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钛合金髌骨集中器治疗髌骨骨折及术后康复训练

镍钛合金髌骨集中器治疗髌骨骨折及术后康复训练

一、Patellar fracture treated by Nitinol patellar concentrator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论文文献综述)

杨友银[1](2020)在《锚钉在髌骨下极非关节面骨折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分析带线锚钉与空心螺钉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非关节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带线锚钉在治疗髌骨下极非关节面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创伤医疗组共收治39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带线锚钉及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带线锚钉组(AS组)及空心螺钉张力带组(TBS组),AS组17例,男性11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1±14.95岁。TBS组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9.59±13.70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6周、3月、6月、1年膝关节活动度、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随访及分析,AS组平均手术时间61.59±8.85分钟,TBS组平均手术时间78±10.11分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AS组为79.14±13.35°,TBS组为82.75±12.02°,P=0.381;术后3月AS组为100.88±12.15°,TBS组为100.34±9.57°,P=0.876;术后6月AS组为119.81±7.17°,TBS组为117.35±9.75°,P=0.369;术后1年AS组为128.87±3.23°,TBS组为129.02±2.51°,P=0.8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膝关节Bostman评分,AS组28.59±1.42分,优良率100%,TBS组28.41±1.65分,优良率100%,P=0.7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6月随访X片均达到临床愈合,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切口感染、膝关节前方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在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上,带线锚钉较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术操作更简便,且能提供稳定而有效的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杨磊[2](2020)在《环抱器与双钢板在治疗THA术后PFF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和双钢板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Vancouver B1和C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长沙市第四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第三医院于2015年7月2019年6月之间,诊断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且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和双钢板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患者共52例,结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共36例患者纳入研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围术期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7±2.12)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围术期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治疗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B1和C型骨折时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法。

谭哲[3](2019)在《髌骨横形骨折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的疗效和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髌骨横形骨折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髌骨横形骨折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髌骨横形骨折行手术治疗病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组(微创组)和克氏针张力带组(克氏针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1月、3月、6月、12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后1周、1月、3月患者膝关节主动屈曲90°时VAS评分,术后第12月骨折复位质量评定、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随访期间观察内固定物情况和是否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结果:共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髌骨骨折手术病例52例。微创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28岁,骨折侧左侧16例、右侧13例;克氏针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32.87岁,骨折侧左侧14例、右侧9例。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微创组较克氏针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12月,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微创组较克氏针组患者膝关节主动屈曲90°时VAS评分低(P<0.05);术后1月、3月,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屈曲90°时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根据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评估,微创组优11例、良12例、中6例,优良率为79.31%;克氏针组优7例、良10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83.61%;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等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两组患者均骨折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物失效及术后切口感染。结论: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能提供有效的骨折内固定稳定性,较传统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手术创伤小,早期疼痛程度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第二部分髌骨横形骨折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的有限元分析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有效性,分析该内固定方式对骨折块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为该手术方式的推广使用做出相应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MIMICS 17.0、Rhinoceros 5.0、Geomagic Studio 12.0、hypermesh13.0有限元前处理软件,分别完成正常髌骨-肌腱模型(模型1)和髌骨横形骨折“8”字钢丝内固定模型(模型2)的三维建模。运用Abaqus/CAE 2017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两种模型的股四头肌肌腱、髌腱进行约束,在髌骨关节面下、中、上三分之一部分分别予以加载2.0MPa、3.5MPa、4.4 MPa压应力,模拟膝关节屈曲20°、45°、90°时两种模型的受力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两种模型的等效应力和位移。结果:1.模拟膝关节屈曲20°,模型1中髌骨最大应力约25.0MPa,应力主要在髌骨下部区域集中。模型2最大应力约269.8MPa,最大应力位于钢丝的部件上;髌骨的最大应力约30.0MPa,应力主要集中在骨折线下方骨折块;模型的最大位移0.144mm,发生在上骨折块靠近骨折线区域和髌骨下极附近区域。2.模拟膝关节屈曲45°,模型1中髌骨最大应力约34.7MPa,应力主要在髌骨中部区域集中。模型2最大应力约291.2MPa,最大应力位于钢丝的部件上;髌骨的最大应力约41.0MPa,骨折线上、下骨折块所受应力较均衡;模型的最大位移0.234mm,发生在上骨折块靠近骨折线区域。3.模拟膝关节屈曲90°,模型1中,髌骨最大应力约35.5MPa,应力主要在髌骨上部区域集中。模型2最大应力约531.0MPa,最大应力位于钢丝的部件上;髌骨的最大应力约43.0MPa左右,应力主要集中在骨折线上方骨折块;模型的最大位移0.406mm,发生在髌骨上极附近区域。4.在三种膝关节屈曲角度下,两种模型的肌腱和髌骨连接处、模型2钢丝交叉处均有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髌骨关节面上也有应力集中表现,其应力集中区域大致与施加压力的区域相一致。模型2中,两骨折块间存在相互压力。结论:有限元分析显示髌骨横形骨折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力学性能良好,骨折块位移小,固定牢靠。

李亮[4](2018)在《足部镍钛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的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设计并生产出以镍钛记忆合金为材料的足部三角固定器,比较三角固定器固定,H型接骨板固定,克氏针固定内固定中足外侧柱移位性损伤中对前足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并对其生物力学进行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于我院影像科收集并整理2013~2016年成人足部CT扫描影像学资料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测量相关数据,并设计出合适的镍钛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取6只成人下肢尸体冷冻标本。制成第4、5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模型,对4、5跖跗关节进行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固定,H型接骨板固定,2.0mm克氏针固定,克氏针分别从4、5跖骨打入骰骨。经加载600 N后,通过Tekscan压力传感器,测量前足足底压力的变化,应用ElectroForce(?)3510高精度生物材料试验系统机进行轴向压缩力学测试,提取不同状态标本在疲劳试验前后压缩载荷下位移,载荷除以位移即可得各处理组的压缩刚度,计算刚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损伤的第4、5跖跗关节分别用三角固定器、钢板、克氏针固定后,第4、5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则较骨折脱位状态有所增大,第2、3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较骨折脱位状态下都有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固定器组第4、5跖骨头下压力峰值与正常组相近。疲劳试验前处理组B的压缩刚度明小于处理组C(P<0.05)、处理组D(P<0.05)、处理组E(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疲劳试验前钢板固定组、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克氏针固定组组对外侧柱脱位固定后与正常组相比足部总体压缩刚度值无显着差异(P>0.05),疲劳试验前后克氏针固定组静态压缩刚度较疲劳试验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测量、图画设计、遵循材料的自身的特质成功设计并制作出适合运用于足部的镍钛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通过生物力学实验,了解了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固定,H型接骨板固定,克氏针固定对足底压力恢复的能力的差异。通过疲劳试验前和疲劳试验后对比,证实三角固定器良好的抗轴向压缩能力,三角固定器治疗跖跗关节外侧柱损伤其恢复足底压力的能力及生物力学稳定性良好。

张桢阳,孟永久,丁积勇[5](2017)在《应用镍钛聚髌器与双钢缆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比较》文中认为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大部分属关节内骨折,如不恰当处理,有发生创伤性髌股关节炎的可能。临床上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较多,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有常规钢丝环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以及记忆金属聚髌器固定等。笔者比较采用记忆镍钛合金聚髌器固定与钢缆环扎加"8"字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9例均为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

黄昆,唐箫[6](2016)在《可调式髌骨爪与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可调式髌骨爪与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2014年6月就医的髌骨骨折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可调式髌骨爪内固定术、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1018月随访,其中2组患者手术时间、末次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膝关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均获得良好疗效,但可调式髌骨爪手术操作程序更简洁,固定牢靠。

陈诗强,董玮,熊文华[7](2016)在《不同方式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168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髌骨环组(A组)54例、钢丝环扎组(B组)53例、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术组(C组)61例。观察3组的手术情况、术后3个月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及6个月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A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6.996,6.759,P<0.01);A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12.110,12.128,P<0.01)。结论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固定牢靠及伤膝功能可以得到早期康复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髌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

朱炼[8](2014)在《手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远期功能及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研究》文中指出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在伸膝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髌骨位于膝前皮下,易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21%。髌骨骨折导致伸膝装置的连续性被破坏且髌股关节面不平。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预后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都是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活动。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避免或减少髌骨骨折造成的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手术方法和新型内固定物被广泛使用,使得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20世纪前髌骨骨折的治疗是存在争议的,非手术治疗常常被采用,Dowd等人认为保守治疗预后较差,骨折愈合率低且致残率高。由于外科手术中无菌技术的提高,两种手术方案被提出:髌骨切开复位钢丝固定和髌骨全切。随后,切开复位内固定成为治疗髌骨骨折的首选。严重的粉碎性髌骨骨折常采用髌骨完全切除术作为治疗方法,但对于其疗效和远期愈后,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当髌骨粉碎性骨折不能良好复位并稳定固定时,可以采取髌骨完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满意率约为80%。而在1980后,随着内固定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后的研究对此产生了争论,认为该术式的临床结果并不理想,仅仅可以作为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最后措施。以上学者的研究结果均仅针对患侧的预后功能,髌骨粉碎性骨折患侧完全切除术对健侧膝关节远期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像学改变极少见文献报道。本研究通对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切除和髌骨内固定健侧和患侧膝关节的影像学评分和功能评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全切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远期健患侧的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改变。临床上对髌骨骨折治疗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则上最大限度地保留髌骨及充分恢复其的功能。大多数移位的髌骨骨折可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髌骨骨折、尤其是下极严重粉碎性骨折,常采用部分切除术治疗。国内外较少见文献报道髌骨部分切除术的长期疗效和髌股关节的退化程度。本研究通过膝关节功能评分和MRI评分来判断髌骨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迅速增加,使老年髌骨骨折患者增多。然而,老年髌骨骨折患者由于骨质疏松,骨质较差,复位内固定时骨折块易碎裂,内固定物易松动脱出,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大多数老年髌骨骨折患者克氏针张力带术后进行数周外固定。但是,治疗过程中长时间使用外固定支具,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容易造成关节僵直,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通过对早期功能锻炼和石膏固定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髌骨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石膏固定对患者的影响。第一部分华北地区成年汉族人髌骨CT三维重建测量在性别鉴定中的应用目的:通过对257例成年汉族人髌骨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测量,通过判别分析,找到进行男女性别判别的方法。方法:选择自愿参加测试的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北省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就医的志愿者,自愿参加测试。对这些受试者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髌骨的高度和宽度、髌骨厚度和内外侧关节面的宽度。通过统计处理找出单项指标和多项指标的判别分析函数和判断符合率。结果:华北地区成年汉族人髌骨5项指标平均值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显着(P<0.01),单项判别中髌骨内侧关节面宽判别函数为Y1=-82.08+7.95X4;Y2=-60.29+6.78X4,判断符合率:83.3%。多项判别分析函数为Y1=-296.24+2.94X1+6.78X2+0.119X3+3.01X4+4.70X5;Y2=-261.06+2.82X1+6.72X2+0.07X3+2.08X4+4.33X5,判断符合率达89.10%。结论:髌骨内侧关节面宽度单项判别分析判断符合率达83.3%;通过多项判别分析函数判别分析判断符合率达89.10%。通过对髌骨形态学的测量分析,找到了通过髌骨对性别进行判别的可靠方法。第二部分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远期功能与影像学改变研究目的:目的:探讨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的远期功能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月手术治疗的29例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资料,男2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5.8岁(29~71岁)。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改良Whole-Organ磁共振成像评分(WORMS)对患者的MRI进行影像学分析,并采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和Bostman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使用Biodex-Ⅱ型(美国)等速测力系统对患者双膝伸膝峰扭矩和屈曲角度进行测量。结果:29例患者术后获8~18年(平均13年)随访。29例患者患侧膝关节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13.8±5.8)分,其中轻度关节炎24例,中度5例;健侧WORMS评分平均为(12.3±5.5)分,其中轻度关节炎26例,中度3例,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1,P=0.321)。KOOS评分中疼痛评分平均为(88.0±6.4)分、症状为(86.9±5.7)分、日常生活为(89.9±5.2)分、娱乐及运动功能为(83.6±7.6)分、膝关节相关生活质量为(80.5±8.5)分。Bostman评分平均为(27.4±3.6)分,其中优20例,良9例。患侧膝关节平均屈曲为128.3°±5.5°,健侧为128.8°±4.2°;患侧膝关节峰扭矩平均为(105.4±12.2)牛·米,健侧为(106.6±9.1)牛·米,以上项目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部分切除术不会造成严重的髌股关节退变和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远期疗效优良。对于难以复位和复位不良的髌骨骨折,可行髌骨部分切除术。第三部分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髌骨切除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双侧膝关节远期功能和影像学表现目的:本研究通对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切除和髌骨内固定健侧和患侧膝关节的影像学评分和功能评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全切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远期健患侧的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治疗的髌骨粉碎骨折的患者52例,其中髌骨全部切除患者24例(切除组);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28例(固定组)。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改良Whole-Organ磁共振成像评分(WORMS)对患者的MRI进行影像学分析。并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使用Biodex-Ⅱ型(美国)等速测力系统对患者双膝伸膝峰扭矩和屈曲角度进行测量。结果:全切组24例患者术后获11~26年(平均17.3年)随访。固定组28例患者术后获随访12-22年(平均15.5年)。末次随访时全切组24例患者患侧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6.58±1.05)分;健侧平均为(4.71±0.53)分。固定组28例患者患侧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8.11±1.21)分;健侧平均为(4.43±0.28)分,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切组患侧AKS膝关节评分中健侧膝关节AKS评分为165.08±2.23分,患侧为152.75±2.87分;固定组AKS膝关节评分中健侧膝关节评分为165.08±2.23分,患侧为149.14±2.66分;全切组与固定组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切组患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19.9°±3.01°,健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23.5°±2.71°;固定组患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15.32°±3.11°,健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27.14°±1.6°,全切组与固定组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患侧比较P=0.298,P>0.05,表1)。全切组患侧膝关节伸膝峰扭矩平均为(96.08±2.32)牛·米,健侧为(106.46±1.8)牛·米;内固定组患侧膝关节伸膝峰扭矩平均为(99.18±1.98)牛·米,健侧为(105.25±1.63)牛·米,全切组与固定组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经过长时间的康复与代偿后,髌骨切除患者与内固定患者患侧膝关节功能无差别,全切组的患侧股四头肌肌力略差。MRI影像结果却提示内固定组患者患侧膝关节出现的关节退变。两组健侧的膝关节功能代偿性增加,是健侧膝关节加速退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老年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对比辅助外固定治疗的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研究目的:老年髌骨骨折术后采用石膏固定与早期功能锻炼两种康复方案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髌骨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石膏固定对膝关节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月119例患者,其中男性99例,女性20例,64例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55例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采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和Bostman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对这些患者的伤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进行登记研究。结果:随访时间从36至98个月,平均随访53个月。两组患者中年龄,性别,损伤的机制,损伤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没有差异。按照Bostman评分标准,早期活动组得分高于石膏固定组,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721)。早期活动组优良率为79.69%(51/64);石膏固定组为81.82%(45/55),也没有统计学差异。KOOS评分中早期活动组略高于石膏固定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石膏固定组患者屈曲为114.64°±18.31°(59°135°),早期活动组为116.36°±18.60°(54°135°),两组也没有统计学差别(P=0.612)。两组患者伸膝活动均不受限。石膏固定组没有内固定失败发生;早期活动组中有14例内固定失败发生,其中10例进行了二次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给予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另外4例患者,给予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有14例发生感染,其中石膏固定组9例,早期活动组5例。浅表感染12例(石膏固定组8例,早期活动组4例),深部感染两例(每组各一例)。浅表感染给予换药和使用抗菌药物后均已得到控制,并且伤口愈合。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石膏固定组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栓塞13例,深静脉血栓1例,早期活动组静脉血栓栓塞5例,没有深静脉血栓出现。结论:老年骨质较好且非粉碎骨折固定较为坚强的患者不应给予石膏外固定,早期活动内固定失败率低,功能恢复理想。老年粉碎骨折固定不够坚强的患者术后应给予石膏外固定,石膏外固定能减少内固定失败对膝关节功能较小,但患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升高。对于血栓高危老年髌骨骨折患者,应积极进行防血栓治疗,尽早进行下肢功能锻。第五部分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目的:本研究目标是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对比单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是否有更好的肩关节功能。方法:我院创伤中心就诊的40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8例患者使用角度锁定钢板加髂骨植骨(实验组),22例仅单独采用角度锁定钢板(对照组)。术后给予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的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分。和SF-36测量调查表[15]。最后记录这些患者是否回到了他们之前的工作和活动能力。结果:没有患者术后感染,所有骨折均得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后骨折远端内外翻角度小于5度。实验组患者临床及放射学检查均取得骨折愈合。实验组中没有肱骨头塌陷骨坏死及螺钉穿出关节面。骨折愈合放射学检查实验组为(4.66±1.63)个月,明显早于对照组(5.98±1.57)个月(P <0.05,表2)。术后实验组测量ROM也显着优于对照组,包括屈((148.00±18.59)与(121.73±17.20)度),伸((49.00±2.22)比(42.06±2.06))度,内旋((45.00±5.61)比(35.00±3.55)度),外旋((64.00±9.17)比(52.14±5.73)度)。SF-36评分中,实验组((88.00±5.71)分)显着高于对照显组((69.45±9.45)分,P <0.001)。平均VAS疼痛程度实验组(mean rank,10.50)显着低于对照组(meanrank,47.19)(P <0.001)。实验组除一例患者外(17/18,94.4%)均回到了以前的活动状态或职业。与此相反,对照组中4例患者不能回到在他们以前的活动状态或职业。结论: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预后较好且并发症率低。

刘欣伟,解冰,项良碧,周大鹏,田竞[9](2014)在《军训致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症8例的手术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4月我科应用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症患者8例,术后采用美国足踝AOF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8例均获随访,时间329(15.3±8.3)个月。全部患者疼痛、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的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疼痛、关节活动度。

蔡伟平[10](2013)在《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治疗中三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实施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以及粗丝线环形缝合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3个月与6个月时的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以及住院时间4个方面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有效率显着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治疗6个月后,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在解剖复位、内固定坚强性、膝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取得最理想效果的是镍钛聚髌器固定,其次是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再次是粗丝线环形缝合固定法。在术后加以适当的主动训练,有助于减轻肿胀与疼痛,提高伤肢静脉回流,防止创伤性关节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二、Patellar fracture treated by Nitinol patellar concentrator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tellar fracture treated by Nitinol patellar concentrator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论文提纲范文)

(1)锚钉在髌骨下极非关节面骨折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髌骨下极非关节面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2)环抱器与双钢板在治疗THA术后PFF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选择病例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骨折分型
    2.3 术前评估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处理
    2.6 收集资料
    2.7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术前因素
        3.1.1 术前一般资料
    3.2 术后并发症
    3.3 统计结果
4.讨论
    4.1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4.2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4.3 双钢板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4.4 环抱器与双钢板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比较
5.结论
6.参考文献
7.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3)髌骨横形骨折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的疗效和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髌骨横形骨折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髌骨横形骨折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足部镍钛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的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足部镍钛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的设计
    1. 材料与方法
    2. 三角固定器的尺寸
    3. 设计三角固定器CAD图
    4. 将三角固定器CAD图设转化为实体
第二章 足部Ni-TiSM三角固定器与接骨钢板和克氏针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生物力学实验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应用镍钛聚髌器与双钢缆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3.2 结果
4 讨论

(6)可调式髌骨爪与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2.2 围手术期处理
    1.3 疗效观察及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不同方式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A组:
        1.2.2 B组:
        1.2.3 C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2 3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
    2.3 3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3 讨论

(8)手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远期功能及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华北地区成年汉族人髌骨CT三维重建测量在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远期功能与影像学改变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髌骨全切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双侧膝关节远期功能和影像学表现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老年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对比辅助外固定治疗的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髌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军训致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症8例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 评价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讨论

(10)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四、Patellar fracture treated by Nitinol patellar concentrator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论文参考文献)

  • [1]锚钉在髌骨下极非关节面骨折的应用研究[D]. 杨友银.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2]环抱器与双钢板在治疗THA术后PFF的疗效比较[D]. 杨磊.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髌骨横形骨折微创“8”字钢丝内固定的疗效和有限元分析[D]. 谭哲.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8)
  • [4]足部镍钛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的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D]. 李亮.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5]应用镍钛聚髌器与双钢缆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比较[J]. 张桢阳,孟永久,丁积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5)
  • [6]可调式髌骨爪与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 黄昆,唐箫. 淮海医药, 2016(05)
  • [7]不同方式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 陈诗强,董玮,熊文华. 河北医药, 2016(15)
  • [8]手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远期功能及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研究[D]. 朱炼. 河北医科大学, 2014(09)
  • [9]军训致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症8例的手术治疗[J]. 刘欣伟,解冰,项良碧,周大鹏,田竞. 临床军医杂志, 2014(01)
  • [10]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J]. 蔡伟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20)

标签:;  ;  ;  ;  ;  

镍钛合金髌骨集中器治疗髌骨骨折及术后康复训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