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铈盐引发甲基丙烯酸乙酯在Newcell纤维上接枝共聚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倪美乐[1](2021)在《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速生材高含量木素纸浆(简称高得率浆,HYP)具有制浆过程中保留大量木素、纸浆得率高、污染小、原料来源广等优势而具备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高得率浆木素含量高导致漂白浆易发生光致返黄,这大大限制了其在高档纸种中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纸张白度、抑制纸张返黄是目前造纸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被用作一种高得率浆的返黄抑制剂时,具有增白效果好、荧光强度高等优点,取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应用。但此类荧光增白剂存在水溶性差、与纸张结合力弱、用量大、容易发生光致顺-反异构等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及经济效益。因此,设计合成出一种具有增白、增强、抗水综合性能优良的功能多样、性能优异的纸张表面施胶剂是目前造纸工业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针对表面施胶剂和荧光增白剂存在以上问题,本论文首先在通过三步亲核取代法合成出三种荧光单体的基础上,通过淀粉接枝共聚法制备出了三类性能优异的具有荧光增白性能的纸张表面施胶剂,最后考察了它们在纸张表面施胶后纸张的光学性能及物理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以DSD酸、三聚氯氢、二乙醇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水溶性良好的荧光单体(FBs),然后将其与丙烯酰胺、苯乙烯进行淀粉接枝共聚制备出一种具有疏水性能的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ST-st-FBs)。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光谱(UV)等对目标产物的结构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通过48 h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对目标产物作用于纸张的返黄抑制效果进行考察。最后对施胶纸张的抗水、抗张、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施胶纸张的初始白度比空白纸张高11.33%ISO;经48h紫外老化试验后,施胶纸张的返黄值比空白纸张的返黄值低0.96。通过纸张物理性能测试发现,经施胶后纸张的抗水性提高了 16.1%,抗张强度和撕裂度分别提高了 16.9%、15.8%。第二部分通过引入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制备出一种紫外线吸收性能良好的荧光单体(UV/FBs),然后将UV/FBs、阳离子季铵盐、苯乙烯与淀粉接枝共聚,制备出两种阳离子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ST-DMDAAC-UV/FBs、ST-DMC-UV/FBs)。通过测试结果发现,两种施胶纸张的白度分别比空白纸张高15.52%ISO、15.28%ISO;且48h紫外老化试验后,两种施胶纸张的返黄值分别比空白纸张低1.88、1.75;经过物理性能测试发现,两种施胶纸张的抗张强度分别提高了 43.1%、39.7%,撕裂度分别提高了 21.2%、16.5%。说明阳离子季铵盐的引入对改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光稳定性差以及纸张的结合力弱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第三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乳液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同时改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光致顺反异构的问题,本部分实验中引入了具有紫外线屏蔽作用的纳米粒子。首先用KH-570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制备出一种双键化的纳米粒子(K-SiO2),再将改性纳米粒子、荧光单体、与丙烯酰胺进行淀粉接枝共聚,得到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荧光乳液(ST-SiO2-AS/FBs)。实验结果表明,ST-SiO2-AS/FBs基本不存在光致顺反异构现象;纸张经施胶后其抗张强度及撕裂度分别提高了 63.2%、26.4%;施胶纸张的初始白度比空白纸张高21.34%ISO,48h紫外光老化试验后,ST-SiO2-AS/FBs施胶纸张的返黄值比空白纸张低1.33;说明纳米粒子对改善纸张光学性能及物理性能方面具有显着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表明,ST-SiO2-AS/FBs对于提高纸张白度、抑制纸张返黄、增强纸张物理性能的综合效果最佳,这对改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光稳定性差、与纸张结合能力差的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刘蓉蓉[2](2020)在《基于Fenton反应的植物纤维改性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纤维素是一种绿色生物友好型的可再生资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机械性能等。近年来,微纳米级纤维素纤维在工业中的应用也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本论文以微纤化纤维素(MFC)负载铁离子作为载体催化剂,负载在纸浆纤维上,利用芬顿反应对纤维素进行接枝聚合改性以及氧化改性,改良了改性反应,并拓展了微纤化纤维素的应用领域。利用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对纤维素的强氧化作用,氧化预处理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SWBK)后均质制备MFC-铁离子作为载体催化剂。选用溶解浆作为纤维素材料,通过在纤维上预加载富含铁离子的微纤化纤维素(MFC-铁离子),增加接枝反应在纤维素表面的活性位点。以芬顿试剂(Fe2+-H2O2)为引发剂产生羟基自由基,接枝丙烯酸甲酯(MA)实现了植物纤维的疏水改性。探讨了 MFC-铁离子质量百分比与单体接枝率的定量关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对产物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确认单体接枝反应成功。当MFC添加量增加到4%时,接枝率可以高达200%,在MFC-铁离子添加量为2%时,改性纤维的吸水效率降低至3.12%,吸水率大大降低。以微纤化纤维素(MFC)为载体负载铁离子吸附在纸浆纤维表面,作为芬顿反应催化剂,将芬顿试剂氧化作用限制在纸浆纤维表面,在完成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纤维表面芬顿氧化改性的同时,避免过度损伤纤维结构,较好地保留了纤维平均长度。后续打浆实验结果显示,纸浆纤维表面氧化方法在提高打浆效率的同时,避免了纸浆纤维素大分子氧化降解导致的纤维强度损伤。实验利用香豆素-3-羧酸与羟基自由基发生的荧光反应,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间接检测纤维上芬顿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表征纤维截面上的铁元素含量分布。评价了 MFC负载铁离子作为载体催化剂对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在相同打浆能耗条件下,平均聚合度(DP)、纤维形态及手抄片的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芬顿反应的纤维表面氧化改性是可能的,基本保留了纤维平均长度,纤维素大分子平均聚合度与原浆相比仅下降约4.9%,打浆转数约8000转时,表面氧化预处理的纤维成纸抗张指数与原浆相比增长约20.9%,撕裂指数增长约25.7%,在相同打浆能耗条件下,有效增加纤维间结合强度,从而提高纸张强度。基于芬顿反应,添加MFC-铁离子后对纤维素进行接枝聚合改性以及氧化改性,拓展了微纤化纤维素的应用范围,提升其经济价值,也有利于植物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
查晓川[3](2020)在《环保型低粘度接枝淀粉浆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淀粉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完全生物降解及再生周期短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纯棉纱线、纯麻纱线、人棉纱线及涤棉混纺纱线的经纱环保上浆。但由于淀粉浆料存在着浆膜脆性大、耐磨性不足、粘附力不强等缺陷,在纯涤及涤棉混纺纱线上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醋酸酯淀粉因含有疏水性强的酯基与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而受到了广泛地研究,但仍存在着耐磨性不足、粘附力不强等缺陷。本文基于涤纶纱线重被覆、顾渗透、小伸长、强粘附力的上浆思想,设计了以醋酸酯淀粉作为原料,系统研究了醋酸酯淀粉的降解工艺,以达到降低醋酸酯淀粉的黏度、改善其流动性的效果;然后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探索了降解后的醋酸酯淀粉接枝丙烯酸的接枝规律;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技术(TGA)、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光分光光度仪(UV)、粘度计等技术和手段系统研究了丙烯酸接枝改性醋酸酯淀粉对纯涤纱线的粘附性和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并考察了该浆料的生物降解性与退浆性。首先以过硫酸铵为降解剂,研究了过硫酸铵的用量、降解反应时间、降解反应温度对醋酸酯淀粉的粘度及老化回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低粘度醋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55oC、降解剂用量0.7g(淀粉干基质量的0.5%)和淀粉水分散液浓度40%。其次,以水作为反应介质、丙烯酸为接枝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单体用量、接枝反应时间、接枝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醋酸酯淀粉接枝共聚物(AS-g-PAA)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FTIR及TGA结果均表明丙烯酸单体能有效的接枝到低粘度的醋酸酯淀粉的大分子链上。采用XRD、UV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醋酸酯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浆料的薄膜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的引入降低了醋酸酯淀粉的结晶度,提高了薄膜的延展性;随着丙烯酸接枝率的提高,薄膜的断裂伸长率有一定的提高,但对拉伸强度影响不明显。采用SEM、单纱强力仪、细纱耐磨仪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醋酸酯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浆料对涤纶纤维的粘附性、耐磨性等。结果表明,丙烯酸的引入可有效地提高醋酸酯淀粉与聚酯纤维的粘附力,上浆后纱线中的纤维紧密贴合在一起,伏贴了毛羽,并使得粘附力从164.4N提高到190.1N,聚酯纱线的耐磨性提高至148.9%。丙烯酸接枝醋酸酯淀粉浆料的退浆效率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退浆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廖佩姿[4](2019)在《接枝改性制备抗菌纤维素无纺布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其各种形式的产品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纤维素制品表面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素受到了广泛关注。阳离子抗菌剂—季铵盐通过静电作用来杀死细菌,其改性的抗菌纤维素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抗菌材料。二苯甲酮衍生物在光照下通过产生过氧化氢等活性氧物质来杀死细菌,其改性的光活性抗菌纤维素表面在杀菌同时存在有自清洁、降解细菌残骸的潜力。同时季铵盐分子和二苯甲酮衍生物作为结构丰富的有机抗菌剂,可以通过接枝改性的方法引入到纤维素表面,得到结构稳定、性能优异的抗菌纤维素材料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季铵盐抗菌表面容易吸附细菌残骸、光活性抗菌表面在黑暗下不具备杀菌能力,为了弥补两者的缺陷,将季铵盐与二苯甲酮衍生物同时接枝到纤维素表面制备了多重抗菌纤维素。本论文主要通过接枝改性对纤维素无纺布(Cellulose non-woven fibers,CNWF)表面进行改性,得到单一的季铵盐抗菌纤维素表面和单一的光敏抗菌纤维素表面,并为了改善两种抗菌表面的缺陷,进行了多重抗菌纤维素表面的制备及研究。本文的具体工作和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通过聚合接枝在纤维素无纺布表面引入了三种不同烷基链长度的季铵盐分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MHDAB)、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MBDAC)以及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得到三种抗菌无纺布表面。测试结果表明具备长烷基链的改性表面CNWF-PMHDAB具有最好的抗菌能力,饱和碳链接枝的方式赋予了抗菌表面优异的耐水洗能力和长效性。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先添加引发剂再加入接枝单体、增加反应温度、增加反应单体,添加共聚组分的方式可以增加CNWF-PMHDAB的抗菌能力。2.通过聚合接枝在纤维素无纺布表面引入了光敏抗菌剂—4-甲基丙烯酰胺二苯甲酮(MABP)得到饱和碳链接枝的光活性抗菌纤维素(CNWF-PMABP),将其与通过酯化反应引入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PTCD)得到的酯键接枝的光敏抗菌无纺布(CNWF-BPTCD)进行比较。各项光敏测试结果表明,CNWF-PMABP的过氧化氢产量在CNWF-BPTCD的两倍以上,具备更高杀菌速率和抗菌率以及更好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能力。同时基于接枝位点的键合不同,饱和碳链接枝的光敏抗菌表面CNWF-PMABP在使用中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性能,而CNWF-BPTCD在实验中出现了接枝官能团的水解和脱落。3.通过共聚接枝在纤维素无纺布表面同时引入了二苯甲酮衍生物MABP和季铵盐分子MHDAB得到了具有多重抗菌机制的CNWF-p(MABP-co-MHDAB),多重抗菌表面的过氧化氢产量与单一光敏抗菌表面CNWF-PMABP相近,在3 h时过氧化氢产量为49.40μmol/g。基于季铵盐静电作用带来的吸附能力、杀菌能力与二苯甲酮产生的活性氧实现了协同杀菌作用,共聚改性样品表现出了优于CNWF-PMABP和CNWF-PMHDAB的抗菌能力,辐照1 h的抗菌率>99.99%。同时CNWF-p(MABP-co-MHDAB)具备黑暗条件下的杀菌能力,在0.5 h内对E.coli的抗菌率为99.11%,可以有效防止黑暗条件下细菌的污染,提供长效的杀菌能力。
吕爱超[5](2016)在《杨絮纤维素的提取及功能化改性》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杨絮作为原料,采用NaOH溶液、NaClO2溶液和冰醋酸提取其中的纤维素,并测定了杨絮纤维素的含量,研究了不同碱处理时间和不同碱浓度对杨絮纤维素的活化效果的影响;接着在非均相条件下将碱活化杨絮纤维素与丙烯腈反应制得氰乙基杨絮纤维素(CEPC),再进一步将氰乙基纤维素转化成为偕胺肟基杨絮纤维素(AOPC)。并用重铬酸钾溶液模拟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探索了AOPC对Cr6+的吸附条件,考察了溶液的吸附时间、pH值以及金属离子Cr6+的初始浓度对AOPC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最后以活化后的杨絮纤维素为基体,在Ce4+的引发下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得吸油材料,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与接枝单体的配比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和吸油量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A/DTA)和扫描电镜(SEM)对上述样品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NaOH浓度为1.25 mol/L、冰醋酸浓度为31 mL/L,亚氯酸钠浓度为9.5 g/L,碱处理温度为60 oC、时间为90 min,漂白处理温度为75 oC、时间为60 min的提取条件下,杨絮纤维素的纤维素含量为74.2%。(2)AOPC对Cr6+的吸附在30 min左右达到平衡,吸附容量随着重铬酸钾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重铬酸钾溶液初始浓度为1g/L,pH值为2的条件下吸附容量最大能达到70.6 mg/g,其对Cr6+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吸附动力学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3)PC-g-PMMA吸油量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40 oC,引发剂硝酸铈铵的浓度为4.5 mmol/L,单体MMA的浓度为0.8 mol/L,此条件下的改性纤维素材料接枝率为104%,吸油量达到14.8 g/g。相比于未改性前的杨絮纤维素的吸油能力(10.7 g/g),改性后的杨絮纤维素吸油能力提升了38%。
张岩[6](2014)在《淀粉及其衍生品接枝苯丙乳液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淀粉来源广泛和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关于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受到关注。苯丙胶乳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合成胶黏剂之一,但价格相对昂贵;淀粉价格相对低廉,但其抗水性不如苯丙乳液,如果采用淀粉代替部分单体,与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进行接枝共聚合成淀粉接枝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胶乳,可以使合成产物同时具有合成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的优点,并且有利于降解成本。本论文首先以木薯原淀粉为原料,以H2O2作为氧化剂,Cu2+为催化剂,制备氧化淀粉,考察了H2O2浓度、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和pH值对反应的影响。当H2O2浓度为8%、催化剂浓度为5%、反应时间为360min、反应温度为40℃、pH=8,制备的氧化淀粉的羧基含量约为0.24%,羰基含量约为0.43%。以制备的氧化淀粉、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吐温80为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氧化淀粉接枝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胶乳(OS-g-P(St-BA))。考察了氧化淀粉糊化温度、引发剂浓度、m(St)∶m(BA)、m(淀粉)∶m(单体)、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当引发剂浓度为5%、m(St)∶m(BA)=1∶1、m(淀粉)∶m(单体)=1∶5、单体浓度为2.8mol/L、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40min、氧化淀粉糊化温度为80℃时,接枝率约为152%,接枝效率约为45%。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及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对氧化淀粉、OS-g-P(St-BA)胶乳进行表征。通过对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氧化淀粉和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对胶乳形态学分析发现,OS-g-P(St-BA)胶乳粒径为140nm左右,粒径分布较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2℃,可以应用于造纸涂布。
季银利[7](2014)在《CTS-IA-AA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水溶性壳聚糖、衣康酸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壳聚糖-衣康酸-丙烯酸三元聚合物。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此聚合物的铜离子吸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有:1.以壳聚糖(CTS)、衣康酸(IA)和丙烯酸(AA)为原料,选择适当的引发剂,在水溶液中成功的制备了CTS-IA-AA三元聚合物。探讨了引发剂的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的浓度和单体比例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合成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温度40℃、时间5h、CTS: IA: AA=10:7:3、引发剂浓度15%。在此实验条件下,得到的聚合物收率为71.46%。2.对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FTIR表征,结果表明,在壳聚糖的母链上接枝了衣康酸、丙烯酸单体。3.对聚合物进行了TG表征,结果表明,并且聚合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作为一种水处理聚合物其热稳定性能够达到要求。4.对聚合物进行SEM表征,发现,接枝后的聚合物表面形貌更加的致密,孔隙更多。有利于重金属离子的配位。5.对聚合物的铜离子吸附性能进行测试,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试聚合物的铜离子吸附性能,当单体比例CTS:IA:AA=10:7:3时,铜离子最大吸附能力为124mg/g。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壳聚糖-衣康酸-丙烯酸三元聚合物能够有效的解决壳聚糖溶于水容易流失和不易回收利用的问题,同时聚合物还有比较好的铜离子吸附性能。
付小龙[8](2014)在《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造纸工业上,淀粉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资源丰富、供应稳定、价格低廉、无毒、可生物降解及化学改性等特点而获得广泛应用。由于天然淀粉力学性能差、加工困难、疏水及乳化能力不足,在成膜性和粘结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其应用受到严重限制,因此需要对其结构进行改性,而化学改性中的接枝共聚是淀粉改性研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淀粉接枝聚合物是以亲水的淀粉大分子作为骨架,然后用淀粉和含有极性基团的烯类不饱和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合了人工合成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二者的优良性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壬基酚、二溴代烷(1,3-二溴丙烷、1,4-二溴丁烷和1,5-二溴戊烷)和氯磺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联接基团的碳链长度m,合成了三种磺酸钠型Gemini表面活性剂9B-m-9B(m=3,4,5)。结果表明: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相比,Gemini表面活性剂9B-m-9B(m=3,4,5)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0.14mmol/L、0.11mmol/L、0.12m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γCM C分别为29.43mN/m、29.26mN/m、28.22mN/m。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吐温80(Tween-80)和OP-10为乳化剂,自制的不饱和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PAE)、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PAE/St/BA共聚物乳液。同时,以芬顿试剂为引发剂,木薯淀粉为主链,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松香、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单体,在木薯淀粉分子上运用乳液聚合法接枝苯丙共聚单体,制备出一种淀粉接枝苯丙共聚物乳液表面施胶剂。结果表明:当聚合反应中不饱和PAE树脂用量为3%(以乳液质量计),乳液用量为0.6%(以施胶液质量计)时,PAE/St/BA共聚物乳液施胶效果较好;当m(淀粉)=10%,m(单体总量):m(淀粉)=2:1,m(H2O2)=5.0%,m(St)/m(BA)=3,m(松香)=0.8%,m(DM)=1.2%,m(NMA)=0.2%,淀粉接枝苯丙共聚物乳液表面施胶剂用量为0.4%时,纸张环压指数为5.47N·m/g,施胶度为46s。为了提高乳液的施胶性能,实验以自制的磺酸钠型Gemini表面活性剂9B-m-9B(m=3,4,5)为乳化剂,以前期对淀粉接枝苯丙共聚物乳液合成工艺的研究为基础,合成粒径更小的淀粉接枝苯丙共聚物乳液。结果表明:当9B-m-9B用量为1.2%时,乳液粒径低于78nm,纸张环压强度和施胶度均得到显着提高,环压指数分别为6.24N·m/g、6.33N·m/g和6.28N·m/g,施胶度分别为55s、55s和56s。
胡磊[9](2012)在《热固型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采用氧化和酸解的预处理方式,与醋酸乙烯酯等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配合其他助剂制备了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然后与市售白乳胶进行性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淀粉基胶粘剂的诸多性质与市面上的白乳胶比较接近,甚至优于白乳胶。首先,研究了双醛淀粉的制备工艺和性质,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以产物中的醛基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较优的工艺条件:高碘酸钠与淀粉的物质的量之比1.1:1,反应溶液pH=3.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h,淀粉乳浓度为8%,制得的双醛淀粉中醛基含量可达到87.36%。性质研究表明,双醛淀粉的偏光十字随着醛基含量的升高而逐渐消失,双醛淀粉的起糊温度升高,峰值粘度降低,冷糊粘度也极大降低;双醛淀粉的结晶结构逐渐被破坏。其次,研究了蜡质玉米双醛淀粉胶粘剂的制备工艺,以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和乳化剂,以醋酸乙烯酯等物质为反应单体,配合其他助剂制备木材胶粘剂。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是:醛基含量为20%,淀粉和接枝单体的质量比为1:2.5,PVA用量为淀粉干基的75%,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乙酯(EA)的配比为4:1,最终得到木材胶粘剂的干强度和湿强度分别是3MPa和2.5MPa。红外图谱和X-衍射图谱表明,淀粉与单体接枝成功,接枝反应产物的结晶结构消失。再次,确定了酸解淀粉胶粘剂的制备工艺条件,采用酸解的预处理方式,在接枝反应前加入聚乙烯醇(PVA),反应中不通N2,选用一定配比的复合单体进行接枝反应,并确定了接枝反应的较优工艺参数:盐酸浓度为2.0mol/L,淀粉乳浓度为20%,引发剂用量为淀粉干基用量的1.2%,保护胶体用量为淀粉干基的40%,混合单体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乙酯(EA)的配比是3:1,接枝反应温度是70℃,以此制备的胶粘剂的干湿剪切强度分别达到4.2MPa和3.6MPa。最后,将淀粉基胶粘剂与市面上的白乳胶进行性质对比。淀粉胶的外观、木材污染性、灰分含量、固形物含量、粘度、稳定性等性质与白乳胶比较接近或优于白乳胶;淀粉胶的热稳定性弱于白乳胶,凝沉性较强;淀粉胶的粒径稍大于白乳胶;三种胶粘剂均属于剪切稀化流体,淀粉胶的剪切稀化特性更加明显。
陈楠楠[10](2012)在《化学引发剂引发接枝变性淀粉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纺织厂的生产中,除单纤长丝、加捻长丝,变形丝、网络度较高的网络丝外,大多数经纱在织造前都必须经过上浆。经纱上浆中常用的浆料主要有淀粉、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浆料三大类。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浆料是原淀粉浆料和PVA等化学浆料,但是PVA等化学浆料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原淀粉浆料存在浆膜脆硬等缺陷与不足。接枝变性淀粉浆料因其亲和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浆料领域替代PVA浆料和原淀粉浆料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接枝淀粉浆料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进展缓慢,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存在接枝率较低,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性能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化学引发剂引发的方式在淀粉上接枝丙烯酸酯单体,制备接枝淀粉浆料。在制备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接枝共聚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观察不同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工艺为:氧化剂/还原剂=1:2,引发剂/淀粉=30ml/10g,其中还原剂的浓度2mmol/L,浴比1:3,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40℃;其次,研究以较为廉价的引发剂组成的还原引发体系,用接枝率接枝效率等指标对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进行评价,最终制备了最大接枝率接近16%,接枝效率为77%的接枝变性淀粉浆料。同时,本文还研究了接枝淀粉浆料的浆液,浆膜性能,以及它对纯棉纱线和涤棉混纺纱线经纱上浆的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接枝淀粉浆料与原淀粉浆料相比,性能有所改善和提高,浆液粘度降低,对纱线黏着力提高,经纱上浆后的纱线增强率提高,减伸率减少,耐磨性增强,毛羽指数降低等等;与PVA浆料相比,断裂强度等性能仍有一定差距,但是某些性能与其相接近,甚至占有优势,如水溶速率,退浆率等。
二、铈盐引发甲基丙烯酸乙酯在Newcell纤维上接枝共聚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铈盐引发甲基丙烯酸乙酯在Newcell纤维上接枝共聚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得率浆 |
1.2.1 高得率浆返黄机理 |
1.2.2 引发高得率浆返黄的因素 |
1.2.3 抑制高得率浆返黄的措施 |
1.3 荧光增白剂 |
1.3.1 作用机理 |
1.3.2 结构及类型 |
1.4 淀粉及其接枝共聚物 |
1.4.1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
1.4.2 淀粉的改性 |
1.4.3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发展现状 |
1.4.4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引发方式 |
1.5 纳米粒子的特性与发展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1.6.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2 种疏水性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目标产物的制备 |
2.3.2 接枝效率的探究 |
2.3.3 手抄片的制备 |
2.3.4 表面施胶及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 |
2.3.5 合成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能分析 |
2.3.6 应用性能测试及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1HNMR表征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光学性能分析 |
2.4.4 接枝效率探究 |
2.4.5 乳液稳定性及粒径分析 |
2.4.6 返黄抑制效果测试 |
2.4.7 抗张强度及撕裂度测试 |
2.4.8 形貌SEM及拉毛实验 |
2.4.9 接触角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阳离子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目标产物的制备 |
3.3.2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1HNMR结构表征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4.3 光学性能分析 |
3.4.4 稳定性及粒径分析 |
3.4.5 Zeta电位分析 |
3.4.6 抗张强度及撕裂强度 |
3.4.7 形貌SEM及拉毛实验 |
3.4.8 接触角测试 |
3.4.9 纸张返黄抑制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4 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目标产物的制备 |
4.3.2 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能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1HNMR测试 |
4.4.2 红外光谱分析 |
4.4.3 荧光乳液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
4.4.4 光学性能分析 |
4.4.5 稳定性及粒径分析 |
4.4.6 返黄抑制效果测试 |
4.4.7 形貌SEM分析 |
4.4.8 表面强度分析 |
4.4.9 抗张强度及撕裂强度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2)基于Fenton反应的植物纤维改性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纤维素与微纤化纤维素概述 |
1.2.1 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的基本结构与特性 |
1.2.2 MFC的来源、制备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2.3 MFC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3 纸浆纤维改性与处理技术 |
1.3.1 纤维素接枝共聚改性 |
1.3.2 纤维素氧化改性 |
1.4 羟基自由基在植物纤维改性中的应用 |
1.4.1 自由基聚合反应 |
1.4.2 芬顿氧化反应 |
1.5 研究课题的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料 |
2.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MFC-铁离子的制备 |
2.3.2 纸浆纤维的接枝改性 |
2.3.3 纸浆纤维的表面氧化改性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纸浆纤维的接枝改性 |
3.1.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1.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1.3 接枝率 |
3.1.4 吸水率及疏水性分析 |
3.2 纸浆纤维的表面氧化改性 |
3.2.1 纤维氧化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
3.2.2 纤维上铁离子分布的表征 |
3.2.3 纤维形态分析 |
3.2.4 纤维素聚合度(DP) |
3.2.5 手抄片物理性能 |
4 结论 |
4.1 纸浆纤维的接枝改性 |
4.2 纸浆纤维的表面氧化改性 |
4.3 本文的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3)环保型低粘度接枝淀粉浆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经纱上浆 |
1.2 纺织浆料 |
1.2.1 聚乙烯醇(PVA)及丙烯酸类浆料 |
1.2.2 淀粉浆料 |
1.3 接枝淀粉研究现状 |
1.4 粘度对淀粉浆料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醋酸酯淀粉的降解行为研究 |
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化学试剂 |
2.2 淀粉降解实验与产物表征 |
2.2.1 实验步骤 |
2.2.2 实验条件设计 |
2.2.3 表观粘度及其稳定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影响因素 |
2.3.1.1 反应时间 |
2.3.1.2 反应温度 |
2.3.1.3 降解剂用量 |
2.3.1.4 分散液浓度 |
2.3.2 最佳工艺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醋酸酯淀粉接枝丙烯酸的制备与表征 |
3.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3.1.1 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化学试剂 |
3.2 接枝淀粉的制备与表征 |
3.2.1 接枝改性实验步骤 |
3.2.2 接枝改性实验设计 |
3.2.3 红外光谱分析测试 |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3.2.5 热重分析测试 |
3.2.6 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测试 |
3.2.7 粘度和稳定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表征 |
3.3.2 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分析 |
3.3.3 热重分析 |
3.3.4 接枝参数分析 |
3.3.4.1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3.3.4.2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3.3.4.3 单体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3.3.4.4 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3.3.5 接枝率对接枝产物的流动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接枝改性淀粉的浆纱性能研究 |
4.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4.1.1 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化学试剂 |
4.1.4 纱线参数 |
4.2 浆纱性能测试 |
4.2.1 浆液透光性 |
4.2.2 X射线衍射 |
4.2.3 吸水能力(WAC) |
4.2.4 膨胀能力(SP) |
4.2.5 粘附性 |
4.2.5.1 浆料粘附力 |
4.2.5.2 浆纱断裂强力及其耐磨性 |
4.2.6 浆膜的制备与性能 |
4.2.6.1 淀粉浆膜制备 |
4.2.6.2 力学性能测试 |
4.2.6.3 浆膜回潮率 |
4.2.7 退浆性能 |
4.2.8 生物降解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S-g-PAA的结晶性质 |
4.3.2 接枝改性对醋酸酯淀粉与聚酯纤维粘附性的影响 |
4.3.3 接枝改性对醋酸酯淀粉浆膜性能的影响 |
4.3.4 退浆能力 |
4.3.5 生物降解性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接枝改性制备抗菌纤维素无纺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纤维素的研究现状 |
1.2.1 .抗菌纤维素的制备 |
1.2.2 .通过表面接枝改性制备抗菌纤维素的方法 |
1.3 .季铵盐类抗菌剂及其在纤维素上的应用 |
1.3.1 .季铵盐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1.3.2 .季铵盐抗菌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1.4 .光敏抗菌剂的分类及协同机制 |
1.4.1 .光敏抗菌剂的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 |
1.4.2 .通过协同作用改善光敏抗菌剂的方式及研究进展 |
1.5 .选题意义 |
第2章 季铵盐抗菌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季铵盐改性抗菌纤维素的制备 |
2.2.3 .形貌及结构表征方法 |
2.2.4 .抗菌性能检测 |
2.2.5 .长效及耐水洗抗菌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季铵盐抗菌纤维素的微观形貌 |
2.3.2 .季铵盐抗菌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分析 |
2.3.3 .抗菌性能 |
2.3.4 .CNWF-PMHDAB的耐水洗及长效抗菌能力 |
2.4 .CNWF-PMHDAB的工艺优化 |
2.4.1 .引发剂添加顺序的影响 |
2.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3 .单体浓度的影响 |
2.4.4 .共聚组分含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活性抗菌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1.1 .实验原理及设备 |
3.2 .实验部分 |
3.2.1.光活性抗菌纤维素的制备 |
3.2.2 .结构及形貌表征方法 |
3.2.3 .活性氧检测 |
3.2.4 .光活性抗菌检测 |
3.2.5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光活性抗菌纤维素表面的微观形貌 |
3.3.2 .化学结构分析 |
3.3.3 .光活性抗菌纤维素的过氧化氢产量 |
3.3.4 .光活性抗菌纤维素的光致抗菌性能 |
3.3.5 .光活性抗菌表面的稳定性 |
3.3.6 .光活性抗菌表面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重抗菌纤维素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多重抗菌纤维素的制备 |
4.2.3 .结构及形貌表征方法 |
4.2.4 .活性氧检测 |
4.2.5 .抗菌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重抗菌纤维素表面的微观形貌 |
4.3.2 .多重抗菌纤维素表面的化学结构 |
4.3.3 .多重抗菌纤维素表面的过氧化氢产量 |
4.3.4 .多重抗菌纤维素表面在光照条件下的抗菌性能 |
4.3.5 .多重抗菌纤维素表面在黑暗条件下的抗菌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杨絮纤维素的提取及功能化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杨木及杨絮概述 |
1.2 纤维素的基本情况 |
1.2.1 纤维素的性质 |
1.2.2 纤维素的活化 |
1.2.3 纤维素的化学改性 |
1.2.3.1 醚化反应 |
1.2.3.2 酯化反应 |
1.2.3.3 接枝共聚反应 |
1.2.4 纤维素的提取工艺 |
1.2.4.1 硝酸-乙醇法 |
1.2.4.2 碱处理-漂白处理法 |
1.3 纤维素类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研究进展 |
1.3.1 重金属离子污染概述 |
1.3.1.1 重金属概念 |
1.3.1.2 铬离子的危害 |
1.3.1.3 其他重金属离子的危害 |
1.3.2 改性纤维素吸附剂概述 |
1.3.2.1 偕胺肟基纤维素吸附剂概述 |
1.4 纤维素基吸油材料概述 |
1.4.1 油类污染现状 |
1.4.2 油类污染的治理 |
1.4.3 纤维素基吸油材料研究进展 |
1.4.4 吸油材料接枝共聚单体选择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杨絮纤维素的提取 |
2.2.1 杨絮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2.2.2 杨絮纤维素的活化 |
2.3 偕胺肟基杨絮纤维素的制备 |
2.3.1 氰乙基纤维素(CEPC)的合成 |
2.3.2 偕胺肟基纤维(AOPC)的合成 |
2.4 AOPC对Cr~(6+)的吸附实验 |
2.4.1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2.4.2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2.4.3 重铬酸钾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2.5 杨絮纤维素吸油材料的制备 |
2.5.1 PC-g-PMMA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
2.5.2 均聚物的去除 |
2.6 吸油材料的性能研究 |
2.7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7.1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7.2 扫描电镜(SEM)观察 |
2.7.3 透射电镜(TEM)观察 |
2.7.4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7.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测试 |
2.7.6 热重分析仪(TG)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杨絮纤维素的提取及活化表征 |
3.1.1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1.2 杨絮纤维素透射电镜(TEM)测试 |
3.1.3 扫描电镜(SEM)观察 |
3.1.4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3.1.4.1 碱处理时间对活化纤维素的影响 |
3.1.4.2 碱处理浓度对活化纤维素的影响 |
3.2 偕胺肟基杨絮纤维素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3.2.1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2.2 扫描电镜(SEM)观察 |
3.2.3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3.2.4 热重分析方法 |
3.2.5 偕胺肟基杨絮纤维素对铬离子的吸附研究 |
3.2.5.1 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3.2.5.2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3.2.5.3 铬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6 偕胺肟基杨絮纤维素对铬离子的吸附机理 |
3.2.6.1 吸附等温线 |
3.2.6.2 吸附动力学 |
3.2.7 吸附前后溶液变化 |
3.3 杨絮纤维素吸油材料的表征 |
3.3.1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3.2 扫描电镜(SEM)观察 |
3.3.3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3.3.4 接枝共聚反应后产物的外观变化 |
3.3.5 热重分析方法 |
3.3.6 杨絮纤维素吸油材料的性能研究 |
3.3.6.1 杨絮纤维素的吸油测试 |
3.3.6.2 改性杨絮纤维素的吸油测试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淀粉及其衍生品接枝苯丙乳液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淀粉 |
1.2 改性淀粉 |
1.2.1 预糊化淀粉 |
1.2.2 氧化淀粉 |
1.2.3 交联淀粉 |
1.2.4 酸解淀粉 |
1.2.5 淀粉酯 |
1.2.6 淀粉醚 |
1.3 氧化淀粉 |
1.3.1 氧化淀粉的研究现状 |
1.3.2 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 |
1.3.3 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 |
1.3.4 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氧化淀粉 |
1.4 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现状 |
1.4.1 淀粉接枝共聚物引发方式 |
1.4.1.1 物理引发 |
1.4.1.2 化学引发 |
1.4.2 常见的接枝共聚方法 |
1.4.2.1 乳液聚合 |
1.4.2.2 本体聚合 |
1.4.2.3 溶液聚合 |
1.4.2.4 悬浮聚合 |
1.4.3 淀粉接枝共聚单体研究现状 |
1.4.3.1 一元单体接枝共聚 |
1.4.3.2 二元单体及多元单体接枝共聚 |
1.4.4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
1.4.4.1 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4.4.2 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1.4.4.3 土木建筑中的应用 |
1.4.4.4 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
1.4.4.5 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
1.4.4.6 其它方面的应用 |
1.5 课题主要内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2 氧化淀粉的制备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制备原理 |
2.2.2 合成方法工艺 |
2.2.3 氧化淀粉的表征 |
2.2.3.1 羧基含量测定 |
2.2.3.2 羰基含量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_2O_2浓度对氧化淀粉中羧基和羰基含量的影响 |
2.3.2 催化剂浓度对氧化淀粉中羧基和羰基含量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氧化淀粉中羧基和羰基含量的影响 |
2.3.4 反应温度对氧化淀粉中羧基和羰基含量的影响 |
2.3.5 pH 值对氧化淀粉中羧基和羰基含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氧化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
3.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制备机理 |
3.2.2 制备工艺 |
3.2.3 表征方法 |
3.2.3.1 接枝水平 |
3.2.3.2 红外光谱 |
3.2.3.3 透射电镜 |
3.2.3.4 粒径 |
3.2.3.5 玻璃化转变温度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引发剂浓度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
3.3.2 单体配比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
3.3.3 氧化淀粉与单体配比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
3.3.5 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7 氧化淀粉糊化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8 红外光谱分析 |
3.3.9 透射电镜分析 |
3.3.10 粒径分析 |
3.3.11 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 |
3.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CTS-IA-AA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壳聚糖 |
1.1.1 壳聚糖简介 |
1.1.2 壳聚糖的结构特征 |
1.1.3 壳聚糖的化学性质 |
1.1.4 壳聚糖接枝共聚反应 |
1.1.5 壳聚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 衣康酸 |
1.2.1 衣康酸简介 |
1.2.2 衣康酸的生产[46-48] |
1.2.3 衣康酸的应用 |
1.3 丙烯酸 |
1.3.1 丙烯酸简介 |
1.3.2 丙烯酸的主要生产方法 |
1.3.3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一般合成方法 |
1.3.4 丙烯酸聚合物的应用 |
1.4 自由基聚合反应 |
1.4.1 自由基的活性 |
1.4.2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历程 |
1.5 引发壳聚糖接枝聚合反应的机理 |
1.5.1 铈离子引发的接枝共聚 |
1.5.2 过硫酸盐所引发的接枝共聚 |
1.5.3 Fenton 试剂引发的接枝共聚 |
1.5.4 光引发的接枝共聚 |
1.5.5 其他自由基引发的聚合 |
1.6 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
1.6.1 目前对重金属吸附的研究 |
1.6.2 壳聚糖及聚合物吸附作用机理 |
1.7 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8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9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壳聚糖-衣康酸-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 引发剂的选择 |
2.2.1 实验操作步骤 |
2.2.2 收率的计算 |
2.3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的接枝聚合 |
2.4 对聚合物进行表征 |
2.4.1 通过 FTIR 对接枝聚合物进行表征 |
2.4.2 聚合物的 TG 表征 |
2.4.3 聚合物的 SEM 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不同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 |
2.5.2 引发剂浓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2.5.3 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2.5.4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 |
2.5.5 单体比例对聚合物收率影响 |
2.5.6 对接枝共聚物进行红外表征 |
2.5.7 对聚合物进行热重分析 |
2.5.8 聚合物的 SEM 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聚合物的铜离子吸附性能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试剂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1.1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1.1.2 双子表面活性剂在乳液制备中的应用 |
1.2 乳液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乳液聚合技术的研究概述 |
1.2.2 淀粉接枝共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1.3 表面施胶概述 |
1.3.1 表面施胶的特点及问题 |
1.3.2 淀粉接枝共聚物乳液在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2 合成路线 |
2.1.3 制备工艺 |
2.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Gemini 表面活性剂 9B-m-9B 的结构表征 |
2.2.2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2.2.3 Gemini 表面活性剂 9B-m-9B 的表面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3 乳液的合成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1.2 实验原理 |
3.1.3 制备工艺 |
3.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1.5 表面施胶工艺 |
3.1.6 乳液的应用测试 |
3.1.7 纸张微观结构观察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红外分析 |
3.2.2 热重分析 |
3.2.3 粒径分析 |
3.2.4 不饱和 PAE/St/BA 共聚物乳液合成工艺的确定 |
3.2.5 淀粉接枝苯丙共聚物乳液合成工艺的确定 |
3.2.6 润湿性分析 |
3.2.7 形貌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双子表面活性剂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1.2 制备工艺 |
4.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1.4 表面施胶工艺 |
4.1.5 乳液的应用测试 |
4.1.6 纸张微观结构观察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红外分析 |
4.2.2 热重分析 |
4.2.3 9B-m-9B(m=3, 4, 5)的添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
4.2.4 润湿性分析 |
4.2.5 形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热固型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胶粘剂概述 |
1.2 木材胶粘剂概述 |
1.2.1 人工合成木材胶粘剂 |
1.2.2 天然可再生木材胶粘剂 |
1.3 淀粉基木材胶粘剂概述 |
1.3.1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
1.3.2 氧化淀粉胶粘剂 |
1.3.3 淀粉接枝改性胶粘剂 |
1.3.4 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
1.4 立题意义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醛淀粉的制备与性质测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双醛淀粉的制备 |
2.3.2 醛基含量测定方法 |
2.3.3 双醛淀粉颗粒形态的测定 |
2.3.4 Brabender 粘度的测定 |
2.3.5 X-射线衍射测定 |
2.3.6 红外光谱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双醛淀粉制备工艺单因素研究结果 |
2.4.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1.2 pH 的影响 |
2.4.1.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4.1.4 淀粉乳浓度的影响 |
2.4.1.5 NaIO_4/淀粉的摩尔比的影响 |
2.4.2 偏光十字的结果分析 |
2.4.3 Brabender 粘度测定结果 |
2.4.4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2.4.5 红外图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醛淀粉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质测定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蜡质双醛淀粉的制备 |
3.3.2 蜡质双醛接枝淀粉的制备 |
3.3.3 接枝产物的提纯 |
3.3.4 胶粘剂样品的制备 |
3.3.5 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双醛淀粉胶粘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
3.4.1.1 双醛淀粉醛基含量的影响 |
3.4.1.2 醋酸乙烯酯(VAc)用量的影响 |
3.4.1.3 聚乙烯醇(PVA)用量的影响 |
3.4.1.4 单体(VAc/EA)配比的影响 |
3.4.2 X-衍射图谱分析 |
3.4.3 红外图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酸解淀粉胶粘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3 过硫酸铵的氧化和引发机理 |
4.3.1 热分解机理 |
4.3.2 过硫酸铵对淀粉的氧化机理 |
4.3.3 过硫酸铵引发淀粉产生自由基的机理 |
4.4 实验方法 |
4.4.1 蜡质玉米淀粉胶粘剂的制备 |
4.4.2 普通玉米淀粉胶粘剂的制备 |
4.4.3 木薯淀粉胶粘剂的制备 |
4.4.4 不同降粘方式制备胶粘剂 |
4.4.5 性能测试 |
4.5 胶粘剂制备工艺的确定 |
4.5.1 淀粉原料的选择 |
4.5.2 预处理方式的选择 |
4.5.3 保护胶体 PVA 的加入顺序的选择 |
4.5.4 接枝反应中通入 N2的选择 |
4.5.5 反应单体的选择 |
4.5.6 制备工艺的确定 |
4.6 工艺优化的结果与讨论 |
4.6.1 盐酸的浓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2 淀粉乳浓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3 单体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4 单体配比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5 引发剂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6 PVA 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7 接枝反应温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后胶粘剂的性质测定 |
5.1 前言 |
5.2 原料与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优化后胶粘剂的制备 |
5.3.1.1 DAS 胶粘剂的制备 |
5.3.1.2 酸解淀粉胶粘剂的制备 |
5.3.2 优化后胶粘剂性能的测定 |
5.3.2.1 外观 |
5.3.2.2 木材污染性 |
5.3.2.3 胶粘剂稳定性 |
5.3.2.4 固形物含量 |
5.3.2.5 灰分含量 |
5.3.2.6 Brabender 粘度 |
5.3.2.7 X-衍射图谱表征 |
5.3.2.8 粒度的测定 |
5.3.2.9 流变性能的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外观分析 |
5.4.2 木材污染性分析 |
5.4.3 稳定性分析 |
5.4.4 固形物含量分析 |
5.4.5 灰分含量分析 |
5.4.6 Brabender 粘度分析 |
5.4.7 X-衍射图谱分析 |
5.4.8 粒度分析 |
5.4.9 流变性能分析 |
5.4.9.1 胶粘剂的流变特性 |
5.4.9.2 胶粘剂的粘弹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化学引发剂引发接枝变性淀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浆料的由来、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1 浆料的发展历史 |
1.1.2 浆料的应用 |
1.1.3 国内、外浆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 浆料的分类 |
1.2.1 淀粉及变性淀粉浆料 |
1.2.2 聚乙烯醇浆料 |
1.2.3 丙烯酸系浆料 |
1.2.4 聚酯浆料 |
1.2.5 其他浆料 |
1.2.6 混合浆料 |
1.3 接枝变性淀粉的优势 |
1.3.1 原淀粉浆料的不足 |
1.3.2 接枝淀粉优于原淀粉的可能性 |
1.4 接枝淀粉浆料的引发方式和引发剂种类 |
1.4.1 物理引发方式 |
1.4.2 化学引发方式 |
1.4.3 当前接枝淀粉浆料中的主要引发剂体系 |
1.5 接枝淀粉浆料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与进展 |
1.6 当前接枝淀粉浆料中存在的问题 |
1.7 本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接枝共聚反应的工艺的研究 |
2.1 接枝反应工艺概述 |
2.1.1 湿法接枝 |
2.1.2 干法接枝 |
2.1.3 糊化接枝 |
2.1.4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各种制备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
2.3.1 引发剂的浓度影响 |
2.3.2 单体浓度的影响 |
2.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5 浴比的影响 |
2.4 接枝淀粉的形态和结构分析 |
2.4.1 接枝淀粉的抽提工艺 |
2.4.2 形态结构分析 |
2.4.3 红外光谱分析 |
2.4.4 结晶性能分析 |
2.5 结论 |
第三章 接枝淀粉浆料的浆液及其浆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浆料浆液的性能研究 |
3.3.1 浆液粘度 |
3.3.2 浆液的黏着力 |
3.4 浆料浆膜性能的研究 |
3.4.1 浆膜的 X 射线衍射分析 |
3.4.2 浆膜的厚度 |
3.4.3 浆膜的断裂强力,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 |
3.4.4 浆膜的吸湿率测试 |
3.4.5 浆膜的水溶速率测试 |
3.5 结论 |
第四章 接枝淀粉浆料对纯棉纱线的上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不同浆料对纯棉纱线性能的影响 |
4.3.1 浆液浓度 |
4.3.2 不同浆料上浆后的涤棉混纺纱线表面的 SEM 照片 |
4.3.3 浆纱的增强率和减伸率 |
4.3.4 浆纱的耐磨性 |
4.3.5 浆纱的毛羽 |
4.3.6 浆纱的上浆率和退浆率 |
4.4 结论 |
第五章 接枝淀粉浆料对涤棉混纺纱线的上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不同浆料对涤棉混纺纱线性能的影响 |
5.3.1 不同浆料上浆后的涤棉混纺纱线表面的 SEM 照片 |
5.3.2 浆纱的增强率和减伸率 |
5.3.3 浆纱的耐磨性 |
5.3.4 浆纱的毛羽 |
5.3.5 浆纱的上浆率和退浆率 |
5.3.6 浆纱的回潮率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铈盐引发甲基丙烯酸乙酯在Newcell纤维上接枝共聚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倪美乐.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2]基于Fenton反应的植物纤维改性与应用研究[D]. 刘蓉蓉.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3]环保型低粘度接枝淀粉浆料的研究[D]. 查晓川.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4]接枝改性制备抗菌纤维素无纺布的研究[D]. 廖佩姿.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5]杨絮纤维素的提取及功能化改性[D]. 吕爱超. 大连工业大学, 2016(03)
- [6]淀粉及其衍生品接枝苯丙乳液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张岩.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7]CTS-IA-AA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季银利.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8]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D]. 付小龙.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1)
- [9]热固型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 胡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化学引发剂引发接枝变性淀粉的研究[D]. 陈楠楠. 苏州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