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寻中国特色的现代装饰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1](2021)在《即墨花边艺术研究及其创新应用》文中认为“即墨花边”也称作“即墨镶边大套”,在青岛市即墨区民间传承了有上百年,是一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归属于鲁绣,2020年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墨花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典型的艺术特征,曾经是即墨地区不可或缺的传统技艺,在几代人的记忆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非遗传承保护及创新发展的前提下,在多次田野调研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法、田野调查法和实物分析法,分析了即墨花边的历史发展、艺术特征、传承保护以及即墨花边新的应用形式和应用领域;并通过传承人口述以及走访即墨花边博物馆、即墨花边兴盛地温泉镇,充分了解即墨花边的渊源、发展现状等,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大量作品以及与民间手工艺人的交流、传授、指导,对即墨花边的构成原则、编织方法、艺术特点进行了总结,从即墨花边的应用角度以及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索出了创新的方法,进行了创新设计实践,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进而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途径。
郭立忠[2](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曹斌华[3](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李奇[4](2021)在《基于信仰情结的红色旅游地优化设计研究 ——以李慰农红色文化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革命文化(亦称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明精神传承的重要一环。红色旅游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载体,既可以开发利用历史资源,又可以促进红色资源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国家大力推广红色旅游,针对红色旅游胜地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但是目前红色旅游设计过程中存在活力度较低、吸引力较小、设计缺乏创意等问题。为提升红色旅游地景观活力,使参与红色旅游的群体得到更好体验,本文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实地调研法、调查问卷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影响红色旅游的活力度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以红色信仰情结为理论依据的红色旅游地设计优化提升策略,并将该优化提升策略运用到青岛市李慰农红色文化公园景观改造之中,以验证其落地性与可实施性。该研究成果和思路可以为今后红色文化题材的旅游地景观改造与设计提供借鉴作用。首先,对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将红色文化资源依据功能、品质、区域、年代、题材的不同进行划分,再结合实地调研过程中整理的数据,梳理与分析红色旅游设计体系,为不同类型的红色旅游地优化提升体系提供理论背景。其次,综合分析关于红色文化、纪念性空间、红色旅游、红色文化胜地等与景观活力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利用文献综述法、频度统计法归纳整理出12个影响红色旅游活力的因素,构建出包含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12个影响因素的红色旅游活力评价指标,对127份有效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活力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层级影响度进行计算,得出优先权重,根据权重排列顺序提出优化设计策略。该体系可从定量角度对红色旅游优化设计进行指导,为红色旅游地构建优化提升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再次,总结类比相关信仰与情结的应用,对信仰情结这一概念进行详细界定;根据活力度模型体系获得的相对重要权值,结合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心理学效应等理论,提出基于心理学角度的信仰情结的优化提升策略,建立多学科、浸入式互动模式。最后,利用红色旅游活力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因子影响度,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细化整理针对青岛地区红色旅游优化模式,对李慰农红色文化公园进行优化提升设计,该策略可以为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红色文化公园的景观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周迪[5](2021)在《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居民精神层次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追求温饱刚需到寻求精神享受,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审美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其独特性、多样性、异域性等特点迎合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甘肃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大省,其民族文化资源包罗万象,近年来甘肃省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以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碌曲县作为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其在甘肃省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的不可或缺性,经过多年旅游业的发展碌曲县已拥有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但是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资源融合效应还很浅显;再加上民族文化资源的脆弱性和易逝性,亟需探索一条适合碌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结合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综合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首先对碌曲县文旅融合的基础进行整体解读;其次分析碌曲县目前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数据分析的形式来获取居民、商家和旅游者对碌曲县文化旅游的感知;最后旨在通过文化元素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推出实景演艺、民族文化村、“前台、帷幕、后台”、文创纪念品四种模式产品,为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现文化和旅游两者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以上便是碌曲县文旅融合的意义所在。
蒲樾[6](2021)在《增强现实语境下的国漫形象全新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动漫形象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开始通过传统的纸张印刷文字图片表现,到后来的借助电视手机等终端为媒介观看平面动态影像的方式,再到现在的运用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如今增强现实技术凭借其高效的实时地计算、多样化的传输媒介以及对传统形象独特的表现等优势,逐渐融入到了我们生活当中。面对新技术形式的冲击,传统国漫形象在形象的美感塑造上略显不足,因此探究传统国漫形象与增强现实相结合的形式成为中国动画产业未来发展的必要方式。传统的动漫形象表现方式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局限于二维空间,到后期也会在三维空间中展示。而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为数字世界引来了更多的创新,包括商业、娱乐、游戏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Pokemon Go》为代表的增强现实类作品风靡全球,在科技洪流的带动下,如何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与传统国漫结合表现全新的动态美学成为了当今动画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相比传统模式的美学性质,增强现实语境中的动态美学由于高交互性、多样性等优势使观众与虚拟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沉浸式地演绎将观众带入作品中感受虚拟世界之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在增强现实语境下重新构建传统国漫形象,对于发展中国动漫产业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创新,这也会是未来动漫产业发展的全新形式。
战红岩[7](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王俏俏[8](2021)在《新中式家具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研究 ——以璞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式家具品牌是融合传统与现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具品牌合集,凭借独特的品牌文化、思辨意义的品牌哲学、多元的品牌文化体验成为家具市场的中坚力量。新中式家具品牌塑造品牌文化、建构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的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新中式家具品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中式家具的典范——璞素为例进行研究,首先对新中式家具品牌的兴起原因与阶段发展进行概括和归纳。其次以璞素为例,分析其塑造和输出品牌文化的策略,重点归纳璞素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的模式建构。基于此探讨新中式家具品牌构建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的当代意义。在品牌文化的塑造上,璞素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哲学、品牌标识和品牌产品,通过外在的品牌识别让消费者感知品牌形象;通过体验空间和线上平台与消费者协同完成品牌文化的输出。在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的模式建构上,璞素通过感官感知、情感互动和文化体验构成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的完整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独特的品牌文化是提升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的关键环节,感官感知是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的基础;情感互动和文化体验是强化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的最佳手段。新中式家具品牌要重视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的模式建构,打造具有中国气质的家具品牌、构建家具品牌的文化基因、升级消费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实现新中式家具品牌的长足发展。
杨式斌[9](2021)在《中国本土陶艺中拼贴的互文运用研究》文中认为“拼贴”的概念较早完善于西方的话语体系,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繁荣发展,如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由于拼贴艺术当时恰恰迎合了西方艺术家急切于从传统禁锢中挣脱的反叛心理,便成就了拼贴艺术作为一种最具特色的手段而凸显于现代艺术的大洪流间,其中,可将西方拼贴艺术的运用归结为:拼贴的手段运用和拼贴的思维整合。然而,拼贴在中国的定义却十分模糊,虽说拼贴的意识早在新石器时代便融入了先辈的创造性劳动中,却并没有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概念化界定,因此对于中国本土语境下的拼贴艺术之论述,有着重要的民族与时代价值。其中,笔者认为中国民间的“百衲衣”,便是一种极为典型的中国拼贴意识形态的代表,它兼容了拼贴手段与拼贴思维于一体,隐含着一种缝合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即在打碎固定化整体形式感的基础上,将原本毫不相关的内容元素,通过“缝合”的艺术手法建立起联系。而对于现代陶艺而言,这种缝合的机制也充当了现当代陶艺语言构建中的关键部分,主要表现为现当代陶艺对陶瓷材料本身的重新认识,不再受限于造型语言施以材料的约束,打破了各种材料间的隔阂,重新赋予了材料诸多融合的可能性,建立起了观念与材料间的交流与对话。本文将围绕中国本土的“拼贴”之缘起与发展,并结合“百衲衣”的缝合特质,从本土民族文化的视野来观测现当代陶艺创作中的“拼贴”运用,并以“互文”的形式来连接拼贴过程中的不同艺术语言间的对话。本文研究思路,主要是结合本土陶艺家的作品进行综合分析,从平面绘画运用到立体形态的二元融合,再到多元化的异质同构,围绕展开论述中国本土陶艺语言下的拼贴艺术。
刘木森[10](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二、探寻中国特色的现代装饰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寻中国特色的现代装饰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1)即墨花边艺术研究及其创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即墨花边概述 |
1.1 即墨花边简介 |
1.2 即墨花边的历史渊源 |
1.2.1 即墨花边的起源 |
1.2.2 即墨花边的发展 |
1.2.3 即墨花边的现状 |
第二章 即墨花边的艺术特征及手工技艺 |
2.1 即墨花边的艺术特征 |
2.1.1 即墨花边的构图形式 |
2.1.2 即墨花边的纹样特征 |
2.1.3 即墨花边的材质组成 |
2.2 即墨花边的手工技艺简介 |
2.2.1 即墨花边手工技艺的工具及工艺流程 |
2.2.2 即墨花边手工技艺的主要针法 |
2.2.3 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的工艺特点 |
第三章 即墨花边的创新设计应用 |
3.1 创作构思 |
3.2 在造型上的创新表现 |
3.3 在材料上的创新表现 |
3.4 在色彩上的创新表现 |
3.5 与其他工艺相结合的创新表现 |
3.6 即墨花边创新设计应用 |
3.6.1 灵感来源 |
3.6.2 设计成品 |
第四章 即墨花边创新设计的发展前景及传承保护 |
4.1 即墨花边创新设计的发展前景 |
4.1.1 对现代装饰设计的启示 |
4.1.2 即墨花边在装饰设计中的发展 |
4.2 即墨花边创新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 |
4.3 从即墨花边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信仰情结的红色旅游地优化设计研究 ——以李慰农红色文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红色文化相关概念及环境分析 |
2.1 纪念性空间概念界定 |
2.1.1 纪念性空间定义 |
2.1.2 纪念性情感表达 |
2.1.3 纪念性空间类型 |
2.1.4 国外纪念性场地 |
2.1.5 国内纪念性场地 |
2.1.6 小结 |
2.2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 |
2.2.1 红色文化定义 |
2.2.2 红色文化阶段 |
2.2.3 红色文化遗产 |
2.3 红色资源分类与分布 |
2.3.1 红色文化资源分类 |
2.3.2 红色文化资源分布 |
2.4 红色文化资源功能分类 |
2.4.1 红色旅游资源 |
2.4.2 革命根据旧址 |
2.4.3 红色主题公园 |
2.4.4 革命烈士陵园 |
2.4.5 革命纪念馆 |
2.4.6 城市公共红色文化场所 |
2.5 红色文化资源品质分类 |
2.5.1 自然景观秀丽,人文精神丰富 |
2.5.2 自然景观偏少,人工景观为主 |
2.5.3 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均有缺失 |
2.6 红色文化资源区位分布 |
2.6.1 华北地区 |
2.6.2 东北地区 |
2.6.3 华东地区 |
2.6.4 华南地区 |
2.6.5 西北地区 |
2.6.6 西南地区 |
2.6.7 港澳台地区 |
2.7 红色文化资源年代分类 |
2.7.1 初期精神形成阶段 |
2.7.2 中期对外抗战阶段 |
2.7.3 中期解放战争阶段 |
2.7.4 后期自卫反击战 |
2.8 红色文化资源题材分类 |
2.8.1 人物题材 |
2.8.2 事件题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色旅游相关概念及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旅游模式发展进程 |
3.1.1 旅游的发展现状 |
3.1.2 旅游的影响因素 |
3.1.3 旅游的动力系统 |
3.2 红色旅游发展进程 |
3.2.1 红色旅游的内涵 |
3.2.2 红色旅游的类别 |
3.2.3 红色旅游的目的 |
3.2.4 红色旅游的特点 |
3.2.5 红色旅游的意义 |
3.3 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
3.3.1 井冈山革命景区 |
3.3.2 延安革命纪念馆 |
3.4 红色旅游设计体系 |
3.4.1 相关理论 |
3.4.2 设计原则 |
3.4.3 设计方法 |
3.5 红色旅游活力评价体系 |
3.5.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3.5.2 体系的构建原则 |
3.5.3 评价层次的构建 |
3.5.4 评价数据的获得 |
3.5.5 活力度等级制定 |
3.5.6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5.7 评价结果的分析 |
3.6 红色旅游调研数据分析 |
3.6.1 红色旅游受众人群分析 |
3.6.2 红色旅游区域活力度分析 |
3.6.3 红色旅游景点感知度分析 |
3.6.4 红色资源景观丰富度分析 |
3.6.5 红色资源年代感知度分析 |
3.6.6 红色旅游现状问题小结 |
3. 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仰情结的诠释及红色旅游地设计优化策略 |
4.1 相关理论基础 |
4.1.1 心理学理论基础 |
4.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4.1.3 心理学效应理论 |
4.2 信仰情结概念界定 |
4.2.1 信仰的概念界定 |
4.2.2 情结的概念界定 |
4.2.3 信仰情结体系的概念界定 |
4.3 信仰情结相关应用 |
4.3.1 山水情结的应用 |
4.3.2 自然情结的应用 |
4.3.3 红色信仰的应用 |
4.4 红色旅游地优化提升策略 |
4.4.1 红色旅游地活力程度优化提升 |
4.4.2 红色旅游地受众人群优化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地区红色旅游地优化设计体系应用 |
5.1 青岛地区红色文化脉络 |
5.1.1 红色精神初成 |
5.1.2 红色抗战历史 |
5.1.3 红色文化底蕴 |
5.2 青岛红色旅游地现状分析 |
5.2.1 红色旅游体系构成 |
5.2.2 红色旅游景点现状 |
5.2.3 景点设计手法分析 |
5.2.4 红色旅游优化分析 |
5.3 青岛红色旅游地优化理念 |
5.3.1 管理层面优化策略 |
5.3.2 设计层面优化策略 |
5.3.3 社会认知层面优化策略 |
5.4 区域改造及设计成果 |
5.4.1 设计场地概况 |
5.4.2 设计目标与主题 |
5.4.3 设计原则与特色 |
5.4.4 项目总体布局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 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本文存在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红色旅游地景观活力度感知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一)三大理论 |
(二)文化与旅游融合机制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基础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发展基础条件 |
一、县域概况 |
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碌曲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
一、碌曲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二、碌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SWOT评价 |
第二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现状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态势分析 |
一、碌曲县文旅融合的重点举措 |
二、碌曲县文旅融合的成效 |
第二节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问题 |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形式单一,产品类型单调 |
二、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 |
三、村民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
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
五、文旅融合发展人才缺乏 |
第三章 碌曲县文化旅游的感知分析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居民、商家感知调查 |
一、被调查居民、商家人口特征分析 |
二、家庭收入和旅游的关系 |
三、文化旅游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
四、碌曲居民、商家对文化旅游的感知分析 |
第二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中旅游者的感知调查 |
一、被调查旅游者人口特征分析 |
二、旅游者市场定位分析 |
三、旅游者对碌曲印象感知分析 |
四、旅游者对碌曲文旅融合的感知分析 |
第四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建构 |
第一节 区域形象策划TDIS |
一、理念基础(MI) |
二、行为准则(BI) |
三、视觉形象(VI) |
第二节 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构建 |
一、做实做大实景演艺——《最忆是碌曲》 |
二、培植民族文化村 |
三、统筹“前台、帷幕、后台”产品(其他产品融合) |
四、开发推广文创纪念品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一)结论 |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增强现实语境下的国漫形象全新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论文基本内容 |
1.4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完成论文的条件与方法 |
第2章 增强现实的概述 |
第3章 增强现实语境的构建元素 |
3.1 增强现实语境的空间元素 |
3.2 增强现实语境的视觉光效元素 |
第4章 增强现实语境下的动漫形象特质 |
4.1 增强现实语境的高交互性 |
4.2 增强现实语境的多样性 |
4.3 增强现实语境的沉浸式 |
第5章 增强现实与传统国漫元素结合的全新构建 |
5.1 传统国漫形象的构建元素 |
5.2 传统国漫形象元素在增强现实语境中的的应用及发展 |
第6章 创作实践与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一)历史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
(一)傅彦长的演讲 |
(二)丰子恺的演讲 |
(三)刘质平的演讲 |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
(二)丰子恺与画展 |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
(二)经费紧张 |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新中式家具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研究 ——以璞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新中式家具品牌的兴起原因与阶段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式家具品牌的兴起原因 |
一 民族文化的崛起 |
二 消费需求的转变 |
三 设计教育的成熟 |
第二节 新中式家具品牌的阶段发展 |
一 新中式家具品牌的滥觞 |
二 新中式家具品牌的发展 |
三 新中式家具品牌的逐步完善 |
第三章 新中式家具典范——璞素品牌文化的塑造 |
第一节 独特的品牌文化内涵 |
一 返璞归真的品牌哲学 |
二 简约主义的品牌标识 |
三 气韵流畅的品牌产品 |
第二节 璞素品牌文化的输出维度 |
一 作为建构品牌文化主体的璞素 |
二 作为协同创造品牌文化的素友 |
第三节 璞素品牌文化的输出策略 |
一 融合品牌哲学有形和无形的传播 |
二 升华家居体验空间的文化传达 |
三 整合线上平台与品牌调性的一致性 |
第四章 璞素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的模式建构 |
第一节 感官感知:融入中国文化的审美传播 |
一 东方特色的色彩运用 |
二 寓意吉祥的图形运用 |
三 形神兼备的造型运用 |
第二节 情感互动:东方美学生活的多样体验 |
一 沉浸式体验的美学直播 |
二 风雅生活的主题市集 |
三 文人生活的多元呈现 |
第三节 文化体验:身份归属的品牌认同 |
一 自我实现的象征认同 |
二 素友身份的集体认同 |
三 传统造物的文化认同 |
第五章 新中式家具品牌文化价值体验构建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打造中国气质的家具品牌 |
第二节 构建家具品牌的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升级消费过程中的文化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本土陶艺中拼贴的互文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拼贴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拼贴艺术在本土陶艺中的概念与现象 |
第一节 中国拼贴艺术的缘起与初探 |
第二节 陶瓷绘画装饰的拼贴互文运用 |
一、 “锦灰堆”陶瓷绘画艺术的拼贴运用 |
二、陶瓷艺术绘画中“开光”装饰的拼贴 |
三、剪纸艺术在陶瓷彩绘中的互文运用 |
第三节 泥性语言的发掘与观念意识的拼贴互文 |
一、粗野与轻柔的交合:陶与瓷的拼贴 |
二、实验陶艺中综合材料的“物性”拼贴 |
三、碎片的缝合—-陶瓷镶嵌壁画中废品陶瓷的拼贴运用 |
四、异质文化元素介入现当代陶艺中的拼贴运用 |
(一)传统吉祥元素的互文拼贴--以朱乐耕生肖瓷为例 |
(二)异质元素同构现象在现当代陶艺中的运用 |
第三章 毕业设计作品中拼贴艺术的运用 |
第一节 毕业创作中拼贴语言的探索分析 |
第二节 毕业设计作品的创作阐述 |
一、毕业设计作品《独白》案例分析 |
(一)创作灵感来源 |
(二)作品创作理念及制作技法 |
(三)作品最终呈现效果 |
二、毕业设计作品《晷·轨》案例分析 |
(一)创作灵感来源 |
(二)作品创作理念及制作技法 |
(三)作品最终呈现效果 |
三、毕业设计作品《起风了》案例分析 |
(一)创作灵感来源 |
(二)作品创作理念及制作技法 |
(三)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组织结构 |
(三)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
一、萌芽时期 |
二、兴起时期 |
三、发展时期 |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
第一节 材料重构 |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
第二节 造型重构 |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
第三节 装饰重构 |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
第四节 工艺重构 |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
一、“器”的反叛 |
二、“手工”的重生 |
三、“范式”的突破 |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探寻中国特色的现代装饰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 [1]即墨花边艺术研究及其创新应用[D]. 王旭. 青岛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基于信仰情结的红色旅游地优化设计研究 ——以李慰农红色文化公园为例[D]. 李奇.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5]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D]. 周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增强现实语境下的国漫形象全新构建[D]. 蒲樾.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7]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新中式家具品牌文化价值体验研究 ——以璞素为例[D]. 王俏俏.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中国本土陶艺中拼贴的互文运用研究[D]. 杨式斌.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10]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