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广电的金矿在哪里?(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1](2021)在《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文中认为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三个村庄自1958年集体公社时期以来,在生计、文化、空间社会关系三个维度上的社会变迁进程,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要素是如何参与村内各阶段变迁的,其变迁后果又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带村庄的变迁模式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所在。研究以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天祝县为调研地,选择县内金强河流域的三个村庄为田野点,运用多点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描绘三个有着不同特征社区的变迁图景。起初,半农半牧区村庄中“畜牧暖棚大量兴建”但“畜牧数量快速减少”的反常现象引发笔者关注和思考。与半农半牧区村庄相比,处于上游牧区的村庄通过暖棚建设扩大了畜牧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下游农区村庄通过暖棚种植跨入鲜蔬菜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从比较中看出,暖棚扶助政策在三个村庄所在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那么,半农半牧区修建的暖棚为什么被废弃了?在持续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农业与牧业并重的区域,村民家庭生计多样组合,集体时期以来,村民的主要生计经历了“农牧业混合—务工为主—农业为主”的断裂式变迁过程,这与上游牧区在牧业中的持续投入与发展,以及下游农区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农业的生计形态对比鲜明。研究发现,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业资源比重相当,在市场化环境中,虽然有抵御单一生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得域内的农牧业生产难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与附近农牧业资源相对单一的村庄相比,资源的多样性反而使其在发展中相对受限。在文化习俗方面,半农半牧区村庄同时也是汉藏民族杂居的地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吸收了藏族文化元素,但是在村民的文化诉求和表达形式中看到,村民将藏族牧民文化与汉族农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族群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内核在这里打破重组,形成了汉藏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现象。与藏族牧民习俗文化氛围浓厚的上游牧区,以及长期维系农耕习俗观念的下游农区对比,汉藏交融地带形成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这里进行着充分地互融互构。从空间社会关系网的变迁看,因为多元的生计、文化要素在走廊共存,村民的社会关系网也呈现出灵活、扩散的特征,在村庄内外关系网的推拉作用下,也预示着村内的关系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从不同维度比较三个村庄的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国家、市场化、行动者是决定着村庄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动力因素在村内的作用模式有相对的一致性,国家持续的影响力、市场化程度加深、社会关系的松散化是三个村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共享的特征。同时,处于经济、文化交融核心地带的社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尚未能从国家政策、市场引导中找到发展的定位,在当地行动者自发的探索尝试中,从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交错、不稳定的结构性特征,进而也在发展中彰显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政策、市场的发展干预策略,在这个经济、文化、行政、社会关系等多要素交融的区域,相对不易获得预期的结果,较难持续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域内行动者个体虽然作出了很多主动的尝试,但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分散和决策能力的局限,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受限。走出村庄个案,在我国西北民族走廊沿线的村庄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政策、市场环境、文化要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走廊景观,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零散化、阶段性的不稳定形态。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应当重点关注多种生计、文化形态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带。同时,应当尽早走出刺激短期发展的区域治理模式,而是从区域主体性和特殊性出发,给予这类地区相对灵活的选择和扶持空间,发挥地方混合的资源环境优势,共同探索适合地情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张一平[2](2019)在《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十九世纪末漠河金矿的设局开采和中东铁路的修筑运行,黑龙江省的近代工业开始发展起来,尤其是铁路工业的兴起和外国移民的涌入,大大带动了黑龙江各门类工业的繁荣,因此也建设了一大批工业建筑。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与苏联接壤的地理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中央政府将一大批重点企业安排在黑龙江,由此产生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几座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同时,煤矿与石油的丰沛使本省诞生了突出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也产生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黑龙江工业早期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而不断发展演变,建国以后“苏联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看出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梳理探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黑龙江近代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和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地区分布等几方面的考察研究,希望能够将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基本特征概括出来。第二部分在总体概况已掌握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现代工业遗产部分,即建设于1949年至1978年的工业工程。因为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已有专题研究,本文不再单独探讨。此部分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工厂选址、布局模式、规划特色等要素,挖掘其与城市形态之间的联系;之后选取三类最典型的工业遗产类型,即“156项”城市工业遗产、煤矿工业遗产与大庆油田工业遗产,分别讨论各自特点,并进行对比总结。文章最后一部分是对本省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调研,并基于实践案例为今后黑龙江工业遗产的保护改造策略提供参考。总之,本文以黑龙江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田野调查、实例分析、图示分析等方法来对其形成及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并对现存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总结,以完成对黑龙江工业遗产的全方位掌握,并进一步分析现代工业遗产典型类别的构成与特色,以及改造实践的优劣,这不仅可以理清黑龙江地区工业遗产的现状及现代工业遗产的独特价值,同时也可以为其保护和更新提供参考。
黎帅[3](2018)在《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研究(1644—1840年)》文中研究表明黔东北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我国内地平原地区通往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受地理环境和民族关系影响,明清以前中央王朝往往委任土司代理以达到维持区域稳定的政治诉求。宋元时期,田氏土司逐渐成为中央王朝在黔东北地区的行政代理,主导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故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之史谚。由元转明,田氏土司因争夺“砂坑”而遭改土归流。随后,明廷一方面按照内地行政体制,推行府州县制度,一方面通过移民屯垦,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清代是黔东北地区经济开发的重要时期,并在农业、手工业、矿业等经济层面都有显着提高。在农业方面,随着黔东北地区人口的增长,大抵改变了明代“地广人稀”,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困境,平坦之地渐为良田,山间瘠田亦随玉米、番薯等作物的推广得以开辟,田土利用已颇具规模。随着与内地联系的紧密,农耕技术有了显着提高,粮食产量逐渐增加,水利、农具等方面显着提升。清代黔东北地区经济作物得到较为广泛的种植,一方面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能,另一方面也表明农业生产与区域市场的紧密联系。与此同时,手工业、矿业亦较明代颇有改善。在地方官府的推广下,棉花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纺织业逐渐兴起。其他手工业也随着内地移民的涌入得到开发,带动了区域山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矿业的开采和冶炼技术得到提高,尤其是黔东北的汞矿成为稀缺物资,价值颇巨。铜仁府、思南府汞矿资源丰富,场局颇多,受到国家重视,对区域经济开发具有带动作用。随着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的展开,黔东北地区周边之苗疆相继得以开辟,改变了明代土司环列、动乱频仍之窘境,促进了黔东北商贸网络的形成和发展。黔东北商贸以思南府城、铜仁府城为区域中心,以城镇乡场为节点,辐射范围不断拓展。物资贸易以“川之盐”、“楚之布”为大宗进境商品,本地土特产品如棉花、蜡、漆、桐油、药材等经商贾转销内地。众商贾之中,外省客商主导着境内大宗商品贸易,本地商贩虽有所发展,然其经济实力、商业规模仍处于初级阶段。外省客商于重要城镇市场设立会馆,建立祠庙,带动了黔东北地区市镇经济的发展。因此,清代黔东北商品贸易具有鲜明的外控性。在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进程中,中央王朝的推动始终是众多因素中的关键所在。明初改土归流后,黔东北地区转为流官统辖,表征国家权威在该区域的延伸。明末清初,黔东北地区久经战乱困扰,社会经济凋敝。步入清代,国家一方面通过轻徭薄赋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另一方面强化国家权力在黔东北区域的延伸。通过调整建置、完善地方官府职能,国家成为区域经济开发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地方官府着力修缮城池、疏通驿路,加强了黔东北地区与内地的交通联系。自明代改土归流,贵州地区财赋收入长期不足,面临巨大财政压力。清代赋役大抵仍延明制,并针对前明财政弊端进行革新,故清代黔东北地区虽曰财赋不足,然尚可维持,加之国家财政“协济”之策,财政大抵满足地方事务所需。财赋取之于民,亦用之于民。清代国家设立了较为有效的灾荒应对措施和社会救济制度。这些制度和措施缓冲了黔东北经济开发进程中的经济不平等,对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稳定不仅是国家在场的重要宗旨,亦是区域经济开发的重要保障。清王朝对黔东北的经济开发是武陵山区开发的历史缩影,不仅体现出区域性,更带有南方山区经济开发的普遍性。总结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的历史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国家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完善南方山区经济开发措施、调整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政策等方面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王文棣[4](2010)在《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社区,被称作社会研究之纲,而社区发展则是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研究重点。社区发展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并与政府权威人士合作,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进一步协调和整合各社区,使它们为全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河西走廊不仅在生态上具有多元生态体聚合的意义,而且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是主要的多民族聚居、融合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丰富的资源与脆弱的生态并存,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相对的欠发达并存。研究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不仅对当地民族和区域发展,而且对我国各民族可持续协调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法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献和调查统计资料的分析,梳理了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现实特征,以及社区民众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基本状态。研究发现,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具有原生性和自发性,民族性和宗教性,后发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其历史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优异,目前社区发展较好。然其发展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经济上过于依赖传统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采业导致脆弱的生态难以支撑;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上社区民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内源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研究认为,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可持续的内发道路,关键在于构建建立在内源动力激发基础上,合理有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应以综合协调观为指导,体现效益与公平的协调,体现民族发展、社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协调,体现环境、人口、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协调;在社区管理中根据城乡二元化特征和民族社区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使用激励措施以激发内源动力;用城乡统筹为核心的“扩散—增长极”模式来整合内、外源动力;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事业投入和开支,促进民族社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民众实际生活质量提高等措施培育可持续的增长极;重点做好社会流动和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掌控大众传媒来促使扩散-增长的效果的实现。同时,建立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平等,维护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原则的法律保障机制。以授权性的区域自治法为前提,培养参与式发展理念的法律意识,健全环境法制,真正发挥《村民自治法》的效力,并树立有限政府理念,扩大基层民主;立法正式认可民族聚居地区民间法法律效力,解决“二次司法”问题,使国家法和习惯法相融合,强化各民族共创中华的文化特征,增强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对国家和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共享发展成果,进而促进民族和区域的稳定和团结。共同建构以社会诚信、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一体为目标的和谐社会。
管笛,徐楠[5](2009)在《视频网站再陷盈利模式之困》文中研究表明自2004年以来,视频网站作为新兴的传媒获得了无数风投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至2007年获得风投的视频网站就有30余家,总金额高达10亿美元。但随着政府的相关政策出台以及版权纠纷日益增多等问题,如今风投的目光远离了视频网站。面对3G业务尚不成熟,对于正处于国际?
吴鹏[6](2009)在《我国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的受众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接触信息的方式也发了巨大的变化,这给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户外媒体在1979年广告业开始在中国恢复以来,正逐渐重现往日的光华,尤其是自本世纪初“户外视频媒体”的出现,更使户外媒体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其独特的受众策略使其在媒体市场上获得了一席之地。本文试图运用管理学知识,从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分析入手,运用SWOT分析法、战略群组和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法等多种手段,通过比较户外视频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从而了解户外视频媒体产业特性,探索构建户外视频媒体产业的体系构架;尝试构建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战略;解析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最终达到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目的。
彭建华[7](2009)在《晚清民初的法国文学接受》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集中考察清末民初时期(1872-1919年)法国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学革新的关系。主要采用系谱学(genealogie)的方法,研究现代中国作家对法国文学的翻译、批评,及其在翻译批评基础上模仿法国文学而来的创造性的写作。本文的研究,主要是:(1)从现代作家个人的教育(包括留学)和法语学习出发,(2)考察其模仿性的创作到独立的原创之路,(3)变革的时代因素在作家身上的影响,(4)作家与期刊、出版社、文学团体和派别等的依存关系,(5)作家的个人主义倾向、个人习气和自由选择等,(6)从文学生态学的视角揭示现代作家的生态世界,(7)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发现现代文学与法国文学的纷繁复杂关系,主要是用作者的阅读和作品的事实相似,揭示现代文学模仿创作与自主创新的多样形态,包括对法国文化和法国文学的误读和改造。法国文学的翻译批评是积累性的增长。晚清民初是汉译法国文学的发生期,也是中国文学新旧转型的过渡期,具有独立的文学史意义。革新时代和启蒙思潮的客观需求主导了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选择,无论是作家作品的选译,还是文学类型的译介,尤其是对小说新品种新主题新方法的注重,都与当时的启蒙新民思潮、文学革新要求息息相关。当然,法国文学的翻译也因经历、学养和爱好的差异而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法国文学的发现和译介,参与了现代中国文学的革新运动,启发了现代作家的创新实践,不仅促进了晚清民初文学的变革和发展,还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开辟了通道,对中国文学的新旧转型过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时春丽[8](2009)在《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 ——以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为例》文中指出俄罗斯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尽管俄罗斯族人口较少,但它在全国56个民族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在于作为跨界民族的俄罗斯族涉及中俄两国关系和中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目前国内的研究远远不够。民族认同问题是我国社会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广泛和深入。但是,俄罗斯族民族认同方面的研究则风毛麟角。木文将俄罗斯族的民族认同研究与民族社会学中的民族认同理论研究相结合,具有丰富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中的民族研究、推动跨界民族认同研究的理论意义。本文也试图对俄罗斯族的民族认同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出其产生、发展、变迁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对如何引导俄罗斯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做出探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后制定有关俄罗斯族的政策提供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笔者选取俄罗斯族聚居的室韦村和临江村作为参与观察的田野点。笔者曾先后三次在室韦村和临江村进行实地调查,对俄罗斯族进行生产生活、民族认同方面的深度访谈和资料收集。同时,笔者在室韦村对第一批参加俄罗斯族民俗家庭游的10户俄罗斯族家庭做了家庭旅游接待问卷调查。笔者在临江村对70户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家庭进行民族认同方面的问卷调查。文献方面,主要涉及三类文献:一是历史文献,二是地方文献,三是档案。笔者目前利用最多的是地方文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文中重要概念和术语含义的界定、国内外民族认同理论回顾、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至第六章是正文,第二章介绍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的概况、历史沿革以及中国俄罗斯族人口的分布变迁情况。第三章从民族源流、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方面论述了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形成历史。第四章分析了当代俄罗斯族的民族认同状况。第五章论述影响俄罗斯族认同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第六章论述当代俄罗斯族国家认同的表现、俄罗斯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以及俄罗斯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途径。结语部分提出以下观点:第一,民族源流、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对于历史上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第二,俄罗斯族民族认同既包含原生性的情感因素,也综合了工具性因素。但是维持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原生性情感因素减弱,工具性因素增强。第三,俄罗斯族山认同混血人转到认同俄罗斯族。俄罗斯族民族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农现出增强的趋势。第四,影响俄罗斯族认同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教育和医疗。第五,俄罗斯族国家认同意识清晰,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强烈。第六,俄罗斯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途径主要包括构建政治认同、发展民族经济和实现文化认同。
赵季伟[9](2006)在《Telematics:数字地面广播未来新业务(下)》文中指出地面数字电视国标出台之后,如何找到新的业务金矿,是产业界最为关心的话题。本刊上期刊发了赵季伟先生的文章《Telematics:数字地面广播未来新业务(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与好评,本期继续刊发该文的下篇,以飨读者。
二、2002年:广电的金矿在哪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广电的金矿在哪里?(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外交融地带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
二、民族走廊社会变迁研究 |
三、天祝汉藏交融地带的相关研究 |
四、小结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论文架构 |
第五节 田野调查 |
一、田野点介绍 |
二、田野资料收集 |
第二章 农牧业交融社区的生计嬗变及困境 |
第一节 雏形:农牧混合生产模式的成型过程 |
一、早期的人口迁入 |
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 |
三、混合税收下的半农半牧雏形 |
第二节 延续:去集体化过程中的农牧业困境 |
一、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
二、农民的困境与选择 |
三、新的机遇与尝试 |
第三节 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尝试 |
一、外来菜商与本地农民 |
二、从传统农牧业走向现代农业 |
第四节 农—牧业社区生计模式变迁的比较 |
一、牧区A村的“资源型”生计模式 |
二、农区C村的“市场型”生计模式 |
三、生计混合地带的发展特征与挑战 |
第三章 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及演变 |
第一节 汉藏交融:B村文化的成型 |
一、汉藏文化相聚 |
二、未及重建的再建 |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复归 |
一、仪式的兴起 |
二、生命仪式回归 |
第三节 现代化过程中社区文化的流变 |
一、文化与仪式 |
二、现代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
第四节 汉—藏族社区文化变迁形态的比较 |
一、藏族A村的文化变迁 |
二、汉族C村的文化变迁 |
三、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与分离 |
第四章 村落社会交往及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流域内汉藏民族之间持续地互动与互融 |
一、淘金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二、佛事活动中三村的相遇 |
三、现代农业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第二节 半农半牧区B村的空间社会关系变化 |
一、局限在村内的互助与互动 |
二、延伸到村外的社会关系 |
三、市场化语境下村庄社会关系形态 |
第三节 交融地带空间社会关系变迁的对比 |
一、A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二、C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三、社会空间与关系演变的分化 |
第五章 交融地带村庄社会变迁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暖棚事件的透视 |
一、从修建到废弃 |
二、B村发展受限的主要致因 |
第二节 村庄社会变迁动力与发展路径的比较 |
一、三个时期村庄变迁的动力因素 |
二、半农半牧区的社会变迁模式 |
三、农业与牧业村庄的社会变迁模式 |
第三节 村庄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 |
一、社会变迁与交融地带的一体化 |
二、交融地带的不对称发展 |
三、受益与受限:交融的社会效应再讨论 |
第六章 民族走廊的多元与交融 |
第一节 民族走廊的主体多元特性探讨 |
一、交融地带的客观性 |
二、交融地带的延续性 |
三、民族识别与交融地带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交融特性与延续 |
一、区域的调和与适应 |
二、交融维持的动力要素 |
三、交融地带的流动性 |
第三节 民族走廊交融地带的反思 |
一、民族走廊与地图上的贫困带 |
二、交融地带存在的表征与建构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交融地带村庄的多元特性 |
第二节 交融地带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 |
第三节 交融地带主体性的关注 |
第四节 交融地带研究的政策应用 |
第五节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问卷大纲 |
附录二:村庄被访者信息对照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工业遗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黑龙江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黑龙江工业的发展历程 |
2.1 近代工业发轫期(1888-1905 年) |
2.1.1 洋务运动的尝试 |
2.1.2 铁路工业的兴起 |
2.2 近代工业发展期(1906-1931 年) |
2.2.1 日俄战争的刺激 |
2.2.2 民族工业的崛起 |
2.3 近代工业停滞期(1932-1948 年) |
2.3.1 日本侵略的垄断 |
2.3.2 解放初期的恢复 |
2.4 现代工业奠基期(1949-1961 年) |
2.4.1 南厂北迁的实施 |
2.4.2 重点工程的兴建 |
2.4.3 配套项目的建设 |
2.5 现代工业波动期(1962-1978 年) |
2.5.1 国民经济的调整 |
2.5.2 三线建设的开展 |
2.5.3 石油工业的勃兴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近现代工业遗产行业与分布 |
3.1 行业构成与特色 |
3.1.1 行业构成 |
3.1.2 行业特色 |
3.2 地区分布及其特征 |
3.2.1 南部地区 |
3.2.2 西部地区 |
3.2.3 东部地区 |
3.2.4 北部地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现代工业遗产类型与特色 |
4.1 重点企业分布与城市形态 |
4.1.1 工厂选址与布局模式 |
4.1.2 厂区与生活区的规划 |
4.2 “156 项”城市工业遗产 |
4.2.1 生产性工业建筑 |
4.2.2 行政及科研建筑 |
4.2.3 住宅及服务设施 |
4.3 煤矿工业遗产 |
4.3.1 三大矿区历史沿革 |
4.3.2 矿井与选煤厂 |
4.3.3 非生产类工业遗产 |
4.4 大庆油田工业遗产 |
4.4.1 油田勘测与开发 |
4.4.2 石油开采设施 |
4.4.3 厂房与辅助建筑 |
4.4.4 生活服务类建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
5.1 相关法规及政策 |
5.2 登录情况 |
5.2.1 文物保护单位认定 |
5.2.2 工业遗产及相关认定 |
5.3 保护与利用典型案例 |
5.3.1 保护案例 |
5.3.2 改造再利用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铁路类)一览表 |
附录二: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非铁路类)一览表 |
附录三:黑龙江现代工业遗产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研究(1644—184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国家与地方关系研究 |
(二)区域经济开发史研究 |
(三)黔东北相关研究 |
三、时空界定、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时空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的区域背景 |
第一节 黔东北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气候与地理环境 |
二、资源分布与自然灾害 |
第二节 “改土归流”与明代黔东北区域变革 |
一、思州田氏及其“改土归流” |
二、“改土归流”后黔东北的行政建制 |
三、“改土归流”后黔东北的人口发展与民族分布 |
第三节 明代黔东北的经济发展 |
一、明代黔东北的农业发展 |
二、明代黔东北的矿业开采 |
三、明代黔东北的商品贸易 |
第二章 清代黔东北的物资生产 |
第一节 农业 |
一、土地开垦 |
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发展 |
三、农耕技术的发展 |
第二节 手工业 |
一、纺织业 |
二、榨油业 |
三、造纸业 |
四、药材加工 |
五、其他手工业 |
第三节 矿业 |
一、汞矿开采 |
二、其他矿产开采 |
第三章 清代黔东北的商品贸易与市场网络 |
第一节 清代黔东北的商品流通 |
一、清代黔东北地区的土特产外运 |
二、清代黔东北地区的食盐运销 |
第二节 清代黔东北的商人与商业资本 |
一、外省客商及其商业活动 |
二、本地商贩及其影响 |
第三节 清代黔东北的市场网络 |
一、市场区域特征 |
二、区域市场层级 |
第四章 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中的国家在场 |
第一节 清代黔东北地区国家权力之延伸 |
一、建置调整与职能完善 |
二、城池修缮与道路疏通 |
第二节 清代黔东北地区的财政压力与财政运转 |
一、财政压力 |
二、财政运转 |
第三节 清代黔东北地区的社会救济与社会管控 |
一、灾荒应对与社会救济 |
二、户籍制度与社会管控 |
三、黔东北苗疆的军事管控 |
第五章 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的积极影响 |
一、推动了黔东北地区山林资源的开发 |
二、促进了黔东北地区与内地的商贸联系 |
三、带动了黔东北地区的社会整合 |
四、强化了儒家文化在黔东北地区的传播 |
第二节 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的消极影响 |
一、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二、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的历史经验 |
(一)国家是区域经济开发的主导力量 |
(二)区域经济开发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
(三)区域经济开发应充分调动市场作用 |
二、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的历史警示 |
(一)应因地制宜,选取适当资源利用模式,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
(二)应注重民族平等,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维持社会稳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背景简介与理论评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设计 |
五、研究组织 |
第一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考察 |
一、秦汉以前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
二、秦汉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
四、隋唐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
五、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河西走廊的民族活动 |
六、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历史发展特征 |
第二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特征 |
一、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生态和自然特征 |
二、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经济社会特征 |
三、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民族文化特征 |
第三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调查 |
一、基本情况 |
二、社区经济生活 |
三、社区政治生活 |
四、社区社会及文化生活 |
五、社区评价 |
六、相关分析 |
七、社区调查反映的社区特征 |
第四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内源动力激发 |
一、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性目标 |
二、内源动力的激发 |
三、内源动力的导引:基层民主的实现 |
第五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二源动力耦合 |
一、二源动力的耦合:扩散—增长极理论 |
二、城乡统筹:扩散—增长极理论应用的核心 |
三、城镇化建设:扩散—增长极理论的落脚点 |
四、掌握大众传媒:扩散—增长极理论应用的保证 |
五、发展旅游业:扩散—增长的可能突破 |
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调适: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2 民族社区访谈提纲(干部) |
附录3 民族社区观察及座谈提纲 |
附录4 河西民族社区社会发展调查表(城镇) |
附录5 河西民族社区社会发展调查表(农村) |
附录6 部分访谈资料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户外视频媒体理论探讨 |
2.1 新媒体的背景知识 |
2.2 户外视频媒体的概述 |
2.3 传统户外媒体的发展不足 |
2.4 户外视频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的比较分析 |
2.4.1 受众的区别 |
2.4.2 收视习惯的区别 |
2.4.3 收视空间的区别 |
2.4.4 媒体和受众关系上的区别 |
2.4.5 经营方式上的区别 |
2.5 户外视频媒体的分类 |
2.5.1 按照载体的不同分类 |
2.5.2 按照内容的角度分类 |
2.5.3 按照电子屏的安装位置分类 |
2.6 户外视频媒体特性概述 |
第三章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SWOT分析 |
3.1 SWOT分析理论 |
3.2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SWOT分析 |
3.2.1 户外视频媒体内部能力因素SW—优势Strength |
3.2.2 户外视频媒体内部能力因素SW—劣势weakness |
3.2.3 户外视频媒体外部环境因素OT—机会opportunity |
3.2.4 户外视频媒体外部环境因素OT—威胁threat |
第四章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4.1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4.1.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4.1.2 成长期的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4.1.3 成长期的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市场分类 |
第五章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
5.1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
5.1.1 差异化——精准定位的受众需求原则 |
5.1.2 低成本——借用外力资源共享 |
5.1.3 集中化——单一产品的价值链附加战略 |
5.2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5.2.1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的价值链重构,演变融合 |
5.2.2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的技术升级整合,引导融合 |
5.2.3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的商业模式变化升级,促使融合 |
5.2.4 户外视频媒体产业的横向融合与纵向融合 |
5.2.5 在融合道路上,必须完善广告监管体系 |
第六章 结论 |
6.1 只有创新盈利商业模式才能把"蛋糕"做大 |
6.2 产业链亟待内容集成商和提供商的推动 |
6.3 未来畅想:大融合下的大媒体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晚清民初的法国文学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1章 法语学习和法国文学翻译的先驱者 |
1.1 法语学习,留法勤工俭学和《少年中国》团体 |
1.2 先驱者的法国文学翻译 |
1.3 法语作品汉译的分析研究 |
第2章 晚清民初的小说与法国文学 |
2.1 法国科学小说的翻译与现代中国的创作 |
2.2 法国侦探小说翻译与现代中国的创作 |
2.3 写情小说与法国爱情小说翻译 |
2.4 革命的法国形象与现代中国的革命小说创作 |
第3章 陈季同、林纾、曾朴的法国文学翻译和创作 |
3.1 陈季同的翻译与创作 |
3.2 林纾的创作与林纾及其合作者的法国文学翻译 |
3.3 曾朴的法国文学翻译与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 ——以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相关专业术语界定 |
二、调查对象的各种他称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理论回顾 |
二、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二、资料处理方法 |
第二章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简介 |
第一节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概况 |
第二节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历史 |
第三节 俄罗斯族人口与分布 |
一、俄罗斯族人口现状 |
二、俄罗斯族人口分布 |
第三章 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形成 |
第一节 民族源流 |
一、关东移民潮 |
二、俄罗斯人的迁入 |
三、中俄通婚与俄罗斯族的产生 |
第二节 宗教信仰 |
第三节 语言文字 |
第四节 风俗习惯 |
一、衣食住行 |
二、婚丧习俗 |
三、节日习俗 |
第四章 当代俄罗斯族民族认同分析 |
第一节 俄罗斯族民族认同问卷统计结果 |
一、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认知维度 |
二、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情感维度 |
三、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态度维度 |
四、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行为维度 |
第二节 维持民族认同的因素 |
一、维持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因素 |
二、维持民族认同的工具性因素 |
第三节 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变迁 |
一、由认同混血人到认同俄罗斯族 |
二、更改民族成份问题 |
第四节 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发展趋势 |
一、维持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因素减弱 |
二、维持民族认同的工具性因素增强 |
三、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增强 |
第五章 影响俄罗斯族认同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一、农业 |
二、畜牧业 |
三、副业 |
四、个案分析 |
第二节 教育因素 |
一、俄罗斯族教育史 |
二、俄罗斯族教育现状 |
三、教育问题 |
第三节 医疗因素 |
一、医疗现状 |
二、医疗问题 |
第六章 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族的国家认同 |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 |
二、俄罗斯族国家认同的表现 |
第二节 俄罗斯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
一、一致性 |
二、冲突性 |
第三节 俄罗斯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途径 |
一、构建政治认同 |
二、发展民族经济 |
三、实现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2002年:广电的金矿在哪里?(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D]. 张丽. 兰州大学, 2021
- [2]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D]. 张一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清代黔东北经济开发研究(1644—1840年)[D]. 黎帅.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4]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文棣. 兰州大学, 2010(06)
- [5]视频网站再陷盈利模式之困[N]. 管笛,徐楠. 北京商报, 2009
- [6]我国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发展趋势研究[D]. 吴鹏.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4)
- [7]晚清民初的法国文学接受[D]. 彭建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9(11)
- [8]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 ——以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为例[D]. 时春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09(12)
- [9]Telematics:数字地面广播未来新业务(下)[J]. 赵季伟. 中国数字电视,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