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2年 第24卷 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岳宗霞[1](2021)在《明清广西全州蒋氏宗族建构与地方社会》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明清时期广西全州的蒋氏宗族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全州几支蒋氏的家族建构,考察这一时期该地的宗族建构与地方社会的状况。蒋氏在全州是一个大姓,人口占全县人数总额的四分之一。明中叶,借嘉靖“大礼议”提供的历史契机,曾任内阁首辅的全州籍蒋冕先行开启蒋氏宗族的建构活动,蒋氏各支也相以继之。因循着国家放宽祭祀之礼的大形势,蒋氏各支从修族谱、建祠堂、整坟茔等着手,“落实国家祭祖礼制”,并大致确立了本族支始迁全州的先祖,完成了本支宗族的建构。但明代蒋氏的宗族建构是各分支独自进行,各支的始祖追溯也未远及传说中全州蒋氏名义上的开基祖——蒋琬。明清易代,全州迭遭兵燹,田地、建筑、典籍俱遭损毁,明中后期繁盛起来的宗族建构活动亦转入低潮甚至停滞不前。至清,康熙、雍正时期,政府逐渐重视地方社会中宗族的社会统治功能,甚至从官府的层面设了族正,将政权和族权直接结合,借助宗族势力来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而全州地方的世家大族迎合着国家所提倡的道德伦理,在宗族建设中主动融入官方的意识形态,开始了自己新朝代下的创建。大形势的催动之下,蒋氏各族支逐渐有了联宗的意向。首先是确定一位共同的祖先,即以蒋琬为全州蒋氏之开基祖,于是各族支的谱书便顺利续接至开基祖蒋琬处;然后便是在城中置地修建了蒋琬祠堂,而且一起修建了明朝内阁首辅蒋冕的祠堂,这样,阖族祭祀或议事之时,便有了固定的地点;最后,联宗合谱,参考全州之外其他支蒋氏的族谱,从蒋琬往上追溯至蒋氏始祖周公第三子期思侯伯龄公。蒋氏大宗族建构完毕之后,或以个人一己之力、或以宗族集体之力开始对地方社会施以影响,这表现为三点:一是对地方社会政治的影响,通过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以及渗透地方官僚系统,开始全面参与地方社会的基层事务治理,直接或间接谋取有利于宗族的权益,尤其在与他族争夺自然资源时获得官府的佑护。二是与地方社会的文化互动,在宗族中还体现为重视传统儒学教育,弘扬科举入仕的价值观,对外则表现为主动适应融入政府教育变革,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三是地方大族之间相互联姻及交游,通过婚姻结成有血缘关系的同盟,借助彼此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互援,广泛参与地方政治及社会生活中的事务。
丁斯甘[2](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认为《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裴欣[3](2020)在《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的一百八十年间,西安城市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社会政治经济也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发展。近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变革,更是带来了政治变革和城市变革。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计划,是人类积极主动建设改造城市的活动,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城市发展先导的城市规划,自近代以来,从思想理论和规划实践两个层面,逐步实现了从萌芽到形成完善并继续发展的历史过程,至现当代形成成熟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现代化转变,并由此引发了西安城市社会经济的现代转型。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以城市近代化为主线,从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切入,复原民国时期及建国后西安历次城市规划形成的过程,对城市规划各要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究西安作为内陆城市其城市规划制定及实施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时间为经,以历次规划为纬,大体上分为民国时期与当代时期两个阶段来研究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的过程。综观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发展及规划建设情况,可以将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规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与完善时期以及继续发展时期三个阶段。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的初步变化和城市规划文件的形成主要从辛亥革命后至陪都西京确立之前,也可以称之为前陪都时期,出现了萌芽性质的两部城市规划文件,其一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其二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开始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止的十余年间,是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完善时期,主要是在筹备建设陪都西京时期。这一时期西安先后出现了多部城市规划方案,既有民间拟议,也有官方擘划。民间拟议包括季平的《西京市区分划问题刍议》和易俗社孙经天《西京市政建设计划之准则》。官方擘划则包括《西安市三年行政计划》、《陕西省建设厅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行政计划》、《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西京规划》等。尤其是《西京规划》的出台,标志着近代西安形成了现代意义上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继续发展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随着抗战的结束和战后城市恢复建设的开展,《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随之编制完成。这部规划借鉴了当时西方主流规划思想,颇具时代意义。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特点。这一时期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开始逐步建立,从开始全盘引入苏联模式到逐步接受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至结合实际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特点的规划方案,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一波三折。西安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了统一的安排和指导。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安总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即《西安市1953-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2008-202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这几次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西安改变了近现代时期的城市面貌,从消费型城市发展成为工业城市,进入了现代化都市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历史时段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的特征,指出这一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历史继承和过渡时期的转型变革双重特点。同时总结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分析了城市规划落实的影响因素。专门之人才、具体之计划、充裕之财力、科学理论之指导是西安城市规划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政治因素是西安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最为突出的动力因素,西安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大多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令的推行。最后,把西安的城市规划置于全球史背景下进行探讨,更加凸显近代以来西安作为世界古都的城市规划特点,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于菁竹[4](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说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刘忠原[5](2020)在《抗战后期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话语建构 ——以《三民主义半月刊》为中心的探讨(1941-1945)》文中研究指明抗战时期,作为当时整合各个集团和革命力量的三民主义,得到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各政治势力的普遍认同。国民党出于政治需要,在抗战时期对三民主义的认知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十分重视三民主义这一极为重要的“政治符号”。为了将其一党独裁的集权统治披上合法外衣,国民党以报刊为媒介,对三民主义的战时内涵做出了符合其政治需要的建构与阐释。《三民主义半月刊》的发行正值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认知与践行三民主义的时期。在其刊登的文章中,为了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统治,其在继承发展三民主义的立场上呈现出浓厚的实用性特点。在民族主义方面,其抬高美化三民主义,将孙中山描述为儒家正统的继承者者,以迎合抗战时期文化民族主义思潮,达成其反共产主义的政治图谋;抓住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的契机,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言论反对无产阶级政治理论,以达到其反共的目的。在民权主义方面,与现实中国民党一党专制和蒋介石个人独裁强化的政治现实相呼应,其篡改孙中山的“权能区分理论”,主张加强政府的权能,建设“万能政府”;同时它还鼓吹“一党专制”,排斥包括中共在内的其它党派。在民生主义方面,其放大孙中山民生史观中的消极成分,排斥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论;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实行“统制经济”,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营经济,对物价进行管制,结果事与愿违,造成了恶性的官僚资本膨胀和不受控制的物价高涨。《三民主义半月刊》的创办与发行不仅映射出时局的走向和变化的特点,也展现了战时国民党和蒋介石集权与专制的现实。从战时《三民主义半月刊》有关三民主义的话语建构中,我们可以看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和革命精神的背离以及在意识形态建设层面所存在的缺陷。
张馨[6](2020)在《张炜创作思想研究 ——以演讲辞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演讲辞作为张炜创作用以自我言说的重要文本,在其浩繁的文学写作生涯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张炜的演讲辞集中表达了他对文学的执着坚守与追求,表现了他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殷切希冀,因此从演讲辞出发,进行张炜创作思想的研究,更能贴合作家创作的初衷与实际,也使整个文本研究变得更有价值和说服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张炜演讲辞系统化的梳理,结合演讲学的相关理论,从主要内容、具体呈现、形成原因、意义局限等方面,以演讲辞为中心对张炜创作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由此本论文共分为绪论和三个章节来完成该研究目标。绪论部分主要对“以演讲辞为中心探究张炜创作思想”这一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张炜创作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进行分析。与普通演讲不同的是,张炜并未为取悦听众而改变演讲的内容、演讲的语言、表达的技巧与方法,他借助演讲辞传达着对当代文学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现象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并在演讲的过程中用自身的写作经验阐释有关文学创作的问题。第一章在结合张炜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张炜创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主要分为诗性写作观、“自然写作”观、“至善臻美”的审美理想三个小节,以演讲辞为切入点关注张炜创作思想的独特内涵。第二章主要探析张炜创作思想形成的原因。张炜创作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大自然的孕育、阅读的哺育、中外文学大家的滋养以及多重文化背景的影响。深入挖掘张炜创作思想的来源,对于理解其文学创作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追根溯源的作用。第三章在结合当今文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张炜创作思想对当下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张炜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思想家,其创作思想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创作,对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也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张炜的创作思想也存在着弊端,其有关诗性写作观的具体内容,仍值得商榷。本章节是在对张炜创作思想进行全面总结、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真实的评价。结语部分,在对全文做出总结之后,揭示张炜创作思想背后所隐藏的独特的文学价值,并做出展望。张炜演讲辞作为张炜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当下张炜研究不能绕过的重要材料。张炜的社会活动源源不断,因而他的演讲辞也必然随之丰富,这就需要研究者及时整理、不断挖掘,以此推动张炜研究深入、完整的发展。
张旭[7](2019)在《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文中研究指明藏经为佛教典籍之总汇,包括经律论三藏等汉译佛典与本土僧俗撰写的佛教撰述文献。从两晋南北朝时期,便有经藏之建立,执掌经藏的律僧随之而撰写经录,以纪译经之人代,甄别疑伪,勘定单本与重翻。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此时期有三大时代背景。一、隋唐时期,决定经典入藏的权力逐渐由僧人收归统治阶层,王权在经藏的建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整理经藏的同时诞生了许多敕撰经录。在此背景下,入藏录开始被创造出来,中国撰述文献的入藏成为经录学家们关心的问题。二、唐代中后期,历经安史之乱、会昌灭佛与黄巢之乱,政局之动荡对此时期之佛教典籍打击重大。三、从藏经的角度来看,唐宋之际是书籍形态从写本向刊本过渡的关键时期,佛教藏经也经历了这一变化。以往的研究专注于唐AI写作本藏经和宋代刊本藏经,而对处于这一过渡时期的宋AI写作本藏经关注不足。本论文首章着眼于写本藏经向刊本藏经转化的过程,关注产生于江南地区的宋AI写作本藏经和该地区的南方系刊本藏经之间的联系,提出写本藏经经历了从唐AI写作本藏经每纸28行的行款到宋代江南地区写本藏经每纸30行的变化,并揭示出江南地区的写本藏经可能影响到在湖州刊刻的《思溪藏》行款。第二章主要关注中晚唐之际的动乱对佛教典籍的影响,以《贞元录》的文本演变为引子,探讨会昌灭佛以后,宣宗和懿宗时期西明寺僧人重整经藏的举措。中晚唐的动乱时局还导致经典之异本间出,文本的讹脱衍倒问题严重,僧人校勘经典、比勘异本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在此情况下中晚唐时期的品次录逐渐创立,诞生了《经源录》和《开元释教录广品历章》两大经录。第三章主要探讨唐代前期,经典入藏的权力收归上层以后,僧人拟定入藏标准的过程中对中国撰述文献的态度。从早期经录到隋唐时期的入藏录、综合目录,撰述文献的收录方式与类目不断演进,最终智昇在《开元释教录》中为撰述文献开设《贤圣集》一目,虽然收录的经典尚少,但相对前人的经录,为一重大突破。
吴学峰[8](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指出
刘晓霞[9](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传教士在上海建立第一所近代图书馆开始,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上海密切相关。以上海为中心传播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开始新式分类法、卡片目录、巡回文库、邮借服务等新式管理方法与服务方式的实践。本文在对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时代发展的先后顺序,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阐释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历程,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公立图书馆和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多案例对比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变化。我国的藏书机构由来已久,但“图书馆”却是一个舶来品,它的产生伴随着古代藏书楼的衰落与近代西方图书馆思想在国内的传播。本章分析了清末战乱和封建社会解体致使藏书楼的衰落,而西方传教士对近代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传播及在国内的实践、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和创建图书馆的初步尝试所引发的近代图书馆的诞生。主要表现在由藏书楼的重藏轻用到图书馆的公开开放,馆藏也由四书五经的典籍收藏向通俗性、实用性等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内容转变。图书馆不仅保留了藏书楼的文献与文化保存功能,更注重公开、公用。第二章研究初创时期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其中主要有外侨和上海文化精英及官商作为首批创建人的努力,外侨创建了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并在国内传播了西方近代公共图书思想,但其影响有限,仅在外侨社会。而文化精英和官商所创建的图书馆真正为国人服务,在上海产生了较大影响。初创时期的上海近代图书馆服务主要表现为对公众开放,变重藏为重用,从馆藏内容、规章制度、文献组织方式、服务方法等各方面体现图书馆的开放姿态;从藏书楼关注藏书本身转向关注读者,各个类型的图书馆开始从读者角度出发思考图书馆的运作与发展,与读者相关的服务在逐步发展。虽然存在服务内容单一,空间有限等不足,但整体而言,起点较高。第三章论述民国成立至“八·一三”之间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这一阶段是上海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期。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图书馆进行详细统计,得出期间先后创建图书馆330余所。并分阶段对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全面展开,基础到馆借阅服务和延伸至馆外的邮借、巡回文库、分馆、送书上门、续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相互补充,构成图书馆服务网络,并利用馆藏和馆员的专业知识开始开展参考咨询和阅读推广服务。第二是公共文化展览成为图书馆界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展览内容和主题多元化,充分显示展览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作用。第三是文化演讲服务成为图书馆的一种时尚,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地位和图书馆为吸引读者、提升社会知名度而做的努力。第四章,抗战期间和战后上海近代图书馆艰难的公共文化服务。陈述“一·二八”事变对东方图书馆的毁灭,“八·一三”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严重破坏。研究抗战期间图书馆界的抗日救亡及对文献的保护,分析其公共阅览服务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并研究战后图书馆所形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学术研究服务及为迎接上海解放所作的努力。第五章,对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以公立图书馆中工部局公共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为代表,私立图书馆中的上海通信图书馆和申报流通图书馆为代表,概述其创办和发展过程,详述其服务,并对服务成效作简要评述。最后对四个案例加以比较分析。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百年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现今图书馆发展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启示。本研究发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该过程融合了时代发展特色,具有较为典型的时代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公共图书馆缺失,以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为主。私立图书馆承担了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直到20世纪30年代公共图书馆方才出现并发挥一定作用,战后才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社会公众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始终发挥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从图书馆建设方式来看,社会捐助在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来看,上海近代图书馆均各有不同,总体上呈现出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诸多服务理念与服务举措较为先进,是上海图书馆事业繁荣发达的标志,也是图书馆人职业精神的体现和勇于追求的成果。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图书馆界正在热烈探讨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展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在百年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展示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变化与进展,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相关启示,这对于当代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与以往仅关注上海近代个别图书馆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首次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系统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力求全面展示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状况,弥补学术界对于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相关启示,指导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马朝阳[10](2018)在《《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选》与《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史上并峙之两座高峰,相映生辉之双璧。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文心雕龙》对《文选》的编撰有否影响,是文选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长期争论不休,难以取得共识。本论文将全面对比分析两书之异同,以期贡献绵薄。对两书关系的探究不仅能够更好的分析两书的指导思想、文体观、文学观和具体作品,还能还原南朝时代的文风,加深对总集与文评着作不同性质、体例的关系之研究。无论是玲珑小巧之亭台楼阁,还是鲁灵光殿之嵯峨?嵬,都不能离开夯实之基石为支撑。对《文选》与《文心雕龙》关系的研究,首先应建立在对编者萧统以及着者刘勰关系的考证、两者成书的诸多问题这两个基础之上。根据对《文选》与《文心雕龙》的编撰与创作意图、成书时间、性质等方面的解析,加以刘勰任职东宫,被太子深爱接之,参与了《文选》的编撰工作,皆可见两书比较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年代相近且在流传过程中被广泛认可的总集与批评着作的相携而立,更能促进对南朝文学观念的探讨与认知。对文体分类与对作家作品的选录集中体现了两书诸多观念的同异,所以对文本的全面比较研究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只选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片面性。对各时期《文选》与《文心雕龙》作家、作品、文体的比对直接证明了《文选》受到了《文心雕龙》的一定影响。两书对作品的选录体现出了文质并重的文学观念以及以儒为宗的思想构建。萧统身为太子,编撰《文选》的首要意图当是“化成天下”之义,其次是重视悦目动魄之美。而刘勰深谙孔儒之道,《文心雕龙》字里行间充满了“经世致用”的深意,亦注意总结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在本质上皆与萧统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两书成书时间接近,而《文选》晚出于《文心雕龙》,但《文选》亦可视为一部选录式的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不仅体现于“选文以定篇”上,更显示在“敷理以举统”的理论层面。《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的研究,更关系到对南朝文学风貌的探究以及对“修辞异宜之着述体裁”(钱锺书语)之认识,便于把握相似文评观念下同时代不同性质文献之间的相携而立,把握大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时代性和相同性,以推进二书关联之研究。
二、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2年 第24卷 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2年 第24卷 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广西全州蒋氏宗族建构与地方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学术史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 全州的地理位置及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地理沿革及交通孔道 |
二、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三节 材料与结构 |
一、基本材料 |
二、主体结构 |
第一章 明代蒋冕及其宗族建构 |
第一节 出仕及返乡 |
一、身在官场,心系梓里 |
二、辞官归乡,壮心不已 |
三、世家联姻,显赫门庭 |
第二节 寻根问源 |
一、时代契机 |
二、追溯蒋氏源流 |
第三节 宗族建构及影响 |
一、编撰族谱 |
二、修坟祭祀 |
三、蒋冕宗族建构对全州蒋氏各支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明中叶全州蒋氏宗族的建构 |
第一节 蒋氏各宗族建构的地方社会背景 |
一、兵连祸结的地方政治环境 |
二、以农为主的地方经济 |
三、地方文教的兴盛 |
第二节 全州地方资源关系与蒋氏宗族建构 |
一、石冈蒋氏 |
二、大冈蒋氏 |
三、竹塘蒋氏 |
四、歌陂蒋氏 |
第三节 族谱与祠堂:蒋氏各宗族的建构实践 |
一、石冈蒋氏 |
二、大冈蒋氏 |
三、竹塘蒋氏 |
四、歌陂蒋氏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全州蒋氏宗族的建构 |
第一节 清代全州各支蒋氏宗族建构的持续 |
一、蒋冕族支 |
二、石冈蒋氏 |
三、大冈蒋氏 |
四、竹塘蒋氏 |
五、歌陂蒋氏 |
第二节 同宗共祖:全州蒋氏的联宗活动 |
一、明时的同族观 |
二、清代蒋氏联宗的实施 |
第三节 系谱重构:全州蒋氏宗族房支秩序的确立 |
一、对待远支世系的态度 |
二、创修大宗谱——《梅潭蒋氏世谱》 |
三、再修大宗谱——《全州蒋氏源流》 |
第四节 蒋氏宗族的社会角色 |
一、蒋氏族人对地方社会的贡献 |
二、蒋氏宗族的姻亲联络 |
三、蒋氏宗族的文学荣耀 |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蒋氏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相互塑造 |
一、宗族建构 |
二、对地方社会政治的影响 |
三、与地方社会的文化互动 |
附录 |
附录一:大冈蒋氏家规 |
附录二:竹塘族训十则 |
附录三:梅潭蒋氏世谱凡例 |
附录四:祠规十八条 |
征引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族谱 |
三、碑刻 |
四、研究论着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
第二节 《通报》概况 |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
一、《通报》目录索引 |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
一、语言比较研究 |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
一、“Tibet”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
四、《通报》的影响力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 |
二、近现代城市史相关研究 |
三、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资料介绍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资料介绍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地理基础与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西安的地理环境特征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貌特征 |
三、气候特征 |
四、河流与水文 |
第二节 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
一、古代西安的城市建设和规划 |
二、西安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规划的萌芽(1912-1932年) |
第一节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的初步变革 |
一、晚清时期西安城市格局概况(1840-1911年) |
二、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的初步发展(1912-1926年) |
三、国民政府初期西安城市格局发展演变(1927-1931年) |
第二节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规划的萌芽 |
一、《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 |
二、《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中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完善(1932-1945年) |
第一节 民国中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发展概况 |
一、民间之拟议 |
二、官方之擘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安第一部现代都市规划——《西京规划》 |
一、《西京规划》出台的背景 |
二、《西京规划》的出台过程 |
三、《西京规划》的主要内容 |
四、《西京规划》的规划者群体 |
五、《西京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后期西安城市规划的继续发展(1945-1949年) |
第一节 民国后期西安城市规划的提出 |
一、民国后期西安城市发展的现状 |
二、战后西安城市规划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战后西安城市规划——《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 |
一、《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的主要内容 |
二、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西安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 |
第一节 建国初期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概况 |
一、建国初期西安城市建设的逐步恢复 |
二、建国初期三部都市计划的制定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的制定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编制的背景 |
二、规划的内容 |
三、规划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西安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西安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当代西安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比较视野下的西安城市规划研究(1912-2020年)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西安历次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当代西安历次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
第三节 西安与国内其他城市之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的特征 |
二、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思想演变 |
三、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落实的影响因素 |
四、关于西安城市规划的一些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资料选辑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抗战后期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话语建构 ——以《三民主义半月刊》为中心的探讨(194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前史回顾 |
(一) 有关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研究 |
(二) 有关抗战时期国民党舆论宣传研究 |
(三) 战时国、共、伪三方的三民主义理论以及论战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民主义半月刊》概说 |
第一节 刊物诞生之际的时局背景 |
一、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消极认知与践行 |
二、三青团的创建与三民主义理论的宣传 |
第二节 刊物的创办与发展 |
一、刊物的创办及宗旨 |
二、经费来源与刊物发行 |
三、作者群体分析 |
第二章 对民族主义的歪曲 |
第一节 对三民主义的儒化 |
一、蒋介石对孙王学说的调和 |
二、贺麟与三民主义研究的“回归传统” |
第二节 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的舆论攻势 |
第三章 对民权主义的背离 |
第一节 对“权能区分”理论的探讨 |
一、“以权能区分补救分权制衡之弊” |
二、对“期成宪草”与“五五宪草”的评判 |
第二节 围绕战时政党问题的争论 |
一、维护一党制,反对多党制 |
二、对党治与民主的混淆 |
第四章 对民生主义的篡用 |
第一节 以民生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 |
一、对阶级斗争论的批判 |
二、用民生主义置换共产主义 |
第二节 民生主义旗帜下的经济政策 |
一、力主统制经济 |
二、管制物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张炜创作思想研究 ——以演讲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张炜创作思想的主要内涵 |
第一节 诗性写作观 |
第二节 基于现代反思的“自然写作”观 |
第三节 “至善臻美”的审美理想 |
第二章 张炜创作思想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大自然是张炜创作的母体 |
第二节 多重文化背景的影响 |
第三节 “不读格调低下的书” |
第三章 张炜创作思想的价值意义与局限性 |
第一节 张炜创作思想对自身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张炜创作思想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意义 |
第三节 张炜创作思想中存在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张炜演讲稿编年整理(1984..201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具体内容 |
第一章 “刊本时代”的写本藏经 |
引言 |
第一节 宋AI写作本藏经概况 |
一、金粟寺之历史与《金粟山藏经》 |
二、《法喜寺藏经》 |
三、《海惠院藏经》 |
四、《崇明寺藏经》 |
五、《景德寺藏经》 |
六、其他宋AI写作本藏经 |
第二节 宋AI写作本藏经的写造时间和卷数 |
一、唐藏抑或宋藏 |
二、“写造非一时” |
三、“起首写造”与藏经的写造时间 |
四、《金粟山藏经》与宋AI写作本藏经之卷数 |
第三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与刊本藏经三系说 |
一、行款 |
二、千字文帙号 |
第四节 写经题记与宋代造藏人员的分工 |
第五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之流传 |
一、《秘殿珠林》与清宫所藏宋AI写作本藏经 |
二、叶恭绰与上海图书馆藏《金粟山藏经》 |
小结 |
第二章 新出文献与佛教经录藏经的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考辨 |
一、《贞元录》的版本与流传 |
二、增窜与删改——从古写经到刊本藏经 |
三、《贞元录》的增补与晚唐五代时期经藏的整理 |
第二节 品次录的生成与流变 |
一、品次录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敦煌文献中的品次录与《大集经》的异本 |
三、《高丽藏》初雕本《一切经源品次录》 |
小结 |
第三节 俄藏黑水城TK326号写本考辨 |
一、刊本藏经在西夏的流传情况 |
二、TK326号写本与《契丹藏》密切相关 |
三、《护净经》诸版本关系的再考察 |
四、从唐代中原写经到《契丹藏》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撰述类文献在经录中的演变 |
引言 |
第一节 何为“中国撰述文献”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阅藏知津》与撰述文献的分类 |
第二节 中国撰述文献之兴起 |
一、经典之传译 |
二、经藏之建立 |
三、着述之风潮 |
第三节 早期目录中的中国撰述文献 |
一、道安《综理众经目录》 |
二、僧佑《出三藏记集》 |
三、《梁世众经目录》《魏世众经目录》《齐世众经目录》 |
四、《众经别录》 |
五、法经《众经目录》 |
第四节 入藏录与中国撰述文献 |
一、费长房《历代三宝纪》 |
二、彦琮《众经目录》 |
三、静泰《众经目录》 |
四、道宣《大唐内典录》 |
五、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
六、智昇《开元释教录》 |
第五节 《西明寺录》与道宣的杂藏 |
一、《西明寺录》的结构 |
二、唐代前期的皇家官藏与《西明寺录》入藏录的复原 |
三、《西明寺录》与《大唐内典录·入藏录》 |
四、道宣与西明寺的“杂藏”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秘殿珠林续编》所载宋AI写作本藏经 |
附录2: 现存宋AI写作本藏经 |
后记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9)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从藏书楼向图书馆的变迁 |
第一节 藏书楼的衰落 |
一、战争对藏书楼的破坏 |
二、封建社会解体对藏书楼的冲击 |
第二节 近代图书馆的诞生 |
一、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
二、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 |
三、国人创建近代图书馆的初期尝试 |
第三节 从重藏轻用到公开开放 |
一、重藏轻用 |
二、从封闭到开放 |
三、从服务精英到服务公众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初创 |
第一节 外侨创立的图书馆 |
一、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
二、“上海图书馆” |
三、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 |
四、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
第二节 文化精英和官商创建的图书馆 |
一、文化精英创建的图书馆 |
二、官商创办的图书馆 |
第三节 近代图书馆的早期公共文化服务 |
一、面向公众 |
二、拓展服务 |
第三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
一、图书馆建设的有利条件 |
二、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
三、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
一、公共阅览的全面展开 |
二、公共文化展览遍地开花 |
三、文化演讲服务盛行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上海的图书馆事业 |
第一节 日军侵略对图书馆的破坏 |
一、“一·二八”事变与东方图书馆的损毁 |
二、抗日战争中图书馆的破产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 |
一、积极开展阅览服务 |
二、举办各种文化及学术活动 |
三、收集保存文献、保护传承文化 |
第三节 战后(1945-1949 年)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兴 |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 |
二、学术研究服务 |
三、迎接服务新转型 |
第五章 图书馆服务特色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公立图书馆 |
一、专为英美外侨服务的工部局公共图书馆 |
二、为上海公众服务的上海市图书馆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 |
一、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上海通信图书馆 |
二、为平民服务的申报流通图书馆 |
第三节 不同案例的比较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萧统与刘勰交接研究 |
第一节 刘勰及东宫职事考论 |
一、刘勰生平及家族世系 |
二、任职东宫通事舍人及职事 |
第二节 刘勰与修《文选》说 |
一、萧统“爱接”刘勰论 |
二、刘勰与修《文选》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选》《雕龙》关联综论 |
第一节 两书修撰背景异同论 |
一、魏晋南北朝文化大背景 |
二、两书时代背景同中存异 |
第二节 两书修撰动机异同论 |
一、两书阅读对象为时代文坛 |
二、两书皆旨在匡正文坛时弊 |
三、两书同冀立言以流芳千古 |
四、两书化成天下与经世致用 |
第三节 两书文献性质关联论 |
一、创作论与范本 |
二、文评论与总集 |
三、泛文学的取向 |
四、两书相携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选》《雕龙》体类比较 |
第一节 两书体类综论 |
一、两书体类汇总论 |
二、两书体类时代论 |
三、两书体类对比论 |
第二节 两书体类分论 |
一、赋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二、诗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三、骚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四、其他诸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第三节 两书体类比较的意义 |
一、文体演变与两书分体 |
二、儒学五经与文体衍生 |
三、通变与新变的文体观 |
四、文、笔之辨的文体观 |
五、两书体类对文体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选》《雕龙》作家作品比较 |
第一节 两书选论作家作品综论 |
一、两书选论作家作品比较总汇 |
二、两书选论作家作品异同析论 |
第二节 两书作家作品同选考察 |
一、同选作者异选作品 |
二、同选作者同选作品 |
第三节 两书作家作品异选考察 |
一、《雕龙》选录,《文选》未选 |
二、《文选》选录,《雕龙》未选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选》《雕龙》思想、文学观比较 |
第一节 《文选》《雕龙》思想比较 |
一、萧统与刘勰的思想构建 |
二、两书论选所体现的思想 |
三、两书思想论比较的意义 |
第二节 《文选》《雕龙》文学观比较 |
一、文学观对宇宙本源认同 |
二、文质观对论选标准把握 |
三、雅丽到典丽的文学取向 |
四、两书相较与南朝文评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2年 第24卷 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广西全州蒋氏宗族建构与地方社会[D]. 岳宗霞.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2]《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3]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D]. 裴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抗战后期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话语建构 ——以《三民主义半月刊》为中心的探讨(1941-1945)[D]. 刘忠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张炜创作思想研究 ——以演讲辞为中心[D]. 张馨.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D]. 张旭. 浙江大学, 2019(07)
- [8]“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9]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D]. 刘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D]. 马朝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