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月中旬各地手机市场动态和行情(论文文献综述)
沈钰[1](2020)在《生态链并购与企业价值提升研究 ——基于小米科技公司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在实现价值提升的方式上开辟出了许多新模式,其中生态链并购区别于原有的产业链并购、价值链并购等,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助力于企业发展。众多互联网企业力求打造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生态链,从而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生态系统的建立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迸发出新的生机,然而由于企业之间的资源以及其在市场上所处层面的不同,围绕着不同的企业而形成的网络生态系统在各个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企业的资源对该生态系统的运作会造成什么程度的影响并对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做了介绍,然后整体说明了研究的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并且说明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商业生态理论,价值并购理论进行了介绍;紧接着是文章的理论部分,对SWOT模型以及前人与生态、价值链、价值创造相关的文献进行了论述;随后说明了生态链并购的关键要素:选择对象、对价和支付方式、并购整合,同时对生态链和价值链间并购的不同进行了分析,说明管理生态链并购的使用范围,然后对生态链并购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行了说明,分为三步初选、确立、深化,接着进一步对生态链并购的效应进行了分析,从而说明了生态链并购的风险。文中选取了小米公司的生态链并购过程做了案例分析,首先介绍了小米公司及其并购情况,然后对其生态链并购过程及其路径进行了分析,接着支出了小米公司生态链并购在财务、管理、整合三方面存在的风险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杨光[2](2019)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TL公司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肖娅琼[3](2018)在《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分城市主导的公共自行车难以满足市民短途出行的旺盛需求。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的现实基础,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顺势兴起并蓬勃发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便捷性、智能性及环保性,为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提供了创新模式,但其野蛮生长与无序扩张,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市场失灵,逐渐暴露出其押金风险、行业恶性竞争、转嫁社会管理成本、挤压公共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学术界予以深入探究。本文着眼于这一现实性公共管理问题,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结合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协同治理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为政府有效治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提供建设性意见。全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意图;第二部分介绍并厘清相关概念与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研究导向;第三部分是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产生的背景、存在的公共问题、治理现状予以事实性分析,并搭建起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与协同治理的联系,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需克服政府单一监管,进行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予以分析;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中具备初始合作动机、存在合适的催化领导者、形成了治理的基础规则、拥有共同治理愿景等有利于推进协同治理的基础条件,阐述了基于SFIC模型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协同治理在初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及结果等环节中的理想状态;第五部分是从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治理尚未实现真正协同的实然层面出发,指出并分析了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协同治理中存在协作动力不足、组织协调障碍、共同决策乏力、协同力度薄弱等现实困境;第六部分是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从优化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关系,增加信任,强化各方参与动力;以合理授权,理顺条块关系,提高公共精神,规范市场等手段综合施策,有效促进领导;优化顶层设计,通过扩大民主参与,保证过程透明,完善现行的制度安排;建立一系列如常态化议事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监督评估机制强化共识,优化协同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健康良性发展。
徐照生[4](2015)在《三星手机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从2011年中期伴随运营商力推千元3G手机开始爆发,在历经三年高速增长后,新增市场乏力。2014年在国家推动4G产业升级、运营商大幅降低终端补贴政策的影响下,国内手机市场苹果、三星高端手机两家独大,“中华酷联”占有半数份额的传统市场格局正在被迅速改变。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信部电信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权威发布的《2014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中分析得出:2014年全年,国内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4.52亿部,同比下滑21.9%,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89亿部,同比下降8.2%;2014年全年,上市手机新机型2080款,同比下滑27.3%,上市智能手机新机型1659款,同比下降27.5%。通信行业数据研究机构GFK的研究数据与工信部的报告相互印证,国内市场2014年手机销量继续保持下滑态势,并呈现加速趋势。与此同时,电商渠道销量增长明显。2014年,电商渠道销量继续保持增长,达到整体市场的17%。电商渠道逐渐成为多数手机厂商首选产品的首发渠道,产品首发率已超越实体渠道,电商渠道在2014年的销售量达到八千万部,差别化、互联网整合传播能力成为关键。同样,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厂商,三星手机当前不仅面临着新上市的大屏幕手机iPhone 6的挑战,而且也面临着小米、华为、联想等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厂商在中低端市场发起的冲击,这种市场态势造就了三星公司2014年的业绩骤降,全机型市场份额从年初的35.0%跌至年末时的11.3%,零售价格3500元以上高端机型也从年初的48.9%跌至年末的14.1%,全年运营利润也创自2011年以来的最低,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些经营指标正在改善。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的,通过对营销策略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研究和分析,结合国内手机行业和三星公司现状,提出了三星手机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及其实施的支撑措施。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三星手机应对当前的不利营销形势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今后开展积极有效的市场拓展活动提供了实践的参考,同时营销策略优化的思想也将对国内整个手机行业的普及运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龙锦[5](2015)在《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文中认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从单台的计算机到今天由无数微处理器所连接成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新科技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世界,也使得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媒介俨然成了国之利器,它在普惠大众的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争夺地球村话语权的决胜手段。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所掌握的这一利器却远远未能达到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抱负所相匹配的水准。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居、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敏感的把握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以弱求强,勇于创新,将其新媒介产业推进到了世界前列。如今,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已经从普及阶段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并进而造福全人类。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考察分析,注重整体的扫描与把握,尽力追踪最新的数据;同时,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置于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研究跨度长、范围广,具有相对的深度与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切入,以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大背景,在分析介绍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新媒介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以及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总体现状之后,以四章分别对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态势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究揭示与阐释。日本的互联网产业由于原有的相对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初始发展迟缓,但进入21世纪后其宽带化、移动化的进展大大提速;在数字电视产业方面,日本虽率先研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但因其未能与世界数字技术的发展合流而被迫忍痛放弃,而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已经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也进展顺利;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强大,日本的数字出版虽然早期有较好的发展,但一直步履维艰,不过移动终端为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活力,尤其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在2010年后增长迅速;移动电话则是最有日本特色的新媒介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却又相对封闭,在逐渐开放后,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强。在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三个自变量:理性的社会建构、国家的作用、非市场治理机制,进一步探寻并阐明了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本研究认为,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来自其“师夷长技”,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与“日本第一”理念的高度结合。信息科技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态势逼人是其发展的外部诱因,其具体表现为:警醒差距,力追领先国家;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发展的内部动因则是回应民生诉求、升华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摆脱生存困境,掌控自我命运;经济突围,凸显“IT立国”优势;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有赖于相对自由的信息通信竞争体制和日本特色的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的驱动。从中,可为我国新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讨论,要走以信息通信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媒介开发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新媒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世界各国所使用的统计口径与方法也不一致,在有关新媒介产业的某些统计数据的选取和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的跨度较大,而新媒介本身变化快速,难以在比较固定的范畴内对新媒介进行研究分析。
杨文君[6](2012)在《德赛电子手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讯终端行业一直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自2011年以来,通讯终端行业掀起新的一轮“洗牌”活动,传统的手机终端企业和新加入的互联网企业,都纷纷瞄准千元智能手机这块市场。由于手机市场的过渡竞争,引得价格战越演越烈,国产手机厂家纷纷陷入了“拼工业设计和拼硬件参数”的尴尬局面,企业的赢利状况面临极大考验,德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作为国产手机企业中的一员,其手机业务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了严重挑战。本文针对上述这种情况,以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分析模型与方法,在对德赛手机业务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以及主要业务能力和营销关键因素等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德赛电子公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剖析与总结,并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重点聚焦老年人手机这一细分市场,避免与国外品牌形成正面竞争,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战略。并结合公司新的战略发展方向,通过优化公司资源,走手机终端和服务相结合,以服务带动终端销售,以内容服务作为赢利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在对公司在手机业务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德赛手机业务战略制定和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通过本企业前期的成功案例分析,对德赛企业的发展,甚至是通讯终端行业的同类兄弟企业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博[7](2010)在《社区性网站(SNS)研究及其盈利模式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1967年,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将一套连锁信件随机发送给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个人,信中放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个收信人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办理。最终,大部分信在经过五、六个步骤后都抵达了该股票经纪人。这就是着名的“连锁信件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人们开始认识到一个新的理论:六度空间理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找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最多只需要通过6个人便可完成。而这也就是社区性网站(SocialNetworking Services)出现的理论基础。伴随着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网络已经全面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数已经达3.84亿,继续居全球首位,并且在未来的2-3年中,我国的网民数量将突破5亿,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帝国”。如何能够更好的引导网民们高效和谐地利用网络,同时为网络公司找到更为有效的盈利途径也就变成了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2004年,在美国一家名为“脸谱”(facebook)的网站横空出世,他由哈佛大学的学生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创办,完全依照“六度空间理论”的熟人介绍熟人原则迅速扩张。到2005年底,“脸谱”不但在全美学校开放,并已经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学校纳入其中;到2006年9月,“脸谱”针对全球所有用户开放;2009年9月,“脸谱”全球注册用户突破3亿,估值超过80亿美元,成为美国继“微软”、"google"后又一大被寄予厚望的互联网公司。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界也敏锐地察觉到“社区性网站”将是继“门户网站”、“即时通讯”以及“博客”后又一被发现的金矿。2006年,直接照搬“脸谱”界面和模式的“校内网”正式上线,拉开了中国社区性网站“战国时代”的大幕,2008年5月,凭借一些界面简单、可玩儿度高的网页游戏,“开心网”异军突起,让本已渐趋平静的国内社区性网站届再次“波澜汹涌”。一时间,搜狐“白社会”、“新浪微博”纷纷加入战团,社区性网站界好不热闹。但是在激情渐祛之后,投资者和网站的所有者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社区性网站如何盈利?这个问题不但困扰着国内众多的新兴社区性网站,更加困扰着现在这个业界的旗舰级企业,“脸谱”。10几年前的那一场互联网泡沫人们还心有余悸,而当看到,现在的社区性网站的一些盈利模式还是在沿用着web1.0年代传统的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这不免让所有关心社区网站发展的人们感到些许担心。本论文正是从此出发,通过介绍社区性网站的发展历史,互联网行业不同公司的对比,寻找相似性,从而推导出社区性网站的核心价值。并通过一个目标性网站:开心网,为切入点,分析现在社区性网站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并最后通过对社区性网站盈利模式的探讨、应该运用何种系统支撑盈利模式以及如何让社区性网站系统正常运行来阐述社区性网站“做什么”,“用什么做”,“怎么做”的问题,希望对社区性网站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同时提出了“用户潜在价值”、“第六媒体”和“社区信息检索分析系统”等概念。
林滨[8](2008)在《中电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愈演愈烈的新形式下,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明确而又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战略不仅关系到企业在其领域的位置和产品市场份额,更是一个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影响下,一个中型的合资企业要想在中国大陆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中赢得生存并求得发展,并最终在一个行业中居于不败的地位,公司的发展战略方针必需根据复杂的市场环境进行调整和更新。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电通信或CECT)是通讯行业中的一家中型合资企业,在通讯行业尤其是终端产品竞争如火如荼的当下,主要产品为移动电话(以下简称手机)的中电通信处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研究目的在于促进中电通信不断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环境,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国内市场中占据稳固的竞争位置。该市场营销战略为中电通信明确营销方向,确定企业自身在该行业的位置以及摆脱各种不利因素,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中电通信的市场营销战略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扩展在通讯领域中的工作思路,加强市场分析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希望此次的研究成果能对企业在制定与修正现有市场营销战略时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手机行业概况以及中电通信的基本情况;其次,进行理论综述介绍,主要包括本文将要使用的理论和依据;然后,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内外部环境SWOT分析矩阵,根据内外部环境条件的相互联系,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具有决策性意义的结论;再次,对市场营销战略进行选择和制定,阐述了企业市场营销战略选择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以及国内营销总体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职能战略来支持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的实现;最后,通过合理确定阶段性目标、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科学配置战略资源等措施来促进战略的实施,并通过制定完整的战略控制体系对战略的实施加以控制,确保战略实施按预定战略方向进行。
李军[9](2007)在《电信管制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回顾了有关电信管制理论及其发展,通过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了电信管制作为一种制度均衡,是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其变迁存在着多重均衡和路径依赖。同时结合社会文化学等学科知识,对中国电信市场管制的结构、变迁过程、制度环境、电信运营商的产权结构以及管制机构公职人员、电信运营商经理人目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了中国电信产业改革开放、引入竞争之后的宏观绩效成果,发现了在管制机构“多重机构、两种目标”、电信运营商国有产权以及经理人双重身份的结构下,存在着“由管制机构引起的电信运营商被动的市场共谋”与“电信运营商主导的价格改革”并存的现象,得出结论:1、中国电信管制的改革过程和结果具有内在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在实际实现的最终绩效上总体符合电信管制各参与方的利益目标以及社会福利的增加;2、在中国特殊的制度、文化背景下,目前是大力推动中国电信管制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即在目前国有电信运营商收益较高的情况下,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剩余,可以较好地平衡各方的利益;3、由于中国电信运营商经理人的双重身份和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使得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有所弱化。在此基础上,笔者以电信价格管制为例,对管制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电信市场管制实践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由于中国电信管制的结构、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目前的信息结构和管制机构的能力,作为电信价格管制方案总体适合于收益率管制方案,适合于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并在实践中通过电信管制各方的不断博弈过程得到完善,最终形成适合于中国电信市场并可自实施的制度——电信法和管制体系以及互补性的非正式制度。
王东[10](2007)在《湖北典型上市公司商业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湖北省三家典型上市公司与六家国内外参照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研究方法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每家湖北典型上市公司都从行业内选择了一家国内领先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它商业模式上成功的经验和不足。此外,还从行业内世界一流企业中选择了一家后发型企业,对其商业模式进行总结,为湖北企业提供借鉴。本文首先提出了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并对国内外商业模式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选取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并说明了数据来源。然后在对三家典型企业和国内参照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他们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行了总结,并在国内外参照企业商业模式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湖北企业发展的启示。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湖北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根据参照企业的商业模式总结提出了对湖北企业的启示和政府的启示。商业模式是企业经营成败的根本原因,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本文通过对三家湖北典型企业以及六家参照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结了湖北典型上市公司成功的商业模式,并和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对比,以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湖北企业和政府提供参考。
二、7月中旬各地手机市场动态和行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月中旬各地手机市场动态和行情(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链并购与企业价值提升研究 ——基于小米科技公司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研究法 |
1.4.2 案例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和对象创新 |
1.5.2 研究视角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SWOT分析 |
2.1.2 商业生态链理论 |
2.1.3 价值网理论 |
2.1.4 并购相关理论 |
2.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2.1 生态链相关文献 |
2.2.2 价值链相关文献 |
2.2.3 价值创造相关文献 |
2.2.4 文献述评 |
3. 生态链并购与企业价值提升:理论分析 |
3.1 生态链并购的必要性 |
3.1.1 拓宽市场进入新领域 |
3.1.2 巩固客户粘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
3.1.3 扩大生态体系边界追求网络效应 |
3.2 生态链并购与产业链并购及价值链并购的异同分析 |
3.3 生态链并购的适用范围 |
3.4 生态链并购的关键要素 |
3.4.1 生态链并购对象的选择 |
3.4.2 生态链并购的对价与支付方式 |
3.4.3 生态链并购后的整合 |
3.5 生态链并购的价值创造实施步骤 |
3.5.1 生态位的初选 |
3.5.2 生态位的确立 |
3.5.3 生态位的深化 |
3.6 生态链并购的效应分析 |
3.6.1 协同效应 |
3.6.2 溢出效应 |
3.7 生态链并购的风险 |
3.7.1 财务风险 |
3.7.2 整合风险 |
3.7.3 管理风险 |
4. 小米科技生态链并购的案例简介 |
4.1 小米科技公司简介 |
4.2 小米科技生态链并购简介 |
5. 小米科技生态链并购与企业价值提升 |
5.1 小米科技生态链并购的动因 |
5.1.1 拓展市场缓解竞争压力 |
5.1.2 缓和发展瓶颈 |
5.1.3 巩固客户粘性实施生态网布局 |
5.2 小米生态链并购的可行性分析 |
5.3 小米科技生态链并购的实施过程 |
5.3.1 小米科技生态位的选择与确立 |
5.3.2 小米科技生态链拓展领域 |
5.3.3 小米公司投资的选择依据 |
5.4 小米科技通过生态链实现价值创造的路径 |
5.4.1 小米科技生态链企业的价值创造 |
5.4.2 协同效应 |
5.4.3 溢出效应 |
5.5 小米科技生态链并购的风险及应对 |
5.5.1 财务风险及应对 |
5.5.2 整合风险及应对 |
5.5.3 生态链并购中的风险规避 |
5.6 案例小结 |
6. 结论、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概念界定 |
1.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 |
2. 协同治理 |
(二) 理论基础 |
1. 市场失灵理论 |
2. 公共物品理论 |
3. 协同治理理论 |
4. SFIC模型 |
二、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发展、问题与治理 |
(一)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产生的背景 |
1. 政策背景: 发展自行车系统建设和鼓励引导创新 |
2. 社会背景: 大众绿色出行需求旺盛 |
3. 经济背景: 共享经济的红利 |
4. 技术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日渐成熟 |
(二)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中的公共问题 |
1. 挤占城市公共空间,加剧公共资源紧张 |
2. 增加城市管理成本,加大城市管理难度 |
3. 存在人身、财产、信息等安全问题 |
4. 围堵式的恶性竞争发酵 |
(三) 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治理的现状 |
1. 政府承担治理主体职责 |
2. 治理进展缓慢,效果不佳 |
(四)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
1. 准公共物品属性下的负外部性亟待矫正 |
2. 政府单一监管的缺陷 |
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协同治理的条件识别与理论框架 |
(一) 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协同治理的条件识别 |
1. 具备初始合作动机 |
2. 存在合适的催化领导者 |
3. 形成了治理的基础规则 |
4. 共同的治理愿景 |
(二)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以SFIC模型为基础 |
1. 初始条件 |
2. 催化领导 |
3 制度设计 |
4. 协同过程 |
5. 结果 |
四、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 |
(一) 主体困境: 各方协同动力不足 |
(二) 领导困境: 组织协调障碍 |
(三) 制度困境: 共同决策乏力 |
(四) 过程困境: 协同力度薄弱 |
五、推进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协同治理的路径 |
(一) 增进信任,强化各方参与动力 |
(二) 综合施策,有效促进领导 |
1. 合理授权,理顺政府部门条块关系 |
2. 加强动员,提升公共精神 |
3. 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市场准入 |
(三) 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安排 |
1. 扩大民主参与,拓宽各参与层的参与渠道 |
2. 保证过程透明,优化现行的制度安排 |
(四) 强化共识,优化协同机制 |
1. 加快建立常态化的议事协调机制 |
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3. 建立适当的第三方监督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研究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关于对某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访谈内容 |
附录4 关于对某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的访谈内容 |
致谢 |
(4)三星手机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手机市场格局不断变化 |
1.1.2 电商渠道地位凸显 |
1.1.3 手机厂商之间竞争加剧 |
1.1.4 手机厂商对运营商依赖度高 |
1.1.5 营销策略亟待优化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
1.2.1 国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
1.2.2 国内研究与实践综述 |
1.3 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与特色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营销策略相关理论 |
2.1.1 消费者行为分析 |
2.1.2 STP战略 |
2.1.3 4P营销组合 |
2.1.4 整合营销传播 |
2.1.5 新营销策略 |
2.2 相关研究工具 |
2.2.1 PEST分析法 |
2.2.2 SWOT分析法 |
2.2.3 波特五力模型 |
3 国内手机市场现状及营销存在问题 |
3.1 国内手机行业现状 |
3.1.1 国内手机出货量出现负增长 |
3.1.2 电商渠道销量增长迅速 |
3.1.3 移动用户结构加速优化 |
3.2 国内手机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
3.2.1 政治法律环境(P) |
3.2.2 经济环境(E) |
3.2.3 社会文化环境(S) |
3.2.4 科学技术环境(T) |
3.3 国内手机行业发展趋势 |
3.3.1 移动通信技术将会不断向前演进 |
3.3.2 手机品牌大国向品牌强国的迈进 |
3.3.3 国产软硬件应用一体的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
3.3.4 国产手机品牌制造商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加强 |
3.3.5 迈入全民智能时代 |
3.3.6 线下体验线上购买(Online to Offline)模式 |
3.4 国内手机行业营销存在问题 |
3.4.1 营销策略亟待优化 |
3.4.2 过于依赖运营商 |
3.4.3 容易陷入价格战 |
3.4.4 营销重于产品与服务 |
4 三星手机中国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三星手机概况 |
4.2 三星手机中国市场概况 |
4.3 三星手机中国市场SWOT分析 |
4.3.1 优势(S)分析 |
4.3.2 劣势(W)分析 |
4.3.3 机遇(O)分析 |
4.3.4 威胁(T)分析 |
4.4 三星手机中国市场波特五力分析 |
4.4.1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4.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4.3 替代品的威胁 |
4.4.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4.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5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5.1 Apple |
4.5.2 小米 |
4.5.3 华为 |
4.5.4 其他品牌 |
4.6 营销存在问题 |
4.6.1 STP策略存在问题 |
4.6.2 4P营销组合存在问题 |
4.6.3 售后服务存在问题 |
4.7 营销策略优化必要性 |
5 三星手机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优化设计 |
5.1 消费者分析 |
5.1.1 消费者构成分析 |
5.1.2 消费者手机使用分析 |
5.1.3 消费者手机更换分析 |
5.1.4 消费者心理行为分析 |
5.2 营销策略优化目标 |
5.3 STP战略优化 |
5.3.1 消费市场细分(S) |
5.3.2 目标市场选择(T) |
5.3.3 目标市场定位(P) |
5.3.4 STP优化 |
5.4 4P营销组合策略优化 |
5.4.1 产品策略优化 |
5.4.2 价格策略优化 |
5.4.3 渠道策略优化 |
5.4.4 促销策略优化 |
5.5 售后服务优化 |
5.6 其他营销策略 |
5.6.1 服务营销 |
5.6.2 关系营销 |
5.6.3 定制营销 |
5.6.4 以旧换新营销 |
5.7 新媒体营销策略 |
5.7.1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营销 |
5.7.2 微信营销 |
5.8 营销策略体系优化总结 |
6 三星手机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优化支撑 |
6.1 加大内部反腐力度 |
6.1.1 针对广告投放 |
6.1.2 针对差旅交通费 |
6.1.3 针对考勤加班 |
6.1.4 针对收受贿赂 |
6.1.5 针对其他方面 |
6.2 强化企业凝聚力 |
6.2.1 不断加强三星手机内部的培训 |
6.2.2 三星手机要善用奖励方法 |
6.2.3 三星手机要建立统一的目标 |
6.2.4 培养员工的合作精神 |
6.2.5 重新定义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 |
6.3 完善组织结构 |
6.3.1 三星的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分拆 |
6.3.2 三星手机的销售团队必须扁平化 |
6.3.3 管理部必须全力配合销售部门的工作 |
6.3.4 吸收80-90后员工进入管理层 |
6.4 优化社会公共关系 |
6.4.1 处理好与内部员工的关系 |
6.4.2 处理好与消费者的关系 |
6.4.3 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
6.4.4 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 |
6.4.5 处理好与社区的关系 |
6.4.6 处理好与竞争对手的关系 |
6.5 打造强大营销团队 |
6.5.1 建立共同的愿景与目标 |
6.5.2 分工协作并有效发挥每位成员的作用 |
6.5.3 善于激励并信任团队成员 |
6.5.4 建立学习型组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
第一节 媒介与日本国民生活的信息化 |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
二、电视时代的到来 |
三、电话的普及 |
四、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第二节 日本信息社会的理念建构及其扩散 |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
二、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扩散 |
三、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早期实践 |
第二章 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中的新媒介 |
第一节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
一、“新媒介”与高度信息社会建设(1984-1994) |
二、多媒介与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1994-2000) |
三、互联网与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2001-2005) |
四、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遍在网络社会建设(2006-2009) |
五、新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主权社会建设(2010-2013) |
六、大数据时代的世界最高水准的IT社会建设(2013-) |
第二节 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概貌 |
一、日本媒介产业的分类 |
二、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经济规模 |
三、日本的内容市场 |
第三章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
三、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
四、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日本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 |
一、互联网商务 |
二、信息与数据库 |
三、社会性网络 |
四、互联网广告 |
五、在线音乐 |
第三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
二、互联网健康环境的营造 |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 |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 |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 |
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转移 |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
三、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民间协力 |
四、地面数字电视转移完成后的课题 |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
二、融合的法律体系 |
三、融合实践 |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 |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 |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 |
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阶段(1996-2005) |
四、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出版阶段(2006-) |
第二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主要领域 |
一、电子辞典 |
二、数字报纸 |
三、数字期刊 |
四、手机小说 |
五、电子图书 |
第三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组织与管理 |
一、政府部门的组织与管理 |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及其活动 |
第六章 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概况 |
一、日本移动电话的基本概念 |
二、日本的移动内容产业市场 |
第二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 |
一、从汽车电话到手机 |
二、移动电话市场的高速增长 |
三、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升级 |
四、移动运营商的分与合 |
第三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主要增值应用 |
一、手机互联网 |
二、手机铃声 |
三、手机游戏(移动游戏) |
四、手机钱包(手机支付) |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
第一节 外部诱因:信息科技一日千里 国际竞争态势逼人 |
一、警醒差距 力追领先国家 |
二、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 |
第二节 内部动因:回应民生诉求 升华生命价值 |
一、摆脱生存困境 掌控自我命运 |
二、经济突围 凸显“IT立国”优势 |
三、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 |
四、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新媒介发展的制度驱动 |
一、激发竞争活力的信息通信体制改革 |
二、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 |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德赛电子手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组成 |
第二章 德赛手机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2.1 德赛手机业务外部环境 PEST 分析 |
2.1.1 我国老年人口社会分析 |
2.1.2 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 |
2.1.3 国家政策趋势分析 |
2.1.4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2.2 老年手机行细分业市场分析 |
2.2.1 手机用户数持续增长 |
2.2.3 老人手机市场规模预估 |
2.3 老人手机内容服务市场分析 |
第三章 德赛手机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3.1 德赛电子简介 |
3.2 德赛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3.2.1 企业品牌分析 |
3.2.2 资源整合能力 |
3.2.3 技术创新分析 |
3.2.4 管理创新分析 |
3.2.5 生产制造能力分析 |
3.2.6 市场和渠道能力分析 |
3.3 德赛手机信息化服务平台 |
3.4 德赛老人手机业务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4.5 德赛手机业务 SWOT 综述 |
第四章 德赛手机业务战略目标与定位 |
4.1 总体战略思路 |
4.2 战略方式选型 |
4.3 战略目标和定位 |
4.3.1 战略目标 |
4.3.2 战略定位 |
4.3.3 品牌诉求 |
第五章 德赛手机业务战略实施 |
5.1 开创细分市场领先品牌 |
5.1.1 打造细分市场的领先品牌 |
5.1.2 推出差异化的手机产品线 |
5.1.3 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战略 |
5.1.4 加强关键技术的强化并做沉淀 |
5.2 提升企业精细化经营管理理念 |
5.2.1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 |
5.2.2 以差异化营销扩大德赛手机业务竞争优势 |
5.2.3 对价值链进行整合以提升德赛手机综合竞争实力 |
5.3 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5.3.1 建立强有力的营销团队 |
5.3.2 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
5.3.3 培养一批专业管理人才 |
5.3.4 让老员工在企业内部合理流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社区性网站(SNS)研究及其盈利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1.2 社区性网站发展情况 |
1.3 本文创新 |
1.4 论文的内容结构 |
第二章 社区性网站发展综述 |
2.1 社区性网站定义(定义二) |
2.2 社区性网站产生的科学理论基础 |
2.2.1 小世界现象 |
2.2.2 六度空间理论 |
2.3 社区性网站发展历史 |
2.3.1 社区性网站产生的现实理论根源 |
2.3.2 社区性网站的发展历程 |
2.4 社区性网站类型 |
2.4.1 微型博客(昵称:围脖) |
2.4.2 游戏类综合性社区 |
2.5 社区性网站特点 |
2.5.1 社区性网站自身特点(内部性) |
2.5.2 社区性网站用户特点(外部性) |
第三章 社区性网站价值分析 |
3.1 电子商务类网站核心价值 |
3.1.1 淘宝网地位阐述 |
3.1.2 淘宝网网商样本分析 |
3.1.3 淘宝网外部价值 |
3.1.4 淘宝网内部价值 |
3.1.5 本节小结 |
3.2 门户类网站核心价值 |
3.2.1 搜狐网地位阐述 |
3.2.2 搜狐网的核心价值 |
3.2.3 搜狐经营状况分析 |
3.2.4 本节小结 |
3.3 社区性网站核心价值 |
3.3.1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潜在瓷源(潜在资源定义) |
3.3.2 开心网地位阐述 |
3.3.3 开心网用户分析 |
3.3.4 开心网核心价值 |
3.3.5 本节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区性网站所面临的问题 |
4.1 开心网主要应用发展情况分析 |
4.1.1 开心网主要游戏介绍 |
4.1.2. 开心网主要游戏情况分析 |
4.1.3 开心网游戏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4 本节小结 |
4.2 开心网的收支情况分析 |
4.2.1 开心网经营模式分析方法 |
4.2.2 开心网现阶段主要经营模式 |
4.2.3 开心网营收状况分析(方法一) |
4.2.4 开心网成本核算状况分析 |
4.2.5 开心网运营上所面临的问题 |
4.2.6 本节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区性网站盈利模式探讨 |
5.1 社区性网站现阶段运营主要资金来源 |
5.2 社区性网站现在主要的盈利模式 |
5.2.1 社区性网站盈利模式一览 |
5.2.2 社区性网站主流盈利模式分析 |
5.2.3 社区性网站盈利模式通用性分析 |
5.3 社区类网站盈利模式探讨 |
5.3.1 开心网内在核心价值回顾 |
5.3.2 同种类型内在核心价值企业盈利样本 |
5.3.3 开心网的第二种盈利估值方法 |
5.3.4 社区性网站未来盈利模式探讨 |
5.3.5 社区性网站未来盈利模式实现工具(SISAS系统)说明 |
5.3.6 社区性网站稳定用户流量方法探讨 |
5.3.7"第六媒体"定义 |
5.3.8 本节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附录 |
附录一:当前中国主要BBS列表 |
附录二:新闻组的主要分类 |
附录三:当前世界以及中国国内主要的即时通讯软件列表 |
附录四:网络日志主要类别列表 |
附录五:国内知名播客网站列表 |
附录六:国内外微型博克类代表性社区网站列表 |
附录七:国内外游戏类代表性社区网站列表 |
附录八:淘宝皇冠积分规则 |
附录九:淘宝积分规则 |
附录十:搜狐网发展历程 |
附录十一:搜狐网产品组织构架 |
附录十二:全球、各大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
附录十三:2009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调查 |
附录十四:"开心网"入住机构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电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行业背景 |
1.1.2 研究的企业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2.1 市场营销定义 |
2.2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2.2.1 外部因素 |
2.2.2 内部因素 |
2.3 市场营销组合 |
2.4 现代营销战略核心 |
2.4.1 市场细分(Segmenting) |
2.4.2 目标市场(Targeting) |
2.4.3 市场定位(Positioning) |
第3章 中电通信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宏观经济环境 |
3.1.2 行业环境分析 |
3.1.3 微观环境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产品分析 |
3.2.2 人力资源分析 |
3.2.3 财务状况分析 |
3.2.4 营销能力分析 |
3.2.5 研发能力分析 |
3.2.6 生产技术分析 |
3.3 内外部环境SWOT分析 |
第4章 中电通信市场营销战略选择与制定 |
4.1 中电通信的目标体系 |
4.1.1 总体目标 |
4.1.2 具体业务经营目标 |
4.1.3 市场营销战略类型的选择 |
4.2 具体营销战略的制定 |
4.2.1 产品策略 |
4.2.2 价格策略 |
4.2.3 渠道策略 |
4.2.4 促销策略 |
4.2.5 技术创新策略 |
4.2.6 市场多元化策略 |
4.2.7 整合营销策略 |
第5章 中电通信市场营销战略实施与控制 |
5.1 市场营销战略实施 |
5.1.1 熟悉国内市场格局产品准确定位 |
5.1.2 完善激励机制,建设人才队伍 |
5.2 市场营销战略的控制 |
5.2.1 战略控制体系的组成 |
5.2.2 战略控制的保证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电信管制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电信管制综述 |
1.2、电信产业的发展趋势 |
1.3、国外电信管制改革的启示 |
1.4、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1.5、研究思路及论文安排 |
2、理论综述 |
2.1、自然垄断理论 |
2.1.1、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 |
2.1.2、网络经济对自然垄断理论的影响 |
2.1.3、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 |
2.2、管制理论 |
2.2.1、管制定义 |
2.2.2、管制目的 |
2.2.3、管制理论 |
2.2.4、管制失灵 |
2.2.5、放松管制 |
2.3、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电信产业的私有化——产权制度对政府电信管制的影响 |
2.5、管制理论的发展 |
2.5.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2.5.2、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
2.6、管制理论的评述 |
2.7、小结 |
3、电信管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3.1、作为制度安排的电信管制 |
3.2、电信管制的多重制度均衡及路径依赖 |
3.3、小结 |
4、中国电信管制的结构分析——中国电信管制的正式和非正式约束 |
4.1、中国电信管制博弈的参与方 |
4.2、中国电信管制的结构 |
4.2.1、管制机构 |
4.2.2、法律体系 |
4.3、中国电信管制结构分析 |
4.3.1、电信管制机构的"多重机构、两种目标" |
4.3.2、电信运营商 |
4.3.3、消费者 |
4.3.4、综合分析 |
4.4、中国制度环境的独特影响因素 |
4.4.1、中国的法律渊源及制度的双重性 |
4.4.2、中国的政治行政体制 |
4.4.3、中国电信法律状况 |
4.5、电信管制中的约束问题 |
4.5.1、信息约束 |
4.5.2、交易约束和行政或政治约束 |
4.5.3、管制机构的管制工具和激励方案 |
4.6、小结 |
5、中国电信管制的实绩分析 |
5.1、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状况 |
5.1.1、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状况 |
5.1.2、中国电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
5.2、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经营业绩分析 |
5.2.1、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经营业绩 |
5.2.2、国外电信运营商的经营业绩 |
5.3、中国现实中的电信价格管制 |
5.3.1、中国电信价格管制及改革 |
5.3.2、目前中国电信运营商实施的电信价格 |
5.3.3、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网间结算 |
5.3.4、中国电信市场价格的评估 |
5.3.5、中国电信运营商的业务结构 |
5.4、中国电信市场准入管制 |
5.4.1.基础电信业务的准入 |
5.4.2、增值电信业务的准入 |
5.4.3、电信市场其它方面的准入管制 |
5.5、中国电信市场的整体绩效分析 |
5.6、小结 |
6、电信管制理论的修正及应用于中国实践——以电信价格管制为例 |
6.1、中国电信市场的特殊之处 |
6.1.1、管制目标的修正 |
6.1.2、不对称信息问题 |
6.2、进入管制 |
6.2.1、进入管制 |
6.2.2、中国电信市场竞争结构再造及有效竞争——电信运营商重组 |
6.3、价格管制 |
6.3.1、价格管制方式的选择 |
6.3.2、收益率管制方案在中国实践中的问题 |
6.3.3、其它价格管制方案 |
6.3.4、接入定价 |
6.3.5、定价的信息问题 |
6.4、消费者的作用 |
6.5、中国电信市场的制度建设——电信法的制定 |
6.6、面对全球化的竞争 |
7、论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附录一:中国手机产业的管制分析 |
附录二:移动通信3G泡沫现象及中国3G的发展策略 |
附录三:短信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
附录四:中国电信网间结算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湖北典型上市公司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本文框架 |
2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 |
2.1 商业模式的研究视角 |
2.2 商业模式的理论解释 |
2.3 国外学者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 |
2.4 商业模式的特征 |
3 商业模式的构成及研究思路 |
3.1 Osterwalder 的九要素商业模式模型 |
3.2 战略性设计商业模式模型 |
3.3 三层商业模式模型 |
3.4 商业模式模型选择及研究思路 |
4 烽火科技集团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
4.1 烽火与中兴商业模式对比 |
4.2 烽火、中兴和诺基亚商业模式总结 |
4.3 中兴、诺基亚对烽火的启示 |
5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
5.1 东风与上汽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
5.2 东风、上汽与现代商业模式总结 |
5.3 现代和上汽对东风发展的启示 |
6 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
6.1 美尔雅与雅戈尔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
6.2 美尔雅、雅戈尔与耐克商业模式总结 |
6.3 雅戈尔和耐克对美尔雅的启示 |
7 本文研究结论及启示 |
7.1 湖北省典型上市公司评述 |
7.2 湖北企业存在问题总结 |
7.3 对湖北企业的发展建议 |
7.4 对政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烽火科技集团商业模式分析 |
附录3 中兴通讯集团商业模式分析 |
附录4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
附录5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
附录6 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
附录7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
四、7月中旬各地手机市场动态和行情(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链并购与企业价值提升研究 ——基于小米科技公司的案例分析[D]. 沈钰. 苏州大学, 2020(03)
- [2]人工智能背景下的TL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 杨光. 南京大学, 2019
- [3]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协同治理研究[D]. 肖娅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4]三星手机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徐照生.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7)
- [5]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D]. 龙锦. 上海大学, 2015(03)
- [6]德赛电子手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杨文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7]社区性网站(SNS)研究及其盈利模式的探讨[D]. 赵博.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8]中电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林滨. 东北大学, 2008(03)
- [9]电信管制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 李军. 浙江大学, 2007(03)
- [10]湖北典型上市公司商业模式研究[D]. 王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