创新能力 |
第三节 以应用创新扩大北斗产业发展规模 |
一、加强军民融合应用创新 |
二、加大民用市场应用创新 |
第四节 以模式创新构建北斗产业发展闭环 |
一、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
二、创新市场化的商业模式 |
第五节 以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发展生态 |
一、深化国家政策指引 |
二、优化产业创新环境 |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
四、推动技术人才培养 |
第六节 以金融创新注入北斗产业发展活力 |
一、发挥北斗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 |
二、推动政府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角色 |
第七节 以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北斗全球竞争话语权 |
一、抓紧制定北斗国际化战略发展策略 |
二、加快实施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步伐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教育部创新团队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 |
1.4.1 科研创新团队 |
1.4.2 一流学科 |
1.4.3 学科建设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教育部创新团队概述 |
2.1 创新团队的理论基础 |
2.1.1 团队理论 |
2.1.2 创新管理理论 |
2.2 教育部创新团队的分布现状 |
2.2.1 院校分布 |
2.2.2 地域分布 |
2.2.3 学科分布 |
2.3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团队结构不够合理 |
2.3.2 团队学科分布失衡 |
2.3.3 评估体系缺乏科学性 |
第3章 教育部创新团队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作用 |
3.1 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 |
3.1.1 一流的学科方向 |
3.1.2 一流的师资队伍 |
3.1.3 一流的科学研究 |
3.1.4 一流的创新人才 |
3.1.5 一流的平台条件 |
3.2 创新团队与学科建设的内在关系 |
3.2.1 创新团队与一流学科形成相关关系 |
3.2.2 创新团队与学科建设在功能上交叉互补 |
3.2.3 创新团队与学科建设在目标上相得益彰 |
3.3 创新团队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途径 |
3.3.1 人才支持 |
3.3.2 平台支持 |
3.3.3 资金支持 |
第4章 创新团队对学科建设支持作用的案例分析 |
4.1 “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 |
4.1.1 “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 |
4.1.2 “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的发展优势与启示 |
4.2 “金融数学”创新团队 |
4.2.1 “金融数学”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 |
4.2.2 “金融数学”创新团队的发展优势与启示 |
第5章 创新团队助推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议 |
5.1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
5.1.1 凝练学术研究方向 |
5.1.2 鼓励交叉学科研究 |
5.1.3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
5.2 建设一流学术队伍 |
5.2.1 培养学术领军人才 |
5.2.2 优化人才梯队结构 |
5.2.3 完善团队考评体系 |
5.3 构建一流科研平台 |
5.3.1 聚焦重点学科领域 |
5.3.2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
5.3.3 搭建科研共享平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与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5)我国科普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国内科普政策相关研究 |
1.3.3 国外科普政策相关研究 |
1.3.4 简要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内容分析法 |
1.5.2 社会网络分析法 |
1.5.3 词频分析法 |
1.6 创新点 |
1.6.1 以可视化的形式揭示我国科普政策的演进图景 |
1.6.2 运用词频分析技术探讨我国科普政策核心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
1.6.3 从政策工具选择视角提出优化我国科普政策工具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2章 我国科普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政策工具理论 |
2.1.1 政策工具的背景 |
2.1.2 政策工具的概念 |
2.1.3 政策工具的分类 |
2.1.4 政策工具的选择 |
2.2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2.1 文献计量学的起源 |
2.2.2 文献计量学着名定律 |
2.3 政策工具和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普政策研究中的适用性 |
2.3.1 政策工具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具有极强适用性 |
2.3.2 文献计量学理论易获得科学的公共政策研究结果 |
第3章 我国科普政策文献计量及时间序列分析 |
3.1 样本选择与筛选 |
3.1.1 样本来源 |
3.1.2 检索关键词 |
3.1.3 政策文本的筛选和整理 |
3.2 科普政策文献计量分析 |
3.2.1 政策文本载体形式 |
3.2.2 政策文本数量分析 |
3.3 科普政策文本时间序列分析 |
3.3.1 政策初始阶段(1994-2001年) |
3.3.2 政策发展阶段(2002-2005年) |
3.3.3 政策密集阶段(2006-至今) |
3.4 本章小结 |
3.4.1 我国科普政策发文量呈“渐进式与激增式”相结合的发展特征 |
3.4.2 初始阶段政策强调围绕经济建设及提升公民科普意识展开 |
3.4.3 发展阶段政策着重强化科普基础性设施建设 |
3.4.4 密集阶段政策强调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 |
第4章 我国科普政策发文主体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4.1 科普政策主体构成 |
4.2 科普政策发文主体的描述性分析 |
4.2.1 单独制定科普政策文本主体分析 |
4.2.2 联合制定科普政策文本主体分析 |
4.3 科普政策发文主体网络特性分析 |
4.3.1 科普政策主体网络结构图 |
4.3.2 科普政策主体网络密度分析 |
4.3.3 科普政策主体网络中心性分析 |
4.4 科普政策主体——主题关联分析 |
4.4.1 样本选择和主题词提取 |
4.4.2 科普政策主体与主题词关联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科普政策呈现“政出多门”的特征 |
4.5.2 科普政策主体网络结构存在“小群体”现象 |
4.5.3 科普政策主体聚焦点重叠现象明显 |
第5章 我国科普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步骤 |
5.1.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5.2 基于政策工具的科普政策分析框架 |
5.2.1 供给型政策工具 |
5.2.2 环境型政策工具 |
5.2.3 需求型政策工具 |
5.3 科普政策工具单维量化分析 |
5.3.1 分析单元的定义和类目构建 |
5.3.2 编码 |
5.3.3 可靠性检验 |
5.3.4 频数统计 |
5.4 本章小结 |
5.4.1 环境型政策工具显分化之态 |
5.4.2 供给型政策工具呈均衡之势 |
5.4.3 需求型政策工具突缺位之形 |
第6章 我国科普政策文本内容挖掘 |
6.1 关键词提取与整理 |
6.1.1 关键词提取 |
6.1.2 关键词整理 |
6.2 共词矩阵构建 |
6.2.1 原始矩阵生成 |
6.2.2 相关矩阵及相异矩阵构造 |
6.3 科普政策内容多元统计分析 |
6.3.1 聚类分析 |
6.3.2 多维尺度分析 |
6.3.3 社会网络分析 |
6.4 科普政策结构分析 |
6.4.1 科普政策目标分析 |
6.4.2 科普政策作用对象分析 |
6.4.3 科普政策手段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6.5.1 科普政策内容涉及主题广泛 |
6.5.2 科普政策内容设计存在缺陷 |
6.5.3 科普政策结构不合理 |
第7章 优化我国科普政策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政策工具结构以提高政策工具的操作性 |
7.1.1 适度降低法规管制政策工具使用频率 |
7.1.2 重视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力 |
7.1.3 增强供给型政策工具操作性 |
7.2 充分发挥政策主体间协同互助的整体效能 |
7.2.1 明晰科普政策主体权责,防止互相推诿 |
7.2.2 推进信息资源整合,避免政策主体间的资源浪费 |
7.2.3 加强政策主体协同,促进彼此深入合作 |
7.3 完善科普政策内容以提高科普政策质量 |
7.3.1 强化科普政策内容的系统性 |
7.3.2 加强政策内容的衔接性 |
7.3.3 重视评估反馈工作以补充与修正科普政策内容 |
7.3.4 构建政策目标体系,细化科普政策目标 |
7.3.5 加大经济手段在科普政策中的使用力度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1.1 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是完善科普政策工具体系的有效途径 |
8.1.2 科普政策发文量呈“渐进式与激增式”发展 |
8.1.3 我国科普政策历史演进阶段性特点显着 |
8.1.4 加强政策主体间的协同是解决政策主体间合作程度不高的实践进路 |
8.1.5 修正科普政策内容设计缺陷是完善科普政策内容的重要举措 |
8.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6)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2.1 地理信息产业的基本概念 |
2.2 国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2.2.1 国外地理信息产业政策 |
2.2.2 国外地理信息产业规模 |
2.3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2.3.1 产业政策 |
2.3.2 市场规模 |
2.3.3 产业园区 |
2.3.4 我国地理信息服务业发展状况 |
2.3.5 全国导航与定位产业发展状况 |
2.3.6 我国遥感业发展状况 |
2.3.7 我国地理信息装备制造业状况 |
第三章 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调查 |
3.1 数据源收集及问卷调查 |
3.2 调研成果 |
3.2.1 测绘资质单位情况 |
3.2.2 地理信息数据资源 |
3.2.3 北京市科技水平 |
3.2.4 北京市测绘地理信息生产能力 |
3.2.5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北京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北京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北京市地理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2 北京市导航与定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3 北京市遥感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4 北京市地理信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 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 SWOT 分析 |
4.2.1 优势(Strengths) |
4.2.2 劣势(Weakness) |
4.2.3 机遇(Opportunities) |
4.2.4 威胁(Threats) |
第五章 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对策 |
5.1 大力发展北京市地理信息服务业 |
5.1.1 加大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5.1.2 推进地理信息企业整合 |
5.1.3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5.2 重点发展北京市导航与定位产业 |
5.2.1 导航与定位产业的发展趋势 |
5.2.2 北京市导航与定位产业发展对策 |
5.3 推进北京遥感业发展 |
5.3.1 完善管理机构职能,强化市场监管 |
5.3.2 建立共享平台,促进遥感数据的共享 |
5.4 振兴北京市地理信息装备制造业 |
5.4.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4.2 加强政策扶持 |
5.5 加快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的政策建议 |
5.5.1 加强产业的顶层设计 |
5.5.2 加强产业分类统计工作 |
5.5.3 强化地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应用 |
5.5.4 形成引领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
5.5.5 加强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 |
5.5.6 加强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
第六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
2.1 全国地质资料服务机构馆藏情况 |
2.1.1 服务机构构成 |
2.1.2 地质资料馆藏情况 |
2.2 全国地质资料服务机构服务情况 |
2.2.1 全国地质资料利用现状 |
2.2.2 主要服务方式 |
2.2.3 全国地质资料馆服务情况 |
2.2.4 31 个省级地质资料馆服务情况 |
2.2.5 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
2.3 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状评价 |
2.3.1 取得的主要成绩 |
2.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问卷调查 |
3.1 问卷调查设计与发放情况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研究过程 |
3.1.3 调查样本情况 |
3.2 调查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
3.2.1 地质资料“两化”内涵与外延的认识 |
3.2.2 地质资料“两化”的现状与问题 |
3.2.3 推进地质资料“两化”的对策建议 |
4 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实践 |
4.1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地区实践 |
4.1.1 上海市: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
4.1.2 黄石市: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
4.1.3 合肥市: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
4.1.4 山东省“:焦家式”金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
4.1.5 湖南省:坪宝矿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
4.1.6 青海省:景忍-野马泉铁铜铅锌重点勘查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
4.2 试点地区的经验与启示 |
4.2.1 从三个需求层次入手 |
4.2.2 选择典型试点先行 |
4.2.3 先集群化后产业化 |
4.2.4 抓好各个环节管理 |
4.2.5 制定相关保障措施 |
5 国内外信息服务典型模式分析 |
5.1 国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典型模式分析 |
5.1.1 美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
5.1.2 加拿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
5.1.3 澳大利亚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
5.2 国内信息服务典型模式分析 |
5.2.1 测绘信息服务 |
5.2.2 气象信息服务 |
5.2.3 图书馆信息服务 |
5.3 国内外信息服务模式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借鉴与启示 |
5.3.1 商业机构进入是推进“两化”的必然前提 |
5.3.2 加快国家信息化进程 |
5.3.3 宣传是扩大需求的关键 |
5.3.4 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和形式 |
5.3.5 以信息服务咨询为突破口 |
5.3.6 完善信息服务产业化的政策环境 |
6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6.1 从六个角度探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 |
6.1.1 从地质资料管理的历史沿革看 |
6.1.2 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愿景看 |
6.1.3 从国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看 |
6.1.4 从国内相关行业信息服务看 |
6.1.5 从“两化”问卷调查看 |
6.1.6 从“两化”试点实践看 |
6.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内涵与基本特征 |
6.2.1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内涵 |
6.2.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基本特征 |
6.2.3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
7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理论特征分析 |
7.1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相关理论 |
7.1.1 公共服务理论为“两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
7.1.2 信息集成理论为“两化”提供了技术指南 |
7.1.3 服务经济理论为“两化”奠定了思路向导 |
7.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定位与可行性分析 |
7.2.1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定位 |
7.2.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可行性分析 |
7.3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7.3.1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业的内涵 |
7.3.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
7.3.3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特性 |
7.3.4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带动地质行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
8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设计 |
8.1 我国现行地质资料管理政策法规述评 |
8.1.1 我国现行地质资料管理政策体系 |
8.1.2 现行地质资料管理政策法规述评 |
8.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框架 |
8.2.1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的特点 |
8.2.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框架 |
8.3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框架 |
8.3.1 提升地质资料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
8.3.2 构建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新机制,畅通地质资料信息流 |
8.3.3 发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经济 |
8.4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内容 |
8.4.1 地质资料信息产业链政策 |
8.4.2 产业组织政策 |
8.4.3 产业结构政策 |
8.4.4 产业布局政策 |
8.4.5 产业技术政策 |
8.5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保障措施 |
8.5.1 完善管理体系 |
8.5.2 理顺运行机制 |
8.5.3 依靠规划统筹 |
8.5.4 实施服务工程 |
8.5.5 确保经费投入 |
8.5.6 加强人才培养 |
8.5.7 夯实技术基础 |
8.5.8 做好理论研究 |
9 讨论 |
9.1 如何评价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现状? |
9.2 国内外资料信息服务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 化有何借鉴与启示? |
9.3 问卷调查的结论是什么? |
9.4 “两化”试点实践反映出什么问题? |
9.5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是 什么? |
9.6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否可行? |
9.7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业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
9.8 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需要什么样的政 策? |
10 研究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上海市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情况调研报告 |
附录三 浙江等省推进地质资料汇交与利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
附录四 黄石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情况调研报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情况 |
四、历届国家测绘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2]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江博. 武汉大学, 2018(01)
- [3]教育部创新团队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研究[D]. 王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4]顾行发:学优不忘报国志[J]. 宋汉晓. 留学生, 2016(01)
- [5]我国科普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D]. 孔德意. 东北大学, 2016(07)
- [6]北京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武小钢. 天津大学, 2014(12)
- [7]2011科学中国人(第十届)年度人物[J]. 本刊编辑部. 科学中国人, 2012(12)
- [8]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熊燃.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1(00)
- [9]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研究[D]. 王永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10]开放合作: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中国测绘60年国际交流合作回顾[J]. 刘子刚. 中国测绘,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