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盟发展中药材栽培生产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刘华[1](2019)在《肉苁蓉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基原考证、道地沿革、道地产区及发展、药材生产技术、药材采收与加工、药材质量特征及标准等方面综述了肉苁蓉Herbs Cistanches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加快肉苁蓉产业发展及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叶林[2](2019)在《基于乡村产业振兴的防返贫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一路上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胜利,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扶贫成果不稳固、脱贫与返贫紧密交织、返贫现象严重等现实问题。返贫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如何有效防止返贫,巩固扶贫开发成果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理论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虽然防止返贫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切实增强“造血功能”,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是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产业兴旺”放在首位,突出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我们有效防止返贫无疑是一重大历史机遇。如何正确把握这一机遇,怎样通过产业振兴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切实防止返贫将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试图从乡村产业振兴的角度去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特点的防返贫之路。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乡村产业振兴与防返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总结了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成果,梳理了我国返贫问题的基本现状、特征及其危害。第三部分结合我国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基于乡村产业的视角分析了我国返贫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阐明了日韩两国乡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第五部分针对上述原因,在吸收借鉴日韩两国乡村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乡村产业振兴的防返贫路径建议: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脱贫农户收入水平;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确保脱贫农户收入稳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脱贫人口增收渠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脱贫人口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魏春艳[3](2015)在《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研究及检疫性种类检疫鉴定方法的建立》文中指出储藏物昆虫是指能够适应储藏物环境,在干燥储藏物内能够正常生活、繁殖的一类昆虫。主要包括危害储藏物的有害昆虫,及捕食和寄生这些害虫的天敌昆虫,前者称为储藏物害虫。储藏物昆虫与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息息相关。当前,吉林省与俄罗斯、朝鲜、韩国、非洲等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与国内其他省区的仓储物调运也越来越频繁,已形成全新格局。但是针对储藏物昆虫的认识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本论文以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等调查为研究基础,开展了吉林省(中朝边境除外)进境植物、植物产品及集装箱等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中朝边境口岸进境植物及植物产品、进境旅客、截获有害生物等调查;8种(属)检疫性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方法;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和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 Ballion成虫触角感器扫描电镜等一系列研究。本研究为今后研究吉林省储藏物昆虫提供了基础性数据,为8种(属)检疫性昆虫的检疫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提高植物检疫工作的质量,破解国际贸易壁垒,保护吉林省的农业生产及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信誉,以及有效防控储藏物昆虫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储藏物昆虫种类调查、形态学检疫鉴定、触角感器电镜扫描等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统计与比较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对吉林省储藏物昆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储藏物昆虫共有162种,分属于3纲,12目,52科,其中储藏物害虫1纲,7目,39科,131种;天敌3纲,7目,13科,31种。首次发现吉林省新纪录种共18种,其中储藏物害虫13种,即:阔鼻谷象Caulophilus oryzae(Gyllenhal)、沟翅皮蠹Dermestes freudei Kalik et N.Ohbayashi、吉氏分阎虫Merohister jekeli(Marseul)、黑足球棒甲Monotoma picipes Herbst、日本伪瓢虫Idiophyes niponensis(Gorham)、脊鞘薪甲Dienerella costulaua(Reitter)、大眼薪甲Dienerella arga(Reitter)、缩颈薪甲Cartodere constricta(Gyllenhal)、小隐甲Microcrypticus scriptum(Lewis)、二星齿胸隐食甲Micrambe bimaculatus Panzer、腐隐食甲Cryptophagus obsoletus Reitter、拟施氏隐食甲Cryptophagus pseudoschmidti Woodroffe、粗角小蕈甲Mycetophagus antennatus(Reitter)。天敌5种,即:凹肥螋Anisolabis excise Bey-Bienko、云南钳螋Forcipula yunnanea Bey-Bienko、黄褐食虫蝽Xylocoris galactinus Fieber、仓蛾姬蜂Venturia canescens Gravenhorst、螨类寄生瘿Silvestrina tyrophagi Domb。在检疫性害虫中,仅发现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一种在我省个别地区有发生。2.对六种储藏物昆虫的中文名称进行了重新修订,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将这六种害虫所在的科名融入到中文名称,便于记忆这六种害虫所在的分科,通俗易懂;二是专家认为这样更合理,利于分类学工作的开展,即:咖啡豆象Araecerus fasciculatus(Degeer)变更为咖啡长角象、双齿谷盗Silvanus bidentatus(Fabricius)变更为双齿锯谷盗、椭圆薪甲Holoparamecus ellipticus Wollaston变更为椭圆扁薪甲、头角薪甲Holoparamecus signatus Wollaston变更为头角扁薪甲、波纹蕈甲Mycetophagus hillerianus Reitter变更为波纹小蕈甲、粗角蕈甲Mycetophagus antennatus(Reitter)变更为粗角小蕈甲。3.对检疫性储藏物昆虫相关种类及近缘种的有关生物学和幼虫、成虫等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豆象科Bruchidae中暗条豆象Bruchidius atrolineatus(Pic)、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Fabricius)、罗得西亚豆象Callosobruchus rhodesianus(Pic),皮蠹科Dermestidae中肾斑皮蠹Trogoderma inclusum Le Conte、拟肾斑皮蠹Trogoderma versicolor(Creutzer)以及天牛科Cerambycidae中家希天牛Hylotrupes bajulus(Linnaeus),以及豆象属Bruchus spp.和斑皮蠹属Trogoderma spp.2个属的现场检疫和实验室鉴定方法,共计7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这些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方法有利于提高这些检疫性储藏物昆虫及其近缘种在口岸的截获率和检出率,指导检验检疫实验室具体操作,可有效保护吉林省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平衡,意义重大。4.对中朝边境口岸20092011年植物及植物产品进口情况、进境旅客情况,以及20072011年截获有害生物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和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等储藏物害虫,以及其他林木类等害虫,传入吉林省的几率增大。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加强实验室建设投入、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有害生物鉴定资料储备、有害生物除害处理能力建设、有害生物监测体系建设、与农林部门合作七个吉林省中朝边境口岸实际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5.对吉林省(中朝边境除外)20052014年进境植物、植物产品及集装箱等进行检疫,将采集的昆虫进行实验室鉴定,并将鞘翅目Coleoptera储藏物昆虫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吉林口岸进境植物检疫工作共截获储藏物甲虫125批次(鉴定到种),隶属于鞘翅目24科、55属、61种,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4种13批次,种类数占6.6%,截获批次数占10.4%,分别为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Fabricius)、巴西豆象Zabrotes subfasciatus(Boheman)、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Waterhouse);截获批次较多的主要集中在薪甲科Lathridiidae、锯谷盗科Silvanidae、小蕈甲科Mycetophag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豆象科Bruchuidae、皮蠹科Dermestidae。其中,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截获批次数占4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总批次数的76.9%。重点应关注豆象科Bruchuidae、皮蠹科Dermest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等科储藏物昆虫,其存在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较高。6.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和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 Ballion成虫触角感器的数量、类型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成虫触角具有3类10种类型感器,包括3种刺形感器(sensillum chaeticum,SC),6种锥形感器(sensillum basiconicum,SB)和1种B?hm氏鬃毛(B?hm bristles,BB)。两种皮蠹每种感器在触角各节的数量和分布均不相同,其中谷斑皮蠹成虫有9种感器,无锥形感器Ⅵ;花斑皮蠹成虫有8种感器,无锥形感器Ⅲ和锥形感器Ⅳ。通过比较其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特征及差异,为两种皮蠹及其近缘物种的分类鉴定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并提出扫描电镜技术在将来的出入境检疫中应用前景广,能够为害虫的鉴定提供更充分的形态学依据,进而提高检疫鉴定工作的准确性,促进口岸通关速度。
李媛媛[4](2014)在《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作为最大的少数民族扶贫移民区域之一——内蒙古自治区,虽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全区101个旗县(区)中,60个旗县被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县,占全区旗县总数的59.4%。这些旗县生态环境恶劣,极端贫困现象尤为突出。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属性,决定了与其他相对发达地区或非民族地区,内蒙古贫困问题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也增加了扶贫移民难度。尤其是进入新阶段以来,面临着许多难点与新问题。因此,探索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问题,不仅能够映射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实践轨迹,而且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极端贫困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内蒙古扶贫移民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和吸收福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回顾和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发展历程及特征。通过梳理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实施概况和已经取得成就,发现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从经济学视角揭示问题成因。进一步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宏观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和微观综合效益两个层面上,探究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现行机制的有效性。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性“良好”,但存在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全区各项目旗县间、不同生态脆弱类型区域间,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差距显着,仍在继续拉大。呈现生态脆弱程度越严重、综合水平越低的特点。综合水平高低受到三个公共因子影响,即地区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扶贫移民规模。其中,人口结构因子权重较大。评析结果还显示:移民自筹资金不断增加,而与移民利益直接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投入却相对减少,说明更多扶贫移民专项资金进入到公共领域当中;在促进移民包容性发展方面综合效益不理想,这些都严重影响移民权利的实现。究其原因,由于扶贫移民资源的合理性配置问题,以及地方政府仍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层面、滞后于新阶段政策目标所致。为此,本文明确构建目标与基本原则基础上,借鉴区内外成功经验,有针对性构建与优化内蒙古扶贫移民机制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应建构“以人的发展机会为主、反经济贫困为辅”的扶贫移民机制;以制度性激励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解决;强调政府责任与机制改革相互配套,才是解决特殊区域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主张在具体扶贫移民政策与运行机制设计上,应注意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调适,提高扶贫移民正效益。
周闲容[5](2013)在《薏苡仁与小豆品质评价及膨化食品研发》文中认为薏苡(Coix lacryma-jobi L.)为禾本科薏苡属栽培变种,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兼用食材。小豆(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Ohashi)为豆科豇豆属Ceratoropis亚属栽培种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日常生活中食用最多的豆类食材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极大地推动了杂粮加工业的发展。但由于杂粮种质资源研究的滞后,杂粮种质资源家底不清,造成杂粮加工原料良莠不齐。杂粮原料生产缺乏可供利用的专用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杂粮加工业的发展。本论文开展薏苡仁和小豆的营养品质和功能成分的测定评价,探索薏苡仁的挤压膨化工艺,为开发新的杂粮膨化食品提供种质资源信息和数据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如下:1、薏苡仁营养品质、功能成分及活性测定评价:收集贵州黔南地区的薏苡主栽品种5个,对其薏苡仁的营养品质(蛋白质、脂肪、总淀粉)和功能成分(多糖、三萜、黄酮、薏苡仁酯)进行测定分析,对薏苡仁乙醇提物的抗氧化与降血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营养品质与功能成分表现最为突出的薏苡品种为“晴隆薏苡”,其总淀粉、三萜及薏苡仁酯含量分别为66.51%,1.53%及4.68%,均为5个品种中最高;其蛋白质含量为17.68%,居5个参试品种第二位。DPPH自由基清除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表明:“晴隆薏苡”的抗氧化活性为58.24μmol TE/g,降血糖活性为29.54%。居5个参试品种之首。2、小豆营养品质、功能成分及蒸煮硬度的测定评价:收集东北、华北主产区小豆种质资源140份,对其主要营养品质(蛋白质、总淀粉、抗性淀粉)及蒸煮后籽粒硬度进行测定评价。结果表明:140份小豆种质资源的抗性淀粉平均含量为14.25%,蒸煮后籽粒平均硬度为150.72g。营养品质、功能成分及蒸煮后籽粒硬度的两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抗性淀粉与总淀粉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0.417**);蒸煮后籽粒硬度与抗性淀粉之间呈显着正相关(0.181**);但蒸煮后籽粒硬度与蛋白质及总淀粉之间相关不显着。分别以其抗性淀粉含量和蒸煮后籽粒硬度的平均值及其标准差(x±s)为分级依据,筛选出抗性淀粉含量高于阈值17.83%的小豆优异种质资源12份;筛选出蒸煮后籽粒硬度阈值低于76.48g的小豆优异种质资源9份;同时,筛选出抗性淀粉、蒸煮后籽粒硬度均优的种质2份。筛选出的这些小豆优异种质资源,为用挤压膨化食品专用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物质基础。3、薏苡仁挤压膨化工艺的优化:以薏苡仁酯为考察评价指标,研究物料水分含量、膨化温度及膨化机频率对挤压膨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挤压膨化工艺优化。得到最佳薏苡仁膨化工艺条件:物料水分含量15.5%,膨化温度160℃,膨化机主机频率20Hz。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膨化后薏苡仁酯含量最高(3.074%)。4、薏苡仁营养粉配方的优化:研究薏苡仁营养粉的生产配方,考察不同添加量的小豆粉、蔗糖及奶粉对薏苡仁营养粉品质的影响,利用感官(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综合评分的方法进行不同配方评价,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薏苡仁营养粉的配方。得到最佳薏苡仁营养粉配方:小豆添加量14.9%,蔗糖添加量4.1%,奶粉添加量6.0%。此配方条件下,获得的配方产品感官综合评分最高(86.62)。
廖雪萍[6](2012)在《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冬种马铃薯气候区划研究》文中认为广西由于具有优越的冬季气候条件、充足的冬闲土地以及时令、区位的优势,成为我国冬季马铃薯生产第一大省区。在广西全区进行冬种马铃薯气候适宜性区划,对于充分发挥全区丰富的气候资源优势、调整种植布局、实现冬种马铃薯高产稳产、促进冬种马铃薯经济效益的提高、保障广西粮食安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马铃薯气候生态条件和广西冬季气候资源数据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和生产实际资料,选取冬种马铃薯气候区划指标因子,包括80%保证率的极端最低气温和霜日数、1-2月的平均气温、80%保证率的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80%保证率的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11-3月降水量;利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建立各个区划指标的空间推算模型,空间分析模型考虑了台站经纬度、海拔高度等地理因子的影响,应用GIS技术实现区划指标的精细化,突破了传统气候区划中气象资料以点代面的局限,使区划结果比传统区划更为精细、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指导冬种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和优化布局。每个区划指标分4个等级,即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应用GIS技术进行区划指标的小网格推算及冬种马铃薯气候适宜区的精细划分,最后探讨了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冬种马铃薯气候适宜区划的建议。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广西冬耕季农业气候资源地域分布特点:平均温度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积温南多北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热量资源优势地区主要在南部,以及右江河谷一带。降水量的分布具有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特点,降水量多的地区主要在东部和东北部,而左、右江河谷地区及桂西北降水较少。日照时数的分布具有南多北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的特点,光资源优势地区主要在东南部、西北部和南部沿海一带。(2)广西冬耕季农业气候资源年际变化特征:全区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升温比较显着。气温增高,热量资源也呈增加趋势。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增幅最大主要在桂东和桂南,平均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10℃日数增幅最大主要在桂西和桂北。降水量呈微弱增多趋势,增幅明显的区域主要在桂东和桂西南,沿海、桂西北及河池市东部的降水量减少。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减幅最大主要在横县、南宁、来宾和玉林等地。(3)广西冬种马铃薯最适宜的地区以沿海地区、桂东南及南宁市的部分县市为主,可发展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产区,充分发挥该区冬季的气候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经济效益。适宜区以桂东南、桂西南地区为主,宜推广抗寒品种进行适度规模种植,同时需加强防寒防冻、保水和灌溉措施,确保马铃薯稳产高产。次适宜区以桂西南和河池市及右江河谷的部分县(区)为主,该区冬种马铃薯风险大,可零星种植抗寒、抗旱性强的马铃薯品种。不适宜区以桂中以北大部地区、百色市高寒山区为主。(4)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30年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有较为明显的向北迁移、向低纬高海拔地区迁移之动态变化趋势,并且面积也在逐渐增加;而不适宜区面积大幅度减少。因此,应调整冬种马铃薯的布局,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优化和调整马铃薯生产基地的种植规划。
徐倩[7](2012)在《沙漠植物在西北地区城市园林景观中应用研究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实地设计的实践方法,对沙漠植物的种类,分类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总结了沙漠植物在西北地区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法。在了解沙漠植物的概念,种类,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疆地理概况,气候特征,生态环境,水资源概况,绿化概况,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沙漠植物现状的认识总结,及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沙漠植物应用地点,有吐鲁番地区,塔里木地区,以及乌鲁木齐地区)沙漠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还对发展较好城市的沙漠植物应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包括北京地区,天津地区,敦煌地区。通过对沙漠植物在这些地区的应用比较分析,将新疆沙漠植物的应用方式与北京地区,天津地区,敦煌地区沙漠植物的应用方式进行对比,总结出沙漠植物在新疆地区应用的不足与发展对策,并对沙漠植物在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形式及空间营造方法提出设想与展望,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城公园为例进行对沙漠植物植物配置的应用设计,将沙漠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付诸于实践。在研究沙漠植物的相关理论及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沙漠植物与乔木、灌木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相配置的方式,以及与山石、水体和园林建筑等造园要素相结合的应用方式,总结出沙漠植物在西北地区园林景观应用中的配置方法,为沙漠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并展望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植物广阔的应用前景,沙漠植物具有释放氧气、吸尘、杀菌和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减少扬尘等作用,对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起到较好的效果。另外沙漠植物还具有食用、经济、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在此呼吁各方面人士共同努力,加强对沙漠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开发与相关科学研究力度,为沙漠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广泛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景观、经济等各方面的优势,使我们的城市绿化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更具特色、更加美丽。
马强[8](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三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梁严冰[9](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赖庆辉[10](2011)在《链式纸钵育苗甜菜自动高速移栽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结合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纸钵苗自动移栽机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8-2011)和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科学技术专项资金项目“甜菜高速自动移栽机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LC07C28)等课题,在分析了国内外移栽机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农机农艺相结合,采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优化试验、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和正交试验等试验方法,探究了纸钵苗栽植形态对甜菜产量影响规律,设计试制了适于高速移栽的链式纸钵,开展了链式纸钵苗分离技术、栽植技术及装置的研究,分别建立影响因素和目标函数之间的数学模型,明晰了影响因素和目标函数之间的影响规律,优化得出了链式纸钵、分离装置和栽植装置结构及工作参数最佳组合,为自动高速移栽机的研发奠定基础。
二、乌盟发展中药材栽培生产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盟发展中药材栽培生产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肉苁蓉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肉苁蓉的基原考证 |
1.1 本草记述 |
1.2 基原物种辨析 |
2 道地沿革 |
2.1 本草记述的肉苁蓉产地及变迁 |
2.2 本草记述的产地及药材质量 |
3 肉苁蓉产区及发展 |
3.1 肉苁蓉产区 |
3.2 产区生境特点 |
3.3 肉苁蓉产区的发展 |
4 肉苁蓉种植技术 |
4.1 肉苁蓉种植状况 |
4.2 肉苁蓉种植技术 |
5 肉苁蓉采收和加工 |
6 药材质量特征和标准 |
7 展望 |
(2)基于乡村产业振兴的防返贫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乡村产业振兴的相关研究 |
1.2.2 返贫问题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产业振兴” |
2.1.2 “返贫”与“防返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2.2.2 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3 我国扶贫开发的成果与返贫问题 |
3.1 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历程与成就 |
3.1.1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 |
3.1.2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 |
3.1.3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3.1.4 综合扶贫开发阶段(2001-2010) |
3.1.5 连片开发与精准扶贫共同推进阶段(2011 至今) |
3.2 我国返贫问题的基本现状与特征 |
3.2.1 返贫现象的严重性 |
3.2.2 返贫现象的区域性 |
3.2.3 返贫现象的频发性 |
3.2.4 返贫现象的个体性 |
3.3 我国返贫问题的严重危害 |
3.3.1 造成扶贫资源的大量浪费 |
3.3.2 严重打击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心 |
3.3.3 严重阻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
4 基于乡村产业的返贫成因分析 |
4.1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脱贫农户收入水平低 |
4.2 农业风险大,脱贫农户收入不稳定 |
4.3 农村产业融合度低,脱贫人口缺乏增收渠道 |
4.4 缺乏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村产业发展与脱贫人口增收关联度不高 |
5 日韩两国乡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
5.1 日韩两国乡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5.1.1 以“一村一品”为特点的日本造村运动 |
5.1.2 自主协同型的韩国新村运动 |
5.1.3 近年来日韩两国的农业六次产业化 |
5.2 日韩两国乡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启示 |
5.2.1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护 |
5.2.2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有效利用地区资源优势 |
5.2.3 科技创新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4 主体培育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保障 |
5.2.5 产业融合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
5.2.6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
6 基于乡村产业振兴的防返贫路径建议 |
6.1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脱贫农户收入水平 |
6.1.1 加强对脱贫农户的知识技能培训 |
6.1.2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
6.1.3 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
6.1.4 促进脱贫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6.2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确保脱贫农户收入稳定 |
6.2.1 完善粮食收储制度和最低收购价制度 |
6.2.2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体系 |
6.3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脱贫人口增收渠道 |
6.3.1 打造以深加工为中心的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
6.3.2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
6.3.3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6.3.4 切实增强脱贫人口参与产业融合的能力 |
6.4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脱贫人口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
6.4.1 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 |
6.4.2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脱贫人口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研究及检疫性种类检疫鉴定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储藏物昆虫概述 |
1.1.2 储藏物害虫的经济意义 |
1.1.3 储藏物昆虫在植物检疫中的重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吉林省生物入侵现状 |
1.2.2 我国储藏物昆虫区系调查研究进展 |
1.2.3 检疫性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
1.2.4 电镜技术在储藏物昆虫触角感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种类调查研究 |
2.1 概述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调查范围 |
2.2.3 仪器和试剂 |
2.2.4 标本整理与鉴定 |
2.3 结果 |
2.3.1 储藏物昆虫及天敌种类发生情况 |
2.3.2 储藏物昆虫及天敌所占比例情况 |
2.3.3 储藏物昆虫危害程度情况 |
2.3.4 新纪录种及形态特征描述 |
2.3.5 储藏物昆虫中检疫对象的调查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本次调查的结果 |
2.4.2 检疫性储藏物昆虫的调查 |
2.4.3 加强合作与交流 |
2.4.4 本次调查的重要性 |
2.4.5 六种储藏物昆虫中文名称重新命名 |
2.4.6 存在不足 |
第三章 豆象科检疫性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方法研究 |
3.1 国内储藏物昆虫豆象科概述 |
3.1.1 豆象科概述 |
3.1.2 国内豆象科昆虫种类 |
3.1.3 国内豆象科昆虫发生及截获情况 |
3.2 暗条豆象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
3.2.1 暗条豆象概述 |
3.2.2 仪器、用具和试剂 |
3.2.3 实验室鉴定 |
3.2.4 形态特征(见附录 2) |
3.2.5 标本和样品保存 |
3.3 四纹豆象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
3.3.1 四纹豆象概述 |
3.3.2 仪器、用具和试剂 |
3.3.3 实验室鉴定 |
3.3.4 形态特征(见附录 3) |
3.3.5 标本和样品保存 |
3.4 罗得西亚豆象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
3.4.1 罗得西亚豆象概述 |
3.4.2 仪器和用具 |
3.4.3 实验室检测鉴定 |
3.4.4 形态特征(见附录 4) |
3.4.5 标本和样品保存 |
3.5 豆象属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
3.5.1 豆象属概述 |
3.5.2 仪器、用具和试剂 |
3.5.3 实验室鉴定 |
3.5.4 形态特征(见附录 5) |
3.5.5 标本和样品保存 |
第四章 皮蠹科检疫性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方法研究 |
4.1 国内储藏物昆虫皮蠹科概述 |
4.1.1 皮蠹科概述 |
4.1.2 国内皮蠹科昆虫种类 |
4.1.3 皮蠹科昆虫检疫鉴定方法及截获情况 |
4.2 肾斑皮蠹和拟肾斑皮蠹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
4.2.1 肾斑皮蠹和拟肾斑皮蠹概述 |
4.2.2 仪器、用具和试剂 |
4.2.3 实验室检测鉴定 |
4.2.4 鉴别特征 |
4.2.5 标本和样品保存 |
4.3 斑皮蠹属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
4.3.1 斑皮蠹属概述 |
4.3.2 仪器、用具和试剂 |
4.3.3 实验室检测鉴定 |
4.3.4 形态特征 |
4.3.5 标本和样品保存 |
附表 |
第五章 家希天牛检疫鉴定方法研究 |
5.1 家希天牛概述 |
5.2 仪器和试剂 |
5.2.1 仪器 |
5.2.2 用具 |
5.2.3 试剂 |
5.3 实验室鉴定 |
5.3.1 表面检查 |
5.3.2 剖材检查 |
5.3.3 镜检 |
5.3.4 培养检验 |
5.4 鉴定特征 |
5.4.1 天牛亚科Cerambycinae鉴定特征 |
5.4.2 希天牛属Hylotrupes鉴定特征 |
5.4.3 家希天牛的鉴定特征 |
5.5 标本和样品保存 |
第六章 吉林省中朝口岸储藏物昆虫截获情况研究 |
6.1 概述 |
6.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2009~2011年各口岸植物及植物产品进口情况 |
6.3.2 2009~2011年各口岸旅检情况 |
6.3.3 2007~2011年各口岸截获有害生物情况 |
6.3.4 吉林省中朝贸易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 |
6.3.5 口岸实际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附表 |
第七章 吉林口岸截获储藏物甲虫的研究 |
7.1 概述 |
7.2 材料与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4 小结 |
7.4.1 吉林口岸截获储藏物昆虫种类 |
7.4.2 吉林口岸截获储藏物昆虫批次 |
7.4.3 吉林口岸截获储藏物昆虫的来源情况 |
第八章 两种皮蠹触角显微结构研究 |
8.1 概述 |
8.1.1 感器 |
8.1.2 鞘翅目储藏物昆虫触角感器种类 |
8.1.3 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经济意义 |
8.1.4 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成虫触角感器研究 |
8.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8.2.1 实验材料 |
8.2.2 样品处理 |
8.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8.2.4 触角感器的命名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形态特征 |
8.3.2 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触角感器 |
8.3.3 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触角感器数量比较 |
8.4 结论与讨论 |
8.4.1 感器功能推测 |
8.4.2 感器分类学意义 |
第九章 结论 |
9.1 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种类调查研究 |
9.2 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标准方法的建立 |
9.3 吉林口岸植物检疫中储藏物昆虫研究 |
9.4 两种皮蠹触角显微结构研究 |
9.5 存在不足及研究展望 |
9.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扶贫移民的概念及内涵 |
2.1.2 扶贫移民与生态移民的区别 |
2.1.3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定义及性质 |
2.1.4 生态脆弱区的界定及测度指标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权利贫困理论 |
2.2.2 包容性发展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公共选择理论 |
2.2.5 机制设计理论 |
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发展历程及特征 |
3.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问题 |
3.1.1 生态环境脆弱与生存环境恶化 |
3.1.2 贫困问题严重与极端贫困问题突出 |
3.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发展历程 |
3.2.1 扶贫移民试点阶段 |
3.2.2 扶贫移民推广阶段 |
3.2.3 扶贫移民的新阶段 |
3.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特征 |
3.3.1 扶贫开发子系统的政策属性特征 |
3.3.2 经济社会学与生态环境学的双学科特征 |
3.3.3 自愿移民与非自愿移民的双重属性特征 |
3.3.4 搬迁与发展协调一致的内容特征 |
3.3.5 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概况 |
4.1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类型分布及特点 |
4.1.1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类型与分布 |
4.1.2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特点 |
4.2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的现行模式 |
4.2.1 按照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划分 |
4.2.2 按照扶贫移民资金投入方式划分 |
4.2.3 按照扶贫移民搬迁规模划分 |
4.3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资金投入及搬迁安置状况 |
4.3.1 扶贫移民资金投入 |
4.3.2 扶贫移民搬迁情况 |
4.3.3 扶贫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5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成效与问题 |
5.1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的前提保障 |
5.1.1 扶贫移民的实践基础 |
5.1.2 扶贫移民的政策制度保障 |
5.1.3 扶贫移民支持能力的增强 |
5.2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取得的成效 |
5.2.1 迁出区生态效益显着 |
5.2.2 有效遏制贫困发生率 |
5.2.3 提高扶贫移民资金整合利用率 |
5.2.4 促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
5.2.5 推进小城镇建设 |
5.3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面临的新问题 |
5.3.1 新扶贫标准实施加剧资金缺口问题 |
5.3.2 管理渠道不畅引发的决策与监督问题 |
5.3.3 政策缺陷引发的移民权利实现问题 |
5.4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问题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
5.4.1“二元经济制结构”的制度根源 |
5.4.2 政策缺陷引发供求失衡现象 |
5.4.3 扶贫移民运行障碍的机制根源 |
5.5 本章小结 |
6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与分析 |
6.1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评价的原则 |
6.2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评价的流程 |
6.3 宏观层面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 |
6.3.1 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 |
6.3.2 基于2011年数据的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 |
6.3.3 基于2012年数据的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 |
6.3.4 分析与讨论 |
6.3.5 2011年和2012年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的比较与分析 |
6.4 微观层面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 |
6.4.1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步骤 |
6.4.2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的样本选择 |
6.4.3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过程——以内蒙古科左中旗和奈曼旗为例 |
6.4.4 分析与讨论 |
6.5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的构建 |
7.1 构建目标与基本原则 |
7.1.1 构建目标 |
7.1.2 基本原则 |
7.2 区内外经验借鉴 |
7.2.1 宁夏扶贫移民的经验借鉴 |
7.2.2 科左中旗扶贫移民的成功案例 |
7.2.3 经验启示 |
7.3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
7.3.1 建立“双三位一体”开发主体机制 |
7.3.2 建立“综合立体式”移民资金投入机制 |
7.3.3 建立“显示真实偏好”机制 |
7.3.4 建立“有效执行真实返回”机制 |
7.3.5 建立“现代新型移民就业培训”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8 新阶段提升内蒙古扶贫移民开发水平与综合效益的具体措施 |
8.1 提升内蒙古扶贫移民开发水平的思路与措施 |
8.1.1 制定严格的扶贫移民地方法律条例 |
8.1.2 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扶贫移民管理手段与服务模式 |
8.1.3 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整合力度 |
8.1.4 加强扶贫移民政策各执行主体间的配合与协调 |
8.2 提高内蒙古扶贫移民综合效益的对策与措施 |
8.2.1 构建“多维”的扶贫移民社会保障体系 |
8.2.2 推进移民“城乡一体化”与“公平”发展 |
8.2.3 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薏苡仁与小豆品质评价及膨化食品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薏苡资源概况 |
1.2 薏苡仁营养品质研究进展 |
1.3 薏苡仁功能品质研究进展 |
1.4 薏苡仁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
1.4.1 抗肿瘤与提高免疫作用 |
1.4.2 降血糖作用 |
1.4.3 抗炎作用 |
1.4.4 调节内分泌作用 |
1.4.5 其他生理活性 |
1.5 薏苡仁加工研究进展 |
1.6 小豆资源、品质及加工研究进展 |
1.7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7.1 立题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薏苡仁营养功能品质分析及活性评价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薏苡仁主要营养与功能成分含量分析 |
2.3.2 薏苡仁营养与功能成分相关性分析 |
2.3.3 薏苡仁乙醇提物的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评价 |
2.4 结论 |
第三章 小豆营养与功能品质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来源小豆的品质分析 |
3.3.2 小豆蛋白质、总淀粉、抗性淀粉及蒸煮后硬度的相关性分析 |
3.3.3 高抗性淀粉和蒸煮后低硬度资源 |
3.4 结论 |
第四章 薏苡仁挤压膨化工艺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4.3.2 响应面试验结果 |
4.3.3 最佳膨化工艺条件 |
4.3.4 验证实验 |
4.4 结论 |
第五章 薏苡仁营养粉的配方优化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5.3.2 响应面实验结果 |
5.3.3 验证实验 |
5.4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冬种马铃薯气候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区概况 |
1.1.2 广西冬种马铃薯历史沿革、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农业气候区划研究进展 |
1.3.2 基于GIS的农业气候区划研究进展 |
1.3.3 马铃薯气候区划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应用数据 |
2.1.1 气象数据 |
2.1.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气象数据分析方法 |
2.2.2 气候区划指标确定及气候适宜区的划分方法 |
2.2.3 空间分析模型的建立 |
2.2.4 冬种马铃薯专题区划图制作 |
3 马铃薯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
3.1 马铃薯与热量条件的关系 |
3.2 马铃薯与水分条件的关系 |
3.3 马铃薯与光照条件的关系 |
3.4 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灾害 |
3.4.1 寒害和冻害 |
3.4.2 干旱 |
3.4.3 连阴雨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广西冬耕季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特征分析 |
4.1.1 广西冬耕季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
4.1.1.1 热量资源分布特征 |
4.1.1.2 水分资源分布特征 |
4.1.1.3 光资源分布特征 |
4.1.2 广西冬耕季农业气候资源时间变化特征 |
4.1.2.1 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 |
4.1.2.2 水分资源的变化特征 |
4.1.2.3 光资源的变化特征 |
4.2 广西冬种马铃薯主产地气候适宜性分析 |
4.2.1 热量条件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
4.2.2 水分条件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
4.2.3 光照条件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
4.3 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冬种马铃薯气候区划 |
4.3.1 广西冬种马铃薯气候区划指标的确定 |
4.3.2 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建立 |
4.3.3 区划指标的小网格推算及专题图制作 |
4.3.4 区划结果分析 |
4.4 未来气候变化对广西冬种马铃薯区划的影响及建议 |
4.4.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广西冬季气候资源预估 |
4.4.2 未来气候变化对广西冬种马铃薯区划的影响 |
4.4.3 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广西冬种马铃薯优化布局的建议 |
5 全文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沙漠植物在西北地区城市园林景观中应用研究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沙漠植物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查阅文献 |
1.3.2 实地调研 |
1.3.3 比较分析 |
2 沙漠植物概述 |
2.1 沙漠植物的涵义 |
2.2 沙漠植物的分类类型 |
2.3 沙漠植物的特征 |
2.4 沙漠植物的应用价值 |
2.5 西北地区沙漠植物介绍 |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漠植物应用调查研究 |
3.1 调查地概况 |
3.1.1 新疆的地理位置 |
3.1.2 新疆的气候特征 |
3.1.3 新疆的生态环境 |
3.1.4 新疆的水资源概况 |
3.1.5 新疆的绿化概况 |
3.1.6 新疆的社会经济概况 |
3.1.7 新疆的沙漠植物现状 |
3.2 调查内容 |
3.2.1 新疆地区沙漠植物的应用调查 |
3.2.2 在发展较好城市沙漠植物的应用调查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新疆沙漠植物应用与发展较好城市应用对比分析 |
4. 沙漠植物在新疆城市园林中应用不足与建议 |
4.1 存在问题 |
4.1.1 沙漠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种类单一 |
4.1.2 沙漠植物生态类型搭配不当 |
4.1.3 植物配置不合理 |
4.1.4 养护管理规划不到位 |
4.2 发展对策 |
4.2.1 重视与加强沙漠植物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 |
4.2.2 采取有效手段不断提高沙漠植物应用丰富度 |
4.2.3 重视发展乡土沙漠植物树种强调地方风格特色 |
4.2.4 加强沙漠植物在景观防护绿地上的使用 |
4.2.5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兼顾发展 |
4.2.6 因地制宜 |
4.2.7 提高沙漠植物栽植养护管理水平 |
4.3 小结 |
5. 沙漠植物在新疆园林建设中的展望与设想 |
5.1 沙漠植物在西北地区园林中的应用——以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城公园改造设计为例 |
5.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城公园改造地点介绍 |
5.1.2 设计作品介绍 |
5.2 沙漠植物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设想 |
5.2.1 沙漠植物之间的配置方式 |
5.2.2 沙漠植物与其他植物的配置 |
5.3 沙漠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设想 |
5.3.1 沙漠植物与园林各要素之间的配置 |
5.3.2 沙漠植物与平面绿化 |
5.3.3 沙漠植物与立体绿化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1.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
1.1.3 发展特色产业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1.1.4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为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1.2.2 丰富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特色农业研究 |
1.3.2 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 |
1.4 理论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
2.1 对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 |
2.1.1 新时代农业的基本特性 |
2.1.2 从农业基本特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
2.3.1 共同特征 |
2.3.2 主要区别 |
2.4 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基本内容 |
2.4.1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2.4.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2.4.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2.4.4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
2.4.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
3.1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 |
3.1.1 比较优势理论 |
3.1.2 “钻石”模型 |
3.1.3 创新理论 |
3.1.4 垄断、竞争理论 |
3.1.5 产品差别化理论 |
3.2 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3.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3.2.2 制度创新理论 |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2.6 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4.1 内蒙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析 |
4.1.1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趋向下降 |
4.1.2 内蒙古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与劳动力份额下降不对称 |
4.2 对新时代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新认识 |
4.2.1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
4.2.2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
4.2.3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
4.3 内蒙古多功能农业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5.1 内蒙古农业发展成就 |
5.2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分析 |
5.2.1 数量发展阶段 |
5.2.2 优化农业阶段 |
5.2.3 现代农业阶段 |
5.3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综合评价 |
5.3.1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
5.3.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
5.4 内蒙古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
5.4.1 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
5.4.2 较长时期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
5.4.3 多功能性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特征 |
5.4.4 制度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5.4.5 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趋势 |
5.4.6 现代要素投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依靠 |
5.4.7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
5.4.8 惠农政策体系成为政府支农的主要形态 |
5.4.9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6.1 内蒙古区域农产品产量构成 |
6.1.1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构成 |
6.1.2 内蒙古畜产品产量构成 |
6.2 内蒙古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6.2.1 分析思路与方法 |
6.2.2 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6.2.3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选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
7.1 内蒙古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特征 |
7.1.1 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7.1.2 地域辽阔,适宜开发面积少,空间结构不合理 |
7.1.3 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
7.1.4 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
7.1.5 生产力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协调 |
7.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 |
7.2.1 农业主体功能区 |
7.2.2 农业辅助功能区 |
7.3 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
7.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分布特点 |
7.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 |
7.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
7.4.1 特色农作物区域布局 |
7.4.2 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 |
7.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及区域重点产业 |
7.5.1 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重点区 |
7.5.2 现代特色农业一般区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8.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8.1.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 SWOT 分析的技术路线 |
8.1.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1.3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
8.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
8.2.1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8.2.2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 |
8.2.3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 |
8.2.4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 |
8.2.5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 |
8.2.6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全文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
(二) 陕北的工业 |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
小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
(二) 以重工业为主 |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
小结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
小结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
小结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
结束语 |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链式纸钵育苗甜菜自动高速移栽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育苗移栽研究现状 |
1.2.1 纸筒育苗技术现状 |
1.2.2 移栽机械的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链式纸钵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链式纸钵的结构设计 |
2.2.1 总体设计 |
2.2.2 纸钵横截面的选择 |
2.2.3 纸钵结合部的设计 |
2.3 链式纸钵的试验研究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试验方案 |
2.3.3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链式纸钵物理特性测定和移栽机总体设计 |
3.1 链式纸钵物理特性研究 |
3.1.1 链式纸钵重量和钵体直径的测定 |
3.1.2 链式纸钵钵体静摩擦因数的测定 |
3.1.3 链式纸钵钵体抗压特性的测定 |
3.2 自动移栽机的总体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纸钵苗栽植形态对甜菜产糖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与时间地点 |
4.2.2 试验主要仪器 |
4.2.3 试验设计 |
4.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直立度对产糖量的影响 |
4.3.2 露苗高度对产糖量的影响 |
4.3.3 埋苗深度对产糖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链式纸钵分离装置 |
5.1 链式纸钵分离装置设计 |
5.1.1 链式纸钵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 |
5.1.2 链式纸钵分离装置参数的确定 |
5.2 链式纸钵分离装置的优化研究 |
5.2.1 试验因素选择 |
5.2.2 分离效果评价指标 |
5.2.3 材料与方法 |
5.2.4 试验方案 |
5.2.5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栽植器 |
6.1 引言 |
6.2 带式栽植器工作原理 |
6.3 分钵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6.3.1 分钵装置的设计 |
6.3.2 分钵装置的试验研究 |
6.4 栽植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6.4.1 栽植装置理论分析 |
6.4.2 栽植装置设计 |
6.4.3 栽植装置的试验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导师简介 |
四、乌盟发展中药材栽培生产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肉苁蓉研究进展[J]. 刘鹏,刘华. 宁夏农林科技, 2019(11)
- [2]基于乡村产业振兴的防返贫路径研究[D]. 叶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3]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研究及检疫性种类检疫鉴定方法的建立[D]. 魏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
- [4]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D]. 李媛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2)
- [5]薏苡仁与小豆品质评价及膨化食品研发[D]. 周闲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4)
- [6]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冬种马铃薯气候区划研究[D]. 廖雪萍. 广西大学, 2012(04)
- [7]沙漠植物在西北地区城市园林景观中应用研究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D]. 徐倩.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8]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10]链式纸钵育苗甜菜自动高速移栽机关键技术研究[D]. 赖庆辉. 吉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