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丹注射液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周双双[1](2020)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并对比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舌三针疗法(观察组)与传统针刺方法(对照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规范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临床部门诊及病房患者,严格依据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实验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纳入病历60例,然后对受试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脑卒中及基础病的常规治疗上,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舌三针。两组患者每日针1次,6日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共治疗三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以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ing Test,WST)、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为疗效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本研究治疗期间无脱落,最终完成研究共60例。其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通过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中风病程及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和SS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2例,脱落0例,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5例,脱落0例,总有效率达83.3%。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P=0.012<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两组均进行组内比较,经秩和检验,P=0.000<0.01,两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两组间进行秩和检验,P=0.012<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两组均进行组内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0<0.01,两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两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26<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5)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SSA评分,两组均进行组内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0<0.01,两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两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15<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舌三针疗法和传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各症状均有明显疗效,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且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舌三针疗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该方法效果理想,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薛晓婕[2](2020)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比较针刺与常规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进一步论证针刺治疗该疾病的优势,规范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选穴以及操作方法,同时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针刺组(25例)、康复组(25例)。2组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基础治疗,康复组进行常规吞咽康复治疗,针刺组采用芒针透刺天突、足三里透刺三阴交,并对风府、翳风、廉泉、人迎采用毫针针刺,两组均每周治疗6次,以14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计28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予洼田饮水试验、洼田饮水试验前后脉冲血氧饱和度、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并抽血检测患者营养学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的水平,并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末进行临床随访,比较分析2组受试对象相关量表、指标等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较前改善(均P<0.05),且针刺组较康复组改善显着(均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前后脉冲血氧饱和度下降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变化幅度针刺组较康复组显着(均P<0.05);(3)针刺组的吞咽疗效总有效率为95.7%,优于康复组的88.0%;(4)治疗后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值均上升(均P<0.05),且针刺组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1)针刺治疗可以降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前后脉冲血氧饱和度下降值,改善患者自身营养状况,从而改善患者低氧状态,减少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2)针刺治疗、康复治疗均能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康复疗法相比较,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更为显着。
李止戈[3](2019)在《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该项课题通过观察国际上通用的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洼田氏饮水试验等级评分(Kubota Water Swallow Test)、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的得分前后变化,评估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吞咽治疗仪(Swallowing Therapeutic Apparatu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ysphagia After Stroke,DAS)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病例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共60例。将60例DAS的患者按就诊顺序,依据随机数字表,按1:1比例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吞咽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通督调神针刺法,两组每周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连续治疗28天。设定治疗前、治疗第14天、第28天为两组疗效评价点,使用VFSS、洼田氏饮水试验等级评分、SSA量表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变化进行初、中、末期康复评定。结果(1)治疗28天后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总有效率经检验,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2)VFSS评分治疗组治疗前2.03±1.17,治疗后为6.24±3.49,对照组治疗前为2.25±1.18,治疗后为5.47±2.33,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值经检验,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评分治疗组治疗前1.83±0.59,治疗后3.73±1.01,对照组治疗前1.83±0.69,治疗后2.87±1.27,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值经检验,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性(P<0.01)。(4)SSA评分治疗组,治疗组治疗前36.00±3.67,治疗后23.47±4.34,对照组治疗前35.63±3.46,治疗后29.07±5.56,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值经检验,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性(P<0.01)。(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本研究60例DAS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无脱落病例。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两组患者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1)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吞咽治疗仪组和单纯吞咽治疗仪组在治疗DAS上均有一定的疗效;(2)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吞咽治疗仪在提高患者VFSS、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评分、降低SSA评分能力上均优于单纯吞咽治疗仪组,可明显改善DAS患者吞咽状况。
陈俊华[4](2018)在《针刺阿呛组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利用吞咽功能造影检查(VFSS)客观的评判针刺阿呛组穴结合吞咽综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针刺阿呛组穴治疗本病的具体作用环节和机制,从而形成具有较为完备理论方法体系的诊疗方案,为扩大针刺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2例病人,按其先后的入院顺序,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病人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吞咽的综合疗法(包括基础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常规针刺治疗及心理疏导等),治疗组在吞咽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针刺阿呛组穴的治疗,总共治疗周期为3周,然后使用洼田饮水及VFSS量表评分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评分变化,应用VFSS观察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及吞咽器官的功能变化,观察治疗方案的总体临床疗效。然后建立数据资料库,应用SPSS20.0软件对所整合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此外,应及时记录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对针刺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吞咽障碍分期的对比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临床疗效:经过治疗,治疗组的病人中痊愈的9例,显效的12例,有效的8例,无效的2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3.5%;对照组的病人中痊愈的5例,显效的8例,有效的10例,无效的8例,总有效率为74.2%。两组经过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咽期吞咽障碍的病人的总有效率经过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腔期吞咽困难的病人的总有效率经过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洼田饮水评分: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组间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分别进行组内评分的对比,差异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VFSS量表评分:治疗前两组VF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组间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分别进行组内评分的对比,差异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 VFSS各分项评分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口腔期、咽期、误吸程度三个分项的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这三项评分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期评分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期及误吸程度两分项评分治疗后分别进行两组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口咽期的吞咽能力均有显着的提高,误吸情况较前明显的好转。治疗组在咽期吞咽功能改善及误吸减轻方面效果更着。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行针刺阿呛组穴结合吞咽综合疗法及单纯应用吞咽综合疗法均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其误吸风险。其中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并且针刺阿呛组穴的主要作用环节为吞咽障碍中的咽期,能够提高咽部肌肉的收缩力,促进正常吞咽环路的重塑。故在临床施治过程中,对咽期吞咽困难者应用此法,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病效果。
季颖[5](2017)在《电针结合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电针结合头针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患者,从而探讨其临床疗效,为本病的治疗寻求疗效显着的方法。研究方法:本文将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将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两组都在接受康复锻炼、常规药物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头针治疗,观察组予以电针结合头针治疗,两组每周都进行5次治疗,以1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分别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分析统计,评价治疗后各组的疗效。研究结果:电针配合头针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头针组(P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中,经过治疗后,电针配合头针组的患者的评分显着低于头针组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经过治疗后,二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Barthel指数变化比较,电针配合头针组的患者的得分,显着高于头针组的患者的得分,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并且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电针配合头针组有1例患者为无效,17例患者为有效,16例患者为显效,4例患者为基本痊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7%;头针组有7例患者为无效,23例患者为有效,7例患者为显效,1例患者为基本痊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58%;电针配合头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针组患者,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结论:临床上运用电针配合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茹煜祺[6](2016)在《体针头针加毫火针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增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将治疗组(常规针刺+头针+毫火针)与对照组(常规针刺+头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进行临床疗效对比,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常规针刺+头针+毫火针治疗,对照组36例:常规针刺+头针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三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一疗程结束时及治疗三疗程结束后对两组面肌痉挛强度(Cohen分级)、频度(Penn分级)的变化,以及两组总有效率进行疗效观察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收治日,第一次评定)年龄、病程、证型等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痉挛强度、频度分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第一疗程结束时(治疗第10次,第二次评定):(1)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第一疗程结束时痉挛强度、频度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为P<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对改善痉挛强度、频度均有效。(2)组间比较:两组治疗第一疗程结束时的痉挛强度、频度分级进行比较,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在治疗第一疗程结束时对改善痉挛强度、频度无明显差异。3.治疗第三疗程结束时(治疗第30次,第三次评定):(1)组内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第三疗程结束时痉挛强度、频度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的治疗方法对改善痉挛强度、频度均疗效显着。(2)组间比较:第三疗程结束时两组之间的痉挛强度、频度分级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第三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在痉挛强度和频度下降程度及速度上优于对照组。4.治疗结束后总疗效比较:治疗组36例患者脱落5例,共31例完成治疗,其中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36例患者脱落6例,共30例完成治疗,其中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结束后两组皆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5.从病程分布的疗效分析:将两组分别按病程分布情况进行疗效比较,两组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病程越短者有效率越高。6.随访结果:在疗程结束后3个月内对两组患者痊愈者进行电话随访,治疗组11例痊愈患者中有1人轻度复发;对照组5例痊愈患者中有2人中度复发。结论:治疗组(常规针刺+头针+毫火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风寒外袭证、阴虚风动证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常规针刺+头针),且在痉挛强度和频度的下降程度及速度上优于对照组。表明常规针刺+头针+毫火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风寒外袭证、阴虚风动证能提高临床疗效。
刘艳[7](2016)在《针刺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慢性期卒中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慢性期卒中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期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组)和对照组(针刺结合传统推拿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加用传统推拿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Wolf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变化,并对评分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Wolf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Wolf运动功能、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及Berg平衡功能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显着(p<0.01);(2)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Wolf运动功能、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显着(p<0.01)。结论针刺结合CIMT可改善慢性期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杜德炜[8](2015)在《温针灸结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中风又名卒中(Stroke),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因其起病急、症见多、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故称“中风”。中风病是内科四大病症之一,也是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又是长期致残的疾病之首,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由于70~80%的脑卒中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残疾或认知障碍,日常生活需要他人护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目的:中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种,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肢体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已经为多年的临床、试验研究证实。本课题选取肢体功能相关评价标准,评估温针灸结合颞三针在中风康复中的疗效,并与针刺结合颞三针疗效作对比,理论与临床两方面论证温针灸可用于中风病的治疗。方法:文献研究整理综述了古代及现代中医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综述针与灸在中风中的应用,灸法结合现代医疗技术对中风干预机制的探索及临床成果;综述针灸对中风康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述和展望。临床研究对象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住院患者,符合脑卒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依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60例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由随机数字表以1:1比例随机分组,在基础对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降脂,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和理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分为温针灸结合颞三针组(治疗组)和针刺结合颞三针组(对照组)。周一至周六每日一次,以4周(24次)为治疗时间。分别以中医证候评定、简化Fugl-Meyer评分、Brunnstrom上下肢运动功能评级为临床评定指标,治疗前后各评定一次,治疗结束后进行中医疗效评定。结果:两组资料治疗前一般情况统计分析,包括年龄、病程、中风类型、中医证型等组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级组间对比,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认为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各评分、评级组内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中医证候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级、简化Fugl-Meyer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疗效评定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选取的中风肢体功能障碍住院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在基础治疗措施下,分别给予温针灸结合颞三针组和针刺结合颞三针组进行对比观察患肢运动功能改善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差异具有显着性,可认为两种方法均有效;治疗后,用中医证候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级及中医疗效评定评价疗效,组间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张静[9](2010)在《不同经穴针刺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cAMP、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针刺不同经穴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第二信使cAMP、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揭示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生物学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再灌注3小时后运用Zea Longa 4分制评分标准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4天,每日一次;采用神经电生理H反射评价模型和治疗效果;运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实验大鼠体内cAMP、cGMP的含量。结果:1、右侧H波潜伏期,阳经针刺组较模型组明显延长,和模型组、阴经针刺组、阴阳经针刺组、巴氯芬组、MCPG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右侧H反射恢复曲线显示,阳经针刺组H/M值最高为1.078±0.1283,和模型组、阴经针刺组、阴阳经针刺组、巴氯芬组、MCPG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2、阳经针刺组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体内cAMP、cGMP的含量,和模型组、阴经针刺组、阴阳经针刺组、巴氯芬组、MCPG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结论:1、针刺组明显抑制H反射的亢进和改善H反射恢复曲线,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2、针刺具有改变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体内cAMP、cGMP含量的作用,针刺阳经组、阴阳经组、阴经组三组比较,阳经针刺组改变显着,其次为阴阳经组,再次为阴经针刺组;3、揭示针刺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生物学机制,表明针刺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具有保护作用,为临床针刺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王烁[10](2009)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及祛风化痰法对其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调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分型,为中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提供指导,并观察祛风化痰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拟定证候评分表,对12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辨证,统计证候分型。从中选择60例风痰上扰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祛风化痰定眩汤合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用氟桂利嗪合灯盏花素治疗,7天为一疗程,在治疗第1、3、7天分别观察其对眩晕症状、综合症状、中医证候的疗效,并观察疗程前后TCD改善情况。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总例数的95.08%符合风痰上扰证。治疗组在所有观察时点眩晕症状、总体疗效以及对中医证候的风、痰证改善上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1或P<0.05),TCD结果显示,祛风化痰定眩汤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P<0.05),与血管扩张剂氟桂利嗪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以风痰上扰为主要证候,祛风化痰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疗效显着。
二、香丹注射液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丹注射液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及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1.6 知情同意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3 意外情况处理 |
2.4 质量控制 |
2.5 评价指标 |
2.6 疗效评定 |
2.7 安全性指标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比较 |
3.2 各评分量表比较 |
3.3 疗效评定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中西医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1.1 中医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1.2 西医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2 立题依据 |
2.1 中医理论治疗依据 |
2.2 现代医学理论依据 |
3 结果讨论分析 |
3.1 评价方法的讨论 |
3.2 结果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察指标 |
3.4 安全性评价 |
3.5 意外情况处理 |
3.6 受试者权益保护 |
3.7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病例纳入与脱落 |
4.2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前后脉冲血氧饱和度下降值比较 |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A量表评分比较 |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学指标的比较 |
4.7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
4.8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事件记录 |
5 讨论 |
5.1 中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5.2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疗法 |
5.3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5.4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现代医学疗法 |
5.5 针刺相关理论探讨 |
5.6 研究结果分析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前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病例脱落标准 |
2.6 病例基本资料 |
3 治疗方法 |
3.1 常规基础治疗 |
3.2 对照组 |
3.3 治疗组 |
3.4 治疗疗程 |
3.5 观察指标 |
3.6 疗效评定 |
3.7 意外情况处理 |
3.8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4 天、第28天VFSS评分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4 天、第28 天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评分比较 |
4.4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4 天、第28天SSA评分比较 |
5 讨论 |
5.1 立题思想 |
5.2 选穴依据 |
5.3 中医学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与研究 |
5.4 现代医学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与研究 |
5.5 研究结果分析 |
6 结论 |
7 问题与展望 |
7.1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亟需解决问题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致谢 |
(4)针刺阿呛组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评定方法 |
4 观察项目及指标 |
5 疗效判定指标及标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两组基线资料的对比 |
3 观察指标的比较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3 针刺作用机制探讨 |
4 结果分析 |
5 安全性评价 |
6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VFSS图像及“阿呛穴”体表定位图 |
附录 2 附表 |
附录 3 技术路线图 |
附录 4 随机分组方法 |
附录 5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6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5)电针结合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中风病名的认识 |
1.2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的历史讨论 |
1.3 中风病的分型 |
1.4 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发展概况 |
2. 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和研究 |
2.1 中风的危险因素 |
2.2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 |
2.3 缺血性中风的西医治疗 |
3. 头针选取的依据 |
3.1 头针运用的理论基础 |
3.2 头针治疗中风的文献研究 |
4. 电针治疗中风的依据 |
4.1 电针运用的理论基础 |
4.2 电针治疗中风的文献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取标准 |
1.4 随机方法 |
1.5 治疗方法 |
1.6 临床的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
2.2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积分)的比较 |
2.3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 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电针治疗中风的机理 |
2. 头针治疗中风的机理 |
3. 穴位选择的依据 |
4. 电针结合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优势 |
5.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
附录二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
附录三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
附录四 Barthel指数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体针头针加毫火针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病例选择 |
2.安全性指标 |
3.病例来源及分组 |
4.基本资料 |
5.治疗方法 |
6.观察项目 |
7.疗效评价 |
8.安全性评价标准 |
9.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第一疗程结束时(治疗第 10 次)的比较 |
2.第三疗程结束时(治疗第 30 次)的比较 |
3.两组第三疗程治疗结束后的总体疗效比较 |
4.两组患者疗效按病程分布情况比较 |
5.随访调查 |
讨论 |
1.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2.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3.选题目的 |
4.选题依据 |
5.选穴依据 |
6.关于量表的使用 |
7.结果分析 |
8.安全性分析 |
9.不足之处 |
结论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7)针刺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慢性期卒中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脑卒中及卒中后运动障碍的认识 |
1.1 中医对脑卒中的认识 |
1.2 中医对卒中后运动障碍的认识 |
1.3 针刺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及卒中后运动障碍的认识 |
2.1 西医对脑卒中的认识 |
2.2 西医对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的认识 |
2.3 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现状 |
2.4 强制性运动疗法 |
临床研究 |
1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的脱落、剔除与处理 |
1.7 质控方法 |
2 治疗方案 |
2.1 基础治疗 |
2.2 针刺治疗 |
2.3 治疗组 |
2.4 对照组 |
2.5 研究方法要求 |
3 疗效评定 |
4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及分析 |
讨论 |
1 观察指标选择的分析 |
1.1 Wolf运动功能评价表 |
1.2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
1.3 Berg平衡量表 |
1.4 ADL量表(Bathel指数评分法) |
2 针刺结合CIMT应用于卒中后运动障碍选择的分析 |
2.1 针刺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的优势分析 |
2.2 CIMT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的特异性 |
2.3 针刺结合CIMT优势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刺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温针灸结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 病名源流与病因病机 |
1.2 古代针灸治疗文献 |
1.3 针灸治疗现状简述 |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概况 |
2.1 脑卒中的概念 |
2.2 脑卒中的类型 |
2.3 脑卒中的治疗 |
3 发展趋势评述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与剔除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试验措施 |
2.3 不良反应 |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2.5 记录方法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治疗前后评定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不同经穴针刺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cAMP、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研究概况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 |
实验研究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及祛风化痰法对其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眩晕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概况 |
一 古代中医对眩晕的研究概况 |
1 眩晕的病名和定义沿革 |
2 眩晕的病位 |
3 病因病机 |
4 眩晕的治法方药 |
二 当代中医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组方遣药 |
三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概况 |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的提出和演变 |
2 发病机制 |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及伴发症状 |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 |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标准 |
6 西医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证候调查 |
一 一般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辨证标准 |
2.4 病例纳入标准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二 调查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中医证候 |
2.1 证型及轻重程度 |
2.2 证候组合情况 |
2.3 外感风邪的证候调查 |
三 讨论与分析 |
四 结论 |
祛风化痰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
一 一般资料 |
二 研究方法 |
三 两组治疗前资料分析 |
四 治疗结果 |
五 讨论与分析 |
六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辨证标准 |
四、香丹注射液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D]. 周双双.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 薛晓婕.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 李止戈.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针刺阿呛组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D]. 陈俊华.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电针结合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季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11)
- [6]体针头针加毫火针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增效研究[D]. 茹煜祺.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 [7]针刺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慢性期卒中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D]. 刘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8]温针灸结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杜德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 [9]不同经穴针刺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cAMP、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D]. 张静.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2010(04)
- [1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及祛风化痰法对其的疗效观察[D]. 王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