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壁垒:跨越之后是正道(论文文献综述)
毛建国[1](2020)在《绿色警务理念引领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路径探究——以丽水市为例》文中指出2019年以来,丽水市公安局提出"绿色警务、护航‘两山’,红色铁军、挺进长安"工作主题,着力构建以绿色警务理念为引领的现代警务模式,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丽水特点的新时代公安工作现代化之路。基于绿色警务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把握绿色警务理念的核心要义和主要特征,以绿色警务理念引领公安工作现代化,其理性思考主要有:推进警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集约合成的指挥作战体系;推进以信息化主导的警力生成方式变革,构建智能高效的警务运行机制;推动被动向主动转变的警务前置,构建阳光透明的公安法治环境;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和谐共生的警务平安共同体;推动警力无增长改善,实现公安队伍活力潜力的内涵式发展。其丽水实践可概括为:建强智慧警务新生态;建强合成作战新体系;建强人才支撑新平台;提升"五大任务"新高度。
鲁燕[2](2020)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的“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人类相互依存程度加深,面对全球性问题不断凸显,建立新型国际合作机制需求日益迫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我国提出的有利于实现人类共同价值的现实方案,是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而“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为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做出的坚实举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基于现实情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研究“一带一路”建设,首先,通过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一带一路”建设关系研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已转变为具有经济、文化、安全、生态等多方面意义的国际合作实践,其在方方面面践行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的价值理念,从而能有效向国际社会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可行的;其次,通过进一步厘清“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为当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建议。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第一,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概述;第二,充分论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一带一路”建设是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第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视域下分析“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第四,提出应对“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挑战的建议。从研究角度来看,本文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一带一路”建设结合起来,运用“一带一路”建设成效中的许多典型例子充分论证二者关系,并在该思想视域下分析“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具有一定新意。
杨硕[3](2020)在《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叶是中国传统特色产业,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凌云县是广西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白毫茶已然成为了凌云县的一张文化名片。发展白毫茶产业是当地政府推动经济的重要抓手,尤其在脱贫攻坚决胜之际,在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本文以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作为研究重点,对凌云县突破白毫茶产业经济发展瓶颈有着重要意义。该论文主要以国内外茶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和理论作为基础,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方法,结合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和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现状、内外部环境及优、劣势,发现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一是茶园基地建设滞后,茶叶品质不统一;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工业链水平落后;三是名牌打造情况不佳,市场竞争力弱;四是营销网络不健全,渠道覆盖率低;五是专业人才缺口大,劳动力水平低。具体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的对策建议:一是提升茶园品质,推动茶产业发展;二是提升企业规模,延长白毫茶产业链;三是加强驰名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竞争力;四是完善现代营销渠道,树立营销理念;五是注重专业人才开发,提高科学生产力水平。
刘慧鸿[4](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认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李岩[5](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说明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陈文林[6](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窦金启[7](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吕文菁[8](2019)在《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在对世界人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进行综合了解的基础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走向有着深刻的思考,形成了习近平世界文明观。习近平世界文明观是马克思的世界文明观在新时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根源于马克思的世界文明思想。马克思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他从生产的性质以及产品的消费方式的演变与革命来理解和论证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认为工业与资本、商业与贸易、战争与征服在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为理论视野,吸收了新中国以来外交理念关于文明交往的相关思想,对马克思的文明思想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和阐释,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实践特色的世界文明观。新时代以来,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不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应答“世界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他高屋建瓴地预测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提出构建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强调应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对世界文明的思考,是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扩大的基础上,以持续推进中华优秀文明的创新发展;是立足于不同文明共同进步的需要,以实现文明之间的交融互鉴;是基于人类文明走向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以推进全球治理秩序的更新。习近平对于世界文明的思考,在现实推进中体现了针砭时弊的时代性、创新作为的实践性、中国智慧的深刻性、高瞻远瞩的系统性。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经过了“丛林法则”的艰难过程,走过了世界文明冲突的极端形式,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依然笼罩着世界文明格局。中国承诺打破“国强必霸”的强盗逻辑,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启示和认知中寻求世界文明共生共存、交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平等互尊是世界文明共生共存的相处之道。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平等、多样性平等、发展权利平等。因此,不同文明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交融互鉴,是世界文明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在文明平等的前提下,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趋势是文明的相互交融。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当前,世界文明交流仍然困扰在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陈腐观念的泥沼之中,必然要以新的世界文明观取而代之。开放包容,这是破解世界文明发展困境的“中国方案”。新时代下,世界文明正能量与负能量同比增长,局部地区因文明冲突激发的冲突愈演愈烈,要破解世界文明发展困境,必然需要新的引领力量。世界文明进程呼唤中国担当,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文明治理,践行互尊互鉴的新文明观,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增进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继承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精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纵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从共生共存、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等方面开拓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视野;从时代主题、开放包容和全球治理等方面全面提升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高度;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等方面创造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境界。
张斯宇[9](2019)在《《易经》与情境原型 ——以乾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易经》阐述了情境转换方向,即某种初始情境下,主体做的某个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情境。情境原型是某种情境下的情境转换规律或情境转换模式。理论上,《易经》符合情境原型的定义,实际上仍需一个研究提供佐证。本研究探索《易经》乾卦的六个典型情境的情境转换方向以及其是否属于情境原型。将乾卦的六个典型情境的初始情境编成意象对话指导语,共有效施测162位被试从而获得意象对话故事文本。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与卡方检验对文本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意象对话故事中的情境转换方向。如果被试的意象故事有明显的共性,就能获得乾卦的六个典型情境的情境转换方向,就说明情境原型是存在的。将意象故事中的情境转换方向与《易经》提供的乾卦转换方向做匹配,如果一致,就更符合情境原型的概念,为乾卦属于情境原型提供佐证,反之则不能。结果发现,意象故事有明显的共性,且其情境转换方向与《易经》提供的相一致。在自身弱小的情境下(第一爻),主体选择休养生息,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选择着急使用自己的力量,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开始能展露头角的情境下(第二爻),主体能够获得足够好的积极关注,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不能够获得足够好的关注,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潜藏危机的情境下(第三爻),主体选择保守的策略,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选择冒险的策略,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能承担责任和创造价值的情境下(第四爻),主体选择抓住机会多尝试,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选择不抓住机会多尝试,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获得大展宏图的机会的情境下(第五爻),主体选择积极施展才能,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选择不积极施展才能,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进入衰退期的情境下(第六爻),主体选择完成社会任务后隐退、选择不进取的生活方式,容易转换到继续发展的情境;延续在社会中积极进取的方式,容易转换到发展受阻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阐释了情境转换方向背后的心理学意义。
郭云泽[10](2019)在《世界历史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及构建研究 ——兼论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文中指出文章导论梳理了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先厘清此命题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主体内蕴及价值意义等内容,进而第一章对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思想、“文明冲突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阐释与解读。第二章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场的宏观幕景,透过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视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何以生成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全景探究。依循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维度上涉及和集中回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场何以可能、在场何以可为与何以建设的多重问题,以此揭橥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势而谋、顺势而为、趁势而行的重大外交举措和正确战略选择,进而指明人类命运的前途方向。第三章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宏大叙事切入,梳爬出人类发展道路的两种价值选择:一维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践载体的和平发展之路,一维是以“文明冲突论”为价值取向的冲突对抗之路。本文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冲突论”作为比较研究对象,一方面,探究和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如何对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超越的。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解构和超越“文明冲突论”的基本论点、理论预设、实存条件的过程中如何阐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外交命题的核心原则、价值目标与阶段性建构路径等基本内容和内涵的。第四章主要阐发了在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理论张力和实践效应日益释放的过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类物质利益、国际政治、多元文明、国际社会与生态治理产生了正面效应与积极影响。其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它能够有助于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推动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提升应对全球经济问题和增强各国协同发展的能力。在政治层面,它在批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行径、摒弃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的旧逻辑,在践行正确义利观的基础上有助于形成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与秩序,进而推进国际政治关系的协调发展。在文明层面,它在批判和超越西方文明中心论过程中推崇不同文明发展的多样态,从而有助于多元文明之间交流互鉴与发展共存。在社会层面,它营造了效率和公平的国际社会新常态,进一步引领和树立了安全稳定的国际社会理念。在生态层面,它有效地凝聚了全球绿色发展的公众意识与合力,并且推动公平有效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实现。第五章通过对文明发展与人类命途进行现实境遇的盘点、未来境况的考量,从整体和局部的视角探究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重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由中国首倡、多国共建和全球共享的。其一,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施用良策:创建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筹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搭建“中国主场外交”等举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物质支撑、关键抓手与运行平台。其二,各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中各显其能和共探“秘境”:谋求国家间发展共同体、塑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聚合全人类行动联合体,这三重路径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容与发展路向。其三,中外组织机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执行媒介和重要渠道:一是完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政治经济规则;二是施展非政府国际组织的人道主义行动;三是凸显非政府国内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进而利用国际与国内组织机制的先在优势以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实效与臻于至善。
二、绿色壁垒:跨越之后是正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壁垒:跨越之后是正道(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警务理念引领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路径探究——以丽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绿色警务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
(一)绿色警务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 |
(二)践行绿色警务理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
1.思想僵化。 |
2.体制固化。 |
3.基础弱化。 |
二、绿色警务理念的核心要义和主要特征 |
(一)绿色警务理念的核心要义 |
(二)绿色警务理念的主要特征 |
1.集约融合。 |
2.高效精准。 |
3.协调持续。 |
三、绿色警务理念引领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理性思考 |
(一)推进警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集约合成的指挥作战体系 |
1.建立实战牵引的警务运行体系。 |
2.建立情报主导的决策指挥机制。 |
3.建成资源集成的合成作战机制。 |
(二)推进以信息化主导的警力生成方式变革,构建智能高效的警务运行机制 |
1.架好云平台,汇好数据池。 |
2.搭好应用层,构筑分析链。 |
3.拓展移动端,织好感知网。 |
(三)推动被动向主动转变的警务前置,构建阳光透明的公安法治环境 |
1.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纠纷。 |
2.构建社会综治联动实现非警务活动分流。 |
3.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执法公信力提升。 |
(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和谐共生的警务平安共同体 |
1.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群防群治。 |
2.发动社会组织等参与社会治理。 |
3.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民服务。 |
(五)推动警力无增长改善,实现公安队伍活力潜力的内涵式发展 |
1.政治建警提升凝聚力,实现队伍革命化。 |
2.人才强警挖掘潜在力,实现队伍专业化。 |
3.从严治警强化执行力,实现队伍职业化。 |
四、绿色警务理念引领公安工作现代化的丽水实践 |
(一)建强智慧警务新生态 |
(二)建强合成作战新体系 |
(三)建强人才支撑新平台 |
(四)提升“五大任务”新高度 |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的“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一带一路”建设概述 |
2.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和内涵 |
2.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过程 |
2.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
2.2 “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与进展情况 |
2.2.1 “一带一路”倡议的缘起和提出 |
2.2.2 “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和重点 |
2.2.3 “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和意义 |
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逻辑关系 |
3.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
3.2 “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实践 |
3.2.1 “一带一路”建设践行“持久和平”理念 |
3.2.2 “一带一路”建设践行“普遍安全”理念 |
3.2.3 “一带一路”建设践行“共同繁荣”理念 |
3.2.4 “一带一路”建设践行“开放包容”理念 |
3.2.5 “一带一路”建设践行“清洁美丽”理念 |
4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 |
4.1 信息不对称和保护主义思潮涌起 |
4.1.1 投资回收面临困难 |
4.1.2 贸易壁垒仍然存在 |
4.2 战略博弈和政治猜疑存在 |
4.2.1 大国战略博弈 |
4.2.2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冲突 |
4.3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叠加 |
4.3.1 传统安全风险仍然存在 |
4.3.2 非传统安全风险日益突出 |
4.4 文化差异与文化软实力不足 |
4.4.1 沿线国家多元文化背景差异大 |
4.4.2 沿线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强 |
4.5 自然环境复杂与资源过度使用 |
4.5.1 沿线地区自然环境脆弱 |
4.5.2 沿线国家过于依赖自然资源 |
5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挑战的应对 |
5.1 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与开放合作 |
5.1.1 规避信息不对称风险 |
5.1.2 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
5.2 化解政治猜疑与意识形态冲突 |
5.2.1 协调与大国间的关系 |
5.2.2 减轻周边国家疑虑 |
5.3 防范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 |
5.3.1 多边缓和领土主权冲突 |
5.3.2 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 |
5.4 提升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播能力 |
5.4.1 增进多元文化认同 |
5.4.2 增强国际文化传播能力 |
5.5 助推生态保护与发展方式转型 |
5.5.1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
5.5.2 促进传统发展方式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央一号文件多年聚焦茶产业 |
1.1.2 茶产业是扶贫攻坚的一把重器 |
1.1.3 茶产业是凌云县经济着力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白毫茶 |
2.1.2 产业 |
2.1.3 茶产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特色产业理论 |
2.2.3 产业布局理论 |
2.2.4 区域经济理论 |
第三章 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概况 |
3.1 凌云县总体情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农业发展概况 |
3.2 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现状 |
3.2.1 茶叶基地规模 |
3.2.2 茶叶产量产值 |
3.2.3 产业规划布局 |
3.2.4 企业发展状况 |
3.2.5 生产加工情况 |
3.2.6 茶叶销售市场 |
3.2.7 品牌建设情况 |
3.3 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特色 |
3.3.1 茶旅融合发展 |
3.3.2 茶产业实现扶贫跨越 |
3.3.3 “企业+基地+农户”结成机制 |
3.3.4 茶文化创意挖掘 |
第四章 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凌云白毫茶产业消费者行为分析 |
4.1.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2 消费者基本特征分析 |
4.1.3 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
4.1.4 消费者行为偏好分析 |
4.1.5 综合分析 |
4.2 凌云白毫茶产业发展的PEST分析 |
4.2.1 政治环境 |
4.2.2 经济环境 |
4.2.3 社会文化环境 |
4.2.4 技术环境 |
4.2.5 综合分析 |
4.3 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遇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3.5 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茶园基地建设滞后,茶叶品质不统一 |
5.2 龙头企业数量少,工业链水平落后 |
5.3 名牌打造情况不佳,市场竞争力弱 |
5.4 营销网络不健全,渠道覆盖率低 |
5.5 专业人才缺口大,劳动力水平低 |
第六章 凌云县白毫茶产业的发展对策 |
6.1 提升茶园品质,推动茶产业发展 |
6.1.1 加强生态茶园规模和管理水平 |
6.1.2 加大老低产茶园更新力度 |
6.2 提升企业规模,延长白毫茶产业链 |
6.2.1 积极扶持新龙头企业 |
6.2.2 提高茶叶加工水平 |
6.2.3 积极开发多元化的茶叶产品 |
6.3 加强驰名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竞争力 |
6.3.1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
6.3.2 深化品牌国际影响力 |
6.3.3 加强品牌文化融合 |
6.4 完善现代营销渠道,树立营销理念 |
6.4.1 搭建互联网电商平台 |
6.4.2 扩大官方线下销售渠道 |
6.4.3 建立产业园区销售链 |
6.5 注重专业人才开发,提高科学生产水平 |
6.5.1 官方渠道形成产研合作模式 |
6.5.2 企业渠道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凌云白毫茶消费者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理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历史的方法 |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
1.5 基本概念 |
1.5.1 公正 |
1.5.2 公正观 |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
2.2.2 腐败问题 |
2.2.3 民生问题 |
2.2.4 生态正义问题 |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
4.1.1 经济依据 |
4.1.2 制度依据 |
4.1.3 文化依据 |
4.1.4 社会依据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
5.2.2 远期目标论 |
5.2.3 阶段性目标论 |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
5.3.1 发展经济论 |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
5.3.3 “三位一体”论 |
5.3.4 共享论 |
5.3.5 短板论 |
5.3.6 兜底论 |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
5.4.1 城乡区域公平 |
5.4.2 收入分配公平 |
5.4.3 教育公平 |
5.4.4 社会保障公平 |
5.4.5 公民权利公平 |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
5.5.2 制度保障论 |
5.5.3 法治保障论 |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
5.6.1 共识论 |
5.6.2 改革论 |
5.6.3 环境论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阐释 |
第一章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
二、马克思的世界文明观 |
三、新中国外交中关于文明交往的核心理念 |
第二节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产生的现实基础 |
一、“普世价值”与“共同价值”交锋 |
二、世界文明向何处去 |
三、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文明治理体系变革 |
第二章 习近平思考世界文明走向的维度与特征 |
第一节 习近平思考世界文明走向的三个维度 |
一、改革开放的维度 |
二、交融互鉴的维度 |
三、全球治理的维度 |
第二节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的鲜明特征 |
一、针砭时弊的时代性 |
二、创新作为的实践性 |
三、中国智慧的深刻性 |
四、高瞻远瞩的系统性 |
第三章 以史为鉴:从世界文明的艰难发展中汲取智慧 |
第一节 “丛林法则”的残酷 |
一、文明形态产生发展的差异性是一个历史存在 |
二、资本的扩张性必然导致文明的扩张 |
三、“丛林法则”留给世界文明的沉重教训 |
第二节 “国强必霸”的恶果 |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粉墨登场 |
二、“国强必霸”逻辑下的欧洲区域文明冲突 |
三、“国强必霸”逻辑下的世界文明浩劫 |
第三节 零和博弈的陷阱 |
一、冷战格局与冷战思维 |
二、“零和博弈”陷阱中的美苏争霸 |
三、冷战思维阴魂不散 |
四、冷战思维孕育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新冲突 |
第四节 中华文明发展的启示与认知 |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典范 |
二、近代中华文明遭遇的灾难历史 |
三、和平是文明发展的基本前提 |
第四章 平等互尊:世界文明共生共存的相处之道 |
第一节 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平等 |
一、不同文明形态的共生共存引发价值评判的严重分歧 |
二、不同文明形态价值评判的三个误区 |
三、不同文明形态价值评判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 |
第二节 不同文明形态的多样性平等 |
一、世界文明多样性平等的思想渊源 |
二、世界文明多样性平等的内涵意蕴 |
第三节 不同文明形态的发展权利平等 |
一、不同文明形态发展权利完全平等的根据 |
二、不同文明形态发展权利完全平等的多重指向 |
三、不同文明形态发展权利完全平等的自觉与自为 |
第四节 相互尊重是不同文明形态交融互鉴的必然规律 |
一、价值认知决定交往立场、态度、手段 |
二、相互尊重决定交融互鉴的含金量 |
三、相互尊重实现文明共同发展 |
第五章 交融互鉴:世界文明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 |
第一节 交流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存在形式 |
一、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
二、文明交流的四大效应 |
三、文明交往的两种形式 |
第二节 世界文明交流亟需观念更新 |
一、世界文明交流中陈腐观念根深蒂固 |
二、世界文明交流中陈腐观念存在的突出表现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唤文明交流观念推陈出新 |
第三节 交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趋势 |
一、“交”与“融”的辩证关系 |
二、交融是交往路径的历史选择 |
三、交融聚合人类文明的正能量 |
第四节 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
一、“交融”与“互鉴”的辩证关系 |
二、互鉴的诉求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
三、互鉴的基础是彰显价值个性 |
第六章 开放包容:破解世界文明发展困境的“中国方案” |
第一节 新世纪世界文明发展的“喜”与“忧” |
一、新世纪世界文明发展取得突出成果 |
二、新世纪世界文明交流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三、现代文明问题已然成为全球问题 |
第二节 世界文明进程呼唤中国担当 |
一、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全球治理赤字凸显 |
二、世界文明发展的四大困境 |
三、世界文明治理的中国自觉与中国自信 |
第三节 世界文明治理的中国作为 |
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二、践行互尊互鉴的文明观以超越文明冲突与隔阂 |
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实现文明平等互尊 |
四、助推全球化趋势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五、倡导“丝路精神”、“上海精神”推动区域文明交流进步 |
六、增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人文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
结语 习近平对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
一、开拓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视野 |
二、提升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高度 |
三、创造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境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易经》与情境原型 ——以乾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易经》的情境转换规律 |
2.1.1 《易经》的介绍 |
2.1.2 《易经》的情境转换规律 |
2.1.3 乾卦的情境转换规律 |
2.1.4 《易经》的相关研究 |
2.2 情境原型的介绍 |
2.2.1 集体无意识 |
2.2.2 原型 |
2.2.3 情境原型 |
2.3 《易经》与情境原型的联系 |
2.3.1 《易经》与情境原型的内涵 |
2.3.2 《易经》起源的原型意义 |
2.3.3 《易经》与无意识思维方式的共性 |
2.4 意象对话疗法 |
2.4.1 意象 |
2.4.2 意象思维 |
2.4.3 意象对话的基本过程 |
2.5 《易经》与情境原型的相关研究 |
3 问题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内容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假设 |
3.2.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3.3.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方法 |
4.1 被试 |
4.2 研究工具 |
4.3 研究步骤 |
4.4 数据分析 |
5 结果及分析 |
5.1 第一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1.1 第一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1.2 第一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5.2 第二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2.1 第二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2.2 第二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5.3 第三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3.1 第三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3.2 第三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5.4 第四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4.1 第四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4.2 第四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5.5 第五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5.1 第五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5.2 第五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5.6 第六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及分析 |
5.6.1 第六爻情境转换方向的确定 |
5.6.2 第六爻情境转换方向的分析 |
6 讨论 |
6.1 乾卦六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1 乾卦第一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2 乾卦第二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3 乾卦第三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4 乾卦第四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5 乾卦第五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1.6 乾卦第六爻的情境转换方向 |
6.2 本研究的信效度问题 |
6.3 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易经》研究的借鉴意义 |
7 总结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的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意象对话指导语 |
附录B 意象对话文本剪裁后有效版本 |
附录C 意象对话文本剪裁版的一级编码 |
附录D 三级编码结果 |
个人介绍 |
导师介绍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世界历史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及构建研究 ——兼论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内涵阐释 |
一、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渊源与涵义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渊源 |
(二)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涵义 |
二、“共同体”相关概念界定与基本内涵 |
(一) 共同体概念界定和基本内涵 |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
三、文明的相关概念和内涵阐释 |
(一) 文明的概念 |
(二) “文明冲突论”的内涵 |
第二章 世界历史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的理论逻辑 |
(一) 世界历史转向的动力依据 |
(二) 世界市场形成的交往依据 |
(三) 全球殖民的悖论发展依据 |
(四) 世界历史演进的价值依据 |
二、我国外交实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的实践逻辑 |
(一) 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与“三个世界”的划分 |
(二) 新时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和谐世界”的主张 |
(三) 新时代“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 |
三、世界治理问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的现实逻辑 |
(一)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稳定因素叠加 |
(二) 西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现象并存 |
(三) 不同文化隔阂与自恃文化优越的泛起 |
(四) 网络、生态领域等非传统型安全凸显 |
第三章 世界历史视野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 |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原则驳斥“文明冲突论”的基本论点 |
(一) 主权原则是文明间引燃国际政治斗争的防线 |
(二) 合作共赢原则是处理国家间零和博弈的锁钥 |
(三) 开放包容原则是正视民族间文明差异的明镜 |
(四) 和谐共生原则是矫正文明间力量失衡的砝码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解构“文明冲突论”的理论预设 |
(一) 价值共同体扬弃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 |
(二) 安全共同体规避同质或异质文明间战争 |
(三) 利益共同体缩小西方与非西方发展鸿沟 |
(四) 责任共同体拆解文明间国强必霸的逻辑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阶段性路径消解“文明冲突论”的实存条件 |
(一) 周边命运共同体化解同质文明发展失衡的症结 |
(二) 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挣脱西方现代化的泥淖 |
(三) 世界性的命运共同体应对共时性全球治理顽疾 |
第四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效应 |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利益效应 |
(一) 引领和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 |
(二) 提增国际社会的协同发展能力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政治效应 |
(一) 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际政治格局 |
(二) 践行以正确义利观为趋向的国际政治关系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文明效应 |
(一) 对西方文明中心论的辩证批判与超越 |
(二) 对多元文明交流和互鉴的牵导与助推 |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社会效应 |
(一) 营造了效率和公平的国际社会新常态 |
(二) 引领和树立安全稳定的国际社会理念 |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治理效应 |
(一) 凝聚全球绿色发展的公众意识与合力 |
(二) 推动和建立公平有效的生态治理体系 |
第五章 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维路径 |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特色方案 |
(一) 创建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物力支撑载体 |
(二) 施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促建抓手 |
(三) 搭建“中国主场外交”的协商合作平台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各国共建路径 |
(一) 谋求国家之间发展共同体 |
(二) 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三) 聚合全人类的行动联合体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外组织机制 |
(一) 完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政治经济规则 |
(二) 施展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人道主义行动 |
(三) 凸显非政府国内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绿色壁垒:跨越之后是正道(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警务理念引领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路径探究——以丽水市为例[J]. 毛建国.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0(05)
-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的“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鲁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3]凌云县白毫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杨硕. 广西大学, 2020(07)
-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研究[D]. 吕文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易经》与情境原型 ——以乾卦为例[D]. 张斯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世界历史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及构建研究 ——兼论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D]. 郭云泽. 山东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