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华东“桥头堡”——郑春明副会长的两三件事

建立华东“桥头堡”——郑春明副会长的两三件事

一、建立华东“桥头堡”——副总郑春明二三事(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娥[1](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王少鹏[2](2019)在《明代甘肃巡抚研究》文中提出明廷在宣德时期,为总领内地三司政务,革除边疆武备积弊,创设了中央外派文臣制度,该制度经过正统景泰朝的演变发展,至天顺初期定型为巡抚制度。甘肃镇承担明朝西北边防的重要任务,然而仁宣时期显现的军备废弛,屯军经济危机导致的粮饷不济,战乱状态下举步维艰的文教事业,持续性发酵的民族矛盾,成为困扰甘肃镇边防稳固的积弊。明廷外派文臣镇守甘肃,及时改变了军权专制下的政治格局,平衡了陕西行都司的行政架构。明廷在西北的文官试点获得初步成效后,从天顺二年起,共正式任命八十三名甘肃巡抚经略甘肃政务。明廷通过划定甘肃巡抚任职的各项条件,为治理西北输出了具有较强执行力的官吏群体。甘肃巡抚到任后,通过整饬军务与革新民务,构建了甘肃镇内部保障体系,为稳定西北社会做出了贡献;通过贸易交流与闭关绝贡,稳定了甘肃镇西北部交往格局,为畅通绿洲丝绸之路提供了保障;通过武力制裁与和藏驱蒙,将甘肃镇西南危机解除。甘肃巡抚在解决内忧外患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用既定的制度去适应动态的甘肃现实,又要随时应付其他同僚,他们的职权难免异化盈缩,对西北政治生态产生复杂影响。

闻虹[3](2019)在《新式交通与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的变革(1861-1937)》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是人们在空间中进行移动的活动,交通是位于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连接体。交通的范围和效能制约着人们的旅游空间,也制约着人们的旅游方式。决定交通状况的首要因素是交通工具,而近代旅游的变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工具的进步,即由人力、畜力等自然力转变为利用机械力,使人们获得了超越自然限制的交通能力,从而使大规模异地性的人口流动成为可能,并由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而交通的机械化——即交通近代化是旅游事业变革的一个必要条件。交通工具的革新过程,并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变革问题,还是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会流动等一系列变革的过程。从古代到近代,旅游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历程。近代前后的旅游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样是旅游,在近代以前,它仅仅特指个人的活动,但在近代以后,则变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活动。19世纪60年代,北洋三口开埠通商,以轮船、铁路为代表的新式交通开始传入该区域,不但为人们的旅行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而且也为旅游事业各要素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本文所研究的就是近代铁路、轮船的兴起对环渤海区域旅游事业变革的推动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环渤海区域旅游事业变革的背景。19世纪中期,环渤海区域的天津、烟台、营口开埠通商,开始了被动冲击式的近代化进程。北洋三口开始与西方国家通商贸易,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发展。轮船、铁路所构成的新式交通体系在该区域初步建立。在经贸结构、交通条件、矿业开采等具体因素变动的刺激下,环渤海地区城镇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该区域在社会转型之中,逐渐形成了新资产阶级、新知识群体等新兴社会阶层。近代工业社会衍生出工作时间制度,使城市人口的工作时间与闲暇时间逐渐分离。在西风东渐潮流冲击之下,人们的休旅生活也呈现出了新的风貌。第二部分是对航运与旅游空间扩展的研究,即北方旅游事业变革开端的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环渤海地区的青岛、大连、威海等海滨区域相继开埠,西方人为满足旅居中国外侨的生活需求,对青岛、大连、烟台、威海等沿海区域城市避暑功能进行了开发。北方各轮船航线陆续开通,并与南方甚至世界航运线路对接,形成了系统的交通网络体系,环渤海区域各海滨成为夏季西人避暑度假的“飞地”。国际航线的开辟为人们拓展了国际旅游空间,便利了西方人来到中国考察、度假、经商、传教等活动。同时,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去体验西方文明,航运的开通直接推动了近代出入境旅游的发展。第三部分是铁路及铁路部门所促进的旅游空间的延展。铁路兴起以后,在环渤海区域产生了较强的旅游效应。铁路将沿线分散的景观串联起来,为游客构筑了一条线性景观廊道,位于线性廊道内的传统旅游地,因铁路交通的便捷而吸引力大增。在传统旅游空间不断变革的同时,铁路也带动了新型旅游空间的成长。19世纪末,西人筑路时发现了避暑地——北戴河,被清政府确定为“各国人士避暑之地”。1917年,为便于中西人士避暑往来,北宁铁路局增筑海滨支路,锐意推广北戴河的铁路旅游,参与北戴河海滨地的建设,使得北戴河从无人知晓的地理空间,逐步演变为闻名中外的避暑度假地。1930年代,北宁铁路出于营利的动机,致力于开发沿线兴城温泉、宁园等新型旅游空间。民国时期,各铁路都发行了旅行指南作为宣传媒介,铁路旅行指南反映了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变迁规律,即旅游地的空间序列从线性发展成网状,旅游空间呈现出从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第四部分是新式交通所引起的旅游大众化倾向。新式交通在技术层面上的先进性促使了人们旅游意识逐渐萌发,新式交通部门将旅游作为发展客运的重要路径,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宣传推广,旅游群体的波及面越来越广,其中以新知识群体的旅游活动最为突出。修学旅行、蜜月旅行以及会议旅行是较为典型的旅游方式。修学旅行作为新式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蜜月旅行是新知识群体“摩登”生活方式的标志,参观游览成为学术团体举办学术年会的一项重要活动。近代交通部门是这些新型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外部支撑力量。第五部分是对新式交通与旅游产业发育的研究。对近代旅游产业发育影响最大的是新式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直接催生了近代旅游业。新式交通及其部门促使旅游活动呈现出较高程度的商品化与市场化。铁路部门为便利旅客在沿线遍设旅馆,与传统客栈相比,这些旅馆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在经营管理上均发生了“质”的飞跃。铁路部门重视宣传铁路旅行,采用报刊、杂志等现代化的商业媒体刊发广告,并以各铁路局为单位组织多届全国范围的“铁展会”。铁路运输凭借其技术层面的优势,促使了团游模式的出现;铁路部门更是促进了作为其附属部门的专业性旅行服务机构即中国旅行社的产生,这是中国旅游产业形成的标志。在旅行社产生之前,铁路部门一直行使着组织、发展旅游活动的职能。

李响[4](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说明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陶颖[5](2018)在《90年代以来《人民日报》灾难报道理念转变研究 ——以1998年和2016年两次洪水报道为例》文中认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难之邦,“人与灾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易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个水灾发生频繁的国家,洪水报道作为典型的灾难报道,是新闻业界讨论的重要话题。90年代以后,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发生巨大转变,中国新闻学完成第三次跨越,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成为社会共识;新媒体快速发展,形成强大网络舆论场,新的时代背景下,灾难新闻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我们对于灾难的态度更坚强、理性、客观。因此,灾难报道理念转变是社会发展、国民思想进步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到网络新媒体时代,这种转变就尤为明显。以1998年的洪水报道为例,当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主流新闻媒体团结在一起,报道内容偏重于宣扬抗灾斗争精神,坚定人民信心,而对于洪灾发生的具体原因,灾难的受灾伤亡情况,却没有明确的报道。这一时期,新闻媒介更像是一个宣传动员工具,为救灾抢险工作给群众做思想净化工作以便更好完成救灾工作。而到2016年,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民日报》面对当年发生的洪涝灾害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报道,探究灾难发生的原因,追踪灾难带来的后果、追究自然灾害背后人的责任、思考今后的防灾措施,以专业的视角、理性的态度及时向公众传递灾难信息,有效地引导舆论。2016年6月开始,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强降雨天气,洪涝灾害频繁,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受到广泛关注。新闻媒体成为人们了解灾情的重要渠道,作为我国的党委机关报,国内最权威的主流媒体之一,《人民日报》在传递灾情、引导舆论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当代,《人民日报》如何展示灾情?与1998年的特大洪水报道有何不同?造成两次洪水报道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比较两年的洪水报道能给我们带来怎么样启示?这些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国内已有的灾难新闻报道的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对1998和2016两次不同历史时期的洪水报道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文本分析法从灾难报道的数量、篇幅、来源、内容等角度对两次灾难报道,尤其是2016年的洪水报道呈现出来的新特点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灾难报道理念的转变。通过对比笔者发现:《人民日报》在灾难报道理念呈现三个方向的转变:由救灾宣传向科学认知灾难;报道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化;由天人对立的生态理念转向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生态反思性报道是2016年洪水报道的最大亮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布局,在2016年的洪水报道中,《人民日报》展现出全新的报道视角,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出发对灾难进行理性科学的解读,此外,本文对《人民日报》所处的内部及外部传播环境进行分析,探究两年灾难报道发生转变的原因。从外部的社会环境来看,灾难报道主要受到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四个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从内部环境分析,灾难报道还受到媒介自我定位和价值取向、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和职业意识、行业内的整体格局三方面的影响。本文在最后对两次的洪水报道进行了总结和反思,笔者认为相比较1998年的洪水报道,《人民日报》在2016年中的报道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灾难报道要坚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原则及时报道灾情信息和应对负面信息;其次要敢于创新灾难报道的模式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改进灾难报道的呈现方式;传统媒体要加强与新媒体的联动配合,积极融入新媒体,新旧媒体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最后,灾难报道还应加强灾难反思性报道。这样才能牢牢坚守主流媒体的舆论阵地,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吴文治[6](2018)在《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文中认为城市的地区性特征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累积形成的,当前处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提篮桥地区的地区性正在被逐渐消解、擦拭和抹去,地区人居基因处在无法逆转的消失过程中。本文以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从城市空间、街道形态、建筑类型、绿化景观、公共环境卫生等进行研究。同时,以设计学的专业视角将人居环境研究拓展到室内陈设、建筑装饰等方面,全方位的梳理近代一百多年来提篮桥地区的人居状况、人居演变规律、人居文化构成等内容。本文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大核心学科和设计学的专业本位,对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挖掘。从相关史料和临近地区照片资料出发,有依据的提出提篮桥开埠前的自然环境为江南农村水乡、大小村落零星分布、农田密布为主的自然风貌,并随着上海开埠和美租界的辟立、公共租界的拓展而逐渐改变。提篮桥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空间和街道形态体现了其人居城市空间的转变过程和主要特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网、道路之间的关系和演变情况,即人居环境的变迁和城市化的推进是依托道路的拓展而在空间上逐渐延伸,道路的修筑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水网的分布和走向。街道形态的研究依据《老上海百业指南》(约1937-1940年间)的测绘图和作者所进行的实地测绘图进行,主要从平面形态、立面形态、空间形态既独立又互相融合的三个方面展开。近代提篮桥地区的平面形态呈现出规划中的自生长性,即在整体有序的城市平面形态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私搭乱建、占用道路等情况:立面形态则体现出中式传统建筑样式与西方现代建筑交融共存的特点,街道D/H的比值也经历了从大变小的明显变化;空间形态主要依据历史实景照片进行论述,同时综合了街道各种形态指标,可以判断出提篮桥的街道空间形态从传统到现代、从断续到连贯、从乡村到城市、从单一的居住到商业为主的商住结合的转变,在时空上是以百老汇路、熙华德路为起点,并逐渐向东、向北推进。提篮桥地区建筑类型多样,里弄住宅为分布最广最为普遍的类型,宗教建筑、监狱建筑、服务航运建筑、菜场建筑、学校建筑等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也蕴藏着地区的独特性——提篮桥监狱和犹太人建筑构筑出独有的地区文化。室内人居环境是设计学角度研究人居环境对于该理论的有效补充。提篮桥地区的室内人居环境体现出时代的设计和审美特征和居住主体阶层的差异化。从材料上来看主要是以木材、石膏等作为装饰的主要材料,吊顶、楼梯扶手、地面铺装、壁炉、门窗、家具等因为居民层次的不同而差异明显;也有紧凑型的平民装饰(如唐山路三益村)和大户有格调的装饰(如高阳路215弄)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别的外国人带来了不同风格的室内陈设文化,尤以反映日本人恶行的“慰安所”和犹太人带来的“犹太风格”最为典型。近代提篮桥地区长期扮演租界非中心地带的角色,道路绿化景观呈现出断续、不均衡的状态,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绿化景观。其中,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园林景观是霍山公园和汇山大戏院的屋顶花园,它们为二战时期的犹太难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霍山公园作为本地区唯一的公园其作用尤为显着,其公园景观发生了四次以上的历史性大的变化。提篮桥地区公共环境卫生受租界整体管理、运营的影响统一于租界整体,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双重角色”。除了解决本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之外,还依托虹口港等承担着租界地区的垃圾转运与焚烧、粪便转运等公共环境卫生问题。近代一百多年间,提篮桥地区从传统乡村转向现代都市,人居环境受地理区位与滨江环境影响,建设时序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往东逐步推进的规律性变化和质的转变。这个过程受近代上海开埠和租界扩展的极大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极大的融入了不同的异质文化,形成了该地区包括里弄文化、犹太文化、法制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在内的人居文化。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的人居环境受前现代社会“互嵌式”发展模式的影响,受制于经济、社会、宗教、政治等的总体影响,呈现出一种外力决定的阶段性、断裂式的发展态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微观区域差异和时序性特征。阶段性体现在至少可以将其划分为上海开埠至美租界时期(1843-1863)、公共租界初期(1863-1900)、公共租界中期(1900-1937)、日占时期(1937-1945)和抗日胜利至新中国成立(1945-1949)五个阶段。微观区域差异性体现在该地区西南老美租界区域、南部滨黄浦江区域与虹口浜沿岸和北部区域的不同人居特征。时序性直接体现在租界当局成立并活动的时序、方向与强度。近代提篮桥地区人居软环境(政策、法规、文化、宗教等)既具有与公共租界的同步性、同质性,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地区性特征最终形成并延续至今。基于以上的历史性研究,结合人居环境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对如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作了归纳和展望。

罗树林[7](2018)在《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对语言事实的客观描述,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借鉴教材语言研究、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成果,尝试建立数据库,以期在数字量化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展开深入的分析、总结和解释。本论文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在于可以促进、丰富和完善教材语言研究理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当代中国教育史理论;应用价值在于可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教材语言语料库建设等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作用。全文共分八章,分别是“绪论”、“编写概况研究”、“选文研究”、“词语研究”、“汉字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和“结语”。本文的分析结论主要有三点: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主要有语言要素编排混乱、语言知识介绍种类残缺、语言政论语体色彩浓郁、语言崇拜和语言暴力现象并存、豪言壮语句的广泛使用、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倾向突出六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功能主要有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两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原因主要有语文课程性质、编写指导思想方面和社会语言渗透三个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借鉴当下最新教材语言研究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引进了新课标的三维能力目标理论,试图用来分析语文教材语言的三大属性即工具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二是引进了语义韵理论,用来分析和解释教材语言中词语的语义感染问题;三是充实、丰富和发展了教材筛选理论、教材分类理论和教材语言特征理论的研究内容。比如提出教材筛选的五大原则(即“权威性”原则、“流行面”原则、“初始年”原则、“成熟期”原则和“学制段”原则),归纳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三大种类(即教材名称种类、教材版本种类和教材使用种类),总结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比如农村常用字、农村常用词、语录体选篇等特色语言的运用)等。

朱君[8](2017)在《京师武术文化研究 ——以北京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所涉及的“京师”指国家首都。由于我国历代首都众多,故选北京为个案进行研究。京师武术文化研究所涉及的地域以北京地区为主体,并进行研究;但作为首都,研究所涉及的层面还要兼顾国家层面。因此,京师武术文化研究不是一般意义的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是以北京地域存在的与武术活动相关的所有文化为主体,兼顾国家层面的武术文化研究。为了本课题的顺利进行,先后七个月深入北京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学口述历史方法调查,并通过对京师武术文化历史、发展现状等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把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炼。对于繁多的文献资料,运用个案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加以研究。对历史资料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通过逻辑分析,去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最终形成完整性论文,并为京师武术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策略。同时,查阅和学习论文所涉及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和地理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写作思路上,紧紧围绕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这根主线,分析京师古代、近代和现代武术文化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归纳、总结京师武术文化的特征、发展规律、演进动因等,逐步形成论文主体框架。在谋篇布局上,全文共分10个章节。2-5章围绕京师武术文化发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土壤、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形态与影响、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转型和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定位四大部分展开书写。6-9章围绕京师武术文化的内容、京师武术文化的形态特征、京师武术文化发展规律与演进动因、京师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发展策略四大部分书写。第10章为本文的结论。论文有资料、有论证、有结论,逻辑思维严密,布局合理,结构完整。论文内容及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导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重点、难点、可能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理论假设,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2、“京师武术文化”概念的界定。通过对“武术文化”、“京师”、“京师武术文化”的界定,厘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认为:京师武术文化是以国家意志为导向的,以包容性、权威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为典型特征的,在首都从事与武术相关的社会活动的主体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以及这个创造活动的本身。3、京师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时空。认为定都主要与经济的发展相关,同时受到民族融合、自然环境、政治、军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北京成为首都有其独特的民族融合因素。地理环境对北京的民众性格有影响,其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融合“胡风”色彩的文化。4、古代京师武术文化与其它地域武术文化的区别之一在于宫廷武术文化。古代京师武术文化以宫廷武术文化为核心,包括帝王武术、宫廷娱乐武术和大内高手武术。宫廷武术以骑射、摔跤为主要运动形式,以技击搏杀为运动特征。军旅武术是御林军武术,是为保卫宫廷和首都而设立的。民间武术以入仕、糊口和立势为目的。统治阶级对武术有时禁止、有时倡导,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相互促进,民间武术的立势有时对政府产生较大冲击,这些对京师武术文化发展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为搏杀。5、民间武术的兴盛是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成就之一,也是与其它地域武术文化的主要区别之一。民间武术的兴盛与近代武术军事功能的让位、武科举制度的废止、内忧外患的时局不无关系。民间武术的兴盛也与京师义和团运动、近代的“强国强种”思想和西方文化的侵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批农民武术家奔向京师,纷纷开门立拳,但由于近代枪炮的盛行致使武术在战场的威力大大削弱,迫使其向体育方向转型。因而,近代京师武术文化以八卦掌、太极拳的防身健身为主要特征。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为搏杀与健身。6、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定位有三,向体育(广义)、教育和文化传播方向发展。竞技武术成为武术发展的领头羊,一度唱独角戏。近年来,京师武术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学校武术方面,京师的中小学、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都十分重视武术。在传播文化方面,社团组织和国家层面都发挥了作用。现代以太极拳、竞技武术的普及、提高为主要运动特征,具有引领全国武术发展的作用。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为健身、教育与文化传播。7、京师武术文化丰富多彩,拳种具有的特点是:一是以北方拳种为主。二是摒弃“门户之见”,形成完整的拳种体系。三是展现大气磅礴的首都气概。在武术精英方面,列举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突出贡献,并研究了天桥、庙会及武术小说现象,拓宽了武术文化研究的范围,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涵。最后,以八卦掌和太极拳为例,分析了其源流、北京发展状况、内容体系、技术特点等。指出北京拳种的发展与京师的文化、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京师武术文化形成的重要部分。8、京师武术文化精神内涵。京师武术文化有包容性、权威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文化特色。其气质特征包括“慷慨悲歌、气劲人豪”、“风气刚劲、剽悍尚武”的文化心理。“反帝爱国、舍身取义”、“救国图存、大义凛然”的文化气质。蕴含“天人合一”、“阴阳互转”、“中庸和谐”等文化精神。9、京师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为:第一,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京师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第二,搏击价值盛于乱世,健身价值兴于盛世。第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引导京师武术文化走向辉煌。演进动因有四:第一,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第二,复杂的人文背景。第三,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迁都的影响。10、京师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包括:引领全国武术的发展方向,能够弘扬民族精神,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为京师竞技武术、社会武术和学校武术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并为文化建设提供建设性策略。

彭海宝[9](2017)在《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的中国都市化速度可谓史无前例,现代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的现代都市小说正在悄然崛起。中国都市小说对中产阶层书写的重视,与中产阶层在现代城市中的兴起和扩张关系密切。中产阶层一般具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从事中高端职业,注重生活的格调和品味,代表了都市社会主流群体所尊崇的价值取向。然而,在他们体面生活的背后,却隐匿着焦虑不安和精神虚无等症候。现代都市文学的笔触在呈现中产阶层生存状态的同时,往往直抵都市精神的敏感部位,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产阶层的书写过程也即现代都市密码的解析过程。文学是人学,人物形象的描述始终为现代都市小说的重心。而当下中国都市小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底层叙事、审美阐释、欲望化表达、消费主义批判等领域,有关小说人物的形象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的人物形象研究也多集中于底层人物,缺乏对现代都市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中产阶层人物形象研究。本文以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中中产阶层的生存处境、情感方式和精神状态,分析中产阶层书写的策略和审美品格,同时探讨消费主义、经济理性主义对现代都市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期拓展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与价值空间。本论文共八个部分,正文六章,具体内容主要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界定论题涉及的“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等核心概念。第一章论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解读当代社会中产阶层兴起的动因和条件,围绕职业特点、地域分布、收入水平、消费层次、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探讨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并且从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研究视角,阐释中产阶层的文化趣味、中产阶层话语扩张的具体表现。同时,从文学发展史的视角,简要回顾中国现当代都市小说的创作历程,梳理各时期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脉络。第二章梳理现代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主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探讨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的人物形象类型;着重对都市小说中的高校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才、中小私营企业主、中低级官员、艺术工作者等五类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整体性特征,寻找出他们各自的差异性特质。第三章阐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通过对中产阶层的物质欲望、情色心理和处世之道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都市小说书写中的中产阶层拥抱世俗、讲求实利的生存法则。从物质的角度看,他们践行经济理性主义的价值理念,树立了新财富观,追求个人利益。从情感的角度看,他们注重满足个体的欲望,消解了传统社会形态婚姻和家庭的神圣性地位。从处世之道看,他们熟悉社会运作,善于通过圈子文化、交换逻辑达到个人目的,并信奉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命运的信条。第四章研究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身份共同体的建构。主要探讨都市小说书写中产阶层身份构建的三种方式:一是以时尚消费作为身份标签;二是在空间上区隔底层社会,凸显阶层界线;三是通过身份比较获得阶层意识。从消费主义文化的角度看,中产阶层通过吃、穿、游、乐的时尚消费符号,成功实现了与社会底层的区隔。从空间意义上看,无论其占据的住宅空间、职场空间还是社交空间,都表征着社会阶层、群落的界线之所在。而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身份比较和身份想象,更凸显了阶层差异及对比的观念已成为都市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分析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的文本分析,总结出中产阶层焦虑的时代表征与文化隐喻,探究当代中产阶层面临的精神困境、焦虑症候及其根源,为中产阶层的反省、救赎以及精神价值的重建提供参照。中产阶层虽然物质生活无忧,但精神上常常处于焦虑之中,缺乏安全感。焦虑的病理形式通常以抑郁症、肠胃症、不孕症等“病兆”反映出来,深刻反映了现代性的挤压和人性的脆弱。中产阶层需要反省和救赎,重构内心的信仰,化解人生虚无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都市人的身心健康与自由发展。第六章考察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在文学边缘化的背景下,都市作家在中产阶层书写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段,包括都市时空的发现、感官叙事的运用、通俗传奇的嫁接、文学影视的并置、隐喻修辞的指向等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叙事策略的使用,基本奠定了当下都市小说人文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双面特征,亦造成了平面化的呈现、类型化的倾向、批判性的缺失、代言者的局限等弊病。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作出总体评价。总之,现代都市小说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折光与反映,形象地描摹出炫目华丽的都市景观,探究了当下都市社会中产阶层的生存世相,给予都市现代性的审美阐释,并赋予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面貌。但是,现代都市小说浅层次的“现在主义”的描绘、缺乏深度地对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困境的追问,闪烁其词地对社会不公的消极发声等诸多问题,几乎形成了都市小说的内在自我障碍。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都市中产阶层,至今仍是有待持久关注并深入挖掘的书写对象。而且,关注的视角与挖掘的深度、广度、厚度及其密度,有赖于都市文化精神和作家思想视野的双向碰撞和提升。

殷昭鲁[10](2015)在《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向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的贪欲和历史原因,钓鱼岛从一个没有争议的岛屿变成了一个有“问题”的岛屿。因此,“从历史上来看,它是战后遗留的领土争端;从国际法来看,它是领土主权的归属问题;从海洋开发来看,它涉及未来东海石油与海洋资源的开发问题。”近年来,中日因钓鱼岛问题争端频仍。此争端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外交及战略布局,而且也牵动了东亚,乃至世界的神经。诚然钓鱼岛问题表面上是中日两国的领土主权之争,而其内里却充斥着大国间的战略选择与利益博弈。因此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的价值,更有对国家利益现实的关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图籍可以证明。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有关钓鱼岛岛名记载的最早的文献,这足以体现中国对钓鱼岛最早的发现和“命名权”。并且明清两朝历届册封使的使录对钓鱼岛等岛屿的记载则更为翔实,这些使录不仅把钓鱼岛等岛屿作为中琉航道的航标,而且也明确指出中琉之间的界线为“黑水沟”,或是琉球姑米山。不仅如此,钓鱼岛在明清两朝还被纳入到中国海防的范围之内,《筹海图编》、《台海使槎录》等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所以从钓鱼岛的发现、命名及使用和管辖上来看,钓鱼岛属于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日本、琉球与西方等国的古文献和地图也对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历史事实给予了佐证。因此,对这些事关钓鱼岛历史文本的梳理与解读,是我们研究钓鱼岛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主权诉求的源流。晚清以降,由于中国国运式微,激发了日本对中国领土的觊觎之心。早在1885年,日本政府就指使冲绳县政府对钓鱼岛等岛屿进行窥伺和调查。通过对该时期日本与冲绳县之间往来文书的梳理和解读,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窥伺经过了最初的迟疑、搁浅,而甲午战场的胜利,使得日本最终有恃无恐,假胜利之威,乘胜追击,窃占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日本窃占钓鱼岛经纬的分析,也可以显示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之下清日两国的衰兴与实力消长。因此把钓鱼岛问题放在近代中日关系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和考察,从源头上寻觅日本窥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径,使我们更能有力驳斥日本对钓鱼岛的“领有”主张。钓鱼岛问题的产生,不仅事关中日两国,还与美国息息相关。钓鱼岛问题的美国因素集中体现在美国战时及战后对东亚的战略布局,尤其与美国的琉球战略密切相关。无论是战时对琉球地理情报的搜集,还是战后旧金山会议上寻求对琉球的排他性托管,抑或是20世纪70年代的冲绳“归还”无不体现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安排。但是美国这种战略利益安排却因对琉球的地理界域错误性认知以及对本国利益的考量把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挟裹其中,到冲绳“归还”时与日本私相授受而终于酿成中日间的钓鱼岛问题纠葛。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所谓的“行政权归还不涉及主权”的“中立立场”,这实际上是美国假“中立之名”,而行逃脱历史责任之实。美日私相授受中国领土,引起了海内外中国人的愤怒和抗议。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由于中国大陆同美日两国还没有改善和建立外交关系,再加上联合国的席位还被台湾当局霸占,所以在对外交涉上面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在此期间仍积极地与相关学者研讨应对钓鱼岛争端策略,并向外发表声明,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在中日建交前后,中国领导人以中日关系大局为重,提出了钓鱼岛问题“搁置”起来的想法,得到了日本领导人的赞同。《中日友好条约》签订前后,发生“钓鱼岛渔船”事件,在中国领导人的妥善处理之下,很快平息下去。随之,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再次表达了在钓鱼岛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并与日本的领导人达成共识。钓鱼岛争端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其附近海域发现了潜在的石油资源。琉球政府在美国和日本政府怂恿和支持之下,在战后首次发声,坚持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并在钓鱼岛上设立界碑等标志物。作为对美琉当局举措的反制,台湾当局也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不过此时台湾当局的着重点在于对钓鱼岛海域附近大陆架石油资源开发问题,与美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石油。但当钓鱼岛争端表面化后,在强大的保钓运动压力之下,台湾当局开始在钓鱼岛主权诉求立场上日趋坚定,开始与美日交涉,但是由于台湾特殊的国际地位,以及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有求于美日,最后还是没有改变美日对钓鱼岛“私相授受”的事实。钓鱼岛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搁置争议”的默契以来,中间虽有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行为,但是总体发展还算良性。但是新世纪以来,日本部分领导人和右翼势力为了政治上的考虑,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特别是2012年的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使钓鱼岛争端陡然升级。中国以强硬的战略布局打破了日本对钓鱼岛的“单独管控”局面,实现了“交叉管控”,而日本也采取战略应对,同时美国也加强对亚太的战略资源投递,以获得更多权益。在这场中美日的战略博弈中,使得钓鱼岛问题更趋复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孤悬于东海上的几座岛礁,钓鱼岛问题已经由一个事件变成了一个符号。这种符号凸显的是中日之间领土主权的争执、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对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以及东亚场域中大国利益的博弈。总之,钓鱼岛问题的研究要以宏观的视野进行看待,以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纵的方面来看,以历史的长时段来了解其因果延承;从横的方面看,把其放在国际格局变动下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中把握其脉动。钓鱼岛问题的争端仍在继续,从目前来看解决的前景虽不甚明朗,但是我们应有未雨绸缪的精神,为此在钓鱼岛问题提出以下三个展望:两岸合作乃维护领土主权之幸;中日应寻求和平解决以破解零和博弈之殇;而中国自身应大力提升国力以应不时之需。

二、建立华东“桥头堡”——副总郑春明二三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华东“桥头堡”——副总郑春明二三事(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2.4.1 建立海防卫所
        2.4.2 形成海防体系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6.2 城防建筑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6.3 衙署建筑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6.4 居住建筑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6.5 祀佑建筑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6.6 学宫建筑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6.7 商贸区域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7.1.1 城墙的营造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7.3.2 登顶了望的高耸山墙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7.6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明代甘肃巡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
    五、重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甘肃巡抚之滥觞与定型
    第一节 明代巡抚的初设与定设
        一、明代巡抚初设之争论
        二、明代巡抚定设之类型
    第二节 洪武至宣德:甘肃防区初构与文臣镇守
        一、军权主导下的初构格局
        二、总兵镇守时对甘镇领导权的专断
        三、文臣镇守后对甘镇领导权的分割
        四、文武相制后甘镇持续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 正统至崇祯:甘肃巡抚制度形成与定型
        一、英宗复位后:“巡抚甘肃都御史”名称正式出现
        二、成化后的定型延续
第二章 甘肃巡抚之职权与群体状况
    第一节 甘肃巡抚的职权构成与特点
        一、军权赞理的利弊表现
        二、民政管理的因地制宜
        三、监察权对人事的调整
        四、巡抚职权的三重制约
    第二节 甘肃巡抚之群体状况
        一、甘肃巡抚选调原则
        二、甘肃巡抚任期变化
        三、甘肃巡抚离任去向
第三章 甘肃巡抚对西北边疆的治理
    第一节 甘肃巡抚摆脱困境的举措
        一、扭转军备废弛
        二、调整民务运转
    第二节 甘肃巡抚与哈密危机
        一、盘查入关贡使
        二、笼络东迁流族
        三、阻断贸易交往
    第三节 甘肃巡抚与“抢番”事件
        一、河洮事件前后的曹子登
        二、甘肃巡抚驱逐西海蒙古的决心
    第四节 甘肃巡抚治理西北边疆的效果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3)新式交通与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的变革(186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旅游的概念内涵
        (二)新式交通的概念
        (三)旅游事业的变革
    三、学界的研究综述
        (一)新式交通与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二)新式交通体系与城市化进程的研究
        (三)新式交通体系与社会变动的关系研究
        (四)关于近代旅游史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一章 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变革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北洋三口的开辟与西方商业化的强力冲击
    第二节 北洋三口近代工业化的开启
    第三节 环渤海地区近代新式交通产业的初步建立
        一、港口与轮船运输
        二、近代化的陆路运输
    第四节 环渤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序幕的拉开
        一、环渤海地区通商口岸率先城市化
        二、工业与交通枢纽型城镇的勃兴
    第五节 西风东渐与环渤海地区新式旅游风尚的萌动
        一、新社会阶层的产生
        二、近代化的时间节奏
        三、生活方式的西风东渐
第二章 航运与旅游空间的扩展
    第一节 渤海湾沿岸多口开放与航运网络的形成
        一、渤海湾沿岸多口岸开放与海滨避暑地的开辟
        二、渤海湾航运网络的形成
    第二节 北方海上航运与避暑旅游
        一、烟台航运与海滨避暑旅游的发端
        二、威海航运与旅居上海西人的避暑天堂
        三、青岛航运与都市避暑旅游
        四、大连航运与东北避暑之始
    第三节 国际航线与近代的出入境旅游
第三章 铁路与旅游空间的延展
    第一节 环渤海地区铁路网络的形成
    第二节 铁路与线性景观廊道的构建
    第三节 京奉(北宁)铁路与北戴河海滨的休旅文化
        一、铁路与北戴河海滨“风景的发现”
        二、铁路与北戴河休旅空间的开辟
        三、世外桃源:铁路与北戴河海滨的体验
    第四节 铁路与新型旅游空间的成长
        一、京奉(北宁)铁路与温泉旅游地的开发
        二、北宁铁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第五节 民国时期铁路旅行指南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嬗变
        一、环渤海区域铁路运输网络的形成与铁路旅行指南的产生
        二、线性——网络:指南与旅游地空间序列的形成
        三、内陆——沿海:指南与旅游空间的向海性迁移
第四章 新式交通与旅游的大众化倾向
    第一节 新式交通的驱动作用
        一、新式交通与人们旅游心态的变化
        二、交通部门促进旅游大众化的措施
    第二节 新式交通与修学旅行
    第三节 新式交通与新知识群体的旅游
        一、新知识群体的蜜月旅行
        二、学术团体的会议旅行
第五章 新式交通与旅游产业发育
    第一节 旅馆服务设施的近代化
        一、火车站、码头与旅馆的集聚
        二、铁路部门自建的新式旅馆
    第二节 铁路旅行广告与展览会
        一、广告与铁路旅行宣传
        二、铁展会与铁路旅行推介
    第三节 铁路与旅行中介组织的近代化
        一、铁路与团体旅游的出现
        二、铁路营业所:铁路部门自建旅行中介组织的尝试
        三、旅行社:商业性旅行中介组织的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二、市政建设恢复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三、文教区的新建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一、单位制的形成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结论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90年代以来《人民日报》灾难报道理念转变研究 ——以1998年和2016年两次洪水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 灾难的定义
        二. 灾难的特征
        三. 灾难报道的定义
        四. 灾难报道的特点
        五. 灾难报道的功能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历史溯源探讨灾难报道的发展及转变
        二. 对灾难报道操作应用层面的探讨
        三. 灾难报道的比较研究
        四. 关于1998和2016两次洪水报道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抽样方法
第一章 《人民日报》洪水报道实证分析
    第一节 样本表面特征分析
        一. 样本数量分析
        二. 样本体裁分析
        三. 样本篇幅分析
        四. 样本版面分布分析
    第二节 样本内容分析
        一. 报道来源分析
        二. 报道主题分析
        三. 报道对象分析
        四. 报道性质分析
        五. 报道主体媒介形象分析
    第三节 两次洪灾报道的共性与原因分析
        一. 注重实效全程关注
        二. 官方话语主导正面报道为主
第二章 1998年和2016年洪水报道差异性分析
    第一节 《人民日报》灾难报道内容转变
        一. 1998年:掩盖灾情,报喜不报忧
        二. 2016年:灾情全面公开注重平衡报道
    第二节 《人民日报》灾难报道功能转变
        一. 1998年:政治宣传鼓动救灾
        二. 2016年:传递灾情反思监督
    第三节 《人民日报》灾难报道基调转变
        一. 1998年:积极乐观的报道基调
        二. 2016年:客观理性的报道基调
第三章 《人民日报》灾难报道理念转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人民日报》灾难报道理念转变
        一. 从救灾宣传到科学认知灾难
        二. 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深化
        三. 从天人对立到天人合一
    第二节 灾难报道理念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 外部环境下的影响
        二. 媒介组织内部环境
第四章 关于灾难报道的思考
    一. 坚持信息的公开透明
    二. 创新灾难新闻报道模式
    三. 加强与新媒体之间的联动配合
    四. 加强灾难的反思性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材料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2.1 传统江南水乡渔村风貌
        2.1.1 明清至上海开埠前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
        2.1.2 上海开埠以后自然环境的渐进变化
    2.2 不断变动的行政区划与区域范围
        2.2.1 提篮桥名称的由来
        2.2.2 提篮桥的历史地理沿革
第三章 提篮桥地区的城市空间与街道形态
    3.1 空间的城市化演变与特质形成
        3.1.1 水网道路构筑空间的宏观肌理
        3.1.2 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及方向
        3.1.3 城市空间的特质性要素
    3.2 具有多重意义的街道空间形态
        3.2.1 街道形态的总体演变
        3.2.2 主要街道的业种分布及其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提篮桥地区的建筑类型与室内陈设
    4.1 体现地区人居环境特征的建筑类型
        4.1.1 中西结合的传统里弄建筑
        4.1.2 教堂与监狱等特殊建筑
        4.1.3 其他特色建筑
    4.2 风格多样的建筑装饰
        4.2.1 里弄过街楼装饰
        4.2.2 建筑风格与构件装饰
        4.2.3 门窗样式与装饰
    4.3 优雅与窘迫交织的室内陈设
        4.3.1 普通市民居住的室内陈设
        4.3.2 犹太难民居住的室内陈设
        4.3.3 其他类型的室内设计
第五章 提篮桥地区的绿化景观与公共环境卫生
    5.1 渐进建设的绿化景观
        5.1.1 绿化景观的性质转变、建设时序与微观分区
        5.1.2 东西差异且零散断续的道路绿化与室外绿化
        5.1.3 犹太人的户外乐园:霍山公园与临时改建的屋顶花园
    5.2 提篮桥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
        5.2.1 提篮桥的“双重角色”与“自西向东”拓展的环境卫生建设
        5.2.2 公共环境卫生的宣传、管理与举报
第六章 提篮桥地区的人居文化及其历史价值
    6.1 提篮桥地区的人居文化
        6.1.1 提篮桥人居文化的形成
        6.1.2 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
    6.2 提篮桥地区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
        6.2.1 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分析
        6.2.2 提篮桥地区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从国际经验到共识
        7.2.2 从共识到现实
        7.2.3 从现实到行动
        7.2.4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7)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依据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语料、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语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第四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概况研究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开设
        一、语文课程的实施
        二、指导思想的影响
        三、语文教材的编纂
    第二节 语文教材基本情况
        一、教材名称分类
        二、教材版本分类
        三、教材使用分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研究
    第一节 选文分布
        一、选文篇数分布及重复度
        二、选文篇幅分布及年级增幅
    第二节 选文出处
        一、无产阶级革命者署名作者选文占重要地位
        二、“报纸”和“文集”是选文的两大资料来源
    第三节 选文内容
        一、“革命”成了选文思想教育的重要主题
        二、选文知识教育紧紧围绕思想教育展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词语研究
    第一节 词语的使用
        一、词种的界定与阶段分布
        二、高频词语的界定及其在词语教学中的地位
        三、单次词语的大量存在不符合词语复现规律
        四、从词语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词语教学的阶段性
        五、成语、习语和缩略语是三种固定格式的词语
    第二节 词类
        一、词类知识教学
        二、广义词类与狭义词类是两种不同的词类划分系统
        三、前100位名词、动词、形容词使用情况分析
        四、其他狭义词类的词种排序
    第三节 词语的释义
        一、词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二、短语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第四节 农村常用词
        一、农村常用词词种及语义分布
        二、农村常用词在中小学词语教学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汉字研究
    第一节 汉字的使用
        一、字种的界定与年级分布
        二、高频汉字的界定及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地位
        三、单次汉字的大量存在不利于汉字学习
        四、从字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汉字教学的阶段性
        五、字的笔画数难度基本符合中小学汉字教学特点
        六、非常用字比例偏高
        七、生字难字的超纲、缺漏与重复
    第二节 汉字的要素
        一、字音教学贯穿于五大教学环节中
        二、字形教学以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教学为主
        三、字义教学以字义释例为主
    第三节 农村常用字
        一、农村常用字字种及语义分布
        二、农村常用字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
    第一节 语言教学分析
        一、正文语言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语言知识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三、语言练习教学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和巩固语言知识
    第二节 语言能力分析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二、阅读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三、写作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第三节 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一、正文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二、语言知识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三、语言练习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教材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
    第一节 语言使用特征
        一、基于教材编排的语言使用特征
        二、基于“革命”主题的语言使用特征
        三、基于情感表达的语言使用特征
        四、基于少年儿童的语言使用特征
    第二节 语言使用功能
        一、知识教育功能
        二、思想教育功能
    第三节 语言使用原因
        一、语文课程性质方面的原因
        二、编写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
        三、社会语言渗透方面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结论
    二、余论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8)京师武术文化研究 ——以北京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1.2.2 京师武术文化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1.2.3 对文献研究的简要评说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 研究重点、难点、可能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理论假设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1.7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京师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时空
    2.1 京师地理位置的历史变迁
        2.1.1 历代京师
        2.1.2 京师选址的社会背景
        2.1.3 北京成为京师的历史缘由
    2.2 京师的地理环境
        2.2.1 北京行政区划
        2.2.2 北京建制的历史沿革
        2.2.3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2.2.4 北京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3 京师的人文土壤
        2.3.1 先秦燕国文化
        2.3.2 秦汉唐宋时期的文化融合
        2.3.3 建都后的首都文化
    本章小结
3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形态与影响
    3.1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形态
        3.1.1 宫廷武术是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核心
        3.1.2 担负重则的军旅武术文化
        3.1.3 边缘化的民间武术文化
    3.2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影响
        3.2.1 统治阶级的尚武与禁武
        3.2.2 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的相互促进
        3.2.3 武术文化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3.3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
    本章小结
4 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转型
    4.1 民间武术文化的兴盛
        4.1.1 民间武术文化兴盛的时代背景
        4.1.2 民间武术文化兴盛的人员流动
        4.1.3 民间武术文化的健身趋势
    4.2 民间武术文化的历史使命
        4.2.1 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武术
        4.2.2 近代革命中的武术价值
        4.2.3 尚武立国思想的传播
    4.3 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
    本章小结
5 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定位
    5.1 重新赋予的体育价值
        5.1.1 建国初期的体育化改造
        5.1.2 全国武术的领头羊
    5.2 国民教育的新载体
        5.2.1 政府引导武术进入教育行列
        5.2.2 中小学对京师武术文化的重视
        5.2.3 高校对京师武术文化的重视
    5.3 传播文化的时代责任
        5.3.1 社团组织对京师武术文化的促进
        5.3.2 国家层面的传播
    5.4 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
    本章小结
6 丰富多彩的京师武术文化
    6.1 恢宏大气-京师武术本体文化通览
        6.1.1 京师武术拳种特征
        6.1.2 当代京师武术拳种发展状况
        6.1.3 当代京师武术技术及理论要点分析
    6.2 藏龙卧虎-武林精英的栖息地
        6.2.1 近代救国图强的志士
        6.2.2 现代传播武术文化的英才
    6.3 光彩夺目-民俗体育与文艺中的武术存在
        6.3.1 天桥杂耍的武功绝活
        6.3.2 庙会娱乐的武艺展演
        6.3.3 京师小说中的武术文化
    6.4 雍容华贵-着名拳种的演绎场
        6.4.1 八卦掌的京师发展
        6.4.2 太极拳的京师发展
    本章小结
7 京师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
    7.1 京师武术文化特色
        7.1.1 拳种众多彰显了京师武术文化的包容性
        7.1.2 都市地位决定了京师武术文化的权威性
        7.1.3 人才济济促进了京师武术文化的先进性
        7.1.4 与时俱进推动了京师武术文化的创新性
    7.2 京师武术文化气质特征
        7.2.1 悠久民俗武风折射的京师武术文化心理
        7.2.2 反帝爱国运动反映的京师武术文化气质
        7.2.3 大型武术活动传递的京师武术文化精神
    本章小结
8 京师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与演进动因
    8.1 京师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
        8.1.1 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京师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
        8.1.2 搏击价值盛于乱世,健身价值兴于盛世
        8.1.3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京师武术走向辉煌
    8.2 京师武术文化的演进动因
        8.2.1 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
        8.2.2 复杂的人文背景
        8.2.3 经济发展的需要
        8.2.4 迁都对京师武术文化的冲击
    本章小结
9 京师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及未来发展策略
    9.1 京师武术的当代价值
        9.1.1 先进文化的当代标准
        9.1.2 引领武术发展的京师武术文化
        9.1.3 弘扬民族精神的京师武术文化
        9.1.4 构建和谐社会的京师武术文化
    9.2 京师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策略
        9.2.1 竞技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9.2.2 社会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9.2.3 学校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9.3 发展京师武术文化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本章小结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相关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
    一、中产阶层的社会学观察
        (一) 近代中国中产阶层雏形与消亡
        (二) 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二、都市文化崛起与中产阶层话语扩张
    三、中国都市小说的兴起与中产阶层书写
第二章 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
    一、高校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市场化时代的多维人格
    二、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形象系列: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变形记”
    三、中小企业主形象系列:经济理性主义的实践者
    四、中低级官员形象系列:权力镜像中的人性解码
    五、艺术工作者形象系列:美与“丑”并存的圈子
第三章 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
    一、物质欲望:流金时代的厚利主义
        (一) 当代启蒙语境下的财富观
        (二) 经济理性主义催生的创富传奇
        (三) “击鼓传花”游戏中的人性反思
    二、情色写真:身体表达的自我主义
        (一) “有闲阶级”的游戏
        (二) 性压抑下的反拨
        (三) 都市异化的表征
        (四) 异性上位的筹码
    三、处世之道:精致周到的利己主义
        (一) 圈子文化
        (二) 交换逻辑
        (三) 竞争“无间道”
        (四) 个人主义奋斗
第四章 中产阶层身份共同体的建构
    一、消费时尚与身份标签
        (一) 作为符号的霓裳神话
        (二) 美食营造的精致生活
        (三) 富裕阶层的身体美学
        (四) 闲暇生活的优雅趣味
    二、空间区隔与地位界线
        (一) 住宅空间:生活品味的标识
        (二) 职业空间:都市权势的图腾
        (三) 社交空间:累积资源的场域
    三、身份比较与阶层意识
        (一) 阶层比较下的社会透视
        (二) 西方中产阶级的身份想象
        (三) “名实之间”的身份焦虑
第五章 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
    一、焦虑时代的表征
        (一) 婚姻的脆弱
        (二) 恋爱的恐惧
        (三) 竞争的压抑
        (四) 生态的隐忧
        (五) 财富的疑虑
        (六) 人生的虚无
    二、焦虑的症候与隐喻
        (一) 抑郁症:频繁的“精神感冒”
        (二) 幻听症:嘈杂都市的痼疾
        (三) 不孕症:人类前途的警示
        (四) 肠胃症:欲壑难填的苦果
        (五) 病理性赌博症:人性荒芜的切片
    三、反省与救赎
        (一) 爱的救赎:抚慰心灵的力量
        (二) 伦理救赎:谋求义与利的合体
        (三) 宗教救赎:听从智者的开释
        (四) 艺术救赎:提升生命的高度
第六章 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
    一、叙事策略
        (一) 都市时空的发现
        (二) 感官叙事的运用
        (三) 通俗传奇的嫁接
        (四) 文学影视的并置
        (五) 隐喻修辞的指向
    二、现实困境
        (一) 平面化的呈现
        (二) 类型化的倾向
        (三) 批判性的缺失
        (四) 代言者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现状
        (一) 中国方面的学术研究现状
        (二) 日本方面研究现状
        (三) 中日之外其他国家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与解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难点
        (三) 解决途径与创新
    四、研究架构之说明
        (一) 论文结构
        (二) 相关问题与概念之说明
第一章 钓鱼岛地理、历史与主权溯源
    第一节 钓鱼岛的地理生态与地缘战略价值
        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称谓演变
        二、钓鱼岛群岛的地理与生态
        三、钓鱼岛的地缘战略价值
    第二节 历史文本中的钓鱼岛记述
        一、中国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述:中国主权诉求的源流
        二、日琉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载:中国主权诉求的佐证
第二章 近代东亚变局及日本对钓鱼岛的窥伺与窃占
    第一节 近代世界变局与中日东亚权力再分配
        一、近代西方冲击与中日两国的应对
        二、日本“并吞”琉球与东亚权力格局的变动
    第二节 明治政府早期“领有”钓鱼岛的企图及搁浅
        一、甲午战争前冲绳县对钓鱼岛的秘密调查
        二、日本政府内部对窃占钓鱼岛的讨论与企图的搁浅
    第三节 日本假战场优势窃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一、日本“并吞”钓鱼岛顾虑消除与秘密占有
        二、日本“领有”钓鱼岛的国际法分析
第三章 战后美国琉球战略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
    第一节 战时美国对琉球的调查与归属讨论
        一、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地理情报搜集
        二、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归属讨论
    第二节 战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政策的形成
        一、冷战升级与美国内部托管琉球的讨论
        二、旧金山会议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的实现
    第三节 旧金山会议后的美国琉球政策
        一、利益权衡下的奄美群岛归还
        二、台湾当局对美日奄美归还的对策
        三、奄美群岛归还与钓鱼岛问题的勾连
    第四节 冲绳“归还”与中日钓鱼岛问题
        一、日本寻求冲绳“归还”下的美国琉球政策
        二、美日冲绳“归还”交涉与钓鱼岛问题跃上台面
        三、尼克松政府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处理
第四章 钓鱼岛问题与中国大陆的应对
    第一节 中国大陆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的态度及举措
        一、钓鱼岛争端初期中国政府与学者间的互动
        二、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政府外交战略与钓鱼岛政策
    第二节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形成
        一、中日建交前后的钓鱼岛交涉
        二、“钓鱼岛渔船”事件始末
        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识的达成
第五章 钓鱼岛问题与台湾当局的因应
    第一节 钓鱼岛争端初期与台湾当局内部讨论与应对
        一、钓鱼岛海域石油发现与美台琉的反应
        二、钓鱼岛争端升级与台湾当局主权诉求的强化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外交涉及对保钓运动的处理
        一、台湾当局与美国就钓鱼岛问题的交涉
        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及台湾当局的对策
        三、台湾当局对留美学人与学生保钓运动的因应
第六章 21世纪钓鱼岛问题与大国间的战略性博弈
    第一节 中国的海洋权益诉求与国内外战略性动员
        一、日本“购岛”闹剧与中国态度的强烈性反弹
        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与国内的战略性动员
        三、海外钓鱼岛话语权的争夺与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塑
    第二节 日本“实控”钓鱼岛遭到挑战与战略性应对
        一、日本进行战略性应对的动因
        二、日本国内外的战略性应对举措
    第三节 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与其钓鱼岛“中立”政策的再检讨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对亚太政治生态的影响
        二、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中立政策”的演变及其再检讨
第七章 钓鱼岛的政治意蕴与研究的多维性
    第一节 从“事件”的钓鱼岛到“景物”的钓鱼岛
        一、国家领土主权的诉求
        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
        三、东亚“场域”中的大国利益博弈
    第二节 从历史遗留问题到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
        一、中日民族情感的催化剂
        二、对二战后战胜国共识的挑战
    第三节 钓鱼岛研究的多维性
        一、以历史的长时段来审视钓鱼岛问题
        二、以宏观的战略视野来统筹钓鱼岛问题
        三、以符号学的视角来透视钓鱼岛问题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地图资料
    附录二: 相关条约和协定
    附录三: 钓鱼岛名称表
    附录四: 钓鱼岛问题大事记
    附录五: 相关中外文人名、地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一、档案资料
    二、古文献及资料汇编
    三、报刊资料
    四、着作
    五、论文
    六、网络资源
后记

四、建立华东“桥头堡”——副总郑春明二三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明代甘肃巡抚研究[D]. 王少鹏.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3]新式交通与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的变革(1861-1937)[D]. 闻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90年代以来《人民日报》灾难报道理念转变研究 ——以1998年和2016年两次洪水报道为例[D]. 陶颖. 安徽大学, 2018(10)
  • [6]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D]. 吴文治. 上海大学, 2018(03)
  • [7]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D]. 罗树林. 厦门大学, 2018(07)
  • [8]京师武术文化研究 ——以北京为个案[D]. 朱君. 上海体育学院, 2017(01)
  • [9]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D]. 彭海宝.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5)
  • [10]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D]. 殷昭鲁.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建立华东“桥头堡”——郑春明副会长的两三件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