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规划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昌区文化体育局设计实(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吴娇娇[2](2021)在《文体中心地域文化当代表达的设计研究 ——维西县文体中心设计》文中提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相应提高,居民生活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日益复杂,文化和体育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除了在城市中大量建设文化、体育建筑外,县城发展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文化、体育建筑。文化、体育建筑在满足居民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需求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文化、体育类建筑建设中,一方面要考虑其功能性和文化性,另一方面还应该对当地的特色有所展示。所以,探索这类建筑的地域文化当代表达策略尤其重要。文章中的文体中心地域文化当代表达策略,将分别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技术三个方面去探索。根据相关案例总结出满足自然环境、人文社会、和经济技术的策略。最后通过维西县文体中心项目实践,分析维西县的地域因子,探讨出满足维西县地域要素和居民需求的建筑设计策略,为以后这类建筑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高江鹏[3](2020)在《高密度城区小学活动空间立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高密度在诸多大中城市成为普遍现象。在城市建设用地有限的背景下,小学校园用地受到严重的挤压。为了满足正常的教育活动和日益增长的儿童入学需求,校园活动场所成为了主要的牺牲对象。“没有地方可玩”、“游戏设施太少了”、“场所太远了”、“不好玩、无聊”等词语成为了当前小学生对校园活动空间评价时经常出现的词句。如何在有限的建设用地下,丰富小学校园活动空间、提高校园活动质量,是本次论文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笔者对常年学习生活的武汉市武昌区所辖小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研。先后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访谈和问卷统计分析,对武昌区三所典型小学进行了校园活动空间的详尽分析。通过结合武汉地区小学校园特点,对活动空间的使用主体和空间客体进行了分析,包括:小学生阶段发展特点对活动的影响,活动空间的使用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对空间单元进行逐一剖析。将收集的问卷数据带入SPSS进行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小学生对校园活动空间偏好及行为意向。得出的相关性要素,可以为小学校园活动空间立体化设计策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将立体化理念带入到小学校园活动空间设计中,从小学活动空间的功能立体化与空间单元立体化角度出发论述相关设计策略,希望为高密度城区下小学校园活动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侯晓[4](2019)在《基于共生理论的会展综合体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展建筑综合体的出现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满足了会展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又达到了集聚高效、集约多能、共享低耗的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会展综合体是在城市建筑综合体和会展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建筑类型,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与大量建设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和会展建筑相比,会展综合体的建设数量相对较少,因而对于会展建筑走向综合化多元化的建设理论、经验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从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会展综合体必将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建筑类型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会展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也迫切需要系统的建筑理论指导。因此,当下对会展建筑综合体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并建立一套全局视角下的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共生”哲学源于生物领域,当前“共生”思想和理论已被引入许多领域,并把共生思想和理论作为各领域重要的价值参照和理论基础。本文首度将“共生理论”引入会展综合体设计开发建设领域,并尝试用“共生理论”的原理对会展综合体的共生现象进行解析,创建会展综合体的共生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共生理论”逆运用,分析确立会展综合体的和谐共生发展目标,提出会展综合体设计共生策略体系,以实现会展综合体的可持续性发展。会展综合体共生研究及共生设计策略分为“时—空”两个层面,再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空间”层面对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进行研究,并构建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共生设计策略研究。第二部分:在“空间”层面对会展综合体与其外部环境共生系统进行研究,并构建会展综合体外部环境共生策略体系,进行系统的共生设计策略研究。第三部分:在“时间”层面,对会展综合体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的共生理论体系构建,进行系统的共生设计策略研究。本研究在共生策略的体系构建和具体共生策略的研究中始终本着适度和辩证的原则,提倡共生策略构建的系统性、适宜性和经济性,以实现会展综合体发展与当地实际情况的适应性。最后,理论结合实际,通过案例和实践项目对本文观点进行印证。本课题研究在已有的会展建筑以及综合体的相关研究上实现了以下突破和创新:首先,在汲取了前人“共生思想”的精髓的基础上,将“共生理论”引入会展综合体研究领域,构建了会展综合体共生研究体系。其次,基于“共生理论”提出了“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将“共生理论”逆运用进行系统的会展综合体共生策略体系研究,并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创造性的构建会展综合体和谐共生系统。再次,结合国内外大量会展综合设计开发实际案例的分析论证,从宏观到微观,提出系统的会展综合体共生设计策略体系,过程中尝试将“共生”理念运用到实践项目,并对在建成使用过程中进行走访和反馈,结合使用后的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和改进。
方海翔[5](2012)在《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延续城市集体记忆》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形态、城市地段以及城市场所作为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与内容,已经成为人们在记忆城市时进行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基本参照。集体记忆的延续是记录城市历史和建构城市精神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在目前中国愈演愈烈的城市更新改造进程中,任何破坏城市集体记忆的举动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今天,人文历史文化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受到保护。与此同时,作为城市是主要组成部分的众多非保护地段、非保护建筑却在城市更新改造活动中成片的被破坏殆尽。它们才是构成了城市集体记忆载体最广大、最众多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笔者多年来设计实践的总结,对城市地段的集体记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试图总结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设计方法,以期可以对今后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延续城市集体记忆,尤其是对于那些非保护地段、非保护性建筑在延续城市集体记忆方面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有建设性的参考建议。
二、建筑规划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昌区文化体育局设计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规划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昌区文化体育局设计实(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文体中心地域文化当代表达的设计研究 ——维西县文体中心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对文化、体育建筑的影响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关于地域性设计的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概念及界定 |
1.4.1 地域性的相关概念 |
1.4.2 文体中心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体中心的地域性研究 |
2.1 文体中心的地域性要素 |
2.1.1 自然环境要素 |
2.1.2 人文要素 |
2.1.3 经济技术要素 |
2.2 文体中心地域文化当代表达的相关案例研究 |
2.2.1 契合自然条件 |
2.2.2 地域人文特征运用 |
2.2.3 符合地域经济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维西县地域性文化设计要素的提取 |
3.1 维西县自然环境 |
3.2 维西县物质资源和社会经济 |
3.3 维西县文化特质 |
3.3.1 传统建筑 |
3.3.2 民俗文化 |
3.3.3 宗教文化 |
3.3.4 应对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维西县文体中心建筑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概况 |
4.1.2 项目区位 |
4.1.3 方案预览 |
4.2 对地域自然的适应 |
4.2.1 适应地形 |
4.2.2 协调周边与界面形成 |
4.2.3 建筑布局 |
4.2.4 建筑形态 |
4.2.5 利用地域资源 |
4.3 对地域人文的适应 |
4.3.1 重组傈僳族民居肌理 |
4.3.2 匹配民族色彩 |
4.3.3 抽象传统建筑元素 |
4.3.4 打造场所记忆 |
4.4 满足地域经济技术 |
4.4.1 合理的适宜 |
4.4.2 策划定位 |
4.4.3 功能复合化 |
4.4.4 体量控制 |
4.4.5 比赛场地的多功能设计 |
4.4.6 看台空间设计 |
4.4.7 附属用房的集约化处理 |
4.4.8 体育场馆结构选型 |
4.4.9 材料的选择 |
4.4.10 体育馆气流组织形式设计 |
4.4.11 消防疏散设计 |
4.4.12 场地及交通组织 |
4.4.13 竖向及交通设计 |
4.4.14 地块间的联系 |
4.5 方案设计 |
4.5.1 总体方案 |
4.5.2 文化中心方案设计 |
4.5.3 健身中心方案设计 |
4.5.4 体育中心方案设计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1.1 自然环境 |
5.1.2 地域文化 |
5.1.3 经济技术 |
5.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实体模型 |
附录 C:展板 |
(3)高密度城区小学活动空间立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区高密度现象 |
1.1.2 学龄儿童的增加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相关研究述评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武汉市武昌区小学校园活动空间调研及分析 |
2.1 调研区域概况 |
2.1.1 调研区域发展 |
2.1.2 调研区域环境气候 |
2.1.3 调研交通概况 |
2.2 校园实地调研 |
2.2.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2.2.2 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
2.2.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统计 |
2.3 调研校园活动空间使用问题分析 |
2.3.1 校园室内活动空间问题分析 |
2.3.2 校园室外活动空间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小学校园活动空间组成要素分析 |
3.1 相关设计规范研究 |
3.2 小学生发展特点与校园活动空间 |
3.2.1 小学生行为模式分析 |
3.2.2 小学生课间游戏特点分析 |
3.2.3 校园活动空间使用分析 |
3.2.4 校园活动空间可达性分析 |
3.3 小学校园活动空间单元分析 |
3.3.1 教室 |
3.3.2 走廊/平台 |
3.3.3 架空层/庭院 |
3.3.4 图书室/风雨操场 |
3.3.5 屋顶空间 |
3.3.6 绿地空间 |
3.3.7 室外操场 |
3.4 本章小节 |
4 小学生对校园活动空间偏好及行为意向研究 |
4.1 统计实践方法概述 |
4.1.1 问卷设置及组成 |
4.1.2 问卷数据处理 |
4.1.3 数据统计方法 |
4.2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分析 |
4.2.1 受访人基本信息 |
4.2.2 年级差异表现 |
4.2.3 活动空间前景表现 |
4.3 校园活动空间影响因子与维度命名 |
4.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2 变量选择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3 维度命名 |
4.4 活动空间偏好和意向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密度城区小学校园活动空间立体化策略研究 |
5.1 小学校园活动空间的立体化功能 |
5.1.1 活动空间功能要素 |
5.1.2 活动空间功能组合 |
5.1.3 小学校园与社区功能互补 |
5.2 小学校园活动空间的立体折叠 |
5.2.1 活动空间叠加与多层地面 |
5.2.2 活动空间分置与平层拓展 |
5.2.3 活动空间串联与单元模糊 |
5.2.4 由内而外生长的活动空间 |
5.3 绿色景观立体化 |
5.3.1 绿色景观立体化的必要性 |
5.3.2 绿色景观立体化的功能作用 |
5.3.3 绿色景观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
5.3.4 绿地面积配置 |
5.4 本章小节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武昌区小学基本情况表 |
(4)基于共生理论的会展综合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2 国内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 研究缘起 |
1.2.1 国内会展场馆存在的问题 |
1.2.2 国内会展场馆建设发展的趋势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主要范围 |
1.5 研究现状与研究基础 |
1.5.1 共生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1.5.2 城市建筑综合体的研究与发展 |
1.5.3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 |
1.6 研究方法 |
1.7 文章逻辑结构 |
1.8 研究框架 |
1.9 研究创新点 |
1.9.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9.2 研究理论的创新 |
1.9.3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9.4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9.5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共生理论概述 |
2.1 共生理论背景 |
2.1.1 “共生”的来源 |
2.1.2 共生的哲学内涵 |
2.1.3 共生理论的时代意义 |
2.2 共生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发展 |
2.2.1 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 |
2.2.2 “两观三性”理论的共生内涵 |
2.3 共生的一般性理论解读 |
2.3.1 共生的基本要素 |
2.3.2 共生基本要素间的关系 |
2.3.3 共生模式的类型及特点 |
2.3.4 共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共生界面 |
2.3.5 共生的条件 |
2.4 共生理论的分析 |
2.4.1 共生系统的基本特征 |
2.4.2 共生能量生成原理 |
2.4.3 共生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
2.4.4 共生理论与相关理论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构建 |
3.1 会展综合体概述 |
3.1.1 会展建筑模式的演变 |
3.1.2 会展综合体类型 |
3.1.3 会展建筑综合化的优势 |
3.1.4 会展综合体存在问题 |
3.2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的引入 |
3.2.1 共生理论主导思想与建筑设计思想的耦合性 |
3.2.2 共生理论研究方法对于会展综合体研究的适用性 |
3.2.3 共生理论引入会展综合体设计的必要性 |
3.3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构建 |
3.3.1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构建 |
3.3.2 会展综合体外部共生系统构建 |
3.3.3 会展综合体共生条件论证 |
3.3.4 会展综合体内外部共生系统的互动关系 |
3.3.5 会展综合体内外部共生系统能量生成原理 |
3.4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的构建 |
3.4.1 会展综合体共生的整体构建特点 |
3.4.2 “空间层面”的会展综合体共生 |
3.4.3 “时间层面”的会展综合体共生 |
3.4.4 会展综合体的共生目标 |
3.4.5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的特点 |
3.5 会展综合体共生研究的应用 |
3.5.1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研究思路 |
3.5.2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的应用 |
3.5.3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的应用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研究 |
4.1 会展综合体功能共生系统的组成 |
4.2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的共生环境研究 |
4.2.1 共生软环境 |
4.2.2 共生硬环境 |
4.2.3 不同区位的会展综合体周边共生环境分析 |
4.2.4 会展综合体共生环境与共生单元的互补关系 |
4.3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的功能单元研究 |
4.3.1 会展功能 |
4.3.2 会议功能 |
4.3.3 酒店/公寓功能 |
4.3.4 商业功能 |
4.3.5 办公功能 |
4.3.6 体育功能 |
4.3.7 演艺功能 |
4.3.8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功能共生度分级 |
4.3.9 会展综合体功能共生作用分析 |
4.4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的共生模式研究 |
4.4.1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动态机制 |
4.4.2 会展综合体功能单元共生模式解析 |
4.5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策略构建 |
4.5.1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策略构建原理 |
4.5.2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共生策略构建 |
4.5.3 会展综合体共生策略原则 |
4.6 会展综合体宏观共生策划策略 |
4.6.1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总体定位 |
4.6.2 会展综合体功能子系统共生维度定位 |
4.6.3 会展综合体功能子系统共生密度定位 |
4.6.4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整体定位方法 |
4.7 会展综合体微观共生设计策略 |
4.7.1 强化正向共生环境 |
4.7.2 共生单元协同整合 |
4.7.3 共生界面活化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会展综合体外部共生研究 |
5.1 会展综合体外部共生系统的构建 |
5.1.1 会展综合体的外部环境 |
5.1.2 会展综合体外部共生多重共生系统划分 |
5.1.3 会展综合体外部共生的共生系统三要素解读 |
5.1.4 会展综合体与环境共生的共生模式的研究 |
5.1.5 共生界面构建 |
5.1.6 会展综合体与环境共生的目标 |
5.1.7 会展综合体与环境共生的实现方式 |
5.2 会展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环境共生策略 |
5.2.1 会展综合体外部交通的复杂性 |
5.2.2 选择和激励正向共生环境 |
5.2.3 优化共生机制 |
5.2.4 活化共生界面 |
5.3 会展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的共生 |
5.3.1 会展综合体与宏观城市空间结构一体化规划 |
5.3.2 会展综合体与城市空间渗透融合 |
5.3.3 会展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耦合策略及原则 |
5.4 会展综合体与自然环境共生 |
5.4.1 提高会展综合体与地域气候的共生关联度 |
5.4.2 会展综合体与地形特征的共生 |
5.4.3 优化共生界面营造适宜室内微气候 |
5.5 会展综合体与文化环境共生 |
5.5.1 会展综合体与文化环境共生的意义 |
5.5.2 会展综合体与现代会展文化共生 |
5.5.3 会展综合体与地域文化共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会展综合体与时间共生研究 |
6.1 会展综合体与时代共生系统的构建 |
6.1.1 会展综合体与时间共生的共生模式解读 |
6.1.2 会展综合体与时间共生目标 |
6.1.3 会展综合体与时间一体化共生框架构建 |
6.2 优化共生机制以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循环评价更新机制 |
6.2.1 建立长效的循环评价更新机制 |
6.2.2 建立有效的全生命周期的共生评价体系 |
6.2.3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生命周期中的更新策略 |
6.2.4 美国奥斯汀会展中心的改造更新策略 |
6.3 会展综合体动态化的开发模式 |
6.3.1 通过渐进式开发策略动态调控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 |
6.3.2 会展综合体渐进式开发策略 |
6.3.3 香港湾仔国际会展中心的动态化开发过程 |
6.4 会展综合体中主要功能空间的适应性设计 |
6.4.1 展厅主要空间的弹性化设计 |
6.4.2 功能的灵活转换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共生理念下会展综合体实践及案例实证分析 |
7.1 LACC洛杉矶会展中心改扩建项目 |
7.1.1 洛杉矶会展中心(LACC)概况 |
7.1.2 LACC扩建方案 |
7.1.3 LACC与城市空间共生—开放共享空间设计 |
7.1.4 优化完善共生环境—周边配套的提升 |
7.2 与城市环境共生的旧金山MOSCONE会展中心扩建工程 |
7.2.1 旧金山Moscone会展中心概况 |
7.2.2 Moscone会展中心扩建工程概述 |
7.2.3 建筑的扩展与城市空间界面的共生 |
7.2.4 与城市空间的共生—城市共享空间的优化 |
7.3 共生理念指导下的保利世贸中心实践探索 |
7.3.1 保利世贸中心项目概况 |
7.3.2 内部功能的联动共生 |
7.3.3 保利世贸中心与城市空间的开放共生 |
7.3.4 时间层面逐步构建完善的共生系统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延续城市集体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来源 |
1.1.2 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1.2.1 集体记忆相关文献研究 |
1.2.2 城市集体记忆的相关文献研究 |
1.2.3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国内外重要文件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与城市集体记忆相关的城市地段特征 |
2.1 城市更新改造地段的历史要素 |
2.2 城市更新改造地段的空间形态 |
2.2.1 更新改造地段内的空间节点 |
2.2.2 更新改造地段内的地标 |
2.2.3 更新改造地段内的街道空间 |
2.2.4 更新改造地段的空间肌理 |
2.3 城市更新改造地段的建筑要素分析 |
2.3.1 更新改造地段内的主要建筑轮廓 |
2.3.2 更新改造建筑的旧有结构体系 |
2.3.3 更新改造地段内主要建筑材料 |
2.4 城市更新改造地段的环境要素 |
2.4.1 更新改造地段内的环境设施 |
2.4.2 更新改造地段内的环境符号 |
2.4.3 更新改造地段内的种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类型的分析 |
3.1 城市更新改造的成因分析 |
3.1.1 大事件直接引起的更新与改造 |
3.1.2 产业功能调整引起的更新与改造 |
3.1.3 城市危旧棚户区的更新改造 |
3.2 更新改造推动模式分析——自主更新与被动更新 |
3.3 更新改造的推动主体分析——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 |
3.4 原有城市功能与更新目标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延续城市集体记忆的设计原则、程序与方法 |
4.1 延续城市集体记忆的设计原则 |
4.1.1 连续性原则 |
4.1.2 再现性原则 |
4.1.3 多样性原则 |
4.2 城市集体记忆延续与重建的设计程序 |
4.2.1 以历史信息、空间形态、建筑与环境要素为主要目标进行调研 |
4.2.2 以历史年代为主干建立综合信息模型图表 |
4.2.3 以寻求普遍共鸣的集体记忆为原则筛选提炼设计素材 |
4.2.4 提出方案、制定策略并落实设计 |
4.3 城市集体记忆延续与重建的设计方法 |
4.3.1 对设计对象进行全面保留 |
4.3.2 以新设计元素对原有设计对象进行有限度渗透 |
4.3.3 对设计对象的旧有功能及形式进行转换 |
4.3.4 在新环境中凸显原有集体记忆特征 |
4.3.5 强化原有地段特征与新环境之间的对比 |
4.3.6 对已经破坏的集体记忆环境进行重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延续城市集体记忆设计的实施策略 |
5.1 帮助项目决策者建立重视集体记忆的思想观念 |
5.2 帮助项目决策者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城市集体记忆 |
5.3 以变通的方式灵活调整设计实施策略 |
5.4 设计者的局限性与项目各参与方的社会责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专着 |
外文译着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本课题文中主要描述的工程设计项目一览 |
A.1 哈尔滨爱建新城(原哈尔滨车辆厂城市更新改造工程) |
A.2 竞园——北京图片产业基地 |
A.3 大连“15 库”大连创意文化产业园 |
A.4 首义核心区南轴线城市设计 |
A.5 三三七处拆迁还建居住小区 |
A.6 武昌保安街·明伦片规划概念设计 |
附录 B:与本课题相关的其他工程实践设计项目简介 |
B.1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国际竞赛 |
B.2 唐山博物馆改扩建设计研究 |
B.3 汉口古德寺其周边风貌整治 |
B.4 武汉二环线城市设计二七桥——东湖路区段及珞狮南路至三环线区段 |
B.5 冯玉祥故居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方案 |
B.6 起义门·楚望台军械库纪念遗址公园及周边风貌整治 |
四、建筑规划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昌区文化体育局设计实(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文体中心地域文化当代表达的设计研究 ——维西县文体中心设计[D]. 吴娇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高密度城区小学活动空间立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D]. 高江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基于共生理论的会展综合体设计研究[D]. 侯晓.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5)
- [5]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延续城市集体记忆[D]. 方海翔.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