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出版社推出大型文学画册《中国》——江泽民主席题书题名

人民出版社推出大型文学画册《中国》——江泽民主席题书题名

一、人民出版社推出大型文献画册《中国》——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论文文献综述)

高媛媛[1](2020)在《新世纪中国书法艺术西向传播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新世纪中国书法艺术西向传播的路径为研究对象,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新世纪中国书法艺术西向传播的文化路径、实践路径,以及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传播路径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在文化路径的研究上,从广义的文化定义出发去理清了文化作为一种传播路径的现实性与可行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的中国书法艺术因其自身的文化“东方”性向西方传播了出去。而基于相通、共通的线条审美与“和”文化,中国书法艺术借由此种文化载体向西方传播了出去。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书法艺术也借由当今时代生活的这个整体的文化环境向西方社会传播了出去。在实践路径的研究上,主要运用传播学理论来论述新世纪中国书法艺术的西向传播是如何操作的。在具体研究上,本部分将研究落脚于现实世界中发生着的具体的书法传播实例与相关的书法传播行为,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提炼出拓展传播渠道、借助传播主体的优势和增强传播效果这三个实践路径。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国书法艺术西向传播的路径研究,首先是基于汉语国际教育本身作为一种传播机制、传播路径。在此基础上,就中国书法艺术西向传播而言从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传播主体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书法传播的受众要向传播者转化;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化改革与完善。

潘霖[2](2019)在《互联网语料在汉英回译中的应用 ——以《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英译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语料凭借其易于获取、信息海量、实时更新等优点成为译者获取语言资源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互联网语料在汉英回译实践中的实例研究,探讨了译者在语言回译和文化回译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本文以中华学术外译书目《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英译项目为例,对语言回译和文化回译进行界定,选取了涉及人名、地名、书籍名、直接引用的语言回译案例和涉及外来概念和间接引用的文化回译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还原式”语言回译和“建构式”文化回译两大翻译策略,以期准确还原“谜底”,建构译者对译入语的认知文化图式,从而提升学术文献回译的准确性和传播效果。

游红霞[3](2018)在《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朝圣旅游是基于某种信仰(宗教的或非宗教的),或对某个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发生的旅游行为,是信仰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类型。本文以本土化的观音信仰为研究对象,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主要的研究范围,讨论如何将神圣层面的信仰推向世俗层面的旅游,论述朝圣旅游中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互动交织、相互裹挟的关系。朝圣旅游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由旅游客体与旅游主体承载。朝圣旅游客体指圣地及其旅游景观,景观生产是旅游行为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朝圣旅游的关键环节。作为记忆之场和传承之场的景观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传统的文化记忆,也推动着民俗文化的传承。景观的生产和叙事兼具信仰性和旅游性的双重特征,是政界、佛教界、旅游界乃至受众群体等各方面合力推动的结果。朝圣旅游的主体主要由三大阵营构成。第一是朝圣旅游的建构主体。朝圣旅游是以社会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被利用、加工和重构为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化”的过程。普陀山的现代朝圣旅游是由国家及地方的行政管理部门、民俗文化精英、商业力量、旅游地的地域社会等方面合力建构的,他们的叙事话语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又形成了一个话语结构的复合体,共同将传统信仰推向现代旅游。第二是朝圣旅游的受众群体,即朝圣旅游者。朝圣旅游者被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所调动,兼具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可以分析他们对于朝圣旅游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朝圣旅游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也传播和强化了信仰传统,从而促进了朝圣旅游的发展。朝圣旅游者是传统民俗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成为朝圣旅游的有力推手。第三是朝圣旅游的组织者,也就是朝圣旅游的中间人。导游是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他们通过现场叙事直接对游客产生影响。导游的叙事话语代表旅游的立场,与信仰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博弈和冲突。只有当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达成统一和和谐时,才能有效地促成朝圣旅游的发展。以导游为代表的旅游界人士要进行自我约束和妥协,从客观上促进了信仰的发展;信仰界人士也对导游的合理行为表示了包容的态度,甚至参与到朝圣旅游之中,推动旅游的实现,两股力量实现了联合。在朝圣旅游中,从景观的生产到朝圣旅游的建构和运营,都呈现了信仰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裹挟着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朝圣旅游的审视,可以探讨旅游民俗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民俗旅游景观的生产;第二,景观叙事与文化记忆、民俗传承以及民俗旅游的关系;第三,民俗旅游的主体建构;第四,民俗旅游与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等等。

齐洪洲[4](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赵贞旎[5](2017)在《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文中指出80年前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急剧变化的当今时代,人们更希望从历史的追忆中寻找到文化的延续、身份的认同和精神的传承。我们不缺乏历史,缺乏的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媒体在建构历史记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托着长征纪念周年、重大历史纪念日,各大媒体展开长征纪念性报道,使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复活”。为了研究媒体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呈现特征、报道方式和传播功能等,论文以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与定性的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49-2016年的长征纪念性报道进行分析,一方面,对其报道的数量、版面、体裁、题材、形式等方面进行量化统计,从宏观层面考察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媒介呈现特征;另一方面,从纵向时间轴的角度分析《人民日报》对长征“逢十”周年的纪念性报道的特征和历史建构。研究发现,随着政治、经济、媒介环境等的变化,《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越来越着重于事、着墨于人、着眼于今,以便更好地达成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论文还结合其他媒体如新华社等的长征纪念性报道经验,指出《人民日报》要创新报道形式、加强双向互动、创新报道策划,以便寻求更好的长征纪念性报道传播方式来实现其传播功能。

胡晓峰,李爱军[6](2015)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1954年6月毛泽东主席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9月12日卫生部派鲁之俊、朱琏、何高民负责筹建中医研究院。9月17日刘少奇指示:"卫生部要下决心,拿大力,办好中医研究院";"研究中医要读书,读中医所有的书";"研究中药的人,首先要向中药老师学,你们要在旧的基础上学习才能学成,然后再进一步改良";"中医研究院成立后,应办一个象同仁堂那样的中药厂"。10月7日经卫生部批准,中央卫生研究院中

陈越洋[7](2014)在《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中提出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运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研究,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着的影响;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教育研究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作品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作品;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第四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第五章分析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运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马锋辉[8](2014)在《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坐标及其实践 ——以浙江美术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术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大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展览是美术馆的主业,最能反映美术馆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随着现代规则的转变而不断升级和加载新的功能,美术馆展览也已经从单纯的作品展示转向研究、典藏、教育和普及等多元化发展。展览不仅要体现美术馆的学术理念、学术观点,同时还要体现文化态度和文化立场。建构科学合理的展览体系对于美术馆更好地提升社会文化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美术馆展览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缺乏理论体系的指导。本论文提出“文化坐标”的观点,就是基于体系建设和价值定位的实践运用,有益于美术馆界的专业发展。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坐标”具有多元互动的参考轴系,在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包含了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地域风格与国际视野、艺术演进与时代精神等文化内涵和视觉主题,全面展示艺术成就,注重培育学术品格,健全完善保障机制,通过丰富的艺术展览精神产品满足社会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坐标”体现了现代美术馆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这是新型美术馆在时代背景下的实践经验。浙江美术馆在开放运行之初就提出展览“文化坐标”的理念,大胆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本论文研究的依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美术馆在展览策划、项目实施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模式,建立起“观点—实践—研究—理论—实践”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美术馆展览“文化坐标”的理论阐述,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理论观点和实际运作的完全匹配性是论文的创新点。对于“文化坐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现阶段美术馆展览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先导性,符合我国美术馆的运行惯例。希望对我国美术馆界的专业规范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并更好地适应美术馆事业的时代进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新的特点、新的模式。

许益新[9](2014)在《江泽民科技观研究》文中指出江泽民科技观,是时代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爆发的信息技术革命所给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是江泽民科技观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江泽民科技观的形成,也有着其自身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他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实践中坚持并发展了本已十分博大精深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科技观,所以他的科技观能够实现科学性、人民性、革命性三者之完美的统一。江泽民科技观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1980—1989)、基本形成阶段(1989—1995)、臻于成熟阶段(1995—2000)和完全成熟并继续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江泽民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分别有科技战略地位观、科技发展战略观、科技创新观、科技人才观和科技伦理观这五个部分。在科技战略地位观方面,他认为,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在科技发展战略观方面,他认为,要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加强基础研究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等战略方针。在科技创新观方面,他认为,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两个方面、要建立和健全在全社会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在科技人才观方面,他认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要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求实创新、拼搏奋斗、团结协作这四种精神。在科技伦理观方面,他认为,科技伦理问题在二十一世纪将愈发突出、科技进步应朝着为全人类造福的方向发展、要建立并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这五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科技战略地位观是逻辑起点,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发展战略观是战略地位观和创新观在宏观层面的具体展开,科技人才观和科技伦理观则是战略地位观与创新观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展开。江泽民科技观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意义方面,第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对科学发展观所秉持的理念和所提出的一些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起到了理论先导的作用。第三,是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价值方面,则为我们制定更加科学的科技发展战略使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民、更好的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指明了道路。

邵校[10](2012)在《满树繁花,硕果累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绚烂的七十年》文中研究表明秦锡麟先生,1942年出生在江西省余干县的一户普通人家,时光荏苒,七十年之后,却成为中国工艺美术这片丛林里最为繁盛的一颗果树之一。从小与父亲所珍藏的图籍书画形影相伴的他,跨进景德镇陶瓷学院不是一个偶然,而日后他在现代民间青花方面

二、人民出版社推出大型文献画册《中国》——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出版社推出大型文献画册《中国》——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中国书法艺术西向传播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来源及意义
        0.1.1 选题来源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0.2.1 研究方法
        0.2.2 理论基础
    0.3 相关研究综述
        0.3.1 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0.3.2 中国书法艺术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0.3.3 中国书法艺术的西向传播研究综述
第一章 新世纪中国书法艺术西向传播的文化路径
    1.1 发挥中国书法文化的独特吸引力
        1.1.1 书法材料与东方魅力
        1.1.2 字体形象与审美艺术
    1.2 利用中西文化的共通之处
        1.2.1 以线条文化为载体
        1.2.2 以“和”文化为载体
    1.3 借助时代生活内容的传播功能
        1.3.1 服饰、影视以及其他方面中的书法元素传播
        1.3.2 国际大型赛事和活动中的书法元素传播
    1.4 小结
第二章 新世纪中国书法艺术西向传播的实践路径
    2.1 拓展传播渠道
        2.1.1 以民间团体为主的组织传播
        2.1.2 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传播
        2.1.3 以现代科技为主的电子传播
    2.2 借助传播主体的优势
        2.2.1 西方学术界的研究导向
        2.2.2 西方政界的领袖力量
    2.3 增强传播效果
        2.3.1 发挥品牌效应
        2.3.2 发展书法产业
    2.4 小结
第三章 新世纪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中国书法艺术西向传播的路径建议
    3.1 观照传播主体: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3.1.1 教师的书法编码能力
        3.1.2 教师在传播中的受众视角
    3.2 转化传播受众:从“拟态环境”到受众转化
        3.2.1 营造书法传播的“拟态环境”
        3.2.2 “拟态环境”下的受众转化
    3.3 改进传播机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改革
        3.3.1 师资队伍建设和中西书法交流合作机制的完善
        3.3.2 课程设置和教材研发
    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互联网语料在汉英回译中的应用 ——以《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英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英译项目介绍
    (一)英译项目概况描述
    (二)英译项目文本特点
第二章 回译
    (一)回译的定义和分类
        1.回译的定义
        2.回译的分类:语言回译和文化回译
    (二)汉英回译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互联网语料
    (一)互联网语料的发展
    (二)本案例中互联网语料的获取和选择
第四章 互联网语料指导下的汉英回译策略
    (一)“还原式”语言回译
        1.专有名词
        (1)人名
        (2)地名
        (3)书籍名
        2.直接引用
    (二)“建构式”文化回译
        1.外来概念
        2.间接引用
        (1)对原文证实/证伪
        (2)规避译入语表达陷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原文和译文(部分1)
附录二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原文和译文(部分2)

(3)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对“朝圣”内涵的研究
        二、“朝圣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维度
        三、关于“朝圣旅游”的其他问题及个案研究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民俗学研究
第二章 本土化观音信仰及其圣地的形成
    第一节 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成
    第二节 观音的灵验叙事与信仰符号
        一、本土化观音信仰的灵验叙事
        二、观音菩萨的主要神职
    第三节 普陀山观音朝圣中心的形成
        一、妙善传说与观音圣地的多地化分布
        二、南海观音体系与妙善传说的勾连
        三、作为观音朝圣中心的普陀山
    小结
第三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
    第一节 “南海观音”:从符号到景观
    第二节 灵验叙事:景观灵力的生产
    第三节 景观价值:旅游标示物的生产
    第四节 现代节庆与表演景观的生产
        一、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节庆景观的生产
        二、佛教盛典《观世音》:表演景观的生产
    小结
第四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多元建构
    第一节 国家及地方的行政力量
        一、行政力量对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塑和重构
        二、行政力量对朝圣旅游的策划和组织
    第二节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民俗文化精英
        一、普陀山的僧侣团体
        二、舟山地区的地方文人和非遗传承人
        三、从事普陀山观音信仰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商业力量
        一、朝圣旅游的认同性经济本质
        二、朝圣旅游企业——广州CYQ国际旅行社的案例
    第四节 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居民
        一、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地方文化认同
        二、普陀山居民对朝圣旅游的参与和建构
    小结
第五章 朝圣旅游者:在信仰与旅游之间
    第一节 朝圣旅游者的类型
        一、源于宗教传统和民间习俗的朝圣旅游者
        二、“寻根问祖”的朝圣旅游者
        三、祈祷灵验的朝圣旅游者
        四、观光体验的朝圣旅游者
    第二节 朝圣旅游者的行为
        一、朝圣旅游者与神灵的“交流”行为
        二、朝圣旅游者的景观实践
    第三节 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
    小结
第六章 朝圣旅游的中间人:信仰与旅游的博弈与联合
    第一节 导游: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
        一、导游的叙事话语:从信仰到旅游
        二、导游的叙事话语对朝圣旅游者的影响
        三、导游的叙事话语与信仰话语的博弈
    第二节 旅游力量与信仰力量的联合
        一、旅游界人士的自我约束与妥协
        二、信仰界人士担当朝圣旅游的中间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中文译着
    三、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田野调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附录二:图片选录
    附录三:观音灵感事迹文献目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完成的工作
后记

(4)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舶来与肇始
        二、通信机构多样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单一
        二、印制借法西方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九宫图式
        二、象征设计手法
        三、直、曲装饰风格
        四、清邮“图像无人”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小结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扬弃与推进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多样
        二、印制工艺精良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文字加盖
        二、构图形式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四、西藏特色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分隔与交融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队伍广大
        二、印制工艺朴质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构图形式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继与开创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稳定
        二、印制工艺精致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铭记与志号
        二、幅面种类增多
        三、构图形式多样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五、初探民族风格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低迂与激昂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萎缩
        二、印制精益求精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志号变化频繁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小结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溯源与逐流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扩展
        二、印制工艺精美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题材丰富
        二、品种增多
        三、新的构图形式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小结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载与传播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多元
        二、印制工艺精湛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三、票型种类多样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纪念性报道新闻学研究
        二、纪念性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三、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新闻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媒介呈现
    第一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定量分析
        一、报道数量分析
        二、报道版面分析
        三、报道体裁分析
        四、报道题材分析
        五、报道形式分析
    第二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文本分析
        一、用新闻重访历史
        二、用评论解读历史
        三、用艺术重现历史
第三章 铭记历史:《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历史建构
    第一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发展历程综述
        一、改革开放前
        二、改革开放后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不同时期长征纪念性报道及其特色
        一、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报道:数量少,形式单一
        二、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报道:开辟专栏
        三、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开辟特刊
        四、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嬗变
        一、更着重于事
        二、更着墨于人
        三、更着眼于今
第四章 传承历史:《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传播功能及其报道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长征纪念性报道的传播功能
        一、政治功能:强调政治合法性
        二、社会功能:凝聚社会共识
        三、教育功能: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
    第二节 长征纪念性报道报道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报道形式,力求丰富多样
        二、加强双向互动,鼓励读者参与
        三、创新报道策划,加强媒体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统计表(1949-2016)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本论文“文化”概念界定及阿拉伯文化特征概述
    三、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五、研究方法
    六、结构安排
第一章 历史回溯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初期繁荣
        一、唐宋时期中阿交往
        二、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三、唐宋时期中国关于阿拉伯的文献记载
    第二节 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一、元代中阿关系
        二、元代阿拉伯人在中国
        三、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第三节 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一、明清时期中阿关系
        二、明清国人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关注与记述
        三、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小结
第二章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一、清朝末期中阿关系
        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
    第二节 宗教领域
        一、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
        二、回教新文化运动
    第三节 文学领域
        一、作品译介情况
        二、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二、留学生派遣
        三、对阿拉伯文化的记述与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一、对阿拉伯反殖民斗争的同情与支持
        二、万隆会议与两次建交高潮
        三、开拓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第二节 宗教领域
        一、伊斯兰教在新中国
        二、穆斯林朝觐活动
        三、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
        四、伊斯兰学术活动
    第三节 文学领域
        一、阿拉伯文学作品走入国人视野
        二、文学作品译介情况及特点
        三、中国作家笔下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作品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二、留学生互派工作
        三、学术研究情况
    第五节 艺术领域
        一、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
        二、电影展、艺术团访问等交流
    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一、第三次建交高潮与高层互访
        二、文化交流日益丰富
    第二节 宗教领域
        一、新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二、伊斯兰学术活动
    第三节 文学领域
        一、文学作品的译介
        二、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
        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二、留学生工作
        三、中阿教育合作
        四、学术研究活动
    第五节 艺术领域
    小结
第五章 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阿文化交流的思考
    第一节 增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动力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二、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
    第二节 克服中阿文化交流的阻力
        一、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干扰和误导
        二、中阿意识形态差异产生的误会与矛盾
    第三节 加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几点建言
        一、文化交流机制化
        二、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
        三、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附录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9)
附录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56-1966)
附录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77-1999)
附录五:1956-1965 年、1972-1978 年、1979-1991 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新生国别结构统计表
阿文摘要

(8)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坐标及其实践 ——以浙江美术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美术馆的发展现状
        2. 美术馆展览的特点和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凸显美术馆的社会文化效益
        2. 构建美术馆展览的策划体系
        3. 提出美术馆展览的实施规范
        4. 探究美术馆的文化发展内核
    1.3 研究的方法与论文的结构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贡献
第二章 文化坐标是美术馆展览的核心价值
    2.1 美术馆展览的功能定位
        1. 坚持公益性原则
        2. 培养大众审美趣味
        3. 展示艺术发展成就
    2.2 美术馆展览的学术品格
        1. 坚持自主策划
        2. 突出展览主题
        3. 注重学术普及
    2.3 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内涵
        1. 传统历史中的文化积淀
        2. 时代变革中的文化传承
        3. 国际视野中的文化交融
        4. 时代精神中的文化创造
第三章 传统强基:继承创新中的视觉标杆
    3.1 在展览文化坐标中的定位分析
        1. 传承有序的历史渊源
        2. 普及广泛的社会影响
        3. 立足当下的视觉创新
    3.2 展例解读
        1. 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和解读
        2. 神州国光——黄宾虹艺术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和解读
        3. 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意义
        4. 书风书峰:2011 浙江书法名家作品展
        (1)策展背景和思路
        (2)实施特点
        (3)展览解读
    3.3 实施启示
        1. 强化自主策划
        2. 体现综合效应
        3. 吸引社会支持
        4. 注重展览解读
第四章 地域流风: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特征
    4.1 在展览文化坐标中的定位分析
        1. 地域美术中呈现的文化特征
        2. 美术思想中彰显的社会功能
        3. 艺术演进中产生的美术形态
    4.2 展例解读
        1、“白社”及其群体研究之“吴茀之艺术展”、“张书旗艺术展”
        (1)策展背景和思路
        (2)展览结构和特点
        2. 鲁迅与新兴木刻纪念系列展览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
        3. 浙江现代版画系列展
        (1)刀木人生——赵延年先生捐赠作品展
        (2)八十凝望——赵宗藻艺术回顾展
        (3)瘦骨刀魂——张怀江作品展
        (4)刀锋民魂——张漾兮诞辰百年艺术展
    4.3 实施启示
        1. 重视地域特色、增强保护意识
        2. 整合美术资源,树立学术品牌
        3. 注重互动交流,发挥典藏效应
        4. 拓展征集渠道,增加资源积累
第五章 当代文脉:中西融合中的文化根源
    5.1 在展览文化坐标中的定位分析
        1. 现代思潮的传播启智
        2. 民族内涵的探索实质
        3. 当代艺术的思考立场
        4. 文化品格的传统溯源
    5.2 展例解读
        1. 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
        (3)展览亮点
        2. 致葵园——许江作品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和解读
        3. 春——蔡国强个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展览结构和解读
    5.3 实施启示
        1. 展陈设计的当代性
        2. 展示平台的拓展性
        3. 国际借展的规范性
第六章 国际视野:时代境遇中的促进意义
    6.1 在展览文化坐标中的定位分析
        1. 文化艺术特征的相互吸引
        2. 艺术表现构成的不断拓展
        3. 人本关怀精神的共同探索
    6.2 展例解读
        1. 2013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1)策展背景和理念
        (2)学术主旨
        (3)展览主题
        (4)展览结构
    6.3 实施启示
        1. 多渠道借展促成主办全球性展览
        2. 大力度理性收藏国外艺术家作品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9)江泽民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方面的研究
        1.2.2 国内方面的研究
        1.2.3 文献评析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5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江泽民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
    2.1 江泽民科技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2.2 江泽民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观
        2.2.2 列宁的科技观
        2.2.3 毛泽东的科技观
        2.2.4 邓小平的科技观
    2.3 江泽民科技观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2.3.1 萌芽阶段(1980-1989)
        2.3.2 基本形成阶段(1989-1995)
        2.3.3 臻于成熟阶段(1995-2000)
        2.3.4 完全成熟并继续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第三章 江泽民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3.1 科技战略地位观
        3.1.1 科学技术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1.2 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3.1.3 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3.2 科技发展战略观
        3.2.1 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
        3.2.2 “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
        3.2.3 加强基础研究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3.3 科技创新观
        3.3.1 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3.3.2 建立和健全在全社会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
    3.4 科技人才观
        3.4.1 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关键是人才
        3.4.2 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3.4.3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四种精神”
    3.5 科技伦理观
        3.5.1 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问题将愈发突出
        3.5.2 科技进步应朝着为全人类造福的方向发展
        3.5.3 建立并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泽民科技观的重大意义
    4.1 江泽民科技观的重大理论意义
        4.1.1 丰富与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4.1.2 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起到了理论先导作用
        4.1.3 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4.2 江泽民科技观的重大实践价值
        4.2.1 不断强化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4.2.2 改革科技体制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4.2.3 实施科技人才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人民出版社推出大型文献画册《中国》——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中国书法艺术西向传播的路径研究[D]. 高媛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互联网语料在汉英回译中的应用 ——以《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英译项目为例[D]. 潘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2)
  • [3]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D]. 游红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4]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D]. 赵贞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6]中国中医科学院大事记[J]. 胡晓峰,李爱军. 中华医史杂志, 2015(06)
  • [7]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D]. 陈越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8]美术馆展览的文化坐标及其实践 ——以浙江美术馆为例[D]. 马锋辉. 中国美术学院, 2014(12)
  • [9]江泽民科技观研究[D]. 许益新. 南京财经大学, 2014(08)
  • [10]满树繁花,硕果累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绚烂的七十年[J]. 邵校. 中华文化画报, 2012(04)

标签:;  ;  ;  ;  ;  

人民出版社推出大型文学画册《中国》——江泽民主席题书题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