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胡涛[2](2021)在《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表彰大会上强调,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是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大的精神力量。抗疫精神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有利于提升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因此,我们须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初中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生核心德育课程,是完成初中阶段“立德树人”任务的主阵地。将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和育人效果。有利于初中生全面发展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特色以及落实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通过对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从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观,探讨融入的理论依据。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把握针对性原则、思想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重点探讨从教师素养、学生学习、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具体路径。将抗疫精神的融入体现在提高教师的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方面,总结了抗疫精神作为教学素材与教材相结合,并按照教材内容,进行了内容结合分析、素材运用探讨及教学方法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技术,增强教学效果和融入效果。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即提升学习效果,又能指导实践。最后,本文以九年级“凝聚价值追求”一课作为教学范例,具体探讨融入原则和基本路径的实际运用。
白宏亮[3](20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精神是区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除了体现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悠久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外,还能体现独到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区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区域的具体化、个性化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次、多维度的实现形式和实践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地区层面的积极培育和践行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大局的重要问题,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区域精神培育得以展开和实践的时代要求。黑龙江在共和国建设中为国家的解放事业、现代化发展事业等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龙江精神培育承载着黑龙江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担负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与培育实践的时代责任。因此,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立足于黑龙江地区历史与现实的发展特征,着重对龙江精神培育的基本现状、主要问题和应对方案等展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这对于推进黑龙江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丰富与繁荣黑龙江地区区域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坚持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龙江精神培育的内在逻辑,从理论阐释和功能解析两个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展开研究。一方面对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域精神、龙江精神培育等展开概念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这一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另一方面,在已有概念释义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内在逻辑、重要意义和主要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论阐释角度对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理论分析与实践方案前后呼应,在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下,通过对龙江精神主要模式类型的判定与把握,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区域精神培育模式,力图实现龙江精神培育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本文坚持实案逻辑与质性逻辑相统一,通过个案调查的数据展开实证研究,较为直观地展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基本状况,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现状展开评价分析,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进行结果说明,为本文论证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在数据显示出来的有关结果中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而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为后续提出科学的现实方案奠定基础。
王福军[4](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遆志华[5](2020)在《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对民族精神进行了新的凝练总结,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孕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支撑力。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是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和接班人,应当具备强烈的民族精神。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伟大民族精神内涵丰富,价值意蕴深厚。在新时代,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当前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案例分析法、大数据分析法等对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品格、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新时代,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课题,明确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是提升培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革故鼎新、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的精神品格,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在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态度,遵循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协调的原则、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配合的原则。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和原因。本部分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部分高校教师素质能力相对欠缺、大学生精神层面存在一定问题、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有待丰富、环境育人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为提出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针对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从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优化培育方法,丰富和细化培育内容,优化培育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
俞小敏[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其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根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此,高校文化自信培育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应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给文化自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要求大学生要积极把握时代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脊梁骨,要想其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培养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因此,笔者决定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这一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即问题归因),来根据实际提出解决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突出问题的实践路径。本文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文献分析、逻辑归纳等多种调查方法,分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从客体与主体两方面进行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客体问题主要有崇洋媚外、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以及校园亚文化影响较大;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主体问题主要有文化自信培育意识不强烈、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不明确、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不健全、文化自信培育的队伍不整齐、文化自信培育的方式不新颖以及文化自信培育的氛围不浓厚。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笔者又对其进行了归因分析,包括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两个方面。历史原因主要包括近代以来西方的经济文化优势、落后挨打的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以及启蒙家对传统文化的过激批判;现实原因主要有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冲击、高等教育制度缺陷及教育内容的缺失、社会文化氛围及家庭观念的影响以及培育客体自身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解决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的切实需要,通过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领导、整合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队伍以及保障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需求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文化自信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同时,笔者将创新导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方法,通过发挥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政的作用,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政平台便捷性、快速性、综合性等特点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政学习的时效性、精准性、全面性。本文还将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养成,企图通过创新实践性的文化活动,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实践者创造者。最后,本文将丰富创新大学生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多彩的文娱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文化兴邦的切身体验。
胡娇[7](2020)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鼓舞全体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共力助推“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巨大精神动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新时代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究竟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有哪些路径?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为此,本文围绕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依据、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新要求、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面临的主要挑战、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的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绪论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界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两大核心概念。同时,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介绍了本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阐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包括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以及历史传承三大内容。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毛泽东等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基础。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关键节点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依据。从“家国天下、忠君爱国”的古代爱国主义到“救亡图存”的近代爱国主义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第二章阐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新要求。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要求包括目标新要求、主题新要求、内容新要求、载体新要求、对象新要求和保障新要求六大内容。“深刻揭示爱国主义精神本质——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牢牢把握爱国主义精神重要命脉——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抓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着力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拓宽新时代爱国主义国际视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爱国主义精神的责任担当——落实爱国理性实践”,五大目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目标新要求。“突出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明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抓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新要求。“增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立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育,深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培育,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育”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新要求。“实现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的全民覆盖和聚焦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的关键群体青少年”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对象新要求。“巩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传统载体,用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传媒载体,丰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载体”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载体新要求。“强调党和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组织保障、注重爱国主义法制建设,强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制保障”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保障新要求。第三章分析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面临的主要挑战。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认为全球化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冲击,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对爱国主义的消极影响,互联网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爱国主义供给与爱国主义需求不对称是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面临的主要挑战。其中,全球化对国家利益的冲击体现在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削弱、对国家利益的挑战、对国家文化的冲击。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对爱国主义的消极影响在于市场逐利性影响个体社会主义道德自觉,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精致利己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三大不良社会思潮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产生消极影响。互联网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元、良莠不齐削弱爱国主义教育权威性,网络表达的丰富多样、生动形象降低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网络的“无屏障性”、“难监管性”妨碍爱国主义良性发展。爱国主义供给与需求不对称问题集中体现为爱国主义理论供给数量与质量不对称,爱国主义弘扬停留形式而情感体验欠佳,爱国主义重理论供给而实践供给有限。只有直面这些挑战,才能更好的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新要求。第四章探寻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的路径选择。针对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新要求和实现新要求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主要从立足爱国主义教育筑牢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认知基础、满足爱国需要激发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动力、注重环境熏陶营造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良好氛围、强化实践把握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环节四个方面来探寻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的路径。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要紧跟时代主题,更新育人目标、增添新时代教育内容,突出圆梦主题、完善教育体系、强化教育合力、丰富教育形式、拓展教育载体,筑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认知基础。其次,满足人民群众更真实优质的爱国主义理论的需要、更美好的爱国情感体验的需要、更强烈的爱国主义实践的需要,激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动力。再次,加强正面爱国主义舆论宣传,建设积极网络爱国空间、强化爱国主义法制保障,优化爱国环境、善用仪式礼仪和重大节日纪念日,提升爱国氛围,营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良好氛围。最后,扎根岗位,敬业奉献,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强化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者与创新发展者。不断强化爱国主义实践,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切实提高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效性。
段辉琴[8](2019)在《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综合展示,更是主权国家的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提升国家地位、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在回应环境挑战时所特有的精神信念和价值选择。民族精神事关思想领域的国家利益,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力量源泉,是国家统一和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的思想基础。培育民族精神就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和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积极的国家形象塑造可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培育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支撑,国家形象塑造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相互渗透,互为促进。论文从如何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现实的任务出发,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共生共进、相互促进。文章从研究二者之间通用的特色符号、相同的主要载体、公用的传播渠道和相通的实现路径出发,找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的契合点,并最终提出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论文在批判性地运用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和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特色文化、民族品牌、国民和国家行动等载体是如何展示国家形象和传递民族精神的,并结合全球化背景和时代要求,总结得出当前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四种方法,即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用匠心打造民族品牌、提升国民素质为国家添彩、以积极的国际行动显示大国担当传递民族精神等。同时,本文还依据索绪尔的符号学原理和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从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出发,将国家形象塑造分解为信息符号化、信息传播、制造认同和形象塑造等几大步骤,进而提出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路径,即“打造中国符号——传播中国故事——凝聚中国精神——传递中国梦”四位一体的路径图。
胡尊欣[9](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激励青年人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民族精神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困难。高中生作为青少年中最具代表性的学生群体,其社会行为和社会表现更加值得我们关注。因此,为了增强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文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按照高中思想政治课标要求,通过新课导入环节和讲授环节,有意识的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以及涵义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本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理论依据,以及从不同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展示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第四部分主要针对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反思,在具体实施环节也遇到了教学设计中过渡语的引导与衔接不流畅和教师应变能力待提高的问题。最后以同行评价及自我反思的方式,结合教学经验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和完善。
刘文霞[10](2019)在《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之后又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总结概括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为我们在新时代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指明了方向。因此本文就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依据、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培育原则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探讨。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新时代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现实依据的论述,主要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对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分别从国内挑战和国际挑战两个方面分析当前阻碍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国内挑战主要包括市场经济体制系下的利益多元化影响、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固化以及快速发展的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等;国际挑战体现在全球化进程中全球化思想对民族性和爱国主义的弱化,多元文化的传播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以及外来的社会思潮的冲击等。第三部分是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则、方法与路径。首先是分析新时代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遵循的原则,笔者提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三个原则,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然后针对当前影响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及培育原则,笔者从几个方面提出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法实践路径。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抗疫精神培育的研究 |
二、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抗疫精神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相关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抗疫精神的内涵及现实价值 |
一、抗疫精神的形成 |
二、抗疫精神的内涵及特点 |
三、抗疫精神的价值 |
第二节 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
一、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论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理论 |
第二章 抗疫精神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
一、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二、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 |
三、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和体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特色 |
四、落实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 |
第二节 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
一、党和国家对抗疫精神培育的重视 |
二、两者内容的相容性 |
三、两者教育形式的互通性 |
第三节 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总体原则 |
一、针对性原则 |
二、思想性原则 |
三、适度性原则 |
四、教育性原则 |
第三章 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具体路径 |
第一节 融入教师素养——提升课程认知,增强融入意识 |
一、增强融入意识 |
二、提高融入能力 |
第二节 融入学生学习——重视学生认知,突出融入效果 |
一、立足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水平 |
二、把握初中生的心理品质特点 |
第三节 融入课程教材——更新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内容 |
一、充实课堂教学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 |
二、完善教材内容,探索教学方法 |
第四节 融入课堂教学——运用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
一、课堂教学运用多样性教学手段 |
二、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
第五节 融入实践活动——开展课外实践,固化培育效果 |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二、完善学校的保障机制 |
第四章 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际运用——以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为例 |
第一节 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创新点分析 |
四、教学方法 |
五、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
【讲授新课】 |
【课堂小结及板书】 |
第二节 课后反思与总结 |
一、结合抗疫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二、融入抗疫精神,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
三、融入抗疫精神,提高学生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的龙江精神 |
2.1.1 龙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 |
2.1.2 龙江精神是新中国区域精神的表率 |
2.1.3 龙江精神是黑龙江省四大精神的高度凝练 |
2.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龙江精神的辩证关系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龙江精神培育的契合分析 |
2.2.1区域精神培育类型归纳和分析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龙江精神培育的契合逻辑 |
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科学释义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意义与功能 |
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主要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现状调查 |
3.1 调研区域及调研对象的选择 |
3.1.1 调研区域 |
3.1.2 调研对象 |
3.2 调查问卷及其方案设计 |
3.2.1 调研问卷 |
3.2.2 调研方案 |
3.3 调研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3.1 调研数据的收集 |
3.3.2 调研数据的处理 |
3.4 调研结果的描述性统计说明 |
3.4.1 研究评价的逻辑前提:学界关于区域精神培育评价的研究积累 |
3.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区域精神培育评价分析的重要性 |
3.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 |
3.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现状评价的逻辑推进 |
3.5 本章小结 |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因素分析的必要性 |
4.2 影响因素作用的分析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区域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归纳及其模型建构 |
4.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社会结构性因素 |
4.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内容认识性因素 |
4.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现实操作性因素 |
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结果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
5.1 经验提炼:博采众长借鉴国内区域精神培育方法 |
5.1.1 立足于本地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特征推进区域精神培育 |
5.1.2 从经济发展和“软实力”竞争的高度推进区域精神培育 |
5.1.3 坚持对外开放和包容吸纳的战略眼光推进区域精神培育 |
5.1.4 注重内容多维与形式多样相结合推进区域精神培育 |
5.1.5 秉持人民中心和发动群众参与推进区域精神培育 |
5.2 模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总体建构 |
5.2.1 不同地区主导模式选择及其实践路径 |
5.2.2 建构“三位一体”的龙江精神培育模式 |
5.3 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重要原则 |
5.3.1 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导向 |
5.3.2 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原则 |
5.3.3 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文化需要为基本原则 |
5.3.4 始终坚持地域性、时代性与实践性为建设原则 |
5.3.5 始终坚持尊重个性与挖掘共性相统一的发展原则 |
5.4 目标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效果评价 |
5.4.1 明晰标准以提升培育效果评价的科学性 |
5.4.2 推进衔接以增强培育效果评价的互动性 |
5.5 融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基本路径 |
5.5.1 融合发展为龙江精神培育凝心聚力 |
5.5.2 制度建设为龙江精神培育强基固本 |
5.5.3 抓住关键为龙江精神培育突破重点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区域精神表述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价值意蕴 |
一、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
二、伟大民族精神的价值意蕴 |
第二节 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
一、伟大创造精神 |
二、伟大奋斗精神 |
三、伟大团结精神 |
四、伟大梦想精神 |
第三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
二、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
一、革故鼎新、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
二、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
三、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的精神品格 |
四、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理想信念 |
第二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
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协调 |
四、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配合 |
第四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 |
一、部分高校教师的素质能力相对欠缺 |
二、大学生面临诸多现实压力 |
三、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有待丰富 |
四、环境育人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
第二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培训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完善 |
二、培育方法未能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三、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难题 |
四、培育环境中各要素未形成合力 |
第五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路径 |
第一节 高度重视培训和评价以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 |
一、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
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
第二节 着力优化培育方法以满足大学生精神成长需要 |
一、疏导教育法 |
二、典型教育法 |
三、社会实践法 |
第三节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以丰富和细化培育内容 |
一、有效利用网络课堂以延伸培育时间 |
二、充分发挥共青团和社团组织作用以拓展培育空间 |
三、适时抓住学术活动契机以拓宽培育途径 |
四、整合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产业园区等优势资源,扩展校外学习基地 |
第四节 大力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校风和家风以优化培育环境 |
一、社会环境:营造伟大民族精神宣传氛围 |
二、校园环境:增强伟大民族精神文化建设 |
三、家庭环境:打造伟大民族精神传承的家教家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础理论概述 |
一、文化自信及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 |
(一)文化自信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文化和文化自信的内涵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涵义和特点 |
二、文化自信培育与新时代的总目标总要求 |
(一)文化自信培育是实现新时代总目标的要求 |
(二)文化自信培育是迎接新时代新挑战的需要 |
(三)文化自信培育是打造时代新人的基础工程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 |
(一)马克思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
(二)列宁的文化斗争和文化建设理论 |
(三)毛泽东的文化革命和建设思想 |
(四)十八大前“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 |
(五)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和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 |
一、党对青年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历史成就 |
(一)战争年代革命青年的文化培育 |
(二)新中国初期大学生的文化改造和培育 |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
(四)“文化建设”的提出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问卷调查设计和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相关数据分析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相关数据分析 |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问题 |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问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客体问题 |
四、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的原因 |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的历史原因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的现实原因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构建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 |
(一)正确的文化认知 |
(二)真挚的文化情感 |
(三)鲜明的文化态度 |
(四)积极的文化践行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 |
(一)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 |
(二)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
(三)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相统一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依据 |
(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
(二)改天换地的红色革命文化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成就 |
(四)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跃升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 |
一、完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体系 |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领导 |
(二)整合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队伍 |
(三)保障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需求 |
二、拓展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场域 |
(一)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
(二)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涵育相结合 |
(三)校内文化资源与校外文化资源相结合 |
三、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 |
(一)发挥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政的作用 |
(二)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养成 |
(三)丰富大学生多彩的文化活动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
(六)研究方法 |
(七)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依据 |
(一)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
2.毛泽东等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思想 |
3.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 |
(二)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依据 |
1.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关键节点 |
(三)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 |
1.古代爱国主义:家国天下情怀与忠君爱国实践 |
2.近代爱国主义:民族危亡与救亡图存 |
二、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新要求 |
(一)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目标新要求 |
1.深刻揭示爱国主义精神本质——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
2.牢牢把握爱国主义精神重要命脉——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 |
3.抓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着力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
4.拓宽新时代爱国主义国际视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5.强化爱国主义精神的责任担当——落实爱国理性实践 |
(二)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新要求 |
1.突出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明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2.抓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教育 |
(三)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新要求 |
1.增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 |
2.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
3.立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育 |
4.深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培育 |
5.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育 |
(四)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载体新要求 |
1.巩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传统载体 |
2.用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传媒载体 |
3.丰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载体 |
(五)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对象新要求 |
1.实现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的全民覆盖 |
2.聚焦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的关键群体青少年 |
(六)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保障新要求 |
1.强调党和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组织保障 |
2.注重爱国主义法制建设,强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制保障 |
三、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全球化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冲击 |
1.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削弱 |
2.全球化对国家发展的挑战 |
3.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
(二)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对爱国主义的消极影响 |
1.市场经济逐利性影响个体社会主义道德自觉 |
2.不良社会思潮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 |
(三)互联网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 |
1.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元、良莠不齐削弱爱国主义教育权威性 |
2.网络表达的丰富多样、生动形象降低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 |
3.网络的“无屏障性”、“难监管性”妨碍爱国主义良性发展 |
(四)爱国主义供给与爱国主义需求不对称 |
1.爱国主义理论供给数量与质量不对称 |
2.爱国主义弘扬停留形式而情感体验欠佳 |
3.爱国主义重理论供给而实践供给有限 |
四、实现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的路径选择 |
(一)立足教育:筑牢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认知基础 |
1.紧跟时代主题,更新育人目标 |
2.增添时代内容,突出圆梦主题 |
3.完善教育体系,强化教育合力 |
4.丰富教育形式,拓展教育载体 |
(二)满足需要:激发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动力 |
1.满足更真实优质的爱国主义理论需要 |
2.满足更美好的爱国情感体验需要 |
3.满足更强烈的爱国主义实践需要 |
(三)环境熏陶:营造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良好氛围 |
1.加强正面爱国主义舆论宣传,建设积极网络爱国空间 |
2.强化爱国主义法制保障,优化爱国环境 |
3.善用仪式礼仪和重大节日纪念日,提升爱国氛围 |
(四)强化实践:把握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环节 |
1.扎根岗位,敬业奉献,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
2.强化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
3.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4.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者和创新发展者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学者有关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学者对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理论暴础 |
1.4.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 |
1.4.2 习近平关于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论述 |
1.4.3 符号学原理 |
1.4.4 建构主义理论 |
2 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概述 |
2.1 国家形象 |
2.1.1 国家形象的概念 |
2.1.2 国家形象的构成 |
2.1.3 国家形象的特性 |
2.1.4 国家形象的功能 |
2.2 国家形象塑造的因素 |
2.2.1 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 |
2.2.2 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 |
2.2.3 国家形象塑造的载体 |
2.2.4 国家形象塑造的途径 |
2.3 民族精神 |
2.3.1 民族精神的概念 |
2.3.2 民族精神的特征 |
2.3.3 民族精神的功能 |
2.4 民族精神培育 |
2.4.1 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
2.4.2 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 |
2.4.3 民族精神培育的载体 |
3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统一 |
3.1 民族精神培育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 |
3.1.1 民族精神是支撑国家形象大厦的柱石 |
3.1.2 民族精神是保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
3.2 国家形象塑造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
3.2.1 重大国家行为能激发民众的爱国心 |
3.2.2 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 |
3.3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一致性 |
3.3.1 特色符号通用——标识与象征 |
3.3.2 主要载体相同——国民和产品 |
3.3.3 部分渠道共用——交流与传播 |
3.3.4 实现路径相通——接受与认同 |
3.4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共生共进 |
3.4.1 民族精神渗透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全过程 |
3.4.2 国家形象塑造源自民族精神的凝聚 |
3.4.3 二者都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演变及现状 |
4.1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
4.1.1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 |
4.1.2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
4.2 中国国家形象调查 |
4.2.1 境外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 |
4.2.2 中国外文局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
4.2.3 外国来华人员对中国的印象调查 |
4.3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民族精神培育不足的表现 |
4.3.1 经济高速发展和民族精神弱化之间的落差 |
4.3.2 制造大国和品牌小国之间的巨大反差 |
4.3.3 为中国国家形象抹黑的“游客丑闻”频频曝光 |
4.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民族精神培育不足的原因 |
4.4.1 全球化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带来挑战 |
4.4.2 西方媒体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造成压力 |
4.4.3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
5 国家形象塑造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和方法 |
5.1 国家形象塑造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 |
5.1.1 准确定位——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融合 |
5.1.2 整体规划——坚持形象塑造和精神培育同步 |
5.1.3 与时俱进——坚持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结合 |
5.1.4 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 |
5.2 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 |
5.2.1 深刻诠释并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
5.2.2 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民族品牌 |
5.2.3 用文明中国人为国家形象代言 |
5.2.4 积极的国际行动彰显中国担当 |
6 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 |
6.1 扎深中华根——打造体现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 |
6.1.1 提取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 |
6.1.2 挖掘中国符号里的文化内涵 |
6.1.3 为传统元素赋予新时代精神 |
6.2 亮出好声音——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
6.2.1 观念创新——从“被动”到“主动” |
6.2.2 内容创新——从“政治”到“生活” |
6.2.3 方式创新——从“单一”到“多元” |
6.3 凝聚中国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3.1 积极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3.2 自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3.3 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 |
6.4 传递中国梦——以和谐之心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
6.4.1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6.4.2 “和谐”是中国梦与国家形象塑造的核心 |
6.4.3 人类命运共同体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9)高中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
一、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概述 |
(一)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联系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
(二)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
(三)尊重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一)系统性的原则 |
(二)最优化原则 |
(三)可接受性原则 |
(四)多样化原则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分析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分析 |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
五、教学方法分析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实施 |
一、课前准备 |
二、新课导入 |
三、新课讲授 |
四、课堂巩固 |
五、课后作业 |
六、课堂评价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及实施的反思 |
一、同行评价 |
(一)教学设计及实施的可取之处 |
(二)教学设计及实施的不足之处 |
二、自我反思 |
(一)教学设计及实施的可取之处 |
(二)教学设计及实施的不足之处 |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改进措施 |
(一)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
(二)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
(三)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10)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四、研究方案设计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 |
一、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 |
二、中华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供精神动力 |
第二节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
二、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 |
第三节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
一、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 |
二、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
第四节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 |
一、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 |
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加强民族大团结的必要条件 |
第二章 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 |
第一节 国内的挑战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多元化的影响 |
二、教育模式僵化对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阻碍 |
三、大众传媒对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 |
第二节 国际的挑战 |
一、全球化对民族性和爱国主义的弱化 |
二、全球化过程中多元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
三、外来社会思潮对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影响 |
第三章 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则、方法与路径 |
第一节 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则 |
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二节 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法与实践路径 |
一、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法 |
二、培育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抗疫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D]. 胡涛. 喀什大学, 2021(07)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研究[D]. 白宏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遆志华.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俞小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要求研究[D]. 胡娇.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D]. 段辉琴.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 [9]高中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研究[D]. 胡尊欣.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10]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研究[D]. 刘文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标签:文化自信论文; 爱国主义精神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中国精神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