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姬松茸菌丝饮料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盈依[1](2021)在《平菇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富硒多糖饮品配方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随着对食物中硒的作用及其机理深入研究,富硒食品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平菇富硒能力强,利用液体发酵技术,可以提取硒蛋白、硒多糖等有机硒,并可以作为保健饮品中的功效成分。本文筛选了适合富硒培养的平菇菌种并优化了液体发酵条件,并探究了富硒饮品配方组成,为开发富硒食品提供参考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平菇菌种筛选及其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优化。设计6个亚硒酸钠梯度浓度的培养基,每隔24 h测量10个不同平菇菌种在各浓度下的菌落直径,计算直径日均增长量,结合感官评价,筛选最优富硒菌种,用于富硒液体发酵优化试验;以菌丝干重为指标,对影响富硒液体发酵结果的3个主要因素即亚硒酸钠质量浓度、p H值和摇床转速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红平菇P043在各浓度下长势最佳,8.0 mg/L浓度时菌落直径日均增长量最高达17.83 mm;富硒液体培养的最优条件为亚硒酸钠质量浓度7.5 mg/L,p H值7.0和转速200 r/min。(2)红平菇P043在最佳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下的硒含量、总糖含量、硒多糖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富硒液体发酵的菌丝有机硒含量22.24 mg/kg和总糖含量88.60 g/100 g,富硒组显着高于无硒组(P<0.05);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并测得硒多糖含量5.36%;硒多糖的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介于普通多糖和Vc之间,具有良好抗氧化能力。(3)硒多糖饮品配方优化。以P043富硒多糖冻干粉为主料,添加澄清剂、矫味剂和防腐剂辅料,设计主辅料配比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澄清度、硒多糖保留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综合得分结合感官评价,得到最佳配方:固液比1:30,6%澄清剂,2%木糖醇,0.05%无水柠檬酸,0.3%山梨酸钾。经灌装灭菌得到10 m L/支成品,进行微生物限度和理化指标测定,符合食品国家标准,硒含量3.15μg/支。(4)红平菇P043适合富硒培养,具有良好的硒富集能力和多糖转化能力,在最佳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下可最大程度获得抗氧化性优于普通菌丝的富硒产物,作为食品原材料进行加工。通过平菇硒多糖饮品配方优化,制得兼具硒和抗氧化能力的功能性富硒食品。
张亚青[2](2020)在《高产γ-氨基丁酸(GABA)食用菌资源的筛选与利用》文中指出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广泛地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调节平衡植物的碳氮营养、改善神经功能、肝脏功能等多种功能。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产量大,但目前,我国对食用菌的研究开发还是不是很完全,对食用菌高产GABA的研究也少之又少。因此,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值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对高产GABA食用菌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对筛选的食用菌进行原生质体制备以及紫外诱变研究,了解突变菌株的谷氨酸脱羧酶的酶学特性,最后对突变株进行菌丝体发酵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市场上获得十一种食用菌通过对其GABA含量的检测,根据研究状况和市场情况分析选择3种菌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实验室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在PDY培养基和YMG培养基中秀珍菇生长速度最快,在PDA培养基中羊肚菌生长速度最快,黑色牛肝菌在三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极其缓慢,最终确定秀珍菇作为接下去的研究对象。2.通过秀珍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育种方法,进行高产GABA的秀珍菇菌株选育工作,对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再生条件和诱变株GABA含量进行了筛选分析。结果表明:MM缓冲液中,20 mg/mL的溶壁酶能够有效去除秀珍菇细胞壁,获得达到2×106个/mL的原生质体;在含有0.5 mol/L甘露醇的YMG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可达到0.65±0.13%。35 W紫外灯照射12 min时,致死率可达到7686%;菌丝体和子实体中,3个突变株GABA含量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0.7%,196.3%,126.8%和21.3%,237.8%,97.3%。通过试验对比最终选择秀珍菇X5作为下一步试验的研究对象。3.通过对秀珍菇突变株X5谷氨酸脱羧酶(GAD)的酶学特性的研究可知,突变株GA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4℃,且热稳定性较好,到90℃仍有40%左右的活性。突变株GAD最适反应pH为4.2,在较宽的范围内(pH 3.57.5)都比较稳定,能够保持50%以上的酶活力。在添加量为2 mmol/L浓度下,金属离子Na+,Ca2+,K+对秀珍菇突变株GAD活性没有显着影响;Mn2+和Mg2+对秀珍菇突变株GAD活性有促进作用;Fe2+和Cu2+对秀珍菇突变株GAD活性有抑制作用,SDS的抑制作用最强。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测定秀珍菇突变株GAD的动力学常数得到:秀珍菇突变株GAD对谷氨酸的Km值为0.01072 mol/L,Vmax的值为14.445 mg/min,说明秀珍菇突变株GAD与底物的亲和力较弱,较高底物浓度会有利于秀珍菇突变株GAD的催化反应。4.对诱变得到的秀珍菇菌株X5进行菌丝体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并且在此过程中利用农产品资源以及农产品废弃物作为培养物料,确定了秀珍菇培养基农产品原料的比例,装料量为20 g,谷朊粉:麸皮:玉米渣:燕麦片为3:7:8:2,最适料水比为1:1.5。其中添加谷氨酸对GABA产量有促进效果,添加量在1.0%时为最佳;谷氨酸钠对GABA产量并没有促进效果,并且对菌丝体的生长有一定抑制;茶叶粉对GABA产量有促进效果,添加量在2.0%时为最佳;桑叶粉对GABA产量并没有促进效果,并且对菌丝体的生长有一定抑制。还发现了菌丝物料混合物的不同的处理条件对GABA的累积影响较大,表明不同条件对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会有影响。
邹彰毅[3](2020)在《姬松茸高产维生素B12菌株的选育》文中提出姬松茸食药用价值丰富、栽培效益可观、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前景广阔。但国内种质资源缺乏,因此进行姬松茸育种研究十分必要。随着社会发展素食者不断增多,而素食者普遍缺乏维生素B12。据此,本研究以姬松茸JS01为试验材料,分别获取其原生质体和孢子,并通过紫外诱变试验、诱变菌株的筛选和鉴定试验、栽培试验等,以期获得高产维生素B12的姬松茸菌株,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实验,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对姬松茸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菌龄7 d,以0.6mol·L-1 KCl作渗透压稳定剂,溶壁酶浓度1.5%,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4.0 h,pH6.0,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高达1.97×107个·mL-1;菌龄6 d,以0.6 mol·L-1 MgSO4作渗透压稳定剂,溶壁酶浓度2.0%,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3.0 h,pH 6.5,再生培养基为GM时,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为1.12%。再生培养基中添加纤维二糖和维生素B1后,再生率为1.17%,较优化结果提高了4.46%。2.通过紫外诱变试验、诱变菌株的筛选及鉴定试验,对高产维生素B12菌株进行选育。结果表明姬松茸原生质体和孢子的紫外诱变最佳时长分别为55 s和4 min。相较而言,孢子因获取难度低、易保存、易萌发,短期内能得到大量诱变菌株,更适合诱变育种研究。通过高效液相检测,JS01中维生素B12的含量为3.7954μg·g-1,筛选出诱变菌株BUV-16,其含量为4.1089μg·g-1,较JS01提高了8.26%。通过ITS扩增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BUV-16、Agaricus blazei KF281111.1、Agaricus blazei MF403088.1、JS01进化关系较近;BUV-16与Agaricus subrufescens KJ541802.1、Agaricus subrufescens KJ541804、Agaricus pseudominipurpureus MG196356.1、Agaricus rufoaurantiacus KT951558.1、Agaricus sp.EU284018.1进化关系较远。3.对选育出的诱变菌株与亲本进行栽培试验,并分别检测子实体中维生素B12的含量。结果表明BUV-16子实体菇型周正,其大小、伞径、柄长等均与姬松茸JS01的子实体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姬松茸JS01产量为4.40 kg·m-2,BUV-16产量为4.15 kg·m-2,产量差异较小,表明BUV-16可用于正常栽培。经高效液相检测,姬松茸JS01子实体中维生素B12含量为3.9014μg·g-1;BUV-16子实体中维生素B12含量为4.1866μg·g-1,较JSO1子实体提高了7.31%,均较各自菌丝体维生素B12含量有一定提高,但差异较小,原因可能是菌盖上附着的细菌等对其含量有一定影响,且不同取样部位,维生素B12含量不同。
王馨[4](2020)在《姬松茸多糖生物活性研究与产品开发》文中认为姬松茸作为重要的食用菌之一,因其营养价值丰富,姬松茸在日常的餐饮生活中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姬松茸主要成分的多糖以及其生物活性、精深加工的产品等方面的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姬松茸多糖的提取工艺、姬松茸多糖的分离纯化、多糖的生物活性以及以多糖为原料开发产品,提高姬松茸的综合利用价值,丰富姬松茸类的产品,推动产业的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响应面法优化了姬松茸粗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结合实际情况的可行性,姬松茸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6℃、料液比1:42、超声波处理时间45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得到姬松茸粗多糖提取率为11.74%。相对于热水提取法,姬松茸粗多糖的提取率提高了42.64%,并且极大缩短了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2)对姬松茸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首先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姬松茸粗多糖的脱蛋白工艺,综合考虑了脱蛋白率与多糖的回收率,最终确定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氯仿与正丁醇体积比5:1、试剂与样液体积比2:1、脱蛋白次数为5。在此提取条件下,得到姬松茸多糖蛋白质脱除率为77.82%,多糖回收率为78.13%。然后进行了脱色处理,2次脱色后,溶液呈现淡黄色,脱色效果明显。将旋转浓缩后的多糖进行超滤分离,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为100KD以上分子量的多糖溶液中多糖含量为89.32%,50KD以下的多糖溶液中其多糖含量为75.14%。(3)选取100KD以上分子量的姬松茸多糖进行生物活性的测定,分别进行了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体内免疫与抗疲劳测定。结果为在4mg/mL时的姬松茸多糖,对于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97.92±0.14%、59.23±0.21%、57.94±0.17%。此外姬松茸多糖能够增强实验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巨噬细胞的功能,能够提高免疫能力;并且实验小鼠血清中的SOD含量明显增加,MDA的含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长小鼠的耐缺氧时间和其负重游泳时间,因此在对于抗疲劳有一定的作用。(4)对姬松茸多糖的产品进行了研发,分别为姬松茸速溶茶与姬松茸酸奶。姬松茸速溶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粉10.0 g、白砂糖1.5g、柠檬酸0.06g、β-环糊精0.04g、按1:120冲调、得到的茶汤颜色为黄绿色,茶香清新淡雅,有姬松茸与绿茶的双重风味。姬松茸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每100mL鲜奶中加入姬松茸多糖粉0.4g、低聚木糖0.3g、白砂糖7g、接种量5%、发酵温度44℃、发酵时间6h。所得的姬松茸酸奶,组织状态较好,甜酸味适中,没有乳清析出,色泽为淡黄色。2项产品均符合国家食品质量要求。
时国豪[5](2020)在《山楂籽食用菌固态培养及益生饮料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山楂籽是山楂深加工过程产生的重要废弃物之一,占所有废弃物的50%以上。如果不合理高效的利用,不仅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山楂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一系列物质,这恰是食用菌非常好碳源物质,也是食用菌栽培基质必不可少的主要营养物质,同时,山楂籽颗粒良好的通气效率和持水性可以保证食用菌菌丝的茁壮生长。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对于山楂籽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山楂籽活性炭的制备和山楂籽的活性物质提取上,且目前没有实现产业化生产。食用菌固态培养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发酵的固态培养技术,可以利用山楂籽中丰富的纤维素及木质素,有可能实现山楂籽的充分合理利用。目前平菇的深加工产品的种类已经有很多,例如平菇酱菜,平菇脆片等,但平菇的很多深加工产品依然只是处在研发阶段,精加工产品少且较为单一,很多尚未投入市场,不能够进一步拓宽平菇市场。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山楂籽培养基的固态培养技术及子实体益生饮料的开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筛选确定了夏灰1号菌株为最适山楂籽固态培养食用菌,最终平菇子实体黄酮含量可达3.97mg/g,生物学效率可达87.33%,均为所有菌种菌株中最高,且夏灰1号对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有着优于其它菌株的降解能力。(2)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山楂籽培养基的最佳营养物质组成和最佳固态培养方式:山楂籽与棉籽壳的比例为3:2,主料与辅料(麸皮)的比例为17:3,石灰添加量为2%,含水量为65%,温度为28℃,pH值为5,经验证,此条件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活为47.8U,子实体黄酮含量可达6.67mg/g,生物学效率为92.66%。(3)平菇益生饮料的最佳工艺:加乳粉量为14%,苹果汁添加量为6%,蔗糖添加量为8%。发酵时间为15h,接种量为2.5%,发酵温度39℃。此条件下乳发酵总酸度可达5.37 g/L,感官评分可达87。(4)通过平菇益生饮料原浆发酵前后的抗氧化能力的研究表明:发酵后DPPH清除能力较发酵前得到了显着性提高(P<0.05)。在模拟胃液环境下,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VC>发酵后>发酵前,但当样液浓度在1.0 mL/mL时,在模拟胃液中的还原能力分别是常规溶液中的96.12%、92.17%、90.91%。在抗猪油氧化的实验中,发酵后的平菇饮料原浆、VC、VE的抗氧化能力都较强。在抗芝麻油氧化实验中,发酵后平菇原浆对芝麻油的氧化程度抑制作用最强,并强于VC、VE的抗氧化能力。
徐莉娜[6](2019)在《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用蕈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蕈菌资源,对丰富野生食用蕈菌种质资源库意义重大,是蕈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本课题运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测序的方法对野外采集到的疑似野生马鞍菌X1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测定了该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对其子实体矿物质进行了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其子实体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以BHT作为阳性对照,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其子实体粗提物进行了急性毒理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其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究,设计了人工栽培试验;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菌丝体进行了液态和固态发酵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X1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X1菌株隶属子囊菌门(Ascomyz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e)马鞍菌属(Helvella),拉丁文学名为Helvella lacunosa,中文名称为棱柄马鞍菌,异名多洼马鞍菌。(2)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蛋白含量达23.72%,粗脂肪含量达3.65%,粗纤维含量达55.12%;子实体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是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0.64倍,且鲜味氨基酸(Asp、Glu、Gly和Ala)占氨基酸总量的30.07%;采用ICP-AES法对子实体的16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子实体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Fe、Zn、K、Na、Ca、Mn、Cu及Mg的含量分别为0.114μg/g、0.017μg/g、2.13μg/g、0.13μg/g、0.0046μg/g、0.0053μg/g、0.0032μg/g、0.1005μg/g,重金属只检出As和Sb,含量分别为0.0021μg/g和0.0013μg/g,均低于国家食品标准规定的0.1μg/g的限量要求;采用GC-MS法对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2种化合物,确定结构39种,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1.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己醛、己酸、乙酸和2-戊基呋喃是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是调香原料不可缺少的物质;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当浓度为10mg/mL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9.18%和53.33%;由子实体粗提物急性毒理试验结果可知,用药组最大给药剂量达0.4mL/10g.bw时,实验小鼠生存状况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致毒反应,且14d内实验小鼠全部存活,处死解剖后的小鼠脏腑器官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可以认定棱柄马鞍菌是安全无毒的。由此可见,该野生菌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无毒性,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蕈菌。(3)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利用平板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X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X1菌株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浸膏、无机盐为MgSO4;最佳培养温度为25℃,适宜pH为6.5,适宜光照条件为12h黑暗+12h光照。人工栽培X1菌株试验结果表明:X1菌株最适宜的原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麸皮煮汁琼脂培养基;最佳母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麦粒培养基;最适宜的栽培料配方是松木屑+棉籽壳,X1菌丝体在该培养料上长势好,65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4.32±1.54mm/d,子实体直径0.3–1.6cm,菌盖淡褐色,菌柄灰白色,其长度、直径分别达0.3–3.12cm和0.5–1.5cm;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3.24g/袋和4.56%。(4)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本之间共有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182个,样本5中特有OTU最多,为201个,样本1中特有OTU最少,仅59个。样本5和样本2种群丰度高于其余3个样本(P<0.05)。样本1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alokirschsteiniothelia;样本2中特有的真菌属有Plectania、Heydenia、Trichosporon、Clavaria,Thelonectria、Leucoglossum、Lepiota、Tricholoma;样本3中特有的真菌属有Metarhizium、Ceratocystis、Cadophora、Cercophora、Podospora;样本4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ypxylon、Physciella、Cyphellophora、Phyragmocephala、Alternaria、Guttulispora、Ophiostoma、Tomentella、Caluatia、Thermomyces、Auxarthron、Botrytis、Scleromitrula、Schizothecium、Chaetomium、Glomerella、Acremonium、Cosllarina;样本5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irsutella、Porormia、Pseudodictyosporium、Lophiotrema。5个样本中优势菌群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以上菌群在5个样本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但相对含量均大于5%。本实验结果说明,不同采样地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物种丰度差异明显(P<0.05),没有子实体生长的土壤,其真菌多样性高于生长过棱柄马鞍菌的土壤,且不同土壤样本中优势菌属种类与丰度不一样,可见棱柄马鞍菌对于根际定殖真菌具有一定选择性。(5)以液态发酵基础培养基为对照,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X1菌株液体摇瓶发酵过程中最适碳氮源以及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58g葡萄糖、2.77g蛋白胨、3.01g酵母浸膏、1g KH2PO4、1g NaHCO3、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11.01g/L,是对照组的8.83倍;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49g/L葡萄糖、3.54g蛋白胨、3.85g酵母浸膏、1g KH2PO4、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EPS含量最高,可达233.25mg/L,是对照组的4.06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X1菌株的最佳液态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0%,装液量80mL,转速140r/min。经验证试验得出,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下,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和EPS含量可高达11.86g/L和244.56mg/L,分别是对照组的9.59和4.31倍。(6)以X1菌株为发酵菌株,以山西常见的10种谷物(小麦、大米、燕麦、玉米、小米、藜麦、荞麦、大豆、豌豆和高粱)为发酵基质,对比研究了X1菌株通过固态发酵对发酵基质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X1菌株固态发酵后,小米、燕麦、藜麦、小麦和大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现出较显着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0、0.898、0.911、0.764和0.770。发酵35d后,5种发酵谷物的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3.38mg/g、3.30mg/g、1.30mg/g、3.06mg/g和0.57mg/g,分别比对照高1.57、2.21、1.86、2.03和1.10倍。大米、荞麦和豌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5、0.398和0.132);玉米和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负相关(R=-0.399和-0.723)。发酵7d后,玉米发酵产物总酚含量的最大值为3.18mg/g,比对照低0.3%;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最大值为2.68mg/g,比对照低12%。以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O2-·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为指标,对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0种谷物发酵产物中,小麦发酵产物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0.16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98.78%;豌豆发酵产物提取物的还原力最强,EC50值为4.18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6.56%;小米发酵产物提取物的Fe2+螯合能力最强,EC50值达16.64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81.61%;高粱发酵产物提取物的O2-·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12.41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3.82%。本实验结果表明,X1菌株固态发酵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棱柄马鞍菌不仅子实体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菌丝体的固态发酵还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抗氧化性能,因而,本研究既可以为开发利用棱柄马鞍菌菌株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开发谷物抗氧化产品或功能食品提供科学指导。
李超[7](2019)在《承德及周边地区野生菌采集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以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迁西县、三个区域采集的野生菌进行鉴定和生物学活性物质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外采集并拍照记录12株野生菌,对12株野生菌进行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结果如下:chengde1为墨汁鬼伞(Coprinopsis atramentaria);chengde2为血红密孔菌(Trametes coccinea);chengde3和weichang2为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weichang1为强壮齿耳菌(Steccherinum robustius);weichang3为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weichang4为珊瑚菌(Ramaria botrytoides);weichang5为木蹄层孔菌(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weichang6为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weichang7与qianxi1均为牛肝菌(Boletus);qianxi2为粉托鬼笔(Phallus hadriani)。(2)对采集的12株野生菌进行组织分离,分离得到了10株野生菌的菌丝体,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表明,chengde1、chengde2、chengde3、weichang2、weichang1、qianxi2菌丝生长强壮且速度较快。(3)对菌丝长势好的6株野生菌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序列结果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通过贝叶斯建树方法利用MAFFT、Mrmodeltest2.3、Mrbayes v2.3等软件进行分子鉴定,得到结果如下:chengde1与Coprinopsis atramentaria序列一致性为99.82%,且与Coprinopsis atramentaria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chengde1为墨汁鬼伞(Coprinopsis atramentaria)。Chengde2与Pycnoporus coccineus序列一致性为100%,且与Pycnoporus coccineus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chengde2为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coccineus)。Chengde3与Trametes versicolor序列一致性为99.66%,且与Trametes versicolor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chengde3为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Weichang2与Trametes versicolor序列一致性为94.86%,且与chengde3和Trametes versicolor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weichang2为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weichang1与Steccherinum robustius序列一致性为95.17%,且与Steccherinum robustius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weichang1为齿耳菌(Steccherinum robustius)。qiaanxi2与Phallus hadriani序列一致性为99.37%,且与Phallus hadriani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qianxi2为粉托鬼笔(Phallus hadriani)。(4)对6株已经确定种属的野生菌进行生物学活性分析,用ABTS为底物方法测定漆酶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如下:野生菌chengde1、chengde2、chengde3、weichang2、weichang1、qianxi2的漆酶含量分别是54.92 U/mL、45.61 U/mL、345 U/mL、187.03 U/mL、414.87 U/mL、36.91U/mL。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7.2%、18.52%、21.29%、24.79%、19.1%、7%。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0.49 mg/100g、5.58 mg/100g、4.73 mg/100g、3.53 mg/100g、4.1 mg/100g、11.25 mg/100g、粗多糖含量分别为1.9%、3.67%、2.4%、2.47%、2.78%、3.46%。抗菌活性结果显示,6株野生菌对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四种指示菌均没有检测到抗菌作用。
万安露[8](2019)在《五种牛肝菌中麦角硫因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野生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优质蛋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牛肝菌当中具有强抗氧化性和抗衰老活性的麦角硫因含量远高于其他品种的食用菌。云南是世界上野生牛肝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本文以主产于云南的五种野生牛肝菌:美味牛肝菌Boletus bainiugan、远东疣牛肝菌Rugiboletus extremiorientalis、茶褐牛肝菌Nioboletus brunneissimu、红葱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小美牛肝菌Butyriboletus roseoflavus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分别测定它们的麦角硫因的含量,并且使用四氯化碳建立一个适合本实验的小鼠肝损伤模型,利用这个模型分析评价五种野生牛肝菌的麦角硫因对肝损伤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五种野生牛肝菌中麦角硫因的含量测定使用水提醇沉法分别提取牛肝菌中的麦角硫因,并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五种野生牛肝菌的麦角硫因含量。麦角硫因在0.1-1.735 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3097X-756.52(R2=0.9997),此方法的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63%和2.3%。五种牛肝菌中麦角硫因的含量分别为:红葱牛肝菌1.393 mg/g、美味牛肝菌1.263 mg/g、远东疣牛肝菌0.3324 mg/g、小美牛肝菌0.301 mg/g、茶褐牛肝菌0.09656 mg/g。二、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将四氯化碳配成0.1%和0.2%浓度的橄榄油溶液,并按照0.1%每周两次、0.1%每日、0.1%隔日、0.2%每周两次、0.2%每日、0.2%隔日的给药方法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每次注射量为:1 mL/100g。6周后对比每组小鼠损伤情况,挑选出最佳浓度给药方法。其中每周两次腹腔注射0.1%四氯化碳油溶液的小鼠损伤严重,且最为稳定,因此挑选其为最佳建模条件。三、五种牛肝菌麦角硫因对肝损伤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分别使用五种野生牛肝菌麦角硫因提取液对肝损伤小鼠进行处理,探究其对是否具有保肝作用。模型小鼠根据体重,每天3次灌胃2 ml/100g的麦角硫因提取液,6周后,眼球取血、取肝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没处理过的模型小鼠,经过处理的小鼠肝脏受损情况随着牛肝菌麦角硫因浓度的不同而不同,麦角硫因浓度越高的牛肝菌提取液,受损情况越轻,反之则越严重,综合保肝能力如下:红葱牛肝菌>美味牛肝菌>远东疣牛肝菌>小美牛肝菌>茶褐牛肝菌
王芳博[9](2018)在《硫磺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红枣复合饮料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选择硫磺菌优良菌株,发酵培养,考察硫磺菌发酵工艺条件,将发酵液与菌丝体破碎,离心、过滤,取滤液与柠檬酸钠、蔗糖、食盐等按一定比例调配,优化饮料稳定剂配比和饮料调配条件,进行感官评定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硫磺菌培养基组成最优的是玉米粉、黄豆粉、肌醇;液体摇瓶单因素筛选的最优培养基为6%的玉米粉、0.80%的黄豆粉、0.09%的肌醇通过正交试验后得出玉米粉6.00%、黄豆粉1.2%、肌醇0.06%时是最优的培养基组合。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有机碳源和氮源复杂组成,其中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游离氨基酸且氨基酸的种类较齐全且营养成分较丰富,有机碳、氮源里面含有较多的固形物质,从而使培养基的黏度增加。由于在一定的范围内,黏度增大有利于菌球的形成,过高或过低的黏度都不利于菌球的生长和繁殖。液体培养条件的试验,优选出硫磺菌液体培养条件,即转速160 rpm,装液量为75 mL,接种量为10%,pH为5时是最优的培养及组合,但考虑到到经济问题,转速过高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选择转速为140 rpm,装液量为100 mL,接种量为10%,pH为5时,继续做优化试验得到菌丝干重为0.90 g?100 mL-1,发现与未优化前相比菌丝干重差异较小。发酵饮料以发酵原液为基础,加入适量的蔗糖、柠檬酸钠、食盐及适当的稳定剂,不需添加人工食品添加剂,调制出来的饮料具有硫磺菌和红枣天然的香味和色泽,酸甜适中,口感良好。通过对硫磺菌红枣复合风味饮料产品进行感官评价,得到硫磺菌浸提汁:红枣浸提汁的体积比为5:5、蔗糖添加量为8%、柠檬酸钠添加量为0.08%、食盐添加量为0.02%、魔芋粉用量为0.10%时感官评价较高。通过感官指标可以得出硫磺菌红枣复合风味饮料,颜色澄清透明,均匀,呈金黄色;香气完整协调,兼有硫磺菌和红枣浓郁特有的香气;口感质地柔顺,香甜爽口,酸甜适中,无其它异味;组织状态均匀、稳定、无悬浮物和沉淀。研制出的硫磺菌红枣复合风味发酵饮料口感好,营养全面,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肖愈[10](2018)在《蛹虫草SN-18固态发酵鹰嘴豆对其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鹰嘴豆是世界第二大消费豆类,富含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营养和保健的双重功效,在世界粮食生产及消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外对于鹰嘴豆的研究和食品中的开发应用已有多年,然而,目前我国对于鹰嘴豆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深加工利用比较少,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开发的格局。固态发酵食品基质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高环保的生产加工方式,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大规模利用,还可以充分提高食品的营养保健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蛹虫草作为一种公认的安全性丝状食用真菌,除菌体本身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外,也像其他丝状真菌一样,具有产酶种类丰富、活性强、催化效率高等特点,同时蛹虫草固态发酵可以对植物基质进行生物转化,提高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生物活性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豆类成分的添加能弥补面包等谷物类食品中必需氨基酸及生物功能活性成分的不足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对于诸如此类面包的开发及品质改善的研究,多局限于豆类成分的简单加入及改良剂如真菌酶等的使用,关于对原料成分的加工处理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以蛹虫草为菌种,对鹰嘴豆进行固态发酵处理,系统研究蛹虫草固态发酵过程中产酶情况以及固态发酵对鹰嘴豆酚类物质含量、生物活性功能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并以蛹虫草发酵的鹰嘴豆基质作为功能性辅料,研究其对面包加工特性的影响,研制出一种新型鹰嘴豆面包。本研究包含五部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过程中产酶情况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蛹虫草SN-18发酵鹰嘴豆能产生丰富的微生物酶系,包括α-淀粉酶、β-葡糖苷酶、木聚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及酯酶,且初期产酶能力较弱,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产酶能力逐渐提高。鹰嘴豆中总酚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含量显着增加,发酵8天后,其总酚含量由未发酵的659.17 μg没食子酸当量/g干重鹰嘴豆(μg GAE/g d.w.)提高至1928.21 μg GAE/g d.w.。研究显示酚类化合物的增加与蛹虫草发酵鹰嘴豆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微生物酶系密切相关,总酚含量与α-淀粉酶、β-葡糖苷酶、木聚糖酶、蛋白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及酯酶的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9358、0.8228、0.7496、0.8157、0.8690、0.8591 和 0.4661。2.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抗氧化活性及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蛹虫草固态发酵显着提高了鹰嘴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潜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以及由Fenton试剂诱导的pUC18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极性提取溶剂分析表明,提取溶剂的极性对鹰嘴豆中多酚及皂苷类抗氧化物的提取效率有显着影响。在所用到的80%甲醇,80%乙醇和去离子水3种不同提取溶剂中,发酵鹰嘴豆80%甲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潜力在所评价的样品中抗氧化效果最强,其EC50值分别为1.21 mg/mL、0.94 mg/mL和4.15 mg/mL,同时,80%乙醇提取效果显着优于去离子水提取的效果。HPLC分析结果表明蛹虫草发酵期间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莽草酸、绿原酸、芦丁、大豆苷元、染料木黄酮和鹰嘴豆芽素A得到了释放。鹰嘴豆抗氧化活性的提高与发酵过程中多酚及皂苷类物质的增加有显着的相关性。3.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通过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研究了蛹虫草发酵的鹰嘴豆(CFC)及未发酵鹰嘴豆(UFC)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细胞的保护作用。MTT实验结果表明,CFC及UFC提取物在50-800μg/mL浓度下对PC12细胞增殖无显着影响。CFC及UFC不同溶剂提取物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由H20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且呈剂量依赖效应。倒置相差显微镜结果显示CFC/UFC提取物处理可以显着改善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同时研究发现各CFC提取物处理组对细胞的保护效果要显着强于UFC提取物处理组。在800μg/mL的浓度下,CFC80%甲醇、80%乙醇及去离子水提取物(M-CFC,E-CFC,W-CFC)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84.80%,77.24%及71.99%,显着高于同浓度下UFC相对应的各溶剂提取物处理组,且以M-CFC处理组效果最佳。生化分析结果表明,CFC/UFC不同溶剂提取物可以显着降低H2O2诱导的PC12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泄露,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提高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且呈剂量依赖效应。该研究结果表明CFC/UFC提取物可通过改善细胞内抗氧化系统,清除胞内ROS,发挥保护作用。CFC处理组对GSH含量、SOD及CAT活力的提升效果及LDH和ROS水平的降低效果要显着强于UFC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也表明,与UFC提取物相比,CFC提取物更能显着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PC12细胞经M-CFC,E-CFC及W-CFC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由模型组的54.67%分别降为29.78%,32.80%及36.21%。以上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显着提高了鹰嘴豆对抗H20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能力,从而能够保护PC12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相关性分析表明,发酵鹰嘴豆对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样品中酚类及皂苷类物质含量的提高。4.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营养价值、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特性研究研究了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粉营养价值和蛋白质组成的影响,以及随之引起的对鹰嘴豆粉物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提高了鹰嘴豆粗蛋白、真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体外蛋白质消化率。在蛹虫草发酵过程中,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分子量大的鹰嘴豆蛋白降解产生了一些新的小分子蛋白。对于发酵后的鹰嘴豆(CFC),分子量大于60kDa的蛋白条带消失了,降解成了更多小分子量的蛋白,其中小于30 kDa的蛋白含量占66.87%。此外,发酵期间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其半抑制浓度为0.668 mg/mL。鹰嘴豆粉的吸水性指数、持水能力、脂肪吸收能力和蛋白的乳化性能在固态发酵后得到了显着提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发酵鹰嘴豆粉可作为营养及功能性配料应用到食品中,如焙烤食品,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品质特性。5.发酵和未发酵鹰嘴豆粉的添加对小麦面包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与普通小麦面包作比较,研究了蛹虫草发酵鹰嘴豆粉(CFC)和未发酵鹰嘴豆粉(NFC)的添加对面包品质(包括主要营养成分、比容、面包色泽、分子流动性、面包质构及感官评价)以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面包相比,在面包中添加CFC显着提高了面包比容、降低了面包硬度,改善了面包质构、持气能力提升、使面包质地变得疏松,这得益于CFC中含有丰富的真菌酶系以及固态发酵对鹰嘴豆蛋白理化和功能特性的改善。然而,NFC的添加对面包品质产生了不良影响,降低了面包比容、增强了面包硬度。低场核磁共振(LF-NMR)结果表明,三种面包中1H NMR流动性不同,水分结合状态差别比较大,这可能影响面筋网络结构的形成,引起面包质构特性的差异。CFC面包感官评价效果最好,且在外观、组织、色泽和总体接受度上得分最高。NFC及CFC的添加均能提高面包中总酚含量,增强了面包的抗氧化活性,且CFC的添加对面包抗氧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更显着。
二、姬松茸菌丝饮料的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姬松茸菌丝饮料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平菇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富硒多糖饮品配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平菇和食用菌食品研究进展 |
1.2 食物中硒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
1.2.1 抗氧化作用 |
1.2.2 免疫调节 |
1.2.3 抗癌作用 |
1.2.4 抑菌抗炎作用 |
1.2.5 其他作用 |
1.3 富硒食品研究进展 |
1.3.1 富硒食品研发路径 |
1.3.2 富硒食品发展动向 |
1.4 食用菌富硒培养方法及其产物开发应用现状 |
1.4.1 食用菌富硒培养方法 |
1.4.2 食用菌富硒液体发酵产物开发应用现状 |
1.5 天然保健饮品研究现状 |
1.6 立题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富硒培养平菇菌种筛选及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和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培养基制作 |
2.2.2 平菇母种活化 |
2.2.3 富硒菌种筛选 |
2.2.4 种子液制作 |
2.2.5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6 正交试验设计 |
2.2.7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平菇菌种筛选结果 |
2.3.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3 正交试验结果 |
2.4 小结 |
第3章 平菇富硒培养物组分及其功效研究 |
3.1 材料 |
3.1.1 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方法 |
3.2.1 硒含量测定方法 |
3.2.2 总糖含量测定方法 |
3.2.3 硒多糖提取方法 |
3.2.4 硒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3.2.5 硒多糖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平菇液体发酵产物中硒含量比较 |
3.3.2 平菇液体发酵产物中总糖含量比较 |
3.3.3 富硒菌丝硒多糖含量测定 |
3.3.4 富硒菌丝硒多糖体外总抗氧化能力 |
3.4 小结 |
第4章 平菇富硒多糖饮品配方优化及其质量检测 |
4.1 材料 |
4.1.1 主辅料选择 |
4.1.2 试剂与仪器设备 |
4.2 方法 |
4.2.1 饮品加工工艺流程 |
4.2.2 平菇硒多糖冻干粉制备方法 |
4.2.3 平菇硒多糖饮品配方单因素试验设计 |
4.2.4 平菇硒多糖饮品配方正交设计 |
4.3 富硒多糖饮品质量检测方法 |
4.3.1 微生物限度标准 |
4.3.2 理化指标检测标准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4.5.2 正交试验结果 |
4.5.3 微生物限度和理化检测结果 |
4.6 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高产γ-氨基丁酸(GABA)食用菌资源的筛选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GABA主要生理功能 |
1.1.1 GABA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
1.1.2 GABA在动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
1.2 GABA的代谢途径 |
1.3 GABA的制备方法 |
1.3.1 化学合成法 |
1.3.2 生物合成法 |
1.4 食用菌中GABA研究国内外现状 |
1.4.1 GABA国内研究现状 |
1.4.2 GABA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目的意义 |
第2章 高产γ-氨基丁酸(GABA)食用菌菇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菌菇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培养基及所用溶液配方 |
2.2 试验方法 |
2.2.1 GABA的含量测定 |
2.2.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1.2 样品GABA的含量测定 |
2.2.2 材料的选择 |
2.2.3 菌种的活化与培养 |
2.2.4 三种不同菌菇之间的对比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GABA的含量测定 |
2.3.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1.2 样品GABA的含量测定 |
2.3.2 三种不同食用菌菇的对比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产γ-氨基丁酸(GABA)秀珍菇菌株的诱变选育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菌种来源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培养基及所用溶液配方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种活化及菌丝体的培养 |
3.2.2 原生质体的制备 |
3.2.3 原生质体的再生 |
3.2.4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 |
3.2.5 诱变时间对细胞致死率的影响 |
3.2.6 诱变菌株的筛选 |
3.2.7 挑选候选突变株 |
3.2.8 候选突变株长势对比 |
3.2.9 候选突变株子实体长势 |
3.2.10 候选突变株及其子实体GABA含量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种活化及菌丝体的培养 |
3.3.2 秀珍菇原生质体制备结果 |
3.3.3 原生质体再生结果 |
3.3.4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结果 |
3.3.5 诱变时间对原生质体致死率的影响 |
3.3.6 诱变菌株的筛选结果 |
3.3.7 候选秀珍菇突变株长势对比 |
3.3.8 候选突变株子实体长势 |
3.3.9 候选突变株GABA含量对比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产γ-氨基丁酸(GABA)诱变菌株谷氨酸脱羧酶(GAD)的酶学特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菌种来源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1.4 培养基及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GABA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2 粗酶液的获得 |
4.2.3 酶反应及秀珍菇突变株GAD酶活的测定 |
4.2.4 秀珍菇突变株GAD的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 |
4.2.5 粗酶添加量对GAD活性的影响 |
4.2.6 添加金属离子和化学物质对秀珍菇突变株GAD活性的影响 |
4.2.7 秀珍菇突变株GAD的动力学常数测定 |
4.3 结果及分析 |
4.3.1 秀珍菇突变株GAD的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 |
4.3.1.1 温度对秀珍菇突变株GAD活性的影响 |
4.3.1.2 温度对秀珍菇突变株GAD稳定性的影响 |
4.3.2 秀珍菇突变株GAD的最适p H及p H稳定性 |
4.3.2.1 p H对秀珍菇突变株GAD活性的影响 |
4.3.2.2 p H对秀珍菇突变株GAD稳定性的影响 |
4.3.3 粗酶添加量对酶反应的影响 |
4.3.4 金属离子和化学物质对秀珍菇突变株GAD的影响 |
4.3.5 秀珍菇突变株GAD的动力学常数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产γ-氨基丁酸(GABA)秀珍菇菌丝体固态发酵工艺研究 |
5.1 验材料与仪器 |
5.1.1 菌种来源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仪器与设备 |
5.1.4 培养基及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菌种活化 |
5.2.2 确定培养物料比例 |
5.2.3 确定料水比 |
5.2.4 谷氨酸添加量试验 |
5.2.5 谷氨酸钠添加量试验 |
5.2.6 桑叶粉添加量试验 |
5.2.7 茶叶粉添加量试验 |
5.2.8 不同样品处理条件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确定培养物料比例 |
5.3.2 确定料水比 |
5.3.3 谷氨酸添加量试验 |
5.3.4 谷氨酸钠添加量试验 |
5.3.5 桑叶粉添加量试验 |
5.3.6 茶叶粉添加量试验 |
5.3.7 不同样品处理条件的影响 |
5.4 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实验总结 |
6.2 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3)姬松茸高产维生素B12菌株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姬松茸概述 |
1.1.1.1 姬松茸简介 |
1.1.1.2 姬松茸的营养价值 |
1.1.1.3 姬松茸的药用价值 |
1.1.1.4 姬松茸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1.2 栽培品种和菌种质量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制约 |
1.1.3 食用菌育种方法概述 |
1.1.4 食用菌与维生素B |
1.1.5 维生素B_(12) 概述 |
1.1.5.1 维生素B_(12) 的价值 |
1.1.5.2 维生素B_(12) 检测方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综述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姬松茸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优化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试剂 |
2.1.4 培养基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丝体的培养及干质量曲线测定 |
2.2.2 原生质体制备 |
2.2.3 原生质体再生 |
2.2.4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5 正交实验设计 |
2.2.6 验证实验 |
2.2.7 再生培养基调整 |
2.2.8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姬松茸菌丝体干质量曲线 |
2.3.2 不同培养方式对姬松茸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3.3 菌龄对姬松茸原生质体产量及再生率的影响 |
2.3.4 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与浓度对姬松茸原生质体产量及再生率的影响 |
2.3.5 酶的种类及浓度对姬松茸原生质体产量及再生率的影响 |
2.3.6 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对姬松茸原生质体产量及再生率的影响 |
2.3.7 pH对姬松茸原生质体产量及再生率的影响 |
2.3.8 再生培养基对姬松茸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 |
2.3.9 正交实验结果 |
2.3.10 SPSS分析结果 |
2.3.11 试验结果的验证 |
2.3.12 再生培养基调整结果 |
2.4 小节与讨论 |
第3章 姬松茸高产维生素B_(12) 菌株的诱变及选育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试剂 |
3.1.4 培养基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姬松茸原生质体的获取 |
3.2.2 姬松茸孢子的获取 |
3.2.3 紫外线诱变处理 |
3.2.4 拮抗试验 |
3.2.5 生物学特性观察 |
3.2.6 遗传稳定性试验 |
3.2.7 维生素B_(12) 的检测 |
3.2.8 DNA分子指纹图谱鉴定 |
3.3 试验结果 |
3.3.1 紫外诱变剂量的选择 |
3.3.2 诱变菌株的筛选 |
3.3.3 高效液相检测结果 |
3.3.3.1 色谱条件选择 |
3.3.3.2 线性关系 |
3.3.3.3 精密度试验 |
3.3.3.5 准确度试验 |
3.3.3.6 样品含量测定 |
3.3.4 分子鉴定结果 |
3.3.4.1 PCR凝胶电泳结果 |
3.3.4.2 系统发育树 |
3.4 小节与讨论 |
第4章 诱变菌株的栽培试验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 |
4.1.3 试验试剂 |
4.1.4 培养基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菌种的制作 |
4.2.2 菇棚的选址及搭建 |
4.2.3 培养料的处理 |
4.2.4 栽培及发菌管理 |
4.2.5 病虫害防治 |
4.2.6 出菇期管理 |
4.2.7 子实体菇型及产量对比 |
4.2.8 子实体维生素B_(12) 含量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栽培条件 |
4.3.2 栽培环境 |
4.3.3 其他 |
4.3.4 子实体菇型及产量对比结果 |
4.3.5 子实体维生素B_(12) 含量检测结果 |
4.4 小节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姬松茸多糖生物活性研究与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姬松茸简介 |
1.1.1 姬松茸概述 |
1.1.2 姬松茸主要成分 |
1.2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 |
1.2.1 热水浸提法 |
1.2.2 超声提取法 |
1.2.3 酶提取法 |
1.2.4 微波提取法 |
1.2.5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2.6 酸碱浸提法 |
1.3 多糖的分离纯化 |
1.3.1 除蛋白质 |
1.3.2 脱色 |
1.3.3 多糖的纯化 |
1.4 多糖的生物活性 |
1.4.1 抗肿瘤活性 |
1.4.2 降血糖活性 |
1.4.3 抗氧化活性 |
1.4.4 免疫调节活性 |
1.4.5 抗疲劳活性 |
1.4.6 其他生物活性 |
1.5 姬松茸产品开发情况 |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1.6.3 课题技术路线图 |
2 响应面法优化姬松茸粗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姬松茸粗多糖测定液 |
2.2.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 粗多糖得率的测定 |
2.2.4 单因素实验 |
2.2.5 姬松茸粗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2 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工艺参数 |
2.4 小结 |
3 姬松茸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醇沉 |
3.2.2 响应面法优化脱蛋白工艺 |
3.2.3 脱色 |
3.2.4 旋转浓缩 |
3.2.5 超滤分离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2 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工艺参数 |
3.3.3 超滤分离结果 |
3.4 小结 |
4 姬松茸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体内免疫活性与抗疲劳的测定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姬松茸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2 姬松茸多糖体内免疫活性与抗疲劳的测定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姬松茸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
4.3.2 姬松茸多糖的体内免疫活性与抗疲劳活性 |
4.4 小结 |
5 姬松茸速溶茶与姬松茸酸奶的研发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姬松茸速溶茶 |
5.2.3 姬松茸酸奶 |
5.2.4 产品质量分析 |
5.2.5 数据处理 |
5.3 实验结果 |
5.3.1 姬松茸速溶茶实验结果 |
5.3.3 姬松茸酸奶实验结果 |
5.3.4 产品质量分析结果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山楂籽食用菌固态培养及益生饮料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山楂研究利用现状 |
1.1.1 山楂概述 |
1.1.2 山楂的主要营养成分 |
1.1.3 山楂的开发利用现状 |
1.1.4 山楂副产物的开发利用现状 |
1.2 山楂籽 |
1.2.1 山楂籽的功能研究现状 |
1.2.2 山楂籽的开发利用现状 |
1.3 食用菌固态培养技术 |
1.3.1 固态培养食用菌研究现状 |
1.3.2 食用菌培养基研究利用现状 |
1.3.2.1 果壳培养基研究利用现状 |
1.3.2.2 植物茎叶培养基研究利用现状 |
1.3.2.3 中药渣培养基研究利用现状 |
1.3.2.4 木屑培养基研究利用现状 |
1.3.2.5 果渣、根渣培养基研究利用现状 |
1.3.2.6 菌糠培养基研究利用现状 |
1.3.3 食用菌固态培养技术研究现状 |
1.3.3.1 培养基营养组成研究现状 |
1.3.3.2 食用菌固态培养技术研究现状 |
1.4 平菇的研究利用现状 |
1.5 食用菌饮料的研究现状 |
1.5.1 食用菌饮料概述 |
1.5.2 食用菌饮料的开发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培养基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山楂籽培养基的配制及平菇的栽培 |
2.4.2 山楂籽固态培养最佳菌种的筛选 |
2.4.2.1 不同菌种对山楂籽培养基适用情况的研究 |
2.4.2.2 山楂籽固态培养菌种的优选 |
2.4.3 培养基营养组成研究 |
2.4.3.1 培养基最佳主料种类的的确定 |
2.4.3.2 培养基营养组成单因素实验 |
2.4.3.3 正交实验优化 |
2.4.4 山楂籽固态培养最佳发酵工艺研究 |
2.4.4.1 山楂籽培养基含水量对固态培养的影响 |
2.4.4.2 山楂籽培养基发酵温度对固态培养的影响 |
2.4.4.3 山楂籽培养基pH对固态培养的影响 |
2.4.4.4 正交实验优化 |
2.4.5 平菇益生饮料的研制开发 |
2.4.5.1 平菇益生饮料的制作工艺流程 |
2.4.5.2 操作要点 |
2.4.5.3 乳酸菌发酵培养质物质组成单因素实验 |
2.4.5.4 正交实验优化 |
2.4.5.5乳酸菌发酵工艺单因素实验 |
2.4.5.6发酵工艺正交优化实验 |
2.5 分析方法 |
2.5.1 生物学效率的测定 |
2.5.2 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
2.5.3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测定 |
2.5.3.1 纤维素、半纤维素标准曲线的制作 |
2.5.3.2 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测定 |
2.5.4 酶活性的测定 |
2.5.4.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5.4.2 酶活性的测定 |
2.5.5 在模拟胃液中的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
2.5.6 抗油脂氧化能力的测定 |
2.5.7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2.5.8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5.9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5.10 水分的测定 |
2.5.11 总酸度的测定 |
2.5.12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5.13 感官评价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楂籽培养基固态培养最佳食用菌的研究 |
3.1.1 山楂籽培养基对菌种生物学特性及子实体黄酮含量的影响 |
3.1.2 山楂籽培养基对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子实体黄酮含量的影响 |
3.1.3 不同菌株对山楂籽培养基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2 山楂籽培养基最佳固态培养技术的研究 |
3.2.1 培养基主料种类对子实体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2 培养基主料比例对子实体黄酮含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3.2.3 培养基主料与辅料(麸皮)比例对子实体营养品质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3.2.4 培养基石膏添加量对子实体营养品质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3.2.5 培养基营养组分优化 |
3.2.6 培养基含水量对酶活及子实体产量品质的影响 |
3.2.7 温度对酶活及子实体产量品质的影响 |
3.2.8 培养基pH对酶活及子实体产量品质的影响 |
3.2.9 培养基固态培养工艺优化 |
3.3 平菇益生饮料的研制开发 |
3.3.1 平菇益生饮料培养质添加成分的研究 |
3.3.1.1 乳粉添加量对益生饮料总酸度及感官评价的影响 |
3.3.1.2 苹果汁添加量对平菇益生饮料总酸度及感官评价的影响 |
3.3.1.3 蔗糖添加量对益生饮料总酸度及感官评价的影响 |
3.3.1.4 平菇益生饮料培养质添加成分的优化 |
3.3.2 平菇益生饮料最佳发酵工艺的研究 |
3.3.2.1 发酵时间对益生饮料总酸度的影响 |
3.3.2.2 接种量对益生饮料总酸度的影响 |
3.3.2.3 发酵温度对益生饮料总酸度的影响 |
3.3.2.4 平菇益生饮料发酵工艺优化 |
3.3.3 乳酸菌发酵对平菇益生饮料原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3.1 乳酸菌发酵对益生饮料原浆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 |
3.3.3.2 乳酸菌发酵对益生饮料原浆在模拟胃液中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3.3 乳酸菌发酵对益生饮料原浆抗猪油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3.4 乳酸菌发酵对益生饮料原浆抗芝麻油氧化能力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山楂籽培养基固态培养最佳菌种的研究 |
4.2 山楂籽培养基最佳固态培养技术的研究 |
4.3 平菇益生饮料的研制开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6)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蕈菌及其研究价值 |
1.1.1 蕈菌概述 |
1.1.2 蕈菌的研究价值 |
1.2 蕈菌的分类鉴定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3 蕈菌的人工栽培 |
1.3.1 蕈菌的人工栽培历史 |
1.3.2 蕈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
1.4 蕈菌发酵 |
1.4.1 蕈菌的液态发酵 |
1.4.2 蕈菌的固态发酵 |
1.5 马鞍菌的研究现状 |
1.6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X1 菌株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子实体、菌种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供试培养基 |
2.1.5 DNA提取试剂配方 |
2.1.6 采集样品的预处理 |
2.1.7 形态学鉴定 |
2.1.8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学鉴定 |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及挥发性成分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3.1.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种类与含量测定 |
3.1.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矿质元素含量检测 |
3.1.7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3.1.8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3.1.9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 |
3.1.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
3.2.2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测定结果 |
3.2.3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矿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
3.2.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挥发性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
3.2.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3.2.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X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供试培养基 |
4.1.5 X1 菌株生长营养条件研究 |
4.1.6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1.7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X1 菌株营养条件研究 |
4.2.2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2.3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土样 |
5.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
5.1.3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
5.1.4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
5.2.2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门水平相对丰度分析 |
5.2.3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物种丰度聚类图 |
5.2.4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在属水平上的物种进化树 |
5.2.5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聚类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X1菌株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培养基 |
6.1.3 菌种制作 |
6.1.4 液态发酵 |
6.1.5 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
6.1.6 胞外多糖含量的检测 |
6.1.7 单因素试验 |
6.1.8 响应面法 |
6.1.9 正交试验 |
6.1.10 统计学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最适碳源、氮源的筛选 |
6.2.2 响应面法优化最适碳源、氮源的添加量 |
6.2.3 验证试验 |
6.2.4 正交实验法优化发酵条件 |
6.3 讨论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X1菌株固态发酵多种谷物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菌株 |
7.1.2 培养基制备 |
7.1.3 固态发酵 |
7.1.4 谷物乙醇提取物 |
7.1.5 总酚含量的测定 |
7.1.6 抗氧化活性分析 |
7.1.7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
7.2.2 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承德及周边地区野生菌采集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食用菌的种类及价值 |
1.1.1 食用菌的种类 |
1.1.2 食用菌的食药用价值 |
1.2 野生食用菌开发及应用现状 |
1.2.1 野生食用菌的资源 |
1.2.2 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情况 |
1.3 野生食用菌的分类鉴定方法 |
1.3.1 形态鉴定在野生食用菌鉴定中的应用 |
1.3.2 rDNAITS序列在野生食用菌鉴定上的应用 |
1.4 生物学活性分析 |
1.4.1 多糖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4.2 蛋白质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4.3 漆酶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4.4 抗菌活性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野生食用菌的采集与形态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采集工具 |
2.1.2 采集方法 |
2.1.3 形态鉴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野生食用菌采集 |
2.2.2 野生食用菌形态鉴定 |
2.3 结论 |
第3章 野生食用菌的组织分离及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组织分离结果 |
3.2.2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
3.3 结论 |
第4章 野生菌种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提取结果 |
4.2.2 PCR扩增结果 |
4.2.3 野生菌株系统发育树建立及结果分析 |
4.3 结论 |
第5章 野生食用菌生物学活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野生菌株漆酶活力结果分析 |
5.2.2 野生菌株粗蛋白质含量结果分析 |
5.2.3 野生菌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分析 |
5.2.4 野生菌株粗多糖含量结果分析 |
5.2.5 野生菌株抗菌活性结果分析 |
5.3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五种牛肝菌中麦角硫因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麦角硫因研究进展 |
1.1.1 麦角硫因的抗氧化性 |
1.1.2 麦角硫因的抗炎作用 |
1.1.3 麦角硫因免疫调节作用 |
1.1.4 麦角硫因的护色作用 |
1.1.5 麦角硫因螯合金属离子 |
1.1.6 麦角硫因与谷胱甘肽的关系 |
1.1.7 麦角硫因的安全性 |
1.1.8 牛肝菌中的麦角硫因 |
1.1.9 发酵液中的麦角硫因 |
1.1.10 麦角硫因的开发利用应用 |
1.2 食用菌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1.2.1 食用菌中的营养成分 |
1.2.2 食用菌中的凝集素 |
1.2.3 食用菌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
1.2.4 食用菌中的酚类化合物 |
1.2.5 食用菌种吲哚类里化合物 |
1.2.6 食用菌中的维生素 |
1.2.7 食用菌中的萜类化合物 |
1.2.8 食用菌中的微量元素 |
1.2.9 食用菌的保存 |
1.2.10 食用菌的开发应用 |
1.3 牛肝菌活性研究进展 |
1.3.1 牛肝菌营养成分 |
1.3.2 牛肝菌抗氧化作用 |
1.3.3 牛肝菌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
1.3.4 牛肝菌免疫调节作用 |
1.3.5 牛肝菌抗衰老作用 |
1.3.6 牛肝菌抗肿瘤作用 |
1.3.7 牛肝菌抗疲劳作用 |
1.3.8 牛肝菌风味物质研究 |
1.3.9 牛肝菌过敏反应 |
1.4 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的概述 |
1.5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五种野生牛肝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检测 |
2.1 实验材料 |
2.1.1 牛肝菌子实体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3 色谱条件 |
2.2.4 数据分析 |
2.2.5 线性方程和精密度 |
2.2.6 稳定性 |
2.2.7 重复性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五种野生牛肝菌麦角硫因含量 |
2.3.2 线性方程和精密度 |
2.3.3 稳定性 |
2.3.4 重复性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来源动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3.2.1 不同浓度四氯化碳油溶液的制备方法 |
3.2.2 给药方法 |
3.3 小鼠样本收集 |
3.3.1 小鼠血清样本收集 |
3.3.2 小鼠肝脏样本收集 |
3.4 主要检测指标 |
3.4.1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3.4.2 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测定 |
3.4.3 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测定 |
3.4.4 丙二醛(MDA)标准曲线绘制 |
3.4.5 谷草转氨酶(AST)标准曲线绘制 |
3.4.6 谷丙转氨酶(ALT)标准曲线绘制 |
3.5 数据分析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丙二醛(MDA)标准曲线 |
3.6.2 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标准曲线 |
3.6.3 模型小鼠存活率 |
3.6.4 模型小鼠肝功能指标 |
3.7 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牛肝菌中膳食麦角硫因肝保护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来源动物 |
4.1.2 牛肝菌子实体来源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样品制备 |
4.3 牛肝菌中麦角硫因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4.3.1 给药方法 |
4.4 小鼠样本收集 |
4.4.1 小鼠血清样本收集 |
4.4.2 小鼠肝脏样本收集 |
4.5 主要检测指标 |
4.6 数据分析 |
4.7 结果与讨论 |
4.7.1 实验小鼠肝功能指标 |
4.7.2 实验小鼠肝脏病理变化 |
4.8 讨论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硫磺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红枣复合饮料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硫磺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1 硫磺菌分布及生态习性 |
1.1.2 硫磺菌子实体形态特征 |
1.1.3 硫磺菌菌丝体形态 |
1.1.4 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 |
1.2 红枣概述 |
1.2.1 红枣的起源、分布及产量 |
1.2.2 红枣的营养价值 |
1.2.3 红枣的药用价值 |
1.2.3.1 抑制癌细胞生长与扩散 |
1.2.3.2 治疗过敏所引起的过敏性紫癜 |
1.2.4 红枣的加工开发现状 |
1.3 食用菌饮料的概述 |
1.3.1 食用菌饮料研究进展 |
1.3.2 目前生产的食用菌发酵饮料还存在一定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制开发食用菌饮料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硫磺菌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用具 |
2.1.4 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分离培养基 |
2.2.2 液体种子制作 |
2.2.3 分离方法 |
2.2.4 菌丝培养方法 |
2.2.5 菌丝干重的测定 |
2.2.6 黄豆粉、玉米粉的前期处理 |
2.3 硫磺菌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
2.3.1 最佳培养温度的确定 |
2.3.2 培养基的最佳碳源的选择 |
2.3.3 培养基的最佳氮源的选择 |
2.3.4 培养基的最佳生长因子的选择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最佳培养温度的确定 |
2.4.2 培养基的最佳碳源的选择 |
2.4.3 培养基的最佳氮源的选择 |
2.4.4 培养基的最佳生长因子的选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硫磺菌液体摇瓶培养基的确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原材料的预处理 |
3.2.2 液体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
3.2.3 液体培养基的最佳氮源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
3.2.4 液体培养基的最佳生长因子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碳源添加量对硫磺菌生物量的影响 |
3.3.2 不同碳源添加量对硫磺菌生物量的影响 |
3.3.3 不同生长因子添加量对硫磺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3.4 液体培养基优化正交试验 |
3.5 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3.5.1 单因素试验 |
3.5.2 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3.5.3 硫磺菌液体培养条件正交试验 |
3.6 小结 |
第四章 硫磺菌红枣复合风味饮料的制备 |
4.1 试验材料 |
4.1.1 主要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设备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红枣汁的制备 |
4.2.2 硫磺菌液的制备 |
4.2.3 蔗糖的预处理 |
4.2.4 硫磺菌红枣风味饮料不同稳定剂的制备 |
4.3 试验分析 |
4.3.1 硫磺菌、红枣复合汁比例分析 |
4.3.2 糖添加量分析 |
4.3.3 柠檬酸钠的添加量分析 |
4.3.4 食盐的添加量分析 |
4.3.5 硫磺菌红枣复合风味饮料配方试验设计 |
4.3.6 硫磺菌红枣复合风味饮料稳定剂试验设计 |
4.4 感官评价指标 |
4.4.1 硫磺菌红枣饮料稳定性感官评价 |
4.4.2 硫磺菌红枣复合风味饮料的总体风味质量感官评价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硫磺菌、红枣复合汁比例确定 |
4.5.2 蔗糖添加量的确定 |
4.5.3 柠檬酸钠添加量的确定 |
4.5.4 食盐添加量的确定 |
4.5.5 硫磺菌红枣复合风味饮料试验结果 |
4.5.6 不同稳定剂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蛹虫草SN-18固态发酵鹰嘴豆对其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鹰嘴豆研究进展 |
1.1 鹰嘴豆资源概况 |
1.2 鹰嘴豆的营养成分 |
1.3 鹰嘴豆的功效与作用 |
1.4 鹰嘴豆的加工现状 |
1.5 鹰嘴豆在面包加工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2 固态发酵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2.1 概述 |
2.2 传统固态发酵食品 |
2.3 固态发酵用于改善食品营养价值及理化特性 |
2.4 固态发酵用于生产食用酶制剂 |
2.5 固态发酵在物质转化及生物活性增效方面的应用 |
2.6 固态发酵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
3 蛹虫草及其应用 |
3.1 蛹虫草概述 |
3.2 蛹虫草营养成分及功能活性 |
3.3 蛹虫草在物质代谢及生物转化方面的应用 |
3.4 蛹虫草相关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应用 |
4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4.1 立题背景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过程中产酶情况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1 蛹虫草SN-18发酵过程中产酶情况 |
2.2 蛹虫草SN-18发酵过程中总多酚含量的变化情况 |
2.3 蛹虫草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释放量与产酶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抗氧化活性及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1 鹰嘴豆发酵后总酚和总皂苷含量变化 |
2.2 鹰嘴豆发酵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2.3 鹰嘴豆发酵后对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变化 |
2.4 鹰嘴豆发酵前后酚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 |
2.5 鹰嘴豆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皂苷的关系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鹰嘴豆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CFC/UFC样品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 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
2.3 CFC/UFC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4 CFC/UFC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形态学变化 |
2.5 荧光染色法观察结果 |
2.6 CFC/UFC处理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内ROS的影响 |
2.7 CFC/UFC对细胞外LDH泄漏率的影响 |
2.8 CFC/UFC对细胞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9 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
2.10 CFC/UFC处理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 |
2.11 总酚及总皂苷与细胞各测定指标之间的关系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蛹虫草固态发酵对鹰嘴豆营养价值及理化功能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1 基本营养成分 |
2.2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3 CFC和NFC中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 |
2.4 物理化学特性分析 |
2.5 功能特性分析 |
2.6 ACE抑制活性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发酵和未发酵鹰嘴豆粉的添加对小麦面包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三种面包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
2.2 面包的比容和密度 |
2.3 面包的色泽 |
2.4 面包的质构特性 |
2.5 低场核磁共振(LF-NMR)分析 |
2.6 面包的感官评价分析 |
2.7 NFC及CFC的添加对面包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姬松茸菌丝饮料的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平菇富硒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富硒多糖饮品配方设计[D]. 罗盈依.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高产γ-氨基丁酸(GABA)食用菌资源的筛选与利用[D]. 张亚青. 浙江科技学院, 2020(08)
- [3]姬松茸高产维生素B12菌株的选育[D]. 邹彰毅.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0)
- [4]姬松茸多糖生物活性研究与产品开发[D]. 王馨. 西华大学, 2020(01)
- [5]山楂籽食用菌固态培养及益生饮料的开发[D]. 时国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6]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D]. 徐莉娜. 山西大学, 2019(02)
- [7]承德及周边地区野生菌采集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分析[D]. 李超.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8]五种牛肝菌中麦角硫因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 万安露.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硫磺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红枣复合饮料制备工艺研究[D]. 王芳博.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1)
- [10]蛹虫草SN-18固态发酵鹰嘴豆对其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的影响[D]. 肖愈.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