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变压器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扁平变压器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一、扁平变压器的特性及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姝含[1](2020)在《环流回馈型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反激式变换器拥有简单的线路结构与偏低的硬件成本,在中小功率的电源模块领域应用颇多。但当反激变换器采用二极管整流方式时,输出电压较低的情况下会有严重的整流损耗问题,因此一般采用同步整流技术。应用同步整流技术的反激式变换器工作于轻载情况时会产生反向环流,造成能量损耗。所以反向环流的能量损耗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设计一款反向环流处理电路,达到降低反向环流能量损耗的目的。论文首先分析了反激变换器同步整流反向环流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对其能量损耗做了定量计算,形成了环流能量损耗的数学模型。其次对当前常规的三款环流抑制电路进行研究,阐明了各自的工作原理并论证了这些电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缺点。为了避免这些缺点,本文接下来设计了一款环流能量回馈电路,无需抑制反向环流,而是通过回收环流能量的方式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对电路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做了定量计算,对其应用优势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搭建了一款环流回馈型反激变换器样机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对本文提出的环流回馈电路进行测试,验证其能量回收性能。结果表明该样机达到了设计电路的各项技术指标,实现了环流能量回收的预期效果。总体上,本文提出了解决反向环流能量损耗问题的新思路:不抑制反向环流,允许其产生,并通过回收其能量的方式达到减少能量损耗的目的。经过实物验证,本文提出的环流回馈电路可以降低能量损耗,且线路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可用于工程实际中,达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

赵振兴[2](2019)在《大功率直流特种电源高效率变换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域和众多的海岛,海岛与岸基的建设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海岛和岸基建设中,国防设施、港口等重要负荷的传统能源提供方案存在高能耗、高排放、生态环境压力大、电能质量差、保障成本高等缺陷。海岛/岸基大功率特种电源装备,是解决这些落后供电技术的重要手段,也是海岛开发及海岸工程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大功率直流特种电源,采用高效率LLC谐振变换拓扑,要求在高温、高湿、高盐雾的海岛恶劣环境下高效稳定运行。亟待解决大功率直流特种电源研发中的宽电压增益条件下谐振腔参数优化、变压器设计与效率优化、宽频率变化范围导致的最高效率点偏离等设计难题。本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传统磁集成LLC变压器损耗在谐振变换器总损耗中占比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反射原理实现LLC谐振变压器效率优化的设计方案:利用变压器阻抗反射,在变压器次级绕组或辅助绕组两端并联一个线性电感来获得所需的谐振腔激磁电感。所提出的变压器设计方案不再以在主功率变压器磁芯磁路中插入气隙的方式获得谐振腔激磁电感,基本消除了边缘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了边缘效应造成的损耗,解决了变压器局部温升相对较高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磁芯窗口面积利用率,降低了邻近效应造成的损耗。由于激磁电感可以通过变压器体外的线性电感调节,因此参数修改的灵活性也大大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新型LLC谐振变压器设计方法有效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降低了变压器温升。(2)针对LLC谐振变换器设计中存在的直流电压增益范围和轻载效率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激磁电感动态调节的方法:将“开关控制电感”并联在次级绕组或变压器辅助绕组两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感”支路中开关的驱动信号与次级绕组或辅助绕组端电压波形的相位差,实现了谐振腔激磁电感连续、动态、可编程调节,是一种新型LLC谐振变换器设计方案。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创造性的改善了LLC谐振变换器设计的灵活性,能够依据输出电压和负载情况调节激磁电感的大小,既能满足LLC谐振变换器在重载时输出电压调节范围要求,又能保证轻载条件下的较高效率,实现了综合效率的提高。(3)针对在高电压、大电流、大功率应用场合LLC谐振变换器中半导体功率器件高关断损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半导体功率器件关断损耗优化的谐振电容最小化谐振腔参数设计方法。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关断损耗与关断前流过器件的电流密切相关,所提出的谐振电容最小化谐振腔参数设计方法有效减小了功率器件关断时刻电流,从而减小了关断损耗,同时,也减小LLC谐振变换器的频率调节范围,减小了电磁干扰,提高了全负载范围LLC谐振变换器的综合效率。(4)针对高输出电压、宽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大功率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追踪最高效率点的新型高效率IPOS电源设计方案,所提出的IPOS电源由移相全桥变换器和错相并联LLC(iLLC)谐振变换器输入端并联输出端串联构成。移相全桥变换器调节输出电压以适应负载端的电压变化需求,而iLLC谐振变换器承担大部分功率输出并始终工作在谐振频率附近,因此始终保持在最高效率点。所提出IPOS电源系统中移相全桥变换器采用一种移相全桥和半桥LLC的混合拓扑结构,利用移相全桥的滞后臂作为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驱动开关网络,有效解决了传统移相全桥变换器在轻载情况下滞后臂难以实现软开关的缺陷,同时提高了电能传输率,减小了输出滤波电感的体积,减小了续流期间的环流损耗,有效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所提出的IPOS电源系统中的iLLC变换器采用2相全桥LLC谐振变换器错相并联,有效减小了输入、输出电流纹波,因此减小了输入和输出的滤波电容,并利用“开关控制电感”动态调节谐振腔激磁电感的技术对错相并联谐振腔的直流电压增益微调,实现了iLLC并联谐振腔之间的均流,实验证明能实现相间电流不均衡度小于4%。本文针对海岛大功率直流特种电源的高效率变换中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基于阻抗反射原理的高效率谐振变压器、激磁电感动态调节的实现方法、优化关断损耗的谐振电容最小化谐振腔参数设计方法和追踪最高效率点的新型IPOS多级电源方案。理论分析以及实验验证表明了本文所提出方法和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本文研究成果亦可为其它工业或商业用大功率谐振式直流-直流变换器装备的研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栾晓腾[3](2017)在《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供电装置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各种不同能源的需求也相应增长。氢(H2)能是一种在现阶段不会破坏环境的能源,燃料电池就是其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二十一世纪分布式发电受到更多国家的青睐,燃料电池发电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需要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电源的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本文基于燃料电池单独供电时动态调节能力比较差、外特性很软、无法瞬间提供较大电流并且无法吸收负载回馈的电流等特点,研究了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供电装置,具体所做的工作如下:首先,研究并制定了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供电装置的结构组成,给出了燃料电池供电装置的特性,对比了超级电容与蓄电池作为储蓄能量装置的优劣,介绍并选择了混合供电装置中峰值功率单元接入系统的方式,分析对比混合供电装置中峰值功率单元常用的拓扑。对峰值功率单元所用拓扑进行了工作模态分析,并且对其进行了并联均流的设计。对变换器主电路参数进行了设计,包括:超级电容器的选择与设计、电感参数设计、开关器件的选型和电解电容参数设计,对变换器进行数学建模分析,推导出其传递函数。其次,分别设计了混合供电装置中峰值功率单元的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对峰值功率单元的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选择了控制方式、针对不同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电压电流环路设计、计算环路参数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软件流程进行了设计,制定了双向变换器的启动条件和超级电容充放电保护策略,给出了程序设计流程图。最后,对混合供电装置进行实验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峰值功率单元硬件电路参数选择合理及控制方法有效。

马淑娟[4](2016)在《智能功率模块及其控制系统专用多用辅助开关电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辅助电源是电力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决定了电力电子装置系统的整体性能。开关电源以其体积小、效率高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课题以智能功率模块(IPM)及其控制系统所需的驱动电源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具有多路输出、光耦隔离以及高功率密度等特点的辅助电源,具有很强的工程实际意义,符合开关电源小型化、高频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UC3845设计了一款反激开关电源,同时采用PC817与TL431实现光耦的电气隔离,可提供10路输出电压。本文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研究了DC/DC开关电源的主要拓扑结构。结合项目的要求,重点分析了反激变换器的两种工作模式。并且给出了断续模式下的交流小信号动态模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本课题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其次,分析了高频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重点给出了其设计过程,并从漏感和分布电容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简单优化。接着,重点解析了本课题开关电源的各个部分组成电路,完成了开关电源的主电路设计和元器件参数选型,包括自启动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电压反馈电路以及RCD缓冲电路等。最后,在PSIM9.0环境下成功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完成了系统的闭环仿真,得到了相关波形。利用Altium Designer10设计了电源的PCB电路板。接着完成了电源的焊接和调试,得到了相关的实验波形。实验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开关电源正常工作,动态性能良好。

王旭[5](2015)在《基于ARINC429总线的程控电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工业4.0及智能制造的来临,各种自动化电气设备不断增加,其对电源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程控电源在电源市场上种类繁多,但具有航空总线的程控电源产品较少。本文以航空总线程控电源作为研究对象,研制一台具有ARINC429航空总线和RS232总线通信功能的直流程控电源。所研制的电源系统可通过ARINC429总线接口由计算机上位机软件对电源进行精确控制和操作,具有实时监控、使用方便、调节准确的优点。论文研究了程控电源的电压电流调节方法和电源保护技术;应用了STM32编程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实现了ARINC429航空总线和RS232总线通信的功能。在硬件电路方面,设计了EMI滤波及防雷击保护电路、限浪涌保护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等。本文以STM32F103为控制器,应用双通道差分模拟电压输入型模数转换器,对电源系统进行实时采样及控制。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实现了ARINC429及RS232总线通信的驱动程序编写;完成了电源系统的数据和处理,并在电压电流数据采集过程中运用了最小二乘数据拟合法,相对目前多数程控电源系统所使用的平均值法更加准确有效。本文设计的ARINC429航空总线程控电源系统输出直流电压0到36V连续可调,电源输出纹波小于1%,具有ARINC429及RS232双总线通信控制方式。电源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有效,所研制的产品具有一定市场前景。

周豪[6](2014)在《基于LCL谐振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以非电气连接方式进行电能的传输,提高了输电的灵活性,适合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应用,如水下、煤矿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且已在电子产品和轨道交通领域取得了成功。ICPT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针对ICPT技术,本文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介绍了无线电能传输的基本情况,着重强调了ICPT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近几年ICPT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对ICPT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ICPT系统的原理,常见的两种ICPT类型和四种基本补偿拓扑结构。通过对传统ICPT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索四种基本拓扑结构稳定的条件,提出系统稳定运行的控制方法。针对传统ICPT系统不稳定的缺点,提出了基于LCL谐振网络ICPT系统。采用基波分析法对整个等效电路进行分析,提出了谐振元件参数设计方法,进一步推导了ICPT系统不同工作频率下的传输特性曲线,根据这些曲线得出基于LCL谐振型ICPT系统的具有输出恒压和高功率因数等优点。为了进一步确定ICPT系统的参数,在不同的工作频率下,分析谐振元件应力与品质因数Qn和变压器耦合系数k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功率等级下,基于LCL谐振型ICPT系统以谐振工作开关器件承受的电流应力低,系统可靠性更强。这为ICPT系统的大功率应用打下了基础。接着,本文对ICPT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文章分析了实验装置系统总体构成,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主电路、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通过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得出基于LCL谐振型ICPT系统比传统的ICPT系统更具有优势。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刘冠男[7](2013)在《基于超级电容的双向DC-DC变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太阳能风能等独立发电系统、电梯控制及电动车等应用领域,双向DC-DC变换器是其中能量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级电容作为新兴的储能元件,具有很高的功率密度和充放电次数,本论文针对基于超级电容的双向变换技术进行了如下研究。在大功率应用场合,由于受到磁性材料的限制,隔离式双向变换技术难以采用。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选取了非隔离双向Buck/Boost变换器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非隔离双向变换器的典型拓扑Buck/Boost变换器运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如断续工作模式中的振荡问题、开关损耗问题,对消除振荡和软开关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无源参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保证在较宽的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内消除寄生振荡和实现软开关。本文还从理论上建立了非隔离Buck/Boost双向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并分析了其稳定性和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为了获得稳定和快速响应,结合超级电容的分段充、放电策略,本文给出有效的补偿措施,设计了基于DSP的数字控制器。对于该控制系统,本文通过仿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补偿措施之后,实现电感电流,即超级电容的充、放电电流的分段恒流控制。在理论研究和仿真的基础上,本论文设计一套实验样机,该样机采用典型的非隔离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和超级电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软开关策略是合理的,实现了开关管的软开通,同时超级电容能够进行恒流充电与放电,系统的动态特性较好。

张灵迪[8](2012)在《高压LC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文中提出高压直流电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静电除尘、医疗检查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压直流电源在往高频小型化方向发展。大功率电源中磁性器件、电容器以及散热器占了大部分体积,提升开关频率可减小磁性器件以及电容器的体积,但会增加开关损耗,增大散热器的体积。可见制约开关频率进一步提升的最主要因素是开关损耗。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谐振控制方式的高压LCC谐振变换器,可以大大降低开关损耗,实现高频小型化的需求。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验证了LCC谐振拓扑的优势,并采用基波近似法对LCC谐振拓扑进行简化分析,推导出LCC谐振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得到了LCC谐振腔的参数设计方法。为实现电源扁平化及标准化,本文设计平面变压器替代传统绕组变压器。基于变频控制方式的LCC谐振变换器难以实现全负载范围内的谐振,在空载条件下会失谐,导致空载开关损耗较大,无法进一步提高频率。本文提出一种特殊的控制方式:全谐振控制方式。它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测谐振腔中的电流,使得谐振电流和谐振腔输入电压严格同相,保证了谐振腔在任意负载条件下都能实现谐振,从而降低了开关损耗,提高了开关频率。本文基于全谐振制方式设计了一台大功率多路输出高压LCC谐振变换器,电路调试得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张轶[9](2012)在《开关电源节能技术》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课题是开关电源的节能技术。开关电源的节能就是提高开关电源的效率。节能环保在当今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电能的合理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开关电源的体积更小、效率更高、节能环保。目前,开关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向着高频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着能量的损耗。本文介绍了开关电源的基础知识,包括开关电源的原理、发展状况、组成、特点、分类、基本电路结构,对开关电源的能耗进行分析。开关电源的主要能耗分为开关损耗、变压器损耗、整流损耗三种类型。降低开关电源的开关损耗的方法主要是软开关技术,理论上可以将开关电源的开关损耗降为零。降低开关电源的变压器损耗的主要方法是对开关电源的变压器进行改进,包括变压器磁性材料的选择、磁芯的结构、线圈的形状和绕制方法。降低开关电源的整流损耗的方法有同步整流技术、模块休眠技术。同步整流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开关电源在低电压情况下的整流损耗。模块休眠技术可以根据开关电源整流模块的输出功率自动调整整流模块的数量。采用以上方法后,可以明显降低开关电源的损耗,提高开关电源的效率,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情况综合应用,以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

谢飞燕[10](2011)在《高压脉冲调制电源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控管是微波发生器的核心,它将直流电能转化成微波能。磁控管要求其供电电源体积小、纹波小、稳定性好。高压脉冲调制电源作为微波发生器能量供应者其作用犹如人的心脏。微波发生器工作时要求稳定度高、噪声小和频谱特性好等,这对高压脉冲调制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仿真优化脉冲调制电路中具体电路参数来弥补调制管性能的不足,研制出一款脉冲重复频率为400kHz的脉冲调制电源,并将平面变压器应用于高压电源领域,向高压电源的小型化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本文分为高压电源和脉冲调制两大部分。高压电源部分首先从半桥拓扑和线性稳压拓扑的工作原理出发,分别介绍了正栅输出、负栅输出、灯丝电压输出、反馈回路及抵消电源、灯丝换挡、负栅检测部分的相关设计;通过Pspice软件仿真分析高压变压器的分布参数对波形性能的影响,并对变压器的分布电容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然后分别采用2层和4层PCB工艺绘制初级和次级线圈,最终达到了优化高压电源性能的目的。脉冲调制电路部分采用隔离变压器驱动调制管,首先从驱动死区的设计及通过改变绕制工艺来减小隔离变压器的漏感出发,然后分别从死区时间、隔离变压器漏感、漏感吸收电阻、驱动优化、管间串联电阻及调制管六个方面进行仿真分析,并比较不同电路参数对调制电路性能的影响,逐步优化并确定调制部分的电路参数,最终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二、扁平变压器的特性及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扁平变压器的特性及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环流回馈型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同步整流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反激变换器同步整流反向环流问题分析
    2.1 反激变换器及其整流电路
    2.2 同步整流技术
        2.2.1 同步整流的介绍
        2.2.2 同步整流MOSFET
        2.2.3 同步整流的驱动方式
    2.3 同步整流反向环流问题的产生原因
    2.4 反向环流损耗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向环流常规解决方案与环流能量回馈方案
    3.1 常规解决方案
        3.1.1 谐振电流的零点检测电路
        3.1.2 外驱动芯片控制的环流抑制电路
        3.1.3 电流控制的环流抑制电路
    3.2 常规解决方案的缺点
    3.3 环流能量回馈方案
        3.3.1 实现原理与工作过程
        3.3.2 两项附加优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流回馈型反激变换器设计
    4.1 工作原理
    4.2 工作过程
        4.2.1 线路原理图
        4.2.2 电压电流波形图
        4.2.3 工作过程分析
    4.3 影响整流MOS管一周期内开启次数的因素
    4.4 整流MOS管选取依据
    4.5 损耗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路设计与测试结果
    5.1 电路参数的设计
        5.1.1 设计指标
        5.1.2 功率级设计
        5.1.3 控制环路的设计
        5.1.4 反馈回路的设计
    5.2 总体线路设计
    5.3 PCB版图设计
    5.4 实验测试环境与样机
    5.5 样机的性能测试
        5.5.1 输入特性
        5.5.2 输出特性
        5.5.3 样机启动
        5.5.4 样机的动态响应
        5.5.5 实验电压电流波形图
        5.5.6 样机一周期内整流MOS开启次数
    5.6 样机的效率测试
        5.6.1 全负载范围内的效率提升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大功率直流特种电源高效率变换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海岛/岸基大功率特种电源系统结构
        1.1.2 大功率特种直流电源的高效率变换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以效率为目的的谐振腔参数优化
        1.2.2 LLC谐振变压器的效率研究
        1.2.3 LLC谐振变换器的直流电压增益扩展
        1.2.4 PSFB和 LLC混合电路
        1.2.5 错相并联LLC谐振变换器相间均流
    1.3 本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LLC谐振变换器损耗分析
    2.1 引言
    2.2 谐振腔基本原理
        2.2.1 谐振腔基波模型(FHA)
        2.2.2 谐振腔输入阻抗与直流增益
        2.2.3 谐振腔不同频率区域的损耗特性
    2.3 LLC谐振变换器导通损耗分析
        2.3.1 LLC谐振变换器导通损耗模型
        2.3.2 谐振腔电流表达式
        2.3.3 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损耗
        2.3.4 电容等效电阻损耗
    2.4 LLC谐振变换器开关损耗分析
        2.4.1 常规开关损耗
        2.4.2 关断损耗的影响因子分析
    2.5 LLC谐振变压器损耗
        2.5.1 绕组高频集肤损耗
        2.5.2 高频邻近损耗影响因子
        2.5.3 气隙引起的高频边缘损耗
        2.5.4 高频磁芯损耗
    2.6 谐振变压器损耗的总体分布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阻抗反射原理的谐振变压器效率优化
    3.1 引言
    3.2 谐振变压器损耗机理
        3.2.1 谐振变压器的结构与建模
        3.2.2 谐振变压器的损耗机理
        3.2.3 解决方案探讨
    3.3 基于阻抗反射原理消除边缘效应的方法
        3.3.1 所提出的谐振变压器工作机理
        3.3.2 变压器磁芯磁通建模与分析
        3.3.3 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
        3.3.4 系统磁性元件设计方法
    3.4 变压器可靠性与效率的实验验证
        3.4.1 实验平台搭建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谐振腔激磁电感动态调节
    4.1 引言
    4.2 激磁电感动态调节的设计需求
    4.3 谐振腔参数分析
        4.3.1 增益区间及负载特性
        4.3.2 激磁电感对直流增益的影响
        4.3.3 负载特性与品质因数
        4.3.4 k-Q之间的制约关系
    4.4 激磁电感动态调节的实现
        4.4.1 SCI在谐振电路中的运行机理
        4.4.2 SCI在电路应用中的两种拓扑结构
        4.4.3 SCI在次级端的运行机理及具体应用电路
        4.4.4 谐振腔等效电路与磁场分析
        4.4.5 激磁电感动态调节的实现方法
    4.5 激磁电感动态调节的实验验证
        4.4.1 实验平台设计
        4.4.2 激磁电感动态调节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谐振电容最小化的关断损耗优化
    5.1 引言
    5.2 轻载效率与综合效率
    5.3 半导体器件关断损耗
        5.2.1 功率半导体器件对比
        5.2.2 功率半导体器件关断损耗
    5.4 关断损耗最小化方案
        5.4.1 谐振电容最小化对关断电流影响的仿真
        5.4.2 谐振电容最小化对Q值的影响
        5.4.3 IGBT软关断
        5.4.4 谐振电容最小化对导通损耗的影响
        5.4.5 谐振电容最小化方案的优缺点
    5.5 谐振电容最小化方案的实现方法
    5.6 降低关断损耗的实验验证
        5.6.1 实验验证平台设计
        5.6.2 降低关断损耗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最高效率点追踪的IPOS电源多级组合
    6.1 引言
    6.2 IPOS电源模块多级组合
        6.2.1 电池负载特性
        6.2.2 电源模组类型简介
        6.2.3 最高效率追踪IPOS电源模块组合方案
    6.3 低环流低电压应力PSFB-LLC变换器
        6.3.1 PSFB变换器
        6.3.2 PSFB-LLC变换器
        6.3.3 PSFB-LLC变换器的实验验证
    6.4 最高效率运行的iLLC-SCI谐振变换器及相间均流
        6.4.1 LLC谐振变换器输出电流纹波
        6.4.2 iLLC变换器的相间均流分析
        6.4.3 影响均流的参数分析与仿真
        6.4.4 iLLC-SCI拓扑及控制方法
        6.4.5 系统结构与控制流程
    6.5 iLLC-SCI均流效果及纹波抵消的实验验证
        6.5.1 iLLC-SCI实验验证平台设计
        6.5.2 iLLC-SCI均流效果及电流纹波实验结果与分析
    6.6 IPOS电源模块多级组合整体结构及效率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3)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供电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燃料电池系统峰值功率单元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燃料电池系统峰值功率单元的发展现状
        1.2.2 燃料电池系统峰值功率单元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供电装置的组成
    2.1 混合供电装置总体结构组成
    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2.2.1 PEMFC结构及原理
        2.2.2 PEMFC的特性
    2.3 超级电容与蓄电池的比较与选择
    2.4 峰值功率单元中双向变换器拓扑选择
    2.5 小结
第三章 混合供电装置中双向变换器的研究
    3.1 两相交错并联工作模态分析
        3.1.1 双向DC/DC变换器升压模式工作原理
        3.1.2 双向DC/DC变换器降压模式工作原理
    3.2 双向变换器的并联均流
        3.2.1 并联均流的原理
        3.2.2 常用的均流策略
    3.3 双向变换器的主电路设计
        3.3.1 超级电容的设计与选择
        3.3.2 电感参数设计
        3.3.3 开关器件的选择
        3.3.4 电容的选择
    3.4 双向变换器的建模
        3.4.1 变换器降压模式的动态建模
        3.4.2 变换器升压模式的动态建模
    3.5 小结
第四章 混合供电装置中峰值功率单元的设计
    4.1 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4.1.1 电压采样电路
        4.1.2 电流采样电路
    4.2 峰值功率单元控制环路设计
        4.2.1 降压工作状态下电流补偿设计
        4.2.2 升压工作状态下电流补偿设计
        4.2.3 电压补偿环节设计
    4.3 软件程序设计
        4.3.1 双向变换器启动条件
        4.3.2 超级电容充放电保护策略
        4.3.3 控制算法的实现
    4.4 小结
第五章 混合供电装置实验结果分析
    5.1 SiC功率器件实验分析
    5.2 负载突增时峰值功率单元实验分析
    5.3 负载突降时峰值功率单元实验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智能功率模块及其控制系统专用多用辅助开关电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源的发展趋势和分类
        1.1.1 开关电源及其发展趋势
        1.1.2 开关电源的分类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课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DC/DC开关电源分类及工作原理
    2.1 DC/DC开关电源分类
        2.1.1 单端正激式变换器
        2.1.2 单端反激变换器
        2.1.3 半桥变换器
        2.1.4 全桥变换器
    2.2 单端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2.2.1 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2.2.2 反激变换器的工作模式
        2.2.3 DCM向CCM的过渡
        2.2.4 DCM的优缺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CM模式下反激变换器的动态模型
    3.1 反激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分析
        3.1.1 反激变换器主电路分析
        3.1.2 峰值电流采样分析
        3.1.3 电压反馈回路分析
    3.2 反激变换器一体化工作框图
    3.3 极点-零点补偿网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频变压器设计
    4.1 高频变压器工作原理
    4.2 高频变压器分类
    4.3 高频变压器设计
        4.3.1 反激式高频变压器特点
        4.3.2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流程
        4.3.3 变压器设计详细过程
    4.4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优化
        4.4.1 漏感和分布电容
        4.4.2 高频变压器的屏蔽防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开关电源主电路设计
    5.1 启动电路部分
    5.2 UC3845控制芯片外围电路部分
        5.2.1 控制芯片简介
        5.2.2 控制芯片工作原理
        5.2.3 控制芯片功能及外围电路设计
    5.3 整流输出及反馈电路部分
        5.3.1 整流输出电路设计
        5.3.2 电压反馈电路分析与设计
        5.3.3 反馈补偿网络分析与设计
    5.4 吸收电路部分
    5.5 开关管参数选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6.1 PSIM环境下的系统仿真
        6.1.1 PSIM仿真软件概述
        6.1.2 UC3845芯片的建模
        6.1.3 主电路模型搭建
        6.1.4 仿真波形及分析
    6.2 印刷电路板绘制及焊接调试
        6.2.1 印刷电路板绘制
        6.2.2 印刷电路板的焊接
        6.2.3 调试问题分析
    6.3 实验装置与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清单
图表清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ARINC429总线的程控电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程控电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程控电源的研究现状
        1.2.2 程控电源的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1.3.1 论文主要工作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程控电源系统工作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
    2.1 程控电源系统性能指标及关键技术
        2.1.1 程控电源系统性能指标
        2.1.2 本文关键技术
    2.2 程控电源系统工作原理
        2.2.1 程控电源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2.2.2 DC-DC功率模块工作原理
        2.2.3 地面航空电源规范
    2.3 ARINC429总线通信
        2.3.1 ARINC429总线概述
        2.3.2 ARINC429总线数据字格式
        2.3.3 ARINC429总线拓扑结构
    2.4 RS232总线通信技术及系统方案
        2.4.1 RS232总线通信
        2.4.2 电源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程控电源系统硬件设计
    3.1 电源系统输入前端硬件设计
        3.1.1 防雷击保护功能的设计
        3.1.2 EMI滤波器的实现
        3.1.3 整流及滤波电路的实现
        3.1.4 限浪涌保护功能的实现
    3.2 主功率电路硬件设计
        3.2.1 电源启动电路及过压保护功能
        3.2.2 恒功率假负载电路的实现
        3.2.3 电压采集电路的实现
        3.2.4 电流采集及过流保护功能
    3.3 微控制电路的硬件实现
        3.3.1 STM32F103控制系统设计
        3.3.2 ARINC429总线通信电路
        3.3.3 RS232总线通信电路及故障警示电路
    3.4 辅助电源系统的硬件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程控电源系统软件设计
    4.1 程控电源系统软件流程
    4.2 微控制器系统时钟及GPIO初始化
        4.2.1 系统时钟基本工作原理
        4.2.2 系统Sys Tick函数的实现
        4.2.3 GPIO配置初始化
    4.3 电压电流数据采集的软件设计
        4.3.1 数据采集的软件设计
        4.3.2 数据拟合的软件设计
    4.4 ARINC429驱动的软件实现
    4.5 RS232总线通讯软件实现
        4.5.1 RS232总线通信报文格式
        4.5.2 RS232总线通讯软件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5.1 系统硬件测试
        5.1.1 辅助电源系统测试
        5.1.2 微控制系统电路测试
        5.1.3 电源系统输出测试
    5.2 系统软件测试及调试
        5.2.1 系统时钟及电源启动时序测试
        5.2.2 电压电流采集自校准功能调试
        5.2.3 ARINC429及RS232总线调试与测试
    5.3 测试结果分析及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LCL谐振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ICPT 技术的一般特性
    1.3 ICPT 技术研究现状
        1.3.1 ICPT 技术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3.2 ICPT 技术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1.4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传统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2.1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基本结构与原理
    2.2 ICPT 系统的类型
    2.3 松耦合变压器
        2.3.1 松耦合变压器概述
        2.3.2 松耦合变压器模型分析
        2.3.3 松耦合变压器等效模型
    2.4 系统谐振补偿拓扑
        2.4.1 谐振补偿拓扑类型
        2.4.2 系统谐振补偿特性
    2.5 系统稳定性问题
        2.5.1 系统稳定性分析
        2.5.2 系统稳定控制策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LCL 谐振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3.1 基于 LCL 谐振型变换器特点
    3.2 基于 LCL 谐振型 ICPT 系统模型分析
        3.2.1 基于 LCL 谐振型 ICPT 系统基本原理
        3.2.2 基于 LCL 谐振型 ICPT 系统控制方法
        3.2.3 基于 LCL 谐振型 ICPT 系统数学建模
    3.3 基于 LCL 谐振型 ICPT 系统特性分析
    3.4 LCL 谐振元件应力分析
        3.4.1 LCL 谐振元件应力情况
        3.4.2 负载品质因数 Qn
        3.4.3 变压器耦合系数 k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CPT 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4.1 ICPT 系统的总体构成
    4.2 ICPT 系统主电路设计
    4.3 ICPT 系统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3.1 主控制器选型
        4.3.2 控制电路
        4.3.3 AD 数据采集系统
        4.3.4 驱动电路设计
    4.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4.1 主程序流程
        4.4.2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
        4.4.3 异常故障处理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波形分析
        5.1.1 传统电压型 ICPT 系统实验波形分析
        5.1.2 基于 LCL 谐振型 ICPT 系统实验波形分析
    5.2 系统效率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附件

(7)基于超级电容的双向DC-DC变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1.2.1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简介
        1.2.2 非隔离型双向 DC-DC 变换器
        1.2.3 隔离型双向 DC-DC 变换器
    1.3 超级电容简介
        1.3.1 超级电容的基本原理
        1.3.2 超级电容的模型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拓扑及软开关技术研究
    2.1 典型双向 DC-DC 变换器拓扑的优点与不足
        2.1.1 非隔离双向 DC-DC 变换器拓扑优缺点
        2.1.2 隔离型双向 DC-DC 变换器拓扑优缺点
    2.2 断续工作模式下的非隔离 Buck/Boost 双向变换器
    2.3 非隔离 Buck/Boost 双向 DC-DC 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向 DC-DC 变换器系统设计
    3.1 双向变换器的主电路设计
        3.1.1 超级电容器的设计与选取
        3.1.2 以软开关为条件的电感参数设计
        3.1.3 功率开关模块的选取
    3.2 控制电路的设计
        3.2.1 驱动及其控制电路设计
        3.2.2 采样环节的设计
        3.2.3 保护电路的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向变换器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4.1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
        4.1.1 双向 DC-DC 变换器 Buck 模式下小信号模型的建立
        4.1.2 双向 DC-DC 变换器 Boost 模式下小信号模型的建立
    4.2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模拟控制器设计
        4.2.1 双向变换器工作在 Buck 模式下的模拟控制器设计
        4.2.2 双向变换器工作在 Boost 模式下的模拟控制器设计
        4.2.3 变换器工作方式切换策略的研究
    4.3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软件仿真
    4.4 数字控制器设计
        4.4.1 离散 PI 调节器的设计
        4.4.2 系统软件流程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向 DC-DC 变换器样机搭建与实验结果分析
    5.1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原理实验样机搭建
    5.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高压LC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应用背景
    1.2 高压直流电源发展趋势
    1.3 技术演变进程
    1.4 LCC谐振变换器之国内外发展现状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种谐振拓扑的分析与比较
    2.1 串联谐振变换
    2.2 并联谐振变换
    2.3 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第三章 LCC谐振变换器的建模与分析
    3.1 工作原理分析
    3.2 变换器等效电路
        3.2.1 谐振腔输入的傅里叶变换
        3.2.2 谐振腔输出的等效电路
        3.2.3 LCC谐振腔的等效电路
    3.3 谐振腔的数学模型
        3.3.1 谐振腔参数表达式推导
        3.3.2 谐振腔的稳态模型
    3.4 变换器特性
        3.4.1 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3.4.2 并联谐振电容对变换器特性的影响
        3.4.3 串联谐振电容对变换器特性的影响
第四章 高压平面变压器的设计
    4.1 平面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与优势
    4.2 磁性器件分析
    4.3 磁性材料的选择
    4.4 变压器匝数设计
    4.5 变压器寄生参数的测试方法
第五章 高压LCC谐振变换器的实现
    5.1 系统方案
    5.2 全谐振控制电路模块的设计
        5.2.1 全谐振控制策略
        5.2.2 电流检测电路
        5.2.3 开关逻辑判断电路
        5.2.4 自启动电路
        5.2.5 死区时间调节电路
        5.2.6 开关超前角电路
        5.2.7 电流控制电路完整电路图
        5.2.8 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5.3 LCC谐振腔的参数设计
        5.3.1 设计步骤
        5.3.2 整流桥导通角的选取
第六章 测试结果
    6.1 控制电路波形
    6.2 谐振腔及逆变桥测试波形
    6.3 变换器效率测试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全系统仿真原理图
附录2 系统实物照片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开关电源节能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背景和意义
    1.2 开关电源的节能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组织
2 开关电源介绍
    2.1 开关电源原理
    2.2 开关电源的发展
    2.3 开关电源的组成
        2.3.1 开关电源的功率器件
        2.3.1.1 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
        2.3.1.2 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2.3.1.3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2.3.2 其他器件
    2.4 开关电源的分类
        2.4.1 交流开关电源
        2.4.2 直流开关电源
        2.4.3 开关电源的电路结构
    2.5 开关电源的特点
    2.6 开关电源能耗分析
        2.6.1 功率密度
        2.6.2 开关电源的主要损耗
3 降低开关损耗的方法
    3.1 开关损耗分析
    3.2 软开关技术
        3.2.1 软开关技术的原理
        3.2.2 软开关的分类
        3.2.3 零开关技术
        3.2.4 谐振变换器
        3.2.5 准谐振变换器
        3.2.6 多谐振变换器
        3.2.7 几种典型的软开关变换器
4 降低变压器损耗的方法
    4.1 节能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要求
    4.2 变压器损耗分析
        4.2.1 铜损耗
        4.2.2 铁损耗
        4.2.3 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
        4.2.4 泄漏电感
    4.3 变压器的材料和结构
        4.3.1 磁芯材料
        4.3.2 磁芯结构
        4.3.3 线圈材料和形状
    4.4 新型节能变压器
        4.4.1 扁平变压器
        4.4.2 压电变压器
        4.4.3 薄膜变压器
        4.4.4 非晶、超微晶变压器
5 降低整流损耗的方法
    5.1 整流损耗分析
    5.2 快速开关二极管介绍
    5.3 同步整流技术
        5.3.1 同步整流技术的优势
        5.3.2 同步整流技术的原理
        5.3.3 同步整流的驱动方式
    5.4 模块休眠技术
        5.4.1 开关电源模块休眠原理
        5.4.2 节能风险控制
6 开关电源节能技术的应用
    6.1 计算机开关电源介绍
    6.2 节能优化方案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高压脉冲调制电源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高压脉冲电源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设计指标
    2.2 高压电源电路方案选择
        2.2.1 输入电路方案
        2.2.2 输出电路方案
        2.2.3 反馈环路控制方案
    2.3 脉冲调制电源方案
    2.4 变压器的优化设计
    2.5 输出纹波
第三章 高压电源设计
    3.1 输入功率回路设计
        3.1.1 半桥拓扑的工作原理
        3.1.2 拓扑相关器件参数选择与设计
        3.1.3 变压器参数设计
        3.1.4 原理图
        3.1.5 分布参数仿真与分析
        3.1.6 变压器优化设计
    3.2 输出电路设计
        3.2.1 正负栅电压输出设计
        3.2.2 灯丝电压输出设计
        3.2.3 灯丝换挡设计
        3.2.4 负栅检测设计
        3.2.5 抵消电源设计
    3.3 反馈环路设计
        3.3.1 信号隔离
        3.3.2 PWM 控制
        3.3.3 驱动增强
第四章 脉冲调制设计与仿真分析
    4.1 调制管驱动电路
        4.1.1 死区
        4.1.2 驱动增强
        4.1.3 驱动隔离变压器
        4.1.4 驱动
    4.2 调制脉冲形成回路
        4.2.1 调制管
        4.2.2 负载
        4.2.3 分压电阻
    4.3 仿真分析
        4.3.1 死区
        4.3.2 漏感
        4.3.3 漏感吸收电阻
        4.3.4 驱动优化
        4.3.5 串联电阻
        4.3.6 MOS 管
    4.4 损耗分析
        4.4.1 调制管
        4.4.2 管间串联电阻
        4.4.3 漏源并联电阻
第五章 电路测试结果与分析
    5.1 测试数据与分析
    5.2 关键点波形与分析
        5.2.1 磁反馈耦合变压器波形
        5.2.2 半桥驱动及死区波形
        5.2.3 变压器输入波形
        5.2.4 输出纹波
        5.2.5 死区输出
        5.2.6 调制管驱动
        5.2.7 电压调制波形
        5.2.8 上升沿与下降沿相关实验
    5.3 原理总图与PCB版图
    5.4 实物图
第六章 总结与后续工作
    6.1 总结
    6.2 后续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扁平变压器的特性及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环流回馈型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研究与实现[D]. 陈姝含.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2020(06)
  • [2]大功率直流特种电源高效率变换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赵振兴. 湖南大学, 2019(07)
  • [3]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供电装置研究[D]. 栾晓腾. 青岛大学, 2017(02)
  • [4]智能功率模块及其控制系统专用多用辅助开关电源的研究[D]. 马淑娟. 安徽工业大学, 2016(03)
  • [5]基于ARINC429总线的程控电源的设计与实现[D]. 王旭. 西京学院, 2015(01)
  • [6]基于LCL谐振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 周豪.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6)
  • [7]基于超级电容的双向DC-DC变换技术研究[D]. 刘冠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8]高压LC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D]. 张灵迪.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9]开关电源节能技术[D]. 张轶.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10]高压脉冲调制电源的研制[D]. 谢飞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扁平变压器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