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残疾人要不要缴农业税(论文文献综述)
董雪梅[1](2019)在《中国转型情境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范式构建 ——基于甘肃省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为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下的乡村落后现象,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其作出战略规划,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若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长条件镶嵌于中国转型的总体脉络之中,可以视之为,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经之路,为此本文在分析乡村秩序及其制度逻辑基础上,欲构建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范式,研究乡村治理制度的设计、维护和调整,以及制度环境本身的再平衡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完善中国治理方案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制度环境、制度安排以及制度绩效之间的传递机制,具体理论化为SCP制度范式,搭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制度框架;在梳理中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发现了准分权制度谱系的演变规律,讨论了中央保留总体性权力下政府、市场和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制度空间,并以此将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结构和发展瓶颈,具体划分为3个阶段;在SCP制度范式框架和准分权制度谱系演变规律约束下,结合理论基础和比较案例分析,详细讨论了制度环境内部,政治制度结构和社会资本对制度绩效的传递影响作用;为验证制度范式的理论正确性,对甘肃省中部地区不同市县的12个样本村开展了实地调研,运用BBC-DEA数量统计模型达成了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之间的一致性。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权力结构的有的放矢、产权体系的完备程度、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的丰富程度,都会影响制度环境的制度容量,在准分权制度谱系上产生差异化激励,从而决定国家保留总体性权力下制度安排的效能发挥。鉴于此,提出了优化乡村治理绩效的举措建议,站在乡村振兴战略高度上,为治理制度供给和制度环境完善提出基本原则和可行路径。
陈奇[2](2017)在《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残疾人自有以来就始终处于社会边缘,生存空间狭小,享受公共服务的质量较为低下,其中农村残疾人享受公共服务的实际困境更为明显,以公共服务中的康复服务模块为例。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康复服务供给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农村残疾人自我康复的能力差,康复理念落后,较城市残疾人来说农村残疾人的享受康复服务供给处于劣势地位。对农村残疾人实行良好的康复服务不仅有助于农村残疾人恢复身体功能,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间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故而,如何摆脱农村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供给困境不仅是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目标的主要策略,更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加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积极响应。阜阳市是我国劳动力资源输出大市,在劳动力资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对阜阳市农村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供给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为其他地区农村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田野调查的方式对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对残疾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以及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对本文的一些主题概念进行定义以及对文章的理论基础进行概述。第三部分结合实地调查的资料对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当前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中积极搭建康复平台,注重康复人才队伍的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康复”的精准康复模式和依托定点康复机构,协力推进多种康复服务有序发展等现状。同时指出其仍存在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和结构失衡等问题。第四部分是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中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产生供给问题的原因在于供给主体康复服务供给的水平较低、农村残疾人康复需求表达水平较低和康复服务供给保障机制不健全。第五部分为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在第四部分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阜阳市的具体域情对如何改善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状况提出了增强供给主体康复服务供给的能力、注重农村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建立健全康服务供给保障机制。
唐子茜[3](20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文中提出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古今中外无论是社会结构的建立、社会关系的调整,还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过程,究其实质都是按照平等的内在价值和规则不断进行的。所以平等问题始终是政治哲学领域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平等观进行批判和对旧平等观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批判地吸收,从而建立起了一种科学的平等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深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届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理论界走出平等误区提供指导,以期能对当前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国人树立并践行科学的平等观,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外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研究不多,近现代西方学者大多是阐释自己的平等理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平等问题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以前,国内理论界对于平等的研究整体上是比较忽视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拉大,各种不平等现象凸现出来,与平等相关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尤其在十八大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后,国内理论界对平等的研究又兴起了一股热潮,但较多的是将平等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中进行分析,或者是关于中国的平等价值观或平等问题、社会主义平等观或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研究。依然鲜见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参阅和梳理大量相关文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条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力图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体系,实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主要内容及特征的建构角度,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的系统全面论述,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是在不平等成为世界多国普遍现象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这30多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许多不平等现象的现实基础上,并在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平等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对我国古代平等观的扬弃,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和超越,最主要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和发展。从基本内容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体系是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和结果平等这“四个平等”的有机统一;从基本类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平等、民族平等、城乡平等、区域平等、性别平等、残健平等等;从基本特征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包括“八个统一”: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平等性与效率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体现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全面发展中的内在规定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消除不平等现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四个全面”,坚定“四个自信”,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付会洋[4](2017)在《农业的政治过程:国际竞争及国家主导发展下的农业变迁》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为什么作为事农者的农民却不能从农业中获得生计的保障和尊严?本文尝试从政治过程的角度来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同时以中国一个普通村庄的农业变迁实践为载体来探索理解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真实处境。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的历史比较研究法、实践过程研究法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具体路径为:从国际竞争及国家主导发展下的农业变迁着手对农业的政治过程做出详细阐释。本文的"政治过程"主要指对农业相关资源,如土地、水利、农资、农产品、劳动力等的控制和利用过程,以及控制和利用的目的和逻辑。在国际竞争层面上,本文主要考察了美苏争霸中的农业政治、"绿色革命"中的政治意蕴、农业自由贸易中的政治,以及全球食物主权运动的兴起与新农业政治。在国家主导发展的层面上,本文认为国内农业政策的制定深受国际竞争的影响。国际政治的现实性存在塑造了一个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并对国家内部的政策制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我国国内的农业政策制定亦不例外,它既是对国内农业发展方向的指引,也是对国际农业政治的应对和互动。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本文通过对历年"一号文件"进行文本挖掘,发现国内的农业政策形成了一套以经济为中心,以一体化、商品化、市场化、机械化和标准化为关键要素的相互交错的话语体系。这套体系的关键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正如它可以自动地吸纳并排斥一些对象一样,它也有一定的受益偏向,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甚至工商资本皆可从中获利,而相比之下,普通农民却获益寥寥。为理解农民的真实生产与生活处境,本文并未就此止步于政策文本的分析中,而是沿着政策所涵盖的不同方面深入到村庄层面,具体考察了政策导向下的土地分化过程、农田水利在集体与个体化进退中的政治困境、地方政府"为民致富"所主导的李子市场嵌入和影响、传统农业种植在市场化进程中所遭受的双重挤压及所发生的空间嬗变、农业家庭在打工与种地这一分工中的性别政治。研究发现:政策作为一种政治权威在国内自上而下的推行中并非毫无阻碍,地方社会权力结构会利用或消解这种权威,同时这种权威也会重塑或深化地方原有的权力结构。地方社会权力结构同国际经济与政治力量、国内政策权威一起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和形塑了国内农业的变迁路径。无论是在土地分配,还是在水利灌溉的组织工作中,经济都被作为一种新的控制方式引入了农业的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农业关键资源的商品化带来了部分农民无缘享用资源的尴尬结果。李子市场的嵌入在为农户提供新的生计可能的同时,也使农户更深地卷入市场之中。生产以大市场为导向,捉摸不定的大市场又使农产品生产后难以销售,农民处于进退维谷的状态。传统的小麦种植因粮价低、不赚钱,以及农民日益高涨的货币化需求两重压力,使得农民不得不放弃。一方面,国际粮食价格不断拉低国内的粮价,使农民的农业收入水平不断降低,另一方面,教育、住房、人情往来等开销又不断拉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在这种经济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农业家庭需要从打工中获取更多收入以补贴家用。因固有的城乡二元体制,"谁流谁守"成为一个问题,妇女在这一过程中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痛苦。总之,农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领域、一个社会领域,更是一个政治领域。关于农业的变迁也不仅仅是出于农民的利益而进行的变迁启动,更是出于国际竞争和国家利益的需要。
吴越菲[5](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王可园[6](2016)在《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有关建国以来农民政治行为的研究重点分为两大阶段,一是考察改革开放前国家权力建构乡村过程中,以农民为主体的底层社会的应对方式。二是考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的维权抗争行动,这方面的研究早期主要考察引发农民维权抗争的原因,近来则转向重点分析农民维权行动的事件和过程。这种研究的优点是可以对每个时段农民政治行为做出比较清析的分析,缺点则是忽略了不同时段农民政治行为逻辑的转变。用“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择浙北嘉善县一个村庄——优新村作为田野调查点,结合历史档案、官方文件和相关报刊资料等,分析建国以来六十多年间,宏观的政治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微观领域农民不同的政治行为,并将个案村庄农民的政治行为融汇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当中,探讨其政治社会效应。作为长线段的历时性分析,本文没有对每一时段农民的细小行为进行具体分析,而是重点考察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对农民政治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政治行为在政治社会领域的反馈性结果,如带来的公共政策变迁等。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每一个时段内农民政治行为的宏观环境发生了何种变化;二是宏观领域的变化促成了怎样的农民政治行为;三是农民政治行为又如何引致新的宏观领域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政治行为逻辑正在从“为生存而行动”向“为权利而行动”转变,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并指出这种转变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历史上,优新村农民的行为主要受到生存压力的支配。频繁的自然灾害、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和混乱的政治时局,都使得优新村农民不得不为生存而费尽心思。建国之后,随着共产革命的胜利和政权的新建,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在农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第一次实现了贫苦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初步缓解了农民的生存压力。但党与农民之间短暂的蜜月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农业集体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像全国其它很多地方农民一样,优新村农民也面临饥饿甚至死亡的威胁。面对日渐沉重的生存压力,优新村农民选择了现在人们熟知的“反行为”或“弱者的武器”作为应对。农民对集体化的抵制性行为所带来的制度变迁虽在五十年代即已出现,但至六十年代初基本陨落,整个毛泽东时代农村政策都未再发生新的重大变迁。真正的转变自改革开放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邓小平的主导下,包产到户获得重生,农民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获得了王地,农民与国家进入了第二次“蜜月”时期。人民公社固有的弊端导致公社的组织权威不可避免地衰落,促使它们最终解体。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和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改变,恢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农民的生存境遇逐渐改善。但是,公社体制的解体,政治权力向上收缩,在向社会释放空间的同时,也使原本由公社负责的村庄公共事务陷入困境。虽然优新村的干部在分田到户之后仍关心村庄事务,但集体经济的窘迫却令他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民不得不开始自主管理的实践,他们集资、筹劳以修桥、修路,填补了公社解体之后留下的空间。农民的自主管理实践在八十年代末得到官方的正式回应,村民自治制度应声落地,实现了赋权农民的最初尝试。村民自治所实现的政治赋权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权力退出村庄后的无奈之举,没能在农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农民权利缺乏有效保障,导致出现大量的农民维权抗争行动。九十年代,农民的维权抗争主要集中于“税费”领域。乡镇政府将收税任务下派给农村干部,至于农村干部用何种方式完成任务则并不多问,这给农村干部提供了一条侵犯农民权利的绿色通道,农民反抗在所难免。这一时期,与全国其它许多地方农民主要因税费过重而发起抗争维权行动不同,优新村农民在“税与费”之间摇摆不定,他们认可国家的农业正税,但对此之外的附加收费则想方设法进行抵制。相对来说,此时的农民政治行为相对缓和。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优新村农民因在“征地拆迁”中权利受到侵害而发起了多轮上访,直到走上“进京”上访之路。全国性的农民体制外维权行动弱化了农民的政治认同,使中央进一步调整农村政策,取消了在中国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对农民的土地权利进行了再确认,缓解了农民与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取消农业税等农村经济政策的改变,恢复了农民的政治认同,但农民生存压力的彻底解除,促使他们有更多的诉求。只有政治上的深化赋权,才有可能更进一步促进农民的政治整合。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干部能够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农民希望有更多的民主权利以制约干部的行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基层民主经历了一个从参与到选举的扭曲发展历程,在优新村,农村基层民主已经从选举向监督迈进,并更进一步向参与和协商回归。赋予农民监督村庄精英权力的权利,和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机会,提高了农民对村庄公共权力的认可和信任,以及他们对村庄共同体的归属感,有效促进了农民的政治一体化,使一度“天下大乱”的优新村重新恢复秩序。对优新村建国以来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与一般人们认为生存诉求主导了农民的行动不同,农民的政治行为逻辑经历了一个从“为生存而行动”到“为权利而行动”的转变。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促成了农民生存政治的消逝,以国家权力从农村社会退出为主要特征的体制变革带来了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农民生活空间的转换,特别是农村一些公共空间的形成,助推了农民维权行动的展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农民能够超越村庄而接触来自更广领域的信息,这些现代性因素的导入对农民的权利政治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民政治行为逻辑的转变在三个层面上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有积极影响。宏观上来看,农民的权利政治有助于促进党和国家权力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换,中观上则会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转型,对农民个人来讲,农民的公民能力将会在维权行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王利娟[7](2015)在《新时期党和政府改善残疾人民生政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残疾人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有八千多万残疾人,他们因身体的残障大都需要社会的救助。解决残疾人的民生问题,并让他们公平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从而使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它集中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这是执政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尽的义务。如何让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如何让残疾人与普通人一起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对残疾人民生政策的研究,制定有针对性和符合中国实际的残疾人民生政策就尤为迫切。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高度重视残疾人民生问题,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针对残疾人制定的民生政策,保证了中国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改善。其民生政策汲取了我国传统慈善文化和“扶危济困”的思想精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思想,也借鉴了国外人道主义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依据经济发展目标的“三步走战略”,分别制定和实施了救济供养型残疾人民生政策,由温饱向小康型残疾人民生政策,小康型残疾人民生政策。它们体现出了人道主义精神,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以法律法规做保障,以计划纲要做规划,以残联组织做桥梁的中国特色。其积极作用表现在:首先保障了残疾人的生存权益。一是提高了残疾人的社会地位,二是促进残疾人生存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三是推进了社会保障基本覆盖城乡残疾人;其次保障了残疾人的发展权益。一是保证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二是确保残疾人就业稳定增长,三是促使残疾人生活的社会环境有所改善,四是助推残疾人康复状况有所好转。其不足是:政策制定与实施主体的两重性, 政策“一刀切”缺乏针对性,未能关注城乡残疾人民生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改善残疾人民生的政策落实效果甚微,政策的执行还缺乏有效监督和问责机制。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明确残疾人民生政策实施的主体。一是厘清政府的主要职责,二是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主体必须统一,三是制定鼓励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活动的奖励性政策;政策的制定要更加有针对性。一是政策的制定需要深入调查与充分论证做前提,二是需要针对残疾人群体的差异性制定政策,三是需要针对城乡差别制定更加惠及农村残疾人的民生政策;确保各项残疾人民生政策的贯彻实施。一是落实政策要有布置有检查,二是政策实施的结果要有科学评估,三是政策的实施还要有监督与问责。
赵强社[8](2012)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虽然明显提高,但却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区域、群体和个人间的结构失衡严重,尤其是城乡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期重要的发展命题。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形成惠及全民、权利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制度视角入手,分析、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具体来说:(1)从哲学、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寻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能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围绕“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由谁提供”(供给主体)、“怎样提供”(供给路径),给出本文的分析框架——“三化驱动、五位一体、七环联动”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体系和“一基本、三配套”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2)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历史根源和制度根源,并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卫生医疗制度、公共文化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与就业制度、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城乡差距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制度的缺陷和制度改革的方向,奠定了制度创新的基础;(3)根据陕西彬县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年到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化同步”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4)阐述了公共财政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认为公共财政制度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并在详细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原因和科学估算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负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制度的改革措施;接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现行政府管理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提出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化户籍制度,保障起点公平;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农民财产权利,保障权利公平;建立服务型政府制度,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保障服务公平。通过“三配套”制度,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目标。最后,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依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获得性的原则,结合研究目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征询专家的意见,构建了一个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从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养老保险服务、住房服务和就业服务7个方面评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以陕西彬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骆勇[9](2011)在《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本世纪以来,按照党的十七大以来相关会议方针要求,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逐步试点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城乡经济社会建设。而作为“城乡一体化”总体构建目标重要组成部分的“城乡社保一体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先行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范围。在Google上以“城乡社保一体化”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天津、苏州、长沙、重庆、昆明、成都、嘉兴、上海浦东新区、东莞等地地方政府都正在或即将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就省份而言,2007年7月由国务院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继召开的“部分省区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上,四川、山西、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新疆都提出过要在本省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实施社保城乡统筹以及表达了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的决心。可以看出,“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如何缩小中国城乡二元差距,实现公民社会保障权利平等、公平、公正的关键性问题。围绕“城乡社保一体化”的如何实现以及相关社会政策如何调整以提供配套政策支持等等的探讨,已成为学界进行学术研究和政府实践操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苏南地区的典型代表——苏州地区的城乡社保一体化建设案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现实经济发展、社会成熟程度以及既有政府权力框架和现有政府政策制定模式,探讨如何有效的去实现城乡社保一体化;实施多大程度上的城乡社保一体化以及在社保一体化过程中通过怎样的社会政策优化去解决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按照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一章主要是提出问题与阐明问题并进行有关本问题的相关文献梳理,从目前学界的总体研究中去发现问题,从而为本文研究的开展提供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在前一章的问题和文献基础上,提取开展本研究的理论命题,并进行相关研究设计,即本文在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为了证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和准备怎样去证明这样的问题;第三章到第六章主要考察苏州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构建过程及其策略,分别以苏州的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城乡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城乡生育保险体系、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体化构建过程为考察对象,系统考察了苏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制定过程及其政策实施现状、城乡基本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制定过程及其政策实施现状、城乡生育保险政策制定过程及其政策实施现状、城乡社会救助政策制定过程及其政策实施现状,通过政策过程分析来揭示制约和影响地方政府主动进行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变革、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变革、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变革、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政策变革的若干因素在决定地方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来进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变革中的作用和体现。最后,通过社会保障各种类型的城乡一体化实施路径和方式经验总结来探讨发展型社会政策与城乡社保一体化政策过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借鉴。第七章通过对于前面苏州城乡社保一体化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提出制约城乡社保一体化整体实施的现实性因素。系统探讨怎样的社会保障内容改革才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的政策内涵、才符合发展型的社会政策理论要求、城乡社保一体化改革过程中是否还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政策配套措施的改革等等;最后通过思考和个案概括总结,提取出我国其他地区在进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过程中从苏州的政策案例中可以借鉴到的政策经验以及其他地区在苏州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进行的政策突破和予以深化的政策改革内容,以及改革过程中需要实施怎样的社会政策模式、采取怎样的政策改革过程及其推进策略等等。按照本文的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以苏州为代表)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保体制,不等于现在就要实现城乡同一标准、同一保障水平的社保制度,而是要在全面小康基础上,注重已有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自由转换,缩小差距,在“有差别的统一”基础上逐步过渡为“无差别的统一”通过研究发现,苏州地区城乡社保一体化建设经验主要表现在:第一,有效的构建了制度平台,在现有社保基础上,做到了农民能够随着户籍身份改变,可以实现养老保险的“农保”转“城保”,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不同人群体系重新调整与整合覆盖,农村居民生育保险的调整以及与城对接,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也实现了与城对接和重新调整,真正做到了城乡不同人群不同社保体系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转换;第二,建立了城乡“无差别”的法定基础社会保险。法定基础社会保险包括基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础社会保险覆盖了城乡所有人群,对所有城乡居民开放,一视同仁,没有差别;第三,构建了被征地农民“土保”转“城保”的有效机制,使被征地农民真正完全享受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待遇;构建了非正规就业等灵活就业人群的养老保险、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等保障内容。第四,进行了制度创新,在现有城乡不同类型社会保障基础上逐步进行机制整合,实现城乡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一体化。与此同时,寻求多元化多种方式的参保手段和参保方式,努力发展经济,提升经济实力。第五,地方政府具有了进行城乡社保一体化的改革决心和详细方案,地方政府各部门实现了通力合作,寻求了相关政策整合以及配套政策支持,实施了城乡社保一体化构建过程中的“整体性治理”方式。
何绍辉[10](2011)在《贫困、权力与治理 ——红村扶贫开发的故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部J省红村扶贫开发故事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故事发生、发展及其结束的全过程描述、理解与解释,来探讨转型期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本质特征及其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回应农村基层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对红村扶贫开发为期一年的亲身参与及观察,对整个扶贫开发历程有了基本把握。论文通过以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为接点,讲述了故事中的权力运作及其策略技术;通过以国家权力与地方性权力的互动为核心,考察了故事中两种权力力量的碰撞、磨合与共存。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获得对于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开发过程的整体认知,获得对于扶贫开发过程中的权力、技术、关系与策略的解读,获得对于农村基层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基本逻辑的理解。全文通过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工作组(国家)、地方政府与村民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考察,获得了如下基本认识:第一,运动式治理是转型期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开发工作的本质特征,也是转型期国家基层治理的重要逻辑;转型期运动式治理之所以广泛存在并发挥作用,从根本上而言是后全能体制的约制,亦是集权式治理逻辑的延续。第二,人民公社解体、农业税费取消之后,国家权力并未完全退出乡村社会;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实质性变化,并非是国家权力全面退出乡村社会所能简单表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治理性而非政治性变化,其只不过是国家控制乡村和进行基层治理的战略、策略与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正在从一种身体治理走向技术性治理、从全能型控制走向选择性控制。第三,国家政权建设的基本方向应是加强基础性权力的构建与促进现代官僚制度的理性化,转变基层治理战略,充实基层治理资源,使运动式治理逐渐转向制度性治理,以实现现代国家的成功构建。
二、农村残疾人要不要缴农业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残疾人要不要缴农业税(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转型情境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范式构建 ——基于甘肃省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论 |
2.1.1 中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 |
2.1.2 乡村治理制度分析框架搭建 |
2.1.3 制度绩效评价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理论之制度安排多样性 |
2.2.2 社会网络理论之协同治理必要性 |
2.2.3 制度环境理论之绩效影响传递性 |
第三章 中国转型秩序及其乡村振兴制度范式 |
3.1 中国转型秩序下的乡村治理制度逻辑 |
3.2 乡村振兴制度范式的理论框架 |
3.2.1 制度绩效的一般分析框架 |
3.2.2 基于扩展SCP范式的乡村振兴制度框架 |
3.3 乡村振兴制度范式的传递机制 |
3.3.1 准分权制度谱系:中国转型情境下的制度演变逻辑 |
3.3.2 制度环境:影响乡村制度绩效的影响机制 |
第四章 政治制度、社会资本与准分权制度谱系调节 |
4.1 样本概况 |
4.1.1 基本经济状况 |
4.1.2 基础设施建设 |
4.1.3 基本公共服务 |
4.2 政治制度环境下的制度安排 |
4.2.1 权力结构 |
4.2.2 产权结构 |
4.3 社会资本环境下的制度安排 |
4.3.1 结构性社会资本 |
4.3.2 认知性社会资本 |
4.4 案例总结与治理绩效分析 |
第五章 制度环境背景下甘肃省扶贫绩效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
5.1.1 绩效评价模型的选择 |
5.1.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数据获取 |
5.2 甘肃省扶贫绩效分析 |
5.2.1 综合效率值分析 |
5.2.2 技术效率值分析 |
5.2.3 规模效率值分析 |
5.2.4 制度环境理论假设与绩效排序验证 |
5.3 甘肃省实证分析总结 |
第六章 优化乡村治理绩效的举措建议 |
6.1 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供给原则 |
6.1.1 考虑中国转型情境下的制度供给 |
6.1.2 构建本土化的乡村振兴制度范式 |
6.1.3 把握演进规律的准分权制度选择 |
6.2 制度环境的结构优化与完善路径 |
6.2.1 促进政治制度的分散化与清晰化 |
6.2.2 发挥社会资本的柔性化制度优势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农村残疾人 |
二、公共服务 |
三、康复服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协同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现状 |
一、阜阳市残疾人基本情况介绍 |
二、调查样本概述 |
三、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现状 |
第三节 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中的问题 |
一、供给总量不足 |
二、供给质量不高 |
三、供给结构失衡 |
第四章 阜阳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问题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供给主体供给康复服务的水平较低 |
一、政府主体责任缺失 |
二、残联组织建设缓慢 |
三、助残社会组织参与水平较低 |
第二节 农村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能力较差 |
一、农村残疾人康复需求表达水平较低 |
二、农村残疾人康复理念较为滞后 |
第三节 康复服务供给保障机制不健全 |
一、专项康复服务资金较缺乏 |
二、康复服务政策质量不高 |
第五章 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
第一节 增强供给主体供给康复服务的能力 |
一、政府应承担主体责任以发挥主导作用 |
二、残联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以强化服务能力 |
三、鼓励和支持助残社会组织发展以提升参与水平 |
第二节 注重农村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水平的提升 |
一、提高农村残疾人康复需求表达能力 |
二、帮助农村残疾人树立科学的康复理念 |
第三节 建立健全康复服务供给保障机制 |
一、完善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专项资金保障机制 |
二、提升康复服务政策供给质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难点及创新点 |
1.5 基本概念解析 |
1.5.1 平等及平等观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涵 |
1.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涵义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条件 |
2.1 时代背景——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 |
2.2 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平等状况 |
2.3 经验借鉴 |
2.3.1 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实践及经验教训 |
2.3.2 资本主义国家的平等实践及经验教训 |
2.4 理论渊源及思想借鉴 |
2.4.1 理论渊源:马列主义平等观 |
2.4.2 直接来源:毛泽东的平等观 |
2.4.3 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平等思想 |
2.4.4 思想借鉴:国外平等观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发展历程 |
3.1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贡献 |
3.1.1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1.2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贡献 |
3.2.1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新发展 |
3.3.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3.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4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新贡献 |
3.4.1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4.2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演进的特色 |
3.5.1 平等的程度不断加深 |
3.5.2 平等的范围不断扩大 |
3.5.3 政策制度不断完善细化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内容 |
4.1.1 权利平等是平等体系的核心 |
4.1.2 机会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4.1.3 规则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4.1.4 结果平等是国家运作的伦理原则 |
4.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四种平等”的辩证关系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类型 |
4.2.1 国际平等 |
4.2.2 城乡平等 |
4.2.3 区域平等 |
4.2.4 民族平等 |
4.2.5 男女平等 |
4.2.6 残健平等 |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特征 |
5.1 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 |
5.2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5.3 平等性与效率性的统一 |
5.4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5.5 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
5.6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5.7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5.7.1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 |
5.7.2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发展性 |
5.8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
5.8.1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 |
5.8.2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超越性 |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 |
6.1 经济平等观 |
6.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平等 |
6.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平等的实现 |
6.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维护平等方面的制度优势 |
6.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平等观的目标 |
6.2 政治平等观 |
6.2.1 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
6.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平等的基本前提 |
6.2.3 全面依法治国是消除特权现象的锐利武器 |
6.2.4 政治体制改革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
6.3 文化平等观 |
6.3.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现了思想言论上的自由、民主和平等 |
6.3.2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
6.3.3 确保公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 |
6.4 社会平等观 |
6.4.1 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平等 |
6.4.2 以平等为价值取向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6.5 生态平等观 |
6.5.1 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平等 |
6.5.2 促进国际、区域间生态环境权平等 |
6.5.3 实现资源代际管理以确保代际生态环境平等 |
6.5.4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助于消除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 |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时代价值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价值 |
7.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
7.1.2 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
7.1.3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践价值 |
7.2.1 对消除不平等现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7.2.2 有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7.2.3 有助于推进“四个全面” |
7.2.4 有助于坚定“四个自信”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和文献 |
二、中文着作 |
三、外文原/译着 |
四、期刊论文 |
五、报纸网络文章 |
六、学位论文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农业的政治过程:国际竞争及国家主导发展下的农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
1.5 研究地点 |
第二章 国际农业政治的表现及其影响 |
2.1 美苏争霸中的农业政治 |
2.2 绿色革命的政治意蕴 |
2.3 农业自由贸易中的政治 |
2.4 食物主权运动与新农业政治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政治视角下的国内农业政策浅析 |
3.1 国际政治的现实性存在 |
3.2 以经济为中心的农业政策话语体系 |
3.3 对国际农业政治的应对分析 |
3.4 政策偏向:谁可以得到什么? |
3.5 小结 |
第四章 分田与承包:政策导向下的土地分化过程 |
4.1 李村土地的分布与分配 |
4.2 土地均分与家庭周期变动 |
4.3 土地承包的政治生态分析 |
4.4 耕者均田的七队与"失去土地"的八队 |
4.5 小结 |
第五章 集体与个体:农田水利进退中的政治困境 |
5.1 不同政治时代李村的农田水利组织方式 |
5.2 集体投资、个体经营:当前水利灌溉的一种组织形式 |
5.3 集体灌溉的衰退与个体灌溉的兴起 |
5.4 灌溉用水"被挤压"及村民的反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李子种植:政府主导的市场嵌入及其影响 |
6.1 政府主导的李子市场嵌入 |
6.2 市场导向的李子生产与销售 |
6.3 市场与规模化问题 |
6.4 市场嵌入社会 |
6.5 经济力量的无声强制及其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双重挤压:市场化进程中农业生存空间的嬗变 |
7.1 农民为什么放弃种植小麦? |
7.2 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挤压 |
7.3 高涨的货币化需求 |
7.4 货币化需求被激发的政治过程 |
7.5 作为生活空间的农业 |
7.6 小结 |
第八章 打工与种地:农业家庭分工中的性别政治 |
8.1 李村农业家庭流动与留守情况 |
8.2 "男工女耕"中的性别政治 |
8.3 留守丈夫视角下的性别政治 |
8.4 不同性别留守老人对夫妻外出决策的影响 |
8.5 农业女性化了吗? |
8.6 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
9.1 农业的政治过程与农业变迁 |
9.2 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
9.3 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
9.4 对政策制定的启示 |
9.5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人简介 |
附录二:历年"一号文件"关键词频统计结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
(三) 研究意义 |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农业转移人口 |
(二) 市民化 |
(三) 选择性市民化 |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
(一) 理论视角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
三、未尽的探索 |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
附录三: 访谈大纲 |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
后记 |
(6)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
(一) 核心概念 |
(二) 理论资源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 |
四、分析框架与章节安排 |
(一) 分析框架 |
(二) 章节安排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与个案择取 |
一、海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海外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研究综述 |
(二) 国内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研究综述 |
(三) 国内学术期刊相关研究综述 |
(四) 文献评价与本文思路 |
二、研究样本与资料来源 |
(一) 研究样本 |
(二) 资料来源 第二章 权利之前:生存压力及其对农民政治行为的塑造 |
一、农民生存压力的自然历史根源 |
(一) 频繁的自然灾害 |
(二) 落后的生产条件 |
(三) 不合理的土地制度 |
(四) 混乱的政治时局 |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生存压力的缓解 |
(一) 革命胜利与政权新建 |
(二) 土地改革的宣传与发动 |
(三) 农民“身心”的初步解放 |
三、集体化、人民公社与农民生存压力之复杂变奏 |
(一) 从互助组到高级社:农业集体化的启动与加速推进 |
(二) 人民公社:“大跃进”引来的歧路 |
(三) 集体化时期农民生存压力的复杂变奏 |
四、生存压力与农民政治行为的多重面相 |
(一) 生存压力下农民的政治行为 |
(二) 农民的政治行为和制度变迁的兴起与陨落 第三章 接触权利:自主管理与政治赋权的最初尝试 |
一、农民与国家的第二次“蜜月” |
(一) 包产到户的重生 |
(二) 短暂的第二次“蜜月” |
二、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 |
(一) 难以避免的弊端 |
(二) 组织权威的衰落 |
(三) 公社制度的终结 |
三、农民的自主管理实践和初获赋权 |
(一) 困境中的村级公共事务 |
(二) 自主管理在行动 |
(三) 赋权农民的最初尝试 第四章 徘徊与反复:权利贫困与农民的体制外维权行动 |
一、贫困的农民权利及其成因 |
(一) 权利贫困下的农民 |
(二) 农民权利贫困的多种成因 |
二、权利贫困与农民的体制外维权行动 |
(一) 摇摆于“税与费”之间的农民 |
(二) “征迁”引发的“上京”行动 |
(三) 体制外维权与农民政治认同弱化 |
三、农民的体制外维权与农村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一) “千年”农业税的取消 |
(二) 农民土地权利的再确认 第五章 朝向权利:政治赋权与农民的政治一体化 |
一、从参与到选举:农村基层民主的兴起与扭曲 |
(一)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
(二) 民主在农村基层的兴起 |
(三) 被扭曲的农村基层民主 |
二、深化赋权:拓展的农村基层民主及其回归之路 |
(一) 从选举到监督:拓展中的农村基层民主 |
(二) 从监督到协商:重新迈向民主的本质 |
三、赋权农民及其政治一体化 |
(一) 农民的政治一体化 |
(二) 农村政治秩序的重建 第六章 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动力与意义 |
一、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动力 |
(一) 经济发展与农民生存政治的消逝 |
(二) 体制变革与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
(三) 生活空间的转换与农民维权行动的展开 |
(四) 现代因素的导入对农民权利政治的促进 |
二、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政治学意义 |
(一) 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转换 |
(二) 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转型 |
(三)农民公民能力的提升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中文着作、论文;博、硕论文;网络及报刊资料 |
第二部分 英文着作、论文、博士论文 |
第三部分 个案相关资料(档案、史志、文件选编及其它) 附录 |
一、优新村行政(村域)变迁 |
二、访谈提纲 |
三、访谈顺序及访谈对象概况 |
四、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
(7)新时期党和政府改善残疾人民生政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时期 |
(二) 残疾人 |
(三) 民生 |
(四) 政策 |
(五) 新时期党和政府改善残疾人民生的政策 |
第一章 新时期党和政府改善残疾人民生政策的理论支撑 |
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思想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平观 |
二、对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 |
(一) 对“扶危济困”思想精华的汲取 |
(二) 对传统慈善文化的继承 |
三、借鉴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代表的民生思想 |
(一) 借鉴了康有为的民生思想 |
(二) 借鉴了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
四、借鉴了国外人道主义和改善民生的理论 |
(一) 国外人道主义思想 |
(二) 国外改善民生的理论 |
第二章 新时期党和政府残疾人民生政策的历史演进与特点 |
一、残疾人民生政策的历史演进与现实依据 |
(一) 救济供养型残疾人民生政策(1978~1987年) |
(二) 由温饱向小康型残疾人民生政策(1988~2000年) |
(三) 小康型残疾人民生政策(2001~2015年) |
二、残疾人民生政策的特点 |
(一)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
(二) 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 |
(三) 以法律法规做保障 |
(四) 以计划纲要做规划 |
(五) 以残联组织做桥梁 |
第三章 新时期党和政府改善残疾人民生政策的成绩与不足 |
一、党和政府改善残疾人民生政策所取得的成绩 |
(一) 促进了残疾人生存状况的改善 |
(二) 保障了残疾人的发展权益 |
二、党和政府改善残疾人民生政策所存在的不足 |
(一) 政策制定与实施主体的两重性 |
(二) 政策“一刀切”缺乏针对性 |
(三) 未能关注城乡残疾人民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
(四) 部分改善残疾人的民生政策落实效果甚微 |
(五) 政策的落实缺乏有效监督和问责机制 |
第四章 当前完善残疾人民生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思考 |
一、明确残疾人民生政策实施的主体 |
(一) 加强政府的主体责任 |
(二) 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主体必须统一 |
(三) 制定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奖励性政策 |
二、政策的制定要更加有针对性 |
(一) 政策的制定需要深入调查与充分论证做前提 |
(二) 需要针对残疾人群体的差异性制定政策 |
(三) 需要针对城乡差别制定更加惠及农村残疾人的民生政策 |
三、确保各项残疾人民生政策的贯彻实施 |
(一) 落实政策要有布置有检查 |
(二) 政策实施的结果要有科学评估 |
(三) 政策的实施还要有监督与问责 |
结束语 |
附录A:中牟县残疾学龄儿童接受教育情况访谈录 |
附录B:中牟县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现状访谈录 |
附录C:八岗乡祥符刘村村委会选举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萌芽 |
1.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研究综述 |
1.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研究综述 |
1.3.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政策综述 |
1.3.5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公共服务 |
1.4.2 基本公共服务 |
1.4.3 均等化 |
1.4.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1.4.5 制度与制度创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综合比较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文献研究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 |
2.1 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 |
2.1.1 公共服务基本属性 |
2.1.2 公平增进社会福利的补偿原则 |
2.1.3 个人能力平等理论 |
2.1.4 公平正义理论 |
2.1.5 基本需求理论 |
2.2 由谁提供?—供给主体 |
2.2.1 政府单一供给主体理论 |
2.2.2 政府-市场供给主体理论 |
2.2.3 政府-市场-自愿供给主体理论 |
2.2.4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的标准 |
2.3 如何提供?—供给路径 |
2.3.1 政府供给分析 |
2.3.2 帕累托最优 |
2.3.3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
2.3.4 公共财政理论 |
2.3.5 基于转移支付和政府偏好的公共支出选择模型 |
2.3.6 基于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均等化供给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制度因素分析 |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 |
3.1.1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
3.1.2 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 |
3.1.3 公共卫生的城乡差距 |
3.1.4 养老保险的城乡差距 |
3.1.5 消费支出的城乡差距 |
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历史根源 |
3.2.1 基于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战略 |
3.2.2 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外供给 |
3.2.3 城乡二元不对等的户籍管理 |
3.2.4 选举权利不对等的民主政治安排 |
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制度的现实因素 |
3.3.1 城乡有别的公共财政模式 |
3.3.2 基层政府财权事权的失衡 |
3.3.3 民主缺失的基层决策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
4.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
4.1.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 |
4.1.2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评析 |
4.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
4.2.1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 |
4.2.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变迁的评析 |
4.3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3.1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 |
4.3.2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变迁的评析 |
4.4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4.1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 |
4.4.2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评析 |
4.5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5.1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 |
4.5.2 城乡住房制度的评析 |
4.6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6.1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 |
4.6.2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评析 |
4.7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7.1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 |
4.7.2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1.1 国外基础教育均等化制度 |
5.1.2 国内城乡教育均等化探索 |
5.1.3 国内外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5.2 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2.1 国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 |
5.2.2 国内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
5.2.3 国内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5.3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3.1 国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 |
5.3.2 国内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探索 |
5.3.3 国内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5.4 城乡养老保险、住房、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4.1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国内外制度借鉴 |
5.4.2 城乡住房服务均等化制度借鉴—山东莱芜市的探索 |
5.4.3 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5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5.1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制度 |
5.5.2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度路径依赖—“三化”同步战略 |
6.1 “三化”同步的内在机制和辩证关系 |
6.1.1 “三化”关系研究的文献梳理与理论依据 |
6.1.2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互动机制 |
6.2 “三化”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彬县为例 |
6.2.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其统计性描述 |
6.2.2 实证分析 |
6.2.3 结论 |
6.3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与路径选择 |
6.3.1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 |
6.3.2 “三化”同步推进路径选择 |
6.4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本制度安排:创新公共财政制度 |
7.1 公共财政制度的相关理论 |
7.1.1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
7.1.2 公共财政制度的构成要素 |
7.1.3 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与制度内容 |
7.1.4 财政制度创新 |
7.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作用 |
7.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 |
7.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定位 |
7.3 基于财政视角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分析 |
7.3.1 事权与财力配置不对称 |
7.3.2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7.3.3 基层财政自给能力不足 |
7.3.4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
7.4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4.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4.2 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4.3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5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改革 |
7.5.1 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
7.5.2 健全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
7.5.3 调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
7.5.4 完善地方财政制度 |
7.5.5 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配套制度的改革与设计 |
8.1 起点公平: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
8.1.1 现行户籍制度的演进、特点和困境 |
8.1.2 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构建 |
8.1.3 成都市的居民“自由迁徙”政策 |
8.2 权利公平: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8.2.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保障功能的演进:历史的视角 |
8.2.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法理的视角 |
8.2.3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反思:社会保障的视角 |
8.2.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
8.2.5 模式借鉴:陕西省高陵县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
8.3 服务公平: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制度 |
8.3.1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渊源 |
8.3.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阐释:文献研究综述 |
8.3.3 我国服务型政府制度构建的现状及问题 |
8.3.4 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路径:基于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陕西彬县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
9.1 彬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体情况 |
9.1.1 基本县情 |
9.1.2 统筹城乡工作特点 |
9.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
9.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9.2.2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
9.2.3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评价结果 |
9.3 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
9.3.1 创新的有利条件 |
9.3.2 基本思路 |
9.3.3 制度创新内容 |
9.3.4 保障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与文献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
一、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的缘起:基于若干地区社保改革实践的考察 |
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内涵及对"一体化模式"的思考 |
三、本文研究的问题:城乡社保一体化的有效实现及其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
一、城乡社保一体化:背景、理论及其争议 |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在当代中国社会政策中的应用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二章 理论命题与研究思路 |
第一节 理论命题 |
第二节 研究的案例:苏州市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政策改革实践 |
一、研究案例的选取:为什么选择苏州? |
二、苏州的基本情况 |
三、苏州城乡社会保障的总体保障水平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一、政策过程分析:环境、过程、行动者——一个整合的社会政策分析框架 |
二、案例分析:材料收集过程与案例的描述 |
三、运用的理论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三章 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中的苏州模式及其一体化社会政策过程分析 |
第一节 苏州市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过程概述 |
一、苏州市城乡养老保险体系构建历程回顾 |
二、苏州市城乡二元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一体化因素构成 |
三、苏州市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社会政策的方式及其特点 |
四、苏州市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 |
第二节 苏州市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社会政策过程分析 |
一、政策环境对苏州市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二、政策过程对苏州市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三、政策行动主体对苏州市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的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路径及其探讨 |
一、发展型养老保险政策:一个改进的全民养老保障政策模式 |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的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政策工具选择及其优化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四章 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中的苏州模式及其一体化社会政策过程分析 |
第一节 苏州市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过程概述 |
一、苏州市城乡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构建历程回顾 |
二、苏州市城乡二元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的一体化因素构成 |
三、苏州市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社会政策实施方式及其特点 |
四、苏州市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 |
第二节 苏州市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社会政策过程分析 |
一、政策环境对苏州市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二、政策过程对苏州市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三、政策行动主体对苏州市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下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路径及其探讨 |
一、发展型基本社会医疗保险政策:一个普惠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模式 |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的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工具选择及其确定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五章 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中的苏州模式及其一体化社会政策过程分析 |
第一节 苏州市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过程概述 |
一、苏州市城乡生育保险体系构建历程回顾 |
二、苏州市城乡二元生育保险体系中的一体化因素构成 |
三、苏州市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社会政策实施方式及其特点 |
第二节 苏州市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社会政策过程分析 |
一、政策环境对苏州市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二、政策过程对苏州市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三、政策行动主体对苏州市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路径及其探讨 |
一、发展型生育保险政策:一个福利的全民生育保险政策模式 |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的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工具选择及其优化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六章 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政策中的苏州模式及其一体化社会政策过程分析 |
第一节 苏州市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过程概述 |
一、苏州市城乡社会救助构建历程回顾 |
二、苏州市城乡二元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一体化因素构成 |
三、苏州市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社会政策实施方式及其特点 |
四、苏州市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 |
第二节 苏州市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社会政策过程分析 |
一、政策环境对苏州市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二、政策过程对苏州市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三、政策行动主体对苏州市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路径及其探讨 |
一、发展型社会救助政策:一个关爱型的全民社会救助政策模式 |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的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政策工具选择及其确定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七章 理论启示与经验总结: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城乡社保一体化的实现及其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苏州模式"与发展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政策:形成、演变和完善 |
一、形成:城乡一体化与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变革 |
二、演变:城乡社保一体化与发展型社会保障体系 |
三、完善:发展型社会政策下城乡社保一体化的实现及其政策内涵 |
第二节 城乡社保一体化过程中的"苏州模式"经验突破与改进 |
一、城乡社保一体化方案及"苏州一体化模式"策略选择 |
二、城乡社保一体化的障碍及在"苏州一体化"中的破除 |
三、城乡社保一体化方案的完善与"苏州模式"的改进 |
第三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下基于不同社会保障统筹进程中的城乡社保一体化方案设定与实施 |
一、发展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政策目标设定 |
二、发展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政策工具选择 |
三、发展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政策配套措施辅助与实施 |
本章参考引文 |
小结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
二、本文的研究不足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10)贫困、权力与治理 ——红村扶贫开发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本文主要出场人物一览表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3 核心概念 |
1.4 研究类型与方法 |
1.5 文本框架 |
第二章 "准备工作":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
2.1 "千年等一回":变迁运动的开幕 |
2.2 "组织队伍":运动中的"钦差大臣" |
2.3 "难以产出的规划":后派性斗争下的村庄政治 |
2.4 国家权力介入与乡村社会变迁 |
第三章 "日常工作":流变的生活政治 |
3.1 "喝酒":艺术与政治并存 |
3.2 "搞活动":休闲、工作两不误 |
3.3 "接待":没完没了 |
3.4 日常生活中的权力与政治 |
第四章 "中心工作":实践中的协调术 |
4.1 水库之"深":多样的治理术 |
4.2 道中有"道":利益纠葛下的地缘政治 |
4.3 家外之"家":冷处理与搞庆典 |
4.4 沼气真"气":基层政府的官僚化 |
4.5 烤烟之"考":扶贫开发与诱民致富 |
4.6 换届成"戏":特殊时期的选举政治 |
4.7 报告之"法":争资跑项与项目制管理 |
4.8 协调:一种非正式权力技术 |
第五章 "连带工作":进行中的社区国家化 |
5.1 "三下乡":资源输入中的政治 |
5.2 "多难兴邦":危机下的村民 |
5.3 社区国家化与感恩型国家观念 |
第六章 "扫尾工作":选择性的目标责任 |
6.1 待检:责任分解与选择性执行 |
6.2 迎检:政治承包与应酬政治 |
6.3 尾声:变迁运动与长效机制 |
6.4 目标责任制与压力型体制 |
第七章 结语 |
7.1 扶贫的政治学:谱系及其逻辑 |
7.2 权力退出还是治理转型 |
7.3 国家政权建设:何以可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
附录2:J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 |
附录3: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意见 |
附录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农村残疾人要不要缴农业税(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转型情境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范式构建 ——基于甘肃省的实证分析[D]. 董雪梅.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2]阜阳市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 陈奇. 安徽财经大学, 2017(05)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D]. 唐子茜.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4]农业的政治过程:国际竞争及国家主导发展下的农业变迁[D]. 付会洋.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5]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6]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D]. 王可园.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新时期党和政府改善残疾人民生政策的研究[D]. 王利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8]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D]. 赵强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5)
- [9]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D]. 骆勇. 复旦大学, 2011(12)
- [10]贫困、权力与治理 ——红村扶贫开发的故事[D]. 何绍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标签:农村改革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业税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