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论文文献综述)

胡春良[1](2021)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史诗青铜雕塑》文中认为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系列青铜雕塑,是主题性和纪念性相结合的宏大的雕塑艺术工程,也是中国艺术铸造行业创造的经典的艺术工程。其所承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气壮山河的精神,新颖的创意设计,精艺的铸造制作,成为艺术铸造的大手笔。本文概述介绍这一史诗级青铜雕塑群。

舒涵[2](2021)在《追寻卢沟桥畔的红色记忆》文中认为北京卢沟桥文化旅游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南永定河畔,由卢沟古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和石鼓园四个景区组成,是一片见证革命先辈誓死卫国的红色土地,承载着极其厚重的历史记忆。进入卢沟桥文化旅游区的第一站便是宛平城。宛平城位于卢沟桥的东侧,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距今已有三百余年。

殷双喜[3](2021)在《国家记忆:新中国纪念性雕塑与主题创作》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纪念性雕塑与主题性创作是新中国雕塑史的重要主体,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性雕塑与主题性创作反映了新中国雕塑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思想、政策与方针的指导下,自觉地将雕塑艺术的发展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表现工农兵相结合,同时,以雕塑的形象建构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建设伟大祖国的光辉历程。本文梳理了新中国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创作的发展历程、重要的雕塑家和代表性的作品,讨论了新中国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创作的一些基本问题,勾勒了新中国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创作的基本轮廓,认为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创作是建构国家记忆,展现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符振彦[4](2021)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致敬抗日英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北京城里去卢沟桥文化旅游区,"抗战雕塑园"有一站。下车后,顺路标指示的方向朝着宛平城、卢沟桥方向步行,要经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南门。由于北京城南正在修建地铁,雕塑园现因地铁16号线施工暂闭园。雕塑园是敞开式的,透过铁栅栏那些高大的雕塑依然可见。

符振彦[5](2018)在《坐公交游北京 卢沟桥》文中指出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永定河畔,这里有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文化旅游区。卢沟桥文化旅游区内,不仅有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古韵悠长的宛平城,还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雕塑园往东,有赵登禹将军墓,是人们永远的怀念。红色旅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宛平城内,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

程皓[6](2017)在《宛平城、卢沟桥周边地区七七抗战遗址遗迹调查》文中提出位于北京城西南郊的宛平城、卢沟桥地区,是七七事变暨全民族抗战爆发地,现存大量的抗日遗址遗迹,大体包括宛平城、卢沟桥等十余处点。这些抗日遗址遗迹既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又是对全体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资源,目前有的得到精心维护和合理利用,有的则现状堪忧,未来亟须统筹各方进行整体规划。

邱宁[7](2017)在《基于大数据的历史地段更新使用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在城市更新整体框架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城市发展空间日益紧束的形势下,历史地段的更新面临着价值挖潜、功能提升、环境改善、特色重塑、产业优化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本文从使用者的需求角度出发,建立历史地段使用后评价体系。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关于使用后评价方法和历史地段相关文献及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历史地段固有物质要素进行总结,这些物质要素是使用者需求在物质形态上的映射。将二者融合得到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后评价体系。得到的历史地段使用后评价体系包括活力度使用后评价和满意度使用后评价两部分。活力度评价主要反映整个历史地段和地段内各要素的关注度和活力程度,主要体现在历史建筑/文化、配套设施和交通设施3个物质要素上。满意度主要反映使用者对地段各方面的的满意程度。包括交通状况、环境状况、配套设施、交通设施和历史建筑/文化5个物质要素上。在评价指标数据获取阶段,创新引入大数据,将POI数据与网络调研方式相结合。在POI数据方面,选取地图POI数据和点评POI数据两类,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和屏幕截取对文本数据、坐标点进行收集和分析;在网络调研数据方面,通过问卷调研方式获取数据。在实例研究中选取北京市宛平城地区作为研究案例,运用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并根据结果,探讨北京市宛平城地区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优化建议,为后期改造提供科学参考,并将该方法推广到城市其他区域更新中。

陈超[8](2016)在《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作品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重点从人物塑造、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艺术语言及主题内容等层面进行阐述,说明特定时代的文艺观念、创作环境以及意识形态的诉求对于这一题材创作的深刻影响。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向,对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历程做出阶段性的特征划分,梳理这一题材雕塑在新时期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脉络,并探讨当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亟待面对的课题,瞻望其未来发展前景和整体走向。文章的第一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回归与调整”,主要以1980年代几届全国性美展中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和这一题材的公共纪念性雕塑作品为例,论述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在1980年代的先期实践;第二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探索与突破”,重点分析了“七一”美展和“第八、九届全国美展”中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的潜在价值和影响,并从表现手法、形式语言、空间环境等层面论述了199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的多元化探索与实践;第三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深化与创新”,主要从人物塑造、艺术语言、核心价值三个方面对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进行重点阐述。在此部分,文章重点关注了当代雕塑发展的几个热点话题,通过分析新世纪以来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创作,阐述这一题材雕塑在民族化、时代性与人文性、民族悲剧精神表达三个方面发展与演化的历程;第四部分为“回顾与反思”,分析总结了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指出当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题材雕塑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开拓的新的疆域做出个人主观的认识和思考。

李雅民[9](2015)在《一个百姓的“公祭”》文中指出2014年1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公祭在日本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0万同胞。那天,整个南京城,警笛怒吼,万众垂首,七十七年前那一血凝的历史重现于眼前。事实证明,今日之中国需要这样的公祭予以警醒;今日邻国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需要这震天的警笛予以警示。国家公祭日的建立,源自2005年第十届全国政协会议上48名政协委员的一份联名提案。该提案建议"在

王月[10](2015)在《民族共同记忆的塑造与国家认同的建构—建国后抗战纪念活动的政治效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仪式作为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工具,具有促进共同体记忆塑造和构建国家认同的作用。政治仪式指向的是权力主体的政治意愿,周期性的抗战纪念活动正是政治权威和政治认同构建的平台。政治仪式通过纪念话语象征符号的使用、仪式的周期性操演等手段唤起集体记忆,增强共同体凝聚力和认同感。本文在简要介绍政治仪式与政治认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政治仪式、集体记忆和政治认同的理论出发,阐述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以史实资料为基础,梳理建国后抗战纪念活动的演化,从时间、空间、参与者等角度阐述抗战纪念活动的变化特点。政治仪式不仅为政治权威的展示提供平台、激发政治情感并促进政治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而且通过仪式过程以及贯穿其中的政治象征符号的作用,宣扬政治价值、维护政治秩序。经过政治仪式的洗礼,政治仪式的参与者会唤起集体共有的记忆。权力主体通过纪念话语的表述、符号的工具性运用等手段塑造共同体记忆,为政治认同打下心理基础。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史诗青铜雕塑(论文提纲范文)

1 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2 雕塑群介绍
    2.1 第一部分“日寇侵凌”共9尊雕塑
    2.2 第二部分“奋起救亡”共7尊雕塑
    2.3 第三部分“抗战烽火”共11尊雕塑
    2.4 第四部分“正义必胜”共11尊雕塑
3 铸造工艺
4 结语

(3)国家记忆:新中国纪念性雕塑与主题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纪念碑雕塑
    (一)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
    (二)新中国纪念性雕塑创作的热潮
        1. 锦州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
        2. 大连苏军烈士纪念碑
        3. 旅顺中苏友谊纪念碑
        4. 朝鲜志愿军纪念碑
        5. 哈尔滨防洪纪念碑
        6. 淮海战役纪念塔
二、新中国成立十七年的纪念性雕塑
    (一)50年代“十大建筑”雕塑
    (二)60年代的《收租院》群雕
三、60年代至70年代的纪念性雕塑
    (一)大型纪念性群雕《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
    (二)《农奴愤》
    (三)毛主席纪念堂群雕
四、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雕塑中的纪念性雕塑创作
    (一)中国雕塑的第三次创作高潮
    (二)抗日战争纪念群雕
五、21世纪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致敬抗日英灵(论文提纲范文)

TIPS

(6)宛平城、卢沟桥周边地区七七抗战遗址遗迹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遗址遗迹的主要分布
    1. 宛平城
    2. 宛平县署旧址
    3. 卢沟桥
    4. 岱王庙
    5. 卢沟桥西射击场路碉堡
    6. 中国第29军战壕遗址
    7. 回龙庙战场遗址
    8. 平汉铁路桥遗址
    9. 七七事变当晚日军军事演习区域遗址
    1 0. 抗战雕塑园前碉堡
    1 1. 大枣园碉堡
    1 2. 赵登禹将军墓
二、遗址遗迹的现状及规划保护建议
    1. 部分七七抗战遗址遗迹现状堪忧
    2. 关于整体规划保护上述遗址遗迹的建议

(7)基于大数据的历史地段更新使用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从增量建设到存量优化
        1.1.2 从物质环境到以人为本
        1.1.3 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历史地段更新
        1.4.2 使用后评价(POE)
        1.4.3 大数据
    1.5 研究内容
        1.5.1 历史地段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5.2 大数据在历史地段后评价中的应用
        1.5.3 实证研究:宛平城地区使用后评价及相关策略研究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创新点
        1.7.1 研究方法创新
        1.7.2 研究过程创新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大数据
        2.1.2 历史地段
        2.1.3 城市更新
        2.1.4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
    2.2 使用后评价(POE)理论研究
        2.2.1 使用后评价(POE)功能
        2.2.2 使用后评价(POE)类别
    2.3 大数据理论研究
        2.3.1 大数据的类型
        2.3.2 大数据的研究方面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地段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设计
        3.1.1 评价主体选择
        3.1.2 评价目标设定
        3.1.3 评价总体设计
    3.2 POE指标体系构建
        3.2.1 活力度POE指标体系
        3.2.2 满意度POE指标体系
    3.3 活力度POE指标获取
        3.3.1 地图POI数据
        3.3.2 点评POI数据
    3.4 满意度POE指标获取
        3.4.1 点评POI数据
        3.4.2 网络调研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宛平城地区更新使用后评价(POE)
    4.1 宛平城地区简介及更新改造策略
        4.1.1 宛平城地区简介
        4.1.2 宛平城地区历史背景
        4.1.3 宛平城地区政策背景
        4.1.4 更新改造项目
    4.2 后评价样本基本信息
        4.2.1 居住地分布
        4.2.2 年龄比例
        4.2.3 职业比例
        4.2.4 到访季节
    4.3 活力度POE结果分析
        4.3.1 历史建筑/文化活力度
        4.3.2 配套设施活力度
        4.3.3 交通设施活力度
    4.4 满意度POE结果分析
        4.4.1 交通状况
        4.4.2 环境状况
        4.4.3 配套设施
        4.4.4 管理情况
        4.4.5 历史建筑/文化
    4.5 使用后评价结论
        4.5.1. 活力度使用后评价
        4.5.2. 满意度使用后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宛平城地区更新策略研究
    5.1 发挥政策作用
    5.2 开发特色产业
    5.3 整合旅游资源
    5.4 塑造多样活动
    5.5 保护古迹风貌
    5.6 优化交通系统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图纸目录
    附录B 图表目录
    附录C 网络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缘起、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第三节 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回归与调整
    第一节 文革范式下的“两面性”:社会转型中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
    第二节 雕塑本体的复归与主体意识的确立:198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
        一、创作思想的转变与审美意识的觉醒
        二、艺术个性的彰显与精神气质的强调
        三、当代意识的融入与形式意味的追求
    第三节 平民英雄的出场与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退潮
    第四节 198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的复兴
        一、突破与局限:改革开放初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创作
        二、时间过程中的人物性格还原与情感表现:1980年代人物纪念性雕塑创作
        三、1980年代纪念碑雕塑的表现主题与形式特征
        四、空间氛围的营造与环境意识的增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探索与突破
    第一节 主题内容的多样化与现实主义创作的恪守:关于“七一”美展
        一、英雄人物的生活化表现与双重身份的强调
        二、作品的现代性追求与民族传统形式的借鉴
        三、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小人物”情感表现
    第二节 沉寂中的守持与发展:从“第八、九届全国美展”中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说起
        一、英雄形象的多样化呈现与性格化追求
        二、艺术家主观色彩的增强与作品叙事性的减弱
        三、借助人物的“角色性”与“历史背景”突出作品自身的文化涵义和历史寓意
    第三节 199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的繁荣
        一、形式语言的拓展与表现手法的多元
        二、叙事方式的突破与空间形态的开敞
        三、人物纪念性雕塑在民族语言形式上的开拓性探索
        四、革命领袖人物纪念性雕塑创作的平民化塑造与人格化追求
    第四节 后现代语境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变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深化与创新
    第一节 人性光辉的显现与完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人物塑造
        一、领袖人物
        二、平民英雄
        三、反面人物
    第二节 艺术语言的拓展与延伸:多元并呈与多元综合
        一、写实、写意与抽象的并存与共融
        二、造型语言的强化与个人风格的追求:吴为山与王洪亮的写意性雕塑
        三、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写意性表现的探索及实践意义
        四、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对西方当代艺术形式的借鉴
        五、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在材料、肌理及质感上的探索
    第三节 核心价值的建构与彰显: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主题变奏与视角转变
    第四节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大型公共纪念性雕塑创作
        一、公共纪念性雕塑民族化进程中的有益探索: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园群雕》说起
        二、时代性与人文性的表达:以《青年毛泽东》为例
        三、悲剧意识的演化与升华: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说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历程回顾
    第二节 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一、1980年代:“一元化的打破”与“多元化的确立”
        二、1990年代:“多元化探索与实践”
        三、新世纪以来:“突破与超越”
    第三节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发展境遇与生存思考
        一、革命性色彩的减弱与历史性因素的增强
        二、现代和后现代语言的追求与主题内容的淡化
        三、英雄人物的平民化塑造与崇高性表现
        四、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新生机遇与未来视野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品图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民族共同记忆的塑造与国家认同的建构—建国后抗战纪念活动的政治效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文献资料综述
    三、研究流程
第一章 仪式、记忆与认同
    第一节 政治仪式、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基本概念
        一、政治仪式
        二、集体记忆
        三、国家认同
    第二节 仪式、记忆与认同之间的关系
        一、仪式是记忆塑造的手段
        二、记忆是国家认同的基础
        三、仪式是认同生成的载体
第二章 建国后抗战纪念的演化分析
    第一节 抗战纪念活动的演化历程
        一、建构:建国初期的抗战纪念
        二、沉寂:文革时期的抗战纪念
        三、回归: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抗战纪念
        四、复兴:21世纪以来的抗战纪念活动
    第二节 纪念活动演化特点分析
        一、时间:间断性纪念到周期性规范纪念
        二、空间:单一空间向多元空间转化
        三、参与者:被动参与转向主客体良性互动
第三章 以抗战纪念活动塑造民族共同记忆
    第一节 仪式塑造民族共同记忆的手段
        一、历史的重演:纪念话语的表达
        二、象征与隐喻:符号的工具性运用
        三、仪式的操演:活动的规则性展开
    第二节 仪式塑造民族共同记忆的作用
        一、共同记忆整合群体意识,增强群体凝聚力
        二、共同记忆重现神圣历史,构建国家合法性
第四章 以抗战纪念活动构建国家认同
    第一节 仪式构建国家认同的手段
    第二节 仪式构建国家认同的意义
        一、展现政治权威,维护政治秩序
        二、传播意识形态,动员整合社会
        三、凝聚群体情感,催生国家认同
第五章 抗战纪念活动面临的问题与应对路径
    第一节 抗战纪念活动面临的问题
        一、政治仪式的时空局限性
        二、仪式传播媒介对仪式效果的影响
        三、多元文化对于政治仪式的挑战
    第二节 应对挑战的路径分析
        一、扩展仪式运作方式
        二、丰富媒介传播手段
        三、增强仪式主客体之间互动
        四、提升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互补
结语
致谢
附录一
参考文献

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史诗青铜雕塑[A]. 胡春良. 202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 2021
  • [2]追寻卢沟桥畔的红色记忆[J]. 舒涵. 工会博览, 2021(30)
  • [3]国家记忆:新中国纪念性雕塑与主题创作[J]. 殷双喜. 美术, 2021(08)
  •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致敬抗日英灵[J]. 符振彦. 旅游, 2021(07)
  • [5]坐公交游北京 卢沟桥[J]. 符振彦. 旅游, 2018(10)
  • [6]宛平城、卢沟桥周边地区七七抗战遗址遗迹调查[J]. 程皓. 抗战史料研究, 2017(01)
  • [7]基于大数据的历史地段更新使用后评价研究[D]. 邱宁.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7)
  • [8]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D]. 陈超. 上海大学, 2016(02)
  • [9]一个百姓的“公祭”[J]. 李雅民. 东方剑, 2015(03)
  • [10]民族共同记忆的塑造与国家认同的建构—建国后抗战纪念活动的政治效用研究[D]. 王月. 东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