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新华美大酒店(增建)工程基坑施工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张聪[2](2017)在《旧建筑改造更新中差异并置手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城市建筑规模和空间规模都急剧扩大,发展以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为重点的建设工程,成为节约社会资源、保护建筑环境的重大举措。建筑师安藤忠雄在《安藤忠雄连战连败》中说,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正是新旧并存的,历史与现在互相交融,才能看到美好的未来。旧建筑正是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情感和建筑艺术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的理念和实践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人们对旧建筑改造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上,包括保护与改造的观念意识、改造的技术手段也都有全新的尝试和提升。尽管西方国家旧建筑改造理念与技术手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在我国旧建筑改造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与设计困惑。新与旧的矛盾、历史与现代的冲突和制约是旧建筑改造扩建设计领域中的纷争的焦点与永恒的课题。本文尝试从新旧关系论着手,重点研究旧建筑改造中的“差异”的塑造方式与设计原则,以建筑原真性与场所精神理论为价值观基础,诠释“差异并置”在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的积极意义。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差异化改造的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突出差异并置设计手法产生的新旧共生的美学逻辑。差异并置设计手法强调的是不同结构样式的构成元素组合或者同质构成元素通过不同的构成方式组合成新的结构样式的整体,通过新旧两种不同结构样式的对比,或强调反向冲突差异,形成视觉矛盾和冲击,或注重统一整合,表达视觉秩序的延续并彰显时代特色,衬托旧建筑独有的历史价值与场所气质。
朱松伟[3](2016)在《“西风东渐”背景下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室内设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体现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室内设计的发展演变也客观记录了城市文明的演进历程。上海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城市,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把上海看作是研究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而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室内设计正是起步于上海。对近代上海室内设计地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我国现代室内设计发展起步阶段的主要特征。本文从研究上海近代室内设计出发,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并结合实地调研中的真实体会,通过对室内设计的本体研究,从当代视角去解读上海近代室内设计所呈现的文化现象,论述近代上海室内设计发展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以及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绪论,主要是针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时间线索、相关研究成果的说明,是论文立论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西风东渐’下的时代背景”,是从城市、文化、观念、技术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近代上海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因素。第二章“上海近代室内设计”是分阶段对室内设计本体进行深入研究。本章将近代上海室内设计分为三个阶段:酝酿阶段(开埠至20世纪初)、起步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快速发展至衰落阶段(20世纪20年代后)。每个阶段以典型性案例为出发点,通过案例的全面考察来直观反映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的真实面貌,阐述个案所体现出的时代特点,并总结出不同阶段表现出的规律特征。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近代上海建筑内部空间的特征”是对近代上海室内设计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室内空间类型展开深入研究,从文化、价值观念等角度来论述室内空间所表现出的特点和反映出的时代特征。第四章“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的风格流变”是在隐含的时间线索中对近代上海室内设计文化发展的深入研究。本章将近代上海室内设计风格流变分为中式传统风格、西式复古风格、现代风格、海派风格这四大类展开研究。针对每一种具体的风格式样除了对其渊源与特点进行研究外,还对这些风格在上海本土化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进行总结。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第六章和结论,是论文的“总结”部分。其中第五章“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的时代特征”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文化多样、理念创新、发展敏锐、内涵复杂”是上海近代室内设计的主要特征。同时还指出这些特征不仅体现了近代上海室内设计发展的时代性,也预示着近代上海室内设计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必然性。第六章“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的现代化进程”,从科学管理和专业化两方面展开,并指出近代上海室内设计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业的设计门类,这对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代表着近代上海室内设计发展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论述。
刘娜奇[4](2015)在《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貌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初,盛京都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最为绚烂的一笔,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依山而居的民族以独特的营城思想在盛京留下了辉煌的文化。经历了400年的历史风云变幻,盛京都城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在已然成为盛京皇城,作为历史街区坐落在沈阳中心位置。然而大体量建筑的出现,古城风貌的破坏,历史遗迹的埋没,传统肌理的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湮没了她昔日的辉煌。保护满族特色的历史街区、传承满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光荣的责任。在了解盛京皇城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情况后,掌握了现今对盛京皇城的研究成果现状后,笔者深入盛京皇城的各个街巷角落调查其中的建筑风貌。通过大量而且详实的田野调查,充分掌握了解盛京皇城内建筑的风貌现状情况。在此基础上将其分类整理分别从现存建筑的风貌比例、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和细部装饰这五个方面汇总列表,并总结出其存在问题。盛京都城时期是这里最为辉煌的时期,最有成就的时期,塑造盛京皇城的建筑风貌以盛京都城为依据,塑造体现满清文化源脉的现代中式建筑风貌。这样针对建筑风貌现状呈现出来的问题,在风貌定位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解决方式,将失衡的建筑风貌比例控制在其应当的范围值内;大体量建筑采用化整为零的改造手法;超过控高的建筑采用二次天际线法强化亲人尺度的建筑高度,弱化二次天际线以上的部分;将随便使用的建筑色彩统一给出色谱,塑造古城味道的城市色彩;大量搜集满族的历史元素、民俗符号、传统文化,将这些资料归类整理替换盛京皇城内的欧式装饰元素。通过调研给出盛京皇城建筑风貌改造的评判标准,划分出需要改造的建筑。查找历史资料,确定盛京都城内重要位置的建筑、重要性质的建筑、所处重要建筑环境的建筑和盛京皇城现状建筑的位置,将起按照不同的改造程度改造,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塑造出有重点、有层次感的盛京皇城建筑风貌。另外,由于盛京皇城内存在商业建筑、居住建筑和文化建筑三类,不同功能的建筑在风貌改造有不同的手法,将其结合塑造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貌改造,在论文中将详细介绍每个改造程度的建筑的具体改造手法并且示意。但是笔者的改造手法仅为示例,抛砖引玉,给人启示。
季国良[5](2015)在《近代外国人在华建筑遗存的遗产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历史一直面临着如何面对“他者”遗存问题,猎奇、转化为自己的财富、陈列矮化以抬高自己或身份区别、摧毁,是相当长时期内的处置方式。18世纪以来发展出了一种以尊重、认同为特征的遗产化方式。但人类历史的错综复杂,使遗产化面临着文化差异、意识形态、情感等方面的阻隔,特别是“二战”以后,面对殖民者留下的建筑遗存如何遗产化,成为各国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遗产化本质上是一个认同过程,它包括个人、家庭(家族)、群体(族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知识、情感、记忆的内化过程,也包括当代政府等公权组织的“制造”“生产”遗产过程。前者形成一种“私义”上的遗产,后者则往往是(不总是)将“私义”遗产公共资源化,转化为“公义”遗产。两个过程在对客观对象的认同上统一起来,这种认同既有对客体对象科学、艺术、历史的等内在属性的承认、认可、赞同,也有对其情感、经济、区隔等附加价值的钟情和利用。本文主要研究近代外国人在华建筑遗存如何遗产化问题,即研究其怎样由外国建筑文化、外国人的建筑转变为中国人所接受、认同的遗产。这主要是进行一项历史研究,并将这个历史过程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即1949年以前,1949年到1970年代末和1970年代末以后,重点是最后一个阶段,遗产化的实质进行并取得显着进展也是在这个时期。主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五章)。第一章研究近代外国人在华建筑遗存是如何形成的?为此,本文研究了外国教会组织、官方势力和工商侨民三个外国人主体的建筑活动,这样研究既反映了主体的多样性,也揭示了建筑类型的多样性、复杂性、丰富性,同时在研究中也注意交代建筑活动的区域范围。这些为下文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先是阐明外国人在华建筑遗存必须遗产化的命题,这个必然性命题是基于对这些遗存特性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然后揭示国人1949年对外来建筑接受、认同的转折。1949年以前,中国人对外来建筑及其文化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但这个接受是有限的,一是因为殖民半殖民环境使人们对外来建筑的许多方面仍有疑惧,二是因为对本民族建筑文化仍有令其复兴的民族情结。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整个社会各个层面处于反帝革命的话语之下,对外国人建筑遗存基本上不存在尊重意义上的遗产化,大量的是原始功能式粗放利用,在“文革”中还存在着“破四旧”意义上的排斥破坏。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渐渐积累起对这些建筑遗存的情感联系。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政府主导和社会思想意识两个方面研究1970年代末以后(主要是)遗存的遗产化问题。第三章研究的政府主导下的遗产化主要是对其进行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保护包括制度性保护、保护措施制定、具体保护行为及保护性再利用,政府的保护是基于对遗存各方面价值的尊重和认可,也含有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取向。申遗是将这些遗存作为文化资本进一步“公共化”,也可以看作是更大范围上的遗产化。第四章研究社会思想意识上遗存所得到的认同。一是社会上对遗存的话语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将外来建筑遗存在华出现、存在看作是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和产物,这种话语体现在学术阐释模式上,也体现在实践中的遗产阐释上;交流融合话语是对外来建筑遗存的一种认同协调;当然,不同的话语也还是存在的。二是外国人建筑遗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得到充分认可,社会进而将其作为一种符号资本,争相予以猎取和利用,出现了一种“符号崇拜”。三是在大众意识中,由于长期的生产生活,人们对其有了不同的情感联结。第五章是对前几章的一个总结和深化,也试图破解外来建筑遗存遗产化的难题。外国人在华建筑遗存在时空上和建造过程中有许多中国因素,这是其遗产化的有利方面。人类共同遗产观念、历史间离效应和建筑现象学是有助于阐释外国人建筑遗存必然遗产化的理论基础。而自然认同、强化认同和理解认同,既是对数十年来国人认同途径的总结,也是外来建筑遗存最终获得遗产化的路径指向。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在学术理论上解决了创造者离开,属地如何将其遗存遗产化问题,丰富了遗产社会学内容;实践上为国人对大量现存近代外国人建筑遗存的认同提供历史、认识、理论和路径等方面的经验和思想资源,为今后外来建筑遗存的遗产化提供借鉴和学术指导。
高静[6](2015)在《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研究 ——基于伦敦与上海的比较案例》文中提出滨水区更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相关实践也已经从发达国家扩散到了全球。在更新的过程中,城市滨水区的生产功能逐渐让位于消费功能,游憩化则逐渐成为了滨水区更新的基本取向。对于大都市而言,作为城市空间骨架的、具有公共属性且稀缺的大都市滨水区更适宜采用游憩化更新的范式,以便提振城市的综合软实力、缝合日益割裂的社会关系、促进大都市的和谐共生。诸多实践则表明,无论最初定位如何,或主动或被动的,游憩化更新几乎都成为了大都市滨水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虽然在不同阶段游憩化受重视的程度有较大差别。但是,关于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深入研究还较为缺乏,相关的更新实践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系统性探讨大都市滨水区的游憩化更新。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理论、实证和对策三个层面探讨大都市滨水区的游憩化更新问题。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滨水区更新理论有待完善的背景下,重点探讨了滨水区更新与大都市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了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取向的恰适性。通过梳理发现,滨水区更新有利于大都市功能的多层面提升,但是,当前的大都市滨水区更新实践也面临着三重困境,即收益化导向严重、更新模式复制化传播可持续性不足、社会关系割裂,类似困境严重制约了滨水区综合影响效应的发挥,其根源在相当程度上则可以归结为滨水区与大都市关系定位的失当,从分离到共生、从单一功能突进到多功能兼顾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选途径。同时,分析表明游憩化对大都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优化城市的人居环境系统、提高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等。而在城市游憩功能构建的过程中,滨水区的游憩化更新与大都市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研究还表明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取向主要是受到了休闲时代社会经济转型、滨水区空间属性和资源本底、利益相关者博弈以及规制因素的影响。(2)在国内外滨水区更新历程、游憩化发展进程与表现形态存在差异的背景下,选择伦敦泰晤士河和上海黄浦江滨水区作为实证案例,比较了二者的游憩化发展,以便为进一步提炼大都市滨水区的游憩化机理奠定基础。而为了深入分析,文章详细梳理了案例地滨水区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更新背景下案例地滨水区的更新过程、案例地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表现形态。结果表明,在滨水区游憩化更新进程、游憩化更新节奏、游憩化更新中的博弈力量参与、游憩化更新中滨水区与城市的融合关系四个方面,伦敦案例和上海案例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更新进程方面,泰晤士河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进程与伦敦城市更新的发展较为一致,上海案例的偏差性则较大;在更新节奏方面,泰晤士河滨水区的游憩化更新呈现出了一定的渐进性发展特征,上海案例则具有快速推进的特点;在博弈力量参与方面,泰晤士河滨水区游憩化更新中的博弈力量更加多元,上海案例中博弈力量的参与则较为有限;在滨水区与城市的融合关系方面,通过渐进性发展泰晤士河滨水区与大伦敦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上海案例中相关关系远未达到融合的程度。(3)通过前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比较,提炼了构成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机理的核心环节,并对后发性大都市滨水区的游憩化更新提出了原则性建议。其中,明确的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战略愿景、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博弈、渐进性的滨水区更新节奏控制构成了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机理的核心环节,其关系则是“三位一体”不可或缺的。对于后发性大都市滨水区而言,在更新中则应坚持游憩化导向下的滨水区更新、构建“三位一体”的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控制体系,并建立具有政府背景的实体机构和独立的监督机构、制定系列化的规制确保滨水区更新的持续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王彦[7](2013)在《历史街区内的纪念馆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纪念馆隶属于博物馆类别中的纪念类,是人类精神的载体,承担着前人精神的传承和后人纪念的缅怀。纪念馆建筑虽从属于博物馆建筑的范畴,但具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如依托遗址建立,突出精神功能等。历史街区内的纪念馆由于较为真实地保留了历史的场景,其感情渲染氛围更强,更能深刻的传达纪念精神。研究的内容是试图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对历史街区内纪念馆的设计问题进行全面的反思,通过研究城市中的纪念馆分布与现状,结合调研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围绕新旧空间的利用、纪念馆与历史街区的发展协调等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的编辑与出版,为本文对设计依据和判断准则的深入调研带来了契机,通过调研案例的收集更为全面与真实。巴奈特所说“新的时代,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在对纪念性建筑的发展有初步认识基础上,文章统计了上海市域范围内的纪念馆分布,叠合上海12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通过真实数据对比,研究历史截取中中纪念馆的分布规律与空间特点。根据调研结果重新审视纪念馆的分类,从新旧空间的利用角度将历史街区内的纪念馆分为旧空间为主导模式,新旧并置、以新为主模式两种。旧空间为主导模式的细化分类主要依据内部空间的利用与改造方式。而新旧并置、以新为主模式得细化分类则主要根据总平的空间布局。强调历史街区内纪念馆设计与一般纪念馆设计上的不同点,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梳理让此类纪念馆的设计能更好的把握现有的资源,找准自己的特色,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念馆。研究手段和方法方面,本文主要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访谈和文献研究,对所得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与理性分析,以图示、表格等呈现,并结合视觉分析、建筑场效应、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理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旨在探讨纪念馆在历史街区中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街区内纪念馆的设计策略,对环境影响下呈现的变化规律有清晰的了解。期望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论,完善的理论体系,重塑纪念性建筑的独特性,最终实现纪念馆与历史街区的共同发展方向有机、有序。将纪念性建筑置于历史街区,乃至城市有机更新的大框架下,可以使我们用更清晰地视角进行观察与分析,提高纪念性建筑设计的时代性。希望本文能在纪念性建筑现有的研究内容上稍作补充,同时也是对该题材与历史街区关系方面的研究空白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开拓。
张华[8](2012)在《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里程碑式的进步,城市的发展承载着人类社会变迁的印记和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开拓典型个案城市发展的研究是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内有益的尝试。中山古称“香山”,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珠江下游入海口,历史上包括了中山、珠海、澳门三地,香山文化一脉传承使三地在文化上共同繁衍。香山自南宋绍兴22年(1152年)设县建城,迄今已有860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为纪念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而易名中山。本文以近代中山城市发展为研究课题,基于史料的梳理和田野的调查工作,将纵向分段论述与横向专题研究相结合,力图对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的历史作多角度、长时段的分析,全面深入地反映近代中山城市经济的成长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变迁,探析城市发展演进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导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界定,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进而说明研究框架、理论方法和基本史料。正文部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回顾了中山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背景,以及古代中山城市发展的概况和特点,并以时间为顺序,以鸦片战争后的开埠、中华民国建立和抗日战争爆发作为切点,将近代中山城市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主要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角度阐述城市发展的概况。下篇是横向的专题研究,对近代中山城市形态特征及其演变特点进行总结和思考,将近代中山与近代两个特别的城市--南通与广州做比较研究,尝试对近代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做出评估;并梳理出一些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的个性化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着重探讨了香山商业思想、政要名人和华侨对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选择近代中山城市有代表性的街区、建筑和村镇进行赏析。论文从多层面反映了中山城市的近代化变迁及其形成的独特的城市风貌。近代中山的城市发展历程是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下,从中国岭南边陲普通农业聚落向近代城市演变的过程。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交汇冲击在近代的中山逐渐演化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香山文化,进一步在物质形态上演变出近代中山城市形态的中西合璧的风貌特色。近代中山的城市形态特征体现在由封闭转为开放的地域空间和街巷肌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城市整体格局;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城市建筑风貌。其城市形态的演变有着典型的城市商业外溢过程和比较彻底的城市现代化改造运动。中山堪称是“中国近代文明先驱之城”,“先驱性”是根植于香山文化、香山人、香山城市的基因。近代以来,得“开风气之先”的香山人迈开了走向世界的脚步,香山地区涌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着名思想家、洋务实业家郑观应;洋务运动的“商办之首”唐廷枢;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中国民族百货业先驱、四大百货公司创始人马应彪、郭乐、李敏周、蔡昌等等。他们以中国和家乡为广阔的舞台,对于近代中山城市在物质、理念、精神、心态层面建设的意义可谓既深且远,近代中山城市亦因此而焕发了蓬勃的生机。如果说,近代南通的建设体现了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辉煌,那么近代中山的发展则演绎了一个群体与一座城市的神话。从这一视角来讲,中山堪称“中国近代文明先驱之城”。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文化化人,润物无声。一座具有美好未来的城市,必然更加珍视自己的历史;一个具有强烈发展意识的地区,必然更加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的研究填补了对近代中山城市发展历史进行系统而整体的考察研究之空白,期待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当今中山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正扬[9](2013)在《历史性商业街区景观造型的保护性设计研究 ——以沈阳中街的景观造型设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自身的文化底蕴。那些与城市商业核心区相重合的城市历史街区逐渐成为了经济和文化最具代表的物质载体,而其中的景观造型则是这个载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设计的深度可以从侧面真实的反映出这个城市的上层建筑的完善程度。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撑,因此,城市中历史性商业街区的开发势在必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在对城市历史商业街区景观设计,都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得出了许多关于其历史保护与开发的措施,但是针对景观造型的保护性研究的方面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大部分历史性商业街区的景观造型的保护性设计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没有充分尊重历史原貌和没有最大程度保护文物价值属性,甚至对历史景观造型的缺损进行随意的填补,使历史性街区景观的价值损失殆尽;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历史性商业街区中新建的景观造型,没有将其所在街区的整体环境以及所在城市的历史、人文、风俗等非物质遗产的影响作用于新建物上,该景观造型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法与街区的整体性保持一致,丧失整体感。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运用相关历史性商业街区环境改造案例与本课题分析比较的手法。从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等方面,多角度地探讨了城市历史性商业街区景观造型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景观造型的形式与意境的重塑,并结合设计实践,提出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改造策略。论文从国内外优秀范例研究城市历史商业街区景观造型的保护与开发的脉络入手,对城市历史商业街区景造型的相关理论的综述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上,分别简述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并对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并选取了适合我国历史商业街区景观造型的理论进行研究,深入调查和研究了中街景观造型的现状,通过对街区历史沿革、总体风貌特色、景观造型,并指出街区景观造型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造型形式与意境的真实性与表现性的不足和缺陷,结合沈阳中街的特点提出保护性设计的建议,针对中街景观造型的设计理念及策略,以商业开发和历史街区保护传承之间矛盾冲突为突破口,通过梳理得到的理论依据和归纳总结得到的造型分析为设计手段,对鼓楼遗址、吉顺隆丝坊的保护性设计,地铁出入口节点等复古性式设计以及对景观功能性和装饰性设计为例,并做出了相应的设计实践。通过减少商业开发和历史街区保护传承之间的矛盾冲突,为街区的动态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以商业街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来维护历史景观。为东北地区历史性商业街区景观造型保护性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改造借鉴。
梁志锋[10](2012)在《历史遗迹建筑街区改造保护设计研究中的新思路 ——以上海愚园路历史风情街为例》文中提出历史遗迹建筑有着悠久的文化信息。其中,重要的历史建筑区域体现着一座城市独特的风貌。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的消费与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历史遗迹建筑不再适应城市的现代发展,逐渐失去了活力从而呈现出衰落的现状。进入21世纪建筑研究热门的话题之一便是历史遗迹建筑的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许多建筑研究者在这个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与实践,体现了多种多样的更新模式。但是,更多的历史遗迹建筑都被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与古迹文物没有区别。以落后的博物馆意识经营的方式,使得被改造以后的历史遗迹建筑仍然缺乏活力,使得优秀的历史遗迹建筑街区失去了生气。这使得后来更多的人认识到,冻结性的保存历史遗迹建筑,并不能激活新的生命力。若要使历史建筑街区重现文化气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有机地更新利用历史遗迹建筑,使其重新融入到当今高速发展的城市中去,就必须要挖掘、利用历史遗迹建筑街区这一珍贵资源的文化价值。对历史遗迹建筑进行商业化的更新与改造,使其适应新的现代消费及文化旅游,满足当代人们使用,这是一种有效地利用了可持续的途径,成功的案例也取得了消费人群的一定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便是许多优秀历史遗迹建筑在商业开发的改造中并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给原有的文化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缺憾和损害。本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国内经典案例,采以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态度,运用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规划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上海愚园路历史风情街的保护性开发与设计的方法及其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二、上海新华美大酒店(增建)工程基坑施工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新华美大酒店(增建)工程基坑施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城市雕塑 |
1.1.2 上海城市雕塑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
致谢 |
(2)旧建筑改造更新中差异并置手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城市扩张由“增量增长”转向“存量增长” |
1.1.1.2 城市历史环境更新面临设计挑战 |
1.1.1.3 旧建筑再利用理论与实践发展迅速 |
1.1.2 研究内容 |
1.2 既往研究 |
1.2.1 国外既往研究 |
1.2.2 国内既往研究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1.4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旧建筑改造更新的价值挖掘与核心问题 |
2.1 旧建筑改造更新的价值基础 |
2.1.1 历史文化价值 |
2.1.2 社会情感价值 |
2.1.3 物质经济价值 |
2.2 旧建筑改造更新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
2.2.1 现实问题 |
2.2.2 设计误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建筑改造更新的差异并置手法价值观 |
3.1 旧建筑改造更新的一般价值原则分析 |
3.1.1 原真性的继承与发展 |
3.1.1.1 物质性原真性 |
3.1.1.2 精神性原真性 |
3.1.2 场所精神的意义和运作模式 |
3.1.2.1 场所精神的内涵 |
3.1.2.2 场所精神作为评价标尺与方法补充 |
3.2 差异并置在旧建筑改造中的内涵 |
3.2.1 差异并置创造具有对比意义的集合 |
3.2.2 差异并置是讲究创新思维 |
3.2.3 差异并置是一个的矛盾综合体 |
3.2.4 差异并置强调整体的和谐 |
3.3 差异并置在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的应用映射 |
3.3.1 建筑美学的追求 |
3.3.2“联想与象征”的赋予 |
3.3.3 保持建筑整体环境的历史延续性 |
3.3.4 增强城市建筑环境的多样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建筑改造更新中差异并置手法剖析 |
4.1 对比与协调的知觉本质 |
4.1.1 对比与不同的区别 |
4.1.2 对比与微差的比较 |
4.1.3 协调与相似的关系 |
4.1.4 差异并置需要内在关系的支撑 |
4.2 差异并置在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的语言模式 |
4.2.1 异质差异——强调冲突性的差异并置 |
4.2.2 同质差异——突出统一性的差异并置 |
4.2.2.1 通过类比实现并置差异 |
4.2.2.2 通过消隐实现并置差异 |
4.3 差异并置在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的应用原则 |
4.3.1 适应性原则 |
4.3.2 整体性原则 |
4.3.3 有机性原则 |
4.3.4 统一性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差异并置手法策略方法论研究 |
5.1 差异并置之反向冲突 |
5.1.1 材料的虚实结合 |
5.1.2 形式的繁简相衬 |
5.1.3 色彩的明暗对比 |
5.1.4 构图的大小纵横 |
5.1.5 形体的曲直对比 |
5.1.6 表皮的新旧共生 |
5.2 差异并置之类比扩充 |
5.2.1 细部的递进转译 |
5.2.2 质理的类比延续 |
5.2.3 立面的比例调和 |
5.2.4 空间的同化异化 |
5.3 差异并置之消隐统一 |
5.3.1 符号式的消隐统一 |
5.3.2 地景式的消隐统一 |
5.3.3 背景式的消隐统一 |
5.3.4 内藏式的消隐统一 |
5.4 差异并置手法之复合运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差异并置设计手法的价值观依据 |
6.2 差异并置设计手法的方法论总结 |
6.3 差异并置设计手法的理念映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表 |
(3)“西风东渐”背景下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与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1、相关概念 |
2、研究主体 |
3、地域范围及时间范围 |
三、分期说明 |
四、相关研究成果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西风东渐”下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都市崛起与近代上海室内设计 |
一、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
二、租界的影响 |
三、人口增长与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
第二节 文化发展与近代上海室内设计 |
一、“西风东渐”的大背景 |
二、文化发展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
三、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的文化意识 |
第三节 观念转变带来与近代上海室内设计 |
一、商业社会价值观念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
二、“大上海计划”引领的近代上海传统复兴思潮 |
第四节 技术革新对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的影响 |
一、金属构件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
二、玻璃改善室内环境 |
三、结构技术改进带来的机遇 |
四、工业发展做出的积极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室内设计 |
第一节 酝酿阶段(开埠至20世纪初) |
一、酝酿阶段特征 |
二、酝酿阶段的室内设计 |
第二节 起步阶段(20 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 |
一、起步阶段特征 |
二、起步阶段的室内设计 |
第三节 快速发展至衰落阶段(20 世纪20年代后) |
一、快速发展至衰落阶段特征 |
二、快速发展阶段的室内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上海建筑内部空间特征 |
第一节 中式传统建筑空间 |
第二节 西式复古建筑空间 |
第三节 功能为主的建筑内部空间 |
第四节 地域特色建筑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的风格流变 |
第一节 延续的中式风格 |
一、近代上海中式传统风格 |
二、中式风格的新发展 |
第二节“拿来”的西式复古风格 |
一、早期的殖民地式风格 |
二、维多利亚风格 |
三、古典复兴风格 |
四、外国的地域传统风格 |
第三节“摩登”风潮中的现代风格 |
一、新艺术运动风格 |
二、现代主义风格 |
三、装饰艺术派风格 |
第四节“中西合璧”的海派风格 |
一、从“器物共存”到“中西合璧” |
二、海派风格的代表——海派家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的时代特征 |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下的多样性 |
第二节 设计理念与风格式样的创新 |
第三节 敏锐的文化发展与技术发展 |
第四节 复杂的设计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的现代化进程 |
第一节 科学管理的促进作用 |
第二节 室内设计的专业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案例实地调研地理分布 |
附录二 主要调研案例列表 |
附录三 论文研究主要案例图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和项目 |
(4)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貌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盛京皇城不同时代建筑风貌概况 |
1.1.1 汉之侯城 |
1.1.2 明之卫城 |
1.1.3 清之盛京都城 |
1.1.4 民国之老城区 |
1.1.5 解放后之方城 |
1.1.6 今之盛京皇城 |
1.2 盛京皇城在中国历史的价值 |
1.2.1 独具满族特色的都城 |
1.2.1.1 兴京城 |
1.2.1.2 东京城 |
1.2.1.3 盛京城 |
1.2.1.4 小结 |
1.2.2 王城图的典型代表 |
1.2.2.1 “井”字形街道、九宫格格局 |
1.2.2.2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功能布局 |
1.2.3 盛京皇城内的建筑荟萃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组成部分 |
1.4.2 为盛京皇城风貌改造提供依据 |
1.4.3 为同类历史街区的风貌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
1.4.4 建筑风貌的重要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关于盛京皇城的研究现状 |
1.5.1.1 关于盛京皇城的建筑研究现状 |
1.5.1.2 关于盛京都城历史文化的研究现状 |
1.5.1.3 小结 |
1.5.2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的建筑改造 |
1.5.3 关于旧建筑的改造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3.1 国外旧建筑改造的研究现状 |
1.5.3.2 国内旧建筑改造的研究现状 |
1.5.3.3 小结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文献阅读与分析 |
1.6.2 盛京宫殿建筑实地勘测 |
1.6.3 盛京皇城实际改造案例具体分析 |
1.6.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盛京皇城建筑风貌现状 |
2.1.1 盘点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格种类 |
2.1.2 不同建筑风貌在盛京皇城的比重 |
2.1.3 存在问题 |
2.2 建筑体量现状 |
2.2.1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体量现状 |
2.2.2 存在问题 |
2.2.2.1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面阔现状 |
2.2.2.2 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在盛京皇城的空间影响 |
2.3 盛京皇城建筑高度现状 |
2.3.1 盛京皇城建筑控高 |
2.3.2 汇总盛京皇城建筑高度及分布现状 |
2.3.3 存在问题 |
2.3.3.1 建筑高度对盛京宫殿建筑风貌的破坏 |
2.3.3.2 建筑高度对城市空间的破坏 |
2.3.3.3 建筑高度对城市天际线的影响 |
2.4 建筑色彩现状 |
2.4.1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色彩现状 |
2.4.2 存在问题 |
2.5 建筑装饰现状 |
2.5.1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装饰现状 |
2.5.2 存在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貌改造原则 |
3.1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貌定位 |
3.1.1 体现满清文化内涵 |
3.1.1.1 满族民间文化 |
3.1.1.2 盛京满清文物 |
3.1.2 体现现代技术特征 |
3.1.3 体现中式建筑风格 |
3.1.4 小结 |
3.2 盛京皇城改造建筑 |
3.2.1 盛京皇城内建筑状况 |
3.2.2 盛京皇城内既有建筑改造的判别标准 |
3.2.3 盛京皇城内改造建筑所占的比重 |
3.2.4 新建、改造建筑在未来皇城中的角色 |
3.2.5 盛京皇城建筑风貌氛围塑造法 |
3.2.5.1 复原原貌 |
3.2.5.2 原型示意 |
3.2.5.3 配角呼应 |
3.3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改造的总原则 |
3.3.1 保证有建筑美学的风貌改造 |
3.3.2 改造有可识别性的建筑风貌 |
3.3.3 改造具有层次性的建筑风貌 |
3.4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貌比例控制原则 |
3.5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貌改造要点设计原则 |
3.5.1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的体量改造原则 |
3.5.1.1 建筑体量化整为零改造的必要性 |
3.5.1.2 建筑体量化整为零改造的依据 |
3.5.1.3 建筑化整为零改造的面阔尺度 |
3.5.2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的高度控制原则 |
3.5.2.1 建筑二次天际线重塑法 |
3.5.2.2 二次天际线的改造依据 |
3.5.2.3 影响二次天际线的指标 |
3.5.3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的采用色彩原则 |
3.5.3.1 制定盛京皇城建筑色彩依据 |
3.5.3.2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改造的色彩 |
3.5.3.3 制定盛京皇城建筑色彩标准 |
3.5.3.4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色彩要求 |
3.5.3.5 对不同功能建筑使用色彩 |
3.5.4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的细部装饰原则 |
3.5.4.1 建筑装饰来源 |
3.5.4.2 细部装饰的设计手法 |
3.5.4.3 细部装饰的位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貌改造设计 |
4.1 盛京皇城建筑改造程度分类 |
4.1.1 皇城建筑风貌改造程度等级划分依据 |
4.1.1.1 盛京皇城重要位置建筑风貌改造 |
4.1.1.2 盛京皇城重要性质建筑风貌改造 |
4.1.1.3 盛京皇城重要环境建筑风貌改造 |
4.1.1.4 建筑所在道路的性质对建筑风貌的影响 |
4.1.2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改造程度等级划分 |
4.1.3 不同建筑功能与不同改造等级的重合 |
4.2 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貌改造要点设计 |
4.2.1 建筑风貌体量划分设计 |
4.2.1.1 商业建筑体量划分设计 |
4.2.1.2 居住建筑体量划分设计 |
4.2.1.3 文化建筑体量划分设计 |
4.2.2 建筑风貌高度限定设计 |
4.2.2.1 商业建筑高度限定设计 |
4.2.2.2 居住建筑高度限定设计 |
4.2.2.3 文化建筑高度限定设计 |
4.2.3 建筑风貌色彩搭配设计 |
4.2.3.1 商业建筑色彩搭配设计 |
4.2.3.2 居住建筑色彩搭配设计 |
4.2.3.3 文化建筑色彩搭配设计 |
4.2.4 建筑风貌装饰改造设计 |
4.2.4.1 建筑屋顶设计 |
4.2.4.2 建筑门窗设计 |
4.2.4.3 建筑墙体设计 |
4.2.4.4 建筑彩画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附表1 |
附表2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近代外国人在华建筑遗存的遗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他文化”遗存与遗产化问题 |
一. 人类历史发展与“他文化”之物 |
二. 当代世界对“他文化”遗存的遗产化 |
三. 当前中国对境内他者遗存认同问题 |
第二节 对外国人在华建筑遗存的相关学术研究 |
一. 对遗存本身的相关研究 |
二. 对遗存认识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研究意义、路径 |
一. 遗产化概念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路径 |
第一章 近代外国人在华建筑活动 |
第一节 外国宗教组织在华建筑活动 |
一. 外国天主教会组织 |
二. 外国基督教新教教会组织 |
三. 俄国东正教会 |
四. 日本近代宗教组织 |
第二节 外来官方势力在华建筑活动 |
一. 暴力侵略和统治机构设施建筑 |
二. 行政机构及其城市建设建筑 |
三. 外国使领馆建筑 |
四. 路矿机构和铁路附属地建筑 |
第三节 外来工商侨民在华建筑活动 |
一. 商贸流通建筑 |
二. 工业、房地产、银行类建筑 |
三. 文教卫生类建筑 |
四. 侨民社团建筑 |
五. 犹太侨民建筑 |
第二章 1949年外来建筑认同问题的转折 |
第一节 遗产化:外国人在华建筑遗存的必然命题 |
一. 必须面对的建筑遗存 |
二. 需要逐渐内化接受的建筑遗存 |
三. 遗产化的困境和命题实质 |
第二节 1949年以前对外来建筑的有限接受 |
一. 对外来教堂建筑的排斥与接受 |
二. 民国建立前后新建建筑的西式化趋向 |
三. 向往“洋房”住宅 |
四. 设计建造西式建筑的中国建筑师群体 |
五. 对外来建筑接受过程的历史分析 |
第三节 1949年后外国人建筑遗存认同问题转折 |
一. 接管和接收 |
二. 改造和初步的原功能式利用 |
三. 成为“文革”“破四旧”的对象 |
四. 革命史迹文物中的外国人建筑遗存 |
五. 革命反帝斗争话语之下的审视 |
第三章 保护、申遗:政府主导下的遗产化 |
第一节 走出“文革”与外国人建筑遗存遗产化 |
一. 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
二. 宗教政策的落实 |
三. 学术界的新变化 |
第二节 外来建筑纳入制度保护 |
一. 城市建设与近代建筑的破坏 |
二. 近代建筑保护制度的确立 |
三. 制度保护下的大量近代外来建筑 |
四. 保护措施与保护行为 |
第三节 政府主导下的保护性再利用 |
一. 保护性再利用 |
二. 外来建筑个体的保护性再利用 |
三. 外来建筑在城市环境中的点式利用 |
第四节 进入申报世界遗产的视野 |
一. 世界文化景观中的庐山外来建筑 |
二. 澳门历史城区登录世界文化遗产 |
三. 其他省市外来建筑的申遗动向 |
第四章 社会思想意识与遗产化 |
第一节 交流融合话语与认同协调 |
一. 交流融合:近代外来建筑的学术阐释新范式 |
二. 交流融合话语与实践中遗产阐释 |
三. 交流融合话语——一种认同协调 |
四. 不同话语的存在 |
第二节 价值认可与符号崇拜 |
一. 外来建筑艺术地位的赋予和城市符号 |
二. 历史价值赋予和社会历史地位标签的获取 |
三. 在社会评选中获取资产符号 |
四. “异国风情”符号的利用 |
第三节 情感联结:大众的认同意识 |
一. 怀旧情结 |
二. 家园感 |
三. 审美意识 |
第五章 外国人建筑遗存遗产化难题的破解 |
第一节 外来建筑遗存特性再认识 |
一. 时间上的中国性 |
二. 空间上的中国性 |
三. 复杂的殖民性 |
第二节 遗产化的理论可能 |
一. 人类共同遗产的观念 |
二. 历史间离效应 |
三. 建筑的遗产化力量 |
第三节 对外国人建筑遗存的认同途径 |
一. 自然认同 |
二. 强化认同 |
三. 理解认同 |
结语 |
一. 曲折的遗产化过程 |
二. 不同层面上的遗产化 |
三. 各种动力对遗产化的综合驱动 |
参考文献 |
一. 史志和着作 |
二. 报刊文章 |
三. 网络资源 |
附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外国人在华建筑遗存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倩况表 |
(6)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研究 ——基于伦敦与上海的比较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游憩与游憩化 |
1.2.2 城市滨水区与城市滨水区更新 |
1.2.3 大都市 |
1.3 研究思路、内容安排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局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游憩管理理论 |
2.1.2 城市更新理论 |
2.1.3 城市治理理论 |
2.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研究评价与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
2.3.1 研究评价 |
2.3.2 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水区更新与大都市的发展 |
3.1 滨水区与城市关系的演变及城市规模的影响 |
3.1.1 滨水区与城市关系的演变 |
3.1.2 城市规模对滨水区与城市关系的影响 |
3.2 滨水区更新与大都市功能的提升及其面临的困境 |
3.2.1 城市功能的构成及其提升 |
3.2.2 滨水区更新对大都市功能的提升 |
3.2.3 大都市滨水区更新在现实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
3.3 滨水区更新与大都市关系的再定位 |
3.3.1 大都市滨水区更新困境的根源分析 |
3.3.2 滨水区更新与大都市关系的再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都市滨水区更新的游憩化取向 |
4.1 城市整体观对大都市滨水区更新的约束 |
4.1.1 整体观思想 |
4.1.2 城市整体观发展框架 |
4.1.3 城市整体观对大都市滨水区更新的约束 |
4.2 游憩化与大都市滨水区更新 |
4.2.1 游憩化对大都市发展的影响效应 |
4.2.2 滨水区更新中的游憩化响应及其与大都市发展的契合性 |
4.2.3 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表现形态 |
4.3 影响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
4.3.1 影响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因素 |
4.3.2 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伦敦泰晤士河滨水区更新中的游憩化 |
5.1 伦敦与泰晤士河的历史演变 |
5.1.1 伦敦与泰晤士河的发展 |
5.1.2 泰晤士河与伦敦发展的关系 |
5.2 城市更新背景下泰晤士河滨水区的发展 |
5.2.1 城市更新的阶段化发展 |
5.2.2 城市更新背景下伦敦泰晤士河滨水区的发展 |
5.3 泰晤士河滨水区更新中的游憩化 |
5.3.1 泰晤士河滨水区更新中的游憩活动发展 |
5.3.2 泰晤士河滨水区更新中的游憩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黄浦江滨水区更新中的游憩化 |
6.1 黄浦江与上海城市发展 |
6.1.1 上海城市发展 |
6.1.2 黄浦江的发展 |
6.1.3 黄浦江与上海城市发展的关系 |
6.2 上海城市与黄浦江滨水区的更新 |
6.2.1 上海城市更新 |
6.2.2 黄浦江滨水区的更新 |
6.3 黄浦江滨水区更新中的游憩化 |
6.3.1 黄浦江滨水区的游憩活动发展 |
6.3.2 黄浦江滨水区更新中的游憩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机理与后发地区优势的发 |
7.1 泰晤士河与黄浦江案例的比较 |
7.1.1 滨水区游憩化更新进程的比较 |
7.1.2 滨水区游憩化更新节奏的比较 |
7.1.3 滨水区游憩化更新中博弈力量的比较 |
7.1.4 游憩化更新中滨水区与城市融合关系的比较 |
7.2 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机理 |
7.2.1 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机理核心环节的构成 |
7.2.2 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机理的运行 |
7.3 后发性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推进 |
7.3.1 先发性与后发性城市滨水区的更新 |
7.3.2 后发性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推进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历史街区内的纪念馆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2 研究对象 |
1.2.1 历史街区 |
1.2.2 纪念性建筑 |
1.2.3 历史街区内的纪念馆建筑 |
1.3 历史街区内的纪念性建筑的价值组成 |
1.3.1 历史与文脉价值 |
1.3.2 经济价值 |
1.3.3 社会价值 |
1.4 纪念建筑的发展及演变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概况 |
1.5.2 国外研究概况 |
1.6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1 城市触媒理论 |
1.6.2 “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 |
1.6.3 城市设计的场所精神 |
1.6.4 改扩建 |
1.7 研究视角、意义和方法 |
1.8 研究方法 |
1.8.1 系统分析 (system analysis) |
1.8.2 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 |
1.8.3 逻辑演绎与归纳总结(Deduction and Induction) |
1.8.4 定性定量结合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 quantitative analysis) |
1.8.5 理论加实证 |
1.9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历史街区内的纪念馆调研与案例分析 |
2.1 调研选取案例范围的科学性及局限性 |
2.2 我国纪念馆的总体分布 |
2.3 上海市域内纪念馆的现状 |
2.3.1 上海的历史街区保护 |
2.3.2 上海历史街区内的纪念馆建筑的分布 |
2.3.3 山阴路历史街区与上海鲁迅纪念馆 |
2.4 历史街区内纪念性馆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多方因素 |
2.4.1 旧建筑的保护责任 |
2.4.2 设计任务书 |
2.4.3 周边环境 |
2.4.4 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状况 |
2.5 总结 |
第三章 我国纪念馆的评价标准研究 |
3.1 我国现有的纪念馆分级及评价标准研究 |
3.1.0 根据行政建制度对纪念馆的分级划分 |
3.1.1 根据《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对博物馆的分级划分 |
3.1.2 根据《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级划分 |
3.1.3 根据《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对建设规模的划分 |
3.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纪念遗址文保等级的划分 |
3.2 根据新旧空间关系对纪念馆的分类 |
第四章 旧空间主导模式的改造方法 |
4.1 定义 |
4.2 形成原因 |
4.3 旧建筑空间主导模式的改造方法 |
4.3.1 空间内部改造 |
4.3.2 空间外部扩展 |
第五章 新旧并置、以新为主模式的改造方法 |
5.1 定义 |
5.2 形成这种空间模式的主要原因 |
5.3 新旧并置、以新为主模式的改造模式的改造方法 |
5.3.1 序列型 |
5.3.2 扩展阅读型 |
第六章 历史街区内的纪念馆与历史街区的协调设计手法 |
6.1 纪念馆于历史街区风貌的协调 |
6.2 纪念馆与历史街区的功能协调 |
6.3 纪念馆与历史街区环境容量的协调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1.2 研究的范畴及概念界定 |
1.2.1 城市的定义 |
1.2.2 近代化与城市发展 |
1.2.3 城市形态与城市史 |
1.2.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本课题的相关研究 |
1.3.1 城市史学的形成和发展 |
1.3.2 外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3.3 中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3.4 中山城市史的前期研究成果 |
1.4 本课题的研究框架、理论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2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上篇:纵向发展研究 |
第二章 近代中山(香山)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背景 |
2.1 中山(香山)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自然地理的变迁 |
2.1.3 密布交错的河海水道 |
2.1.4 频繁的自然灾害 |
2.2 中山(香山)城市的人文历史背景 |
2.2.1 行政建制的历史 |
2.2.2 民族与人口 |
2.2.3 移民的作用 |
2.2.4 社会风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古代香山城市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
3.1 香山古城选址的独到之处 |
3.1.1 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条件 |
3.1.2 注重避免台风和暴雨灾害 |
3.1.3 崇尚天地合一的风水格局 |
3.2 古代香山城市建设的概况 |
3.2.1 石岐山---城区聚落的起源 |
3.2.2 铁城---城市建设的开端 |
3.2.3 城墙的历史---城市建设的印迹 |
3.3 商贸的勃兴对古代香山城市发展的促进 |
3.3.1 香山商贸的兴起和演变 |
3.3.2 城区商业空间和乡村墟市的发展 |
3.3.3 城区空间突破城墙束缚向城外逐渐扩张 |
3.3.4 商业集镇逐步成为城镇体系的重要构成 |
3.4 古代香山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 |
3.4.1 城市的公共设施分布 |
3.4.2 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 |
3.4.3 从城市形态的理论标准看香山城市的空间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香山城市的演进(1840~1911) |
4.1 香山侨乡社会的初步形成 |
4.1.1 早期香山海外移民的历史 |
4.1.2 鸦片战争后香山的“出洋潮” |
4.1.3 容闳与晚清留美香山幼童 |
4.1.4 侨乡社会在内外互动中渐成 |
4.2 香山买办的崛起 |
4.2.1 香山买办群体的形成 |
4.2.2 香山买办独领风骚 |
4.2.3 香山买办对家乡的影响 |
4.3 香山商贸的兴盛和近代工商业的起步 |
4.3.1 香山商贸的兴盛 |
4.3.2 香山近代工商业的起步 |
4.3.3 香山商务局(商会)的诞生 |
4.4 香山城市商业外溢和商业集镇形成的加速 |
4.4.1 香山城市商业外溢的加速 |
4.4.2 香山商业集镇形成的加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前期中山(香山)城市的变迁(1912~1937) |
5.1 中山(香山)政区设置 |
5.2 中山(香山)侨乡社会的蓬勃发展 |
5.2.1 中山侨乡社会的定型和发展 |
5.2.2 香山归侨积极投身民国地方政治 |
5.2.3 四大百货彰显香山侨商实业成就 |
5.3 中山(香山)近代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
5.3.1 贸易和商业的持续畅旺 |
5.3.2 近代民族工业的迅猛发展 |
5.3.3 近代金融业的迅速增长 |
5.4 中山(香山)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规模开展 |
5.4.1 城市建设的行政管理机构 |
5.4.2 城乡公路交通的建设 |
5.4.3 石岐城区的扩展与融合 |
5.4.4 石岐城区总体形态的变化 |
5.4.5 乡镇村落的建设风貌 |
5.4.6 中山港无税口岸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国后期中山城市的曲折发展(1937~1949) |
6.1 中山政区设置 |
6.2 中山工商业的萧条和战后复苏 |
6.2.1 工商业的萧条 |
6.2.2 战后工商业的复苏 |
6.3 中山侨乡社会的破败和战后恢复 |
6.3.1 侨乡社会的破败 |
6.3.2 战后侨乡社会的恢复 |
6.4 中山城市建设的曲折历程和缓慢发展 |
6.4.1 城市建设的曲折历程 |
6.4.2 城市建设的缓慢发展 |
6.4.3 重要的城市建设事件 |
6.5 本章小结 |
下篇:横向专题研究 |
第七章 近代中山城市形态特征及城市历史地位评估 |
7.1 近代中山城市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变特点 |
7.1.1 由封闭转为开放的地域空间和街巷肌理 |
7.1.2 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城市整体格局 |
7.1.3 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城市风貌 |
7.1.4 城市形态的演变特点 |
7.2 中山堪称“中国近代文明先驱之城” |
7.2.1 伟人故里——现代民主革命源头 |
7.2.2 中国近代化社会变革的重要源头 |
7.2.3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勃兴的重要源头 |
7.2.4 中国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头 |
7.2.5 农耕文明——海洋文明交会冲击的典型代表 |
7.3 近代南通与近代中山的比较研究 |
7.3.1 比较研究的缘由 |
7.3.2 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
7.3.3 中山:“中国近代文明先驱之城” |
7.3.4 比较总结:各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城市 |
7.4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香山商业思想与近代中山城市发展 |
8.1 香山商业思想的历史渊源 |
8.2 香山商业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山的影响 |
8.2.1 重商思想 |
8.2.2 商战思想 |
8.2.3 洋为中用 |
8.2.4 敢为天下先 |
8.3 香山商业思想影响下的近代中山城市建设 |
8.3.1 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立县” |
8.3.2 城市商业片区的簇群发展 |
8.3.3 城市商业交通的迅速拓展 |
8.3.4 城市商业建筑的大量涌现 |
8.4 香山商业思想对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影响 |
8.4.1 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8.4.2 对工商业的影响 |
8.4.3 对商业经营模式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香山政要名人与近代中山城市建设 |
9.1 直接影响: |
9.1.1 陈天觉:香山立县、扩大县境 |
9.1.2 吴铁城:拆除城墙、修筑马路 |
9.1.3 唐绍仪:立模范县、建无税港 |
9.1.4 根植于香山文化的共同点 |
9.2 深层影响:孙中山 |
9.2.1 孙中山政治理念的影响 |
9.2.2 “孙中山纪念”文化的影响 |
9.2.3 伟人效应的彰显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香山华侨与近代中山城市发展 |
10.1 华侨县长及其对近代中山城市建设发展的推动 |
10.1.1 拆除城墙修筑马路 |
10.1.2 城市主干道的确定 |
10.1.3 中山模范县建设 |
10.2 侨资侨汇对近代中山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
10.2.1 侨汇对中山城市建设的贡献 |
10.2.2 华侨投资对中山城市发展的贡献 |
10.3 华侨对近代中山村落建设发展的影响 |
10.3.1 永安百货创始人郭氏兄弟与竹秀园 |
10.3.2 澳洲华侨郑泗全与中山濠头乡 |
10.3.3 先施百货创始人马应彪与中山沙涌村 |
10.3.4 美国华侨周崧与中山沙溪镇龙头环乡 |
10.4 归侨带回的新视野、新理念、新技术对中山建设的影响 |
10.4.1 归侨带回的新视野:重商求实 |
10.4.2 归侨带回的新理念:股份集资 |
10.4.3 归侨带回的新技术:建筑技术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中山历史文化街区和近代中山优秀村镇与建筑 |
11.1 中山市和珠海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述 |
11.1.1 中山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
11.1.2 珠海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
11.2 中山历史文化街区 |
11.2.1 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 |
11.2.2 西山寺历史文化街区 |
11.2.3 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 |
11.2.4 沙涌历史文化街区 |
11.3 近代中山优秀建筑 |
11.3.1 孙中山故居 |
11.3.2 杨殷故居 |
11.3.3 郑观应故居 |
11.3.4 沛勋堂(郭顺故居) |
11.3.5 马公纪念堂(马应彪故居) |
11.3.6 陈芳故居和梅溪牌坊 |
11.3.7 烟墩山塔 |
11.3.8 永安公司(永安侨批局) |
11.3.9 中山纪念中学民国建筑群 |
11.3.10 永安里民居群 |
11.4 近代中山优秀村镇 |
11.4.1 南朗镇翠亨村 |
11.4.2 唐家湾镇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山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策略探讨 |
12.1 让“文化强市”成为中山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 |
12.1.1 深刻认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和特色 |
12.1.2 进一步发挥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先导作用 |
12.2 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作为中山文化建设的核心 |
12.2.1 拓展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内涵的认识 |
12.2.2 完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机制 |
12.2.3 建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资金制度 |
12.3 以保护规划为纲领加强中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12.3.1 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12.3.2 要着力避免“建设性破坏”的保护倾向 |
12.3.3 要着力克服空间保护与功能开发利用脱节的倾向 |
12.3.4 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
12.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古代香山重要的城市建设事件 |
附录 2:晚清时期重要的城市建设事件 |
附录 3:民国期间重要的城市建设事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历史性商业街区景观造型的保护性设计研究 ——以沈阳中街的景观造型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 |
2.1 历史性商业街区景观造型的相关概念 |
2.1.1 历史性商业街区的相关概念 |
2.1.2 景观造型的相关概念 |
2.2 历史性商业街区景观造型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
2.3 历史性商业街区景观造型的修复设计原则 |
2.3.1 理论性原则 |
2.3.2 价值性原则 |
2.3.3 整体性原则 |
2.4 历史性商业街区景观造型的修复设计方法 |
第三章 针对中街现状的分析 |
3.1 中街历史沿革 |
3.2 中街景观分布及现状分析 |
3.2.1 中街景观分布 |
3.2.2 中街景观现状分类 |
3.3 中街景观各时期造型特征 |
3.3.1 满清景观造型特征 |
3.3.2 民国景观造型特征 |
3.3.3 现代景观造型特征 |
3.4 中街景观造型的存在的问题 |
3.4.1 历史性景观造型的缺损 |
3.4.2 现代景观与历史性商业街区的矛盾 |
3.4.3 历史性景观与现代商业模式的冲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针对中街景观造型的设计理念及策略 |
4.1 中街历史性景观造型的保护性修复设计 |
4.1.1 满清景观修复设计 |
4.1.2 民国景观修复设计 |
4.2 针对中街历史意境还原中景观造型的设计 |
4.2.1 中街整体景观造型意境还原趋势 |
4.2.2 中街景观节点处景观造型的意境还原设计 |
4.2.2.1 地铁出入口景观造型意境还原 |
4.2.2.2 城门节点景观造型意境还原 |
4.2.3 中街局部景观造型的历史性意境再现 |
4.2.3.1 巷口景观造型的历史性意境再现 |
4.2.3.2 路面景观造型的历史性意境再现 |
4.2.3.3 临时搭建景观造型的历史性意境再现 |
4.3 历史性景观造型在现代商业模式下的多重性设计 |
4.3.1 历史性景观造型的功能性设计 |
4.3.2 历史性景观造型的装饰性设计 |
4.4 现代景观造型设计在历史性商业街区的发展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
致谢 |
(10)历史遗迹建筑街区改造保护设计研究中的新思路 ——以上海愚园路历史风情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历史街区的特征概述 |
2.1 历史街区的定义 |
2.1.1 历史街区的的概念 |
2.1.2 历史街区的特征 |
2.2 历史街区的意义 |
2.2.1 历史街区的价值 |
2.2.2 历史街区的内涵 |
2.3 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 |
2.3.1 历史街区设计导则的特征 |
2.3.2 历史街区设计导则的基本功能 |
2.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4.1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 |
2.4.2 历史街区改造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
2.4.3 国外历史历史街区改造案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历史遗迹建筑街区与游憩商业的结合开发 |
3.1 游憩商业街区的概念 |
3.1.1 游憩商业街区的定义 |
3.1.2 游憩商业街区的分类 |
3.1.3 历史商业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2 城市游憩商区的发展及其更新方向 |
3.2.1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 |
3.2.2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更新方向 |
3.2.3 城市游憩商业区与城区的空间关系 |
3.2.4 城市游憩商业区与城区互为促进的发展 |
3.3 历史街区与游憩商业的结合开发 |
3.3.1 历史游憩商业区的结合 |
3.3.2 历史街区游憩商业RBD的开发构思 |
3.4 历史街区游憩商业的改造模式 |
3.4.1 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为先导的改造 |
3.4.2 以住宅开发为先导的改造 |
3.4.3 以创意产业开发为先导的改造 |
3.4.4 以商业购物开发为先导的改造 |
3.4.5 多种功能的综合开发 |
3.5 历史街区改造游憩商业区的设计准则 |
3.5.1 发展休闲商业的游憩空间 |
3.5.2 保留和恢复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 |
3.5.3 改善餐饮行业的水平 |
3.5.4 加大休闲设施的力度 |
3.5.5 改善金融服务行业 |
3.5.6 发掘历史街区的特色 |
3.5.7 保护和延续历史文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海愚园路历史街区的研究分析 |
4.1 项目的简介 |
4.1.1 规划背景与意义 |
4.1.2 规划性质 |
4.2 上海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比较 |
4.2.1 上海近年历史街区改造案例比较 |
4.2.2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风貌特征比较 |
4.2.3 愚园路历史街区比较优劣势分析 |
4.3 上海愚园路历史街区现状分析 |
4.3.1 历史沿革与功能演变 |
4.3.2 社会经济构成 |
4.3.3 历史风貌特征 |
4.3.4 道路交通状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海愚园路历史街区改造与更新的基础总则和设计要点 |
5.1 上海愚园路历史街区改造基础原则 |
5.1.1 原生性原则 |
5.1.2 积极性原则 |
5.1.3 和谐性原则 |
5.1.4 尊重性原则 |
5.1.5 公共性原则 |
5.2 更新目标与设计主题 |
5.2.1 街区更新目标 |
5.2.2 城市设计主题 |
5.3 愚园路历史街区的功能定位 |
5.3.1 功能传承—人居空间 |
5.3.2 功能拓展—创智空间与体验空间 |
5.3.3 商业氛围的构建 |
5.3.4 休闲特征的形成 |
5.3.5 街区的空间结构 |
5.4 交通组织规划 |
5.4.1 功能混合开发与中心区交通组织 |
5.4.2 强化街区和重要交通节点之间的联系 |
5.4.3 基于绿色理念下的步行系统重建与梳理 |
5.4.4 导向性的静态交通解决策略 |
5.4.5 公共交通的有效接驳 |
5.4.6 停车系统规划 |
5.5 街区细节设计要点 |
5.5.1 绿化 |
5.5.2 材质 |
5.5.3 灯饰 |
5.5.4 标识 |
5.5.5 招牌广告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四、上海新华美大酒店(增建)工程基坑施工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2]旧建筑改造更新中差异并置手法策略研究[D]. 张聪.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3]“西风东渐”背景下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研究[D]. 朱松伟. 上海大学, 2016(02)
- [4]盛京皇城既有建筑风貌改造设计研究[D]. 刘娜奇.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4)
- [5]近代外国人在华建筑遗存的遗产化研究[D]. 季国良. 山东大学, 2015(01)
- [6]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研究 ——基于伦敦与上海的比较案例[D]. 高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7]历史街区内的纪念馆建筑设计研究[D]. 王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8]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研究[D]. 张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9]历史性商业街区景观造型的保护性设计研究 ——以沈阳中街的景观造型设计为例[D]. 刘正扬. 沈阳建筑大学, 2013(05)
- [10]历史遗迹建筑街区改造保护设计研究中的新思路 ——以上海愚园路历史风情街为例[D]. 梁志锋. 河北工程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