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农业科技的样板——江西省宜黄县兴华生态农业科技园(论文文献综述)
潘云飞[1](2021)在《江西县域科技创新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唐礼武[2](2019)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继2004年以来连续1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经济向农村区域拓展的战略趋势。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这是伴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日益发展,在城市近郊乡村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也是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平台。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背景下,我国有条件的乡村(尤其是城郊乡村)建设将以田园风光为吸引点,以产、住、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为支撑,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社区,最终实现乡村的生产、生态、生活同步发展。然而我国城郊乡村社区在城镇化的快速建造下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城郊乡村社区现状为出发点,以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新要求为方向,以满足社区居民和游客的需求为原则,探究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的营造策略。首先,本文以城郊乡村社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城郊乡村社区的发展状况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通过深入地梳理城郊乡村的主要发展历程,分析城郊乡村社区的演变态势,以及对比分析城郊乡村社区与偏远乡村社区、城中村社区的差异,总结城郊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的优势以及所面临的困境。随后,从田园综合体的形成与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内涵等方面系统解析田园综合体,并对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最后以社区营造的视角,从人、文、地、产、景五个方面全面地分析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城郊乡村社区营造的影响。接着,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理论,系统性分析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的居民需求。同时结合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服务游客的特点,对游客的需求也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最后,基于改善城郊乡村社区现状问题、符合田园综合体建设新要求、迎合社区居民与游客的新需求三方面的综合考虑,从社区新产业、社区新环境、社区新文化、社区新治理、社区新服务五个方面系统得构建了城郊乡村社区营造的策略体系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陈小菲[3](2014)在《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 ——基于省级与国家级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一项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大举措,对规范农业示范区的发展以及示范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江西是农业大省却不是农业强省,因为受到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制约,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农业比重过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生产水平低下、集约化规模尚未形成、农产品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缺乏等。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有效可持续性发展是提高江西省现代农业水平的有利途径,也是江西省成为农业强省的必要选择。因此,分析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现状对今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的选题为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研究。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结合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际资料对示范区建设总体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主要从资金投入、农业设施、科技推广应用和经营机制四个方面总结出示范区总体建设成效;其次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主导产业方面、建设规模方面、基础设施方面、科技水平方面和运行机制方面分别介绍国家级示范区和省级示范区建设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点;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1)示范区主导产业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2)示范区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制约了土地规模化经营;(3)示范区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得到加强,但仍有待完善;(4)示范区农业发展科技贡献率有了提高;(5)示范区经营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得到有效建立和加强;(6)示范区公共服务机制建设尚处在初级探索阶段。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启示:发展主导产业多元化经营和订单农业、品牌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水平;完善与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完善与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规范有序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确保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是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保障。
李文涛[4](2010)在《雪野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与经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和平台,作为农业产业提升和优化的龙头,同时以作为农技推广体制创新的新形组织模式,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得以推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已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弊端和不足。农业科技园区的出现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尽管仍存在着区域差异,但在发展水平较高,地方经济技术和财政较好的地区,还不能满足于常规的生产方式,着手考虑生产力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要求在生产组织形式上有所破。本文结合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在地方的运作实际,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采取文献资料收集、案例分析、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论文以雪野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实践为例,分析了在雪野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农业区位理论分析了建园选址在雪野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根据经济增长极理论分析了将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培育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增长极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归纳总结了农业科技园区取得的成就及经验,采用案例分析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经济运行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产业实际提出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重点及对策建议。
戴天放[5](2010)在《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紧紧围绕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这一核心,主要采用历史研究为主,结合生态学、农学和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探索农业开发与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传统生态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对策。考诸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变迁史,可以发现历史上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经历了一个由开发不足、到开发适度再到开发过度和环境治理的阶段。相应的,其生态环境也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平衡,再到开始失衡、逐步恶化,再到逐步改善的变迁过程。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在古代突出地表现为由于垦殖过度所致水土流失所带来的频繁的水旱灾害;到现代,除了上述历史时期存在的自然灾害以外,还有受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农业环境变迁史可以概括为:远古至秦汉时期,是生态环境由荒凉向开化发展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生态环境平衡发展阶段;宋元时期,是生态环境开始失衡阶段;明清时期,是生态环境逐渐破坏恶化的阶段;近代以来,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建国以来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恶化——治理——改善的过程。在此,我们可以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农业开发必须适应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只有全面地把握自然生态环境的总体,才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充分地持续地发挥作用,经济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掠夺性开发资源,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处理好农业开发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中“三才论”、“三宜说”、精耕细作、培肥地力、基塘农业、用养结合等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值得继承和发扬。自宋至清,鄱阳湖流域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符合生态农业原理的技术和模式。建国以来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经历了自发型生态农业阶段、资源型生态农业阶段、高产型生态农业阶段、优质型生态农业阶段和持续型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点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显着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基础,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的优势所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可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其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可设计为4大类、18小类;其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包括生态结构合理化技术体系及农业系统功能强化(集约化)技术体系。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离不开建立与健全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此外,还要突出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与主要障碍因素,对主要组织与制度(政策)安排进行研究、设计与创新。
郝建民[6](2007)在《山东省玉米种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杂交玉米种子的培育和推广,在世界上已形成规模很大的玉米种子产业。这个被誉为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盈利丰的“黄金产业”,成为当今企业家瞩目和投资的热点。在我国2700多家的种子公司中,有2200家是以经营玉米杂交种为主业的。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格局基本代表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形势,尤其是在山东这样一个玉米大省,最大玉米播种面积在4200多万亩,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十分之一。因此,研究山东的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代表性,同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包括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是提出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首先,依据种子的重要性、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产业内部发展的不协调性三方面内容,来确定本课题研究的依据。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历史与现实比较相结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按照从国外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力求探索出山东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从山东省的实际出发,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玉米种子产业的对策,以达到本文研究的目的。第二部分,山东省种子产业发展现状。笔者通过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来了解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初,主要组织群众评选,采取以粮换种,串换推广;第二阶段,60、70年代,实行“四自一辅”的种子工作方针阶段;第三阶段,1978-1995年,按照“四化一供”的工作方针进行种子生产与经营阶段;第四阶段,1995年至今,实行种子产业化阶段。通过搜集山东种子企业种子生产与经营的相关数据,来分析山东玉米种子产业的现状。第三部分,山东省玉米种业现有的组织方式。通过对种子产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经营环节的分析,得出:农业科研体制不适应种子产业的发展,亟待改革;国有种子公司改革进展缓慢:民营种业蓬勃发展;行业过于分散,山东的民族种业面临强势品牌的冲击;种子的品牌意识、经营理念受到时代发展的挑战;跨国种业品牌即将角逐国内种业市场。第四部分,山东省玉米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山东玉米种业生存在中国种业的大环境中,也受到国际种业环境的重大影响,因此,从各方面来分析山东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研究山东玉米种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第五部分,国内外玉米种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通过对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发展历程的叙述,荷兰种子产业发展的总结,同时分析国内几家种子公司的发展状况,得出他们的发展经验,得到山东玉米种业发展借鉴之处。第六部分,促进山东玉米种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从玉米种业组织创新,到知识产权保护各方面得出山东玉米种业的发展对策,进而能够把握山东玉米种业的发展方向。
朱建宜[7](2004)在《绿色追求 金色梦想——记兴华种业总经理朱新华》文中研究表明
朱建宜[8](2004)在《土洋专家打造兴华生态科技园》文中研究指明本报讯(朱建宜)近日,来自陕西的“菊王”王峰正式签约加盟兴华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出任该公司花卉部经理,成为江西省宜黄县兴华生态科技园引进的又一位乡土人才。加上此前公司引进的“葛王”、“香草王”、“嫁接王”等一批“土”?
付忠华,许杰峰[9](2002)在《满园春色关不住——兴华农业生态科技园的创业故事》文中研究说明
宣科[10](2002)在《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信息》文中认为 特异优质五彩花生培育成功 一种富含硒、铁、锌、钙等微量元素,适合开发加工成高档保健、休闲食品的五彩食用花生,日前由江西省宜黄县兴华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其兴华生态农业科技园内选育成功。这种集观赏、食用、营养、保健于一体的彩色花生,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性好等优势。目前,五彩花生的选育与开发已被列入江西省星火计划重点项目。 五彩花生种植成本和产量与普通花生相当,而产值却是普通花生的2~5倍,市场前景广阔。
二、现代农业科技的样板——江西省宜黄县兴华生态农业科技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农业科技的样板——江西省宜黄县兴华生态农业科技园(论文提纲范文)
(2)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说明 |
1.2.1 田园综合体 |
1.2.2 城郊乡村 |
1.2.3 社区 |
1.2.4 城郊乡村社区 |
1.2.5 城郊乡村社区营造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我国城郊乡村社区发展状况分析 |
2.1 我国城郊乡村社区发展概况 |
2.1.1 城郊乡村社区主要发展历程 |
2.1.2 城郊乡村社区演变态势 |
2.2 城郊乡村社区与偏远乡村社区、城中村社区的差异 |
2.2.1 社区治理方面的差异 |
2.2.2 社区成员方面的差异 |
2.2.3 社区文化方面的差异 |
2.2.4 社区环境方面的差异 |
2.2.5 社区产业方面的差异 |
2.2.6 社区服务方面的差异 |
2.3 城郊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的优势与困境 |
2.3.1 城郊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的优势 |
2.3.2 城郊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困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田园综合体解析以及对城郊乡村社区营造的影响 |
3.1 田园综合体的解析 |
3.1.1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概况 |
3.1.2 田园综合体的内涵解读 |
3.1.3 田园综合体的促进条件 |
3.2 田园综合体的主要发展模式 |
3.2.1 特色农业带动及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
3.2.2 文创与农创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
3.2.3 生态观光与休闲康养发展模式 |
3.3 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城郊乡村社区营造的主要影响 |
3.3.1 “人”方面的影响 |
3.3.2 “文”方面的影响 |
3.3.3 “地”方面的影响 |
3.3.4 “产”方面的影响 |
3.3.5 “景”方面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居民和游客的需求分析 |
4.1 调研概述 |
4.1.1 调研的目的 |
4.1.2 调研对象的选取 |
4.1.3 调研的方法 |
4.1.4 调研的内容 |
4.2 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居民需求调研结果 |
4.2.1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需求调研结果 |
4.2.2 社区经济与法治建设需求调研结果 |
4.2.3 社区公共活动与服务需求调研结果 |
4.2.4 社区文化振兴需求调研结果 |
4.2.5 社区自治需求调研结果 |
4.3 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游客需求调研结果 |
4.3.1 游客乡村旅游基本情况调查 |
4.3.2 游客对城郊乡村满意度调查 |
4.3.3 游客对城郊乡村社区的期许调查 |
4.4 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居民和游客的需求分析 |
4.4.1 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居民需求分析 |
4.4.2 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游客需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策略 |
5.1 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原则 |
5.1.1 多元协作、共建共享 |
5.1.2 以人为本、姓农为农 |
5.1.3 突出特色、促进融合 |
5.1.4 强化韧性、可持续发展 |
5.2 社区“新产业”的营造策略 |
5.2.1 产业结构体系化 |
5.2.2 一二三产融合化 |
5.2.3 产业特色品牌化 |
5.3 社区“新环境”的营造策略 |
5.3.1 优化规划格局 |
5.3.2 构建生态网络 |
5.3.3 改善人居环境 |
5.4 社区“新文化”的营造策略 |
5.4.1 传承传统文化 |
5.4.2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5.4.3 重塑文化空间 |
5.5 社区“新治理”的营造策略 |
5.5.1 自治与德治 |
5.5.2 他治与法治 |
5.6 社区“新服务”的营造策略 |
5.6.1 提升社会公共服务 |
5.6.2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
5.6.3 加强人才保障服务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田园综合体模式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调查问卷 |
附录 B 部分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基础资料汇编 |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设计项目 |
附录 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实践 |
致谢 |
(3)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 ——基于省级与国家级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概况 |
2.1 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情况介绍 |
2.2 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成效分析 |
2.2.1 建设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是示范区发挥建设成效的前提 |
2.2.2 现代农业设施得到有效建立,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
2.2.3 农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是新技术得到有效引进、开发和扩散的保障 |
2.2.4 土地流转机制得到创新,是示范区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推动力 |
2.2.5 产业化经营是示范区经营机制有效创新的体现 |
3 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特征 |
3.1 江西省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
3.1.1 主导产业方面 |
3.1.2 建设规模方面 |
3.1.3 基础设施方面 |
3.1.4 科技水平方面 |
3.1.5 运行机制方面 |
3.2 江西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
3.2.1 主导产业方面 |
3.2.2 建设规模方面 |
3.2.3 基础设施方面 |
3.2.4 科技水平方面 |
3.2.5 运行机制方面 |
3.3 江西省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特征的异同点 |
3.3.1 江西省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共有的特征 |
3.3.2 江西省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特征的不同之处 |
4 结论和启示 |
4.1 结论 |
4.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雪野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与经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 项目基本特征描述 |
1.1 项目区位与范围 |
1.2 项目投资来源与规模 |
2. 项目发展与经营模式分析 |
2.1 经营模式 |
2.2 产业发展 |
2.3 产业布局 |
3. 项目发展与经营的资源利用方式 |
3.1 能源利用 |
3.2 水资源利用 |
3.3 土地利用 |
4. 项目建设与经营评价 |
4.1 经济影响分析 |
4.2 社会影响分析 |
4.3 生态影响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项目建议 |
5.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目标 |
四、写作框架 |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六、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业环境与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流域生态学理论 |
一、流域生态学的基础 |
二、流域的结构和功能 |
三、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理论 |
四、流域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农业环境理论 |
一、农业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
二、农业环境问题 |
第三节 生态农业理论 |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
第二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研究区域的界定 |
一、若干地理概念的解释 |
二、研究区域说明 |
第二节 鄱阳湖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
一、鄱阳湖的形成 |
二、鄱阳湖的演变过程 |
三、鄱阳湖演变所带来的影响 |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
一、鄱阳湖流域的原始农业与生态环境(5万年前~前21世纪) |
二、夏商西周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1世纪~前771) |
三、春秋战国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770~前221) |
四、秦汉六朝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20年~589) |
五、隋唐五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581~959) |
六、宋元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960~1368) |
七、明及清前期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1380~1840) |
八、近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经济演变与生态环境(1840~1949) |
九、新中国鄱阳湖流域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动(1949~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考察 |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的必要性 |
一、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历史沿袭性特点 |
二、农业技术与特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特点 |
三、农业技术具有民族性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启示 |
一、"三才论"启示必须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
二、"三宜说"启示生态农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 |
三、精耕细作传统启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应以劳动集约型为主 |
四、培肥地力传统启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土地资源 |
五、基塘农业传统启示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循环生态系统 |
六、用养结合思想传统启示保护农业生态资源的重要性 |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发展历史 |
一、鄱阳湖流域"原始"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发展概况 |
二、新中国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
第四节 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
二、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
三、生态农业投资短缺 |
四、生态农业建设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
五、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构建 |
第一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与发展框架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框架 |
第二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分区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图及各区命名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原则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模式设计 |
第四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 |
一、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原则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 |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主要内容 |
第五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体系与制度创新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目标与发展策略选择 |
二、建立与健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 |
三、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组织制度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山东省玉米种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及评述 |
1.3 玉米种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山东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
2.1 玉米种业的特性与市场发展潜力 |
2.2 山东省玉米种业当前内部价值链分析 |
2.3 山东省玉米种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2.4 山东省玉米种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
2.5 山东省玉米种业发展对山东省农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
3. 山东省玉米种业发展策略 |
3.1 登海股份种业的发展策略 |
3.2 山东玉米研究所的发展策略 |
3.3 济南先行种业的发展策略 |
4. 山东省玉米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 |
4.2 技术创新不足 |
4.3 知识产权保护不利 |
5. 国内外玉米种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发展历程 |
5.2 欧盟种业公司的发展历程 |
5.3 国内其他省份种业公司的发展状况 |
5.4 经验启示 |
6. 促进山东玉米种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6.1 玉米种业组织创新 |
6.2 知识产权保护 |
6.3 正确把握山东省玉米种业的发展方向 |
7.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成果 |
四、现代农业科技的样板——江西省宜黄县兴华生态农业科技园(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县域科技创新发展对策研究[D]. 潘云飞. 南昌大学, 2021
- [2]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城郊乡村社区营造策略研究[D]. 唐礼武. 湖南大学, 2019(07)
- [3]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 ——基于省级与国家级的比较[D]. 陈小菲.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4]雪野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与经营分析[D]. 李文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
- [5]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 戴天放.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6]山东省玉米种业发展问题研究[D]. 郝建民.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3)
- [7]绿色追求 金色梦想——记兴华种业总经理朱新华[J]. 朱建宜. 农业科技通讯, 2004(09)
- [8]土洋专家打造兴华生态科技园[N]. 朱建宜. 中国特产报, 2004
- [9]满园春色关不住——兴华农业生态科技园的创业故事[J]. 付忠华,许杰峰. 今日农村, 2002(06)
- [10]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信息[J]. 宣科. 河北农业科技,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