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脑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精制蝮蛇抗栓酶防治脑梗塞先兆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游承锟[1](2021)在《穴位埋线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加服补阳还五汤兼穴位埋线疗法,对恢复期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临床资料:总共选取2019年11月到2021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基础组、中药组和线药组按1:1:1对照,各为30例2治疗方法:基础组给予神经内科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线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兼穴位埋线疗法。2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的临床疗效。3疗效观察:在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对三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中医证候分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经过2疗程的治疗后,治疗后基础组总有效率为6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6.67%,线药组总有效率为86.67%。在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提高。1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比较分析:经过统计分析,三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前的NHISS评分的可比性存在。2个疗程结束后,基础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53±5.14,中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63±4.93,线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17±4.22。疗程开始前、疗程结束后、前后配对差的NHISS评分数据分布不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故选用秩和检验进行组内疗程前后变化的比较。基础组配对z=3.276,p=0.001,中药组配对z=3.069,p=0.000,线药组z=4.774,p=0.000,三组数据的p值均小于0.05,在检验水平为0.05的情况下,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显着性。表明了患者NIHSS积分改善的情况存在于三个组别内。三组疗程结束后的NIHSS积分的数据分布情况及方差满足ANOVA分析的假设条件,故使用本法进行检验,p=0.022,在检验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差异具有显着性。可认为三组的NIHSS积分改善情况不同。用LSD法对两组之间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p(基础组-中药组)=0.042,p(基础组-线药组)=0.008,p(中药组-线药组)=0.049,说明三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显着性。该结果表明穴位埋线疗法配合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恢复期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可减轻患者的NHISS评分,对患者康复有利,线药组疗效相比中药组及基础组更好。中药组疗效优于基础组。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分析:经过统计分析,三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前的ADL评分的可比性存在。2个疗程结束后,基础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51.00±7.36,中药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53.83±8.27,线药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63.67±11.06。疗程开始前、疗程结束后、前后配对差的NHISS评分数据分布满足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基础组配对t=5.430,p=0.000,中药组配对t=8.735,p=0.000,线药组t=12.757,p=0.000,在检验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差异具有显着性。表明了患者ADL积分改善的情况存在于三个组别内。三组疗程结束后的ADL积分的数据分布情况及方差满足ANOVA分析的假设条件,故使用本法进行检验,p=0.000,在检验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差异具有显着性。用LSD法对两组之间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p(中药组-线组)=0.000,p(基础组-中药组)=0.013,p(基础组-线药组)=0.000,说明三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显着性。该结果表明穴位埋线疗法配合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恢复期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可提高ADL积分,对患者康复有利,线药组疗效相比中药组及基础组更好。中药组疗效优于基础组。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析:经过统计分析,三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前的中医证候积分的可比性存在。2个疗程结束后,基础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为15.8±7.67,中药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为15.53±7.51,线药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为9.83±6.55。三组疗程开始前、疗程结束后、前后配对差的中医证候积分数据分布不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故选用秩和检验进行组内疗程前后变化的比较。基础组配对z=4.671,p=0.000,中药组配对z=4.544,p=0.000,线药组z=4.737,p=0.000,三组数据的p值均小于0.05,在检验水平为0.05的情况下,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显着性。表明了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的情况存在于三个组别内。三组疗程结束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的数据分布情况及方差满足ANOVA分析的假设条件,故使用本法进行检验,p=0.002,在检验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差异具有显着性,可认为三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不同。用LSD法对两组之间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p(基础组-中药组)=0.002,p(基础组-线药组)=0.012,p(中药组-药线组)=0.003,说明三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显着性。该结果表明穴位埋线疗法配合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恢复期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可减轻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康复有利,线药组疗效相比中药组及基础组更好。中药组疗效优于基础组。4中医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治疗后基础组总有效率为6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6.67%,线药组总有效率为86.67%。使用秩和检验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p=0.001,在检验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用秩和检验对两组之间的比较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z=-1.995,p值为0.046,基础组与线药组相比较,z=-3.813,p值为0.00,中药组与线药组相比较,z=-2.370,p值为0.018。说明三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显着性。该结果表明穴位埋线疗法配合服用补阳还五汤可以提高恢复期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治疗效果,线药组的疗效高于中药组及基础组,中药组疗效高于基础组。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着,且效果优于中药组与基础治疗组,中药组疗效优于基础组。
王俊杰[2](2016)在《四种去大分子中药注射液与原液的主要功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分别观察清开灵、双黄连、丹参、灯盏细辛四种中药注射液去除大分子物质后的主要疗效有无明显变化,去大分子清开灵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主要考察其清热的功效,去大分子丹参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主要考察其活血化瘀的功效。方法:将上述四种注射液的原液通过分子筛装置低温、超速、离心、过滤,分别制备四种去大分子注射液。⑴清开灵、双黄连注射液实验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七组(即模型组、去大分子液的高、中、低剂量组、原液的高、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脂多糖(1μg/kg)建立发热模型、分组给药、分别用耳温测试仪、电子红外热成像仪分时段测体温,分析温度变化规律;并观察实验动物的一般精神状态、体征表现等并详细记录。⑵丹参、灯盏细辛注射液实验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八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去大分子液高、中、低剂量组和原液的高、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T500)建立血瘀症模型、分组给药、抽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全套指标,并且观察实验动物的一般体征表现情况,全部结果进行组间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⑴清开灵、双黄连注射液实验,模型组、去大分子液各组、原液各组体温变化曲线及实验动物的一般表征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各组造模前温度正常,安静,反应灵敏,造模后2小时温度普遍升高(比正常温度高2-3℃左右)、精神萎靡或烦躁、四肢无力、反应迟钝、呼吸心率加快;造模4-5小时后基本回到正常温度;组间对比:去大分子液各组和原液各组同时段体温差值均数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去大分子注射液各组、原液各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⑵丹参和灯盏细辛注射液实验,各组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空白组的各项指标及一般体征表现都在正常范围,模型组动物在高切、中切、低切(不同转速下)粘度值大部分高于正常参考值,符合血瘀证(高粘滞血症)诊断标准;动物一般表现体征情况,可见四肢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四肢僵硬、皮肤黏膜及口唇紫暗、饮食差等,一般表现符合高粘滞血症的诊断。空白组和模型组的血液流变学结果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去大分子液的高、中、低剂量组与原液相应各组进行对比,给药后各组的血流变检测值在大致正常范围,并且两两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去大分子注射液各组、原液各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去除大分子物质后,其主要功效无明显变化。
聂勇胜[3](2014)在《复方血栓通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制备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及颈总动脉血栓溶栓模型,进行复方血栓通胶囊抑制血栓形成的研究;建立气虚证小鼠模型及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抗血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375,0.75,1.5g·kg-1·d-1)、阿司匹林肠溶片组(50mg-kg-1·d-1)、脑安胶囊组(267mg-kg-1·d-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建立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和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血栓湿重、干重及血栓形成抑制率的影响;将大鼠按上述方法分组,建立颈总动脉血栓溶栓模型,从造模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5d,末次1h后取大鼠血栓,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血栓湿重及溶栓率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脑安胶囊组,采用减少食量结合喂食大黄水煎液的方法建立气虚小鼠证模型,考察小鼠体重变化及负重游泳时间;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脑安胶囊组,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联合冰浴、减少喂食的方法建立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造模期间同时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第8d造模成功。末次给药1h后,以激光多普勒检测大鼠耳廓微循环血流量;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玻片法测定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中TT、PT、APTT、FIB、PLG、FDP含量;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TXA2、PGI2、ET-1、CGRP含量。结果:抗血栓的药效学实验数据表明,在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复方血栓通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栓湿重、干重均显着减轻;在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实验中,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栓湿重、干重均显着减轻。在颈总动脉血栓溶栓模型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栓湿重显着减轻。气虚证小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重显着减轻,负重游泳时间显着缩短;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复方血栓通胶囊组小鼠体重显着增重,游泳时间显着延长。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耳廓微循环血流量显着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显着增强,CT、TT、APTT, PT显着缩短,FIB显着升高,PLG显着降低,血清中TXA2含量显着升高,PGI2含量显着降低,TXA2/PGI2比值显着增大,ET-1含量显着升高,CGRP含量显着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耳廓微循环血流量显着增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显着降低;低、中、高剂量组大鼠CT显着延长;低、中剂量组血浆中TT显着延长;中剂量组血浆中APTT显着延长;低、中剂量组血浆中PLG显着升高;中剂量组血浆中FDP含量显着降低;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XA2含量显着降低;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PGI2含量显着升高;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TXA2/PGI2比值显着减小;低、中剂量组血清中ET-1含量显着降低;低、高剂量组血清中CGRP含量显着升高。结论:在抗血栓的药效学实验中,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实验中,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栓湿重、干重均显着轻于对照组。在颈总动脉血栓溶栓模型实验中,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栓湿重显着轻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本研究中三个抗血栓实验模型造模成功,且复方血栓通胶囊各剂量组均具有不同程度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在复方血栓通胶囊抗血栓机制研究中,复方血栓通胶囊各剂量组气虚证模型小鼠体重及负重游泳时间较模型对照组均显着增加;大鼠耳廓微循环血流量、CT、血浆TT、APTT、PLG、PGI2、CGRP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小板聚集功能、FIB、FDP、血清TXA2含量、TXA2/PGI2比值、ET-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方血栓通胶囊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抗血栓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凝血系统功能、纤溶系统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内皮细胞功能等有关。
杨丽焕[4](2013)在《电针夹脊穴治疗雷诺氏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雷诺氏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0例雷诺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雷诺氏病常规治疗(盐酸丁咯地尔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疗;激素治疗;红花注射液,活血化瘀治疗;戒烟、避免受凉和情绪激动),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一日一次,一次30分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流变学,免疫系列及补体测定,温控血流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结果: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5.00%,血流变学,免疫系列及补体测定,温控血流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有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电针夹脊穴可以有效的改善雷诺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电针夹脊穴能明显改善雷诺氏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指标3、电针夹脊穴能提高肢体末端的温控血流,明显改善肢体末端的微循环。
周宇[5](2012)在《巨刺治疗中风恢复期手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文中提出中风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缺血性中风约占中风病60%-70%以上,又有大量患者出现手功能障碍。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是一个极大的临床难题。专题研究报导治疗中风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甚少。因此,对中风病手运动功能障碍及时在恢复期探索恰当的针刺方法,对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巨刺针法”较之常用的患侧针刺方法对中风恢复期的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更好的效应,而且操作方便,故进行本课题研究,为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和治疗方案的优选提供依据。1研究方法病例全部来源于2009-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就诊的中风手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研究。采用CHISS软件对84例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巨刺组42例,对照组42例。采用第三者盲法评价。对照治疗方案选用传统患侧针刺方法治疗。治疗方法:手腕部巨刺运动针法先从阳溪穴进针,透阳池;从阳谷穴进针,透神门。手指部巨刺运动针法先从合谷穴进针,透向后溪;再从后溪进针,透向合谷。分别用提插捻转法,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行针1分钟。针刺及行针时配合患侧的手腕关节的运动(主动或被动屈伸运动)。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组。取穴患侧阳溪、阳池、合谷、后溪。每周各治疗3次,隔日1次。总疗程共8周。应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分别由2人各自独立将CRF表中的内容录入数据库。然后用EpiData3.1对双录入形成的两个库进行核查,如有出入,参照CRF表中的原始数据进行修改,最后将修订后的数据库锁定,作为最终进行统计分析用库。对于诸如手肌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疗效评定依据用两率差别的显着性检验,是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手活动平衡能力测定所应用Fugl-Meyer评价(FMA)、手运动积分测试所用的FMA法中的手部独立测试项目、中风手运动障碍运动功能评价所应用Lindmark评价法、日常生活能力(ADL)检测等指标,主要等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组间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以0.05作为检验水准,方差不齐时选用Satterhwaite方法进行校正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高度统计意义。2观察指标肌力肌张力改善情况;手平衡能力测定Fugl-Meyer评价量表(FMA);Lindmark评定法对中风手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指标;关于手功能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的Bathel指数;总生活能力指标;安全性评价。3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治疗组治疗前肌力分数为2.35±0.98,治疗后肌力分值升至3.65±0.98,对照组治疗前肌力分值为2.34±1.02,治疗后肌力分值为3.41±1.01,治疗前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肌力;治疗前,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相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更接近正常值,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肢肌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巨刺治疗及传统患侧针灸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远端肌力,巨刺治疗疗效更优。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治疗组治疗前患肢远端肌张力分数为2.35±1.01,治疗后肌张力分值降至1.49±0.51,对照组治疗前肌张力分值为2.16±1.10,治疗后肌张力分值为1.59±0.72,治疗前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肢远端肌张力;治疗前,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相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更接近正常值,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肢远端肌张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巨刺治疗及传统患侧针灸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远端肌张力,巨刺治疗疗效更优。手活动平衡能力(FMA量表)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分值19.14±3.81;对照组治疗后分值16.21±5.1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值更接近正常值,在改善手活动平衡能力方面,治疗纠.优于对照组。中风手运动障碍运动功能评价(Lindmark评定)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Lindmark分值为11.11±6.57,对照组治疗后分值为15.59±6.94,治疗组分值低于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手运动障碍运动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分值为1.51±0.90,对照组治疗后2.62±1.28,治疗组分值低于治疗组更接近正常值,两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关于手功能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的Bathel指数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Bathel指数82.03±13.20,对照组治疗后指数为74.85±16.99,治疗组分值高于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者手功能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的Bathel指数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生活能力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分值为2.03±0.93,对照组治疗后分值为2.53±1.11,治疗组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值史接近正常值,说明在改善总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指标,入组的84例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有不良事件出现,安全等级均为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4研究结论巨刺针法较之常用的患侧针刺方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更好的疗效,而且操作方便。
张晨[6](2011)在《葱白提取物防治兔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兔下肢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模型,也就是中医学“股肿”的模型。应用现代先进医学仪器观察通阳中药葱白提取物对兔创伤性下肢DVT模型凝血、抗凝功能、纤溶功能、炎性因子、抗氧化损伤等诸多现代医学指标的变化,进而探讨葱白提取物防治兔创伤性DVT的机制,旨在为葱白提取物在防治DVT方面提供直接而客观的现代医学证据。方法1.随机将新西兰白兔24只分为模型对照组、葱白治疗组和葱白防治组。按照赵学凌的方法构建兔下肢创伤性DVT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周,葱白治疗组给予葱白提取物1周,葱白防治组造模前持续给予葱白提取物1周,造模后同葱白治疗组。2.检测以下指标:(1)造模前后P-选择素(CD62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的变化;(2)造模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凝血酶受体-1 (PAR-1)、凝血酶受体-4(PAR-4)的变化;(3)造模前后各组活化蛋白C (APC)和血浆前体蛋白(TpP)的变化;(4)造模前后各组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D-二聚体(D-D)的变化;(5)造模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的变化;(6)造模前后各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7)造模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8)造模前后各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大体观察模型对照组、葱白治疗组和葱白防治组造模成功后,双下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弥散性肿胀,但防治组造模后其肿胀程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及治疗组。造模7天后拆除石膏三组兔子均无明显的肿胀,但皮下淤血面积葱白防治组较模型对照组及葱白治疗组小,其中葱白治疗组1只和模型对照组2只兔子在拆除石膏时突然死亡,经解剖确认为肺栓塞死亡。按照赵学凌等造模方法,报道形成兔下肢创伤性DVT模型约占80%,我们前期预实验结果与此接近,如果没有血栓,也有检测数值上的变化。1.造模后,各组兔血清中CD62P、PAF、CD63含量明显升高,葱白防治组和葱白治疗组均可以降低模型对照组兔血清中CD62P、PAF、CD63含量,葱白防治组优于葱白治疗组。2.造模后,各组兔血清中GPⅡb/Ⅲa及PAR-1、PAR-4含量明显升高,葱白防治组和葱白治疗组均可以降低模型对照组兔血清中GPⅡb/Ⅲa及PAR-1、PAR-4表达,葱白防治组优于葱白治疗组。3.造模后各组兔子血浆中APC明显降低,TpP明显升高,葱白防治组和葱白治疗组可升高APC,降低TpP,有统计学意义;葱白防治组各时段均优于葱白治疗组。4.造模前各组凝血功能、TM和D-D水平无显着差异,造模后各时段葱白防治组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均优于葱白治疗组。5.造模后,各组兔血清中t-PA含量明显降低,PAI含量明显升高;葱白治疗组第7天可以明显升高t-PA水平,葱白防治组各时段t-PA水平均没有改变,葱白治疗组疗效优于葱白防治组;葱白防治组各时段PAI的水平明显降低,疗效优于葱白治疗组。6.造模后,葱白防治组的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EAI)与模型对照组、葱白治疗组比较有显着差异,葱白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差异第七天有统计学意义;葱白防治组各时段均优于葱白治疗组,EAI各时段组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7.造模后,各组兔血清中IL-6、IL-8含量明显升高,葱白预防组和葱白治疗组均可以降低兔血清中IL-6、IL-8含量,各时段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8.与治疗前比较,各组血清SOD水平明显下降,MDA水平明显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葱白防治组和葱白治疗组各时段均有统计学意义;葱白防治组各时段均优于葱白治疗组。结论1.通阳中药葱白提取物可以有效的防治创伤性DVT,机制是:(1)阻碍血小板活化,·减少组织因子表达,抑制血小板聚集;(2)灭活凝血因子,降低凝血酶的活性,改善高凝状态;(3)改善纤溶功能,影响纤维蛋白的形成与降解,保持正常的纤溶活性;(4)改善血流状态,加速侧支循环建立,促进血液循环;(5)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升高凝血抑制因子,防止高凝状态;(6)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抗氧化损伤。2.本研究结果证实:(1)“股肿”的主要病机是“痰瘀痹阻”,阳气之失于条达畅通是“痰瘀痹阻”的关键环节,也是治疗本病的枢机所在。(2)关于痰瘀同病的治法:通阳法不失为除化痰、活血之外治疗股肿的又一治法。(3)辛温可通阳,阳气畅达,则痰可化瘀可祛,经脉通达,脉痹可除。通过恢复或激活阳气的条达,减轻病理损伤,延缓病理进程,阻断病情的循环加重,使病理变化向良性循环恢复,进而使各脏腑经络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因而葱白提取物可以用于防治股肿即DVT。
宋鑫[7](2011)在《化瘀双补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化瘀双补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验证以化瘀双补为立法原则所制之抗栓胶囊在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方面的疗效性与安全性,并为该药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下加服“抗栓胶囊”;对照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下加服维脑路通片。治疗两个疗程(14天为一疗程,疗程间停药两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还有大脑中动脉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变化以及安全性。统计分析由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临床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①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中医证候: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④血脂:治疗组TC、TG以及LDL-C各数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⑤血液流变学: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治疗组对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瘀双补法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效中医治法,其方药抗栓胶囊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伦中恩[8](2010)在《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影响他们的生存质量,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其对社会经济也带来庞大的负担。医学界一直重视研究该病,然而未见重大突破。古代中医曾详细探讨过该病,亦遗留了很多至今仍然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和处方。本文希望通过进行中医文献研究,从而深入地探讨糖尿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内容,包括:1)综合有关的古代中医文献资料,结合现代认识,由临床角度思考,独立剖析每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古代中医认识,研究着眼于为临床服务,以期挖掘古代中医珍贵智慧,弥补当今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治的不足。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古代中医文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历代医家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论述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探析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认识的发展及演变轨迹。3)通过比较现代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文献,发现古代中医与现代中医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上的异同,期望能把古代的认识与现代的实践联系,借鉴古代中医的诊治认识,使现代临床诊疗糖尿病并发症变得更充实。4)将古代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方药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频数分析,找出古代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常用药物,分析古代用药规律及特点,期望能为有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供更多借鉴和新的思路。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文献研究内容:翻查的中医书籍文献主要分古代中医文献和近代文献两种。古代中医文献以1911年为下限,并有近代中医文献以1949年为下限,文献类型包括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从书、类书、医案、医论、医话等。方法先以《中华医典》检索“消”、“消渴”、“三消”、“上消”、“中消”、“下消”、“脾瘅”、“鬲消”、“消瘅”、“消中”、“内消”、“肾消”、“肺消”、“渴利”、“消利”、“消肾”、“急消”、“脾消”等病名相关的并发症如“并病”、“变证”、“兼证”、“目疾”“视瞻昏渺”、“内障”、“雀目”、“胸痹”、“腰痛”、“水肿”、“水病”、“眩晕”、“关格”、“虚劳”、“尿浊”、“肾衰”、“胀满”、“吐逆”、“络病”、“疖”、“痈”、“痈疽”、“痹证”、“筋痹”、“脉痹”、“麻木”、“偏枯”、“痿证”、“脱疽”、“腹胀”、“痞满”、“呕吐”、“反胃”、“吞酸”、“骨痿”、“骨痹”等关键词,再通过翻阅了超过160种与糖尿病相关的重要中医书籍,抽取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印象的文献内容,加以整理、分析。从历史的角度理顺文献的先后次序,综合地探讨每个时代中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和演变。又独立地抽取关于每种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内容,包括病名、病因病机、症状描述、证型、治则治法、方剂、药物、剂型、煎煮法、预后、预防、调摄、医案、医话等,经过比较、整理、分析,并结合临床思维,总结出关于每种并发症的中医指南。现代文献主要从中医核心期刊、《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糖尿病专书、糖尿病指南、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网页中取得。检索工具主要使用《中国知网》(CNKI)、Pubmed及互联网等,查找关于“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肺结核”等关键词。撰写关于每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现代认识,希望通过比较,分析出古代中医治疗该并发症的异同,取长补短,目的是为提高临床疗效。统计分析:在翻阅文献资料的同时,把相关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处方、药物、剂量、剂型、出处等记录下来。用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分门别类,列于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下,当中确保没有重复药物名称或别名。用Excel进行频数分析,总结古代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并作出分析,从而推断古代中医治疗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糖尿病肾病属中医“肾消”、“消渴”并发“水肿”、“淋证”、“癃闭”、“尿浊”、“血尿”、“关格”、“虚劳”等范畴。其病位在肾,与肺、脾、肝、三焦、膀胱关系密切,亦涉及其余脏腑;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虚,五脏气血阴阳俱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浊毒、湿热等。临床常见水肿、尿多、尿少、无尿、蛋白尿、气尿等症状。其主要有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虚热结、气血两虚、脾虚气陷、脾阳虚衰、肾气亏虚、肾阳衰惫、脾肾阳虚、水湿浸渍、膀胱湿热、肝阳上亢、浊毒犯胃、水凌心肺、溺毒入脑等15种证型。选取古代常用处方共12首。附有相关医案参考。分析古代治疗该病处方,可以看到,以往中医重视健脾、补肾、利水治疗糖尿病肾病,常用处方如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七味都气丸、麦味地黄丸、四君子汤、五苓散等。比较现代认识,现代中医较强调活血通络的方法,补气药则尤其重视黄芪,又强调排毒泄浊的重要性,在治疗方法上有进步。糖尿病眼病属中医“消渴”并发“圆翳内障”、“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青盲”、“血灌瞳神”、“眼底血证”、“雀目”等范畴。病位在目,涉及五脏,以脾、肝、肾为主;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并见。本虚为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标实为瘀血、痰浊阻络。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视直如曲,甚至失明。有肝肾亏虚、脾虚气弱、脾虚湿困、心脾两虚、肝热上扰、阳亢动风、湿热蕴蒸、阴虚挟湿热、虚火伤络、气滞血瘀等10种证型。选了3个合适古方和3个医案。处方统计分析发现以往中医重视健脾补气、滋养肝肾、理气活血、化痰除湿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眼病,常用处方包括四物汤、六君子汤、人参养荣汤、生脉散、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饮、二陈汤等。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脱疽”、“筋疽”的范畴。病性属本虚标实,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湿热、邪毒、络阻、血瘀为标,病位在血、脉、筋。临床表现主要有足部感觉异常、感染、坏疽、痿缩、畸型。有湿热毒蕴、热毒阴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等6种证型。选了3个合适古方和3个医案。处方统计分析发现古代中医很重视内虚的情况,重视补益气血和清热解毒的方法,常用方剂有四妙勇安汤、八珍汤等。现代认识可以见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糖尿病心病属中医“消渴”并发“胸痹”、“厥心痛”、“心痛”、“心胃痛”、“真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病位在心,与肾、脾、肺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以心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寒凝、血瘀、痰阻、水停为标。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悸、怔忡、胸闷、胸痛、烦躁、气短、乏力等。有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肾不交、心阳不振、寒凝心脉、痰浊阻滞、心脉瘀阻、水饮凌心、阴阳两虚等9种证型。选了3个合适古方和4个医案。处方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治疗糖尿病心病用得最多的是补气益血的药物,其次是安神镇静的药物。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生脉散、人参养荣汤、交泰丸、朱砂安神丸。现代认识益气活血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属于中医“消渴”并发“中风”、“偏枯”、“仆击”、“昏厥”、“头痛”等范畴。其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肾诸脏。病性属本虚标实,与虚、火、风、痰、气、血相关,上实下虚,阳气夹风、夹痰、夹瘀、夹火,气逆于上,阴血不足亏虚于下,阴阳气血不相顺接。主要表现为突然昏迷或无昏迷,肢体瘫痪或偏瘫或麻木,轻则只感肢体变得无力,重则或见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或有抽搐。可分为风邪中络、肝阳上亢、肝阳闭窍、痰热腑实、风痰阻络、痰蒙清窍、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元气衰败、肝肾亏损等10种证型。统计分析中发现芍药用得最多,用得较多的还有补益气血的药物,育阴潜阳的龟版、清肝热的黄芩、祛除风痰的南星亦是常用之品。现代认识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主要证型为阴虚为主,兼气虚、瘀血阻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消渴”兼“痹证”、“血痹”、“络病”、“痿蹙”、“麻木”、“不仁”、“痛证”、“痿证”等范畴。其病性属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痰浊阻络为标。病位在脉络,与肝、肾、脾相关。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和疼痛。有气虚血瘀、寒凝血瘀、阴虚血瘀、痰瘀阻络、气滞血瘀、湿热瘀阻、脾虚气陷、脾肾阳虚、肝肾亏虚等9种证型。合适古方选用5首,相关医案选用4个。处方统计分析可以看到,以往中医重视补益气、阴、血、肾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处方如十全大补汤、生脉散、六味地黄丸等。现代认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主要是气阴两虚、经络瘀阻。以益气养阴、通经活络为基本治法。此外,本论文还阐述了有关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糖尿病性阳萎、强中、糖尿病性胃肠病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认识。结论通过查找大量古、近代有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结合现代认识和中医临床思维,总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综合病机是:本虚标实,五脏的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瘀痰络阻为标。古代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常用的治法有健脾、养肝、滋肾、补气、补血、养阴、行气、活血等。再结合古代处方统计分析和现代认识,这研究启示我们应该重视治本补虚,重视使用补益药物以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性。
陈鹏[9](2010)在《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心脑通络液对MCAO大鼠急性期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细胞因子、凋亡基因Bcl-2和p5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简称模型组)、步长脑心通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心脑通络液低剂量(简称低剂量组)。用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后48h实验,采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IL-8、IGF-1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VEGF、ICAM-1含量;采用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p53的表达;采用RT-PCR测定BFGFmRNA、Es-mRNA表达。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IL-8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显着,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ICAM-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显着,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IGF-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显着,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VEG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显着,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E染色: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神经细胞水肿,毛细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高剂量组最为显着。(4)电镜: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明显改善,以高剂量组最为显着。(5)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显着,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Bcl-2表达有不同程度升高,p53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显着,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BFGF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显着,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E选择素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显着,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脑通络液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脑组织IL-8、ICAM-1的含量,减轻缺血时炎性损伤;(2)心脑通络液可升高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脑组织IGF-1、VEGF的含量,加强内源性保护机制;(3)心脑通络液可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神经元损伤,改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4)心脑通络液可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凋亡率,促进Bcl-2的表达,抑制p53的表达,表明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与调控Bcl-2和p53的表达有关;(5)心脑通络液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BFGFmRNA的表达,从逆转录水平升高脑组织NTF的含量,抑制E选择素mRNA的表达,从逆转录水平减轻炎性损害,有效减轻神经元的缺血损伤。
王瑶[10](2009)在《基于结构化住院病历采集信息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题来源: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课题“利用个体化诊疗平台评价中医药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疗效的研究”(任务书编号:H020920010330)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率达60~90%,并随DM病程增加而显着增高。DPN形式多样,可以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对称性复发性神经病变最常见,常以感觉神经受累为主,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感觉缺失、疼痛、难治性溃疡、感染、坏疽以及创口难以愈合,最终可能导致截肢。患者非常痛苦。目前西医对DP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亦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及药物。而临床实践及研究均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优势。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减少患者西药的应用。因此,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以往通过结构化病历采集系统采集临床数据中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例,探讨其症状体征特点、中医证型特点、治法方剂中药应用情况,并对临床病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提升中医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地位,开展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目的:1.应用结构化病历采集系统采集临床数据,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历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治规律。2.证明结构化病历采集系统客观性及合理性。方法:1.病例来源:于2003年6月至2009年3月间在北京七家三甲医院中住院患者。2.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2)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者。(3)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断标准者。(4)根据临床辨证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3.研究方法:运用已开发的结构化病历采集系统,基于C/S体系结构,采用Power Builder与Visual Basic语言,调整结构化信息采集系统的模块,以适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信息采集。4.结合本专业特点,借助相关文献,对统计学结果进行分析,研究1371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出现频次及特点,辨证分型情况,中医治法、处方、中药等内容,对中医证治特点分析评价。结果:1.文献研究发现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立足于在积极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改善神经营养状态,促进功能康复;中医学则采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法,强调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针刺以其突出的疏通经络作用在本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中穴位注射、电针、刺络放血等特殊针刺方法疗效普遍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因此临床治疗DPN的总体方向应采取中西医学并重,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发挥中医综合治疗DPN的优势。2.结构化住院病历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历,满足临床医生记录病历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对糖尿病临床信息进行结构化标准存储,达到数据挖掘的要求,引用该系统采集数据较符合临床实际。3.应用本系统采集糖尿病病例,纳入研究1371例根据样本量不同信息,随机抽取病例。结果如下:3.1DPN患者症状研究结果乏力的频率出现最高,有428例,占82.5%;其次为多饮,共408例,占78.67%;第三为口干,共375例,占72.17%;视物模糊371例,占71.6%;多尿261例,占50.33%。说明乏力,视物模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全身症状。DPN患者舌质多暗、红、淡,说明瘀、热、虚多见;苔薄白多见、其次黄、腻,说明患者常夹湿浊、痰饮、热证;舌体胖大、齿痕提示了气虚,阳虚,舌有裂纹提示了阴虚热证。舌下络脉色青、紫,说明存在血瘀。细脉频次占第一位,达410例,占79%,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见虚证。3.2 DPN患者中医证型研究结果1371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有310例取得分型。基本证型共计71种,说明DPN证型较为复杂。在辨证分型主证中,依照病程分布,均以气阴两虚居多,可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主证为气阴两虚居多,且贯穿于病程始终。兼夹证以夹瘀、夹湿居多。3.3 DPN患者中医应用方药研究结果共采集处方414方,其中单方67种,共243方,二方组合97种,共122方,三方组合28种,共34方,四方及五方组合2种,共2方。自拟方13方。其中六味地黄丸、补阳还五汤、生脉散、玉女煎、桃红四物汤列前5位。可以看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处方中,多以益气养阴,燥湿化痰,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结论:1.DPN中医证型多样,气阴两虚,挟瘀挟湿最为常见。2.DPN症状以乏力、视物模糊相兼出现为主。3.DPN肢体麻木、疼痛、发凉、刺痛等症状,动脉搏动减弱、浮肿、腱反射减弱等体征依次多见。4.DPN治则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5.DPN方剂以益气药合六味地黄汤、补阳还五汤、生脉散、玉女煎、桃红四物汤最为多用。6.DPN以应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和血补血、祛瘀止痛中药为多见。
二、电脑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精制蝮蛇抗栓酶防治脑梗塞先兆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脑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精制蝮蛇抗栓酶防治脑梗塞先兆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穴位埋线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
引言 |
综述 西医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1.1 早期预防 |
1.2 急性期的治疗 |
1.3 介入治疗 |
1.4 康复治疗 |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观测指标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资料分布比较 |
2.2 治疗结果分析 |
3 讨论与分析 |
3.1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
3.2 补阳还五汤探究 |
3.3 穴位埋线治疗中风的机理 |
3.4 研究结果分析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四种去大分子中药注射液与原液的主要功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制备四种 10k去大分子中药注射液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试剂 |
2 方法 |
2.1 10k去大分子清开灵注射液制备方法 |
2.2 10k去大分子双黄连注射液制备方法 |
2.3 10k去大分子丹参注射液制备方法 |
2.4 10k去大分子的灯盏细辛注射液制备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各种不同浓度溶液的粘度测定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2 方法 |
2.1 各种测试溶液的制备与配制 |
2.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四种富含大分子的中药注射液的粘度测定 |
3.2 四种去大分子中药注射液的粘度测定 |
3.3 不同浓度的葡聚糖(T500)和 0.9%氯化钠溶液的粘度测定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去大分子清开灵注射液与原液的清热功效对比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脂多糖溶液配制 |
2 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造模 |
2.3 给药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去大分子清开灵注射液及原液各组温度变化 |
3.2 用电子热成像仪测量的各组的温度情况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去大分子双黄连注射液与原液的清热作用对比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脂多糖溶液配制 |
2 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造模 |
2.3 给药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去大分子双黄连注射液及原液各组温度变化 |
3.2 用电子热成像仪测量的各组的温度情况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去大分子丹参注射液与原液的活血化瘀功效对比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
1.3 主要试剂 |
1.4 葡聚糖溶液配制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 |
2.3 给药 |
2.4 采血检测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DSI实验各组的分析对照 |
3.2 试验期间全部家兔的一般表现体征情况 |
3.3 模型组和空白组的血流变实验数据及结果对比分析 |
3.4 给药六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对比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去大分子灯盏细辛注射液与原液的活血化瘀功效对比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
1.3 主要试剂 |
1.4 葡聚糖溶液配制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 |
2.3 给药 |
2.4 采血检测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灯盏细辛实验各组的血流变检测指标分析对照 |
3.2 试验期间家兔的一般表现体征情况 |
3.3 模型组与其他实验各组的血流变指标分析 |
3.4 对给药六组的血流变指标结果观察分析对比 |
4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综述 |
1 各种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现状研究 |
1.1 血瘀证的中医病因模型的现状研究 |
1.2 血瘀证病理生理动物模型的现状研究 |
1.3 生物表征血瘀证模型现状研究 |
1.4 其他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现状研究 |
1.5 个人观点 |
2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3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1:清开灵实验各组的热成像原始图片 |
附件 2:双黄连实验各组热成像原始图片 |
致谢 |
(3)复方血栓通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血栓性疾病的认识 |
1.1 血栓性疾病病机 |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血栓性疾病研究状况 |
2 中药抗血栓药物的研究现状 |
2.1 抗凝血药 |
2.2 抗血小板聚集药 |
2.3 溶栓药 |
3 现代医学对血栓性疾病的认识 |
3.1 血管内皮细胞因素 |
3.2 血小板因素 |
3.3 凝血-抗凝血系统因素 |
3.4 纤溶系统因素 |
3.5 血流异常因素 |
4 西药抗血栓药物的研究现状 |
4.1 抗凝血药 |
4.2 抗血小板聚集药 |
4.3 溶栓药 |
5 复方血栓通胶囊组方概述 |
5.1 三七 |
5.2 黄芪 |
5.3 丹参 |
5.4 玄参 |
6 回顾与总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气虚证模型小鼠体重及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制备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讨论 |
第四节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气虚血瘀证大鼠凝血系统功能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五节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六节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讨论 |
1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
2 复方血栓通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电针夹脊穴治疗雷诺氏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祖国医学对雷诺氏病的研究概况 |
1.祖国医学对雷诺氏病的认识 |
2.祖国医学对雷诺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祖国医学对雷诺氏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
现代医学对雷诺氏病的认识和治疗概况 |
1.病因 |
2.发病机制 |
3.病理生理 |
4.临床表现 |
5.鉴别诊断 |
6.治疗 |
7.手术治疗 |
8.其他方法 |
9.辅助治疗 |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和病例选择标准 |
3.一般资料 |
4.治疗方法 |
5.观察指标 |
6.疗效评定标准 |
7.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2.临床主症及物理检查变化 |
3.冷水激发试验及复温试验的变化 |
4.握拳试验变化 |
5.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的变化 |
6.两组病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
7.两组患者指(祉)末端温控血流的变化 |
讨论 |
1.夹脊穴治疗方法分析 |
1.1 传统医学对夹脊穴治疗机理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夹脊穴治疗机理的认识 |
2.电针夹脊穴对温控血流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附录 |
(5)巨刺治疗中风恢复期手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风病病因病机及其现代理论研究概况 |
1 中风病名演变及确立 |
2 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溯源 |
3 中风病病因病机近现代理论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
1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概况 |
2 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概况 |
3.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巨刺针法的应用和研究概况 |
1 巨刺方法研究 |
2 巨刺理论研究 |
3 巨刺治疗中风疗效探讨 |
4 巨刺与缪刺区别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一般资料 |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
2.2 日常生活情况 |
3 试验设计方法 |
4 病例完成情况 |
5 完成病例一般情况基线可比性分析 |
诊疗标准 |
1 诊断标准 |
1.1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 |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西医诊断标准 |
1.3 分期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治疗方案 |
1 取穴 |
2 针具 |
3 操作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临床症状指标 |
4.2 神经功能缺损指标 |
4.3 生活质量指标 |
4.4 安全性指标 |
4.5 不良反应指标 |
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病程 |
2. 疗效 |
2.1 临床症状指标 |
2.2 手肌力神经功能缺损指标(NDS) |
2.3 生活质最指标 |
2.4 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指标 |
讨论 |
1 中风病手功能障碍的现状及研究结果分析 |
2 日常影响因素 |
2.1 性别比例 |
2.2 生活因素 |
3 巨刺法治疗中风体现出中医治未病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上肢远端肌力肌张力评定---附表1 |
FUGL-MEYER评定法---附表2 |
LINDMARK评定---附表3 |
手肌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附表4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表(BARTHEL指数)---附表5 |
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评定时的病残程度)---附表6 |
(6)葱白提取物防治兔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正文 |
预实验 |
实验一 葱白提取物对兔创伤性下肢DVT形成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
实验二 葱白提取物对兔创伤性下肢DVT形成过程中GP Ⅱb/Ⅲa、PAR-1及PAR-4的影响 |
实验三 葱白提取物对兔创伤性下肢DVT形成过程中APC、TpP的影响 |
实验四 葱白提取物对免创伤性下肢DVT形成过程中凝血功能及D-D、TM的影响 |
实验五 葱白提取物对兔创伤性下肢DVT形成过程中纤溶功能的影响 |
实验六 葱白提取物对兔创伤性下肢DVT形成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实验七 葱白提取物对兔创伤性下肢DVT形成过程中IL-6、IL-8的影响 |
实验八 葱白提取物对兔创伤性下肢DVT形成过程中SOD及MDA的影响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葱白提取物防治创伤性DVT机制 |
1.1 讨论一 |
1.2 讨论二 |
1.3 讨论三 |
1.4 讨论四 |
1.5 讨论五 |
1.6 讨论六 |
2 通阳中药葱白防治DVT的中医机制探讨 |
2.1 特殊通阳药物葱白 |
2.2 葱白提取物与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辨证关系 |
3 对创伤性下肢DVT形成的认识 |
3.1 DVT简介、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
3.2 有症状和体征的DVT的临床特点 |
3.3 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检查 |
3.4 中医辨证 |
4 构建兔创伤性下肢DVT形成的模型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研究生期间工作小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化瘀双补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腔隙性脑梗死的西医研究现况 |
1.1 概念由来及病理特点 |
1.2 临床表现与分型 |
1.3 发病危险因素 |
1.4 诊断 |
1.5 与大血管狭窄的关系 |
1.6 并发症的研究 |
1.7 治疗、预后及预防 |
2 祖国医学对中风轻证的认识 |
2.1 历代医家予中风病之灼见 |
2.2 浅论积损正衰之病机 |
2.3 现代中医对腔隙性脑梗死的研究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与一般资料 |
1.2 研究及观察方法 |
2 诊断标准与病例选择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3 临床疗效分析 |
3.1 临床总疗效比较 |
3.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
3.3 中医辨证气虚血瘀各项证候积分比较 |
3.4 血脂水平比较 |
3.5 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
3.6 TCD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比较 |
4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导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理论依据 |
2 抗栓胶囊的组方原理及方药分析 |
3 化瘀双补法治疗LI的临床疗效评价 |
4 对中医药治疗LI的思考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8)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与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中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文献分析 |
1.2.2 统计分析 |
1.3 与糖尿病(消渴病)相关名词解释 |
1.3.1 消 |
1.3.2 消渴(消渴/上消) |
1.3.3 中消/消中 |
1.3.4 下消/消肾/肾消 |
1.3.5 消瘅 |
1.3.6 脾瘅 |
1.3.7 膈消/鬲消 |
1.3.8 肺消 |
1.3.9 食亦 |
2 研究结果 |
2.1 糖尿病肾病 |
2.1.1 概述 |
2.1.2 病因病机 |
2.1.3 临床表现 |
2.1.4 治法方药 |
2.1.5 合适古方选用 |
2.1.6 医案医话选录 |
2.1.7 治疗糖尿病肾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
2.1.8 现代认识 |
2.2 糖尿病眼病 |
2.2.1 概述 |
2.2.2 病因病机 |
2.2.3 临床表现 |
2.2.4 治法方药 |
2.2.5 合适古方选用 |
2.2.6 医案医话选录 |
2.2.7 治疗糖尿病眼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
2.2.8 现代认识 |
2.3 糖尿病足 |
2.3.1 概述 |
2.3.2 病因病机 |
2.3.3 临床表现 |
2.3.4 治法方药 |
2.3.5 合适古方选用 |
2.3.6 医案医话选录 |
2.3.7 治疗糖尿病足处方的统计分析 |
2.3.8 现代认识 |
2.4 糖尿病心病 |
2.4.1 概述 |
2.4.2 病因病机 |
2.4.3 临床表现 |
2.4.4 治法方药 |
2.4.5 合适古方选用 |
2.4.6 医案医话选录 |
2.4.7 治疗糖尿病心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
2.4.8 现代认识 |
2.5 糖尿病脑血管病 |
2.5.1 概述 |
2.5.2 病因病机 |
2.5.3 临床表现 |
2.5.4 治法方药 |
2.5.5 合适古方选用 |
2.5.6 治疗糖尿病脑血管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
2.5.7 现代认识 |
2.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2.6.1 概述 |
2.6.2 病因病机 |
2.6.3 临床表现 |
2.6.4 治法方药 |
2.6.5 合适古方选用 |
2.6.6 医案医话选录 |
2.6.7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处方的统计分析 |
2.6.8 现代认识 |
2.7 糖尿病其它慢性并发症 |
2.7.1 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 |
2.7.2 糖尿病并发其它感染 |
2.7.3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
3 讨论 |
3.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历史沿革 |
3.1.1 春秋战国时期 |
3.1.2 汉代 |
3.1.3 隋代 |
3.1.4 唐代 |
3.1.5 宋代 |
3.1.6 金元时期 |
3.1.7 明代 |
3.1.8 清代 |
3.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及治疗的中医理论探讨 |
3.2.1 从脾胃学说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 |
3.2.2 治疗糖尿病肾病古今治法的异同 |
3.2.3 糖尿病肾病五脏相关 |
3.2.4 糖尿病肾病辨病论治 |
3.2.5 有消渴症状与无消渴症状的糖尿病肾病 |
3.2.6 关于糖尿病眼病的辨证论治 |
3.2.7 糖尿病眼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
3.2.8 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
3.2.9 及早认识糖尿病足的危害性 |
3.2.10 糖尿病足的中医病机与治疗启示 |
3.2.11 糖尿病心病的诊断有一定难度 |
3.2.12 伴有消渴症状与无消渴症状的糖尿病心病的治疗重点 |
3.2.13 有关糖尿病心病的中医鉴别诊断 |
3.2.14 有关糖尿病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 |
3.2.15 古代中医方药为现代防治糖尿病心病带来的启示 |
3.2.16 以证为纲,以病为目,展开糖尿病脑血管病的辨证论治 |
3.2.17 关于糖尿病脑血管病病机、治法的认识 |
3.2.18 有三消症状与无三消症状的糖尿病脑血管病的认识 |
3.2.19 关于脑血管病(中风)的若干中医病名与治法认识 |
3.2.20 古今认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和治法的异同 |
3.2.2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与治疗重点 |
3.2.22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互关系和综合病机 |
3.2.23 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处方药物的统计分析和启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9)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病名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病位的认识 |
1.3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4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证型的研究进展 |
1.5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1.6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2.2 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
2.3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4 治疗进展 |
2.5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模型的建立 |
2.3 IL-8 含量测定 |
2.4 IGF-1 含量测定 |
2.5 VEGF 含量测定 |
2.6 ICAM-1 含量测定 |
2.7 脑组织光学显微镜观察 |
2.8 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9 Bcl-2 及p5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10 脑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
2.11 BFGFm RNA、E-选择素m RNA 表达测定 |
2.12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L-8 含量的影响 |
3.2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GF-1 含量的影响 |
3.3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VEGF 含量的影响 |
3.4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CAM-1 含量的影响 |
3.5 脑组织光学显微镜观察 |
3.6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3.7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Bcl-2 表达的影响 |
3.8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p53 表达的影响 |
3.9 脑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
3.10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BFGFm RNA 表达的影响 |
3.11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E 选择素m R N A 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1. 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的选择 |
2. 脑梗死气虚血瘀病因病机分析及立法 |
3. 心脑通络液的组方分析 |
4.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5.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L-8 的影响 |
6.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CAM-1 的影响 |
7.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GF-1 的影响 |
8.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VEGF 的影响 |
9.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10.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凋亡基因 Bcl-2、p53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1.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B F G F m R N A 表达的影响 |
12.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E-选择素m RNA 表达的影响 |
13.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中文详细摘要 |
(10)基于结构化住院病历采集信息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关于中医病名 |
2 关于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中医治疗 |
4.1 内治法 |
4.2 外治法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和治疗进展 |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述 |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 |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 |
3.1 代谢障碍 |
3.2 血管功能障碍 |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及监测 |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
5.1 基础治疗 |
5.2 对因治疗 |
5.3 对症治疗 |
5.4 其他疗法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基于结构化住院病历采集信息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治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及依据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采集处理 |
2.2 数据分析 |
3 临床一般资料 |
3.1 性别分布 |
3.2 年龄分布 |
3.3 病程分布 |
4 结果 |
4.1 症状研究结果 |
4.2 肢体症状体征研究结果 |
4.3 舌象研究结果 |
4.4 脉象研究结果 |
4.5 分型研究结果 |
4.6 方剂研究结果 |
4.7 中药研究结果 |
4.8 DPN患者应用外洗药研究结果 |
4.9 DPN患者并发症/合并症情况 |
5 讨论 |
5.1 乏力是DPN的主要症状,常与视物模糊并发 |
5.2 DPN证型以气阴两虚为主,瘀血湿热是常见兼夹之邪 |
5.3 DPN中医处方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 |
5.4 DPN用药规律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 |
5.5 个化诊疗信息采集是中医科研方法的创新 |
5.6 信息研究方法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电脑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精制蝮蛇抗栓酶防治脑梗塞先兆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穴位埋线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 游承锟.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四种去大分子中药注射液与原液的主要功效对比研究[D]. 王俊杰. 云南中医学院, 2016(12)
- [3]复方血栓通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聂勇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4]电针夹脊穴治疗雷诺氏病的临床研究[D]. 杨丽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5]巨刺治疗中风恢复期手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D]. 周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6]葱白提取物防治兔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D]. 张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05)
- [7]化瘀双补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 宋鑫.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 [8]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D]. 伦中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1)
- [9]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D]. 陈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6)
- [10]基于结构化住院病历采集信息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治研究[D]. 王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1)
标签:糖尿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论文; 股肿论文; 流变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