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ynthesis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ntimony N, N-diethanoldithiocarbamate(论文文献综述)
王菲菲[1](2021)在《基于界面相互作用的2D MOFs纳米润滑材料》文中指出摩擦和磨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润滑材料以及润滑添加剂是降低摩擦磨损和节约能源消耗的最有效措施。二维(2D)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减摩和抗磨性能,被认为是替代传统极压和耐磨添加剂的理想润滑材料。二维金属有机骨架(2D MOFs)的超薄厚度和与润滑剂之间存在天然的界面相互作用,使其在润滑剂中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因此,本文主要在优化不同有机配体组成的2D Zn-MOFs的制备方法,并考察所制备2D Zn-MOFs润滑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简便的超声辅助剥离法制备了厚度约为3-4nm的2DZn(Bim)(OAc)MOFs(Bim=苯并咪唑,OAc=乙酸酯)纳米片,其产率为21%。探究了 2D Zn(Bim)(OAc)MOFs纳米片分散在不同极性油中的分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2D Zn(Bim)(OAc)MOFs纳米片在甘油中表现了出色分散性能,而其在液体石蜡中表现出更好的减摩性能和耐磨性。(2)通过表面活性剂介导法成功制备了厚度约为5 nm的少层2D ZnBDC MOFs纳米片(BDC=1,4-苯二甲酸)。全面研究了基于ZnBDC的2D MOFs在两种摩擦模式下(往复球-滑块和球-球)的摩擦行为。由于2D MOFs的潜在结构优势使其在油中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因此研究了 2D ZnBDC在基础油中的分散性能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2D ZnBDC-基础油在球-滑块模式下的最佳添加量为1.0 wt.%相应的磨损量减少29%;在球-球模式下的最佳添加量为0.05 wt.%,其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分别减少了 16.7%和20%。添加量、载荷和摩擦速度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探测2D ZnBDC与摩擦副之间的接触角变化,提出了两种模式下可能的摩擦机理。(3)开发了一种新型油/水体系用于2D Zn(Bim)(OAc)纳米片的界面合成。该方法是将MOF的两种初始原料(金属盐和有机配体)分别分散在基础油和水不混溶的两相系统中,然后在油和水之间的界面处形成厚度均匀的2D Zn(Bim)(OAc)纳米片。接着通过一系列表征来确定2D Zn(Bim)(OAc)纳米片的结构和组成。研究结果表明2D Zn(Bim)(OAc)纳米片的有机界面和2D层状结构可改善减摩添加剂在基础油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通过比较2D Zn(Bim)(OAc)纳米片在三种油(基础油,蓖麻油和油脂)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深入讨论了 2D Zn(Bim)(OAc)纳米片与油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4)研究了具有混合形貌的沸石咪唑盐骨架-8(ZIF-8)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能和摩擦学行为,并提出了其作为润滑剂添加剂可能的减摩和抗磨机理。其次,通过自组装界面法成功制备了基于2D MOFs的水包油型乳液。乳化结果表明,2D MOFs能够在油滴表面稳定的形成自组装界面。此外,2D ZIF-11-基乳液表现了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以及极压性能,其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分别降低了 16.7%和38.7%,而PB值提高了11.3%。
于强亮,蔡美荣,周峰,刘维民[2](2020)在《油溶性有机减摩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摩擦学研究发展迅速,一些新型的润滑领域相继出现,伴随而生一些新型润滑技术和材料,使得机械运行稳定性和寿命逐渐增加。机械运转关键润滑部件(如轴承、齿轮、涡轮等)的稳定性对设备的长效和可靠运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满足润滑部件长效运行的关键技术在于润滑油的品质和优良的润滑稳定性。全配方润滑油中基础油的质量是根本,润滑添加剂对润滑油综合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减摩抗磨添加剂是润滑油中最重要的添加剂。综述了近10年润滑油常用的有机减摩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根据减摩抗磨添加剂的类别,详细综述了磷系减摩抗磨添加剂、硫系减摩抗磨添加剂、硼系减摩抗磨添加剂、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减摩抗磨添加剂、离子液体减摩抗磨添加剂,并对其发展状况和减摩抗磨机理进行了探究。最后对上述几类减摩抗磨添加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减摩抗磨添加剂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王丽霞[3](2019)在《硼系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来,以有机硼酸酯、无机硼酸盐和六方氮化硼(h-BN)为代表的含硼化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抗氧化性以及生物降解性,作为环保型添加剂应用在摩擦学领域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首先,论文以改善硼酸酯的水解稳定性为目的,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将含氮化合物和苯环引入到硼酸酯结构中,合成了8种无灰低磷或无磷的含氮苯硼酸酯类添加剂和6种无灰无磷的含氮硼酸酯类添加剂,考察了它们在液体石蜡中的减摩抗磨性能。其次,论文以提高氮化硼在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和相容性为目的,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功能化的氮化硼纳米材料,并对复合功能材料在液体石蜡和150N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评价。第三,合成了系列羧基碳球/双乙二酸硼酸钠复合物,研究了它们在液体石蜡中的减摩抗磨性能,讨论了无机硼酸盐修饰的碳球复合物的摩擦学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8种低磷或无磷的含氮苯硼酸酯类添加剂,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它们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它们在液体石蜡中的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8种含氮苯硼酸酯化合物在液体石蜡中表现出良好的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作为液体石蜡添加剂可显着提高减摩和抗磨性能,且含磷氮苯硼酸酯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优于不含磷的苯硼酸酯添加剂。与商品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T202)相比,含磷氮苯硼酸酯添加剂表现出更好的减摩和抗磨效果。钢球磨损表面的SEM和EDS测试结果表明,含磷氮苯硼酸酯添加剂可以在摩擦表面形成含有硼、氮、磷元素的保护膜。2.利用N→B分子内配位键,设计、合成了6种无硫无磷的含氮硼酸酯化合物,研究了它们在液体石蜡中的油溶性、水解稳定性以及摩擦学性能,考察了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摩擦磨损性能之间的变化关系规律。结果表明,6种含氮硼酸酯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液体石蜡中,表现出良好的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作为液体石蜡的添加剂可显着减小磨斑直径,而且添加剂分子结构中的烷基链越长,抗磨效果越好。6种含氮硼酸酯化合物在液体石蜡中均未呈现出减摩性能。3.以草酸、硼酸、氢氧化钠和羧基碳球(HTC-COOH)为原料,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系列双乙二酸硼酸钠修饰的羧基碳球(HTC/NaBOB)复合物。考察了所合成的HTC/NaBOB复合物作为液体石蜡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HTC/NaBOB复合物都可以提高液体石蜡的摩擦学性能。在相同试验条件下,HTC/NaBOB复合物的减摩和抗磨性能优于HTC-COOH或NaBOB,说明HTC/NaBOB复合物中各组分存在一定的协同润滑效应。此外,HTC/NaBOB复合物的溶液离子电导率测试研究表明,HTC/NaBOB复合物在电池常用的有机溶剂和碳酸盐溶剂中的溶解度适中,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室温离子导电性,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钠离子电池电解质候选材料。4.采用超声辅助的碱金属氢氧化物熔融热剥离方法处理商品h-BN,获得氮化硼纳米片(h-BNNSs)。以硅烷偶联剂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KH570)为修饰剂,对h-BNNSs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得到表面修饰的h-BNNSs(m-BNNSs),对所得产品进行了分析表征,并评价它们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显示,KH570通过共价键连接在h-BNNSs的表面上,形成表面修饰的氮化硼m-BNNSs,与商品块状h-BN相比,h-BNNSs和m-BNNSs在液体石蜡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且明显改善液体石蜡的减摩和抗磨性能,m-BNNSs的摩擦学性能优于h-BNNSs。5.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为修饰剂,对纳米片状氮化硼h-BNNSs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合成了表面功能化修饰的氮化硼APTS-BNNSs。基于碳二亚胺反应,将4-羧基苯基硼酸(CPBA)共价连接在APTS-BNNSs表面,得到表面带苯基硼酸的氮化硼产品CPBA-BNNSs。对h-BNNSs、APTS-BNNSs和CPBA-BNNSs进行了分析表征,并进行了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h-BNNSs、APTS-BNNSs和CPBA-BNNSs都具有较好的减摩抗磨性能,CPBA-BNNSs对150N基础油的减摩抗磨性能的改善最为显着。添加0.075 wt%CPBA-BNNSs的基础油,摩擦系数减小了32.3%,磨痕直径和摩擦面的平均磨损体积分别降低了42.9%和88.4%。对摩擦后钢球表面磨斑形貌及元素分布进行了SEM、EDS和MicroXAM-3D的分析,结果发现,CPBA-BNNSs可以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含硼和氮元素的保护膜,从而减少摩擦,保护摩擦表面不受磨损。因此,CPBA-BNNSs可能被推荐作为一种潜在的润滑油添加剂在实际应用中使用。
黄丽娜[4](2019)在《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成酯类润滑油由于热氧化稳定性好、润滑性能良好、可生物降解和对极性物质较好的溶解性等优点,成为润滑油研究的重要方向。酯类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在氧气、金属等作用下不可避免会发生氧化,从而引起油品变质,轻则影响润滑性能,重则形成油泥和漆膜,腐蚀机械设备,堵塞管路,加快换油频率,增加环境负担。因此,在酯类润滑油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入抗氧剂以延长润滑油的寿命。目前最常用的润滑油抗氧剂一般为小分子化合物。较小的分子量会使其热稳定性较差、易挥发,从而影响其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抗氧剂的热稳定性,减少挥发造成的物理损失,并提高抗氧化效率,是当前润滑油抗氧添加剂研究的重要方向。本论文期望通过有机抗氧剂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复合抗氧剂,包括通过无机纳米介孔材料对有机抗氧剂进行担载、原位包覆和有机抗氧剂修饰制备纳米材料几个方面。本论文获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的胶束模板上,制备得到介孔二氧化硅。以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分别担载商用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研究了其作为抗氧添加剂对酯类油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抗氧剂经介孔二氧化硅担载后可以使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增长,减缓酸值和粘度的增加,有效抑制油品颜色的加深。当复合抗氧剂添加到润滑油中,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的抗氧剂通过扩散进入润滑体系,并随着润滑油体系中有机抗氧剂的消耗不断向润滑体系扩散补充。此外,有机抗氧剂向润滑体系扩散后,在介孔二氧化硅中留下的空余孔道空间可以对油品产生的氧化产物进行吸附。在有机抗氧剂抗氧作用和介孔二氧化硅的缓慢释放和吸附作用的共同结合下,可以有效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2)选用介孔氧化铝进一步考察介孔材料与有机抗氧剂制备的复合抗氧剂对油品安定性的影响。首先以异丙醇铝为铝源,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通过软模板法制备得到介孔氧化铝。然后通过旋转氧弹测试仪、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烘箱加速氧化实验测定介孔氧化铝担载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的复合抗氧剂对酯类润滑油DIOS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剂可以显着提高酯类油DIOS的抗氧化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油品酸值、粘度和颜色的变化。复合抗氧剂的抗氧机理包括两个方面,包括有机抗氧剂的缓慢释放和孔道结构对氧化产物的吸附作用。(3)为了提高复合抗氧剂在油品中的分散稳定性,在制备二氧化硅的过程中加入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原位合成二氧化硅包覆有机抗氧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为包覆结构,有机抗氧剂的含量为70%。分散性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在DIOS基础油中的溶解分散性良好。通过旋转氧弹法、高压扫描量热法和烘箱加速氧化实验对复合材料作为抗氧剂对酯类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酸值和粘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氧性能,并且可以有效延缓油品酸值和粘度的增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抗氧剂。(4)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在油品中的分散稳定性,利用含可反应官能团的受阻酚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DBHP),通过化学键修饰到无机纳米氧化锌表面(DBHP-ZnO),原位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红外光谱和XPS谱图等结果证明抗氧剂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纳米氧化锌表面。由于微粒表面存在有机抗氧修饰剂,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锌在DIOS中的分散稳定性。此外把DBHP-ZnO纳米微粒作为抗氧剂加入酯类油DIOS中,研究了其对润滑油抗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DBHP-ZnO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显着提高DIOS的氧化安定性。其抗氧机理是由于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纳米氧化锌与有机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的协同作用。(5)为了提高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修饰剂选用工作温度较高,抗氧耐久性好的二苯胺类抗氧剂(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通过原位修饰技术中合成了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Panh)修饰的纳米氧化锌(Panth-ZnO)。研究了溶剂、反应时间以及碱液添加量对其形貌的影响。抗氧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Panth-ZnO可以显着提高酯类油DIOS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
蒋正权[5](2019)在《油溶性二硫化钨及其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与宽温域摩擦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高温、重载等苛刻工况下的润滑更加普遍,这就要求润滑油抗磨减摩剂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高效的润滑性能。而基于环保和燃油经济性的刚性需求,同样对高性能抗磨减摩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抗磨减摩添加剂逐渐不能满足现代润滑工业发展的需求。二硫化钨(WS2)纳米微粒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摩擦学性能,在润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利用高温液相热分解法、温和液相法和喷雾干燥-固相热分解法制备了油溶性WS2纳米片、油溶性氧化镍/二硫化钨(NiO/WS2)复合纳米微粒和可分散还原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钨(RGO/WS2)复合纳米微粒,并研究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宽温域、乏油工况下的摩擦学使役行为,揭示了油溶性二硫化钨及其复合纳米微粒的润滑机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高温液相热分解法制备了油溶性WS2纳米片。以油胺作为表面修饰剂,利用二硫代钨酸铵前驱体在350℃下的液相热分解制备了油溶性WS2纳米片,避免了传统油溶性WS2纳米微粒制备过程中剧毒H2S气体的排放。考察了油溶性WS2纳米片的热稳定性和在基础油聚α烯烃(PA06)中的分散稳定性,并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产物在PA06中从室温~200℃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油胺修饰WS2纳米片可显着提高PA06的抗磨减摩性能,其在200℃下可使摩擦系数降低52.2%、磨损减小99.8%。这是因为油溶性WS2纳米片可在摩擦副接触表面形成物理吸附润滑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两种润滑膜共同作用,从而提高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相关研究可望为解决宽温域(室温~200℃)尤其是高温苛刻工况下持续润滑的技术难题提供借鉴。2)针对因润滑系统故障造成的乏油苛刻工况下的宽温域持续润滑技术难题,提出利用纳米抗磨减摩剂在摩擦副表面产生高耐磨润滑膜的方法,以解决乏油苛刻工况下持续润滑问题。以二硫代钨酸铵和甲酸镍作为原料,利用高温(350℃)液相热分解法制备了油溶性WS2纳米片和NiO/WS2复合纳米微粒。研究了油溶性WS2纳米片、NiO/WS2复合纳米微粒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在油润滑以及乏油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深入分析了纳米添加剂的润滑机制。结果表明,不同于ZDDP,油溶性WS2纳米片和NiO/WS2复合纳米微粒在乏油润滑工况下仍能保持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且油溶性NiO/WS2复合纳米微粒的摩擦学性能优于WS2纳米片。这可能是因为油溶性NiO/WS2复合纳米微粒所含的少量的NiO具有“铆钉”作用,可以在摩擦副接触表面形成致密、抗磨的润滑膜,从而在苛刻的乏油工况下有效避免摩擦副的直接接触,使得机械设备即使在润滑系统故障时仍能保持稳定运行。3)针对高温液相热分解法制备油溶性WS2纳米片中反应温度过高的缺陷,以六氯化钨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在较温和条件下(200℃)利用液相法制备了油胺修饰油溶性WS2纳米片,解决了温和条件液相法制备油溶性WS2纳米片的技术难题。研究了产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室温~300℃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分析了其润滑机制。四球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油胺修饰WS2纳米片可以显着提高基础油PA06在高温下的抗磨减摩性能。活塞环-缸套摩擦测试结果表明,油溶性WS2纳米片在室温~300℃的宽温度范围内的抗磨性能优于ZDDP。这是因为油胺修饰WS2纳米片能够有效地吸附在摩擦副接触表面,形成以WS2为主要成分的低剪切力物理吸附润滑膜;与此同时,部分WS2纳米片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副接触表面生成由W03、FeSO4、FeS和Fe3O4组成的摩擦化学反应膜。物理吸附润滑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共同作用,使得油溶性WS2纳米片从室温~300℃范围表现出比ZDDP更优异的抗磨性能,有望作为ZDDP的替代品用于开发高性能耐高温发动机润滑油。4)为了进一步提高油溶性WS2纳米片的热稳定性,利用纸团状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自分散性,经喷雾干燥-固相热分解制备了可分散RGO/WS2复合纳米微粒。考察了可分散RGO/WS2复合纳米微粒的热稳定性,并利用活塞环-钢板摩擦副接触模式研究了其在PA06中从室温~300℃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与原位表面修饰法制备的油溶性WS2纳米微粒相比,可分散RGO/WS2复合纳米微粒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能,在800℃下的热失重率仅为2.2%。与此同时,可分散RGO/WS2复合纳米微粒在室温~300℃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在高温工况下的抗磨减摩性能优于RGO,且与发动机油复合剂中的抗磨减摩剂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其原因在于,RGO/WS2复合纳米微粒可以在摩擦副的表面形成一层以RGO和WS2为主要成分的物理吸附润滑膜,同时复合纳米微粒也会在摩擦副的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一层由WO3、FeSO4和氧化铁组成的摩擦化学反应膜。物理吸附润滑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的共同作用,使得RGO/WS2复合纳米微粒在宽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王雅静[6](2019)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硫化促进效果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稀土橡胶促进剂作为一种兼具硫化促进效果与防止热氧老化的多功能助剂目前已有研究,但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NR、SBR等橡胶基体中,而二硫代氨基甲酸稀土盐作为一种极性较强的助剂,在极性基体中分散和硫化促进效果与非极性基体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论文从极性(NBR)与非极性(EPDM)橡胶基体出发,探讨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LaDC)在不同橡胶基体中的硫化促进效果。以LaCl3·7H2O、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为原料合成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配合物(LaDC),将其作为橡胶硫化促进剂用于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中。在丁腈橡胶基体中分别制备了炭黑、活性剂、促进剂不同填充量的复合材料,并对硫化特性、交联密度、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氧老化性能、热力学行为等进行测试;在三元乙丙橡胶中制备了不同促进剂/硫磺比例、辅助配体的混炼胶。结果表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应用于丁腈橡胶时能发挥高效的硫化促进作用,并且在硫化体系不含活性剂的情况下依旧发挥优异的效果,这与丁腈橡胶中的氰基密不可分;而在三元乙丙橡胶中具有焦烧时间长而硫化效率低的特点,与传统促进剂相比存在交联密度低的问题,提高促进剂用量可一定程度改善,其优点是硫化胶防热氧老化性能较好。LaDC作为硫化促进剂使用时,不仅具有促进硫化的作用,同时可提高耐老化性能,有望成为一种一剂多能的橡胶助剂。
赵军华[7](2018)在《水溶性铜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水基润滑剂应用范围的扩大,进一步提高水基润滑剂的综合性能,如摩擦学性能及导热性能,已经成为目前水基润滑剂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在润滑剂中添加纳米微粒能够显着地提高其综合性能。在众多的纳米微粒中,铜基纳米微粒添加到润滑剂中显示出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及自修复能力,并且铜基纳米微粒是一种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基润滑剂的综合性能,本文采用原位表面修饰技术制备了水溶性Cu、CuS和CuO纳米材料,将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研究其摩擦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并探究其摩擦学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Cu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性能研究制备出二羟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HDA)作为修饰剂,运用原位表面修饰技术在室温25℃条件下制备出粒径约为3 nm的水溶性Cu纳米微粒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红外光谱仪(FT-IR)及热重分析仪(TGA)对制备的HDA修饰的Cu纳米微粒(HDA-Cu)的尺寸、形貌、相组成及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用UMT-2微型摩擦试验机对制备的HDA-Cu纳米微粒在蒸馏水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HDA-Cu纳米微粒添加到蒸馏水中能够显着提高蒸馏水的减摩抗磨性能,最佳浓度0.4 wt%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与蒸馏水相比分别降低81.7%和69.1%。用三维(3D)表面轮廓仪及XPS对磨损表面的形貌及化学元素价态进行检测,得出摩擦机理为: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含有Cu、Fe2O3、Fe2(SO4)3、FeS及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复杂边界润滑膜,极大地提高了蒸馏水的减摩抗磨性能。用导热系数测定仪(TC)对其导热性能进行测试,研究发现随着HDA-Cu纳米微粒浓度的增加,导热系数逐渐增大,最佳浓度时导热系数可提高3%,是因为水溶液中一部分Cu纳米微粒可以改善传热过程,提高冷却效率,从而降低摩擦副的局部温度。(2)CuS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性能研究用过量的二羟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HDA)作为修饰剂,同时又作为反应物提供硫源,用原位表面修饰技术在温和的条件下制备出形貌均一、水溶性良好、直径约为4 nm的HDA修饰的CuS纳米微粒(HDA-CuS),并将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红外光谱仪(FT-IR)及热重分析仪(TGA)对制备的HDA-CuS纳米微粒的尺寸、形貌、相组成及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利用UMT-2微型摩擦试验机和导热系数测定仪(TC)对制备的HDA-CuS纳米微粒在蒸馏水中的摩擦学性能及导热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制备的HDA-CuS纳米微粒可以显着地提高蒸馏水的摩擦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在最佳浓度0.8 wt%时,相比较蒸馏水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78.3%和93.7%,导热系数提高3%。用三维(3D)表面轮廓仪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损表面进行分析,得出在摩擦过程中,在摩擦副表面生成了一层复杂的润滑膜,提高了蒸馏水的减摩和抗磨性能。(3)Cu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性能研究利用Cu(OH)2热分解法,调节修饰剂种类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制备出三种不同形貌的CuO纳米材料,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研究其摩擦学性能和导热性能。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红外光谱仪(FT-IR)及热重分析仪(TGA)对制备的三种CuO纳米材料的尺寸、形貌、相组成及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利用UMT-2微型摩擦试验机和导热系数测定仪(TC)对制备的三种CuO纳米材料添加到蒸馏水中的摩擦学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研究。发现三种不同形貌的CuO纳米材料添加到蒸馏水中均具有良好的减摩效果,并且对于硬质摩擦副(氮化硅球)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效果,对于质软摩擦副(304不锈钢片)表现出增磨效果,同时均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蒸馏水的导热性能。用三维(3D)表面轮廓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痕表面分析,得出在摩擦表面有硬质结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对钢片产生磨粒磨损,表现出增磨效果。
鲁浩[8](2018)在《苯并噻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润滑油添加剂在分子设计时主要是为了满足润滑油的使用性能,较少考虑到环境、健康等因素,其使用越来越受到环保要求的限制。再加上现代大型工业飞速发展,传统润滑油添加剂已难以适应越来越苛刻的工作条件。因此,开发新型的环境友好且性能高效的润滑油添加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设计合成了几类环境友好的杂环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并采用1HNMR和MALDI-TOF-MS表征了其分子结构。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和在液体石蜡(LP)中的油溶性和抗腐蚀性,用四球摩擦机系统地考察了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观察和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的形貌和元素组成,初步探讨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 4种不同烷基链的苯并噻唑乙酰胺三硫代碳酸酯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2a~2d)。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2a~2d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在201℃以上;铜片腐蚀级别为1a;表现出了比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更优越的摩擦学性能,添加1.0%(质量分数,下同)2b油样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是LP的2.3倍,烧结负荷(PD)值比LP提高了 58.7%,磨斑直径比LP降低了44.6%,摩擦系数比LP减小了 24.4%。(2)设计合成了 4种不同烷基链的苯并噻唑乙酸酯基黄原酸酯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3a~3d)。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a~3d的铜片腐蚀级别为1a;其极压和抗磨性能与ZDDP相近,同时具有良好的减摩性,添加1.0%3c油样的PB值比LP提高了 92.2%。(3)设计合成了 4种不同官能团或烷基链的苯并噻唑均三嗪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4a~4d)。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a~4d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在238℃以上;铜片腐蚀级别为1a;4c和4d不仅具有接近于ZDDP的极压性,而且具有比ZDDP更优越的抗磨和减摩性,添加1.0%4d油样的磨斑直径比LP降低了 41.3%,摩擦系数比LP减小了 20.9%。(4)设计合成了 4种不同烷基链的荒氨酸基苯并噻唑均三嗪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5a~5d)。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5a~5d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在214℃以上;铜片腐蚀级别为1a;具有比ZDDP更优越的摩擦学性能,添加1.0%5d油样的PB值是LP的2.3倍,PD值是LP的1.6倍,磨斑直径比LP降低了 39.0%,摩擦系数比LP减小了 22.1%。
甘明洋[9](2017)在《高性能聚酰亚胺基润滑防护涂层的制备及研究》文中认为有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作为固体润滑材料的主要种类之一,拥有非常优异的润滑、耐磨、耐腐蚀性能而被运用于军工等高技术领域以及民用技术领域,而且由于有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可以应用到几乎所有的工程中部件上,所以其适用范围极其广泛。本论文选择聚酰亚胺树脂(PI)为高分子粘接剂,聚四氟乙烯(PTFE)为固体润滑剂,纳米硫化镉(CdS)以及氧化石墨烯(GO)为功能性填料,设计并制备了纳米硫化镉填充PI/PTFE复合树脂以及氧化石墨烯填充PI树脂这两种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同时考察了这两种固体润滑涂层制备的工艺、涂层的成分、组分配比、各组分间的结构组成以及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并且系统的研究了粘接剂、固体润滑剂以及功能性填料三者间的配比,表面修饰的纳米CdS粒子、改性GO的含量以及实验条件对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性能的影响,并对纳米硫化镉填充的PI/PTFE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机理和氧化石墨烯填充的PI涂层的摩擦和磨损的机理以及耐腐蚀的机理展开了更加深入地探讨。其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本论文采用了N,N-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钾为表面修饰剂,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表面改性的CdS纳米粒子;结果发现:制备出的改性CdS纳米粒子的尺寸较为均匀,并且拥有良好的分散性。2、系统地考察了改性CdS纳米粒子作为PI/PTFE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功能性填料在摩擦和磨损性能上的作用以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硫化镉能够增强PI/PTFE复合材料的强度,使得表面修饰的CdS纳米粒子作为PI/PTFE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填料具有非常好的减摩以及抗磨性能,润滑涂层在干摩擦下,当表面修饰的CdS纳米粒子添加量为5%时,涂层具有最好的减磨抗磨性能,而当涂层在油润滑条件下时,润滑油在涂层上形成了一种保护性的润滑膜,使得涂层在油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均优于相同条件干摩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3、采用硅氧烷KH570为改性剂,利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表面改性的GO。结果表明:制备出的表面修饰的GO相比GO来说,其剥离出来的层数较少,使得修饰后的GO团聚现象得到了很好地改善,并且改性后的GO亲油性得到了很大地提高。4、系统地考察了氧化石墨烯以及用KH570改性的氧化石墨烯作为PI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功能性填料时,涂层的摩擦和磨损性能以及其耐腐蚀性能,并对其作用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结果表明:添加GO以及改性GO能够提高涂层的机械性能,所以添加了GO以及改性GO的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均优于纯树脂涂层;并且由于采用KH570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这导致添加改性氧化石墨烯涂层的摩擦系数要大于添加氧化石墨烯涂层的摩擦系数,而添加了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涂层的磨损的程度远远地低于添加了氧化石墨烯的涂层;氧化石墨烯以及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由于自身具有导电的性质,所以在盐雾试验中它们会抑制氯离子向涂层中渗入,从而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因此涂层中添加了氧化石墨烯以及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时,其耐盐雾的时间有了一定的改善;而添加了改性后的GO涂层的耐腐蚀的时间优于添加了GO的涂层,这是由于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与PI树脂的结合更加紧密,这使得涂层更加致密均匀,使得添加了改性GO的涂层的耐盐雾时间高出添加氧化石墨烯的涂层一倍以上。
张定军,甘明洋,贾玉龙,万宏启,陈磊,周惠娣,陈建敏[10](2016)在《CdS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PTFE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N,N-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修饰的Cd S纳米粒子,利用FTIR、XRD和SEM对其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MHK-500A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Cd S纳米粒子含量和不同润滑条件对聚四氟乙烯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d S纳米粒子大小均匀,粒径为2030 nm;且Cd S纳米粒子能够改善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当Cd S纳米粒子的添加质量分数为5%时,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最佳,摩擦系数和耐磨寿命分别为0.256和490 m/μm;与干摩擦相比,RP-3航空煤油润滑下涂层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长的耐磨寿命,且航空煤油有益于涂层承载能力的提高,使涂层在1 000 N的载荷下仍具有较好的摩擦学性能.
二、Synthesis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ntimony N, N-diethanoldithiocarbamat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thesis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ntimony N, N-diethanoldithiocarbamate(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界面相互作用的2D MOFs纳米润滑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2D无机纳米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2D MOFs组成和结构分类 |
1.3.1 羧酸类配体2D MOFs |
1.3.2 氮基配体2D MOFs |
1.3.3 基于其他配体系统的2D MOFs |
1.4 2D MOFs制备的研究进展 |
1.4.1 自上而下法 |
1.4.2 自下而上法 |
1.5 2D MOFs在溶液中稳定性和分散性的研究进展 |
1.6 MOF在摩擦领域的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本论文研究意义 |
1.7.2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7.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辅助剥离法制备2D Zn (Bim) (OAc) MOFs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材料制备 |
2.2.4 摩擦和磨损测试 |
2.2.5 产物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结构与形貌分析 |
2.3.2 分散性能与稳定性能分析 |
2.3.3 润滑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表面活性剂介导法制备2D ZnBDC MOFs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材料制备 |
3.2.4 摩擦和磨损测试 |
3.2.5 产物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3.3.2 分散性能和稳定性能分析 |
3.3.3 润滑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水界面可控制备2D Zn(Bim)(OAc) MOFs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材料制备 |
4.2.4 摩擦学性能测试 |
4.2.5 产物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合成、结构和形貌分析 |
4.3.2 分散性能和稳定性能分析 |
4.3.3 润滑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OF形貌对润滑剂摩擦性能影响及其分散稳定性的应用策略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材料制备 |
5.2.4 摩擦性能测试 |
5.2.5 产物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纳米和微米形貌的ZIF-8在基础油中的应用 |
5.3.2 2D ZIF-11 MOFs在乳液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油溶性有机减摩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溶性有机减摩抗磨添加剂 |
1.1 磷系减摩抗磨添加剂 |
1.1.1 磷酸酯 |
1.1.2 含磷硼酸酯 |
1.2 硫系减摩抗磨添加剂 |
1.2.1 含硫氮杂环化合物 |
1.2.2 ZDDP |
1.2.3 Mo DTC |
1.2.4 有机硫金属减摩抗磨添加剂 |
1.2.5 硫化异丁烯 |
1.3 含氮杂环类减摩抗磨添加剂 |
1.4 硼酸酯及其衍生物 |
1.5 离子液体减摩抗磨添加剂 |
2 对于油基减摩抗磨添加剂的建议及展望 |
2.1 低硫、低磷型添加剂 |
2.2 含硼环境友好添加剂 |
2.3 含氮杂环型减摩抗磨添加剂 |
2.4 离子液体减摩抗磨添加剂 |
3 结束语 |
(3)硼系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摩擦学性能研究概述 |
1.2.1 摩擦、磨损及润滑 |
1.2.2 基础油和添加剂 |
1.3 含硼润滑添加剂 |
1.3.1 硼酸酯类添加剂 |
1.3.2 无机硼化合物 |
1.3.3 含硼离子液体润滑添加剂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2章 含磷、氮苯硼酸酯类添加剂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含磷、氮苯硼酸酯类添加剂的合成 |
2.4 分析表征与测试 |
2.4.1 红外光谱 |
2.4.2 核磁共振氢谱 |
2.4.3 高分辨率质谱 |
2.4.4 热稳定性测试 |
2.4.5 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测试 |
2.4.6 摩擦磨损测试 |
2.4.7 磨斑表面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含磷、氮苯硼酸酯类添加剂的结构表征 |
2.5.2 含磷、氮苯硼酸酯类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分析 |
2.5.3 含磷、氮苯硼酸酯类添加剂的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分析 |
2.5.4 含磷、氮苯硼酸酯类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N→B键硼酸酯添加剂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含N→B键硼酸酯添加剂的合成 |
3.4 分析表征与测试 |
3.4.1 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测试 |
3.4.2 摩擦磨损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含N→B键硼酸酯添加剂的结构表征 |
3.5.2 含N→B键硼酸酯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分析 |
3.5.3 含N→B键硼酸酯添加剂的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分析 |
3.5.4 含N→B键硼酸酯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乙二酸硼酸钠功能化羧基碳球(HTC/NaBOB)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HTC/NaBOB复合物的制备 |
4.3.1 HTC-COOH的制备 |
4.3.2 NaBOB和 HTC/NaBOB复合物的制备 |
4.4 分析表征与测试 |
4.4.1 X-射线粉末衍射 |
4.4.2 元素分析 |
4.4.3 原子力显微镜 |
4.4.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4.5 摩擦磨损测试 |
4.4.6 电化学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HTC-COOH、NaBOB和 HTC/NaBOB复合物的热分析及结构表征 |
4.5.2 摩擦学性能 |
4.5.3 电化学性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BNNSs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h-BNNSs和 m-BNNSs的制备 |
5.3.1 h-BNNSs的制备 |
5.3.2 OH-BNNSs的制备 |
5.3.3 m-BNNSs的制备 |
5.4 表征与测试 |
5.4.1 分散稳定性测试 |
5.4.2 摩擦磨损测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h-BN、h-BNNSs、OH-BNNSs和 m-BNNSs的表征 |
5.5.2 分散稳定性分析 |
5.5.3 摩擦学性能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CPBA-BNNSs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h-BNNSs、APTS-BNNSs和CPBA-BNNSs的制备 |
6.3.1 h-BNNSs和OH-BNNSs的制备 |
6.3.2 APTS-BNNSs的制备 |
6.3.3 CPBA-BNNSs的制备 |
6.4 表征与测试 |
6.4.1 分散稳定性测试 |
6.4.2 摩擦磨损测试 |
6.4.3 磨斑表面测试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h-BN、h-BNNSs、OH-BNNSs、APTS-BNNSs和CPBA-BNNSs的表征 |
6.5.2 分散稳定性分析 |
6.5.3 摩擦学性能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FT-IR谱图 |
附录B ~1H-NMR谱图 |
附录C HRMS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1 传统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2 新型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3 抗氧剂的抗氧机理 |
1.1.4 抗氧剂的应用现状 |
1.2 酯类润滑油的氧化过程研究 |
1.3 选题依据、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负载抗氧剂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介孔二氧化硅以及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2.1.3 介孔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方法 |
2.1.4 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2.1.5 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机理 |
2.2.2 介孔二氧化硅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2.2.3 介孔二氧化硅与抗氧剂T512复合后的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4 介孔二氧化硅与抗氧剂DBHP复合后的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5 介孔二氧化硅与商用抗氧剂复合的抗氧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介孔氧化铝纳米微粒负载抗氧剂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介孔氧化铝以及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3.1.3 介孔氧化铝的结构表征方法 |
3.1.4 抗氧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介孔氧化铝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3.2.2 介孔氧化铝与抗氧剂T512复合后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位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及其抗氧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4.1.3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结构表征方法 |
4.1.4 抗氧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4.2.2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抗氧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BHP功能化的氧化锌纳米微粒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DBHP-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5.1.3 DBHP-ZnO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方法 |
5.1.4 DBHP-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5.1.5 DBHP-ZnO纳米微粒的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DBHP-ZnO纳米微粒的合成机理 |
5.2.2 DBHP-ZnO纳米微粒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5.2.3 反应参数对DBHP-ZnO纳米微粒形貌的影响 |
5.2.4 表面修饰剂含量对DBHP-ZnO在DIOS中分散性的影响 |
5.2.5 DBHP-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研究 |
5.2.6 DBHP-Zn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anth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Panth-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6.1.3 Panth-ZnO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方法 |
6.1.4 Panth-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Panth-ZnO纳米微粒的合成机理 |
6.2.2 Panth-ZnO纳米微粒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6.2.3 Panth-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研究 |
6.2.4 Panth-Zn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油溶性二硫化钨及其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与宽温域摩擦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宽温域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2.1 宽温域润滑油抗磨减摩剂的分类 |
1.2.2 宽温域润滑油抗磨减摩剂的发展现状 |
1.3 WS_2纳米微粒的研究现状 |
1.3.1 WS_2纳米微粒的摩擦学研究 |
1.3.2 WS_2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温液相法制备油溶性WS_2纳米片及其宽温域摩擦学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前驱体二硫代钨酸铵的合成 |
2.2.3 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的制备 |
2.2.4 二硫代钨酸铵前驱体和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的表征方法 |
2.2.5 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在PA06中的分散稳定性、抗氧化性及润滑性能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前驱体二硫代钨酸铵的制备过程和物相组成 |
2.3.2 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的合成过程、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 |
2.3.3 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在PA06中的分散性和抗氧化性能 |
2.3.4 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在PAO6中的摩擦学性能 |
2.3.5 WS_2纳米片与市售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的摩擦学性能对比 |
2.3.6 WS_2纳米片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乏油工况下WS_2纳米片及Ni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宽温域摩擦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油溶性WS_2纳米片的制备 |
3.2.3 油溶性Ni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 |
3.2.4 油溶性WS_2纳米片和Ni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表征方法 |
3.2.5 油溶性WS_2纳米片和NiO/WS_2复合纳米微粒在PAO6中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滑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油溶性WS_2纳米片和Ni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 |
3.3.2 油溶性WS_2纳米片和Ni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热稳定性和在PAO6中的分散稳定性 |
3.3.3 油溶性WS_2纳米片和NiO/WS_2复合纳米微粒在PAO6中的摩擦学性能 |
3.3.4 油溶性WS_2纳米片和Ni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润滑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和液相法制备油溶性WS_2纳米片及其宽温域摩擦学使役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温和液相法制备油溶性WS_2纳米片 |
4.2.3 油溶性WS_2纳米片的表征方法 |
4.2.4 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在PAO6中的分散性和摩擦学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 |
4.3.2 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的热稳定性和在PAO6中的分散稳定性 |
4.3.3 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在PAO6中的摩擦学性能 |
4.3.4 油溶性WS_2纳米片的润滑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分散RG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设计制备及其宽温域摩擦学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可分散RG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合成 |
5.2.3 可分散RG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表征 |
5.2.4 可分散RGO/WS_2复合纳米微粒在PAO6中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滑性能评价 |
5.2.5 RGO/WS_2复合纳米微粒和发动机油复合剂在PAO6中的协同作用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中间体[WOS_2]/氧化石墨烯的微观结构 |
5.3.2 可分散RG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 |
5.3.3 RG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热稳定性和在PAO6中的分散稳定性 |
5.3.4 RGO/WS_2复合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PAO6中的摩擦学性能 |
5.3.5 RGO/WS_2复合纳米微粒的润滑机制 |
5.3.6 RGO/WS_2复合纳米微粒和发动机油复合剂的协同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硫化促进效果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橡胶硫磺硫化的研究背景 |
1.1.1 硫磺的行为 |
1.1.2 活性剂的作用 |
1.1.3 促进剂的种类及应用特点 |
1.2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研究背景 |
1.2.1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性质 |
1.2.2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促进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稀土橡胶促进剂的研究背景 |
1.3.1 稀土元素的特性 |
1.3.2 稀土橡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二硫代氨基甲酸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2.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2 二硫代氨基甲酸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2.1.3 混炼胶的制备 |
2.1.4 硫化胶的制备 |
2.2 表征及测试 |
2.2.1 硫化特性 |
2.2.2 基本力学性能测试 |
2.2.3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2.2.4 热氧老化性能测试 |
2.2.5 橡胶材料热氧降解的热动力学分析 |
第三章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在丁腈橡胶中的硫化促进效果研究 |
3.1 LaDC在炭黑填充丁腈橡胶中的应用 |
3.1.1 填充炭黑体系混炼胶硫化特性 |
3.1.2 填充炭黑体系静态力学性能 |
3.1.3 填充炭黑体系动态力学性能 |
3.1.4 热氧老化性能 |
3.2 LaDC应用于无/少锌体系 |
3.2.1 活性剂用量对橡胶性能的影响 |
3.2.2 促进剂用量对橡胶性能的影响 |
3.2.3 硫化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在三元乙丙橡胶中硫化促进效果研究 |
4.1 LaDC/EPDM混炼胶硫化特性 |
4.2 LaDC在乙丙橡胶中的应用 |
4.2.1 硫化特性 |
4.2.2 玻璃化转变温度 |
4.2.3 物理机械性能 |
4.2.4 动态力学性能 |
4.2.5 热氧老化性能 |
4.3 促进剂/硫磺比例调变对三元乙丙橡胶/炭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1 有效硫含量S=1.19时复合材料性能 |
4.3.2 有效硫含量S=1.78时复合材料性能 |
4.3.3 有效硫含量S=2.38时复合材料性能 |
4.3.4 小结 |
4.4 辅助配体种类对三元乙丙橡胶/炭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4.1 硫化特性 |
4.4.2 物理机械性能 |
4.4.3 动态力学性能 |
4.4.4 热氧老化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7)水溶性铜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基润滑剂概述 |
1.1.1 水基润滑剂的发展 |
1.1.2 水基润滑剂的应用 |
1.1.3 水基润滑剂的研究现状 |
1.2 水基润滑添加剂概述 |
1.3 Cu基纳米润滑添加剂概述 |
1.3.1 Cu纳米润滑添加剂概述 |
1.3.2 CuS纳米润滑添加剂概述 |
1.3.3 CuO纳米润滑添加剂概述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Cu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 |
引言 |
2.1 Cu纳米微粒的制备和表征 |
2.1.1 二羟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HDA)和水溶性Cu纳米微粒的制备 |
2.1.2 水溶性Cu纳米微粒的表征 |
2.2 水溶性Cu纳米微粒在蒸馏水中摩擦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研究 |
2.2.1 水溶性Cu纳米微粒在蒸馏水中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2 磨损表面分析 |
2.2.3 水溶性Cu纳米微粒在蒸馏水中导热性能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uS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 |
引言 |
3.1 CuS纳米微粒的制备和表征 |
3.1.1 水溶性CuS纳米微粒的制备 |
3.1.2 水溶性CuS纳米微粒的表征 |
3.2 水溶性CuS纳米微粒在蒸馏水中摩擦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研究 |
3.2.1 水溶性CuS纳米微粒在蒸馏水中摩擦学性能研究 |
3.2.2 磨损表面分析 |
3.2.3 水溶性CuS纳米微粒在蒸馏水中导热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u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 |
引言 |
4.1 CuO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4.1.1 CuO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 |
4.1.2 CuO纳米材料的表征 |
4.2 CuO纳米材料在蒸馏水中摩擦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研究 |
4.2.1 CuO米材料在蒸馏水中摩擦学性能研究 |
4.2.2 磨损表面分析 |
4.2.3 CuO纳米材料在蒸馏水中导热性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8)苯并噻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2 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1.2.1 吸附膜及其作用机理 |
1.2.2 化学反应膜及其作用机理 |
1.3 醇、酸及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 |
1.4 酯及其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 |
1.5 胺、酰胺及其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 |
1.6 杂环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 |
1.6.1 苯并噻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 |
1.6.2 均三嗪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 |
1.7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苯并噻挫乙酰胺三硫代碳酸酯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3 添加剂2a~2d的合成 |
2.3.1 添加剂2a~2d的合成路线 |
2.3.2 氯乙酰胺的合成 |
2.3.3 苯并噻唑乙酰胺三硫代碳酸酯的合成 |
2.4 添加剂2a~2d的结构表征 |
2.4.1 添加剂2a~2d的结构表征结果 |
2.4.2 添加剂2a~2d的结构表征分析 |
2.5 添加剂2a~2d的性能研究 |
2.5.1 添加剂2a~2d的油溶性 |
2.5.2 添加剂2a~2d的热稳定性 |
2.5.3 添加剂2a~2d的抗腐蚀性 |
2.5.4 添加剂2a~2d的极压性 |
2.5.5 添加剂2a~2d的抗磨性 |
2.5.6 添加剂2a~2d的减摩性 |
2.5.7 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和摩擦机理初步探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苯并噻唑乙酸酯基黄原酸酯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3 添加剂3a~3d的合成 |
3.3.1 添加剂3a~3d的合成路线 |
3.3.2 氯乙酸酯的合成 |
3.3.3 3-(苯并噻唑-2-基-硫基)-1-丙醇的合成 |
3.3.4 3-(苯并噻唑-2-基-硫基)丙基黄原酸盐的合成 |
3.3.5 苯并噻唑乙酸酯基黄原酸酯的合成 |
3.4 添加剂3a~3d的结构表征 |
3.4.1 添加剂3a~3d的结构表征结果 |
3.4.2 添加剂3a~3d的结构表征分析 |
3.5 添加剂3a~3d的性能研究 |
3.5.1 添加剂3a~3d的油溶性 |
3.5.2 添加剂3a~3d的热稳定性 |
3.5.3 添加剂3a~3d的抗腐蚀性 |
3.5.4 添加剂3a~3d的极压性 |
3.5.5 添加剂3a~3d的抗磨性 |
3.5.6 添加剂3a~3d的减摩性 |
3.5.7 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和摩擦机理初步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苯并噻唑均三嗪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3 添加剂4a~4d的合成 |
4.3.1 添加剂4a~4d的合成路线 |
4.3.2 2-(苯并噻唑-2-基-硫基)-4,6-二氯-1,3,5-均三嗪的合成 |
4.3.3 2,4-二(烷基胺基)-6-(苯并噻唑-2-基-硫基)-1,3,5-均三嗪的合成 |
4.3.4 2-烷基胺基-4,6-二氯-1,3,5-均三嗪的合成 |
4.3.5 2-烷基胺基-4-(苯并噻唑-2-基-硫基)-6-氯-1,3,5-均三嗪的合成 |
4.3.6 2-烷基胺基-4-二乙醇胺基-6-(苯并噻唑-2-基-硫基)-1,3,5-均三嗪的合成 |
4.4 添加剂4a~4d的结构表征 |
4.4.1 添加剂4a~4d的结构表征结果 |
4.4.2 添加剂4a~4d的结构表征分析 |
4.5 添加剂4a~4d的性能研究 |
4.5.1 添加剂4a~4d的油溶性 |
4.5.2 添加剂4a~4d的热稳定性 |
4.5.3 添加剂4a~4d的抗腐蚀性 |
4.5.4 添加剂4a~4d的极压性 |
4.5.5 添加剂4a~4d的抗磨性 |
4.5.6 添加剂4a~4d的减摩性 |
4.5.7 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和摩擦机理初步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荒氨酸基苯并噻唑均三嗪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3 添加剂5a~5d的合成 |
5.3.1 添加剂5a~5d的合成路线 |
5.3.2 2-烷基胺基-4,6-二氯-1,3,5-均三嗪的合成 |
5.3.3 2-烷基胺基-4-(苯并噻唑-2-基-硫基)-6-氯-1,3,5-均三嗪的合成 |
5.3.4 2-烷基胺基-4-荒氨酸基-6-(苯并噻唑-2-基-硫基)-1,3,5-均三嗪的合成 |
5.4 添加剂5a~5d的结构表征 |
5.4.1 添加剂5a~5d的结构表征结果 |
5.4.2 添加剂5a~5d的结构表征分析 |
5.5 添加剂5a~5d的性能研究 |
5.5.1 添加剂5a~5d的油溶性 |
5.5.2 添加剂5a~5d的热稳定性 |
5.5.3 添加剂5a~5d的抗腐蚀性 |
5.5.4 添加剂5a~5d的极压性 |
5.5.5 添加剂5a~5d的抗磨性 |
5.5.6 添加剂5a~5d的减摩性 |
5.5.7 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和摩擦机理初步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几个系列添加剂的性能比较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部分添加剂的~1H NMR和MALDI-TOF-MS谱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9)高性能聚酰亚胺基润滑防护涂层的制备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现状 |
1.2.1 粘结剂 |
1.2.2 固体润滑剂 |
1.2.3 功能性填料 |
1.2.4 溶剂 |
1.2.5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制备 |
1.2.6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评价 |
1.3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合成纳米CdS粒子并研究其对PTFE基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2 材料的制备 |
2.2.2.1 纳米硫化镉(CdS)的制备 |
2.2.2.2 表面修饰后的纳米CdS粒子固体润滑涂层的制备过程 |
2.2.3 性能表征方法 |
2.2.4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dS纳米粒子的SEM、XRD以及FTIR表征 |
2.3.2 摩擦磨损性能 |
2.3.3 涂层磨损表面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的改性及其对聚酰亚胺涂层摩擦学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3.2.2 材料的制备 |
3.2.2.1 硅氧烷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2.2.2 改性氧化石墨烯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制备 |
3.2.3 性能表征方法 |
3.2.4 摩擦磨损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的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TEM、FTIR、AFM以及SEM表征 |
3.3.2 涂层的摩擦磨损以及耐蚀性能 |
3.3.3 涂层磨损表面分析 |
3.3.4 涂层耐腐蚀性能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二、参与的项目 |
四、Synthesis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ntimony N, N-diethanoldithiocarbamate(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界面相互作用的2D MOFs纳米润滑材料[D]. 王菲菲. 扬州大学, 2021(08)
- [2]油溶性有机减摩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 于强亮,蔡美荣,周峰,刘维民. 表面技术, 2020(09)
- [3]硼系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 王丽霞. 辽宁大学, 2019(10)
- [4]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丽娜. 河南大学, 2019(05)
- [5]油溶性二硫化钨及其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与宽温域摩擦学行为研究[D]. 蒋正权. 河南大学, 2019(05)
- [6]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硫化促进效果研究与应用[D]. 王雅静.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水溶性铜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 赵军华. 河南大学, 2018(01)
- [8]苯并噻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鲁浩. 湘潭大学, 2018(02)
- [9]高性能聚酰亚胺基润滑防护涂层的制备及研究[D]. 甘明洋. 兰州理工大学, 2017(02)
- [10]CdS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PTFE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 张定军,甘明洋,贾玉龙,万宏启,陈磊,周惠娣,陈建敏. 摩擦学学报,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