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土壤生态退化评价——以秭归县为例

三峡地区土壤生态退化评价——以秭归县为例

一、三峡地区土壤生态退化评价——以秭归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季耀波,刘志强[1](2021)在《三峡水库蓄水对库区消落带土壤的影响》文中提出土壤是三峡水库消落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位涨落对消落带土壤的影响也是消落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三峡水库周期性蓄水引起的水位涨落对消落带土壤的容重、孔隙度、粒径、持水性、抗侵蚀能力等物理属性,pH值、养分、金属含量等化学性质及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等生化特性都有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再加上波浪、降雨径流等侵蚀营力的综合作用,直接加剧消落带的土壤侵蚀。总结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并提出今后土壤研究方面的建议。

董飞[2](2021)在《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变化中最活跃的类型,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战略推动以农村居民点为主的乡村建设用地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三峡库区自投入运行以来,从水利调节、航道运输、能源发电等方面带来巨大效益,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三峡库区也面临着地质灾害、水环境污染、生态脆弱等生态环境问题,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复杂的作用机制;深入剖析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土地利用转型视角,基于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生态环境类数据等。从结构数量特征、来源与去向、景观形态、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揭示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显性转型特征。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指数、效率指数、功能指数等维度构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模型,以刻画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变化过程,定量分析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特征。评价三峡库区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程度,分析库区生境质量时空变化规律,定性判断城乡建设用地与区域生境质量的关系;构建像元修正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贡献率定量分析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分析结果有:(1)2000-2018年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规模呈: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其它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其它建设用地在库区城乡建设用地中的份额逐渐下降。城乡建设用地减少去向包括转为其它非建设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内部互转两种方式;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来源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城镇用地斑块面积(CA)快速增加,反映城镇用地以“外延式”为主快速扩张,农村居民点用地斑块数量(NP)快速增加,反映农村居民点用地“飞地式”的扩张过程。城乡建设用地显性转型存在显着的空间格局特征,显性转型最剧烈的区域集中在重庆主城区,受城市扩张的影响,在这些区域转型变化以城镇用地快速大量扩张为主。(2)从结构指数、效率指数、社会功能指数、经济功能指数、生态功能指数等维度选择指标构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模型,以刻画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变化过程。2000-2018年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变化率既有正值也有负值,反映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水平既有提高也有下降的复杂情况;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时空格局特征显着,隐性转型水平提升的区域远远多于下降的区域。分析认为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存在城镇用地快速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3)2000-2018年三峡库区生境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生境质较高区域空间格局稳中有增,主要分布在各大山脉及远离城乡建设用地的区域,其对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较为明显;低质量等级增加3.67%,扩张的空间位置主要围绕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方向进行,生境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重庆主城建成区所在区域,不断向外扩张,城乡建设用地中以城镇用地为主,对三峡库区局部区域的生境质量存在一定负面影响;生境质量平均值“先增后减”,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0.6197增加至2018年的0.6264。反映出库区存在局部区域生境质量略微下降,但其对三峡库区整体的生境质量影响不明显,库区整体生境质量逐渐向好发展。(4)2000-2018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上升,空间上呈“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呈“两扩”的变化特征。生态环境低质量区和高质量区明显扩张,高质量区增加7.79%,年均增幅超过0.4%,低质量区增加2.56%,年均增幅不足0.14%,高质量区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低质量区增加幅度。反映了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但三峡库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呈向好的变化趋势。(5)促进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转型类型以城乡建设用地转为林地、耕地和水域为主,这些土地利用类型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自我净化修复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等十分重要;但这类转型面积非常小,对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用有限。导致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所在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转型类型以耕地和林地转为城乡建设用地为主,大量具有生态保育价值的土地被城乡建设用地替代,建设用地不透水性以及高强度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等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对城乡建设用地所在局部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政策落地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建设用地转型对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

周利利,段增强,韩庆忠,夏立忠,张光国[3](2019)在《秭归县柑橘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调查分析秭归县柑橘主产区2 045个土壤样点的土壤养分指标,包括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以及pH值,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隶属度函数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结果表明:秭归县柑橘主产区94%的土壤综合肥力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长江以南种植区土壤综合肥力中等水平地块面积较大;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与实际年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可用来评价柑橘园土壤综合肥力。柑橘主产区碱解氮处于缺乏状况,其他养分处于适宜水平,但速效磷空间变异性较大;从各养分的分布空间来看,种植区内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布较为均匀,pH、碱解氮、有效铁分布不均;大部分种植区pH值处于4.8~8.5,适宜柑橘生长,局部地区土壤偏酸,长江以南酸性土壤面积较大。总体来说,秭归县柑橘主产区土壤肥力水平属中等以下,土壤肥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合理的养分管理是有效提高柑橘产量的重要措施。

何淑勤[4](2019)在《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人类干扰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导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原有的生态防护功能、涵养水源能力降低,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在我国生态脆弱区以植被建设为主的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背景下,适宜植被恢复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因此,本研究针对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和水土保持研究的科学问题,在野外调查基础上,以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动态、水源涵养功能和土壤保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筛选适合于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脆弱带的植被恢复模式,以期为山地森林-干旱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含水量均在7月最高,4月最低;土壤平均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和荒草地模式以粗粉粒和物理性粘粒为主,分别占79.97%、72.96%和70.64%;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以砂粒和物理性粘粒为主,分别占46.53%和27.7%;刺槐林和岷江柏-油松幼林模式以砂粒和粗粉粒为主,分别占75.33%和70.7%。除荒草地和刺槐林模式外,其余植被恢复模式均满足不均匀系数(Cu)>5,且曲率系数(Cs)在1-3范围的条件,属于级配良好土壤。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47.53 g kg-1、4.94 g kg-1和8.19 mg kg-1,其次是天然次生林模式;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速效钾最高,而刺槐林、荒草地模式均较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均以>2 mm粒径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为主,约占团聚体数量的60%。天然次生林模式以>2 mm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为主,其他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均以<0.25 mm粒径为主,且不同土层平均含量均超过50%。天然次生林模式,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最高;刺槐林模式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也最低。(2)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密度、总有机碳密度、非活性有机碳含量、非活性有机碳密度均最高,而刺槐林和荒草地模式均较低。与0-10 cm土层相比较,活性有机碳含量在10-20 cm和20-40 cm土层分别减少了31.40%和32.08%,非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了29.89%和45.31%,总有机碳密度却分别增加了71.34%和195.29%。除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和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有机碳密度高于我国各森林类型(44-264t C hm-2)的平均水平,其余植被恢复模式均低于这一数值,研究区植被恢复的土壤碳汇潜力较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荒草地>岷江柏幼林>刺槐林>岷江柏-油松幼林,总体水平偏低(平均为0.26)。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介于48.31-251.56间,总体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岷江柏-油松幼林>荒草地>刺槐林。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在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模式下较高,刺槐林模式较低,各组分均能较好地表征研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状况。(3)不同降雨条件下穿透雨量和透流率均表现为: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天然次生林。茎干流总体表现为岷江柏幼林和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茎干流较高,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以乔木为主的植被干流量的较灌木和混交林更为敏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降雨截留量变化范围1.331-3.824 mm,截留量占总降雨的25.49%-26.62%。天然次生林模式截留率均最大,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分别为50.32%、37.31%和25.49%,岷江柏幼林截留率均最小,分别为26.61%、17.51%和10.35%。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中,枯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是天然次生林>刺槐林>岷江柏-油松幼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荒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半分解层占现存总量比例均在60%以上,且均大于未分解层占现存总量比例,其中岷江柏幼林最高(79.89%),天然次生林最低(60.66%)。刺槐林和天然次生林模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较大,分别为53.25 t hm-2和53.22 t hm-2,岷江柏-油松幼林模式次之,荒草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均大于未分解层,且持水量与浸水时间间呈对数、幂函数、线性和指数函数等关系;而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均呈幂函数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效贮水力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油松幼林>荒草地>刺槐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入渗性能较强,考斯加可夫公式可较好拟合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入渗过程。(4)采用熵权法,从无机粉粘粒类、有机胶体类、水稳性团聚体类、土壤有机物类角度,基于<0.05 mm土壤颗粒含量、<0.002 mm土壤颗粒含量、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状况、土壤团聚度、土壤分散率、>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结构体破坏率、平均重量直径、有机质含量等11个指标,构建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生态交错带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三种模式总体抗蚀性较好,且天然次生林的抗蚀性分别为刺槐林和荒草地的1.48倍和1.39倍。土壤化学性质对研究区土壤抗蚀性影响较为敏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冲指数随着冲刷时间延长总体上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抗冲指数最大,为5.477,岷江柏幼林模式次之,荒草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冲指数不仅与土壤颗粒特性有关,还与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表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大小均表现为荒草地最大,天然次生林地最小,且荒草地显着高于其他植被恢复模式。(5)选择枯落物现存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枯落物分解强度、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土壤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度、土壤分散率、稳定性指数、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风干团聚体分形维、土壤初渗速率、土壤稳渗速率、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土壤抗冲指数、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非活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碳库指数等26个指标构建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逼近理想点决策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相对近似度和贴近度获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评价结果,按照由优到劣依次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和荒草地。基于灵敏度稳定性分析结果,确定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和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是适宜于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恢复模式。

张海玲[5](2019)在《童庄河消落带不同水位梯度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生态化学计量》文中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与土壤受扰动强度有关,土壤扰动强度增强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升高。三峡库区消落带受三峡大坝每年定期的拦蓄和泄洪或季节性水位消涨影响,地表周期性裸露,土壤扰动增强,土壤理化特性发生显着变化,可能将对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产生影响。本研究以三峡库区童庄河段消落带3个不同淹没持续时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从未水淹样地为对照,研究不同水位梯度土壤碳氮磷、微生物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采用冗余分析,阐明了影响微生物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主要因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土壤碳氮磷、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均为从未水淹的对照区域显着高于消落带区域,说明消落带区域土壤质量较差。土壤碳氮磷在消落带区域各水位梯度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在消落带区域各水位梯度间存在显着差异,表明土壤碳氮磷含量对水淹时间长短不敏感,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为表征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在消落带区域,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均在MI区域均最高,MBC、MBN和酶活性均在LI区域最低,MBP在SI区域最低。说明消落带MI区域微生物最活跃,土壤质量相对较好,而淹没时间较长且处于水位波动期的土壤质量较差。2)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研究表明,土壤C/P、N/P、MBC/MBP和MBN/MBP均为消落带SI区域显着最高,LI、MI、NI区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表明SI区域受邻近NI区域柑橘根系吸收磷元素和水波冲刷双重影响,全磷和微生物量磷含量均下降较快,可作为SI区域的养分限制因子。土壤MBC/MBN为LI区域显着最高,其他区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LI区域土壤微生物主要为真菌,其他区域主要为细菌,说明水位消涨对土壤微生物的分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LI区域,PAG/PNAG显着最高,PNAG/PNP显着最低,表明该区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受与土壤N循环相关的PANG酶控制。在SI区域,PAG/PNAG和PAG/PNP均最低,表明该区域生态营养循环受与土壤碳循环相关的PAG酶影响。土壤碳氮磷、微生物量和酶的生态化学计量随着水位梯度的变化而变化,表明消落带区域的内稳性较差。3)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为微生物利用碳基质的效率,通过土壤碳氮磷、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化学计量比估算。CUEC:N的变化范围为0.22-0.28,CUEC:P的变化范围为0.51-0.54,CUE的变化范围在陆地生态系统变化范围内。消落带区域CUE显着高于从未水淹的对照区域,表明水波波动引起土壤的扰动,导致土壤微生物CUE升高。消落带区域各水位梯度CUEC:N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CUEC:P在消落带SI区域显着最高,可能因为SI区域受到水位波动和邻近柑橘地对易水解的磷元素吸收的双重影响,土壤扰动加强,TP、MBP在该区域较低,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基质的利用效率。4)冗余分析表明,RDA的前2个排序轴分别解释了土壤微生物量86.45%的变化,土壤酶88.18%的变化,土壤微生物CUE98.87%的变化,排序效果均较好,RDA的前两轴能很好地反映影响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微生物CUE的主要因子。土壤微生物CUE受土壤SOC影响最大,SOC、PAG/PNAG、C/N、MBC/MBN、TP、PNAG/PNP、MBP、C/P因子组合可以解释其97.1%的变化,表明这8个因子对土壤微生物CUE的变化起主要解释作用。

黄玥[6](2019)在《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文中认为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保护区域,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和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修复),也是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建设等工程,库区内土地利用/覆盖发生显着改变,引发当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研究区湖北秭归县茅坪镇兰陵溪小流域是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科技示范点,基于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对研究区气象、水质、地形地貌特征、土地利用情况的连续观测,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评估研究区在退耕前(1999年)、退耕中(2009年)、退耕后(2017年),与低海拔(<375m)沿江防护林、中海拔(375~800m)经济林、高海拔(>800m)生态公益林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水质净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主要得出结论如下:(1)兰陵溪小流域总面积为1527.43hm2。1999年,耕地面积497.65hm2,面积占比32.58%,茶园、柑橘与灌木面积占比之和不足2%。2017年,耕地面积占比下降至4.16%,大量耕地被茶园、柑橘与灌木取代,茶园面积增加至296.47 hm2,面积占比19.41%,柑橘面积占比3.47%,灌木面积占比4.68%。退耕还林过程中,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转化主要发生于耕地向茶园、柑橘、灌木转化。在沿江防护林地带,1999年耕地占主体地位;2017年,茶园面积占比增加至29.53%,面积居于首位,耕地面积占比减少至8.37%。在经济林地带,1999年,针叶林面积居于首位,其次为耕地,面积占比28.68%;2017年,针叶林面积无显着变化,茶园面积占比提高至18.88%,位于次位,耕地面积占比不足4%。在生态公益林地带,退耕前后,主要有林地均为针叶林,面积占比97.87~97.95%,面积无显着变化。(2)1999年,兰陵溪小流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612.79mm,土壤保持量415.08 t/hm2,碳储量77.91 t/hm2,氮输出量3.77kg/hm2,磷输出量0.42 kg/hm2。2017年,小流域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759.45mm,土壤保持量493.64t/hm2,碳储量96.89 t/hm2,较 1999 年分别增加 23.81%,18.93%,24.37%。2017 年单位面积氮输出 2.65kg/hm2,磷输出0.22kg/hm2,较1999年分别减少29.69%,46.88%。退耕还林后,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存与水质净化能力整体提升。1999年,耕地为沿江防护林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该地带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449.39 mm,土壤保持量357.26t/hm2,碳储量53.60t/hm2,氮输出量4.84kg/hm2,磷输出量0.69kg/hm2。经济林地带针叶林较多,其次为耕地,该地带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596.13mm,土壤保持量440.13t/hm2,碳储量72.98t/hm2,氮输出量3.61kg/hm2,磷输出量0.38kg/hm2。生态公益林地带针叶林面积超过97%,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789.91mm,土壤保持量503.78t/hm2,碳储量113.40t/hm2,氮输出量 2.63kg/hm2,磷输出量 0.14kg/hm2。2017年,沿江防护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增加43.95%,土壤保持量增加28.56%,碳储量增加48.65%,氮输出量减少24.17%,磷输出量计算49.28%。经济林地带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增加31.41%,土壤保持量增加19.82%,碳储量增加20.84%,氮输出量减少21.05%,磷输出量减少47.37%。生态公益林地带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增加13.02%,土壤保持量增加15.17%,碳储量增加9.30%,氮输出量减少10.00%,磷输出量计算7.14%。退耕还林后,伴随耕地大幅减少,茶园、柑橘与灌木面积增加,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水质净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得以提高,当地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着。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评估结果,可为当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建设性意见,推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有序进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邵秋芳[7](2019)在《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下,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仍未缓解,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强烈侵蚀切割的高山峡谷向高原地貌过渡地带,属于长江、黄河水系上游源区,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但该区地形起伏强烈、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同时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强烈,区域生态退化明显,是我国典型的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同时又是连片特困扶贫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科学认知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过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对山原林草交错生态屏障带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和探索,但过程监测和机制研究仍比较欠缺。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原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分析和预警-以川西北江河源区为例(41401659)”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000)专项课题“高山亚高山采伐迹地植被恢复技术”,开展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获取数据并挖掘信息,定量监测与分析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过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掌握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探究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成因机制与动态变化驱动机制,为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及其它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复杂地质地理条件,实现了应用多类型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山原林草交错区NDVI(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地质灾害、土壤侵蚀敏感度等生态环境要素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针对MODIS NDVI数据只能获取到2000年以后数据且与其它卫星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不匹配难以进行2000年前后NDVI动态变化监测的问题,实现了基于ESTARFM算法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GIMMS与MODIS NDVI时空融合高分辨率数据的有效提取,获得了与MODIS 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相匹配的GIMMS NDVI时空融合数据。针对研究区地形复杂、土地利用类型遥感信息提取难度大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面向对象技术-混合像元分解(草地)-目视解译相结合的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遥感提取的思路和模式,实现了基于Landsat影像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高精度遥感信息提取。同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了较长时间序列的地质灾害动态变化遥感信息;基于USLE方程得到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动态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气温和降水、土壤类型与质地、植被类型与覆盖度(NDVI)、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地质灾害及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变化特征。(2)针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高维非线性特征使得指标权重难以客观有效确定的问题,引入并集成投影寻踪模型-遗传算法构建了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较好刻画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高维非线性特征,克服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人为主观性、提高了客观性,集成的遗传算法较好解决了投影寻踪模型投影方向向量难以优化的问题。该模型较好实现了高山高原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的客观有效评价。(3)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随高程、坡度和坡向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探讨了县域尺度下红原(以草地为主)、若尔盖(草地、湿地为主、林地占一定比重)、松潘和九寨沟(林草并重)生态脆弱性区域分异特征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类型中中度脆弱面积最大(37.89%),其次为潜在脆弱和重度脆弱(22.59%、21.46%),再次为微度脆弱(16.12%),极重度脆弱面积最小,仅占1.93%。研究区1990-2000年生态脆弱性脆弱程度不断增加,2000年后生态脆弱性程度持续降低。(4)针对目前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认识不足的科学问题,基于地理探测器算法、投影寻踪-遗传算法较为系统分析了地质要素、地形要素、土壤要素、植被要素、气候要素、土地利用、人口和GDP等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的成因机制。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分布影响最大,NDVI、土壤可蚀性、降水和气温影响较大,高程、人口和GDP影响最小;就地质要素而言,岩性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最大,水文地质和构造影响较小;地层岩性和土壤类型的交互作用对研究区四个县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值最大。基于灰色理论较为系统分析了NDVI、气温、降水、地质灾害、土地利用、人口、GDP等要素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过程驱动机制。与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变化之间绝对关联度最大的是灾害点密度,其次为NDVI和土地利用,气温和降水与生态脆弱性的绝对关联度相对较小,人口和GDP最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区,提出了不同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建议。(5)针对高山高原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形成了一套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较为系统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过程机制研究技术方法体系,为本区以及类似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

焦伟[8](2018)在《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土地农化的生态风险研究》文中指出1981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开始,在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土地开发利用的需求越来越大。未利用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载体,更是自然生态系统孕育、恢复、调节、演化的重要摇篮。但是无保护措施的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干旱与日照充足等多重因素,使其蕴藏着丰厚的未利用土地资源。新疆的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尤其在解放以后规模更是空前。但同时,在新旧观念与技术的大举进攻之下,新疆的未利用地资源开发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未利用地开发农业生产(农化)生态环境响应为视角,筛选出183块未利用地农化生态风险评价单元,构建未利用地农化生态风险评价体系,通过对流域内土壤、水资源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空间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回归系数(响应系数)土壤厚度为0.0895,土壤PH值为-0.2015,有机质含量为0.0010,土壤盐渍化程度为-0.6332,灌溉用水量指数为-0.3836。(2)低风险集中带主要有若羌-且末县低风险带,阿图什-乌恰县低风带险,皮山县低风险带,英吉沙-莎车县低风带险;阿合奇-乌什县低风险带。中风险集中带主要分布于塔河沿岸中游大部分地区,单元RImean为0.2494。高风险集中带有阿克苏高风险带,墨玉县高风险带,伽师县高风险带。(3)阿克苏与巴州地区社会生态承载力指数在塔里木河流域处于较高水平,预警界值M分别为0.5143和0.4356,其土地开发生态风险f值分别为0.4369和0.3435,达到环境资源承载力指数的75%以上,预警程度到达II级以上。(4)每万hm2未利用土地开发,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和田地区的生态风险指数分别增加0.0021,0.0062,0.0032,0.0022,0.0035,全流域风险指数增长均值为0.0034。

王金柱[9](2018)在《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生产与开发适宜性评价》文中提出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其日益枯竭也限制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把生产生物质能源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办法。生物质油是一种燃烧性能良好、环境友好的可再生液体燃料,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能源植物油料的使用不增加额外的碳排放,对能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我国产业发展对石油的过渡依赖,也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边际土地是指2个或2个以上异质系统的交错或过渡地段,其生态环境条件差,抗干扰能力弱,但能用于种植抗逆性较强作物且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和价值的土地。我国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能源植物的种植不能“与人争粮,与粮争地”,因此,利用边际土地来种植能源植物成为了能源植物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通过遥感解译获得三峡库区边际土地利用图,并探究了2000年、2006年、2013年和2017年间库区边际土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结合库区的气候特征与地形特点,选择光皮树、麻疯树、黄连木,柳枝稷和芒草做为目标能源植物,通过机制法计算能源植物的光温水生产潜力;利用土壤信息制作土壤适宜性图,进而确定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的种植潜力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揭示三峡库区边际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三峡库区能源植物的科学合理布局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资源丰富,其面积总量在10000km2左右。多年间边际土地面积占库区总面积的15%-17%左右。边际土地主要集中在高程小于1140m的地区;随着高程的增加,边际土地面积逐渐减少。边际土地集中在大于25度区间的坡地上;在5-15度区间内,边际土地的总面积在1000km2左右;15-25度与大于25度区间的边际土地分布均有4000km2左右。空间上,边际土地集中在三峡库区中段,主要包括云阳县、开县、巫溪县和万州区,并表现出向库区两端辐射减少的特点。(2)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的光温水生产潜力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以云阳县、开县、奉节县、巫溪县和万州区最为突出;光温水潜力中值区主要包括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县、忠县、巫山县和巴东县,而高值区连续的分布在光温水潜力中值区的山地地区。能源植物光温水生产潜力的低值区与三峡库区地势平坦的适宜发展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地区重叠,这是由于边际土地的竞争力小于耕地和建设用地造成的。(3)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的年种植潜力总量分布非常不均匀。云阳县和开县分别具有超过60和55万吨的年种植潜力;奉节县和万州区分别拥有约40余万吨的年种植潜力;重庆主城和巫溪县均拥有大约分别具有30万吨左右的年种植潜力;忠县、石柱县、丰都县、武隆县、江津区、巫山县和巴东县的能源植物年种植潜力分别在20万吨左右;长寿区、宜昌市、秭归县和兴山县的能源植物年种植潜力均在10万吨以下。(4)库区各区县的能源植物开发潜力可以分为4组:云阳县和开县的年开发潜力在30万吨以上;万州区和奉节县的年开发潜力在20-30万吨之间;重庆主城、巫溪县、武隆县、巫山县、涪陵区、丰都县和石柱县的年开发潜力在10-20万吨之间;忠县、巴东县、江津区、秭归县、兴山县、宜昌市和长寿区的年均开发潜力均在10万吨以下。(5)从能源植物种类来看,芒草占比最大达到42.27%;柳枝稷、麻疯树和光皮树在各区县的年开发潜力占比分别为15.67%、15.80%和19.55%;黄连木占比最小,仅达到能源植物年开发潜力6.71%左右。(6)三峡库区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其中开发能力高值区集中在奉节县、开县、万州区、忠县、石柱县、丰都县、涪陵区、武隆县和巫溪县。除了宜昌市、长寿区、万州区和云阳县不适宜能源植物的开发外,其它区县均具备一定的能源植物开发潜力。

吕友,陈能成,陈泽强[10](2018)在《GF-1垂直干旱指数的土壤湿度空间格局分析——以秭归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中低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在表征空间异质性较大地区的土壤湿度空间格局存在较大误差问题,该文探讨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在小尺度上分析土壤湿度空间分布及变异规律的可行性。首先利用高分一号WFV数据构建垂直干旱指数来反映秭归县土壤湿度干湿状况,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该县土壤湿度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空间格局和分异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野外同步土壤表层水含量测试数据同垂直干旱指数两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程度。

二、三峡地区土壤生态退化评价——以秭归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地区土壤生态退化评价——以秭归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水库蓄水对库区消落带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周期性淹水对消落带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1 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2.1.1 对土壤粒径的影响
        2.1.2 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和通气度的影响
        2.1.3 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2.2 对土壤磁性的影响
    2.3 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3 周期性淹水对消落带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3.1 周期性淹水对消落带土壤pH值和养分的影响
        3.1.1 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1.2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2 周期性淹水条件下消落带土壤金属含量的变化
4 周期性淹水驱动下消落带的土壤侵蚀响应
5 结 语

(2)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1.2.2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研究
        1.2.3 基于In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价
        1.2.4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形态
        2.1.2 城乡建设用地
        2.1.3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
        2.1.4 生态环境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经济社会概况
        3.1.3 生态环境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4章 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显性转型特征
    4.1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数量结构特征
    4.2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去向与来源
        4.2.1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去向
        4.2.2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来源
    4.3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景观形态特征
    4.4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空间分布特征
        4.4.1 城镇用地转型空间分布
        4.4.2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空间分布
        4.4.3 其它建设用地转型空间分布
        4.4.4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空间分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特征
    5.1 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评价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1.3 评价体系构建
    5.2 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总体水平分析
        5.2.1 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分析
        5.2.2 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水平分析
    5.3 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时空格局特征
        5.3.1 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时空格局分析
        5.3.2 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水平时空格局分析
    5.4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存在的问题
        5.4.1 城镇用地快速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5.4.2 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和空间分布不合理
        5.4.3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
    6.1 三峡库区生境质量分析
        6.1.1 In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价原理
        6.1.2 三峡库区生境质量时序变化分析
        6.1.3 三峡库区生境质量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6.1.4 三峡库区生境退化时序变化分析
        6.1.5 三峡库区生境退化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6.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6.2.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6.2.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时序变化
        6.2.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变化
    6.3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生态贡献率
        6.3.1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正向效应
        6.3.2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负向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3)秭归县柑橘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1.3.1 肥力指标的选取
        1.3.2 表土肥力综合指标值的计算
        1.3.2.1 单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1.3.2.2 指标隶属度计算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秭归县柑橘园土壤肥力的一般描述和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2.2 秭归县柑橘园土壤单因素肥力评价
    2.3 秭归县柑橘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3 讨 论

(4)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交错带
        1.2.2 植被恢复与土壤理化性质
        1.2.3 植被恢复与土壤有机碳
        1.2.4 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
        1.2.5 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样地及样方的确定
        2.2.3 土壤理化性质
        2.2.4 土壤有机碳动态及碳储量
        2.2.5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源涵养功能
        2.2.6 土壤保持功能
第三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3.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
        3.1.1 土壤水分动态
        3.1.2 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特征
        3.1.3 土壤机械组成
    3.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3.2.1 土壤有机质
        3.2.2 土壤氮、磷、钾
    3.3 土壤团聚体特征
        3.3.1 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
        3.3.2 团聚体分形特征
        3.3.3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3.4 讨论
        3.4.1 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3.4.2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响应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储量
    4.1 土壤机碳含量及密度变化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
        4.1.2 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
    4.2 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
        4.2.1 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
        4.2.2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4.3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
        4.3.1 轻组有机碳
        4.3.2 重组有机碳
        4.3.3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
        4.3.4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4.4 讨论
        4.4.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响应
        4.4.2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响应
        4.4.3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响应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5.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冠层截留功能
        5.1.1 冠层截留及降雨再分配
        5.1.2 截留模型的构建
    5.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5.2.1 枯落物的现存量
        5.2.2 枯落物层的有效拦蓄量
        5.2.3 枯落物层的持水过程
        5.2.4 枯落物层的吸水过程
    5.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5.3.1 土壤蓄水性能
        5.3.2 土壤渗透性能
        5.3.3 土壤渗透模型拟合
    5.4 讨论
        5.4.1 冠层截留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5.4.2 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5.4.3 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6.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抗蚀性
        6.1.1 土壤抗蚀性指标体系
        6.1.2 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
        6.1.3 土壤抗蚀性影响因素分析
    6.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抗冲性
        6.2.1 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6.2.2 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
        6.2.3 土壤抗冲性影响因素分析
    6.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坡面径流及侵蚀产沙特征
        6.3.1 产流特征
        6.3.2 产沙特征
    6.4 讨论
        6.4.1 土壤抗蚀性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6.4.2 土壤抗冲性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6.4.3 径流及侵蚀产沙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6.5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
    7.1 土壤生态功能评价指标选择
        7.1.1 构建原则
        7.1.2 指标体系
    7.2 评价方法
        7.2.1 指标标准化方法
        7.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7.3 评价与分析
        7.3.1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7.3.2 指标标准化
        7.3.3 权重
        7.3.4 功能评价与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8.1 全文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童庄河消落带不同水位梯度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生态化学计量(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和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方法
3 童庄河消落带不同水位梯度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1 不同水位梯度土壤 pH 值
    3.2 不同水位梯度土壤含水量
    3.3 不同水位梯度土壤碳氮磷变化分析
    3.4 不同水位梯度土壤碳氮磷之间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童庄河消落带不同水位梯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1 不同水位梯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变化分析
    4.2 不同水位梯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之间的关系
    4.3 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因子的冗余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童庄河消落带不同水位梯度涉及土壤碳氮磷的酶活性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1 不同水位梯度涉及土壤碳氮磷的酶活性变化分析
    5.2 不同水位梯度涉及土壤碳氮磷的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5.3 影响土壤酶活性因子的冗余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童庄河消落带不同水位梯度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
    6.1 不同水位梯度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生态化学计量变化分析
    6.2 影响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因子的冗余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1.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人类福祉
        1.2.4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1.2.5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估
        1.2.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主要模型
        1.2.7 InVES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分布
        2.1.6 土地利用/覆被
第三章 InVEST模型原理与模型因子
    3.1 水源涵养模块
        3.1.1 水源涵养模型原理
        3.1.2 水源涵养模型因子
    3.2 土壤保持模型
        3.2.1 土壤保持模型原理
        3.2.2 土壤保持模型因子
    3.3 碳储量模型
        3.3.1 碳储量模型原理
        3.3.2 碳储量模型因子
    3.4 水质净化模型
        3.4.1 水质净化模型原理
        3.4.2 水质净化模型因子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0 土地利用数据
    4.1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
    4.2 土地利用/覆被转移变化
    4.3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5.1 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评估
        5.1.1 水源涵养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5.1.2 土地利用变化下水源涵养量变化
    5.2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评估
        5.2.1 土壤保持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5.2.2 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保持量变化
    5.3 碳储量服务功能评估
        5.3.1 碳储量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5.3.2 土地利用变化下碳储量变化
    5.4 水质净化功能评估评估
        5.4.1 氮磷浓度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5.4.2 土地利用变化下氮磷输出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讨论
    6.2 主要结论
    6.3 创新与不足
        6.3.1 创新之处
        6.3.2 不足之处
    6.4 建议
    6.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1.2.2 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灾害地质与水文地质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3.1 NDVI时空变化过程遥感监测
        3.1.1 GIMMS NDVI与 MODIS NDVI时空融合算法
        3.1.2 GIMMS与 MODIS数据NDVI时空融合
        3.1.3 精度验证
    3.2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3.2.1 遥感数据源及遥感图像处理
        3.2.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及解译标志
        3.2.3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3.3 地质灾害遥感监测
        3.3.1 地质灾害遥感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3.3.2 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
    3.4 土壤侵蚀敏感性遥感
        3.4.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3.4.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与分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4.1 气候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4.1.1 气候要素时空变化整体特征分析
        4.1.2 基于M-K检验法的气候要素突变分析
        4.1.3 基于趋势线的气候要素变化幅度时空特征分析
    4.2 土壤要素空间分布特征
        4.2.1 土壤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2.2 土壤质地空间分布特征
    4.3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3.1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3.2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与气温、土壤和高程之间的关系
    4.4 NDVI时空变化分析
        4.4.1 NDVI动态变化分析
        4.4.2 NDVI对地形的响应
        4.4.3 NDVI对气候的响应
    4.5 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
        4.5.1 土地利用动态度
        4.5.2 土地利用程度
        4.5.3 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
        4.5.4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5.5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5.6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6 地质灾害时空变化分析
        4.6.1 县域尺度地质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4.6.2 地质灾害密度分析
        4.6.3 地质灾害质心变化
    4.7 土壤侵蚀敏感度时空变化分析
        4.7.1 敏感性时间变化特征
        4.7.2 敏感性空间演变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5.1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3 评价指标分级
    5.2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5.3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
    6.1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总体特征
        6.1.1 不同脆弱性等级面积变化
        6.1.2 生态脆弱性空间自相关分析
    6.2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地形因子变化特征
        6.2.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高程变化特征
        6.2.2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坡度变化特征
        6.2.3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坡向变化特征
    6.3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6.4 县域尺度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
        6.4.1 各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整体分析
        6.4.2 各县生态脆弱性等级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7.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成因机制分析
        7.1.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成因机制分析方法
        7.1.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影响分析
        7.1.3 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地质成因机制分析
        7.1.4 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影响要素交互作用机制分析
    7.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7.2.1 基于灰色理论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简述
        7.2.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7.3 生态脆弱性分区与生态治理建议
    7.4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存在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土地农化的生态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框架
    2.3 研究技术与方法
第3章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农化生态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农化状况
    3.3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农化的生态现状
第4章 未利用地农化与生态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4.1 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4.2 生态风险评价体系
    4.3 生态脆弱性指数响应系数计算
第5章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农化生态风险评价
    5.1 未利用地生态风险评价单元识别
    5.2 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农化生态风险分析
    6.1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农化土壤生态风险分析
    6.2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农化水环境生态风险分析
    6.3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农化社会生态风险分析
    6.4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响应预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土地农化与生态保护建议
    7.1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土地农化建议
    7.2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土地农化生态风险管控建议
    7.3 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土地农化生态支撑性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生产与开发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边际土地与能源植物的概念界定
    1.2 能源植物与生物质油
        1.2.1 生物质油的优势
        1.2.2 国内针对能源植物发展利用的政策进展
    1.3 边际土地研究进展
    1.4 利用边际土地生产能源油料的研究进展
    1.5 能源植物生产潜力评价
        1.5.1 模型选择
        1.5.2 数据输入
        1.5.3 阈值确定与结果表达
        1.5.4 研究尺度与不确定性
    1.6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标
    2.4 研究内容
    2.5 技术路线
    2.6 研究区概况
        2.6.1 地形特征
        2.6.2 气候特征
        2.6.3 植被资源
        2.6.4 土壤状况
        2.6.5 经济情况
    2.7 数据来源
        2.7.1 遥感解译
        2.7.2 能源植物的确定
    2.8 研究方法
        2.8.1 光温水模型
        2.8.2 土壤适宜性评价
        2.8.3 开发适宜性评价
        2.8.4 隶属度分析法
        2.8.5 层次分析法
第3章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数量变化特征
    3.2 边际土地在不同高程和坡度的分布特征
    3.3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3.4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的解译精度验证
    3.5 讨论
第4章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光温水生产潜力评价
    4.1 光温水生产潜力的计算
        4.1.1 温度模型
        4.1.2 降水模型
    4.2 三峡库区能源植物光温水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
        4.2.1 总光温水生产潜力
        4.2.2 黄连木光温水生产潜力
        4.2.3 麻疯树光温水生产潜力
        4.2.4 光皮树光温水生产潜力
        4.2.5 芒草光温水生产潜力
        4.2.6 柳枝稷生产潜力
    4.3 讨论
第5章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的种植适宜性评价
    5.1 三峡库区土壤适宜性分析
    5.2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种植潜力评价
        5.2.1 年总种植潜力
        5.2.2 黄连木年种植潜力
        5.2.3 麻疯树年种植潜力
        5.2.4 光皮树年种植潜力
        5.2.5 芒草年种植潜力
        5.2.6 柳枝稷年种植潜力
    5.3 讨论
第6章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开发适宜性评价
    6.1 因子分析
        6.1.1 确定适宜性因子
        6.1.2 隶属度分析
        6.1.3 权重分析
    6.2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的开发能力评价
        6.2.1 三峡库区能源植物开发产量
        6.2.2 能源植物开发能力空间分布特征
    6.3 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资源的时空变化
        7.1.2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的光温水潜力和种植潜力
        7.1.3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表

(10)GF-1垂直干旱指数的土壤湿度空间格局分析——以秭归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数据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湿度反演结果
    3.2 土壤湿度水平方向分布格局
    3.3 土壤湿度垂直方向变化规律
4 结束语

四、三峡地区土壤生态退化评价——以秭归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水库蓄水对库区消落带土壤的影响[J]. 季耀波,刘志强. 浙江水利科技, 2021(05)
  • [2]三峡库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董飞.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3]秭归县柑橘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周利利,段增强,韩庆忠,夏立忠,张光国. 江苏农业学报, 2019(06)
  • [4]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D]. 何淑勤.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5]童庄河消落带不同水位梯度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生态化学计量[D]. 张海玲. 三峡大学, 2019(06)
  • [6]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D]. 黄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4)
  • [7]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D]. 邵秋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8]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土地农化的生态风险研究[D]. 焦伟.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9]三峡库区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生产与开发适宜性评价[D]. 王金柱. 西南大学, 2018(01)
  • [10]GF-1垂直干旱指数的土壤湿度空间格局分析——以秭归县为例[J]. 吕友,陈能成,陈泽强. 测绘科学, 2018(04)

标签:;  ;  ;  ;  ;  

三峡地区土壤生态退化评价——以秭归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