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美国人处理垃圾(论文文献综述)
查尔顿·佩特斯,余书华[1](2021)在《脱身策略》文中认为一家着名医药科技公司创始人乔丹·帕里什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然而,看似成功的人生其实早已千疮百孔。乔丹觉得自己山穷水尽,心力交瘁的他只想着早日逃离现实。乔丹的心理医生罗森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告诉他这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绝望的乔丹拨通了电话,随后被自称是"脱身策略公司"的人带走。这家公司专门帮助那些想要摆脱现有生活,在世界的另一处改头换面、重新生活的人。他们制造了乔丹遭遇车祸死亡的假象,乔丹的家人获得了一笔赔偿金,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乔丹很快就后悔了,他不愿以这种狼狈的方式退出原来的生活。想念家人的他希望回归家庭,但脱身策略公司的人强行将乔丹送到日本,严格监视他的生活。乔丹无意中发现以前的同事兼好友亚历克斯与脱身策略公司有过联系。难道这一切都是圈套?
尤达[2](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朱玉[3](2021)在《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撰写而成,主要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重点归纳经济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翻译方法与技巧。该文本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带领读者回顾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从十九世纪的无情竞争到二十世纪初工业资本主义的成熟,再到今天金融业的衰落。该文本引用大量评论性话语,其中包含丰富的具有文学色彩的概念隐喻,并且该文本作者也习惯使用较为隐晦的隐喻,来表达自己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某些历史现象的态度。这些都增加了本次翻译实践的难度。根据文本类型理论,该文本属于信息兼表达型文本。因此,在翻译该文本时,既要传达源语文本承载的信息,又要体现其蕴涵的情感。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充分理解源语文本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并辅以转换、引申、增译等翻译技巧。本翻译实践报告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概念隐喻分为本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对这三类隐喻的翻译难点、解决过程与方案进行汇报,加深了笔者对概念隐喻及其翻译方法的理解。本报告有望为从事经济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刘娜[4](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王佩琳[5](2020)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垃圾治理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由于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城市衍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其中,垃圾问题是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垃圾问题越发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对城市环境的危害,美国公众纷纷呼吁治理垃圾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19世纪末垃圾治理终于在美国各大城市开展起来,并在全国得到了响应。全文分绪论、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内容如下:绪论对美国城市环境史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一部分考查了19世纪末美国城市垃圾问题的严重情况及其成因。第二部分考查了美国人对垃圾问题的认识转变和垃圾治理举措。美国人对垃圾的看法从“恼人的存在”到“垃圾问题”的转变,主要是在公共卫生体系的日渐成熟、城市美化运动等背景下发生的。严重的垃圾问题促发治理意识的觉醒,社会纷纷提出了各种治理方案。本文从治理者的角度出发,分别考查了美国市政机构、私人机构、民间组织治理垃圾的思想和举措。第三部分评估治理效果,并做出历史评析。此阶段的垃圾治理是美国城市垃圾治理过程的开端。虽然由于美国各城市的社会特点不同,垃圾治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为未来的城市垃圾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治理方向以及系统的组织形式,为城市问题治理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宝贵经验。不仅如此,它也是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尝试,并巩固城市公共卫生的发展。
周晓彤[6](2019)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能源人文学文本长句汉译研究 ——以Fueling Culture: 101 Word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为例》文中指出翻译项目选自 2017 年出版的论文集Fueling Culture:101 Word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该书收录了 101个关键词汇,介绍能源人文学中的重点概念。本翻译实践报告选择该能源人文学文本中与国家和地区能源人文相关的章节,作为翻译原文进行实践。原文句式结构复杂,长难句多,逻辑性强,且包含众多能源术语,涉及大量能源与人文背景知识,专业色彩浓厚,本次实践项目的翻译重点和难点是涉及能源人文学知识的长句汉译。鉴于该书的创作意图是让各国读者更深刻、全面地了解能源人文知识,传播能源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而译者选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作为本次能源人文学文本汉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原文内容的真实性和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为中心,充分尊重读者的文化背景,使译文更加地道。通过使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对能源人文学文本长句的汉译进行指导,论文发现在翻译时需要紧密结合文本中出现的能源人文知识背景,找到句式中能源学与各人文学科的交叉点,以此理清句子的具体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含义。这样更有利于译者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调整句子结构,如顺序法、逆序法、包孕法、拆离法、切断法和释义法,使译文实现交际翻译理论所要求的交际目的,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胡蝶[7](2019)在《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经济繁荣的美国凸显出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面对这些污染,美国各阶层通过自己的认知和态度,促使联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污染治理,并颁布相应法案。非政府环保组织利用媒体、电影、广告等方式宣传国家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经济利益集团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对待污染问题态度消极。地方政府采用积极的治理态度,但受到州政府的限制,因此污染问题的治理始终不彻底。利益集团、地方政府以及州政府的态度和行为,使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污染问题的危害性。1962年,雷切尔·卡森的着作《寂静的春天》使美国各阶层更清醒地认识到联邦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必要性,并促使其出面治理。20世纪60年代的国会和两位总统:约翰·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也对60年代的环境污染问题持积极的治理态度,对联邦政府的环境污染治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联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案。除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成效不大,其它领域的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60年代是自环境污染问题出现以来最为复杂的10年。这一时期是美国各阶层首次应对各复杂环境污染问题所做的尝试和努力;是联邦政府第一次扩大联邦权力,使污染治理逐渐国家化的开端;也是1960年代及其以后年代环境污染治理史上的里程碑。虽然1960年代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处于起步阶段,但颁布的污染治理法案为以后各项环境立法提供了便利和帮助,也为70年代的“环境十年”做了有力的保障,并使环保组织发展壮大。因此,20世纪60年代是环境污染问题转折的10年。二战后,美国在已有的环境污染基础上出现了更多复杂交错的污染问题。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及以农业生产为重点的弗罗里达州的空气污染问题,成为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空气污染的典型代表,并已发展到全国。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由于工业废水和城市废品每天的大量排入,淡水湖水域遭到破坏。固体废弃物污染中的有毒化学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对人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到了20世纪6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不再是一州或者一个地方的区域性问题,无论是空气、水,还是固体废弃物,它们都具有传播性,成为全国性的污染问题。导致出现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战后,军事工业继续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美国环境负担过重。工业发展使原材料迅速减少,森林面积快速消失,工厂丢弃的固体污染物、排放的污水和废气,污染了环境。经济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大了污染环境的步伐。加之化学用品如杀虫剂的普遍使用,加重了污染程度。这些二战后的社会变化,导致了在20世纪60年代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进一步凸显。这些环境污染问题使公众意识到,环境污染已不再是片面的、独立的问题,需要联邦政府扩大自己的治理权力,与各州、地方,以及各利益集团共同合作。面对环境污染的加重和凸显,美国各阶层通过自己的认知和态度,促使联邦政府进行污染治理,并颁布相应法案。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因此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成效不明显。但空气污染、水污染及荒野治理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虽然这一时期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处于起步阶段,但1960年代实施的污染治理对策,为以后各项环境立法提供了便利和帮助,为70年代的“环境十年”做了有力的保障,也使环保组织发展壮大。因此,20世纪60年代是环境污染问题转折的10年。
许婷芳[8](2019)在《乔纳森·弗兰岑地方小说中的后工业“不适感”》文中认为地方是研究乔纳森·弗兰岑及其作品的一个关键维度。就弗兰岑的成长经历而言,他一生与诸多地方结缘:在中西部地区度过童年,在东部沿海城市生活,并在大学期间访学德国,加上他的鸟类爱好者身份,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就弗兰岑的创作生涯而言,他的第一部小说便是关于故乡圣路易斯,继而拓展到波士顿、纽约、费城、圣保罗和奥克兰,甚至跨越国界到达东欧和南美。因此,从地方的角度切入该作家作品的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研究者虽已注意到弗兰岑对地方的浓厚兴趣,但并未将其小说中的地方作为主题进行历时考察。本论文将借鉴人文主义地理学中地方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地方的概念。在人文主义地理学家(Relph 1976;Tuan 1977)看来,地方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其独特的地理景观,更来自于人地关系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联结和身份认同。鉴于地方内涵的复杂性和弗兰岑小说的丰富性,本论文将地方理解为一切具有人文意义的场所,既包括现实的地理景观,也包括虚拟的网络社会。在上述地方概念的引导下,本论文将弗兰岑的小说研究放置于后工业社会的视阈下,聚焦其笔下人物在后工业社会中所感受的种种“不适感”,并透过这些“不适感”剖析地方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外延,由此形成“地方—情感—文化”的三维立体化研究。具体的论证过程如下:第一章审视了弗兰岑早期的地方书写与后工业城市个体的“不适感”,呈现了弗兰岑的双重地方身份对其早期两部作品的影响。小说《第二十七大城市》中的圣路易斯作为中西部城市的代表,它在美国的现代郊区化进程中走向衰落。圣路易斯的衰落是内忧外患的结果,圣路易斯人的恐惧则是由于个体自我身份的缺失。小说《强震》中的波士顿作为东部沿海城市的代表,它的腐化象征着弗兰岑对“山巅之城”神话的质疑和解构。波士顿地区的强震看似是天灾,实则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阴谋论”,进而引发了人物的愤怒情感。虽然圣路易斯和波士顿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但它们共同体现了弗兰岑早期辩证主义的地方创作理念,亦即作家的中西部人和东部沿海知识分子两种地方身份的对峙与糅合。第二章探讨了弗兰岑地方理念的突破与后工业核心家庭的消费“不适感”。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小说创作的新背景和新需求,弗兰岑提出了“悲剧写实主义”的思想,意味着他的地方理念实现了三重突破:第一,从后现代实验派小说家的“地位模式”转向关注读者阅读感受的“契约模式”。地方的跨度更大,旨在吸收更多的读者。第二,从对话空想的主流文化转向书写自己书写的人物和场景。地方的书写更加倾向于私人领域。第三,从对科技消费主义的反对到关注其引发的人类困境。地方的书写不仅有关真实世界,而且开始步入虚拟地带。小说《纠正》代表着弗兰岑新地方理念的成功践行,展现了一个中西部核心家庭面临的消费焦虑,呈现了层次分明的地方风貌和情感风景,反映了美国传统价值观与消费文化相互“纠正”的关系。第三章考察了弗兰岑地方创作的新走向与后工业技术阶层的“不适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下,地方性逐渐丧失。为了解决地方创作素材的缺乏,弗兰岑一方面凸显地方概念中人的情感、记忆和认知,另一方面开拓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新地带,书写后工业技术逻辑支配下人类面临的新困境。小说《自由》和《纯洁》代表着弗兰岑地方创作的两种新走向,即地方的流动性和虚拟维度。这两部小说中人物所面临的抑郁和羞愧不再具有地方的典型性,而是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这些“不适感”来自于科技消费主义倡导的技术逻辑对人性的摧残和压制。弗兰岑认为,人们只有重返现实,重归群体,才有可能摆脱“不适感”,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纯洁”。换言之,弗兰岑倡导的是文化的包容性。通过上述讨论,本论文认为,弗兰岑五部小说中的地方呈现出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从真实到虚拟的发展轨迹。地方不断构建小说人物的身份认同。从城市个体到中西部核心家庭,再到中产阶级和技术阶层,这些人物在种种“不舒适地带”中先后经历了身份的迷失、找寻和确立的过程。纵观弗兰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他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幅美国后工业社会的生活图景,出色地完成了与美国的城市文明、消费文化和技术逻辑的对话。弗兰岑不断地突破地方创作理念,逐步褪去“中西部作家”的标签,进而跻身“伟大的美国小说家”之列。弗兰岑的小说创作充分诠释了地方与文学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张宪军[9](2019)在《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出身于犹太移民家庭的知识分子,索尔·贝娄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将文学艺术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面对战后社会问题迭出、精神危机不断的美国社会,小说家索尔·贝娄感时伤事,以“社会的历史学家”的手笔勾勒出了一副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在评论家和记者每每强调他的犹太作家身份时,他曾经予以反驳说:“我写的是美国”。对于他的这种说法,许多人认为他是像绝大多数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犹太人一样,很介意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所以一些有着逆反心理的研究者更是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贝娄的民族性即犹太性的研究上,但贝娄说的没错,他确实写的是美国,虽然他作品中许多人是犹太人,但他们都生活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他们,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不可能脱离了美国这个大环境,另外,贝娄的作品中的人物还有许多不是犹太人,他不像辛格和马拉默德那样有着狭隘的民族性。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的是美国的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到世纪末的美国社会发展史。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创作的“美国性”进行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是一种相对的美国性,它不同于那种广义的美国性,是相对他创作的“犹太性”相对而言的(他文学作品中具有犹太因素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诸多的文学史着作都将其文学创作归入“美国犹太文学”,但“美国犹太文学”是一个十分含混的概念,因为“美国犹太文学”并不是一个创作流派或者是一种文学运动,美国犹太作家在创作思潮、题材内容、内涵倾向、艺术趣味和审美方式上确实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学特征。如果说“美国犹太文学”概念的界定主要建基于犹太作家的出身背景及其对犹太生活的某种运用和表现的话,那么犹太作家除了具有相同的犹太出身背景外,在对犹太素材的具体运用以及对犹太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贝娄之所以公开反对将自己归纳入“犹太作家”行列中,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美国人,身为一个美国公民,深受美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善于从美国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和生活,因此,美国的社会生活成为他创作中取材的来源。贝娄创作的所体现的“美国性”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笔下的主人公虽然多为犹太人,但作者通过他们故事的书写所呈现的主要是普通美国市民的生活、知识分子的生活,而不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仅仅关注作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的境遇与精神状况。其次,贝娄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美国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从美国的经济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挽救经济危机上所做的诸多努力,40年代经济逐渐稳定,50年代进入“丰裕社会”,以及后来逐步发展到后工业时期、后现代消费社会)到美国政治的变迁(二三十年代思想领域的宽松,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冷战,民主的异化,超级大国的核竞赛,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60年代的学生造反,美国开展太空开发和星球大战计划等等),以及美国城市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虽然已经实现了城市化,但在此后的岁月中,美国的城市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贝娄不仅写出了此后的发展情况,还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处境与思考回溯了此前的情况,特别是芝加哥城市的整个发展历程),都远远超出了某个特定族裔的狭窄视野。其三,贝娄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美国式的理想和价值观:贝娄认为“美国梦”的核心在于平民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对于美国“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富裕”思想的扞卫,以及体现在每个个体的言行中的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而犹太民族的宗教信念和道德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无能为力,因而常常是他作品中加以反思的对象,而不是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作为坚守的立场与维护的信条。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于通过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研究来确立索尔·贝娄作为一个“美国作家”的鲜明形象。这篇论文虽然拟从社会学和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去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揭示索尔·贝娄如何对历史事件进行情节化处理,把美国history变成具有个性色彩的his story,以及其中表现出的社会学思想,但不可能完全按照概念去堆砌材料,而是有重点地观照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某些方面,全文分别从纵向——大萧条岁月至美国后现代社会和横向——芝加哥和纽约两座城市着眼,展开叙述,揭示了贝娄是如何通过历史事件、人物命运以及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的相互作用来描写美国的,这里有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卡锡主义、60年代思想解放、冷战的东西方对抗、美国的太空计划,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以及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温馨与冷漠,信仰的坚守与背叛,城市的暴力与犯罪等等,而这些琐碎的细节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继绪论部分对贝娄研究现状进行疏理,提出自己的论点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之后,论文用六章的篇目对索尔·贝娄的“美国性”展开论述,主要考察贝娄文学作品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平民生活、知识分子状况和美国的城市。第二章《20-40年代:大萧条岁月中的平民生活浮世绘》主要根据贝娄的长篇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分析他是如何围绕作品的主人公奥吉·马奇的经历来描写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芝加哥这个美国第二大城市的人生百态的,写出了经济危机对社会各阶层造成的影响,美国梦的破灭感,面对破产和失业大潮这些人是如何抗争和他们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的巨大努力,小说主人公在困顿的境地中是如何一面挣扎一面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第三章《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通过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洪堡和西特林两个人物的不同命运告诉人们,随着世异时移,原来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发迹的人在今天已经成为英雄和成功者,成为人们效法的榜样,以苦为乐、生气勃勃的时期,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时期已告结束,粗俗的物质主义的风气熏染了整个美国社会,甚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神经末梢,而被美国社会所毁灭的则是不与社会苟合、热爱善与美、坚持理想的知识分子和诗人。社会整体对浪漫主义、对诗的激情、对诗人和艺术家的戕害才是今日的“美国的悲剧”。第四章《60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通过赫索格的经历,指出在60年代初期麦卡锡主义造成的恐怖仍在威胁着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害怕动辄得咎,所以只好把自己的思想看法保留在内心里,而不是与他人交流。为改变改变美国面貌,青年人发起造反运动,但在造反运动中由于青年人的冲动和偏激,将这场运动引入了歧途,虽然年轻人想要摆脱现代社会体系的束缚,把现实社会变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但运动中的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自我表现和发泄,而非自我控制,造反运动的挫折和失败感使的不少青年人失去了信心,他们怀着沮丧的心情或消极避世,或沉沦堕落。贝娄通过赛姆勒在纽约的见闻对极端主义思想进行了强烈的攻击。第五章《70-80年代:民主的反讽》通过《院长的十二月》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两部作品的分析,说明美国社会虽然对外向来是以标榜自己的民主而着称,但在现代社会中,美国民主的价值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它对国内的种族贫富差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要打破这种现状的行为反而予以打击和压制,为的是维持社会表面上的和谐。在美国,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但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当今的美国政府机关以公平正义为名行破坏公民权利之实。第六章《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考察了贝娄的最后的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说明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从现代性的噩梦以及它的操控理性和对总体性的崇拜中苏醒过来,进入后现代浅表层松散的多元化中,生命个体也成为不断游移的存在,他们在性别认同、宗教信仰与性取向、理性思想判断等诸多问题上表现出异质的、不稳定的性格特征,沉溺在消解精神、反主流姿态和渎神的狂欢之中。第七章《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则从横向对贝娄作品中对美国城市的描写进行了研究,指出贝娄作品的发生地基本上都是在芝加哥和纽约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这两个城市的历史变迁,目睹了它的繁荣与衰败,对它们有着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更因为纽约和芝加哥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代表和典型,是美国当代文明、当代都市文明的象征和缩影。所以,在他的揭示下,从大萧条时期城市破败的景象到二十世纪后期美国大都会多彩缤纷的场景一一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秋尘[10](2018)在《青青子衿》文中认为1. Marijuana12010年2月8日,周一。刚过中午,露茜接完了电话,便心神不宁地离开了办公室。半高跟的皮鞋嗒嗒嗒嗒,急急地踩在水泥地板上,鼓点似的。她一路小跑下了楼,出了大门,往捷运站猛赶。电话是儿子安迪的学校打来的。准确地说,是安迪学校的校长亲自打来的——这是
二、看,美国人处理垃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看,美国人处理垃圾(论文提纲范文)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介绍 |
1.2 文本特征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确定 |
2.1.2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
2.1.3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1.4 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准备 |
2.2 翻译实践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本体隐喻 |
3.1.1 实体和物质隐喻 |
3.1.2 拟人隐喻 |
3.2 方位隐喻 |
3.2.1 上/下方位隐喻 |
3.2.2 前/后方位隐喻 |
3.3 结构隐喻 |
3.3.1 动植物隐喻 |
3.3.2 战争隐喻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问题总结 |
4.2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4)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垃圾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城市环境史相关概念阐释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相关研究 |
0.3 选题缘由及现实意义 |
0.4 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垃圾问题状况及其成因 |
1.1 城市垃圾问题的状况及其危害 |
1.1.1 城市垃圾问题加重 |
1.1.2 城市垃圾的危害 |
1.2 城市垃圾污染加重的历史背景和成因 |
1.2.1 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
1.2.2 城市公共卫生设施的缺失及不足 |
1.2.3 市政管理的混乱以及对垃圾处理的疏忽 |
2 美国社会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及治理 |
2.1 美国社会对垃圾问题的认识 |
2.1.1 公共卫生的发展与市民卫生意识的增强 |
2.1.2 城市美化运动促使垃圾治理意识的增强 |
2.2 美国社会对垃圾问题的治理 |
2.2.1 市政当局对垃圾的治理 |
2.2.2 私人对垃圾的治理 |
2.2.3 民间组织对垃圾的治理 |
3 美国城市垃圾治理效果及历史性评估 |
3.1 美国城市垃圾治理的成效 |
3.1.1 市民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增强 |
3.1.2 各城市建立起科学的垃圾治理系统 |
3.1.3 各城市颁布与垃圾相关的条例 |
3.2 美国城市垃圾治理的局限 |
3.2.1 垃圾处理技术的创新不足 |
3.2.2 垃圾治理过程中的不公正现象 |
3.3 美国城市垃圾治理的历史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能源人文学文本长句汉译研究 ——以Fueling Culture: 101 Word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翻译项目介绍 |
第二部分 翻译稿 |
第三部分 翻译研究报告 |
第1章 研究报告概述 |
1.1 背景信息介绍 |
1.2 所选文本介绍 |
1.3 文体特点分析 |
1.4 报告框架 |
第2章 交际翻译理论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
2.1 交际翻译理论概述 |
2.2 长句汉译理论分析 |
2.3 交际翻译理论对能源人文学文本长句汉译的指导 |
2.4 小结 |
第3章 能源人文学文本长句汉译解析 |
3.1 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长句汉译方法 |
3.2 翻译实例分析 |
3.2.1 顺序法 |
3.2.2 逆序法 |
3.2.3 包孕法 |
3.2.4 拆离法 |
3.2.5 切断法 |
3.2.6 释义法 |
3.3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5 力图创新之处 |
2 二战后至20 世纪60 年代美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
2.1 空气污染问题 |
2.2 水污染问题 |
2.3 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
本章小结 |
3 二战后至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环境污染问题出现的原因 |
3.1 二战对美国环境的影响 |
3.2 二战后美国人口的激增 |
3.3 二战后工业的快速发展 |
3.4 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 |
3.5 二战后生产技术的提高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4 二战后至20 世纪60 年代各阶层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知与态度 |
4.1 公共利益集团的认知与态度 |
4.2 经济利益集团的认知与态度 |
4.3 知识界的认知与态度 |
4.4 政府的认知与态度 |
本章小结 |
5 20 世纪60 年代联邦政府的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对策及其成效 |
5.1 空气污染治理的对策及其成效 |
5.2 水污染治理的对策及其成效 |
5.3 固体废物和荒野治理的对策及其成效 |
本章小结 |
6 20 世纪60 年代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对策的影响 |
6.1 促进了一系列后续环境法案的颁布 |
6.2 促进了1970 年代“环保十年”的到来 |
6.3 促进了环保组织的发展壮大和成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乔纳森·弗兰岑地方小说中的后工业“不适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 |
二、乔纳森·弗兰岑小说研究综述 |
三、研究问题、理论框架和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弗兰岑早期的地方书写与后工业城市个体的“不适感” |
一、弗兰岑双重地方身份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
二、圣路易斯人的恐惧:对中心城市衰败的反思 |
三、波士顿人的愤怒:“山巅之城”神话的背后 |
第二章 弗兰岑地方理念的突破与后工业家庭的消费“不适感” |
一、弗兰岑对地方主义的重新审视 |
二、弗兰岑地方创作理念的突破 |
三、圣裘德核心家庭的焦虑:消费文化的“纠正” |
第三章 弗兰岑地方创作新走向与后工业技术阶层的“不适感” |
一、弗兰岑地方书写的两种新趋势:流动性和虚拟维度 |
二、无名湖的抑郁:中产阶级的“自由”之路 |
三、“粗鄙共和国”的羞愧:技术阶层的“纯洁”之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索尔·贝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索尔·贝娄研究 |
1.2.2 中国的索尔·贝娄研究状况 |
1.3 本论文的目标、方法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所要达到的目标 |
1.3.2 作为象征资本的“美国性” |
1.3.3 深刻的社会观察家:社会学研究思路的引入 |
1.3.4 小说家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历史学家:新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
1.3.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20-40 年代:大萧条岁月的平民生活浮世绘 |
2.1 美国的“福斯塔福式背景” |
2.2.1 二三十年代的芝加哥众生相 |
2.2.2 大萧条时期黑人聚居区场景 |
2.2.3 中产阶级的破产 |
2.2.4 失业、流浪与反抗斗争 |
2.2 大萧条的孩子 |
2.2.1 贫家儿童初长成 |
2.2.2 在大萧条的日子里 |
2.2.3 奥吉·马奇的后经济危机岁月 |
2.3 贫困的雌性化 |
2.4 美国梦破灭了吗? |
第3章 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 |
3.1 美国进入丰裕社会 |
3.2 波西米亚精神的衰微与洪堡之死 |
3.3 西特林:顺向社会化与精神复归 |
第4章 60 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 |
4.1 麦卡锡主义的遗毒与赫索格的沉默 |
4.2 造反之后:在爆发之中堕落 |
4.2.1 局外人还是局内人? |
4.2.2 青年人为什么要造反? |
4.2.3 我们需要离开地球吗? |
第5章 70-80 年代:民主的反讽 |
5.1 社会批评:被压制的声音 |
5.2 假花:不识庐山真面目 |
5.2.1 民主社会的婚姻:爱的缺失与爱的堕落 |
5.2.2 美国政府机构:为谁辛苦为谁忙 |
第6章 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 |
6.1 后现代及其特征 |
6.2 拉维尔斯坦:生活在半梦半醒之间 |
6.3 成也恣仿,败也恣仿 |
第7章 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 |
7.1 美国城市与文学想象 |
7.1.1 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 |
7.1.2 城市特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7.1.3 缘何有“城愁”? |
7.1.4 观察城市的角度:在地性的体验与跨地性的审视 |
7.2 城市与城事:地理空间、政治与文化的表征与居民生活 |
7.2.1 作为地理空间结构的芝加哥与纽约 |
7.2.2 作为政治与文化表征的芝加哥与纽约 |
7.2.3 城与人:作为市民生活的芝加哥与纽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青青子衿(论文提纲范文)
2. 豆芽儿 |
3. 犯戒 |
4. 乏味的阳光 |
5. 听证 |
6. 阿堵 |
7. 告白 |
8. 未尝不是件好事 |
1 0. 亚洲之败 |
1 1. 遗憾 |
1 2. 木偶 |
1 3. 双峰山的倒掉 |
1 4. 饭屯儿 |
1 5. 直升机 |
四、看,美国人处理垃圾(论文参考文献)
- [1]脱身策略[J]. 查尔顿·佩特斯,余书华. 译林, 2021(05)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D]. 朱玉.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5]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垃圾治理研究[D]. 王佩琳. 辽宁大学, 2020(01)
- [6]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能源人文学文本长句汉译研究 ——以Fueling Culture: 101 Word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为例[D]. 周晓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 胡蝶.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乔纳森·弗兰岑地方小说中的后工业“不适感”[D]. 许婷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D]. 张宪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10]青青子衿[J]. 秋尘.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