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ternet信息资源及信息检索(论文文献综述)
谭少华[1](2021)在《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检索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可惜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初中生信息检索教学并未作为一门课程,而与之最关联的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网络获取和保存信息的内容。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提升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应利用现代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首先对信息检索教学相关文献和项目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掌握基于项目的信息检索教学的基本特点和理论基础,其次对调查问卷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的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的策略,在某初中选取两个班级开展教学实验。两个班级分别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基于项目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测试,结合三次项目教学法个人成绩的平均分和后测成绩计算出学生信息检索学习最终成绩,对比学习效果。对实验项目教学的班级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制定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对比以及对实验班学生教学效果的调查,项目教学比传统教学在多方面具有优势,包括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提升信息素养等。为了提高信息检索教学效果,教师结合自身教学情况,设计基于项目的信息检索教学案例。通过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发展学生信息素养。
曹越[2](2021)在《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驱动的新技术与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各类移动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开始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因此移动情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实体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本地生活O2O服务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新一个万亿级市场,移动O2O开始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拓展到教育、医疗、养老、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大大加速了全社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作为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线上线下交互的新型商业模式,移动O2O能够充分发挥手机的便携性、位置的可追踪性、高互动性等优势,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优质服务。技术进步带来了信息资源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异质性、复杂性的激增,然而个体的认知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当代网络用户面临着严重的信息超载问题以及巨大的信息搜寻压力,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搜寻效果、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传统的基于PC端的网络信息搜寻相比,移动O2O情境下的信息搜寻场景和内容更加复杂,且在用户的需求动机、搜寻渠道、方式与策略等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与内在逻辑,可见有必要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然而,对于这种融入了线下场景的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目前学者们尚未给予足够的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理论成果有待补充。故而,本研究以移动O2O情境为切入点,将用户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搜寻行为有机融合,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整体理论模型及行为的“动机—过程—结果”展开系统性研究,以揭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探寻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和优化策略,为移动O2O平台和商家改进信息服务及推荐系统、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全面梳理信息搜寻经典理论、模型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过程、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全局视角出发,构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从产生信息需求到结束信息搜寻行为的全过程及行为机理,包括信息需求认知、信息搜寻渠道选择、信息搜寻策略选择、信息筛选与评价和信息搜寻结果五个阶段;并总结归纳了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信息素养、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情感因素等主观影响因素,以及情境因素、技术因素、社群影响、任务特征和产品特征等客观影响因素。新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拓展了信息搜寻研究情境,是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后续定量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2)从搜寻动机角度出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挖掘用户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外生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在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作为参考,引入信息需求、感知成本、感知风险、情感因素等新变量,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借助SPSS 21.0,Smart PLS 3.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信息需求、努力期望、情感因素和社会影响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意向的正向影响显着,而感知风险则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搜寻意向、便利条件和搜寻能力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只有在三者兼备的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才会发生。(3)从搜寻过程角度出发,通过用户实验方法探索了个体特征与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的影响。采用半受控形式的用户实验方法,在尽量还原真实移动O2O情境的前提下,邀请了48位被试者完成4个模拟情境下的信息搜寻任务,并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屏大师APP)辅以出声思考法采集信息搜寻行为数据。然后以个体特征和任务特征作为自变量、信息搜寻行为指标作为因变量采集相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在不同任务情境下、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用户如何选择信息搜寻的渠道、方式和策略,探索相应的行为规律。其中个体特征通过大五人格特征量表(NEO-FFI)进行测度,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五个维度,任务特征则通过复杂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有助于移动O2O平台与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任务情境和用户群体改进搜索系统和交互界面、优化信息资源提供方式,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推荐以及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从搜寻结果角度出发,基于信息增益理论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文献回顾与用户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提取出涵盖用户、信息、技术、环境与渠道五个维度的一共57个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得到313个有效样本。然后运用信息增益理论对各个影响因素与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借助SQL软件计算各因素的信息增益值并进行排序,由此识别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16个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便捷性、信息有用性、个性化需求满足、位置相关性、经济性、需求认知能力、产品/服务差异性、信息筛选能力、信息时效性、信息技术能力、周边环境、商家服务态度、渠道信任度、界面友好性、可操作性和信息形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VM算法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预测模型,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分类精确度达到了86.7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由此也验证了通过信息增益理论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移动O2O平台和实体商家角度出发,兼顾用户、政府和行业监管方等多个视角,分别提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策略和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提升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效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参考。
罗廷锦[3](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提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秦臻[4](2020)在《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信息焦虑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社会正从一个理论构想逐渐变为现实。互联网是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中丰富的信息与用户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信息数量爆炸式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的信息传播速度,一方面提升了用户接触到的信息量、扩大了知识面,另一方面可能使用户产生“信息焦虑”,影响信息利用效率。有研究指出,当个体在追求目标时遇到困难,并且这种困难持续不可控时,就会催生焦虑情绪。大学生群体是求知欲旺盛的青年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高频的搜索、筛选及加工,更容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遇到困难,进而产生信息焦虑。因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考察大学生的信息焦虑现状,探寻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信息焦虑间的关联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信息焦虑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信息焦虑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使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大学生群体的网龄、每日互联网使用时长、使用动机与内容偏好;同时,使用问卷中的信息焦虑量表测量大学生的信息焦虑水平。接着,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表现出信息焦虑的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将实证调研所得数据与深度访谈相结合,介绍大学生的信息焦虑现状,寻找大学生信息焦虑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对研究发现做出解释,并给出有针对性的信息焦虑消解策略。研究发现,受访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中度的信息焦虑;网龄、每日互联网使用时长分别对大学生信息焦虑的一个维度产生了负向影响。本文认为,网龄与网络使用时长反映了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熟练程度,网龄越长、每日使用互联网时间越长者,使用互联网获取、利用信息的经验越多,越不易出现信息焦虑。另外,“沟通表达动机”、“新闻资讯偏好”、“情感娱乐偏好”均对大学生信息焦虑的一个维度产生了正向影响。本文认为,沟通表达动机越强的大学生,越容易在人际关系渠道内寻找相关信息,而忽略对信息搜索策略的掌握;越喜欢阅读新闻的大学生,越容易产生信息搜索过程焦虑;情感娱乐类内容往往需要占用大学生的大量时间,与信息利用行为产生冲突,进而使受访者产生焦虑感。大学生的信息焦虑,是复杂的互联网信息环境与大学生个人的知识结构及其媒介使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建议,信息服务提供方应着手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高校则应倡导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而消解“信息焦虑”。
纪大峣[5](2019)在《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消息传输协议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系统是物联网设备的核心部分,更是研究的重点。当前的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百花齐放,没有哪一种协议能够适合物联网的所有细分领域,从而在所有细分领域占有统治地位。研究灵活支持多种不同协议的消息传输协议系统具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重大价值。本文主要以基于Linux的嵌入式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研究和实现为主要内容,将消息传输协议系统设计为独立的消息传输协议中间件,即完整的消息传输协议解决方案。首先为该系统设计了一种支持多协议、高可扩展地框架并加以实现。在设计与实现的框架基础上,针对带摄像头的嵌入式物联网设备,实现针对物联网细分领域网络视频监控的ONVIF协议和GB/T 28181协议。然后针对车载细分领域,并结合蜂窝网络的特点,设计和实现了一种轻量级的私有协议用于支持云端存储、远程监控、异动报警和远程唤醒。最后针对上述设计与实现的系统进行了验证并分析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完成了理论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
李心颖,李峰[6](2017)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检索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信息检索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了高校教学中信息检索技术的运用手段及高校加强信息检索技术教育的对策。
周海花[7](2014)在《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基于认知风格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随着网络信息海量增加,关于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研究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行为研究者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者不断探索网络用户的交互搜索行为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信息搜索,而认知风格作为用户个体差异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成为众多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方向。论文首先对大学生用户的认知风格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①整体型用户占总数的25.8%,中间型用户占总数的56.1%,分析型用户占总数的18.1%。言语型用户占总数的8.1%,双通道型用户占总数的33.2%,表象型用户占总数的58.7%。②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性别、年龄、专业(学科)、不同类别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结果显示,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维度在性别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他因素在其他认知风格维度均无显着性差异。③本研究还进行了新西兰大学生与中国大学生认知风格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从中外两种文化中语言符号系统的特点来看,相比母语为英语体系的新西兰大学生,中国大学生更应该倾向于表象和整体的特征,而本研究的结果正好验证了这一点。为了解大学生用户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本研究调研了大学生用户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三大方面十四个小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表明,①信息需求方面,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十分强烈且大部分用户对自己的信息需求表达能力充满自信。大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视频资源、超文本资源及音频资源上。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超文本资源、网络游戏和软件资源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更倾向对超文本资源的需求,而男生更多选择网络游戏和软件资源。对于搜索动机,男生更倾向于娱乐所需,而女生倾向于购物所需。②信息搜索的行为习惯方面,大学生用户进行信息搜索时使用最多的工具是国内搜索引擎百度,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大部分用户未使用过搜索引擎的高级检索,用户希望检索系统依据内容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便查看,用户一般查看的检索结果的记录数为6-10条,大部分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需要通过3-4步才能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大部分用户未经历过信息素养教育,未听说过布尔逻辑符号,大部分用户认为有时会在信息搜索时遇到“网络迷航”现象。很多用户在进行信息搜索或网络购物时,有自己偏好的网站如百度、淘宝网等。③自我评价和资源评价方面,大学生用户对信息搜索行为的自我评价比较高,认为网络信息搜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网站内容太多,网站的体系分类混乱,用户界面缺少引导等,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网站内容太多而影响了用户的注意力导致检索效率不高,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方面,大学生用户认为目前的网络速度太慢,系统响应速度和信息的新颖性全面可靠准确是影响信息查全和查准率的主要原因。这些调研结果初步揭示大学生用户的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和行为习惯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后续基于认知风格的信息行为实证研究提供前期研究支持。最后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认知风格对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过程的两个方面:检索提问表达式的调整和网络导航模式。通过设计实验,经定性和定量研究,从信息搜索行为和认知信息加工两方面对屏幕录像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检索提问表达式的调整方面,从信息搜索行为视角研究发现在查询表达式的提交和调整过程中,整体型认知风格用户在提交查询表达式时比较积极主动,他们提交的表达式的数量比其他类型认知风格的用户都要多,在进行表达式调整时,大部分被试选择新的表达式,而分析型用户却偏向选择增加某一个或几个词组到原有的表达式中。与表象型认知风格者相比,言语型认知风格偏向选择增加、平移和替代词组这样的表达式调整方式,另外,表象型认知风格似乎因为缺少语言表达能力而很少使用词组或短语来修改他们原有的表达式,这可能就是他们更多地使用新表达式和重复提交表达式的原因。从认知信息加工视角研究发现整体型和言语型认知风格用户在进行网络搜索时倾向使用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而分析型和表象型用户则偏向使用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②在网络导航模式方面,从信息搜索行为研究发现整体型用户和表象型用户的搜索时间比分析型和言语型用户的搜索时间长,言语型和分析型用户的浏览网页数和打开节点数比整体型和表象型用户都要多。由于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模式是由搜索者的认知方式来确定的,因此任务类型不同,不同认知风格的用户在搜索时间和浏览网页数、打开节点数方面仍然遵循以上结论。言语型的用户在搜索过程中对搜索结果有些不耐烦,而且有时有挫败感。从认知信息加工视角研究发现言语型和分析型认知风格者对信息搜索结果的处理上以快速扫描浏览为主,很少花时间打开和阅读网页内容。而整体型和表象型认知风格者对搜索结果的处理上更愿意花时间来打开搜索结果并且花费一定的时间仔细阅读,从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论文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政策建议,阐明本研究的贡献、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陆颖隽[8](2013)在《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时代传统图书馆的延伸与发展,数字图书馆作为一个分布式的、无时空限制、便于使用、超大规模的信息中心,具有一种全新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已成为当今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趋势。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既对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又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图书馆新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图书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几千年的图书馆发展历史已经证明,新技术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虚拟现实(VR)技术诞生至今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被认为是本世纪计算机领域最重要、最新奇的研究之一,被认为是21世纪关键的高新技术之一,具有多感知、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等特征,是集成了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技术。数字图书馆将包括传统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在内的资源数字化,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则使之前数字图书馆二维的、平面的信息资源还原原始形态,变为三维的、立体的信息资源,并将拓展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给数字图书馆带来根本性的变革。研究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尤其是当前三网融合、物联网建设的环境下,对促进、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科学的、快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基础、VR系统的构成与实现、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三维信息资源建设、可视化信息检索、虚拟参考咨询、远程遥控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讨。全文约14.5万字,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基础以及VR系统的构成与实现。由于外来语的原因,我国学者对VR (Virtual Reality)的翻译有着许多不同的称谓和解释,国内外学者对VR的定义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笔者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VR的释义以及定义,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对于VR系统的构成特别强调了人是VR系统的主体,人决定了VR的实现与应用。第二章从信息社会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以及优势互补、创新服务的角度论述了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必要性;从“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建设、图书馆的技术情结、VR技术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千年的图书馆发展历史已经证明,新技术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建设,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予以研究。“三网”的融合与物联网的建设,为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提供了高速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和性能优异、价格低廉传感设备的支持。第三章从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的原理与特点入手,通过基于VRML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设计,从VR系统四种类型全面探讨了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的应用,分析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阶段纯软件VR技术方式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最佳选择,纯软件VR技术方式与Internet技术结合起来的分布式VR系统,是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发展方向。第四章通过利用HTML、JavaScript、VRML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实现,对二维信息资源和三维信息资源进行了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三维信息资源兼有传统纸质媒介和二维数字资源两者的优势,实现技术要求不高,便于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和服务,非常适合于数字图书馆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困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改进,任重而道远。第五章从信息检索的可视化与三维虚拟参考咨询的角度,对目前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三维可视化信息检索、虚拟参考咨询的案例进行了梳理,对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服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数字图书馆三维可视化信息检索和虚拟参考咨询的建议。最后的结语部分,对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做了小结,并对后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狄文凯[9](2011)在《Internet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Internet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介绍了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方法,针对影响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的因素,提出了提高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效率的对策。
肖明,李国俊,杨楠[10](2009)在《基于词频分析的国内情报学研究热点(1998~2007)》文中指出作者从CNKI下载了情报学核心期刊的题录数据,并利用自编的JAVA程序进行处理,通过对情报学核心期刊1998~2007十年间刊发的论文进行了关键词词频统计,得出了情报学领域的若干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信息资源、竞争情报、知识管理、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Internet信息资源及信息检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ernet信息资源及信息检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 |
2.1.2 教学策略 |
2.2 PBL教学模式 |
2.2.1 PBL概念 |
2.2.2 PBL基本特点和要素 |
2.2.3 PBL教学流程 |
2.3 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3.3 情境学习理论 |
3 初中生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先导性研究 |
3.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3.2 初中学生信息检索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4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的制定 |
4.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原则 |
4.2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
4.2.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
4.2.2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
4.2.3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的实施条件 |
4.3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 |
4.3.1 选定项目任务的策略 |
4.3.2 项目规划和准备的策略 |
4.3.3 管理项目的策略 |
4.3.4 项目回顾及完善的策略 |
5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应用 |
5.1 实验内容 |
5.1.1 实验条件 |
5.1.2 选取实验对象 |
5.1.3 做出实验假设 |
5.1.4 选择实验材料 |
5.1.5 控制实验变量 |
5.2 实验过程 |
5.2.1 对照班的传统教学实施 |
5.2.2 实验班的采用基于PBL教学策略的应用设计 |
5.2.3 基于PBL《网上获取与保存信息》的教学案例 |
5.2.4 基于PBL《制定旅游计划书》的教学案例 |
5.2.5 基于PBL《网络信息辨真假》的教学案例 |
5.3 实验效果调查与分析 |
5.3.1 学生学习成绩数据分析 |
5.3.2 学生学习态度分析总结 |
5.3.3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分析 |
5.3.4 学生项目教学评价访谈 |
5.3.5 教学总结与反思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概念界定 |
1.4.1 移动O2O |
1.4.2 信息搜寻 |
1.4.3 信息搜索与信息搜寻的区分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1.2 认知理论 |
2.1.3 人机交互理论 |
2.2 信息搜寻行为经典理论与模型 |
2.2.1 问题解决理论 |
2.2.2 意义建构理论 |
2.2.3 ASK理论 |
2.2.4 信息搜寻行为模型 |
2.3 国内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综述 |
2.3.1 国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2 国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3 信息搜寻研究述评 |
2.4 移动O2O研究综述 |
2.4.1 移动O2O概述 |
2.4.2 国内外移动O2O研究现状 |
2.4.3 移动O2O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分析 |
3.1.2 研究方法介绍 |
3.2 数据收集 |
3.2.1 样本选择 |
3.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3 数据分析工具 |
3.3 编码过程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主轴性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5 模型构建与阐释 |
3.5.1 信息搜寻行为过程 |
3.5.2 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分析 |
4.2 研究模型与假设 |
4.2.1 “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 |
4.2.2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 |
4.2.3 研究模型构建 |
4.2.4 研究假设提出 |
4.3 研究方法设计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3 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4.4.4 模型验证 |
4.5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过程的实验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样本选择 |
5.2.3 实验任务设置 |
5.2.4 研究变量测度 |
5.2.5 实验流程设计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3.1 个体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3.2 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4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2 数据采集 |
6.2.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影响因素集 |
6.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6.3 基于信息增益理论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和模型构建 |
6.3.1 信息增益值计算 |
6.3.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3.3 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4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4.1 支持向量机(SVM)建模 |
6.4.2 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与优化策略 |
7.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策略 |
7.1.1 触发用户信息需求 |
7.1.2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
7.1.3 改善信息搜寻环境 |
7.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优化策略 |
7.2.1 提高信息质量 |
7.2.2 提升服务质量 |
7.2.3 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过滤式问卷 |
附录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3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数字鸿沟 |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
3.2.1 世界银行 |
3.2.2 联合国 |
3.2.3 世界经济论坛 |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
4.2 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3 实证结论 |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
5.5.2 平稳性检验 |
5.5.3 滞后阶数确定 |
5.5.4 GMM估计 |
5.5.5 脉冲响应分析 |
5.5.6 FEVD检验 |
5.5.7 实证结论 |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6.1 模型的选择 |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5.6.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
6.1.1 空间数字鸿沟 |
6.1.2 空间贫困 |
6.2 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2.2 SDM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1 数据来源 |
6.3.2 选择变量说明 |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结论 |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
(4)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信息焦虑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信息焦虑的概念界定 |
二 信息焦虑的研究进展 |
三 信息焦虑的维度划分 |
四 信息焦虑的影响因素 |
五 信息焦虑的测量 |
六 信息焦虑的消解策略 |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半结构式访谈法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法的设计 |
一 样本规模 |
二 样本选取 |
三 问卷结构 |
第三节 变量的测量 |
一 自变量的测量 |
二 控制变量的测量 |
三 因变量的测量 |
四 问卷中的其他变量 |
第四节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一 自变量之一:互联网使用动机 |
二 自变量之二:互联网内容偏好 |
三 自变量之三网龄及每日互联网使用时间 |
四 因变量之因子分析 |
五 控制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 |
第二章 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行为 |
第一节 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行为 |
一 网龄与每日互联网使用时间 |
二 上网工具类型 |
三 互联网使用动机 |
四 互联网内容偏好 |
第三章 大学生的信息焦虑现状 |
第一节 搜索策略焦虑 |
第二节 信息搜索过程焦虑 |
第三节 信息筛选焦虑 |
第四节 信息加工焦虑 |
第五节 信息可靠性焦虑 |
第六节 基于互联网使用的信息焦虑综合案例 |
第四章 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信息焦虑的影响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焦虑的影响因素 |
一 大学生搜索策略焦虑的影响因素 |
二 大学生信息搜索过程焦虑的影响因素 |
三 大学生信息筛选焦虑的影响因素 |
四 大学生信息加工焦虑的影响因素 |
五 大学生信息可靠性焦虑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
第三节 对主要研究发现的解释 |
一 信息获取过程与信息焦虑 |
二 信息使用过程与信息焦虑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讨论之一: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信息焦虑成因 |
一 复杂的互联网信息环境催生信息焦虑 |
二 个人媒介素养对信息焦虑的影响 |
第三节 讨论之二:大学生信息焦虑的消解策略 |
一 政府及相关部门:推进建设公开透明的信息服务环境 |
二 信息服务提供方:优化用户体验整合优质信息 |
三 高校:倡导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A:调查问卷 |
附录B: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
附录C: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多协议系统框架相关研究现状 |
1.2.2 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动机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消息传输协议概述 |
2.2 信令控制 |
2.2.1 RTSP |
2.2.2 SIP |
2.2.3 HTTP信令控制 |
2.2.4 Co AP |
2.2.5 MQTT |
2.2.6 XMPP |
2.2.7 DDS |
2.2.8 AMQP |
2.2.9 OCF |
2.3 视音频媒体数据传输 |
2.3.1 RTP |
2.3.2 HTTP媒体数据传输 |
2.4 基于视音频的消息传输协议 |
2.4.1 ONVIF |
2.4.2 PSIA |
2.4.3 GB/T 28181 |
2.4.4 蜂窝图传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框架设计与实现 |
3.1 动机 |
3.2 系统框架设计 |
3.2.1 框架总体设计 |
3.2.2 系统框架消息通信模块的设计 |
3.2.3 系统框架控制模块的设计 |
3.2.4 系统框架抽象模块的设计 |
3.3 系统框架实现 |
3.3.1 系统框架消息通信模块的实现 |
3.3.2 系统框架控制模块的实现 |
3.3.3 系统框架抽象模块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ONVIF协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协议模块设计 |
4.2 协议模块实现 |
4.2.1 协议模块初始化 |
4.2.2 设备发现 |
4.2.3 信息检索 |
4.2.4 配置与控制 |
4.2.5 事件管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GB/T 28181 协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 协议模块设计 |
5.2 协议模块实现 |
5.2.1 协议模块初始化 |
5.2.2 注册 |
5.2.3 实时视音频点播 |
5.2.4 设备控制 |
5.2.5 报警事件通知和分发 |
5.2.6 网络设备信息查询 |
5.2.7 状态信息报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蜂窝图传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6.1 协议设计 |
6.2 协议模块设计 |
6.3 协议模块实现 |
6.3.1 协议模块初始化 |
6.3.2 认证 |
6.3.3 位置信息 |
6.3.4 实时图片监控 |
6.3.5 实时视频监控 |
6.3.6 异动报警 |
6.3.7 远程唤醒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验证与应用 |
7.1 验证环境介绍 |
7.1.1 硬件环境 |
7.1.2 软件环境 |
7.1.3 验证准备 |
7.2 系统验证 |
7.2.1 ONVIF协议模块验证及效果 |
7.2.2 GB/T28181 协议模块验证及效果 |
7.2.3 蜂窝图传协议模块验证及效果 |
7.2.4 验证结果分析 |
7.3 系统应用 |
7.3.1 系统的源代码层次结构 |
7.3.2 物联网芯片软件平台适配与实际产品应用 |
7.3.3 新协议模块研发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7)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基于认知风格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4.1 信息行为(Information Behavior) |
1.4.2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 |
1.4.3 场依存-场独立型(Field-Dependent and Field-Independent) |
1.4.4 整体-分析型(Wholistic-Analytic)和言语-表象型(Verbal-Imagery)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内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 |
2.2 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 |
2.3 认知风格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模型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1.1 信息搜索行为理论 |
3.1.2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
3.2 认知风格和信息行为模型构建 |
3.2.1 已有信息行为模型 |
3.2.2 已有认知风格模型 |
3.2.3 认知风格和信息行为整合模型 |
3.2.4 研究假设及假设关系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用户的认知风格测试和网络信息搜索行为调研 |
4.1 大学生用户的认知风格测试 |
4.1.1 测试样本的描述 |
4.1.2 测试工具和方法 |
4.1.3 测试结果与讨论 |
4.1.4 小结 |
4.2 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调研 |
4.2.1 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
4.2.2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4.2.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2.4 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认知风格与网络搜索行为的实证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设计 |
5.2.1 被试和样本量的确定 |
5.2.2 搜索任务的设计 |
5.2.3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2.4 信度效度分析 |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3.1 不同认知风格用户检索提问表达式调整(Query Reformulation)研究 |
5.3.2 不同认知风格用户网络导航模式(Web Navigational Styles)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思考与建议 |
6.2.1 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启示 |
6.2.2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建议 |
6.3 研究贡献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认知风格测试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后测问卷 |
附录D 被试个人信息和搜索行为属性一览表 |
附录E 大学生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列表 |
(8)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0.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0.4.1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
0.4.2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
1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基础 |
1.1 虚拟现实的概念 |
1.1.1 关于Virtual的释义 |
1.1.2 关于Reality的释义 |
1.1.3 我国学者对Virtual Reality的翻译 |
1.2 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
1.2.1 狭义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
1.2.2 广义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
1.2.3 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其它定义 |
1.3 虚拟现实的特征与类型 |
1.3.1 虚拟现实的特征 |
1.3.2 虚拟现实的类型 |
1.4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与软件、硬件结构 |
1.4.1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
1.4.2 虚拟现实系统的主体——人 |
1.4.3 虚拟现实系统的软件、硬件结构 |
1.5 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 |
1.5.1 国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 |
1.5.2 国内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 |
2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必要性 |
2.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
2.1.2 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需要 |
2.1.3 有利于优势互补、创新服务模式 |
2.2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 |
2.2.1 “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建设提供了网络和传感设备的支持 |
2.2.2 图书馆的技术情结有利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2.2.3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适用于数字图书馆 |
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的应用 |
3.1 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空间应用广泛 |
3.1.1 虚拟空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3.1.2 虚拟空间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 |
3.2 基于VRML图书馆虚拟空间的实现 |
3.2.1 VRML的工作原理 |
3.2.2 VRML的特点 |
3.2.3 VRML场景的编辑与浏览 |
3.2.4 基于VRML的图书馆虚拟空间设计 |
3.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应用的思考 |
3.3.1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便利创建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 |
3.3.2 360°全景的高性价比适应于数字图书馆建设 |
3.3.3 VRML生成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特点突出 |
3.3.4 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应用的启示 |
4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用 |
4.1 虚拟现实与三维信息资源建设 |
4.1.1 三维信息具有二维信息无法显示的多种特征 |
4.1.2 数字图书馆建设三维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
4.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三维信息资源的实现 |
4.2.1 VRML实现三维文字信息的建设 |
4.2.2 VRML实现三维图像信息的建设 |
4.3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思考 |
4.3.1 虚拟现实技术提升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维度 |
4.3.2 虚拟现实技术丰富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内涵 |
4.3.3 数字图书馆三维信息资源应用的启示 |
5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和参考咨询的应用 |
5.1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应用 |
5.1.1 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可视化 |
5.1.2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可视化 |
5.1.3 信息检索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思考 |
5.2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参考咨询的应用 |
5.2.1 虚拟现实技术使参考咨询可视化变得灵活生动 |
5.2.2 虚拟会议系统在参考咨询中的应用 |
5.2.3 参考咨询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思考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Internet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Internet信息资源及其特点 |
2 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方法 |
2.1 基于超文本的信息查询 |
2.2 基于目录的信息查询 |
2.3 基于元搜索引擎的查询 |
3 影响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的因素 |
3.1 信息资源质量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
3.2 检索软件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
3.3 用户技术水平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
4 提高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效率的对策 |
4.1 选择合适的网络信息检索工具, 采取切实可行的检索策略 |
4.2 加强用户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培训 |
(10)基于词频分析的国内情报学研究热点(1998~2007)(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处理程序 |
1.1 研究方法 |
1.2 数据来源 |
1.3 处理程序 |
2 1998~2007年关键词词频统计结果分析 |
3 1998~2007年国内情报学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
3.1 数字图书馆 |
3.2 信息检索 |
3.3 信息服务 |
3.4 信息资源 |
3.5 竞争情报 |
3.6 知识管理 |
3.7 数据库 |
4 国内情报学研究热点趋势预测 |
四、Internet信息资源及信息检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D]. 谭少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 曹越. 吉林大学, 2021(01)
- [3]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信息焦虑实证研究[D]. 秦臻. 郑州大学, 2020(03)
- [5]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纪大峣. 浙江大学, 2019(02)
- [6]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李心颖,李峰. 软件, 2017(07)
- [7]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基于认知风格视角[D]. 周海花. 南京大学, 2014(05)
- [8]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D]. 陆颖隽. 武汉大学, 2013(10)
- [9]Internet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探讨[J]. 狄文凯.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1(03)
- [10]基于词频分析的国内情报学研究热点(1998~2007)[J]. 肖明,李国俊,杨楠. 情报杂志,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