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盟绿色食品梨树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论文文献综述)
袁郑鹏[1](2019)在《广西灌阳县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雪梨、黑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广西灌阳县雪梨、黑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广西灌阳县雪梨、黑李种植技术、规模和产值,以广西灌阳县的目前的生产和销售情况为根据,从市场需求出发,对广西灌阳县雪梨、黑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灌阳县雪梨、黑李的种植规模、种植面积、投产面积、产量、产值、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产条件等方面,详细分析灌阳县雪梨、黑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果品品质有待提高,病虫害较多;二是农产品销售体系不完善,缺乏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三是果品的产业链较短,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加工、贮藏环节薄弱,冷链物流建设落后,果品附加值低;四是农业的科技支撑不足,农业从业人员构成不合理;五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效果不明显;六是品牌的影响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通过分析问题,提出了促进灌阳雪梨、黑李发展的对策:第一,建立标准果园,提高果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二,拓展多种营销方式;第三,建设冷链物流,实现产后果品预冷,延长供应期和错峰上市,提高果品价值;第四,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第五,加强网络流通体系建设;第六,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季华娟[2](2019)在《GAP生产管理技术对苏翠1号梨安全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梨产量明显增长,但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技术,导致土壤、水源以及果品农药残留量超标,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如何从源头控制果品安全是当今食品安全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GAP良好农业规范为操作者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推荐性的规范,在果树生产中推行GAP良好农业规范,对提高果品的品质具有现实意义。为了提高当地梨产品的品质,提升果品的安全等级,本论文针对适应本地生态环境的梨品种苏翠1号梨进行GAP管理。主要从种植环境(土壤环境、水源环境和大气环境)、生长管理过程(树体管理、花果管理、肥料管理、病虫害的防治、采收过程)以及基本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对2018年土壤、水源以及果实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土壤:三个样品中包括镉、汞、砷等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低于限量指标1,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30、0.32和0.33;其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低于绿色食品的标准0.7,并已达到绿色食品清洁等级。土壤中有机质、全氮以及阳离子交换量都达到土壤肥力等级Ⅲ级,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等级达到Ⅰ级标准。2.水源:灌溉水中的汞、镉、砷、铅、铬、氟化物、石油类等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5,等级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清洁等级。3.果实:在感官上,果实外观具有本品种固有的形状和成熟时应有的特征色泽,果实完整,果形端正,平均果重达265g,最大重420g,大果率达81%,优果率达90%。经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4%,超过其限值11%,可滴定酸含量为0.08%,低于其限值0.3%,氧乐果、克百威、敌敌畏、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苯醚甲环唑、百菌清、氯氰菊酯、毒死稗、氯氟氰菊酯、多菌灵、铅、镉、蚍虫啉等元素均未检出,各项指标均在标准限值以内,达到绿色食品A等级。对比2016年土壤、灌溉水和果实检测结果,经过GAP良好农业规范管理,土壤环境、水源环境以及果实质量都由无公害林果的标准提升为绿色食品的标准。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于实行良好农业规范在梨果中的应用,从根本上保证果实质量安全,从而实现GAP良好农业规范在本地水果栽培中的推广与应用。
付威宾[3](2016)在《洪江市梨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果树是洪江市农业生产的支柱之一,梨,特别是金秋梨在洪江市选育成功之后,已成为洪江市继冰糖橙之后又一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果种类、品种结构需求的改变和果品市场销售形势的变化,梨在洪江市果树产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洪江是属于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十三五”各级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果树增产增效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目标,是洪江市委市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为此,洪江市委市政府委托本人与湖南农业大学、怀化职院有关专家及在洪江市相关职能部门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湖南农业大学、怀化职院有关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研究编制了本规划。洪江市是一个以果树为农业支柱产业的县市,近20年来,洪江市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粮—果—林”为主的种植业三元结构。江市的山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人们习惯种植林果,气候条件优越,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壮大洪江市果树产业,丰富产品种类,提高经济效益,打造除柑橘外的第二大优势果树,并作为今后农业和农村地区,特别是雪峰山区的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以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是关系到能否实现党中央在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本规划在实地认真调研洪江市自然社会条件及水果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收集和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同时结合湖南农业大学、怀化职院有关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从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入手,系统分析了梨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提出了洪江市梨产业发展的目标、建设任务及技术路线,规划了到2020年每个阶段的具体发展思路和发展任务。并进一步指出了以建立核心示范区的独特方式来带动高标准示范园和果品基地的建设,在果园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重点推广示范生物肥、有机肥以及生物农药,并采用果实套袋等绿色果品生产技术。同时,本规划还制定了多项保障配套措施,以确保洪江市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早日达到党中央提出的脱贫攻坚的目标。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4](201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文中研究说明
沈根华[5](2005)在《上海市松江区梨安全优质生产及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江区位于上海西南部,区域面积604.7km2,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松江地处太湖流域碟形洼地底部,境内地势低洼,大部分地区以青紫泥为主,在全区耕地面积中,海拔3.2米以下低洼地约占2/3。200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5亿元,GDP8.3亿元,占全区GDP的1.5%。目前,蔬菜、瓜果、花卉、水产已成为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 松江果树栽培以梨、桃、葡萄及其他小水果为主,全区果树栽培面积1.9万亩,其中梨1万多亩,占全区果树栽培面积的52.6%,是上海梨生产的重要产地,面积及产量均占上海全市的1/3。 近年来,在梨树生产上进行了市农委科技兴农项目《优质梨新品种和安全生产技术的开发》,四新技术推广项目《早熟、优质梨新品种的推广》以及《上海优质桃、梨生产技术的开发》等多项研究推广。本文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梨树生产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梨安全优质生产的要求,提出了梨安全优质生产及产业发展的措施,并形成了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上海松江梨生产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二是安全优质生产的概念及标准,主要包括无公害、绿色、有机及上海市地方标准安全卫生优质四类;三是安全优质生产的关键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选择安全生产环境、选用良种、深沟高畦、授粉树配置、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拉枝及摘心,棚架式栽培,果实套袋,综合防治,采收贮藏以及梨果安全性、商品性测定等。尤其在拉枝摘心、采收贮藏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拉枝摘心,可以达到梨快速成形,早结果,生产优质果品的目的;通过采收试验,确定了优质早熟梨早生新水、长寿、翠冠的最适采收期;同时通过贮藏试验确定,早生新水在20℃~30℃条件下,可存放10天左右,在试验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松江区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梨《上海仓桥水晶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四是对松江梨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及对策作了思考。提出了“十一五”期内建设梨树种苗繁育中心、技术推广中心、生产中心、营销中心以及梨文化展示展览中心的目标,按照生产区域化、标准化、安全化方向,推行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加快梨产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科协[6](2004)在《2020年内蒙古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前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世界经济已经从以资源为核心的增长期进入到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增长时期,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决定着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凭借其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利用科技创新即将出现的重大突破的历史机遇,迅速抢占21世纪的科技制高点。发展中国家
喻菊芳,魏卫东,张小波[7](2009)在《建国60年来宁夏果树科研辉煌成就》文中认为总结了1951-2008年宁夏果树资源调查成果、果树新品种选育及良种推广成绩、果树栽培技术的创新成果,以及新形势下的果树科研动向。
张海明[8](2003)在《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内蒙古农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以近50年内蒙古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轨迹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历史动态分析与截面研究相结合,农户调查与田间试验相结合,利用农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系统学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作制度发展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剖析,并提出该地区农作制度高校持续发展的调整优化方向。研究得出: 1.近50年来,内蒙古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种养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农作制度正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现代技术投入集约化发展。主要农产品的综合供给能力得到提高,农业产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以杂粮为主演变为以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四大作物为主的格局。 2.按照农作制度区划的原则与方法,把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划分为5个类型区,包括东北部半湿润半干旱旱作丘陵大豆、小麦、油菜、奶牛种养加工区,东部半干旱平原井灌玉米、水稻、肉牛、肉羊种养殖与肉类加工区,中东部半干旱草原牧草、肉羊种养殖与羊肉加工区,中部半干旱、干旱黄灌井灌小麦、玉米、葵花、奶牛、绒毛羊种养殖、奶制品与皮毛加工区,西部干旱荒漠草原骆驼养殖与驼绒加工区。各类型区由于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差异性,其农牧业的结构和技术发展模式有显着不同。 3.农畜产品区域化趋势特征表现明显,中部和东部两大粮食主产区地位突出,东部区玉米,占全区的66.98%;中部区与东北区小麦,分别占46.98%与27.07%,中部区马铃薯,占全区的81.83%;大豆主产区为东北部于与东部区,分别占全区的62.76%与34.22%;两大粮食主产区又是肉类主产区:东部占44.10%,中部占34.61%;奶类主产区:中部占39.31%东北部占28.65%。 4.50年来第一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影响度最大,种植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呈高度的正相关,农业内部种植业产值长期保持在5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比例为30-40%,属于以农牧为主体的典型的单一农业经济。全区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和有效灌溉面积等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在不同的阶段表现有所差别。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起最重要作用的是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和农机总动力的增加,其次是化肥的使用量和良种及农作技术;全区主要畜禽生产资料及产品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时间区段不同而异,生猪存栏数和牛及大牲畜存栏数对牧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1979年-1991年,羊毛产量成为对农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因素,1992年-1998年,牛奶产量成为对农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因素。 5.分析表明,各区主要农畜产品的生产布局和竞争优势是:(1)玉米优势区: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等地;(2) 小麦优势区:大兴安岭沿麓,巴彦淖尔盟;(3)大豆优势区:呼伦贝尔市;(4)马铃薯优势区:乌兰察布盟; (5)羊肉优势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6)牛肉优势区:通辽市; (7)牛奶优势区: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这三个盟市的牛奶产量占到内蒙古全区牛奶产量的70%以上;(8)羊毛和羊绒优势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羊绒优势区:赤峰市、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 6、农作制度调整优化及发展途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畜产品优势区域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为养而种,为工而养,减粮油增林草,通过粮草畜工贸结合,走区域性种养加一体化,商二牧农一条龙的产业化之路,生产经营和生态建设并重,发展具有资源和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由西向东形成驼绒、面粉、乳制品、山羊绒、马铃薯、肉羊、毛、皮、肉鸡、大豆等优势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龙头产业群,拉动相关农畜产品的增值转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内蒙古农牧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7、研究提出了不同农作区的多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主要农作区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模式:不同类型区生态环境持续高效发展模式。
杨焕枝,杜瑞芬,师景宇,曹亚利,刘双平,王瑞祥[9](2000)在《巴盟绿色食品梨树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文中提出
宋玉超[10](2019)在《重庆市猕猴桃产业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原产我国的多年生攀缘性落叶野生木质藤本果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收效快。猕猴桃产业现已发展成为重庆市竞争力极强的特色产业,给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由于存在溃疡病威胁严重、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标准化栽培程度低、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现象。因此本论文通过大量调查统计以及检测分析旨在找出促进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论文在调查分析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重庆市形成了渝东北、渝东南、近郊中海拔等三个猕猴桃优势产业带,主栽红肉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趋于上升,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万州区、涪陵区、武隆区、万盛经开区等地猕猴桃受溃疡病危害较大,且标准化栽培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因此,需要进一步引进和培育壮大猕猴桃龙头企业,深入推广“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科技大户+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品牌战略建设,发挥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的影响力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旅游推广效应,持续有力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为了深入调查重庆市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我们从重庆市三个猕猴桃优势产业带选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猕猴桃栽培区域采集了猕猴桃样品,对样品铅、镉、砷3种重金属和腐霉利、狄氏剂、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10个样品区的猕猴桃果实铅和砷含量均低于检出限,3个样品区的猕猴桃果实镉含量在0.001-0.002mg/kg之间,但均低于我国行业标准;6个样品区的猕猴桃果实1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均低于检出限,4个样品区中每个样品的猕猴桃果实检出1种农药残留,但远低于国标GB2763-2016对猕猴桃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限量要求。从调查结果总体来看,重庆市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并分析产生原因和提出相关建议。最后,通过SWOT分析了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6个优势、4个制约因素、4个机会、4个挑战以及存在的9个主要问题,形成以发展扩张型战略(SO)为主,以巩固防御型战略(ST)为辅的战略选择,针对问题提出促进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8条切实可行对策和建议。重庆市发展猕猴桃产业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在“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建设中,利用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猕猴桃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特色经济,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对重庆市农民稳步增收、农村有序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巴盟绿色食品梨树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盟绿色食品梨树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灌阳县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雪梨、黑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
2.1 特色农产品的基本概念 |
2.1.1 特色农产品的含义与特征 |
2.1.2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 |
2.1.3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
2.2 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主要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 |
第三章 灌阳县主要特色农产品种植情况及发展现状分析 |
3.1 灌阳县特色农产品种植情况及发展现状 |
3.2 全县水果生产基本情况 |
3.3 灌阳县主要特色农产品 |
3.3.1 灌阳雪梨 |
3.3.2 灌阳黑李 |
3.4 灌阳县雪梨、黑李种植情况及产值分析 |
3.4.1 雪梨 |
3.4.2 黑李 |
3.5 灌阳县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优势 |
3.5.1 适宜的自然环境 |
3.5.2 优越的地理位置 |
3.5.3 较好的经济基础 |
3.5.4 良好的生产条件 |
3.5.5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 |
3.6 灌阳县对水果产业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
3.7 产业基础扎实,栽培管理工作经验丰富 |
第四章 灌阳县雪梨、黑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部分果品品质有待提高,病虫害较多 |
4.2 果品销售体系不完善,缺乏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
4.3 产业链较短,冷链物流建设落后,果品附加值低 |
4.4 农业的科技支撑不足,农业从业人员构成不合理 |
4.5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效果不明显 |
4.6 品牌的影响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第五章 灌阳县雪梨、黑李发展思路、目标、任务 |
5.1 发展思路 |
5.2 发展目标 |
5.3 建设任务 |
第六章 灌阳县雪梨、黑李发展对策研究 |
6.1 建立标准果园,提高果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6.2 完善销售体系,改进营销策略 |
6.3 建设冷链物流,实现产后果品预冷,延长供应期和错峰上市,提高果品价值 |
6.4 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6.5 加强网络流通体系建设 |
6.6 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GAP生产管理技术对苏翠1号梨安全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梨生产销售现状 |
1.2 国内梨生产管理现状 |
1.3 GAP管理现状 |
1.3.1 GAP的涵义 |
1.3.2 国外GAP管理现状 |
1.3.3 国内GAP管理发展现状 |
1.3.4 GAP在果树种植方面的运用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苏翠1号梨种植环境良好规范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土壤材料 |
2.1.2 水源材料 |
2.1.3 大气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采样方法 |
2.2.1.1 土壤采样方法 |
2.2.1.2 灌溉水采样方法 |
2.2.1.3 大气的采样方法 |
2.2.2 检测方法 |
2.2.2.1 土壤检测方法 |
2.2.2.2 灌溉水检测方法 |
2.2.2.3 大气检测方法 |
2.2.3 管理方法 |
2.2.3.1 GAP土壤管理方法 |
2.2.3.2 GAP灌溉水管理方法 |
2.2.3.3 GAP大气管理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果园原土样检测结果 |
2.3.2 实施GAP后土壤检测结果 |
2.3.3 果园原灌溉水检测结果 |
2.3.4 实施GAP后灌溉水检测结果 |
2.3.5 大气质量检测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翠1号梨生长管理良好规范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树体管理的方法 |
3.2.1.1 棚架搭建方法 |
3.2.1.2 棚架式栽培方法 |
3.2.1.3 修剪方法 |
3.2.2 花果管理的方法 |
3.2.2.1 疏花方法 |
3.2.2.2 疏果方法 |
3.2.2.3 果实套袋方法 |
3.2.3 肥料管理方法 |
3.2.3.1 施用基肥方法 |
3.2.3.2 追肥方法 |
3.2.3.3 叶面喷肥方法 |
3.2.4 防治病虫害方法 |
3.2.4.1 农业防治 |
3.2.4.2 物理防治 |
3.2.4.3 生物防治 |
3.2.4.4 化学防治 |
3.2.5 果实采收方法 |
3.2.5.1 采收方法 |
3.2.5.2 分级包装处理方法 |
3.2.5.3 废弃物处理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实施GAP树体管理对比自然栽培的优势 |
3.3.2 花果管理结果 |
3.3.3 土壤肥力检测结果与分析 |
3.3.4 原果实检测结果 |
3.3.5 实施GAP后果实检测结果 |
3.3.6 采收过程现场检查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施良好农业规范的基本保障 |
4.1 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
4.2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
4.3 田间档案记录与管理制度 |
4.4 农药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 |
4.5 肥料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 |
4.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洪江市梨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洪江市自然、社会条件及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
1.1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分析 |
1.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 |
1.1.2 气候及生态条件 |
1.1.3 土壤条件 |
1.1.4 植被情况 |
1.1.5 水资源条件 |
1.2 社会经济基础分析 |
1.2.1 人口状况 |
1.2.2 土地利用现状 |
1.2.3 农业发展状况及水果业的地位 |
1.2.4 交通状况等基础设施条件 |
1.3 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
1.4 科技队伍与技术推广 |
1.5 水果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1 优势 |
1.5.2 主要问题 |
第2章 梨产品发展市场前景分析 |
2.1 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 |
2.1.1 本项目主导产品 |
2.1.2 国内现状 |
2.1.3 国外现状 |
2.2 国内外市场供需预测 |
2.2.1 国际市场 |
2.2.2 国内市场 |
2.2.3 省内市场 |
2.3 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
2.3.1 主要竞争对手 |
2.3.2 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
2.3.3 产品目标市场占有份额 |
2.4 洪江市梨产业的开发方案与市场定位 |
2.4.1 开发思路 |
2.4.2 市场定位 |
第3章 洪江市梨产业发展的目标、建设任务及技术路线 |
3.1 梨洪江市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3.1.1 指导思想 |
3.1.2 基本原则 |
3.1.3 目标和任务 |
3.1.4 品种布局 |
3.2 洪江市梨产业的建设规模与技术路线 |
3.2.1 无病毒良种繁育圃建设 |
3.2.2 新建高标准示范园和果品基地 |
3.2.3 培管及改造原果园 |
3.2.4 果实商品化处理 |
3.2.5 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
第4章 环境评价与保障措施 |
4.1 环境评价 |
4.1.1 场址环境条件 |
4.1.2 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4.1.3 环境影响评价 |
4.2 保障措施 |
4.2.1 组织与管理 |
4.2.2 配套政策与措施 |
4.2.3 科技保障措施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上海市松江区梨安全优质生产及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及其南方地区梨生产现状 |
1 栽培面积及产量 |
2 南方地区砂梨品种现状 |
3 上海市及松江区梨生产现状 |
第二章 梨安全卫生优质的标准及有关产地环境标准 |
1 梨安全卫生优质的标准 |
2 有关产地环境标准 |
3 松江土壤、大气、水源检测情况 |
4 肥料安全使用技术标准 |
5 选用优质良种 |
第三章 安全卫生优质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 |
1 深沟高畦 |
2 授粉与花果管理 |
3 合理施肥 |
4 及时灌排 |
5 拉枝摘心 |
6 “三疏”套袋 |
7 棚架栽培 |
8 病虫防治 |
9 制定规程 |
10 果实采收、分级、包装、贮藏和运输 |
11 产品质量检验技术 |
第四章 松江梨产业发展思路 |
1 发展目标 |
2 发展方向 |
3 发展模式 |
4 发展对策 |
附录1 |
附录2 |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建国60年来宁夏果树科研辉煌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果树资源调查 |
1.1果树资源调查的意义和目的 |
1.2资源调查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
第二部分果树新品种选育及良种推广 |
2.1苹果新品种选育成绩卓着 |
2.1.1苹果引种及良种推广 |
2.1.2苹果育种成绩显着 |
2.2梨的引种和良种推广 |
2.3葡萄引种和良种推广 |
2.4核果类引种及良种推广 |
2.4.1桃品种引进及良种推广 |
2.4.2杏品种的引进及良种推广 |
2.4.3李品种引进和良种推广 |
2.5品种选育及良种推广 |
第三部分栽培技术上的新突破———创新成果 |
3.1解决了宁夏苹果幼树不能安全越冬的问题 |
3.1.1苹果幼树抽干死亡的原因 |
3.1.2预防抽干的农业措施 |
3.2开创了宁夏沙荒地栽培苹果的新纪元 |
3.3普及果树育苗新技术, 为宁夏果树发展奠定了基础 |
3.3.1苹果砧木种子播种育苗试验 |
3.3.2果树育苗技术研究与优良品种苗木的推广 |
3.4实现宁夏果树栽培技术的革新 |
3.4.1苹果矮化密植试验推广 |
3.4.2梨树乔砧矮化密植试验研究 |
3.4.3李树矮化密植试验 (该项研究是“核果类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的子课题) |
3.5推广应用果树多接点小枝龄一次性高接换种技术 |
3.5.1推广应用高接换种的方法、时间、范围及技术环节 |
3.5.2多接点小枝龄一次性高接换种的先进性 |
3.6开展了宁夏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并取得了成效 |
3.6.1苹果病害的防治研究 |
3.6.1.1苹果黄叶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
3.6.1.2国光苹果苦痘病防治试验 |
3.6.1.3金冠苹果虎皮病的防治研究 |
3.7开展了利用喷灌预防苹果花期霜冻的研究, 并取得了成效, 为喷灌技术服务于农业开了一个好头 |
3.7.1试验研究材料和方法 |
3.7.2试验结果 |
3.8率先研究宁夏果树冻害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为预防果树冻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
3.8.1受冻的症状及部位 |
3.8.2影响冻害程度的因素 |
3.8.3预防和减轻冻害的途径 |
3.8.4对受冻果树的处理 |
3.9果树基地建设成绩显着 |
3.9.1彭阳县果树基地建设 |
3.9.2参与节水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研究 |
3.10首次对灵武长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
3.10.1研究内容 |
3.10.2取得的创新成果4项 |
3.11果品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
3.11.1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 |
3.11.2梨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
3.11.3苹果保鲜储藏技术研究 |
3.11.4枣果保鲜贮藏技术研究 |
第四部分新形势下的果树科研动向 |
4.1体制改革后的果树科研单位 |
4.1.1宁夏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
4.1.2灵武园艺试验场 |
4.2设施园艺蓬勃发展, 前景美好 |
4.3中部干旱带葡萄、枣等经果林及硒砂瓜产业发展在启动 |
(8)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案 |
1.1 研究意义 |
1.1.1 农作制度调整优化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
1.1.2 农作制度调整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和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
1.1.3 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地处西部的内蒙古农作制度的调整任务艰巨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农作制度研究方法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性及其特征分析 |
2.1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 |
2.1.1 农作制度区划的原则 |
2.1.2 农作制度分区的命名方法 |
2.1.3 农作制度主要区域类型 |
2.2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类型特征 |
2.2.1 中部农作制度区 |
2.2.2 中东部农作制度区 |
2.2.3 东部农作制度区 |
2.2.4 东北部农作制度区 |
2.2.5 西部农作制度区 |
2.3 内蒙古农畜产品区域性格局已形成 |
2.3.1 农产品区域化趋势 |
2.3.2 畜产品区域化趋势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
3.1 农产品生产变化趋势 |
3.1.1 粮食生产变化 |
3.1.2 经济作物生产变化 |
3.1.3 粮经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3.2 畜产品生产变化趋势 |
3.2.1 肉类生产 |
3.2.2 奶类产量变化趋势 |
3.2.3 羊毛、羊绒产量变化趋势 |
3.3 农村产业结构及农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 |
3.3.1 产业结构变化 |
3.3.2 农业产值结构变化 |
3.3.3 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 |
3.4 农业总体效益及农民收入变化趋势 |
3.4.1 农牧业增加值动态 |
3.4.2 农牧民农畜产品占有量及人均收入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1 种植业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1.1 粮食单产的持续增加是推动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
4.1.2 农业投入水平的提高是种植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 |
4.1.3 内蒙古各生产要素对农业影响的阶段性特征 |
4.2 内蒙古畜牧业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2.1 各生产要素对畜牧业产值的影响 |
4.2.2 主要畜产品产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
4.2.3 种植业发展对畜牧业的影响 |
4.3 内蒙古农村经济结构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3.1 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 |
4.3.2 各农作制度区农村产业结构差异比较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策略 |
5.1 资源禀赋特征及农牧业生产特征分析 |
5.1.1 资源禀赋特征 |
5.1.2 农牧业总体水平优势分析 |
5.1.3 种植业生产特征 |
5.1.4 畜牧业生产特征 |
5.1.5 农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 |
5.2 内蒙古不同类型农作制度区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市场分析 |
5.2.1 农畜产品产量变化 |
5.2.2 主要农畜产品优势区域及市场预测 |
5.2.3 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5.3 内蒙古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对策 |
5.3.1 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 |
5.3.2 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对策 |
5.3.3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保障措施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农作制度持续高效发展技术支持 |
6.1 内蒙古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构建 |
6.1.1 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构建总体构想 |
6.1.2 内蒙古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主体建设工程设计 |
6.2 高效多熟种植模式及技术 |
6.2.1 中西部小麦茬复种油葵两熟制种植模式 |
6.2.2 河套灌区套作类型与技术 |
6.2.3 中部农作制度区麦后复种饲用作物种植模式与利用方式 |
6.3 不同农业类型区作物高产种植技术 |
6.3.1 中部区作物高产种植技术 |
6.4 不同类型区生态治理及高效生产模式与技术 |
6.4.1 沙区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圈发展模式 |
6.4.2 丘陵山区与河谷地农作制度发展模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巴盟绿色食品梨树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标准建园 |
1.1 园地选择 |
1.2 授粉树配置 |
1.3 苗木选择 |
1.4 定植方法 |
2 土肥水管理 |
2.1 土壤管理 |
2.1.1 幼树 |
2.1.2 初果树 |
2.1.3 盛果树 |
2.2 合理施肥 |
2.3 科学灌水 |
3 整形修剪 |
3.1 树形 |
3.2 幼树整形 |
3.3 初果树整形 |
3.4 盛果树修剪 |
4 合理负载 |
4.1 疏果 |
4.2 套袋 |
5 病虫害防治 |
5.1 基本原则 |
5.2 防治要点 |
(10)重庆市猕猴桃产业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2.1 国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猕猴桃研究概况 |
2.1.2 国外猕猴桃栽培概况 |
2.1.3 国际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 |
2.1.4 国际猕猴桃品种结构 |
2.1.5 国际猕猴桃贸易概况 |
2.1.6 国外猕猴桃消费现状及特征 |
2.2 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猕猴桃研究概况 |
2.2.2 中国猕猴桃培育概况 |
2.2.3 中国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 |
2.2.4 中国猕猴桃品种结构 |
2.2.5 中国猕猴桃贸易概况 |
2.2.6 中国猕猴桃消费现状及特征 |
2.3 国内外猕猴桃质量安全现状 |
2.3.1 国外猕猴桃质量安全现状 |
2.3.2 国内猕猴桃质量安全现状 |
3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调查 |
3.1 品种资源情况调查分析 |
3.1.1 野生资源品种分布情况和主要栽培区域调查 |
3.1.2 品种结构调查 |
3.1.3 主要栽培品种调查分析 |
3.1.4 具有品种权的品种调查分析 |
3.2 种植面积和鲜果产量调查分析 |
3.3 投入产出调查分析 |
3.4 标准化栽培技术及技术力量调查分析 |
3.5 产业发展模式调查分析 |
3.6 企业调查分析 |
3.6.1 品牌建设和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调查分析 |
3.6.2 龙头企业调查分析 |
3.6.3 专业合作社调查分析 |
3.6.4 家庭农场调查分析 |
4 重庆市猕猴桃质量安全调查 |
4.1 调查目的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样品采集 |
4.2.3 仪器条件 |
4.2.4 标准溶液的制备 |
4.2.5 样品前处理与测定方法 |
4.3 结果 |
4.3.1 线性关系与标准曲线绘制 |
4.3.2 样品测定结果 |
4.4 分析与结论 |
5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
5.1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5.1.1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比较优势 |
5.1.2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3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机遇 |
5.1.4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挑战 |
5.2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溃疡病危害大 |
5.2.2 缺乏规划,盲目跟风 |
5.2.3 品种结构不合理,效益降低 |
5.2.4 标准化栽培程度较低 |
5.2.5 辐射能力弱,缺乏龙头企业 |
5.2.6 基础设施欠缺,深加工程度低 |
5.2.7 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
5.2.8 观念落后,品牌建设薄弱 |
5.2.9 科技支撑力度不够 |
5.3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战略选择分析 |
5.3.1 发展扩张型战略(SO) |
5.3.2 巩固防御型战略(ST) |
5.3.3 弥补突破型战略(WO) |
5.3.4 加强完善型战略(WT) |
5.4 对策和建议 |
5.4.1 科学规划布局,规模化经营 |
5.4.2 提升研发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力度 |
5.4.3 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 |
5.4.4 加大推广和创新力度,切实抓好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 |
5.4.5 壮大龙头企业,加强辐射带动能力 |
5.4.6 打造特色品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
5.4.7 健全政府帮扶体系,完善扶持政策 |
5.4.8 弘扬猕猴桃产业发展文化,打造以果园为景观的生态观光型旅游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巴盟绿色食品梨树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灌阳县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雪梨、黑李为例[D]. 袁郑鹏. 广西大学, 2019(01)
- [2]GAP生产管理技术对苏翠1号梨安全品质的影响研究[D]. 季华娟. 扬州大学, 2019(02)
- [3]洪江市梨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 付威宾.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4)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J].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国标准化, 2014(06)
- [5]上海市松江区梨安全优质生产及产业发展研究[D]. 沈根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5(05)
- [6]2020年内蒙古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内蒙古自治区科协.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 2004
- [7]建国60年来宁夏果树科研辉煌成就[J]. 喻菊芳,魏卫东,张小波. 宁夏农林科技, 2009(03)
- [8]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D]. 张海明.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
- [9]巴盟绿色食品梨树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 杨焕枝,杜瑞芬,师景宇,曹亚利,刘双平,王瑞祥.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S1)
- [10]重庆市猕猴桃产业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宋玉超.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